魏晋时期佛语外来词汉化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晋时期佛语外来词汉化研究

作者:朱文琦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年第11期

摘要汉语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之所以能够历久弥衰,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汉语能够不断的引进吸收外来词汇来丰富与发展自己。其中对汉语影响最大的当属魏晋时期佛教及其外来词的传入。

关键词魏晋时期佛教外来词汉化过程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魏晋隋唐时期,佛教的东传过程中对梵语这一语言系统中佛教词汇的吸收,大大丰富了汉语词汇系统,增强了汉语表达能力。这一时期汉语对佛语外来词的吸收,不仅从根本上对汉语的词汇结构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大量的佛语外来词被借译到汉语以后,从词形到意义都受到汉语词汇规律的制约,成为汉语词汇的一部分。

1 佛教外来词分类

随着佛教传入的外来词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是只见于佛教经典中,并未进入汉语词汇常用语而成为全民语言的佛经专用语。如荼毗、泥梨等词。

第二类是经过汉语改造后,今天依旧活跃于人们口语中的词汇。可分为两类:

(1)一部分词语在今天看来仍然是佛教词汇,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舍利子、袈裟等。(2)还有一部分词语则完全成为我们的日常用语,很难找到佛教文化的影子,如“导师”:在佛教里他是指引导人成佛的人,是“佛”、“菩萨”的统称,又指佛说法时,担任唱经表白者。它进入全民语言后,是指指导学习或指示方向的人。

2 汉化的原因及途径

佛教文化之所以能扎根中国并深深影响汉人的心灵,是因为它迎合并依附于中国固有文化,进而与之合流,首先求得生存之所,然后又选择合适的契机发展自己,使之符合中国国情需要与民众的心理需求。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在中国经过翻译、使用和逐渐的汉化,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结构,产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派体系。而词汇作为语言中最为敏感的部分,受佛教的影响也最为明显。

佛教词语在翻译的过程中并非单纯的音译或者意译,而是经历了由音译到意译的逐步发展并且因地制宜的采取不同的方法来翻译的过程。佛教外来词汉化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2.1 佛经词汇翻译

(1)音译法。一种语言最初在进入另一种语言时,大都采用的是音译的方法,佛教词语也不例外。因为梵文为音节文字,所以在翻译成为汉语以后大多是多音节的。如阿弥陀佛:梵文Amitabha的音译,佛名。佛教称其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能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净土”,故又称“接引佛”。但后来,随着佛教的传播范围的扩大,多音节的词语并不符合汉语口语的习惯,于是佛教词语在使用过程中逐渐被简化,如梵:梵文Brahma,译作“婆罗贺摩”,简化后称为“梵”。

(2)意译法。由于音译存在一些无法弥补的缺陷,因此在后来的佛经翻译中大多采用意译,以更好的适应佛经的传播。如地狱:梵文Naraka,译作“那洛迦”或者Niraya,译作“泥梨”,后来采用意译的方式,译为“地狱”,意为“苦的世界”。古代印度传说人在生前做了坏事,死后要坠入地狱,受种种苦。佛教也采用此种说法,为“六道”中恶道之一。

2.2词义的变化

(1)词义扩大。梁晓虹等诸位曾说:“佛教词语是汉语词汇中极具特色的一部分,随着佛教逐渐中国化以及中国佛教化,佛教词语就更具有特殊的意义,有相当一部分词语也随着这种发展历程在实际运用中突破了宗教意义的束缚而成词汇中有机组成部分。”在使用过程中,佛经词语的意义除了能保留佛经词语的概括意义之外,还能扩大用在社会上的某种情况。相当一部分词语不再是佛教专门词汇,而被增加了世俗意义,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用词汇。

(2)词义缩小。佛经词语汉化之后的缩小与扩大正好相反,由佛经通指的词演变为专指的。如佛陀:梵文Buddha的音译,简称“佛”,亦称“佛驮”,“浮陀”,“浮图”等,意译“觉

着”“智者”等,是佛教信仰崇拜的,是始祖及最高的权威。特指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泛指佛教的最高理想人格。到现在汉语中只用来专指佛教徒称释迦牟尼,简称佛。

2.3构词能力

佛教外来词汉化的最终体现是进入汉语基本词汇,具有构词能力,与其它成分结合构成新的合成词。如佛:佛陀的简称,特指佛教创始者释迦牟尼。后来佛的意义逐渐扩大,出现了“佛教”“佛寺”“佛像”“念佛”“铜佛”等。

3 对新时期外来词启示

对佛教外来词的研究目的就是更好的指导现在外来词的引进与吸收,以便丰富我们的词汇,使得汉语外来词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通过以上的对佛教外来词的几个方面的分析,在新时期我们在吸收外来词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外来词的吸收、翻译应该采取多种翻译方法,根据不同的外来词及其发音,意义等的特点,可以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比如英语中的“shock”,翻译为汉语为“休克”,这里采用的是音译的方法,这就比意译的“晕厥”要形象的多。

(2)外来词引进之后要不断的发展自己并且其发展要符合汉语的发展规律。外来词一旦引进之后,如果只是一成不变的话,将很快消失在汉语词汇的洪流之中,因此,外来词还要适应汉语本身的规律以及人们的使用习惯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的调整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赋予自己新的含义,并且有可能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而逐渐成为有自己构词能力的汉语基本词汇。

(3)外来词语翻译的口语化。正如佛经翻译的口语化趋势一致,现代外来词的翻译要符合汉语口语的特点,当然这并不包括一些的专业术语和专门的翻译语言。只有符合汉语口语的特点,这些外来词才能够在人们的交际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并逐步拥有自己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张诒三.试论佛源外来词的汉化步骤[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

[2] 萨丕尔.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