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试题及答案
初三初二物理平面镜成像试题含答案和解析
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物理考点专题复习——专题二十七:平面镜成像考点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如图甲是同学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境.若蜡烛A距玻璃板4cm,则蜡烛B距玻璃板________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若在玻璃板与B蜡烛之间放一块挡光板,则________透过玻璃板看到A的像(选填“能”或“不能”);若蜡烛A在玻璃板中的像偏高且倾斜,则图乙________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用相应字母表示)2.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实验时应选________(较厚/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竖立在水平桌面上.(2)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将完全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结论:________.(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情况,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B所在的位置,应在玻璃板________(前/后)侧观察白卡片上是否有A的像.(4)改变A的位置,重复(2)中步骤并分别测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在下表中.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结论:________.3.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2)点燃A蜡烛,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____(选填“前”或“后”)侧观察,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_.(3)接下来的步骤是: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4)通过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同学们认识到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纠正了生活中的错误认识,那就是像的大小只由________的大小决定.某小组发现,虽然蜡烛A、B相同,但B 与A的像不重合,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4.的广告牌,及自己在玻璃屏蔽门后面的虚像.小明根据该现象设计了在站台上粗测玻璃屏蔽门到车道另一侧广告牌之间距离d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关内容.①小明相对于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________;②记录________;③量出________的距离.④除记录工具外,小明要完成上述实验必需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步骤③中量得的距离就是玻璃屏蔽门到广告牌之间的距离d,物理依据是________.5.小明同学自备器材,主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其情形如图所示,他先把一块平板玻璃垂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蜡烛B的位置,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1)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________ (填“能”或“不能”)进行,因为________ (2)实验时,取两根相同的蜡烛,是为了验证物与像________ 关系;某同学发现看到蜡烛A的像不清晰,于是他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他这样做________ (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3)如果把蜡烛A向镜面移动一段距离,又移动蜡烛B去与蜡烛A的像比较,会发现蜡烛A像的大小________ (选项“变大”、“变小”或“不变”).(4)如果在蜡烛A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上________ 承接到像(选项“会”或“不会”),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 像.(选填“虚”或“实”)考点二:平面镜成像特点与简单计算1.人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A. 比人小的实像B. 比人小的虚像C. 与人等大的实像D. 与人等大的虚像2.如图是潜望镜的示意图,观察者通过该潜望镜看到的物体的像的情况是()A.成倒立等大的虚像B.成倒立等大的实像C.成正立等大的虚像D.成倒立缩小的虚像3.如图所示,小华靠近平面镜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将()A.变小B.不变C.变大D.无法判断4.小王站在竖直悬挂的平面镜前2m处,他后退0.5m后()A.镜中的像大小不变B.镜中的像将缩小C.人与像相距 4.5mD.像与平面镜相距2m5.一个同学站在平面镜前 1.5m处,则镜中的像与他相距()A. 1.5mB. 2.0mC. 2.5mD. 3.0m6.如图所示,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镜中的像()A. 是等大实像B. 是放大虚像C. 与演员关于镜面对称D. 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7.小明站在与水平地面垂直的平面镜M前,现将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 1 cm,小明在镜中的像将()A. 向上移动1cmB. 向上移动2cmC. 向下移动1cmD. 不动8.用一手指面紧贴玻璃平面时,发现手指与它的像之间最近距离是6毫米,则该平面镜的厚度约是________毫米.9.身高 1.8 m的学生站在穿衣镜前离镜0.5 m,他在镜中像的高度是________m,像到镜面的距离是________m,当他后退0.5 m后,人和像的距离是________m,像的大小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0.小红身高 1.64 m,位于平面镜前 2 m,平面镜高 1.8m,则像高________m,像与小红的距离是________m;如果小红向镜面前进 1 m,镜中的像将________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1. 如图所示在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________ m,与不用平面镜的方法相比,这样安排的好处是________.12.许多学校在一进楼门的位置都竖立着一块平面镜,同学们经过镜前都习惯照一照.同学们在镜子中看到的是自己的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身高 1.6m的同学,站在平面镜前2m处,则人在镜中的像高________m,像与人的距离为________m,若此人以1m/s 的速度远离平面镜运动2s,像与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__m.当同学们走近镜子时,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考点三:平面镜的应用1.下列各例中,属于防止平面镜成像的是()A. 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观察和矫正自己的姿势B. 家庭装修中,常利用平面镜来扩大视野空间C. 夜间行驶时,车内的灯必须关闭D. 牙医借助平面镜看清牙齿的背面2.如图所示某电工仪表的刻度盘上有一个弧形缺口,缺口下面有一面镜子,作用是()A. 读数时使眼睛处于正确位置B. 增加刻度盘的亮度;C. 检验仪表是否水平D. 便于观察仪表的内部结构。
汉阳区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年汉阳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测试题本卷中可能用到的数据:g=10N/kgρ水=1.0x103kg/m3ρ酒精=0.8x103kg/m3一.选择题(3分x18=54分)1.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于2019年10月在武汉举行,其中羽毛球、乒乓球、男子体操和网球等4个项目首次进入世界军人运动会;关于这四项运动,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B. C. D.A.羽毛球离开球拍后能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是由于羽毛球具有惯性B.物理控制乒乓球的飞行路径,可以让它旋转起来,这是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C.体操运动员在手上涂防滑粉,是为了减小摩擦力D.球拍在击打网球的过程中,球拍和网球同时发生了弹性形变2.如图所示,滑板车沿水平方向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和滑板车滑行的速度越快,惯性越大。
B.滑板车底部安装有滚轮,是为了增大对地面的压强。
C.滑板车的重力和地面对滑板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滑行时以滑板车为参照物,景物是向后运动的。
3.如图所示,某同学将一漂浮在水面密闭的饮料罐缓缓按入水中,当饮料罐全部浸入在水中后,继续向下压一段距离,共用时t0,此过程中饮料罐所受的浮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是下列图中的哪一个()A. B. C. D.4.把鸡蛋浸入盛有盐水的杯中,鸡蛋沉在杯底(如图甲所示),再往杯中加盐使鸡蛋悬浮(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鸡蛋受到的浮力:F甲<F乙B.鸡蛋排开液体的质量:m甲=m乙C.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D.液体对杯底的压强:p甲=p乙5.如图所示,潜水艇悬浮在水中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要使潜水艇下沉,应向水舱中充水B.要使潜水艇上浮,应从水舱向外排水C.潜水艇在水中受到浮力等于潜水艇总重D.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重力和受到的浮力来实现浮沉的6.图甲是密度计,图乙和图丙是自制的一支简易密度计(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做成),把自制密度计先后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两个烧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密度计越靠近下方的刻度,其相应的密度值越小B.自制密度计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大于丙杯中受到的浮力C.乙、丙两杯中液体对密度计下表面的压强相等D.乙杯中液体的密度比丙杯中液体的密度大7.如图甲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几个实验情景。
2019-2020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机械运动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如图所示,圆筒的直径d为____cm,停表的读数为____s。
2.有五名同学先后对一物体进行五次精确测量,记录结果如下:14.72cm,14.71cm,14.92cm,14.73cm,14.73cm.根据数据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其中有一次记录结果是错误的,它是________,本次测量的结果应记作________.3.一个小球从斜面滚下,用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记录小球运动情况的照片如图所示。
则小球从A点运动到D 点平均速度为______m/s。
小球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越来越______。
4.我国高铁总路程居世界第一,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暑假小红和父母外出旅游,她们乘坐的高铁动车正以300km/h的速度向南行驶,旁边平行铁轨一列普通列车以120km/h的速度也向南行驶,小红发现自己超过普通列车用的时间为16s,以普通列车为参照物,小红向(选填“南”或“北”)行驶,以小红为参照物。
普通列车向(选填“南”或“北”)行驶,普通列车的长度为m。
二、选择题(本题共15题,共45分。
)5.小明同学到南美洲游学,见到一种外表酷似微型西瓜的野生水果,其独特的迷你造型和清爽的口感令人称奇。
右图是迷你“西瓜”与一元硬币放在一起的对比照,根据图片信息,估测该迷你“西瓜”的长度约为()A.2mm B.2cm C.6mm D.6cm6.2019年1月3日,“玉兔二号”从停稳在月球表面的“嫦娥四号”上沿轨道缓缓下行,到达月球表面,如图所示。
关于“玉兔二号”下行的过程,下到说中正确的是()A.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嫦娥四号”是运动的B.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C.若以轨道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运动的D.若以“嫦娥四号“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7.下列现象能支持“地壳是在不断变动”这一观点的是()A.(1)(2)(3)B.(1)(2)(4)C.(1)(3)(4)D.(2)(3)(4)8.下图中所列仪器用于测量时间的是()9.很多同学都有佩戴电子手表的经历,当我们第一次看电子手表时,其表盘表示为10:00:01,隔了一段时间后,再观察该电子手表,此时表盘的示数为11:01:02,则两次时间差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h1min2sB. 1min1sC. 1h1min1sD. 11h1min10.对诗句“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前一句是以竹排为参照物来表示青山在运动B.前一句是以青山为参照物来表示竹排在运动C.后一句是以青山为参照物来表示两岸在运动D.后一句是以两岸为参照物来表示青山在运动11.港珠澳大桥全长55km,被称为“新的世界七大奇迹”,于2018年10月24日上年9时正式通车。
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为了提高二胡的音调,可采取的措施有 ( )A、将二胡的弦调紧点B、将二胡的弦调松些C、换用一根较粗一点的琴弦D、用力拨动琴弦2.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0〜20000Hz.大象进行交流时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A.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 B.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 D.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3.乒乓球被誉为我国的“国球”,其直径约为()A.40μm B. 40mm C. 40cm D. 40m4.观察图2,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物体比乙物体运动得快C.甲物体速度是20m/sD.甲物体1s通过的路程,乙物体需要10s才能通过5.某中学生的信息档案中,错误的信息是()A.身高1. 68m B.拇指宽约为l0cmC.体温36. 8℃ D.步行速度1m/s6.关于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沿直线运动的物体若每秒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该物体做的就是匀速直线运动B.沿直线运动的物体若每秒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该物体做的就是变速直线运动C.沿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在任何一段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该物体做的就是匀速直线运动D.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平均速度就是几个速度的平均值7.我们生活在声的海洋中.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敲锣时用力越大,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C.区分不同人的说话声音,主要是通过音调辨别D.声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8.听到考试铃声,同学们立刻开始答卷,这个场景说明A.铃声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B.铃声能传递能量C.铃声属于噪声 D.铃声能传递信息9.如图所示,几个相同的试管中装入不同深度的水,用棍敲击和用嘴吹都能使它们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这是因为它们的振动频率不同导致音调不一样。
2019_2020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2.2长度与时间测量练习(含解析)
2.2 长度与时间测量一.选择题1.(原创)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A.千米(km)B.米(m)C.分米(dm)D.纳米(nm)【答案】B【解析】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A、C、D都是常有单位,故选B2.(原创)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A.分(min)B.天C.小时(h)D.秒(s)【答案】D【解析】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用符号s表示,故选D3.(原创)下列数据中测量的初中物理课本长度正确的是()A. 25.3cmB.26.00cmC.25.35nmD.26.01m【答案】B【解析】A项没有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错误;B项正确;C项单位错误,应该是cm;D项单位错误,应该是cm,不是m,故D 错误。
4.(原创)下列各式中表达正确的是()A. 1.2m=1.2×100=120cmB. 7.5m=7.5m×100=750cmC. 9.3m=9.3×100cm=930cmD. 7.2m=7.2m×100cm=720cm【答案】C【解析】长度单位的换算公式是:待换算数及单位=原数去单位×(或÷)进率添最终单位=结果及单位,A、B、D均不符合,故选C项5.(原创)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了一个物体的长度为165.55cm,你认为最可能是下列哪一个物体()A. 课桌的高度B. 自己的身高C. 物理课本的长度D. 铅笔的长度【答案】B【解析】A项课桌的高度在80cm左右;C项物理课本的长度在26cm左右,D项铅笔的长度在17出门左右,只有B项满足。
二.填空题6.(原创)请给下列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1)某同学身高16.5__________ (2)水杯高1.8__________(3)一张纸的厚度为60__________ (4)教室门高200__________【答案】(1)dm (2)dm (3)µm (4)cm【解析】某同学身高1.65米换算为16.5dm,故填dm;水杯的高度18cm换算为1.8dm,故dm;一张纸的厚度60µm,教室门高2米换算为200cm,故填cm;7.(原创)如图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被测量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_cm【答案】1mm 2.50【解析】这把不完整的刻度尺是厘米刻度尺,分度值是最小一格的读数为1mm,物体的起始刻度为4.00cm,末端刻度为6.50cm,相减为物体长度2.50cm,一定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人教版物理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题(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八年级物理试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限90分钟;满分100分。
2.答题前,请阅读答题卡中的“注意事项”,然后按要求答题。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写在其他区域无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关于比值9.8N/kg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是()A.9.8N等于1kgB.9.8kg等于1NC.质量是9.8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1ND.质量是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2.在公交车上坐着甲、乙两位中学生,甲的手上拿着一杯饮料,当公交车急转弯时,杯内饮料晃了出来。
甲对司机很有意见,对乙说:“你看司机怎么开车的,我杯里饮料都晃出来了。
”乙说:“车在转弯呢。
”甲说:“那他转弯为什么转得那么大? 转小点,杯里饮料就不会晃出来了。
”在这段对话中,甲同学对下面哪个概念缺乏理解()A.浮力B.压强C.惯性D.压力3.饺子刚下锅时沉入水底,煮熟后会漂起来,是因为()A.饺子的重力减小了B.饺子的重力和浮力都增大了C.饺子的重力不变,浮力增大D.饺子的重力和浮力都减小了4.如图所示,旅游景区的索道缆车载着游客匀速上山,它具有的()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B.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少C.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D.动能不变,机械能增加5.如图所示是一种水翼船,船体下安装了水翼。
当船在高速航行时,水面下的水翼会使船体整体抬高从而减小水对船体的阻力。
则水翼安装正确的是()6.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正在向右运动,物体速度逐渐变大,则物体受到的力有()A.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B.重力、对传送带的压力C.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向右的摩擦力D.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对传送带的压力7.关于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上的破窗锤,前部做得较尖锐主要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B.“蛟龙号”潜到7000m深海处受到海水的压强约为7×106PaC.客车行驶时窗帘向车外飘,是因为车内空气的流速比外面大D.用吸管把杯中的饮料吸到嘴里是利用了大气压8.用如图所示的四种机械提起同一重物,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最省力的是()9.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500N的物体在4s内匀速提升了2m,若每个滑轮重4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端的拉力F为270N B.拉力F的功率功为270WC.额外功为160J D.有用功为1080J10.用水平力F1拉着物体M在水平地面上以速度v1匀速运动一段距离s1,所用时间为t1,F1做功为W1,功率为P1;若改用水平力F2拉着物体M在同一水平地面上以速度v2匀速运动一段距离s2,所用时间为t2,F2做功为W2,功率为P2。
2019-2020学年天津市滨海新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含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天津市滨海新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0分)1.2018年4月举行的南海阅兵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上阅兵,48艘战舰并排列队航行,76架战机空中翱翔,队列中的“辽宁号”航空母舰,我们说它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 航母本身B. 其它军舰C. 空中战机D.海面2.通常采取的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A. 道路两旁栽植行道树B. 城市主干道禁鸣喇叭C. 飞机场员工佩戴耳罩D. 建筑工地要限时作业3.我们能分辨出隔壁房间里说话的人是谁,这是因为()A. 每个人声音的响度不同B. 每个人的远近不同C. 每个人声音的音色不同D. 每个人声音的频率不同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平直铁路上运动的列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B. 抛出的手榴弹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C. 运动中的人造卫星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D. 沿着直线行驶的汽车可以做变速运动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B. 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热量多的热值大C. 一个铁块和一杯水放出相同热量后将铁块放在水中,铁块的温度将升高D. 夏天,花园里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6.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 冬天的早晨,地面上有霜B. 秋天,树叶发黄变干C. 夏天清晨,树叶上有露水D. 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教室里讲话时听不到回声是因为教室里没有回声B. 百米比赛时,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响声时开始计时C.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D. 声在各种传声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8.经历下面过程,物体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是()A. 铁块熔化为铁水B. 把长方体木块的方角磨成圆角C. 把铝块压制成薄铝片D. 把一瓶水带入太空9.如图所示,某同学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将一张白纸的另一侧从透镜逐渐远离透镜,看到的像是()A. 白纸上有缩小的光斑,且光斑的大小不变B. 白纸上有光斑,且一直变大C. 白纸上有光斑,且先变大再变小D. 白纸上有光斑,且先变小再变大10.如图所示,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B. 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C. 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D. 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11.如图甲所示,蜡烛a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MN中所成像为a′,现将该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至图乙所示位置,则蜡烛a在平面镜中()A. 不成像B. 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与平面镜下移距离相同C. 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是平面镜下移距离的两倍D. 仍成像,且像还在原来位置12.用量杯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体积V和液体与量杯共同的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从图中可知()A. 该液体的密度是3g/cm3B. 量杯的质量是40gC. 体积为60ml时液体质量为100gD. 该液体可能是酒精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13.关于教室内涉及到的一些物理量,下列描述最接近实际的是()A. 教室内的温度约为50℃B. 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C. 一张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300gD. 老师眨眼一次所用的时间为10s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14.利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一枚纪念币的直径,测得纪念币的直径是______ cm.15.如图所示,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击缶而歌”的场面,缶声是由于缶面______产生的,然后通过______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全册 3.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精选练习(含解析)(新版)沪科版
3.1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精选练习一.选择题1。
(2018.呼伦贝尔)鱼儿在水中也能听到岸上的声音,当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时,它的传播速度将( )A。
不变 B.变大C。
变小D。
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故当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时,它的传播速度将变大。
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2。
(2019。
无锡期中)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
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C.真空可以传播声音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答案】D【解析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
此选项错误;B、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人说话靠的是声带的振动。
此选页错误;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进行传播。
此选项错误;D、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此选项正确。
故选D。
3。
(2019。
兴化)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
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说明了声波具有能量B。
通过观察音叉周围溅起的水花,说明了发声的音叉在振动C。
人耳听到的音叉声音越来越小,由于声音的音调在不断降低D.将音叉放入水中的目的是为了说明液体能够传声【答案】B【解析】A、音叉直接和水接触,水花溅起是由音叉的振动引起的,不能说明了声波具有能量,故A错误;B、正在发声的音叉是否振动,不容易观察,把它放到水里后,能够激起水花,看到水花飞溅,就能够说明插入水中的发声音叉是在振动的;故B正确;C、声音的大小指的是声音的响度,人耳听到的音叉声音越来越小,由于声音的响度在不断减小,故C错误;D、将音叉放入水中的目的是为了说明插入水中的发声音叉是在振动的,故D错误。
故选: B4。
(2019。
双流区模拟)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
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1(附答案)
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80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上升了lm。
已知拉绳子的力F 为500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A.绳子自由端被拉下3 mB.做的有用功是800 JC.拉力F的功率是80 W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0%2.关于力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的作用3.目前,我国的航母正按计划进行各项科研试验和训练。
一艘航母的舰载机飞离航母后,航母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和航母受到的浮力()A.压强减小,浮力减小 B.压强增大,浮力增大C.压强减小,浮力增大 D.压强增大,浮力减小4.下列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A.投篮时,篮球上升的过程 B.电梯匀速上升的过程C.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过程 D.树上的椰子自由下落的过程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一定越快B.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C.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一定越多D.做功越快的机械,功率一定越大6.教室里,带磁性的粉笔刷可吸在黑板上不掉下来.如图所示,关于粉笔刷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粉笔刷所受磁力与粉笔刷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粉笔刷所受磁力与黑板对粉笔刷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 .黑板对粉笔刷的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D .粉笔刷没有受到摩擦力作用7.工人师傅使用如图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手尽量远离剪刀轴O ,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增大阻力臂更省力 B. 减小阻力臂更省力 C. 增大动力臂更省力 D. 减小动力臂更省力8.把质量为150g 的物体,轻轻放进足够大盛满水的容器中,溢出70g 水,则将这个物体放在水中后将( ) A.沉底B.悬浮C.漂浮D.不能确定9.如图所示,一个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在地面表演几种情景,对地面压强最大的是( )10.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为( )A.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无惯性B.一切物体都有惯性C.速度大的物体惯性也大D.惯性总是给我们带来危害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7小题,每空2分,共28分)11. 热气球是通过喷嘴加热气袋中的空气,使球内气体的密度 球外气体的密度,这时自身重力浮力,从而升空。
2019-2020山西省八年级上册期末物理(人教版)【试卷+答案】
山西省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试题物理(人教版)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每小题3分,共30分)1.2019年3月28日上午10时,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圣火在我省芮城县西侯度遗址圣火公园成功采集,二青会火炬传递序幕同时拉开。
请你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估测该火炬的高度。
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30mmB.30cmC.70mmD.70cm2.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打击乐器。
下列关于编钟的说法正确的是A.听到的编钟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B.听到的编钟声是通过空气传进人耳的C.用较大的力敲击编钟是为了提高声音的音调D.优美的编钟声一定不会成为噪声3.如图所示为2019年国庆大阅兵某装备方阵通过天安门的情景,坐在观看台上的嘉宾说:“第一辆车静止不动。
”他所选的参照物是A.地面B.后面行进的车辆C.现场观众D.地面上的标线4.多姿多彩的光现象,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如图所示的四种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灯光秀光柱B.灯光秀倒影C.锦鲤戏水D.人影艺术表演5.大自然的冷暖变化赋予了我们许多美景,下列描述的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山间薄雾缭绕 B.春天冰雪消融C.深秋银霜遍地D.冬天白雪飘飘6.有一种植物的繁殖技术叫扦插。
育苗时先剪取植物的茎插入土中,等到生根后就可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
在栽种植物时,为了减慢水分蒸发,提高成活率,可将茎上的部分或全部叶片剪去,此方式使水分蒸发减慢的物理原理是A.减小蒸发面积B.降低液体温度C.减慢液体上方空气流速D.三者均是7.2018年7月,我国台湾一辆小客车车主下车后,随手将两瓶矿泉水及数张发票放在了汽车仪表盘的防滑垫上,结果导致车内物品起火,挡风玻璃碎裂。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附解答)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考试时间:8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第1~9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第10~12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变小B.一杯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质量不变C.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质量不变D.1 kg的铁与1 kg的棉花质量一样大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发声的音叉一定在振动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C.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是因为声波能够传递信息D.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超声波产生3.如图所示为四种关于光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阳光照射下高楼的玻璃幕墙很刺眼——漫反射B.②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光沿直线传播C.③月食现象的形成——光的反射D.④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光的折射4.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象可知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经过6 s,甲在乙前面1.2 m处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5.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
水资源人均占有量是世界的25%,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了解地球的水循环知识,提高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关于地球的水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海水吸热,汽化成水蒸气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熔化成水滴C.小水滴遇到更冷的气流,凝华成小冰珠D.小冰珠在降落过程,液化成雨水6.图甲是小明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图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八年级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与中学生相关的估值中最接近实际值的是()A. 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B. 一名中学生手掌表面所受大气压力约为7NC. 一名中学生的书包的重力约为200ND. 一名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2×104Pa2.为了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无数科学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晓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B. 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核式模型C. 组成大自然的天体和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其中太阳是宇宙的中心D. 近代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粒子组成的3.A、B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C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A、B、C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分别如图甲、乙、丙所示,由此判断A. 小球A可能不带电B. 小球B可能不带电C. 小球A一定带正电D. 小球B一定带正电4.扬州四季分明、美景如画.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 春天柳絮飘飘B. 夏天花香扑鼻C. 秋天落叶纷纷D. 冬天雪花飘飘5. 在“使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的实验中,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妥当的是A. 使用天平时,应将其放在水平工作台上B. 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C. 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一定要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D. 称量时左盘应放置被称量的物体,右盘放置砝码6. 甲和乙两同学都穿着溜冰鞋站在溜冰场上相对而立.甲用力推了一下乙,结果两人都向相反方向滑出了较远的距离.这一事实可以验证下列知识中的()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②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③一切物体都有惯性④甲对乙的作用力和乙对甲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7.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 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B. 实验中需要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C. 实验中必须要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距离D. 在该实验事实的基础上推理:若水平面光滑,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8.如图所示,用F=12N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物块A时,物块B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则物块A所受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为()A. 5N,向左B. 7N,向左C. 7N,向右D. 17N,向右9.下列有关物理应用知识描述错误的是A. 甲图:压路机用质量很大的碾子是为了减小压强B. 乙图:水坝的下部总要比上部宽是因为水深的地方受到水的压强大C. 丙图:用塑料吸管从敞口的饮料瓶子中吸到饮料,是利用了大气压强D. 丁图:浮在水面上的潜水艇逐步潜入水中直至浸没过程中,浮力逐渐变大10.下列实验或现象中运用了相同物理知识的是()①热气球升空②向悬挂的气球一侧吹气,气球向吹气一侧运动③飞机起飞时机翼受到升力④撤去酒精灯,闭口的易拉罐变瘪了A. ①④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③11.在两个相同的薄壁塑料瓶(质量忽略不计)内分别装入体积相等、密度为ρ甲和ρ乙的两种液体后密封,再把它们放入两个装有等质量水的相同容器中,处于如图所示状态,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ρ甲>ρ乙p1>p2B. ρ甲=ρ乙p1>p2C. ρ甲<ρ乙p1<p2D. ρ甲=ρ乙p1<p212.如图所示,苹果漂浮在水面,而梨子却沉到水底.下列说法正确是()A. 若苹果的体积大于梨子的体积,则苹果的密度大于梨子的密度B. 若苹果和梨子的体积相等,则苹果受到的浮力大于梨子受到的浮力C. 若苹果和梨子排开水的体积相等,则苹果的质量小于梨子的质量D. 若苹果和梨子的质量相等,则苹果排开水的质量等于梨子排开水的质量二、填空与作图题13.如图所示是小阳在沈阳科技宫看到的静电游戏“怒发冲冠”,这是因为人接触静电球时,人体是导体,电荷通过人体传到头发上,由于_____(选填“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而使头发竖起来.14.如图所示,将50cm3的水与50cm3的酒精充分混合后,测得混合液的总质量为90g,则混合液的密度_____(大于/等于/小于)0.9×103kg/m3,该实验说明_____.15.如图所示,把一张轻质纸放在两本书上,沿纸面下方吹气,原平整的纸会从两书间的空隙下陷,据此推断空气对下陷纸片_____(选填“上”或“下”)表面的压强小,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_____,可以解释这一现象.16.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1)由图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_____.(2)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A、B.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是_____.17.如图是“擦窗机器人”,它的质量为2kg,它的“腹部”有吸盘.当擦窗机器人的真空泵将吸盘内的空气向外抽出时,它能牢牢地吸在竖直玻璃上.(g取10N/kg)(1)机器人工作时,主机内部的气压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大气压而产生吸力. (2)当擦窗机器人在竖直玻璃板上静止时,若真空泵继续向外抽气,则擦窗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吸盘与玻璃的接触面积为32210m ﹣,若吸盘在此面积上对玻璃的压强为1.5×105Pa ,则吸盘对玻璃的压力是_____N .18.高原上人们习惯炒熟或烧烤食品,这是因为海拔高度增大,大气压_____,液体的沸点_____,普通的锅难以将食物煮熟.19.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匀速拉动木块做直线运动.木块受到的拉力和_______力是一对平衡力,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木块的_______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由________发生形变而产生的.20.为了航行安全,远洋轮的船体需标有国际航行载重线,即轮船满载时的“吃水线”.如图所示,是某船满载时在不同水域、季节时的“吃水线”,其中FW 为在淡水中航行时的“吃水线”,A 、B 则为夏、冬两季在海水中航行时的“吃水线”.① 若该船在不同水域、季节航行时,水(海水)面正好与“吃水线”相平,则下列对于该船装载货物的质量的判断中,正确是:______a 在“FW”处所装载的货物质量最大.b 在“A”处所装载的货物质量最大.c 在“B”处所装载的货物质量最大.d 在“FW”、“A”、“B ”三处所装载的货物质量一样大.② 该船在冬季海水航行时的“吃水线”是如图中的_______(选填“A”、“B”),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 21.如图,是一名男生奔跑过程中左脚腾空,右脚着地的一瞬间.请画出此刻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A点是作用点).22. 如图所示,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乒乓球将悬浮在漏斗里.请你画出此时乒乓球受力的示意图.三、实验与探究题23.在初中阶段,我们可以用矿泉水瓶做很多实验:(1)双手挤压空矿泉水瓶,_____,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2)在空矿泉水瓶侧壁不同高度的地方锥出上下两个小孔,往里面倒满水,可以观察到_____,这表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3)将矿泉水瓶装满水,用硬纸片盖住瓶口,按住纸片将瓶口朝下,移开手,瓶内的水不会流出,证明了_____的存在.(4)甲、乙两个相同的矿泉水瓶装有等量的水,甲瓶倒立放入冰箱,待水结冰后取出,让甲、乙两瓶在同一水平桌面上以相同的速度开始转动,_____瓶会先停下来,原因是_____.24.为了测量某石块的密度,某学校物理兴趣活动小组的同学利用一只小玻璃杯、一个量筒和适量的水做了如下实验:(1)在量筒内倒入60cm3的水;(2)将小玻璃杯开口向上漂浮在量筒内的水面上(如图甲所示),此时水面与84cm3刻线相平;(3)将石块放入小玻璃杯中,让小玻璃杯漂浮在量筒内的水面上(如图乙所示),此时水面与100cm3刻线相平;(4)取出小玻璃杯,将石块沉没在量筒内的水中(如图丙所示),此时水面与64cm3刻线相平.根据以上数据可知,小玻璃杯的质量为_____kg;石块的体积是_____m3;石块的密度是_____kg/m3.25.某物理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1)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N,方向为_____.(2)物体浸没在酒精中时,排开酒精的重力是_____N.(3)比较_____两幅图可知,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4)由A、B、C三个步骤可知,浮力大小与_____有关.(5)小明对A、B、C,D四个步骤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浮力的大小有时与深度有关,有时与深度又无关对此正确的解释是浮力的大小随着排开水的体积的增大而_____,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后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浮力的大小与深度_____.(6)由图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密度为_____kg/m3,酒精的密度为_____kg/m3.四、综合题26.我市自行车租赁系统正式运行以来,质量为50kg的小明坚持骑自行车上学.g取10N/kg车架材料碳纤维车架材料体积/cm32500车架质量/kg 4.5整车质量/kg 10单轮接触面积/cm2 5自行车的相关数据见表:(1)求车架的重力;(2)求小明骑行中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27.弹簧测力计悬挂着一长方体物块,将物块从盛水的烧杯上方缓慢下降直至完全浸没水中,物块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随下降高度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求:(1)物块受到的最大浮力;(2)物块的密度;(3)将物块继续缓慢下降至容器水平底部,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为零时,物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与中学生相关的估值中最接近实际值的是( ) A. 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B. 一名中学生手掌表面所受大气压力约为7NC. 一名中学生的书包的重力约为200ND. 一名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2×104Pa 【答案】A 【解析】【详解】A .成年人的质量在70kg 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 左右,故A 符合实际; B .大气压在1.0×105Pa 左右,中学生手掌面积在70cm 2=0.007m 2左右,手掌受到大气压力在F =pS =1.0×105Pa×0.007m 2=700N 左右,故B 不符合实际;C .中学生的书包质量在5kg 左右,受到的重力在G =mg =5kg×10N/kg =50N 左右,故C 不符合实际.D .中学生的体重在G =500N 左右,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在S =500cm 2=0.05m 2左右,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24500N==0.0110Pa 5mF p S ⨯=.故D 不符合实际.2.为了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无数科学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晓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B. 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核式模型C. 组成大自然的天体和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其中太阳是宇宙的中心D. 近代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粒子组成的 【答案】C 【解析】【详解】A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故A 正确; B .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即原子的核式结构,故B 正确;C .宇宙有层次结构,并没有真正的中心,但是组成大自然的天体和微粒都在不停地运动,故C 错误;D .近代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粒子组成的,故D 正确.3.A、B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C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A、B、C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分别如图甲、乙、丙所示,由此判断A. 小球A可能不带电B. 小球B可能不带电C. 小球A一定带正电D. 小球B一定带正电【答案】B【解析】【详解】C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故C带负电;由图可知,C靠近A小球时,相互排斥,则说明A一定带负电;C靠近B小球时,发现相互吸引,则说明B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由此可知,A一定带负电,B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所以,将A、B靠近时,AB相互吸引,故B符合题意.4.扬州四季分明、美景如画.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 春天柳絮飘飘B. 夏天花香扑鼻C. 秋天落叶纷纷D. 冬天雪花飘飘【答案】B【解析】【详解】柳絮飞扬,柳絮不是分子,故A错误;荷花飘香,是香味分子在空气中发生了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树叶飘落,树叶不是分子,故C错误;雪花纷飞,雪花不是分子,故D错误,故选B.5. 在“使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的实验中,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妥当的是A. 使用天平时,应将其放在水平工作台上B. 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C. 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一定要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D. 称量时左盘应放置被称量的物体,右盘放置砝码【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故A的说法正确,不合题意.B、在调节横梁平衡前,首先要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故B的说法正确,不合题意.C、横梁平衡的标志有两个: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或者指针偏离分度盘中线的幅度相等.故C的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D、称量物体时,要将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在右盘里加减砝码移动游码.故D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考点:质量的测量与天平.点评:此题考查了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应熟练记忆与操作.6. 甲和乙两同学都穿着溜冰鞋站在溜冰场上相对而立.甲用力推了一下乙,结果两人都向相反方向滑出了较远的距离.这一事实可以验证下列知识中的()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②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③一切物体都有惯性④甲对乙的作用力和乙对甲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1)甲用力推了一下乙,甲对乙施加了力,同时乙也对甲施加了力,结果两人都向相反方向滑出,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乙本来是静止的,被甲推了一下后,运动了,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3)甲、乙同时受相反方向的力,撤去力后,仍然滑出了较远的距离,说明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4)甲对乙的作用力和乙对甲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因为这两个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因此正确的说法是①②③.故选A.考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惯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7.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 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B. 实验中需要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C. 实验中必须要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距离D. 在该实验事实的基础上推理:若水平面光滑,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C【解析】【详解】A .控制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是为了让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等,故A 正确;B .实验中需要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观察小车在不同接触面上移动的距离,来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故B 正确;C .实验中通过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距离大小来探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但没有必要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距离,故C 错误;D .在该实验事实的基础上推理:若水平面光滑,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 正确.8.如图所示,用F =12N 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物块A 时,物块B 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 ,则物块A 所受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为( )A. 5N ,向左B. 7N ,向左C. 7N ,向右D. 17N ,向右【答案】B【解析】 【详解】以B 为研究对象,B 在水平方向受弹簧测力计对其向左的拉力和物体A 对其向右的摩擦力作用.因为B 静止,所以这两个力平衡大小相等.所以所受摩擦力为5N ,方向向右.以A 为研究对象,A 在水平方向受B 物块对其向左的摩擦力和地面对其向左的摩擦力作用.因为A 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这三个力平衡大小相等.所以物块A 所受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为12N ﹣5N =7N ,方向向左.故ACD 错误、B 正确.9.下列有关物理应用知识描述错误的是A. 甲图:压路机用质量很大的碾子是为了减小压强B. 乙图:水坝的下部总要比上部宽是因为水深的地方受到水的压强大C. 丙图:用塑料吸管从敞口的饮料瓶子中吸到饮料,是利用了大气压强D. 丁图:浮在水面上的潜水艇逐步潜入水中直至浸没过程中,浮力逐渐变大【答案】A【解析】【分析】(1)增大压力和减小接触面积可以增大压强;(2)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3)利用大气压的知识分析即可判断;(4)浮在水面上的潜水艇在下潜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变大,利用F gV ρ=浮水排 ,来分析受到的浮力情况.【详解】A. 压路机的碾子质量很大,对地面的压力也很大,在接触面积一定时,增大了对路面的压强,故A 错误;B. 因为坝里的水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所以水坝的下部受到的压强较大,为了水坝的安全,水坝的下部总要比上部宽,故B 正确;C. 用吸管吸饮料时,吸出吸管中的部分空气,使吸管内的气压减小,瓶中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嘴中,故C 正确;D. 浮在水面上的潜水艇在下潜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变大,利用F gV ρ=浮水排 可知,所受浮力变大,故D 正确;故选A.10.下列实验或现象中运用了相同物理知识的是( )①热气球升空②向悬挂的气球一侧吹气,气球向吹气一侧运动③飞机起飞时机翼受到升力④撤去酒精灯,闭口的易拉罐变瘪了A. ①④B. ③④C. ①②D. ②③【答案】D【解析】 【详解】①.热气球升空利用了空气浮力;②.向悬挂的气球一侧吹气,吹气的那一侧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因此气球向吹气的那侧飘;③.飞机起飞好似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等质量的空气在相同的时间内同时通过机翼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由于机翼上表面弯曲,下表面平直,所以空气通过机翼上表面的流速大,压强较小;通过下表面的流速较小,压强大,所以飞机受到一个向上的升力;④.撤去酒精灯,被封口的易拉罐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变瘪了.所以②③的原理相同,都是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故ABC 错误、D 正确.11.在两个相同的薄壁塑料瓶(质量忽略不计)内分别装入体积相等、密度为ρ甲和 ρ乙的两种液体后密封,再把它们放入两个装有等质量水的相同容器中,处于如图所示状态,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 1和p 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ρ甲>ρ乙 p 1>p 2B. ρ甲=ρ乙 p 1>p 2C. ρ甲<ρ乙 p 1<p 2D. ρ甲=ρ乙 p 1<p 2 【答案】A【解析】【详解】因图中V 排甲>V 排乙,所以,由F 浮=ρgV 排可知,F 浮甲>F 浮乙,因甲、乙在水中均漂浮,受到的浮力和它们自身的重力相等,且薄壁塑料瓶的质量忽略不计,所以,G 甲>G 乙,又因甲乙两液体的体积相等,由ρ=m G V gV=可知,ρ甲>ρ乙,故BCD 错误; 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且容器和水的质量相等,所以,由F =G 液+m 容g +m 水g 可知,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因相同容器的底面积相等,即受力面积相等,所以,由p =F S可知,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关系为p 1>p 2,故A 正确.12.如图所示,苹果漂浮在水面,而梨子却沉到水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苹果的体积大于梨子的体积,则苹果的密度大于梨子的密度B. 若苹果和梨子的体积相等,则苹果受到的浮力大于梨子受到的浮力C. 若苹果和梨子排开水的体积相等,则苹果的质量小于梨子的质量D. 若苹果和梨子的质量相等,则苹果排开水的质量等于梨子排开水的质量【答案】C【解析】【详解】A .因为苹果漂浮在水面,梨子沉到水底,所以苹果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梨子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苹果的密度小于梨子的密度,故A 错误;B .若苹果和梨子的体积相等,苹果漂浮在水面,梨子沉到水底,故梨子排开水的体积大,由浮力公式F gV ρ浮液排=得,苹果受到的浮力小于梨子受到的浮力,故B 错误;C .若苹果和梨子排开水的体积相等,所受的浮力相同,苹果的重力等于浮力,梨子的重力大于浮力,所以梨子的重力大于苹果的重力,所以苹果的质量小于梨子的质量,故C 正确;D .若苹果和梨子的质量相等,则苹果排开水的质量等于本身的质量,梨子排开水的质量小于本身的质量,故苹果排开水的质量大于梨子排开水的质量,故D 错误.二、填空与作图题13.如图所示是小阳在沈阳科技宫看到的静电游戏“怒发冲冠”,这是因为人接触静电球时,人体是导体,电荷通过人体传到头发上,由于_____(选填“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而使头发竖起来.【答案】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解析】【详解】图中小女孩的头发竖起来了,是因为人体是导体,电荷通过人体传到头发上,她的头发带了同种电荷,而同种电荷相互排斥.14.如图所示,将50cm 3的水与50cm 3的酒精充分混合后,测得混合液的总质量为90g ,则混合液的密度_____(大于/等于/小于)0.9×103kg/m 3,该实验说明_____.【答案】 (1). 大于 (2). 分子间存在间隙【解析】【详解】第一空、第二空.由于分子间存在间隙,所以将50cm 3的水与50cm 3的酒精充分混合后,混合液的总体积小于100cm 3;该实验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若混合后总体积为100cm 3,测得混合液的总质量为90g ,则密度为:m V ρ==390g 100cm=0.9g/cm 3=0.9×103kg/m 3; 但混合后总体积会减小,质量不变,根据m V ρ=可知,混合液的密度大于0.9×103kg/m 3.15.如图所示,把一张轻质纸放在两本书上,沿纸面下方吹气,原平整的纸会从两书间的空隙下陷,据此推断空气对下陷纸片_____(选填“上”或“下”)表面的压强小,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_____,可以解释这一现象.【答案】 (1). 下 (2). 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解析】【详解】第一空.因为吹气时,纸片下方的空气流速快,产生的压强小,小于外界的大气压,所以纸片会陷下去,据此可推断:空气对下陷纸片下表面的压强小;第二空.解释这一现象所用的物理知识是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16.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1)由图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_____.(2)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A 、B .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正方体A 、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是_____.【答案】 (1). 8:1 (2). 4:1【解析】【详解】第一空.由图可知,当甲的体积为1cm 3时,质量为8g ,所以甲的密度为8g/cm 3;当乙的体积为4cm 3时,质量为4g ,所以乙的密度为1g/cm 3;所以81ρρ甲乙:=:; 第二空.由m Vρ=得:m V ρ=; 因为:81ρρ甲乙:=:,11m m 甲乙:=:,所以18V V 甲乙:=:; 因为3V h =,所以高之比为:12h h 甲乙:=:;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F G mg gV gSh p gh S S S S Sρρρ====== 故两正方体A 、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811241p p g g h h ρρ⨯⨯甲乙甲甲乙乙:=:=():()=:17.如图是“擦窗机器人”,它的质量为2kg ,它的“腹部”有吸盘.当擦窗机器人的真空泵将吸盘内的空气向外抽出时,它能牢牢地吸在竖直玻璃上.(g 取10N/kg )(1)机器人工作时,主机内部的气压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大气压而产生吸力. (2)当擦窗机器人在竖直玻璃板上静止时,若真空泵继续向外抽气,则擦窗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吸盘与玻璃的接触面积为32210m ⨯﹣,若吸盘在此面积上对玻璃的压强为1.5×105Pa ,则吸盘对玻璃的压力是_____N .【答案】 (1). 小于 (2). 不变 (3). 300【解析】【详解】第一空.机器人工作时,主机内部的气体流速大气压小,外面气体流速小,气压大,故主机内部的气压小于大气压而产生吸力第二空.“擦窗机器人”的重力2kg 10N/kg 20N G mg ⨯===,“擦窗机器人”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即受力平衡,在竖直方向上摩擦力和重力平衡,则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20N ,只要“擦窗机器人”在竖直玻璃上静止,重力不变,摩擦力就不变;即真空泵继续向外抽气,擦窗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不变;第三空.由F p S=得,吸盘对玻璃的压力5321.510Pa 210m 300N F pS ⨯⨯⨯﹣===.18.高原上人们习惯炒熟或烧烤食品,这是因为海拔高度增大,大气压_____,液体的沸点_____,普通的锅难以将食物煮熟.【答案】 (1). 减小 (2). 降低。
人教版2020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试卷物理一、选择题1.下图是直尺和直角三角板配合测圆柱体直径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A.B.C.D.2.某同学用刻度尺测木块的长度,三次测量的结果分别是5.37cm,5.36cm,5.36cm,则木块的长度应记作()A.5.3633 cm B.5.363 cm C.5.36 cm D.5.36333 cm3.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出发,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的睡起了大觉.它一觉醒来,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后悔不已.在整个赛跑过程中()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 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快C.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4.坐在向北行驶的汽车内的乘客,看到路旁的行人正在向南运动,则此人的实际运动方向是()A.一定向北运动 B.一定向南运动C.一定是静止的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5.短跑运动员5秒跑了50米,羚羊奔跑速度是20米/秒,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千米/时,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A.汽车,羚羊,运动员B.羚羊,汽车,运动员C.运动员,汽车,羚羊D.运动员,羚羊,汽车6.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可知()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速度不随时间或路程而变化D.速度决定于通过的路程和时间7.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做法错误的是()A.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起C.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单位8.“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频率9.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经过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A.甲在乙前面0.6m处B.甲在乙前面1.2m处C.乙在甲前面0.6m处D.乙在甲前面1.2m处10.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风和水B.船和岸C.山和船D.风和岸11.一列队伍长50m,跑步速度是2.5m/s,队伍全部通过一长100m的涵洞,需要的时间是()A.60s B.50s C.40s D.20s12.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为3:2,则速度之比为()A.3:2 B.2:3 C.1:2 D.2:1二、填空题13.小萌同学骑自行车上学途中,以自行车为参照物,小萌是.若小萌以5m/s的速度从家里骑车10min到达学校,小萌家距学校m.14.如图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当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扬声器的纸盆由于发出声音,声音通过空气传到烛焰处,烛焰的晃动说明声音具有.15.(3分)五一假期,小明与父母乘长途汽车外出旅游,小明看见前面的小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后面的卡车离他越来越远.如果以长途汽车为参照物,小车是的(选填“静止”或“运动”),卡车是的(选填“静止”或“运动”).小明爸爸说小明没有动,他所选的参照物是.16.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200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800m,这个物体在最后100m 的路程中的速度是m/s,所用的时间是s.17.单位换算54km/h= m/s,5m/s= km/h.18.如图是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的人在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根据该图线获得合理的信息有:信息一:他们是同时开始运动的;信息二:;信息三:.19.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如图,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选填“静止”或“运动”).如果战斗机在2s内飞行了0.4km,则它的速度是m/s.20.正在行驶的列车速度是15m/s,这句话的物理意义是.三、实验探究题2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则尺的分度值是,所测物体的长度是.22.如图停表的读数是分秒.23.(8分)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1)该实验运用的测量工具是和(2)该实验原理是(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4)实验中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为v3.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选填>、<、=)(5)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填“陡”或“缓”)些.(6)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填“大”或“小”)(7)在测量下半程的速度时能不能直接从C处释放小车?为什么?.24.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看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1(Do)”、“2(Re)”、“3(Mi)”、“4(Fa)”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25.(3分)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挂在线上的小球,会发现小球,这个现象说明,上述实验运用的物理方法是.26.(3分)现代城市里常常在主要街道上设置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 90的数据,这个数据的单位是;当附近没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选填“增大”或“减小”)图中最有可能是此时(即附近没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的声音波形图(选填“甲”或“乙”)27.(3分)如图所示,甲图说明发声的物体在;乙图中的游泳者在水下能听到岸上的音乐声,说明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中传播;丙图中小白兔能分辨出叫门的不是外婆,是根据声音的来判断的.四、应用与创新(28题5分,29题7分,30题7分,共19分)28.(5分)汽车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求:(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29.(7分)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求:(1)轿车从A地到B地用多少小时?(2)轿车从A地到B地的路程是多少千米?(3)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4)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30.(7分)一列队伍长100m,匀速通过一座长800m的大桥,所用时间为300s,(1)求队伍的行走速度.(2)若以同样的速度通过另一座1.4km的大桥要多长的时间?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图是直尺和直角三角板配合测圆柱体直径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A.B.C.D.【考点】刻度尺的使用;长度的测量.【分析】本题考查三角尺辅助测量长度方法的操作.【解答】解:A、刻度尺的零刻线或某整刻线没对准桌面B、正确C、三角尺没把直角边与刻度尺靠紧.D、这样测可能不是直径.故选B.【点评】记住三角尺辅助测量长度的要点,三角尺一个直角边紧贴刻尺边缘,刻度尺零刻线或某整刻线要对齐桌面.2.某同学用刻度尺测木块的长度,三次测量的结果分别是5.37cm,5.36cm,5.36cm,则木块的长度应记作()A.5.3633 cm B.5.363 cm C.5.36 cm D.5.36333 cm【考点】长度的测量.【分析】为减小误差,常用的测量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题目中测量了木块的长度三次,求出平均值即可.注意小数点后保留与原题中相同的位数.【解答】解:木块的长度的平均值为L===5.3633cm≈5.36cm.故选C.【点评】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物体长度时,平均值并保留到与测量数值位数一样,这样更接近物体长度真实值.3.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出发,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的睡起了大觉.它一觉醒来,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后悔不已.在整个赛跑过程中()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 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快C.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考点】运动快慢的比较.【分析】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基本方法有三种:(1)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路程的长短,路程长的运动的快.(2)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运动时间短的运动的快.(3)在运动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长的运动的快.【解答】解:在兔子睡觉之前,兔子和乌龟运动的时间相同,乌龟通过的路程少,所以兔子跑的快.在整个过程中,兔子和乌龟通过的路程相同,乌龟用的时间短,所以乌龟运动的快(即乌龟的平均速度大).因此选项A、B、C中的说法都不对.故选D.【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了解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基本方法和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平均速度等于一段路程与其所对应的时间的比值(兔子睡觉的时间也必须计算在内).4.坐在向北行驶的汽车内的乘客,看到路旁的行人正在向南运动,则此人的实际运动方向是()A.一定向北运动 B.一定向南运动C.一定是静止的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解答】解:本题描述的现象有以下几种可能:(1)行人向南运动,汽车向北运动,乘客以汽车为参照物看到行人是向南运动的;(2)行人向北运动,汽车也向北运动,如果行人的速度比汽车慢,乘客以汽车为参照物看到行人也是向南运动的;(3)行人是静止的,汽车向北运动,乘客以汽车为参照物看到行人也是向南运动的.因此,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故选D.【点评】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的情况有三种,要分开考虑是否可能,考查了学生的分析能力.5.短跑运动员5秒跑了50米,羚羊奔跑速度是20米/秒,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千米/时,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A.汽车,羚羊,运动员B.羚羊,汽车,运动员C.运动员,汽车,羚羊D.运动员,羚羊,汽车【考点】运动快慢的比较;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分析】(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1m/s=3.6km/h.(3)根据V=进行计算.【解答】解:短跑运动员的速度:v===10m/s;羚羊的速度是:20m/s;汽车的速度:54km/h=15m/s;速度从小到大排列为:运动员、汽车、羚羊.故选C.【点评】(1)掌握速度的公式、单位及单位换算.(2)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6.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可知()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速度不随时间或路程而变化D.速度决定于通过的路程和时间【考点】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匀速直线运动是指运动过程中速度不变,路线是直线的运动.【解答】解: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保持不变,故不会随路程、时间而变化,更不可能取决于通过的路程和时间.故选C.【点评】物理公式不同于数学公式之处在于物理公式中的物理量有其特定的物理意义,并不能完全按数学中的正比反比之类的来下结论.7.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做法错误的是()A.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起C.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单位【考点】刻度尺的使用.【分析】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1)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须紧贴被测对象.(2)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3)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记上数值和单位.【解答】解:由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可知A、C、D是正确的;B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测量时如果零刻线磨损,可以从较清楚的刻线处对齐测量,记录结果时从对齐的刻线处量起;故选B.【点评】正确使用刻度尺是必须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了解误差产生的原因,有利于我们改进实验方法,减小误差.8.“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频率【考点】响度.【分析】响度的大小主要与声音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解答】解: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故选:B.【点评】了解生活中常说的词是指声音的什么特性:音量是指响度,音高是指音调,高保真是指音色,音品也指音色.9.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经过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A.甲在乙前面0.6m处B.甲在乙前面1.2m处C.乙在甲前面0.6m处D.乙在甲前面1.2m处【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图象读出甲、乙两小车经过6s时的路程,通过比较大小得出两车的位置关系.【解答】解:根据图象,经过6s,甲车行驶1.2m,乙车行驶0.6m,因为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6s时甲在乙的前面0.6m处.故选A.【点评】学会看S﹣t图象,能读对应时间的路程和行驶某路程所用的时间,会求某图象对应的物体运动的速度.10.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风和水B.船和岸C.山和船D.风和岸【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状态是不同.【解答】解: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是以船为参照物,山相对于船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山是运动的;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是以岸为参照物,船是运动的.故选B.【点评】本题在判断的时候应先找出行为动词“迎”和“行”的主题山和船,然后选择与行为主体不同的物体,观察它们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11.一列队伍长50m,跑步速度是2.5m/s,队伍全部通过一长100m的涵洞,需要的时间是()A.60s B.50s C.40s D.20s【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已知队伍的长度和涵洞的长度,队伍过涵洞经过的距离为队伍长加上涵洞长,跑步速度已知,根据公式t=可求需要的时间.【解答】解:队伍过涵洞经过的距离为S=S队+S洞=50m+100m=150m,需要的时间t===60s.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时间的计算,关键是速度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难点是队伍所走路程的计算,这也是本题的重点.12.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为3:2,则速度之比为()A.3:2 B.2:3 C.1:2 D.2:1【考点】速度的计算.【分析】要判断速度之比,要根据速度公式v=,由题目的路程、时间之比来求速度之比.【解答】解:甲、乙的路程之比s甲:s乙=1:1,所用时间之比t甲:t乙=3:2,根据速度公式v=可知,甲乙速度之比:v 甲:v 乙=: =: =2:3.故选:B . 【点评】本题是由路程和时间之比,求速度之比,与计算速度一样,都是根据速度公式来求解.二、填空题13.小萌同学骑自行车上学途中,以自行车为参照物,小萌是 静止的 .若小萌以5m/s 的速度从家里骑车10min 到达学校,小萌家距学校 3000 m .【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首先要确立题中的参照物,然后看被研究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距离是否发生变化,变化则物体运动,没有变化则物体静止.知道速度和时间,根据v=求出小萌家距离学校的距离.【解答】解:小萌同学正在骑自行车去上学,若以自行车为参照物,小萌同学相对于与自行车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小萌相对于自行车是静止的;10min=600s根据v=可知,小萌家距离学校的距离s=vt=5m/s ×600s=3000m .故答案为:静止的;300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速度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注意单位换算,基础性题目.14.如图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当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扬声器的纸盆由于 振动 发出声音,声音通过空气传到烛焰处,烛焰的晃动说明声音具有 能量 .【考点】声音的产生;声与能量.【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解答】解:当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扬声器的纸盆由于振动发出声音,声音通过空气传到烛焰处,烛焰的晃动说明声音具有能量.故答案为:振动;能量.【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与能量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15.五一假期,小明与父母乘长途汽车外出旅游,小明看见前面的小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后面的卡车离他越来越远.如果以长途汽车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选填“静止”或“运动”),卡车是运动的(选填“静止”或“运动”).小明爸爸说小明没有动,他所选的参照物是长途汽车.【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关键看它与所选的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发生了变化,则它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发生变化,则它是静止的.【解答】解:以长途汽车为参照物,小车与长途汽车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小车是静止的;若以小明或长途汽车为参照物,后面的卡车离他越来越远,说明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卡车是运动的;若以长途汽车为参照物,小明与长途汽车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小明是静止的,所以小明爸爸说小明没有动.故答案为:静止;运动;长途汽车.【点评】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再判断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变化.这是解答此类题目的一般思路.16.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200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800m,这个物体在最后100m 的路程中的速度是 4 m/s,所用的时间是25 s.【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保持不变,已知路程与运动时间,由速度公式可以求出物体的速度,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物体的运动时间.【解答】解:物体的速度v===4m/s;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保持不变,在最后100m内的速度是4m/s,∵v=,∴物体在最后100m内的运动时间:t===25s;故答案为:4;25.【点评】本题考查了求物体的速度及运动时间,难度不大,熟练应用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即可正确解题.17.单位换算54km/h= 15 m/s,5m/s= 18 km/h.【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本题根据速度单位的进率进行换算.换算的步骤为:原来的数字、乘号、进率、后来的单位、最终结果.【解答】解:54km/h=54×=54×m/s=15m/s;5m/s==5×3.6km/h=18km/h;故答案为:15;18.【点评】无论任何物理量的单位换算都应只对单位换算,而很多同学往往将倍数也运算在其中,从而导致了错误.18.如图是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的人在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根据该图线获得合理的信息有:信息一:他们是同时开始运动的;信息二:他们都运动了200m ;信息三:跑步人的速度是8m/s .【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跑步人、骑车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能读出各自运动的路程和时间,能运算各自的速度,能读出谁先跑完200m.【解答】解:他们的图象的终点纵坐标值都是200m,所以都完成了200m;完成200m跑步人用时25s,跑步人的速度v===8m/s.故答案为:信息二:他们都运动了200m,信息三:跑步人的速度是8m/s.【点评】本题是开放性题,符合答案的信息很多,再比如可得:骑车人的速度、骑车人比跑步人运动得快、骑车人先完成200m等,做这种题要放开手脚,用所学知识大胆去解,争取得到完美答案.19.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如图,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静止(选填“静止”或“运动”).如果战斗机在2s内飞行了0.4km,则它的速度是200 m/s.【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的计算.【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①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②速度的计算公式:v=.【解答】解:因为加油机和战斗机之间的位置没发生变化,所以战斗机是静止的.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v===200m/s故答案为:静止,20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以及速度的计算公式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20.正在行驶的列车速度是15m/s,这句话的物理意义是列车1秒行驶的路程是15m .【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值的含义是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解答】解:15m/s表示列车在1s内通过的路程是15m.故答案为:列车1秒行驶的路程是15m.【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值的物理意义,是一道基础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三、实验探究题2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则尺的分度值是1mm ,所测物体的长度是3.80cm .【考点】长度的测量.【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由图知,在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为1mm,也就是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由图知,起始端在6.00cm处,末端在9.80cm处,所以物体长度为L=9.80cm﹣6.00cm=3.80cm.故答案为:1mm;3.80cm.【点评】刻度尺是日常生活和物理实验中经常使用的测量工具,要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22.如图停表的读数是 3 分37.5 秒.【考点】时间的测量.【分析】停表内侧数字的单位是min,外侧数字的单位是s,在1s内有2个小格,所以分度值为0.5s.【解答】解:由图知,内侧指针指在3以后接近4,表示分针超过3.5min,外侧指针指在37和38中间小格处,表示37.5″,所以停表的读数为3'37.5″.故答案为:3;37.5.【点评】此题属于易错题,指针在37和8中间,具体是7.5s还是37.5s,要根据分针所在位置确定.23.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1)该实验运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秒表(2)该实验原理是v=(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变速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4)实验中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为v3.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v3>v1>v2.(选填>、<、=)(5)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缓(填“陡”或“缓”)些.(6)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大(填“大”或“小”)(7)在测量下半程的速度时能不能直接从C处释放小车?为什么?不能,因为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1)测量小车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需要测量斜面长度和运动时间,利用速度公式进行分析所用的器材;(2)实验的测量原理:v=;(3)小车沿斜面做的是加速直线运动;(4)平均速度是一段时间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用公式v=来计算;(5)实验时让斜面缓一些,是为了便于测量时间;(6)若计时晚,则测量时间偏小,速度偏大;(7))根据后半段路程速度的大小进行分析.【解答】解:(1)根据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可知,需要测量斜面长和运动时间,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停表;(2)“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3)小车由静止释放,在重力、支持力、摩擦阻力作用下,沿斜面做加速运动,是变速运动;(4)小车沿斜面做加速直线运动,所以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最小,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最大,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居中,v3>v1>v2;(5)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一些,是为了减小小车运动的速度,使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时间更长;(6)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小,由公式v=可知,平均速度会偏大;(7)方法中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A到斜面底端的过程中通过C 点时的速度不为0;小车通过整个斜面段的时间与AC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段的时间,因此方案不正确,故不能,因为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故答案为:(1)刻度尺;秒表;(2)v=;(3)变速;(4)v3>v1>v2;(5)缓;(6)大;(7)不能,因为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
2020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检测试题》(附答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八年级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1.小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伸长量跟所受拉力的变化关系,利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记录了相应实验数据如下:()1.根据数据分析可知弹簧的原长为____;2.分析实验数据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弹簧的使用范围内,____.3.小华做出了如图乙三个图象,其中正确的是图____.4.分析实验数据可知,若用此弹簧做成弹簧测力计,量程是____.2.在“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实验中,让木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木块在三种不同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留在如图所示的位置.1.实验需要木块从同一斜面的____开始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到斜面底端的____相同.2.木块进入水平面后,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____.3.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木块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4.推论:如果木块在水平面受到的阻力为零,木块将____.5.要探究滑行距离与小车初速度的关系,应先后将小车从斜面上____处释放,比较小车在____面上滑行的路程长短(选填“同一粗糙”或“不同粗糙”).6.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A. 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B. 科学家猜想的基础上C. 直接实验结果的基础上D. 实验和科学推理相结合的基础上3.如图甲所示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1)小华将系于纸质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端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___,并通过调整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___;(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___;(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_;A. 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 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C. 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D. 小卡片容易扭转(5)你对小明的实验装置提出的改进建议是___.4.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请你完成下列内容.(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___(选填“必须”或“不必”)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在甲、乙、丙三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最小的是___(选填“甲”、“乙”或“丙”) 实验;(3)比较甲、乙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是否有关;比较___(选填“甲”、“乙”、“丙”或“丁”)两次实验,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是否有关;(4)比较甲、丁两次实验,小明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由此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5)实验结束后,小明又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实验后发现效果更好,实验中,小明___(选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要匀速拉动长木板.5.小刚发现汽车在柏油马路上容易停下来,而在下过雨的路面上不容易停下来.(1)小刚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___有关.于是小刚利用长木板、毛巾、木块A. 以及弹簧测力计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2)实验时,应使弹簧测力计水平___拉动木块A;(3)小刚通过比较___两图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可以验证他的猜想;(4)小明进一步探究了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由甲图和丙图可得结论___.6.在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利用了两个相同的木块和一块海绵,如图所示.(1)实验中通过观察___来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2)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压力大小相同时,___,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3)对比___两图,可以得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4)对比甲、丁两图,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你认为这个结论是否正确___,实验存在的问题:___.7.小明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1)实验前,小明要用手按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实验中,探究液体压强的工具是___.(2)由丙、丁两图进行实验对比,得出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___(填“有关”或“无关”).(3)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___的关系,结论是___.(4)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选用___两图进行对比.(5)在图乙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时,两玻璃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了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___.(6)实验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___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使用前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是检查装置的___,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___(填“漏气”或“不漏气”).(7)若丙图中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为10cm,则金属盒上橡皮膜浸入盐水中的深度是___cm.(U形管中液体密度为1.0×103kg/m3,盐水的密度ρ盐=1.1×103 kg/m3)8.小明利用最大刻度值标有2.5mL的一次性注射器等器材,对大气压的值进行测量.(1)他的实验步骤是:a.先让注射器吸入少量水,然后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当注射器的小孔充满水后,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目的是___.b.用细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如图所示,当注射器中的活塞___ 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5N.c.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5cm.d.根据测量数据,算出大气压的值.(2)实验所用的器材为: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帽、水和___.(3)根据所测数据可求出大气压为___ Pa.(4)小明发现,同学们在做此实验时测得的大气压值误差较大,对此小明与同学找出了下列可能的原因: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上述原因一定会使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的是___.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9.如图,为了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跟它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某同学进行了实验:(1)图B中用细线将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它的___大小.(2)将石块浸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如图C,石块所受浮力是___N(3)比较图C和图D可知,石块在水中所受浮力与浸没的___无关(4)该同学做完实验总结出浮力跟它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___.9.小明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用A物体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在C与E两图中,保持了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研究浮力与___的关系;根据A与E两图所测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浸没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为___N.(2)小明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应该选择___两图对比得出结论.(3)小明对ABCD四个步骤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浮力的大小有时与深度有关,有时与深度又无关.对此正确的解释是浮力的大小随着排开水的体积的增大而___,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后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浮力的大小与深度___.(4)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根据有关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kg/m3.11.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图中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1)分析图B. C. D,说明浮力大小跟______有关.(2)分析图______,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3)物体完全浸没在煤油中所受的浮力是______N.(4)小明还想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是否有关”.他找来薄铁片、烧杯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步骤一:将铁片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铁片下沉至杯底.步骤二:将铁片弯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①通过分析可知,第一次铁片受到的浮力______第二次铁片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②小明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小明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他只关注了铁片______的改变,忽视了______对浮力大小的影响.12.如图所示,在质量为1kg的容器内装有5kg的水,容器底面积为0.01m2,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面积为0.9m2,g取10N/kg.求:(1)容器对桌面的压力.(2)容器对桌面的压强.(3)水对A点的压强.(4)水对容器底的压力13.将一质量为4kg的木块放入水中,静止后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为2×10−3m3,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2)木块在水中的体积;(3)木块的密度.答案与解析1.小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伸长量跟所受拉力的变化关系,利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记录了相应实验数据如下:()1.根据数据分析可知弹簧的原长为____;2.分析实验数据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弹簧的使用范围内,____.3.小华做出了如图乙三个图象,其中正确的是图____.4.分析实验数据可知,若用此弹簧做成弹簧测力计,量程是____.【答案】2cm;弹簧的伸长量与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2;0-2.5N【解析】(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当所挂钩码为0时,弹簧的长度为2cm,因此弹簧的原长为2cm;(2)由表中数据知:由表中数据可知:在的范围内,弹簧的长度随物体质量的增大而加长,即: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3)结合表中数据读图象可知,弹簧的原长为,所以横坐标应从处开始,所以图1错误;当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即使再增加物体的重力,弹簧也不会再伸长,故图3错误;所以只有图2符合题意.(4)当弹簧的长度为7.5cm时,弹簧的长度不会发生改变,因此当弹簧伸长7cm时所受的拉力即可弹簧的最大测量值,为F=G=mg=0.25x10=2.5N;所以量程为0-2.5N2.在“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实验中,让木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木块在三种不同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留在如图所示的位置.1.实验需要木块从同一斜面的____开始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到斜面底端的____相同.2.木块进入水平面后,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____.3.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木块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4.推论:如果木块在水平面受到的阻力为零,木块将____.5.要探究滑行距离与小车初速度的关系,应先后将小车从斜面上____处释放,比较小车在____面上滑行的路程长短(选填“同一粗糙”或“不同粗糙”).6.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A. 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B. 科学家猜想的基础上C. 直接实验结果的基础上D. 实验和科学推理相结合的基础上【答案】(1)同一高度,速度;(2)重力和支持力;(3)慢;(4)做匀速直线运动;(5)不同高度,同一粗糙;(6)D【解析】(1)要研究木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必须控制变量,即控制木块的初速度相同,即让木块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故答案为:同一高度;速度.(2)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答案为:重力和支持力.(3)由实验现象可知,水平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木块受到的阻力不同,木块运动的距离不同,由此得出结论:平面越光滑,木块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故答案为:慢.(4)在上述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可以推理得出:如果木块在水平面受到的阻力为零,木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做匀速直线运动.(5)因为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到达底端的速度取决于物体的高度,因此将小车从不同的高度处释放,比较小车在同一粗糙面上滑行的路程长短即可.故答案为:不同高度;同一粗糙.(6)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出来的科学理论,而不是直接通过日常生活经验或实验得出的,更不是科学家猜想出来的.故选:D.3.如图甲所示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1)小华将系于纸质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端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___,并通过调整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___;(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___;(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_;A. 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 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C. 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D. 小卡片容易扭转(5)你对小明的实验装置提出的改进建议是___.【答案】(1)相反;钩码的数量;(2)不能;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3)将卡片从中间剪开;(4)A;(5)给木块下面装轮子等.【解析】(1)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的作用是使两个拉力的方向相反,可通过调整钩码的数量来改变拉力的大小;(2)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两个拉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则松手后小卡片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用剪刀把小卡片剪成两个更小的卡片,观察两个更小卡片是否平衡.(4)小华实验用的小卡片重力小,悬在空中不受摩擦力影响;小明实验用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和桌面之间存在摩擦力,摩擦力是不能消除的,实验要受到摩擦力影响.所以还是小华的实验方案好,故选A.(5)为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误差,可将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给木块下面加轮子.4.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请你完成下列内容.(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___(选填“必须”或“不必”)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在甲、乙、丙三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最小的是___(选填“甲”、“乙”或“丙”) 实验;(3)比较甲、乙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是否有关;比较___(选填“甲”、“乙”、“丙”或“丁”)两次实验,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是否有关;(4)比较甲、丁两次实验,小明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由此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5)实验结束后,小明又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实验后发现效果更好,实验中,小明___(选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要匀速拉动长木板.【答案】:(1)必须;等于;(2)甲;(3)压力;乙、丙;(4)错误;(5)不一定.【解析】(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必须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块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由图示四次实验可知,在实验丁中,物体间的压力最小,接触面粗糙程度最小,因此滑动摩擦力最小;(3)由图甲、乙所示实验可知,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而物体间的压力不同,可以应用甲、乙所示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由图乙、丙所示实验可知,物体间的压力相等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乙、丙所示实验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4)由图甲、丁所示实验可知,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而物体间的压力不同,由于没有控制物体间的压力相同,他的结论是错误的;(5)由图戊所示实验可知,拉动木板时物块保持不动,物块处于平衡状态,滑动摩擦力等于测力计的拉力,实验时不需要匀速拉动长木板.5.小刚发现汽车在柏油马路上容易停下来,而在下过雨的路面上不容易停下来.(1)小刚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___有关.于是小刚利用长木板、毛巾、木块A. 以及弹簧测力计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2)实验时,应使弹簧测力计水平___拉动木块A;(3)小刚通过比较___两图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可以验证他的猜想;(4)小明进一步探究了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由甲图和丙图可得结论___.【答案】(1)接触面粗糙程度;(2)匀速直线;(3)甲、乙;(4)当接触面粗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解析】(1)由题目情境可知:柏油马路与雨后路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故可猜想到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2)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水平方向上一对方向相反的力,若物体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是一对平衡状态,此时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就是水平方向的一对平衡力,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摩擦力;(3)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需要控制压力的大小不变,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由三幅图中可知甲乙符合要求;(4)由图甲、丙所示实验可知,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物体间的压力越大,弹簧测力计所示越大,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越大.6.在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利用了两个相同的木块和一块海绵,如图所示.(1)实验中通过观察___来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2)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压力大小相同时,___,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3)对比___两图,可以得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4)对比甲、丁两图,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你认为这个结论是否正确___,实验存在的问题:___.【答案】(1)海绵凹陷程度;(2)受力面积越小;(3)甲、丙;(4)不正确;没有控制受力面积不变.【解析】(1)力可以改变海绵的形状,通过海绵凹陷程度表示压力作用效果大小;(2)对比甲、乙两图可知,压力相同,受力面积越小,海绵凹陷程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所以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3)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控制受力面积不变,改变压力的大小,由图可知甲、丙两图符合;(4)对比甲、丁两图,得出压力作用的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是不正确的,因为没有控制受力面积不变,同时改变了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存在两个变量.7.小明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1)实验前,小明要用手按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实验中,探究液体压强的工具是___.(2)由丙、丁两图进行实验对比,得出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___(填“有关”或“无关”).(3)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___的关系,结论是___.(4)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选用___两图进行对比.(5)在图乙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时,两玻璃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了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___.(6)实验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___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使用前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是检查装置的___,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___(填“漏气”或“不漏气”).(7)若丙图中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为10cm,则金属盒上橡皮膜浸入盐水中的深度是___cm.(U形管中液体密度为1.0×103kg/m3,盐水的密度ρ盐=1.1×103 kg/m3)【答案】(1)U形管压强计;(2)无关;(3)液体深度;液体密度一定时,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4)乙丙;(5)相等;(6)高度差;气密性;不漏气;(7)9.1.【解析】(1)由图可知,用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工具是U形管压强计;(2)丙和丁液体密度相同,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容器形状不同,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相同,说明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无关;(3)甲、乙两图液体的密度相同,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不同,说明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 并且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4)要探究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使探头的深度相同,液体密度不同,所以应选择乙丙两图;(5)在图乙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时,两玻璃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了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6)实验时把金属盒放入水中,通过观察两管中水面的高度差就可以反映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的大小;使用前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压强计的有漏气的地方,软管中的气体和大气相通,等于大气压强,橡皮膜受到压强时,软管内的气体压强不会发生变化,U形管中的液面就不会出现高度差;反之,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不漏气;(7)已知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为10cm,则金属盒上橡皮膜所受到的压强:p=ρ水gh=1.0×103kg/m3×10N/kg×0.1m=1000Pa,则金属盒探头在盐水中所处的深度:8.小明利用最大刻度值标有2.5mL的一次性注射器等器材,对大气压的值进行测量.(1)他的实验步骤是:a.先让注射器吸入少量水,然后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当注射器的小孔充满水后,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目的是___.b.用细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如图所示,当注射器中的活塞___ 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5N.c.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5cm.d.根据测量数据,算出大气压的值.(2)实验所用的器材为: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帽、水和___.(3)根据所测数据可求出大气压为___ Pa.(4)小明发现,同学们在做此实验时测得的大气压值误差较大,对此小明与同学找出了下列可能的原因: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上述原因一定会使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的是___.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答案】(1)a、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b、刚拉动;(2)刻度尺;(3)1.5×105;(4)B.【解析】(1)a、实验中要排出注射器内的空气,这样在拉动活塞时,注射器内部会接近于真空,这样才能测出大气的压力.b、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运动时,说明此时拉力等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故记下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就是大气对活塞的压力.(2)实验中要测出注射器的长度,因此除了: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帽、水,还要有刻度尺.(3)已知注射器容积为2.5ml,即2.5cm3.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L=5cm,因为注射器为圆柱体,根据其体积公积可得,实验时,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是为了排出注射器中的空气.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7.5N,这就是大气对活塞的压力,将其代入公式得,(4)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注射器筒内有空气都会使拉力变小,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测得的大气压会偏小;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会使拉力变大,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测得的大气压会偏大;③没有读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能会导致测量值小于真实值,也可能会大于真实值.故选B.9.如图,为了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跟它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某同学进行了实验:。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1.在地震救援中,采用了音频生命探测仪(如图),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收集废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传声”B. 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调、音色不同C. 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被D. 白天噪声较大,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2.对于下列对四幅图片叙述正确的是()A. 甲图中,用力敲击鼓面时,能听到鼓声,说明声音是通过固体传播到人耳的B. 乙图中,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敲打,是为了研究响度与材料的关系C. 丙图中,禁止鸣笛是从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 丁图中,听众能根据音色分辨出不同乐器的演奏3.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A. 声呐利用次声波探测鱼群B. 汽车导航仪利用次声波导航C. 验钞机利用荧光物质在红外线照射下能够发光的原理工作D. 夜视仪通过识别不同温度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进行侦察4.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C.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A. AB. BC. CD. D5.如图,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处,它成像在距小孔b的半透明纸上,且a大于b.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虚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A. AB. BC. CD. D6.在敲响大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不止”,其原因是()A. 大钟仍在振动B. 大钟的回声C. 人的听觉发生“延时”D. 大钟虽已停止,但空气仍在振动7.如图所示,一束光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反射光恰好照在光屏的A处.若要让反射光照在光屏的B处,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A. 只将光屏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B. 只将平面镜绕入射点O顺时针转过一定角度(<90°)C. 只将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D. 只将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8.装水的密闭小瓶放在大烧杯里的水中间,把烧杯放在电冰箱的冷冻室内.过一段时间取出烧杯,发现烧杯中已经有一半的水结成了冰.此时小瓶中的水()A. 只有表面的水结冰B. 都没结冰C. 都已结冰D. 有一半的水结成冰9.小明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A.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汽化成的水蒸气B.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C.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D.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10.将杯中的液态氮(沸点为−196℃)倒入盛有奶浆的碗制作冰淇淋.观察到杯中液态氮沸腾,杯外壁出现白霜,则此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杯中液态氮放热B. 杯中液态氮温度不断上升C. 杯中液态氮不断吸热,温度保持−196℃D. 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11.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中,需要放热的是()A. 干冰变小B. 干手机将手烘干C. 树叶上的霜D. 冰雪消融12.如图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冰熔化过程中冰水混合物温度高于0℃B. 冷冻室取出的冰棍,外表的“霜”是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成C. 雾淞的形成,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发生了液化D. 舞台上的云雾是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13.根据表中所列的几种物质的熔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物质固态氢金钢固态酒精钨固态水银熔点/℃−25910641300−1173410−39在−268℃时,氢是固态灯的灯丝用钨制成,不容易熔化C. 钢掉入纯金水中不会熔化D. 水银温度计在−40℃时不能使用14.下列连线错误的是A.B.C.D.15.正确估测物理量,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二男生小明同学对与自己身体相关的物理量进行了估测,下列估测合理的是()A. 正常体温为100℃B. 健康人的脉搏,1s跳动75次左右C. 跑步的速度约为50m/sD. 手指甲宽度约为1cm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6.(3分)生活中许多的现象都可以用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释,如:春日的玄武湖公园分外妖娆,公园内鸟语花香、绿柳成荫、水清可鉴.“鸟语”声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 传播到人耳的;“柳荫”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______ 形成的.“水清可鉴”是由于光可以在水面发生_________________ 反射,并形成物体的虚像.17.(3分)如图所示,当敲响音叉后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叉股时,观察到乒乓球会被_________________ ,这个实验说明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__.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4分)老师上课时准备做演示实验,教室外面出现嘈杂的声音,让小明关上门窗,这是为了在__减弱噪声.如图所示,他用手拨动塑料尺,发出的声音是由塑料尺_______________产生的,若只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会使声音的__________(填声音的特性,下同)发生改变.在黑板上板书的老师提醒坐在后面的小华同学不要讲话要做笔记.面对黑板的老师是根据小华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___来判断是小华在讲话的.19.(3分)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______m/s;紫外线灭菌灯和B型超声波检测仪是医院中常用设备,若紫外线和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v1、v2,则v1_______________________v2(选填“>”、“<”或“=”);对于①验钞机、②电视机遥控器、③声呐探测鱼群、④预报台风地震来说,其中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20.(2分)在没有任何其它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上衣、蓝裙子的舞蹈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上衣呈_____色,裙子呈_____色。
2019-2020年南阳市唐河县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9-2020年南阳市唐河县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0分)1.如图所示是一种家用挂烫机,接通电源后水槽中的水被加热,形成的水蒸气通过弯曲导气管从喷头喷出,快速除去服装上的褶皱,使用方便。
下列关于挂烫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衣架处于静止状态,是由于它受到的力是平衡力B. 采用三脚插头,是为了防止漏电时发生触电事故C. 使用时手应远离喷头,是防止水汽化时将手烫伤D. 挂烫机消耗的电能主要转化为水槽内部水的内能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物体的重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B. 跳高运动员从地面向上跳起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小C. 地面上的木箱,必须持续用力推才能不停地向前运动,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 高处的物体一定比低处的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大3.如图所示,木块从水平地面上P点以速度v向右运动冲上斜面,最终停在Q点。
水平面与斜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和在斜面上运动时所受摩擦力大小不同B. 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一直在减小,但惯性大小不变C. 木块在斜面上运动时,动能的减小量等于重力势能的增加量D. 木块在斜面上运动和最终静止时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不同4.如图所示,不能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A. 悬空管里的水不流出B. 吸盘吸在光滑的墙上C. 利用吸管喝饮料D. A管中的水上升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大气压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大B. 船闸是应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C. 容器中的液体质量越大,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越大D. 水管中水的流速增大时,水对水管内壁的压强也随之增大6.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为了防止事故发生,常需要采取一些安全措施.下列对安全措施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 小轿车的安全带做得较宽是为了增大压强和保证安全B. 油罐车的下面拖着一条铁链是为了防止静电带来的危害C. 鞭炮、汽油等都属于易燃易爆物品严禁带上火车D. 冬天用煤炉生火取暖经常通风防止煤气中毒7.如图所示,台秤上放一个盛水的烧杯,一个弹簧测力计吊着一个金属块且金属块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
八年级物理全册全套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全册全套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小明同学测小车的平均速度,请帮助他完成下列问题:(1)测平均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和______;该实验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2)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____(填“大”或“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会____(填“长”或“短”)些,便于测量时间;(3)如图所示,斜面长1.6 m,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所用的时间是5 s。
如果在斜面的中点装上金属片,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金属片的时间为2.8 s。
请计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2为___________m/s;(保留两位小数)(4)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小车做的是___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来源】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答案】刻度尺停表svt小长 0.29 变速【解析】【分析】【详解】(1)[1][2][3]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就是速度的计算公式=svt测量路程和时间需要的仪器是刻度尺和钟表;(2)[4][5]在小车能下滑的情况下,使用的斜面的坡度较小,小车下滑的速度变化较慢,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较长,这样便于测量时间;(3)[6]如图所示,斜面长1.6 m,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所用的时间是5 s。
如果在斜面的中点装上金属片,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金属片的时间为2.8 s。
请计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2为20.8m===0.29m/s2.8ssvt(4)[7]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在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需要的时间不同,所以,小车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2.物理实验课上,某实验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刻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试题及答案说明: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用铅笔在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上涂上横线)1.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因为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振幅不同2.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C.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D.听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要下雨3.一场大雪后,大地披上了银装,这时你会发现周围特别宁静,这是因为雪地的微孔能吸收声音。
根据上面的描述可知,剧院及音乐厅四周墙壁常挂呢绒帘幕,同时墙壁会做成凹凸不平好像蜂窝似的,主要是为了A.减弱声波的反射,减小回声B.吸收声波,提高声音的音调C.易于反射声波,增强声音的响度D.装饰得美观些4.下列光学器件中,没有..使用凸透镜的是A.放大镜B.近视眼镜C.照相机D.投影仪5.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在平静的水面,可以看到堤岸上树的倒影B.注满水的游泳池,池底看起来变浅了C.人在阳光下,地面上出现影子D.筷子斜插入水中,水下的部分看起来上翘了6.“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夏天乘凉的“树影”;民间皮影戏的“皮影”;岸边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的“摄影”等。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树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皮影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C.倒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D.摄影利用了凹透镜成像的原理7.彩色电视机给我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彩色电视机的光屏上呈现的多种颜色,是由三种基本色光混合而成。
下列不属于...这三种基本色光之一的是A.红 B. 黄 C. 绿 D. 蓝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照在物体上时,物体的颜色由照射光的颜色决定B.实验表明,色光的混合规律与颜料的混合规律相同C.电视机的遥控器通过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D.任何情况下,紫外线的照射对人体都是有利的9.下列物态变化中,都需要吸热的一组是A.熔化、汽化B.熔化、液化C.液化、凝华D.液化、升华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体中有电荷,绝缘体中没有电荷B.导体中自由移动的是自由电子C.导体是重要的电工材料,绝缘体则用得很少D.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限图111.图1为普通手电筒的结构示意图,与它对应的电路图是图2中的12.用手按在自行车的铃铛上,无论怎样用力敲打,铃声也不会清脆,这是因为 A .手按在铃上,声音传不出来 B. 手按在铃上,铃根本不振动 C .手按在铃上,影响了铃的正常振动 D. 手按在铃上,周围没有介质 13.关于放大镜、幻灯机、照相机的使用,有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 .应该把被观察的物体放在放大镜的一倍焦距以内 B .应该将幻灯片放在幻灯机镜头的一倍焦距以内C .应该将幻灯片放在幻灯机镜头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D .应将被拍照物体放在普通照相机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14.同学们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后,四个小组在交流过程中,分别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其中正确的是15.水烧开时,壶嘴附近会出现“白气”,而这些“白气”又不断地消失。
“白气”不断产生又不断消失的过程中,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 .升华、液化B .汽化、升华C .汽化、液化D .液化、汽化 16.图4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电流表测量的是 A .通过灯L l 的电流 B .通过灯L 2的电流C .通过灯L 1和灯L 2的电流之和D .电源供给电路的总电流请用铅笔将选择题的答案在答题卡上涂上横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A ] [A ] [A ] [A ] [A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B ] [B ] [B ] [B ] [B ] [B ] [B ] [B ] [B ] [B ] [B ] [B ] [B ] [B ] [B ] [B ] [C ][C][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B 图2 + -[D ][D ][D ][D ][D ][D ] [D ] [D ] [D ] [D ] [D ] [D ] [D ] [D ] [D ][D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即每空1分,共16分)17.图5所示的体温计, 测量范围为 ℃到 ℃,此时它的示数为______℃;图6是寒暑表的一部分,它们的示数为 ℃.18.为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小明同学进行实验研究。
(1)在玻璃圆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块机械钟表,耳朵靠近玻璃圆筒口正上方l0cm 处(如图7甲所示),能清晰地听见钟表转动声,钟表声是通过传播的; (2)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圆筒口一段距离后,在如图7乙所示位置,恰好听不见钟表声;(3)在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 cm 处安放一块平面镜,调整平面镜的角度直到眼睛能从镜面里看到钟表,如图7丙所示,则∠AOB 是该光路的 (填“入射角”、“反射角”)。
此时耳朵又能清晰地听见钟表声了,说明声音____(填“能”、“不能”)像光一样反射;(4)用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说明海绵板吸收声音的能力 ____(填“强”、“弱”)于玻璃板。
19.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黄先生的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8所示,则他应配戴 眼镜加以矫正,这是利用了该眼镜所装透镜能使光线______的特点。
近视眼镜的镜片是一个____透镜,它和眼球中相当于透镜的那部分的综合作用使得眼球这个“照相机”的“镜头”的焦距变____了。
20.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小黄观察到沸腾甲乙 丙图5图7图6图9图8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9(a)、(b)所示,则图 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从实验可得出,沸腾是从液体 和_____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三、作图题(20、21题每题3分,22题6分,共12分)21.在下面图10中画出了某发光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的其中两条光线,请在图中标出发光点P 的位置并画出两条反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
22.图11中,AO 、BO 是两束从空气射向水面的入射光线,OA′是AO 在水中对应的折射光线。
请在图中画出BO 对应的折射光线的大致路径和BO 对应的反射光线,并在图中标出BO 光线的反射角θ。
23.给你两个灯泡、一个电源、一个开关和若干导线,要使开关闭合时两个灯泡同时发光,请在图12中分别连上你的两种不同接法。
图12四、问答题(5分)24.小黄住的楼房装有防盗网,网的上方用薄铁皮做挡雨板。
每当下雨或楼上滴水下来时,雨点打在挡雨板上,发出扰人的噪声。
如果在夜里,这个噪声更是影响人的睡眠。
请你想个办法减小或消除这个噪声,并说出你的依据。
图10图11五、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第25小题7分,第26小题6分,第27小题6分,计19分)25.某同学希望通过比较电路中不同位置的电流表的读数来研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所接实验电路如图13所示,闭合开关后,两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如图14。
(1)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对应的电路图。
(2)电流表A 1的读数是:________。
(3)该同学发现电流表A 1指针偏转较A 2大,所以他认为“串联电路电流每流经一个用电器,电流都会减弱一些”。
请你指出造成他判断错误的原因。
26.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台面平放一把刻度尺与玻璃板垂直,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 和B ,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 ,进行观察,如图15所示,在此实验中:(1)小红选择透明玻璃板代替镜子(背面镀银)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__关系;(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关系;(4)移去后面的蜡烛B ,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_接收(填“能”或“不能”)到蜡烛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像(填“虚”或“实”);(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_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A 20.6 3 1图14玻璃板 刻度尺图1527.现有一个透镜,不准用手摸它的表面,怎样用简单易行的两种方法判断它是否为凸透镜,请把这两种方法写出来。
从化市2008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参考答案即每空1分,17、35;42 ;36.7 ;-7 18.(1)空气(3)入射角,能(4)强19、远视(或老花),凸,会聚;小20、(b),(a),水蒸气,汽化三、作图题(20、21题每题3分,22题6分,共12分)21、见图1,没标箭头和字母P 的扣1分。
22、见图2,反射光线、折射光线、反射角各1分23、见图3,画对一种电路给3分,共6分,有短路的该图给0分。
图 1 图 3四、问答题(5分)24.答:要减弱噪声,可以减弱声源处的振动(2分),如:可以将薄铁皮改为厚的铁板或水泥板(3分)。
或者在薄铁板的上面放置厚的布条或纸皮。
(3分)说明:原理2分,办法3分。
用其他方法(诸如:拆网、缩入,关闭门窗、装隔音板等),只要正确,同样给分。
五、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第25题7分,第26题6分,第27题6分,计19分)25.(1)电路图见图4 (3分) (2)0.4A (2分)(3)电流表A 1和A 2选用的量程不同 (2分,能表达出相似意思的相应给分)图26.(每空1分)(1)能准确找到像的位置(或透光、成像) (2)到平面镜的距离 (3)大小 (4)不能,虚 (5)不变 27、(每说对一个给3分 ,不分先后顺序,用其他方法,正确的相应给分) 方法(1):将这个透镜靠近被观察物(1分),如果物的像被放大(1分),说明该透镜为凸透镜(1分); 方法(2):将这个透镜放在阳光下或灯光下适当移动(1分),如果出现小光斑的(1分),说明该透镜为凸透镜(1分)。
(编题人:陈广文,联系电话:87939213,如有错漏,请各位老师自行改正。
谢谢!)从化市2008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参考答案即每空1分,17、35;42 ;36.7 ;-7 18.(1)空气 (3)入射角,能 (4)强 19、远视(或老花),凸,会聚;小 20、(b ),(a ),水蒸气,汽化三、作图题(20、21题每题3分,22题6分,共12分)21、见图1,没标箭头和字母P 的扣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