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基础知识积累-北宋的著名词人晏殊和晏几道
高考素材积累 晏殊、晏几道父子
![高考素材积累 晏殊、晏几道父子](https://img.taocdn.com/s3/m/a42e2958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f0.png)
高考素材积累晏殊、晏几道父子下面是语文迷网的关于晏殊、晏几道两父子的素材,希望对你有帮助。
晏殊(991~1055),字同叔,江西临川人。
自幼聪明,《宋史》记载“七岁能属文,景德初,张知白安抚江南,以神童荐之”,后官至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谥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是一个公认的老实人。
他十四岁时,参加宋真宗赵恒主持的,“神气不慑,援笔立成”。
等到复试时,晏殊觉察试题是自己温习过的,就要求另出试题。
赵恒很吃惊,再出题,晏殊仍得高分。
赵恒大喜,赐同进士出身,擢秘书省正字,秘阁读书。
没多久,赵恒又破格提升为东宫官,说:“近来群臣游玩饮宴,只有你闭门读书,如此自重严谨,正适宜做太子的老师。
”晏殊连忙谢恩,认真地说:“陛下,其实我也很喜欢游玩饮宴,只是家贫而已。
假设我有钱,也会去参与宴游。
” 赵恒大笑不已,从此对他格外信任。
晏殊身为仁宗朝的宰相,喜欢奖掖人才,范仲淹、孔道辅等都出其门下,韩琦、富弼、欧阳修、宋祁等人均被重用,以致有人在晏府庭前贴上一副:“门前桃李重欧苏,堂上葭莩推富范”。
晏殊还热心教育,“大兴学校,以教诸生”,《宋史》赞他:“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兴学自殊始。
”但是,晏殊在文坛上的成就远超政治,他是作为“文学家”而不是“政治家”载入史册的,“ 文章赡丽,应用不穷,尤工诗,闲雅有情思”。
他尤擅作词,有“导宋词之先路”、“北宋倚声家之初祖”的美誉,并被戏称为中国唯一的“词人宰相”。
晏殊小令语言婉丽,音韵和谐,温润秀洁,清新含蓄,多表现诗酒生活的悠闲情致,以及在这种生活中产生的感触和闲愁。
代表作是《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传诵千古的名句,来得却很偶然。
《复斋漫录》记载,晏殊一次途经扬州,对江都县尉王琪在大明寺的题诗十分欣赏,特地请他吃饭。
筵席后,两人在花园中闲步。
时值春晚,晏殊望着夕阳下的遍地黄花,有感而发:“王兄,我作了‘无可奈何花落去’,几年来,未能对出下句!”王琪抬头,手指天空的飞燕,大声道:“何不用‘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听了,豁然开朗,拍手叫绝。
晏殊和晏几道两人是什么关系
![晏殊和晏几道两人是什么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6c8aba68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b0.png)
晏殊和晏几道两人是什么关系北宋的两个著名词人晏殊和晏几道是是父子,晏几道是晏殊第七子。
晏殊(~)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字同叔。
抚州临川(今属于江西)人。
7岁应当神童先行,真宗召他与进士千余人同试廷中,他神气俯首,援笔立成。
获赐同进士早年。
从秘书省正字官至言制诰,入礼部侍郎。
后因事改知宣州,改应天府。
又任礼部、刑部、工部尚书,同平章事并任枢密使,病卒于家,仁宗莅临悼念。
谥元献。
《宋史》本传说:“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为,兴学自殊始。
”他元显恭位居不好贤士,范仲淹、韩琦、孔道辅、富弼等都就是他拔擢所推荐的。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
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人物生平年少德高晏殊从小精明好学,5岁就能够创作存有“神童”之表示。
景德元年(年),江南按抚张知白听闻这件事,将他以神童的身份所推荐。
次年,14岁的晏殊和源自各地的数千名学生同时进殿参加考试,晏殊的神色毫不胆摄,用笔很快顺利完成了成绩单。
受真宗的嘉大赏,获赐同进士早年。
宰相寇准说:“晏殊就是外地人”皇帝提问道:“张九龄难道不是外地人吗?”过了两天,又必须展开诗、诗赋、学说的考试,晏殊奏请说“我曾经搞过这些题,恳请用别的精练测试我。
”他的真挚与才华更受真宗的赞许,授其秘书省正事,领秘阁读书进修。
他自学刻苦,交友刚直,甚得直使馆陈彭年的器重。
三年,考满中书,任太常寺遣礼郎。
宦海沉浮大中祥符元年(年)任光禄寺丞,他父亲去世,他返回临川(今江西抚州)服丧,服丧期未了就被下架供职,跟从皇上至太清官祭拜。
皇上而令他修撰宝训,搞了同判太常礼院。
没多久,母亲去世,他命令等服期完结后再供职。
皇上没容许。
又被改任为太常寺丞,被提高为左正言、直史馆,搞了再升王府记室参军,殿中书写撰。
年中时,累迁为户部员外郎,搞了太子舍人,没多久又搞了言制诰、判集贤院。
宋代诗人晏殊与晏几道的词风比较
![宋代诗人晏殊与晏几道的词风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accf6739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46.png)
宋代诗人晏殊与晏几道的词风比较Introduction在中国文学史上,宋代被誉为诗词的黄金时代。
这个时期诞生了许多杰出的诗人和词人,其中以晏殊和晏几道两位文人而闻名于世。
晏殊和晏几道是两位兄弟,被誉为北宋最杰出的父子词人。
他们的词作在宋代文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虽然他们拥有相同的姓氏和血脉,但他们的词风却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对晏殊和晏几道的词风进行比较,探讨他们在创作中的异同之处。
晏殊的词风晏殊,北宋文学史上的重要词人之一。
他的词作风格独特、清丽脱俗,在宋代文坛上独树一帜。
晏殊的词作注重意境的营造,多以写景、抒情为主题,展示了他对自然和情感的独特理解。
他的词作多以柔媚、缠绵的表达方式为特点,常常以细腻的笔触刻画各种意境,给人以深情的触动。
1.华丽的辞藻: 晏殊的词作中,经常使用华丽的辞藻和修辞手法。
他善于运用典故、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词作更加生动、丰富。
例如他在《浣溪沙·漠漠轻云》中写道:“漠漠轻云,蔽月参星隐。
肃肃寒蝉,露沾菊花深。
”通过描绘出轻云蔽月、星星隐没的情景,以及夜晚中寒蝉的声音和菊花被露水沾湿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凄美的意境。
2.感慨人生: 晏殊的词作中经常流露出对人生离别、岁月流转等主题的感慨。
他善于借助具体的事物和场景来唤起读者的共鸣,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深层意义。
例如他在《青玉案·送别》中写道:“暗度陈仓风满袖,沉吟至今叹几声。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这个词描绘了离别时的感伤与思念,通过对禅房中花木深邃的描写,表达了人生无常、岁月如梭的主题。
3.细腻的描写: 晏殊的词作善于使用细腻的描写手法,通过对微小感觉和细节的刻画,给人以强烈的感受和情绪上的共鸣。
他常以花草、昆虫、动物等细小的生命来表达情感,并运用象征手法展示内心的痛苦和喜悦。
例如他在《鹧鸪天·朝代千秋》中写道:“朝代千秋,凄凄惨惨。
照看人如夜,不用咽喉阑。
中考语文备考:浣溪沙重点信息整理
![中考语文备考:浣溪沙重点信息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0831e26cc1755270722089a.png)
中考语文备考:浣溪沙重点信息整理作者简介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
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原文呈现浣溪沙[1]·一曲新词酒一杯[2]宋代: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3]。
夕阳[4]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5]花落去,似曾相识[6]燕归来。
小园香径[7]独[8]徘徊[9]。
注释⑴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沙,一作“纱”。
⑵一曲新词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长安道》诗意:“花枝缺入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
一曲,一首。
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
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
酒一杯,一杯酒。
⑶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
此句化用五代郑谷《和知己秋日伤怀》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
”晏词“亭台”一本作“池台”。
去年天气,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
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
旧,旧时。
⑷夕阳:落日。
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
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⑸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⑹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
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
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
燕归来,春中常景,在有意无意之间。
⑺小园香径: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
因落花满径,幽香四溢,故云香径。
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
(8)独: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独自”的意思。
(9)徘徊:来回走。
译文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
试题1.词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和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晏殊与晏几道宋朝文学的父子传承
![晏殊与晏几道宋朝文学的父子传承](https://img.taocdn.com/s3/m/92dcd203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73.png)
晏殊与晏几道宋朝文学的父子传承晏殊与晏几道:宋朝文学的父子传承宋朝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其文学成就更是耀眼夺目。
在这个伟大的时代里,晏殊和晏几道两位文学家成为了当时文坛的佼佼者。
他们不仅有着相似的姓氏,更有着深厚的父子情感和传承关系。
本文将以晏殊与晏几道为切入点,探讨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对宋朝文学的影响。
一、晏殊:文坛宗师晏殊(1041年-1102年)是北宋时期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他出生于一个有学者传统的家庭,对文学的理解和才华早已超群。
晏殊曾任官,但因不合时宜的政治主张而遭到贬斥。
然而,这并没有动摇他在文学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决心。
在创作方面,晏殊以其细腻的写作风格和深刻的感情描写而打动了无数读者。
他的诗歌作品以豪放、深邃、忧伤为主题,常常抒发自己对时代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同时,晏殊还针对社会时事和个人命运等情感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表达。
他的作品风格独特,思想深邃,对后世文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晏几道:才华继承者晏殊的才华和声望为他的儿子晏几道(1089年-1156年)所继承。
晏几道是晏殊的次子,也是宋代后期著名的文学家。
他在文学创作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并且发展了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
晏几道的作品一方面继承了父亲晏殊的文学精髓,另一方面又加入了一些自己的个人见解和表达方式。
他的诗歌作品多以忧愤壮志为主题,同时还常常探讨人生的哲学和存在的意义。
晏几道的作品兼具理性和感性,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使读者得以深思和反思。
三、父子传承:文学的契合与超越晏殊与晏几道之间的父子关系不仅仅是亲情的连结,更是一种文学的传承与超越关系。
晏几道通过继承晏殊的文学遗产,不仅拓展了父亲的文学风格,也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
这种父子传承在宋代文学史上并不罕见。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传承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
通过父辈的影响和启示,后辈能够更好地承受和发展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又能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创作,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
宋代著名诗人有哪些
![宋代著名诗人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3bbec377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53.png)
宋代著名诗人有哪些宋代著名诗人及简介:1、辛弃疾1104~1207年,南宋诗人。
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人。
耿京聚兵山东,节制忠义军马,留掌书记。
绍兴三十二年,令奉表南归,高宗召见,授承务郎。
宁宗朝累官至浙东安抚使,加龙图阁待制,进枢密都承旨卒。
曾寓居江西上饶、铅山达十余年。
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
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有《稼轩长短句》。
2、欧阳修1007~1072年,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江西)人。
天圣进士。
累官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
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
有《欧阳文忠集》,词集有《六一词》、《近体乐府》及《醉翁琴趣外编》。
3、苏轼1037~1101年,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人。
嘉佑进士,官至礼部尚书。
在政治上属旧党,累遭贬黜。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词属豪放一派,意境开阔。
其书画也自成一家。
4、周邦彦1056~1121年,北宋词人。
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漂水县等。
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兴大晟府。
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
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
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
长调尤善铺叙。
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
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
有《清真居士集》,后人改名为《片玉集》。
5、陆游1125~1210年,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为南宋四大家诗人之一。
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
著有《放翁词》一卷,《渭南词》二卷。
6、李清照1084~?,南宋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人。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早期生活优裕,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搜集整理。
晏殊与晏几道词作风格比较研究
![晏殊与晏几道词作风格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401e294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97.png)
晏殊与晏几道词作风格比较研究引言晏殊和晏几道都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人,二人在文学上尤以其词作而闻名。
本文将对晏殊与晏几道的词作风格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分析二人的写作手法、题材取向、意境表现等方面进行对比,以期探索出他们各自独特的创作风格。
晏殊的词作风格晏殊是北宋初年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以婉约派词人的身份广为知名。
在他的词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个突出特点:1.婉约柔美:晏殊的词作大多注重情感表达,情感细腻而真挚,不事雄辩。
他经常运用婉转委婉的语言,在字里行间浸润着深厚而温柔的情感。
2.音韵工整:晏殊重视音韵对于词曲表现力的影响。
他注重字音押韵和平仄平仄的节奏感,在字句选择上也追求谐音。
3.客观描写:晏殊常以客观的视角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通过细腻的描写传递诗意之美。
晏几道的词作风格晏几道是北宋中期一位才子佳人,他以豪放派词人的身份受到赞赏。
他的词作具有以下特点:1.豪放奔放:与晏殊不同,晏几道的词作更加豪放大胆,情感直接而激烈,喜欢运用较为激昂的词句和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法。
2.风雅调侃:晏几道善于运用幽默和讽刺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现象和个人命运的看法。
他常常以戏谑、玩笑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种种琐事。
3.清新妙趣:尽管豪放奔放,但晏几道也能写出一些清新妙趣的词作,通过轻盈灵动、活泼可爱的笔触展现出独特韵致。
对比分析从上述两位文人的词作风格可以看出,晏殊和晏几道在情感倾向、形式手法以及意境表现等方面有所不同。
晏殊的词作更注重柔美委婉、情感细腻,抒发内心的思念和哀怨;而晏几道则更加豪放奔放、幽默调侃,既能写出激烈的情感,又能通过玩味贴切的插科打诨来表达见解。
晏殊和晏几道各自独特的词作风格充分展示了北宋时期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并反映了他们对时代背景及个人体验的不同理解。
结论通过比较分析晏殊与晏几道的词作风格,可以看到他们各自在情感表达、形式手法以及意境创造等方面有着鲜明差异。
这种差异也影响着他们对世事人生的观察和态度表达。
晏殊、晏几道
![晏殊、晏几道](https://img.taocdn.com/s3/m/8be5da1152d380eb62946d97.png)
小结: 小结: 小结: 小结:
这是晏几道的代表作。在内容上, 这是晏几道的代表作 。 在内容上 , 它写 的是小山词中最习见的题材---对过去欢乐生 的是小山词中最习见的题材-- 对过去欢乐生 活的追忆, 微痛纤悲”的身世之感; 活的追忆,并寓有 “微痛纤悲”的身世之感; 在艺术上, 在艺术上 , 它表现了小山词特有的深婉沉着 的风格。可以说, 的风格。 可以说 , 这首词代表了作者在词的 艺术上的最高成就, 艺术上的最高成就 ,堪称北宋婉约词中的绝 唱。
晏殊: 晏殊: 991——1055,字叔同,抚 ,字叔同, 州临川(今江西抚州) 幼孤, 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幼孤, 七岁能文章。景德初,以神童荐, 七岁能文章。景德初,以神童荐, 赐同进士出身。 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同中书门下 平章事兼枢密使。 平章事兼枢密使。
晏殊7岁应神童试 真宗召他与进士千余人 晏殊 岁应神童试,真宗召他与进士千余人 岁应神童试 同试廷中,他神气自若,援笔立成。 同试廷中,他神气自若,援笔立成。赐同进 士出身。从秘书省正字官至知制诰,进礼部 士出身。从秘书省正字官至知制诰, 侍郎。后因事出知宣州,改应天府。 侍郎。后因事出知宣州,改应天府。又任礼 刑部、工部尚书,同平章事兼枢密使, 部、刑部、工部尚书,同平章事兼枢密使, 病卒于家,仁宗亲临祭奠。谥元献。 宋史》 病卒于家,仁宗亲临祭奠。谥元献。《宋史》 本传说: 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 本传说:“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兴学 自殊始。 他平居好贤士,范仲淹、 自殊始。”他平居好贤士,范仲淹、韩琦等 都是他提拔推荐的。 都是他提拔推荐的。
历代名著精选集:晏殊晏几道集
![历代名著精选集:晏殊晏几道集](https://img.taocdn.com/s3/m/8301dc55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2b.png)
历代名著精选集:晏殊晏几道集
《晏殊晏几道集》又名《晏诗》,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最重要的
诗集之一。
晏殊是北宋时期一位著名的女词人,晏几道为晏殊的夫君
和七女儿继承人,《晏殊晏几道集》的诗歌作者,亦即晏殊,晏几道
和他们的宦妃侯氏(即晏殊的儿子),全部以晏殊的名号出版于宋代。
《晏殊晏几道集》共有512首诗,收录了晏殊的一生作品,以及
晏几道和侯氏的宫廷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先是晏殊的几十首节
词和引词;然后是她的绝句和格律词;最后,两人在全书中担任领头
人物,即晏几道和侯氏的近体七言诗。
《晏殊晏几道集》以其精湛的语言和丰富多彩的内容,开创了宋
代的诗歌风水,其中晏殊的绝句和格律诗在宋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中国诗歌史上唯一一部可与唐诗并称的诗集。
其中有不少作品堪称
经典,如《乱引序》、《灯花燭影舞》、《姑苏咏》、《兰陵压花香》等等,为中国诗歌史增添更多的精彩。
《晏殊晏几道集》以其独特的文风和诗意,影响着宋以后几个朝
代的诗歌,焦虑、悲哀、思念、欢喜,一切人生的情感都在其中抒发,像一首传唱千年的永恒之歌,将古人的思想和感情展现的淋漓尽致。
八年级浣溪沙知识点
![八年级浣溪沙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580028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a9.png)
八年级浣溪沙知识点在八年级的语文学习中,词这种文学体裁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晏殊的《浣溪沙》更是经典之作。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究八年级《浣溪沙》的相关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晏殊(991 年—1055 年 2 月 27 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
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第七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
二、原文及译文原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译文: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
西下的夕阳何时才能回来?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
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
三、词牌名“浣溪沙”,词牌名。
双调四十二字,上阕三句三平韵,下阕三句两平韵。
四、诗词赏析1、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这两句写对酒听歌的现境。
从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
但边听边饮,这现境却又不期然而然地触发对“去年”所历类似境界的追忆: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面对的也是和眼前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
然而,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人事。
2、夕阳西下几时回?这句词是词人面对眼前西下的夕阳发出的疑问。
既是对美好时光一去不复返的感慨,也是词人对人生的一种思索。
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自然规律,就如同岁月的流逝一样不可逆转。
然而,词人的疑问中又透露出一丝对美好事物重现的期待和渴望。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对仗工整,意蕴深沉。
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让人感到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又给人带来一丝欣慰。
在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生活的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北宋词人晏殊与晏几道并称二晏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北宋词人晏殊与晏几道并称二晏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30e71fda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db.png)
北宋二晏晏殊和晏几道1、人物关系:北宋词人晏殊和晏几道并称“二晏”,两人是父子关系。
晏殊称“大晏”,晏几道称“小晏”。
两人都是婉约派词人代表。
晏几道是晏殊的第七个儿子。
二、人物简介:1、晏殊:字同叔,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生卒年991-1055。
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
七岁能文,十四岁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
在真、仁两朝从秘书省正字到知制诰,礼部、刑部、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兼枢密使。
谥元献。
平生爱荐举贤才,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名臣皆出其门下。
他一生富贵优游,所作多吟成于舞榭歌台、花前月下,而笔调闲婉,理致深蕴,音律谐适,词语雅丽,为当时词坛耆宿,在北宋文坛上享有很高的地位。
诗、文、词兼擅。
由于一生显贵,词作主要反映富贵闲适的生活,以及在这种生活环境中产生的感触和闲愁。
《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是其代表作,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传诵之名句。
在小令的写作技巧上,晏殊有所发展,且使之日臻纯熟。
原有集,已散佚,仅存《珠玉词》130多首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
又编有类书《类要》,今存残本。
2、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晏殊第七子。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
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
性孤傲,中年家道中落。
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
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
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
表达情感直率。
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
诗韵雅俗共赏:晏殊与晏几道的文学性格比较
![诗韵雅俗共赏:晏殊与晏几道的文学性格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b620ec72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d6.png)
诗韵雅俗共赏:晏殊与晏几道的文学性格比较引言中国古代文学历史悠久,成就辉煌。
在宋代,文坛上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学家。
晏殊和晏几道作为两位重要的诗人,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的文学作品风格迥异,但同时又具有共通之处。
本文将比较晏殊和晏几道的文学性格,探讨他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 晏殊的文学性格1.1 官场之才晏殊(990年-1055年),字仲韩,北宋著名文学家。
他曾任官至礼部侍郎,有过丰富的政治经验。
这使得晏殊的作品常常带有官场之才的特色。
1.2 沉郁忧愁晏殊的诗歌多以抒发自己的忧愁为主题。
他的诗句深情而沉郁,常常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悲伤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晏殊在亲历了政治风云变幻的官场后,对现实的看法更加深刻,这也反映在他的作品中。
2. 晏几道的文学性格2.1 超凡脱俗晏几道(993年-1055年),字同叔,北宋文学家。
晏几道出生于文化世家,家族出身高雅,因此在作品中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他的诗作多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展开,从而体现了他的个人感悟与境界。
2.2 描写女性之美晏几道的作品中,女性形象经常出现。
他以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描绘了女性的美丽、柔情和温雅。
晏几道的诗歌中流露出对女性之美的敬仰和赞美。
3. 晏殊与晏几道的共通之处3.1 同处宋代文化浪潮中晏殊和晏几道在时间上都处于宋代,这一时期是中国文化繁荣的时期。
他们都在这个时期的文化浪潮中成长和创作,因此在文学上有着许多共通之处。
他们都受到了时代的影响,同时也对时代做出了积极的回应。
3.2 兼容并蓄的作品晏殊和晏几道的作品中都融入了各种文学元素。
他们既能写出沉郁忧愁的诗句,也能描绘出女性之美。
他们的作品既有深邃的内涵,也有美丽的意象。
这种兼容并蓄的作品使得他们的文学风格更加多样化,更具有吸引力。
4. 晏殊与晏几道在文学史上的地位4.1 晏殊的地位晏殊作为北宋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作品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以自己独特的沉郁风格和政治高手的经历,塑造出了许多经典之作。
宋词佳品:晏殊与晏几道的爱恨情仇
![宋词佳品:晏殊与晏几道的爱恨情仇](https://img.taocdn.com/s3/m/7a4c1aee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b7.png)
宋词佳品:晏殊与晏几道的爱恨情仇晏殊与晏几道简介晏殊(1041年-1121年),字君实,号饮冰先生,是北宋末年的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和词人。
他出身于文学世家,先后担任过宰相、参知政事等高官,对于政治和文化都有重大贡献。
晏几道(1080年-1141年),字是古松,号菉竹山人,是南宋初期的著名诗人、散曲作者。
他是晏殊的孙子,继承了晏殊在词人方面的才华,并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
父子之间的感情虽然晏殊被誉为文学宗师,但他并不欣赏儿子晏几道的文才。
传说中,晏殊曾经批评过儿子写作风格偏“浪漫派”,并没有很高的艺术追求。
这种父子关系显露出较大矛盾。
然而,在其他方面,如生活上和情感上,父子之间还是有着深厚的感情。
据传记载,晏殊虽然对晏几道的文学才华并不满意,但他出任宰相期间,仍一直将财物拨给了晏几道,以供他生活。
这充分展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心和爱护。
晏殊与晏几道在文学上的争议在宋代词坛上,晏殊的词作被尊为"北方宗派"之首,而相比之下,晏几道的创作则被视为"南方宗派"。
这两个宗派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和争议。
晏殊的词作通常以美丽优雅、清新明快为特点,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
他运用独特的修辞手法和纵横捭阖的想象力,在揭示人性喜怒哀乐等情感表达方面有着卓越成就。
晏几道则更多地强调真实性和自我表达,写作风格更加随意、豪放,并注重运用口语化表达手法。
他多次反对父亲强调形式美而舍弃内容和情感真挚性。
父子两代词作的影响无论晏殊还是晏几道,他们在宋词发展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晏殊开创了北方宗派,在文学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并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作品以其华丽卓越的风格,被广泛传颂于世。
而晏几道则带动了南方宗派的兴盛和发展。
他在词人中独树一帜,打破了传统规范,并运用自己特有的风格进行文学创作。
在后来南宋时期,晏几道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对当时文坛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结晏殊与晏几道之间存在着复杂而微妙的父子关系,尽管在文学才华上存在争议和分歧,但彼此之间仍然保持着亲情和相互关心。
晏殊晏几道的诗歌异同
![晏殊晏几道的诗歌异同](https://img.taocdn.com/s3/m/3d84b5f5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3f.png)
晏殊晏几道的诗歌异同
【最新版】
目录
1.晏殊和晏几道的背景介绍
2.晏殊和晏几道的诗歌风格异同
3.晏殊和晏几道的诗歌主题和内容异同
4.晏殊和晏几道的诗歌艺术表现手法异同
5.总结
正文
晏殊和晏几道都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他们的诗歌风格和内容都有一定的异同。
晏殊是北宋初期的文人,他的诗歌风格清丽脱俗,善于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他的诗歌主题广泛,既有咏史抒怀,也有山水田园。
晏殊的诗歌艺术表现手法独特,他善于运用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表达出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理解。
晏几道是晏殊的儿子,他的诗歌风格与晏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也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晏几道的诗歌主题以爱情为主,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爱情的深深眷恋和对生活的无尽感慨。
晏几道的诗歌艺术表现手法独特,他善于运用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表达出他对爱情的理解和感悟。
总的来说,晏殊和晏几道的诗歌风格和内容都有一定的异同。
他们都善于运用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表达出他们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理解。
然而,晏殊的诗歌主题广泛,既有咏史抒怀,也有山水田园,而晏几道的诗歌主题以爱情为主。
第1页共1页。
晏殊和晏几道是什么关系
![晏殊和晏几道是什么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02e45f6d51e79b8969022683.png)
20XX年晏殊和晏几道是什么关系晏殊在文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和贡献。
他能诗、善词,文章典丽,书法皆工,而以词最为突出,有“宰相词人”之称,人们也称他为“大宴”。
有大就有小,那么小宴是谁呢?又和晏殊是什么关系呢?晏殊和晏几道是什么关系是的,晏几道就是晏殊的儿子。
晏几道出生于1030年,卒于1106年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乡今属南昌进贤县人,和他父亲一样也是北宋词人。
他是晏殊第七个儿子,并不像晏殊在政治上有很高的地位,他只作过一些小官,如开封府判官、监颍昌府许田镇、乾宁军通判等。
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
他的代表作有《临江仙》《鹧鸪天》《阮郎归》等。
晏几道自幼潜心六艺,旁及百家,尤喜乐府,文才出众,深得其父同僚之喜爱。
他不受世俗约束,生性高傲,不慕势利,从不利用父势或借助其父门生故吏满天下的有利条件,谋取功名,因而仕途很不得意,因此制作了一些小官。
他的小令词非常出众,在北宋中期发展到一个高峰,用清壮顿挫的艺术性,揉合了晏殊词典雅富贵与柳永词旖旎流俗特性,既雅又俗的歌词合乐的典型音乐形象,使词这种艺术形式堂而皇之地登上大雅之堂,并取得扭转雅歌尽废的历史性作用。
晏几道代表作晏几道是北宋年间有名的诗人,江湖人称“小晏”,他一生年少辉煌,后来父亲死后,家道中落,但是性情依旧孤傲,不愿意对于卑躬屈膝。
晏几道一生创作颇丰,有着200多首的词作流传后世,其中经典之作不在少数,这里就来介绍一下晏几道的几首代表作。
晏几道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这里觉得是他的《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这首词是晏几道为自己挚爱的歌女小蘋创作的,表现了他对于小蘋的怀念和喜爱,词的上片主要是描述自己现在已经和小蘋分别之后人去楼空的悲惨景象,心中的哀伤加上年年都有的伤春之情,更让晏几道无法自拔,其中“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虽然不是原创,但是却恰到好处,反而是让这首词显得更加出色。
词的下半片回忆当年和小蘋一起的美好生活,最后两句化用了李白的“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但是意境更上一层楼,表现了作者对于往事生活的怀念和物是人非的惆怅之情,堪称宋词中的经典之作。
北宋初期的词人 晏殊 晏几道
![北宋初期的词人 晏殊 晏几道](https://img.taocdn.com/s3/m/f76a14385a8102d276a22f1d.png)
• 晏殊的词意蕴单薄、感情柔弱。但是,他 的语言技巧却很高,而且有自己独特的风 格境界。
• 他虽然也喜欢用些华丽的词汇,但并不是 错金镂玉式的堆砌,而是常常同清淡自然 的语言结合起来,有时更以白描为主,加 以精巧铸炼,因此总体面貌显得清丽疏淡。 在抒情表现方面,他很善捕捉富有象征意 义的意象,放置在视觉情绪的流动过程中, 表现出细腻的心理感受。
北宋庆历以后,词的创作在内容、技巧、 体制各方面都出现了飞跃的发展,同时也 涌现出一批卓有成就的作者 ,其中晏殊、 晏几道、张先、欧阳修、柳永尤为出色。
这批词人中,晏殊的创作较早,可以说是 承接北宋词前期与中期的关键人物。
• 晏殊(991-1055)
• 字同叔,临川(今属江西)人,少年时即 以神童应召,同赐进士出身,后一直官运 亨通,做到宰相。 • 据叶梦得《避暑录话》说,他‘惟喜宾客, 未尝一日不燕饮’,而且每宴饮都有‘歌 乐相佐’。 • 参与宴饮的文人,也常常作词让歌女演唱。 因此,他那里实际上就是一个与填词有关 的文艺沙龙。
• 如第二首浣溪沙,是晏殊的名作,它的语 言浅近却很精致;旧亭台、夕阳、花落、 燕归这些景物其实是司空见惯的,单是结 合在具体、细腻的情绪波动中,就显得很 新颖,而语意业变得流贯了。
踏莎行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 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 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 晏几道的词作,词彩比较华丽,意象比较 密集,但他处理得相当流动,绝无平板凝 滞之病,这可以说是糅合了花间词与南唐 词的特点。
• 晏氏父子和张先、欧阳修的词代表了北宋中叶 词的主流风格,他们虽然各有不同,但基本都 有以下特点: 第一以体制来说,他们均擅长小令或近于小令 的中调; 第二,从题材来说他们主要是写男女相思、感 时伤别之情和山水恬逸之志,内容比较狭窄; 第三,从语言来说,典雅精巧、清理而流畅是 主要倾向; 第四,从感情表现来说,大多力度很弱,气 势也不够大,所以表现手法以委婉细腻,含蓄 温柔为主。
北宋的著名词人晏殊和晏几道是什么关系
![北宋的著名词人晏殊和晏几道是什么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8bb90e29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62.png)
北宋的著名词人晏殊和晏几道是什么关系北宋的著名词人晏殊和晏几道是什么关系1、晏殊简介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是抚州籍第一个宰相。
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迁太常寺奉礼郎、光禄寺丞、尚书户部员外郎、太子舍人、翰林学士、左庶子,仁宗即位迁右谏议大夫兼侍读学士加给事中,进礼部侍郎,拜枢密使、参知政事加尚书左丞,庆历中拜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虽多年身居要位,却平易近人。
他唯贤是举,范仲淹、孔道辅、王安石等均出自其门下;韩琦、富弼、欧阳修等皆经他栽培、荐引,都得到重用。
晏殊在文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和贡献。
他能诗、善词,文章典丽,书法皆工,而以词最为突出,有“宰相词人”之称。
他的词,吸收了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巳的典雅流丽词风,开创北宋婉约词风,被称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
他的词上承南唐而洗却铅华,媚中求雅,对宋词的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晏殊的词集是《珠玉词》,晏殊一生写了一万多首词,大部分已散失,仅存《珠玉词》136首。
其代表作为《浣溪沙》、《蝶恋花》、《踏莎行》、《破阵子》、《鹊踏枝》等,其中《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被称为“天然奇偶”。
2、晏殊与晏几道的关系晏几道是晏殊的第七个儿子。
晏几道(1038年-1110年),字叔原,号小山,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
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晏几道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
如《鹧鸪天》中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等词句,备受人们的赞赏。
有《小山词》传世。
上海小升初三公文常Day6-宋代文学常识
![上海小升初三公文常Day6-宋代文学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46f4c49a8bd63186bcebbc94.png)
Day6宋代婉约派曲词代表人物1.晏殊:字同叔,有“宰相词人”之称,吸收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巳的典雅流丽词风,开创北宋婉约词风。
2.晏几道:字叔原,晏殊的幼子,和晏殊合称“二晏”。
3.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因排第七,世称柳七。
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
著有《乐章集》,代表作《雨霖铃》。
4.秦观: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
扬州高邮(今江苏高邮县)人。
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
5.周邦彦:字美成,自号清真居士,开格律派词风之先河,被誉为“词家之冠”。
代表作《苏幕遮》等。
6.李清照:字易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
我国第一位女词人。
代表作品有《点绛唇》《一剪梅》《临江仙》《醉花阴》《声声慢》等。
理论著作《词论》。
豪放派曲词代表人物1.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谥号文正。
代表作品为散文《岳阳楼记》,诗词《苏幕遮》《渔家傲》等。
2.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
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
提倡“文”、“道”并重,反对浮靡文风。
3.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其词开豪放一派,词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江城子》《定风波》;赋有《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散文有《石钟山记》等。
4.岳飞:字鹏举,代表作《满江红》《小重山》。
5.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山东济南人),和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与苏轼共为豪放派的代表,并称“苏辛”。
诗歌代表人物1.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
著名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的开创者。
江西诗派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著有《山谷集》。
诗歌和苏轼并称“苏黄”。
2.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
有《诚斋集》。
3.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吴郡(郡治在今江苏吴县)人。
晚年隐居故乡石湖。
4.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人称陆放翁。
陆游可以说是南宋最伟大的诗人,一生笔耕不辍,写下一万多首诗,至今存世九千多首,也是历史上存诗数量最多的诗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基础知识积累-北宋的著名词人晏殊和晏几道
1、晏殊简介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是抚州籍第一个宰相。
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迁太常寺奉礼郎、光禄寺丞、尚书户部员外郎、太子舍人、翰林学士、左庶子,仁宗即位迁右谏议大夫兼侍读学士加给事中,进礼部侍郎,拜枢密使、参知政事加尚书左丞,庆历中拜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虽多年身居要位,却平易近人。
他唯贤是举,范仲淹、孔道辅、王安石等均出自其门下;韩琦、富弼、欧阳修等皆经他栽培、荐引,都得到重用。
晏殊在文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和贡献。
他能诗、善词,文章典丽,书法皆工,而以词最为突出,有“宰相词人”之称。
他的词,吸收了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巳的典雅流丽词风,开创北宋婉约词风,被称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
他的词上承南唐而洗却铅华,媚中求雅,对宋词的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晏殊的词集是《珠玉词》,晏殊一生写了一万多首词,大部分已散失,仅存《珠玉词》136首。
其代表作为《浣溪沙》、《蝶恋花》、《踏莎行》、《破阵子》、《鹊踏枝》等,其中《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被称为“天然奇偶”。
2、晏殊与晏几道的关系
晏几道是晏殊的第七个儿子。
晏几道(1038年-1110年),字叔原,号小山,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
府判官等。
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晏几道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
如《鹧鸪天》中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等词句,备受人们的赞赏。
有《小山词》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