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鸣涧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鸟鸣涧》教案范文

小学六年级语文《鸟鸣涧》教案范文《鸟鸣涧》的作者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王维,描写的是春夜山涧异常寂静的景象。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六年级语文《鸟鸣涧》教案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六年级语文《鸟鸣涧》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
3.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自学古诗的方法。
重点难点:想象诗句描写的景象,感受诗人表达的对明月及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课前搜集有关明月的古诗。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自主探究。
唐代诗人王维对山中明月情有独钟并写下了《鸟鸣涧》这首诗。
(板书:鸟鸣涧,请大家齐读课题) “鸟鸣涧”是一个地名,为云溪风景之一。
唐代大诗人王维是如何描写的呢? 我们一起按照:读通----读懂----想象----背诵的方法学习一下本诗吧!二、合作交流现在我们来一个古诗挑战赛,由我当主持人,哪个小组已经准备好了?你们选择哪个呢?派个代表答题,其他同学补充。
三----背诵古诗《鸟鸣涧》。
(怎样背诵才能表现出诗中描写的清幽的意境-----声音轻,速度慢)四----说说带点词语的意思。
(人闲-----人静心闲;空-----空荡荡,没有人;时鸣----不时鸣叫几声)五----读古诗,想象画面。
(你喜欢哪一句?这样的景色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山中月夜的静从哪里能体会出来) 小结: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我们结束了今天的古诗挑战赛,我要祝贺每一位同学,不仅学会了《鸟鸣涧》而且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所以每位同学都是今天的获胜者。
三、拓展延伸同样是描写明月,却可以用“美”和“静”来表达。
其实古往今来,一轮明月曾让无数文人墨客不惜笔墨,回忆一下,我们以前还学过哪些与月亮有关的古诗。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 [板书设计] 鸟鸣涧花落月出鸟鸣本课在教学流程上有比赛的形式,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能够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际能力。
鸟鸣涧教案

鸟鸣涧教案【篇一:鸟鸣涧教案】揭题:今天,我们再学一首古诗。
这首诗就像的音乐一样,清新、雅致,恬静、幽美,题目叫——《鸟鸣涧》(板书)。
齐读课题,解题。
涧就是指夹在两山间的流水。
题目之意:鸟儿在山中鸣叫。
作者简介:王维(701-761),唐代大诗人,字摩诘,太原祁州(今山西省祁县)人。
开元九年以状元及第,任大乐丞,因故被贬济州司仓参军。
张九龄为宰相,提拔他为右拾遗,转监察御史。
安史之乱中,为叛军所俘,授以伪职。
长安、洛阳收复后,被降职太子中允,后升为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他深于佛学,熟悉佛教经典。
有一部《维摩诘经》,是佛教中智者维摩诘和弟子们讲学的书,王维钦佩维摩诘的辩才,故拆开了他的名字,给自己命名为维,而字曰摩诘。
王维多才多艺,除作诗外,又精通绘画、音乐、书法。
能以绘画、音乐之理通于诗,达到了诗情画意完美结合的高度艺术境界。
有《王右丞集》,存诗400余首。
他的山水诗造诣极高,《鸟鸣涧》是他山水诗的代表作,苏轼就曾经夸他的诗“诗中有画”,现在就让我们来品这首诗,赏这幅画。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学生自读:多读几遍,读通顺,注意诗句的停顿。
指名读,读后点评。
齐读。
这首诗你们都读正确了,读通顺了,同学们,“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读了这么几遍,你知道这首古诗写的是什么时候呢?(春夜)诗人王维在春夜看到了那些景物呢?(花、山、月、鸟、涧)的确,诗人在诗中写花落、山空、月出、鸟鸣、涧水流,这些景物融合在一起的春夜有什么特点呢?请你到诗中把这个合适的字找出来。
(静)三、自主合作,感知诗意学生自主感知诗的大体意思,并与同位交流一下。
集体交流诗句之意。
字义:涧:夹在两山间的流水。
闲:安静。
空:空寂、空空荡荡。
时:时而,偶尔。
鸣:啼叫。
惊:惊动,惊扰。
闲:安静。
诗句之意:春天的夜晚,人们都安静下来,桂花不知不觉地凋落,春夜寂静无声,山中显得特别空寂。
月亮出来了,惊动了正在栖息的小鸟,山涧中时而传出一阵阵清脆的啼叫。
《鸟鸣涧》教案设计【教学参考】

《鸟鸣涧》教案设计--【教学参考】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鸟鸣涧》。
(2)理解《鸟鸣涧》的诗意,领会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3)了解作者王维的背景及其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鸟鸣涧》。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自然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鸟鸣涧》。
(2)理解《鸟鸣涧》的诗意,领会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3)掌握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提高审美情趣。
2. 教学难点:(1)诗中某些生僻字词的释义。
(2)作者王维的背景及其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3)如何深入解读《鸟鸣涧》,领会其深刻的内涵。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感受美的理解诗文。
2.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3. 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享学习成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 比较教学法:将《鸟鸣涧》与其他作品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特点。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王维的背景及其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2. 学生准备:预习《鸟鸣涧》,了解诗文大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轻松愉悦的音乐,让学生身心放松。
(2)展示与《鸟鸣涧》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鸟鸣涧》,感受诗文的美。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3. 讲解与探讨:(1)教师讲解《鸟鸣涧》的诗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
(2)探讨作者王维的背景及其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鸟鸣涧》教案设计【教学参考】

《鸟鸣涧》教案设计--【教学参考】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鸟鸣涧》。
(2)理解《鸟鸣涧》的诗意,体会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诗句,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引导学生体验诗人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鸟鸣涧》。
(2)理解《鸟鸣涧》的诗意,体会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情感表达。
2. 教学难点:(1)诗句中的意境和情感的理解。
(2)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读《鸟鸣涧》,理解诗意,掌握诗句的朗读节奏和情感。
(2)收集相关的背景资料,如诗人王维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学生准备:(1)预习《鸟鸣涧》,了解诗人王维。
(2)查找相关的资料,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王维的诗词,复习其风格特点。
(2)提问:你们对王维的了解有多少?他生活在什么样的时代?2. 新课导入:(1)介绍《鸟鸣涧》的创作背景。
(2)解释诗题“鸟鸣涧”,引导学生对诗文产生兴趣。
3. 诗句讲解:(1)逐句讲解诗句,分析诗句的意义和意象。
(2)引导学生感受诗句中的意境和情感。
4. 朗读与背诵:(1)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句,注意朗读的节奏和情感。
(2)组织学生进行背诵,检查背诵效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朗读与背诵:评价学生朗读和背诵的正确性和流畅性。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参考】《鸟鸣涧》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山水田园诗。
全诗如下: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古诗鸟鸣涧幼儿园教案

古诗鸟鸣涧幼儿园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鸟鸣涧》,培养幼儿对自然美的感受。
2.通过观察与描述鸟类、涧流等自然景观,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3.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对美的感受。
4.提高幼儿的朗读能力,让他们能够自信、清晰地朗读古诗。
教学准备
1.《鸟鸣涧》古诗。
2.涧流、树、鸟等自然景观的图片或实物模型。
3.环境背景音乐。
4.用于展示古诗的PPT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1.播放环境背景音乐,营造出山林溪涧的声音。
2.展示涧流、树、鸟等自然景观的图片或实物模型。
询问幼儿对这些自然景观的感受。
重点教学环节
1.展示古诗《鸟鸣涧》,先让幼儿听朗读,然后再慢慢讲解一些词汇和句子的意义,让幼儿更好地理解。
2.分角色让幼儿朗读整首诗,注意发音准确、语调自然。
3.以涧流、树、鸟等自然景观为主题,引导幼儿进行描述和想象,自由表达对自然的感受和情感,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拓展延伸环节
1.分小组,让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展示自己的涧幕、树幕、鸟幕等自然景观的手工制作品,以及描述景观的语言表达。
2.分组竞赛,以清晰、准确、自然的朗读为主要评判标准,让幼儿进行古诗朗读比赛。
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的古诗朗读和自然景观观察与描述,幼儿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然之美、文学之美的魅力。
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以及培养了良好的文学素养和美好情感。
《鸟鸣涧》教案设计【教学参考】

《鸟鸣涧》教案设计--【教学参考】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鸟鸣涧》。
(2)理解《鸟鸣涧》的诗意,领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掌握一些基本的文学鉴赏方法,如韵律、节奏、意象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深入理解《鸟鸣涧》的意境和情感。
(2)通过对比分析,了解《鸟鸣涧》与其他诗歌的异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通过创作和表达,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和热爱,提高文化素养。
(2)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和欣赏能力,增强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能力,提升人生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鸟鸣涧》。
(2)理解《鸟鸣涧》的意境和情感。
(3)掌握一些基本的文学鉴赏方法。
2. 教学难点:(1)理解《鸟鸣涧》中的意象和意境。
(2)分析《鸟鸣涧》的韵律和节奏。
(3)对比分析《鸟鸣涧》与其他诗歌的异同。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鸟鸣涧》的诗意和背景。
(2)准备相关的文学鉴赏方法和技巧。
(3)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素材。
2. 学生准备:(1)预习《鸟鸣涧》,了解诗歌的大意。
(2)准备笔记本,记录学习内容和感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诗歌,复习相关的文学鉴赏方法。
(2)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对《鸟鸣涧》的思考。
2. 朗读与背诵:(1)让学生朗读《鸟鸣涧》,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2)指导学生正确背诵《鸟鸣涧》,加强记忆和表达能力。
3. 解读与分析:(1)引导学生分析《鸟鸣涧》的意象和意境,理解诗意。
(2)讲解《鸟鸣涧》的韵律和节奏,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3)对比分析《鸟鸣涧》与其他诗歌的异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 创作与表达:(1)让学生进行创意写作,尝试创作类似的诗歌。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和感悟,培养表达能力。
鸟鸣涧古诗幼儿园小班教案

鸟鸣涧古诗幼儿园小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古诗《鸟鸣涧》并理解诗意;2.能够认识和描述鸟儿的形态特征;3.培养幼儿爱好自然、保护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4.提高小班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诗歌学习教师朗诵《鸟鸣涧》这首诗,鼓励幼儿听、读、背诵。
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将重点讲解以下生词句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无人知,愁绿江南岸,被春去。
2.2 自然科学活动为了直接体验“鸟鸣”的美妙愉悦,引导幼儿深入感知自然。
带领幼儿走进公园(或山林),了解和观察小鸟的个体特征、羽毛颜色、喜爱食物等。
学习观察鸟类的一些基本方法,如粘贴简易大小写鸟的外形,辨别鸟的巢和活动的时间等。
2.3 美术创作活动通过美术创作活动,引导幼儿描绘鸟的形态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1. 教师首先给幼儿讲述一些鸟儿的特征,如喙、翅膀、羽毛的颜色等; 2. 让幼儿模仿鸟儿的形态,自由发挥创造力,通过绘画或手工的方式完成一只生动形象的小鸟。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现象法、情感法、游戏法等。
1.现象法:带领幼儿走进自然环境,让幼儿亲身体验诗歌中“鸟鸣”的美好与生动。
2.情感法:通过诗歌,引发幼儿对自然的情感共鸣,培养幼儿爱好自然、保护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
3.游戏法: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各种带有游戏性的环节,如卡片游戏、绘画游戏等,让孩子在愉悦中学习。
四、教学环节4.1 情景营造在教学前准备好自然环境,在场地上安排物体形成小游戏,与孩子一起感受“鸟鸣”。
4.2 诗歌学习1.教师朗读《鸟鸣涧》诗歌;2.解释生词,让幼儿理解诗歌的意义;3.让幼儿跟读诗歌,培养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4.进行诗歌诵读比赛,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4.3 自然科学活动1.观察小鸟,发现自然美;2.辨别小鸟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4.4 美术创作活动1.教师先讲解小鸟的基本形态和羽毛颜色等;2.引导幼儿用颜色画出自己想象中的自然界。
3.分享自己的美术作品,互相欣赏、学习。
唐诗鸟鸣涧教案

唐诗鸟鸣涧教案唐诗鸟鸣涧教案「篇一」教学内容:《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味,有感情地吟诵并背诵。
2、扣住重点词“静”“空”引导学生想象,体会诗歌描绘的静谧悠远的意境,感受作者的虚静淡泊。
教学重难点:1、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作者的虚静淡泊。
2、读出诗歌的韵味。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件名言导入1、出示课件,诸葛亮《诫子书》中前两句。
2、生齐读,口头解其意,并指名说。
3、出示释意的课件。
学生齐读并理解,指名体会诸葛亮“静”的境界。
4、归纳:诸葛亮是依靠安静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不不宁静就不能到达高尚的思想境界。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鸟鸣涧》这首古诗,来感受一下唐代诗人王维的静的境界。
二、自学解诗意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请翻开课本156页自读古诗。
3、课件出示自读题纲。
①读诗歌,要求正确、流利。
②知作者、写作背景。
③解诗题。
④明诗意。
4、交流自学情况:①指名三位同学读诗歌,再评议。
②指名学生说说你知道作者的哪些情况。
再出示课件作者简介,齐读。
③指名学生理解诗题,再出示课件的理解。
④出示课件字义,让学生说说诗句的意思。
再出示课件诗句之意,齐读。
三、赏析诗歌1、过渡。
同学们我们已经把这首诗读通顺了,但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既然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现在就让我们来品读这首诗。
2、诗歌中的音乐。
①出示课件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重点是“闲”“落”“静”“空”“鸣”“中”等字。
②指导学生读准声调。
让学生看着课件用手指书空画着读。
③出示课件指导学生读出平仄,平指一二声,仄指三四声。
注意读出平长仄短。
④师范读,学生齐读,读出诗中的音乐。
再分组读,评议。
3、诗歌中的画。
①过渡孩子们继续读,在诗歌中有音乐,还有一幅幅山水画。
二十个字就仿佛浓缩成了一个字。
(板书:静)②静到了什么程度?指名说,明确“空”(板书:空)③这个夜,出奇的静,静得仿佛山都空了,“空”字让你联想到什么?指名说,明确(空洞,冷清,孤寂,一无所有)④启发想象诗歌的画面。
《鸟鸣涧》教案设计【教学参考】

《鸟鸣涧》教案设计--【教学参考】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鸟鸣涧》。
(2)理解《鸟鸣涧》的诗意,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了解作者王维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2)学会通过诗句分析和想象,感受诗中的意境。
(3)能够运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古典诗歌的兴趣和热爱。
(2)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宁静,培养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心。
(3)学会在生活中寻找美好,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1. 《鸟鸣涧》的诗意和意境。
2. 朗读和背诵《鸟鸣涧》。
三、教学难点:1. 诗中意象的理解和把握。
2. 诗歌形式的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鸟鸣涧》的文本和相关的背景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用于记录和写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王维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意象和意境。
2. 朗读与讨论:(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鸟鸣涧》,注意语气和节奏的把握。
(2)学生讨论诗中的意象和意境,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 诗句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意境,解释生僻词语的意思。
(2)学生通过诗句分析和想象,感受诗中的意境。
4. 写作练习:(1)教师给出一个与诗意相关的主题,要求学生运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2)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分享与评价:(1)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大家互相评价和鼓励。
(2)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诗意的表达和诗歌形式的运用。
6. 背诵与默写:(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和背诵《鸟鸣涧》。
(2)学生默写《鸟鸣涧》,教师进行评价。
7.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意的理解和诗歌形式的运用。
(2)学生课后阅读王维的其他诗歌,深入体会其诗意和意境。
8. 作业布置:(1)背诵《鸟鸣涧》。
鸟鸣涧教案

鸟鸣涧教案鸟鸣涧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诗歌《鸟鸣涧》的内容和意义。
2.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
3.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并分析诗歌的意义和内涵。
2.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感受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提高学生的背诵和朗读能力。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意义。
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相关的诗歌解析资料。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放上一段鸟叫声作为课堂导入,让学生感受一下自然界的声音。
2.展示诗歌:放上《鸟鸣涧》的诗歌,并鼓励学生跟读。
3.诗歌解析: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的诗歌解析资料,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意义。
4.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讨论,讨论以下问题:a.诗歌中的涧指的是什么?b.鸟的鸣叫有何意义?c.诗人的感受和思想是什么?5.小组展示: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展示,并由其他组进行点评。
6.个人思考:学生在一段时间内进行个人思考,思考自己是否曾经有过类似的体验,有何感受?7.背诵练习:让学生跟读和背诵诗歌《鸟鸣涧》。
8.结课小结:老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课堂的主要教学内容和收获。
六、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自然生态园,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鸟的鸣叫和河水的哗哗声。
2.鼓励学生写一篇心情随笔,表达对自然的感受和思考。
3.推荐相关的鸟类知识书籍和诗歌,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诗歌《鸟鸣涧》的内容和意义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
课堂上的小组讨论和展示环节,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和思维能力,并增加了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但在课后延伸方面还可以进一步加强,例如推荐更多相关的阅读材料和组织相关实践活动,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兴趣和认识能力。
古诗鸟鸣涧教案

古诗鸟鸣涧教案《鸟鸣涧》是唐代文学家元稹创作的一首咏鸟诗。
作者通过描写鸟儿翱翔飞跃、鸣叫欢快的情景,表现了鸟儿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赞美了大自然的美妙和生命的活力。
下面是《鸟鸣涧》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鸟鸣涧》的内容,熟悉其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2.培养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3.通过分析诗歌,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了解《鸟鸣涧》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2.分析诗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3.感悟诗歌的美妙,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描绘鸟儿翱翔飞跃的图画,引发学生对鸟类的兴趣和向往大自然的情感。
2.阅读(10分钟):分发诗歌《鸟鸣涧》,让学生自主阅读并理解诗歌的内容。
3.讲解(10分钟):解释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例如“千山暮雪”中的比喻,以及用“啾啾”等拟声词描写鸟叫声的手法。
4.分析(15分钟):让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意义,思考大自然对人类的作用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5.感悟(10分钟):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诗歌的感悟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6.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创作一首自己的咏鸟诗,描写自己心目中的鸟儿和大自然景色。
7.总结(5分钟):总结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诗歌,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
通过诗歌带来的美妙体验,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达到了教学目标。
同时,通过创作自己的咏鸟诗,也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悟和认同。
人教版六下古诗《鸟鸣涧 》优秀教案设计

人教版六下古诗《鸟鸣涧》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的大意,背诵并默写古诗。
2.感受王维诗中的幽静之美,培养审美情趣。
3.学习王维以动写静的表现手法,提高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的含义。
2.感受诗中的幽静之美。
三、教学难点1.理解王维以动写静的表现手法。
2.感受诗中的意境。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古诗,这首诗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鸟鸣涧》。
2.请大家先自由地朗读这首诗,感受一下诗中的意境。
二、朗读指导1.请同学们按照正确的节奏、语气和情感朗读这首诗。
2.注意诗句中的停顿和语气,力求读出诗的韵味。
三、理解诗句1.现在,我们来一句一句地理解这首诗的意思。
2.“人闲桂花落”,这句诗描述了什么场景?3.“夜静春山空”,这句诗又描绘了怎样的画面?4.“月出惊山鸟”,这句诗表现了什么?5.“时鸣春涧中”,这句诗又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四、讨论诗中的意境1.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这首诗的意境。
2.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在这首诗中感受到了什么?3.诗中的桂花、春山、月色和鸟鸣,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理解了《鸟鸣涧》这首诗的意思。
2.我们感受到了诗中的幽静之美,学习了王维以动写静的表现手法。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大家好!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王维的《鸟鸣涧》,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这首诗。
2.请大家背诵这首诗。
二、深入分析诗中的意境1.现在,我们来深入分析一下这首诗的意境。
2.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诗中“人闲桂花落”的理解。
3.诗中的“夜静春山空”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4.“月出惊山鸟”这句诗中的“惊”字,表现了什么?5.诗中的“时鸣春涧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三、欣赏王维的其他诗作1.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下王维的其他诗作。
2.请同学们说出自己最喜欢的王维诗句,并谈谈喜欢的理由。
四、作业布置1.背诵并默写《鸟鸣涧》。
2.欣赏并理解王维的其他诗作。
鸟鸣涧 王维 古诗教案

鸟鸣涧王维古诗教案教案标题:《鸟鸣涧》王维古诗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王维及其代表作品《鸟鸣涧》的背景和意义;2. 分析诗歌的结构、意象和语言表达;3. 培养学生欣赏古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王维的《鸟鸣涧》的主题和意义;2. 分析诗歌的结构和意象;3. 学习古诗的欣赏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1. 课文:《鸟鸣涧》王维古诗;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鸟鸣涧》的背景音乐,营造出山谷的氛围;2.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或视频素材,激发学生对自然风景的兴趣。
二、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意义(15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鸟鸣涧》,理解诗歌的内容;2.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表达的主题和意义;3. 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三、分析诗歌的结构和意象(20分钟)1. 教师解读《鸟鸣涧》的结构和意象,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隐喻和象征;2. 学生分组合作,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3. 学生展示分析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四、学习古诗的欣赏方法和技巧(1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古诗的欣赏方法和技巧,如韵律、节奏、形象等;2. 学生进行实践,朗读《鸟鸣涧》,感受古诗的美妙之处;3. 学生分组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欣赏和朗读。
五、拓展与创作(20分钟)1. 学生自主选择一个自然景物,写一首与之相关的古诗;2. 学生分组互评,分享自己的创作;3. 教师对学生的创作进行点评和引导,鼓励学生多做尝试和表达。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 学生进行个人反思,思考自己在学习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王维的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2. 学生可以进行古诗的背诵和朗读比赛,提高口语表达和语感。
教学评估:1.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2. 学生的分组讨论和展示表现;3. 学生的创作质量和表达能力。
幼儿古诗鸟鸣涧教案

幼儿古诗鸟鸣涧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古诗《鸟鸣涧》的内容和意义。
2. 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鸟儿的欢乐。
3. 培养幼儿的朗读能力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掌握古诗《鸟鸣涧》的内容和意义。
2. 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鸟儿的欢乐。
三、教学难点1. 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鸟儿的欢乐。
2. 培养幼儿的朗读能力和表演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件。
2. 鸟儿的图片或鸟儿的玩具。
五、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教师带领幼儿观察课件中的鸟儿的图片,让幼儿谈谈自己对鸟儿的印象。
2. 导入新课教师朗读古诗《鸟鸣涧》,然后再请一到两名幼儿自由朗读。
3. 感受诗的情感教师通过引导和提问,让幼儿思考古诗中鸟儿欢快的歌声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引导幼儿表达出心情变得愉快和开心的感受。
4. 理解诗的含义教师简单解释古诗《鸟鸣涧》的内容和意义,让幼儿理解大自然的美丽和鸟儿的欢乐。
5. 听一听教师再次朗读古诗《鸟鸣涧》,让幼儿仔细听一听,感受其中的美丽和欢乐。
6. 回忆课文教师停下来,让幼儿回忆并朗读课文的前两句。
7. 表演赏析教师请几名幼儿出来进行课文的表演,一边表演,一边朗读,以增加幼儿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8. 小结教师对课文的内容进行简单总结和归纳,并询问幼儿对这篇诗的感受和理解。
9. 课后延伸教师在课后可以带领幼儿一起出去参观学校附近的公园,让幼儿观察大自然中的鸟儿,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鸟儿的欢乐,并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记录下所见所闻。
10. 评价通过观察幼儿的表现,评价他们对古诗《鸟鸣涧》的掌握情况和自己的表演能力。
《鸟鸣涧》教学教案通用十篇

《鸟鸣涧》教学教案通用十篇《鸟鸣涧》教学教案 1一、教学导入孩子们,你们喜欢月亮吗?月亮明亮、美丽,很多诗人都喜欢把月亮写进自己的诗句当中,今天我们所学的鸟鸣涧这首诗,就是其中非常优秀的一篇。
二、板书课题1、请同学们仔细看老师书写课题,提出“鸣”、“涧”是生字。
打开作业本,写一遍课题,并齐读课题。
2、介绍诗人这首诗的作者王维是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其中《鹿柴》《竹里馆》等就是描定山水景色的名篇,这首诗也是诗人给皇甫岳《皇甫岳云溪杂谈五首》中的第一首。
三、指导看图,初步感受诗文大意我想同学们一定是对山涧中的鸟叫声充满了期待,我想先带同学去诗人去过的地方看看。
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课文插图1、山谷之中什么景物?人花山月鸟2、这是什么时间的景色?(春季深夜)3、你会听到什么声音?出示原诗,初读感受1、听录音2、通过听你感受到什么?(静)你觉得怎样读就可以让人感受到静?(轻、慢)3、尝试__读4、点名读(2个)5、齐读划出作者选取哪些景物,来抒发他内心的感受?教师板书:人花山鸟月四、品读诗歌第一句1、诗中哪个词表现出他的状态?(闲)板书人闲就是人没事可干,这里诗人的闲怎么理解?(闲静、心静)心静到什么程度?(听,看到桂花落的声音、样子)2、谁能读得让我听得见花落的声音?(先指名,后齐读)3、提示“人闲”二字拖长第二句1、诗人深夜来到山涧之中,感受周围特别“安静”,太静了,就让人觉得怎么样?2、谁能读出“山空”的感觉来?3、指读、评价,再指读,再评价,齐读深化一、二行诗连起来读用心体会“夜静山空”的感觉小结同学们读得真好声情并,高水*的朗读就是这样,自己先进入的情景中,再把自己的感受通过读传递给大家,让听的人也好像置身其中,这就是有感情地朗读。
用这种方法,尝试朗读三四行诗。
__:你知道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1、诗人似乎并没怎样写“月亮”只说是它“惊醒”了熟睡的山鸟。
A、月出月落无声无息它是如何能惊醒熟睡的山鸟呢?B、那么是怎样一轮月亮让鸟儿们都误认为是天亮了?(突出月光的明亮、皎洁)2、小结:诗人虽没有正面写月亮,但从惊醒的鸟儿反衬出月光的皎洁明亮齐读三、四行读的时候能不能让我们感受月光再明亮一点、鸟叫轻脆4、齐读全诗。
鸟鸣涧古诗幼儿园小班教案

鸟鸣涧古诗幼儿园小班教案引言本节课主要通过介绍一首古诗《鸟鸣涧》,让幼儿了解季节变化和自然界中的鸟类。
通过朗读、听音、互动游戏等方式,帮助幼儿培养语言表达和观察能力,提高听说能力,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1.能够欣赏《鸟鸣涧》这首古诗,体会其中的美感;2.能够通过朗读和模仿的方式学习这首古诗;3.能够了解季节变化和自然界中的鸟类;4.能够通过游戏和互动讨论,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1.《鸟鸣涧》的古诗卡片;2.素材卡片,上面画着不同的季节和鸟类;3.彩色粘纸和剪刀。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老师展示古诗卡片,让幼儿们猜一猜这是一首关于什么的诗。
步骤二:欣赏古诗1.老师朗读《鸟鸣涧》,并配合手势和表情,让幼儿们感受其中的美感;2.老师再次读诗,让幼儿们跟读。
步骤三:学习古诗1.老师逐句解读《鸟鸣涧》的意思,让幼儿们理解诗中所描绘的季节和鸟类;2.老师再次读诗,让幼儿们模仿朗读。
步骤四:认识季节变化和鸟类1.老师展示素材卡片,上面画着不同的季节和鸟类;2.老师让幼儿们观察卡片,辨认不同的季节和鸟类。
步骤五:互动游戏1.老师将素材卡片分发给幼儿们,让他们根据卡片上的内容,排成正确的季节和鸟类组合;2.老师逐个问询幼儿们拿到的卡片,让他们回答卡片上的内容。
步骤六:绘画活动1.老师给每个幼儿发放彩色粘纸和剪刀;2.老师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想象,用彩色粘纸剪出各种不同的鸟类形状。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们了解了古诗《鸟鸣涧》中的美感,并通过朗读和模仿学习了这首古诗。
他们还了解了季节变化和自然界中的鸟类,并通过游戏和绘画活动,提高了语言表达和观察能力。
这种综合性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无。
唐诗鸟鸣涧教案(通用7篇)

唐诗鸟鸣涧教案(通用7篇)唐诗鸟鸣涧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通过教案预备可以更好地依据详细状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写教案需要留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唐诗鸟鸣涧教案,欢迎阅读,期望大家能够喜爱。
唐诗鸟鸣涧教案篇1教学目标:1、采纳敏捷多样的学习方法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3、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把握自学古诗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采纳敏捷多样的学习方法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2、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把握自学古诗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你们都喜爱古诗吧?大家平常肯定积累了不少古诗,今日,老师要考考大家,咱们来看图猜古诗、背古诗,怎么样?敢不敢试一试?谁假如猜出了是哪首古诗,就站起来大声背给大家听2、老师已经感受到同学们对古诗的宠爱之情了。
望着一轮明月,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感受。
这节课,让我们走进《古诗二首》,来学习两首与明月有关的古诗。
(板书题目:鸟鸣涧)二、新授1、过渡语:唐代诗人王维描写山水的诗歌许多,尤其对明月情有独钟,他写的《鸟鸣涧》就描绘出了一幅山村月色图,想去看看吗?2、鸟鸣涧是一个地名,为云溪风景之一,品读《鸟鸣涧》,想想古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3、自由发言,引导同学与文本对话,理解诗句意思。
(1)安静山村,人已入睡,在这样的夜里,四周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安静。
(板书:夜静)后来诗人听到了——鸟鸣(板书:鸟鸣),诗人认为是什么使鸟儿受惊了呢?(月亮出来,照亮了大地)诗人没有直接描写月亮,但是却说月亮出来后使鸟儿受到了惊吓,那你认为这月亮是什么样的呢?(确定格外光明,板书:月明)你认为这声音破坏了原先那种安静安逸的意境了吗?(没有,有静有动,反而是更加使诗人沉醉于其中)你认为这样的环境怎么样呢?这时候,假如你置身其中,你的心情又会如何呢?(板书:境美)(2)绽开想象,再现诗人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并和同桌沟通:说说你看到的和想到的情景。
鸟鸣涧 王维幼儿园教案

鸟鸣涧王维幼儿园教案课程目标1.让幼儿了解诗歌是怎样创作出来的。
2.培养幼儿对自然景色的观察能力。
3.激发幼儿对诗歌的兴趣,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诗歌《鸟鸣涧》《鸟鸣涧》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诗歌。
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本课程将以《鸟鸣涧》这首诗歌作为课文,引导幼儿去观察自然、感受自然、体验自然。
教学活动活动一:观察自然景象在户外或室内选取一幅自然风景图片,让幼儿仔细观察图片的内容。
引导幼儿思考以下问题:1.图片里有哪些自然元素?2.这些元素中哪些是生物元素?3.这些生物元素有哪些特点?活动二:朗诵《鸟鸣涧》让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一起朗诵《鸟鸣涧》这首诗。
在朗诵过程中,老师可以加强对关键词的解释,如“绿杨声里飞”等。
活动三:创作自己的诗歌让幼儿围绕自己感兴趣的自然景象,和同伴一起合作,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诗歌。
老师可以引导幼儿思考以下问题:1.自己感兴趣的自然元素有哪些?2.自己对这些元素有怎样的感受?3.诗歌的语言应该用哪些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活动四:诗歌分享让每位幼儿都有机会展示自己创作的诗歌。
在分享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其他幼儿主动提出问题或表达自己对作者的诗歌的喜爱之情。
教学评估通过教学活动,老师可以评估幼儿在以下方面的表现:1.对《鸟鸣涧》这首诗歌的理解程度;2.对自然景象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3.创作的诗歌是否符合主题要求,能否流畅表达自己的感受。
总结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们不仅了解到了什么是诗歌创作,还感受到了自然景象的美妙之处。
通过诗歌和创作,幼儿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老师将在之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引导幼儿去探索、发现、创造,以培养幼儿的审美、想象、创造和思考能力。
幼儿园古诗教案模板鸟鸣涧

教学对象:大班幼儿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认识并理解古诗《鸟鸣涧》的内容,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意境。
2. 技能目标:学会朗读古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古诗内容。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古诗《鸟鸣涧》的意境。
2. 学会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1. 感受古诗所描绘的静谧、美丽的画面。
2. 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古诗内容。
教学准备:1. 古诗《鸟鸣涧》文本。
2. 与古诗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3. 诗歌朗诵音频。
4. 画纸、画笔等绘画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与春天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春天的景象。
2. 引出课题:《鸟鸣涧》。
二、初步感知1. 教师朗读古诗《鸟鸣涧》,让幼儿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 幼儿跟读古诗,注意发音和节奏。
三、深入理解1. 教师逐句讲解古诗内容,引导幼儿理解古诗所描绘的意境。
2. 幼儿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古诗内容。
四、朗读与表演1. 教师示范朗读古诗,注意语调、节奏和停顿。
2. 幼儿分组进行朗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邀请幼儿上台表演古诗,可以是朗读、舞蹈、绘画等形式。
五、绘画创作1. 教师出示与古诗内容相关的图片,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描绘出自己心中的《鸟鸣涧》。
2. 幼儿自由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3. 展示幼儿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古诗《鸟鸣涧》的意境和美。
2. 幼儿分享自己对本节课的感受和收获。
3.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成果,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朗读和表演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古诗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幼儿绘画作品的创意和表现力。
3. 收集幼儿对本节课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教学策略。
教学延伸:1. 组织幼儿开展户外活动,引导幼儿观察春天的大自然,感受春天的气息。
2. 鼓励幼儿收集与春天相关的诗歌、故事,丰富幼儿的知识储备。
鸟鸣涧的教案6篇

鸟鸣涧的教案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工作总结、应急预案、实习心得、条据文书、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work summaries, emergency plans, internship experiences, document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鸟鸣涧的教案6篇提前准备好教案可以让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提供更好的教学指导,提前准备好教案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更加有秩序,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鸟鸣涧的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鸟鸣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
了解诗句的意思,扣住静,闲,空关键字,体味诗句所描绘的意境。
展开联想,编写小故事。
感受诗人内心的安宁和对大自然的喜爱。
理解古诗中动静结合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理解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来做个小游戏,每一首古诗都是一幅画,老师给你呈现出画面,看你能不能联想到相对应的诗句?(课件出示春晓,咏柳,望庐山瀑布,静夜诗,古朗月行)
生:我由第一幅图联想到春晓,春眠不觉晓……(学生依次汇报)
师:由图联想到古诗,果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王维的鸟鸣涧。
生:齐读课题
师:“涧”与水有关,而水在两山之间。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涧的意思吗?
生:指夹在两山之间的流水。
师:这流水是涓涓细流。
那题目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鸟在山中鸣叫。
师:对呀,鸟的鸣叫行云流水,实在美妙至极。
我们肯定对作者充满了好奇之心,一起来认识王维吧。
师:课前布置同学们搜集作者的资料,谁来汇报?
过渡语:王维在朝廷身兼要职,朝务繁忙,趁着春天的来临,诗人来到山水田园踏青。
白天,人们忙碌劳作,远处传来咯咯的笑声,清脆的鸟鸣,哞哞的的
牛叫。
渐渐地,渐渐地,夜晚来临,万籁寂静,下面就让我们跟着诗人的脚步,一起来品这首诗,赏这幅画。
二.学习古诗,品味意境
师:学习古诗方法很重要,说说有哪学习方法?(看注释,看插图,善联想)师:看到屏幕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诗句,读出节奏。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诗,并划分节奏。
师:谁来读一读古诗?
生:个别读
师:读得准确流利
师:谁来读读诗的节奏?
生:五言绝句,23的节奏划分
师:你画的真准。
师:哪个愿意来读一读?
生:个别朗读
师:他读的怎样?
生:个别评论
师:谁再来试一试
师:你读的字正腔圆,行云流水
师:你来试试
生:个别读
师:款款而出,身临其境
师:老师也来读读,(示范读)我感受到你们对这首诗的热爱,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读一读,我都前半句,你们都后半句,注意老师的手势变化。
师:把你的情感送入诗句中读读。
生:齐读(配乐全班齐读)
过渡语:同学们的朗读让人听了意犹未尽,学习古诗不光要读得准,还要理解是的大意。
师:下面请同学们同桌交流古诗的诗意。
生:在寂静没有人声的环境里,桂花自开自落,好像可以感觉到桂花落地的声息。
夜静更深的时候,景色繁多的春山,也好似空无所有。
月亮刚出,亮光一显露,惊动了树上宿的小鸟,它们在春涧中不时地鸣叫几声。
生:反馈
师:将理解变成自己的语言,给我们呈现了美丽的画面。
三.品读诗句,领悟意境
过渡语:理解了诗意,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内心,领悟是的意境之美,诗是赋有有灵魂的。
师:这首诗从内容上看是写什么的诗?
生:写景
师:写得是什么时候的景色
生:春山夜景
师:你从那几个词得到的信息?
生:春,夜
师:善于扣住关键词来寻找信息是个好方法。
下面请同学们静心阅读,尽情评赏,看看写了哪下景物。
生:景物有桂花,涧,春山,月,鸟
师:初读古诗让你看到怎样的环境?
生:静
师:那诗句中哪些地方体现了静?找出你最有感触的一处写上体会。
生:我从“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中体会到夜的宁静。
(生反馈)
师:夜晚什么时候最宁静?
生:深夜
师:桂花是长什么样子?它有多小?
生:金黄,细小
师:读出桂花的细小:人闲桂花落
师:桂花是怎样飘落的?
生:桂花徐徐,轻轻飘落,
师:你听到过它飘落的声音没?
生:声音轻细。
师:读出桂花飘落的轻细:人闲桂花落
师:桂花会落在哪里?
生:山涧
生:身上,作者的心间。
师:除了山涧万籁俱寂,诗人的什么是静的?(心)
师:这是一种怎样的静?我们生活中也有类似的写法。
说说有关静的句子。
生:教室里静得可以(听见针落地的声音,静得可以听见自己的心跳。
)师:你善于联系实际,也是理解的好方法。
师:诗人心里静得可以听见桂花落地的声响。
师:要读出静,该用什么语气读?(轻,慢)齐读
师:诗句中那个字体现了诗人的状态?
生:闲
师:出示诗句:人闲桂花落,……闲是什么意思?
生:闲是自由,闲静。
师:人闲呢?
生:诗人淡泊宁静
师:诗人闲静安然,醉心于山水间,这便是:人闲桂花落,。
师:静到了什么程度?
生:空
师:空是什么意思
生:万籁俱寂
师:引读:
人闲漫漫,花落轻轻,这就是:人闲桂花落。
夜晚寂寂,空谷幽幽,这就是:人闲桂花落。
生:静,我从: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师:月亮出来有声息吗?
生:没有
师:月初月落无声无息,为什么会惊动山中熟睡鸟呢?
生:因为月亮皎洁,误以为是白天
师:什么叫惊?
生:被吓着
师:与其说惊,不如说对月的新鲜感,通过动更加印衬夜晚的静。
师:看着娟娟细流,再去谈谈山中水长,这便是:月出。
听着鸟鸣缠缠,再去赏赏山中美景这也是:月出。
师:找找什么在动?什么是静?
生:落花,月出,鸟鸣衬出夜静
师:所有的动词让你感觉到喧闹还是安静?
生:安静
师:这种写法叫什么?
生:以动衬静
师:愈显其静
师:你懂的欣赏诗句
师:万籁俱寂,心如空也,真是: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与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师:此时此刻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心?
生:闲适恬静的情致。
师:心如空也,醉心于山水之间,读: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引读:宁静致远,淡泊于世间名利再读: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师:播放视屏,一个万籁俱寂的夜晚,诗人独自步入森林,桂花徐徐飘落,在诗人的耳畔簌簌作响,落在诗人的心坎。
月光洒满了整个森林,打在诗人的脸上,照在诗人的身上。
抬望眼,皎洁明月惊动山中休息的小鸟,山涧中不时传来几声鸟儿的鸣叫,还夹杂着哗啦啦的流水声。
着实让人流连忘返。
师:一首诗不仅是一幅画,还有一段美丽的故事的缩影。
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想象的编成一个小故事。
师:这是一个万籁俱寂,明月皎皎的夜晚,我独自一人步入森林,()展开你的想象,写写你仿佛看到听到了什么,根据古诗串编一个短小故事。
师:你与诗人心有灵犀,从你的文字中感受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你优美的文字让人如醉山林。
三.背古诗
用唯美的朗读增添唯美的山色。
总结:在古径中结束本节课。
齐读
四·作业
课外阅读有关其王维的其他田园诗,并把自己喜欢的摘抄下来。
五·板书设计
鸟鸣涧
唐王维
静闲动静结合。
愈显其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