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美学基础知识
摄影基础知识入门与技术

摄影基础知识入门与技术一、摄影基础知识入门1.1 摄影的定义和历史摄影是通过光线在感光材料上形成图像的过程。
摄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但真正的摄影技术始于19世纪初。
1.2 摄影机构成和原理摄影机由镜头、快门、感光元件等组成。
镜头负责调节光线,快门控制曝光时间,感光元件记录图像。
1.3 光圈、快门和ISO光圈是镜头口径大小的表示,控制进入相机的光线量;快门控制曝光时间,即相机感应器接收到光线的时间;ISO是感应器对于光线敏感度的设置。
1.4 曝光三要素曝光三要素是指在不同环境下合理地设置曝光参数,以保证照片质量。
三要素包括:ISO、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
二、摄影技术2.1 构图技巧构图是指将画面中各个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视觉上达到一定效果。
常用构图技巧包括:对称构图、黄金分割构图、对角线构图等。
2.2 焦距和景深焦距是指镜头中心点到感应器的距离,控制拍摄主体大小;景深是指照片中清晰的区域范围,受光圈大小、镜头焦距和拍摄距离等因素影响。
2.3 光线控制技巧光线控制技巧包括:反光板、闪光灯、补光灯等。
反光板可用于反射阳光或其他强光源,以达到柔和的效果;闪光灯可用于低照度环境,提供额外的补充照明;补光灯则可用于室内或暗处拍摄。
2.4 合理运用后期处理技术后期处理技术包括:色彩调整、剪裁、修饰等。
合理运用后期处理技术可以使照片更加完美。
三、总结本文介绍了摄影基础知识入门和一些常见的摄影技术。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和技巧,可以提高自己的摄影水平,并创造出更加优美的照片作品。
摄影美术学知识点总结

摄影美术学知识点总结一、摄影美术学概述摄影美术学是一门关于摄影艺术的学科,它涉及到摄影的艺术性、美学、技术以及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摄影美术学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摄影这门艺术,以及如何运用摄影技术创作出杰出的艺术作品。
摄影美术学作为艺术学科的一部分,又与其他艺术学科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比如绘画、雕塑、设计等。
二、摄影美术学的发展历史摄影艺术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当时摄影技术刚刚出现,人们开始用相机记录生活中的各种场景。
随着摄影技术的不断进步,摄影艺术也逐渐成为了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在20世纪,摄影艺术开始得到更多的重视,一些著名的摄影师如安塞尔·亚当斯、爱德华·韦斯顿、罗伯特·卡帕等成为了摄影界的传奇人物。
到了21世纪,随着数字摄影技术的兴起,摄影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三、摄影美术学的基本概念1. 像素:像素是数码照片的基本单位,它是构成数码照片的最小单元。
像素的多少会直接影响数码照片的清晰度和细节。
一般来说,像素越多,照片的清晰度和细节就越高。
2. 光圈:光圈是相机镜头的一个部分,它通过调节光圈的大小来控制相机感光元件所接收的光线。
光圈的大小对照片的景深和曝光有很大的影响。
3. 快门:快门是相机的一个部分,它控制相机的曝光时间。
快门的快慢会直接影响到照片的运动模糊和曝光度。
4. 色彩:色彩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不同的色彩可以给人不同的感受。
艺术家可以通过控制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主题。
5. 構圖:構圖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指的是在拍摄过程中选择、组织和呈现照片元素的方式。
一个好的構圖可以带给观者更具吸引力的画面。
四、摄影美术学的基本原理1. 美学原理:摄影艺术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受到了很多美学原理的影响。
美学原理包括对美的定义、审美的过程以及艺术创作的规律等方面。
2. 艺术原理:摄影艺术也是一门艺术形式,所以它也受到了艺术原理的影响。
艺术原理包括构图、明暗、对比、比例、节奏等方面。
摄影入门教程,摄影基础知识,超全总结

摄影入门教程,摄影基础知识,超全总结今天给大家总结一下关于摄影常用到的基础知识,想要学习好摄影,这些还是要好好学习的。
一、曝光三要素1、光圈光圈的数值越大,光圈越小,进光量越少,虚化越小。
光圈的数值越小,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虚化越大。
2、快门快门数值越大,快门越慢,进光量越多。
快门数值越小,快门越快,进光量越少。
3、感光度感光度的数值越大,进光量越多,画质越差。
感光度的数值越小,进光量越少,画质越好。
4、常用场景参数设置(1)光圈优先模式花朵特写:F1.2-4集体合照:F11-16星空:F1.4-5.6静态人像:F1.2-4夜晚人像:F2.8-5.6烟花:F11-20风景照:F8-F11抓拍:F5.6-11(2)快门优先模式飞鸟:1/2000s运动员:1/500-1/1000s光绘效果:1/15-1/60s星星:1/15-1/25s烟花:1/2-1/8s街拍:1/250-1/500s二、对焦对焦分为自动对焦(AF)和手动对焦(MF)1、自动对焦(AF)AF-S:单次自动对焦可用于摆拍人像,静物,建筑拍摄AF-C:连续对焦可用于移动物体,抓拍人物和动物AF-A:智能自动对焦相机根据主体自动判定用单次还是连续对焦。
建议大家一般不用,因为容易出错导致跑焦。
2、MF:手动对焦MF表示手动对焦,当拍摄距离很近时,就要用手动对焦,当拍摄距离很近时候,就要用手动对焦,避免跑焦。
三、白平衡纠正色温,还原拍主体的色彩,使在不同光源条件下拍摄的画面同人眼观看的画面色彩相近。
通过控制色温调整整体的色彩氛围。
照片暖调,调高色温K值;照片冷调,调低色温K值。
四、光线根据相机、被拍摄物体、光源所处的方位,将拍摄时不同角度的光分为:顺光、逆光、侧逆光、侧顺光、顶光、脚光等。
1、顺光光源和被摄物体是面对面的,拍摄者是背对光源的,光线直接照射在被摄物体上。
(1)优点:在这样的光线环境下,主体色彩以及形态等细节特征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表现。
摄影基础常识

摄影基础常识
摄影基础常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曝光:曝光是指在摄影中通过控制光线的进入时间和强度,使得感光材料(如胶片或传感器)能够正确记录被摄物体的亮度和色彩。
合适的曝光可以保证照片细节丰富,并避免过曝或欠曝现象。
2. 快门:快门是控制曝光时间的装置,用于控制相机镜头前的光线进入时间。
快门速度的选择既能影响曝光量,也能决定拍摄运动物体时是否能冻结或模糊运动。
3. 光圈:光圈是控制镜头光线通量大小的装置。
光圈大小不仅会影响曝光量,还能影响景深,即照片前后景物的清晰程度。
4. 焦距:焦距是指摄影镜头到感光材料的距离。
不同焦距的镜头可以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比如广角镜头能拍摄更广阔的景象,长焦镜头则可以捕捉远处的细节。
5. 白平衡:白平衡用于校正不同光源下的色温,使得照片中的白色看起来真实。
不同光源(如日光、白炽灯等)具有不同的色温,正确的白平衡设置可以保证照片色彩准确。
6. 对焦:对焦是指将镜头调整到合适位置,使被摄物体清晰呈现在照片中。
相机的自动对焦功能可以帮助摄影师快速准确地对焦。
7. 构图:构图是指在拍摄时选择合适的视角和组合元素,使画面具有艺术性和吸引力。
常见的构图技巧包括三分法、对称构图、前景引导等。
8. 镜头选择:不同的镜头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
广角镜头适
合拍摄风景和室内场景,长焦镜头适合拍摄远处物体,微距镜头适合拍摄小物体的细节等。
以上是摄影基础常识的一些要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摄影综合知识点总结大全

摄影综合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摄影的基本原理1. 光线的作用光线是摄影的基本要素之一,了解光线的特性和作用可以帮助摄影师更好地把握光线的使用,从而拍摄出更具有艺术感的作品。
2. 曝光的概念曝光是指通过快门控制光线的进入时间来照射感光材料,根据光线的亮度和暗度来调节快门速度、光圈和ISO感光度,以获得合适的照片曝光度。
3. 光圈、快门和ISO光圈是控制镜头光线进入的大小,快门是控制光线进入感光材料的时间长短,ISO则是感光材料对光线的敏感程度的调节。
4. 白平衡和色温白平衡是相机校准颜色的过程,而色温则是指光线的颜色温度,了解这两个概念有助于摄影师在拍摄时更准确地还原被拍摄物体的真实颜色。
5. 对焦与景深对焦是摄影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调节对焦,摄影师可以准确地将摄像头对准被摄物体。
景深则是指在一幅照片中清晰的范围,了解景深可以帮助摄影师在拍摄时更好地选择焦距和光圈。
二、摄影器材知识1. 相机的类型单反相机、微单相机、数码相机、手机相机等各种类型的相机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摄影师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 镜头的种类和特点广角镜头、标准镜头、中望远镜头、超长焦镜头等不同种类的镜头具有不同的特点,了解这些特点可以帮助摄影师在拍摄时更好地选择镜头。
3. 三脚架和其他辅助器材三脚架、滤镜、闪光灯等辅助器材在拍摄时起到重要的作用,熟练使用这些器材可以提高摄影师的工作效率和作品质量。
4. 后期处理软件Photoshop、Lightroom、Capture One等后期处理软件是摄影师不可或缺的工具,熟练使用这些软件可以让摄影师更好地修饰和处理照片。
三、摄影构图技巧1. 主体与背景的关系主体和背景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着照片的美感和表现力,摄影师需要通过构图来准确地表达主体和背景之间的关系。
2. 对角线构图法对角线构图法是一种常用的构图方法,通过对画面进行对角线分割,可以使照片更具有张力和动态感。
摄影美学基础

摄影美学基础
3、节奏: 对摄影艺术形象的点、面、体、光线明暗、色彩冷暖配置中 突出他们之间有规律的变化,呈现为抑扬顿挫、张弛有度、虚 实藏露、疏密相间、动静结合、波澜曲折等,引发审美心理的 律动和悦目的感受。 4、多样统一: 形式美的高级形态,是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往往被视为和谐。 摄影画面内在形象应有大小、形状、曲直、粗细、长短、高低、 正斜、色彩冷暖、影调的明暗与刚柔、强弱、重量感、光滑
摄影美学基础
摄影艺术的审美特征 (三)瞬间性 瞬间性,是摄影艺术的最大特点。摄影艺术的瞬间性特征包 含两方面含义: 一方面,就摄影艺术作品的内容来说,摄影纪录的是事物运 动状态中的的某一瞬间,它是通过塑造这一瞬间的典型形象来反 映事物的本质,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另一方面,就摄影艺术的创作过程也是在一瞬间完成的。即 摄影艺术的形象的创作,是在按动照像机快门启闭的一瞬间完成 的。
摄影美学基础
画面构成: 一幅作品的构成主要由主体、陪体、环 境和适当的空白等几部分组成。 1、主体 2、陪体 3、环境 4、空白
摄影美学基础
画幅形式: 画幅形式是指画框的形式。即通常讲的是 直取景还是横取景。
摄影美学基础
拍摄角度: 拍摄角度的选择,对摄影构图非常重要。它 直接关系到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对于任一拍摄 对象,拍摄角度都要有无穷多个,宏观世它是通 过不同方向、距离和高度来选择的。
②摄影作品中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形象美:摄影 艺术形象的心灵美;摄影艺术形象的行为美;摄影艺 术形象的伦理道德美。
摄影美学基础
摄影作品中形式美的诸种形态 1、形线美 : 直线——刚硬;曲线——柔媚;长曲线——灵秀;短粗线—— 拙朴。 矩形——庄重;圆形——圆满;等腰三角形——稳定;倒三角 形——活跃; 多边形——变化。 在形线美的形态中,尤以线条美最为动人和最富感染力。 垂直线——赋予刚强、持重、稳定、崇高的审美感受; 水平线——赋予舒展、开阔、平静、稳定的审美感受;
摄影入门知识总结(通用6篇)

摄影入门知识总结(通用6篇)曾经作为一名摄影小白,刚拿起相机时也是充满了对摄影世界的好奇,拍照有些时日,但自知仍在摄影世界的门外徘徊,下面为大家分享了摄影入门知识总结(通用6篇),一起来看看吧!摄影入门知识总结篇1一、正确持机方法在拍摄的基本知识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拿稳相机。
无论其它的摄影要素和技术掌握得有多好,只要拍摄的一瞬间有震动,照片的质量一定会因影像模糊而大大降低。
虽然可以用三脚架来减低震动的可能性,但更多的时候是以手持相机拍摄为主,而且在“决定性的瞬间”内,往往不允许摄影者再花时间去放置三脚架并固定照相机。
数码照相机相对于传统照相机而言,它对拍摄稳定性的要求更高。
这是因为,电子元件存储信息需要一段额外的时间,通常称为“时滞”。
1、持机的正确姿势无论是站立、坐下还是跪下,持机的正确姿势都应该是:(1)、右手紧握相机一侧的握手位,食指轻触快门键,以备随时拍摄。
(2)、以左手手掌托住机身底部,用拇指和食指握住相机来稳定镜头。
(3)、两手上臂紧贴身体,尽量保持自然下垂的状态并向身体靠拢。
千万不要耸起双肩。
因为长时间用耸起双肩的姿势拍摄,双肩关节会出现疲劳感,更难稳定相机。
(4)垂直握持相机拍摄时,一般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也要注意左臂紧贴身体。
2、站立或坐下摄影时的注意事项(1)、站立摄影时,双脚宜微张,或以前后步方式站立,以便将整个身体的重量平放到双脚上。
如果能借助一些固定的物体作为依靠,例如背靠树干或墙壁等,则效果更佳。
(2)、坐下摄影稳定性已经很高,但仍可借外物进一步稳定身体。
以椅子的靠背或桌子作依靠是不错的选择。
3、跪下摄影时的注意事项跪下摄影时左脚应该弓起,右脚跪地,托起机身底部的左手则支撑在弓起的左脚上。
一般情况下,跪姿拍摄较难稳定身体,最好也能借助固定物体作依靠,如树、墙等。
4、相机带的重要作用将相机带套在手腕上,握在虎口中绕两圈再拉紧,以拇指穿过带圈后再握紧相机,使相机和右手合二为一,不但可以减轻手的颤动,而且可以在不小心松手时将相机拉住,不至于掉到地上而损坏。
摄影入门知识讲解

摄影入门知识讲解摄影入门知识讲解1、镜头的种类及成像特点有哪些?一、按焦距是否固定分为:定焦镜头、变焦镜头。
特点:定焦(焦距固定无法改变,对焦速度快,成像质量稳定,拍摄运动物体清晰画面细腻,但拍摄复杂场景不方便)、变焦(可以变换焦距,携带方便,使用方便)二、按焦距大小分为:广角镜头、鱼眼镜头、标准镜头、中长焦镜头、超长焦镜头。
特点:广角(视角范围、焦距短景深大、能强调前景和突出远近对比、极度夸张变形)、鱼眼(视角大,被摄范围广、透视感获得极大夸张、存在严重畸变可获得戏剧性效果)、标准(和人眼类似,视觉效果有亲切)、中长焦(焦距长,视角小,适合拍远景,重量重,价格高)2、照相机的基本类型及特点有哪些?一、按取景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单镜头反光相机、双镜头反光相机、旁轴平时取景相机、机背式取景照相机。
特点:单反(照相机的物镜同时兼做取景镜头)、双反(一般为方箱式机身,有两个镜头,一个负责拍摄另一个用于反射取景,取景器镜头中看到的图像往往与成像镜头在交卷上记录的不同,有视差,不能单独更换镜头,必须同时配套更换)旁轴(体积小、轻便、价格便宜,一般不能更换镜头)、机背式(体积大,所见成像是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的,没有视差,一般用于大幅拍摄,专业摄影)二、按使用底片幅面大小可分为:135相机(24*36mm底片)、120相机(56*56mm底片)、大画幅相机(使用更大的底片)特点:135(常用作电影拍摄)、120(呈现细腻)、大画幅(用作广告建筑摄影)三、按使用的感光介质不同可分为:胶片相机(传统胶片)、数码相机(图像传感COMS、CCD)特点:胶片(照片宽容度很大,细节保留丰富,色彩还原真实,有质感。
但无法实时查看,使用寿命局限)数码(成本低,设定方式多样化,方便查看和保存,取景更精确,但是成像质量低于胶片)三、按照使用用途分类:卡片式相机、数码单反相机、长焦数码相机、中画幅数码相机。
特点:卡片(小巧轻薄,价格便宜)、单反(图像清晰镜头丰富,手控能力强,比较笨重价格贵,可以适应独特拍摄需求)、长焦(拍摄远处物体方便,相对单反来说轻便便宜)、中画幅(高档相机,成像质量好,价格昂贵)3、常见滤镜有哪些,分别有什么作用?一、UV镜、偏振镜、柔光镜、滤色镜、渐变镜、中度灰滤光镜。
摄影最全知识点总结图

摄影最全知识点总结图一、基础知识1. 光圈光圈是指镜头的光圈孔径大小。
在摄影中,光圈的大小会影响到照片的景深,即画面中远近景物的清晰程度。
通常情况下,光圈的表示方式为f/数字,例如f/2.8、f/4等等,数字越小表示光圈越大,景深越浅。
2. 快门速度快门速度是相机曝光时间的描述,通常以秒为单位。
快门速度越快,所拍摄的物体移动越少,时间越短,曝光时间越短。
3. ISOISO是指相机感光度,也称为感光度调节。
ISO越高,相机对光线越敏感,对于暗光条件下的拍摄很有帮助。
然而,增加ISO可能会引入更多的噪点。
4. 白平衡白平衡是指相机对色温的调整。
不同的光源下所呈现出的颜色可能会有所不同,通过白平衡的调整,可以使照片呈现出真实的颜色。
5. 曝光补偿曝光补偿是指在相机自动曝光模式下,通过调整曝光值来改变照片的曝光亮度,用于处理逆光、背光及其他各种光线不均的场景。
二、构图1. 九宫格法则九宫格是一种构图方式,将画面平均分为九个部分,这种构图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构图,突出画面的主体,使画面更加和谐、美观。
2. 主体与背景构图时需要关注主体与背景的关系,背景不应该与主体相互干扰,主体应该清晰突出。
3. 对角线构图对角线构图是一种构图方式,通过将主体放在画面的对角线上,可以增加画面的动感和层次感。
4. 剪影剪影是指只保留主体的外轮廓,将主体变成黑色的一种构图方式,剪影可以使画面更加简洁有力。
5. 增加前景在构图时,可以通过增加前景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三、镜头1. 常见镜头常见的镜头类型有标准镜头、超广角镜头、长焦镜头、微距镜头等等,不同的镜头类型适用于不同的拍摄场景。
2. 焦距镜头的焦距大小会影响到照片的视角,焦距越大,视角越窄,焦距越小,视角越宽。
3. 镜头光圈不同的镜头光圈大小影响到镜头的光线透射情况,同时也影响景深。
4. 镜头滤镜滤镜可以过滤掉光线中的某些波长,调整光线色温,增加特效等,例如偏振镜、渐变镜等。
摄影入门的所有基础知识

摄影入门的所有基础知识摄影是一个迷人的世界,充满了创造力和表达。
无论是记录生活中的点滴,还是捕捉大自然的美丽,摄影都能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视角。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摄影入门的一些基础知识。
1. 摄影器材1.1 相机的选择选择相机是入门的第一步。
市场上有很多种相机,像单反、无反、傻瓜机。
单反相机适合认真想学摄影的人,它可以换镜头,适应不同的拍摄需求。
无反相机更轻便,适合随身携带。
傻瓜机则简单易用,适合日常记录。
如果你刚开始,可以选择一款性价比高的相机,不必追求顶尖设备。
1.2 镜头的作用镜头是相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镜头适合不同的拍摄场景。
广角镜头适合风景,能拍摄更广阔的视野;微距镜头则能让你拍摄细节,记录生活中的小美好。
定焦镜头一般光圈大,适合拍人像,背景模糊效果好。
而变焦镜头则灵活,适合多种场合。
入门时可以从一两支常用镜头开始,慢慢积累。
2. 基础摄影技巧2.1 曝光三要素曝光是摄影的核心。
三要素分别是快门速度、光圈和ISO。
快门速度决定拍摄的时间长短,快一点的速度能定格瞬间,慢一点的速度可以制造动态模糊效果。
光圈影响景深,光圈越大,背景越模糊;光圈越小,景深越深。
ISO感光度则影响照片的亮度,ISO越高,在暗光环境下拍摄的效果越好,但噪点也会增加。
掌握这三者的关系,可以让你拍出更好的照片。
2.2 构图的艺术构图是摄影的灵魂。
常见的构图法有三分法、对称法和引导线法。
三分法是将画面分成九个格子,把重要的元素放在交点上,能让画面更有吸引力。
对称法则适合拍摄建筑或自然景观,能营造平衡感。
引导线法利用线条引导视线,增加照片的层次感。
构图不是死板的规则,多尝试,多感受,能帮助你找到自己的风格。
2.3 光线的运用光线是摄影的灵魂。
自然光和人造光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日出和日落的光线柔和,适合拍风景和人像;正午的阳光强烈,适合拍摄建筑和细节。
逆光拍摄能制造剪影效果,十分美丽。
在室内拍摄时,可以利用窗户的光线,创造出温暖的氛围。
摄影美学的知识点总结

摄影美学的知识点总结摄影美学是摄影艺术的理论基础,它旨在揭示摄影作品的美学特征和美学规律,通过对摄影艺术的认识和理解,来加强和提高摄影作品的审美效果和艺术品位。
摄影美学不仅是指导摄影创作的理论基础,也是摄影对画面和色彩之美的追求。
一、摄影美学基本原理1.画面构图画面构图是指摄影作品的构图方式和构图原则。
优秀的构图可以让画面更具有吸引力和表现力。
画面构图包括主体位置的选择、比例的协调和背景的处理等。
主要的构图原则有对称构图、黄金分割构图和三分法构图等。
2.光影效果光影效果是指摄影作品中表现出的光线和阴影的效果。
光线的色彩和质感对摄影作品的表现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光线的运用,可以表现出画面的层次和立体感,加强画面的冷暖对比,突出画面的主题。
3.色彩构成色彩构成是指摄影作品中色彩的组合和运用。
色彩的选择和搭配,可以表现出画面的氛围和情绪。
在摄影中,常用的色彩构成有对比色、补色、近似色等。
4.表现形式表现形式是指摄影作品的表现技法和方式。
包括静态表现和动态表现,静态表现可以通过对焦和曝光来表现画面的清晰和细腻,动态表现可以通过快门速度和拍摄角度来展现画面的动感和活力。
5.情感表达情感表达是指摄影作品所要传递出的情感和情绪。
摄影师可以通过对主题的选择和构图方式来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情绪,如忧郁、喜悦、悲伤、愤怒等。
6.审美效果审美效果是指摄影作品在审美上所能达到的效果。
通过画面构图、光影效果、色彩构成、表现形式和情感表达,可以使摄影作品在审美上达到高水平的效果,引发观众的共鸣和喜爱。
二、摄影美学的发展历程摄影是一门兼具科学和艺术特性的艺术形式。
在摄影美学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19世纪初,摄影被人们视为科学和技术,相机的发明开创了摄影的历史。
最初的摄影产物是工业革命时期的黑白照片,它们表现了对现实的真实记录,但是却缺乏艺术的表现力和审美价值。
20世纪初,随着摄影技术的不断完善,摄影开始逐渐走向艺术化的发展道路。
摄影知识基础知识简答

摄影知识基础知识简答
摄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和技术,涉及到多个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摄影的基础知识简介:
1.光线:
光线是摄影的灵魂。
了解光线的方向、强度和色温对于拍摄质量至关重要。
自然光和人工光源都是影响照片效果的因素。
2.相机:
理解相机的基本构造,包括镜头、快门、光圈等。
不同类型的相机(单反、微单、傻瓜相机等)适用于不同的拍摄需求。
3.曝光:
曝光是指相机对光线的控制,包括快门速度、光圈大小和ISO感光度。
正确定义曝光可以避免照片过曝或欠曝。
4.对焦:
学会使用相机的自动对焦功能或手动对焦,确保照片清晰。
对焦点的选择影响照片中主体的清晰度。
5.构图:
掌握构图基础原则,如黄金分割、对称、平衡等。
确定拍摄主体,避免杂乱的背景。
6.白平衡:
白平衡调整相机对不同光源的适应性,确保照片中的颜色真实。
自动白平衡和手动白平衡的使用。
7.景深:
景深是指照片中清晰的范围,由光圈大小决定。
大光圈(小f值)产生浅景深,小光圈(大f值)产生深景深。
8.快门速度:
快门速度控制拍摄时间,影响照片中运动的表现。
快速快门用于冻结运动,慢速快门可呈现运动轨迹。
学摄影的十大知识

学摄影的十大知识摄影是一门充满魅力和创意的艺术,它能够记录下美好的瞬间,传达情感和故事。
对于想要学习摄影的朋友来说,掌握一些关键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学摄影的十大知识。
一、相机的基本操作要学好摄影,首先要熟悉自己手中的相机。
了解相机的各种按钮、菜单和功能,如快门速度、光圈大小、感光度(ISO)、对焦模式等。
不同的相机可能操作方式略有不同,但基本原理是相通的。
掌握如何调整这些参数来适应不同的拍摄场景,是拍出清晰、曝光准确照片的基础。
快门速度决定了相机快门打开的时间长短。
较快的快门速度可以定格瞬间,适合拍摄运动中的物体,避免模糊;较慢的快门速度则能捕捉到物体的运动轨迹,营造出流动的效果,常用于拍摄夜景中的车流、水流等。
光圈大小影响着景深,也就是照片中清晰范围的大小。
大光圈(如f/18、f/28)可以产生浅景深,使主体突出,背景虚化,常用于人像摄影;小光圈(如 f/8、f/11)则能获得大景深,让前景和背景都清晰,适合拍摄风景。
感光度(ISO)则控制着相机传感器对光线的敏感度。
低 ISO 值(如 100、200)画质细腻,但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可能需要较长的曝光时间;高 ISO 值(如 800、1600 及以上)可以在暗光环境下提高快门速度,但会增加噪点,影响画质。
二、构图原则好的构图能够让照片更具吸引力和表现力。
常见的构图原则有三分法构图、对称构图、引导线构图、框架构图等。
三分法构图是将画面分为九宫格,将主体放在交叉点或线上,使画面平衡而富有动感。
对称构图能给人一种稳定、和谐的美感,常用于建筑、倒影等拍摄。
引导线构图利用线条引导观众的视线到主体上,增强画面的纵深感。
框架构图则通过利用窗户、门框等框架元素将主体框住,突出主体,增加画面的层次感。
在实际拍摄中,可以根据拍摄对象和想要表达的情感灵活运用这些构图原则,或者将多种构图方式结合起来,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三、光线的运用光线是摄影的灵魂。
摄影美学基础知识

摄影美学基础知识
摄影美学基础知识是摄影艺术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构图、光影、色彩、线条、形状等元素。
构图是指照片中主体的位置、大小、角度等,它可以决定照片的
层次感和视觉效果。
在构图中经常使用的技巧包括对称、平行、对角
线等。
光影是指照片中的光照和阴影,它可以决定照片的明暗和立体感。
在拍摄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光源和角度,以达到最佳的光影效果。
色彩是指照片中使用的颜色,它可以让照片更加饱满和丰富。
在
拍摄中需要注意色彩的搭配和对比,以达到最佳的色彩效果。
线条是指照片中的线条和形状,它可以决定照片的动感和美感。
在拍摄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角度和构图,以凸显线条和形状。
这些摄影美学基础知识是摄影艺术创作的必备素材,只有深入了
解和熟练掌握它们,才能够拍出高质量的照片作品。
摄影专业基础知识

摄影专业基础知识:
1.光圈:光圈越大(数字越小),进入的光线更多,照片会越亮;另一方面,大光圈景深更浅,拍摄人像背景更加梦幻。
光圈越小(数字越大),进入的光线较少,照片会较暗;用小光圈背景会更为清晰,拍摄风景保证能捕捉全部画面。
2.快门速度:快门速度越高,就越能够将快速的动作定格,捕捉犹如凝固的效果。
快门速度越低,捕捉到的动作将更不清晰,长曝的话更会拍摄对象会变得朦胧。
3.ISO感光度:低感光度适合在光源充足的环境拍摄,画面中出现的噪点会比较少;在光源不足的环境适宜用高感光度拍摄,但感光度越高,噪点就会越多。
4.焦距:镜头的焦距越长,视角就越窄;反之亦然。
5.构图基础:三分法、对角线等构图技巧可以提升摄影作品的视觉效果。
6.色环:掌握色环可以理解摄影配色,例如处于色环对角线的互补色和在色环中相邻的近似色。
7.感光元件比例:了解不同感光元件的比例和面积可以帮助摄影师选择合适的器材和拍摄参数。
8.拍摄模式:不同的拍摄模式可以应对不同的拍摄场景和需求,如P模式、A/AV模式、S/TV模式和M模式等。
9.反光板的使用:反光板可以调整拍摄对象的照明效果,增加照片的层次感。
10.闪光灯和小镜的使用:通过使用闪光灯和小镜,可以获得更柔和的闪光效果。
11.外置闪光灯的方向:将外置闪光灯朝上或斜上方向照射,利用墙壁或天花板反射灯光,可以获得更柔和的光影效果。
摄影基础知识要点

摄影基础知识要点1、什么是景深简单的讲就是焦点前后的清晰范围。
当我们通过镜头对被摄物体对焦时,在焦点的前后都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范围,这个范围就叫景深。
2、影响景深的因素镜头光圈、镜头焦距、拍摄距离3、控制景深。
其作法是:光圈越大;景深越小。
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4、镜头的焦距也是影响景深的主要因素。
焦距越长(长焦),景深越小;焦距越短(广角),景深越大。
5、拍摄距离对景深的影响:拍摄距离越远,景深越大;拍摄距离越近,景深越小。
6、我们在取景构图时,应尽量把视觉中心放在“黄金分割线”或“点”的周围。
这样可以得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7、1)立体构图的透视关系(近大远小)2)立体构图的景次关系(被摄主体前面的景物叫前景,后面的景物叫后景,在被摄物体后面起陪衬作用的景物叫背景。
)3)立体构图的层次关系(被摄主体距镜头近的物体看起来清晰;远的物体看起来模糊,景物前后的浓淡差别;也就是说景物距镜头的不同距离所形成不同浓淡影像的差别叫层次。
在彩色摄影中用不同色彩分割的不同距离的景物也叫层次。
)4)、立体构图的虚实关系(虚与实的强烈对比使画面构成虚实不同的立体空间感。
)8、景别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9、影响景别的因素有两个:一是拍摄距离(拍摄距离远,景别大;拍摄距离近,景别小。
)二是镜头焦距(镜头的焦距越小(短),景别越大;镜头的焦距越大(长)景别就越小。
)10、余量:1)视觉余量(给眼睛的视线方向留出空间,让视线有延伸感。
这种空间叫“视觉余量”。
)2)运动余量(物体运动方向前都应留出相应的余量,以示物体的动感和延伸感。
)3)朝向余量(正面余量大;背面余量小,阳面余量大;阴面余量小。
)11、留白:在画面的构图时,除被摄物体所占的空间外,其它的空白画面叫留白。
12、拍摄高度:是指被摄物体位置和距离不变,机位垂直移动的角度变化。
13、拍摄角度:是指以被摄物体为中心,延水平方向变换角度的拍摄方法。
机位以水平方向围绕被摄物体移动。
摄影入门的所有基础知识

摄影入门的所有基础知识摄影是一门既简单又复杂的艺术。
入门的过程有时候让人感到兴奋,有时候却又充满挑战。
不过,别担心!我们一起走过这段旅程,慢慢领会其中的奥妙。
一、基础知识1.1 相机的种类市面上的相机种类繁多。
首先,有数码单反相机(DSLR)。
它们像小巨人,功能强大,适合追求画质和灵活性的摄影爱好者。
接下来是无反相机,轻便又时尚,适合随身携带。
如果你想简单入门,数码相机或手机摄影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如今的手机相机功能已经很强大,拍出来的照片也很赞。
1.2 曝光三要素在摄影中,曝光三要素是最基本的概念。
光圈、快门速度和ISO。
这三者如同三位舞者,互相配合,创造出美丽的画面。
光圈决定了景深,快门速度影响了运动的捕捉,ISO则影响了画面的亮度与噪点。
掌握它们,你就能在不同的环境中自如应对。
二、构图技巧2.1 经典构图法则构图是摄影的灵魂。
常见的有“三分法则”。
将画面分成三等分,重要的元素放在交点上,效果更佳。
还有对称构图,简洁而又和谐。
尝试多角度拍摄,或许会发现意想不到的美感。
2.2 光线的重要性光线是摄影的魔法。
早晨和傍晚的“黄金时刻”光线柔和,色彩丰富。
逆光、侧光也可以创造出惊艳的效果。
记得,好的光线能让平凡的场景变得不平凡。
2.3 颜色与情感色彩能传递情感。
温暖的色调让人感到舒适,冷色调则显得清新。
尝试搭配不同的颜色,发现画面的层次和情感。
每一张照片都是一段故事,而颜色就是叙述者。
三、后期处理3.1 常用软件拍完照之后,后期处理不可少。
常用的软件有 Lightroom 和Photoshop。
前者主要调整亮度、对比度和色彩,后者则适合进行更复杂的编辑。
后期处理是让你的作品更加完美的关键步骤。
3.2 拍摄与后期的平衡有些人认为后期处理可以弥补拍摄时的不足。
但其实,拍摄与后期应该是一种和谐的关系。
拍摄时尽量做到完美,后期只需修饰。
这样能让你在每一次拍摄中都有成长。
四、实践与创意在掌握了基础知识后,实践是最重要的。
摄 影 美 学 基础知识

摄影美学基础知识一、照相机(一)相机的种类1、以成像的幅面分有135(24×36mm)和120(60×60mm)2、以取景的方式分有机背取景照相机,直视取景照相机,反光取景照相机(双镜头反光和单镜头反光)3、以成像的介质分有胶片照相机和数码照相机(二)胶片(传统)照相机 1、全手动相机 2、自动相机(1)光圈优先(A模式)(2)快门优先(S模式)(3)全手动(M模式)(4)全自动(P模式) 3、镜头(焦距)(1)定焦镜头镜头的焦距固定不变,有:标准镜头50mm,广角镜头24mm、28mm,鱼眼镜头18mm以下,中焦镜头、长焦镜头等。
(2)变焦镜头镜头的焦距可以变化,有中短变70mm,中变70-200mm和长变200mm 以上,望远镜头。
4、光圈(孔径与f值)▲ 光圈是以f值来表示,典型的f值有:f\\2, 2.8, 4, 5.6, 8, 11, 16,等。
通常被称为“档”。
▲ f值表示镜头焦距相对于镜头孔径有效直径的倍数。
▲ 由此说明:1、f值是与影像的亮度相关的。
2、f值的数字大小与镜头的通光量是成反比的,每一级差为四倍。
3、f值与镜头焦距长短和照相机尺寸无关,只要f值相同,影像的亮度就相同,即使更换镜头。
▲ 镜头的f值越小,通光亮就越大,同一焦距镜头的价格就越高。
▲ f值的大小与快门的时间和景深构成一定的关系。
5、快门快门是指暴光的时间长短。
从30秒到秒1\\4000不等,还有B门和T门。
快门的级差与光圈的级差形成互补关系。
结论: 1.镜头焦距与拍摄距离有关,焦距越短,视角越大,拍摄距离越近,场面就越大,空间向后延伸; 焦距越长,视角越小,拍摄距离越远,场面就越小,空间向前紧缩。
即:拍近景用广角,拍远景用长焦,但都有一定的变形。
2.光圈值是通光亮的大小,与焦距长短无关,不同镜头只要F值相同,暴光量就相同,F值的数字大小与镜头的通光量是成反比的,每一级差为四倍。
即数字越小,光圈就于大;数字越大,光圈就越小。
学习摄影至少要知道哪些美学知识呢?

学习摄影至少要知道哪些美学知识呢?一、文章总论述美学是研究人与世界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一种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人生体验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
也就是说,美学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该专业从属于哲学,要学好美学,需要扎实的哲学功底和艺术涵养,它既是一门思辨的学科,又是一门感性的学科。
美学与文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神话学等等有紧密的联系。
美学的基本问题:是“美本质,审美意识,同审美对象的关系”等。
是研究的哲学问题,“美的艺术的哲学”。
美的对象:“自然美,艺术美,现实美,社会美”。
美学,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的都是经过人的感性,理性作用之后的结果。
二、摄影的美学5大特征1、美学的概括与集中通过摄影的构图等技法,对素材进行选择取舍,删繁就简,也就是删掉去除多余的部分,强调具有特征的富有表现力的细节,突出主题,达到摄影的高度。
2、创造独特的时空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
运用蒙太奇技巧以及摄影的构图技法,比如摄影的大气透视和空间透视,线条引导,框架等等构图原理,对现实的时间和空间的选择,加工和改造,创造新的时间感,立体感和空间感。
3、形成不同的节奏,创造摄影风格。
通过摄影的的元素,光线,色彩,线条,影调,景点。
形成有节奏性的重复性的间隔的秩序,形成节奏,旋律,韵律创造出摄影的风格。
4、表达喻意,创造意境。
在摄影的创作中,通过对被摄体大自然和大千世界现实的描述和刻画,形象的表达抽象的概念,使摄影作品,具有象征,比喻,哲理,特定的喻意,创造出特定的摄影意境。
5、激发观众的联想和想象通过摄影的技法来表现摄影画面的内容,通过现实来体现摄影者的情感,赋予深刻的思想内容,这些会影响观者的思想情绪和心理反映,给人们以联想和想象。
三、学习摄影至少要学习哪些美学知识?根据以上文章对美学的概念论证,对美学思想内涵,美学的形式和内容,美学的哲学辩证关系,美学原理的论述,以及通过详细论证美学的5大特征,我坚信大家对美学有一定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照相机(-)相机的种类1、以成像的幅面分有135 (24X36mm)和120 (60X60mm)2、以取景的方式分有机背取景照相机,直视取景照相机,反光取景照相机(双镜头反光和单镜头反光)3、以成像的介质分有胶片照相机和数码照相机(二)胶片(传统)照相机1、全手动相机2、自动相机(1)光圈优先(A模式)(2)快门优先(S模式)(3)全手动(M模式)(4)全自动(P模式)3、镜头(焦距)(1)定焦镜头镜头的焦距固定不变,有:标准镜头50mm,广角镜头24mm、28mm,鱼眼镜头18mm以下,中焦镜头、长焦镜头等。
(2)变焦镜头镜头的焦距可以变化,有中短变70mm,中变70-200mm和长变200mm以上,望远镜头。
4、光圈(孔径与f值)▲光圈是以f值来表示,典型的f值有:f\2, 2.& 4, 5.6, & 11, 16, 等。
通常被称为“档”。
▲f值表示镜头焦距相对于镜头孔径有效直径的倍数。
▲由此说明:1、f值是与影像的亮度相关的。
2、f值的数字大小与镜头的通光量是成反比的,每一级差为四倍。
3、f值与镜头焦距长短和照相机尺寸无关,只要f值相同,影像的亮度就相同,即使更换镜头。
▲镜头的f值越小,通光亮就越大,同一焦距镜头的价格就越高。
▲f值的大小与快门的时间和景深构成一定的关系。
5、快门快门是指暴光的时间长短。
从30秒到秒1\4000不等,还有B门和T门。
快门的级差与光圈的级差形成互补关系。
结论:1.镜头焦距与拍摄距离有关,焦距越短,视角越大,拍摄距离越近,场面就越大,空间向后延伸;焦距越长,视角越小,拍摄距离越远,场面就越小,空间向前紧缩。
即:拍近景用广角,拍远景用长焦,但都有一定的变形。
2.光圈值是通光亮的大小,与焦距长短无关,不同镜头只要F值相同,暴光量就相同,F值的数字大小与镜头的通光量是成反比的,每一级差为四倍。
即数字越小,光圈就于大;数字越大,光圈就越小。
光线越差,光圈越大(F值越小);光线越强,光圈越小(F值越大)。
3.快门与光圈成对应关系,相同的暴光值,每增大一级光圈,就要加快一级快门,反之亦然。
4、胶片的感光度(ISO)同样与快门或光圈形成对应关系。
6、景深▲景深是指在一次镜头聚焦调节中,所成影像的最远部分和最近部分之间的距离,这个影像应有可以接受的清晰细节,即清晰范围。
▲景深与f值的关系:反比关系。
▲景深与镜头焦距的关系:反比关系。
结论:1、可以通过调节光圈来控制景深:需要大景深,就用小光圈;需要小景深,就用大光圈。
2、可以通过调节焦距来控制景深:需要大景深,就用短焦距;需要小景深,就用长焦距。
3、可以通过调节拍摄距离来控制景深:需要大景深,就用远距离;需要小景深,就用近距离。
4、景深越小,就越需要聚焦准确,越需要选择好聚焦点。
什么是摄影构图?根据拍摄意图,用比现实生活更富有表现力的表现形式,把现实生活为基础的拍摄对象作有机的安排,形成画面。
一、摄影构图的要素(-)摄影构图的要素组成摄影行为是由三个方面参与:拍摄者,被拍者,相机,由此决定了一幅摄影作品的构成和是否成功,同样离不开三方面的要素:人的主观要素、对象的客观要素和表现的形式要素。
•人的主观要素:思想、修养、技能。
思想:包括艺术观念、创作方法、创作意图等。
修养:包括情感、艺术修养、审美情趣等。
技能:包括取景(选择)、把握瞬间等。
•对象的客观要素:故事(内容)、人物、场景。
故事(内容):包括题材(拍什么)、情节(什么事)人物:包括形体、动作、表情。
场景:包括时空、场面。
•表现的形式要素:拍摄位置、镜头、光色、影调、线条、制作条件等。
(二)摄影构图要素处理方式(思维方式)上述三方面的构图要素,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整个摄影构图,要素之间相互制约而乂相辅相存。
在摄影活动中如何处理呢?通常有三种方式:以意寻象、以象寻意和形式独立。
•以意寻象:先定主题,根据创作意图选择拍摄对象和表现形式。
这种方式摄影师的意图起着决定的因素。
•以象寻意:先确定拍摄对象,然后确定主题和表现形式,这种方式拍摄对象起着决定的因素。
•形式独立:造型艺术毕竟是视觉艺术,目的在于要提供美的享受,单纯追求画面的美也属正常,这种方式拍摄形式和手段就起着决定的因素。
二、摄影构图的特性绘画:景象一一抽象(创造)—匚'象一一构图一一形象(作品)其特性是“创造”。
摄影:景象—匚'象一一构图(选择)一一再现(作品)其特性是“再现”。
这种“再现”的特性就决定了摄影构图的镜头性,现场性,时间、机遇的瞬间性。
(-)摄影构图的镜头性由于镜头的光学性能,使得镜头摄取的景象与人的眼睛看见的景象产生差异,使得镜头成为摄影构图的重要手段,摄影构图所得的形象,也就不同于其他造型艺术的艺术形象。
•用镜头选择拍摄对象:只要镜头所见的“东西”,都将纳入画面,没有艺术价值的东西,只能用景物之间的遮挡、影调或光线的明暗等摄影手段将其掩饰,或者排斥在画面之外。
•用镜头结构拍摄对象:画面的结构,景物的位置安排,都是通过镜头来实现,所以,镜头决定了形象的形态及构成形式。
•镜头的影像透视效果:不同镜头的不同透视效果,给我们提供了运用镜头构图的特殊方法和111此产生的特殊的画面效果,如摄影构图中的“配景缩小法”、空间压缩法等,使画面具有鲜明的摄影景象特色。
•虚与实的影像构成:这是利用镜头的景深特性处理影象的虚与实,有利于突出主体,有利于建立视觉中心,有利于画面构图,增加画面的艺术魅力。
•象形的写真:可以真实地再现客观对象,使画面产生质感。
(二)摄影构图的现场性摄影只能在现场拍摄,面对拍摄对象直接进行摄影创作。
•现场性给摄影作品带来了其他艺术作品不能带来的“纪实性”的艺术特色。
同时也给摄影家的创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现场性并不意味着画面不可改变,可以通过改变摄影位置、角度、光线,甚至利用其他摄影附件等手段来改变现场的构图、影调和色彩。
(三)摄影构图的时机、机遇与瞬间性•时机:同一拍摄对象,不同的时候有不同的形象效果,摄影作品要想获得完美的构图效果,必须选择最佳时机。
•机遇:是指偶然出现的特定时空的景象、事物或个别对象的时机。
对摄影构图有“可遇而不可求”的特殊意义。
这种不可再现的画面景象,使得摄影艺术有了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但抓住这种机遇,需要作者敬锐的观察力和发现能力。
•瞬间:一是暴光的瞬间;一是对象变化的瞬间。
摄影是瞬间的艺术,因瞬间的“定形”而产生永恒的美。
一、画面构图的影象构成成分画面构成成分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从拍摄对象来看,有主要对象、次要对象和环境对象,于是就有了主体、陪体和环境;从主体位置来看,有主体前面景象和主体后面景象,于是就有了前景和后景(背景)。
它们的不同组合,就形成了不同的画面。
(―)主体1、主体含义:主体就是拍摄时关注的主要对象,是画面的主要构成成分。
可以是人、物、景。
2、主体应具备的条件•内容条件:是画面的主要表现者:即拍什么(谁)?•形式条件:是画面结构的中心:即摄影构图的依据。
以它来确定其他景物的位置、大小,以及线条、影调、色彩等。
3、主体的地位:是画面的主要信息所在,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起着主导和支配的地位。
4、如何处理主体:鲜明突出。
要注意对象的选取和造型形式。
•对象的选取,要选取有内涵意义和视觉鲜明的对象,以引起观众的注意。
•造型形式上要注意主体的位置和主体在画面中所占的面积大小两个问题。
主体位置:一般应在视觉中心一一画面中心或黃金分割线(点)上。
面积大小:要考虑画面的适当与均衡。
(二)陪体1、陪体的含义:陪体就是与主体有密切关系的对象。
2、与主体的关系:主与次。
3、陪体的作用•内容上:帮助主体完成画面的内容和主题。
•构图上:均衡画面、美化画面和渲染气氛。
4、如何处理陪体:既要与主体相呼应,乂不要分散观众的注意力。
(三)环境1、环境的含义:环境是主体周围的景色一一人物、景物和空间。
2、环境的作用•交代画面的时间、空间、季节等自然因素。
•帮助叙事、表情、表意。
•帮助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面貌。
•说明事件发生的原因、背景。
•烘托气氛、表现情调。
3、如何处理环境:简练确切,宇缺勿乱。
(四)前景1、前景的含义:前景是指主体前方,最靠近镜头的景物。
2、前景的资格:前景是一个位置概念而不是内容概念,由此,不论是主体、陪体还是环境,只要在这个位置上,都有资格。
3、前景的特点:视觉上产生明显前突的感觉。
4、前景的作用•内容上:可以直接表现主题。
第一、前景就是主体,直接表现主题:第二、前景是陪体,帮助主体表现主题。
•情感上:可以借前景烘托、渲染情感。
•形式上:可以帮助画面构图。
第一,可以展现空间,形成多层次或多景次;第二、有装饰、美化画面的效果。
•还可以借前景来交代环境、时空等特点。
5、如何处理前景•应占有适当的位置和面积。
可以在边线、四角、框型,甚至布满画面,但不能影响主体的视觉中心,以免喧宾夺主。
•构图手段上可以利用虚实、影调、色彩摄影手段来美化画面。
(五)背景(后景)1、背景的含义:画面主体后面的景物。
可以是人物(多为群像)自然景色、建筑物等。
2、背景的作用:与环境相同。
3、背景与主体的关系:图(主体)与底(背景)。
所以应使主体突出于背景。
4、如何处理背景:要注意把主体从背景中分离出来。
因此,主体应与背景在光线的明暗、影调的深浅、色彩、动静、虚实等方面有所差别,以便形成对比,使主体的形象鲜明突出。
二、影象的构成要素摄影画面是山影象构成,而影象则是山光线的明暗影调、线条、色彩这些视觉要素构成。
这些视觉诸要素的处理是否得当,运用是否成功,是每一个摄影者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摄影作品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尤其是衡量作品艺术价值的重要因素。
(-)影调1、影调的性质和特性影调就是在摄影画面中的一系列不同等级的黑、白、灰的表现。
它是黑白摄影构成可视形象的基本要素。
它的自然属性,就是客观景物的立体形状,表面结构的光学性质,在光线的照明下,所呈现出的一系列不同等级的明暗变化。
2、影调在摄影构图中的作用和意义影调是处理造型、构图以及烘托气氛、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
•影调以黑、灰、白为代表。
黑白是影调的两极,灰是两者之间的过渡层次。
黑、白、灰,从科学的意义上说反光率在75%以上,大体都可以说是白;反光率在10%以下,都可以说是黑;反光率在10%〜75%之间,则都可以说是不同程度的灰。
从这里可以看出,黑、白只有两极的很小的范围。
•灰的构图意义:产生层次和表现细节。
纵观黑白摄影作品,其影调变化无一不是灰的过渡层次处理,或有或无、或灰的层次多少的变化。
曲此看来如何处理好灰(黑白之间的过渡层次)就是影调处理的重要的问题了。
•黑与口的构图意义:产生明暗的视觉效果。
在摄影实践中,明暗层次能表现出千姿百态的视觉形象。
并且可以给人以不同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