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分数》教案

合集下载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分数》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分数》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分数》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分数》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四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P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复习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有用的信息,理解简图中表述的意思进行分数内容中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复习。

情感体验与价值观: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设计意图:
这节课的内容,主要解决看图写分数,看图理解整体中的部分,这些问题在三年级学习中或多或少已碰到过,这节课进行集中地梳理、练习。

主要的是要复习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这个内容。

教学中,通过群体中元素的变化,使学生懂得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强化平分的概念,掌握有关分数的知识。

教学难点:
强化平分的概念,掌握有关分数的知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实物投影仪、练习纸。

教学过程:
〈新知探究阶段〉
一、复习分数的有关知识。

1.请学生折纸。

要求: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分。

2.请学生说一说:你把这张正方形的纸平分成了几份?
3.请学生涂色:平分成几份就涂几分之一。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分数的加减法(第二课时)》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分数的加减法(第二课时)》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分数的加减法(第二课时)》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读懂分数,掌握分数的加减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了解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体验探究方法的学习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对待分数的态度变得积极;增强自信心;感受上课的愉悦。

二、教学重点掌握分数的加减法。

三、教学难点掌握同分母的分数和异分母的分数相加、相减的方法。

四、教学内容及历程1、导入教师出示以下问题:小明拿了两个苹果,小红拿了一个苹果,他们一共拿了几个苹果?看看答题的图:这是第二节数学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简单的分数并且了解了分数的定义等相关内容,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如何计算分数的值。

2、新知1)同分母的分数相加、相减(1)相加引导学生观察以下分数,找出它们的规律:1/4 + 2/4 = 3/43/4 + 4/4 = 7/45/4 + 6/4 = 11/47/4 + 8/4 = 15/4教师指导学生一同观察,以此类推,找到合适的计算方法(2)相减引导学生同样观察以上四组计算,找出相减的方法3)异分母的分数相加、相减这节课我们只需要掌握两个异分母的分数相加的方法,如下:(1)通分后,两分子相加,保留分母不变。

例如:1/2 + 3/4 = 2/4 + 3/4 = 5/4(2)不通分,直接相加,然后再化成最简分数。

例如:1/2 + 1/3 = 3/6 + 2/6 = 5/6提醒学生要化为最简分数。

3)异分母的分数相减自己进行练习后,请自我核对。

3、巩固(1)完成练习册的同步课时训练题,自我评估,发现自己的不足。

(2)对于同学们的练习不足之处进行重点讲解。

四、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分别学习了分数的加减法,包括同分母的分数相加、相减,异分母的分数相加、相减的方法。

希望同学们在后续的学习当中要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为学好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沪教版小学数学四上1.5分数word教案 (3)

沪教版小学数学四上1.5分数word教案 (3)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分数 3教学内容:分数教材解读:教材在复习分数的初步知识的同时,第一次出现用不同的分数来表示同一部分,使学生初步认识相等的分数,这一知识将在本册教材的第三单元教学中继续学习。

教材复习分数的初步知识的例题既有以前学习分数概念时出现的平面图,而且出现了立体图,意在丰富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及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材通过具体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认识到两个二分之一所表示的数量是不同的。

这样也就引起了学生的思考,同样是二分之一,它们所表示的巧克力数为什么不一样?或者是为什么这两份巧克力的数量不同,但是都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呢?从而初步体会到分数概念中“比”的含义。

学生解读:学生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初步感受并掌握了分数的概念,能够运用线段模型、面积模型、离散模型表示分数。

从立体图中读取分数对学生来说,除了考虑几行几列,还需要考虑几层。

初步认识相等的分数对于学生来说具有挑战性,学生需要有序的思考,进而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将几个最小的单位看作一份,再思考整体可以平均分成这样的几份。

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体会分数概念中“比”的含义,是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学生会借助对分数概念的理解来思考这个问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

2.初步认识相等的分数。

3.初步体会分数所含有的“比”的含义。

4.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独立思考与他人合作交流中感悟知识。

2.在比较、实践反思中学会归纳知识。

情感与态度:在学生主动学习中激发学生参与实践交流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1.初步认识相等的分数。

2.初步体会到分数“比”的含义。

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常规积累用图示表示下列分数,并说说分数的意义。

21439710586独立思考记录本记录思考过程同桌交流复习分数的意义一、开放引入(一)理解相等的分数将学生所画图示展示于黑板,思考观察,你发现了什么?1.分类2.从图形中相等的大小理解相等的分数。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分数》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分数》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分数》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认识分数的概念,会用分数表示物品的部分;(2)认识假分数和真分数的概念;(3)掌握分数的比较大小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2)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认识分数的概念;(2)掌握分数的比较大小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2、难点:(1)分数的加减法运算;(2)掌握假分数和真分数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1、教具准备:数学课件、半个西瓜和橡皮泥。

2、教学步骤:(1)导入:上课前,老师在课桌上放置半个西瓜和橡皮泥,询问学生,半个西瓜分成五块,如果有三个人共同分享,每个人可以分到几块西瓜?再问如果有两个人,每个人可以分到几块西瓜?通过这种方式引出分数的概念。

(2)讲授:a、认识分数①分数的定义及分数的基本概念:分母、分子。

②分数的表示方法:用分数线表示分数,如:$\\dfrac{5}{6}$。

③分数的读法:分数线上的数读作分子,分数线下的数读作分母,如:$\\dfrac{5}{6}$读作“五六”。

b、真分数和假分数在这部分,老师通过多个实例来引导学生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并从几何形态上进行解释。

如:$\\dfrac{3}{4}$是真分数,它表示有3份物品中有4份被分成相等的部分,并且只取了其中的3份;而$\\dfrac{6}{4}$是假分数,它表示有6份物品中有4份被分成相等的部分,并且取了其中的6份。

这时,老师可以用半个西瓜和橡皮泥来进行演示。

c、分数的比较大小通过比较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引导学生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并提示学生可以将分数化为相同的分母进行比较,如$\\dfrac{1}{4}$和$\\dfrac{3}{8}$,通分得到$\\dfrac{2}{8}$和$\\dfrac{3}{8}$,显然$\\dfrac{3}{8}$大于$\\dfrac{1}{4}$。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分数的加减法(第一课时)》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分数的加减法(第一课时)》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分数的加减法(第一课时)》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分数的加减法概念,并能够应用分数的加减法计算问题。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对分数问题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学会灵活运用分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分数的加减法。

2.教学难点:通过基础的分数知识来解决分数的加减法问题。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1. 教学内容1.分数的加减法定义及规律。

2.分数的加减法公式及运算方法。

3.分数的加减法应用例题。

2. 教学方法1.教师引导:通过具体事例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加减法定义及规律。

2.组织活动: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对分数加减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独立完成:通过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导入1.教师通过给学生举例子的形式,让学生回顾分数的定义和分数的基本运算方法。

2.教师通过幼儿园的游戏来帮助学生理解分数,如“折纸游戏”。

2. 提出问题1.通过给学生提出一些实际的问题,如:把3/4和2/3相加,得到的结果是多少?把5/8和3/4相减,得到的结果是多少?等问题。

2.引导学生探究分数的加减法规律。

3. 讲解分数的加减法公式及运算方法1.让学生预习课文,然后进行板书讲解。

2.让学生自行探索分数加减法的公式及运算方法,并培养学生对分数加减法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分组活动1.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分享,共同探讨分数的加减法并解决问题。

2.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表达情况给予引导和帮助。

5. 独立完成1.让学生独立完成分数加减法的练习题,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

2.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懂之处。

五、教学评价1.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和解决学生的疑问和迷惑。

2.教师将对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评价和记录,为后续的教学提供有力的参考。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分数大小的比较》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分数大小的比较》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分数大小的比较》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大小的概念,并能够用适当的符号进行比较。

2.掌握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准确地判断两个分数的大小关系。

3.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分数大小比较问题。

二、教学准备
1.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分数大小的比较》教材。

2.板书工具、黑板、粉笔。

3.游戏道具:纸牌或卡片。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
教师将粉笔准备好,将黑板上的“分数大小的比较”标题淡化,引导学生回忆课堂学到的有关分数大小比较的内容。

2. 概念讲解
教师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分数大小的概念。

首先,教师写下两个分数:。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分数》教案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分数》教案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分数》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分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规则;2.能够读写常见的分数;3.能够比较大小、化简分数;4.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实际问题中应用分数。

教学重点:1. 学习分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规则;2. 比较大小、化简分数;3. 掌握分数的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1. 掌握分数的基本运算规则;2. 理解分数的实际应用。

教具准备:1. 分数模型;2. 小白板和白板笔;3. 学生练习册。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知识(5分钟)1.老师用分数模型介绍分数的概念,例如将一个长方形分成几等分,其中的一部分就是分数。

2.通过举例子让学生了解分数的读法和写法,例如:1/2读作“一半”,写作“1/2”。

Step 2 学习分数的大小比较(10分钟)1.让学生观察分数的大小规律,例如:分母相等时,分子越大,分数越大;分子相等时,分母越大,分数越小。

2.对比分数的大小进行练习,例如:比较1/2和1/3的大小。

Step 3 学习分数的加减法(15分钟)1.先通过具体的分数模型介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例如:1/2 + 1/4 可以用两个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分别代表1/2和1/4,再将它们合并起来得到结果。

2.让学生互动参与,用分数模型解决一些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Step 4 学习分数的化简与约分(10分钟)1.让学生了解分数的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以及化简与约分的意义。

2.通过具体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化简和约分的方法。

Step 5 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分数(10分钟)1.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灵活运用分数进行计算。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解题的方法和答案。

Step 6 小结与评价(5分钟)1.复习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分数的概念、大小比较、加减法和化简与约分方法。

2.对学生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分数的掌握情况。

Step 7 课后作业(5分钟)布置适当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数模型和具体问题引入分数的概念,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分数。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分数》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分数》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分数》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的含义和性质,能正确读写分数;2.掌握分数的比较大小和相等判断方法;3.能将一个整数化简为带分数形式;4.熟练掌握分数的加减运算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分数的读写和比较大小方法;2.理解分数的加减运算原理。

三、教学准备1.大白板和白板笔;2.教学课件PPT;3.教材《沪教版四年级上册》;4.学生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数的读写方法,通过提问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考,例如:我们如何读写数值25?如果将25平均分成5份,每一份又被细分为10份,我们该如何表示这一份?•出示一个矩形图形,将其分成5列,每列又分成10个小格子,引导学生理解图形表示的数值是25,并引导学生将每一份表示为1/5,每一个小格子表示为1/50,引导学生读写这个数值。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将这个数值25用分数表示为25/1和50/2。

2. 认识分数•引导学生观察分数的表示形式,分析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含义。

通过示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分子代表了被分成的份数,分母代表了总共分成的份数。

•引导学生在教材上找到相关的例子,观察并分析每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含义。

3. 分数的读写和比较•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跟读,引导学生正确读写分数。

同时,提示学生分子大于分母时,可以写出整数部分,然后写出真分数部分。

•出示一些分数,引导学生比较大小,通过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关系来判断分数的大小。

4. 分数的化简•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分数的化简是指将一个分数写成最简形式,即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共因子。

•引导学生用实例进行练习,将给定的分数化简为最简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化简的方法和原理。

5. 分数的加减运算•引导学生回顾整数的加减运算,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整数加减的原理。

•引导学生观察分数的加减运算,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加减运算与整数加减的相似之处。

•引导学生通过教材上的练习题进行练习,掌握分数的加减运算方法。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分数》教案.doc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分数》教案.doc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分数》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的读出分数,会写分数,掌握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2、理解“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我们可以用分数表示。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分的份数越多,得到的每一份就越少。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创设情境,由平均分引出1/2。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上课前先来个比赛怎么样?那就请你们注意认真听,比一比看谁反应快!(1)有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到几个?(2)有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到几个?(3)现在只有一个苹果了,还是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能得到几个呢?2、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到半个,那半个该怎么表示呢?同学们,能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表示一个苹果的一半吗?(画图、写汉字都可以)生:黑板板演,并简单介绍师: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了苹果的一半,你们的办法都很好。

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好?当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时,可以像这位同学一样用这个数1/2来表示。

”你们知道这个数叫什么名字吗?它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分数。

(板书:认识分数)二、体验感悟二分之一的具体含义1、师:(出示实物图形)你们看,现在我手中有个苹果,想想你可以怎样得到它的二分之一呢?(切)可现在老师手中拿的是苹果的图片,那你怎么才能得到他的二分之一(对折)师:为什么对折?师:是的,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说明是平均分。

(不说对称)(贴半个苹果图)师:我们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二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

说一说。

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二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找3、4个学生说说)师:那另一半苹果呢?它也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为什么?小结:(我们把这个苹果平均分成二份,这是其中的一份,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这是其中的另一份,它也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这两份合起来就是这个苹果。

最新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分数》教学设计

最新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分数》教学设计
二、教学重点:
1、初步认识相等的分数。
三、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到分数“比”的含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a)回忆一下分数的三个部位的名称:分数线、分子、分母。
b)巩固分数的含义:几分之几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有这样的几份。
c)回顾:分数的分母表示被平均分成的份数,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几份。
教学内容
分数
教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
2.初步认识相等的分数。
3.初步体会分数所含有的“比”的含义。
4.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独立思考与他人合作交流中感悟知识。
2.在比较、实践反思中学会归纳知识。
情感与态度:
在学生主动学习中激发学生参与实践交流的学习热情。
d)回顾如何圈出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
板书课题:分数
学生独立回答老师所提的问题,在回答过程中巩固分数的概念。
通过对分数有关知识的复习,为新授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探究阶段
1、用分数表示下面图中的涂色部分:
(1)学生先独立审题,再用不同的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2)重点讲解题3,怎样用3个不同的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关键在于如何看涂色部分,把多少个色块看成一份。
班级交流:怎么得到此分数的。
学生在观察中归纳。
学生独立审题,并用分数表示长方体中的绿色部分。
班内交流。
圈一圈、比一比、说一说。
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因为它们所对应的整体并不是等的,所以取相等的部分,大小不相等。
使学生初步认识相等的分数,为第三单元学习做铺垫。

沪教版小学数学《分数》教案

沪教版小学数学《分数》教案

沪教版小学数学《分数》教案第一章:分数的入门1.1 学习目标: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

1.2 教学内容:介绍分数的定义,分子、分母、分数线的关系,分数的读写方法。

1.3 教学步骤:1.3.1 引入:通过实物分配,让学生感受分数的概念。

1.3.2 讲解:讲解分数的定义,分子、分母、分数线的关系。

1.3.3 练习:让学生练习读写分数,并进行分数的比较。

第二章:分数的加减法2.1 学习目标: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2 教学内容:介绍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3 教学步骤:2.3.1 引入: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感受分数加减法的必要性。

2.3.2 讲解:讲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3.3 练习:让学生进行分数加减法的练习,并及时给予反馈。

第三章:分数的乘除法3.1 学习目标:让学生掌握分数的乘除法运算方法。

3.2 教学内容:介绍分数的乘法、除法的运算方法。

3.3 教学步骤:3.3.1 引入: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感受分数乘除法的必要性。

3.3.2 讲解:讲解分数的乘法、除法的运算方法。

3.3.3 练习:让学生进行分数乘除法的练习,并及时给予反馈。

第四章:分数的应用题4.1 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4.2 教学内容:介绍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3 教学步骤:4.3.1 引入: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感受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3.2 讲解:讲解如何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4.3.3 练习:让学生进行分数应用题的练习,并及时给予反馈。

第五章:分数的综合练习5.1 学习目标:让学生巩固分数的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5.2 教学内容:进行分数的综合练习。

5.3 教学步骤:5.3.1 引入: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感受分数综合练习的重要性。

5.3.2 讲解:讲解综合练习的解题方法。

5.3.3 练习:让学生进行分数综合练习,并及时给予反馈。

分数-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分数-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分数-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学习分数的概念和认识分数的计数单位,从而打好学习分数的基础。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本质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操作。

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点和教学内容如下:•分数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常见的分数形式和分数的拓展;•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简单操作。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学生能够掌握常见的分数形式和分数的拓展;•学生能够完成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简单操作。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列式子、图形等形式准确地表示分数;•学生能够灵活地利用分数进行计算。

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对分数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三、教学过程1.前置任务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回顾前面学习的内容,如整数的概念和认识等。

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将前面学习的知识和本节课相关联,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导入新课通过对分数这一课程的介绍和简单的图案展示,引导学生对分数这一概念进行感性认识。

然后,让学生阅读分数的定义与解释,并通过教师举例让学生了解分数的基本表示方法。

3.分组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然后进行探究环节,通过观察、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分数的基本形式和意义。

教师鼓励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彼此交流,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4.教师示范与学生模仿在探究过程的基础上,教师将分数与图形进行联系,并演示如何将比较复杂的数学问题,转化成简单的分数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分数运算能力。

5.综合应用在教师演示了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基本操作之后,学生可以通过教师提供的练习题进行分组练习,在实际操作中完成对分数的认识和应用。

6.互动交流最后,教师在黑板上展示大型分数图形,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旨在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分数的本质和运用。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听课、参与等反应,可以得知学生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同时,可通过随堂考试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针对其不足之处进行后续辅导和讲解,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沪教版四上《分数》教案

沪教版四上《分数》教案

沪教版四上《分数》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对整数、小数的理解,知道整数与小数的数位顺序表,会进行万、亿数的改写。

2.体会到数在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方面的价值,进一步发展数感。

3.通过复习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发展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灵活理解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一、旧知回顾:观察生活中的数,理解数的含义1.观察生活中的数(课件出示主题图中信息)师:请同学们来看屏幕上的信息,在这些信息中你能找到哪些熟悉的数?板书:有整数、小数、负数、分数、百分数。

2.理解数的含义师:你们知道这些数在信息中的含义吗?小结: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我们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数。

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复习数的有关知识。

(揭题)二、归纳分类,沟通联系第一条数轴比较正数和负数,比较整数和自然数A、你能说出数轴上这些数分别叫什么数吗?B、关于正数、负数你知道哪些知识?(引出:负数在0的左边,正数在0的右边,负数比正数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C、0是什么数?(引出:整数或自然数)D、哪些数是整数?最大的整数是几?最小的整数是几?哪些数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最大的自然数是几?E、整数和自然数差别在哪里?(自然数是整数的一部分。

)(整数中除了自然数还有像-1、-2、-3、-4————这样的数叫负整数。

(所以1、2、3、4也可以叫正整数。

)(自然数的计数单位是1)F、我们小学学过的数大部分是什么数?G、数轴上除了整数外,还有哪些数呢?第二条数轴1、比较分数和小数:(引出分数小数意义、单位,小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

)A、师:你能标出这些数吗?在数轴上标出 2.50,-1/2汇报过程A、这位同学在找分数和小数的对应点的时候,分别是怎么找的?B、谁听清楚了?(实际上是用了分数的意义和小数的意义找到的。

)C、说说什么叫做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什么叫做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计数单位?整数的计数单位是几?课件出示:(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

四年级数学上册 分数1教案 沪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 分数1教案 沪教版

分数教学目标:1.整体认识数射线,知道数射线上任何一个点都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

并初步实现“分数”概念从“过程”到“对象”的转变。

2.会在数射线上比较分数的大小。

并能直接进行相同分母或者相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

3.复习相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

4.在分数大小的比较中,促进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的提高。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数射线。

师: 这是一条我们熟悉的数射线,(图略)上面的各个点分别表示?(师指着数射线上的数,生一起读)2.( 在0与1中间点上一个点)提问:这个点(1/2)代表几?【设计意图:将学生熟悉的数射线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说说0与1中间的点表示的数 ,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

】二、展开(一)整体认识数射线。

1. 这个点表示21。

2.(课件覆盖片逐个出示数射线,分别在 31, 32;41 , 42, 43; 51,… 的地方点上圆点)。

提问:这些点又分别表示几?3.在数轴上找找 61 ,72 , , 95, 107这几个分数。

4.归纳:分数和自然数一样也可以在数射线上表示。

数射线上任何一个点都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

【设计意图:进一步发展在“分数墙”建立起的分数概念,体会、了解“分数”不仅仅是代表了一个操作过程,同时是一个数学对象,是一个象自然数一样可以表示在数射线上的数。

】(二)利用数射线比较分数大小1.先分类,再比较大小。

(有困难的可借助分数墙)83说说同分母和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2.把这些分数在数射线上找出来,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组织讨论交流,得出:在数射线上,右边的数比左边的数大,左边的数比右边的数小。

【设计意图:(这里出示的数射线单位长度相等,不比与学生说明。

)因为数射线是数轴的一部分,利用数射线上比较大小的方法是为以后学习数轴打基础的。

】小结:分数的大小,可以在数射线上一目了然地进行比较。

3.练一练。

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分数的大小。

(可借助数射线)4.可利用上面的数射线比,还可先找中间量,再利用中间量和另外两个分数分别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分数》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分数》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分数?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7页,分数乘、除法的复习。

教学提示:分数乘除法虽然在学习时分为两个单元,但两者密不可分,假设分数除法的意义根据分数乘法定义,分数除法的计算也是先转化为分数乘法再计算,所以将分数乘除法集中安排进展总复习。

分数乘除法需要复习的内容非常丰富,有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及计算,分数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倒数的意义,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含稍复杂的〕等等,这么多的知识点,很显然一节课是难以完成复习。

在复习内容的选择上,教学时把分数乘除法的意义、计算法那么及用分数乘除法的意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些分数乘除法的核心的、根底的知识作为总复习的内容。

之所以这样选择,是因为这些数和运算的意义虽然看来很简单,恰恰是学生后继学习的重要根底,学生理解不透,掌握不扎实,就运用不自如,就无法正确解决后面复杂的运算和问题。

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加深对分数乘、除法意义的理解,进步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才能,促进学生数的认识与运算的认知构造的开展和完善。

2.过程才能与方法:经历整理与复习的过程,初步学习一些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养成自觉整理的意识和习惯,对本册所学内容形成认知构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复习教学活动中,体验知识之间的互相联络和知识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的兴趣,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能纯熟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完成典型问题的解决。

教学难点:掌握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本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谈话:同学们,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你们学到了很多数学知识,获得了很多数学技能,你们的数学才能进步了,人也变聪明了。

但仔细想一想,是不是有的知识可能也忘记了,是否学要我们去复习呢?这样才便于你们进入中学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根底。

今天我们就来对本学期所学的相关知识进展复习。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引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复习的欲望,希望能对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有一个系统而全面的理解,更加系统结实地掌握所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分数》教案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西师版六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第一课时的内容。

分数乘除法虽然在学习时分为两个单元,但两者密不可分,若分数除法的意义根据分数乘法定义,分数除法的计算也是先转化为分数乘法再计算,所以将分数乘除法集中安排进行总复习。

分数乘除法需要复习的内容非常丰富,有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及计算,分数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倒数的意义,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含稍复杂的)等等,这么多的知识点,很显然一节课是难以完成复习。

在复习内容的选择上,教学时把分数乘除法的意义、计算法则及用分数乘除法的意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些分数乘除法的核心的、基础的知识作为总复习的内容。

之所以这样选择,是因为这些数和运算的意义虽然看来很简单,恰恰是学生后继学习的重要基础,学生理解不透,掌握不扎实,就运用不自如,就无法正确解决后面复杂的运算和问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加深对分数乘、除法意义的理解,提高分数乘、除法的计算能力,促进学生数的认识与运算的认知结构的发展和完善。

2.过程能力与方法:经历整理与复习的过程,初步学习一些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养成自觉整理的意识和习惯,对本册所学内容形成认知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复习教学活动中,体验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知识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的兴趣,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能熟练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完成典型问题的解决。

教学难点:掌握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法学法:引导学生自我回忆,激活学生头脑中已经储存的知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整理知识,通过学生对数的多样化的不同分类中,使学生自主建立数的结构网络,然后让学生重新去品味知识,归纳要点,理清每部分知识的重点、难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

达到了深化知识学习的目的。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因此,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活动过程。

我基于这样的理念,本节课尝试建立“建构知识系统”的自主学习模式。

借助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探究交流的学习模式来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我采取谈话的形式导入新课,谈话的内容如下。

“同学们,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你们学到了很多数学知识,获得了很多数学技能,你们的数学能力提高了,人也变聪明了。

但仔细想一想,是不是有的知识可能也忘记了,是否学要我们去复习呢?这样才便于你们进入中学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今天我们就来对本学期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复习”。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引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复习的欲望,希望能对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有一个系统而全面的了解,更加系统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

】二、探究新知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对全册知识内容的做一个简单地整理。

我提出:同学们,我们已经学完了本册书的全部内容,今天我们开始对我们所学的知识整理与复习。

你能回忆一下我们都学过那些知识吗?先让学生独立回忆与思考,然后抽学生回答。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让学生看一看教科书的目录,提问:你能把我们所学的内容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吗?想用什么方式?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辅导,针对学困生,可以让他在同桌的帮助下整理。

完成后先小组交流,然后抽学生汇报展示。

接着我再提出:这些内容哪些是有联系的?请把有联系的内容分成一类,可以怎样分?组织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抽学生汇报。

多抽几个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如果学生的意见一致,则请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分;如果学生的意见不一致,可以把学生的不同意见都板书出来,再组织学生讨论,看哪些知识与哪些知识联系得最紧密,通过讨论逐步形成较为统一的意见。

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板书本册教材的知识体系。

然后我再加以引导:通过同学们的分析,我们发现这本书的知识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数的认识与运算、图形和概率。

这节课我们先来复习数的认识与运算,在数的认识和运算这部分内容中,分数乘法和除法联系得最为紧密,这节课我们先来复习分数乘、除法。

(板书课题——分数乘、除法。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的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采取问答及思考整理形式,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有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的脉络,为下一步的分类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进行完全册的简单复习之后,复习分数乘、除法的基础知识我首先设计了一组基础题:12/13×15/16 12/13×14/1512/13÷16/15 12/13÷15/14提出:不计算,你能判断这四道题中哪道题和哪道题得数相等吗?学生讨论后能够回答出12/13×15/16与12/13÷16/15的得数相等,12/13×14/15与12/13÷15/14的得数相等。

我接着追问:你是怎样判断的呢?引导学生说出: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这个分数的倒数,所以12/13×15/16=12/13÷16/15。

你从中发现什么?学生讨论后回答,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是:分数乘、除法是有联系的,而且从它们的计算方法上就能发现它们的这种联系。

能说一说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吗?学生边回答计算方法,教师边作板书。

然后让学生用计算方法,把教科书第97页第1题完成在练习本上。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抽几道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接着再让学生思考:想一想在分数乘除法的口算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引导学生讨论出在分数乘除法的口算中,要注意哪个数与哪个数约分,头脑中要记住是哪个数和哪个数约的,约后的结果是多少,然后用约后的数相乘。

这些约分和计算过程都是在头脑中一次性完成的,每个环节的错误都会影响到计算的结果,加上还要考虑口算速度,所以口算比笔算难度要大一些,思想要高度集中,重点思考是怎样约分的,结果怎样。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中,结合教材设计的基本练习题,帮助学生激发起原有的知识记忆,为整理形成知识脉络打下基础。

】完成基础知识的复习之后,复习用分数乘、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引导:通过前面的复习,我们知道同学们对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掌握得比较好,我们怎样用分数乘、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呢。

以教材第97页第2题为例进行复习。

先让学生从统计图中找出有用的信息。

然后提问:根据这些条件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意大利在2019年奥运会上获得多少枚金牌?中国在2019年奥运会上获得多少枚金牌?日本在2019年奥运会上获得多少枚金牌?……从中选出有代表性的问题全班解决。

例如:怎样求意大利在2019年奥运会上获得多少枚金牌呢?引导学生讨论得出:求意大利的金牌数要用俄罗斯的金牌数来乘1/3,即24×1/3。

追问:为什么要这样列式?引导学生说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分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中国的金牌数又该怎样求呢?引导学生讨论得出:求中国的金牌数要先设中国的金牌数为x枚,然后列出方程(1-7/19)x=24,再求出解。

再追问:为什么要这样列式?引导学生说出: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可以用方程或除法计算。

学生计算后,集体订正。

提问:从中你知道些什么?引导学生说出:用分数乘除法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要联系分数乘法的意义来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然后让学生自己求出日本的金牌数。

学生计算后,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的例题是一道综合性比较强的典型的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在例题的处理过程中,引导学生寻找知识间的联系,进行迁移、类推,加强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与对知识的消化,加强学生对稍复杂分数应用题的灵活应用。

】三、巩固新知本环节我一共安排了2个练习。

1.教材第97页第2题。

先让学生同桌间交流,然后独立完成。

学生反馈,集体订正评价。

2.教材第102页练习二十四第10题。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处理时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然后同桌相互说一说解题的思路。

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

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学生反馈,可以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订正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的练习,学生对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掌握的更加熟练,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归纳总结本环节我先让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谈感想说收获,然后我再进行全课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谈感想说收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使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