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赏析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的赏析与运用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 学会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及在具体语境下的表达效果
2. 结合具体题型,灵活地运用语言
3.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找准切入点以品味语言
2,根据各题型特点,恰当地运用语言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方法:合作、探究、练习。
一:启发引入:
(以“卷首语”为背景: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方塘的明艳照人,光影辉映,源于活水的绵绵不绝,更替补给。
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就如活水与方塘,密不可分。)
设问:《五柳先生传》给我们介绍了怎样的读书方法?
生答:“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明人王夫之也曾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但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可见,“意”是一篇文章的统帅,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要把握文章的中心。一篇好文章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可谓形神兼备,文章的神即意,也就是文章的主旨。文章所采用的各种形式都是为表现主旨即作者的情感、意图服务的。阅读文章,读者应该投入,与作者产生共鸣,从作者的立场,贴近作者的角度来阅读,才能更好地从整体上来把握。赏析文章的语言也必须在领悟“意”的前提下进行。
二、内容讲析:
(一)赏析语言:
1,审表达方式,明不同特点
(1)出示材料:
[甲]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乙]我看到一条横江索桥。桥很高,桥索由麻绳、竹篾编成。跨上去,桥身就猛烈摆动,越犹豫摆动就越大。在这样高的地方偷看桥下会神志慌乱,但这是索桥,到处漏空,由不得你不看。一看之下,先是惊吓,后是惊叹,脚下的江流,从那遥远的地方奔来,一派义无返顾的决绝势头,挟着寒风,吐着白沫,凌厉锐进。我站得这么高还感受到了它的砭肤冷气,估计它是从雪山赶来的吧。但是再从桥的另一边看,它化作许多亮闪闪的河渠,改恶从善。人对自然力的驯服,干得多么爽利。如果人类干什么事都这么爽利,地球早已是另一副模样。
设问:两段文字同是写桥,但有很大不同,异在何处?
讨论后生答:二者文体不同,所用的表达方式也不同。
启发:不同的表达方式各有什么表达效果?
生答:从表达方式上看,甲、乙两文都运用了说明、记叙、描写,但是甲文主要运用的是说明,说明了卢沟桥的结构坚固,传授给我们一些科学知识;乙文还运用了议论,从对桥的描写生发出对自然对人生的慨叹。
设问:这就给我们启发:赏析文章的语言,可从什么角度入手?
生答:表达方式。
教师补充:由于作者的写作意图不同,或写人记事,或解说事物、阐发事理,或提出观点看法,表达方式也有所侧重,那么语言的表达效果也就截然不同。所以,赏析文章的语言时,可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来品味。
2,辨修辞手法,析表达效果。
引入:为了更好地传情达意,使语言生动形象,这就需要运用修辞。
例如:(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突出说明事物特征)
(2)两面都已埋得层层叠叠,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的馒头。(生动形象地写出坟的样子)
(3)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通俗易懂)
这些句子是同一种修辞方法在不同文体中的作用。不同的修辞方法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其表达作用是不同的,需要我们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分析它们在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的作用。
初中阶段常用的修辞如表:
常见修辞手法
表达作用
比喻
使语言生动形象具体简洁
排比
表达强烈感情,增强语言气势,突出重心
反复
突出强调
对偶
节奏鲜明,表意凝练
设问
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反问
加强语气语势,激发感情
夸张
态度鲜明、揭示本质、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比拟
色彩鲜明,描绘形象、启人想象
(1)出示材料: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
乙、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丙、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安塞腰鼓》
分析:甲文使用骈句,强调了陋室主人因品德高尚而觉得陋室不陋,具有声调和节奏之美;乙文长短句及反问句兼用,表现了千里马才能被埋没的原因及作者的愤懑之情;丙文使用短句和排比句,营造激越的气氛,内容和形式取得了完美的统一,表现了安塞腰鼓雄浑、激昂和铿锵有力。
可见句式可使文章有节奏,充满整饬之美。
4,扣文体特点,抓关键语句。
出示材料:(1)“他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
(2)《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3)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设问:这三句都出自我们学过的课文,分属于哪种文体,你认为哪些词语是关键性词语,各具有怎样的作用?
生讨论后作答:(1)句出自小说《孔乙己》,“排”、“摸”是关键性词语,表现了孔乙己不同境遇下的神态;(2)句属于说明文,“大约”表示推测,“可能是有记载的”增强了发言的可靠性,这些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出自议论文《敬业与乐业》,“不二法门”是独一无二的最好的方法之意,强调了“敬业乐业”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是关键性词语。
教师补充后作结:以上例句启发我们,赏析不同文体的文章,除了在把握其语言总体特色的前提下,对关键性词语的切入点也有所不同:记叙文抓表现力、感染力强的词语,尤其是动词、形容词的使用;说明文从表推测、修饰、限制性词语;议论文多注意表修饰限制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