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诗歌鉴赏 语言篇 (78张PPT)

合集下载

2020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表达技巧PPT课件

2020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表达技巧PPT课件
感) • 6、分析修辞手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 • 7、分析表达方式:怎样叙写(描写)+叙写(描写)什么+抒
什么情
• 8、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 • 9、概括评价诗歌内容: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歌+诗歌各句分别
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
【注意鉴赏的专业用语】
• 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虚 实相生)、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 志、点面动静结合等。
容易混淆的修辞手法
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7分) 北来人二首 (宋)刘克庄
试说东都①事,添人白发多。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②。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饥锄荒寺菜,贫着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注】①东都:指北宋都成汴梁。②宣和:宋徽宗年号。 21.赏析第一首中的画线句。(3分) 22.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4分) 21.【答案】运用对仗(对偶)、拟人的手法,借陵园、宫殿的 荒凉残破之景,抒亡国之痛,情景交融 22.【答案】①以对比加强叙事的抒情效果。用权贵歌舞宴饮, 不问军情与百姓心系故国作对比,表达忧国忧民之情;以主人公一 家亡国前后境沉的对比,表现百姓流离之苦。 ②以 “北来人”的口吻叙事,表达情感显得更真实、自然。 ③叙事中流露出个人的情感。如“今成独雁飞”流露了主人公家 破人散的凄凉与孤独。
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①。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 注:①上有青枫林:《楚辞 ①招魂》中有“湛湛江水兮上 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
21.这两首诗都以 来写愁。 2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

2020年高考现代诗歌鉴赏(优秀实用课件)2

2020年高考现代诗歌鉴赏(优秀实用课件)2

相信未来 食指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1968年 北京
反复咏唱“相信未来”对抒发情感起到了怎样的作 用?
复沓这一表达技巧的作用:①反复咏唱,一唱三叹,突出强调 了诗人以热情与执着去面对迷途惆怅、失败痛苦的情感。
②反复咏唱“相信未来”一唱三叹,不断强化坚定的信念,给 人以,具有崇高的悲剧感强烈的震撼
偶成 戴望舒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 古旧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 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 再听见明朗的呼唤——这些迢遥的梦。
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 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 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 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 1945年5月31日
诗人通过抒写“梦”来表达怎样的思想情感?
①《偶成》不仅仅是那个时候的一首表达革 命乐观精神的诗,更是一首生命的赞歌,是 诗人历经磨难之后得到的大悟。 ②诗人通过抒写灿烂的笑容、明朗的呼唤这 些“梦”会像花一样重开 ③表达诗人对光明未来的深情呼唤和对抗日 战争胜利的坚定信念。

高三语文课件-2020年广东语文诗歌鉴赏之赏析语言整理

高三语文课件-2020年广东语文诗歌鉴赏之赏析语言整理

然修禅制服各种欲望。
例1、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过香积 寺》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 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 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评析】这是一首写游览的诗,主要在于描写景 物。题意在写山寺,但并不正面描摹,而用侧写 环境,来表现山寺之幽胜。“云峰”、“古木”、 “深山”、“危石”、“青松”、“空潭”,字 字扣合寺院身分。最后看到深潭已空,想到《涅 磐经》中所说的其性暴烈的毒龙已经制服,喻指 僧人之机心妄想已被制服,不觉又悟到禅理的高 深。全诗不写寺院,而寺院已在其中。构思奇妙、 炼字精巧。“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历代 被誉为炼字典范。)
诗歌鉴赏之赏析语言
诗歌鉴赏之一赏析语言
一、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二、许多诗中都有一些特别值得重视的词, 通常使全诗增色不少甚至成为诗眼。
三、总体的语言特色
一.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1)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 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 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
例3、蒋捷的“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两个形容词作动词用,就把看不见 的时光催人老化为色彩斑斓的红绿 颜色,而且后面着一个“了”字, 写出了樱桃由青而浅红,再到深红 成熟,芭蕉由嫩患意识――青春不再,盛世难 逢。
例4、周邦彦的“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词语解释】
【诗文解释】
无人径:不见 人影的径路。
冷青松:为青 松所冷。
不知香积寺在哪里,走 了好几里才进入白云缭绕的 山峰。古木参天没有人行的 小路,深山里不知何处传来
曲:水边。 安禅:安然
阵阵钟声。流泉遇到岩石发 出幽咽的响声,日光照在幽

2020最新版高考复习现代诗歌鉴赏PPT[优质实用版课件]

2020最新版高考复习现代诗歌鉴赏PPT[优质实用版课件]
软泥
意 青荇 柔波

光影 榆阴
潭水
浮藻
夏虫
意境
描状 幽依 静恋 宁不 谧舍 之之 景情
分析表达技巧 欣赏语言美
表达方式
记叙
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 变化过程。
描写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 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议论
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 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联系社会现实,感知主题美 死水 闻一多 ……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
抓住意象,领悟意境美
意境 与 意象
意境指诗歌中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 艺术境界。它是作家的思想感情和生 活图景的和谐统一的结果。
意象就是诗人借以寄托感情的具体 物象。
意象是体现意境的基础
修辞手法 比喻 、借代 夸张、对偶 比拟、排比 设问、反问 起兴、虚实结合
表现手法 用典、联想、想象、 衬托 或烘托、渲染、 象征、对比、对照、 抑扬、照应、动静、 正侧、直抒胸臆、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托物言志
艾 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的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诗的特点 形象性——言不尽意,以象尽意
再别康桥 徐志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王国维《人间词话》:一切景语皆情语。
诗的特点
音乐性——三分作诗七分吟(苏东坡)
如梦令 李清照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 诗歌鉴赏PPT优秀课件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 诗歌鉴赏PPT优秀课件

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郦道元《水经注》)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杜甫《秋兴八首》)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 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诗歌 题材内容 事件
景语
情语
王诗 写景 郦诗 抒怀
游 巴峡
晴江浣二女流明朝莹日鸣莺鸡为故市声于舟中忆帝京 解离情
猿鸣
泪沾裳
杜诗
玉露 枫林 山峡气萧森

↓同↓
游巴峡
↓ 异↓
王: 色调明丽 平静祥和 淡淡的思乡之情 得以缓解,不悲苦
郦、杜:色调凄冷 萧瑟阴森 情感悲苦
王诗所用的“晴江浣女”“朝日鸡鸣”“水国” “二流明莹”等意 象,显示了巴峡水乡的平静祥和,色调明丽,诗人置身其中,虽有淡淡 的思乡之情,情感却并不悲苦。
诗歌 题材内容
曹诗 即事 辛词 感怀
事件
学六韬 披金甲 不卖刀
醉里看剑 梦回连营……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情语
尚嫌 羞见
可怜
同: 伤己——壮志难酬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异: 曹诗:报国之心犹存,壮心不已的豪情 辛词:英雄白首,功业未成的悲慨
有瞩
韩偓 晚凉闲步向江亭,默默看书旋旋行。 风转滞帆狂得势,潮来渚水寂无声。 谁将覆辙询长策,愿把棼丝属老成。 安石本怀经济意,何妨一起为苍生。 注:东晋名相谢安,字安石。 本诗后四句与《永遇乐(千古江山)》末尾三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 能饭否?)皆以前人自况自勉,思想感情同中有异,请简要分析。(5分)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语言鉴赏+课件79张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语言鉴赏+课件79张

早上五盘岭① 岑参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shē田原草干。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释:①五盘岭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②出五盘:攀越五 盘山道登上山峰。 (1)“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 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4分)
3.具有概括性、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或情趣性
这一般指动词,如大家非常熟悉的王安石《泊船瓜洲》中名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其“绿”字诗思深沉,情思浩荡:既生动形 象地写出了江南春风和煦、百草逐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之景,又 在这盎然生机中展示出作者当时奉诏回京的喜悦,其高度的概括性, 丰富的表现力,的确让人称道,难怪王安石不厌其烦,易“十许字, 始定为绿”。
诗眼
刘铁冷在《作诗百法》中说:“诗之有眼, 犹人之有目也。” 人之目,乃心灵之窗 口;诗之眼,则是洞察诗词旨趣的窗口。
所谓“诗眼”,是指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 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
具体阐释如下:
1.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这类词一般具有浓厚的感情色 彩。
如“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其中的“空”流露 出作者自许塞上长城、满腔报国热忱却一直到老仍报国无门的深重 的怅惘与悲愤,准确深刻地点明本诗主旨
【注】①此诗为作者受小人毁谤,被贬 为商州团练副使时所作。②量(liàng) 移:唐宋时期公文用语,指官员被贬谪 远方后,遇恩赦迁距京城较近的地区移: 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处是反 语,意为被贬到更偏僻的地方。
问:颈联中哪两个字用的生动传神? 请作简要赏析。
• ①释义: “拂”和“侵”。拂,吹拂。侵,侵占。 • ②手法/翻译:都用了拟人化的写法。竹声萧萧

诗歌鉴赏(课件)-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课件(全国通用)

诗歌鉴赏(课件)-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课件(全国通用)

2.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 是人日。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6分)
①“翁前子后孙扶掖”句,认为家庭中应存在亲厚和睦, 谐乐融洽的伦理关系。
②“商行贾坐农耕织”句,指出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应各 守本分,各司其职。
每答出一点给3分。“结合内容”1 分,“分析道理”2 分。
送别 李白 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 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根据本诗内容可知,诗人的友人即将乘船出发,沿水路驶往三峡方向。 B.诗人表示友人将去的地方景色优美,而友人的风采正与这美景相称。 C.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曾使用。 D.诗中前后两次使用“君”,都是指即将离别的友人,含义并无不同。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注] 魏了翁
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注]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
读诗句 疏通句意,存疑最可贵
觅什么?什么人情?为什么苦?
热闹的节日氛围:声音、画面、动作、活动。
2021年上海卷 晁补之《虞美人》 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词中画线部分。
2020年全国1卷 陆龟蒙《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020年新高考1卷 杜甫《赠别郑炼赴襄阳》 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 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2020年全国2卷 王安石《读 史》
须知此意无今昔:指必须要明白,此中的深意,从前和现在都是同一个道理。 须知,指必须要知道。此意,此中的深意。无今昔,指不用区分现在和从前。即现 在和从前都是一个道理。

2020年高考现代诗歌鉴赏(优秀实用课件)

2020年高考现代诗歌鉴赏(优秀实用课件)
的确,“用浓重的色彩和阴影来表达出一种沉郁的气氛, 使人读后长久为这种气氛所萦绕”,这就是《蛇》这首诗给人 们的感受。它写出了无言的寂寞,也写出了爱的深沉;它有着 奇异的想象,也刻画下它投下的浓重阴影。据诗人说,他是看 到一幅衔着一朵红花的蛇的木刻画后写下这首诗的。但是,这 只是对他全部生活的一个触动。从一幅画到一首诗,这中间仍 有着许多难以言传的秘密。
专题一:现代诗歌的语言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学习目标
1、理解现代诗歌的语言特点 2、了解诗歌语言考查形式 3、掌握诗歌语言的答题思路
一、赏读诗歌的语言
乡愁 作者:余光中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蛇 冯至
我的寂寞是一条长蛇, 静静地没有言语。 你万一梦到它时, 千万啊,不要悚惧!
它是我忠诚的侣伴, 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 它想那茂密的草原—— 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
它月影一般的轻轻地 从你那儿轻轻走过; 它把你的梦境衔了来 像一只绯红的花朵。
2、诗歌第一节中“你万一梦到它时”,诗人 用“梦”而不用“见”,好不好?为什么? ①好,“梦”是姑娘在想念,“见”则似乎是“我”闯进了姑娘 的眼帘;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形容词1、“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中“绝望”一次的含义和 是什么?
①绝望就是没有任何的希望,无路可走,无可救药, ②对当时的社会不抱希望,是诗人对现实的坚决否定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2020年高考诗歌鉴赏-------表达技巧ppt课件【刘希国】

2020年高考诗歌鉴赏-------表达技巧ppt课件【刘希国】

属江西)人。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1)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答:①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 箭,将下泻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 飞鸿比作一条线等。②对偶,如一、二两句对偶, 三、四两句对偶,五、六两句对偶等。③比拟, 如说新月“学”扇。
2.阅读下面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陶者 梅尧臣
最深的情——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最高的楼——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最大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架子最大的人——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提醒
在古诗鉴赏中,命题者往往 将“表达技巧、写作特色、写 作技法、艺术特色、表现手法 、 手法”等几种称谓综合使用, 实则大同小异。答题要看清楚, 不要被迷惑。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寸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问:这首诗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 思想感情?
① 对比。②诗歌把长年辛劳而居室简陋的陶者 与不劳而获的统治阶级作对比。③表达了作者对 劳动人民的同情,以及对不劳而获的统治阶级的 愤慨之情。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 寄 [元]魏 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 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 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 特点?请略加分析。 ①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②表达出 作者想要回家的迫切心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该诗主要运用了何种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 (第一步)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
(第二步)“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欲别频啼四五声” 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

2020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ppt课件

2020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ppt课件
如何读懂一首诗
精选版课件ppt
1
考纲要求
写什么? 怎样写?
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为何写?
即是从内容、形式、思想感情三方面入手解答题目
精选版课件ppt
2
诗歌的语言
诗歌的表达技巧
诗歌的形象
诗歌的情感
鉴诗古 赏歌代
高考诗歌精选版鉴课件赏ppt 知识树
精选版课件ppt
27
练习:谈谈下面一首小令所表达的情感。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 萧索、清冷、寂寥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西风:肃杀凄凉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孤寂凄凉

作者选取枯藤、老树、昏鸦、西风、

夕阳等意象,营造了一种萧瑟凄凉的意境
,表达了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的悲苦

极快”的鲜明对比感,显示出诗人感慨之深。纵观全诗 ,可以发现诗人所遣之怀,不仅有忏悔之意,还有前程
恍惚如梦之意。
精选版课件ppt
32
方 法 五 读 典 故
练习: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江总①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注】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 思考:最后两句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问:从思想内容看,这是一首什么诗?表达了作者怎样

的情感?
答:“送”字提示了我们,这是一首送别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2】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三)关注特殊词----叠词、拟声词、颜色词等 1.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竹枝词>其一》刘禹锡)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王安石)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2.拟声词: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三)、诗眼型
阅读杜甫的《水槛遣心二首》(其一),按要求回答问题。 水槛①遣心二首 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②。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注:①水槛:指成都草堂水亭之槛。②赊:远。 (1)这首诗的颈联“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是深受后人称颂的名 句。南宋叶梦得《石林诗话》称其“缘情体物,有天然之妙”。其中 哪两个字分别是句中的“诗眼”?请结合全诗赏析。
3.表颜色的词:
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 渲染气氛。 古人在诗词中,对色彩词的使用,常常是成对的。这些成 对的色彩词,相互间或映衬,或点缀,或烘托,或照应。欣赏时,或 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
3.表颜色的词:
例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 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 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例2:“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王昌龄)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 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
二、炼词类题目解析
(一)、一词领全诗型 一般提问: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答题步骤:1、该词对表达感情、突出主旨的作用(内容上) 2、该词在结构上、表达效果上的作用(形式上)。
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练习: 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端 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⑴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
炼字类常见设问方式
提问方式: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对诗歌中的某句某字,诗人说“X”而不说“X”,有什么表达效果? (或对诗中的某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提问变体:1.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2.此诗某句中的某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认为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3.某字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 ......
:参考确定诗眼5角度.
• (2) 上启下等。
:比如线索、为全诗奠定感情基调、承
• (3)
: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诗眼在全诗结构上、
突出主题上或表达情感上所起的作用。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紧】:一个“紧”字点出秋风之急。黄花飘零满地、 西风急吹、北雁南迁,此情此景,与人之离去相照应,营造 了秋日离别时萧瑟凄凉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主人公浓重的离 愁别绪。
2.活用动词 【例1】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例2】常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例3】蒋捷“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例4】李白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人烟寒桔柚,秋色老梧桐。”
(二)关注修饰词
1、形容词 【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例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例3】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二)、题眼型
提问方式:本诗是怎样以“某某字”统摄全篇的?请结合全诗进行简要赏 析。 答题步骤:逐句式。即依原句的顺序一句一句地简析之。 提问变体:诗题为“某某字”,通篇虽无“某某字”,但句句进扣“某某 字”。请作简要分析。 答题步骤:析点式。这个点就是回答问题的“方面”或“角度”,多指表 现手法的方方面面。 具体步骤:(1)、先指出“方面”或“角度”。 (2)、结合诗句简析。
[答题思路]①肯定哪个好或更好; ②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表层义和深层义; ③展开联想和想象,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描摹景象; ④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答题步骤】1、指出该字并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夜归 周密 夜深归客倚筇行,冷磷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筇[qióng]:此代指竹杖。 问: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 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 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①已过头番笋,木笔②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 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①箨龙,就是笋。②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问:诗人写景是从哪几个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试作简要分析。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李白) 例3:“青枫江上秋天远,白帝城边古木疏。”(高适)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岑参) 例4:王维的《田园乐》:“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 归,莺啼山客犹眠。”
4.虚词: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 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三、句意理解类题目解析
(一) 提问方式: 1、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未联或未句的理解或赏析 (二)答题步骤 阐明句表义(可挖掘深层义)——指出描写作用或诗情意趣 解答题示:解释诗句时一定注意分两层:句表义和句里义,然后结合 全诗指出其作用或表达何种情感、意趣和观点。应特别注意句意型题 里一般侧重的未联未句中的分析鉴赏。
王维《新晴野望》一诗回答问题。 新晴野望
新晴原野旷 ,极目无氛垢 。 郭门临渡头 ,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 ,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 ,倾家事南亩 。 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炼句型
提问方式:请结合全诗,对“某某句”进行简要赏析。 提问变体:“某某句”中蕴涵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 答题步骤:1、描述诗句所描绘的景象。 2、抓住最突出的一点(或诗眼或写法)简析。 3、分析诗人营造了什么意境,抒发了什么感情。
炼字、诗眼型
•常
: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叠词等。
• 所谓诗眼,是以人眼为喻,指在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 感态度,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关键作用的高度概括的 词句。
• 确定诗眼

• A.内容上,最能揭示作者情感的字(词)。
• B.修辞上:常出现在描写句中,且常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怨》王昌龄)
【例4】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晴景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王安石把原诗中的“飞来”改为“纷纷”,你认为哪一个词语更符合 原诗内容?请谈谈原因。
2、数词 【例1】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数)枝开。
名句鉴赏类
名句鉴赏题的答案通常应该包括以下5个要点: ①运用的手法 ②抒发的感情 ③表达的内容 ④结构上的作用 ⑤与比较对象相比具备的优点;有时可能还要答出该句的语言特色。
阅读下面宋诗,回答问题。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台,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一枝红杏出墙来”是万口传诵的名句,请作简要分析。
• C.词性上:以动词和形容词为主。
• D.结构上:最能统领全篇的字(词)。
• E.位置上:五言诗一般是句子的第三个字,七言诗一般是句子的第五 个字。
炼字型 答题思路
1.释字义: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含义,辨清词性,点明活用类 型或使用的修辞手法。 2.描画面:把该字词放入原句中展开想象描述画面。 3.说效果:
(一)关注动词
1.一般动词 【例1】陶潜:悠然“见”南山 (联系修饰语”悠然”考虑) 【例2】张先《天仙子》:云破月来花“弄”影 (体会意境) 【例3】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 (感受情趣) 【例4】王昌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由物及人思考) 【例5】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由景及情考虑) 【例6】王勃: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郊兴》王勃)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 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圭阝弟妹》
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问:本诗堪称白居易“用常得奇”的佳作。请结合全诗,对颈联“吊影分 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进行简要赏析。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染】:清晨,是谁把霜林染得像喝醉一样红啊?总是离别人的血泪。 “染”字化静为动\以动写静、夸张, 生动形象、凝练传神地写出霜叶色彩由青转红的动态变化过程。 “染”字沟通景情,使景物染上离愁,营造了沉郁忧伤的意境氛围, 表现了主人公离愁别绪之浓、伤感之深。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1)从描写角度:突出景物特点方面的作用。 (2)从造境角度:营造意境方面的作用。 (3)从写人角度:突出人物形象特点方面的作用。 (4)从抒情角度:对表达诗人情感方面的作用。 (5)从艺术角度:该字在技巧运用或感染读者方面的作用。 (6)从结构角度:分析该字在篇章结构中的作用。
诗眼型 答题思路
• (1)
山行即事 宋·王 质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 [注]①蘋:一种水草。②酲:Chéng,酒后神志不清,诗中指精 神不振的样子。③鸥性:海鸥,性喜在海上随潮迎浪,上下飞 翔。狎(xiá):戏耍,玩弄。 首联的“议”字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