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2009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二、课程内容

(一)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及主要的研究方法,弄清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不同模型,并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正确理解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它在人才培养中起着十分重要和独特的作用,对培养跨世纪的、参与国际竞争的人才至是至关重要的,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

(二)基本教学内容

1、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简单的凯恩斯模型

(1)掌握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掌握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了解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演变。

(2)了解现代宏观经济模型与古典宏观经济模型的区别,了解古典宏观经济模型,熟悉现代宏观经济模型。

(3)掌握消费函数与消费倾向、储蓄函数与储蓄倾向,熟悉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4)掌握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了解两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变动与调节,熟悉通货膨胀缺口与通货紧缩缺口。

(5)掌握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了解三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变动与调节。

(6)掌握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了解四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变动与调节。

(7)掌握乘数的概念、乘数的种类。了解乘数公式的数学推导、乘数理论的运用条件以及乘数对一国经济的影响。

2、货币均衡理论

(1)掌握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了解货币的本质与职能、货币供给的构成。

(2)掌握货币需求的原因:流动偏好以及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了解货

币需求及其成本、货币需求的其他理论。

(3)掌握均衡利率的决定、均衡利率的变动。

3、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

(1)了解实际利率与投资,熟悉资本的边际效率与投资

(2)掌握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及IS曲线的推导。了解IS曲线的斜率的决定因素及其变动、影响IS曲线的移动的因素。

(3)掌握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及LM曲线的推导。了解LM曲线的斜率的决定因素及其变动、影响LM曲线的移动的因素。

(4)掌握IS—LM模型与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的决定、IS、LM曲线的移动与均衡收入和利率变动。

(5)掌握IS—LM模型与财政政策的效果分析、IS—LM模型与货币政策的效果分析。了解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局限性以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

4、宏观经济政策

(1)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工具。

(2)熟悉财政政策的内容、财政政策的运用和手段,掌握财政制度的“内在稳定器”、补偿性财政政策与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3)熟悉货币政策的内容,掌握货币政策的工具。

(4)了解供给管理政策中的收入政策、指数化政策、人力政策。

5、国民收入决定:AD—AS模型

(1)掌握总需求曲线及其推导,了解总需求函数的含义、总需求曲线的斜率与总需求曲线的移动的影响因素。

(2)掌握长期总供给曲线—古典的总供给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AD—AS模型的含义及推导、政策含义。

6、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1)掌握失业的类型、传统经济学的失业理论与现代经济学的失业理论的异同,了解失业与充分就业的含义。

(2)了解通货膨胀的含义、衡量与分析,了解通货膨胀的效应与影响,掌握通货膨胀的成因以及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

(3)掌握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的新变化即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了解理性预期学派对菲利普斯曲线的看法。

7.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和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

运用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工具处理有关的国际经济问题

8、经济增长理论

(1)掌握经济增长的含义以及衡量,了解经济增长的源泉。

(2)掌握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三)能力培养要求

1、分析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能针对具体问题分析物理状态,弄清宏观经济过程及其本质,建立适当的经济模型。能把一些较为复杂的经济现象分解为若干个较为简单的问题并进行正确的解释。

2、自学能力的培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和规律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和消化吸收的能力;能围绕教学内容,阅读参考书籍和资料,自我扩充知识的能力。

3、表达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作业和课堂讨论,学会简明扼要的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的能力。

4、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深入钻研问题的习惯。让学生通过教学各个环节以及课外实践(与本课程相关的SIT计划)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三、学时分配

四、考核方式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

平时成绩占30%

期末成绩占70%

五、教材及参考书

1.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西方经济学(下册)刘辉煌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

3.经济学(中文版17版) (美) 著 中国邮电出版社

4.宏观经济学 宋承先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5.新编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 刘辉煌主编 西南财大出版社

六、授课手段:课堂多媒体演示讲解;课堂讲解、课程论文和讨论

保罗·A ·萨缪尔森 威廉·D ·诺德豪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