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诗歌语言的陌生化运用
浅析诗歌语言的陌生化运用
浅析诗歌语言的陌生化运用诗歌作为文学的一种形式,具有其独特的语言特点和表现方式,其中陌生化运用是一种常见的艺术手法。
通过使用陌生化语言,诗人可以创造出独特的意境和感受,使读者感受到一种与日常生活不同的审美体验。
陌生化语言是指在诗歌创作中故意使用那些普通人不常使用或陌生的词汇、语法和表达方式。
这些陌生的词汇和句法结构可能是已经存在的语言中的罕见或生僻的部分,也可能是诗人自创的新词汇和语法结构。
通过使用陌生化语言,诗人可以营造出一种超脱常规、神秘而深刻的氛围,引发读者对诗歌内容的深思和联想。
在现代诗歌中,陌生化语言的运用可以出现在各种形式的诗歌中,如自由诗、象征诗、抽象诗等等。
陌生化语言的使用不仅可以使诗歌更具有表现力,同时也可以让诗歌更富有个性和创造力。
陌生化语言的运用可以表现出对日常生活的一种超越和突破。
通过使用陌生化的词汇和语法结构,诗人可以创造一种新的语言空间,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脱离日常生活的限制,进入一个全新的感受和体验世界。
这种陌生化的语言给予读者一种不一样的思考方式,将他们带入到一个陌生却又熟悉的诗意之中。
另外,陌生化语言的使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诗歌的表现力。
某些情感和体验可能很难通过常规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而通过使用陌生化语言,诗人可以用一种奇特而又直接的方式将自己的情感传递给读者,从而使读者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更加深入。
陌生化语言的运用不仅可以表现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还可以增加诗歌的神秘感和朦胧感。
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常常追求一种模糊而深邃的美感,而陌生化语言的运用正是为了实现这种美感的追求。
通过使用陌生化语言,诗人将诗歌转化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体验到一种超越日常的美的享受。
当然,在使用陌生化语言时,诗人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陌生化语言的使用应该符合诗歌的整体语言风格,以避免过度刻意和造作的感觉。
其次,诗人需要注意诗歌语言的可读性,要确保读者能够理解和体会到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如何运用诗歌的陌生化对现代诗歌进行鉴赏分析?
如何运用诗歌的陌生化对现代诗歌进行鉴赏分析?如何运用诗歌的陌生化对现代诗歌进行鉴赏分析?现代诗歌的陌生化作者:吴昕孺 2011-06-09 08:58 星期四晴很多人喜欢诗歌,尤其是年轻人,又尤其是青年学生,几乎每个人都有一段或短或长的抄诗、写诗的经历。
由此,很多人认为,诗歌是青春的产物,是属于年轻人的东西。
这个观点看怎么去理解,从诗歌的魅力来看,她特别容易吸引年轻人,那是对的。
但从诗歌创作来说,仅有青春是不够的,诗歌创作更需要生活的积淀,更需要深刻的观察与感悟,更需要人生智慧。
和青春一样,青春期的诗歌往往也是青涩的,但这时候产量特别多。
我进入大学那年开始写诗歌(1985),狂热得像个疯子。
我读的是政治系,上中共党史、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些课的时候,我全在读诗、写诗。
课余就更不用说,简直是削尖脑袋往诗歌里钻。
每天都写诗,一个老师笑我“把诗当日记写”,但我因此而赢得了这个老师的赏识。
因为我的执著与狂热,也唤醒了他青年时曾经有过的对诗歌的激情。
后来,他虽然并未走进诗人的行列,但直到现在,我们师徒隔三差五地,总要来那么一次“痛饮酒,熟读《离骚》”的活动。
但诗歌不能总是青春的排泄物。
诗歌对于青春同样是双刃剑,一方面,通过诗歌的调养与发泄,青春可以变得更亮丽、更健康,生理上的排泄有排毒养颜的作用,有利于肠胃功能,心理上的排泄毫不亚于此,它清扫人的消极情绪,让人得到安慰和调整。
可另一方面,如果排泄过分,变成拉稀,那就成了急性肠胃炎,人就会面色苍白、食欲不振、唉声叹气,一副像林黛玉那样病恹恹的样子。
有些青春期的女生,过于耽溺诗歌,多愁善感,弱不禁风,我们说她害了“诗歌综合症”,和生理上的肠胃疾病症状大约相似。
由于很多人只在青春时喜欢过诗歌,他们脑海中有关诗歌的印象全是青春的、张扬的、罗曼谛克的,甚至是神经兮兮的。
他们对诗歌并没有全面的、完整的、真正的了解,他们还不知道诗歌的本来面目,他们并没完全懂得诗歌的好处与妙处。
诗歌语言的“陌生化”分析
“陌生化”,是指在内容上违反习见、常情、常理、 常事,同时,在艺术上超越惯性、俗常、重复、老旧,以 情思和形式的新异与独特,使人们从对生活的漠然和麻木 中惊醒,从而对世界获致全新的认知和感悟。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臧克家的《有的人》
一、陌生化体现在语言上,与自动化相反。写诗,就是一场 与习惯语言(自动化语言)的搏斗,语言的痛苦与突围,是诗人恒 久的,一刻也不能擅离的艺术宿命 。
在伤口里。沉醉 风,打开殷红的那支 五天里,涂唇,涂心,涂指甲 二十天里,沉然,失血,一点点溃破 ………
——来小兮的《花瓣》
二、 陌生化根植于意象创造。 每一个诗人身上都应该有一颗 勇敢的种子,致力于同意象的陈旧、僵化做斗争,不断地创造出醒 人心目的奇特的意象,以使诗歌别开生面。
快渴死的金鱼 一池火焰嘶咬着 脱不掉紧身的红鳞 ——傅天琳的《迪斯科· 在西柏林布达舞厅》
三、诗歌语言的“陌生化”,还来源于情感的极化和意念的精深。 诗歌表达的情感,不是自然状态的原生情感,而审美情感。审美情 感与自然情感的差别,在于它的变异性。变异,即极化。或强,或 弱。诗中情感只有极化,才能以超常的力量,打动人心。
一次分手,一次小小的死亡。
——王渝(台湾) 啊,母亲,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不是激流,不是瀑布, 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古井。 ——舒婷 她把带血的头颅,放在生命的天平上,让所有的苟活者, 都失去了重量。 ——韩瀚的《重量》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 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 ——徐志摩《沙扬娜拉》 “我的寂寞是一条长蛇 ” ——冯至《蛇》 “ 当守门人沉睡,你和风暴一起转身,拥抱中老去的是,时间 的玫瑰” ——北岛《时间的玫瑰》
以上几个例子中,徐志摩把女子的低头比作水莲花的娇羞;
诗歌语言陌生化
诗歌语言陌生化诗歌语言陌生化1:引言1.1 背景在文学创作中,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体,常常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形式吸引读者的注意。
然而,有些诗歌作品使用了陌生化的语言,使得读者阅读起来感到困惑和陌生。
本文将探讨诗歌语言陌生化的现象,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2:诗歌语言陌生化的定义和特征2.1 语言陌生化的概念诗歌语言陌生化指的是诗歌作品中使用了晦涩难懂、陌生或不常见的语言,使读者在理解诗歌意境和内容时感到困惑和陌生。
2.2 诗歌语言陌生化的特征诗歌语言陌生化常常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使用罕见的词汇和古老的词语;- 创造新的词汇和语法结构;- 运用隐喻、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 打破常规的语法和句法规则;- 引用其他语言或方言的词语和句子。
3:诗歌语言陌生化的原因3.1 追求独特性和创新性有些诗人希望通过使用陌生化的语言来展示自己的独特思维和创造力,以突出诗歌作品的独特性和创新性。
3.2 表达隐含意义和情感陌生化的语言可以帮助诗人更好地表达隐含意义和情感,通过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力,达到更深层次的艺术效果。
3.3 跳脱现实世界的限制通过使用陌生化的语言,诗人可以创造一个与现实世界截然不同的虚构世界,打破日常生活的常规和限制,让读者体验到一种全新的感知和认知方式。
4:诗歌语言陌生化的影响4.1 阅读困难陌生化的语言常常使读者难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内容,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解读。
4.2 情感交流的障碍陌生化的语言可能导致读者无法真正理解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和情绪,从而降低了读者与诗歌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共鸣。
4.3 文化背景的限制陌生化的语言常常涉及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知识体系,对于不熟悉这些背景和体系的读者来说,理解诗歌可能存在困难。
5:附件本文档附带了以下附件供参考:- 诗歌作品《陌生的语言》- 诗歌语言陌生化的案例分析6:法律名词及注释1:陌生化的语言:指存在于诗歌作品中晦涩难懂、陌生或不常见的语言。
2:诗歌意境:诗歌作品所传达的情感、抽象概念或思想等。
浅析顾城诗歌的语言陌生化
汉语广角·修辞长廊诗歌是文学的最高样式,诗更是最能体现语言创造力的文体。
诗歌的跳跃性、联想性和多义性充分体现了语言变换无穷的能力。
“童话诗人”顾城语言善于偏离常规,形成陌生的意象和意蕴,本文试图从“语言陌生化”的视角去感悟顾城诗歌的语言魅力所在。
一、陌生化的含义“陌生化”是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文学理论。
什克洛夫斯基认为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恢复人对生活的感觉,艺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
因此,陌生化手法强调的是偏离常规常识,对普遍事物的进行重新思考和构建。
“语言的陌生化”则是建立在“陌生化理论”的基础之上,强调打破言语表达的常规方式,造成语言理解与感受上的阻碍。
语言陌生化能够冲击人们惯有的认知角度和思维方式,在阅读中带来全新的审美感和体验感。
二、顾城诗歌的语言陌生化(一)超常搭配超常搭配,是指超出常规的语言规则去组织搭配词语的语言现象。
超常搭配不是一种错误的言语现象,而是一种显示语言创新力的手段。
顾城创作诗歌往往喜欢打破语言的线性组合规则,不按照主谓宾、定状补的位序排列词句,从而产生语言的陌生化效果。
比如,《雨行》诗里,在顾城看来,尽管天空在下雨,但冲刷的雨水是洗不干净乌云的。
顾城将主语转变成云,关注点聚焦到“云”,隐藏主体“雨水”,创作出“云灰灰的/再也洗不干净/我们打开雨伞/索性涂黑了天空”这样的诗句,新颖的视角结合词语的非常规搭配产生了独特的审美感。
再比如《雪人》一诗,语义本是“我在你门前堆起一个雪人,笨拙的我等了你很久”,然而死板的、常规的表达毫无美感和新意。
顾城打破语言常规,他说“在你的门前/我堆起一个雪人/代表笨拙的我/把你久等”,地点状语置于句首,主语置后,洁白、纯真的人物形象顿时就跃然纸上。
(二)打破认知在文学创作中,作者为了表达特定的情味和意象,有时会故意打破惯常的认知,将没有关系的事物构建一定的逻辑联系,产生陌生的新奇感,这主要表现为抽象概念具体化、具体事物抽象化等。
浅析诗歌语言的“陌生化”效应
l 7
感受 , 具有一个 天然 的优势 , 就是 自然 ,容易把握 预感 。缺点 是 ,E常性 、习惯化 ,使语 言缺乏陌生 l 性。 现在有很 多诗歌 带有一种传统的东西 、 统的 传 压力, 习以为常的词语经常会带着人们 走进 日常对
时间同样也有死 亡之 时
星 辰 也 会 如 花 开 花 落
诉 我们 :一种动作 , 如走路 , 一旦成为 习惯便成了
机械性的动作 , 为我们感觉到 ,
从而成为一种艺术。 ” 以 , ” 所 我们关 于它无话可
有 自己的特殊性 。诗歌语言则相反 , 文艺作 品中的
语 言是 日常语 言的诗 意化和艺术化 , 通过艺术手 法 扩充了语言的意义 ,使其具有丰 富的含蕴 。 陌生化要求文学语 言 能够让人们在语言本 身 , 或词语本 身上停 留。有停 留才有 玩味 ,才有意 味。
浅析诗歌语 言 的 “ 陌生化 "效应
李 海 荣
( 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 院 , 上 海 2 0 6 ) 华 002
摘
要 :“ 陌生化”是俄 国形式主义文论 家什克洛夫斯基提 出的一个概 念 ,“ 陌生化”要 求文学语 言
能 够让人 们在语 言本 身,或词语本 身上停 留。 陌生是对 习以为常的打破 ,在 日常状 态里我 们忽视 ,在 文
陌生化作为艺术手法是必要的 , 诗歌是 以语言
世 俄 国形式 主义 文评家 希克 洛夫斯 等 以为 文词最 易袭故蹈常 ,落套 刻板 ,故作者手眼须使熟者生 ,
或亦 日使文 者野 。 嘲先 生抓住 了陌生化的精髓 , ”
一
为其存在方式 的基础 , 离开语言诗歌作 品失去 了其
存 在 的根本理 由。 语言 的陌生化 的一个最突 出的效
新诗阅读教学中“陌生化”手法的运用研究
新诗阅读教学中“陌生化”手法的运用研究新诗阅读教学中“陌生化”手法的运用研究引言新诗作为文学创作的一种形式,在阅读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然而,许多学生对于新诗的阅读常常感到困惑和无趣,缺乏主动的阅读兴趣和积极的思考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对于新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近年来,一种名为“陌生化”(defamiliarization)的阅读手法逐渐在新诗教学中得到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陌生化”手法在新诗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并分析其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影响。
一、“陌生化”手法的概念与特点1.1 “陌生化”手法的来源与定义“陌生化”一词最早由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维克多·舍洛夫(Viktor Shklovsky)提出,用来描述一种破坏艺术作品中习以为常的表达方式的手法。
它通过改变作品的语言、结构、形式等多种方式,使读者感到陌生和不熟悉,从而唤起读者的思考和感受。
1.2 “陌生化”手法的特点“陌生化”手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它破坏了文学作品中常规的表达方式,使读者产生新奇感和困惑感;其次,它以改变语言和形式为手段,通过使作品中的表意和抒情变得难以捉摸和解读,激发读者更深入地思考和理解作品;第三,它追求对常识和普遍概念的反思,使读者能够超越直观的认识,把握作品中独特的意义和美感。
二、“陌生化”手法在新诗阅读教学中的运用2.1 选用陌生的文本在新诗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陌生的文本作为教学素材,如形式独特、语言生涩、主题复杂等。
这些陌生的文本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究作品的深层意义。
2.2 提供陌生的题材和内容在新诗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陌生的题材和内容。
通过选择新颖的题材,如科技、社会热点、人类命运等,使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理解作品,激发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
2.3 改变诗歌形式和结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并模仿一些陌生的诗歌形式和结构。
通过改变传统的韵律、格律和诗句的排列等方式,使学生对诗歌形式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诗歌语言的“陌生化”
202X
诗歌语言的“陌生化”
“陌生化”,是指在内容上违反习见、常情、常理、常事,同时,在艺术上超越惯性、俗常、重复、老旧,以情思和形式的新异与独特,使人们从对生活的漠然和麻木中惊醒,从而对世界获致全新的认知和感悟。
01
活着 死了; 死了 着 ——臧克家的《有的人》
02
什么是语言的“陌生化”?
——傅天琳的《迪斯科·在西柏林布达舞厅》 陌生化根植于意象创造。 每一个诗人身上都应该有一颗勇敢的种子,致力于同意象的陈旧、僵化做斗争,不断地创造出醒人心目的奇特的意象,以使诗歌别开生面。
脱不掉紧身的红鳞
快渴死的于情感的极化和意念的精深。诗歌表达的情感,不是自然状态的原生情感,而审美情感。审美情感与自然情感的差别,在于它的变异性。变异,即极化。或强,或弱。诗中情感只有极化,才能以超常的力量,打动人心。
如何营造诗歌语言的“陌生化”?
添加标题
01
一、陌生化体现在语言上,与自动化相反。写诗,就是一场与习惯语言(自动化语言)的搏斗,语言的痛苦与突围,是诗人恒久的,一刻也不能擅离的艺术宿命 。
在伤口里。沉醉 风,打开殷红的那支 五天里,涂唇,涂心,涂指甲 二十天里,沉然,失血,一点点溃破 ……… ——来小兮的《花瓣》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 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 ——徐志摩《沙扬娜拉》 “我的寂寞是一条长蛇 ” ——冯至《蛇》 “ 当守门人沉睡,你和风暴一起转身,拥抱中老去的是,时间的玫瑰” ——北岛《时间的玫瑰》
1
2
01
02
所以,陌生化是诗歌创造性的事业,是诗歌对艺术的审美欲求:出新、变异、不落俗套;精巧、微妙,以少总多,以变守恒……
对世界与内心的突进、深入、开掘、体验、发现、超拔、升华…… 也是诗人对个性、独创、别致、奇趣的求索与掌控;也是诗人对个体独异的艺术风格与美学境界的展现与营造;更是他自我主体的人格、品性的卓然特立,孤素独标!
陌生化手法在文学中的应用
二、陌生化手法在文学中的应用。
陌生化手法运用于文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陌生化使语言变得困难,有意造成障碍。
这一点在诗歌方面表现得特别明显。
有些诗人有意用有些困难的声音模式和韵律,苦心孤诣地营造诗歌语言,造成语言的扭曲和反常。
如: 杜甫诗《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 依沙宿舸船,石獭月涓涓。
风起春灯乱,江鸣夜雨悬。
晨中云外湿,胜地石堂烟。
柔橹轻鸥外,含情觉汝贤。
这首诗写诗人乘船顺江而下,到夔州天晚停宿,大雨如注,不能上岸去会朋友,内心怅然。
早晨诗人听到了远处传来的钟声,诗人未用“响亮”一类的描写听觉的词语来描写,而是用描写触觉的“湿”来描写,把钟声形容成“湿”是杜甫利用痛感在文体上的创造,这种创造把那种因下雨无法上岸去会朋友的怅然、不安、遗憾的心情巧妙地描写出来,从而使人品味不已。
按平常的说法,只能说“风起春灯晃”、“江鸣夜雨落”、“钟声云外传”,可杜甫却用“乱”来形容“春灯”在风中的摆动,用“雨悬”来形容大雨之不断,用“湿”来形容钟声之形态,这明显是言语的“陌生化”。
看起来,“乱”与“悬”似乎偏离了正常的语言的规范,却暗示出诗人在大雨中不能上岸去会老朋友那惆怅、沮丧的心理。
由于诗人处在此种心境中,不能不以别样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所以“春灯乱”、“夜雨悬”既是对风中春灯摆动和大雨如线般悬挂着的独到描写,又流露出诗人此刻不能会见朋友的那种不安、焦急的心情。
第二,陌生化手法有意挑战传统的已被接受的观念和思想,从不同角度进行描述,使习以为常的事物变得反常。
比如,《红楼梦》中刘姥姥游大观园一幕,就是利用刘姥姥的视点使大观园变得“陌生化”了。
第五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周瑞家的把刘姥姥领进堂屋,等候王熙凤,讲到刘姥姥第一次看到挂钟时的感觉,有如下一段描写: 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很似打罗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似的,却不住地乱晃,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什么东西?有煞用处呢?”正发呆时,陡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一般,倒吓得不住地展眼儿。
诗歌语言的陌生化
诗歌语言的陌生化诗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高度的表现力和独特的语言特点。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诗歌语言的陌生化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诗歌的语言被认为是高度抽象和难以理解的,使得许多人对诗歌产生了远离感。
本文将探讨诗歌语言的陌生化现象,并寻找可能的解决办法。
首先,诗歌语言的陌生化可能是由于诗歌本身的特点所致。
诗歌通常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押韵和节奏来表达作者的意境和情感。
这些修辞手法和语言形式对于读者来说可能并不熟悉,使得他们难以理解诗歌的真正含义。
此外,由于诗歌的紧凑性和高度简练性,有时候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也会让人感到困惑。
因此,诗歌的语言陌生化使得它变得难以被广大读者所接受和理解。
其次,社会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变化也是造成诗歌语言陌生化的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语言习惯也发生了变化。
现代社会注重实用性和直接性,人们更倾向于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来表达自己。
这种日益流行的语言风格与诗歌的语言风格截然不同,给了人们一种诗歌是陈腐、古板的错觉。
另外,不同的地区和文化背景也会对诗歌的理解产生影响。
诗歌中的一些隐喻和典故往往依赖于特定的文化和历史背景,这使得那些并不了解这些背景知识的读者难以解读诗歌。
那么,如何解决诗歌语言的陌生化问题呢?首先,诗人在创作时应尽量避免过度使用抽象和难以理解的语言形式。
他们可以通过运用更加直接简洁的表达方式,让读者更容易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此外,诗人还可以适当注释或解释诗歌中涉及到的一些特定文化和历史背景知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
另外,教育也是解决诗歌语言陌生化问题的关键。
学校可以将诗歌纳入课程教学,并教授相关的阅读和解读技巧。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和文化内涵,提高对诗歌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此外,教育机构还可以通过开展各种诗歌活动和比赛,培养和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提高他们对诗歌的接受度。
最后,新媒体的利用也可以帮助解决诗歌语言陌生化问题。
鲁迅作品语言“陌生化”现象赏析
鲁迅作品语言“陌生化”现象赏析诗人艾青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呈给你拥抱过我的直伸着的手。
也许有同学会问:灵魂怎么会是“紫色”的?陈望道先生认为“紫色是高贵、神圣、优雅、温厚的特征”。
曾专修西洋画的诗人,善于在诗歌中运用色彩的渲染使诗歌的形象更加鲜明活泼。
在这里,“紫色的灵魂”是诗人对勤劳纯朴、宽厚善良的大堰河最高贵、最神圣的赞美。
从语言角度分析,诗人一反日常语言的用法,正是使用了语言“陌生化”的手段,从而使诗歌更具文学性。
我们这里所讲的“陌生化”就是使日常语言感受新鲜化的手段。
正如雅各布森所说,语言的陌生化就是“对普通语言有组织的违反”,即运用艺术技巧使对象变得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以增加知觉的难度和长度,从而达到审美的目的。
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鲁迅先生的作品,其语言“陌生化”现象随处可见,笔者作了一些归纳,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鉴赏和分析鲁迅先生的作品。
一、通过“陌生化”来美化意象,增强读者的审美感知在《社戏》一文中鲁迅是这样描写故乡月色的:“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散发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初看之下,“朦胧”一词似乎用语不当,其实这正是鲁迅先生对语言进行“陌生化”处理的表现,“朦胧”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写活了乡村月夜的美好景色,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怀恋,也是其用语的高明之处。
而在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又是这样来回忆他童年的乐园的:“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表面上看,“似乎”与“确凿”自相矛盾,其实不然,这是语言的“陌生化”,“确凿”是对“似乎”的进一步补充:只有野草的百草园已是我的乐园了,更何况园中有石井栏、皂荚树、油蛉、蟋蟀、蜈蚣、桑椹等非常好玩有趣的东西,还有下雪天拍雪人、塑雪罗汉、捕鸟等游戏项目,百草园简直是我的“天堂”了。
古代诗歌语言陌生化的作用
古代诗歌语言陌生化的作用“陌生化”这个概念最先出现在俄国形式主义文论中,即采用改变、违反日常语法的特殊构造方式,即打破词语用法常规,或运用反常句式,使日常语言向文学语言转化。
这样使读者感到“陌生”,产生“新”的感受,而且这样的文学的语言更有情趣。
在学习中国古代诗歌中,注重语言的“陌生化”,不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引发学生的思考,是有助于感受到作者孕育其中的思想情感的。
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比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中开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读者在阅读中就已经感觉到凄冷、不愉悦的情感。
这上感觉恰恰是词人通过这独一无二的叠字形式传达给读者的。
为此,读者会想,在这样清冷肃杀的季节里,词人寻寻觅觅什么?或许是瑟瑟秋风中的一缕温情,或许是一份来自远方的安慰,或许什么也没有寻觅到……这时,远离丈夫的李清照,现在找不到生存的依靠与希望。
因此,诗歌最后写到:“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是啊,孤独、寂寞、痛苦、伤感萦绕在词人的心头,确实是“怎一个愁字了得”!到此,词人的情感得到集中的表现。
如,李白的诗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在实际的生活中没有这种说法,而且不符合语法规则。
而诗人这样写,就使诗歌语言“陌生化”了,虽不可理喻,但富有审美趣味,产生了“无理而妙”的效果。
又如,杜甫《秋兴》诗中的关键句:“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如果按现代汉语语法要求,诗句应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
这样虽然“规范”了,不“陌生”了,意义明确了,但诗句的意韵也减少了。
就是这样的诗句,我们同样感受到诗人所表现的香稻、碧梧为主的物质丰美的景象,比“规范”后更有情趣,更引人想象,引人思考。
诗歌的陌生化手法
诗歌的陌生化手法
诗歌的陌生化手法是一种创新的艺术表达方式,通过对传统语言
的颠覆、调整和创新,达到一种独特的陌生感效果,使诗歌更具审美
价值和艺术魅力。
陌生化手法是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段之一,可以通过对语言的扭曲、变形、嵌套等方式来实现。
例如,使用词语的新词义或违背常规
使用顺序创造新的词语组合,模拟本来与词语无关的感官经验等等。
这些陌生化的表达方式打破了人们对日常语言的习惯性认知,进而使
读者能够跳出既定的思维模式,从而更深入地挖掘文字潜能。
通过对诗歌的陌生化表达,不仅丰富了词汇的使用,更是激发了
人们探索文学及其内在意蕴的求知欲,对人物形象、情感、事件等进
行深入分析。
同时,这种表达方式还能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感官新奇感,传递作者的想法或气氛,增加了诗歌的艺术价值。
总之,诗歌的陌生化手法是一种创新的诗歌表现形式,通过独特
的语言运用与思维颠覆,为读者带来一种独特的体验,具有强烈的艺
术魅力和审美价值。
现代诗歌语言陌生化的方法
现代诗歌语言陌生化的方法摘要:一、引言二、现代诗歌语言陌生化的概念与特点1.概念2.特点三、现代诗歌语言陌生化的方法1.词语陌生化2.语法陌生化3.形象陌生化4.结构陌生化四、实例分析1.具体诗歌实例2.分析诗歌中语言陌生化的运用五、陌生化语言在现代诗歌创作中的作用1.提高诗歌的艺术价值2.丰富诗歌的审美内涵3.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六、结论正文:一、引言现代诗歌作为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学形式,其语言表达往往充满陌生化。
陌生化是指在诗歌创作中,诗人有意识地运用非传统的语言表达方式,以突破读者惯有的阅读思维,使诗歌呈现出新的审美价值。
本文将对现代诗歌语言陌生化的方法进行探讨,分析其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以期为诗歌爱好者和创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二、现代诗歌语言陌生化的概念与特点1.概念现代诗歌语言陌生化,是指诗人有意识地突破传统诗歌的语言规范,运用新颖、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使诗歌呈现出一种新奇的艺术效果。
这种语言表达方式可以是词语、语法、形象和结构等方面的创新。
2.特点现代诗歌语言陌生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反常规:陌生化语言打破读者对传统诗歌的认知,使诗歌语言具有现代性。
(2)创新性:陌生化语言体现在词语、语法、形象和结构等方面的创新,为诗歌创作提供更多可能性。
(3)审美价值:陌生化语言使诗歌呈现出新的审美内涵,提高诗歌的艺术价值。
三、现代诗歌语言陌生化的方法1.词语陌生化词语陌生化是指在诗歌创作中,诗人有意识地使用生僻、新颖的词汇,以突破读者惯有的阅读思维。
如:将“月亮”称为“月牙儿”,将“春天”称为“绿潮”等。
2.语法陌生化语法陌生化是指诗人打破常规语法规则,重新组合词语,使诗歌语言具有新奇感。
如:将“我要去远方”改为“远方,我要去”等。
3.形象陌生化形象陌生化是指诗人通过独特的形象描绘,使诗歌中的事物具有新的视觉感受。
如:将“雪花”描绘为“天空的白糖”等。
4.结构陌生化结构陌生化是指诗人突破传统诗歌的篇章结构,重新组织诗歌形式,使诗歌具有新颖感。
诗文陌生化手法
诗文陌生化手法
诗文陌生化手法是指在诗歌中采用一些新颖、独特的手法来表现诗歌的意境和内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诗文陌生化手法:
1.意象陌生化:在诗歌中通过描绘和表达方式的变化,将日常经验中的事物
变得陌生化,从而唤起读者不同寻常的感知和思考。
例如,将阳光形容为“撒满金色粉末”,让读者感受到非凡的光芒。
2.语言陌生化:在诗歌中采用非日常的、新颖的语言表达方式。
可以是使用
生僻字、罕见词汇或古词,也可以是运用拟声词、拟态词、排比等修辞手法。
这种陌生化的语言可以破坏读者的语言预期,使其感到诗歌中充满了新奇和神秘感。
3.称物变人、称人变物和虚沙非山:例如,将一种物品比作人类的行为,如
“东风静,绿牡丹素手挽:仙蝶翩,凤蝶合双翅翻。
”其中,芬芳绿牡丹这一物品,被比作凤蝶一般地合双翅翻舞,从而形象地表达了这一物品的美丽神奇。
这些陌生化手法可以让诗歌更具艺术性和审美价值,同时也可以让读者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感受诗歌的内涵和意境。
诗歌中的陌生化手法
诗歌中的陌生化手法
嘿,你知道诗歌中的陌生化手法吗?这可真是个超级有趣的东西啊!就好像你每天都走同一条路去上班或上学,突然有一天,你发现路边
多了一朵从没见过的奇花,那感觉,是不是特别新奇?诗歌里的陌生
化手法就类似这样!
比如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句诗是
不是一下子就抓住了你?它把习以为常的黑夜和眼睛用一种独特的方
式组合起来,让你觉得既熟悉又陌生。
这就是陌生化手法的魔力呀!
再想想,平时我们说太阳升起,可诗人会说“太阳猛地一跳,蹦上
了天空”,哇,这一下子就让太阳变得那么生动、鲜活,仿佛它是个调
皮的小孩子在玩耍呢!这不就和我们平常的表述很不一样了吗?
你看那些经典的诗歌,很多都运用了陌生化手法呢。
像“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把沙比作雪,把月比作钩,多么新奇的想象呀!它
让我们对大漠和月亮有了全新的感受。
我曾经和朋友一起讨论诗歌,当我提到陌生化手法时,朋友一脸茫然,我就给他举例解释,他恍然大悟的表情真的太好笑了。
诗歌中的陌生化手法就像是给诗歌穿上了一件特别的衣裳,让它在
众多文字中脱颖而出。
它能打破我们的思维定式,让我们从习以为常
的事物中发现不一样的美。
难道你不想去诗歌的世界里,好好感受一
下这种独特的魅力吗?
总之,诗歌中的陌生化手法是诗歌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让诗歌变得更加精彩、更加引人入胜。
你要是还没领略过,那可真的太遗憾啦!。
现代汉语诗歌“陌生化”的语言实现
现代汉语诗歌“陌生化”的语言实现在诗歌的创作中,语言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
而“陌生化”则是现代汉语诗歌中一种独特的手法,它通过扭曲、变形等方式,让诗歌语言变得新颖、独特,从而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和感知。
语义陌生化主要是通过词语的搭配、偏移、变形等手法来实现的。
通过打破词语常规的用法,让读者对诗歌产生新的感悟。
例如,在杜甫的《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用“萧萧”和“滚滚”这两个形容词来修饰“落木”和“长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宏大的、动态的、悲壮的场景。
语音陌生化是通过改变词语的发音、韵律等方式来实现的。
这种手法可以让诗歌的节奏更加鲜明,增强读者的听觉体验。
例如,在余光中的《乡愁》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诗人运用了押韵和叠音的手法,让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充满音乐感。
语法陌生化是通过改变词语的语法结构、语序等方式来实现的。
这种手法可以让诗歌的表达更加新颖、奇特,从而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
例如,在顾城的《远和近》中,“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诗人运用了简短的句式和省略的手法,让诗歌的表达更为独特,引人深思。
语篇陌生化是通过改变文本的结构、叙述方式等方式来实现的。
这种手法可以让诗歌更加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例如,在海子的《麦地》中,“那一年我不到一岁/现在我是两千年”,诗人运用了跨时空的叙述方式,将个人的经历与历史、现实与幻想巧妙地交织在一起,使诗歌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现代汉语诗歌中的“陌生化”语言实现,主要是通过语义、语音、语法和语篇等方面的创新手法来实现的。
这些手法的运用,可以使诗歌语言更加生动、新颖,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和感知,同时也可以拓展诗歌的内涵和表现力,推动现代汉语诗歌的发展。
对于诗人来说,掌握和运用好这些手法,可以提高其诗歌创作的艺术水平;对于读者来说,可以更好地领略现代汉语诗歌的魅力,加深对文学的理解和欣赏。
《早安》是一部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它以独特的意象和语言形式,展现了令人陶醉的美感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艾青诗选陌生化语言赏析
艾青诗选陌生化语言赏析
昨晚,一位名叫艾青的诗人,在一个室内的小酒馆里,发表了一篇满含陌生化语言的诗作。
他的诗歌好似移山倒海一般,带着新奇的语言形式,写出了他眼中的世界,叙述了他内心深处的感慨。
他的诗歌抓住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的心,引发了一阵掌声。
艾青的诗歌着重描绘了世界的繁杂复杂性,他把大量的抽象概念转化为日常语言中可以理解的概念,把一个世界变成许多个个体,以致于一件事物可以有多种表达方式,让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待一件事物,从而寻求更深层的真理。
艾青运用陌生的语言表达了他的情绪,让人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各种深远的矛盾与张力。
诸如此类,艾青在诗歌中运用了“定位”、“外漂”、“梦幻”和“托词”等技巧,运用了多种新奇突出的叙述方式,让人大开眼界。
其中,“定位法”具有特殊的效果,他让读者以第三者的视角进入形象,把读者从封闭的空间和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
有意思的是,无论是“外漂”、“梦幻”,还是“托词”,艾青都用华丽而又节制的语言,将画面描绘的淋漓尽致,神妙莫测,让人叹为观止。
此外,艾青的诗歌中也充满了思考和新奇的概念结合,他的语言拼凑技巧,使得他的诗歌语言变得充满层次,使得自由活动的想象力得以释放,引人入胜,颇具艺术魅力。
艾青的诗歌将语言上的新意与节奏上的新思考结合在一起,表现出一种非凡而具有现代感的创造力。
他不仅仅是一位传统诗人,更是一位擅长用现代化语言表达诗意的诗人。
艾青以及他的诗歌,让诗歌
重新焕发出生机,质朴而不失鲜活,令人耳目一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诗歌语言的陌生化运用
谢盼盼发布时间:2010-11-1 19:05:55
陌生化,是1916年俄国诗人、文艺理论者什克洛夫斯基提出来的文学理论。
他指出:“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诗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了使人感受事物……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
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
“陌生化”诗学理论是西方诗学的成熟标志,它强调的是在内容与形式上违反人们习见的常情、常理、常事,同时在艺术上超越常境。
它的审美标准是是新异或惊奇,即审美心理中的新奇感和惊异感。
陌生化的意义在于瓦解艺术形式和语言方式运作上的自动化和心理上的惯性化,从而重新构造我们对世界的感觉,把一种奇异的与实际生活完全不同的艺术的另类的现实展现给我们。
一般我们认为,陌生化是由什克洛夫斯基提出并逐渐发展完善的,但是在西方文艺美学史上,第一个对“陌生化”理论进行论述的是亚里士多德。
不过,他没有正式提出“陌生化”,而更多的是使用“惊奇”、“不平常”、“奇异”等词语代替。
他指出:
给平常的事物赋予一种不平常的气氛,这是很好的;人们喜欢被不平常的东西所打动。
在诗歌中,这种方式是常见的,并且也适宜于这种方式,因为诗歌当中的人物和事件,都和日常生活隔得较远。
的确,诚如亚里士多德所言,陌生化常被运用在诗歌当中,并且诗歌因此而更加有魅力。
纵观中国古今诗史,都可以发现陌生化理论在诗歌上的实践屡屡取得了成功,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如唐代李商隐独一无二的缅邈绮丽的诗风或者同时代李贺堪称一绝的瑰奇绝艳的诗风,都可以看到陌生化的影子。
再如现代派九叶诗人也善于运用陌生化诗学理论,使得诗歌趣味无穷。
我们认为,艺术语言不同于实用语言,它是对实用语言进行“施加暴力”,使其“扭曲”、“变形”、“反常化”,其目的是为了使语言本身在诗歌里变得异乎寻常地突出和显豁。
所以艺术语是一种注重语词的选择和配置,以表达为自身目的的话语形式,是一种“以曲为贵、难以理解、使诗人变得笨嘴拙舌”的诗歌语言。
它是由“奇奇怪怪、不同凡俗的词汇和不同凡响的词的措置”所组成的语言。
简单一点来说,反常语言让我们对诗歌有了新鲜的感受,让我们对诗歌不再陌生。
而有论者进一步指出:不同的文学形态,反常化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在诗歌文本中,反常化主要表现在语言上,诗歌语言常常是对常规语言的有组织的违反。
下面,我们将列举一些例子加以阐述。
近代诗人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他的诗歌《有的人》为我们所熟悉,其中开头两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更是家喻户晓。
再如他的诗歌《海》中的“在马粪香里/一席光地/我睡的又稳又甜”。
从这两首诗中,表面看来,似乎很难琢磨得透:“死”跟“活”本来就是一对矛盾体,不可能同时存在吧?而“马粪”于诗人来说,居然是“香”的?而且在那样邋遢的环境中,居然能睡得“又稳又甜”?诗人的这些诗句,我们觉得不可思议。
事实上,这就是陌生化诗学理论在诗歌语言中的运用。
而这种手法,叫做“悖论”。
所谓的悖论,原是一个古老的修辞学术语,意指一种表面荒谬而实际上却真实的表述,或者反过来,表面上真实实际上
却荒谬。
总之是指表述上的一种矛盾状态。
我们看到,在臧克家的诗歌中,悖论语言的运用,使得诗歌产生了很强的张力,无疑是一首极有力度的好诗。
这种诗歌语言不符合人们日常交流的语言习惯,使得读者一下子不习惯这种表达,不禁会在心理上引起注意,从而再次回味一番,这也就更能其中的深刻含义了。
这也是诗人创作出的语言的“陌生化”效果。
另外,我们再来看看泰戈尔的一首诗歌《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生与死
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在第一节中,把生与死的距离和我与你的距离进行比较,反常化地突出了我与你之间的距离是多么遥远。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
却不能在一起
在第二节中,把我与你的距离与相爱却不能在一起的距离进行比较,突出后者,表达了恋人之间分离的痛苦。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
而是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思念
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
在第三节中,把相爱无法在一起的距离与彼此思念却佯装不在乎进行了比较,宣扬了一种相爱却不能表露出来的痛苦。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思念
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
而是用自己冷漠的心对爱你的人
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沟渠
最后一节,把一种相爱却不能表露出来的痛苦与用冷漠的心对待爱的人进行对比,表达了诗歌主题:最遥远的距离就是相爱之人之间无法跨越的鸿沟。
这首诗歌千百年来传诵不衰,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则是因为诗歌中表达的是永恒不变的美好的爱情主题,二则是诗歌优美的旋律,朗诵起来朗朗上口。
诗歌的每一节都以“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开头,二三句又是“不是……而是……”反复连用,我们自然而然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沉重、伤感、强烈、痛惜的感情。
诗人反复吟咏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什么,强调了情感的起伏。
这种反复手法的运用,也正是“陌生化”的体现。
从整首诗的词句看来,似乎没有奇特之处,但是由于整首诗的叙述方式和排列结构非同一般,因而造成了一种整体上的陌生化效果。
从接受美学方面来讲,它能使人们不断的品味,并且从中领悟那种只可以为不可言传的美学意蕴。
此外,有别于整体陌生化,词语的活用、妙用也可以带来陌生化效果,只不过是局部陌生化。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诗歌作为中国文化璀璨的一颗明珠,更是千百年来传诵不衰,甚至有的诗歌是因为某个词的出彩而流芳千古。
例如王唯的《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这首诗描写的是西北的塞外风光。
一“蓬”一“雁”,诗人以此自比,说自己像蓬草一样出汉塞,想胡草一样如胡天。
两个简单的意象倒写出了诗人心中那种孤独与抑郁之情。
与前面的“单车”互相呼应。
接着作者走进大漠之后见到的壮丽景色。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站在茫茫大漠中,我们可以想象,充斥在我们眼前的只能是一片荒凉。
所以诗人说是“大漠”,而一“孤”字,又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着又写了落日的“圆”,本来我们会想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中,落日总是给人一种很苍凉很惆怅的感觉,但是这里的落日,仅用了一“圆”字,就赋予了一种很和谐很亲切的气氛。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
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
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
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这两句话的艺术境界何其高超,而且,只可以为不可言传。
而这正是词语的陌生化效果给读者带来的审美享受。
诗歌,富有十分活跃的创造力与旺盛的生命力。
好的诗歌,不但像一针兴奋剂,能够给予人精神的力量,使之震动、惊奇,获得一种对生活的超常感受,而且能够长驻人们心里,久久萦绕在耳边,挥之不去。
而诗的艺术便是陌生化的艺术,好诗,更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