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支教现状分析及对策

合集下载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到了支教活动中,他们利用假期或者课余时间走进了贫困地区的学校,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进行教育支持。

大学生短期支教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因此需要采取一些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以确保支教活动的顺利开展并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带来真正的帮助。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之一是缺乏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

许多大学生在支教之前并没有接受过相关的教育培训,他们对于教学教育知识的了解较少,也缺乏实际的教学经验。

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大学生在支教时很难对学生进行系统教育,无法给孩子们带来真正的教育帮助。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之二是缺乏了解当地学生和教育状况。

由于短期支教的时间较短,大学生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当地学生和教育状况,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情况、心理特点等。

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在支教时无法很好地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也无法很好地了解学生的需要和困难。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之三是不能形成长期的帮助和支持。

由于支教时间较短,大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给学生带来足够的帮助和支持。

一些孩子们可能需要长期的学习和生活帮助,而短期支教往往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是不能给学生带来长期的帮助和支持。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对策来解决,确保支教活动的顺利开展并给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带来真正的帮助。

学校和相关机构可以加强对大学生支教的培训和指导,提供相关的教育知识和教学技能培训,让大学生在支教之前能够具备一定的教学和支教知识和技能。

这样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支教水平,确保他们能够给学生带来真正的教育帮助。

学校和相关机构可以推动建立长期支持机制。

在支教活动结束后,学校和相关机构可以与当地教育部门、学校和社会资源合作,推动建立长期的支持机制,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提供长期的学习和生活支持。

这样可以确保支教活动能够给学生带来长期的帮助和支持,让孩子们能够得到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大学生短期支教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帮助贫困地区的学生提高学习水平,改善他们的学习环境。

这种活动一方面可以促进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开阔大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大学生短期支教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当前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分析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支教期限短导致教学效果难以持续大学生短期支教一般都是暑假或寒假期间进行,时间通常只有几周甚至几天,这种短期支教很难取得长期的教学效果。

贫困地区的学生需要持续的教育支持,而短期支教很难满足这一需求。

对策:延长支教期限,增加支教活动的持续性。

大学生可以选择在寒暑假结束后,利用周末或节假日再次前往支教地区进行教学支持,这样可以延长支教时间,增加对学生的帮助和教育效果。

二、师资素质不足导致教学质量低下大学生参与短期支教的教学经验相对较少,师资素质和专业知识也可能存在一定的不足,这会影响到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对策:提前进行教学培训,提高支教志愿者的教学水平。

大学生在参与支教之前,可以参加相关的教学培训和培训课程,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知识,从而提高支教的教学质量。

三、缺乏专业的教育资源和教育设施贫困地区的学校往往缺乏专业的教育资源和教育设施,如图书馆、实验室等,这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学环境。

对策:筹集教育资源和捐赠教学设施,改善学校的教育条件。

大学生可以积极组织募捐活动,筹集教育资源和教学设施,帮助学校改善教学条件,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四、文化差异导致教学难以顺利进行贫困地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可能与大学生所处的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会导致大学生在支教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如语言沟通、生活方式等。

对策:尊重当地文化,加强文化交流。

大学生在参与支教之前,可以通过学习当地的文化和生活习惯,增加对当地文化的了解和尊重,加强与当地学生和教师的沟通和交流,从而顺利开展教学工作。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存在的问题1.短期性大学生短期支教的特点之一就是时间短,通常在寒暑假期间进行。

这就导致了支教内容的局限性,很难形成长期的教育影响。

而且,一些支教队伍的组织者为了赶时间和完成任务,往往会选择一些快速而粗糙的教学手段,导致了支教成效的降低。

2.专业性不足大学生作为支教者,由于缺乏专业的教学知识和教育经验,往往在面对复杂多样的学生问题时无法有效应对。

一些学生可能具有学习障碍、情绪问题等,这就需要支教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来处理。

而大多数大学生在这方面是缺乏准备的。

3.文化差异贫困地区的学生和大学生在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这就需要支教者对当地的文化进行了解,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由于大学生对贫困地区的认识通常是有限的,难以做出有效的文化融合,从而影响了支教的实际效果。

4.缺乏长期跟进短期支教后,大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联系通常就会中断,缺乏长期的跟进和帮助。

这就使得支教效果很难持续,甚至有时支教后的学生反而会感到失落和放弃,使得支教成为了一种形式化的活动。

二、对策1.延长支教时间和周期针对短期支教时间过短的问题,可以尝试通过延长支教时间来增加支教的深度和广度。

可以将支教时间延长到一个学期或者一年,这样可以让支教者更好地融入当地,深入了解学生和学校的情况,从而实现更加有效的支教。

2.提高教学质量和专业能力针对支教者专业性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提供教学培训和指导来加强大学生的教学技能和专业知识。

可以在支教前组织教学培训班,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和教育者为支教者进行培训,提升其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3.加强文化交流和互动为了解决文化差异问题,可以通过举办文化交流活动、开展主题讨论等方式来帮助支教者更好地了解当地文化和生活习惯,从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也可以邀请当地的老师和学生参与支教活动,促进文化交流和互动,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友谊。

4.建立长期帮扶机制为了解决长期跟进问题,可以建立长期帮扶机制,通过建立帮扶团队、志愿者组织等方式来维持支教后的联系和帮助。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中国教育的不断发展,短期支教成为了越来越多大学生群体的选择。

然而,由于参与者素质参差不齐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差距,短期支教工作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下面我们就来谈一下这些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短暂的支教时间无法带来实质性的影响由于短期支教的特点,很多大学生只能在一个寒暑假期间参加支教活动,时间较短,无法给学生带来实质性的影响。

2.知识储备不足许多大学生参加支教时无法掌握足够的专业知识,因此无法给学生提供完整的教育资源。

3.重交流带来的后遗症在支教过程中,大学生与当地教育工作者及学生间重度交流,但较少涉及到长期的教育计划制定及实施,这会导致交流的知识往往局限于当前,无法带来持续的改变。

4.为报志愿而参加有一部分大学生精神比较浮躁,对社会责任感不够,仅仅是为了筹集学分,增加筑源灵感等考量才参与短期支教活动,因此工作质量差,难以为当地的孩子提供真正的帮助。

二、对策1.延长支教时间为了更好的影响当地的学生,可以增加支教时间,让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学生交流,建立他们对教育的兴趣。

同时,长期支教项目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课程资源,提高教育质量。

2.加强专业培训在参与支教之前,需要针对当地的教育情况和学生需求开展专业培训,让大学生了解当地的教育方针,有充分了解学习母语的机会。

此外还需进行多方面的教学技巧及行为培训,保障大学生的支教质量。

3.定期培训交流对于长期支教项目的大学生,需要及时开展培训及交流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4.建立完善的志愿制度对于志愿者,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志愿者能够真正地为工作所热爱,提高志愿服务水平。

同时,也需要为志愿者提供一定的福利待遇,保障志愿者的人身安全、健康及生活质量。

5.充分关注支教中的后续工作要注意支教后的工作,如果在短时间内供够相应的工作及其他的社会服务,可能会让当地学生失去继续追求教育进步的动力和信心。

因此,需要积极开展后续服务工作,为学生的教育带来更长期的正面影响。

大学生暑期短期支教现状分析

大学生暑期短期支教现状分析

大学生暑期短期支教现状分析随着我国教育发展的不断推进,支教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利用暑假时间参加短期支教活动,这不仅可以提升个人素养,还能为当地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但是,目前我国大学生暑期短期支教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一、参加支教的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参加短期支教活动。

一方面,这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重视社会责任感,希望能够在暑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支教机构越来越多,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支教机会和平台。

二、支教质量参差不齐尽管短期支教可以为当地的教育事业带来更多的资源和支持,但是有些支教机构却缺乏专业性,无法保证支教质量。

一些支教机构甚至只是利用大学生的热情来赚取赞助款项,完全没有考虑到实际的支教效果。

此外,很多支教机构的招募标准也参差不齐,很多没有教育背景和专业技能的大学生参与进来,导致支教质量不稳定。

三、大学生支教的安全问题支教是一项需要冒险和勇气的事情,但是同时也存在很多安全风险。

许多支教地区存在疫情、交通、自然灾害等安全问题,而这些问题可能会对大学生的身体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此外,一些地区的支教环境也可能会存在问题,比如住宿条件、饮食安全等。

四、支教是短期的动态支教支教是短期的,动态的教育方式,所以短暂的支教不足以在根本上改善贫困下地区的教育不平衡。

短期的“冲锋”支教方式难以对孩子进行长效影响,而孩子更需要长期的教育支持和关爱才能有所助益。

总之,大学生的支教热潮再一次表明了年轻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但是,除了支教的目的和价值性,还需要注意支教的安全、专业性等方面问题。

同时,长远来看,只有通过长期的教育支持和关爱,才能真正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们走出困境。

大学生支教的问题、对策和保障研究(精选5篇)

大学生支教的问题、对策和保障研究(精选5篇)

大学生支教的问题、对策和保障研究(精选5篇)第一篇:大学生支教的问题、对策和保障研究大学生支教的问题、对策和保障研究【摘要】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民族的希望、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在个人发展的同时,更强调对国家和社会的奉献。

大学生志愿者开展“扶贫支教”活动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具体措施,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这一活动的深入开展,充分开发了大学生人力资源,促进了广大大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同时,对贫困地区的青少年健康成长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合肥学院为例,针对该校大学生志愿者开展“扶贫支教”活动提出几点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者;扶贫支教作为参与社会实践的一种有益形式,义务支教近年来受到大学生的热烈追捧。

然后,任何事物的过度膨胀都伴随着各种问题的产生,也会带来程度不一的不良影响。

即使是义务支教这种美好的社会实践活动也不例外。

为了了解大学生义务支教潜藏的问题,我们对其现状进行了调查。

经我系长期以来在滨湖、临湖等基地的获得的支教体验、一系列的问卷走访调查和最后的综合分析使我们对大学生义务支教有了一个详细的了解。

大学生义务支教看似是一个很好的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大学生自己给那些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地区的孩子提供较好的教育帮助,另一方面让让大学生自身得到了锻炼。

很多社团正是看到了这点,于是争相组织义务支教活动。

据调查,社会上有光明行,灯塔计划,阳光助学联盟等50多个全国义务支教团体,这还不包括海外支教团体。

地区支教团体更多,特别在各大高校,南京高校就大概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手拉小手”、南京师范大学的健康中国协会、南京审计学院的印象西部等10几个义务支教社团。

这些组织每年都会组织义务支教,由此可见义务支教是多么的炙手可热。

然后在这种盛况背后却存在许多问题,从而给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以期给大学生支教团队一些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支教活动。

同时,我们也希望,我们的调查能给大学生朋友,乃至整个社会一些思考,思考一下什么样的支教方式才是最有效的,怎样才能不断提高支教水平等问题。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参与到支教活动中。

然而,在
短期支教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时间过短、教学经验不足等。

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并提
出相关对策。

问题1:时间过短
由于短期支教时间短,大学生无法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学生也无法对大学生产生深
刻的影响。

此外,由于时间有限,大学生可能无法在短时间内为学生提供有效而足够的教育。

解决方法:延长支教时间。

大学生可以与学校协商,尽可能延长支教时间。

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把自己的教学经验传授给学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带来更多的帮助。

问题2:教学经验不足
许多大学生在参与短期支教之前没有教学经验,缺乏对学生特点的了解,无法很好地
开展教学活动,也容易使学生对他们的教学效果产生怀疑。

解决方法:加强教育培训。

大学生可以先参加一些教育培训项目,在这些培训课程中
了解学生的特点、培养教学技巧。

这样,他们才能够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并与学生建立
良好的互动。

问题3:缺乏教育资源
由于支教地区的教育资源可能比较匮乏,大学生可能无法为学生们提供足够丰富的教
育资源。

这也是短期支教的一个难点。

解决方法:加强资源整合。

大学生可以找到外部资源支持,如联合本地机构提供教育
资源,或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来帮助他们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体验。

结论
短期支教由于时间短、教学经验不足、缺乏教育资源等问题,还需要不断寻找解决方案。

只有认真对待这些问题,才能够使大学生更好地参与支教活动中。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支教活动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一环。

通过支教,大学生可以走出校园,走进偏远的农村和贫困地区,为当地孩子们提供教育帮助。

大学生短期支教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本文将围绕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缺乏系统性由于大学生短期支教时间有限,往往只能进行一两周的支教活动,这导致支教活动缺乏系统性。

一两周的时间很难真正深入了解当地教育现状和孩子们的学习状况,更难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2. 语言和文化隔阂很多大学生支教团队在进行支教活动时,会遇到语言和文化隔阂的问题。

当地学生往往使用方言交流,而大学生可能并不懂得当地的方言;由于当地文化差异,大学生可能与当地学生产生交流困难。

3. 教学水平不够大学生的教学水平相对较低,往往难以满足当地学生的需求。

由于支教活动的短期性质,大学生往往难以在短时间内提供符合当地实际需求的教育帮助。

4. 缺乏长期跟踪由于大学生短期支教的特点,支教团队往往在活动结束后就离开了当地,很少有长期跟踪和帮助。

这导致当地学生缺乏持续的教育帮助,支教活动的效果难以维持。

二、对策建议1. 加强前期调研为了提高支教活动的系统性,大学生在进行支教活动前应加强前期调研,深入了解当地的教育现状和学生的实际需求。

只有了解了当地的实际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支教活动,提高支教活动的效果。

2. 加强语言和文化交流为了克服语言和文化隔阂,大学生在进行支教活动前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当地的方言,尽量提前做好准备。

在支教活动中,可以通过手势、图片等多种方式与当地学生进行交流,提高交流的效率。

3. 提高教学水平大学生在进行支教活动前可以进行教学培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可以邀请当地的教育专家进行指导,从而更好地满足当地学生的需求。

三、实施步骤2. 开展语言和文化培训为了提高语言和文化交流的效果,可以在支教活动前进行语言和文化培训,提高大学生的语言和交流能力。

2024年高校生支教情况小结

2024年高校生支教情况小结

2024年高校生支教情况小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生加入到了支教行列中。

2024年,这个变化更加显著,高校生支教的数量有了明显的增加,并且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果。

本文将对2024年高校生支教情况进行小结,以便更好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一、参与人数和地域分布2024年,全国各高校积极响应国家支教政策,对贫困地区的支教需求做出了积极的反应。

全国共有超过数十万高校生参与到支教活动中,比往年有了明显的增加。

主要的支教地区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贫困山区和农村地区。

二、支教活动开展情况2024年高校生支教活动的开展情况积极向上,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在教学方面,高校生发挥了较强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

在课程设置上,高校生结合当地教育需求,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开展了各类兴趣班、实践活动等。

三、产生的困难和问题尽管2024年高校生支教活动取得了许多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首先,由于地理环境和交通条件限制,一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触到的外部教育资源相对较少,需要有更多的高校生参与到支教工作中。

其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一些地区的教育条件较差,影响了孩子们的学习。

此外,教育体制和课程设置上的不匹配也是一个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

四、成果和启示2024年高校生支教活动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对高校生和贫困地区的孩子们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首先,对于高校生而言,支教活动是一次宝贵的社会实践机会,提高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发展能力。

其次,对于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而言,高校生的支教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机会,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动力。

根据以上的情况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一是需要加强高校生支教的宣传和动员工作,鼓励更多的高校生参与到支教活动中。

二是要充分考虑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支教计划和项目。

支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支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支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支教工作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开展支教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以下是我认为支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建议:
问题:
1.生活条件差:支教学生的生活条件通常比较简陋,饮食住宿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便。

2.专业支持不足:很多支教老师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对于教学内容和方法不够熟悉。

3.对接不够紧密:支教学校与本地学校对接不够紧密,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机制。

4.缺乏后续跟进:支教老师完成任务后,缺乏有效的后续跟进和反馈,无法很好地衡量支教成果。

建议:
1.提高生活条件:提高支教学生的生活条件,尽可能地提供干净舒适的
住宿环境和营养丰富的饮食。

2.加强教师培训:加强针对支教老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经验,增强教学能力。

3.建立对接机制:建立支教学校与本地学校的对接机制,加强沟通和协作,形成支教和本地教育的互动。

4.设立跟进机制:设立跟进机制,对支教成果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总结经验,为下一次的支教活动做好准备。

总之,支教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关注。

只有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机制,才能更好地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脱贫
攻坚。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支教是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支教可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目前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着一些问题。

大部分大学生缺乏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无法有效地开展支教活动。

大多数支教团队缺乏系统的培训和指导,导致在实际支教中遇到困难无法及时解决。

很多支教项目缺乏长期支持和跟进,导致支教结束后学生们的关注和帮助无法持续下去。

许多大学生缺乏适应当地文化和实际情况的能力,无法与当地学生建立真正的联系。

最终,一些不负责任的支教活动也会给当地社区和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有必要加强前期培训,建立长期支持机制,提倡专业志愿服务精神,以提高大学生短期支教的效果和意义。

1.2 存在问题在大学生短期支教活动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和反思。

很多大学生缺乏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他们常常无法有效地教授学生课程内容,导致支教效果不佳。

由于缺乏培训和指导,大部分支教学生对于如何进行支教活动缺乏清晰的认识,容易走向盲目和浅薄。

缺乏长期支持和跟进也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很多大学生在支教结束后便不再关注当地学生的学习情况,导致支教的持续性不足。

大部分支教学生也缺乏适应当地文化和实际情况的能力,无法有效融入当地社区,给学生带来的是负面影响,而非帮助和正面影响。

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并提出有效的对策,从而提高大学生短期支教活动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2000字内容到此结束】。

2. 正文2.1 缺乏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之一是缺乏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

很多大学生在支教活动中并没有接受过相关的教育和培训,导致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无法有效地传授知识和技能给学生。

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支教活动的效果,也可能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缺乏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大学生在支教中往往无法把握教学内容的难易度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导致教学进度不合理,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大学生支教的问题与对策

大学生支教的问题与对策

大学生支教的问题与对策现在大学生利用假期下乡支教的活动在社会上愈演愈烈,可以说是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志愿者大军。

这种形式的活动之所以受青睐,是因为它是一种善良之举,触动了人性的深处,意气风发的大学生尽自己所能把知识文化带到农村,这是大学生对自己所负社会责任的重视,同时也给大学生提供了一次接触社会的机会;再者,下乡支教调研把知识与实践结合,更能反馈学习,有利于对知识的吸引和运用。

然而,事物总有其相对性,我们在感受到支教意义的同时也要认识到目前支教活动中存在的不足,更深刻地认识到支教受众的需求,从而确定好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背景1994年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联合实施开展了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每年组织动员近百万名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深入农村基层和受灾地区,发挥自身的知识智力优势,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扫盲和文化、科技、卫生服务。

其中,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假“三下乡’’的文化下乡和农村扫盲活动,可以看作是我国大规模大学生志愿者支教的开始。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日益突出,大城市中开始出现专门为农民工子女提供教育场所——打工子弟学校。

打工子弟学校的产生,也为大学生支教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

特别是在2003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2005年“三支一扶”计划之后,打工子弟学校开始普遍成为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的主要支持和帮扶对象,越来越多的高校和学生社团本着“为流动儿童献爱心、改善流动儿童受教育状况”的愿望,纷纷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进打工子弟学校,开展支教活动。

从1997年,首师大晨曦社作为北京第一个参与流动儿童支教的大学生社团开始,到现在打工子弟学校大学生支教已经有了10多年的历史。

在这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大学生支教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同时也产生了不少的问题。

如何解决大学生支教的问题,提升大学生支教的效果,就成了现阶段大学生支教的当务之急,也是大学生支教未来发展方向确立过程中所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探究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探究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探究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短期支教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利用寒暑假等课余时间,前往贫困地区开展支教活动,为当地孩子们带去知识和关爱。

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支教过程中的教学质量保障、文化冲突以及支教活动的可持续性等问题。

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

问题一:教学质量保障不足在大学生短期支教中,教学质量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

由于大部分支教活动仅限于短期,难免会出现时间不足、学习内容单一以及师生互动不足等情况。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支教的效果,也会对当地孩子们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解决思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大学生支教团队可以在支教前进行充分的教学计划,并且在支教过程中定期评估和调整教学内容。

可以邀请专业教育人士或教育机构进行指导,提供支教老师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教学水平。

也可以引入现代科技手段,比如多媒体教学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问题二:文化冲突在支教活动中,由于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大学生支教团队可能会遇到一些文化冲突问题。

比如当地的教学方法与大学生的教学理念不符,或者是当地学生和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存在障碍等。

解决思路:为了减少文化冲突,大学生支教团队可以在支教前对当地的文化背景和教学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做好准备工作。

也可以加强对当地学生和家长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支教团队也可以积极融入当地社区,加强与当地人的交流,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减少文化冲突。

问题三:支教活动的可持续性大学生短期支教通常只持续一两个月,难以在短期内带来显著的改变。

一旦支教团队离开后,当地学校和学生可能会陷入教育资源匮乏的困境。

这种不可持续性的支教活动,难以真正帮助当地孩子们改善教育水平。

解决思路:为了提高支教活动的可持续性,大学生支教团队可以在支教结束后继续关注当地学校的教育情况,建立长期的帮扶计划。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大学生短期支教是指大学生们利用暑期或寒假等假期时间,到城乡基层学校、孤儿院或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一些专业技能培训、文化交流和心理关怀等服务。

在支教活动中,大学生们既可以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又可以促进交流,同时也可以给贫困地区孩子们带来一些正能量。

大学生短期支教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对特殊群体的不了解、志愿者自身素质不完善等。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对特殊群体的不了解在支教过程中,大学生志愿者可能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比如与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孤儿或残障儿童进行交流和教学。

由于志愿者们通常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他们不了解这些特殊群体的特殊需求和心理状态,容易造成不当的行为和言辞,从而伤害到他们。

对策一:开展相关培训针对大学生志愿者的特殊情况,可提前开展专门的支教培训。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心理学知识、特殊群体的特殊需求、跨文化交流能力等方面,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增强他们的应对能力和服务意识。

问题二:志愿者自身素质不完善在大学生中,有一部分人缺乏责任感、同理心和耐心,他们在支教过程中可能缺乏耐心,不能真正关心和帮助到他人,导致支教效果不佳。

对策二:选拔合格的志愿者在选拔志愿者时,可以严格审核报名者的品行和素质,选拔出品行端正、有责任感和同理心的优秀学生担任志愿者。

可以通过面试、填写志愿者申请表、参加心理测试等方式来选拔志愿者。

在支教前,还可以通过培训等方式帮助其提升素质,增强责任感和同理心,提高对特殊群体的关爱意识。

问题三:缺乏长期的跟踪服务大学生的支教时间一般较短,可能只有几周或一个月,这样的短期支教很难取得明显的成效,更难形成长期的影响。

支教结束后,大学生们也缺乏对受助对象的跟踪服务,导致他们的进步和需求无法得到更好的满足。

对策三:建立长期支教机制在支教结束后,可以建立志愿者和受助对象的长期联系机制,开展长期跟踪服务。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大学生短期支教是指大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到农村或贫困地区开展教育支教活动。

这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公益活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着缺乏教育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的问题。

很多大学生并非教育专业的学生,他们缺乏系统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技巧的培训,这使得他们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应对学生们的各种问题和困惑。

大学生需要在参与支教前接受相关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教育专业知识。

大学生短期支教往往是一种“一去不返”的模式,缺乏长期跟踪和指导。

支教活动一般只持续几个星期甚至几天,难以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发展进行长期观察和指导。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建立大学生支教团队和当地学校的合作机制,使得支教活动能够持续地进行下去,并且能够在活动期间和之后加强对学生的跟踪。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着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文化价值观之间的冲突。

大学生往往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家庭,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文化价值观可能与被支教学校和学生家庭存在差异。

为了避免因此引发的问题,可以事先了解当地的教育情况和文化背景,并在支教过程中尊重和融合当地的教育理念和文化价值观。

第四,大学生短期支教往往只关注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

很多支教活动仅限于教授学生一些基础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学生在支教过程中应该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可以进行一些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和创新性的教育任务。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着资源不平衡和贫困地区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支教活动通常只关注某些贫困地区,而其他地区则得不到足够的支持和关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建立更广泛的支教网络和资源共享机制,将更多的资源和关注关注到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中。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机会。

大学生短期支教是一项有价值的公益活动,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解决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短期支教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参与的一项志愿活动。

短期支教不仅可以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提供帮助,同时也可以促进志愿者的个人成长和发展。

然而,短期支教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短期支教缺乏教育专业技能很多大学生在参加短期支教活动前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教育训练,缺乏实际教学经验和教学知识。

这可能导致他们无法有效地传授知识,或者用错误的方法教育孩子们。

这样不仅浪费了孩子们的时间和精力,也可能对他们的学业造成负面影响。

对策一:提供专业化的培训和指导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短期支教组织应该提供专业化的培训和指导。

这些培训和指导应该包括教育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如何和学生沟通和交流的技巧。

组织还应该选择有经验教育专业人士进行实地指导,并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辅导和指导。

问题二:短期支教缺乏实际效果许多人认为,短期支教无法对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产生长期的教育效果。

由于短期支教的时间非常短暂,很难让孩子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的学习。

短期支教也很难解决孩子们教育、营养、医疗等综合问题。

对策二:改变短期支教的模式为了提高短期支教的效果,可以改变支教的模式。

例如,可以将支教的时间延长到一个学期或更长时间。

这有助于让孩子们更好地吸收知识,认识到知识的实际应用。

此外,支教组织还应该与当地老师和社区组织合作,共同解决孩子们的综合问题。

问题三:短期支教可能对当地经济产生负面影响虽然短期支教可以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提供帮助,但过多的志愿者可能会对当地社会和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短期支教可能导致失业率上升,因为志愿者会接替当地的教师和工人的工作。

对策三:与当地社区和政府协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短期支教组织应该与当地社区和政府合作协商。

支教组织应该了解当地的经济和社会状况,以便制定合理的支教计划。

支教组织还应该与当地政府和社区建立密切的联系,共同解决当地的教育、营养、医疗等综合问题。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探究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探究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探究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到短期支教活动中,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一些贫困地区的学校和学生。

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支教的目的性和实效性、支教的专业性和全面性、支教过程中的安全保障等等。

本文将从这些问题出发,探讨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思路。

一、支教的目的性和实效性在实际的支教活动中,很多大学生只是为了在自己的履历中增加一些活动的经历,或者是为了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一些乐趣而去参与支教活动,而不是真正关心当地学校和学生的需求。

这样一来,支教活动就变成了一种形式主义的举动,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由于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有限,支教的实效性也受到质疑。

解决思路:大学生参与支教活动应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认真对待支教任务,而不是将其当做一种消遣。

大学生在参与支教活动之前,应该了解当地学校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可以邀请一些教育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参与支教活动,提高支教的专业化水平。

二、支教的专业性和全面性很多大学生参与支教活动时并没有受过相关的教育专业培训,也没有相关的教学经验,这就导致了支教活动的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由于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有限,不可能涉及到所有的课程和知识点,这也使得支教活动无法达到全面教育的目的。

三、支教过程中的安全保障由于大学生参与支教活动时往往身处贫困地区,所以安全问题也是一个很大的隐患。

在支教活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交通事故、自然灾害、传染病传播等各种安全问题,对大学生和当地学生的生命安全都会造成威胁。

解决思路:在支教活动组织和实施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安全问题,提前做好充分的安全预防措施。

提前了解当地的交通和自然环境,避免出现安全事故的发生;提前做好卫生和防疫工作,避免传染病的传播等等。

以上就是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的探讨,希望可以引起更多人的重视和关注。

支教不仅仅是一种活动,更应该是一种担当和责任。

大学生暑期短期支教现状分析

大学生暑期短期支教现状分析

大学生暑期短期支教现状分析1. 引言1.1 支教概述支教,全称为“支教活动”,是指在偏远地区或贫困地区开展教育支援工作的活动。

支教旨在改善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的不足,提高当地学生的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大学生参与支教活动是一种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爱心的行为,也是一种锻炼自己能力和提升社会影响力的机会。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更新,支教活动也日益受到重视和关注。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支教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带去知识和关爱。

支教活动已经成为大学生暑期的热门选择之一,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青年人积极参与其中。

支教活动不仅让大学生接触到社会实践的机会,锻炼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也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带去了希望和改变。

支教活动的意义和价值不仅在于改善教育资源,更在于传递爱心和温暖,让更多的人关注到教育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支教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大学生的参与,他们的热情和付出为支教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1.2 大学生参与支教的背景大学生参与支教的背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愿意通过支教活动回报社会,传播正能量。

支教可以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经验,提升综合素养和能力。

参与支教可以促进大学生的思想成熟和人格塑造,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领导能力。

支教活动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锻炼的平台,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增进了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大学生参与支教是对社会责任和情怀的体现,也是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推动。

通过支教,大学生可以更好地锻炼自己,提升综合素养,为未来的社会发展和自身的成长积累宝贵经验。

2. 正文2.1 支教形式多样化支教形式在大学生暑期短期支教活动中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一方面,支教形式可以包括传统的课堂教学,通过开展英语、数学、美术等学科的教学活动,为贫困地区的学生提供知识和技能的传递。

支教活动也可以包括社区服务、文化体验等形式,让大学生在支教过程中更好地融入当地社区生活,体验不同文化和生活方式。

大学生暑期支教实践活动的现状及对策

大学生暑期支教实践活动的现状及对策

一、大学生暑期支教实践取得的成果暑假,当代大学生尽自己所能把知识文化带到农村,这是大学生对自己所负社会责任的重视,同时也是一次接触社会的机会,以更好地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暑期支教调研在支持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同时,也可以把知识与实践结合,有利于知识的吸收和运用。

暑期支教实践对大学生自身、当地教育系统、当地学生来说都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1.对于参与支教活动的大学生的影响对于身处大都市的大学生来讲,很多人没有经历过支教地区艰苦的环境,在支教地区的生活经历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宝贵的人生财富。

越是困难的环境越能激励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建设农村的热情。

大学生支教活动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服务农村的理想,为建设农村贡献力量,同时解决部分大学就业问题。

同时,到贫困地区生活一段时间,体会生活的各种困难,有利于大学生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自己的意志,砥砺自己的品格。

同时,团体行动有利于提升团队协作能力,领悟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为将来的工作打好基础。

通过实地跟踪调查苏州大学的两支支教团队,笔者了解到,志愿者们都深刻体验到乡村生活的不易,深深领悟到“有些事情时间虽然不长,但回忆却是一辈子的。

支教是苦的,回忆却是甜的。

”2.对于支教地区的学生的影响不同于城市里的孩子,贫困地区的孩子假期生活比较单调,大多数学生整日在村内外游荡,或者看看电视,很少有自己的假期生活。

调查中,许多小学校长和家长表示,十分欢迎支教队伍的到来,暑假既可以复习旧知识,也可以学习新知识。

不然,很多学生在家除了看看电视,并无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可做。

对于贫困地区的孩子来说,他们接受的教育都是应试性的教育,课程单一,模式固定化,很难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而大学生暑期支教活动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可以补充他们在课堂上缺失的内容,开拓他们的视野,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除此之外,大学生群体在整个社会上属于知识分子形象,特别是在贫困地区,考上大学意味着一生的改变,其意义非同寻常。

大学生的榜样力量有助于把思想与道德品质教育具体化,形象化、人格化,有利于增强教育的效果。

大学生暑期短期支教现状分析

大学生暑期短期支教现状分析

大学生暑期短期支教现状分析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愿意参与到暑期短期支教活动中。

通过支教活动,大学生们不仅可以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践中,同时也可以为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目前大学生暑期短期支教的现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支教地区选择有待优化大学生暑期短期支教的地区选择通常集中在贫困地区,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做法。

目前支教地区的选择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很多支教团队会选择热门的旅游地区或者比较容易到达的地方进行支教活动,而忽视了一些更为偏远的贫困地区。

这样做虽然可以减少一些团队的困难和风险,但也容易忽视一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地方。

大学生暑期短期支教活动在选择支教地区时,应该更加注重贫困地区的需求和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分布,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

二、支教活动内容需更加具体化目前大学生暑期短期支教活动的内容通常局限于教学和志愿活动,缺乏更加具体化的支持和帮助。

很多支教团队只是在暑期期间到学校进行一些临时的教学辅导或者开展一些短期的志愿活动,而不够重视长期支持和帮助。

大学生暑期短期支教活动在制定支教方案和内容时,应该更加具体化,包括持续的课外辅导,学习资源的捐赠,教育设施的改善等,以期更好地满足贫困地区的教育需求。

三、支教团队的素质有待提高目前有关大学生暑期短期支教活动的报道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支教团队的素质不高或者行为不当的情况。

有些大学生在参与支教活动时,不够尊重当地的文化习俗,甚至影响当地的教育秩序。

有些支教团队宣传造势过多,实际行动却少,甚至直接变相从事商业活动。

大学生暑期短期支教活动需要更加重视支教团队的素质提升,包括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教育,规范支教行为和宣传。

四、支教活动的整体规划有待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暑期短期支教活动通常由学生自发组织或者社会组织发起,缺乏统一的监管和规范。

支教活动的整体规划和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

可以成立相关部门或者组织进行支教活动的资格审核和监督,加强对支教活动的指导和管理,规范支教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归纳和阐述了大学生支教现状,分析了大学生支教所产生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改变大学生支教现状的对策。

政府应颁布相关政策,并且落到实处;学校要大力宣传支教,鼓励学生参与支教,并且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帮助;大学生要不断提高自我修养和思想品质,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

【关键词】大学生;支教现状;对策
作为当代大学生,尤其是师范类专业大学生,我们对于教师这一行业的了解和体会比其它专业的大学生要深刻的多。

而且,在我国,教育一直是国家重点发展的一个领域。

基于现实条件制约和我们的实践能力,本研究以湖南省的几所大学中的一部分大学生为对象,通过调查,分析研究湖南省大学生支教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

本调查属于2014年度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级项目“大学生支教现状调查研究――以湖南省为例”内容之一。

在经过上网查询相关资料和阅读前人所设定的调查问卷,以及全体组员多次商讨后,我们制定了本研究所需的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一共设计了15个问题,问题涉及到大学生对支教的认识、看法、期望等方面。

根据现有的条件以及指导老师的建议,我们共投放了300份问卷,其中一本院校50份、二本院校100份、专科院校150份。

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不针对某一所学校发放问卷。

收回问卷273份,回收率为91%。

一、大学生支教现状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和我们上网搜寻的相关资料,我们认为目前大学生支教现状有三个主要特点。

1、多数大学生其所在学校都开展过大学生支教活动,但他们对支教的相关内容都不是很了解
表1显示,有59%的大学生其所在的学校开展过支教活动,还有41%的大学生其所在学校没有开展过支教活动。

这表明在湖南省的各大高校中开展过大学生支教活动的学校不到60%,虽然超过半数,但是还不够多。

这也说明了各大高校对大学生支教这一项活动还不够重视。

现在的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在不断的变化。

网络的出现,更是极大地促进了信息的传播。

有些学生有这个想法去参加支教,却找不到合适的机构去报名。

学校可以说是人群较为集中的一个场所,且刚接受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及应用技能的训练,能够更好的进行教学。

而且我们认为由学校进行组织,学生可以更方便地参与支教。

学校要组织支教活动必定会做一些准备,可以以动员大会、宣传讲座、展板等形式向学生介绍相关情况,学生也可借此加深对支教的了解。

表2显示,13%的大学生对支教的相关信息是了解的,这说明在当代大学生中,了解支教的只占少数。

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各大高校对支教活动的宣传力度不够,需要加强。

32%的人不了解支教,有可能是学校根本就没有对支教这一活动进行宣传,也有可能是这些学生没有意愿去参加支教,故而不会主动去了解和关注支教。

这也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一些想法,即不是必须要做的事,不用去关注。

还有55%的人对支教这一活动的相关信息有一定的了解但不全面。

这可能是因为现在社会上有太多的虚假信息,让人很难分清真假。

因此我们认为国家应该对网络信息加大监管力度,减少虚假信息、黑网站的出现。

2、多数大学生愿意参加支教
表3显示,43%的人在空闲时愿意参加支教活动,47%的人会考虑但不确定,只有10%的人选择了不会。

这就表明大多数人在空闲时有支教活动是愿意参加的。

在当今的大学生群体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学校安排的活动不强制性要求参加,或者不与成绩、评优评先等挂钩,能不参加就不参加。

这是因为大多数大学生对自己不感兴趣的活动无法调动积极性,即使被强制性要求参加也会做其他的事来打发时间或者不认真参与。

因此,校方在安排支教活动时也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参与活动。

相对于强制性参与,学生会更接受自
愿参与。

并且自愿参与者对活动的安排会更负责、更尽心。

针对这一点,可以在安排支教活动时充分考虑到配合学生的时间进行。

尽量协调好学校、学生以及被支教地区三者之间的时间安排。

避免在考试周、比赛周等活动多、时间紧的期间组织支教活动,才会有更多的学生参加,而不是出现无人报名的场景。

表4显示,有62%的人在校期间或毕业后愿意到贫困地区进行支教,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素质还是很高的。

虽然这只是个人意愿,但是有想法才会进一步有行动。

还有38%的人不愿意,这是个严重的问题,所占比例较大。

可能是认为自己不能适应贫困地区的环境,或者是家庭原因。

有些大学生本身家庭条件就不好,会觉得到贫困地区支教所得的收入太低,无法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因此不愿意到贫困地区支教。

目前,国家虽然提出了对参与支教的老师进行各种补贴和优惠措施的政策,但很多人都不了解这个政策。

而且,由于地区差异很多措施都不能真正落实到位。

3、大学生参与支教,需要考虑多个问题,且社会上支教机构种类繁多
表5显示,会考虑安全问题的有56%,考虑自己的环境适应能力的有63%,考虑自己专业知识是否不足的有51%。

选择了这三项的人超过了半数,说明这三个问题是大学生参与支教时考虑最多的问题。

我们从中得到了一些信息:如果政府或学校能够为这些问题提供一点解决办法,参与支教的学生是不是会更多一些。

比如安全问题,可以安排有支教经验的老牌教师带队,对学生进行安全培训。

至于适应能力和专业知识是否不足这两个问题,可以考虑在开始支教活动之前对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心理培训,对报名参加支教活动的学生做一个技能调查,合理安排支教岗位。

二、大学生支教所产生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关于大学生支教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国家鼓励支教的政策和措施不到位、学校对于宣传和开展支教活动不够重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过关。

而这些问题就来源于政府、学校、学生这三个对象身上。

1、政策落实不到位,容易打击志愿者的积极性
政府所颁布的政策是国民行动的方向,但对于像农民、打工者来说,繁忙的工作所带来的疲劳让他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关注时事新闻。

尤其是像教育这一类的各种新闻,除了做相关的教育工作的人会时刻关注以外,大多数人并不会认真去想。

现在的大学生中,农村大学生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但学生家长大多是农民和外出打工者,他们的思想观念会影响到学生的选择。

家长认为送孩子上大学,是为了以后能找份好的工作,多挣点钱帮助家里减轻经济负担。

因此,政府颁布的相关政策需要符合当下的实际情况,并且要得到有效的落实。

2、多数学校没有举办过支教活动,或只是敷衍了事,对支教这一活动不够重视
在我们的调查研究中显示有41%的学校没有开展过支教活动,55%的大学生对支教的相关信息了解不全面。

就我们所收集到的资料来看,湖南省现共有109所高校,这些高校包括本科院校、专科院校、职高院校。

在这些高校中,大多数院校都可以开展支教活动,尤其是师范类专业。

对于学生而言,在学校里接触的东西是最多的,因为他们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学校。

3、学生自身素质不过关,习惯了城市生活,不能适应贫困地区的生活环境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宝贝。

本身是从农村出来的大学生还好,吃过苦,已经习惯了。

但是农村大学生对高薪的地区渴望会更大些,这也是需要考虑的一点。

城市里长大的大学生几乎没吃过任何苦,一开始可能满怀激情,时间一久,激情消退了,就会开始抱怨,想要离开。

所以大学生思想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

三、改变大学生支教现状的对策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本身就参与其中。

我们的力量很小,无法去改变政府或学校的想法。

但我们可以说出自己的意见,提高自我修养和自身素质。

我们认为,想要改变大学生
支教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政府应颁布相关政策,并且落到实处
设专人监督,并且为参与支教的组织提供一定的经费。

有了政策,人们就会觉得有了保障。

有了经费,就可以尽快参与支教。

最主要的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都可以克服。

这样,在很大的程度上调动了参与者的积极性。

毕业即失业,其实很多地方都招不到人,只是许多人宁愿待业在家也不愿去,甚至工资低也要呆在大城市里。

因此,这一措施是很重要的。

2、学校要大力宣传支教,鼓励学生参与支教,并且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帮助
对于外面的支教机构来说,学校自己组织的支教活动会靠谱些。

不一定的是到边远地区去支教,也可以是附近的缺老师的学校。

由学校来组织,学生家长也会放心些。

学校内部可以经常为学生做一些相关培训,普及一些知识。

3、大学生要不断提高自我修养和思想品质,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
全面发展,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

不管是为了什么,当代大学生都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自我修养、全面发展。

这是时代的要求,社会在不断的进步,瞬息万变。

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

上述只是我们在调查研究后,经过讨论所得出的一些看法。

具体该怎么去改变、去实施,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和探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