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
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国际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等领域的经济活动。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全球经济体系的运作和影响因素,并掌握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二、课程目标1. 理解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经济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2. 掌握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包括比较优势理论、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3. 熟悉国际金融市场和货币体系,了解国际收支和汇率的形成机制;4. 分析国际经济政策对国内和国际经济的影响;5. 培养科学的国际经济思维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国际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国际经济学的定义与范畴;- 主要国际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与演进; -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 国际贸易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及其解释;- 因素禀赋理论和要素流动理论;- 基于规模经济的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政策与保护主义;- 自由贸易与多边贸易体制。
3. 国际货币体系与国际金融市场-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 汇率与汇率制度;- 国际金融市场的结构和功能;- 资本流动与跨国投资。
4. 国际收支和汇率- 国际收支的计算与分析;- 汇率决定理论;- 汇率制度与汇率政策;- 汇率变动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影响。
5. 国际经济政策- 国际经济政策的目标与工具;- 贸易政策与关税措施;- 金融政策与汇率管理;- 跨国公司与外国直接投资。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但不限于:1. 讲授:通过讲解国际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2.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促进他们对国际经济问题的思考和分析;3. 案例分析:选取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4. 文献阅读:推荐相关学术论文和书籍,鼓励学生深入阅读和批判性思考。
五、评估方式1. 平时表现(40%):包括课堂参与、课堂小测验等;2. 作业(20%):包括课后练习、案例分析等;3. 期中考试(20%):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整体理解和应用能力;4. 期末论文(20%):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国际经济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什么是国际经济学
•
•
•
国际经济学的发展概况
•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 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1)
• • • 1.重商主义者以其错误的财富观为基础,推论出“奖出限入”的贸易政策。 2.1776年,亚当· 斯密(Adam Smith)在《国富论》(The Welth of Nations)中,系统阐述了分工 和自由经济的观点,批判了重商主义的财富观和贸易观,提出了国际贸易的绝对优势理论(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 3.1817年,大卫· 李嘉图(David Ricardo)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一书中,进一步发展了亚当· 斯密的理论,正确地提出和论证了国 际贸易的比较优势原理(Law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确立了其后贸易理论发展的方向。后 来的学者都将国际贸易研究的重点放在比较优势原理上,不断探索决定比较优势的各种因素。 4.穆勒(l)、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和艾奇沃思(F.Y.Edgeworth)等,集中研究了 贸易条件的决定问题。 5.1919年,赫克歇尔(E.F.Heckscher)在《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The Effect of Foreign Trade on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一文中,首先论述了各国要素禀赋构成与贸易形态之间的关系, 以及贸易对各国收入分配的影响,提出了要素禀赋差异是决定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基础的观点。其后, 他的学生俄林(Bertil Ohlin)在1933年出版的《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Inter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Trade)一书中,进一步阐述和发挥了赫克歇尔的要素禀赋理论。因而后来人们又称要 素禀赋理论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Heckscher-Ohlin Theory,简称H—O理论)。 6.1936年,哈伯勒(G.Haberler)在《国际贸易理论》(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一书中, 用机会成本理论(Opportunity Cost Theory)解释了比较优势原理,在贸易理论的模型化方面作出 了实质性的贡献。此外,勒纳(A.P.Lerner)、里昂惕夫(W.Leontief)、米德(J.E.Meade)、 萨缪尔逊(P.A.Samuelson)等人将一般均衡分析的新古典模型与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融为一体,最终形成了国际贸易理论的标准模型。可以说,这一标准化的贸易模型,就是新古典学派 一般均衡理论在国际贸易研究中的具体应用。 7.1951年,里昂惕夫首次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对H—O理论进行了经验检验,发现美国作为世界上资 本最丰富的国家,其出口部门是劳动密集型的,而进口替代部门则是资本密集型的,这就与H—O理 论预测的贸易模式相反,这就是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谜”(The Leontief Paradox)。 8.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克鲁格曼(P.R.Krugman)和赫尔普曼(E.Helpman)为代表的 一批经济学家,提出了所谓“新贸易理论”(New Trade Theory)。新贸易理论认为,除要素禀赋 差异外,规模经济亦是国际贸易的原因和贸易利益的另一个独立决定因素。
国际经济学
第一章>>第二节
二、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方法与 特点
(二)国际贸易理论研究方法的特点
1、商品的相对价格在理论分析中具有非常重要 的地位,而基本上不涉及商品的名义价格与货币 因素变化的影响。 “货币幻觉” 2、往往从两个国家、两种商品(或两个部门)、 两种生产要素的最简单模型开始分析,然后推广 到较为复杂的模型。 3、一般均衡分析方法。 4、静态或比较静态的理论分析。
第一章目录
第一章>>第三节
二、国际贸易理论发展概述
(二)从绝对成本理论到比较成本理论
绝对成本学说认为参与国际贸易的每个国家都拥有 具有绝对优势的生产部门。
比较成本学说:认为即使一国缺乏任何具有绝对成 本优势的生产部门,只要各国的不同部门之间存在 生产成本的比较差异,各国按照生产成本的比较优 势进行分工生产,然后进行贸易,就能给各国带来 更多的财富。
第一章目录
第一章>>第一节
三、学习国际经济学的重要意义
国家与政府的层次 企业层次 学生个人这个层次
第一章目录
第一章>>第一节
四、学好国际经济学的主要方法
(一)本课程的先导课程
经济学的基础性研究内容 数学分析基础或数理经济学基础
பைடு நூலகம்
(二)学好本课程的参考方法
要训练与提升自身的理论思辨能力。 平时应该多做习题。 在课外阅读有关国内外的参考文献,特别是
第一章目录
第一章>>第三节
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相关概念
一、有关国际贸易的一些概念
(一)对外贸易总额、对外贸易差额与对 外贸易总量
国际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一、名词解释:1、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2、绝对优势:当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使用一种生产要素—-劳动时,如果刚好A国家在一种商品上劳动生产率高,B国家在这种商品上劳动生产率低,则A国该商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
两国按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专业生产分工并参与贸易,则两国都能从贸易中得到利益。
3、贸易条件:用来衡量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出口相对于进口的盈利能力和贸易利益的指标.4、相互需求法则:在一国国内,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劳动量来决定,国家间商品交换的具体比例是由两国间对彼此商品的相互需求决定的。
5、提供曲线:由马歇尔和艾奇沃斯提出的,它是相互需求曲线,表明一个国家为了进口一定量的商品,必须向其他国家出口一定量的商品,因此提供曲线即对应某一进口量愿意提供的出口量的轨迹。
两个国家的提供曲线的交汇点所决定的价格,就是国际商品交换的价格.6、中心-外围论:由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提出的一种理论模式,它将资本主义世界划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生产结构同质性和多样化的"中心";一个是生产结构异质性和专业化的"外围”。
7、绝对配额: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规定一个最高的进口数量或金额。
8、关税配额:是一种进口国限制进口货物数量的措施. 进口国对进口货物数量制定一数量限制,对于凡在某一限额内进口的货物可以适用较低的税率或免税,但关税配额对于超过限额后所进口的货物则适用较高或一般的税率.9、关税同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缔结协定,建立统一的关境,在统一关境内缔约国相互间减让或取消关税,对从关境以外的国家或地区的商品进口则实行共同的关税税率和外贸政策。
10、国际收支:狭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同其他国家由于贸易、劳务、资本等往来而引起的资产转移.其特点是仅计入现在或将来有外汇收支的交易。
《国际经济学》课程教案
《国际经济学》课程教案国际经济学课程教案一、课程概述国际经济学是一门关于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等领域的学科,研究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及其规律。
本课程将介绍国际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实际应用,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全球经济的运行机制和各国经济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国际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2. 理解国际贸易与全球化的关系,分析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影响;3. 熟悉国际金融体系和汇率制度,了解国际金融市场的运作和风险管理;4. 掌握国际贸易政策与外汇市场调控的基本原理;5. 培养分析国际经济问题和制定对策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第一单元:国际经济学基本概念1. 国际经济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2. 国际经济学的重要假设和研究方法;3. 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
第二单元:国际贸易理论1. 比较优势理论与绝对优势理论;2. 前沿技术与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3. Heckscher-Ohlin模型与产品寿命周期理论。
第三单元:国际贸易政策1. 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的作用与影响;2. 自由贸易与保护主义的争论;3. 多边贸易体制与区域经济合作。
第四单元:国际金融体系与汇率制度1. 国际收支平衡与国际货币体系;2. 汇率决定理论与汇率的管理;3. 外汇市场与国际资本流动。
第五单元:国际金融市场与风险管理1. 国际金融市场的组成与功能;2. 外汇市场、国际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3. 国际金融风险与风险管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理论知识,明确概念和理论框架。
2. 实例法:引用实际案例分析与应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 讨论法:以小组讨论、学生提问等方式激发学生思考,促进互动交流。
4. 多媒体辅助:利用投影仪、电子白板等现代教学手段呈现图表和案例分析。
五、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参与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 作业与报告:完成布置的课后作业和小组报告,展示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国际经济学
第一章古典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要任务是说明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贸易的利益分配。
第一节古典贸易理论起源:贸易差额理论早期重商主义–禁止金银出口。
–禁止出口商接受外国非金银货币。
–采取行政手段,控制商品进口。
外国商人离境时只能带走商品,不能带走本国货币其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斯塔福。
他们主张在对外贸易中的每笔交易和对每一个国家都保持顺差,以增加货币的流进。
因此被称为“货币差额论”晚期重商主义–利用关税和法令适当限制制成品和奢侈品进口。
–限制原料出口,以保证国内加工业的发展。
–保护本国弱小企业的发展。
–实行奖励出口政策。
其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托马斯·孟。
他们主张保持全国的对外贸易顺差,以增加货币的流进。
因此被称为“贸易差额论”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包含的意思重商主义的核心思想是一国的财富反映在其所拥有的重金属上。
世界资源的静态观——零和博弈(zero-sum game)扩大财富的途径:增加对国内金银的开采;开展对外贸易或者掠夺。
为了实现国家贵金属存量的增加的目的,国家必须积极干预经济,实行保护性贸易的政策。
三、重商主义的国际贸易政策(一)早期贸易差额理论的政策主张直接控制金银货币流动的行政手段,突出表现为禁止本国货币流出,鼓励国外金银货币流入,使每笔交易都保持顺差。
(二)晚期贸易差额理论的政策主张通过商品贸易进而控制货币流动的间接经济手段争取对外贸易顺差1.货币政策2.奖出限入政策3.保护关税政策4.发展本国工业政策5.对外贸易垄断政策6.发展本国航运业政策三、基本评价•⑴积极影响:•促进资本原始积累,推动当时国际贸易和商业运输的发展。
•⑵主要缺陷:• 1.认为财富就是金银;• 2.“奖出限入”是财富增值的源泉;• 3.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博弈”;• 4.限制了国际贸易的广泛展开。
第二节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一、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假设1)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并且只生产两种商品,即2×2模型;2)生产过程中只投入一种生产要素——劳动;3)劳动的边际收益不变,生产是在单位成本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的,即机会成本不变;4)运输费用和其它交易费用为零;5)劳动在一国国内可以自由流动,但在国与国之间不能流动;6)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7)进出口贸易总值相等,不考虑货币在国家间的流动;8)贸易是按物物交换的方式进行的;9)不存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10)国家之间实行自由贸易,不存在政府对贸易的干预或管制。
国际经济学
第二章1.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是指,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2.绝对优势理论(absolute advantage theory)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在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其中一国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效率,另一国在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效率,则两国在不同商品的生产上分别拥有绝对优势,此时如果两国根据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并相互进行交换,双方均能从中获益。
3.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是指,一国在所有商品上的劳动生产率都要低于另一国,即所有商品的生产均处于绝对劣势,但是相对劣势较小的商品较之那些相对劣势较大的商品而言,即具有比较优势。
4.比较优势原理(law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较之另一国都处于劣势即无绝对优势),两个国家也有可能进行互利贸易。
一个国家可以专门生产、出口它的绝对劣势相对小一些的商品(这是其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同时进口其绝对劣势相对大的商品(这是其有比较劣势的商品)。
计算题:假设本国生产1单位食品需要6单位劳动,生产1单位服装需要8单位劳动;外国生产1单位食品需要2单位劳动,生产1单位服装需要4单位劳动。
(1)哪国在食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哪国在服装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为什么?(2)列举一个双方愿意进行互惠贸易的交换比率,并计算本国与外国的贸易获利分别是多少?解:(1)外国在生产食品上具有比较优势,本国在服装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外国生产食品的成本为本国的1/3倍,服装的成本为本国的1/2倍,相比较,生产食品的成本更低,优势更大;而本国生产服装的成本为外国的2倍,生产食品的成本为外国的3倍,相比较,服装的成本更低,优势更大(2)外国所能接受的食品国际价格底线:12f≤6c本国所能接受的食品国际价格底线:4f≤3c即6c≤12f≤9c,若交换比例为12f:8c,则外国获利2单位服装,本国获利1单位服装。
国际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国际经济学知识点总结1.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是国际经济学的基础,主要包括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因素比较理论、产品寿命周期理论等。
其中,比较优势理论是由亚当·斯密提出的,它解释了各国之间进行贸易的原因和利益。
2.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政策主要包括关税政策、非关税壁垒政策、贸易协定等。
关税政策是指国家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费,非关税壁垒政策包括配额、进口限制、补贴等。
贸易协定是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签订的贸易合作协议,如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等。
3.国际经济均衡:国际经济均衡描述了国际贸易中的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动。
国际经济均衡模型包括货币市场均衡模型、物价调整模型等。
4.国际汇率:国际汇率是国际经济交往中最重要的价格之一、国际汇率决定了货币的相对价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经济增长、利率、通胀等。
5.国际投资:国际投资包括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两种形式。
直接投资是指在国外直接投资企业或项目,间接投资则是通过购买外国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进行的投资。
6.跨国公司:跨国公司是指在多个国家开展经营活动的公司。
跨国公司在国际经济中起到重要作用,它们通过跨国生产和国际分工,推动了全球贸易和资金流动。
7.国际金融:国际金融涉及到国际货币体系、国际支付和国际资本流动等方面的问题。
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各国货币之间的兑换关系和支付方式。
国际资本流动是资金在不同国家之间的流动,包括直接投资、债券和股票等。
9.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是国际经济学的一个分支领域,主要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发展问题。
发展经济学关注贫穷和不平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发展的理论和政策建议。
10.国际经济危机:国际经济危机是指全球范围内发生的严重经济衰退和金融风险。
国际经济危机对国际经济秩序和国家经济都会带来巨大影响,需要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以上是国际经济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
国际经济学是一个广阔复杂的领域,涵盖了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
了解和掌握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对于理解国际经济现象和参与国际经济活动都非常重要。
国际经济学 第1章 导论
国际金融 International finance
贸易理论 Trade theory
贸易政策 Trade policy
国际收支与外汇分析 Balance of payment and foreign exchange
开放经济下的政策调节 Adjustment policies in open-economy
生命周期理论 • 2、用不同偏好解释贸易基础的需求模型。 • 3、用收入不同来解释贸易模式的林德模型。
16
国际贸易基础的决定因素
供给面: 要素禀赋 技术 ——要素生产率 ——规模经济
市场结构: 完全(不完全竞争) 同质(差异产品)
需求面: 消费者偏好
国际贸易基础
17
第二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 1. 资源配置:研究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配置。 2. 资源的利用程度及积累:研究国际间的商品、资本和 劳动的流动和积累。
2
二、国际经济学的两大特征
1.国际交易不同于国内交易——贸易和要素流动 受限
• 劳动力、资本流动性弱于国内; • 关税、非关税壁垒限制贸易; • 国际经济交易是在不同货币媒介下进行的;
国际经济学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Economy and Commerce College Of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1
一、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国际经济学是以国际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它的研究目 的是要解释各个经济社会之间经济联系的内在机制及其政 策含义。
3
• 2、国际经济关系是发生在各个独立的经济实体之 间
• 没有统一的“中央计划”。 • 没有总的“世界预算”。 • 没有总的发行银行。 • 不同的国家都有各自的货币金融体系。 • 国际经济学的民族国家性。
【讲义】国际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讲义国际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主要研究对象有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收支、外汇、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跨国公司、经济发展、经济一体化、开放经济的宏观调节、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秩序等。
国际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贸易基础、贸易条件以及贸易利益的分配)、国际金融理论和国家货币政策(汇率理论与制度、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与政策,以及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要素流动(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以及跨国公司理论)等。
开放经济:是指一国与其外部世界有着经济往来关系,如存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往来,也就是对外有进出口和货币或者资本的往来。
本国经济与外国经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即为开放经济。
国际分工:是指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生产的国际专业化。
它是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社会分工从国内向国外延伸的结果。
各国对于分工方式的选择以及分工的变化,反映了彼此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及各国经济联系的程度。
国际分工主要有产业间、产业内、垂直、水平以及不同要素密集度之间的分工等类型。
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基本内容:在某一种商品上,一个经济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经济,若每个经济都从事自己占有绝对优势商品的生产,继而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的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
评价:首先,从国际贸易实际出发,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存在着一个必要的假设,即一国要参加国际贸易,就必然要有至少一种产品在生产上与交易伙伴相比处于劳动生产率绝对高、或生产所耗费劳动绝对低的地位上,否则该国就不具备实际参加国际分工的条件,或者在国际贸易中没有任何利益而只有伤害。
这在理论上过于绝对,在实践中也不符合实际情况。
比如,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率在所有产品上可能都不如发达国家,但仍然可以从国际贸易中获利。
国际经济学
知识创造未来
国际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是研究跨国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国家之间经济交流的规律、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国
际经济政策的制定。
国际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国际贸易、国际货币和金融、国际投资和跨国公司等。
它探讨了国家之间的贸易模式、贸易政策、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等问题,研究了国际
货币体系、汇率和国际金融市场的运作规律,还关注了国
际投资的流动性、投资政策和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
理
论分析通过建立经济模型来推导出经济现象的原因和规律,实证研究则通过收集和分析实际数据来验证和补充理论分
析的结论。
国际经济学在全球化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它可以帮助理解和解释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趋势,为国际
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深入研究国际经济学,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国际贸易和投
资的决策过程,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
1。
完整国际经济学
第二章劳动生产率与比较优势李嘉图模型▪各国参与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因有两个:•首先,它们在气候、土地、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等方面存在着千差万别。
•其次,它们试图通过贸易来达到规模经济。
▪李嘉图模型以国家间的技术差别为研究基础:•这些技术差别反映在劳动生产率上。
第二节单一要素经济▪假定存在一个经济社会(我们称之为本国),在这个经济社会中:•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
•只生产两种产品(葡萄酒和奶酪)。
•劳动的供给是既定的。
•每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是既定的。
•所有的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各个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表明了本国的技术水平,为简便起见,我们用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来表示劳动生产率。
•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指一单位产出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aLW表示生产一加仑葡萄酒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
▪aLC表示生产一磅奶酪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
▪L为本国的全部资源,即劳动供给。
一、生产可能性边界二、相对价格与供给▪在单一要素模型中,产品的供给是由相对价格与机会成本共同决定的。
▪PC-为奶酪的价格,PW-为葡萄酒的价格。
▪以葡萄酒衡量的奶酪的相对价格为PC/PW。
单一要素模型中不存在利润,因此每小时工资率等于一个工人在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
第三节单一要素世界中的贸易▪模型假设:•在世界上有两个国家:本国和外国•每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葡萄酒和奶酪•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在每个国家劳动的供给是既定的(L,L*)•每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是固定的•劳动在两个国家之间不可流动•市场为完全竞争的•用*来表示外国的变量一、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1、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当一个国家能够以少于其他国家的劳动投入生产出同样单位的商品时,那么该国在生产这种商品上具有绝对优势。
•假设–这意味着本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均具有绝对优势。
也就是说和外国相比,本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效率更高。
–即使本国在两种产品上均具有绝对优势,互惠贸易也是由可能发生的。
贸易模式是由比较优势决定的。
《国际经济学》课程简介
《国际经济学》课程介绍一、课程简介《国际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国际经济关系的学科,旨在探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规律、政策及影响。
本课程涵盖了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等多个领域,旨在培养学生对国际经济现象的认知和分析能力。
二、课程目标1. 掌握国际贸易、投资、货币体系等基本理论;2. 了解国际经济政策及其实施效果;3. 培养跨文化交流和国际合作能力;4. 具备解决实际国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1. 国际贸易理论:比较优势、要素禀赋、产业内贸易等;2. 国际贸易政策:关税、非关税壁垒、贸易协定等;3. 国际投资:直接投资、跨国公司、国际并购等;4. 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等;5. 国际金融:外汇市场、汇率制度、国际货币危机等;6. 区域经济一体化:自由贸易区、共同市场等;7. 全球金融危机:原因、影响、应对措施等。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课堂互动等。
同时,将邀请国内外专家进行讲座,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报告和期末考试四个部分。
平时作业旨在检验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课堂表现则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表达能力,小组讨论报告则着重考察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期末考试则是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检验。
六、课程意义《国际经济学》课程对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国际经济问题日益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焦点。
其次,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为未来的国际合作和交流打下基础。
最后,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可以掌握解决实际国际经济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提供有力支持。
七、结语总的来说,《国际经济学》是一门充满挑战和机遇的课程,它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国际经济学——精选推荐
国际经济学一.名词解释1.要素禀赋:亦即要素的丰裕程度,是指在不同国家之间,由于要素的稀缺程度不同所导致的可利用生产要素价格相对低廉的状况。
2.比较优势:3.生产者剩余;生产者愿意接受的价格和实际接受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4.产品生命周期:新产品经历发明、应用、推广到市场饱和产品衰落,进而被其他产品所替代四个阶段5.斯托尔珀—萨谬尔逊定理:自由贸易不仅会使商品价格均等化,而且会使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以致两国的所有工人都能得到同样的工资率,所有的土地都能得到同样的土地报酬率,而不管两国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模式如何。
6.生产可能性边界:它表示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国的全部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物品或劳务的最优产量组合。
7.社会无差异曲线:指通过个体无差异曲线的加总,来构造一条可反映整个社会需求条件与福利的无差异曲线,即社会无差异曲线。
8.要素密集度: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是个相对的概念,与生产要素的绝对投入量无关。
9.机会成本:指在一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为生产一单位的某一种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其他产品的生产数量。
10.边际转换率:企业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每增加一个单位的这种产品,会使另一种产品的产量减少多少。
它就是产品转换曲线的斜率。
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起作用,产品的边际转换率会随该产品的增加而递增。
严格的定义是生产一单位某产品必须先减少另一产品的数量.是经济学的一个概念。
11.要素价格均等化:指国际贸易通过商品价格的均等化,会导致要素价格的均等化,从而在世界范围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同时由于要素价格的变动,国际贸易会影响一国收入分配格局,即相对丰富要素的所有者会从国际贸易中获利,而相对稀缺要素的所有者会因贸易而受损。
12.罗伯津斯基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的部门的生产的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会下降。
13.要素密度逆转:在某些要素价格条件下,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是在另外一些要素价格下,X变成劳动密集型产品,Y变成资本密集型产品,这种现象被称为“要素密度逆转”。
国际经济学课件 ppt
03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 国家崛起
金砖国家等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 家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
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格局变化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与竞争并存
01
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发展中国
家则通过区域一体化等方式寻求合政策信息和经验,提高货币政策决 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货币政策工具的合作与创新
共同研究和开发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应对全球经济挑战和 危机。
财政政策协调与合作
宏观经济稳定
通过国际财政政策协调与合作, 各国可以共同应对全球经济波动 和危机,维护宏观经济的稳定和
增长。
财政纪律与监督
国际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区别
股票市场主要涉及企业所有权,而债券市场主要涉及债务和借贷关系。
国际投资的风险与回报
国际投资的风险
包括政治风险、汇率风险、经济风险等 。政治风险指因东道国政治环境不稳定 导致的投资风险;汇率风险指因汇率波 动导致的投资价值变化;经济风险指因 东道国经济环境不稳定导致的投资风险 。
世界银行
世界银行是一个国际金融机构,旨在通过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减少全球贫 困和支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世界银行的主要目标是减少全球贫困和支持发 展中国家的教育、卫生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度是指一国政府通过政策手段维持本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之间的固定汇率。在固定汇率制 度下,中央银行需要承担维持汇率稳定的责任,通过干预外汇市场来稳定汇率。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在推动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等方面发挥越 来越重要的作用。
全球金融监管加强
《国际经济学》课程标准
《国际经济学》课程标准一、课程简介《国际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国际经济关系的学科,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国际经济现象、掌握国际经济规律、提高国际经济素养。
本课程涵盖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经济政策等领域,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够适应全球化趋势的人才。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国际经济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模型,能够运用国际经济理论分析实际问题。
2. 了解国际经济政策的历史、现状和趋势,能够分析国际经济政策的影响。
3. 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能够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经济环境。
4.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能够与不同国家的学生共同学习、研究、合作。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国际贸易:介绍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贸易政策、贸易协定等,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国际贸易实践应用能力。
2. 国际金融:介绍国际金融市场、汇率制度、国际货币体系等,通过模拟交易、数据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国际金融分析能力。
3. 国际投资:介绍跨国公司、国际投资环境、投资风险等,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国际投资决策能力。
4. 国际经济政策:介绍各国经济政策的历史、现状和趋势,通过模拟决策、政策制定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政策制定和执行能力。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模拟实践、实地考察等。
四、课程评估1. 平时成绩评估: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参与度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平时表现。
2. 期末考试:通过闭卷考试方式,考查学生对国际经济学基本原理、模型等的掌握情况。
3. 实践成果:学生提交实践报告或研究论文等成果,作为课程评估的重要参考。
五、课程资源1. 教材:《国际经济学》教材及相关参考书籍。
2. 网络资源:国内外相关学术网站、论坛、社交媒体等,提供学生了解国际经济动态和前沿研究成果的平台。
3. 实践教学基地:与跨国企业、金融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地考察和实习的机会。
4. 师资队伍:具备丰富教学经验和学术背景的教师团队,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
国际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国际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国际经济学是研究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以及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等问题的学科。
它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内容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货币理论、国际经济政策和国际经济组织等方面。
首先,国际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的原因、模式和效果。
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要素比较理论、新贸易理论等都是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内容。
比较优势理论和绝对优势理论是古典贸易理论的代表,它们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原因和模式。
而要素比较理论和新贸易理论则更多地从生产要素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模式和效果。
其次,国际经济学的主要内容还包括国际货币理论。
国际货币理论主要研究国际货币体系、国际支付和汇率等问题。
金本位制、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等都是国际货币理论的重要内容。
国际货币理论不仅关注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和效果,还关注国际支付和汇率的稳定性和变动性。
此外,国际经济学的主要内容还涉及国际经济政策。
国际经济政策主要研究国际贸易政策、国际金融政策和国际产业政策等问题。
关税、配额、补贴等都是国际贸易政策的重要工具,而汇率政策、资本流动限制等则是国际金融政策的重要内容。
国际经济政策的目的是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自由化和便利化,同时保护国内产业和就业。
最后,国际经济学的主要内容还包括国际经济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经济组织是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重要平台,它们主要负责监督和管理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贸易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促进国际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总之,国际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涵盖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货币理论、国际经济政策和国际经济组织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国际经济领域的挑战和机遇,促进国际经济的稳定和繁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出口产业环境标准在发展中国家比在发达国家要低
得多 • 贸易协议中环境标准达成一致会导致:
– 环境的改善 – 贫困国家潜在出口产业倒闭
• 全球化已经使世界文化趋同
– 举例: 到处都可以找到麦当劳的踪影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11-7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复杂观点
• 布朗德-斯潘塞分析: 一个例证
– 假设只有不同国家(美国和欧洲)的两家企业(波音和 空客)参与竞争. – 两家企业都生产一种新产品,即150个座位的飞机. – 两家企业只能作出生产或不生产这种飞机的决策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在过去的十年,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出口的增加已
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一股主要推动力。
• 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工人工资低,而且工作条件差.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11-14
全球化与低工资的劳动力
反全球化运动
• 反全球化运动的发生按时间顺序如下: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11-16
全球化与低工资的劳动力
表 11-5: 实际工资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11-17
全球化与低工资的劳动力
劳工标准与贸易谈判
• 国际贸易协定可以提高贫困国家工人工资并改善其工作环境,
贸易政策激进派的两种成熟观点 :
• 政府应该支持能够产生技术外部性的产业发展 • 布朗德-斯潘塞分析
随着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出口的增加,一股新的反
全球化运动出现了。
• 出口产业工人工资低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11-22
第11章 贸易政策中的争议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11-1
章节安排
导言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复杂观点 全球化和低工资的劳动力 提要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11-2
全球化与低工资的劳动力
再看贸易与工资
• 激进派认为全球化使得发展中国家出口产业工人的
处境进一步恶化.
– 举例: 墨西哥 maquiladoras 的工人工资每天少于5美 元,而且和美国工人工作环境相比让人毛骨悚然 .
• 经济学家认为尽管发展中国家工人的工资低,但是
如果没有经济全球化他们的境况可能更差。
– 20世纪80年代
– 美国宣称受到日本竞争威胁.
– 90年代初期
– 美国和欧洲担心从低工资国家的进口会影响本国非熟练工 人的工资。
– 90年代后半期
– 宣称世界贸易正在危害发展中国家工人的利益.
– 1999
– 反对和扰乱WTO西雅图会议的示威行动.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11-15
Slide 11-3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复杂观点
两种和发达国家贸易政策相关的市场失灵现象:
• 技术外部性 • 高度集中的寡头垄断行业垄断利润的出现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11-4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复杂观点
技术和外部性
• 外部性
Slide 11-6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复杂观点
不完全竞争和战略性贸易政策
• 在一些产业,仅有为数不多的几家企业参与实际竞
争:
– 完全竞争的假设是不成立的 – 企业会有超额收益 – 在国际上存在着争夺这些超额利润的竞争 – 政府给予国内企业的补贴可以将这些超额收益从国 外转移到国内公司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导言
20世纪80到90年代在国际贸易领域出现了两次论
战。
• 20世纪80年代在发达国家出现了一套新的关于政府
干预贸易的理论。
–这些理论都是围绕随硅芯片的使用而兴起的高新技 术产业展开的.
• 90年代引发了一场关于贸易增长对发展中国家劳动
力影响的争论.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11-11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复杂观点
表 11-3: 两家企业竞争:另一种情况
空客 波音 生产 不生产
-20
生产 5 125
0
100
不生 产 0 0
0
均衡结果是 A(空客)=0 and B(波音)=125; 波音生产, 空客不生产。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11-12
– 应该对具有外部性的活动给与补贴,而不是所有的 活动。
–
比如,用于生产的研发活动就应该得到补贴。
• 外部性有多重要?
– 外部性很难根据经验衡量. – 即使在像美国这样大的国家,国家范围内可用性问 题虽然不像以前苛刻但仍很重要.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20世纪80到90年代出现了新的关于政府干预贸易
的理论. 80年代战略性贸易政策揭示了国家可以从鼓励特 定产业出口中获益。 90年代对全球化的新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对发展中 国家工人的影响。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11-21
提要
– 某一产业的企业所生产的知识被其他企业无偿占用.
• 在高科技产业企业可能面临的问题.
– 举例: 在电子行业,和对手企业互换工程师是很经常 的事情。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11-5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复杂观点
• 政府支持高科技产业的情况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复杂观点
• 布朗德-斯潘塞分析存在的问题
– 信息不充分从而使理论难以有效.
– 企业精确的报酬无法获得
– 产业相对独立
– 在美国,一向有利于某个产业的策略成功的同时会对其他 产业产生不利影响.
– 外国报复
–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一种以邻为壑的政策,即以牺牲别国的 利益来提高本国福利的政策。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复杂观点
表11-4: 补贴对空中客车的影响
空客 波音
生产
5
不生产
0 125 125 0 0
Slide 11-13
生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5 不生 产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0
欧洲给空客25的补贴使结果变为 A(空客)=5, B(波音)=5.
全球化与低工资的劳动力
Slide 11-19
全球化与低工资的劳动力
WTO 与国家独立
• 自由贸易和资本自由流动已经损害了国家主权. • WTO监管不仅是传统贸易政策的手段,而且是国
内实际上已经采取的贸易政策 。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11-20
提要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复杂观点
表 11-2: 补贴对空中客车公司的影响
空客 Airbus 波音 Boeing 生产 -5 125 不生产 0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生产
20 100
不生产
0
0 0
Slide 11-10
欧洲政府将25补贴给空客结果是均衡结果变为 A=125, B=0.
Slide 11-8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复杂观点
表 11-1: 两家企业竞争
空客 波音 生产 不生产
-5
生产 -5 100
0
100
不生产 0 0
0
均衡结果是 A(空客)= 0 and B(波音)=100: 空客不生产,波 音生产。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11-9
具体做法如下:
– 构建最低劳工标准体系并使其能为消费者所接受
– 正式劳工标准
– 作为贸易协议的一部分被出口产业部门所接受. – 发达国家相当大的政治支持. – 遭到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强烈反对.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11-18
全球化与低工资的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