裱糊与软包工程

裱糊与软包工程
裱糊与软包工程

裱糊与软包工程

11.1 一般规定

11.1.1本章适用于裱糊、软包等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

说明:11.1.1 软包工程包括带内衬软包及不带内衬软包两种。

11.1.2裱糊与软包工程验收时应检查下列文件和记录:

1 裱糊与软包工程的施工图、设计说明及其他设计文件。

2 饰面材料的样板及确认文件。

3 材料的产品合格证书、性能检测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和复验报告。

4 施工记录。

11.1.3各分项工程的检验批应按下列规定划分:

同一品种的裱糊或软包工程每50间(大面积房间和走廊按施工面积30m2为一间)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50间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11.1.4检查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裱糊工程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10%,并不得少于3间,不足3间时应全数检查。

2 软包工程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20%,并不得少于6间,不足6间时应全数检查。

11.1.5裱糊前,基层处理质量应达到下列要求:

1 新建筑物的混凝土或抹灰基层墙面在刮腻子前应涂刷抗碱封闭底漆。

2 旧墙面在裱糊前应清除疏松的旧装修层,并涂刷界面剂。

3 混凝土或抹灰基层含水率不得大于8%;木材基层的含水率不得大于12%。

4 基层腻子应平整、坚实、牢固,无粉化、起皮和裂缝;腻子的粘结强度应符合《建筑室内用腻

子》(JG/T3049)N型的规定。

5 基层表面平整度、立面垂直度及阴阳角方正应达到本规范第4.2.11条高级抹灰的要求。

6 基层表面颜色应一致。

7 裱糊前应用封闭底胶涂刷基层。

说明:11.1.5 基层的质量与裱糊工程的质量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故作出本条规定。

1 新建筑物的混凝土抹灰基层如不涂刷抗碱封闭底漆,基层泛碱会导致裱糊后的壁纸变色。

2 旧墙面疏松的旧装修层如不清除,将会导致裱糊后的壁纸起鼓或脱落。清除后的墙面仍需达

到裱糊对基层的要求。

3 基层含水率过大时,水蒸气会导致壁纸表面起鼓。

4 腻子与基层粘结不牢固,或出现粉化、起皮和裂缝,均会导致壁纸接缝处开裂,甚至脱落,

影响裱糊质量。

5 抹灰工程的表面平整度、立面垂直度及阴阳角方正等质量均对裱糊质量影响很大,如其质量

达不到高级抹灰的质量要求,将会造成裱糊时对花困难,并出现离缝和搭接现象,影响整体装饰效果,故抹灰质量应达到高级抹灰的要求。

6 如基层颜色不一致,裱糊后会导致壁纸表面发花,出现色差,特别是对遮蔽性较差的壁纸,

这种现象将更严重。

7 底胶能防止腻子粉化,并防止基层吸水,为粘贴壁纸提供一个适宜的表面,还可使壁纸在对

花、校正位置时易于滑动。

11.2 裱糊工程

11.2.1 本章适用于聚氯乙烯塑料壁纸、复合纸质壁纸、墙布等裱糊工程的质量验收。

主控项目

11.2.2壁纸、墙布的种类、规格、图案、颜色和燃烧性能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

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产品合格证书、进场验收记录和性能检测报告。

11.2.3裱糊工程基层处理质量应符合本规范第11.1.5条的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手摸检查;检查施工记录。

11.2.4裱糊后各幅拼接应横平竖直,拼接处花纹、图案应吻合,不离缝,不搭接,不显拼缝。

检验方法:观察;拼缝检查距离墙面1.5m处正视。

11.2.5壁纸、墙布应粘贴牢固,不得有漏贴、补贴、脱层、空鼓和翘边。

检验方法:观察;手摸检查。

一般项目

11.2.6裱糊后的壁纸、墙布表面应平整,色泽一致,不得有波纹起伏、气泡、裂缝、皱折及斑污,斜

视时应无胶痕。

检验方法:观察;手摸检查。

说明:11.2.6 裱糊时,胶液极易从拼缝中挤出,如不及时擦去,胶液干后壁纸表面会产生亮带,影响装饰效果。

11.2.7复合压花壁纸的压痕及发泡壁纸的发泡层应无损坏。

检验方法:观察。

11.2.8壁纸、墙布与各种装饰线、设备线盒应交接严密。

检验方法:观察。

11.2.9壁纸、墙布边缘应平直整齐,不得有纸毛、飞刺。

检验方法:观察。

11.2.10壁纸、墙布阴角处搭接应顺光,阳角处应无接缝。

检验方法:观察。

说明:11.2.10 裱糊时,阴阳角均不能有对接缝,如有对接缝极易开胶、破裂,且接缝明显,影响装饰效果。阳角处应包角压实,阴角处应顺光搭接,这样可使拼缝看起来不明显。

11.3 软包工程

11.3.1 本节适用于墙面、门等软包工程的质量验收。

主控项目

11.3.2软包面料、内衬材料及边框的材质、颜色、图案、燃烧性能等级和木材的含水率应符合设计要求

及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说明:11.3.2 木材含水率太高,在施工后的干燥过程中,会导致木材翘曲、开裂、变形,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故应对其含水率进行进场验收。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产品合格证书、进场验收记录和性能检测报告。

11.3.3软包工程的安装位置及构造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检查施工记录。

11.3.4软包工程的龙骨、衬板、边框应安装牢固,无翘曲,拼缝应平直。

检验方法:观察;手扳检查。

11.3.5单块软包面料不应有接缝,四周应绷压严密。

检验方法:观察;手摸检查。

说明:11.3.5 如不绷压严密,经过一段时间,软包面料会因失去张力而出现下垂及皱折;单块软包上的面料的本色,其色泽和木纹如相差较大,均会影响到装饰效果,故制定此条。

一般项目

11.3.6软包工程表面应平整、洁净,无凹凸不平及皱折;图案应清晰、无色差,整体应协调美观。

检验方法:观察。

11.3.7软包边框应平整、顺直、接缝吻合。其表面涂饰质量应符合本规范第10章的有关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手摸检查。

11.3.8清漆涂饰木制边框的颜色、木纹应协调一致。

检验方法:观察。

11.3.9软包工程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11.3.9的规定。

表11.3.9 软包工程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裱糊与软包工程试题

一、选择题 1.裱糊时空气相对湿度应不得大于( ),应防止湿度及温度剧烈变化。 A.70% B.80% C.85% D.90% 2.新建筑物的混凝土或水泥砂浆抹灰层在刮腻子前,应先涂刷一道抗碱底漆且混凝土抹灰基层的含水率不得大于( )。 A.7% B.8% C.9% D.10% 3.裱糊施工的工艺流程( )。 A.基层处理→吊直、套方、找规矩、弹线→壁纸与墙布处理→涂刷胶粘剂→裱糊→修整。 B.基层处理→吊直、套方、找规矩、弹线→涂刷胶粘剂→壁纸与墙布处理→裱糊→修整。 B.基层处理→吊直、套方、找规矩、弹线→壁纸与墙布处理→裱糊→涂刷胶粘剂→修整。 D.基层处理→吊直、套方、找规矩、弹线→壁纸与墙布处理→涂刷胶粘剂→修整→裱糊。 4.木质基层处理第一遍满刮腻子主要是找平( )。 A.小面 B.中面 C.大面 D.以上都是 5.木质基层处理第二遍可用石膏腻子找平,腻子的厚度应较薄,可在腻子( )干时,用塑料刮板有规律地压光,最后用干净的抹布将表面灰粒擦净。 A.一二成 B.三四成 C.五六成 D.七八成 6.防潮底漆用酚醛清漆与汽油或松节油调配,其配比为清漆:汽油=1:3。 A.1:1 B.1:2 C.1:3 D.2:3 7.涂刷底胶是为了增加黏结力,防止处理好的基层受潮弄污。底胶一般用108胶掺少许甲醛纤维素加水调成,其配比为108胶:水:甲醛纤维素=10:10:0.2。 A.1:1:1 B.2:3:4 C.10:10:0.2 D.10:12:0.2 8.在壁纸与墙布处理中,闷水处理的一般做法是将塑料壁纸置于水槽中浸泡2~3min,取出后抖掉多余的水,再静置( )min,然后再进行裱糊操作。 A.10~20 B.20 C.30 D.40 9.裱糊的基本顺序:先垂直面,后水平面;先细部,后大面;先保证垂直,后对花拼缝;垂直面先上后下,先长墙面,后短墙面;水平面是先高后低。 A.先水平面,后垂直面;先细部,后大面;先保证垂直,后对花拼缝;垂直面先上后下,先长墙面,后短墙面;水平面是先高后低 B.先垂直面,后水平面;先细部,后大面;先保证垂直,后对花拼缝;垂直面先上后下,先长墙面,后短墙面;水平面是先高后低 C.先垂直面,后水平面;先细部,后大面;先对花拼缝,后保证垂直;垂直面先上后下,先长墙面,后短墙面;水平面是先高后低 D.先垂直面,后水平面;先细部,后大面;先保证垂直,后对花拼缝;垂直面先上后下,先短墙面,后长墙面;水平面是先高后低 10.搭接面应根据阴角阴角垂直度而定,搭接宽度一般不小于( )cm。并且要保持垂直无毛边。 A.1~2 B.2~3 C.3~4 D.4~5 11.发泡壁纸及复合纸基壁纸不得采用刮板或辊筒一类的工具赶压,宜用( )进行压敷,以避免把花型赶平或是使裱糊饰面出现死折。 A.锤子 B.卫生纸 C.毛、海绵或毛刷 D.就地取材

【装饰装修】裱糊与软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裱糊与软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1、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聚氯乙烯塑料壁纸、复合纸质壁纸和墙布等裱糊工程及墙面、 门等软包工程。 2、材料要求: 2.1壁纸及墙布:为保证裱糊质量,各种壁纸、墙布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应的国家标准。种类有塑料壁纸、无基层壁纸、可剥离壁纸、预涂胶壁纸和分层壁纸等。 2.2胶粘剂(成品和现场调配两类)要求: 2.2.1胶粘剂为水溶性。 2.2.2对基层和底纸都有良好的粘结力。基层腻子应平整、坚实、牢固,无粉化、起皮和裂 缝。腻子的粘结强度应符合《建筑室内腻子》(JG/T3049)N型的规定。 2.2.3有不一定的防潮性,这样在基层有一定含水量时仍可使用,以便缩短工期。基层颜色 应一致。 2.2.4干燥后仍有一定的柔性,以适应基层和壁纸和墙布的热伸缩。 2.2.5 有一定的防霉性.霉菌的生长不仅会在壁纸和基层之间产生隔离层而影响粘结力会穿透壁纸在表面产生霉斑。 2.2.6如有防火要求则胶粘剂具有高温不起层性能。 软包墙面木框、龙骨、底板、面板等木材的树种、规格、等级、含水率和防腐处理。裱糊前应用封闭底胶涂刷基层。 2.3软包材料: 2. 3.1软包墙面所用填充材料、纺织面料和龙骨、木基层板等均应进行防火处理。 2.3.2墙面防潮处理应均匀涂刷一层清油或满铺油纸。不得用沥青油毡做防潮层。 2.3.3木龙骨宜采用凹槽榫工艺预制,可整体或分片安装,与墙体连接应紧密、牢固并满足 设计要求,不得有腐朽、节疤、劈裂、扭曲等疵病,并预先经防腐处理。 2.3.4外饰面用的压条、分格框料和木贴脸等面料,一般采用工厂加工的半成品烘干料,含 水率不大于12%厚度应根据设计要求且外观没毛病的好料;并预先经过防腐处理。 2.6如设计采取轻质隔墙做法时,其基层、面层和其它填充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配套使 用。 2.7罩面材料和做法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并符合建筑内装修设计防火的有关规定。 2.8材料符合《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含量》GB18580-2001及《壁纸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5-2001等要求。8.5.1新建筑物的混凝土或抹灰基层墙面在刮腻子前应涂刷抗碱封闭 底漆。 3主要机具(工具):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裱糊与软包工程

11裱糊与软包工程 11.1一般规定 11.1.1本章适用于裱糊、软包等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 11.1.2裱糊与软包工程验收时应检查下列文件和记录: 1 裱糊与软包工程的施工图、设计说明及其他设计文件。 2 饰面材料的样板及确认文件。 3 材料的产品合格证书、性能检测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和复验报告。 4 施工记录。 11.1.3各分项工程的检验批应按下列规定划分: 同一品种的裱糊与软包工程每50间(大面积房和走廊按施工面积30m2为一间)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50间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11.1.4检查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裱糊工程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10%,并不得少于3间,不足3间时应全数检查. 2 软包工程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20%,并不得少于6间,不足6间时应全数检查. 11.1.5裱糊前,基层处理质量应达到下列要求: 1 新建筑物的混凝土或抹灰基层墙面在刮腻子前应涂刷抗碱封闭底漆. 2 旧墙面在裱糊前应清除疏松的旧装修层,并涂刷界面剂. 3 混凝土或抹灰基层含水率不得大于8%;木材基层的含水率不得大于12%. 4 基层腻子应平整、坚实、牢固,无粉化、起皮和裂缝;腻子的粘结强度应符合《建筑室内用腻子》(JG/T3049)N型的规定。 5 基层表面平整度、立面垂直度阴阳角方正应达到本规范第4.2.11条高级抹灰的要求。 6 基层表面颜色应一致. 7 裱糊前应用封闭底胶涂刷基层. 11.2裱糊工程 11.2.1本章适用于聚氯乙烯塑料壁纸、复合纸质壁纸、墙布等裱糊工程的质量验收。 主控项目 11.2.2壁纸、墙布的种类、规格、图案、颜色和燃烧性能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记录和性能检测报告。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产品合格证书、进场验收记录和性能检测报告。 11.2.3裱糊工程基层处理质量应符合本规范第11.1.5条的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手摸检查;检查施工记录. 11.2.4裱糊后各幅拼接应横平竖直,拼接处花纹、图案应吻合,不离缝,不搭接,不显拼缝。检验方法:观察;拼缝检查距离墙面1.5m处正视. 11.2.5壁纸、墙布应粘贴牢固,不得有漏贴、补贴、脱层、空鼓和翘边。 检验方法:观察;手摸检查。 一般项目 11.2.6裱糊后的壁纸、墙布表面应平整,色泽应一致,不得有波纹起伏、气泡、裂缝、皱折及斑污,斜视时应无胶痕。 检验方法:观察;手摸检查。 11.2.7复合压花壁纸的压痕及发泡壁纸的发泡层应无损坏. 检验方法:观察. 11.2.8壁纸、墙布与各种装饰线、设备线盒应交接严密。 检验方法:观察。 11.2.9壁纸、墙布边缘应平直整齐,不得有纸毛飞刺。

裱糊与软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裱糊与软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1.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聚氯乙烯塑料壁纸.复合纸质壁纸和墙布等裱糊工程及墙面.门等软包工程. 2.材料要求: 2.1壁纸及墙布:为保证裱糊质量,各种壁纸.墙布地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应地国家标准.种类有塑料壁纸.无基层壁纸.可剥离壁纸.预涂胶壁纸和分层壁纸等. 2.2胶粘剂(成品和现场调配两类)要求: 2.2.1胶粘剂为水溶性. 2.2.2对基层和底纸都有良好地粘结力.基层腻子应平整.坚实.牢固,无粉化.起皮和裂缝.腻子地粘结强度应符合《建筑室内腻子》(JG/T3049)N型地规定. 2.2.3有不一定地防潮性,这样在基层有一定含水量时仍可使用,以便缩短工期.基层颜色应一致. 2.2.4干燥后仍有一定地柔性,以适应基层和壁纸和墙布地热伸缩. 2.2.5有一定地防霉性.霉菌地生长不仅会在壁纸和基层之间产生隔离层而影响粘结力,还会穿透壁纸在表面产生霉斑. 2.2.6如有防火要求则胶粘剂具有高温不起层性能. 软包墙面木框.龙骨.底板.面板等木材地树种.规格.等级.含水率和防腐处理.裱糊前应用封闭底胶涂刷基层. 2.3软包材料: 2.3.1软包墙面所用填充材料.纺织面料和龙骨.木基层板等均应进行防火处理. 2.3.2墙面防潮处理应均匀涂刷一层清油或满铺油纸.不得用沥青油毡做防潮层. 2.3.3木龙骨宜采用凹槽榫工艺预制,可整体或分片安装,与墙体连接应紧密.牢固并满足设计要求,不得有腐朽.节疤.劈裂.扭曲等疵病,并预先经防腐处理. 2.3.4外饰面用地压条.分格框料和木贴脸等面料,一般采用工厂加工地半成品烘干料,含水率不大于12%,厚度应根据设计要求且外观没毛病地好料;并预先经过防腐处理. 2.6如设计采取轻质隔墙做法时,其基层.面层和其它填充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配套使用. 2.7罩面材料和做法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并符合建筑内装修设计防火地有关规定. 2.8材料符合《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含量》GB18580-2001及《壁纸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5-2001等要求.8.5.1新建筑物地混凝土或抹灰基层墙面在刮腻子前应涂刷抗碱封闭底漆. 3主要机具(工具):

裱糊与软包工程

裱糊与软包工程 一般规定 本章适用于裱糊、软包等分项工程的施工及质量验收。 湿度较大的房间和经常潮湿的墙体表面,如需做裱糊时,应采用有防水性能的壁纸和胶粘剂等材料。 裱糊前,应将突出基层表面的设备或附件卸下,钉帽应进入基层表面,并涂防锈涂料,钉眼用油性腻子填平。 裱糊过程中和干燥前,应防止穿堂风劲吹和温度的突然变化。 冬期施工应在采暖条件下进行。 裱糊与软包工程验收时应检查下列文件和记录: 1 裱糊与软包工程的施工图、设计说明及其他设计文件。 2 饰面材料的样板及确认文件。 3 材料的产品合格证书、性能检测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和复验报告。 4 施工记录。 各分项工程的检验批应按下列规定划分: 同一品种的裱糊或软包工程每50间(大面积房间和走廊按施工面积30m2为一间)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50间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检查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裱糊工程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10%,并不得少于3间,不足3间时应全数检查。 2 软包工程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20%,并不得少于6间,不足6间时应全数检查。 裱糊前,基层处理质量应达到下列要求: 1 新建筑物的混凝土或抹灰基层墙面在刮腻子前应涂刷抗碱封闭底漆。 2 旧墙面在裱糊前应清除疏松的旧装修层,并涂刷界面剂。 3 混凝土或抹灰基层含水率不得大于8%;木材基层的含水率不得大于12%。 4 基层腻子应平整、坚实、牢固,无粉化、起皮和裂缝;腻子的粘结强度应符合《建筑室内用腻子》(JG/T 3049)N型的规定。 5 基层表面平整度、立面垂直度及阴阳角方正应达到本标准第条高级抹灰的要求。 6 基层表面颜色应一致。 7 裱糊前应用封闭底胶涂刷基层。 阴阳角垂直方正,阴角处应断开搭接,阳角处包角无接缝。

裱糊与软包工程

裱糊与软包工程 11.1 一般规定 11.1.1本章适用于裱糊、软包等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 说明:11.1.1 软包工程包括带内衬软包及不带内衬软包两种。 11.1.2裱糊与软包工程验收时应检查下列文件和记录: 1 裱糊与软包工程的施工图、设计说明及其他设计文件。 2 饰面材料的样板及确认文件。 3 材料的产品合格证书、性能检测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和复验报告。 4 施工记录。 11.1.3各分项工程的检验批应按下列规定划分: 同一品种的裱糊或软包工程每50间(大面积房间和走廊按施工面积30m2为一间)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50间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11.1.4检查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裱糊工程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10%,并不得少于3间,不足3间时应全数检查。 2 软包工程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20%,并不得少于6间,不足6间时应全数检查。 11.1.5裱糊前,基层处理质量应达到下列要求: 1 新建筑物的混凝土或抹灰基层墙面在刮腻子前应涂刷抗碱封闭底漆。 2 旧墙面在裱糊前应清除疏松的旧装修层,并涂刷界面剂。 3 混凝土或抹灰基层含水率不得大于8%;木材基层的含水率不得大于12%。 4 基层腻子应平整、坚实、牢固,无粉化、起皮和裂缝;腻子的粘结强度应符合《建筑室内用腻 子》(JG/T3049)N型的规定。 5 基层表面平整度、立面垂直度及阴阳角方正应达到本规范第4.2.11条高级抹灰的要求。 6 基层表面颜色应一致。 7 裱糊前应用封闭底胶涂刷基层。 说明:11.1.5 基层的质量与裱糊工程的质量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故作出本条规定。 1 新建筑物的混凝土抹灰基层如不涂刷抗碱封闭底漆,基层泛碱会导致裱糊后的壁纸变色。 2 旧墙面疏松的旧装修层如不清除,将会导致裱糊后的壁纸起鼓或脱落。清除后的墙面仍需达 到裱糊对基层的要求。 3 基层含水率过大时,水蒸气会导致壁纸表面起鼓。 4 腻子与基层粘结不牢固,或出现粉化、起皮和裂缝,均会导致壁纸接缝处开裂,甚至脱落, 影响裱糊质量。 5 抹灰工程的表面平整度、立面垂直度及阴阳角方正等质量均对裱糊质量影响很大,如其质量 达不到高级抹灰的质量要求,将会造成裱糊时对花困难,并出现离缝和搭接现象,影响整体装饰效果,故抹灰质量应达到高级抹灰的要求。 6 如基层颜色不一致,裱糊后会导致壁纸表面发花,出现色差,特别是对遮蔽性较差的壁纸, 这种现象将更严重。 7 底胶能防止腻子粉化,并防止基层吸水,为粘贴壁纸提供一个适宜的表面,还可使壁纸在对 花、校正位置时易于滑动。 11.2 裱糊工程 11.2.1 本章适用于聚氯乙烯塑料壁纸、复合纸质壁纸、墙布等裱糊工程的质量验收。 主控项目 11.2.2壁纸、墙布的种类、规格、图案、颜色和燃烧性能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 规定。

软包工程

1.木作软包工程施工工艺 1)材料要求 a.软包墙面木框、龙骨、底板、面板等木材的树种、规格、等级、含水率和防腐处理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b.软包面料及内衬材料及边框的材质、颜色、图案、燃烧性能等级和木材的含水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具有防火检测报告。普通布料需进行两次防或处理并检测合格。 c.龙骨一般用白松烘干料,含水率不大干12%,厚度应根据设计要求,不得有腐朽、节疤、劈裂、扭曲等疵病,并预先经防腐处理。龙骨、衬板、边框应安装牢固,无翘曲,拼缝应平直。 d.外饰面用的压条分格框料和木贴脸等面料,一般采用工厂加工的半成品烘干料,含水率不大于12%。选用优质五夹板,如基层情况特殊或有特殊要求者,亦可选用九夹板。 e.粘结剂一般采用立时得粘贴,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粘剂。 2)主要施工机具 3)作业条件 a.混凝土和墙面抹灰完成,基层已按设计要求埋入木砖或木筋,水泥沙浆找平层已抹完并刷冷底子油。 b.水电及设备,顶墙上预留预埋件已完成。 c.房间的吊顶分项工程基本完成,并符合设计要求。 d.房间里的地面分项工程基本完成,并符合设计要求。 e.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时,应强调技术措施和质量要求。

f.调整基层并进行检查,要求基层平整、牢固,垂直度、平整度均符合细木制作验收规范。 4)工艺流程 原则上是房间内的地、顶内装修已基本完成, 墙面和细木装修底板做完,开始做面层装修时插入软包墙面镶贴装饰和安装工程。 →→→ →→ 5)操作工艺 a.基层或底板处理:重在结构墙上予埋木砖抹水泥砂浆找平层。如果是直接铺贴,则应先将底板拼缝用油腻子嵌平密实,满刮腻子1—2遍,待腻子干燥后,用砂纸磨平,粘贴前基层表面满刷清油一道。 b.吊直、套方、找规矩、弹线: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把该房间需要软包墙面的装饰尺寸、造型等通过吊直、套方、找规矩、弹线等工序,把实际尺寸与造型落实到墙面上。 c.计算用料,套裁填充料和面料:首先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确定软包墙面的具体做法。 d.粘贴面料:如采取直接铺贴法施工时,应待墙面细木装修基本完成时,边框油漆达到交活条件,方可粘贴面料。 e.安装贴脸或装饰边线:根据设计选择和加工好的贴脸或装饰边线,按设计要求把油漆刷好(达到交活条件),便可进行装饰板安装工作。首先经过试拼,达到设计要求和效果后,便可与基层固定和安装贴脸或装饰边线,最后涂刷镶边油漆成活。 f.修整软包墙面:除尘清理,钉粘保护膜和处理胶痕。 g.基层处理 人造革包覆室内固定设置,要求基层牢固,构造合理。如果是将它直接装设于建筑墙体及柱体表面,为防止墙体柱提的潮气使其基面板翘曲变形而影响装饰质量,要求基层做抹灰和防潮处理。通常的做法是,采用1︰3的水泥砂礓抹灰做至20mm厚。然后刷涂冷底子油一道并作一毡二油防潮层。 h.木龙骨及墙板安装

0裱糊与软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1、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聚氯乙烯塑料壁纸、复合纸质壁纸和墙布等裱糊工程及墙面、门等软包工程。 2、材料要求: 2.1壁纸及墙布:为保证裱糊质量,各种壁纸、墙布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应的国家标准。种类有塑料壁纸、无基层壁纸、可剥离壁纸、预涂胶壁纸和分层壁纸等。 2.2胶粘剂(成品和现场调配两类)要求: 2.2.1胶粘剂为水溶性。 2.2.2对基层和底纸都有良好的粘结力。基层腻子应平整、坚实、牢固,无粉化、起皮和裂缝。腻子的粘结强度应符合《建筑室内腻子》(JG/T3049)N型的规定。 2.2.3有不一定的防潮性,这样在基层有一定含水量时仍可使用,以便缩短工期。基层颜色应一致。 2.2.4干燥后仍有一定的柔性,以适应基层和壁纸和墙布的热伸缩。 2.2.5有一定的防霉性.霉菌的生长不仅会在壁纸和基层之间产生隔离层而影响粘结力,还会穿透壁纸在表面产生霉斑。 2.2.6如有防火要求则胶粘剂具有高温不起层性能。 软包墙面木框、龙骨、底板、面板等木材的树种、规格、等级、含水率和防腐处理。裱糊前应用封闭底胶涂刷基层。 2.3软包材料: 2.3.1软包墙面所用填充材料、纺织面料和龙骨、木基层板等均应进行防火处理。

2.3.2墙面防潮处理应均匀涂刷一层清油或满铺油纸。不得用沥青油毡做防潮层。 2.3.3木龙骨宜采用凹槽榫工艺预制,可整体或分片安装,与墙体连接应紧密、牢固并满足设计要求,不得有腐朽、节疤、劈裂、扭曲等疵病,并预先经防腐处理。 2.3.4外饰面用的压条、分格框料和木贴脸等面料,一般采用工厂加工的半成品烘干料,含水率不大于12%,厚度应根据设计要求且外观没毛病的好料;并预先经过防腐处理。 2.6如设计采取轻质隔墙做法时,其基层、面层和其它填充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配套使用。 2.7罩面材料和做法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并符合建筑内装修设计防火的有关规定。 2.8材料符合《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含量》GB18580-2001及《壁纸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5-2001等要求。8.5.1新建筑物的混凝土或抹灰基层墙面在刮腻子前应涂刷抗碱封闭底漆。 3主要机具(工具): 3.1主要工具:裁纸工作台、钢板尺(1m长)、壁纸刀、毛巾、塑料水桶、塑料脸盆、油工刮板、拌腻子槽、小辊、开刀、毛刷、排笔、擦布或棉丝、粉线包、小白线、铁制水、平尺、托线板、线坠、盒尺、钉子、锤子、红铅笔、砂纸、笤帚、工具袋、木工工作台,电锯,电刨,冲击钻,手枪钻,切、裁织物布、革工作台。 3.2主要工具:钢板尺(1m长)裁织革刀,毛巾,塑料水桶、塑料脸盆,

裱糊与软包工程材料要求

裱糊与软包工程材料要求 壁纸是室内装饰中常用的一种装饰材料,不仅广泛用于墙面、柱面裱糊装饰,也可用于吊顶。因其色彩丰富,质感各样,图案装饰性强,且有高、中、低多档次供人们选择,并且耐用,易清洗,有极好的装饰效果,因而乐于被人们选用。墙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我国明清时代,那时就有用洒金粉或绘制的纸张、锦锻装饰宫殿和民居的记载,而至今此种装饰方法依然在使用,如北京的人民大会堂等建筑室内就采用锦锻作墙面装饰。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裱糊工程所用材料的生产和应用正在迅速发展和普及。目前,普通壁纸已使用较少;塑料壁纸、玻璃纤维墙布应用较多,而高级建筑有选用高档墙毡、高档无纺贴墙布的趋势。 目前,我国生产的主要墙布品种有玻璃纤维墙布、装饰墙布、化纤装饰墙布、无纺墙布等。品种虽多,但各个品种的施工方法、质量控制都有许多相同之处。 裱糊工程施工应符合下列基本规定: (1)裱糊工程基体或基层表面的质量要符合现行规范的有关规定。裱糊的基层表面应平整,颜色一致。对于遮盖率低的壁纸、墙布,要求基层表面颜色应与壁纸、墙布一致。 (2)裱糊工程基体或基层混凝土和抹灰的含水率不得大于8%,木材制品不得大于12%。 (3)湿度较大的房间或经常潮湿的墙体表面,如需裱糊时,应采用有防水性能的胶黏剂和壁纸等材料。 (4)裱糊前,应将突出基层表面的设备或附件卸下。钉帽应卧进基层表面,并涂防锈涂料,钉眼用油性腻子填平。裱糊干燥后,再安装设备。 (5)裱糊工程基层涂抹的腻子,应牢固坚实,不得粉化、起皮和裂缝。 (6)裱糊过程中和干燥前,应防止穿堂风劲吹和温度急剧变化。 1.常用壁纸与墙布的规格 壁纸、墙布的一般规格尺寸,见表1-1。根据国家标准的规定,每卷壁纸的长度为10m 者,每卷为1段;50m/卷者,其每卷的段数及段长应符合表1-2的要求。 表1-1常用壁纸、墙布的规格尺寸 表1- 2 50m/卷壁纸的每卷段数及段长(GB 8945-88)

裱糊与软包工程模板

6 裱糊与软包工程 6·1 裱糊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6·1, 1总则 6·1·1·1适用范围 本章适用于聚氯乙烯塑料壁纸、复合纸质壁纸、金属壁纸、玻璃纤维壁纸、锦缎壁纸、装饰壁纸等裱糊工程。6·1·1·2 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325-《民用建筑工程室内 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581-《室内装饰材料有害 物质限量十个国家强制性标准》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8945-88《聚氯乙烯壁纸》 (4)《壁纸胶粘剂》JC/T548-94 (5)《建筑室内腻子》JG/T3049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30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验收统一标准》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21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 质量验收规范》 6·1·2 施工准备 6·1·2·1技术准备 施工前应仔细熟悉施工图纸, 掌握当地的天气情况, 依据施工

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作好各方面的准备。 6·1·2·2 材料要求 (1)品种规格 1)规格: 大卷:门幅宽920一12OO㎜, 长50m, 每卷40一90m2 申卷:门幅宽760一9OO㎜, 长25一50m, 每卷20一45ml2 小卷:门幅宽530一60O㎜, 长10一l2m, 每卷5-6m2 其它规格尺寸由供需双方协商或以标准尺寸的倍数供应。 2)质量要求:见表6·1·2·9-1一3。 聚氯乙烯塑料壁纸外观质量要求表6.1.2.2-1 可洗性要求 可洗性是壁纸在粘贴后的使用期内可洗涤的性能。这是对壁纸用在有污染和湿度较高地方的要求。 可洗性按使用要求可分为可洗、特别可洗和可刷洗三个使用等级。 壁纸可洗性要求表6.1.2.2-2

裱糊软包装饰工程施工工艺

裱糊软包装饰工程施工工艺 裱糊与软包装饰工程的施工工艺 本工程中墙纸与软包均设在重点装饰部位,是本工程的重点的难点之一。 一、裱糊与软包工程的有关要求 (1)裱糊与软包工程的基层表面的平整度、立面垂直度和阴阳角方正等项目的质量应符合一般抹灰工程中的相应标准。 (2)对遮盖办较低的饰面材料,基层表面的颜色应一致。裱糊与软包工程对基层的含水率规定是:混凝土和砂浆抹灰基层不得大于8%,木材基层不得不于12%。 (3)在温度较大的房间和常有水湿润的棊上裱糊时,应采用防水性能较好的饰面材料和胶粘剂等。基层表面防碍施工的突出设备和五金配件应事先卸下。基层表面铁钉的钉帽应打入基层内部,并在钉帽上涂防锈涂料,钉眼用油性腻子进行填平。 (4)裱糊与软包工程基层上涂抹的腻子应紧实牢固,不得粉化、起皮和开裂。腻子的粘结强度应符合<<建筑室内用腻子>>(JG/T3049)N型的规定。 (5)裱糊与软包工程的饰面材料与所用的胶粘剂应配套使用,防止胶粘剂与饰面材料发生不良化学反应,影响饰面材料的正常使用和装饰效果。胶粘剂还应具有防霉、耐久等性能。 (6)有吸水变形作用的饰面材料在裁切前,应预先浸水或湿水,待其晾干后方可裁切铺贴。 (7)裱糊与软包工程中饰面材料发及风衬材料的种类,规格、图案、颜色和燃烧性能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二、裱糊与软包工程中的基层处理 基层处理后应密实牢固,表面平整光洁,不疏松起皮,不掉粉,无砂料、孔洞、麻点和飞刺,基层保持干燥,含水率应满足有关规定。 1、基层处理使用的腻子 基层表面填平时常用乳胶腻子和油性腻子,其配合比如下: 1)乳胶腻子 (1)白乳胶:滑石粉:羧甲基纤维素(2%溶液)=1:10:2.5 (2)白乳胶:石膏粉:羧甲基纤维素(2%溶液)=1:6:0.6 2)油性腻子 (1)石膏粉:熟桐油:清漆(酚醛)=10:1:2 (2)老粉:熟桐油:松节油=10:2:1 2、基层处理的方法 (1)混凝土及抹灰基层。混凝土和抹灰基层在批刮腻子前应先涂刷抗碱性较好的封闭底漆。然后在清洁的基层上刮腻子,用胶皮刮板刮腻子时要一板靠一板,两板中间顺一板,使刮出的腻子密实,不得有明显的接槎和凹凸痕迹。凹处要厚刮,凸处要薄刮,基面上的气孔、麻点、凹凸不平的地方应填刮平整,空隙裂缝处应剔凿重做,并用腻子填实。腻子干固后,打磨砂纸并扫净,而后再视基层表面的凹凸程度决定满刮腻子的遍数。 基层表面应达到平整光滑、线角通畅顺直、无裂痕和无砂眼麻点的质量要求。明装管道和背面和踢脚线等部位的处理应仔细到位。 (2)木质基层。木质基层板的接缝、钉眼等应用腻子补平并满刮油性腻子一遍,待腻子干后用砂纸磨平。大面先用腻子找平,而后再用石膏腻子找平,腻子的厚度应减半。待石膏腻子达到五至六成干时,用刮板压光,最后用干净的软布将腻子表面的浮粒抹去。 (3)石膏板基层。纸面石膏板在接缝和螺钉的位置处用腻子批嵌。板的接缝处批嵌的腻子干燥后,用砂纸磨平,将贴缝纸带用胶粘贴在接缝处,以防板缝开裂。最后批刮腻子,批

裱糊与软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裱糊与软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9.1 裱糊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9.1.1 施工准备 9.1.1.1 技术准备 施工前应仔细熟悉施工图纸,掌握当地的天气情况,依据施工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作好各方面的准备。 9.1.1.2 材料要求 (1)品种规格 1)规格: 大卷:门幅宽920~1200mm,长60m,每卷40~90m2 中卷:门幅宽760~900mm,长25~50m,每卷20~45 m2 小卷:门幅宽530~600mm,长10~12m,每卷5~6 m2 其他规格尺寸由供需双方协商或以标准尺寸的倍数供应。 2)质量要求:见表9.1.1.2-1~3。 聚氯乙烯塑料壁纸外观质量要求表9.1.1.2-1

可洗性要求 可洗性是壁纸在粘贴后的使用期内可洗涤的性能。这是对壁纸用在有污染和湿度较高地方的要求。 可洗性按使用要求可分为可洗、特别可洗和可刷洗三个使用等级。 壁纸可洗性要求表9.1.1.2-2 注:宽度和长度的测量,用最小刻度为1mm的钢卷尺测量。 其他壁纸、壁布的技术性能表9.1.1.2-3

9.1.1.3 主要工具(表6.1.1.3) 每班组主要机具配备一览表 9.1.1.3 表 9.1.1.4 作业条件

(1)新建筑物的混凝土或抹灰基层墙面在刮腻子前应涂刷抗碱封闭底漆。 (2)旧墙面在裱糊前应清除疏松的旧装修层,并刷涂界面剂。 (3)基层按设计要求木砖或木筋已埋设,水泥砂浆找平层已抹完,经干燥后含水率不大于8%,木材基层含水率不大于12%。 (4)水电及设备、顶墙上预留预埋件已完。门窗油漆已完成。 (5)房间地面工程已完,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 (6)房间的木护墙和细木装修底板已完,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 (7)大面积装修前,应做样板间,经监理单位鉴定合格后,可组织施工。 9.1.2 材料和质量要点 9.1.2.1 材料的关键要求 (1)裱糊面材由设计规定,并以样板的方式由甲方认定,并一次备足同批的面材,以免不同批次的材料产生色差,影响同一空间的装饰效果。 (2)软包用辅助材料,如边框、龙骨、底板、面板、线条等,尽量采用工厂加工的成品,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和国家有关规范的技术标准。 (3)胶粘剂、嵌缝腻子等应根据设计和基层的实际需要提前备齐。其质量要满足设计和质量标准的规定,并满足建筑物的防火要求,避免在高温下因胶粘剂失去粘接力使壁纸脱落而引起火灾。 壁纸中的有害物质限量值(mg/kg)表9.1.2.4-1

装修裱糊与软包工程质量验收要求

(装修墙面饰面工程验收时,我们一般按照以下方法进行验收:) 裱糊与软包工程 13.1 一般规定 13.1.1 本章适用于聚氯乙烯塑料壁纸、纸质壁纸、墙布等裱糊工程和织物、皮革、人造革等软包工程的质量验收。 13.1.2 裱糊与软包工程验收时应检查下列资料: 1 裱糊与软包工程的施工图、设计说明及其他设计文件; 2 饰面材料的样板及确认文件; 3 材料的产品合格证书、性能检验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和复验报告; 4 饰面材料及封闭底漆、胶粘剂、涂料的有害物质限量检验报告; 5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6 施工记录。 13.1.3软包工程应对木材的含水率及人造木板的甲醛释放量进行复验。 13.1.4 裱糊工程应对基层封闭底漆、腻子、封闭底胶及软包内衬材料进行隐蔽工 程验收。裱糊前,基层处理应达到下列规定: 1 新建筑物的混凝土抹灰基层墙面在刮腻子前应涂刷抗碱封闭底漆; 2 粉化的旧墙面应先除去粉化层,并在刮涂腻子前涂刷一层界面处理剂; 3 混凝土或抹灰基层含水率不得大于8%;木材基层的含水率不得大于12%; 4 石膏板基层,接缝及裂缝处应贴加强网布后再刮腻子; 5 基层腻子应平整、坚实、牢固,无粉化、起皮、空鼓、酥松、裂缝和泛碱;腻子的粘结强度不得小于0.3MPa;

6 基层表面平整度、立面垂直度及阴阳角方正应达到本标准第4.2.10条高抹灰的要求; 7 基层表面颜色应一致; 8 裱糊前应用封闭底胶涂刷基层。 13.1.5同一品种的裱糊或软包工程每50间应划分为一检验批,不足50间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大面积房间和走廊可按裱糊或软包面积每30㎡计为1间。13.1.6检查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裱糊工程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5间,不足5间时应全数检查; 2 软包工程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10间,不足10间时应全数检查。 13.2 裱糊工程 I主控项目 13.2.1 壁纸、墙布的种类、规格、图案、颜色和燃烧性能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产品合格证书、进场验收记录和性能检验报告。 13.2.2 裱糊工程基层处理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4.2.10条高级抹灰的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和施工记录。 13.2.3 裱糊后各幅拼接应横平竖直,拼接处花纹、图案应吻合,应不离缝、不搭接、不显拼缝。 检验方法:距离墙面1.5m处观察。 13.2.4 壁纸、墙布应粘贴牢固,不得有漏贴、补贴、脱层、空鼓和翘边。 检验方法:观察;手摸检查。 II一般项目

裱糊与软包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裱糊与软包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⑴检查裱糊和软包材料的产品合格证、性能检测报告。产品种类、规格、图案、颜色和燃烧性能等级必须符合设计和相关标准的要求。 ⑵检查施工前基层具备条件。基体层含水率不得大于8%,木材的含水率不得大于12%。基层表面应平整、垂直、阴阳角方正。基层应涂刷抗碱封闭底漆(新建)或界面剂(旧装修层面)。基层腻子应平整、坚实、牢固、无粉化、起皮和裂缝,粘结强度满足要求。裱糊前应用封闭底胶涂刷基层。 ⑶检查施工主要工艺。基层处理和标准应满足要求。 ①在纸面石膏板上裱糊,应用油性腻子局部找平,其他板面应先满刮石膏腻子一遍。 ②木料面基层,裱糊前应先涂刷一层涂料。(使颜色同周围墙面一致)。 ③裱糊前,应按壁纸、墙体的品种、图案、颜色、规格进行选配分类、拼花裁切,编号待用。 ④墙面应用整幅裱糊,统一预排对花、拼缝。阴暗部位阴角采用搭接接缝,阳角不得接缝,应包角压实。 ⑤裱糊第一幅壁纸或墙布,应弹垂直线作为基准线。顶棚应弹一基准线,且宜沿房间长边方向裱糊。 ⑥裱糊塑料壁纸。应先用水湿润数分钟,裱糊时应在基层涂刷胶粘剂;(顶棚应在基层和壁纸背面均应涂刷)裱糊复合壁纸严禁浸水,胶粘剂于基层和纸背面均应涂刷;裱糊墙布,其背面应清理干净,于基层涂刷胶粘剂粘贴;对带背胶壁纸,应用水浸泡数分钟后使用。 ⑦壁纸粘贴均应按同一方进行。(标明“正倒”交替粘贴例外)赶压气泡时,对压延壁纸可以钢板刮刀刮平,而对发泡及复合壁纸必须用毛巾、海绵或毛刷赶平。 ⑧裱糊好的壁纸、墙布,压实后应及时擦净挤出的胶粘剂,表面不应有气泡和斑污等。 ⑷检查裱糊和软包的外观表面质量 ①裱糊幅面接缝应横平竖直,其拼接处花纹、图案应吻合,不离缝,不搭接,不显拼缝(距墙面1.5m处正视)。 ②壁纸、墙布应粘贴牢固,不得有漏贴、补贴、脱层、空鼓和翘边。且表面应平整,色泽一致,不得有波纹起伏、气泡、裂缝、皱折及斑污,斜视应无

裱糊与软包工程施工常用材料

裱糊与软包工程施工常用材料 一、肢粘剂 根据墙纸材料的特点和要求,可在市场上选购相应的胶粘剂,也可自行配制。下面介绍几种配方(重量比)。 1.裱糊纸面纸基墙纸的肢粘剂 (1)面粉加明矾10%或甲醛0.2% ; (2)面粉加酚0.02%或硼酸0.2%; (3)107胶:竣甲基纤维素(4%水溶液)=7.5:1。 2.裱糊塑料墙纸的肢粘剂 裱糊塑料墙纸的胶粘剂的配合比,可参照表1-1所示。 性能亦好,各大城市基本上都有生产和供应。 3.棱糊玻璃纤维墙布的肢粘剂 常用的是,聚酯酸乙烯酯乳液:羧甲基纤维素(2. 5%溶液)=60:40(重量比)。 在裱糊墙纸的胶粘剂中加入一定数量的羧甲基纤维素溶液,可使胶液保水性好而滑润,胶液变稠,涂刷时不沾刷子,便于施工操作;同时,羧甲基纤维素可解决胶液过稀或过稠的弊病,能控制胶液流淌,增强墙纸与墙面的粘结力,减少翘角与起泡等质量通病。但须注意掺量要准确,掺多了则会降低胶粘剂的粘结力,对裱糊工程质量反而有害。 4.裱糊无纺'贴墙布的肢粘剂 裱糊无纺贴墙布可用聚酯酸乙烯、浆糊粘结剂或聚酯酸、乙烯、羧甲基纤维素粘结剂。常用的重量配合比是: (1)聚酯酸乙烯酯乳液:鹅牌化学浆糊:水=4:5:1 (2)聚酯酸乙烯酯乳液:羧甲基纤维素(2.5%溶液):水= 5:4:1 5.其他肢粘材料 各种进口墙纸,一般多附有配用的裱糊粘结材料——胶浆或墙纸粉,如德国产的“AICAFIEX”墙纸粉,“METYIAN” 汉高墙纸粉等。国产的墙纸粉如“金虎牌”墙纸胶粉、BJ8504 粉末壁纸胶、BJ8505粉末壁纸胶等。用墙纸粉调成的胶浆,一般涂于墙纸背面,而不涂在墙上。墙纸粉与水的比例有1:15、1:20、1:40三种,分别用于裱贴塑料薄膜墙纸、厚墙纸和经过预处理的墙纸。使用时先溶于冷水中,搅拌1?2min,应边加粉边搅拌,否则容易结块。静置25min后,再彻底搅拌一次,呈糊状即可使用。由上海中南建筑材料厂生产的SJ -801墙纸粘结剂,其粘结效果也很好。此外还有801胶,SC8104胶等,均可用于PVC墙纸裱糊工程。胶粘剂宜按墙纸的品种选配,并应具有防霉、耐久等性能。如有防火要求时,其胶粘剂应具有耐高温不起层性能。

裱糊与软包工程

裱糊与软包工程 6·1 裱糊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6·1,1总则 6·1·1·1适用范围 本章适用于聚氯乙烯塑料壁纸、复合纸质壁纸、金属壁纸、玻璃纤维壁纸、锦缎壁纸、装饰壁纸等裱糊工程。 6·1·1·2 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325-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 制规范》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581-2001《室内装饰材料有害物质限量十 个国家强制性标准》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8945-88《聚氯乙烯壁纸》 (4)《壁纸胶粘剂》JC/T548-94 (5)《建筑室内腻子》JG/T3049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 准》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210-200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 范》 6·1·2 施工准备 6·1·2·1技术准备 施工前应仔细熟悉施工图纸,掌握当地的天气情况,依据施工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作好各方面的准备。 6·1·2·2 材料要求 (1)品种规格 1)规格: 大卷:门幅宽920一12OO㎜,长50m,每卷40一90m2 申卷:门幅宽760一9OO㎜,长25一50m,每卷20一45ml2 小卷:门幅宽530一60O㎜,长10一l2m,每卷5-6m2 其他规格尺寸由供需双方协商或以标准尺寸的倍数供应。 2)质量要求:见表6·1·2·9-1一3。

可洗性是壁纸在粘贴后的使用期内可洗涤的性能。这是对壁纸用在有污染和湿度较高地方的要求。 可洗性按使用要求可分为可洗、特别可洗和可刷洗三个使用等级。

(2)外观质量检查;检查试样外观质量时,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 (晴朗天气 北窗的昼光)目测,必要时采用标准光源箱。 6·1·2·3 主要机具 (表6·1·2.3) (1)新建筑物的混凝土或抹灰基层墙面在刮腻子前应涂刷抗碱封闭底漆。 (2)旧墙面在裱糊前应清除疏松的日装修层,并刷涂界面剂。 (3)基层按设计要求木砖或木筋己埋设,水泥砂浆找平层己抹完,经干燥后 含水率不大于8%,木材基层含水率不大于12%。 (4)水电及设备、顶墙上预留预埋件已完。门窗油漆己完成。 (5)房间地面工程己完,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 (6)房间的木护墙和细木装修底板己完,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 (7)大面积装修前,应做样板间,经监理单位鉴定合格后,可组织施工。 6·1·3 材料和质量要点 6·1·3·1材料的关键要求 (1)裱糊面材由设计规定,并以样板的方式由甲方认定,并一次备足同批的 面材,以免不同批次的材料产生色差,影响同一空间的装饰效果。 (2)软包用辅助材料,如边框、龙骨、底板、面板、线条等,尽量采用工厂 加工的成品,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和国家有关规范的技术标准。 (3)胶粘剂、嵌缝腻子等应根据设计和基层的实际需要提前备齐。其质量要 满足设计和质量标准的规定,并满足建筑物的防火要求,避免在高温下因胶粘剂失去粘接力使壁纸脱落而引起火灾。 6·1·3·2 技术关键要求 (1)裁纸 对花墙纸,为减少浪费,如事先计算一间房用量,如需用5卷纸,则用5卷纸同时展开裁剪,可大大减少壁纸的浪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