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公共行政第三讲:西方政府体制与机构比较

合集下载

中外行政体制的比较

中外行政体制的比较
法兰西(等级代表君主制,等级代表君主制是由封建领主制度演变而来的。等级是指自由人中的不同阶层,它把依附于领主的农民排除在外。
第一等级:教士、僧侣阶层
第二等级:贵族,他们的职责是用刀剑保护王国
第三等级:平民,职责是从事物质生产,养活上两个阶层
第一、第二等级为政治活动的主体,第三等级与政治无关。等级代表君主制的产生主要是教权和王权执政的结果。既可以说是王权强化的产物,也可以说是王权不够强大的产物。国王为了加强王权,不得不借助于各等级的力量,特别是第三等级,使得王权能正常运转,但还没达到专制的地步。
奥古斯都统治时期
奥古斯都统治时期(公元前27年——公元14年)。奥古斯都早期,统治者培育了新的官僚机构,并答应元老院和罗马人民几件事:供水、供粮和筑路等。奥古斯都建立了元首御前会议,由15人组成,其中包括元首家族中的3人,为永久性成员,其余成员则由元老院中抽签产生。
行省制度,行省总督,军事制度
三、西方封建时代的行政制度
外戚制度
外戚制度是宫廷后妃制度的派生物。一般只有在后妃干政、太后临朝听政或皇帝偏信的情况下,外戚集团才得以入参大政,掌握军政大权,甚至一时凌驾于皇权之上。
3)中央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三公九卿行政管理体制
三公九卿之制早在战国时期即开始形成,到秦汉时期得以确立。
三公:初指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后改为太尉、司徒、司空
公省监台卿卫行政管理体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频繁,其中央行政管理体制由于政治和认为的原因也比较混乱,逐步形成二相、八公、诸省、诸监、诸台、诸卿、诸卫等顺序排列的中央行政组织。
以周礼为本的行政管理体制
王莽改官制和北周设六官,复古以周礼为本
4)中央辅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辅政体制即宰相制度,历史上主要有两种形式:

西方政府机构比较

西方政府机构比较
2.机构运营、人员行为有着较为严格的法律规 定和法律约束。美国《行政程序法》、监察长 ;英国行政裁判所。
3.机构更改、人员变动要经过法律手续和法律 确认。日本《总务厅设置修正案》。
6.2.4机构设置的社会化准则
1.由公共服务部门向社会主体单位进行职能剥 离。第三部门的兴起。
2.历史进程为社会化铺垫较为厚实的基础 公民参与、社会自治。 3.行政改革的基本取向 小政府、大社会;社区自治、重心下移等。
重点问题
● 西方政府直属机构的特点 ● 不同体制中的西方政府垂直机构比较 ● 西方政府机构设置的法制化准则 ● 西方政府机构设置的社会化准则
第六章 西方政府机构比较
重点问题
● 当代美国政府机构改革的特点 ● 当代英国政府机构改革的阶段划分与基本特 点 ● 当代日本政府机构改革的特点
6.1 西方政府机构的基本类型
第三阶段从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日本经济转入 稳定增长时期。
进入90年代之后,日本经济并没有明显的起色。
1.机构改革与经济形势密切相关
桥本改革是对低迷的经济形势的一种回应,是上层建 筑试图通过一定的方式手段积极促动经济基础的一种 尝试。机构精简与加强综合协调功能
2.机构改革的准备工作较为充分
机构改革直接影响到组织架构和人员编制,直接触及 权力配置和利益格局。
特点。 • 5.比较不同体制中的西方政府垂直机构。 • 6.如何理解西方政府机构设置的比例关系准
则?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复习思考题
• 7.如何理解西方政府机构设置的需要依赖
准则? • 8.如何理解西方政府机构设置的法制化准
则? • 9.如何理解西方政府机构设置的社会化准
则? • 10.论述当代美国政府机构改革的特点。 • 11.论述当代英国政府机构改革的阶段划

比较公共行政第三讲:西方政府体制与机构比较

比较公共行政第三讲:西方政府体制与机构比较

第二节 西方政府机构比较
一 西方政府机构的基本类型 二 西方政府机构的设置依据

西方政府机构改革
十国政体分类表
实行君主制的四个国家均采用议会制的形式,其权力实际由议 会内阁掌控,内阁由议会多数党组成,首相是内阁最高行政长 官,因此其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关系较为紧密。
实行共和制的国家之间有所区别,美国采用不同的选举方式分 别决定立法权和行政权的归属,总统与国会相互牵制并且没有 隶属关系,而德国、意大利、俄罗斯、法国采用的是一种二元 政治结构,一方面由议会选举产生的内阁组成政府系统,内阁 首长为总理,但同时国家元首——总统,则是通过议会之外的 独立选举产生。
直属机构组成形式多样 直属机构运行机制相对独立 直属机构担负多项功能
西方政府机构的设置依据
1
2
3
4
比例 需要 法制化 社会化 关系 依赖 准则 准则 准则 准则
瑞士的委员会制政体具有鲜明特色,与议会制和总统制都有所 不同,属于集体领导,所有委员的权力分配是完全平等的,同 时委员的选举考虑地区、宗教等的平等,不受党派利益的影响 。可以说委员会制的行政机关与议会的关系密切,并在一定程 度上受制于议会。
各国的政治体制表明政府机构的设置并非完全由政府系统独自 决定,它会受到行政权与立法权之间力量对比关系的制约,同 时也反映了执政党的政治主张及其与在野党之间的博弈权衡。
总统制
美国式 总统制
法国式 总统制
✓ 美国式总统制又称为传统式的总统制。 ✓ 法国式总统制又称为新兴的总统制,或半总统制。
二、内阁制行政体制
内阁制是西方国家比较普遍实行的一种行政体 制。西方国家无论是君主立宪制还是共和制政 体,都可以实行内阁制行政体制。
内阁制的意义则在于强调政府和议会、国家元 首的相互关系及各自的权限、地位。

中西方行政差异

中西方行政差异

比较中西方政府在公共行政中所扮演的角色——如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如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是当今我国政府在公共行政中一个十分值得重视的问题。

而在当今的社会中,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以及社会矛盾的激化等问题都需要通过政府自身的改良从而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所以加快当今政府职能的转变是十分需要的。

而在进行政府职能转变的同时,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中西方政府在公共行政中扮演的角色,借鉴西方优势之处,来更好的完成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

一、西方政府在公共行政中所扮演的角色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政府由于受到了“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影响,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服务”方面。

特别是新公共服务理由中对行政官员的定位——即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行政官员日益重要的角色就是帮助公民表达并满足他们共同的利益需求,其角色从控制转变为议程安排,使相关各方坐到一起,为促进公共问题的解决提供便利。

同时行政官员在行动上要有民主性,在一定程度上要充当“公民教育工作者”的角色。

政府要做的是为公民服务。

而这一观点在当今许多西方先进的国家得到了很好运用。

政府在这里所扮演的角色相当是一个服务者,他在得到公民授予其一定权力的同时,同样必须肩负一定的责任以及义务,做好一个称职的服务者,为公民在公共利益方面尽可能提供多的选择以及服务。

二、中国政府在公共行政中所扮演的角色由于受到几千年的封建思想的影响,我国政府始终没有彻底摆脱一个“统治者”的角色,政府在服务公民的同时更加注重管制,对于公共行政方面,我国的政府通常会管的很细很紧并且很杂,权力过于直线,使得在很多时候,一些政府行政部门只是在完成上级给与的任务,而并没有更好的为公民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以及服务,从而导致了公民对政治参与的冷淡以及对政府的不信任感。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政府必须加快我们政府职能转变。

三、转变的方法(一)政府产生体制的改良举一个例子,美国的政府无论是地方一级的还是总统都是由民众直选产生的,所以各级政府对民众们负责,而这也使得,美国政府在公共行政中不得不更好的为公民服务,让他们更加满意,因为如果不这样做,那么他们可能无法连任从而垮台。

《中外行政制度比较》

《中外行政制度比较》

《中外行政制度比较》
中外行政制度比较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外行政制度的比较逐渐引起了社会的重视。


外行政制度比较,一方面可以作为发展自身制度的参考,改善自身的劣势;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中外合作提供依据。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法律学》中
的“中西法律比较”模式为思路,结合国外相关文献,着重对比中外行政
制度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合讨论。

一、行政组织
1.1中外行政组织的性质不同
中国的行政组织以“行政机关”形式存在,具有统一的行政管理权,
受国家的统一直接指挥,其活动均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行政命令进行,
被视为一种行政体制,受行政机构的直接管理,实行一级主管一级负责的
模式。

而西方国家的行政组织则更侧重于“行政机构”的概念,行政机构
的立法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宪法的保护,其活动范围更加广泛,相较之下
更具有公民参与性。

1.2中国行政组织偏重中央集权化
中国的行政组织虽然属于行政体制,但仍归于中央集权化的性质。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存在着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的直接对立。

05.西方国家政府机构比较

05.西方国家政府机构比较

(2)部门分散化
改革者认为传统的,大的,垄断的,负有多重目标的部门难 以对外界环境作出有效反应,主张将大的部门分解为若干单 一目标的小机构,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这种部门分散化的 做法在英国,荷兰,新西兰等国较为普遍采用.
(3)结构分权化
改革者坚信"自主化的分权体制比僵化的层级结构更有助于 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针对传统大部制中部长责任负担过 重,执行部门受到严密政治控制,缺乏自主性的问题,他们 主张在中央政府实行政策准备和政策执行分开. 分权化也表现为中央向地方分权.西方国家,无论是中央集 权制国家还是联邦制国家,地方分权都是共同的趋势.例如, 法国自1982年推行以地方分权为中心的大规模变革,中央将 更多权力下放给地方政府.美国里根总统1981年提出"新联 邦主义"主张"还权于州".
1.办事机构职能特征 .
秘书性,即协助行政首脑处理日常事务,起草文件,下达通 秘书性, 知等. 参谋性,即为行政首脑提供情报,信息,政策建议等. 参谋性 协调性,即协调总统与各行政部门,社会团体,新闻媒体间 协调性 的关系.
2.办事机构结构特征 .
在机构和人员数量方面,各国存在差异.从人员数量角度, 在机构和人员数量方面,各国存在差异.从人员数量角度, 可以分为四类: 可以分为四类: 超大型办事机构,人员在2万人以上.如日本,日本总理 府内设总理本府,3个委员会和9个厅,共有工作人员约5 万人. 大型办事机构,其人员在4000人至20000人之间.美国总 统办事机构包括白宫办公厅,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央情报 局,行政管理和预算局,政策发展办公室,科技政策办公 室,参谋长办公室等10多个机构,工作人员约4000人.
这场改革潮流启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英国是这 场运动的先行者和主力军.1979年,英国保守党执政,撒切 尔政府就致力于调整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采取了减少 政府干预,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精简机构,实行民营化等措 施.到了80年代末,改革进入新阶段.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宣布批准《改善政府管理:下几步》,从而开始了一场轰轰 烈烈的以政策执行自主化为核心的执行局化改革运动,实行 政策制定与执行分开,建立了大量的自主性的执行局,大大 提高了公共服务的质量和绩效.同时,在90年代,英国还在 建立内部市场,公共服务承包化,市场检验和顾客中心等方 面取得很大的改革成果.

中西方国家机构比较

中西方国家机构比较

美国国家机构一、美国国家机构的基石1、启蒙思想——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Enlightenment Thought: Montesquieu's separation of the three powers■孟德斯鸠:建立比较系统的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是近代法学理论的奠基人,代表作《论法的精神》被称为“理性自由法典”。

其思想内涵:(1)政治法律理论的核心是法律的精神。

他认为,存在着一种人的“根本理性”,法就是根本理性和各种存在物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不同的存在物彼次之间的关系。

因此,人类的法不服从于神,而是遵从理性。

孟德斯鸠批判天主教会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干预,认为国家的政治法律制度与气候、土地、生活方式、财富、人口、贸易、风俗习惯等相联系。

因此,法律在一个国家的适合程度,取决于这些综合因素的综合,即“法的精神”。

(2)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孟德斯鸠对国家政体进行了比较研究,他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

他欣赏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的政治制度,(3)主张建立一个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相互牵制的政府,以防权力腐化和专制暴政。

他吸取洛克的分权思想,明确将政府的权力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提出三权彼此独立,相互制约,以防权力腐化和专制暴政。

孟德斯鸠认为,自由国家的立法权应该归人民集体所有,只是考虑到一些人的能力和定期开会的不便,建议采用代议制。

行政权力由君主行使,以便提高效率。

司法权由法院行使,其成员选自人民。

孟德斯鸠还提出了三种权力如何相互牵制的具体机制,如:立法机关应根据行政机关的要求召开会议;行政首脑可对立法行使否决权,但是立法机关拥有对行政首脑的弹劾权;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一般不应干预司法,但可审查、监督法律的执行情况等。

文献: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2、美国宪法——一部不朽的文献The Constitution: An Enduring Document《美国宪法》是美国政府最有力的治国武器,也是这个国家的最高的法律。

西方国家政体架构中的政府外部关系比较

西方国家政体架构中的政府外部关系比较

古罗马 波利比阿 西塞罗 文艺复兴时期 英国
19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纪
英国
约翰.密尔
阐述代议制政府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使 人民主权思想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5
1.1.2西方议会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 ►
► ►
第一:13世纪初,英王约翰屡次发动战争,致使国家财政紧张。为筹集 战争经费,他以征税的名义大规模对农民、市民、骑士和封建主横征暴 敛,激起封建主的反抗。1215年英国贵族联合逼迫国王签署以限制征税 为目的的《自由大宪章》,开启限制封建王权的历史序幕 第二:1264年大封建主蒙福特伯爵打败国王上台执政,为解决财政危机 依照大宪章规定,每郡邀请两名骑士、每市邀请两名平民参加会议,成 为英国议会开端,议会雏形初现 第三: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后以立法为主要功能的现代议会慢慢 形成 第四:1701年《王位继承法》限制国王操纵议会的权力,使议会在政治 生活中的地位被正式确立下来。 第五:1832年选举改革之后,议会迎来自身发展黄金期 第六:1832——1867,共有十届内阁应下院的不信任而下台,国王渐渐 演化为“虚伪元首”作为立法机关的议会在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中稳固 的确立了下来
4
1.1.1西方国家议会制度产生的 思想基础
时期 古希腊古罗马时 期 国家 代表人物 主张思想 健全的政体应包括议事、行政、审判三 个要素。议事即议会 共和国政体应该由立法、行政、监察、 司法组成,执政官权利非天然而来而 是源于公民的赋权 议会主权论 洛克 法国 卢梭 议会机关是“公意”的体现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
西方国家政体机构中的政 府外部关系比较
胜天闻人氏
1
导言
► 西方国家整体架构内的政府外部关系比较主要指的

中西地方政府机构的主要差异

中西地方政府机构的主要差异

中西地方政府机构的主要差异中西地方政府机构的主要差异地方政府立法行为来源于有权机关的授权,地方政府立法权与地方政府依据授权从事立法活动并不排斥。

依据《地方政府组织法》之规定,地方政府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地方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行为具有共性--立法性,否定地方政府制定规范性文件的立法性,在理论上不能自圆其说,在实践上导致地方政府制定“规范性文件”之行为游离于权利监督、程序监督、立法监督、司法监督之外。

由于我国地方政府在其行政决策中表现出行为指向的多元化、多方私益主体的博弈以及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能动性等特征,公共利益的审查将是有效实现对地方政府行政决策进行法规范的基本边界。

而从相关利益主体的私益诉求中提炼和升华出具体化的公共利益,则应是规范地方政府行政决策的主要目标。

为此,有必要在地方政府行政决策的进程中拓宽相关利益主体的参与资格,构建多元化的利益代表机制,将地方政府的行政决策视为一个过程来审查其进程的合法性,并以一系列程序化的规范来动态地约束地方政府的行政决策,确保公共利益的实现。

西方国家普遍实行地方自治,各国的自治制度有许多共同之处,但是由于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背景、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不同而呈现出各自的特点。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西方国家地方自治制度出现新的发展趋势,即中央政府与地方自治政府之间结成合作伙伴关系,地方自治政府逐步向社区下放权力。

另外,西方国家长期出现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矛盾,使得各国政府谋求改变国家直接干预的政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为此引发了广泛的行政机构改革。

这场改革的主要内容有:精简和调整行政机构;压缩和转换政府职能,限制政府权力的扩张;改革公务员制度,在其内部建立竞争机制,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和公共服务质量,提高行政效率。

这场改革对传统的行政方式和政治观念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处于同一时代背景下的中美两个大国,虽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在公共管理及地方治理等问题上仍有相互借鉴之处。

外国行政体制比较

外国行政体制比较

外国行政体制比较一、简介外国行政体制是不同国家在行政管理方面所采取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机制的总称。

不同国家的行政体制可能受到其政治制度、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践中存在较大差异。

本文将对若干外国行政体制进行比较,以期展示其特点和优缺点。

二、美国行政体制美国行政体制采用“分权制衡”的原则,即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权相对独立并制约彼此。

行政机构由总统领导,包括白宫办公厅、各部门和机构。

这种体制有助于确保政治权力的分散和民主监督的实施。

然而,由于权力分散,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不易,决策效率较低。

三、法国行政体制法国行政体制采用“中央集权”的原则,即行政权力高度集中在总统和政府内阁手中。

政府机构包括总统府、各部门、地方政府等。

这种体制能够快速决策,实行统一管理,但容易出现政府滥权、民众参与程度较低的问题。

四、中国行政体制中国行政体制采取“属地管理”的原则,即将行政权力下放到各级政府和地方机构。

政府机构包括国务院、省级政府、地方政府等。

这种体制有助于适应中国庞大的地域和人口规模,提高政策执行的灵活性。

然而,权力下放过度可能导致地方政府腐败和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五、日本行政体制日本行政体制采用“官僚制”的原则,即由由专业人员组成的官僚机构负责具体管理事务。

政府机构包括内阁、各部门、厅局等。

这种体制注重专业性、效率和稳定性,但也存在缺乏民众参与和透明度低的问题。

六、德国行政体制德国行政体制采用“联邦制”和“地方自治”的原则。

政府机构包括联邦政府、各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等。

这种体制充分考虑地方利益和多元化需求,有利于加强地方自治和参与度。

然而,政府层级多可能影响决策效率,需要加强协调机制。

七、总结与展望不同国家的行政体制各有优缺点,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

美国的分权制衡、法国的中央集权、中国的属地管理、日本的官僚制和德国的联邦制都具备一定的适用性。

在今后的发展中,各国可以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前提下,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不断完善行政体制,提高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

比较公共行政

比较公共行政

比较公共行政比较公共行政复习参考资料第二章西方政府职能比较1、试论述西方政府职能比较,(重点)政府职能是政府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根据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应承担的职责和应发挥的功能。

西方政府的职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经济调节职能、市场监管职能、公共服务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

(详细请见下面四题) 2、试述西方政府经济调节职能比较,(1)经济调节职能是指政府有意识和有目标的运用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对社会供给总量和需求总量及其构成等主要经济活动,实施调节和控制,以实现社会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

(2)以美国市场主导型模式、日本计划导向型模式、德国莱茵模式和瑞典“福利国家”模式为例进行比较——美国市场主导型模式特点第一,通过国有财产和国有企业干预经济。

第二,重视法律法规对于维护和完善市场环境的作用。

第三,宏观经济政策运用上奉行相机抉择的方针,反周期等第四,通过财政、货币等政策等间接调控为主的方式进行宏观经济调控。

——日本计划导向型模式特点第一,诱导性的经济计划。

第二,独树一帜的产业政策。

第三,国有企业比重低。

——德国莱茵模式特点第一,通过经济法规、强化企业自主权、反对垄断等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第二,通过货币和财政政策以及公共企业等实现宏观调控。

第三,制定和执行经济与社会稳定政策,政府适度干预。

——瑞典福利国家模式第一,与日、法等国相比,瑞典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比较少,国企比重不大,主要采用经济杠杆的作用。

第二,中央政府主要采用经济计划、财政政策等宏观调控经济。

第三,反周期赋税手段,,,投资储备制度以及人力政策等具有特色。

第四,作为“福利国家的窗口”,瑞典政府承担着更多的社会事务管理职能,被认为是欧洲国家中通过收入再分配后的一个最为平等的国度。

通过这几种模式的不同的比较,可以看出西方政府经济调节基本上属于市场补缺型这一共同特征,即经济调节的重点在于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为市场主体营造良好的国际国内市场环境,并建立社会经济整体运行的稳定机制。

中外行政组织体制比较研究

中外行政组织体制比较研究

中外行政组织体制比较研究内容摘要:在某种意义上,中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定位是实现行政组织体制的理性官僚化。

与西方发达国家普遍的非官僚化改革方式相比,中国行政改革的官僚化目标定位有其历史和现实的必然。

为了使这一组织工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更大的作用,还需要在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和操作技术层面完善其支持条件。

关键词官僚制理性效率法治当代中国行政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新一轮机构改革第一次明确,行政改革不仅仅是转变职能、精简机构与人员,而是实行行政组织的体制性重塑,以实现行政运行机制的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

这标志着我国行政改革进入了全面的深化阶段。

本文以韦伯的理性官僚制这一组织工具作为参照系,来阐释中国行政组织体制重塑的目标定位和价值取向,并提供几点建议性的思考。

一、官僚制的基本特征和时代价值官僚制,又称科层制,在管理学中它是一个中性词,是指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命令—服从等为特性的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形态,并非是官僚主义作风的同义语。

这一组织形态有着不同的具体形式。

最典型的是韦伯设计的“理想模型”——建立在法理权威基础上的理性官僚制。

这种理性官僚制在现代行政组织中得到了最充分的运用。

在韦伯式的官僚制模式中,行政组织及其官员的角色具有这些特征:(1)明确划分机构与人员的职责权限,并由法规严格设定;(2)按职位高低规定人员之间的命令与服从关系,形成层级节制的控制体系;(3)组织与管理依据大家都遵守的规章和程序进行;(4)决定与命令形成文件下达,以文件“档案”作为管理的基础;(5)严格的公私分开,公务关系对事不对人;(6)根据需要对公务人员提供专业培训;(7)公务管理需要专门的技术知识;(8)官员担任公务是一种“职业”,这种职业不仅表现为经过公开考试选拔任职、培训,而且表现为担任官职的官员要对组织的职务目标效忠(但不是与某一个“具体的人”建立主仆关系);(9)官员由上级权力当局任命,而非选举产生;(10)官员的身份是终身性质的,但不承认官员占有职位的权利;(11)官员接受一种通常是有“定额”的“薪金”,以及接受由退休金所提供的养老保障;(12)官员升迁依据个人的资历或成就,或两者兼而有之。

中西地方政府机构的主要差异

中西地方政府机构的主要差异

中西地方政府机构的主要差异地方政府立法行为来源于有权机关的授权,地方政府立法权与地方政府依据授权从事立法活动并不排斥。

依据《地方政府组织法》之规定,地方政府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地方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行为具有共性--立法性,否定地方政府制定规范性文件的立法性,在理论上不能自圆其说,在实践上导致地方政府制定“规范性文件”之行为游离于权利监督、程序监督、立法监督、司法监督之外。

由于我国地方政府在其行政决策中表现出行为指向的多元化、多方私益主体的博弈以及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能动性等特征,公共利益的审查将是有效实现对地方政府行政决策进行法规范的基本边界。

而从相关利益主体的私益诉求中提炼和升华出具体化的公共利益,则应是规范地方政府行政决策的主要目标。

为此,有必要在地方政府行政决策的进程中拓宽相关利益主体的参与资格,构建多元化的利益代表机制,将地方政府的行政决策视为一个过程来审查其进程的合法性,并以一系列程序化的规范来动态地约束地方政府的行政决策,确保公共利益的实现。

西方国家普遍实行地方自治,各国的自治制度有许多共同之处,但是由于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背景、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不同而呈现出各自的特点。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西方国家地方自治制度出现新的发展趋势,即中央政府与地方自治政府之间结成合作伙伴关系,地方自治政府逐步向社区下放权力。

另外,西方国家长期出现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矛盾,使得各国政府谋求改变国家直接干预的政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为此引发了广泛的行政机构改革。

这场改革的主要内容有:精简和调整行政机构;压缩和转换政府职能,限制政府权力的扩张;改革公务员制度,在其内部建立竞争机制,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和公共服务质量,提高行政效率。

这场改革对传统的行政方式和政治观念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处于同一时代背景下的中美两个大国,虽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在公共管理及地方治理等问题上仍有相互借鉴之处。

通过对中美地方政府行政决策路径比较分析,我认为我们应借鉴美国地方政府在行政决策路径的有关经验,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地方政府、地方公众等共同合作、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合作网络的决策路径。

中外行政体制比较

中外行政体制比较
内阁组成独特
国家元首“虚位”
内阁总揽行政权力
政府对议会负责
总统制政府制度及其特征
总统制政府制度是由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一种政府制度。这种政府制度由18世纪末期的美国所创建,后为拉美的阿根廷、巴西、墨西哥、亚洲的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非洲的埃及、肯尼亚等不少国家所采用。
总统制政府制度的创建及其成因
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是中国发展和进步的客观要求。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是维护中国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中国的统一和稳定,是中国人民之福,也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中国共产党凭借其丰富的执政经验和驾驭全局的能力,统筹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稳定。
总统一人兼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政府与国会完全分离
政府成员与总统是僚属关系
政府不对国会负连带责任
半总统制政府制度及其特征
半总统制政府制度是一种介于总统制政府制度与内阁制政府制度之间、兼有内阁制特点的总统制政府制度。采用这种政府制度的国家主要是法国、奥地利、芬兰、冰岛、葡萄牙等。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俄罗斯和东欧一些国家也采用这种政府制度。
(1)、民主协商会。(2)、高层谈心会。(3)、双月座谈会。(4)、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可以随时就国家大政方针和具体的重大问题向中共中央提出书面建议,或约请中共中央负责人交谈。(5)在人民代表大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民主监督: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对执政党的工作实行民主监督。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人民民主,这是被历史证明了的客观事实。中国人民当家作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实现的。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建的。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根本上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

中外行政体制比较(5篇)

中外行政体制比较(5篇)

中外行政体制比较(5篇)第一篇:中外行政体制比较摘要我国是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一向最重要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我过现行选举制度所贯彻的基本原则是:选举权的普遍性、平等性、直接选举、无记名投票,以及代表想选民负责并受选民监督,选举的物质保障等。

选举制度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公民基本政治权利的行使以及整个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

因而,选举制度中的问题和不足就极大的选民积极性。

所以,发现我国选举制度中的问题与不足,并且找到改革方向是我们现在希望的。

关键字:选举制度问题改革方向一、选举制度的必要性选举制度不能超越社会发展的阶段。

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还很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行动。

这些客观条件决定社会主义选举制度的也处在初级阶段,是一个不成熟、不完全的社会主义选举制度。

落后的经济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限制。

一次相对公正的选举要经过几道程序,以村委会选举为例,至少要召开四次以上的村民代表大会,需要大量的金钱和时间的投入。

全国直选的花费就更大,以每个选民每次选举的成本十元计算,我国的选举费用就达上百亿。

人口文化素质的限制也是非常明显的。

解放之初,由于很多老百姓不识字,很多情况下,我们不得不采取举手、站立、鼓掌的情况,无法实行秘密投票。

当前,我国科学文化和教育事业还不发达,全民族的文化素质还比较低。

人才匮乏更是我们选举碰到的巨大障碍。

当前社会中狐疑建设的任务依旧极其繁重,形式非常复杂,非常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

作为领导人,她们的一举一动个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领导人不仅要会选举更要会治国。

在各级选举中,我们都会遇到人才匮乏的问题。

这并不是我们的要求过高或者其他的外部原因,是因为我们会比较,懂得在矮子里找高个的。

二、我国选举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选举的平等性无法完全实现根据我国现行选举法规定,一人一票制,每一票有相同的权利,但在不同的群体之间每一代表所代表的选民数量不同,特别是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这就导致了我国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选举权实质上的不平等。

第三章比较政府

第三章比较政府

第三章西方国家政府体制比较【内容提要】总统制行政体制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总统制有传统式和新兴两种类型。

频繁动用否决权、上限使用委任立法权、实际控制开战权和变相取代缔约权等特征反映了当代总统制的权力走势。

内阁制行政体制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

典型内阁制具有内阁首相为议会中多数党的领袖;行政权属于内阁,元首仅拥有虚位;内阁对议会负责;内阁有解散议会的权力等特征。

一般内阁制要求适当充实国家元首的职位,适当增加对议会的制约。

特殊内阁制在于在多数党的形式下实际上长期一党控制政府。

委员会制行政体制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

委员会制具有议会至上、权限均等、合议裁决、非党政治等特点。

西方各国一些思想家对委员会制的评介褒贬不一。

行政体制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狭义的行政体制仅仅是指行政组织自身结构要素、层级关系、区域划分、机构编排的制度化形式。

广义的行政体制是和国家政体直接相联系的一个范畴,它包括了狭义行政体制的内容,同时还涉及到行政组织和其它国家政权组织的关系。

当然,广义的行政体制又不简单地等同于政治体制,它是一种以政治体制为背景,以政府组织为轴心的制度模式。

本章采用广义的写法,既可以为把握西方国家行政体制提供一个更广阔的视野,又可以和本书第八章西方政府关系比较相衔接。

西方国家的行政体制普遍是在三权分立的政体原则指导之下建立起来的,采用广义的写法,是比较政府和比较政治相联系的一个中介环节,可以为更好地把握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提供一个窗口。

第一节西方国家总统制的行政体制总统制是资产阶级共和制政体的一种政府组织形式。

总统制主要是强调总统在政府中的权限、地位和作用,但在政府与其它国家政权机关的关系上,并不意味着政府有什么超越的权力。

总统制的行政体制发端于美国,目前实行总统制的西方国家还有法国、葡萄牙等。

一、总统制形成的历史过程在18世纪,总统制是典型地按照三权分立作为政体组织原则组织起来的行政体制。

美国率先实行这种体制,有它的理论依据和实践需要。

中外行政体制比较

中外行政体制比较

中外行政监督体制比较【摘要】当前我国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行政监督机制,许多专家和学者认为中国的行政监督体制看起来比西方国家的行政监督体制更复杂、更完整。

但现实中,由于整个监督体系庞大而杂乱,以及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行政监督体制还存在着一系列明显的缺陷,漏监、虚监、难监现象比比皆是。

以下是我对中外行政体制比较。

【关键字】监督机构、缺陷、改革措施一、中外监督体制的比较1、人大监督与议会监督的比较。

按照“议行合一”的原则,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以行政的监督权。

因此,权力机关对行政的监督在所有的监督形式中,最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具有法律强制约束力。

但是这一监督机构实际运用很不够的。

人大对政府的监督在许多方面难以深入。

原因是由于在对政府的监督中可能会直接监督到同级党委的头上去。

比如现在许多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卫生、民政、教育等重大事项,通常是由同级党委提出意见,再由同级政府起草方案,然后交由同级党委讨论,再又提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委会审批。

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人大的监督权利就会缩减,监管不到位。

西方国家议会的权力虽然并不高于行政机关的权力,但它能真正起到对行政机关权力的牵制和平衡。

由于有详细明确的法律规定,议会能采取实在的措施行使监督职权,采取建议、质询、调查、不信任表决、倒阁、弹劫、审查法案等方法对政府的人事、重大决策、预算决算进行监督。

政府职能日益扩大,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政府监督的有效性,防止和补救公民权益被不合理的行政行为所侵害,在议会中还专门设立了行政监察专员。

2、行政监察部门监督的比较。

我国的监察部门,大多设置在政府机关内部,在领导体制上,这些部门受同级行政机关的领导,又受上级业务部门的领导。

在双重领导体制下,专职监督机构受到的限制比较多,尤其是受制于执行权。

在组织上,监督机构的负责人,不是由同级行政机关的领导成员兼任,就是由行政机关任命。

比较政府与政治第三章 西方国家非政权架构的政府外部政治关系比较[精]

比较政府与政治第三章 西方国家非政权架构的政府外部政治关系比较[精]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3.5 利益集团与政府的关系
多元主义模式下的利益集团与政府的关系 在多元主义模式下,政府容忍甚至鼓励体现多
元利益的利益集团存在。
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并不像某些集团理论家所 鼓吹的那样是完全平等的,在集团之间也存在 着强势集团与弱势集团的区分。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现代社会的政党与传统社会的朋党之间既有很大的区 别,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为一种政治现象,政党的产生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 定阶段的产物。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3.4 政府与政党的关系
政党数量与有效政党的数量
传统的比较政治学家一般都从数量的角度, 将西方各国的竞争性政党制度分成两种类型, 即两党制和多党制,认为两党制即两个大党长 期轮流执政,多党制即两个以上的政党轮流或 联合执政。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比较政府与政治
(修订版)
主编:卓越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第三章 西方国家非政权架构政府外部政治关系比较
重点问题
● 古代选举制度与现代选举制度的区别 ● 投票方式的区别 ● 选区划分的方式比较 ● 迪韦尔热定律 ● 多数代表制与比例代表制的优缺点比较 ● 顿洪特公式
结合的政府制度都是议会制政府。
途径之一就是适当强化虚位元首的职权,使其能够在 一定程度上成为各种势力之间的平衡力量。
途径之二是在保证内阁对议会负责的情况下,适当增 强内阁对议会的制约。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3.4 政府与政党的关系

政党的产生与发展
“政党”一词的英文是“party”,其词根为拉丁文 “pars”,主要指部分、同伴、聚合等含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如,日本政府各省每设立一个新的政府机构,都 要制定一个法规,规定其设置及其职责权限,机构一旦 设立,若要调整变动,也必须修改法规。法国任何机构 设立法案必须经国民议会参众两院通过后,再由总统签 署方能生效。
立法机构在审议政府机构改革法案时,往往会提出不同的意见,甚至 反对并展开激烈的辩驳。
2002 年美国拟设立国土安全部,这是美国 1947 年以来最大规模的联邦 政府改组,时任美国总统的小布什提出改组计划,以应对 9·11 事件 后可能面临的恐怖主义袭击威胁。由于新的国土安全部将许多原属于 其他职能部门的机构归入其下,不仅造就了一个机构庞大的大部,还 剥夺了原本属于国会下设专门委员会对这些部门机构的监督权力,因 而曾一度遭到参议院的反对并提出修正案,最后该议案仅以微弱优势 通过国会表决,国土安全部最终得以设立。
比较公共行政第三讲:西方政府体制与机构比较
广义与狭义的政府体制
广义的行政体制 广义的行政体制是和国家政体直接相联系的一个范 畴,它包括了狭义行政体制的内容,同时还涉及到 行政组织和其它国家政权组织的关系。
狭义的行政体制 狭义的行政体制仅仅是指行政组织自身结构要素、 层级关系、区域划分、机构编排的制度化形式。
职能机构是代表政府履 行管理职能的工作机构, 是行政组织中最基本的 组织形式之一,是行政 机构的主体部分,是实 现政府目标的基本工具。
直属机构
直属机构是政府为管理某项 特定的公共事务而设置的一
种行政机构。
政府办事机构
十国公民社会指数表
立法机构对政府部门机构设置合法性与合 理性进行审查
无论是君主制、共和制还是委员会制国家,普遍遵 循依法行政的原则,因此政府必须在法律授权下进行政 府机构的设立、改变、合并和撤销,立法机构对此进行 必要的监督。大部分国家的立法机构还负责审批中央政 府各部的经费预算、职责范围、人员编制等。
办事机构
垂直管理是行政体制中 的一种管理权限划分方 式,是在不同的行政层 级但业务、性质相同的 行政机构间建立起直接 的行政隶属关系。对于 地方来说,属于垂直管 理的机构也就是在人员 编制、经费预算和物质 分配等问题上由上一层 级、直至最高层级的相 同类型的行政组织集中 控制的组织形式。
垂直 机构
职能机构
思考:英美法三国政体的异同 及其文化成因比较
英国、美国、法国都是典型的西方民主制国家,但 三国政治制度中的政体设计却各有不同,分别成为 了议会制、总统制和“半总统制”的典型代表,反 映出三国不同的社会经济和历史文化传统对政治上 层建筑的独特影响。
同时,作为西方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成果,三国政体 又共同体现了西方政治思想中权力制衡的经典理论 ,只是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具有了不同的形式。
英国在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曾试图扩大首相的权力,将首相办公室 下的四个机构合并成首相部,结果遭到议会的反对,最后只能放弃。 2003年英国工党执政时期,撤销大法官、威尔士事务大臣、苏格兰事 务大臣 3 个内阁建制,新设立宪政事务部,以期达到司法与行政彻底 分离的目标。这一打破传统的改革提议引发了议会对于这一做法是否 会导致“政治混乱”的广泛辩论,最终伴随一系列相应宪政改革的实 施,新部门得以设立。

第一节 西方政府体制比较
西方国家总统制的

行政体制

西方国家内阁制的
行政体制
一、总统制行政体制
➢ 总统制是资产阶级共和制政体的一种政府组 织形式。
➢ 总统制主要是强调总统在政府中的权限、地 位和作用,但在政府与其它国家政权机关的关 系上,并不意味着政府有什么超越的权力。
➢ 总统制的行政体制发端于美国,目前实行总 统制的西方国家还有法国、葡萄牙等。
总统制
美国式 总统制
法国式 总统制
✓ 美国式总统制又称为传统式的总统制。 ✓ 法国式总统制又称为新兴的总统制,或半总统制。
二、内阁制行政体制
内阁制是西方国家比较普遍实行的一种行政体 制。西方国家无论是君主立宪制还是共和制政 体,都可以实行内阁制行政体制。
内阁制的意义则在于强调政府和议会、国家元 首的相互关系及各自的权限、地位。
第二节 西方政府机构比较
一 西方政府机构的基本类型 二 西方政府机构的设置依据

西方政府机构改革
十国政体分类表
实行君主制的四个国家均采用议会制的形式,其权力实际由议 会内阁掌控,内阁由议会多数党组成,首相是内阁最高行政长 官,因此其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关系较为紧密。
实行共和制的国家之间有所区别,美国采用不同的选举方式分 别决定立法权和行政权的归属,总统与国会相互牵制并且没有 隶属关系,而德国、意大利、俄罗斯、法国采用的是一种二元 政治结构,一方面由议会选举产生的内阁组成政府系统,内阁 首长为总理,但同时国家元首——总统,则是通过议会之外的 独立选举产生。
通常,英国被称为内阁制之母,除此之外,实 行内阁制的还有日本、加拿大、意大利、德国 、澳大利亚、奥地利等国家。
内阁制
典型内 阁制
一般内 阁制
✓英国是内阁制的典型代表,所谓的典型内阁制也就是以两党制为基 础的英国作为蓝本的。 ✓一般内阁制是指以多党制为基础的内阁行政体制,以区别于以两党 制为基础的典型内阁制。
瑞士的委员会制政体具有鲜明特色,与议会制和总统制都有所 不同,属于集体领导,所有委员的权力分配是完全平等的,同 时委员的选举考虑地区、宗教等的平等,不受党派利益的影响 。可以说委员会制的行政机关与议会的关系密切,并在一定程 度上受制于议会。
各国的政治体制表明政府机构的设置并非完全由政府系统独自 决定,它会受到行政权与立法权之间力量对比关系的制约,同 时也反映了执政党的政治主张及其与在野党之间的博弈权衡。
正是有法律的保障以及立法机构对政府机构改革的批评、质疑、反对 、监督,从而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政府机构设置的严肃性、稳定性,克 服了随意性。
西方政府机构的 基本类型
办事机构是与政府组织中的职能机构、直属机构 相对应的领导机关的内部组织。首脑办事机构在 政府组织结构中地位显赫,权力超过其他行政部 门,往往被冠以“真正的政府”、“隐蔽的政府” 或“厨房内阁”的称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