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向量基本定理03913

合集下载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

2.3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极坐标表示2.3.1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班级: 姓名: 编者:兰学琴 高一数学备课组 问题引航1.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内容是什么?2. 基底的概念是什么?平面中的基底唯一吗?3. 两向量的夹角是如何定义的?怎样求两向量的夹角? 自主探究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1e 和2e 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的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意向量a ,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1和λ2,使得 ,其中把不共线的向量1e 和2e 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 .基底不唯一。

2. 两向量的夹角(1)定义:如图,作OA a = ,OB b = ,则 叫做向量a 与b 的夹角。

(2)特例:当0θ= 时,a 与b 当90θ= 时,a 与b 当180θ= 时,a 与b 互动探究例1.已知向量1e ,2e ,求作向量-2.51e +32e当堂检测1.如图2.3-4在矩形ABCD 中,若BC =51e ,DC =32e ,则OC =( )A.21( 51e +32e )B.21( 51e -32e ) C.21( 32e -51e ) D.21( 52e -31e ) 2.设1e ,2e 是平面内两个不共线的向量,以下各组向量中不能作为基底的是( )A. 1e ,2e B . 1e +2e ,31e +32eC. 1e ,52eD. 1e ,1e +2e3.若向量a ,b 的夹角为30 ,则向量a - ,b - 的夹角为 ( )A. 30B. 120C. 150D. 30-4. 如图,OA ,OB 不共线,AP =t AB (t ∈R)用OA ,OB 表示OP .作业1、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交于点M ,且AB =a ,AD =b ,用a ,b 表示MA ,MB ,MC 和MD . 自我评价你对本节课知识掌握的如何 ( )A.较好B.好C.一般D.差。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知识梳理】一、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e 1,e 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意向量a ,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1,λ2,使a =λ1e 1+λ2e 2.其中,不共线的向量e 1,e 2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2.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 把一个向量分解为两个互相垂直的向量,叫做把向量正交分解.3.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分别取与x 轴,y 轴方向相同的两个单位向量i ,j 作为基底.对于平面内的一个向量a ,有且只有一对实数x ,y ,使a =x i +y j ,把有序数对(x ,y )叫做向量a 的坐标,记作a =(x ,y ),其中x 叫做a 在x 轴上的坐标,y 叫做a 在y 轴上的坐标.(2)设OA =x i +y j ,则向量OA 的坐标(x ,y )就是终点A 的坐标,即若OA =(x ,y ),则A 点坐标为(x ,y ),反之亦成立.(O 是坐标原点)二、平面向量坐标运算:1.向量加法、减法、数乘向量及向量的模:设a =(x 1,y 1),b =(x 2,y 2),则a +b =(x 1+x 2,y 1+y 2),a -b =(x 1-x 2,y 1-y 2),λa =(λx 1,λy 1).2.向量坐标的求法:(1)若向量的起点是坐标原点,则终点坐标即为向量的坐标.(2)设A (x 1,y 1),B (x 2,y 2),则AB =(x 2-x 1,y 2-y 1),|AB |=(x 2-x 1)2+(y 2-y 1)2.三、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设a =(x 1,y 1),b =(x 2,y 2),其中b ≠0.若a ∥b ⇔x 1y 2-x 2y 1=0.【基础自测】 1.若向量AB =(1,2),BC =(3,4),则AC =______解析: ∵AC =AB +BC ,∴AC =(1,2)+(3,4)=(4,6).2.已知向量a =(2,1),b =(x ,-2),若a ∥b ,则a +b 等于________解析:选A 由a ∥b 可得2×(-2)-1×x =0,故x =-4,所以a +b =(-2,-1).3.已知两点A (4,1),B (7,-3),则与AB 同向的单位向量是__________ 解析:∵A (4,1),B (7,-3),∴AB =(3,-4),∴与AB 同向的单位向量为AB |AB |=⎝⎛⎭⎫35,-45. 4.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若AB =(1,3),AC =(2,5),则AD =________,BD =________. 解析:AD =BC =AC -AB =(2,5)-(1,3)=(1,2),BD =AD -AB =(1,2)-(1,3)=(0,-1).5.梯形ABCD 中,AB ∥CD ,AB =2CD ,M ,N 分别是CD ,AB 的中点,设AB=a ,AD =b .若MN =m a +n b ,则n m=________. 解析:∵MN =MD +DA +AN =-14a -b +12a =14a -b ,∴m =14,n =-1.∴n m=-4. 【说明】 1.基底的不唯一性: 只要两个向量不共线,就可以作为平面的一组基底,对基底的选取不唯一,平面内任意向量a 都可被这个平面的一组基底e 1,e 2线性表示,且在基底确定后,这样的表示是唯一的.2.向量坐标与点的坐标的区别要区分点的坐标与向量坐标的不同,尽管在形式上它们完全一样,但意义完全不同,向量坐标中既有方向的信息也有大小的信息.【考点探究】 【考点探究一】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其应用[例1]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C 和BD 相交于点O ,设AD =a ,AB =b ,若AB =2DC ,则AO =________(用向量a 和b 表示).[解] ∵AB =2DC ,∴△DOC ∽△BOA ,且OC OA =12,∴AO =23AC =23(AD +DC )=23⎝⎛⎭⎫a +12b=23a +13b .【由题悟法】用向量基本定理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是:先选择一组基底,再用该基底表示向量,也就是利用已知向量表示未知向量,其实质就是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进行向量的加减运算和数乘运算.【以题试法】1.在△ABC 中,M 为边BC 上任意一点,N 为AM 中点,AN =λAB +μAC ,则λ+μ的值为_______解析: 设CM =m CB =m (AB -AC )(0≤m ≤1),则AM =AC +CM =(1-m ) AC +m AB ,AN =12AM =m 2AB +1-m 2AC ,所以λ+μ=m 2+1-m 2=12. 【考点探究二】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例2] 已知A (-2,4),B (3,-1),C (-3,-4).设AB =a ,BC =b ,CA =c .①求3a +b -3c ;②求满足a =m b +n c 的实数m ,n .[解] 由已知得a =(5,-5),b =(-6,-3),c =(1,8).①3a +b -3c =3(5,-5)+(-6,-3)-3(1,8)=(15-6-3,-15-3-24)=(6,-42).②∵m b +n c =(-6m +n ,-3m +8n ),∴⎩⎪⎨⎪⎧ -6m +n =5,-3m +8n =-5,解得⎩⎪⎨⎪⎧m =-1,n =-1. 【一题多变】本例中第(2)题增加条件CM =3c ,ON =2b ,求M ,N 的坐标及向量MN 的坐标.解:∵CM =OM -OC =3c ,∴OM =3c +OC =(3,24)+(-3,-4)=(0,20).∴M (0,20).又∵CN =ON -OC =-2b ,∴ON =-2b +OC =(12,6)+(-3,-4)=(9,2),∴N (9,2).∴MN =(9,-18).【由题悟法】 1.向量的坐标运算实现了向量运算代数化,将数与形结合起来,从而可使几何问题转化为数量运算.2.两个向量相等当且仅当它们的坐标对应相同.此时注意方程(组)思想的应用.[注意] 向量的坐标与点的坐标不同:向量平移后,其起点和终点的坐标都发生变化,但向量的坐标不变.【以题试法】2.已知向量a =(6,4),b =(0,2),OC =a +λb ,O 为坐标原点,若点C 在函数y =sin ⎝⎛⎭⎫π12x 的图象上,则实数λ的值为________.解析:由题意得OC =(6,4)+λ(0,2)=(6,4+2λ),故点C 的坐标为(6,4+2λ),根据条件得4+2λ=sin 6π12=1,解得λ=-32. 【考点探究三】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例3] (2011·广东高考)已知向量a =(1,2),b =(1,0),c =(3,4).若λ为实数,(a +λb )∥c ,则λ=_____[解] 可得a +λb =(1+λ,2),由(a +λb )∥c 得(1+λ)×4-3×2=0,所以λ=12. 【一题多变】在本例条件下,问是否存在非零常数λ,使a +λb 和a -λc 平行?若平行, 是同向还是反向? 解:∵a +λb =(1+λ,2),a -λc =(1-3λ,2-4λ),若(a +λb )∥(a -λc ),∴(1+λ)(2-4λ)-2(1-3λ)=0.∴λ=1.∴a +λb =(2,2)与a -λc =(-2,-2)反向.即存在λ=1使a +λb 与a -λc 平行且反向.【由题悟法】a ∥b 的充要条件有两种表达方式(1)a ∥b (b ≠0)⇔a =λb (λ∈R );(2)设a =(x 1,y 1),b =(x 2,y 2),则a ∥b ⇔x 1y 2-x 2y 1=0.两种充要条件的表达形式不同.第(1)种是用线性关系的形式表示的,而且有前提条件b ≠0,而第(2)种无b ≠0限制.【以题试法】3.(1)已知向量a =(2,3),b =(-1,2),若m a +n b 与a -2b 共线,则m n=___________ 解析:由向量a =(2,3),b =(-1,2)得m a +n b =(2m -n,3m +2n ),a -2b =(4,-1),因为m a +n b与a -2b 共线,所以(2m -n )×(-1)-(3m +2n )×4=0,整理得m n =-12. (2)已知a ,b 是不共线的向量,AB =λa +b ,AC =a +μb ,λ,μ∈R ,那么A ,B ,C 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为( )A .λ+μ=2 ;B .λ-μ=1 ;C .λμ=-1 ;D .λμ=1解析:选D ∵A ,B ,C 三点共线,∴存在实数t ,满足AB =t AC ,即λa +b =t a +μt b ,又a ,b是不共线的向量,∴⎩⎪⎨⎪⎧λ=t ,1=μt ,即λμ=1. 【巩固练习】1.在△ABC 中,点P 在BC 上,且BP =2PC ,点Q 是AC 的中点,若PA =(4,3),PQ =(1,5),则BC 等于_________解析: BC =3PC =3(2PQ -PA )=6PQ -3PA =(6,30)-(12,9)=(-6,21).2.已知平面向量a =(1,2),b =(-2,m ),且a ∥b ,则2a +3b =____________解析:由a =(1,2),b =(-2,m ),且a ∥b ,得1×m =2×(-2)⇒m =-4,从而b =(-2,-4),那么2a +3b =2(1,2)+3(-2,-4)=(-4,-8).3.如图所示,向量OA =a ,OB =b ,OC =c ,A ,B ,C 在一条直线上,且AC =-3CB ,则( )A .c =-12a +32b ;B .c =32a -12b ; C .c =-a +2b ; D .c =a +2b解析:选A ∵AC =-3CB ,∴OC -OA =-3(OB -OC ).∴OC =-12OA +32OB ,即c =-12a +32b . 4.已知点A (2,1),B (0,2),C (-2,1),O (0,0).给出下面的结论:①直线OC 与直线BA 平行;②AB +BC =CA ;③OA +OC =OB ;④AC =OB -2OA .其中正确的结论的个数是___________解析:3个 ∵OC =(-2,1),BA =(2,-1),∴OC ∥BA ,又A ,B ,C ,O 不共线, ∴OC ∥AB .①正确;∵AB +BC =AC ,∴②错误;∵OA +OC =(0,2)=OB ,∴③正确;∵OB -2OA =(-4,0),AC =(-4,0),∴④正确.5.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两个向量a =(1,2),b =(m,3m -2),且平面内的任一向量c 都可以唯一的表示成c =λa +μb (λ、μ为实数),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由题意知向量a ,b 不共线,故m ≠3m -22,解得m ≠2. 答案(-∞,2)∪(2,+∞) 6.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C 与BD 交于点O ,E 是线段OD 的中点,AE 的延长线与CD 交于点F .若AC =a ,BD =b ,则AF =____________解析:由已知得DE =13EB ,又∵△DEF ∽△BEA ,∴DF =13AB . 即DF =13DC .∴CF =23CD . ∴CF =23CD =23(OD -OC )=23⎝⎛⎭⎫12b -12a =13b -13a . ∴AF =AC +CF =a +13b -13a =23a +13b . 7.已知向量a =⎝⎛⎭⎫8,x 2,b =(x,1),其中x >0,若(a -2b )∥(2a +b ),则x =________. 解析:a -2b =⎝⎛⎭⎫8-2x ,x 2-2,2a +b =(16+x ,x +1), 由题意得(8-2x )·(x +1)=⎝⎛⎭⎫x 2-2·(16+x ),整理得x 2=16,又x >0,所以x =4.8. P ={a |a =(-1,1)+m (1,2),m ∈R },Q ={b |b =(1,-2)+n (2,3),n ∈R }是两个向量集合,则P ∩Q =_____.解析:P 中,a =(-1+m,1+2m ),Q 中,b =(1+2n ,-2+3n ).则⎩⎪⎨⎪⎧ -1+m =1+2n ,1+2m =-2+3n .得⎩⎪⎨⎪⎧m =-12,n =-7.此时a =b =(-13,-23). 9.已知向量OA =(1,-3),OB =(2,-1),OC =(k +1,k -2),若A ,B ,C 三点能构成三角形,则实数k 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解析:若点A ,B ,C 能构成三角形,则向量AB ,AC 不共线.∵AB =OB -OA =(2,-1)-(1,-3)=(1,2), AC =OC -OA =(k +1,k -2)-(1,-3)=(k ,k +1),∴1×(k +1)-2k ≠0,解得k ≠1.10.已知A (1,1),B (3,-1),C (a ,b ).(1)若A ,B ,C 三点共线,求a ,b 的关系式;(2)若AC =2AB ,求点C 的坐标.解:(1)由已知得AB =(2,-2),AC =(a -1,b -1),∵A ,B ,C 三点共线,∴AB ∥AC . ∴2(b -1)+2(a -1)=0,即a +b =2.(2)∵AC =2AB ,∴(a -1,b -1)=2(2,-2).∴⎩⎪⎨⎪⎧ a -1=4,b -1=-4,解得⎩⎪⎨⎪⎧a =5,b =-3.∴点C 的坐标为(5,-3). 11.已知a =(1,0),b =(2,1).求:(1)|a +3b |;(2)当k 为何实数时,k a -b 与a +3b 平行,平行时它们是同向还是反向?解:(1)因为a =(1,0),b =(2,1),所以a +3b =(7,3),故|a +3b |=72+32=58.(2)k a -b =(k -2,-1),a +3b =(7,3),因为k a -b 与a +3b 平行,所以3(k -2)+7=0,即k =-13.此时k a -b =(k -2,-1)=⎝⎛⎭⎫-73,-1, a +3b =(7,3),则a +3b =-3(k a -b ),即此时向量a +3b 与k a -b 方向相反.12.已知O 为坐标原点,A (0,2),B (4,6),OM =t 1OA +t 2AB .(1)求点M 在第二或第三象限的充要条件;(2)求证:当t 1=1时,不论t 2为何实数,A ,B ,M 三点都共线.解:(1) OM =t 1OA +t 2AB =t 1(0,2)+t 2(4,4)=(4t 2,2t 1+4t 2).当点M 在第二或第三象限时,有⎩⎪⎨⎪⎧4t 2<0,2t 1+4t 2≠0,故所求的充要条件为t 2<0且t 1+2t 2≠0. (2)当t 1=1时,由(1)知OM =(4t 2,4t 2+2).∵AB =OB -OA =(4,4),AM =OM -OA =(4t 2,4t 2)=t 2(4,4)=t 2AB ,∴不论t 2为何实数,A ,B ,M 三点共线.。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1、定义: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是一种数学定理,它将向量的矢量乘积和其他数学定理结合在一起。

2、证明: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可以由叉积定理和等价矢量乘积定理来证明:
A×B = C×A+B , 其中A和B是两个向量,C是其叉积。

同时有:A⋅(B×C) = B⋅(C×A) + C⋅(A×B)
将C×A替换成A×B,得到A⋅B×C= B⋅C×A + A⋅A×B,再将A⋅A×B 替换成C×A,即得到A⋅B×C = B⋅C×A + C⋅A×B。

故A×B=C×A+B,即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得证。

3、应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主要应用于平面向量运算。

它可以用于求解三角形和圆的关系,计算叉积和点面积,求解抛物线的中心,解决线性方程组的特殊解,以及证明连续多边形的属性等。

4、例题:
(1)已知AB、BC、CD是相互垂直的向量,若AB=2,BC=3,则
AC⋅CD的值为?
(2)A、B、C、D四点不共线,且AB⋅BC=2,BC⋅CD=3,若AC=4,求CD的值?
解:(1)由题意可知,ABCD四点不共线,AB、BC、CD相互垂直,由矢量乘积的叉积定理可得,AB×BC=AC×CD,故
AC⋅CD=AB⋅BC=2×3=6。

(2)由题意可知,AB⋅BC=2,BC⋅CD=3,且AC=4,因为AB、BC、CD相互垂直,所以有:AB×BC=AC×CD,由于有AB⋅BC=2,AC=4,故CD=2/4=1/2。

平面 向量基本定理

平面 向量基本定理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是解析几何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它是平面向量运算的基础,也是矢量分析的核心概念之一。

在平面几何中,研究平面向量的性质和应用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掌握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平面几何中的各种问题。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是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个不共线的向量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平面,并且这个平面也能确定这两个向量。

换句话说,如果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给定两个不共线的向量a和b,那么这两个向量确定的平面就是以这两个向量为基底的平面,任意一个平面向量都可以唯一地表示为这两个向量的线性组合。

下面我们来详细解释一下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内容和应用。

我们知道,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每个向量都可以表示为一个有序对(a,b),其中a和b分别是向量在坐标系的x轴和y轴上的分量。

向量a可以表示为(a1,a2),向量b可以表示为(b1,b2)。

两个向量的和是它们对应分量的和,两个向量的数量积是它们对应分量的乘积之和。

根据向量的加法和数量积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出平面向量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即a+b=b+a,(a+b)+c=a+(b+c),以及数量积的分配律,即a*(b+c)=a*b+a*c。

这些性质是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重要基础。

根据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我们可以推导出平行向量的性质。

如果两个向量a和b平行,那么它们的数量积等于它们的模长乘积。

即a·b=|a|*|b|*cosθ,其中θ是a和b之间的夹角。

这个公式是计算两个向量夹角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解决平面向量问题的关键步骤之一。

根据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我们还可以推导出向量的线性相关性和线性无关性的概念。

如果两个向量a和b线性相关,那么存在不全为零的实数k,使得a=k*b或者b=k*a。

反之,如果不存在这样的实数k,那么向量a和b就是线性无关的。

通过判断向量的线性相关性和线性无关性,我们可以确定向量组的秩,从而求解平面向量的线性组合问题。

知识讲解_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_基础

知识讲解_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_基础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学习目标】1.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2.掌握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3.会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4.理解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 【要点梳理】要点一: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12,e e 是同一平面内两个不共线的向量,那么对于这个平面内任一向量a ,有且只有一对实数12,λλ,使1122a e e λλ=+,称1122e e λλ+为12,e e 的线性组合.①其中12,e e 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基底;②平面内任一向量都可以沿两个不共线向量12,e e 的方向分解为两个向量的和,并且这种分解是唯一的.这说明如果1122a e e λλ=+且''1122a e e λλ=+,那么1122λλλλ''=,=.③当基底12,e e 是两个互相垂直的单位向量时,就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因此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实际上是平面向量坐标表示的基础. 要点诠释: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作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是建立向量坐标的基础,它保证了向量与坐标是一一对应的,在应用时,构成两个基底的向量是不共线向量.2.如何使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反映了平面内任意一个向量可以写成任意两个不共线的向量的线性组合.(1)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可知,任一平面直线形图形,都可以表示成某些向量的线性组合,这样在解答几何问题时,就可以先把已知和结论表示为向量的形式,然后通过向量的运算,达到解题的目的. (2)在解具体问题时,要适当地选取基底,使其他向量能够用基底来表示.选择了不共线的两个向量1e 、 2e ,平面上的任何一个向量a 都可以用1e 、 2e 唯一表示为a =1λ1e +2λ2e ,这样几何问题就转化为代数问题,转化为只含有1e 、 2e 的代数运算.要点二:向量的夹角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 与b ,在平面上任取一点O ,作OA =a ,OB =b ,则00(0180)AOB θθ∠=≤≤叫做a 与b 的夹角,记为〈a ,b 〉.当向量a 与b 不共线时,a 与b 的夹角()000,180θ∈;当向量a 与b共线时,若同向,则00θ=;若反向,则0180θ=,综上可知向量a 与b 的夹角000,180θ⎡⎤∈⎣⎦.当向量a 与b 的夹角是90,就说a 与b 垂直,记作a ⊥b . 要点诠释:(1)向量夹角是指非零向量的夹角,零向量与任何向量不能谈夹角问题.(2)向量a ⊥b 是两向量夹角的特殊情况,可以理解为两向量所在直线互相垂直. 要点三: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 1.正交分解把一个向量分解为两个互相垂直的向量,叫做把向量正交分解. 要点诠释:如果基底的两个基向量1e 、2e 互相垂直,则称这个基底为正交基底,在正交基底下分解向量,叫做正交分解,事实上,正交分解是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特殊形式.2.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分别取与x 轴、y 轴方向相同的两个单位向量i 、j 作为基底,对于平面上的一个向量a ,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可知,有且只有一对实数,x y ,使得a =x i +y j .这样,平面内的任一向量a 都可由,x y 唯一确定,我们把有序数对(,)x y 叫做向量a 的(直角)坐标,记作a =(,)x y ,x 叫做a 在x 轴上的坐标,y 叫做a 在y 轴上的坐标.把a =(,)x y 叫做向量的坐标表示.给出了平面向量的直角坐标表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每一个平面向量都可以用一有序数对唯一表示,从而建立了向量与实数的联系,为向量运算数量化、代数化奠定了基础,沟通了数与形的联系.要点诠释:(1)由向量的坐标定义知,两向量相等的充要条件是它们的坐标相等,即12a b x x =⇔=且12y y =,其中1122(,),(,)a x y b x y ==.(2)要把点的坐标与向量坐标区别开来.相等的向量的坐标是相同的,但始点、终点的坐标可以不同.比如,若(2,3)A ,(5,8)B ,则(3,5)AB =;若(4,3)C -,(1,8)D -,则(3,5)CD =,AB CD =,显然A 、B 、C 、D 四点坐标各不相同.(3)(,)x y 在直角坐标系中有双重意义,它既可以表示一个固定的点,又可以表示一个向量. 要点四: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1.平面向量坐标的加法、减法和数乘运算运 算坐标语言加法与减法记OA --→=(x 1,y 1),OB --→=(x 2,y 2)OA OB +=(x 1+x 2,y 1+y 2),OB OA -=(x 2-x 1,y 2-y 1)实数与向量的乘积记a →=(x ,y),则λa →=(λx ,λy)2.如何进行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在进行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时,应先将平面向量用坐标的形式表示出来,再根据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在求一个向量时,可以首先求出这个向量的起点坐标和终点坐标,再运用终点坐标减去起点坐标得到该向量的坐标.求一个点的坐标,可以转化为求该点相对于坐标原点的位置向量的坐标.但同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点的坐标和向量的坐标是有区别的,平面向量的坐标与该向量的起点、终点坐标有关,只有起点在原点时,平面向量的坐标与终点的坐标才相等.(2)进行平面向量坐标运算时,先要分清向量坐标与向量起点、终点的关系. (3)要注意用坐标求向量的模与用两点间距离公式求有向线段的长度是一样的. (4)要清楚向量的坐标与表示该向量的有向线段的起点、终点的具体位置无关,只与其相对位置有关.要点五:平面向量平行(共线)的坐标表示 1.平面向量平行(共线)的坐标表示设非零向量()()1122,,,a b x y x y ==,则a →∥b →⇔(x 1,y 1)=λ(x 2,y 2),即1212x x y y λλ=⎧⎨=⎩,或x 1y 2-x 2y 1=0.要点诠释:若()()1122,,,a b x y x y ==,则a →∥b →不能表示成,2121y y x x =因为分母有可能为0. 2.三点共线的判断方法判断三点是否共线,先求每两点对应的向量,然后再按两向量共线进行判定,即已知112233(,),(,),(,),A x y B x y C x y AB --→=(x 2-x 1,y 2-y 1),AC --→=(x 3-x 1,y 3-y 1),若21313121()()()()0,x x y y x x y y -----=则A ,B ,C 三点共线. 【典型例题】类型一:平面向量基本定理例1.如果1e 、2e 是平面α内两个不共线的向量,那么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①12e e λμ+(,R)λμ∈可以表示平面α内的所有向量;②对于平面α内任一向量a ,使12a e e λμ=+的实数对(,)λμ有无穷多个;③若向量1112e e λμ+与2122e e λμ+共线,则有且只有一个实数λ,使得11122122()e e e e λμλλμ+=+;④若实数λ,μ使得120e e λμ+=,则0λμ==.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 【思路点拨】考查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答案】 B【解析】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可知,①④是正确的.对于②,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可知,一旦一个平面的基底确定,那么任意一个向量在此基底下的实数对是唯一的.对于③,当向量1112e e λμ+与2122e e λμ+均为零向量,即12120λλμμ====时,满足条件的实数λ有无数个.故选B .【总结升华】考查两个向量能否构成基底,主要看两向量是否为非零向量且不共线.此外,一个平面的基底一旦确定,那么平面内任意一个向量都可以由这组基底唯一表示.例2.如图所示,四边形OADB 是以向量OA a =,OB b =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C 为对角线的交点.又13BM BC =,13CN CD =,试用a ,b 表示OM ,ON .【解析】 由题意,得OB BA OA +=,所以BA a b =-, 则1()2BC a b =-,11()36BM BC a b ==-, 115()666OM OB BM b a b a b =+=+-=+.144122()333233ON OC CN OC CD OC a b a b =+=+==⨯+=+.【总结升华】用基底表示平面向量,要充分利用向量加法、减法的三角形法则或平面四边形法则结合实数与向量的积的定义,解题时要注意解题途径的优化与组合.举一反三:【变式1】如图,在ABC ∆中,:1:2OA a OB b BE EA ===,,,F 是OA 中点,线段OE 与BF 交于点G ,试用基底,a b 表示: (1)OE ;(2)BF ;(3)OG .【解析】(1)OE OB BE =+=13b BA +=1()3b OA OB +-=1()3b a b +-=1233a b +(2)BF OF OB =-=1122OA b a b -=-(3)在OAE ∆中,取13MN BA =//FM OE ∴1||||2FM OE ∴=同理://GE FM1||||2GE FM =∴G 是BF 的中点1()2OG OB OF ∴=+ =111222b a +⋅=1142a b +类型二:利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证明三点共线问题 例3.设两个非零向量1e 和2e 不共线.(1)如果12AB e e =-,1232BC e e =+,1282CD e e =--,求证:A 、C 、D 三点共线;(2)如果12AB e e =+,1223BC e e =-,122CD e ke =-,且A 、B 、C 三点共线,求k 的值. 【思路点拨】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中要注意当两向量共线时,通常只有非零向量才能表示与之共线的其他向量,要注意待定系数法的运用和方程思想.【解析】(1)证明:12AB e e =-,1232BC e e =+,1282CD e e =--,1212114(82)22AC AB BC e e e e CD =+=+=---=-,∴AC 与CD 共线.又∵AC 与CD 有公共点,∴A 、C 、D 三点共线. (2)121212()(23)32AC AB BC e e e e e e =+=++-=-, ∵A 、C 、D 三点共线,∴AC 与CD 共线,从而存在实数λ使得AC CD λ=, 即31e ―22e =λ(21e ―k 2e ),由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得322kλλ=⎧⎨-=-⎩,解之得32λ=,43k =.【总结升华】证明三点共线问题,可用向量共线来解决,但应注意向量共线与三点共线的区别与联系,当两向量共线且有公共点时,才能得出三点共线.举一反三:【变式1】设1e ,2e 是平面内的一组基底,如果124AB e e =-,12BC e e =+,1269CD e e =-,求证:A ,C ,D 三点共线.【解析】 因为1212121(4)()233AC AB BC e e e e e e CD =+=-++=-=,所以AC 与CD 共线. 类型三: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例4.如下图,分别用基底i ,j 表示向量a 、b 、c ,并求出它们的坐标.【解析】 由图可知23a OA OB i j =+=-+,∴a =(―2,3).同理可知b =3i +4j =(3,4).c =4i ―4j =(4,―5).举一反三:【变式1】已知O 是坐标原点,点M 在第二象限,||63OM =xOM=120°,求OM 的坐标. 【解析】设M (x ,y ),则60x =-︒=-609y =︒=,即(M -,所以(OM =-.【总结升华】向量的坐标表示是向量的另一种表示方法,对此要从两个方面加深理解:一是相等向量的坐标相同;二是当向量的起点在原点时,终点坐标即为向量的坐标.类型四: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例5.已知(2,4),(3,1),(3,4)A B C ----,且3,2,CM CA CN CB ==求M 、N 及MN 的坐标. 【思路点拨】根据题意可设出点M 、N 的坐标,然后利用已知的两个关系式,列方程组,求出坐标. 【解析】(2,4),(3,1),(3,4)A B C ----(1,8),(6,3).3(3,24),2(12,6).CA CB CM CA CN CB ∴==∴====设(,)M x y ,则(3,4)(3,24),CM x y =++=33,0,,(0,20).424,20x x M y y +==⎧⎧∴∴∴⎨⎨+==⎩⎩同理可求(9,2)N ,因此(9,18).MN =-(0,20),(9,2),(9,18).M N MN ∴=-【总结升华】向量的坐标是向量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它只与起点、终点、相对位置有关,三者中给出任意两个,可求第三个.在求解时,应将向量坐标看做一“整体”,运用方程的思想求解.向量的坐标运算是向量中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运算,必须熟练掌握.举一反三:【变式1】 已知点)8,2(),2,1(B A -以及11,,33AC AB DA BA ==-求点C ,D 的坐标和CD 的坐标. 【解析】设点C 、D 的坐标分别为1122(,),(,)x y x y ,由题意得1122(1,2),(3,6),(1,2),(3,6).AC x y AB DA x y BA =+-==---=-- 因为11,,33AC AB DA BA ==-,所以有1111,22x y +=⎧⎨-=⎩和2211,22x y --=⎧⎨-=⎩,解得110,4x y =⎧⎨=⎩和222,0x y =-⎧⎨=⎩所以点C 、D 的坐标分别是(0,4),(-2,0),从而(2,4).CD =--类型五:平面向量平行的坐标表示例6.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 (0,0)、B (3,1)、C (4,3)、D (1,2),M 、N 分别为DC 、AB 的中点,求AM 、CN 的坐标,并判断AM 、CN 是否共线.【解析】 已知A (0,0)、B (3,1)、C (4,3)、D (1,2),又M 、N 分别为DC 、AB 的中点,∴由中点坐标公式可得M (2.5,2.5),N (1.5,0.5),∴(2.5,2.5)AM =,( 2.5, 2.5)CN =--, 其坐标满足2.5×(―2.5)―2.5×(-2.5)=0, ∴AM 、CN 共线.【总结升华】求出两向量的坐标,验证x 1y 2-x 2y 1=0即可. 举一反三:【变式1】向量(,12)PA k =,(4,5)PB =,(10,)PC k =,当k 为何值时,A 、B 、C 三点共线? 【解析】 (,12)(4,5)(4,7)BA PA PB k k =-=-=-,(,12)(10,)(10,12)CA PA PC k k k k =-=-=--.∵A 、B 、C 三点共线,∴//BA CA ,即(k ―4)(12―k)―(k ―10)×7=0. 整理,得k 2―9k ―22=0.解得k 1=―2或k 2=11. ∴当k=―2或11时,A 、B 、C 三点共线.【总结升华】以上方法是用了A 、B 、C 三点共线即公共点的两个向量BA ,CA 共线,本题还可以利用A 、B 、C 三点共线6(1)11PB PA k λλλ=-⎧⇔=+-⇔⎨=⎩或122k λ⎧=⎪⎨⎪=-⎩,即得k=―2或11时,A 、B 、C 三点共线.【变式2】已知向量a =(1,2),b =(1,0),c =(3,4).若λ为实数,(a +λb )∥c ,则λ=( )A .14 B .12C .1D .2 【答案】B例7.如图,已知点A (4,0),B (4,4),C (2,6),求AC 与OB 的交点P 的坐标.【解析】方法一:由O 、P 、B 三点共线,可设(4,4)OP OB λλλ==, 则(44,4)AP OP OA λλ=-=-.(2,6)AC OC OA =-=-,由AP 与AC 共线得(4λ-4)×6-4λ×(-2)=0,解得34λ=, 所以3(3,3)4OP OB ==.所以P 点坐标为(3,3). 方法二:设P (x ,y ),则(,)OP x y =, 因为(4,4)OB =,且OP 与OB 共线,所以44x y=,即x=y . 又(4,)AP x y =-,(2,6)AC =-,且AP 与AC 共线,则得(x -4)×6-y ×(-2)=0,解得x=y=3,所以P 点坐标为(3,3).【总结升华】(1)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使向量问题完全代数化,将数与形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样很多几何问题的证明,就转化为熟悉的数量运算.(2)要注意把向量的坐标与点的坐标区别开来,只有当始点在原点时,向量坐标才与终点坐标相等. 举一反三:【变式1】如图,已知ABCD 的三个顶点A 、B 、C 的坐标分别是(―2,1)、(―1,3)、(3,4),试求顶点D 的坐标.【解析】设顶点D 的坐标为(x ,y ).∵(1(2),31)(1,2)AB =----=,(3,4)DC x y =--. 由AB DC =,得(1,2)=(3―x ,4―y ).∴1324x y =-⎧⎨=-⎩,∴22x y =⎧⎨=⎩.∴顶点D 的坐标为(2,2).。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概念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概念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概念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也被称为平面向量基本等式,它是平面向量基本运算定律之一,描述了平面向量的加法和乘法运算的关系。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可以表述为:对于任意两个平面向量 a 和 b,有以下等式成立:
a +
b = b + a (向量的加法交换律)
a + (
b + c) = (a + b) +
c (向量的加法结合律)
k(a + b) = ka + kb (给向量的加法分配律)
(a + b)·c = a·c + b·c (向量的点乘分配律)
其中,a、b、c 是平面向量,k 是实数。

这些定理告诉我们,在平面向量的加法和乘法运算中,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可以随意改变运算的顺序,但运算结果不会改变。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在平面向量的运算和推导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得我们可以简化计算,并且轻松地推导出一些重要的结论和性质。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

; qq红包群 / qq红包群 ;
华笼罩它/它居然白骨生肉/ 到马开の面前/很快站着壹佫苍白の修行者/ "这///" 马开震撼の咯/被面前の人震动/白骨生肉/这确定何等恐怖の手段?唯有圣者才能做到/ 难道说/面前站着の确定圣者? 但很快马开就摇摇头/这绝对抪确定圣者/要确定圣者の话/以它现到の实力根 本难以靠近/对方只要震动出壹股意境/就能把它轰出去/ 可确定抪确定圣者/面前站着の人确定什么? "抪确定活人/"马开出来咯/面前站着の人面色苍白/眼眸无光/身上没有生机/唯有阴风死气/显然确定壹佫死人/ 马开站到它面前/感觉到壹股气势锁定它/这股气势十分惊人/让 马开都倍感压力/ "好恐怖の气势/"马开心中震动/抪知道这白骨组成の人怎么会有这样恐怖の气势/这股气势威压而下/马开觉得呼吸困难/ "能有这种气势/就算抪确定少年至尊级の存到/也堪比咯/这抪过确定白骨组成の?这佫人起来像确定少年时期/难道说///" 马开想到壹种可 能/心中震动抪已/刚刚组成这佫人の白骨有着微弱の纹理/马开之前没有太到意/现到来那应该确定天地纹理/从残余の纹理来/对方生前应该确定壹佫圣者/ 圣者残余の圣骨组成の人/它の模样/难道确定圣者少年时期? 这佫可能到时抪奇怪/只确定它想要做什么? 很快它就给咯马 开解释/对方直接攻击向马开/出手霸道恐怖/壹拳砸出去/带着破空之声/强势无比/ 马开身影赶紧闪开/望着空间爆裂/它倒吸咯壹口凉气/就算以它此刻の肉身/被轰到身上都要重伤/ "有圣者少年时期の战斗力/" 马开望着面前の战斗力/心中震动/没有想到这白骨组成の人居然还 有这样の战斗力、 能成为圣者の存到/年少时期都确定恐怖非凡の人物/每壹佫都确定人杰/确定天之骄子/它们惊艳过世间/这样の存到/马开抪敢袅视/ 特别确定这些白骨所化の少年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完整版课件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完整版课件

中不能作为基底的是
()
A.{e1,e2}
B.{e1+e2,3e1+3e2}
C.{e1,5e2}
D.{e1,e1+e2}
[名师点津]
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存在性,即 存在实数λ1,λ2,使a =λ1e1+λ2e2;二是唯一性,即对任意 向量a ,存在唯一实数对λ1,λ2,使a =λ1e1+λ2e2.
[问题探究] 1.如图所示,OM∥AB,点P在由射线
OM、线段OB及AB的延长线围成的阴影 区域内(不含边界)运动,且―O→P =-12―O→A +m―O→B ,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迁移应用] 如图所示,在边长为 2 的正六边形 ABCDEF 中,动圆 Q 的半径为 1,圆心在线段 CD(含 端点)上运动,P 是圆 Q 上及其内部的动点, 设向量―A→P =m―A→B +n―A→F (m,n∈R ),则
提示:都能. 2.基底是否是固定不变的?
提示:不是.
[做一做]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平面内不共线的任意两个向量都可作为一组基底.( )
(2)基底中的向量可以是零向量.
()
(3)平面内的基底一旦确定,该平面内的向量关于基底的线
性分解形式也是唯一确定的.
()
2.设e1,e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则以下各组向量
对基底的理解 (1)两个向量能否作为一组基底,关键是看这两个向量是否 共线.若共线,则不能作基底,反之,则可作基底; (2)一个平面的基底一旦确定,那么平面上任意一个向量都 可以由这组基底唯一线性表示出来.设向量a与b是平面内两个
不共线的向量,若x1a +y1b =x2a +y2b ,则x1=x2且y1=y2. [提醒] 一个平面的基底不是唯一的,同一个向量用不同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和坐标表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和坐标表

04 平面向量的应用
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
01
02
03
力的合成与分解
通过向量加法和减法,可 以表示和计算物体受到的 合力或分力。
速度和加速度
在运动学中,速度和加速 度可以用向量表示,从而 描述物体在平面或空间中 的运动状态。
力的矩
矩是一个向量,表示力对 物体转动效果的量度,可 以用向量表示。
向量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
向量的模
向量的模是指向量的大小或长度,用符号 $|overrightarrow{a}|$ 表示。
向量的模的计算公式为 $|overrightarrow{a}| = sqrt{(x_2 - x_1)^2 + (y_2 - y_1)^2}$。
向量的模具有一些重要的性质,如 $|overrightarrow{a} + overrightarrow{b}| leq |overrightarrow{a}| + |overrightarrow{b}|$, 这是向量的三角不等式。
三角形法则
总结词
三角形法则是指向量加法可以通过三角形法则来表示,即向量加法可以通过作一个三角形来表示。
详细描述
三角形法则指出,对于任意两个向量$overset{longrightarrow}{a}$和$overset{longrightarrow}{b}$,可以作 一个三角形,其中$overset{longrightarrow}{a}$和$overset{longrightarrow}{b}$分别是三角形的两个边,而 这两个边的和就是三角形的第三边,即$overset{longrightarrow}{a} + overset{longrightarrow}{b}$。
向量加法的性质

平面向量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平面向量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三角形法则
对于两个向量$\overset{\longrightarrow}{a}$和 $\overset{\longrightarrow}{b}$,它们之间的差向量 $\overset{\longrightarrow}{a} \overset{\longrightarrow}{b}$满足三角形法则。
• 性质:如果向量组$\overset{\longrightarrow}{a{1}},\ldots,\overset{\longrightarrow}{a{n}}$是线性无关 的,则向量组中的任何一个向量都不能被其余的向量线性表示。
04
平面向量的空间几何意义
平面向量的加法与减法
平行四边形法则
对于两个向量$\overset{\longrightarrow}{a}$和 $\overset{\longrightarrow}{b}$,它们之间的和向量 $\overset{\longrightarrow}{a} + \overset{\longrightarrow}{b}$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应用举例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物理学、几 何学、代数学等领域都有应用。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应用举例包括:1) 在物理学中,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可以用于描述力、速度、加速度等矢 量的合成与分解;2) 在几何学中,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可以用于表示点、线、面等几何元素的位置关系和运动 情况;3) 在代数学中,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可以用于求 解线性方程组和进行矩阵运算等。
零向量
长度为0的向量称为零向量,记作 $\overset{\longrightarrow}{0}$ 。
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称为 相等向量。

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

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

【平面向量】(1)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 考点..1.重要的概念.....①基本概念向量、向量的模(长度),向量的表示,自由向量、相等向量,相反向量,位置向量,零向量、共线向量、单位向量、基线、数乘向量、基向量、坐标、正交基底、向量的数量积、夹角、正射影 考点..2.重要的定理..... ②基本定理:平行向量基本定理(掌握)、平面向量基本定理(了解)向量共线定理 向量b 与非零向量a共线的充要条件是:有且只有一个非零实数λ,使b =λa ∥b (b≠0)的充要条件是x 1y 2-x 2y 1=0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1e ,2e 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a ,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1,λ2使a=λ11e +λ22e (2)平面向量的基本运算:(几何运算、代数运算、坐标运算) 考点3重要的运算 ① 向量的加法几何运算:如图,已知向量a 、在平面内任取一点A ,作a AB =,b BC =,则向量AC叫做a 与b 的和,记作b a +,即 AC BC AB b a =+=+特殊情况:(1)BBabba +ba +AABC C)2()3(对于零向量与任一向量a ,有 a a a =+=+00向量加法的运算律:a +b =b +a (a +b ) +c =a + (b +c )向量的加法的代数运算:AC BC AB b a =+=+向量的加法的坐标运算: 若),(11y x a =,),(22y x b =,则b a +),(2121y y x x ++=, ② 向量的减法向量的减法的几何运算: 减法的三角形法则作法:在平面内取一点O , 作OA = a , OB = b , 则BA = a - b即a - b 可以表示为从向量b 的终点指向向量a 的终点的向量注意:1︒AB 表示a - b 强调:差向量“箭头”指向被减数 2︒用“相反向量”定义法作差向量,a - b = a + (-b ) 显然,此法作图较繁,但最后作图可统一a ∥b ∥c a - b = a + (-b ) a - b 向量减法的运算律:向量的减法的代数运算:AB =OB -OA向量的减法的坐标运算:若),(11y x a =,),(22y x b =,则b a -),(2121y y x x --= 若),(11y x A ,),(22y x B ,则()1212,y y x x AB --=一个向量的坐标等于表示此向量的有向线段的终点坐标减去始点的坐标AB =OB -OA =( x 2, y 2) - (x 1,y 1)= (x 2- x 1, y 2- y 1)③ 向量的数乘 向量的数乘的几何计算示例:已知非零向量a ,作出a +a +a 和(-a )+(-a )+(-a) OC =BC AB OA ++=a +a +a =3aPN =MN QM PQ ++=(-a )+(-a )+(-a )=-3a向量的数乘的运算律: 结合律:λ(μa )=(λμ)a①第一分配律:(λ+μ)a =λa +μa②第二分配律:λ(a +b )=λa+λb ③向量的数乘的代数运算:实数λ与向量a 的积是一个向量,记作:λa(1)|λa |=|λ||a|(2)λ>0时λa 与a 方向相同;λ<0时λa 与a 方向相反;λ=0时λa=0a -bA AB B B’ O a -ba a bb O A O Ba -ba -b B A O -b向量的数乘的坐标运算若),(y x a =和实数λ,则),(y x a λλλ=④向量的数量积向量的数量积的几何计算: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与b,它们的夹角是θ,则数量|a ||b |cos θ叫a与b的数量积,记作a ⋅b ,即有a ⋅b = |a ||b |cos θ,(0≤θ≤π)并规定0与任何向量的数量积为0向量的数量积的几何意义: 数量积a ⋅b 等于a 的长度与b 在a 方向上投影|b |cos θ的乘积 投影”的概念:作图定义:|b |cos θ叫做向量b 在a 方向上的投影投影也是一个数量,不是向量;当θ为锐角时投影为正值;当θ为钝角时投影为负值;当θ为直角时投影为0;当θ = 0︒时投影为 |b |;当θ = 180︒时投影为 -|b | 两个非零向量夹角的概念已知非零向量a与b,作OA =a,OB =b,则∠AOB=θ(0≤θ≤π)叫a与b的夹角说明:(1)当θ=0时,a与b同向;(2)当θ=π时,a与b反向;(3)当θ=2π时,a与b垂直,记a⊥b; (4)注意在两向量的夹角定义,两向量必须是同起点的范围0︒≤θ≤180︒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律:数量积a ⋅b 等于a 的长度与b 在a 方向上投影|b |cos θ的乘积 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的性质:设a 、b 为两个非零向量,e 是与b 同向的单位向量1︒e ⋅a = a ⋅e =|a |cos θ 2︒a ⊥b ⇔ a ⋅b = 03︒当a 与b 同向时,a ⋅b = |a ||b |;当a 与b 反向时,a ⋅b = -|a ||b |特别的a ⋅a = |a |2或a a a ⋅=||4︒cos θ =||||b a ba ⋅C5︒|a ⋅b | ≤ |a ||b |向量的数量积的代数运算: 交换律:a ⋅ b = b ⋅ a数乘结合律:(λa )⋅b =λ(a ⋅b ) = a ⋅(λb ) 分配律:(a + b )⋅c = a ⋅c + b ⋅c一般地,(a·b)с≠a(b·с)a·с=b·с,с≠0a=b有如下常用性质:a2=|a|2, (a+b)(с+d)=a·с+a·d+b·с+b·d(a+b)2=a2+2a·b+b2向量的数量积的坐标运算已知两个非零向量),(11y x a = ,),(22y x b = b a⋅2121y y x x += 设),(11y x a = ,),(22y x b = ,则b a⊥⇔02121=+y y x x 平面内两点间的距离公式(1)设),(y x a = ,则222||y x a +=或22||y x a +=(2)如果表示向量a的有向线段的起点和终点的坐标分别为),(11y x 、),(22y x ,那么221221)()(||y y x x a -+-=(平面内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两向量夹角的余弦(πθ≤≤0)co s θ =||||b a ba ⋅⋅222221212121y x y x y y x x +++=典型例题例1如图,一艘船从A 点出发以h km /32的速度向垂直于对岸的方向行驶,同时河水的流速为h km /2,求船的实际航行的速度的大小与方向(用与流速间的夹角表示). 解:例2 已知a(1, 2),b (2, 3),c (-2, 5),求证:△ABC 是直角三角形证明:例3 设a = (5, -7),b = (-6, -4),求a ⋅b解:例4已知a= (3, -1),b = (1, 2),求满足x ⋅a = 9与x ⋅b = -4的向量x解:例5已知a =(1,3),b =(3+1,3-1),则a 与b的夹角是多少?例6 如图,以原点和A (5, 2)为顶点作等腰直角△ABC ,使∠b = 90︒,求点b和向量AB 的坐标 解:例7 在△ABC 中,AB =(2, 3),AC =(1, k ),且△ABC 的一个内角为直角,求k 值 解:例8若非零向量a 和b 满足|a +b |=|a -b |证明:a ⊥b证法一:证法二:例9 已知向量a 是以点A (3,-1)为起点,且与向量b =(-3,4)垂直的单位向量,求a 的终点坐标说明:向量的坐标表示是终点坐标减去起始点的坐标,所以向量的坐标与点的坐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不能混淆本章知识网络结构运算 类型 几何方法坐标方法运算性质向 量 的 加 法 1平行四边形法则2三角形法则),(2121y y x x b a ++=+a b b a +=+)()(c b a c b a ++=++ AC BC AB =+向 量 的 减 法三角形法则),(2121y y x x b a --=-)(b a b a -+=-BA AB -= AB OA OB =-向 量 的 乘 法1a λ是一个向量,满足: 2λ>0时,a λ与a 同向;λ<0时,a λ与a 异向;λ=0时, a λ=0),(y x a λλλ=a a )()(λμμλ=a a a μλμλ+=+)(b a b a λλλ+=+)(a ∥b a b λ=⇔向 量 的 数 量 积b a •是一个数 10=a 或0=b 时, b a •=020≠a 且0≠b 时,),cos(||||b a b a b a =•2121y y x x b a +=•a b b a •=•)()()(b a b a b a •=•=•λλλc b c a c b a •+•=•+)( 22||a a =22||y x a +=||||||b a b a ≤•重要定理、公式:........(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21,e e是同一平面内两个不共线的向量,那么,对于这个平面内任一向量,有且仅有一对实数21,λλ,使2211e e aλλ+= (2)两个向量平行的充要条件MO N BAD Ca ∥b ⇔a=λb ⇔01221=-y x y x(3)两个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a ⊥b ⇔a ·b=O ⇔02121=+y y x x平面向量习题1、已知,OAOB a b ,且||||2a b ,∠AOB=60°,则||a b =____;a b 与b 的夹角为_____.2.已知点G 是ABC ∆的重心, ()AG AB AC λμλμ=+∈R ,,那么λμ+=_____; 若︒=∠120A ,2AB AC ⋅=-AG __________ .3.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A 、B 、C 及所在平面内一点P 满足AB PC PB PA =++,则点△BC P 与△ABP 的面积分别为s 1,s 2,则s 1:s 2=_________4.如图,AB 是半圆O 的直径,C , D 是弧AB 三等分点,M , N 是线段AB 的三等分点,若OA = 6,则→MD ·→NC 的值是 .5、在半径为1的圆周上按顺序均匀分布着A 1,A 2,A 3,A 4,A 5,A 6六个点.则122323343445455656616112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 .6、已知||1,||2,0,OA OB OA OB ==⋅=点C 在AOB ∠内,且045AOC ∠=,设OC mOA nOB =+,其中,m n R ∈,则mn等于__________. 7、已知在同一平面上的三个单位向量,,a b c ,它们相互之间的夹角均为120o ,且|1ka b c ++>|,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8.设向量),1,2(),2cos ,1(==b a θ)1,sin 21(),1,sin 4(θθ==d c ,其中)4,0(πθ∈.(1)求d c b a ⋅-⋅的取值范围;(2)若函数)()(|,1|)(d c f b a f x x f ⋅⋅-=与比较的大小9.已知m R ∈, 2 (1, )a x m =-+,1 (1, )b m x =+, (, )x c m x m=-+.(Ⅰ)当1m =-时,求使不等式 1a c ⋅<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 (Ⅱ)求使不等式 0a b ⋅>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已知向量(1,2)a =-,又点(8,0),(,),(sin ,)(0)2A B n t C k t πθθ≤≤(1)若,AB a ⊥且||5||AB OA =,求向量OB ;(2)若向量AC 与向量a 共线,当4>时,且sin t θ取最大值为4时,求OA OC • 解:一、考题选析:例1、已知向量(2,3),(3,)a b λ=-=,若//a b ,则λ等于( )A 、23 B 、2- C 、92- D 、23- 例2、设两个向量22(2cos )λλα=+-,a 和sin 2m m α⎛⎫=+ ⎪⎝⎭,b ,其中m λα,,为实数.若2=a b ,则mλ的取值范围是( ) A、[]16,-B、[48],C、]1[,-∞ D、]61[,-例3、在ABC △中,已知D 是AB 边上一点,若123AD DB CD CA CB λ==+,,则λ=( ) A 、23B 、13C 、13-D 、23-例4、设平面向量321,,a a a 的和0321=++a a a 。

高三复习-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和公式

高三复习-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和公式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和公式
如果两个向量a、b不共线,那么向量p与向量a、b共面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唯一实数对x、y,使p=xa+yb。

坐标表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分别取与x轴,y轴方向相同的两个单位向量i、j作为基底,a为坐标平面内的任意向量,以坐标原点O为起点作向量OP=a。

有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可知,有且只有一对实数x、y,使得
向量OP=xi+yj。

因此向量,a=xi+yj。

我们把实数(x,y)对叫做向量的坐标,记作:a=(x,y)。

显然,其中(x,y)就是点P的坐标。

向量OP称为点P的位置向量。

共面向量共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两个向量a、b不共线,那么向量p与向量a、b共面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唯一实数对x、y,使p=xa+yb。

(x,y不全为零)
归纳反思
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是平面向量坐标表示的基础,它说明同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都可以表示为其他两个不共线向量的线性组合。

2.在解具体问题时适当地选取基底,使其它向量能够用基底来表示,选择两个不共线的向量,平面内的任何一个向量都可以唯一表
示,这样几何问题就可以转化为代数问题。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两个向量a、b不共线,那么向量p与向量a、b共面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唯一实数对x、y,使p=xa+yb。

事实上,这个定理表明,平面向量可以在任意给定的两个方向上分解,任意两个向量都可以合成一个给定的向量,即向量的合成和分解。

当两个方向相互垂直时,它们实际上是在直角坐标系中分解的,(x,y)称为矢量的坐标。

(矢量的起点是原点)所以这个定理为矢量的坐标表示提供了理论基础。

(完整word版)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完整word版)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e 1、e 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a ,存在唯一一对实数λ1、λ2,使a =λ1e 1+λ2e 2,其中,不共线的向量e 1、e 2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2.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1)向量加法、减法、数乘及向量的模设a =(x 1,y 1),b =(x 2,y 2),则a +b =(x 1+x 2,y 1+y 2),a -b =(x 1-x 2,y 1-y 2),λa =(λx 1,λy 1),|a |x 21+y 21.(2)向量坐标的求法①若向量的起点是坐标原点,则终点坐标即为向量的坐标.②设A (x 1,y 1),B (x 2,y 2),则AB →=(x 2-x 1,y 2-y 1),|AB →|=(x 2-x 1)2+(y 2-y 1)2.3.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设a =(x 1,y 1),b =(x 2,y 2),其中b ≠0,a 、b 共线⇔x 1y 2-x 2y 1=0.选择题:设e 1,e 2是平面内一组基底,那么( ) A .若实数λ1,λ2使λ1e 1+λ2e 2=0,则λ1=λ2=0B .空间内任一向量a 可以表示为a =λ1e 1+λ2e 2(λ1,λ2为实数)C .对实数λ1,λ2,λ1e 1+λ2e 2不一定在该平面内D .对平面内任一向量a ,使a =λ1e 1+λ2e 2的实数λ1,λ2有无数对下列各组向量中,可以作为基底的是( )A .e 1=(0,0),e 2=(1,-2)B .e 1=(-1,2),e 2=(5,7)C .e 1=(3,5),e 2=(6,10)D .e 1=(2,-3),e 2=⎝ ⎛⎭⎪⎫12,-34解析 两个不共线的非零向量构成一组基底,故选B.已知平面向量a =(1,1),b =(1,-1),则向量12a -32b 等于( )A .(-2,-1)B .(-2,1)C .(-1,0)D .(-1,2)解析 12a =(12,12),32b =(32,-32),故12a -32b =(-1,2).已知a =(1,1),b =(1,-1),c =(-1,2),则c 等于( )A .-12a +32b B.12a -32b C .-32a -12b D .-32a +12b 解析 设c =λa +μb ,∴(-1,2)=λ(1,1)+μ(1,-1),∴⎩⎪⎨⎪⎧-1=λ+μ,2=λ-μ,∴⎩⎪⎨⎪⎧λ=12,μ=-32,∴c =12a -32b .已知向量a =(1,2),b =(1,0),c =(3,4).若λ为实数,(a +λb )∥c ,则λ等于( ) A.14 B.12 C .1 D .2解析 ∵a +λb =(1+λ,2),c =(3,4),且(a +λb )∥c ,∴1+λ3=24,∴λ=12已知a =(5,-2),b =(-4,-3),若a -2b +3c =0,则c 等于( )A.⎝ ⎛⎭⎪⎫1,83B.⎝ ⎛⎭⎪⎫-133,83C.⎝ ⎛⎭⎪⎫133,43D.⎝ ⎛⎭⎪⎫-133,-43 解析 由已知3c =-a +2b =(-5,2)+(-8,-6)=(-13,-4),∴c =⎝ ⎛⎭⎪⎫-133,-43.已知向量OA→=(k,12),OB →=(4,5),OC →=(-k,10),且A ,B ,C 三点共线,则k 的值是( )A .-23 B.43 C.12 D.13解析 AB→=OB →-OA →=(4-k ,-7),AC →=OC →-OA →=(-2k ,-2),∵A ,B ,C 三点共线,∴AB →,AC →共线,∴-2×(4-k )=-7×(-2k ),解得k =-23已知点A (1,3),B (4,-1),则与向量A B →同方向的单位向量为( )A.⎝ ⎛⎭⎪⎫35,-45B.⎝ ⎛⎭⎪⎫45,-35C.⎝ ⎛⎭⎪⎫-35,45D.⎝ ⎛⎭⎪⎫-45,35 解析 A B →=O B →-O A →=(4,-1)-(1,3)=(3,-4),∴与A B →同方向的单位向量为A B →|A B →|=⎝ ⎛⎭⎪⎫35,-45.已知点A (-1,5)和向量a =(2,3),若AB→=3a ,则点B 的坐标为( )A .(7,4)B .(7,14)C .(5,4)D .(5,14)解析 设点B 的坐标为(x ,y ),则AB →=(x +1,y -5),由AB →=3a ,得⎩⎪⎨⎪⎧ x +1=6,y -5=9,解得⎩⎪⎨⎪⎧x =5,y =14.已知向量a =(-1,2),b =(3,m ),m ∈R ,则“m =-6”是“a ∥(a +b )”的( ) A .充分必要条件 B .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必要不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 由题意得a +b =(2,2+m ),由a ∥(a +b ),得-1×(2+m )=2×2,∴m =-6,则“m =-6”是“a ∥(a +b )”的充要条件,故选A已知在□ABCD 中,AD→=(2,8),AB →=(-3,4),则AC →=( )A .(-1,-12)B .(-1,12)C .(1,-12)D .(1,12) 解析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C →=AB →+AD →=(-1,12)在△ABC 中,点D 在BC 边上,且CD→=2DB →,CD →=rAB →+sAC →,则r +s 等于( )A.23B.43 C .-3 D .0解析 ∵CD→=2DB →,∴CD →=23CB →=23(AB →-AC →)=23AB →-23AC →,则r +s =23+⎝ ⎛⎭⎪⎫-23=0已知点M 是△ABC 的边BC 的中点,点E 在边AC 上,且EC→=2AE →,则向量EM →=( )A.12AC →+13AB →B.12AC →+16AB →C.16AC →+12AB →D.16AC →+32AB → 解析 如图,∵EC →=2AE →,∴EM →=EC →+CM →=23AC →+12CB →=23AC →+12(AB →-AC →)=12AB →+16AC →在△ABC 中,点P 在BC 上,且BP →=2PC →,点Q 是AC 的中点,若P A →=(4,3),PQ →=(1,5),则BC →等于( )A .(-2,7)B .(-6,21)C .(2,-7)D .(6,-21) 解析 BC →=3PC →=3(2PQ →-P A →)=6PQ →-3P A →=(6,30)-(12,9)=(-6,21).在梯形ABCD 中,AB ∥CD ,AB =2CD ,M ,N 分别为CD ,BC 的中点,若AB →=λAM →+μAN →,则λ+μ等于( )A.15B.25C.35D.45解析 ∵AB→=AN →+NB →=AN →+CN →=AN →+(CA →+AN →)=2AN →+CM →+MA →=2AN →-14AB →-AM →,∴AB→=85AN →-45AM →,∴λ+μ=45.填空题:已知平面向量a =(1,2),b =(-2,m ),且a ∥b ,则2a +3b =________. 解析 由a =(1,2),b =(-2,m ),且a ∥b ,得1×m =2×(-2),即m =-4. 从而b =(-2,-4),那么2a +3b =2(1,2)+3(-2,-4)=(-4,-8).已知向量a =(x,1),b =(2,y ),若a +b =(1,-1),则x +y =________.解析 ∵(x,1)+(2,y )=(1,-1),∴⎩⎪⎨⎪⎧ x +2=1,y +1=-1,解得⎩⎪⎨⎪⎧x =-1,y =-2,∴x +y =-3.已知向量a =(1,2),b =(0,1),设u =a +k b ,v =2a -b ,若u ∥v ,则实数k 的值为( ) A .-1 B .-12 C.12 D .1解析 ∵u =(1,2)+k (0,1)=(1,2+k ),v =(2,4)-(0,1)=(2,3),又u ∥v ,∴1×3=2(2+k ),得k =-12已知向量a =(1,2),b =(x,1),u =a +2b ,v =2a -b ,且u ∥v ,则实数x 的值为________. 解析 ∵a =(1,2),b =(x,1),u =a +2b ,v =2a -b ,∴u =(1,2)+2(x,1)=(2x +1,4),v =2(1,2)-(x,1)=(2-x,3).又∵u ∥v ,∴3(2x +1)-4(2-x )=0,即10x =5,解得x =12.若三点A (1,-5),B (a ,-2),C (-2,-1)共线,则实数a 的值为________解析 AB→=(a -1,3),AC →=(-3,4),根据题意AB →∥AC →,∴4(a -1)=3×(-3),即4a =-5,∴a =-54在□ABCD 中,AC 为一条对角线,AB→=(2,4),AC →=(1,3),则向量BD →的坐标为__________.解析 ∵AB →+BC →=AC →,∴BC →=AC →-AB →=(-1,-1),∴BD →=AD →-AB →=BC →-AB →=(-3,-5).已知□ABCD 的顶点A (-1,-2),B (3,-1),C (5,6),则顶点D 的坐标为________ 解析 设D (x ,y ),则由AB →=DC →,得(4,1)=(5-x,6-y ),即⎩⎪⎨⎪⎧ 4=5-x ,1=6-y ,解得⎩⎪⎨⎪⎧x =1,y =5.已知梯形ABCD ,其中AB ∥CD ,且DC =2AB ,三个顶点A (1,2),B (2,1),C (4,2),则点D 的坐标为_______解析 ∵在梯形ABCD 中,AB ∥CD ,DC =2AB ,∴DC→=2AB →.设点D 的坐标为(x ,y ),则DC→=(4,2)-(x ,y )=(4-x,2-y ),AB →=(2,1)-(1,2)=(1,-1),∴(4-x,2-y )=2(1,-1),即(4-x,2-y )=(2,-2), ∴⎩⎪⎨⎪⎧ 4-x =2,2-y =-2,解得⎩⎪⎨⎪⎧x =2,y =4,故点D 的坐标为(2,4).如图,在△ABC 中,AN→=13NC →,P 是BN 上的一点,若AP →=mAB →+211AC →,则实数m 的值为________. 解析:设BP→=kBN →,k ∈R .∵AP →=AB →+BP →=AB →+kBN →=AB →+k (AN →-AB →)=AB →+k (14AC →-AB →)=(1-k )AB →+k 4AC →, 且AP→=mAB →+211AC →,∴1-k =m ,k 4=211,解得k =811,m =311.在□ABCD 中,AB →=e 1,AC →=e 2,NC →=14AC →,BM →=12MC →,则MN →=________(用e 1,e 2表示)解析 如图,MN→=CN →-CM →=CN →+2BM →=CN →+23BC →=-14AC →+23(AC →-AB →)=-14e 2+23(e 2-e 1)=-23e 1+512e 2如图,已知AB→=a ,AC →=b ,BD →=3DC →,用a ,b 表示AD →,则AD →=____________解析 AD→=AB →+BD →=AB →+34BC →=AB →+34(AC →-AB →)=14AB →+34AC →=14a +34b若三点A (2,2),B (a,0),C (0,b )(ab ≠0)共线,则1a +1b 的值为________.解析 AB→=(a -2,-2),AC →=(-2,b -2),则(a -2)(b -2)-4=0,即ab -2a -2b =0,∴1a +1b =12.设OA→=(-2,4),OB →=(-a,2),OC →=(b,0),a >0,b >0,O 为坐标原点,若A ,B ,C 三点共线,则1a +1b 的最小值为________解析 由题意得AB→=(-a +2,-2),AC →=(b +2,-4),又AB →∥AC →,∴(-a +2,-2)=λ(b +2,-4),即⎩⎪⎨⎪⎧-a +2=λ(b +2),-2=-4λ,整理得2a +b =2,∴1a +1b =12(2a +b )(1a +1b )=12(3+2a b +b a )≥12(3+22a b ·b a )=3+222(当且仅当b =2a 时,等号成立).已知A (7,1),B (1,4),直线y =12ax 与线段AB 交于点C ,且AC →=2CB →,则实数a =________.解析 设C (x ,y ),则AC→=(x -7,y -1),CB →=(1-x,4-y ),∵AC →=2CB →,∴⎩⎪⎨⎪⎧ x -7=2(1-x ),y -1=2(4-y ),解得⎩⎪⎨⎪⎧x =3,y =3.∴C (3,3).又∵C 在直线y =12ax 上,∴3=12a ·3,∴a =2.已知向量OA→=(1,-3),OB →=(2,-1),OC →=(k +1,k -2),若A ,B ,C 三点能构成三角形,则实数k 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解析 若点A ,B ,C 能构成三角形,则向量AB→,AC →不共线.∵AB →=OB →-OA →=(2,-1)-(1,-3)=(1,2),AC→=OC →-OA →=(k +1,k -2)-(1,-3)=(k ,k +1),∴1×(k +1)-2k ≠0,解得k ≠1.设0<θ<π2,向量a =(sin2θ,cos θ),b =(cos θ,1),若a ∥b ,则tan θ=________. 解析 ∵a ∥b ,∴sin2θ×1-cos 2θ=0,∴2sin θcos θ-cos 2θ=0, ∵0<θ<π2,∴cos θ>0,∴2sin θ=cos θ,∴tan θ=12解答题:已知A (1,1),B (3,-1),C (a ,b ).(1)若A ,B ,C 三点共线,求a ,b 的关系式; (2)若AC→=2AB →,求点C 的坐标.解析 (1)由已知得AB→=(2,-2),AC →=(a -1,b -1),∵A ,B ,C 三点共线,∴AB→∥AC →,∴2(b -1)+2(a -1)=0,即a +b =2.(2)∵AC→=2AB →,∴(a -1,b -1)=2(2,-2). ∴⎩⎪⎨⎪⎧ a -1=4,b -1=-4,解得⎩⎪⎨⎪⎧a =5,b =-3.∴点C 的坐标为(5,-3).已知点O 为坐标原点,A (0,2),B (4,6),OM →=t 1OA →+t 2AB →. (1)求点M 在第二或第三象限的充要条件;(2)求证:当t 1=1时,不论t 2为何实数,A ,B ,M 三点共线. (1)解 OM →=t 1OA →+t 2AB →=t 1(0,2)+t 2(4,4)=(4t 2,2t 1+4t 2). 当点M 在第二或第三象限时,有⎩⎪⎨⎪⎧4t 2<0,2t 1+4t 2≠0,故所求的充要条件为t 2<0且t 1+2t 2≠0.(2)证明 当t 1=1时,由(1)知OM →=(4t 2,4t 2+2).∵AB →=OB →-OA →=(4,4),AM →=OM →-OA →=(4t 2,4t 2)=t 2(4,4)=t 2AB →, ∴AM→与AB →共线,又有公共点A ,∴A ,B ,M 三点共线.能力提升题组已知向量a =(2,3),b =(-1,2),若(m a +n b )∥(a -2b ),则mn 等于( ) A .-2 B .2 C .-12 D.12 解析 由题意得m a +n b =(2m -n,3m +2n ),a -2b =(4,-1), ∵(m a +n b )∥(a -2b ),∴-(2m -n )-4(3m +2n )=0,∴m n =-12已知|OA →|=1,|OB →|=3,OA →·OB →=0,点C 在∠AOB 内,且OC →与OA →的夹角为30°,设OC →=mOA →+nOB →(m ,n ∈R ),则mn 的值为( )A .2 B.52 C .3 D .4 解析 ∵OA →·OB→=0,∴OA →⊥OB →,以OA 为x 轴,OB 为y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OA →=(1,0),OB →=(0,3),OC →=mOA →+nOB →=(m ,3n ).∵tan 30°=3n m =33,∴m =3n ,即m n =3如图,在△OAB 中,P 为线段AB 上的一点,OP →=xOA →+yOB →,且B P →=2P A →,则( )A .x =23,y =13B .x =13,y =23C .x =14,y =34D .x =34,y =14 解析 由题意知O P →=O B →+B P →,又B P →=2P A →,∴O P →=O B →+23B A →=O B →+23(O A →-O B →)=23O A →+13O B →,∴x =23,y =13.已知点A (-1,2),B (2,8),AC→=13AB →,DA →=-13BA →,则CD →的坐标为________解析 设点C ,D 的坐标分别为(x 1,y 1),(x 2,y 2).由题意得AC →=(x 1+1,y 1-2),AB →=(3,6),DA →=(-1-x 2,2-y 2),BA →=(-3,-6).∵AC →=13AB →,DA →=-13BA →,∴有⎩⎪⎨⎪⎧ x 1+1=1,y 1-2=2和⎩⎪⎨⎪⎧-1-x 2=1,2-y 2=2.解得⎩⎪⎨⎪⎧ x 1=0,y 1=4和⎩⎪⎨⎪⎧x 2=-2,y 2=0.∴点C ,D 的坐标分别为(0,4),(-2,0),从而CD→=(-2,-4).已知向量a =(1,1),b =(1,-1),c =(2cos α,2sin α)(α∈R ),实数m ,n 满足m a +n b =c ,则(m -3)2+n 2的最大值为________解析 由m a +n b =c ,可得⎩⎪⎨⎪⎧m +n =2cos α,m -n =2sin α,故(m +n )2+(m -n )2=2,即m 2+n 2=1,故点M (m ,n )在单位圆上,则点P (3,0)到点M 的距离的最大值为|OP |+1=3+1=4,故(m -3)2+n 2的最大值为42=16.已知△ABC 和点M 满足MA →+MB →+MC →=0.若存在实数m ,使得AB →+AC →=mAM →成立,则m =________. 解析∵MA→+MB →+MC →=0,∴M 为△ABC 的重心. 如图所示,连接AM 并延长交BC 于D ,则D 为BC 的中点. ∴AM→=23AD →. 又AD →=12(AB →+AC →),∴AM →=13(AB →+AC →), 即AB →+AC →=3AM →,∴m =3.如图所示,A ,B ,C 是圆O 上的三点,线段CO 的延长线与BA 的延长线交于圆O 外的一点D ,若OC →=mOA→+nOB →,则m +n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 由题意得,OC →=kOD →(k <0),又|k |=|OC →||OD →|<1,∴-1<k <0.又∵B ,A ,D 三点共线,∴OD →=λOA →+(1-λ)OB →,∴mOA→+nOB →=kλOA →+k (1-λ)OB →, ∴m =kλ,n =k (1-λ),∴m +n =k ,从而m +n ∈(-1,0).。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完整版)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完整版)
量基本定理结合向量共线,推证结论.
O 课本P97例2
O
1.已知平行四边形 ABCD,下列各组向量中,是该平面内
所有向量基底的是 ( )
A.A→B,D→C B.A→D,B→C
C.A→D,C→B
D.A→B,D→A
2. 若点o是平行四边形 ABCD 的中心,AB 4e1, BC 6e2, 则3e2 2e1 _______.
向量 c 与 d 能否作为基底 .
跟踪练习. 若e1,e2是表示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则 下面的四组向量中不能作为基底的 ( )
A. e1 e2和e1 e2 C. e1 3e2和e2 3e1
B. 3e1 2e2和4e2 6e1 D. e2和e1 e2
用基底表示向量 【例 2】在▱ABCD 中,设A→C= ,B→D= ,试用 , 表示A→B,B→C.

O

a
的夹角.注 是同意起:两点向的量必须
A
r 特别的: a
r ObB
0
rr a 与 b同向
r
B
A
r
a
Bb O
180
rr
a 与 b 反向
r
A
b
O

r a
A
r r 90 r
r
夹角的范围:
a 与b 垂直, 记作 a b
例2.在等边三角形中,求 (1)AB与AC的夹角; (2)AB与BC的夹角。
r j
y)
Or
x
i
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
注意: r
(1)与 a 相等的向量的坐标均为(x,
y)(2)
r i
rr i0j
(1, 0)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b
M
思考1 AM呢?
1 1 AM a b 2 2
A
a
B
小小基底作用大!
思考 2 在OAB中, 点C为直线AB上一点, 且 AC CB 1 , 设OA a, OB b, 试用基底a, b表示OC.
合作交流 自我总结
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内容 2、对基本定理的理解
(1)实数对λ1λ2的存在性和唯一性 (2)基底的不唯一性
3、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应用
求作向量、解(证)向量问题、 A、B、C三点共线 OC xOA yOB x y 1
4、思想方法总结:
(1)证明:设a =λ ( R), b 则e1 - 2e2 =(e1 + 3e2 ),由e1, 不共线得 e2
(2)解:设c = m a + n b(m,n R)得 3e1 - e2 m(e1 - 2e2 ) n(e1 + 3e 2 )
类型四:基本定理的应用
探究
例2.设e1,e2是不共线的非零向量, 且a = e1 - 2e2 ,b = e1 + 3e2


( )证明: 可以作为一组基底; 1 a,b (2)以a,b为基底,求向量c= 3e1 - e2的分解式;
A
a
OC 1 OA OB 1 1
O
C
A、B、C三点共线 OC xOA yOB x y 1
b
B
练一练
(2011年中山高一检测)已知三 角形ABC中,D为AB上一点, 若AD=2DB,CD=1/3CA+xCB, 则x=---------- 2/3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应用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应用
定理应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在解决向量问题、计算向量长度、求解向量方程等方面有广泛应 用。
定理推广: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可以推广到三维空间,成为空间向量基本定理。
定理证明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两个向量a和b满足a·b=0,那么向量a和b互相垂 直。 证明过程:假设a和b不互相垂直,那么a·b≠0。
反证法:假设a和b不互相垂直,那么a·b≠0。
平行四边形法则:力的合成 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应用实例:力的合成与分解 在工程、物理学等领域的应

速度和加速度的研究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向量的加法和数乘运算
速度和加速度的定义:速度和加速度是向量,可以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进行研究
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速度和加速度是相互垂直的向量,可以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进行研究 速度和加速度的应用:速度和加速度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可以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进行研 究
实例二:已知两个 力的大小和方向, 求合力的大小和方 向
实例三:已知一个 力的大小和方向, 求另一个力的大小 和方向
实例四:已知两个 力的大小和方向, 求第三个力的大小 和方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速度和加速度实例
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加速度:物体速度的变化率 实例:汽车行驶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加速度表示速度的变化率 应用:通过速度和加速度的测量,可以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规律
解决物理问题实例
实例二:利用平面向量基本 定理求解力的平衡问题
实例一:利用平面向量基本 定理求解力的合成与分解
实例三:利用平面向量基本 定理求解力的转动问题
实例四:利用平面向量基本 定理求解力的传递问题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应用前景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

以CB为对角
线作平行四边形ABPC,那么如何求点
P的坐标?
5、设P( x0 , y0 ),可根据:
(1) CP⊥ BP (2) CP = AB (3) AC = BP (4) CP∥ AB (5) AC ∥ BP 等五个条件中的任意两个,布列方程 组,即可迅速求得结果:P(-1,6)
a e e 我们把不共线的向量 e1 、 e2 叫做表示这
2、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
向相同的两个单位向量 、 j 作为基底,任取 i
在直角坐标系内,我们分别取与 一个向量 坐标,记作:
x 轴、y 轴方
a ,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知,有且只 有一对实数 x , y ,使得, a xi yj 我们把 ( x , )叫做向量 a 的(直角) y
一、回忆与引入
请同学们回忆: 1、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的内容是什 么? 2、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是如何规定 的? 3、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定义及它有哪 几个主要性质?
学科网
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e 、 1 e2
是同 一个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 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 a ,有且只有一对 实数 1 , 2 ,使 1 1 2 2 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

c
————。
zxxk
王新敞
奎屯
新疆
例 已知 A (1, 2), B (2, 3), C (2, 5). 求证: △ABC是直 角三角形
〔变一〕在例2的条件下,求三
角形的三边长.
= AB
(1 2) (2 3) 2
2 2
BC = 2 5
CA = 3 2
〔变二〕在例2的条件下,求 ∠ACB和∠ABC的大小.

平面 向量基本定理

平面 向量基本定理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是线性代数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平面内任意向量都可以由两个不共线的向量线性表示。

这个定理在二维空间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不仅在数学领域,还在物理、工程等多个学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根据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两个向量不共线(即它们不是平行的),那么它们就可以作为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个基。

这意味着任何一个平面向量都可以表示为这两个基向量的线性组合,即存在一个实数对(x, y),使得该向量等于x乘以第一个基向量加上y乘以第二个基向量。

这种表示方法是唯一的,只要基向量确定,实数对(x, y)就是唯一的。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证明主要依赖于向量的线性组合和向量的共线性。

首先,可以证明如果两个向量共线,那么它们不能作为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个基。

其次,可以通过反证法证明如果两个向量不共线,那么它们可以作为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个基。

具体来说,假设存在一个向量不能由这两个向量线性表示,那么这个向量与这两个向量都不共线,从而可以构成一个线性无关的三元组,这与平面内任意三个向量都线性相关的事实矛盾。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二维空间中,它可以用来解决向量的问题,如向量的分解、向量的合成、向量的旋转等。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计算向量的坐标、判断向量的共线性等。

在物理和工程领域,平面向量基本定理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如力学中的力的合成与分解、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的计算等。

总之,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是线性代数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平面内向量的基本性质,为向量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学习目标:
1. 了解基底的含义,理解平面向量基本定理,会用基底表示平面内任一向量.
2. 掌握两个向量夹角的定义以及两向量垂直的定义.
3. 两个向量的夹角与两条直线所成的角.
学习重点: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学习难点:两个向量的夹角与两条直线所成的角.
课上导学: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阅读教材P93至P94第六行以上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 ____________ 定理:如果e i, e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____________ 向量a, ______________ 实数入,入2,使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 基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向量e1, e2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量的一
组基底.
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
(1) 一个平面内只有一对不共线的向量可作为表示该平面内所
有向量的基底.()
(2) 若e i, e是同一平面内两个不共线向量,则入& + 说 k, 入2为实数)可以表示该平面内所有向量.()
(3) 若ae i + be2=ce i + de2(a, b, c, d€ R),则a = c, b = d.( )
教材整理2两向量的夹角与垂直
阅读教材P94第六行以下至例1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 __________________ 夹角:已知两个_________________ a 和b,作OA= a, OB= b,则__ =
B叫做向量a与b的夹角.
(1)范围:向量a与b的夹角的范围是____________
(2)当0= 0°寸,a 与b__ ;当0= 180°时,a 与b 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垂直:如果a与b的夹角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说a与b垂直,记作_______
[小组合作型]
类型一:用基底表示向量
(1)已知AD是厶ABC的BC边上的中线,若AB= a, AC= b,则AD =()
1 1 1 1
A . 2(a—b) B. —2(a—b)C. —2(a + b)
D. 2(a + b)
(2)如图设点P, Q是线段AB的三等分点,若OA= a, OB = b,
则OP= ________ , OQ= _________ .用a, b 表示)
[再练一题]
1已知△ ABC中,D为BC的中点,E, F为BC的三等分点, 若AB= a, AC= b用a, b表示AD, AE, AF.
类型二:向量的夹角问题
(1)已知向量a,b,c 满足|a|= 1, |b| = 2, c= a + b, c丄a,则a, b 的夹角等于________ .
(2)若0, b z0,且|a|=|b|=|a—b|,求a 与a+ b 的夹角.
[再练一题]
2.已知|a|= |b|= 2,且a与b的夹角为60° 则a+ b与a的夹角是,
a —b与a的夹角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课堂回馈]
1. 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则下列各组向量中,是该平面内
所有向量基底的是( )
A . AB, DC B. AD,
B
C C. BC, CB D. AB, DA
2. 已知向量a= e i—2e2, b = 2e i + e?,其中e i, e?不共线,则
a+ b与c= 6e i —2e2的关系是()
A .不共线
B .共线C.相等D.不确定
3. 如图2- 3-8,在矩形ABCD 中,若BC= 5e i, DC = 3e2, 则OC=()
A . 2(5e i + 3e2) B. 2(5e i —3良)C. 2(3e —5e i) D. 2(5e —3e i)
4. (2016福州市八县一中高一联考)已知A, B, D三点共线,且对任一点c,有CD=£C A+ CB,贝S x =()
2 1 1 2
A. 3
B.3
C.-3
D. — 3
5. 已知e i, e是平面内两个不共线的向量,
a = 3e i—2e?, b=—2e i + e2, c= 7e i —4e?,试用向量 a 禾口
b 表示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