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体关系理论概述——克莱因的观点

合集下载

浅谈客体关系理论

浅谈客体关系理论

浅谈客体关系理论作者:晋娇燕来源:《科教导刊》2012年第06期摘要本文从客体关系理论的简介入手,以克莱因(MelanieKlein)、温尼科特(D.W.Winnicott)的观点为主线,介绍了客体关系理论的基本理论及其临床治疗中的作用。

关键词客体关系精神分析克莱因温尼科特中图分类号:R395.1 文献标识码:AObject Relation TheoryJIN Jiaoyan(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and Management,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500)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start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object relations theory, take Klein (MelanieKlein), Winnicott (D.W.Winnicott) point of view as the main line, introduces the basic theory of object relations theory and its role in clinical treatment.Key words object relation; psychological analysis; Klein; Winnicott0 前言客体关系(object relations)理论是在20世纪40年代发展起来的,它是精神分析在现代最重要的发展。

客体关系理论是精神分析学中最具有活力的一个理论分支,被誉为现代精神分析的“圣经”,在临床实践中有很强指导性和适用性。

用于探讨在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中的人际关系,尤其是婴儿与母亲的关系是如何影响个体的精神结构以及个体的成长。

客体关系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和实践的桥梁。

1 基本理论观点客体(object)最早是弗洛伊德开始使用的,用于讨论本能驱力和早期母婴关系,认为客体(人或物)是本能得以满足的对象。

客体关系理论简介

客体关系理论简介

客体关系理论简介。

弗洛伊德认为人生来就与他的环境格格不入。

弗洛伊德和他的同代人相信,人类就像动物一样,注定要拼命追求简单的幸福。

然而,根据弗洛伊德的霍布斯人类社会观,追求个人满足会危及其他个人,因此人类群体需要控制每个人的快乐目标。

童年的任务是社会化,即把具有动物性冲动的儿童转变为拥有复杂心理装置的成年人。

成年人的精神装置有复杂的检查和障碍系统,可以将动物性冲动和目标引导成社会可以接受的文明生活形式。

与弗洛伊德相比,当代所有重要的精神分析学派都倾向于认为人类婴儿符合并适应他出生后面临的世界,而不是格格不入。

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Anna Floyd)不同意父亲过分强调本我的观点,认为她应该对自己给予足够的关注。

1936年,她出版了著名的“自我与防御机制”一书,确立了自我在精神分析中的地位。

1939年,海因茨·哈特曼出版了“自我心理学及其适应”一书,并提出了“无冲突的自我领域”,从而为自我界定了一个独立的研究范围。

哈特曼指出,自我和本我一样,都是从先天未分化的矩阵中继承和产生的。

它是一种同时具有独立能量的心理功能。

在此基础上,他还提出了自我自治和自我的基本功能--适应问题,这是自我试图在心理机制内维持人与环境平衡的结果。

适应概念为弗洛伊德向当代弗洛伊德自我心理学的转化提供了核心概念中介。

在哈特曼之后,斯皮茨、雅各布森、穆勒等许多自我心理学家都致力于儿童早期发展的研究,试图描述婴儿自我发展的过程。

当自我心理学在美国蓬勃发展时,一大批英国精神分析学家开始改变古典精神分析的理论基础,不再强调先天生物因素,而是强调早期母子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形成了客体关系理论。

物体不是指无生命的物体,而是具有爱、恨、渴望等情感的人的物体。

“客体”的概念最早是由弗洛伊德在讨论本能驱动力和早期母婴关系的背景下提出的。

在客体关系理论家中,他们关注客体与客体的关系,而不是本能的欲望,重视和强调客体与客体的关系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心理辅导理论——客体关系

心理辅导理论——客体关系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一、代表人物及其理论(一)梅兰妮·克莱因1、生活简介梅兰妮·克莱因(Melanie Klein 1882.3.30-1960.9.22)女,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先驱。

她提出了许多具有深远意义的创解,开拓了理解最早期的心理历程的途径,被誉为继弗洛伊德后,对精神分析理论发展最具贡献的领导人物之一。

她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一个犹太知识分子家庭,因癌症逝于英国伦敦。

梅兰妮的父亲原来是一名犹太法典的学者,37岁时,他脱离了自己的正统背景并接受教育,最终获得了内科医生的资质。

梅兰妮十分钦佩她父亲的独立精神和科学态度,但她和父亲的关系一直都不是很亲密,这可能部分是因为当梅兰妮出生时,她父亲已经50多岁了。

梅兰妮觉得与母亲更亲近,她对母亲怀有很深的感情,梅兰妮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

二姐西多涅9岁去世,当时梅兰妮5岁。

西多涅去世前有一年的时间卧病在床,这期间,她花了大量的时间努力把自己的知识教给克莱因,姊妹之间的感情十分深厚。

长大以后,梅兰妮与一个叫伊曼纽尔的男孩建立了类似的令她感到鼓舞的关系。

伊曼纽尔比她大5岁,很有天赋,在伊曼纽尔的影响下,梅兰妮对文学和音乐倾注了自己的热情。

克莱因14岁时决定学医,在她哥哥的辅导下,她通过了入学考试,进了维也纳预备高中, 17岁那年,克莱因考上了大学,几乎与此同时,她订婚了。

她的婚姻改变了她的计划,她放弃了从医的打算,在维也纳大学改修艺术和历史。

但她始终保持着对医学的兴趣,并对自己没有学医感到遗憾。

她在治疗方面的极大兴趣和天赋在她的精神分析工作中得到了展示,对她来讲,治疗永远是最重要的。

梅兰妮·克莱因是与弗洛伊德同一时代的儿童心理治疗师,她在刚刚从事临床工作的时候便对精神分析产生了兴趣。

为了对这一新学科有更多的认识,她接受了弗洛伊德最出色的弟子之一桑多尔·费伦兹对自己进行心理分析。

在分析进行到某一阶段时,费伦兹建议她考虑将精神分析技术应用到对儿童的心理治疗工作中去。

客体关系理论概述——克莱因的观点

客体关系理论概述——克莱因的观点

客体关系理论概述——克莱因的观点客体关系理论是德国心理分析学家克莱因(Melanie Klein)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一种心理学理论。

该理论在心理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治疗中。

客体关系理论主要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在客体关系理论中,克莱因认为人类内心世界包含了潜意识和无意识的冲突和欲望。

她认为个体在与客体(外部世界中的对象)的互动中建立了早期的内心客体关系。

这些内心客体关系对个体的心理发展和个性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克莱因的观点可以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克莱因认为个体在早期的心理发展中会通过投射(projection)的方式将自己的内心体验和情感投射到外部的客体上。

这种投射形成了个体对外部客体的认知和情感反应。

例如,儿童对母亲的爱或恐惧可能是对自身内心体验的投射。

第二,克莱因认为个体对客体的情感反应是通过内心的分裂(splitting)来实现的。

分裂是指个体将客体分为“好”和“坏”两个部分,并对这些部分有不同的情感反应。

例如,儿童对母亲可能既有爱又有恨的情感,分别投射到母亲的“好”和“坏”部分上。

第三,克莱因关注个体对客体的内部化过程。

她认为个体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会内化外部的客体,并在内心中建立起这些客体的形象。

这些内部化的客体形象对个体的心理结构和内心世界的组织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儿童可能会内化父母的形象,形成内部的“父母”对象,并在与这些内部对象的互动中塑造自己的个性。

第四,克莱因认为个体经历了内心的“恩赐与惩罚”阶段。

在这个阶段,个体会通过自身的内部化客体对自己进行评判、惩罚和安慰。

这个阶段对个体的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的发展非常重要。

客体关系理论的贡献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理解个体心理发展和关系形成的框架。

它强调个体与外部客体的互动和内化过程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客体关系理论不仅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也对成人的心理治疗和个体心理的理解有着深远的影响。

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客体关系理论(object-relations theory)是心理动力取向的人格发展理论,主张人类行为的动力源自寻求客体。

客体关系理论是在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中探讨人际关系,更强调环境的影响。

认为真正影响一个人精神发展过程的是在出生早期婴儿与父母的关系。

此理论探讨的是婴儿与母亲的关系如何影响个体的精神结构以及个体如何成长起来,将人格发展的重心从俄底普斯情结转移到从出生到3岁的俄底普斯前期的冲突之上。

简介:客体(object)一词为弗洛伊德(Freud)所使用,对婴儿而言,客体指满足需求的事物,对儿童而言,客体一词可与『他人』互换,客体关系即指人际关系。

而此等人际关系乃塑造了个体当前与人们之间的互动情形,不论是真实的或幻想的。

客体关系是指存在一个人内在精神中的人际关系形态的模式。

客体是一个与自体相对应的概念,客体指的是一个被爱着或恨着的人物,地方,东西,或者幻想,包括内在客体和外在客体。

外在客体是指真正的人物,地方和东西,内在客体指的是心理表象,即与客体有关的影象,想法,幻想,感觉或记忆。

自体也是一种心理表象,指的总是一个内在的影象,基本上是属于自己的想法,感觉或幻想。

客体关系理论的重要假定是,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型态一旦建立,就会影响其日后的人际关系。

进而言之,人们会去寻找符合过去已建立过关系型态的关系。

例如:过于依赖与过于孤僻的人,有可能是在重复著刚学走路时与母亲所建立起来的关系型态。

理论起因:梅兰妮·克莱茵是儿童精神分析的先驱。

认为儿童天生就具有死亡本能,即攻击性,破坏性本能。

他们的心理世界充满了原始的冲动,谋杀和自杀的倾向。

任何内驱力和本能都是与客体相联系的。

初生婴儿只能根据他所体验到的客体的好或坏来代表这个客体。

此时,他所体验到的只是客体的部分特征,所以称为部分客体。

本能和内驱力支配着婴儿的内部世界。

客体关系以内驱力或本能形式呈现出来。

儿童的焦虑与恐惧都源于死亡本能。

克莱茵对象关系理论

克莱茵对象关系理论
婴儿的对象关系是与部分对象的关系占优势的机制是分裂过程和偏执焦虑抑郁性心态时间从第五或第六个月开始到一岁左右对象关系将母亲内投为一个完整的对象冲动爱恨交织使婴儿害怕自己会毁灭和失去母亲冲动失去母亲反应心理防御机制的修复结果获得了责任感克服了焦虑对母亲建立了爱的对象关系在抑郁性心态中对象关系以整合的方式构成了人格结构的基础超我与俄狄浦斯情结的发展?克莱因认为在两岁半儿童的身上已经表现出俄狄浦斯幻想和焦虑故俄狄浦斯情结的产生应该更早?而且超我也是很早就出现了它不是克服俄狄浦斯情结的结果而是俄狄浦斯情结的构成要素超我超我是生殖阶段的是以前的超我的一个复杂发展的后期阶段在前生殖欲期儿童已经将他的冲动投射到内部对象上是对象具有惩罚性这就是超我弗洛伊德?同时儿童的潜意识幻想的坏的方面的特征越是突出出于被迫害的焦虑和分裂的防御机制其内投的外在父母的好的方面的特征就越是突出这就是自我理想就是超我克莱茵俄狄浦斯情结弗洛伊德克莱茵时间儿童三到六岁第五或第六个月到一岁产生儿子依恋母亲嫉妒父亲
谢谢观看
分析者 创新 规则
贡献
四:对克莱因对象关系理论的评价
克莱因创立的对象关系理论对精神分析的发展做出了
重要的贡献
她把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的驱力结构模式转换成
对象关系模式,这一转变修正了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
影响 1.在她之后,对象关系理论成为英国精神分析的主流,
并且是国际精神分析运动的一个重要力量
其次,她强调Βιβλιοθήκη 部对象是构成自我和超我的要素,但关于它
们是如何构成的、哪个先被构成的解释也是模糊的
再次,她的对象关系理论实际上探讨的是儿童早期与母亲的
关系,强调了母亲在儿童个性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性,但是 忽略了父亲的作用
最后她对于儿童早期的心理特征的看法任然来源于主观的推

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

问小孩子,你长大了想干什么?——幼儿园的孩子回答:做 老师。为什么?做老师想让谁做班长,谁就做班长。 孩子的权力欲望一般是来自家庭的。父母表达“没有我, 就没有你,你就活不下去”,孩子就会配合父母表达自己 的无能。15、16岁的孩子,妈妈给孩子夹菜。孩子的权力 被剥夺了。父母剥夺了孩子很多权利。 孩子把其它的人看的比父母更重要,这是孩子摆脱父母的 表现。 父母内心嫉妒咨询师、老师,“咨询师比父母更重要”、 “老师说一句比家长说一百句都重要”表达了父母不愿意 孩子离开,想控制在自己权力之中。
10
11
12
玛栺丼特·马勒
(MargaretMahler,1897—1985 )是匈牙利 裔的精神分析学家,于 1938年移民美国。 1975年,她与安妮•伯栺(Anni·Bergman)、 弗雷德•派因(Fred Pine )合作出版了《人类 婴儿的心理诞生》。书中观点的提出是基 于对儿童的直接观察的结果,这本书因此 在精神分析领域影响很 大。马勒将科学方 法应用于临床理论中从前没有精神分析学 家愿意做。
依 赖 性 投 射 认 同
24
权利性投射认同
争论停止后,咨询师说:谁对 谁错无所谓,我们争论中,谁 更想赢?这样的停止,容易迚 入人栺的深层。这时候,来访 者会突然停止后,流泪(不要 急于递纸巾,安慰,停留一会 儿),然后说话:“我从小就 被要求优秀,否则父母就不要 我了”。这个个案是辩论赛的 优秀选手,无理搅三分,必须 表现优秀。 说什么,就是争论,想赢,就 是在争夺的权力。
15
16
17
18
19
认同分裂
自体发展的第四阶段开始于儿 童期,延伸至整个成人期,或 许还可以被认为是伴随成人一 生的发展阶段。
米德:象征性互动,主栺 “我”、宾栺“我”想象分裂、 自体分裂影响一生;认同分裂 伴随一生。

克莱因费尔贝恩马勒的客体关系理论

克莱因费尔贝恩马勒的客体关系理论
第五周第五个月?分离个体化阶段?分化亚阶段?实践亚阶段?和解亚阶段?原欲客体恒定亚阶段?原欲客体恒定的获得是假定母性内射的积极面和消极面都已经被整合如果整合是不完全的儿童及若干年后的成人对他的人际环境中的反应要么是严厉的拒绝的要么是给予不切实际的满足
包头医学院 贾利波


什么是客体?客体关系中的“客体”指的是人类客 体,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Freud的理论 中,客体是原欲驱动(libido drive)的目标。可 可以是人,物和概念。 克莱因发现与儿童用来控制情欲冲动的能量相比, 儿童使用了更多的能量来建构他们的人际关系世界。 因此她声称:儿童的行为较少受其情欲冲动所驱使, 而是更多受到生活中重要人物的重要情感所左右。 对克莱因来说,这些人物的内在表象,也就是她所 称的儿童的“内在客体世界”是构成心理的素材, 儿童的内在世界是一个人际关系的世界。




在婴儿期依赖阶段,儿童从心理上与主要抚养者融为 一体。 在成熟阶段,关系的显著特点是成熟和交换,在这样 的关系中,儿童和母亲不仅可以觉察到彼此的差异, 并且可以觉察到成为他们互动基础的健康的依赖。费 尔贝恩认为,正是对相互依赖的认知,以及忍受差异 的能力,显示了成熟的特征。 过渡阶段,个体从早期关系的单向依赖中脱离出来, 转向以相互依赖为特征的关系,生命的大部分时间都 围绕着这些转变。那些无法成功完成这些转变的个体 容易患精神疾病,在费尔贝恩看来,神经症的产生是 因为个体无法或不愿意放弃婴儿般的依赖情结所引起 的。 费尔贝恩的分裂概念。



“抑郁状态”(depressive position)开始于婴儿 出生后第一年的第二季度,并一直延续到第二年的 开始。在这一时期,婴儿的心理快速发展,分裂过 程也是逆转的,母亲作为一个完整的客体被婴儿接 受。在与母亲的互动中,婴儿开始觉察到来自同一 个人的好的和坏的情感流动。 婴儿主观上体验到自己带给母亲的痛苦,并同时为 此感到难过,意味着婴儿已经开始发展共情 (empathy)的能力。 较之“偏执-分裂状态”,“抑郁状态”是婴儿朝 着成熟方向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1.整合2.取代3. 补偿

心理学知名学说:克莱因客体关系学说投射概念论认同与接纳情结生死本能

心理学知名学说:克莱因客体关系学说投射概念论认同与接纳情结生死本能

心理学知名学说:克莱因客体关系学说投射概念论认同与接纳情结生死本能通过投射,对这些内在迫害者进行再次外化(re-externalize)。

这个过程让孩子的自我既要防备外来的迫害者,又要防备内在的迫害者。

克莱因把这个过程和成年人精神病过程相比较,提出孩子此时的状态是一种婴儿的精神病性焦虑状态,本质上是偏执狂的,她称为偏执-妄想态(the 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

内在的防御被调动起来对抗不能被外化的死本能的残余。

这个过程的结果是以婴儿自我过多的紧张为结果,被感知为焦虑,尤其是和死本能有关的。

而且造成了本能层面的分化,自我的一部份反抗另外一部份。

这些早期的防御形成了早期的婴儿的超我。

心理学知名学说:克莱因客体关系学说核心提示:在克莱因提出投射性认同前,有一个比较长的学术准备期,最早可以追溯到1929年,当时的克莱因在精神分析界还不过是个小人物而已。

在克莱因提出投射性认同前,有一个比较长的学术准备期,最早可以追溯到1929年,当时的克莱因在精神分析界还不过是个小人物而已。

一开始她的注意力主要是集中在投射这个概念上。

1929年的时候,她追随弗洛伊德在《超越快乐原则》中的观念,提出在生命的早年死本能就开始起作用,死本能和利比多相反,又受到生本能的束缚。

为了逃避被自己的内在的摧毁欲望摧毁,机体的自恋或者自我指向的利比多强迫毁灭冲动向外或并且指向外在客体。

与此同时,内在的防御被调动起来对抗不能被外化的死本能的残余。

这个过程的结果是以婴儿自我过多的紧张为结果,被感知为焦虑,尤其是和死本能有关的。

而且造成了本能层面的分化,自我的一部份反抗另外一部份。

这些早期的防御形成了早期的婴儿的超我。

当孩子对他们毁灭性冲动指向的客体做出他最早期的口欲期内投,超我的形式便发生进化。

那些投射出去的施虐冲动被再次内化,以便于孩子能够控制来自真实客体或来自内在超我的难以想象的残酷的攻击。

这个内投和内化的结果的时产生焦虑,而焦虑又提高了孩子的施虐性和摧毁充满敌意的客体的愿望,并且能够通过这个过程躲开来自客体的攻击。

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

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

(二)儿童发展观
克莱因对于客体关系的具体论述,主要体现在她的儿童发展观之中。 克莱因在儿童精神分析中治疗的小病人,最小的是2岁半,大的约10 岁左右。通过对儿童的幻想内容的分析,克莱因推断出了2岁之前的 婴儿心理的结构和动力特征。所以如果说得准确一点儿的话,应该是 克莱因从儿童分析中建立了她的婴儿观。她这种回溯的推断方式恰似 弗洛伊德用来自成人的分析材料去判断儿童和婴儿的心理经验。尽管 无法直接加以验证,但它无疑丰富了我们对于婴儿心理的了解。
一、客体关系心理学 二、自体关系心理学
精神分析的客体关系学派是以弗洛伊德对“本能的对象” 的论述为基础,把客体关系即人际关系特别是亲子关系置 于理论和临床的视野中心,形成独特的客体关系理论。克 莱因被认为“或许是提出彻底的对象——关系理论的第一人”
(一)客体及客体关系 克莱因是这样理解客体的:它是婴儿在与外界环境之中重要的外部客 体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主观经验。婴儿与客体之间存在一种幻想的、 不现实的关系。如果幻想是破坏性的,婴儿就会有内疚感,倘若不能 忍受就会向外投射———尤其是父母等照看者。婴儿与客体的联系是经 由投射和内射等过程的。
自体心理学被认为是精神分析的四大学派之一(其它三个 是内驱力、客体关系和自我心理学)。
历史学家评论说,在新的时代精神背景下,如果没有科胡 特对精神分析的贡献,精神分析就将被其他学派淹没(他最初受的是传统的精神分析训 练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在传统精神分析的框架下进行工作和研究, 但他随后的努力代表了一个扩展的、全新的方向。是从对自恋的研究 进入自体心理学的。
客体关系即客体与客体之间相互联系的方式,或者说每一个“我”与 外在于他的“非我”之间的联系。这个客体既可能是外部的真实客体, 也可能是外部客体的内在心理表征,还可能是儿童自身分离出去并被 客体化的一部分。对于婴儿来说,他最早面对的对象即他的母亲,因 而与母亲的关系是一切客体关系的基础。

克莱因客体关系精神分析

克莱因客体关系精神分析

克莱因客体关系精神分析国际精神分析运动驱力模式自我模式对象关系模式自身心理学模式克莱因的对象关系理论通常被视为传统驱力模式和对象关系模式的中介。

第6讲克莱因客体关系精神分析第一节客体关系理论之母——克莱因第二节客体关系的核心概念第三节克莱因的客体关系--儿童精神分析第四节儿童游戏治疗技术客体关系理论之母Klein 克莱因梅兰妮·克莱因(Melanie Klein )1882.3.30-1960.9.22精神分析学家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先驱游戏心理治疗的创始人精神分析之路1910年在布达佩斯第一次偶然读到《论梦》1910年与桑多尔¡¤费伦齐联系并接受其分析桑多尔¡¤费伦齐1920年卡尔·亚伯拉罕邀请她到柏林工作1924年初,她开始接受亚伯拉罕的分析卡尔·亚伯拉罕1925年12月后,每天进行有规律自我分析1925年夏,接到欧内斯特·琼斯的邀请到伦敦欧内斯特·琼斯克莱因伦敦学派与安娜维也纳学派出现冲突1960年9月22日,克莱茵在伦敦去世安娜·弗洛伊德客体关系理论之母——克莱因客体关系的核心概念1、客体与内部客体2、潜意识幻想3、驱力4、投射性认同5、分裂6、修复用成人的语言对前语言期的幼儿体验做出假设;试图穿越我们从未能完全穿越过的界限。

好乳房与坏乳房“好乳房”使幼儿感到沐浴在爱中,充满奇妙的食物并转化成爱,他沉浸在维系生命的乳汁中,于是他便爱上了这个好乳房,对它身怀感激。

“坏乳房”使幼儿感到受到虐待,饥饿从内部侵袭着他。

曾经喂给他坏的乳汁,现在正在从内部毒害他,然后又抛弃他。

对它充满强烈的破坏性报复幻想。

好乳房的爱——具有保护和恢复的效力坏乳房的恨——具有毁灭性的破坏力客体与内部客体客体(object)和客体关系(objectre lations)对象(object)和对象关系(objectre lations)关于客体和客体关系的概念是一切客体关系理论的基础和出发点。

克莱因学派的基本理论

克莱因学派的基本理论
• 分裂机制来把危险感受和令人满足的感 受分开来而解消掉那危险的感受。
• 投射性认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通 过幻想过程把自己内在世界强加到所幻想的 外在世界上,然后再内化这个被投射了幻想 世界。
• 婴儿试图通过外化内在焦虑成分来纾解掉某 些内在焦虑与内在危险,然后在外在世界中 予以修正。
• 培训教材:
• Bronstein Eds,2001, Kleinian theory : a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 . Whurr Publishers , London and Philadelphia
• Michael St. Claire, 贾晓明,苏晓波译,2002, 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北京:中国轻工业 出版社
• “分裂”(splitting )意指分离或隔开感受或者自身的 各个成分。
• 婴儿通过分裂其自身及客体,使他们较容易被处理的 各个成分来保护它自身(Ogden,1983,p.229)。
• 分裂机制改变了和母亲间复杂关系,使 这种关系成为表面上看来许多简单关系 而使事物简化(即成为爱的客体与满足 的自体、恨的客体与挫败的自体等等)。
• 李孟潮,2004,投射性认同的概念及相关临 床理论问题的发展
1克莱因及克莱因学说简介
1.1Klein的生活
• Melanie Klein (nee Reizes) 生于1882年3月 30日。维也纳
• 四兄妹中最小,二姐一哥。
• 父亲:Moriz Reizes来自正统犹太教家庭。 离婚后于44岁娶一25岁女子Libussa Deutsch (克莱因之母)结婚。
• 2)分析游戏的象征意义
• 3)器官语言的使用。因为认为这些语 言最接近无意识幻想。但是在当时就作 出了改变。——现在比较重视移情中的 此时此地的体验的同时注意到其婴儿成 分。

翻译克莱因流派思想的发展:概述及个人观点(16)

翻译克莱因流派思想的发展:概述及个人观点(16)

翻译克莱因流派思想的发展:概述及个人观点(16)(1/6)作者:Elizabeth Bott Spillius.Ph.D(英国精神分析协会训练和督导精神分析家)翻译:杜焕英洪娟(和光心理动力学咨询师连续两年训练项目毕业学员)校对:龙晓凤(四川和光临床心理学研究院咨询师)本文章仅供心理学爱好者交流使用,请勿商用,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出处:Psychoanal. Inq., 14(3):324-364)克莱因的工作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她开始对儿童进行治疗和研究。

克莱因并不是第一个治疗儿童的分析家,在她之前是弗洛伊德指导下的小汉斯之父,以及Hug-Hellmuth;安娜弗洛伊德几乎与克莱因同时开始对年龄稍大的儿童进行分析工作,她们的分析路线完全不同,但是克莱因发明了采用游戏的分析技术,作为一种适当的媒介使得非常年幼的孩子(三岁以下)也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更易于与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相结合。

这种新的技术揭示了新的材料,逐渐使得克莱因对她所发现的临床事实坚信不疑。

我发现克莱因早期关于儿童的论文中的临床材料非常引人入胜。

这些论文是我最早阅读过的精神分析文章,当时也是最早看起来很真实的文章。

Rita, Trude, Peter, Ruth, Fritz, 以及Felix 都成为了新的又似曾相识的世界中的人。

后来我很困惑,我的分析同事都发现克莱因很难阅读,她的理论有时令人感觉挺荒谬。

她的风格不是特别令人愉悦,我对理论性强的文章阅读起来也有困难。

但是每一篇早期的临床论文在我看来都是一本好的人类学专著,社会人类学是我当时的专业,也是我最初的兴趣。

这些论文中有生动的材料,也有恰到好处的理论来理解这些材料,想象力的突然跳跃和理论上的理解,又引出了下一篇论文。

我没有发现她的临床描述或者她的理论难以理解:无意识幻想,内在客体,早期虐待性的超我,精神病性焦虑,一个由绝对好和绝对坏的客体构成的世界,对母亲的内在进行的攻击,对修复损害的极度渴望,这一切似乎都很熟悉,与我在孩童时具有的那种模糊而不那么明确的感觉极其一致。

客体关系理论概述——克莱因的观点

客体关系理论概述——克莱因的观点
• 资料来源:正常或患儿发展过程观察。 • 防御机制:投射、内射、分离、投射 • 性认同等。 • 治疗重点:Oedipus期前婴儿与母亲的 • “二元关系”。 • 治疗策略:治疗师的宽容、忍耐、节制,
使患者在退行中重建早年的客体关系,使 内化的坏客体得以外化、修正。
几个防御机制
• 投射: 婴儿把自己的某种感受“强加”或“转嫁”

客体关系理论概述(6)
•克莱因强调生命早期的4到6个月的重
要性。她认为,婴儿生命的开始并不 是空白的,而是带有减轻焦虑的遗传 倾向,而婴儿的这些焦虑则来自经验 到生存本能与死亡本能两股力量的冲 突。
客体关系理论概述(7)
• 克莱因的基本假设是:婴儿即使是刚出生时,就
有一种丰富的幻想生活。这些幻想是潜意识本我 本能的精神象征,它不同于意识层面的幻想。 •克莱因认为初生婴儿潜意识层面具有“好”的 “和”坏的形象。 •例如:一个饱满的胃就是好的,空腹就是坏的。 婴儿吸吮着指头睡着了,这意味着,她幻想 着她正拥有着母亲的好的乳房的形象。 饥饿的婴儿哭泣、踢腿,她幻想着在抗议、 在破坏坏的乳房。
关于超我的新理论
•克莱因所说的超我与弗洛伊德所说的超我有三大
不同: 1、超我在很早时便出现; 2、超我不是恋母情结的衍生物; 3、年幼儿童的超我比年长儿童的超我更严重。
•克莱因认为,恋母情结发生的年龄比弗洛伊德所
说的要早。她认为,恋母情结开始于出生后的几 个月,到三、四岁至最高峰。
客体关系理论的治疗
• 治疗的目标:主要是减少内化客体所造成的沮丧、
焦虑,鼓励病人重新经验早期的情感与幻想,并 在治疗过程中指出幻想和现实、意识和潜意识的 不同。也让病人表达他们的正性的和负性的移情。 让病人明白潜意识是如何影响他们的现实生活的。 一旦这种领悟产生了,就会减少内在客体对病人 的干扰、减少焦虑,或者把内心世界的客体干扰 投射到外在世界去。 内化新的客体(足够好的母亲,“容纳性环境”)

客体心理学——精选推荐

客体心理学——精选推荐

客体⼼理学客体⼼理学 客体⼼理学是⼼理动⼒取向的⼈格发展理论,主张⼈类⾏为的动⼒源⾃寻求客体。

下⾯⼼理⽹为⼤家带来客体⼼理学。

⼀、克莱因其⼈ 「⽣活简史」 梅兰妮·克莱因(1882.3.30——1960.9.22),享年78岁。

出⽣地是维也纳,随丈夫居住过布达佩斯等多处,最后在伦敦去世,是与弗洛伊德同时代的⼥精神分析师。

在克莱因⼩传中,她的⽗亲被描述成“⼀个优秀的男⼈,出⾝于正统的犹太⼈家庭,经过学习成为⼀名犹太法典的学者。

在37岁上,他脱离了⾃⼰的正统背景并接受教育,最终获得了内科医⽣的资质。

”母亲被描述成“精⼒充沛,善于操持。

在家境窘迫的情况下,她不仅承担起了照顾家庭的责任,⽽且还开了⼀间商店,以此来⽀持她的丈夫,并保证她的孩⼦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与⽗母的关系描述为“梅兰妮·克莱茵⼗分钦佩她⽗亲的独⽴精神和科学态度,但她和⽗亲的关系⼀直都不是很亲密,这可能部分是因为当梅兰妮出⽣时,她⽗亲已经50多岁了。

梅兰妮觉得与母亲更亲近,她对母亲怀有很深的感情,她羡慕母亲的美丽,钦佩她的聪明和强烈的求知欲。

”克莱因是家⾥最⼩的孩⼦,有两个姐姐和⼀个哥哥。

⼆姐对克莱因的⿎励最⼤,在她9岁,克莱因5岁时病死。

死前⼀年,在病床上教会克莱因她所能教的知识。

此后,克莱因还经历了以下的创伤:20岁时哥哥病逝,27岁因过度沮丧住院疗养数⽉之久,32岁母亲去世,44岁与丈夫离婚,52岁长⼦因⼭难去世,同时与她⼀同⼯作的⼥⼉疏远了她。

克莱因21岁结婚,⽣有两⼦⼀⼥。

在克莱因⼆姐死后她有⼀段和⼀个⼤她5岁的男孩的亲密友谊,给她很多⿎舞,但这段友谊也结束在死亡的阴影下。

「学术⽣涯」 17岁上⼤学,修历史和艺术,因为结婚放弃了从医打算,但始终保持对医学的兴趣。

30多岁接触精神分析,32岁接受弗洛伊德的弟⼦费伦齐分析,以后费伦齐建议她从事⼉童精神分析。

36岁在布达佩斯的第五届精神分析年会初会⾯到弗洛伊德,37岁宣布第⼀篇论⽂成为分析学会会员。

论克莱因“心理位置”理论及其发展观

论克莱因“心理位置”理论及其发展观

论克莱因“心理位置”理论及其发展观作者:孙聪来源:《数字化用户》2013年第35期【摘要】两个心理位置是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的核心概念,该理论弥补了古典精神分析中对前俄狄浦斯期的精神形成机制研究不足的缺点,将个体的心理结构的形成退至生命的第一年,强调幻想对心理发展的重要性,形成了一套生命早期的精神动力学理论。

同时,基于这一理论衍生出对精神分析原初过程的具体运作形式的理解,并厘清个体生命早年与重要客体之间的互动形式,为日后以客体关系理论为基础的成人和儿童心理治疗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心理位置、偏执-类分裂、抑郁、客体关系克莱因是客体关系理论的创始者,同时也是儿童精神分析治疗最早的实践者之一。

在克莱因之前,精神分析学派执业者普遍认为儿童心智化过程尚处在较低的阶段,精神冲突较成人更简单,尤其是处在前俄狄浦斯期的儿童并没有形成稳定的精神运作模式,所以儿童精神分析并不能获得成人精神分析那样深入的治疗效果,分析的工作更多起到的是教育作用,而非深度治疗。

克莱因的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发现,儿童精神冲突并不简单,其复杂程度堪比成人,以教育为导向的儿童精神分析并不能从根本上帮助儿童,反而给儿童心理症康复带来阻碍。

从一开始,克莱因就倾向于通过游戏为媒介与儿童进行深入的分析工作,并提出以心理位置理论为基础的早年心理冲突机制,甚至重新改写了精神分析的精神发生学。

一.心理位置理论的基础——对传统驱力概念的修改在弗洛伊德元心理学框架里,驱力(drive)是一个介于躯体和心理之间的边界概念,“驱力源自躯体内部的紧张状态,(主体)不可能逃避它。

”直到卸载之前,驱力都表现为一种持续寻求卸载的恒定力量,并无指向性,所以驱力的客体是“驱力实现其目的所借助的事物,具有最大的可变性,与驱力本身没有根本联系,只是在驱力满足具有可能性时才与驱力联系起来。

”在这种论述里,与驱力连接的客体本身的性质并不重要。

克莱因不同意这种观点,她认为“驱力是一种带有方向性的心理现象,有机体不是驱力的源头,而是表达驱力的工具”。

梅兰妮克莱恩的理论概述

梅兰妮克莱恩的理论概述


克莱恩生平和学术历程

1926年克莱恩定居英格兰伦敦,也是在这一年,44岁的梅兰妮.
克莱恩与丈夫离婚。 在伦敦,克莱恩的事业达到巅峰。第一部系统论著《儿童精神

分析》,这是克莱恩儿童精神分析学的奠基之作。在这本著作
中,她描述了早在前生殖欲期的俄底浦斯情结的复杂性,以及 超我在前生殖欲期的起源和演进;她发现了分裂、投射和内投
克莱恩理论的来源
对弗洛伊德的客体观的继承

弗洛伊德最初观察客体关系是从本能需要以及满足这些需 要的人或事方面为出发点。
内驱力紧张状态 释放、消失
客体
满足内驱力的事件或条件
对弗洛伊德的客体观的继承

投注(cathexis) 主体将利比多或心理能量投向客体选择指向的客体,这 个过程被称为投注。这一投注,形成了客体的心理表现, 而不是现实的外部客体 。
克莱恩生平和学术历程


在1934年之前,她研究的重点是儿童精神分析的 技术,同时根据力比多阶段和本我、自我、超我 的结构理论来描述她的临床发现。 从1934年开始,她首次根据自己的结构性概念 “状态”来解释她的发现。
克莱恩生平和学术历程

当1946年她提出偏执一分裂样状态概念后,她的儿童心理
发展观完全成熟,她开始用偏执一分裂样状态和抑郁性状 态的观点来界定自我和超我的关系。
克莱恩生平和学术历程

梅兰妮19岁时定婚,因而打断了学医的计划。只用了两年
时间在维也纳大学学习人文科学。21岁结婚,育有两子一 女。但她对于自己的婚姻和生活并不满意。1910年梅兰妮
全家定居布达佩斯,她的生活也由此发生了重大改变。在
那里她不仅找到了向往已久的学术友谊,而且更为重要的 是,在那里她第一次读到弗洛伊德的著作《释 梦》,并 由此激发了她对于精神分析长达一生的兴趣和追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客体关系理论概述(6)
•克莱因强调生命早期的4到6个月的重
要性。她认为,婴儿生命的开始并不 是空白的,而是带有减轻焦虑的遗传 倾向,而婴儿的这些焦虑则来自经验 到生存本能与死亡本能两股力量的冲 突。
客体关系理论概述(7)
• 克莱因的基本假设是:婴儿即使是刚出生时,就
有一种丰富的幻想生活。这些幻想是潜意识本我 本能的精神象征,它不同于意识层面的幻想。 •克莱因认为初生婴儿潜意识层面具有“好”的 “和”坏的形象。 •例如:一个饱满的胃就是好的,空腹就是坏的。 婴儿吸吮着指头睡着了,这意味着,她幻想 着她正拥有着母亲的好的乳房的形象。 饥饿的婴儿哭泣、踢腿,她幻想着在抗议、 在破坏坏的乳房。
客体关系理论概论——克莱因 的观点
赵晨滨
历史回顾
• 克莱茵(1882-1960)
• 克莱因的“伦敦学派”和维也纳学派的分裂,后者极其紧密地与安娜
弗洛伊德的形导致了这一深刻而持久的“分裂”,这包括在对儿童的治疗上的 观点的分歧。克莱因使用游戏治疗,并且使用非常接近于对成人使用 的解释技术。安娜 弗洛伊德,从另一方面,坚持认为儿童的自我还没 有发展到足够做经典(精神)分析的程度,取而代之的是,她提倡针 对儿童工作的分析师应该更多地扮演教育者的角色。 • 临床举例:一个便秘的小男孩
名称意指此阶段具特色的机制。在这些生命最早的岁月中, 从几乎是呱呱坠地开始到四个月大,婴儿的焦虑都是为了 要保有他或她的自我所特有的一种偏执形式。自我害怕它 会被毁灭;此时破坏性的冲动以及被迫害与虐待性的焦虑 主宰一切。对挫败的耐受性很低,而情绪的反应却极端的 好与坏。为了保有所需客体的好,婴儿藉由投射它本身的 恨与恐怖来驱除掉坏。因此,婴儿看待世界就如同它般是 具有相同的破坏性与全能性的特质,有点像卡夫卡所描述 的世界,有着模糊又有权能的敌人“就在那里”(“out there”)威胁着无助的自体会(Dicks,1972,p.26)。分 裂的机制是常见的,它的目标是要灭绝掉迫害者,包括内 在与外在。
客体关系理论概述(2)
• 客体关系理论相信:人的精神发展是在很
早、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人格的发展与 形成是客体关系,尤其是婴儿与母亲的关 系不断内化的结果,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 婴儿与客体的关系,而非性驱力。
客体关系理论概述(3)
• 客体(Object): 是与主体(Subject)相
对应的概念。弗洛伊德最先在讨论本能驱 力和早期母子关系时引用了这个概念,他 认为客体是本能需要满足的对象,这个客 体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在客体关系 理论框架里,客体是个体愿望或行为所指 向的人,而不是非人化的物。


• 治疗的目标:主要是减少内化客体所造成的沮丧、
焦虑,鼓励病人重新经验早期的情感与幻想,并 在治疗过程中指出幻想和现实、意识和潜意识的 不同。也让病人表达他们的正性的和负性的移情。 让病人明白潜意识是如何影响他们的现实生活的。 一旦这种领悟产生了,就会减少内在客体对病人 的干扰、减少焦虑,或者把内心世界的客体干扰 投射到外在世界去。 内化新的客体(足够好的母亲,“容纳性环境”)
关于超我的新理论
•克莱因所说的超我与弗洛伊德所说的超我有三大
不同: 1、超我在很早时便出现; 2、超我不是恋母情结的衍生物; 3、年幼儿童的超我比年长儿童的超我更严重。
•克莱因认为,恋母情结发生的年龄比弗洛伊德所
说的要早。她认为,恋母情结开始于出生后的几 个月,到三、四岁至最高峰。
客体关系理论的治疗
客体关系理论概述(8)
•随着婴儿的成长,和乳房连接的潜意识幻
想继续影响着婴儿的精神生活,但是新的 潜意识幻想也会出现。后来的潜意识幻想 则受到现实和传倾向的双重塑造。 •克莱因相信,从婴儿的早期生活开始,个 体就是同时在幻想和现实层面上与外在客 体连接在一起的。
“偏执-分裂位置”
• “偏执-分裂位置”(“paranoid-schizoid”position),此
客体关系理论概述(4)
• 客体关系(Object Relation): 客体关系
是指人际关系以及塑造个体当前人际互动 特征的既往人际关系在其内心世界的残迹。 • 客体关系理论是“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研 究人际关系以及内在的精神结构是如何从 过去的人际关系中成长起来的一种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概述(5)

几个防御机制
• 投射性认同:为了缓解内在的焦虑与危险,婴儿
将他的感觉外化并经外部世界修正后,再重新内 化,这就叫投射性认同。 例如:饥饿的婴儿将其 难受感外化到乳房(客体),然后,这个令他丧 气的乳房再重新被内射到婴儿的内心世界。 分裂:是指婴儿将有关自我和客体的复杂经验分 成几个可以控制的部分,以便选择性地保留某部 分以避免焦虑的过程。
• 资料来源:正常或患儿发展过程观察。 • 防御机制:投射、内射、分离、投射 • 性认同等。 • 治疗重点:Oedipus期前婴儿与母亲的 • “二元关系”。 • 治疗策略:治疗师的宽容、忍耐、节制,
使患者在退行中重建早年的客体关系,使 内化的坏客体得以外化、修正。
几个防御机制
• 投射: 婴儿把自己的某种感受“强加”或“转嫁”
给客体。 如:吃得很舒服的婴儿把他的好感转嫁 到乳房上,于是他认为这个乳房是好的。相反, 饥饿的婴儿也会因其不舒服而认为这个乳房也是 坏的。 内射: 婴儿把从外部世界感受到的事情带回到自 己身上。 在内射机制作用下,令其受挫折的乳房 被内 化成了内在的迫害者。Fairbairn坏客体内化, 然后压抑。
抑郁位置(1)
• 第二个发展阶段是“抑郁位置”(“depressive
position”),指的是在此阶段中所经验到的主要 感受。这大约在五个月大时开始,当婴儿的能力 增加到可以和完全客体或整个客体相关联时。婴 儿在整合上有了进展而且对世界抱着更符合现实 的姿态。婴儿愈来愈体认到爱的客体(love object)是在自体之外的。它的职责是在自我核 心中建立起一个好的、安全的整个内在客体。当 婴儿正害怕其于偏执-分裂位置期间本身的破坏 性时,他或她现在所担心的是好客体要面临危险。
客体关系理论概述(1)
•客体关系理论学者主张人类行为的动力来自“对客体的寻
找”,亦即人际关系的发展,而非弗洛伊德所说的“对快 乐的寻求”。 •弗洛伊德是从本能的观点来阐述客体的定义与特性的:客 体是个体力比多投注的对象,包括任何人或者物。 •婴儿早期和他们所偏爱的客体建立的关系导致了不切实际 的、幻想的內在世界的发展,并影响到他后來的人际关系。 理论的焦点 --- 将精神分析理論中以器官为基础的发展 阶段转移到強调个体在人际关系发展中早期幻想角色的重 要性。
抑郁位置(2)
• 在抑郁位置期间,发展中的自我对于他或她所关联的整个
客体有着更为复杂的、情感矛盾的感受与抑郁焦虑。婴儿 对于先前对爱的客体所出现的攻击经验到愧疚的感觉,而 现在则意欲要对先前所攻击的客体做出修补。婴儿充满着 欲望要去照顾这个所爱的、需要的客体。对好客体的保存 现在等同于婴儿本身自我的存活。由于愈来愈认同于好客 体,自我愈来愈觉察到它本身无能去保护本身对抗那内化 的迫害客体而感觉到要占有好的内化客体所带来的威胁感。 婴儿由于耽心好客体会死掉或消失掉而使用了否定与全能 的躁症机制(manic defenses)来对抗愧疚、绝望及被消 灭掉的感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