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比例的认识

合集下载

认识正比例图像课件

认识正比例图像课件

在坐标系中,线性函数模型表 现为一条直线,斜率为 k。
指数函数模型
指数函数模型是另一种常见的正比例 图像,其表达式为 y = a^x 或 y = k * a^x,其中 a 是底数,k 是比例常数。
在坐标系中,指数函数模型表现为一 条向上翘曲的曲线,随着 x 的增大,y 的增长速度逐渐加快。
当 x 增加时,y 以指数方式增加,保 持 y 和 x 的正比例关系。
02
通过计算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判断是否接近1,从而判断
是否为正比例关系。
利用函数图像变换规律
03
了解函数图像的平移、伸缩等变换规律,有助于判断正比例图像。
理解正比例图像的变换规律
横向伸缩
当图像在横轴方向上伸 缩时,纵轴上的点也按
相同的比例伸缩。
纵向伸缩
当图像在纵轴方向上伸 缩时,横轴上的点也按
正比例图像的形状保持不变,只是大小发生变化。
判断坐标轴
正比例图像中,一个变量按比例变化时,另一个 变量也按相同的比例变化。
理解函数关系
正比例图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可 以用一次函数表示。
判断正比例图像的技巧
对比变量关系
01
通过对比不同图像中两个变量的关系,判断是否符合正比例关系。
计算相关系数
在化学学科中的应用案例
总结词
化学反应速率分析
详细描述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正比例图像来表示。 通过观察图像的变化,可以分析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进而了解反应机理 和条件。
适合数学研究和教学。
使用绘图工具绘制正比例图像
工具选择
选择绘图工具如Microsoft PowerPoint、Keynote等,这些工具 都提供了绘图功能。

【讲学稿】35第五单元正反比例 认识正比例图像

【讲学稿】35第五单元正反比例 认识正比例图像

【学习目标:】
1、通过描点的过程,初步认识正比例的图像是一条直线,
2、利用给出的具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出相应的直线,
3、理解图像上的点所表示的实际意义,能根据具有正比例关系的一个量的数值
看图估计另一个量的数值。

【重难点:】
重点:了解图像的制作过程,初步了解正比例图像的特点
难点:理解图像上的点所表示的实际意义,能根据具有正比例关系的一个量的数值看图估计另一个量的数值。

【学法指导:】分析法
说一说:
什么是正比例?它的两个量有什么特点?
做一做:
1、圆的面积和圆的半径成正比例。

…………()
2、圆的面积和圆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例。

…………()
3、圆的面积和圆的周长的平方成正比例。

…………()
4、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成正比例。

…………()
5、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成正比例。

…………()
学一学:
自学课本第63页例2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1)怎样看出图上的各点表示什么的?
(2)每个点反映的路程和时间的比的比值相同吗?
(3)例2第三问你是怎样解决的?有什么好法子吗?
练一练:
1、小试身手P64
2、大展身手P67第4、5题
说一说: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知道了
评一评:
1、通过描点的过程,初步认识正比例的图像是一条直线,☆☆☆☆☆
2、利用给出的具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出相应的直线,☆☆☆☆☆
3、理解图像上的点所表示的实际意义,能根据具有正比例关系的一个量的数值看图估计另一个量的数值。

☆☆☆☆☆。

小学生数学练习认识和计算正比例和反比例

小学生数学练习认识和计算正比例和反比例

小学生数学练习认识和计算正比例和反比例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其中,正比例和反比例是数学中的基础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掌握正比例和反比例的认识和计算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小学生数学练习中认识和计算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方法。

正比例是指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一种呈线性关系,即当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也随之增大;当一个变量减小时,另一个变量也随之减小。

正比例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直接比例和间接比例。

首先,我们来介绍直接比例。

在直接比例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等于号连接:y = kx。

其中,y表示一个变量,x表示另一个变量,k表示比例常数。

比例常数k表示了两个变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在求解直接比例的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已知条件来确定比例常数k,然后利用比例关系来计算未知的变量。

举个例子,小明去超市购买水果,他发现每个苹果的价格都是相同的,并且苹果的重量与价格之间存在着直接比例关系。

如果小明购买2个苹果需要支付6元,那么他购买5个苹果需要支付多少元呢?我们可以通过设置比例方程来解决这个问题:2/6 = 5/x通过交叉乘积得到:2x = 6 * 5解方程得到:x = 6 * 5 / 2因此,小明购买5个苹果需要支付15元。

除了直接比例,还存在着间接比例。

在间接比例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倒数的形式表示:y = k/x。

在求解间接比例的问题时,我们同样可以通过已知条件来确定比例常数k,利用比例关系来计算未知的变量。

举个例子,小红骑自行车去游玩,她发现以相同的速度骑行时,自行车和距离之间存在着间接比例关系。

如果小红用2个小时骑行20公里,那么她骑行5个小时可以骑行多远呢?我们可以通过设置比例方程来解决这个问题:2/20 = 5/x通过交叉乘积得到:2x = 20 * 5解方程得到:x = 20 * 5 / 2因此,小红骑行5个小时可以骑行50公里。

除了计算直接比例和间接比例的方法,小学生还需要通过练习来加深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理解。

正比例反比例讲解

正比例反比例讲解

正比例反比例讲解
正比例和反比例是数学中常见的两个概念,它们描述了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理解这两个概念对于解决实际问题非常重要。

正比例:
当两个变量的值随着彼此的变化而同步增加或减少时,我们说它们成正比例关系。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变量增加或减少了一定数量,另一个变量也会按相同的比例增加或减少,那么这两个变量就成正比例。

例如:
- 如果一个人的工资与工作时间成正比例,那么工作时间增加10%,工资也会增加10%。

- 如果一辆汽车的行驶距离与油箱中汽油量成正比例,那么油箱中汽油量增加20%,行驶距离也会增加20%。

数学上,如果y = kx,其中k是一个非零常数,那么y与x成正比例关系。

反比例:
当一个变量的值增加时,另一个变量的值减少,反之亦然,我们说它们成反比例关系。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变量增加了一定数量,另一个变量会按相同的比例减少,那么这两个变量就成反比例关系。

例如:
- 如果一个人完成一项工作所需的时间与工人数量成反比例,那么工人数量增加25%,完成工作所需时间会减少25%。

- 如果一个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平方成反比例,那么半径增加10%,面积会减少19%(因为面积与半径的平方成反比)。

数学上,如果y = k/x,其中k是一个非零常数,那么y与x成反比例关系。

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关系对于解决许多实际问题非常有帮助,如计算工资、距离、面积等。

掌握这些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认识成正比例的量》正比例和反比例

《认识成正比例的量》正比例和反比例

车辆行驶与油耗
在一定速度下,油耗量与 行驶距离成反比,行驶距 离越长,油耗量就越小。
数学中的正比例与反比例应用
坐标轴上的线性关系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当两个点连成一条直线时,两点之间的距 离与x轴上的数值成正比,与y轴上的数值成反比。
矩形面积与长宽
对于矩形,当宽固定时,面积与长度成正比;当长度固定时,面积 与宽成反比。
02
示例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 与所用的时间成反比例。如果汽车每 小时行驶60公里,那么行驶1小时就 是60公里,行驶2小时就是120公里 ,行驶3小时就是180公里,以此类推 。但是,如果你行驶的时间越长,你 行驶的总路程就越多。
03
示例2:如果一个箱子里有若干个苹 果,那么每个苹果的重量与箱子里苹 果的总重量成反比例。这意味着如果 你知道每个苹果的重量和箱子里苹果 的数量,你就可以计算出箱子里苹果 的总重量。但是,如果你知道箱子里 苹果的总重量和每个苹果的重量,你 就可以计算出箱子里苹果的数量。
综合应用题
总结词:综合应用题是结合了正比例 和反比例两种关系的题目。
详细描述
示例1:一个工厂生产某种产品,如 果每小时生产的产品数量一定,那么 生产时间与总产量成正比例;同时, 如果每件产品的售价一定,那么总产 量与总收入成反比例。因此,工厂需 要权衡生产时间和产品售价之间的关 系,以实现最大利润。
《认识成正比例的量》正比 例和反比例
2023-11-09
目 录
• 正比例与反比例的概念 • 成正比例的量的性质 • 成反比例的量的性质 • 正比例与反比例的应用 • 正比例与反比例的练习题
01
正比例与反比例的概念
正比例的定义
正比例是指两个量之间的比值保 持恒定,即当一个量变化时,另 一个量也按照相同的比例变化。

认识正比例函数

认识正比例函数

19.2.1 正比例函数第1课时认识正比例函数教学目标:1.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概念.2.掌握正比例函数解析式特点,并能准确判断正比例函数。

3.经历思考、探究过程,发展总结归纳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学重点: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意义及解析式特点。

教学难点:正比例函数的理解及应用。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2011年开始运营的京沪高速铁路全长1 318km.设列车平均速度为300km/h.考虑以下问题:(1)乘京沪高速列车,从始发站北京南站到终点站上海虹桥站,约需要多少小时(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1318÷300≈4.4(h).(2)京沪高铁列车的行程y(单位:km)与运行时间t(单位:h)之间有何数量关系?y=300t(0≤t≤4.4)(3)京沪高铁列车从北京南站出发2.5 h后,是否已经过了距始发站1 100 km 的南京站?y=300×2.5=750(km), 这时列车尚未到达距始发站 1 100km的南京站.二、提出问题:1、下列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函数关系吗?如果是,请写出函数解析式:(1)圆的周长l 随半径r的变化而变化.l=2πr(2)铁的密度为7.8g/cm3,铁块的质量m(单位:g)随它的体积V(单位:cm3)的变化而变化.m=7.8v(3)每个练习本的厚度为0.5cm,一些练习本摞在一起的总厚度h(单位:cm)随练习本的本数n的变化而变化.h=0.5n(4)冷冻一个0°C的物体,使它每分钟下降2°C,物体的温度T(单位:°C)随冷冻时间t(单位:min)的变化而变化.T=-2t2、问题探究:在l=2πr、m=7.8v、h=0.5n 和T=-2t 中:(1)以上对应关系都是函数关系吗?其变量和常量分别是什么?进一步指出谁是自变量,谁是函数?(2)认真观察自变量和常量运用什么运算符号连接起来的?这些常量可以取哪些值?(3)这4个函数表达式与问题1的函数表达式y=300t有何共同特征?请你用语言加以描述3、(1).如果我们把这个常数记为k ,你能用数学式子表达吗?y=kx(2).对这个常数k 有何要求呢?为什么?k ≠0(3).请你尝试给这类特殊函数下个定义:形如 y=kx(k 是常数,k ≠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 叫比例系数(4).这个函数表达式在形式上是一个单项式还是多项式?你能指出它的系数是什么?次数为多少?形式上是一个一次单项式,单项式系数就是比例系数k4、.正比例函数y=kx(常数k ≠0)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什么?这与P86的问题1和P86~87的思考(1)~(4)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有何不同?一般情况下正比例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为一切实数,但在特殊情况下自变量取值范围会有所不同5、如何理解y 与x 成正比例函数?反之,y=kx(k 为常数, k ≠0)表示什么意义? y 与x 成正比例函数 y=kx(常数k ≠0)6、在正比例函数y=kx(k 为常数,k ≠0)中关键是确定哪个量?比例系数k 一经确定,正比例函数确定了吗?怎样确定k 呢?从函数关系看,关键是比例系数k ,比例系数k 一确定,正比例函数就确定了;只需知道两个变量x 、y 的一对对应值即可确定k 值.从方程角度看,如果三个量x 、y 、k 中已知其中两个量,则一定可以求出第三个量.三、课堂练习1.下列式子,哪些表示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如果是,请你指出正比例系数k 的值.(1)y=-0.1x ; (2) y=2x ;(3)y=2x 2 ; (4)y 2=4x ;(5)y=-4x+3; (6)y=2(x -x 2 )+2x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若y=kx ,则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 )(2)若y=2x2,则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 )(3)若y=2(x-1)+2,则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 )(4)若y=2(x-1) ,则y 是x-1的正比例函数( )3、(1)、如果y=(k-1)x ,是y 关于x 的正比例函数,则k 满足________________.(2)、如果y=kx k-1,是y 关于x 的正比例函数,则k=__________.(3)、如果y=3x+k-4,是y 关于x 的正比例函数,则k=_4、已知正比例函数y=kx ,当x=3时,y=-15,求k 的值.5、若y关于x成正比例函数,当x=4时,y=-2.(1)求出y与x的关系式;(2)当x=6时,求出对应的函数值y.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你有收获吗? 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六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正比例图像教案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正比例图像教案苏教版

教案:六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正比例图像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理解正比例图像的特征及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比例图像的特征及意义。

2. 教学难点:如何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正比例图像的示例、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准备:学生分组合作,准备正比例图像的相关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出示正比例图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1.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图像特征。

1.3 教师总结正比例图像的特征,板书课题。

2. 探究正比例图像的特征2.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正比例图像的特征。

2.2 学生汇报探讨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实例分析3.1 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正比例图像解决。

3.2 学生展示解题过程,教师点评并指导。

4. 练习巩固4.1 教师设计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4.2 学生展示解答,教师点评并指导。

5. 总结拓展5.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5.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

五、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相关题目。

2. 观察生活中的正比例现象,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分析、实例、练习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正比例图像的特征及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但在课堂提问环节,可以更加注重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识别和理解正比例图像,能够解释实际问题中的正比例关系。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和归纳来探索正比例图像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解决相关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数学学习保持兴趣和热情,能够在小组合作中积极参与,展现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正比例、反比例的比较

正比例、反比例的比较

1、正比例的意义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2、用字母表示: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用关系式表示:x÷y=k (一定)还可表示为:x=ky以上各种商都是一定的,那么被除数和除数.所表示的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关系.注意:在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时,应注意已知的两种量必须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也就是有关系的两种量),有些量,虽然也是一种量随着另一种的变化而变化,但它们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不一定,它们就不能成正比例.例如:一个人的年龄和它的体重,就不能成正比关系,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也不成正比例关系.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是成比例的量。

“正反比例”归纳:相同点:①正比例和反比例都含有三个数量,在这三个数量中,均有一个定量、两个变量。

②在正、反比例的两个变量中,均是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随之变化。

正比例中相关联的两种量的变化方向是一致的,即:同时扩大或同时缩小,关键是: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也就是商一定”;反比例中两种量的变化方向是相反的,即:一个量扩大,则另一个量缩小,一个缩小,另一个量则扩大,关键是: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

不同点:正比例的定量(即不变的量)是两个变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

反比例的定量(即不变的量)是两个变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

②正比例的图像时上升直线;反比例是曲线。

③公式不同:正比例是(x y=k(一定)),反比例是(xy=k(一定))。

④规律不同:正比例是一个数缩小,另一个数也缩小,一个数扩大,另一个数也扩大;反比例是一个数缩小,另一个数就扩大,一个数扩大另一个数就缩小。

门诊医院:举例:当路程一定时,已行路程与未行路程成比例吗?为什么?分析:虽然这里的已行路程和未行路程也是相关联的两个量,但是它们的变化规律是增加或减少的数,换句话说已行路程与未行路程不是一个量随另一个量的扩大而扩大或缩小而缩小,也就是它们之间不能相乘,也不能相除,得不到一个积或一个商,所以它们不成比例。

认识正比例的图像-小学数学课件

认识正比例的图像-小学数学课件
这辆汽车行2.5小时行驶200千米。 行驶440千米需要多少小时?
行驶440千米需要5.5小时。
算一算路程和时间的比 值是多少呢?
巩固练习
小玲用计算机打字的数量和所用的时间如下表:
(1)小玲打字的数量和所用的时间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100 = 50 200 = 50 300 = 50 400 = 50 500 = 50
(1)图中的点A表示1小时行80千米, 点B表示5小时行400千米。其他各点呢?
点C表示2小时行160千米; 点D表示3小时行240千米; 点E表示4小时行320千米; 点F表示6小时行480千米; 点G表示7小时行560千米。
(2)连接图中各点,你有什么发现?
图中各点都在一条直线上。
(3)根据图像判断,这辆汽车2.5小 时行驶多少千米?
第六单元 正比例与反比例
2.正比例的图像
导入新课
什么是正比例? 1.两个相关联的量。(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随之变化) 2.两个量的比值一定。
y = k(一定)
x
当k(也就是比值)一定时,y和x成正比例。
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 驶,行驶时间和路程 如右表。表中的各组 数据可以用右图中的 点表示。
探究新知
(2)物体的质量与弹簧伸长的长
度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0.5
1
2 = 0.25 4 = 0.25
1.5 6 = 0.25 2.5 10 = 0.25
2 = 0.25 8
……
弹簧伸长的长度 = 挂1千克物体弹簧伸长的
物体质量
长度(一定),成正比例。
(3)根据图像判断,如果 挂上质量是5千克的物体, 弹簧应伸长多少厘米?要使 弹簧伸长4厘米,应挂上多 少千克的物体? 如果挂上质量是5千克的物体,弹簧应伸长1.25厘米;要使弹 簧伸长4厘米,应挂上16千克的物体。

正比例与反比例ppt课件

正比例与反比例ppt课件

-1-
第 1 课时 变化的量
■考点 认识“变化的量” 生活中存在着许多互相依存的变量,其中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
变化。例如一天的气温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汽车行驶的路程随着行驶时间 的变化而变化;生产总量随着生产天数的变化而变化等。
-2-
例1 连一连,把相互变化的量连起来。
路程
正方形周长
边长
-16-
第 4 课时 反比例
■考点 反比例的意义与判断方法 1.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
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作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作反 比例关系。
2.如果用字母y和x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一定),反比例 关系可以用字母表示:xy=k(一定)。
-4-
例2 说一说,一个量怎样随另一个量变化? 一种故事书每本3元,买书的总价与书的本数。 解析:每本故事书的单价一定,买书的总价随着买书的本数的变化而变化, 买的本数越多,总价越多,本数越少,总价越少。 正确答案:买书的总价随着书的本数的增加而增加。 易错答案:买书的总价随着书的本数的变化而变化。 错因分析:错解错在没有点明书的总价随着本数的变化怎样变化。 满分备考:解决两个变化的量的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和以前学过的关 系,仔细分析,得出结论,并把两个量之间的变化关系描述出来。
刘奇的睡眠时间和天数是否成正比例关系?李英的呢? 解析:分别求出刘奇和李英的睡眠时间和对应天数的比值,如果比值一定则 成正比例关系。 正确答案:刘奇: =10, =10, =10, =10,刘奇的睡眠时间和对应 天数的比值一定,所以成正比例。
-12-
李英: =8, =8, =8, =8, =8,李英的睡眠时间和对应天数的 比值一定,所以成正比例关系。

认识正比例图像(教案)

认识正比例图像(教案)

认识正比例图像(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和性质;2. 能够通过实例认识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特征;3. 能够绘制图像,验证正比例函数的规律。

教学重点:1.让学生认识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和性质;2.让学生理解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特征;3.引导学生通过绘制图像的方式验证正比例函数的规律。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实例,掌握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特征和规律。

教学准备:1.黑板,彩笔;2.实验装置(如弹簧秤、测温计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通过举例子引入新课:比如,以小明走路为例,他一秒钟能走10米,那么2秒钟他就能走20米,3秒钟他就能走30米,可以看出,随着小明走的时间越来越多,他所能走的路程也在逐渐增加,这种关系是一种什么关系呢?二、讲解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和性质1. 正比例函数是指,两个变量相等比例的关系。

其中一个变量的值增加,另一个变量的值也会相应地增加,反之亦然。

2. 正比例函数有一个特点,就是关系图像呈现出的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

3. 正比例函数可以用数学公式表示,y=kx,其中k是常数。

4. 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特征:与x轴正向平行,与y轴正向平行。

三、通过实例认识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特征让学生通过多个实例去观察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特征,例如:温度与气压的关系、小汽车行驶时间和路程的关系等。

四、绘制图像,验证正比例函数的规律让学生结合实例,用图像验证正比例函数的规律,例如:小明走路的例子,让他根据距离和时间间隔记录下他的活动轨迹,并画出图像,验证是否符合正比例函数的规律。

五、总结让学生总结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和性质,以及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特征和规律。

六、课后练习1. 问:小明将购物车里的东西重量一斤一斤的放进他家里的电梯里,如果每放入一斤电梯升高5厘米,那么小明放入20斤物品后,电梯大约升高多少米?2. 问:小明买了一台空气净化器,他发现在房间内净化器所释放的半径范围内,对pm2.5净化效果与净化器与pm2.5的距离成反比例关系。

六年级数学《正比例》教案

六年级数学《正比例》教案

六年级数学《正比例》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正比例的概念,能够举出实例说明;2.掌握正比例的性质,能够自己推导出其他比例;3.能够应用正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正比例的概念;2.正比例的性质;3.应用正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推导比例;2.应用正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式1.讲授;2.案例分析。

教学准备1.课件;2.教学案例。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正比例的概念1.教师引入正比例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说明;2.学生借助课件理解正比例的概念。

第二步:掌握正比例的性质1.教师通过“当x成比例时,y也成比例”引出正比例的性质;2.通过课件上的图示,让学生理解成比例条件的意义和运用;3.引导学生自己经过思考,推导出其他比例关系(反比例、倍数关系等)。

第三步:应用正比例解决实际问题1.教师通过例题引出应用正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逐步掌握方法;3.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一些小型问题。

第四步:课堂练习1.教师出示一些小型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2.教师边巡视,边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第五步:课堂总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难点;2.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收获和不理解的地方,进行适当的解答。

教学评估1.教师出示一份试卷,让学生进行书面考核;2.教师巡视课堂,对学生进行口头考核。

教学后记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概念和运用,以及能够应用正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这两个方面是难点,需要多次强调、讲解和实践。

同时要注意,不同的学生对于理解和应用正比例需要的时间和方式都不同,教师要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认识小学数学中的正比例与反比例关系

认识小学数学中的正比例与反比例关系

认识小学数学中的正比例与反比例关系正比例与反比例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中的关系。

正比例与反比例关系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和各个领域中,通过学习它们的特点和应用,我们可以提高数学的学习效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正比例关系正比例关系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遵循相同比例的规律。

当一个变量的增大与另一个变量的增大成正比时,我们就可以说它们之间存在正比例关系。

用数学符号表示,可以表述为y=kx,其中x和y分别表示变量的值,k表示比例常数。

例如,在小明去超市购买苹果的过程中,他发现购买的苹果数量与支付的金额成正比。

如果每个苹果的单价是2元,小明购买了3个苹果,那么他需要支付的金额就是6元。

我们可以用正比例关系来描述这个情况,即y=2x,其中y表示支付的金额,x表示购买的苹果数量。

正比例关系的特点有:1. 当x=0时,y=0,表示变量之间的比例关系从原点开始;2. 当x增加时,y也增加,变化规律一致;3. k值为正数,表示增加的幅度。

二、反比例关系反比例关系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满足倒数或分数的规律。

当一个变量的增大与另一个变量的减小成反比时,我们就可以说它们之间存在反比例关系。

用数学符号表示,可以表述为y=k/x,其中x和y分别表示变量的值,k表示比例常数。

例如,在小红骑自行车去学校的路上,她发现自行车行驶的速度与所花时间成反比。

如果小红骑行的距离是30千米,用时2小时,那么她的平均速度就是15千米/小时。

我们可以用反比例关系来描述这个情况,即y=30/x,其中y表示速度,x表示花费的时间。

反比例关系的特点有:1. 当x=0时,y无限大,表示变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在y轴上不存在;2. 当x增加时,y减小,变化规律一致;3. k值为正数,表示变化的幅度。

三、正比例与反比例的应用正比例与反比例关系不仅仅存在于数学课本中,也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作中。

通过学习正比例和反比例,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第五单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 2.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图像特点

第五单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 2.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图像特点

第五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2. 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图像特点在数学中,正比例是指两个变量之间存在一种成比例的关系,也就是说,当一个变量的值增加时,另一个变量的值也相应地增加或减小。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介绍成正比例的量的图像特点。

2.1 正比例的定义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正比例的定义。

两个变量 x 和 y 成正比例,表示为x ∝ y,如果存在一个常数 k,使得对于任意的 x 和 y,都有 x = k * y。

这种关系可以表示为一个直线通过原点的图形。

2.2 图像特点成正比例的量的图像具有以下特点:2.2.1 直线关系成正比例的量的图像是一条直线。

这是因为,根据正比例的定义,成正比例的两个变量满足 x = k * y,其中 k 是常数。

当 k 不等于 0 时,我们可以将此方程进行整理,得到 y = (1/k) * x,这是一个关于 x 的一次函数,也就是一条直线。

2.2.2 穿过原点成正比例的量的图像总是经过原点 (0, 0)。

这是因为当 x 和 y 都等于 0 时,方程 x = k * y 成立。

也就是说,当两个变量的值都为 0 时,它们是成正比例的。

2.2.3 斜率相同成正比例的量的图像具有相同的斜率。

这是因为斜率表示的是每单位 x 的变化对应的单位 y 的变化。

对于成正比例的两个变量 x 和 y,斜率为 k。

无论是增加还是减小 x,对应的 y 的变化都是相同的,也就是 k。

2.2.4 正相关关系成正比例的量的图像表现出正相关关系。

也就是说,当 x 增加时,y 也增加;当 x 减小时,y 也减小。

这是因为根据正比例的定义,x 和 y 成比例的变化。

2.3 举例说明以下是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说明成正比例的量的图像特点:2.3.1 速度和时间假设一辆汽车以恒定的速度行驶,根据物理学知识,速度和时间是成正比例的。

如果我们以时间为 x 轴,速度为 y 轴,绘制速度和时间的图像,它将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斜率表示汽车的速度。

正比例和反比例教案

正比例和反比例教案

《正比例和反比例》教案第一讲:认识正比例的量教学内容江苏版六年级下册教材第56〜57页。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

通过观察、操作和比较,让学生认识正比例关系的意义。

理解和掌握成正比例的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能依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正比例。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在观察与比较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正比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

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概括等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正比例的意义。

难点:掌握成正比例的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学会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教学例1。

1.谈话引出例1的表格,让学生说一说表中列出了哪两种量。

2.引导学生观察表中的数据,说一说这两种量的数值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同桌交流,全班汇报。

使学生初步感知两种量的变化情况: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互有关的量,也就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行驶的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行驶的时间扩大,路程也随着扩大行驶的时间缩小,路程也随着缩小。

小结: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

3.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表中的数据,找一找这两种量的变化规律,启发学生从“变化”中寻找“不变”可能出现的答案:(1)—种量扩大到原来的几倍,另一种量也随着扩大到原来的几倍;一种量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另一种量也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

﹙2﹚用路程除以时间商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这两种量中每—组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相等。

教师可根据交流的实际情况,及时引导学生通过计算确认这一规律,并有意识地从后一种角度突出这一规律。

如果学生发现不了上述规律,教师可引导学生写出几组相对应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并求出比值。

4.根据上面发现的规律,启发学生思考:这个比值表示什么?上面的规律能不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关系式:路程÷时间=速度﹙一定﹚5.教师对两种量之间的关系作具体说明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比例》教学设计
高数组徐敏
教学内容:正比例的认识(课本第19、20页)
教材分析: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教材设计了系列情境,让学生体会在生活中存在大量相关联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有着共同之处,从而引发学生的讨论,使学生认识成正比例的量以及正比例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学情分析:正比例是变化的量当中一个比较常见又比较简单的函数,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却非常难理解,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合作探讨,自己去发现、总结规律,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利于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教学目标:
1、利用正比例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正比例关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3、结合丰富的事例,认识正比例。

教学重难点
1、结合丰富的事例,认识正比例。

2、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教法学法:在观察、分析、总结中形成知识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课件一套;学生准备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一
1、观察图,分别把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的变化情况填入表格中。

请根据你的观察,把数据填在表中。

2、填完表以后思考: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的变化是否有关系?它们的变化分别有怎样的规律?规律相同吗?说说从数据中发现了什么?
3、小结: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都随边长的增加而增加,在变化过程中,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比值一定都是4。

正方形的面积一边长的比是边长,是一个不确定的值。

说说你发现的规律。

二、情境二
1、一种汽车行驶的速度为90千米/小时。

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
2、请把下表填写完整。

3、从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说说你发现的规律:路程与时间的比值(速度)相同。

三、情境三
1、一些人买一种苹果,购买苹果的质量和应付的钱数如下。

2、把表填写完整。

3、从表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应付的钱数与质量的比值(也就是单价)相同。

4、说说以上两个例子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小结:路程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变化过程中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相同;应付的钱数随购买苹果的质量的变化而变化,在变化过程中应付的钱数与质量的比值相同。

5、正比例关系:
(1)时间增加,所走的路程也相应增加,而且路程与时间的比值(速度)相同。

那么我们说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2)购买苹果应付的钱数与质量有什么关系?
6、观察思考成正比例的量有什么特征?
一个量随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在变化过程中这两个量的比值相同。

四、想一想
1、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成正比例吗?面积与边长呢?为什么?
师小结:
(1)正方形的周长随边长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周长与边长的比值都是4,所以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成正比例。

请你也试着说一说。

(2)正方形的面积虽然也随边长的变化而变化,但面积与边长的比值是一个变化的值,所以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不成正比例。

请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2、小明和爸爸的年龄变化情况如下:
小明的年龄/岁6 7 8 9 10 11
爸爸的年龄/岁32 33
(1)把表填写完整。

(2)父子的年龄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3)爸爸的年龄=小明的年龄+26。

虽然小明岁数增加,爸爸岁数也增加,但是小明岁数与爸爸岁数的比值随着时间发生变化,不是一个确定的值,所以父子的年龄不成正比例。

与同桌交流,再集体汇报
在老师的小结中感受并总结正比例关系的特征
五、课堂总结:本节课你有何收获?
板书设计
正比例
相关联的两个量,一个量扩大,另一个也扩大
一个量缩小,另一个量也缩小,但它们的比值(商)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