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生物学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级水生生物学
第一章绪论
一、水生生物学的定义、内容和任务
二、水生生物学发展简史
三、水体及其生物分区
四、水生生物的生态类群
五、参考书目
一、水生生物学的定义、内容及任务
1、定义:水生生物学是研究水生生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游泳动物、水生大型植物等)生命现象及其生命活动规律,并探讨其控制利用的科学。
2、水具有许多适合维持生命的特性
水是生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生物体代谢活动必须以水作为介质
水的热稳定性
水的浮力和黏性
3、水生生物学研究内容:本课程以水生生物的形态、分类、生理、生态、经济意义等为主要内容,系统介绍常见和典型的水生生物类群。
4、水生生物学目的:在学习水生动植物生物学特征和种类鉴定的基础上,着重了解水生生物的生理生态,并初步掌握其采集、鉴定、培养、利用的理论与方法,探讨生物的系统演化、地理分布、生物学和经济意义。
二、水生生物学发展简史
1、国外研究状况
Aristotle(384-322 B. C.)最早建立生物学分类系统;
Leeuwenhoek(1632-1723)研制显微镜;
C. Linnaeus在《自然系统》中确定双命名法;
Forbes1815年用底拖网采集观察了海岸底栖生物的分带现象;
Muller1845年在德国沿海用浮游生物网采集浮游生物;
19世纪中期,西欧探险船对世界海洋考察
德国学者Hensen在1887年率远征队去大西洋采集和调查浮游生物的种类和分布,首先创用了Plankton一词。
20世纪50年代,进行水域生产力研究。
2、国内研究状况
1920年进行全国海洋综合调查
1952年中科院海洋所对黄、渤海进行调查
1980年对全国海岸及海涂资源进行调查
20世纪50年代初,中苏合作对黑龙江进行调查
中科院水生所调查长江中、下游湖泊、青海湖
1980年始,国务院部署全国渔业资源调查
1985年和1988年,建立南极长城站、中山站
《华东水生维管束植物》裴鉴等,1952;
《中国淡水轮虫志》王家楫,1961;
《中国海洋浮游硅藻类》金德详等,1965;
《中国海洋浮游桡足类》郑重等,1965;
《中国动物志—淡水枝角类》蒋燮治、堵南山,1979;
《中国动物志—淡水桡足类》沈嘉瑞等,1979
《中国淡水藻类》胡鸿钧等,1980;
《海洋浮游生物学》郑重等,1984;
《中国淡水藻志—鞘藻目》饶钦止,1988;
《中国近海多毛环节动物》杨德渐、孙瑞平,1988;
《中国淡水藻志—硅藻门中心纲》齐雨藻等,1995;
《中国淡水藻志—色球藻目》朱浩然等,1997;
《中国淡水藻志—裸藻门》施之新等,1999;
《原生动物学》沈韫芬等,1999
单胞藻培养,藻种库;
为配合生产发展,作为饵料解决了固氮蓝藻、螺旋藻、轮虫、枝角类、卤虫等大面积培养;主要鱼类和经济生物个体种群实验:青、草、鲢、鳙;虾、蟹、鳖、贝;
重点水域水生态系统学研究
富营养化环境监测研究
三、水体及其生物分区
1、淡水:根据水的运动和水体容积
流水水体:泉、溪涧、河流
静止水体:湖、池、沼泽
半流水体:水库
2、淡水:水体生物区划分
a水底区沿岸带,亚沿岸带,深水带
b水层区沿岸区,湖心区
c水面区
3、温带湖泊中的季节性周期
a春季环流(spring overturn)
b温跃层(thermocline)
c秋季环流(fall overturn)
秋季水华(fall(autumn)bloom)
4、海洋
(1)水层区(pelagic division)
a浅水区:大陆架水体深不超过200m,平均宽度80km,环境复杂
b大洋区:大陆缘以外水体,海洋主体,环境稳定
(2)将大洋水体按垂直方向划分
a上层:表层到150~200 m,光强随水深而变,温度有季节和昼夜变化
b中层:200~1000 m,无光,无变化
c深海:1000~4000 m,黑暗,水温低而稳定
d深渊:>4000 m,黑暗寒冷,食物少
(3)补偿点相关概念:由于水中的光照随深度而递减,因此水层中光合作用率也随着深度而逐渐减弱,到了某一深度,照度已减弱到使植物在光合作用中所生成的氧量,仅能满足本身呼吸作用的消耗,这时的照度称为这种植物的补偿点,补偿点所存在的深度称为补偿深度。真光层(高于补偿深度)、无光层(低于补偿深度)
(4)水底区(benthic division)
a潮上带:高潮线以上受浪花溅击的水陆交界处
b潮间带:介于高潮线和低潮线间区域
c潮下带:低潮线到大陆架边缘海区
d深海带:大陆架以外海底
其中潮上带、潮间带和潮下带称为海岸带,潮上带和潮间带称为滨海带。
四、水生生物的生态类群
浮游生物(Plankton)
漂浮生物(Neuston)
游泳生物(Nekton)
底栖生物(benthos)
1、浮游生物: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蓝藻、绿藻、硅藻、甲藻等
浮游动物Zooplankton: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淡水中
水母、剑虫、幼虫——海洋中
浮游生物的大小划分
2、漂浮生物:
浮性大型植物:浮萍、满江红、水葫芦等
浮膜浮游植物:裸藻、微囊藻、拟气球藻等
3、游泳生物:鱼、头足类等
4、底栖生物:淡水——寡毛类,软体动物,甲壳动物,水生昆虫
海洋——多毛类,软体动物,甲壳动物,棘皮动物
五、水环境与水生生物
1、水文气象因子:光照、水温、pH、透明度、扰动等
2、营养因素:碳、氮、磷及其它微量元素
3、生物因素:摄食、竞争与拮抗、共生
六、研究方法:观察;描述;比较;实验
七、主要参考书目
《水生生物学(形态和分类)》梁象秋等1991 中国农业出版社
《高级水生生物学》刘健康主编1999 科学出版社
《水生生物学》赵文主编2005 中国农业出版社
《淡水生态学》何志辉主编2000 中国农业出版社
《海洋生态学》沈国英等1999 厦门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