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经验对我们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启示
新课改心得体会(精选12篇)
新课改心得体会(精选12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报告大全、演讲致辞、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方案大全、心得体会、祝福语、作文大全、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a comprehensive report,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plans, experiences, blessings, essay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pay attention!新课改心得体会(精选12篇)心得体会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财富。
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作者:赵静波来源:《黑龙江教育(中学版)》2003年第02期伴随着人类步入21世纪,中国教育也走进了新时代,新的课程改革就是教育进入21世纪的标志。
就课程教学改革方面而言,也进入了攻坚阶段,本文想对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所要解决的本质问题谈几点思考,阐述如下:一、必须改变教育观念——归还以人为本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已被教学实践验证是正确无疑的,但这个主体地位在以往的教学过程,尤其是课程运作中,没有落到实处,而是处在被剥夺的地位。
我们若想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取得预期目标,必须改变这种局面。
就课程论的研究表明:知识接受的载体——学生,是人而不是物,人是有自我意识和主观能动性的,这种特殊性决定着学习者以一种能动的选择和利用外部环境因素来接纳前人的知识成果。
现代社会生物学遗传理论、全息理论、基因工程和克隆技术告诉我们:人类的个体和群体具有极大的潜在资质。
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的设计和运作中只有从能动的角度和立场出发,提供广阔的积累,才能丰富和形成个体文化素养,以最优化的知识信息,将“主导”与“主体”架通,实现知识与人类天性和个体生活经验的“同频共振”。
这样,学习者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学习者通过这种能动角度和立场选择,从课程中捕捉的知识,是融入而不是“灌注”,是愉快而不是“痛苦”,是主动而不是“被动”,是活学而不是“死记”,是知识工厂而不是知识的“仓库”。
只有这样,从摒弃“应试”转换为“素质”,否则,课程的教改都近于空谈,不切合实际。
因此,我们可以断言:在新一轮课程教改中,必须还给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
二、改变师生关系——重在互动以人为本的落实,创新能力的培养,大都需在课堂上完成,因而课堂仍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要载体。
在这个载体里,教师的主导因素和学生的主体因素是否和谐同步,这对新一轮课程改革至关重要,必须建立一种新的师生关系——互动的关系。
结合你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解
结合你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解,谈谈今天我们如何做一名人民教师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
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教育将始终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
”今年6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
在不同阶段和不同方面应当有不同的内容和重点,相互配合,全面推进。
在不同地区还应体现地区特点,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参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课程改革主要体现于“六改变”。
学习新课程的心得体会(精华6篇)
学习新课程的心得体会(精华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汇报、述职报告、发言致辞、心得体会、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合同协议、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job reports, speeches, insigh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学习新课程的心得体会(精华6篇)学习新课程的心得体会篇1为适应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适应时代的发展,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响应中心学校要求,重新掀起新一轮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自觉把新课程的理念融入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步改进与新课程理念不相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做到“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山东学习心得
赴山东培训学习心得榆中县过店子学校陈永明2014年5月9日至5月18日,我们一行14人随王校长赴山东参加研讨培训学习,六天三个城市,六所学校,受益匪浅。
2014年5月11日下午,我们来到了聊城杜郎口中学。
通过到杜郎口中学参观学习,我感触颇多。
短短一天的时间,通过听经验介绍,现场观摩教学,与教师交流,杜郎口中学的教育教学成果令我感到深深的震撼。
难怪专家认为,“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触及了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若干深层次问题,解决了若干重大问题,是原生型、开创性、扎根本土的农村教育改革的先进典型。
”走进课堂才真正感到他们教学的与众不同,使我对素质教育,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的理解觉得更加深刻了。
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次大的变革,它彻底转变了由教师主宰课堂的现象。
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全班一般分成六个小组,每组八人,两个组长,由教师给每个小组分配任务,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学生分组来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展示的方式上完全有学生自己做主,学生充分发挥出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展示学习成果的方式非常独特、新颖而且学生乐于接受。
一节课,有三十分钟学生们在一块块黑板上用一支支粉笔展示、交流,不管是哪一个学生只要争取到机会站在了黑板前,手拿一支粉笔,就是一个小老师。
学生讲解时老师站在一边是一个忠实的听众,如果不细看是找不到学生中的老师的,只是偶尔听到一句“这个题的重点是什么” 的提示才忽然感到还有老师的存在。
老师和学生之间,我觉得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融合”,老师已经渗透到了学生当中,是真正的在和学生一起学习,是真正的一起!在整个学习参观过程中所感受到的都是杜郎口中学崔其升校长提出的一个“实”字。
我理解的实为:真实——它体现在每节课的真实性上。
我听了七年级一节数学课《多边形的概念、对角线的条数计算方法》。
因为我一直跟着这个班,我向学生了解了这是一节新授课,老师半点没有提前排演的痕迹。
课程改革的启示
课程改革的启示一、课程教学改革启示只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才是行之有效的理论。
“从经验里发芽抽条开花结果的是真知灼见,真知灼见是跟着智慧走。
”陶行知主张实践教学法,教育离不开生活世界,离不开实践世界。
教学应该是传授课本知识,学生获取认知知识,知识变成能力则需在生活世界里培养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归纳能力、演绎能力,以至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只有这样知识才会变成学生个体的智慧。
知识世界到生活世界,再从生活世界反思知识世界的知识,正是通过这样一个螺旋式的发展,教育人本化价值才能体现。
这个认知实践模式对今天课程改革有着诸多启示和借鉴作用。
启示之一,课程改革核心在于树立以学生主体为中心的人本课程教育观。
陶行知认为国内的教学方式依然践行赫尔巴特的那套教学模式,强调以“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
“看见国内学校里学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的情形,就认定有改革之必要。
这种情形以大学为最坏。
导师叫做教授,大家以称教授为荣。
他的方法叫做教授法,他好像拿知识来赈济人的”。
②这种模式,强调教师权威性,教师主宰课堂,认为教学的任务是忠实地传授知识,学生可以快速吸收现代文化知识,这种优越性不自觉地延伸到课堂教学中,甚至凌驾于学生之上。
如果你们“没有好好记下这个概念、名词解释、不关注这个热点”,那么你“考试铁定不过”。
知识的霸权主义势必让学生成为“思想的被殖民者”,使得学生成为教学、教室空间之外的事物。
造成教与学、示范与观摩、理解与巩固等学习行为失范,无法激发学生主体自觉性、创新思想、创新理念、自我建构等,学生个性发展以及全面发展无从谈起。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提倡对这些行为进行纠偏,主张把教学话语权归还给学生主体,去不平等、去不公正,实现教师起主导作用,发挥学生主体生命能动性,提高教育质量。
素质教育发展到今天,课堂上,教师对文本的过多解释,忽略学生认知水平,无视学生发展不平衡性和差异性,试图把学生的认知图式整合在课堂里,从而上升到另外一个层次,实现质变。
结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谈谈当代教师该如何应对
结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谈谈当代教师该如何应对姓名:刘冠学号:090501618 学院:数学系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年级:2009级班级:六班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为重要特征的知识时代,随着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的综合素质。
社会的信息化,经济的全球化使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成为整个民族生存状况的基本因素。
因此,21世纪将是教育和学习起核心作用的时代。
时代呼唤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科技的日新月异,一方面要求教学内容能迅速作出反应,增加一些反映科技,社会发展的的新内容;另一方面也要求教育不仅能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正确有效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走上社会后能更好地面对新的挑战。
确立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发展的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极大地提高全民族素质,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
面对时代和未来的挑战,根据“全教会”的精神,审视现行基础教育的课程,我们发现,确实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部分课程内容过于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脱离生活;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重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缺乏灵活性等等。
因此,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新的时代呼唤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
然而,成功的课程改革必须有课程实践者——教师的参与,教师不能游离于教育改革,只有教师认同改革理念,参与改革过程,在改革中学习与成长,担当更重要的责任,做改革的行动者,激起自下而上的改革,才能达成改革的理想。
那么,对于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当代教师该如何应对呢?首先,应该建立新型的、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
山东省首届课程整合专题研讨会学习体会5篇
山东省首届课程整合专题研讨会学习体会5篇第一篇:山东省首届课程整合专题研讨会学习体会山东省首届小学课程整合专题研讨会学习体会10月25----26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与潍坊市教科院联合举办的山东省第一届小学课程整合专题研讨会,在学习中,聆听了各位专家的课程改革报告,欣赏了实验学校的孩子们精彩的展示,我觉得很有感触,学到了许多。
首先聆听了崔秀梅关于《潍坊市小学课程整合课题研究报告》,她分别从问题的缘起、课程的性质、课程的实践操作、问题思考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学生对地方课程兴趣低,教师任课多,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交叉重复率高,这就要对进入学校的全部课程进行梳理整合,统筹管理。
整合后的课程成为主题课程属于综合课程范畴。
它的综合性体现在课堂内外的结合,体现在自然、社会、人文与学科内容的综合,体现在实践研究、合作体验等多种学习方式的综合。
它的基本理念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教师的全能发展,促进课程的全面落实。
在课程整合的实践操作中,他们构建了课程整合研究机制,依据课标梳理整合教材,充分利用教师资源,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保证了课程的顺利实施,在主题课程组织形式上,归纳形成了四个环节、五种课型。
方案制定课、方法指导课、科学探究课、展示交流课、动手操作课,强调主体参与,成果展示形式多元,注重过程性评价。
当然主题课程在的实施也面临许多的问题和思考,给实验学校和老师们提出了诸多挑战。
海尔希望小学的韩相福校长做了《以课程整合引领学校变革》的报告,介绍了他们学校在课程整合中的经验和做法,并从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吴华鹏老师和汤善香老师分别从《主题课程实施中课时与师资管理》《主题课程实施中的家校联动》两方面,介绍了怎样保障主题课程的实施时间,怎样做到师资统筹,保障主题课程的指导教师,他们用清晰的的表格,具体的实例,详尽的说明了课程整合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可操作性强。
课程整合的改革和实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改革者们经历了四年的研究,经历了迷茫和徘徊,经历了幸福和快乐,体验了困惑和痛苦,一路走来真是酸甜苦辣,千般滋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启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启示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方面,基础教育为孩子们提供了全面发展的机会,培养了他们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它也为社会提供了高素质的劳动力和创新型人才。
然而,传统的基础教育课程在面对新时代挑战和变革的过程中,亟需改革。
本文将探讨一些国内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启示。
首先,深刻了解并把握教育现状是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
教育改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需要从实际出发,充分研究和了解当前的教育现状。
通过对学生、教师、家长和学校等相关利益相关方的调研,可以了解到各方的需求和关切,从而更好地指导课程改革的方向。
此外,对比国内外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借鉴先进的做法,也有助于为改革提供更多的启示。
其次,在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时,应注重学生的发展和个性化教育。
传统基础教育课程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发展。
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多地关注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
因此,在进行课程改革时,应该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考虑在内,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个性化教育的实施可以通过课程多样化、选修课的设置、学科交叉等方式来实现。
第三,课程改革需要注重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
对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发展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
因为教师的水平和素质直接决定了教育质量的高低。
在进行课程改革时,应该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发展,提升他们的资质和能力。
这可以通过开展专业培训课程、组织教师交流和研讨活动等方式来实现。
此外,政府和学校也可以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为教师提供更好的工作条件和发展机会。
最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注重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
改革一项如此重要的事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学生、家长、教师、学校、社会组织以及政府等各方面都应该积极参与和支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这可以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组织定期的座谈会和讨论会等方式来实现。
浅谈新课改的几点启示
垡 匿舾 旦垡 基
浅谈 新 课 改 的 几 点 启 示
董秀云 ( 山东省 禹城市廿里堡 中学 )
渐进 过程 ,是一个 继承和 革新 并存 的过程 , 基础教 育新课 程改 革也还 有待于 在继 承与创 新 中进 一步 完善 。在 此 ,我们试 图从 以下几 个方面来把握其走向: ( )基 础 教 育 课 程 改 革 应 对 中 外 课 程 一 改革 的经验 、教训 、事实 及材料 ,进 行认真 的 梳 理 和 系 统 的 研 究 ,并 结 合 建 构 主 义 、 多 元 智 力 、 后 现 代 主 义 等 理 论 从 课 程 改 革 的 动 因 、条 件 、 范 围 、过 程 、模 式 、 策 略 、 方 法 等 方 面 进 行 综 合 与 整 合 , 构 建 符 合 我 国 实 际 的课程改革理 论框架和实践模式 , 建立有 中国
过给老 师排 名 ,导致老 师为 了应付考 试而 教 学,不能真正落实新课程 。 2 、对 学 校 的评 价仍 以升入 重 点学 校 的 学生人 数 为主 ,高考 、中考制 度与 新课程 不 能 同 步 进 行 。 学 校 开 设 的 各 种 课 程 就 不 可 避免地 要在 某种程 度上 受考试 目标 的影 响 。 例 如 , 新 课 程 改 革 强 调 对 学 生 能 力 的 全 面 培 养 , 而 高 考 中 考 在 内容 和 方 式 上 都 仍 然 偏 向 于 学 生 的 知 识 方 面 ,这 就 使 得 新 课 程 改 革 的 宗 旨得 不 到 很 好 的体 现 。 3 、新课 程提 出学 生的发展除 了 “知识 与 技 能 ” 。还 包 括 “ 感 态 度 与 价 值 观 ” ; 除 情 了学科 学 习 目标 ,还有 一般性 发展 目标 ;除 了学业 成绩 ,还有 学 习态度 、创新 精神 、动 手能力 、解 决 问题 的能 力 、科 学探 究的精 神 以及健 康审 美情趣 等等 。其 中很多 方面都 是 无 法 通 过 考 试 的方 式 加 以考 查 ,更 难 以用 量 化 的方 式进 行准确 、客 观 的描 述 。这就给 教 师的具 体操 作带来 了一 定难度 ,并 且效 果也
新课改学习心得体会
新课改学习心得体会新课改学习心得体会【篇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取向就是要改革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严重脱节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
通过教学实践,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1、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化学、理解化学,同时把学习到的化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化学,感到学习化学的快乐,初步体现与现时生活的联系。
2、奖励激励,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
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课改: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拨?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里,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
生物学科与自然界紧密相联,和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
3、面对新课程,教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对于教学课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
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课改精神了。
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4、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
试述国外课程对我们今天课程改革的启示
试述国外课程对我们今天课程改革的启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外的教育体系和课程改革经验对我国的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通过借鉴和吸收国外课程改革的经验,我们可以更好地推进我国的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全球竞争力的人才。
国外课程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国外课程更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例如,芬兰的教育体系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力的培养,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索来获得知识和技能。
这种学生中心的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国外课程注重跨学科的融合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随着知识的不断增长和学科的不断拓展,单一学科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国外的课程改革倡导跨学科的融合,通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美国的STEAM 教育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国外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对于培养具有竞争力的人才至关重要。
国外的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通过开展创新项目、创业实践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人才支撑。
国外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交流合作的增加,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对于学生的发展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国外的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合作意识,通过开展国际交流项目、学生交换等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通过开展跨文化交流和国际合作教育,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提高学生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
高中历史在新课程改革下点滴心得
高中历史在新课程改革下的点滴心得面对高中课程改革有烦恼、有艰辛,但课程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多需要的是积极务实实施新课程。
一、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1、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
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需注意教师教学地位的变化,从原来课堂上以教师教为主,改变为以学生学为主,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参与者。
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师生互动,营造民主、和谐、开放、有效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教师的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
2、突出学生主体和学生学习过程。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与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比较,明显的变化就是课程目标,新课程标准把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这里的“过程与方法”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二、注重集体备课,加强教学研究集体备课的重要性在这里我在这里不想赘述,学校一直以来对集体备课都非常重视,历史组也不例外,历史学科备课组共有五个人,又同在一个办公室,便于集体备课,备课组中我的教育教学经验相对丰富些,但容易被传统的框框束缚,且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网络的使用方面明显不如青年教师;其他四位青年教师教师都刚毕业不久,教龄最长的也不超过5年,她们基本素质好,精力充沛,求知欲强,易于接受新事物,这种搭配结构为我们集体备课提供了良好的前提。
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1、资源收集:备课组成员开始就自己的分工的内容收集相关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指定专人负责,查找一些和教学内容有关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及时收录各种课程资源,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并在此基础上并着手设计自己的教学思路。
2、个人调整:备课组成员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在实践的体验及时调整教学设计。
个人备课重点在设计板书或多媒体应用上,并借此进一步加深对教学设计和教材处理的理解。
3、互听互评,总结反思:备好课是上课的重要前提,但并不意味着就能上好课。
经验课程的演进及其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的观 念依 赖 于正 确 判 断 的感 觉 , 确判 断 的感 觉 正 则是 与客 观对 象 或实 际情 况 相符 合 的¨ 。 卢梭 提 出 “自然 教 育 ” 论 。 自然 教 育 的根 理
本 目的就 是养 成 “自然人 ” 这 也 是 经 验课 程 的终 ,
极 目的 。卢 梭 所 谓 的 “自然 人 ” 是 自然 天 教学论的发展具 有 划 时代 的意 义 , 他过 于 强调 知识 的工具 价值 , 但
相对 忽 视 了主体 对知 识本 身 的 内在价 值 的探究 兴
得充 分展 开 的人 , 是具 有独 立 个性 、 心获 得 自由 身
收 稿 日期 :0 00 -8 2 1 -12
变过 程 中 , 后 经历 了浪 漫 自然 主义 、 先 经验 自然 主义和 人本 主义三 个 阶段 。本 文 主要写 了三种
经验 课程 的特 点及 其 对 我 国基础 教 育课 程 改革 的启 示。 关键词 : 经验 课 程 ; 础教 育 ; 基 课程 改革 中图 分类 号 :4 3 G 2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6 16 7 ( 0 0 0 -2 10 17 .8 6 2 1 )3- 5 -3 0
自主 的 、 理性 的人 格 , 也 是卢 梭 所 追 求 的 “自然 这
人” 的人格 。
浪漫 自然 主义 是 自然 主 义 和 浪 漫 主 义 的结 合 。作 为一 种教 育 思 潮 其 集 大 成 者 是 卢 梭 , 后 其
卢 梭 的浪 漫 自然 主义 经验课 程论 在课 程 论 的 发展 史 上具 有 里 程碑 的意 义 , 为 以后 经 验 课 程 并 的发 展 奠定 了重 要 基 础 , 其 哲 学 观 是 复 杂 的 。 但
新课程改革的心得体会(13篇)
新课程改革的心得体会(13篇)新课程改革的心得体会1通过对新课程改革的学习,使认识到只有不断地改革,才能不断地进步,因此新一轮的课革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
今年我国实行了第八次课改,其根本的目的是促进教育的发展,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教学改革的意义1.改革的特点。
刻学尤其是课堂教学,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因此,教学改革日益被提到改革日程上来。
我国在教学改革方面做了许多努力,但从总的形势来看,由于受应试教育和实践的深远影响,人才选拔的机制不完善,所进行的教育改革仍有许多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尚未能构造出一种真正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教学新体系,这些,既有教学改革本身不够到位的原因,也有受课程制约的因素。
因此,素质教育的成效还不够明显,教学实践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这些都是本次教学改革要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次教学改革,由于有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成效作为基础,有了深刻的反思,对存在的问题有了检讨与共识,因些可望有针对性地、实实在在地展开。
更为重要的是本次教学改革作为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进行的,新课程、新教材既在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一个很好的支撑点,同时对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可望教学改革有实质性的全方面的推进。
2.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究竟要改什么?)首先,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
其次,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先进的教育观念要通过先进的教育方式体现出来,教育观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方式转变中进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观念不转变,方式转变就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基础;方式不转变,观念转变就失去了归宿,失去了落脚点。
所以教学改革要重视观念改革的先导作用,又要重视方式改革的载体作用。
本次教学改革不仅要我们教师改革教育观念,还要改革我们教学方式、教学行为。
2024年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五篇)
2024年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范文通过对新课程培训的学习,我感觉受益良多,让我在教育教学方面有了更深切的感受,以下就是我的一点心得。
高中新课程的实施是我国高中教育战线上一场深刻的变革。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了教育理念、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很大的变化;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评价,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在这种背景下,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核心之一的化学学,对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和文化素养,尤其是人文素养,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现在我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八次课程改革。
新一轮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作为一名一直处在高中化学一线教学的教师,怎样做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走进新课程呢?一、理论学习与观念转变,是走进新课程的必然起点有不少教师认为,新课程理念高高在上,距离课堂实际太遥远,对课堂教学起不到具体的指导作用,其实这种想法是片面的。
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行动,一个人的教育教学行为往往受他的意识理念所支配。
因此理论学习与扎根课堂并不矛盾。
新课程理念,相对一线教师是陌生的,实施新课程,必须进行理念翻新,深刻领会其内涵精要。
观念不变,理念不明,根本无法走进新课程。
没有教育观念上的彻底转变,即使用上新教材新教法,新理念也只是停留在表层,甚至发生曲解,如果遭遇坎坷,还会拿出老一套来拯救。
所以有效地搞好理论学习,是进入新课程的第一重要关口。
二、研究新课标与新教材,提高把握新课程的能力研究新课标与新教材必须和比照旧大纲旧教材同时进行,这样才能在实施新课程的时候心中有数,知道哪些地方是更新的,哪些地方是保留的,哪些地方是舍弃的,才能更好地把握新课程的实施方向。
我个人观点是:在聆听专家进行新课程新教材的解析之后,组织教师将本学科新旧课标与教材中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列出,进行比较研究。
新课程改革给我的启示
“一个都不少”——请把眼光投向学习后进生期末竞赛的小结会上,我给班上一向成绩不合格的小黎发了一份跟100分的优秀生同样的奖品,顿时,班上沸腾起来,同学们议论纷纷,向小黎投以羡慕而又不解的眼光,小黎脸红了,但在我鼓励的眼光下,他自信地笑了。
继而,其他同学不约而同地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
虽然小黎只取得B(良)的成绩,但他印证了我这一学期以来对后进生转化的一系列措施的成效,同时,他也给了我一个重要的启示:“一个都不少”,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把眼光投向后进生,你将体会到他们进步的无限喜悦。
一、小黎取得的进步给我的启示之一转化学习困难生首先要消除他们在学习上的无力感,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一)消除无力感。
接触学习困难生的过程中,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他们在长期的挫折中产生了学习无力感,觉得自己对学习无能为力,或无所适从,自己的反应无效,前景无望,即使努力也不能取得成果,就是所谓的“结果不可控状况”,严重影响后来的学习。
学习中不可控状况是无力感的环境条件,为了消除这种无力感,首先,教师要提供一定的环境条件,给学习困难生定下具体的小目标,让他们觉得只要努力就能获得相应的成果;其次,对后进生在课堂上做出的点滴良好的反应都要给予及时的评价和反馈,一些学习差生虽然学习努力但是就是不如优秀生,很多老师可对他们只是嗤之以鼻,但我发觉对他们的批评,只会使情况更差,他们会自暴自弃,灰心丧气,近期,我改变以往的做法,只要他们与自己对比,进步一分,我都给予肯定,这样,情况跟小黎差不多的学生的脸上逐渐出现自信的光芒;第三,就是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首先是结合他们的实际明确适当的目标,例如:每天记住五个单词,就能在红花榜上加分。
其次是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增强自信心,相信耕耘最终会带来收获。
(二)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1、让学习困难生更多地体验到成功,对学习差生定下适中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过去几年,一刀切的评分标准打击了他们,使他们丧失了信心,我现在放低对他们的尺度,只要他们有点滴的进步,就表扬他们,,特别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效果最好。
杜威的_经验_思想及其对我国新课改的启示
杜威的“经验”思想及其对我国新课改的启示汤慧丽 刘广利(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摘 要:在杜威的教育理论中,“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尤其是经验论成为杜威教育理论的一块基石,也是他教育哲学的核心。
杜威“经验”思想的提出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克服了当时美国传统教育面临的困境。
在我国新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同时,也不免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因此,现在用杜威的“经验”思想反思我们现行的课程改革,我们必须要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生活;重视学生的过程体验;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关键词:杜威;经验;新课改约翰・杜威(1859-1952)是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更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他的教育理论对世界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
尤其是对中国,通过蔡元培、胡适、陶行知等教育家大力传播,再加上杜威亲自来华宣传,他的教育思想在中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在杜威的教育理论中,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尤其是经验论成为杜威教育理论的一块基石,也是他教育哲学的核心。
因此,在进行新课改的今天,再次研究杜威的“经验”思想对我们仍有很大裨益。
一、杜威提出经验思想的背景杜威生活在美国资本主义迅猛发展的年代。
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及大量移民的纷至沓来要求教育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需要。
而在美国的教育领域中,学校的制度、课程、教学方法还是沿袭欧洲旧传统,形式主义占统治地位,传统教育的合理化束缚了对人创造性的培养。
再加上传统的哲学“二元对立”和美国传统的教育又极大影响了儿童身心的发展。
面对教育上这两大课题(使美国学校和美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合拍;使美国学校和儿童以及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合拍。
)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改组”的“经验”思想。
西方教育哲学里,一直存在关于理性与经验的争论,此消彼长没有定论。
到了现代,杜威又加入其中。
杜威的经验思想是在黑格尔、詹姆士和达尔文等人的影响下联系美国的教育现状,在长期研究和批判传统教育中形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经验对我们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启示
摘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新课改下,山东教育作为“领跑者”,山东作为教育强省,其先进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课程改革;学校特色;课堂文化;学习借鉴
2013年3月26至30日,广东省“新一轮百千万工程名教师培养对象”文理混合班一行43人,远赴山东考察学习了山东实验中学、章丘四中、青岛二中、青岛三十九中四所学校。
华师领导、老师精心组织安排,让这次学习活动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团队学习活动,所有行程全部是考察学习内容;所选学校既是山东名校,成绩突出、特色彰显,也愿意与广东同仁真诚交流;学习内容形式多样,有山东省教育厅领导的高端专题报告、有广东山东两地名师同课异构及评课、有名校专题讲座、特色项目参观、校史文化参观、校园建设参观、分学科教师交流等等。
关键是山东名校办学成就显著、特色鲜明,山东名师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让我们备受教益,为我们在“十八大”新的起点上新一轮课程改革增添了动力并指明了方向。
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我的山东之行心得体会,望能给广东教育同仁一点借鉴。
一、山东省政府强势主导,推进课程改革取得重大成就
从2008年起,山东省连续获得国家教育创新特别贡献奖、教育部规范办学特别奖、2011年实施素质教育入选中组部干部培训案例等。
山东课改成就为什么那么大?山东教育形势为什么那么喜人?山东为什么名校名师辈出?山东文化底蕴深厚,山东师资力量强,
山东的学生读书刻苦,这些可能是我们想到的一些原因。
但是,我个人觉得,山东省政府主导,强力推进高中课程改革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山东省规范办学行为,落实素质教育主要体现为:1.政府主导,省级统筹
全省一盘棋,全省齐步走,全省统一抓。
遇到地方政府阻力,遇到新闻媒体阻力等问题,由省政府出面解决。
2.依法治教
2007年起进行系统整合,出台中小学规范办学法规,加大问责力度,处理一大批学校,有效制止不规范办学行为,在规范过程中是只有教育主管部门负责,纪律检查部门参与问责。
3.坚持课程核心
在征求教育部意见后,对课程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删订,大力打进选课走班制度,基本全面推进,严格规定高二不准分文理班,有些学校,如:青岛二中高中三年都不分文理班。
以《课程实施水平评价制度》《学科指导制度》《课程网络管理制度》等法规文件保证改革的顺利推进。
二、山东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建设的确有特色
我们参观学习了2所特色学校,章丘四中和青岛39中。
艺术教育是青岛39中的特色,表演艺术人才层出不穷,唐国强、倪萍、王绘春、赵娜、王静、张山、陈好等一大批影视明星均出自39中,学校因此被誉为“表演艺术家的摇篮”。
1994年,39中被山东省教委授予“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光荣称号。
2011年,学校合唱
团获得“全国中学生艺术大赛”一等奖,同年8月,学校民乐团在第29届世界艺术教育大会上成功举办了90分钟的专场演出,赢得国内外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
许多媒体将这称为“39中现象”。
该校始终在进行着素质教育的超前探索,以强化思想引领、开展社团活动和科技创新为途径,全面开展创新教育。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学校首创性地提出了“人人进社团,周周有活动,个个有特长”的思路,力争使每个学生在校三年形成二至三项特长。
目前,学校已经建立学生社团二十个,由于计划周密、管理到位、指导及时,收效显著。
在特色办学和打造学校特色方面,我们以前也做过很多努力,
但总觉得特色不够鲜明,对学校整体发展助力不够,通过山东之行,觉得青岛39中和章丘四中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之处不少。
1.要把创建学校特色和发展特色学校作为一种教育使命
特色的本质特征:人无我有——富于创造和首创性;人有我精——富有典型意义和推广价值。
特色的价值:特色是本质,特色是生命,特色是品牌。
学校特色不是可有可无的,一定的条件和环境,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高度认识特色重要性和长期坚持打造特色是每一所学校的必要课题。
2.特色项目与办学特色
特色项目:只是富有特色的一个项目而已。
它可是一个很具有独立性的项目,可以是少数学生参加的项目。
办学特色:有特色项目,且特色项目中蕴含的本质和精神已经成
为学校文化的精神和灵魂。
我们很多学校大多停留在特色项目创建层次,需要进一步升华为办学特色。
三、山东省学校文化建设特别是课堂文化建设进入到了新
境界
课堂文化是由学校文化决定的,一所学校有什么样的学校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课堂文化。
课堂文化决定了学生的生命质量,而生命质量又决定了教育的高度。
教育现代化不是设施的现代化,关键是人的现代化,学校文化是教育者观念的集中体现,课堂文化又是学校文化的核心。
1.现代课堂文化建设与教学目标定位关系恰当
山东实验中学王怀方老师、青岛二中于老师把教学目标放在学科素养上,站在哲学高度进行设计和教学。
开放包容、多元文化烙印在老师身上,同时也带给了学生。
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两位老师没有刻意去追求教学目标的全面,对所谓的三维目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面面俱到,而是抓住课魄,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往前探寻。
如:字、词、作者介绍等这些知识点,没有放在课堂上去解决,实际也是一种观念,即学生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就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学生的主体性不只是课堂上,而是整体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习惯。
2.课堂文化回归人性的需求
学生来课堂来干什么?探索世界,追求智力发展,这是我们成人
所想的,是高层次的需求。
而生理、安全、尊重这些需求,往往被忽略。
课堂上首先要有尊严感,人人平等,人格得到尊重,让每个学生都有安全感。
山东之行时间是短暂的,收获是丰富的。
山东教师执著的职业追求、学生乐观向上的求学精神、广大人民对教育的满意程度、各具特色的办学风格、全省规范办学的良好教育氛围等等方面让人耳目一新。
观教育学教学开视野,山东之行胜读万卷书。
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广东提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
现在,广东已是全国第一教育大省,但要成为教育强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山东过去十年的先进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作者单位广东省珠海市金海岸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