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封禅祭祀建筑的形态演变及其旅游文化开发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山封禅祭祀建筑的形态演变及其旅游文化开发价值[摘要]泰山封禅祭祀建筑,因历代帝王封禅祭祀泰山而建,以祭天祀神为基

本功能,以台坛、明堂、庙宇为主要形态,随帝王封禅祭祀的历史发展而演变。至今,泰山封禅祭祀建筑的最后形态——庙宇建筑,仍然得以完整保存,其历史文化价值依然是泰山旅游的核心价值所在。但是,封禅祭祀台坛建筑、明堂建筑却已经消亡,这是泰山文化旅游的一大缺憾。恢复封禅台坛建筑、明堂建筑,重现古代帝王封禅景观,将弥补泰山文化缺失的一环,使泰山封禅祭祀文化景观复归完整,具有巨大的旅游文化价值。

[关键词]泰山封禅;古建筑;旅游文化

泰山古建筑中的封禅祭祀建筑,是专为满足历代帝王封禅祭祀的需要而建,它们以祭天祀神为基本功能,以台坛、明堂、庙宇为主要形态,随帝王封禅祭祀的历史发展而演变。本文试以泰山封禅祭祀建筑三类形态的历史演变为个案,通过史料钩沉和泰山现有建筑遗存考察,探索中国古代帝王封禅祭祀建筑的发展历程,为当今泰山旅游文化开发提供依据。

1泰山封禅祭祀的台坛类建筑

泰山最早的封禅祭祀建筑,已难确证。《尚书·舜典》载:“(舜)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岳,柴。望秩于山川,肆觐东后。”[2]柴望之祭是否筑坛,尚无发现。“周制,十二年一巡狩。”[1]周天子祭祀泰山是否筑坛,也无明确记载,参考《礼记·祭法第二十三》中天子郊祀之制,云:“燔柴於泰坛,祭天也。瘗埋於泰折,祭地也。”泰坛为祭天之坛,在都城南郊。泰折为祭地神之处,在都城北郊。此与泰山封禅天地的方式相同,而明言祭祀的建筑为坛。以此类推,周代时,天子于泰山祭祀天地,应当有坛。

秦代古封禅坛遗址,是可考的泰山最早台坛类建筑,原建筑位于今泰山极顶玉皇庙前,今已为玉皇庙取代,只有一座石阙保存了下来,就是今玉皇庙前的无字碑。其后为西汉封禅坛遗址,在今玉皇庙北部。《史记·封禅书》记汉武帝封禅,“封泰山下东方,如郊祠太一之礼。封广丈二尺,高九尺,其下则有玉牒书,书秘。礼毕,天子独与侍中奉车子侯上泰山,亦有封。其事皆禁。明日,下阴道。丙辰,禅泰山下阯东北肃然山,如祭后土礼。……五色土益杂封。……封禅祠,其夜若有光,昼有白云起封中。”记载中至少有两个台坛建筑:泰山下的封坛、山顶的封坛。建材用五色土。大约建筑时用水润土以方便成型,所以坛封好之后,白天太阳照射,蒸发的水气自缝隙中冒出,成为“白云起封中”的景象,被捧为奇迹。从司马迁记载的建筑尺寸看,山下之坛是一座直径一丈二尺、高九尺的坛。这是关于泰山封禅祭祀台坛建筑规模最早的记载。

东汉时,关于泰山封禅祭祀台坛建筑形制的记载更加明确。《汉官马第伯封禅仪记》记光武帝刘秀封禅:“二十余步,得北垂圆台,高九尺,方圆三丈所,有两陛。人不得从,上从东陛上。台上有坛,方一丈二尺所。上有方石,四维有

距石,四面有阙。”此处所记东汉光武帝登封台,其位置在今玉皇顶玉皇庙山门处。台为圆形,直径三丈,其上建坛,方形,边长一丈二尺,上有方形石块。坛的西北、西南、东南、东北四角有距石,“长丈二尺,广二尺,厚尺半所”,而东、西、南、北四面各有一石阙,形制如今存秦石阙(无字碑)。马第伯描述的这一建筑,基座为圆形的台,其上为方形的坛,形制、大小有了明确的记载。

唐代国力强盛,封禅的投入也更加巨大,祭坛的形制也趋复杂,体积又有增大。《新唐书》记唐高宗封禅:“高宗乾封元年,封泰山,为圆坛山南四里,如圆丘,三壝,坛上饰以青,四方如其色,号封祀坛。”增加了壝三重,也就是在祭坛四周建了三重低矮的围墙。山顶所建圆形登封坛,“广五丈,高九尺,四出陛,一壝,号登封坛。”较东汉时的径三丈,扩张为径五丈,高九尺,符合“九五”至尊之数。而且周围也有一圈矮墙。如此庞大的体积,泰山极顶已经放不下,所以建坛地点改在了日观峰。“为降禅坛于社首山上,八隅、一成、八陛如方丘,三壝。”(同上)这是按照“天圆地方”之说,于社首山建方形降禅坛。其后唐玄宗封禅时延续了这一形制规格。《新唐书》记:“立圆台于山上,广五丈,高九尺,土色各依其方。又于圆台上起方坛,广一丈二尺,高九尺,其坛台四面为一阶。又积柴为燎坛于圆台之东南,量地之宜,柴高一丈二尺,方一丈,开上,南出户六尺。又为圆坛于山下,三成、十二阶,如圆丘之制。又积柴于坛南为燎坛,如山上。”(同上)其中山顶的登封坛,底层是径五丈、高九尺的圆台,上建边长一丈二尺的方坛。燎坛积柴的体积也有了明确记载。山下的封祀坛也明确记载为三层。

宋真宗封禅时,建于山顶的封祀坛与唐代略同,山下封祀坛与禅地的社首坛则更进一步。《宋史》载:“山上置圜台,径五丈,高九尺,四陛,上饰以青,四面如其方色;一壝,广一丈,围以青绳三周。燎坛在其东南,高丈二尺,方一丈,开上南出户,方六尺。山下封祀坛,四成,十二陛,如圜丘制,上饰以玄,四面如方色;外为三壝,燎坛如山上坛制。社首坛,八角;三成,每等高四尺,上阔十六步;八陛,上等广八尺,中等广一丈,下等广一丈二尺;三壝四门:如方丘制。又为瘗埳于壬地外壝之内。”山下的封祀坛变为四层,禅地的社首坛也为三层,其规模形制已经达到巅峰。

泰山所有古建筑中,历代帝王封祀之坛应当是地位最高的,然而,由于其损毁最彻底,所以现代反而湮灭无闻。考其毁坏原因有三:一是坛以土堆建而成,自然难以久存。如山下诸坛,多在封禅之后,渐渐颓圯,至现代仅存遗迹,至今日则全部毁形灭迹。唐高宗之封祀坛,又称舞鹤台,“民国间,坛犹存,当地居民呼曰‘南骨堆’,亦称‘焦赞台’。1942年日本侵略军在施家结庄河北修建飞机场,将坛铲平。故址在今迎春中学南门一带。”宋真宗之封祀坛,“新中国成立后,坛犹存,当地居民呼曰‘东骨堆’,又曰‘孟良台’。1959年,章家庄进行农田建设,将坛铲平。故址在今化肥厂一带。”宋真宗之朝觐坛,“坛、碑保存至新中国成立后。当地居民呼此坛曰‘南坛’,1970年后因扩建城区,坛平,故址在今开关厂一带。”二是被其他建筑夺址覆盖。如山顶台坛建筑,又因地狭神多,后来之权势大者,多强拆前人建筑,翻建为自家庙宇,所以玉皇顶之秦汉登封坛古代就没了遗迹。三是坛的文化属性所致。封禅诸坛,是为帝王封禅而建,依存于封禅制度的实行。它的文化属性单一,不具备其他文化功能,也无法转化为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