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35739ff551810a6f524866b.png)
GB 17269-2003 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2012-12-15 08:34:34)转载▼标签:杂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7 26 9 - 20 0 3代替G B 172 69 - 19 98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2003-04-17发布2003-11-01实施本标准 5.2 .2 ,5.2. 6 ,8.3 .3 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根据我国铝镁粉加工的实践经验,参考了美国防火协会NFPA480(镁颗粒、镁粉贮存、处理、加工》标准(1998年版)和NFPA651《铝切削、抛光及铝粉生产、处理》标准(1998年版)编写而成。
本标准代替GB 17269-1998《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本标准与GB 17269-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对部分章、节结构做了调整(1998年版的6,7,8,9,10分别对应本版的7,8,10,9,6);—一根据我国的生产实践增加了部分条款(本版的7.3.7);—根据NFPA480( 1998年版)和NFPA651(1998年版)删除了部分条款(1998年版的6.3.4)0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粉尘防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东北轻金属粉业公司、北京鑫利华镁粉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豪、于永芳、邓煦帆、昊长海、王洪进、李晓飞、才安。
本标准于1998年首次发布。
GB 17269- 2003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铝镁粉生产、贮运过程中的防爆安全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铝镁粉加工厂(车间)的设计、施工、生产、维修和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铝镁制品机械加工防爆安全技术规范》
![《铝镁制品机械加工防爆安全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ca94a6358fafab069dc02c1.png)
7.1应按照GB 50016的规定设置消防通道。
7.2应按照GB 50140的规定设置消防设施及灭火器材。
7.3灭火器材
7.3.1铝镁粉尘环境爆炸危险区应使用专用于铝镁及铝镁合金的灭火器(D级或冷金属)、覆盖剂进行灭火,不应使用水、A、B、C类灭火器灭火。
7.3.2灭火器材应放置于明显、容易取得的地方。
8.5铝镁粉尘环境爆炸危险区不得采用产生明火、高温、使用或释放可燃气体等生产作业方式及工艺。
8.6铝镁粉尘环境爆炸危险区不得设置存在发生爆炸危险的涂装烘干设备、空气压缩机、压缩空气贮罐、气瓶、加热及蒸汽系统等设备及装置。
8.7应阻隔水、湿气、易燃易爆气体及物质与铝镁粉尘接触。
8.8应每班清理粉尘,清理、收集的铝镁粉尘应装入专用的容器中,存放在隔离区域,必须采取防止粉尘遇湿自燃的防水、防潮措施。
GB 50019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8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 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Z/T192.1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
AQ 3009 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
3、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c)22区:在正常运行时,空气中的铝镁粉尘云一般不可能出现于铝镁粉尘环境中的区域,即使出现,持续时间也是短暂的。
4.3.2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应按铝镁粉尘的粉尘量、粉尘云爆炸极限和通风条件确定。
4.3.3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划为非爆炸危险区域:
(1)安装有良好铝镁粉尘除尘效果的除尘装置,当该除尘装置停车时,工艺机组能联锁停车。
6.2铝镁制品磨削、打磨、抛光、抛丸喷砂车间的厂房建筑物应独立设置,如果铝镁制品磨削、打磨、抛光、抛丸喷砂车间设置在联合厂房内,则应布置在联合厂房的外侧。
亚麻纤维加工系统、铝镁粉加工系统粉尘防爆要点
![亚麻纤维加工系统、铝镁粉加工系统粉尘防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84902fcc3186bceb19e8bb75.png)
亚麻纤维加工企业与铝镁粉加工企业粉尘防爆知识点《亚麻纤维加工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9881-2005)1.亚麻原料厂的生产过程称为亚麻初加工系统;亚麻纺织厂从打成麻加工成亚麻纱的生产过程中所有工序总称为亚麻纺纱系统。
2.用于敷设输送含前为、纤维粉尘及金属管道的地下沟道。
3.有亚麻纤维粉尘散发的场所,相对湿度不应低于65%4.应装备必要的监测仪器设备,定点定时的对车间和除尘系统和空气含尘浓度、温度、湿度、压力等进行检测,建立档案,以便及时了解系统的工作情况,研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改进措施或请有关部门协助定期监测。
5.有下部吸尘斗的设备在运行、检修时,应防止金属杂物掉入吸尘斗。
6.需要除尘的工艺设备,应着重看管易缠麻和有摩擦过热的部位。
发现异常状应立即停车,检查处理确认无隐患后方可开车。
7.亚麻企业的除尘室宜单独布置。
如与其他车间相连时,应设防爆墙相隔,并应有安全疏散通道及应急照明。
8.亚麻企业生产车间火灾危险类别属丙类。
亚麻企业除尘室(包括除尘风机室)的火灾危险类别属乙类。
9.通风机室、除尘室均应专用,不得兼作其他用途;不得布置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内。
10.除尘室应布置在直接对室外开门窗的附房或独立建筑物内,应采用框架结构,应采用不发生火花的地面,与相邻房间的隔墙应为防爆墙,防爆墙上不宜开孔洞或管线穿过。
11.除尘地沟应具有良好的防水防潮性能,以确保沟内干燥;寒冷地区室外部分的除尘地沟应做好顶板保温,以防沟内结露。
12.亚麻纤维加工企业的除尘室为20区,除尘内机室、尘杂加工车间为21区,梳麻间、前纺间、制麻间为22区。
13.亚麻纤维加工系统应设置符合工艺生产要求,保证安全生产的电气联锁,电气联锁包括:a) 除尘系统内各除尘设备之间的电气联锁;b) 除尘设备与工艺生产设备之间的电气联锁;c) 除尘系统的紧急停车。
14.20区、21区、22区内电气线路应选用铜芯电线或铜芯电缆。
15.亚麻纤维加工系统的设备、机架、除尘管道的金属外壳应直接接地,或直接与接地干线连接。
粉尘防爆安全操作规程
![粉尘防爆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d1ab5aaa76e58fafbb00393.png)
粉尘防爆安全操作规程1、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本公司存有粉尘爆炸危险场作业人员的安全作业。
2、岗位安全作业职责2.1、负责本岗位日常的粉尘清理,做好交接班的粉尘清扫记录;2.2、负责本岗位设备操作或其他作业,在作业和故障排除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安全操作,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2.3、负责本岗位事故和紧急情况的报告和现场处置。
3、岗位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粉尘未及时清理,形成粉尘云或粉尘层,遇引火源引起燃烧或爆炸,伤及作业人员及周边人员。
爆炸造成重企业大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4 、劳动防护用品穿戴要求4.1 作业人员应穿戴防静电工作服及防尘口罩。
4.2离开岗位后,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对身体及衣服上粘附的粉尘进行彻底清理,并及时清洗身体接触粉尘的各个部位,避免粉尘吸入体内。
5 作业安全要求5.1作业前准备安全要求5.1.1检查粉尘是否进行认真的清扫,符合要求后在交接班上签字确认。
5.1.2检查除尘系统是否工作正常。
5.1.3消防设施、器材是否明显且便于取用。
5.2 作业过程安全操作要求5.3 作业后的作业安全要求6 岗位应急要求6.1现场作业人员发现粉尘火灾爆炸事故的征兆,以及发生粉尘火灾爆炸事故后,应当依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立即停机,切断现场所有电源开关,通知现场及附近人员紧急撤离事故现场,并立即向公司(工厂)相关负责人报告。
6.2安全员或现场管理人员应当立即组织事故现场人员疏散,开展自救工作,并向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6.3铝镁合金粉尘发生事故不得使用干粉灭火器,水,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6.4周边发生火险时,应立即停机断电,使用周边的灭火器进行灭火,并同时报告车间当班带班人员(带班室电话-----);处置无效时立即撤离现场,按现场指示标识疏散到工厂东北大门处集合。
铝镁粉尘防火防爆制度
![铝镁粉尘防火防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1981b28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99.png)
铝镁粉尘防火防爆标准操作流程
03
定期对工作区域进行粉尘清理,保持设备清洁,防止粉尘堆积。
操作流程图解
粉尘清理
对生产设备和通风设施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转,通风设施完好无损。
设备检查
在生产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识,提醒员工注意防火防爆事项。
安全警示
操作流程规范
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不得擅自省略或更改步骤。
定期整理和保存相关文件和记录,以备查验和追溯。
记录的填写与保存
定期进行铝镁粉尘防火防爆检查,确保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对记录进行检查和审核,以确保记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检查与审核
THANK YOU.
谢谢您的观看
02
火源管制
严格控制明火、火花和静电等火源,如制定动火作业规范、配备灭火器材等。
对防火防爆管理小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防火防爆意识和技能。
管理人员培训
对员工进行防火防爆知识宣传和教育,提高员工的防火防爆意识和自救能力。
员工教育
定期组织防火防爆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应急演练
培训和教育
安全检查表应涵盖生产现场的各个方面,包括设备、通风、警示标识等。
检查表内容全面
安全检查表应简洁明了,方便操作人员快速了解和掌握防火防爆要求。
检查表简洁明了
安全检查表应定期更新和维护,以适应生产现场的变化和防火防爆要求的变化。
检查表更新维护
安全检查表
铝镁粉尘防火防爆风险评估与控制
04
风险识别和评估
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
在关键位置设置感烟、感温等报警装置,以便及时发现火源和爆炸。
铝镁制品机械加工粉尘防爆安全技术规范 (2)
![铝镁制品机械加工粉尘防爆安全技术规范 (2)](https://img.taocdn.com/s3/m/0ff97e90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eb.png)
铝镁制品机械加工粉尘防爆安全技术规范1.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铝镁制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铝镁制品机械加工过程中,粉尘防爆安全问题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粉尘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容易积聚,并且具有极高的爆炸性,一旦发生粉尘爆炸事故,将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维护生产安全,本文将介绍铝镁制品机械加工粉尘防爆安全技术规范。
2. 机械加工粉尘防爆安全的基本原则铝镁制品机械加工粉尘防爆安全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护、风险评估和科学管理。
具体要求如下:•预防为主:通过改善工艺、优化设备和制定安全操作规程等措施,避免产生和积聚粉尘的可能。
•综合防护:通过采取安全防护设施,如防爆隔离、通风系统、自动监控和报警系统等手段,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风险评估:对机械加工粉尘防爆安全的风险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安全措施的有效性。
•科学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培训员工、安全意识教育、事故应急预案等,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 机械加工粉尘防爆安全措施为了有效防范铝镁制品机械加工粉尘的爆炸风险,以下是一些重要的防护措施:3.1 设计安全防护设施•设计安全防护设施时应考虑粉尘的产生、积聚和扩散情况,确保设备的结构和材质能够承受粉尘爆炸的压力和冲击力。
•机械加工设备的电气部分应采用防爆电气设备,确保设备在发生粉尘爆炸时能够安全运行。
•设备操作间应具备足够的通风条件,保持良好的空气流通,减少粉尘的积聚和浓度。
3.2 粉尘收集和处理•定期清理机械加工设备和操作间的粉尘,确保粉尘不会积聚过多。
收集的粉尘应储存在防爆容器中,并定期进行处理和清理。
•使用合适的粉尘收集和过滤设备,确保粉尘在产生过程中能够被有效地收集和处理,避免粉尘的扩散和积聚。
3.3 安全操作规程和培训•制定并严格执行铝镁制品机械加工的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各种作业环节的安全要求和操作步骤。
•对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包括粉尘防爆安全知识、操作技能和紧急救援措施等,使员工具备必要的安全意识和能力。
GB 15577-2018《粉尘防爆安全规程》(2019-6-1实施)
![GB 15577-2018《粉尘防爆安全规程》(2019-6-1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bcb30e90941ea76e58fa04b7.png)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国家标谁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 GB 15577 2018
前
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按照 GB/T 1.1 — 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GB 15577 — 2007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与 GB 15577 — 2007 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GB 15577 — 1996 、 GB 15577 — 2007 。
I
— GB 15577 2018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粉尘防爆安全总则、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建(构)筑物的结构与布局、防止粉尘云与粉 尘层着火、粉尘爆炸的控制、除尘系统、粉尘控制与清理、设备设施检修和个体防护。
本标准适用于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工程及工艺设计、生产加工、存储、设备运行与维护。 本标准不适用千煤矿井下、烟花爆竹、火炸药和强氧化剂的粉尘场所。
爆炸初始阶段,通过物理化学作用扑灭火焰,使未爆炸的粉尘不再参与爆炸的控爆技术。
3.6 隔爆 explosion isolation
爆炸发生后,通过物理化学作用扑灭火焰,阻止爆炸传播,将爆炸阻隔在一定范围内的技术。
3.7 泄爆 venting of dust explosion
围包体内发生爆炸时,在爆炸压力达到围包休的极限强度之前,使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燃烧产物 和未燃物通过围包体上预先设置的薄弱部位向尤危险方向泄出,使围包体不致被破坏的控爆技术。
全疏散通道应保持畅通,疏散路线应设置应急照明和明显的疏散指示标志。
5.7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应严格控制区域内作业人员数扯,不得设有休息室、会议室等人员密集场所,与
其他厂房、员工宿舍等应不小千 GB 50016 规定的防火安全距离。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2018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2018](https://img.taocdn.com/s3/m/361ffb6219e8b8f67d1cb927.png)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2018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粉尘防爆的安全总则,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建(构)筑物的结构与布局、防止粉尘云与粉尘层着火、粉尘爆炸的控制、除尘系统、粉尘控制与清理、设备设施检修和个体防护。
本标准适用于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工程及工艺设计、生产加工、存储、设备运行与维护。
本标准不适用于煤矿井下、烟花爆竹、火炸药和强氧化剂的粉尘场所。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836.15爆炸性环境第15部分:电气装置的设计,选型和安装GB/T11651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12158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476.1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设备第一部分:通用要求GB/T15605粉尘爆炸泄压指南GB/T16758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要求GB/T17919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收尘器防爆导则GB/T18154监控式抑爆装置技术要求GB/T24626耐爆炸设备GB/T25445抑制爆炸系统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8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可燃性粉尘:在大气条件下能与气态氧化剂(主要是空气)发生剧烈氧化反应的粉尘、纤维或飞絮。
3.2爆炸性环境:在大气条件下,可燃性粉尘与气态氧化剂(主要是空气)形成的混合物被点燃后,能够保持燃烧自行传播的环境。
3.3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存在可燃性粉尘和气态氧化剂(主要是空气)的场所3.4惰化:向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场所充入惰性物质,使粉尘/空气混合物失去爆炸性的技术3.5抑爆:爆炸初始阶段,通过物理化学作用扑灭火焰,使未爆炸的粉尘不再参与爆炸的控爆技术3.6隔爆:爆炸发生后,通过物理化学作用扑灭火焰,阻止爆炸传播,将爆炸阻隔在一定范围内的技术。
2003-00-00 实施 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7269-2003
![2003-00-00 实施 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7269-2003](https://img.taocdn.com/s3/m/89ac3f6daf1ffc4ffe47ac9f.png)
GB 17269- 2003本标准 5.2 .2 ,5.2 .6 ,8.3 .3 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根据我国铝镁粉加工的实践经验,参考了美国防火协会NFPA480((镁颗粒、镁粉贮存、处理、加工》标准(1998年版)和NFPA651《铝切削、抛光及铝粉生产、处理》标准(1998年版)编写而成。
本标准代替GB 17269-1998(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本标准与GB1 7269-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对部分章、节结构做了调整(1998年版的6,7,8,9,10分别对应本版的7,8,10,9,6);—根据我国的生产实践增加了部分条款(本版的7.3.7);—根据NFPA480( 1998年版)和NFPA651(1998年版)删除了部分条款(1998年版的6.3.4).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粉尘防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东北轻金属粉业公司、北京鑫利华镁粉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豪、于永芳、邓煦帆、吴长海、王洪进、李晓飞、才安。
本标准于1998年首次发布。
CB 17269- 2003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铝镁粉生产、贮运过程中的防爆安全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铝镁粉加工厂(车间)的设计、施工、生产、维修和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 247 6.1 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用外壳和限制表面温度保护的电气设备GB /T 1 5605 粉尘爆炸泄压指南GB /T 1 7919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收尘器防爆导则GB 5 005 7 建筑物设计防雷规范GB 5 0 05 8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J 1 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460a7c23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c8.png)
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为了保障铝镁粉加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预防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铝镁粉加工过程中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
所有工作人员需严格遵守本规程的要求,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一、工作环境的安全1.1 确保加工车间的通风良好,经常清理和清洁工作场所,防止粉尘的积聚。
1.2 建立有效的向下排风系统,保持空气流通畅通。
1.3 定期对加工车间进行通风解毒设备的检测和维护。
二、防尘措施2.1 铝镁粉加工过程中,所有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防尘口罩和防尘眼镜。
2.2 工作人员需要经常清理工作区域和操作设备,防止粉尘积聚。
2.3 在工作区域内放置吸尘设备,及时清理和收集粉尘。
三、设备安全3.1 所有加工设备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3.2 在加工设备上设置粉尘收集设备,及时清理和收集粉尘。
3.3 铝镁粉加工过程中,禁止使用易燃易爆物质和开放火源。
四、火灾防护措施4.1 加工车间中必须安装火灾警报器和灭火设备,以便及时发现并扑灭火灾。
4.2 禁止在加工车间内吸烟和使用明火。
4.3 加工车间内必须定期进行火灾应急演练,确保每个人都熟知逃生和灭火方法。
五、紧急应急措施5.1 所有工作人员必须熟悉应急逃生通道和集合点。
5.2 在加工车间内设置应急电话,以便紧急情况下能及时呼叫救援。
5.3 加工车间内必须配备急救箱和急救人员,以应对紧急情况。
六、培训和教育6.1 新员工入职前,必须接受相关安全培训,并通过考核。
6.2 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6.3 加工车间内必须张贴安全宣传标语和安全提醒图标,提醒员工注意安全。
七、安全管理责任7.1 加工车间的管理人员必须负责制定和落实安全规程,并确保员工遵守。
7.2 对于违反安全规程的员工,管理人员有权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7.3 加工车间内必须设立安全巡检岗位,定期进行安全巡查和记录。
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完整
![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b38fed4259eef8c75ebfb34e.png)
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前言本标准根据我国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的实践经验,参考采用了美国NFPA651《铝粉生产标准》(1993年版)和美国NFPA480《镁粉生产、运输和贮存标准》(1993年版)编写而成。
本标准由全国粉尘防爆标准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标准由冶金工业部安全环保研究院负责起草,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安环部、东北轻合金加工厂、洛阳有色金属加工设计研究院、西北铝加工厂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其中、周豪、赵丹力、李晓飞、卢大通、赫崇富、刘守斌、王光立。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铝镁粉生产、贮运过程中的防爆安全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铝镁粉加工厂(车间)的设计、施工、生产、维修和管理。
本标准不适用于铝镁制品加工过程。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2476.1—90爆炸性粉尘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粉尘防爆电气设备GB15577—1995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T15605—1995粉尘爆炸泄压指南GB50058—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铝镁粉aluminium and magnesium powder任何粒径小于420(m的铝镁或铝镁合金颗粒。
3.2铝镁粉加工themanu facture of aluminium and magnesium powder通过特定的工艺,将金属铝、金属镁及其合金加工成为细微颗粒的过程。
3.3.铝镁粉防爆the prevention and protection of dustex plosiono faluminium and magnesium powder预防铝镁粉燃烧、爆炸发生和当燃烧或爆炸发生时使损失减小的技术。
4管理4.1厂长应清楚本厂所有铝镁粉爆炸危险场所的情况,并采取能有效控制铝镁粉爆炸的防爆措施。
铝镁制品机械加工粉尘防爆安全技术规范AQ4272-2016
![铝镁制品机械加工粉尘防爆安全技术规范AQ4272-2016](https://img.taocdn.com/s3/m/b0cadd245a8102d276a22fc6.png)
ICS 13.100C 6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准AQ 4272—2016 铝镁制品机械加工粉尘防爆安全技术规范 Safety specifications for prevention of dust explosions from themechanical processing of aluminum and magnesium products(报批稿)2016-08-29发布 2017-03-01 实施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发 布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一般要求 (2)5 粉尘爆炸环境危险区域 (3)6 建(构)筑物的布局与结构 (4)7 防火及消防设施 (4)8 电气防爆安全 (5)9 除尘系统防爆安全 (5)10 机械加工设备安全 (9)11 作业安全 (9)12 粉尘清理 (10)13 安全管理 (10)前言本标准除1、2、3章及5.1、5.2、6.2a)、9.2.4c)、9.4.2、9.5.1.1、9.5.1.6、9.5.1.7、9.7.3a)、10.4c)外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监管四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粉尘防爆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8/SC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金方圆安全技术检测有限公司、广东省安全生产协会、海南省安全生产协会、格力电器(中山)小家电制造有限公司、广州汽车集团零部件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孟宪卫、冯桂深、孟婷婷、周耀、邱德诚、汤彩成、林伟佳、王艳红、冯刚、杨戈。
铝镁制品机械加工粉尘防爆安全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铝镁制品机械加工过程的粉尘防爆措施,以及防火安全、设备及设施安全、作业安全、粉尘清理和安全管理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铝镁制品机械加工的车间、场所及设备和设施。
《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120b844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71.png)
《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一、引言铝镁粉是一种常见的粉尘爆炸危险物质,对加工场所和工人的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为了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的安全规范,以确保加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二、风险评估与管理1. 首先进行风险评估,了解铝镁粉加工过程中爆炸的潜在风险,包括粉尘积聚、静电积聚、火源等。
2. 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防爆措施,包括防爆设备、防爆控制系统的安装和维护,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
三、场所布局与设计1. 加工车间应合理设置通风装置和粉尘抽收设备,确保粉尘能够及时排出,减少积聚可能性。
2. 各种加工设备的布局应符合防爆要求,设备之间的间距应满足操作、维护、清理的需要。
四、职工安全培训1. 新员工加入前应进行安全培训,包括防爆知识培训和操作规程培训。
2.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风险控制1. 采取相应的防爆设备和安全控制系统,如爆炸防火器、防爆电器设备等。
2. 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及时维修、更换老化设备。
六、粉尘处理1. 定期清理粉尘,避免过多积聚。
采用吸尘设备或湿式清理方法。
2. 避免粉尘暴露在可燃气体源、火源附近,严禁在粉尘堆积的地方进行易燃易爆作业。
七、防火安全1. 加工车间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对于易燃易爆物品应按规定进行专门存放。
2. 建立防火检查制度,每月进行一次防火巡查,并及时处理隐患。
八、急救措施1. 建立健全的急救制度,明确各急救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2. 提供急救设备和急救知识培训,确保发生意外时能做到及时有效的急救处理。
九、应急预案1. 制定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火灾应急预案和救援预案。
2. 安排专门的应急小组,负责处理突发事件,提供紧急救助。
结论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是保障员工安全和工作环境安全的重要措施。
通过制定和执行本规程,能够有效防范和控制铝镁粉加工粉尘引发的爆炸事故,保证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铝镁制品机械加工粉尘防爆安全技术规范
![铝镁制品机械加工粉尘防爆安全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f624b25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99.png)
铝镁制品机械加工粉尘防爆安全技术规范
一、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铝镁合金加工机床加工时由加工粉尘产生而构成爆炸威胁的工作环境。
二、定义
1. 具有氧化性、腐蚀性、有毒性、可燃性和易发热性的加工粉尘:由铝镁合金加工机
床加工时产生的尘埃,具有比空气密度更大、易悬浮在空气中的特性,具有复合化学性质。
2. 铝镁合金加工粉尘防爆安全技术规范:通过设置合理的技术措施和管理要求,防
止由铝镁合金加工产生的加工粉尘引发爆炸、着火、污染等事故发生。
三、基本要求
1. 设计理念
(1)建立“铝镁合金加工机床加工粉尘防爆安全技术规范”,执行和实施严格的规范;
(2)规定必须按照本规范的要求,进行安全操作和技术管理;
(3)规定要完善粉尘防爆技术措施:包括机床的外型、装配工艺、电气设备、控制器、传动设备和附加部件;
(4)规定部件上必须使用联锁装置,确保防爆安全;
(5)规定设备内部控制器必须实现抽气和拖动式抽气、过滤收集处理、除尘抽吸等
功能;
(6)规定机床必须安装覆盖物,用于防止过健康危害性的受污染空气散播;
(7)规定严格的有效的维护保养标准,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2. 安全设施
(1)机床必须安装抽气装置,用于清除机内无害粉尘;
(2)机床室内必须设置火灾监控系统,用于及时发现有火警;
(3)机床室内必须安装安全逃生门,为现场人员或设备缺乏安全保护。
四、附录
铝镁合金加工机床加工粉尘防爆技术规范属于办公室安全管理规范的一部分,应遵守、执行和实施本规范的全部条款,以确保工作区域的空气污染降至最低限度,并有效防止爆炸、火灾等事故的发生。
铝镁粉尘防火防爆制度
![铝镁粉尘防火防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7786112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44.png)
铝镁粉尘防火防爆制度一、铝镁粉尘防火防爆制度的必要性铝镁粉是一种紧要的粉末冶金材料,广泛应用于飞行器、航天器、地质勘探、核工业等高科技领域,也是制备氧化铝、合金、催化剂等材料的关键原材料。
但铝镁粉尘是一种具有极高爆炸性的不安全物品,它在空气中形成的积尘易于引起火灾、爆炸。
因此,为了保障生产安全和人身安全,订立防火防爆制度显得尤为紧要。
二、铝镁粉尘防火防爆制度的内容1.组建管理机构。
铝镁粉尘生产企业应当建立由专职人员构成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防火防爆工作的实施和监督。
2.订立安全管理制度。
铝镁粉尘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对涉及铝镁粉尘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的各项安全措施进行规范。
3.设施建设。
铝镁粉尘生产企业应当依据生产规模和生产工艺特点,建设符合国家标准的防火防爆生产厂房。
防火防爆相关设备、管道、电气设备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测。
4.安全性能评估。
铝镁粉尘生产企业应当适时评估生产场所、设施和设备的安全性能,除去安全隐患。
5.培训教育。
铝镁粉尘生产企业应当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于防火防爆的认得和应急处置本领。
6.生产管理。
铝镁粉尘生产企业应当依据防火防爆相关规定,合理布置生产计划,避开防火防爆风险。
7.应急预案。
铝镁粉尘生产企业应当订立防火防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程序和责任人,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器具,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适时处理。
8.检查评估。
铝镁粉尘生产企业应当定期进行自查和检修,对于发觉的问题适时整改。
三、制度管理体系为了保证防火防爆制度的有效性和实施效果,铝镁粉尘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制度管理体系,包括制度订立、宣扬、执行督导和效果评估等环节。
制度订立阶段,应当由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制度订立,定期检查制度的更新和完善;宣扬阶段,应当由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组织员工进行集中宣讲,并以不同形式进行宣扬教育,以确保全员知晓并以实际行动落实到位;执行督导阶段,应当由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对企业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并为制度执行不力的企业予以惩罚,以强制其执行制度;效果评估阶段,应当由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对企业的防火防爆制度和实践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发觉不足适时进行完善。
粉尘防爆安全操作规程
![粉尘防爆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28fdd061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7e.png)
粉尘防爆安全操作规程粉尘防爆安全操作规程本规程旨在科学预防和正确处理粉尘火灾爆炸事故,适用于本公司(工厂)粉尘车间(岗位)。
主要引用标准包括《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2007)和《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2003)。
职责和权限方面,公司(工厂)主要负责人应依规范要求设置粉尘作业场所,保证本规程规定的安全投入,并组织粉尘火灾爆炸事故应急救援,并向政府部门如实报告事故。
安全主任负责编写、监督本规程的落实,指导粉尘车间(工厂)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
车间主任(班组长)负责落实本规程中相关的事故预防措施,及时处置粉尘火灾爆炸事故。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依本规程规定和引用的相关规范,正确安装粉尘车间设备,敷设电气线路等,对相关安全设施及时检修,对规定的相关检测项目实施检测。
粉尘作业岗位人员应遵守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及时保养粉尘设施设备,检查本岗位消防器材和安全标志,保证应急通道的畅通,并报告事故隐患。
粉尘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方面,粉尘车间(岗位)应与其他建筑保持安全距离。
铝镁合金粉尘车间(岗位)应与其他车间保持10m以上的安全距离,且不得设置在多层厂房中。
粉尘车间门窗框架应为金属材料制作,安全门应向外开启。
应急疏散、救援通道应保护畅通。
粉尘车间应当配备灭火器材。
铝镁合金粉尘车间的灭火器材不可选用干粉灭火器,水剂型和泡沫型灭火器。
车间消防器材、安全标志应由岗位作业人员定期检查、维护,实施定置管理。
粉尘车间(岗位)应选用防爆型的电气设备、电气开关,导线敷设应选用镀锌管或水煤气管,达到整体防爆要求。
除尘器应符合防静电安全要求。
除尘设施应有阻爆、隔爆、泄爆装置。
除尘管道不应有降尘现象。
有异常现象,作业人员应当停止作业,并及时报告设备管理部门处理。
粉尘作业人员应由安全主任组织专门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粉尘作业人员应穿棉质工作服,不得穿化纤材料制作的工作服。
作业时应佩戴防尘口罩和护耳器。
粉尘车间(岗位)严禁烟火,杜绝各种非生产性明火,并应使用防爆功能或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铝镁粉尘防火防爆制度
![铝镁粉尘防火防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c2a3b21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1b.png)
06
应急处置与预案
火灾应急处置
发现初期火灾
一旦发现铝镁粉尘起火,应立即使用灭火器或水 源进行灭火,防止火势扩大。
紧急疏散
在确保人员安全的情况下,迅速疏散现场作业人 员,并通知附近居民和单位做好疏散准备。
启动应急预案
立即启动火灾应急预案,组织应急处置队伍,进 行灭火和救援工作。
爆炸应急处置
立即报警
05
防火防爆检查与维护
日常检查
每天至少进行一次防火防爆检 查,包括但不限于铝镁粉尘的 储存、使用和运输等环节。
对防火防爆设施进行日常检查 ,如灭火器、喷淋系统、报警 器等,确保其完好有效。
对员工进行防火防爆知识培训 ,提高员工的防火防爆意识和 能力。
专项检查
定期进行专项检查,对铝镁粉 尘的储存地点、使用场所、运
02
防火防爆管理制度
防火制度
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工作区域
培训员工掌握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能 够熟练使用灭火器和其他消防设备
在工作区域设置灭火器,并定期检查其 使用状态
严禁在工作时间吸烟或使用明火
定期检查火灾报警系统,确保其正常工 作
防爆制度
定期检查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确保其正常工 作
培训员工掌握防爆安全知识和技能,能够正 确使用防爆设备和其他防爆措施
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提高员工消防安全意识
01
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使员工充分认
识到防火防爆的重要性。
普及消防安全知识
02
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包括如何正确使用消
防器材、如何扑灭初起火灾等。
加强消防安全监管
03
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加强消防安全监管,提高员工对消防安全
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fb0fc04d0d233d4b14e69b5.png)
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前言本标准根据我国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的实践经验,参考采用了美国NFPA651《铝粉生产标准》(1993年版)和美国NFPA480《镁粉生产、运输和贮存标准》(1993年版)编写而成。
本标准由全国粉尘防爆标准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标准由冶金工业部安全环保研究院负责起草,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安环部、东北轻合金加工厂、洛阳有色金属加工设计研究院、西北铝加工厂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其中、周豪、赵丹力、李晓飞、卢大通、赫崇富、刘守斌、王光立。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铝镁粉生产、贮运过程中的防爆安全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铝镁粉加工厂(车间)的设计、施工、生产、维修和管理。
本标准不适用于铝镁制品加工过程。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2476.1—90爆炸性粉尘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粉尘防爆电气设备GB15577—1995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T15605—1995粉尘爆炸泄压指南GB50058—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铝镁粉aluminium and magnesium powder任何粒径小于420(m的铝镁或铝镁合金颗粒。
3.2铝镁粉加工themanu facture of aluminium and magnesium powder通过特定的工艺,将金属铝、金属镁及其合金加工成为细微颗粒的过程。
3.3.铝镁粉防爆the prevention and protection of dustex plosiono faluminium and magnesium powder预防铝镁粉燃烧、爆炸发生和当燃烧或爆炸发生时使损失减小的技术。
4管理4.1厂长应清楚本厂所有铝镁粉爆炸危险场所的情况,并采取能有效控制铝镁粉爆炸的防爆措施。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44a37b2102de2bd960588d8.png)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1、目的:为保障公司作业人员和财产安全,科学预防和正确处置火灾爆炸事故,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喷涂作业、油漆存储、车间场所(岗位)。
3、主要引用标准:《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 15577-2018)《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安全管理通则》(GB7691-2003)《涂装工业安全规程粉末静电喷涂工艺安全》(GB15607-2008)4、职责和权限:4.1公司主要负责人负责应保证本制度规定的安全投入,以及组织火灾爆炸事故应急救援。
4.2.公司管理课指导油漆存储、喷涂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
4.3车间主任(班组长)负责落实本制度中相关的事故预防措施,及时处置火灾爆炸事故。
4.4生产课负责依本制度规定和引用的相关规范,对相关安全设施及时检维修,对规定的相关检测项目实施检测。
4.5喷涂、存储作业岗位人员应遵守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及时保养喷涂、除尘设施设备,检查本岗位消防器材和安全标志,保证应急通道的畅通。
5、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5.1存储及喷涂车间门窗框架应为金属材料制作,安全门应向外开启。
应急疏散、救援通道应保护畅通。
5.2 存储及喷涂场所应当配备灭火器材。
车间消防器材、安全标志应由岗位作业人员定期检查、维护,实施定置管理;5.3 存储及喷涂场所(岗位)应选用防爆型的电气设备。
除尘器应符合防静电安全要求。
除尘设施应有阻爆、隔爆、泄爆装置。
除尘管道不应有降尘现象。
有异常现象,作业人员应当停止作业,及时报告生产课部门处理。
5.4喷涂作业人员应穿棉质工作服,不得穿化纤材料制作的工作服。
作业时应佩戴防尘口罩和护耳器。
5.5 存储及喷涂场所(岗位)严禁烟火,杜绝各种非生产性明火,并应使用防爆功能或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确需明火作业的,动火作业人员应依规定向公司安全责任人提出申请,经许可,落实相关安全作业措施后方可作业。
5.6 喷涂车间必须安装通风及除尘装置,并保证其状况良好。
5.7 存储及喷涂场所(岗位)设施设备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每周进行检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作者:GB 17269—1998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铝镁粉生产、贮运过程中的防爆安全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铝镁粉加工厂(车间)的设计、施工、生产、维修和管理。
本标准不适用于铝镁制品加工过程。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l2476.1—90 爆炸性粉尘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粉尘防爆电气设备GB l5577—1995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T15605—1995 粉尘爆炸泄压指南GB 50058—92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J 16—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铝镁粉 aluminium and magnesium powder任何粒径小于420μm的铝镁或铝镁合金颗粒。
3.2 铝镁粉加工 the manufacture of aluminium and magnesium powder通过特定的工艺,将金属铝、金属镁及其合金加工成为细微颗粒的过程。
3.3 铝镁粉防爆 the prevention and Protection of dust explosion of aluminium and magnesium powder预防铝镁粉燃烧、爆炸发生和当燃烧或爆炸发生时使损失减小的技术。
4 管理4.1 厂长应清楚本厂所有铝镁粉爆炸危险场所的情况,并采取能有效控制铝镁粉爆炸的防爆措施。
4.2 厂长应根据铝镁粉爆炸危险场所的特点,结合本规程,制定本厂粉尘防爆实施细则和安全检查表,并按安全检查表认真进行粉尘防爆检查。
厂级每季度不应少于一次,车间(或工段)每月不应少于一次。
4.3 气体、温度、压力等检测仪表应定期校验。
4.4 工厂应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和粉尘防爆教育,普及粉尘防爆知识和有关安全法规,使职工了解铝镁粉的爆炸性及爆炸条件,牢记事故开关、警报器、急救设施、防爆设施和避灾路线的位置、用途和使用方法。
对重点岗位职工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方准上岗。
4.5 厂房、库房等铝镁粉爆炸危险场所不应有非生产性明火。
主要生产厂房所用电气设备应是粉尘防爆型的。
4.6 安全、通风、阻爆、隔爆、泄爆等设施应完善有效,未经主管部门许可,不得拆除或弃用。
4.7 新建、改建或扩建铝镁粉加工厂(或车间)应进行安全评价。
4.8 铝镁粉厂房和库房内不应存放汽油、煤油、苯等易燃物。
4.9 铝镁粉厂房和库房不应有漏水现象且相对湿度不得超过75%;雷、雨、风天气应关闭门窗,防止产品潮湿和粉尘飞扬。
5.厂区布置及厂(库)房结构5.1 厂区布置5.1.1 铝镁粉加工厂与居民区、重要公路、非本厂专用铁路、高压输电线路等之间的距离应大于100m。
5.1.2 厂房的布置应便于房内人员疏散,不应布置成封闭的或半封闭的“口”字形、“门”字形等。
5.1.3 不同的生产工序应分别布置在至少相距15m的单独厂房中。
如两厂房的间距小于15m,则其相向墙面中至少应有一面墙能承受14kPa(表压)的爆炸压力,该墙壁不承重,不得有开口。
5.1.4 电动机、操作盘(台)等应安装在无粉尘爆炸危险的单独房间内。
5.1.5 库房布置应远离生产厂房。
中间库房与生产车间应有隔离带或隔离墙。
隔离带宽度不应小于30 m,用走廊连接;隔离墙应采用耐侧压、不承重结构。
5.1.6 厂(库)房两侧应设有宽度不小于3.5m的消防车道。
如无车道,应沿厂(库)房两侧保留宽度不小于6m的平坦空地。
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
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路面净宽及距建筑物的净高均不应小于4m。
5.1.7 厂区周围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无关人员不得进入。
5.2 建筑结构5.2.1 加工、包装、转运及储存铝镁粉的工房和库房宜为不带地下室的单层建筑。
5.2.2 铝镁粉加工与贮存的工房和库房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柱、梁的框架结构,墙不承重。
5.2.3 铝镁粉加工厂房内墙表面宜采用平整不易积尘和易清扫的结构,且不应向上拼接。
非整料构筑的墙体,墙面应用砂浆抹平,不得留有孔隙。
5.2.4 铝镁粉主加工车间,可根据需要分隔成若干小单元。
隔墙应采用耐侧压、不承重的非燃性材料构筑。
5.2.5 所有门、窗框架均应采用金属材料制作。
5.2.6 当工房内发生爆炸时窗户应能自动开启。
窗扇应在窗框顶部铰接,向外开启,并配有摩擦式窗闩。
5.2.7 每间厂房至少应有两个宽敞并彼此相隔一定距离的出口,厂房内工作地点到出口或楼梯的距离,单层不应超过30m,双层不应超过25m。
5.2.8 高架平台的通道应便于上下,危险时便于撤离。
5.2.9 工房内的地面或平台应采用硬质防滑导静电的非燃性材料制作,且不应有积尘接缝。
5.2.10 工(库)房屋顶不得漏水,宜采用“轻型”或“抗爆”结构。
5.3 运输通廊5.3.1 距离不超过15m的建筑物和主加工车间的小单元之间可用非燃性材料构筑的密闭通廊相连接。
5.3.2 通往铝镁粉工(库)房的密闭通廊,应根据GB/T15605进行泄压设计,同时应设防火门。
5.3.3 每条密闭通廊均应设一个通向外部的出口。
5.4 铝镁粉加工厂工(库)房布置与结构除应遵守本章规定外,还应遵守GBJ 16中相关条款。
6 设备与操作6.1 一般规定6.1.1 在铝镁粉生产和装卸过程中,应有防止静电放电和电气火花的措施。
6.1.2 在铝镁粉工房内,应使用防爆工具。
6.1.3 拆卸粉末加工、处理、收集、运输设备或设施时,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在室外,均应使用防爆工具。
6.1.4 从地面、设备等处清扫回收的粉料,在送回加工设备进行再加工前,应除去杂质。
6.1.5 在铝镁粉加工工房内进行焊接、切割等明火作业时,应遵守下列规定:a)有经安全负责人批准且经消防部门签字的作业证;b)作业开始前,设备应停止运转并彻底清扫设备内或作业场所的粉尘和易燃物并经检查确认;c)作业开始前,必须将盛有产品的捅(罐)全部运出工房;d)应将进行明火作业的区段与其他区段彻底隔离;e)在高处进行明火作业时,应有防止因火花飞溅而引起周围易燃易爆物质燃烧或爆炸的措施;f)进行明火作业期间,应有安全人员在场监护;g)进行明火作业期间和随后的冷却期间,不允许有粉尘进入明火作业场所。
6.1.6 进行各项工作时,不得使粉尘飞扬或泄漏。
6.2 设备6.2.1 装运铝镁粉的容器应用不产生火花的金属材料制作,且应加盖密封。
6.2.2 铝镁粉加工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a)应附有设备安全操作说明;b)轴承应防尘密封;c)应设过载保护装置;d)宜设联锁控制装置或对每个车间设紧急控制装置;e)内外应便于清扫,无粉尘积聚的孔隙;f)均应接地,避免静电积累;g)应采用密封良好的滚动轴承;h)应密封良好;严禁泄漏;i)存在有爆炸危险的设备,应有防爆措施。
6.2.3 应避免设备自身摩擦产生摩擦热。
6.2.4 在制粉设备的进料口,应设适当的格筛、磁性或气动分离器等装置,避免混入原料中的铁块等异物进入制粉设备。
6.2.5 铝镁粉加工厂应根据本厂设备运行状况,规定设备定检周期、停修时间和维修标准,并严格执行。
6.2.6 检修设备的施工单位应制定安全措施。
如需使用汽油、煤油、柴油等,还应制定专项安全措施,经主管部门和安全部门审定,主管负责人和安全负责人批准,由施工负责人执行。
6.2.7 检修用的材料、填料、润滑油等应符合有关规定。
如用新材料或其他型号、品号的材料作为代用品应经试验或经主管负责人审批。
6.2.8 检修时除拆卸指定的检修设备、指定检修的部位外,不得触动未经安全处理的其他设备。
6.2.9 检修设备施工单位,必须制定施工网络图,严格按程序分布作业,不得在一个工房内或一个系统内同时进行多部位检修。
6.3 操作6.3.1 铝镁粉工房内的粉尘浓度应控制在4mg/m3以下。
6.3.2 铝镁粉干磨时,应遵守下列规定:a)铝粉、铝镁合金粉干磨系统内应充氮气保护。
设备起动时保护气体中的含氧量为2%—5%。
经一段时间进入正常运转后,保护气体中含氧量,铝粉为2%—8%,铝镁合金粉为2%—6%。
当多次调整仍不能达到此数值时,应立即停车处理;b)球磨机出口气体和粉尘混合物温度:磨制铝粉不得超过80℃,磨制铝镁合金粉不得超过60℃;c)球磨机系统鼓风机运转时,入口的表压应保持200—1500Pa,当多次调整仍不能达此数值时,应立即停车处理;d)起动铝镁粉制粉设备前,应通知各有关岗位人员。
正常运转后,每隔30—60min应检查一次运转情况。
当各测点温度、压力或气体成分不符合规定时,应及时调整;如调整无效,应立即停车处理;e)球磨机和铝镁合金粉筛分机在起动或停车时,球磨间、筛分间不准有人,在运转过程中应关闭防爆门;f)当球磨机系统使用选粉机时,应检查选粉机的转子同外壳有无磨擦及异常现象;g)启动设备的顺序应为:选粉机、鼓风机、油泵、球磨机、给料机。
停车顺序相反;球磨机、鼓风机密封填料温度:磨制铝粉不超过75℃,磨制铝镁合金粉不超过65℃;h)更换密封填料前应停止设备运转,待系统温度降至30℃以下或室温时再更换填料。
更换填料时应备好定子油或机油,取下的填料应立即浸入油中;i)当处理球磨机系统堵料等工作需打开球磨机系统时,应使球磨机系统冷却30℃以下或室温时方准进行,处理堵料时防止粉尘飞扬,且应使用防爆工具。
6.3.3 铝粉抛光及铝镁合金粉筛分、破碎时,均应执行6.3.2条相关条款。
6.3.4 铝粉湿磨应遵守下列规定:a)在不与金属发生化学反应的液体中磨制铝粉时,磨制设备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采取泄爆措施的设备内充满空气;2)采取惰化措施的设备内含有足以氧化任何新生铝表面的氧气。
b)在不与金属发生化学反应的液体中制膏或对铝粉进行其他处理时,相应设备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在充满空气的设备中处理铝粉;2)在足以氧化任何新生铝表面的惰化气氛中处理铝粉。
c)在a)和b)中应维持露点大大低于冷凝点。
d)球磨机轴承应使用集电器电刷透过润滑油膜接地;e)溶剂处理场所应具有良好通风(自然或人工通风);f)溶剂泵或膏剂浆泵应安装当泵干运行时能自动停泵的装置。
6.3.5 粒化加工应遵守下列规定:a)严禁将潮湿的铝、镁锭加人熔炉或坩塌;b)加工过程中,溶炉、坩埚周围不得有火焰冒出;c)粒化前,应试风压、检查粒化室,确认安全后,再吹净扩散板上的铝镁粉尘,开动粒化室的风机。
然后进行粒化;d)粒化室内,不允许产生正压;e)发现火花喷出时,应立即停止粒化。
6.3.6 铣削法加工镁粉,铣削镁环的温度不得超过120℃。
6.3.7 给加工设备供料或泄料用的容器,应确保静电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