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校本课程教材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教材《绿色化学》-PPT精品文档135页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教材《绿色化学》-PPT精品文档135页
绿色化学化工
• 9 .海洋污染 目前,全球每年都有数十亿吨的淤泥、污水、
工业垃圾和化工废物等直接流入海洋,河流每年 也将近百亿吨的淤泥和废物带入沿海水域。 • 赤潮现象1.rm • 赤潮现象2.rm
绿色化学化工
• 10. 垃圾围城 固体废物侵占大量土地,对农田破坏严重;严
重污染空气和水体。 垃圾填埋产生的垃圾渗漏液呈红棕色或深黑色、
因为在舒适的环境中自然选择淘汰的机率越 来越小,使得大量基因变异产生的素质不高的基 因也能够遗传下去,最终导致人种的总体退化。
绿色化学化工
1.3 环境污染及治理工程
1. 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 急性危害:污染物在短期内浓度很高,或者几种污染物 联合进入人体可以对人体造成急性危害。 ﹡ 慢性危害:慢性危害主要指小剂量的污染物持续地作用 于人体产生的危害。如大气污染对呼吸道慢性炎症发病率 的影响等。 ﹡ 远期危害: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一般是经过一段较 长的潜伏期后才表现出来,如环境因素的致癌作用等。
加还会引起光化学烟雾,危害森林、农作物、建
筑物等,并会造成人的机体失调和中毒。
绿色化学化工
• 3.生物多样性减少
在地球上大约1000万~3000万的物种中,只有140万已 经被命名或被简单地描述过。当前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损失 的速度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快,鸟类和哺乳动物现在的灭 绝速度可能是它们在未受干扰的自然界中的100倍至1000倍。
大面积地砍伐森林,过度捕猎野生动物,工业化和城 市化发展造成的污染,植被破坏,无控制的旅游,土壤、 水、空气的污染,全球变暖等人类的各种活动是引起大量 物种灭绝或濒临灭绝的原因。
物种减少是人类的灾难。
绿色化学化工
• 4.酸雨蔓延
被称为“空中恶魔”的酸雨目前已成为一种 范围广泛、跨越国界的大气污染现象。酸雨会破 坏土壤,使湖泊酸化,危害动植物生长;会刺激 人的皮肤,诱发皮肤病,引起肺水肿、肺硬化; 会腐蚀金属制品、油漆、皮革、纺织品和含碳酸 盐的建筑。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教材《绿色化学》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教材《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化工
1851年,印第安索瓜米西族酋长西雅图—《西雅图宣 言》; 1962年,[美] 蕾切尔· 卡逊—《寂静的春天》; 1972年,罗马俱乐部 [美] 丹尼斯· 米都斯 等—《增长 的极限》; 1972年,[美] 芭芭拉· 沃德,勒内· 杜博斯 —《只有一 个地球》; 1972年,[美] 巴里· 康芒纳—《封闭的循环》; 1975年,[英] 彼得· 辛格—《动物解放》;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 未来》; 1991年,[美] 阿尔· 戈尔—《濒临失衡的地球》; 1992年,[美] 艾伦· 杜宁—《多少算够》; 1998年,[瑞士] 苏伦· 埃尔克曼—《工业生态学》。
• 3. 人类活动污染宇宙
人类在太空活动40年来,留在太空的垃圾如废弃卫星、 火箭残骸、爆炸碎片等已满布太空,数以百万计。这些高 速飘游的太空垃圾已成为危险的太空“飘流炸弹”,对在 轨道上运转的太空器造成了严重威胁。 1983年,苏联一颗核动力间谍卫星烧毁,反应堆中的 110磅放射性铀有80%被释放出来,使高层大气中的放射性 最强的铀235含量增加了50%。 由于实验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地球生物进入太空。这 些进入太空的生物,在受到强烈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照射 后发生突变,可能成为具有强烈毒性的生物。
绿色化学化工
• 3. 《寂静的春天》
1962年,美国科学家卡逊女士发表《寂静的 春天》,以通俗的笔法,提醒世人警惕过度使用农 药的恶果。
《寂静的春天》像是黑暗寂静中的一声呐喊, 唤醒了广大民众。
绿色化学化工
其他环保思想及经典著作
• 《人口原理》—— T.R.马尔萨斯 • • 1798年,T.R.马尔萨斯在《人口原理》一书中 根据资源有限,而人口按几何级数增长的情况,首 次提出人类应控制人口增长的思想。 • 北大校长马寅初教授在中国首次提出实施计划生育 国策。

【校本教材】高中化学校本课程教材:化学与食品化学

【校本教材】高中化学校本课程教材:化学与食品化学

校本教材名称:化学与食品化学高中高中化学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结合我校“明理”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学校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兴趣性、拓展性为主,发展学生个性为主要目标,让课程适应学生的需要,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的发展。

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以及丰富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带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与课程开发、管理、评价以及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充分利用学校的文化积淀、优厚的学校资源以及朱子故里丰富的图书资源与社区文化资源,引导学生继承、体悟和践履朱子理学中的伦理内蕴精髓,实现弘扬传统与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打造“明理”教育特色学校,积极做好化学课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与实施工作。

二、实施目标要实现“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这一课程目标,必须在利用教材这一课程资源的同时充分开发化学校本课程以弥补教材的不足,推动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

通过本次校本课程的研究学习,让同学们了解“生活中的化学”,在现实生活中,化学与之息息相关,可以说,我们每天都接触化学的有关内容,如衣、食、住、行都与化学有关,人们要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是离不开化学的。

三、课程内容1.绿色化学——一种新的化学理念。

2.酸雨。

3.居室污染——生命健康的隐形杀手。

4.化学废旧电池的利用。

5.日用洗涤剂和人类健康。

6 .酒与健康。

7. 氢能——人类发展的历史性选择。

8. 环境。

四、开发原则本校本课程的开发设计的指导思想主要是依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兼顾学生志趣与潜能的差异和发展的需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个性发展;帮助学生在已经获得知识的基础上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化学与生活》校本教材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化学与生活》校本教材

校本课程化学与生活目录:1、课题1-人每天需要的营养物质是什么2、课题2-生活必须物质--水3、课题3-碳酸饮料4、课题4-烟花爆竹烟火为何多姿多彩课题一人每天需要的营养物质是什么1、什么是营养和营养物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有人说某某物质(如鸡蛋)营养高、某某物质(如大白菜)营养低等说法。

其实这种说法不够严谨。

大家知道,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外界摄取食物,从中获取能量并合成自身组成细胞,吸取养分这个过程称为营养;可被吸收利用的物质,称为营养物质。

因此营养实际上是一个动态过程,而只有被生物体充分吸收和利用的物质才能称为营养物质,如果只是被吃进肚里而没有被吸收、利用的物质不能称为营养物质。

现在让我们比较一下鸡蛋和大白菜。

每100克鸡蛋中约含蛋白质10克、脂肪0.1克、碳水合物1克及钙19毫克、磷16毫克等;每100克大白菜中约含蛋白质0.8 克、碳水化合物1.5克、粗纤维0.3克、钙42毫克、磷25毫克、维生素c13毫克等。

鸡蛋中所含的蛋白质等某些营养物质固然超过了大白菜,但大白菜中某些营养物质含量却超过了鸡蛋,特别是粗纤维和维生素c 等物质,鸡蛋中根本没有,而大白菜中的含量却较为丰富。

再者,单就蛋白质而言,如果每天能吃250克大白菜,就可摄取蛋白质4克,这与一个鸡蛋(以50克计)所含蛋白质的量相差不大。

另外,如果一次吃某种食品(如鸡蛋)过多,会导致某些营养物质(如蛋白质)暂时摄入过量过剩的蛋白质不仅不能作为营养物质被身体消化、吸收、利用,反而作为废物排泄掉,从而有可能导致代谢障碍引发某些疾病,这些过剩的蛋白质也不能称为营养物质。

由此看来,鸡蛋和白菜各有千秋,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哪个营养价值高、哪个营养价值低。

既使是水,由于它是人体细胞组成成分最多者,因此也是人体需要量最多的营养物质,是最基本的营养要素。

在日常生活中只有食物多样化,才能均衡地摄取各种营养物质,让吃进肚里的食物成为名副其实的营养物质。

【校本教材】高中化学校本课程教材:化学与食品化学

【校本教材】高中化学校本课程教材:化学与食品化学

校本教材名称:化学与食品化学高中高中化学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结合我校“明理”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学校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兴趣性、拓展性为主,发展学生个性为主要目标,让课程适应学生的需要,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的发展。

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以及丰富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带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与课程开发、管理、评价以及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充分利用学校的文化积淀、优厚的学校资源以及朱子故里丰富的图书资源与社区文化资源,引导学生继承、体悟和践履朱子理学中的伦理内蕴精髓,实现弘扬传统与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打造“明理”教育特色学校,积极做好化学课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与实施工作。

二、实施目标要实现“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这一课程目标,必须在利用教材这一课程资源的同时充分开发化学校本课程以弥补教材的不足,推动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

通过本次校本课程的研究学习,让同学们了解“生活中的化学”,在现实生活中,化学与之息息相关,可以说,我们每天都接触化学的有关内容,如衣、食、住、行都与化学有关,人们要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是离不开化学的。

三、课程内容1.绿色化学——一种新的化学理念。

2.酸雨。

3.居室污染——生命健康的隐形杀手。

4.化学废旧电池的利用。

5.日用洗涤剂和人类健康。

6 .酒与健康。

7. 氢能——人类发展的历史性选择。

8. 环境。

四、开发原则本校本课程的开发设计的指导思想主要是依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兼顾学生志趣与潜能的差异和发展的需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个性发展;帮助学生在已经获得知识的基础上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级中学化学校本教材《化学与生活》

高级中学化学校本教材《化学与生活》

高级中学高一化备课组校本教材《化学与生活》目录玻璃简介 (3)漫话食醋 (7)陶瓷 (16)水泥 (22)胶水 (27)涂改液与生活 (32)豆腐 (34)酒 (37)玻璃简介考古资料表明,中国古代的玻璃制造工艺始于西周时期,历经绵延不绝的两千余年,至清代发展到顶峰,成为古代玻璃史上的鼎盛时期。

故宫博物院藏古代玻璃器4000余件。

从藏品的时代上看,战国到明清几乎不间断。

其中绝大部分藏品为传世品,尤以清代玻璃制品所占比例最大,约占整个藏品的90℅。

清代玻璃器又分宫廷制造与民间制造两大系列,宫廷玻璃器占其中的3/4。

宫廷玻璃代表了清代玻璃制作的工艺水平,是造办处玻璃厂按照皇帝的谕旨为皇家制作的各种玻璃器皿。

有清一代从康熙皇帝玄烨到末代皇帝溥仪,内务府官办作坊——造办处玻璃厂从未停止过玻璃的制造与生产。

玻璃厂建立后,清代的玻璃制作在皇帝和造办处管理大臣的统一指挥下走上了稳步发展的轨道。

据不完全统计,康熙朝已有单色玻璃、画珐琅玻璃、套玻璃、刻花玻璃和洒金玻璃等品种,雍正朝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描金玻璃。

单色玻璃是指用单一颜色玻璃吹制的玻璃器皿。

康熙朝的单色玻璃是对清以前玻璃制作工艺的继承与发展。

这时期的传世品,过去仅知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一件透明玻璃水丞。

雍正朝制作数量最多、器型最丰富的品种是单色玻璃,为当时的主流产品。

单色玻璃有“涅玻璃”与“亮玻璃”之分,“涅玻璃”是指不透明玻璃,“亮玻璃”是指透明玻璃。

珐琅是一种绘烧于金属胎、瓷胎和玻璃胎上的釉料,康熙年间从欧洲传入我国。

玻璃胎画珐琅是清代首创的玻璃装饰工艺,始于康熙朝,而康熙朝玻璃胎画珐琅的实物却一直杳无踪迹,无缘得见。

康熙朝玻璃制作工艺的另一创新是套玻璃的烧制成功。

所谓“套玻璃”是指由两种以上颜色玻璃制成的器物。

其制作方法有两种,一是在玻璃胎上满套与胎色不同的另一色玻璃,之后在外层玻璃上雕琢花纹;一是用经加热半熔的色料棒直接在胎上作花纹。

套玻璃是玻璃成型工艺与雕刻工艺相结合的产物,是玻璃制作工艺史上的重要发明。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教材绿色化学-精品文档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教材绿色化学-精品文档
大面积地砍伐森林,过度捕猎野生动物,工业化和城 市化发展造成的污染,植被破坏,无控制的旅游,土壤、 水、空气的污染,全球变暖等人类的各种活动是引起大量 物种灭绝或濒临灭绝的原因。
物种减少是人类的灾难。
绿色化学化工
• 4.酸雨蔓延
被称为“空中恶魔”的酸雨目前已成为一种范 围广泛、跨越国界的大气污染现象。酸雨会破坏土 壤,使湖泊酸化,危害动植物生长;会刺激人的皮 肤,诱发皮肤病,引起肺水肿、肺硬化;会腐蚀金 属制品、油漆、皮革、纺织品和含碳酸盐的建筑。

1985年,英国科学家观测到南极上空出现臭氧
层空洞,并证实其同氟利昂分解产生的氯原子有直
接关系。这一消息震惊了世界。
臭氧层耗损意味着大量紫外线将直接辐射到地
面,导致人类皮肤癌、白内障发病率增高,并抑制
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农作物受害而减产;破坏海洋
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
高空中臭氧虽在减少,但低空中臭氧含量的增
绿色化学化工
• 2. “八大公害事件”
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30年,比利时) 富山骨痛病事件(1931年,日本) 洛杉矶化学烟雾事件(1943年,美国) 多诺拉烟雾事件(1948年,美国) 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英国) 熊本水俣病事件(1953年,日本) 四日市哮喘病事件(1955年,日本) 爱知米糠油事件(1968年,日本)
我国目前已发现有30%的地区有降酸雨的现象, 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20余年来,酸雨受害面积已 扩大到国土的30%以上,甚至连土质碱性的北方也 有一些城市(如青岛、图门)出现酸雨。
绿色化学化工
• 5.森林锐减
联合国有关资料表明,全球森林面积的减少主 要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其中1980年至1990年 期间全球平均每年损失森林995万公顷,约等于一 个韩国的面积。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教材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教材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教材化学实验大埔县家炳第一中学化学组编课程立项说明:一、课程(教材)内容本课程,主要针对高二学生开设,本学期共开设十八个课时(见目录)。

二、课程(教材)组织以及实施方案课程目标包括:1、知识与技能●懂得运用已学化学知识。

如卤素,物质的量浓度等●了解某些各类食物主要成分的营养作用,以及可能的特征反应。

●了解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知道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懂得一些生活常识。

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运用多种手段查找资料,调查研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主动获取有用信息;●了解食品的主要成分;●了解化学研究的初步方法,知道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用一分为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食物营养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逐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生活实际中的不可或缺的贡献。

●逐步认识学习科学知识的意义,热爱科学。

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导航本课题的教学可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分成四人的小组或八人大组,明确要求每个组按照:课前查资料、做前看资料、动手用知识、做完细思考、课后还可做的程序安排课堂内容。

由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运用知识,熟练操作。

培养学生处理和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中,教师努力创设问题的真实情景,采用问题驱动、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堂内容,并能辩证地从正反两方面来正确地看待问题。

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导航十八个课时的内容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利用学生熟悉的身边资源(如食物以及容器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每一课时内容都包括背景知识介绍,实验原理、操作说明,细则指导。

以及课堂思考题和课堂评价(包括学生自我评价、仪器整理、教师评价三项内容)几大板块内容。

前后课时之间还通过“前节知识巩固”板块进行衔接。

部分章节还备有课后家庭小实验选作,满足学生继续学习的求知愿望。

台师高级中学化学校本教材

台师高级中学化学校本教材

台师高级中学化学校本教材Tai shi gao ji zhong xue hua xue xiao ben jiao cai化学万花筒Chemistry kaleidoscope编者:台师高级中学化学教研组使用对象:台师高级中学兴趣小组前言本教材是由台师高级中学化学教研组运用大家的智慧共同研发的,适用于高一、高二兴趣小组的选修。

本教材选取了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教会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

本教材先介绍了中国化学史上的世界第一,还有成语中的化学知识,让学生可以体会到化学不是独立存在的,除了与我们熟悉的物理、生物、数学大有联系外,还与历史、语文等其他学科紧密联系。

接着介绍了实验中的安全问题、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以及如何妥善处理实验后的废液和废渣,从而让学生明了何谓正确的实验操作以及正确的操作的重要性。

再者,介绍了海洋资源的短缺、大气污染、水污染、酸雨的危害、居室内的主要化学污染物,让学生了解到现今世界污染的严重性和危害,从而清楚节能和新能源的开发的重要性,再提出绿色化学的含义。

最后从身边的化学如塑料袋的毒性鉴别、酒的起源、“酸”和醋、碘的化合物与人体健康再次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最后教会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

化学万花筒目录第一章化学与语文、历史之间的联系 4 第一节中国化学史上的“世界第一” 4 第二节成语中的化学知识 5第二章实验的安全和意外事故处理 7 第一节实验的安全 7第二节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9 第三节妥善处理实验后的废液和废渣 10 第三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11 第一节海洋──人类未来的财富 11 第二节海水化学资源概况和海水利用 12 第三节大气污染的危害 13 第四节酸雨 13 第五节我国水污染防治面临五大严峻挑战 14 第六节居室内的主要化学污染物 16 第七节绿色化学的含义 17 第八节节能和新能源的开发 20 第四章身边的化学 25 第一节塑料袋的毒性鉴别 25 第二节酒的起源 25 第三节“酸”和醋 26 第四节碘的化合物与人体健康 28 第五章怎样才能学好化学29第一章化学与语文、历史之间的联系第一节中国化学史上的“世界第一”1.公元前100年中国发明造纸术。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教材《绿色化学》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教材《绿色化学》

原子经济性概念
01
在化学反应中,原料分子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目标产物,实现
零排放和高效利用。
原子经济性反应类型
02
包括加成反应、重排反应、环化反应等,这些反应具有高效、
高选择性和环境友好的特点。
原子经济性合成实例
03
如烯烃的氢甲酰化反应、羰基合成等,这些实例展示了原子经
济性合成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高效催化合成技术
水作为溶剂在化学反应中具 有独特的性质,如促进某些 有机反应的进行、提高反应 速率和选择性等。
离子液体作为溶剂的特点及应用
离子液体由阴阳离子组 成,具有极低的蒸气压 、高热稳定性、宽电化 学窗口等特性。
离子液体可以作为绿色 溶剂替代传统有机溶剂 ,用于有机合成、催化 反应、电化学等领域。
离子液体在溶解有机物 、无机物和聚合物等方 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B
C
绿色涂料
以水性涂料、无溶剂涂料等为代表,具有无 毒无害、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等特点。
绿色燃料
以生物柴油、氢气等为代表,具有可再生、 清洁环保等特点。
D
谢谢聆听
超临界流体在有机合成、催化反应、纳米材 料制备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D
无溶剂条件下的绿色合成反应
01
02
03
04
无溶剂条件可以避免使用有机 溶剂,从而减少环境污染和废
弃物处理成本。
无溶剂条件下的绿色合成反应 具有高原子经济性、高选择性
和高效率等优点。
常见的无溶剂条件下的绿色合 成反应包括固相反应、研磨反
绿色化学的应用可以减少有害物质对人类健 康的影响,提高生活质量。
02
01
推动科技创新

化学校本课程教材-溧阳光华高级中学

化学校本课程教材-溧阳光华高级中学

溧阳市光华高级中学校本课程系列教材趣味化学实验本册主编:周雪峰参编人员:吴宪达孙宇红陈宏伟袁圆卞海燕王澄管俊杨江红江金保课程目录前言 (1)课程说明 (2)正文课题1:能自动升降的水--钠与水反应实验趣味设计 (5)课题 2:揭秘巫婆神汉的伎俩 (7)课题3:自制豆腐 (9)课题4:手工皂的制作 (11)课题5:可燃的“胶冻” (13)课题6:水下公园 (15)课题7:星光点点 (17)课题8:自制汽水 (18)课题9:热冰实验 (21)课题10:自制“琥珀” (22)课题11:奇妙的碘 (24)课题12:叶脉书签 (26)课题13:星光飞舞 (27)课题14:奇妙的化学“溶洞” (28)课题15:魔棒点冰花 (31)课题16:蔬菜中维生素C的测定 (32)课题17:白花变蓝花 (33)调查问卷 (34)实验活动记录 (35)课堂评价表 (38)前言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它意味着我们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和人格。

由于高考的压力,实际上高中学生的学习生活非常紧张,繁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非常容易疲劳,甚至影响了他们的情绪(如部分学生上课易分心、易走神、易烦躁等)。

为了解决这一现象,学校进行了“自主互助型”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段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的开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与创新精神。

而化学趣味实验以生动、鲜明、新奇的实验现象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当代最有名的化学家之一,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鲍林(L.P auling)曾在其回忆录吐露影响其对化学的兴趣是在少年时,在他的朋友家看到一个PAC的表演,在氯酸钾与蔗糖的混合物上浇以浓硫酸数滴,片刻则见蔗糖发烟燃烧成黑碳,其景象至今仍然还很深刻。

高中校本课程_化学与健康教材

高中校本课程_化学与健康教材

二中校本教材县第二中学出版目录引言 (2)第一章人体中的化学 (3)第一节生命进化的化学过程 (3)第二节人体的化学组成 (4)第三节人体内的化学平衡 (4)第四节人体生理功能伴随的化学反应、健康与化学的密切关系 (6)第二章化学元素与健康 (7)第一节人体中的化学元素及功能 (7)第二节人体中化学元素的功能与结构的关系 (7)第二节人体中化学元素的相互作用 (7)第三节常量元素与人体健康 (8)第四节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 (9)第五节与化学元素有关的疾病及其防治 (9)第三章营养化学与健康 (9)第一节蛋白质、糖类、脂肪、无机盐、纤维素的结构和功能 (9)第二节水的功能 (12)第三节合理营养 (13)第四章饮食与健康 (14)第一节饮食与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运动系统、呼吸系统疾病 (14)第二节饮食与神经系统健康 (16)第三节饮食与糖尿病 (16)第四节饮食与癌症 (17)第五节饮酒、饮茶与健康 (17)第六节食品添加剂与健康 (18)第七节饮食安全卫生与健康 (19)第五章医用化学品与健康 (20)第一节化学药物与健康 (20)第二节中药与健康 (21)第三节合理用药的原则 (22)第四节保健品与健康 (22)第六章日用化学品与健康 (23)第一节洗涤化学品与健康 (23)第二节护肤化学品与健康 (24)第三节洁齿化学品与健康 (25)第四节消毒化学品与健康 (26)第七章环境化学与健康 (27)第一节空气质量与健康 (27)第二节室内污染与健康 (28)第三节农药化肥与健康 (28)引言本课程是面向全校高二理科学生的综合教育选修课,属于兴趣类。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普及日常化学知识,使学生了解化学与人体健康的密切关系,理解人体健康所涉及到的基本化学原理,以科学的眼光来看待日常生活中所涉及到的健康问题,正确使用常见化学品,合理安排饮食营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保健意识,激发学生探索、发现科学问题的兴趣。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高中化学校本课程------《酸雨面面观》一、【情景与需求】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学习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并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化学观,学会用化学的视角认识身边的物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开发校本课程,浓厚校园的科学氛围,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增长学生的科学知识,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

我校开设此校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课程概要】酸雨面面观校本课程一方面介绍酸雨的形成、分布、危害及监测与控制;另一方面是希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能力,养成学生关心社会和生活实际的积极态度,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再一方面是有利于学生从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综合的视角,去评价某一具体问题。

这对于学习和认识化学科学是积极有益的,同时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增加环保知识。

总之整套教材在讲解酸雨相关知识时,有效地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课程目标】1、通过情感体验和探究实践,掌握酸雨方方面面的知识;通过发现、提出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学习能力。

其中最重要的是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关键是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基本的研究态度与技能。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在查阅资料、实际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创新,体味其中的乐趣。

3、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同时酸雨的控制与化学密切相关,可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

4、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

四、【过程方法】1.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和已有生活经验解释身边发生的现象;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

高级中学化学校本教材《化学与生活》

高级中学化学校本教材《化学与生活》

高级中学高一化备课组校本教材《化学与生活》目录玻璃简介 (3)漫话食醋 (7)陶瓷 (16)水泥 (22)胶水 (27)涂改液与生活 (32)豆腐 (34)酒 (37)玻璃简介考古资料表明,中国古代的玻璃制造工艺始于西周时期,历经绵延不绝的两千余年,至清代发展到顶峰,成为古代玻璃史上的鼎盛时期。

故宫博物院藏古代玻璃器4000余件。

从藏品的时代上看,战国到明清几乎不间断。

其中绝大部分藏品为传世品,尤以清代玻璃制品所占比例最大,约占整个藏品的90℅。

清代玻璃器又分宫廷制造与民间制造两大系列,宫廷玻璃器占其中的3/4。

宫廷玻璃代表了清代玻璃制作的工艺水平,是造办处玻璃厂按照皇帝的谕旨为皇家制作的各种玻璃器皿。

有清一代从康熙皇帝玄烨到末代皇帝溥仪,内务府官办作坊——造办处玻璃厂从未停止过玻璃的制造与生产。

玻璃厂建立后,清代的玻璃制作在皇帝和造办处管理大臣的统一指挥下走上了稳步发展的轨道。

据不完全统计,康熙朝已有单色玻璃、画珐琅玻璃、套玻璃、刻花玻璃和洒金玻璃等品种,雍正朝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描金玻璃。

单色玻璃是指用单一颜色玻璃吹制的玻璃器皿。

康熙朝的单色玻璃是对清以前玻璃制作工艺的继承与发展。

这时期的传世品,过去仅知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一件透明玻璃水丞。

雍正朝制作数量最多、器型最丰富的品种是单色玻璃,为当时的主流产品。

单色玻璃有“涅玻璃”与“亮玻璃”之分,“涅玻璃”是指不透明玻璃,“亮玻璃”是指透明玻璃。

珐琅是一种绘烧于金属胎、瓷胎和玻璃胎上的釉料,康熙年间从欧洲传入我国。

玻璃胎画珐琅是清代首创的玻璃装饰工艺,始于康熙朝,而康熙朝玻璃胎画珐琅的实物却一直杳无踪迹,无缘得见。

康熙朝玻璃制作工艺的另一创新是套玻璃的烧制成功。

所谓“套玻璃”是指由两种以上颜色玻璃制成的器物。

其制作方法有两种,一是在玻璃胎上满套与胎色不同的另一色玻璃,之后在外层玻璃上雕琢花纹;一是用经加热半熔的色料棒直接在胎上作花纹。

套玻璃是玻璃成型工艺与雕刻工艺相结合的产物,是玻璃制作工艺史上的重要发明。

高中化学校本教材

高中化学校本教材

高中化学校本教材重要性高中化学校本教材在学生研究化学知识和发展科学思维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不仅提供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还帮助学生建立对化学世界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良好的化学校本教材应该具备以下特点:1. 完整性和准确性:教材应包含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确保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化学原理和概念。

教材内容应准确无误,避免引入错误或过时的知识。

完整性和准确性:教材应包含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确保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化学原理和概念。

教材内容应准确无误,避免引入错误或过时的知识。

2. 系统性和层次性:教材应按照逻辑顺序组织和呈现化学知识,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较复杂的概念。

内容之间应有一定的关联性,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知识的框架。

系统性和层次性:教材应按照逻辑顺序组织和呈现化学知识,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较复杂的概念。

内容之间应有一定的关联性,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知识的框架。

3. 启发性和趣味性:教材应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通过引人入胜的实例和案例,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

图表、实验和应用示例等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有助于提高研究效果。

启发性和趣味性:教材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引人入胜的实例和案例,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

图表、实验和应用示例等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4. 实用性和应用导向:教材应关注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分析和应用练等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实用性和应用导向:教材应关注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分析和应用练习等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设计原则在设计高中化学校本教材时,应考虑以下原则:1. 教育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内容应符合教育教学大纲的要求,并能够满足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材设计应与教学大纲紧密结合,确保学生研究的全面性和合理性。

教育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内容应符合教育教学大纲的要求,并能够满足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

化学校本教材

化学校本教材

主编:张建军副主编:杨宝明白根羊贾军歧责任编辑:魏永昌屈长志黄建虎编辑:杨文立编委:吕平安陆平王文博法门高中校本教材化学◆前言…………………………王文博陆平◆第一节如何学好高中化学…………吕平安 1 ◆第二节化学用语……………………王文博 6 ◆第三节常见的重要物质及物质分类………………………………………陆平14 ◆第四节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陆平27 ◆第五节化学计算……………………王文博33 ◆第六节化学实验…………………吕平安44 ◆参考答案…………………………………………………………吕平安陆平王文博58前言高一新生刚跨入高中时,他们信心十足,求知欲旺盛,都有把高中课程学好的强烈愿望。

而实践证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们普遍感觉到高中课程并不像初中课程那样简单易学——知识内容变多了,且更抽象、更深奥。

在高中学习的初期,他们常常会感到很茫然,不知从何下手,很多学生的成绩与初中时期相比出现了严重的滑坡。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解决好初、高中学科之间的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衔接问题。

我们知道,由于国家在初中实行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现行初中教材内容的难度、深度和广度都大大降低了,那些在高中学习中会用到的初中知识,由于遗忘或初中知识的断层,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习的困惑,需要在高一阶段补充学习。

另外,高中新教材中的知识大多是通过实际例子引入,教材体系严谨、规范,概念、定理抽象,逻辑性强,注重抽象思维,知识难度加大。

而且,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所学内容明显增多,所以教学进度明显加快,从而增加了教与学的难度。

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许多学生不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严重影响了学习成绩。

从初中升入到高中,学习生活属于两个不同的阶段,两者之间虽然有知识的跨越与断层,但并非不可逾越,其中还是有衔接的规律可循。

在高中入学就着手对学生进行初中到高中衔接知识的学习,为学生搭建过渡学习的平台,高一的起步关系到整个高中阶段的成败。

(完整版)高中化学实验校本课程

(完整版)高中化学实验校本课程

(完整版)高中化学实验校本课程高中化学实验校本课程“哈利·波特化学魔法”的开发与思考1 课程设计1.1 课程目标化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已是毋庸多言,在教学实践中合理使用化学与社会生活联系的事实更得到中学化学教学领域的广泛认同。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事实的使用常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学生对这些事实的了解大多停留在口耳相传、文本阅读的阶段。

校本课程“化学趣味实验”的选课对象是高一级新生。

笔者认为该校本课程应该是一门强调合作、参与和不断丰富经验的非学术性化学实验课程。

笔者将课程目标确定为:学生合作完成一系列化学趣味实验,了解化学趣味实验的相关知识,体验化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对化学的好奇心和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

为此,笔者借用魔幻系列小说主人公哈利·波特的名字,将课程名称更名为“哈利·波特化学魔法”,籍此吸引学生和表现该校本课程的主要特点。

1.2 课程内容在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时,主要从以下3点考虑:(1)化学趣味实验需要符合以下基本要求:学生感兴趣,实验装置简单,药品用量少,反应耗时短,实验现象明显,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

(2)化学趣味实验的主题应该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生活,并且尽可能地采用生活用品进行实验,力求增加学生的亲切感和改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刻板印象,增强学生对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这一观点的认同。

(3)化学趣味实验涉及到的化学知识尽可能与学生在必修课程的学习相适应,以便学生能够理解实验原理。

笔者初步选择了12个化学趣味实验,以化学1模块的知识编排顺序作为这些实验的编排线索,并且根据化学1模块的教学进度,确定每节课的化学趣味实验主题。

2 课程实施表1 6个化学趣味实验的主要内容3 课程评价对校本课程本身进行评价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阶段。

由于学生参与校本课程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了解发生的各种教学事件,他们的观点较客观和可信。

为此,笔者编制了不记名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高一化学校本教材(上)

高一化学校本教材(上)

第一课汽水中的化学活动目的:①探究汽水中的气体是什么物质,汽水为什么可消暑。

②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化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学生分2—4人一个小组,各组自带1瓶汽水,其余仪器用品从实验室借,其中有带胶塞的导管、试管、澄清石灰水。

活动过程:一、学生亲身体验1、学生观察一瓶新买的汽水,再打开瓶塞,并观察瓶中发生的现象。

2、学生喝几口汽水,并谈谈喝过汽水的感受。

二、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1、已知:(1) 二氧化碳气体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 二氧化碳气体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反之亦然。

2、实验探究:将汽水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导管口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汽水中的气体为CO2,假设成立。

3、分析讨论:(1) 打开汽水瓶后,瓶内压强减小,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下降,故会有汽泡产生。

(2) 喝汽水后会打嗝,说明温度升高,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下降,故喝汽水后,汽水在人肚里受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人感觉到清凉怡神之感,暑意顿消,精神为之一振。

活动总结:通过喝汽水后体内产生的现象,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与假设,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能力。

通过开展对汽水中气体成分以及汽水为什么可消暑等问题的探究,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从生活中去学习化学知识的热情。

第二课让我们的衣服更干净活动目的:让学生了解衣物上几种常见污物的洗涤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活动准备:1、肥皂、洗衣粉、草酸、汽油、米饭、漂白粉、瓷盆或塑料桶2、蓝墨水、红墨水、水彩颜料、蓝墨水、圆珠笔油、油漆、鸡血、白布条数条,并把它们分别涂在白布条上备用。

活动过程:一、学生叙述自己衣物弄脏的“痛苦”经历及处理方法与效果怎样?二、提出问题:手上、衣物上普通污垢用肥皂或洗衣粉就可以洗干净,可是如果沾上墨水、墨迹、汗渍、肉汤、铁锈、果汁、血迹、油漆、圆珠笔油等用肥皂洗就无济无事啦,怎么办呢?三、收集资料、寻找方法(教师协助)1.衣服上的蓝墨水、红墨水及水彩颜料立即用洗涤剂洗,再用清水漂洗几次就可以,若白布上仍有残迹,使用漂白粉。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教材绿色化学-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教材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化工
• 9 .海洋污染 目前,全球每年都有数十亿吨的淤泥、污水、工
业垃圾和化工废物等直接流入海洋,河流每年也将 近百亿吨的淤泥和废物带入沿海水域。 • 赤潮现象1.rm • 赤潮现象2.rm
绿色化学化工
• 10. 垃圾围城 固体废物侵占大量土地,对农田破坏严重;严重
污染空气和水体。 垃圾填埋产生的垃圾渗漏液呈红棕色或深黑色、
绿色化学化工
• 3. 《寂静的春天》
1962年,美国科学家卡逊女士发表《寂静的 春天》,以通俗的笔法,提醒世人警惕过度使用农 药的恶果。
《寂静的春天》像是黑暗寂静中的一声呐喊, 唤醒了广大民众。
绿色化学化工
其他环保思想及经典著作
• 《人口原理》—— T.R.马尔萨斯 • • 1798年,T.R.马尔萨斯在《人口原理》一书中
根据资源有限,而人口按几何级数增长的情况,首 次提出人类应控制人口增长的思想。
• 北大校长马寅初教授在中国首次提出实施计划生育 国策。
绿色化学化工
1851年,印第安索瓜米西族酋长西雅图—《西雅图宣 言》;
1962年,[美] 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 1972年,罗马俱乐部 [美] 丹尼斯·米都斯 等—《增长 的极限》; 1972年,[美] 芭芭拉·沃德,勒内·杜博斯 —《只有一 个地球》; 1972年,[美] 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 1975年,[英] 彼得·辛格—《动物解放》;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 未来》; 1991年,[美] 阿尔·戈尔—《濒临失衡的地球》; 1992年,[美] 艾伦·杜宁—《多少算够》; 2019年,[瑞士] 苏伦·埃尔克曼—《工业生态学》。
加还会引起光化学烟雾,危害森林、农作物、建筑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教材化学实验大埔县家炳第一中学化学组编课程立项说明:一、课程(教材)内容本课程,主要针对高二学生开设,本学期共开设十八个课时(见目录)。

二、课程(教材)组织以及实施方案课程目标包括:1、知识与技能●懂得运用已学化学知识。

如卤素,物质的量浓度等●了解某些各类食物主要成分的营养作用,以及可能的特征反应。

●了解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知道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懂得一些生活常识。

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运用多种手段查找资料,调查研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主动获取有用信息;●了解食品的主要成分;●了解化学研究的初步方法,知道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用一分为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食物营养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逐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生活实际中的不可或缺的贡献。

●逐步认识学习科学知识的意义,热爱科学。

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导航本课题的教学可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分成四人的小组或八人大组,明确要求每个组按照:课前查资料、做前看资料、动手用知识、做完细思考、课后还可做的程序安排课堂内容。

由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运用知识,熟练操作。

培养学生处理和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中,教师努力创设问题的真实情景,采用问题驱动、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堂内容,并能辩证地从正反两方面来正确地看待问题。

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导航十八个课时的内容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利用学生熟悉的身边资源(如食物以及容器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每一课时内容都包括背景知识介绍,实验原理、操作说明,细则指导。

以及课堂思考题和课堂评价(包括学生自我评价、仪器整理、教师评价三项内容)几大板块内容。

前后课时之间还通过“前节知识巩固”板块进行衔接。

部分章节还备有课后家庭小实验选作,满足学生继续学习的求知愿望。

实验一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并培养动手能力和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

实验二通过模拟酸雨形成既联系初中所学同时加深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环保问题的意识。

实验三通过联系生活常见物质与化学指示剂让学生体会化学课本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

实验四通过不溶性硅酸盐常呈现特殊的颜色让学生能体会到化学的神奇。

实验五通过学生对自己指纹的鉴定,了解指纹鉴定的一般方法,并与学生新学内容卤素知识相联系,让学生体会运用知识的乐趣。

实验六在复习强化对身边食品成分的鉴定基础上,让学生动手了解食品中成分的变化及其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实验七让学生亲历氧化还原知识的运用。

实验八从化学的角度了解身边的食物成分,学会用已学化学知识对食品进行鉴定,增进学生对物质化学性质和特征反应的认识。

实验九通过一种有机物的认识启示学生还有许多未知的东西,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

实验十则通过课堂抢答加深学生对化学与环保以及身边的化学的了解。

教材说明:教材安排为十八个课时的内容,前面十六个课时涵盖了贴近学生生活以及现实所学内容的简单实验,第十七课时通过课堂分组抢答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更多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特别是家庭燃气以及安全环保的知识,第十八课时考核。

每个课时内容大致分为:背景知识、实验原理、实验用品、实验步骤、问题思考、相关以及扩展实验,课堂评价几大部分。

目录化学实验一:化学“冰箱”与冰袋化学实验二:模拟酸雨腐蚀岩石的过程化学实验三:自制酸碱指示剂化学实验四:水下公园化学实验五:指纹鉴定以及检验加碘食盐中的碘元素化学实验六:食物中常见元素的测定化学实验七:铝器表面刻字以及制备可燃的“胶冻”化学实验八:豆腐中钙质的检验化学实验九:消字灵的制作化学实验十:家庭安全以及环保知识问答化学实验一化学“冰箱”与冰袋背景知识:现代家庭离不开电冰箱,尤其在夏天,储存食物可以长期不腐败。

但外出与郊游时,需要保鲜食品或致冷饮料就成了难题,本实验使用化学试剂制冷技术,可在夏季形成0-5℃低温小环境,食物一天不变味,饮料随时取用都凉爽可口。

实验一:实验原理:无机盐溶于水的过程包括两个部分,首先是在水分子作用下破坏原有无机盐的离子晶格,使无机盐的组成离于进入水溶液,这个过程需吸热;然后离子与水分子化合形成水合离子,这个过程放热。

无机盐溶解于水时总的热效应就由这两部分的综合效应来决定。

硝酸铵等少数盐类溶解时吸热特别强烈,因而是常用的化学制冷剂。

实验用品:硝酸铵(NH4N03)(化肥或试剂) 水保温瓶或保温饭盒 10号铁丝量筒(100毫升) 台秤烧杯(200毫升)实验步骤:1.将硝酸铵在台秤上称出几份,每份120克,分别装入小塑料袋,封口携带备用。

2.用10号铁丝弯成一铁丝支架,以备放置待保鲜致冷的食品。

3.使用时先用烧杯盛100毫升水,然后将硝酸铵全部—次倒入烧杯中,不要搅拌。

4.将上述烧杯放入保温瓶底部,把铁支架架在其上方,最后将饮料、食品等放在铁架上,盖好保温瓶盖,连续约5个小时瓶内可保持在5℃以下。

5.使用后硝酸铵水溶液可以再生。

方法是将硝酸铵水溶液加热浓缩或在野外敞口晾晒,使水分蒸发,硝酸铵晶体析出后,可重复使用。

说明:也可以使用氯化铵等溶解时强吸热性物质作为制冷剂。

实验二、化学“冰袋”背景知识:夏季储存食品离不开冰箱,但是如果家中没有冰箱,怎么办?我们可以采取化学方法制造“冰袋”,以最简单、廉价、安全的方法,取得最低0℃的温度;外出旅游、郊游时,想致冷饮料和食品更是方便。

还可应用于其他得简便制冷的场合。

这种便携式“冰袋”最适宜制成商品,创造经济价值。

实验目的:掌握某些铵盐镕解于结晶水的吸热反应,制造冰袋。

实验原理:几种特殊的铵盐如硝酸铵、氯化铵等,溶于水时具有强烈吸热降温的性质,它们还可以从与其相接触的晶体盐中夺取结晶水而溶解吸热,利用这种性质,可以通过简单地混合两种盐而制冷,制成化学“冰袋”。

实验用品:硝酸铵(化肥)(NH4N03或NH4Cl) 结晶碳酸纳(Na2CO3·10H2O) 聚氯乙烯薄膜小袋蒸发皿铁架台(含铁圈)玻璃棒酒精灯药匙研钵温度计电子(托盘)天平封口机(或锯条与酒精灯) 细绳(讲台上)实验操作:1.称取无水碳酸钠20克,加水少许,蒸发结晶得到若干碳酸钠结晶水合物。

2.称取23克硝酸铵晶体并研细。

3.先将制得的碳酸钠晶体装入小塑料袋底部,压紧后,用细绳系住(活结)塑料袋,将碳酸钠封在袋子下半部;然后将研细的硝酸铵装在袋子上半部,再用封口机(或灼热锯条)将塑料袋封闭.即成“冰袋”4.使用时,只要将细绳解开,用手使袋内两种固体粉末充分混合,便可以立即产生低温,袋子最低温度可降至约0℃(可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变化)。

将饮料瓶等用化学冰袋裹住降温,即可凉爽可口。

说明:不能使用无水碳酸钠(纯减)粉末,必须是含结晶水的晶体碳酸钠或成块状纯碱。

可以将无水碳酸钠粉末溶于水,然后加热浓缩至晶体析出,自制晶体碳酸钠。

课堂评价:学习态度: A B C D (自评打分)A B C D (教师评价)动手能力:实验过程:A B C D(自评打分)A B C D (教师评价)仪器整理:A B C D (自评打分)A B C D (教师评价)化学实验二:模拟酸雨腐蚀岩石的过程背景资料:酸雨是pH小于5.6的降水,5.6这个数值来源于蒸馏水跟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达溶解平衡时的酸度。

酸雨主要是人为活动排放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物质,大量扩散至大气层与水蒸气结合形成的。

酸雨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可造成土壤、岩石中的重金属溶解,流入河川或湖泊,严重时使得鱼类大量死亡。

水生植物和以河川酸化水质灌溉的农作物,因累积有毒金属,经食物链进入人人体,影响人类的健康。

酸雨会腐蚀建筑物、公共设施、古迹和金属物质,造成人类经济、财物及文化遗产的损失。

实验药品:蒸馏水、98%的硫酸、大理石(主要成分Ca CO3)。

实验仪器:玻璃棒、烧杯、镊子、量筒、胶头滴管。

实验步骤:(1)配置150mL浓度约为0.01mol/l的稀硫酸溶液(注意配制的安全性);(3)用量筒取50mL溶液,将大小适中的块状大理石用镊子夹住,小心投入稀硫酸中,观察大理石表面的现象;(4)再取50mL硫酸溶液,用胶头滴管一滴一滴滴加到大理石的表面,观察实验现象;(5)比较步骤3和4的现象异同问题思考:1、步骤3的现象:2、步骤4的现象:3、配置稀硫酸溶液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4、请根据已知酸雨形成及危害的资料,提出关于如何治理酸雨的可行性建议。

课堂评价:学习态度: A B C D (自评打分)A B C D (教师评价)动手能力:实验过程:A B C D (自评打分)A B C D (教师评价)仪器整理:A B C D (自评打分)A B C D (教师评价)化学实验三:自制酸碱指示剂背景知识:指示剂(indicator)是指用以指示滴定终点的试剂。

在各类滴定过程中,随着滴定剂的加入,被滴定物质和滴定剂的浓度都在不断变化,在等当点附近,离子浓度会发生较大变化,能够对这种离子浓度变化作出显示(如改变溶液颜色,生成沉淀等)的试剂就叫指示剂。

如果滴定剂或被滴定物质是有色的,它们本身就具有指示剂的作用,如高锰酸钾。

适用于各类滴定反应的指示剂有以下几种:①酸碱指示剂。

指示溶液中H+浓度的变化,是一种有机弱酸或有机弱碱,其酸性和碱性具有不同的颜色。

指示剂酸HIn在溶液中的离解常数K a=[H+][In-]/[HIn],即溶液的颜色决定于[In-]/[HIn],而[In-]/[HIn]又决定于[H+]。

以甲基橙(K a=10-3.4)为例,溶液的pH<3.1时,呈酸性,具红色;pH>4.4时,呈碱性,具黄色;而在pH3.1~4.4,则出现红黄的混合色橙色,称之为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不同的酸碱指示剂有不同的变色范围。

②金属指示剂。

络合滴定法所用的指示剂,大多是染料,它在一定pH下能与金属离子络合呈现一种与游离指示剂完全不同的颜色而指示终点。

③氧化还原指示剂。

为氧化剂或还原剂,它的氧化形与还原形具有不同的颜色,在滴定中被氧化(或还原)时,即变色,指示出溶液电位的变化。

④沉淀滴定指示剂。

主要是Ag+与卤素离子的滴定,以铬酸钾、铁铵矾或荧光黄作指示剂。

实验原理许多植物的花、果、茎、叶中都含有色素,这些色素在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里显示不同的颜色,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

实验用品试管、量筒、玻璃棒、研钵、胶头滴管、点滴板、漏斗、纱布。

花瓣(如牵牛花)、植物叶子(如紫甘蓝)、萝卜(如胡萝卜、北京心里美萝卜)、酒精溶液(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1)、稀盐酸、稀NaOH溶液。

实验步骤1.取一些花瓣、植物叶子、萝卜等,分别在研钵中捣烂后,各加入5mL酒精溶液,搅拌。

再分别用4层纱布过滤,所得滤液分别是花瓣色素、植物叶子色素和萝卜色素等的酒精溶液,将它们分装在3支试管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