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喂养不耐受PPT课件
婴儿喂养不耐受课件
婴儿喂养不耐受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依据《儿科护理学》第6章“婴儿喂养与营养”,具体内容包括:第1节婴儿喂养的基本原则,第2节喂养不耐受的定义、原因、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婴儿喂养的基本原则。
2. 掌握喂养不耐受的定义、原因、临床表现。
3. 学会针对喂养不耐受的护理措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喂养不耐受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2. 教学重点:婴儿喂养的基本原则,喂养不耐受的定义、原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模型婴儿、喂养器具。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婴儿喂养不耐受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2. 理论讲解:a. 婴儿喂养的基本原则。
b. 喂养不耐受的定义、原因、临床表现。
3. 例题讲解:分析案例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4. 随堂练习:针对婴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表现,让学生进行识别和分析。
5. 护理措施讲解:详细讲解针对喂养不耐受的护理措施。
6. 案例讨论:分组讨论,每组提出一个针对案例的护理方案。
六、板书设计1. 婴儿喂养的基本原则2. 喂养不耐受a. 定义b. 原因c. 临床表现3. 喂养不耐受的护理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婴儿喂养的基本原则。
b. 简述喂养不耐受的定义、原因、临床表现。
c. 列举至少三种针对喂养不耐受的护理措施。
答案:1. a. 婴儿喂养的基本原则:定时、定量、定质、个体化。
b. 喂养不耐受的定义:婴儿在喂养过程中,出现消化、吸收不良等症状。
原因: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食物过敏、感染等。
临床表现:呕吐、腹泻、便秘、拒食等。
c. 护理措施:调整喂养方式、食物种类、观察病情变化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学生对婴儿喂养不耐受的理解程度,以及护理措施的掌握情况。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与婴儿喂养相关的问题,如食物过敏、营养不良等,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婴儿喂养不耐受》课件
《婴儿喂养不耐受》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儿科护理学》第五章“婴儿喂养与营养”中的第三节“婴儿喂养不耐受”。
详细内容涉及婴儿喂养不耐受的定义、原因、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婴儿喂养不耐受的定义、原因及临床表现。
2. 培养学生针对婴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能力,提高护理质量。
3. 增强学生对婴儿喂养不耐受健康教育的意识,提高家长对喂养问题的关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婴儿喂养不耐受的定义、原因、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难点:如何针对不同原因导致的婴儿喂养不耐受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婴儿喂养不耐受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思考,进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讲解:(1)婴儿喂养不耐受的定义、原因;(2)婴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表现;(3)针对不同原因的护理措施。
3.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模拟家长,与教师进行角色扮演,讨论如何解决婴儿喂养不耐受的问题。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课后习题,讲解婴儿喂养不耐受的相关知识点。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针对案例进行分析,提出护理措施。
7. 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
六、板书设计1. 《婴儿喂养不耐受》2. 内容:(1)定义、原因;(2)临床表现;(3)护理措施;(4)健康教育。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婴儿喂养不耐受的定义及主要原因。
(2)列举婴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表现,并说明护理措施。
2. 答案:(1)婴儿喂养不耐受是指婴儿在喂养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导致消化、吸收功能障碍,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
主要原因包括:生理因素、感染、过敏等。
(2)临床表现:恶心、呕吐、腹泻、便秘、腹胀、体重不增等。
护理措施:1) 针对原因进行治疗,如调整喂养方式、抗感染等;2) 喂养时注意少量多餐,避免过饱;3) 喂养后拍嗝,帮助婴儿排气;4) 观察婴儿的大便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婴儿喂养不耐受课件
婴儿喂养不耐受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营养与喂养》教材第四章第三节,主要详细讲解婴儿喂养不耐受的概念、原因、表现以及应对策略。
具体内容包括:婴儿喂养不耐受的定义、常见原因、主要表现、家庭护理方法及预防措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婴儿喂养不耐受的基本概念,认识到其对孩子健康成长的影响。
2. 使学生掌握婴儿喂养不耐受的常见原因、主要表现,提高家庭护理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婴儿喂养问题,增强预防意识,降低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婴儿喂养不耐受的概念、原因、表现及应对策略。
难点:婴儿喂养不耐受的家庭护理方法及预防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展示(如婴儿奶粉、奶瓶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婴儿喂养图片,引发学生对婴儿喂养问题的关注,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讲解:(1)讲解婴儿喂养不耐受的概念。
(2)分析婴儿喂养不耐受的常见原因。
(3)介绍婴儿喂养不耐受的主要表现。
4. 例题讲解: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判断是否为婴儿喂养不耐受,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5.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针对婴儿喂养不耐受的原因、表现等进行判断和分析。
六、板书设计1. 婴儿喂养不耐受2. 内容:(1)概念(2)原因(3)表现(4)应对策略(5)预防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婴儿喂养不耐受的概念。
(2)列举至少三种婴儿喂养不耐受的原因。
(3)阐述婴儿喂养不耐受的主要表现及应对策略。
2. 答案:(1)婴儿喂养不耐受是指婴儿在喂养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导致消化、吸收不良,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
(2)原因:配方奶粉不当、喂养方式不当、感染等。
(3)表现:呕吐、腹泻、便秘、拒食等。
应对策略:调整喂养方式、更换适合的配方奶粉、加强护理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婴儿喂养不耐受的相关知识,但在课堂互动方面还有待提高。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最新优质ppt课件
喂养不耐受原因
胃肠道功能不成熟
胃肠道动力
消化吸收功能 肠道免疫功能
胃肠道激素水平低下
胃泌素 胃动素 生长抑素、抑胃肽
胃肠道,孕15周有吸吮动作, 有效而协调的吸吮和吞咽要到孕30~36周。
? 孕32周即存在协调的食管蠕动,但与足 月时比较收缩幅度、传播速度及下食管 括约肌的压力均较低。
红霉素
? 促进胃肠动力:胃动素激动剂 红霉素对全胃肠道均有不同程度的促动 力作用:①促进食管收缩及增加下段食 管括约肌压力;②促进胃窦收缩,改善 胃窦、十二指肠功能的协调性;③诱导 消化间期移行性运动复合波,促进结肠 运动及胆囊收缩等。
? 红霉素结构与胃肠道作用:红霉素促胃 肠动力作用与其特殊的分子结构密切相 关。
泛使用。 ? 但在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研
究中结果却不尽一致。 ? 国内多数研究表明,西沙必利能改善喂养不耐
受的相关症状。国外多数研究不建议西沙必利 用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治疗,因其疗效不明 确性及严重的不良反应(致死性心律失常)。
胃复安
? 增加食管下段括约肌的压力,促进食管、胃 和小肠蠕动 。
24h内2次胃潴留量超过3h喂养量的50%。
? 胃潴留量超过6h之内喂养总量的30%。
2003年美国儿科学会制定了新生儿喂养 不耐受定义的临床指南,包括任意一项 以下因素:①严重的腹部膨胀或变色; ②肠穿孔征象;③明显血便;④胃储留 量≥间隔喂养2到3次总量的25%到50%; ⑤胆汁反流或呕吐;⑥严重的呼吸暂停 或心动过缓;⑦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
? 胃排空延迟可能与胃窦和十二指肠动力 不成熟,二者之间缺乏协调的活动有关
? 小肠的动力随胎龄的增加也有一个发育与成熟 的过程,胎龄< 31周的早产儿小肠呈低幅而无 规律的收缩,几乎没有推进性活动,较易出现 腹胀、胃潴留等喂养不耐受的体征。随着胎龄 的增加,肠蠕动的频率、振幅和时间逐渐增加 并能向下移行,足月时出现清晰可辨的移动性 运动复合波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课件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依据《新生儿护理学》第6章“早产儿的喂养与护理”,详细内容涉及第3节“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识别与处理”。
主要包括早产儿生理特点、喂养不耐受的定义、临床特征、诊断标准、护理干预及家庭护理指导。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早产儿生理特点及其对喂养的影响。
2. 熟悉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诊断标准及护理干预措施。
3. 了解家庭护理中如何预防和处理早产儿喂养不耐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诊断标准及护理干预措施。
教学重点:早产儿生理特点、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特征及家庭护理指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视频资料。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早产儿护理的实践案例,引发学生对早产儿喂养问题的关注。
2. 理论讲解:(1)早产儿生理特点及其对喂养的影响。
(2)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定义、临床特征、诊断标准。
3. 例题讲解:讲解一例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案例,分析诊断及处理过程。
4. 随堂练习:让学生针对案例进行诊断和处理,检验学习效果。
5. 护理干预及家庭护理指导:(1)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喂养姿势、喂养频率、喂养量的调整等。
(2)家庭护理指导:如何观察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症状、预防措施等。
6. 案例讨论:分组讨论实际案例,提出解决方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早产儿生理特点及其对喂养的影响。
(2)列举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诊断标准。
(3)论述护理干预措施及家庭护理指导。
2. 答案:(1)早产儿生理特点: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吸吮、吞咽、呼吸协调能力差等。
(2)诊断标准:频繁呕吐、腹胀、胃潴留、体重下降等。
(3)护理干预措施:调整喂养姿势、频率、量等;家庭护理指导:观察症状、预防措施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了解学生掌握情况,针对不足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最新研究动态,提高护理水平。
《婴儿喂养不耐受》课件
案例分析方法
收集案例:收集婴儿喂养不耐受的典型案例 分析原因:分析案例中婴儿喂养不耐受的原因,如食物过敏、乳糖不耐受等 提出解决方案:针对案例中婴儿喂养不耐受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总结案例:总结案例分析的结果,为读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案例结论
婴儿喂养不耐受可能与食物过敏有关
婴儿喂养不耐受可能与乳糖不耐受有 关
研究结果:发 现婴儿喂养不 耐受与肠道菌 群、免疫系统、 遗传因素等有 关
研究展望:未 来将继续深入 研究婴儿喂养 不耐受的机制, 寻找有效的干 预和治疗方法。
研究价值
提高婴儿喂养不耐受的 诊断和治疗水平
促进婴儿健康成长,降 低患病风险
推动相关领域的科学研 究和技术创新
提高社会对婴儿喂养不 耐受的认识和重视
05
婴儿喂养不耐受的预防
预防措施
母乳喂养:母乳是最适合婴儿 的食物,可以减少过敏风险
观察婴儿反应:注意观察婴儿 在进食后的反应,如出现不适 症状应及时停止喂食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避免过早添加辅食:婴儿的消 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过早添 加辅食可能导致不耐受
逐步添加辅食:在添加辅食时, 应逐步增加种类和数量,让婴 儿逐渐适应新食物
案例三:婴儿C,出生后频繁哭 闹、睡眠不安,经检查发现对 大豆蛋白不耐受,改用低敏配 方奶粉后症状缓解。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案例二:婴儿B,出生后体重增 长缓慢,经检查发现对乳糖不 耐受,改用无乳糖配方奶粉后 体重增长恢复正常。
案例四:婴儿D,出生后皮肤出 现红疹、瘙痒等症状,经检查 发现对鸡蛋蛋白不耐受,改用 低敏配方奶粉后症状缓解。
进展
婴儿喂养不耐受..44页PPT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新生儿喂养不耐受PPT课件PPT53页
新生儿消化道特点
+ 肠:小儿的肠管相对成人要长。新生儿的肠管总长度等于身长的8倍,
有利吸收,而结肠相对短,不利于吸收水分而使粪便不成形,排 出快。所以小婴儿大便次数相对多一些,不成形多一些。新生儿
容易胃 - 结肠反射,是因为大脑皮层功能发育不完善,进食的时候
容易表现出边吃边拉,或者一吃完就拉,显得大便次数多,就叫
51 第52页,共53页。
52
第53页,共53页。
不规则气泡影及钙化斑 肠闭锁和肠狭窄:在肠狭窄上端可见肠段扩大,下端仅有少量气体;
高位肠闭锁时可见二泡征或三泡征,气体止于盲端;低位肠闭锁 时可见多个液平,大肠不充气
31 第32页,共53页。
食道闭锁:造影可见扩张的食管盲端
肥厚性幽门狭窄:超声可见幽门增厚,造影见鸟嘴征。 膈疝:胸腔内可见肠管影。 先天性巨结肠:钡灌肠可见病变处及远端狭窄,近端肠管扩张。
第15页,共53页。
新生儿喂养不耐受治疗-吸吮
非营养性吸吮
机制: 通过加快 吸吮反射的成熟 ,调节胃肠肽水 平,刺激胃肠道 的生长发育与成 熟,所以早产儿 的喂养以自吮为 最好的喂养途径
.促进体重增加 .促进吸吮-吞咽呼吸协调能力 .减少哭闹 +促进食物消化 .促进口满足感 .安抚患儿,减轻 疼痛
+ 重点是与消化道疾病进行鉴别。
19 第20页,共53页。
主要以呕吐、腹胀两个最常见临床症状进行讨论分析。
20 第21页,共53页。
1、临床常见 2、轻重难分 3、内外难分
21
第22页,共53页。
判断不清,后果严重!!!
22 第23页,共53页。
病例1
患儿,陈× ×,男,因“胎龄28周,反复腹胀、呼吸困难1月 余,加重1天”由外院转入我科,入院时查体:反应差,面色苍 白,腹胀明显,肠鸣音减弱,入院后行造影示多处肠狭窄。
精选课件新生儿喂养不耐受
精选课件新生儿喂养不耐受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选自儿科学教材第十章消化系统疾病,详细讲解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
主要包括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定义、分类、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原则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2. 学会评估和处理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情况。
3. 了解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预防措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难点: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评估和处理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病例资料、教学视频。
学具:笔记本、课本、病例分析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案例,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理论知识讲解:讲解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
3. 病例分析:分发病例资料,让学生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对病例进行分析讨论。
4. 实践操作演示:播放教学视频,演示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评估和处理方法。
5.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答。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预防和处理策略,分享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新生儿喂养不耐受1. 定义2. 病因3. 临床表现4. 诊断方法5. 治疗原则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病因。
2. 根据病例资料,判断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诊断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3. 请列出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治疗原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教学通过病例分析、实践操作演示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了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相关知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于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评估和处理方法仍存在疑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讲解和练习。
同时,可以拓展延伸至新生儿喂养的其他并发症,提高学生的临床处理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理论知识讲解本次教学的理论知识讲解部分是教学的核心,需要重点关注。
新生儿喂养不耐受PPT课件
促进体重增加 促进吸吮-吞咽-呼吸的协调 减少哭闹 促进食物消化及口满足感 安抚患儿,减轻疼痛
新生儿喂养不耐受▬抚触
抚触应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并在喂奶前30分钟或喂奶后60分钟患 儿安静、清醒的状态下进行,而且必须由经过培训的专业护士操 作,每次15-20分钟,1-2次/天 临床实践表明,抚触有利于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减少哭闹,增 加睡眠,促进食物消化吸收
谨慎禁食,缩短禁食时间
肠道喂养过程中,会经常出现不耐受,出现呕吐和腹胀而常规禁 食,但禁食时间应尽可能短,保持微量喂养
食物刺激可调节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系统,促进肠蠕动,刺激胃肠道 激素分泌,提高耐受程度
新生儿喂养不耐受▬非营养性吸吮
非营养性吸吮
机制
意义
通过吸吮反射,调 节胃肠肽水平,刺 激胃肠道的生长发 育与成熟
新生儿消化道特点-食管
呈漏斗状,粘膜柔软缺乏腺体,弹力纤维和肌层发育不良, 易受临近器官影响而变位 食管上部括约肌不随食物下咽而紧闭,下部括约肌也不关 闭,易发生溢乳,6周才能建立有效抗返流屏障
新生儿消化道特点-胃
新生儿胃呈水平位置,容量小,生后10天约为30-60ml.吸吮时常吸 入空气,称生理性吞气症 贲门宽且括约肌不发达,而幽门括约肌发达 新生儿胃分泌的各种消化酶和盐酸均较低 胃排空时间:水1-1.5小时,牛乳3-4小时,母乳2.5-3小时
目前,没有统一的预防和治疗指南
主要内容
定义 相关因素 判断标准 治疗和护理
定义
新生儿喂养不耐受(feeding intolerange,FI)通常是指新 生儿在出生后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而引起对肠内 营养物质不耐受的一种临床症候群,流行病学显示,新生儿 喂养不耐受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尤其在早产儿中的发生率可 以达到20%以上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 25页PPT文档
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
肠道营养发挥直接作用,促进肠道 动力活性的成熟及胃肠激素的释放
保证足够的液体和热能,增加免疫力 早产儿由部分肠外营养到全经口喂养
胎粪排出延迟
早产儿因胃肠动力功能差及摄入 少而形成胎粪便少,加之肠蠕动乏力 及协调能力差,易发生粪便滞留、胎 粪延迟排出
其他:
吐每天>3天 腹胀(24小时腹围增加>1.5cm,伴有肠型) 胃残留量超过上次喂养量的1/3或
24h胃残留量超过喂养总量的1/4 胃残留物被胆汁污染 大便潜血实验阳性 大便稀薄,还原物超过2%(乳糖吸收不良) 呼吸暂停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护理干预
体位 合理喂养 非营养性吸吮 抚触 刺激排便 药物
体位:
1
使患儿上半身抬高,贲门 高于胃底 ,胃内容物可 借助重力加快排空,减 少溢乳及胃食管返流
2
“鸟巢”式卧 位 有边界感和安全感,
有利于头手互动 ,维 持生命体征的稳定。有 研究证实“鸟巢”式护 理能促进肠蠕动,使消化 能力增强,减少胃食管返 流
喂养不耐受率 68.51% 11.73%
开奶延迟:
动物试验表明,全静脉营养的小 鼠,仅禁食3天,就会出现肠黏膜萎缩, 肠绒毛变平以及乳糖酶合成受阻。延 迟开奶可能会导致日后喂养的风险增 大(NEC),后续喂养的安全性降低
加奶量及注奶速度过快
管饲时如果注入奶量过快可引起 胃过度扩张,可加重消化道负担,引 起胃潴留
1~2 12~24
1~2 ≥12
2~4 ≥12
3~5 7~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0g 13.7%
≤2500g 9.3%
11
+ 以上数据表明,胎龄越小,体重越轻,喂养不耐受的发生
率越高。
12
治疗
+ 体位
+ 合理喂养
+ 非营养性吸吮 + 抚触 + 刺激排便 + 药物
13
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治疗---体位
1
2 “鸟巢”卧位
3
俯卧位
:早产儿15°俯卧位能 使肺下段通气更佳,肺 通气/血流比值合适,降 低了腹内压,改善了动 脉氧合,有利于胃排空, 减少胃食管反流和腹胀。 俯卧位可防止返流物的 吸入,且安全简便
29
内科特点: 1)病史:多有围生期窒息史,难产史,喂养不当史及服药 史 2)呕吐物:多不严重,量不多,次数不多,呕吐物主要为 胃内容物,一般不含胆汁及粪汁 3)大便:量和性状基本正常 4)腹部X片基本正常 5)内科治疗有效
30
外科特点: 1)产前病史:如羊水过多、产检消化道异常史 2)呕吐:多严重,呕吐物可含胆汁、粪汁,常伴失水、电 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等。 3)大便:量和性状,尤其是胎便 4)腹部查体:明显异常,一定要视触扣听。 5)内科治疗无效,甚至会进行性加重。 6)腹部X片、B超、钡剂或碘油造影可见消化道病变的特征 , 例如:
1
+ 1、新生儿喂养不耐受
+ 2、新生儿消化道疾病诊断思路
2
新生儿喂养不耐受
3
+ 定义:新生儿在开奶后出现胃潴留、呕吐、返流、腹胀等
现象,称为喂养不耐受,而其中早产儿由于胃肠消化吸收 功能不成熟,吸吮 和吞咽能力低下,上述症状更为常见。
4
5
新生儿消化道特点---口腔、食管
口腔:新生儿唾液腺发育不完善,唾液分泌很
少。一般来说,新生儿出生一个星期以后,唾液
腺的分泌量能达到一天 50-80ml ,成年人一天是 1000-1500ml 。肺炎、NRDS及食道闭锁往往会导
致唾液分泌增多。
食管:新生儿和婴儿的食管呈漏斗状,弹力 纤维和肌肉发育不全,食管壁黏膜中的腺体比较
少。食管下段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调控能力
比较差,容易发生胃食管返流,发生呕吐。
– 减少NEC的发生
– 促进肠蠕动和胆红素在粪便中的排泄,减少胆红素肠- 肝循环
– 肠道营养发挥直接作用,促进肠道动力活性的成熟及胃 肠激素的释放
15
新生儿喂养不耐受治疗-吸吮
非营养性吸吮
机制: 通过加 快吸吮反射的成 熟,调节胃肠肽 水平,刺激胃肠 道的生长发育与 成熟,所以早产 儿的喂养以自吮 为最好的喂养途 径
.促进体重增加 .促进吸吮-吞咽呼吸协调能力 .减少哭闹 •促进食物消化 .促进口满足感 .安抚患儿,减轻 疼痛
16
新生儿喂养不耐受治疗—抚触
新生儿抚触:抚触应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并在喂奶前30 分钟或喂奶后60分钟,患儿安静、不哭吵、不烦躁、清醒 状态下进行,而且必须有经过培训的专业护士操作,15~ 20分钟/次,1~2次/d,可促进胃肠蠕动、促进胃排空,并 且抚触可增加奶量防治低血糖。
17
新生儿喂养不耐受治疗
刺激排便:刺激排便可使早产儿胃潴留量明显减少,腹胀 时间明显缩短。方法:开塞露1/3支,清洁灌肠,1次/d。
18
新生儿喂养不耐受治疗---药物
+ 小剂量红霉素 + 胃复安 + 微生态制剂
19
+ 新生儿喂养不耐受在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非常常见。 + 重点是与消化道疾病进行鉴别。
6
新生儿消化道特点
+ 胃:新生儿的胃是水平位置 ,容量小 ,大概在 30-60ml 。
新生儿胃的幽门括约肌发育良好,而贲门发育不好是松的,
幽门发育好是紧的。新生儿由于自主神经调节差,易引起 幽门痉挛。发生痉挛以后,内容物不容易往外排。新生儿 胃分泌的各种消化酶和盐酸少,酶活力低,所以消化功能 差,容易出现溢奶和呕吐。
7
新生儿消化道特点
+ 肠:小儿的肠管相对成人要长。新生儿的肠管总长度等于
身长的8倍,有利吸收,而结肠相对短,不利于吸收水分 而使粪便不成形,排出快。所以小婴儿大便次数相对多一 些,不成形多一些。新生儿容易胃 - 结肠反射,是因为大 脑皮层功能发育不完善,进食的时候容易表现出边吃边拉, 或者一吃完就拉,显得大便次数多,就叫胃 - 结肠反射。 肠系膜长,很柔软,肠系膜下的组织较松驰,肠壁固定差, 容易肠套叠和肠扭转。 肠黏膜薄和嫩,所以通透性好,屏障功能差。肠内有 些毒素,以及消化不全的产物、过敏原等,可以经过肠黏 膜进入体内,引起全身感染和变态反应性疾病。 肠道在34周才开始有规律的蠕动。
8
喂养不耐受的信号包括:
+ 胃潴留或呕吐 + 腹胀 + 血便(潜血) + 稀便或腹泻 + 代谢性酸中毒 + 体温不稳定
+ 呼吸暂停反复发作
+ 高血糖症
9
胎龄 发病率
≤30W
≤32W
≤34W
≤37W
55.5%
50.3%
23.9%
13.9%
10
体重 发病率
≤1000g
93.7%
≤1500g 57.8%
24
病2
患儿,戚× ×大婴,因“反复胃储留1 月”入院,查体:营养差,反应差,面色苍 白,腹部平软。造影示:肥厚性幽门狭窄可 能。 术后诊断:幽门膈膜
25
病例3
患儿,凌BB,因“27周早产,腹胀17 天,发热1天”入院,查体:营养差,反应 差,全身苍灰,腹部膨隆,腹壁红肿。腹片 示:低位接近完全性肠梗阻。 术后诊断:NEC,大面积肠坏死穿孔
26
1、定性 2、定位
3、处理
27
28
1、内科性:喂养不当(加奶过快),喂养不耐受,咽下综 合征,胃肠道功能失调(胃食管反流、幽门痉挛、胎粪性 便秘),严重感染引起的肠麻痹,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性 脑病,NEC 2、外科性:先天性消化道畸形(食管闭锁、肥厚性幽门狭 窄、膈疝、肠闭锁和狭窄、环状胰腺、胎粪性腹膜炎、肠 旋转不良、肠扭转、先天性巨结肠
使患儿上半身抬高,贲门 高于胃底 ,胃内容物可 借助重力加快排空,减 少溢乳及胃食管返流
有边界感和安全感, 有 利于头手互动 ,维持 生命体征的稳定。有研 究证实“鸟巢”式护理 能促进肠蠕动,使消化能 力增强,减少胃食管返流
14
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治疗—喂养
早期喂养,早产儿可微量喂养:
– 改善喂养的耐受程度,促进胃肠道成熟,以较短的时 间达到足量喂养
20
主要以呕吐、腹胀两个最常见临床症状进行讨论分析。
21
1、临床常见 2、轻重难分 3、内外难分
22
判断不清,后果严重!!!
23
病例1
患儿,陈× ×,男,因“胎龄28周,反复腹胀、呼吸 困难1月余,加重1天”由外院转入我科,入院时查体:反应 差,面色苍白,腹胀明显,肠鸣音减弱,入院后行造影示多 处肠狭窄。 术后诊断:全结肠神经节细胞发育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