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体育教学计划与设计教案
一年级上册《体育与健康》教案
一年级上册《体育与健康》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一、课程背景二、课程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3. 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三、课程内容1. 体育基础知识:体育运动的起源、发展,体育锻炼的意义等。
2. 运动技能:跑步、跳绳、投掷、跳跃、基本体操等。
3. 体育保健:运动损伤的预防,正确锻炼的方法,营养与健康等。
4. 体育比赛:规则讲解,团队合作,竞技精神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注重实践,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运动技能。
3.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采用分组合作、竞技比赛等形式。
4.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竞技水平的提高。
4. 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改善。
第二章:跑步训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跑步的基本技能,提高跑步速度和耐力。
2.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的品质,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跑步姿势和呼吸方法的正确运用。
2. 短跑、中跑、长跑的不同训练方法。
3. 团队接力比赛。
三、教学方法1.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跑步技巧,示范正确动作。
2. 实践训练:学生分组进行跑步练习,教师指导。
3. 竞技比赛:团队接力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跑步姿势和呼吸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跑步速度和耐力的提高。
3. 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竞技水平的评估。
第三章:跳绳训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跳绳的基本技巧,提高跳绳速度和熟练度。
2. 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跳绳的基本动作:单脚跳、双脚跳、交叉跳等。
2. 跳绳的训练方法:速度跳、耐力跳、花样跳等。
3. 团队跳绳比赛。
三、教学方法1.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跳绳技巧,示范正确动作。
《体育教学论》 教学大纲
体育装学会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基本信息适应对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代码:04E00215学时分配:36学时赋予学分:2学分先修课程:学校体育学等课程后续课程:体育教学设计等课程二、课程性质与任务《体育教学论》是根据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指导方案》的要求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
该课程的开设,符合当前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必须紧密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开展的需要。
《体育教学论》力求在体育课程与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课程资源、体育教师的行为、体育课堂教学等理论和方法方面有所突破,这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新理论、新方法、适应未来的中小学体育课程开展与教学改革和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体育教学论》是研究体育教学的现象、基本因素、本质以及内在规律的一门科学和学科, 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体育教学中的学生、教师、目标、内容、过程、环境、方法、评价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该课程作为我校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它是搭建在现在的学习与未来的体育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
课程的基本定位为:熟悉中小学体育教材的内容、特点,并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熟练地分析和应用教材;学会运用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指导体育实践,培养学生体育课程设计与教学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明确学习《体育教学论》的目的、任务及其重要意义;掌握贯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科学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合理地运用教学原那么以及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2、努力钻研体育课程理论与体育教学理论,熟练地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和组织方法。
3、应注意加强语言表达、动作示范、文字表述,教学组织和自学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并提高对学生掌握技能技术过程中各种矛盾与困难的分析能力和灵活运用教法的能力。
(二)教学要求1、本课程的教学应认真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那么,密切联系中小学体育实际,钻研教材、研讨和改进教法步骤,不断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
体育教学计划与教案
体育教学计划与教案标题:体育教学计划与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2.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参与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竞技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体育基本动作技能的学习和练习,如跑、跳、投、抛等。
2. 不同体育项目的规则和技巧的学习,如足球、篮球、乒乓球等。
3. 体育游戏和活动的组织和指导,如接力赛、拔河比赛等。
4. 身体素质训练,如力量、速度、耐力等方面的训练。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正确的动作和技巧,让学生模仿学习。
2.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3. 游戏化教学:通过游戏和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4. 个别辅导: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起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2. 基本动作技能的学习和练习:教师示范基本动作技能的正确姿势和动作要领,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3. 体育项目的学习和练习:介绍不同体育项目的规则和技巧,进行示范和练习。
4. 体育游戏和活动的组织和指导:将学生分组进行体育游戏和活动,教师进行组织和指导。
5. 身体素质训练: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进行相应的训练和练习。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效果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对体育运动保持兴趣和参与。
五、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动作技能的掌握程度。
2. 进行小组活动和游戏时,观察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
3. 进行身体素质训练时,观察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情况。
4. 定期进行测试和考核,评估学生对体育项目规则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体育器材和场地:足球、篮球、乒乓球等器材,操场、体育馆等场地。
2. 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用于引入和示范教学。
3. 教学辅助材料:体育教材、教案、练习册等。
学校体育学教学大纲
《学校体育学》教学大纲学时:68学时学分:4学分开课对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一、说明〔一〕课程性质《学校体育学》是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根本规律,说明学校体育工作根本原理和方法的一门学科,是培养各级体育教师组织与实施体育工作所必须开设的一门专业理论课程。
通过学习《学校体育学》课程,使学生了解学校体育规律,明确学校体育根本原理与方法,掌握学校体育工作根本理论、根本知识和根本技能,以与应用这些理论、知识和技能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通过学习《学校体育学》课程,使学生了解学校体育规律,明确学校体育根本原理与方法,掌握学校体育工作根本理论.根本知识和根本技能,以与应用这些理论.知识和技能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能力。
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使学生正确认识学校体育在教育.体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明确体育教师应具备的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树立体育教师的专业思想与师德规,忠诚党的教育与体育事业。
2.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学习并掌握学校体育的根本问题.体育课程的理论问题与实施原理.课外体育锻炼.训练.竞赛.管理等各项工作的根本理论与方法。
3.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设计思路本教学大纲是根据《阿坝师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育系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课程设置与学时分配等有关规定制订的。
根据现代教育的思想和新课程改革的宗旨,本教学大纲紧紧围绕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以学生开展为中心,以小组合作形式组织教学,从理论上正确认识学校体育在学生全面开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明确体育教师所具备的职业素质,同时加强实践环节,给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今后打下坚实的根底。
本课程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适应社会变化与人才的需要,以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为主要目的,多渠道、多途径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坚决为地方教育服务的信念,全面提升体育教学的水平。
高中体育理论教案全集
高中体育理论教案全集第一章:体育与健康的关系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和技巧。
1.2 教学内容体育与健康的定义和内涵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技巧1.3 教学过程导入:讲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新课导入:讲解体育锻炼的定义和重要性。
实践环节: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体育锻炼,体验锻炼的乐趣。
第二章:运动生理学基础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培养学生对运动生理学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掌握运动生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2 教学内容运动生理学的定义和内涵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运动生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技巧2.3 教学过程导入:讲解运动生理学的定义和重要性,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新课导入:讲解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引导学生了解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
实践环节:进行运动生理学实验或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运动的生理效应。
第三章:运动技能的学习与提高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运动技能的学习方法和提高途径。
培养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学习策略和技巧。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水平。
3.2 教学内容运动技能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运动技能的提高途径和实践锻炼方法3.3 教学过程导入:讲解运动技能的学习方法和提高途径,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新课导入:讲解运动技能的定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运动技能的学习策略。
实践环节:进行运动技能的实践锻炼,让学生亲身体验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提高过程。
第四章:体育竞赛的组织与管理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体育竞赛的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培养学生参与体育竞赛的意识和能力。
引导学生掌握体育竞赛的组织与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4.2 教学内容体育竞赛的定义和组织形式体育竞赛的与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体育竞赛的与管理技巧的实际应用4.3 教学过程导入:讲解体育竞赛的定义和组织形式,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体育心理学》教学设计8
由体验小组二的
沉思是一种平息精神激动、使人体放松的方法。根据训练过程的不 同学发言分享沉
同,沉思又可以分为:东方静默法、松弛反应、超觉静坐和禅定等。 思法的内容
四、生物反馈训练 生物反馈训练是通过生物反馈达到控制生理指标的变化或维持这种
变化的过程。其特点是运用特定的仪器,将人体发出的微弱反应放大成 为人的视觉、听觉所能感知的信号。
适应性训练”,是指在训练中模仿比赛条件,用于运动员演练技术、战术 和比赛应对策略的一种训练方法。模拟训练主要针对比赛中即将出现或 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进行模拟与演练,特别是对那些可能使运动员心 理、生理产生不良影响的刺激进行模拟,以增强排除干扰、适应内外环 境的能力。
通过北京奥运会 中若干队伍的模 拟训练实例讲解 模拟训练的主要 内容
导入 BF 的前沿信 息
五、系统脱敏训练
导入:经典条件
系统脱敏疗法又称交互抑制法,是一种以渐进方式克服神经症焦虑 反射实验
的技术。利用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
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神 通过“实验性神
经症焦虑的目的。
经症”介绍系统
系统脱敏法由精神病学家 Wolpe(1958)首创,他认为可以系统地 脱敏训练的原理
三、本节课的主要知识 教师活动:提前安排 2 个体验小组,分别体验“渐进放松训练”和“沉 思法”的效果,并结合学生的体验,介绍这两种行为干预方法。通过多 媒体图片和视频介绍自生训练、生物反馈训练和模拟训练的主要内容和 操作方法。通过实验过程展示和原理分析,讲解系统脱敏训练的基本原 理,并结合案例讲授系统脱敏训练的基本操作方法。
设
三、沉思
计
四、生物反馈训练
中学体育教材教法教案
中学体育教材教法教案第一章:体育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精神。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1.2 教学内容体育基础知识:体育概述、体育运动科学、运动生理学等。
体育技能训练:跑步、跳远、投掷、篮球、足球、乒乓球等。
体育游戏与竞技:体育游戏的设计与组织,竞技规则与裁判。
第二章: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技能展示,引导学生模仿和学习。
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来掌握技能和提高水平。
比赛法:组织学生参加比赛,培养竞技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2.2 教学手段教学器材:使用各种体育器材,如篮球、足球、跳绳、哑铃等。
教学辅助工具:使用图示、模型、视频等辅助教学。
教学软件:利用体育教学软件进行模拟教学和训练。
第三章:体育教学组织与管理3.1 教学组织课堂布局:合理安排教学场地和器材,确保学生安全。
教学流程: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流程,保证教学效果。
教学分组:根据学生的水平、兴趣等因素进行合理分组。
3.2 教学管理课堂纪律:建立严格的课堂纪律,确保教学秩序。
学生管理: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辅导。
安全措施: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第四章:体育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学生技能评价:通过观察、测试等方式评价学生的技能水平。
学生体能评价:通过体能测试等方式评价学生的身体素质。
学生态度评价: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团队合作精神等。
4.2 教学反馈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同行评价:与同事进行教学交流和评价,相互学习和提高。
第五章:体育教学案例分析5.1 教学案例案例一:篮球教学中的团队配合训练。
案例二:田径教学中的跳远技巧指导。
案例三:足球教学中的战术训练。
5.2 案例分析分析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分析学生学习效果,教学评价是否合理。
第六章:体育教学计划与课程设计6.1 教学计划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每个学期的教学内容。
公开课立棒式交接棒教案
公开课立棒式交接棒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立棒式交接棒的技巧和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立棒式交接棒的正确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1.2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熟练掌握立棒式交接棒的技巧。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竞赛意识。
1.3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增强自信心。
2. 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尊重对手,公正竞争的道德观念。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内容1. 立棒式交接棒的技巧方法。
2. 立棒式交接棒的训练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2.2 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立棒式交接棒的技巧和方法。
2. 示范法:教师示范立棒式交接棒的正确方法。
3. 实践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
4. 竞赛法:学生分组比赛,提高竞赛意识。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准备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慢跑,活动全身关节。
2. 进行一些简单的热身活动,如高抬腿、摆臂等。
3.2 技术讲解与示范1. 教师讲解立棒式交接棒的技巧和方法。
2. 教师示范立棒式交接棒的正确方法。
3.3 实践训练1. 学生分组练习立棒式交接棒,教师指导。
2. 学生互相交流心得,教师点评并指导。
3.4 竞赛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立棒式交接棒比赛。
2. 教师担任裁判,维持比赛秩序。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我评价1. 学生对自己的立棒式交接棒技巧进行自我评价。
2. 学生对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赛意识进行自我评价。
4.2 同伴评价1. 同伴对学生的立棒式交接棒技巧进行评价。
2. 同伴对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赛意识进行评价。
4.3 教师评价1. 教师对学生的立棒式交接棒技巧进行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赛意识进行评价。
2. 学生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2. 同伴提出学生在比赛中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教师提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出改进措施。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材1. 立棒式交接棒教程。
体育教学内容
第八章体育教学内容第一节体育教学内容的概述一、体育教学内容的概念体育教学内容,也经常被称为体育教材,两者在本质上没有实质性的差别,只是“体育教材”所含的意义更多一些,它既有教学内容的意思,还有教科书、教具的意思等。
本教材对体育教学内容作出如下定义:体育教学内容是依据体育教学的目标选择出来、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和教学条件进行加工的、在体育教学环境下传授给学生的体育知识远离运动技术和比赛方法等。
体育教学内容与体育教材的意思基本相同。
体育教学内容的概念包含以下两层含义:(1)体育教学内容不同于一般的教育内容。
体育教学内容与一般教育内容的区划是:①它是依据体育教学的目标选择、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和教学条件加工出来的体育内容;②它是以大肌肉群的活动状态进行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身体练习、运动技术学习和教学比赛等形式;③它是在体育教学条件下进行传授的。
例如,语文、数学等知识学科没有以运动为媒介,也没有以大肌肉群运动、更不能以运动的技能形成为培养目标,因此没有人认为其教学内容中的课文和练习是体育教学内容;而一些同身体活动有密切关系的教育形式和内容,如军训、劳动课、生产技能课都伴随有大肌肉群运动,有的还是以技能的形成为主要目标,但由于其培养目标不是形成身体运动技能,也不是在体育教学的环境下进行的,因此也不被认为是体育教学内容(2)体育教学内容也有别于竞技运动的内容,这个区别表现在:①体育教学内容是以教育为目的,而竞技运动内容则不是以教育为目的,而是以娱乐和竞技等为目的;②体育教学内容必须根据教育的需要进行必要的改造、组织和加工,而竞技运动内容则不必进行这种改造。
例如,奥林匹克运动会中的田径是以夺取竞技胜利为目的,是按公正比赛的原则进行组织和加工的内容体系,因此它没有必要考虑怎么样去通过田径来完成教育的目的,它也不必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去做什么改造;而作为教育内容的田径则必须根据某个阶段的教育目标,根据被教育者的年龄和身心特点,根据学校的场地器材情况,根据教学课时和教学计划安排进行改造,因此,它在许多地方有别于在竞技场上进行的田径。
五年级体育上全册教案
五年级体育上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如跑步、跳远、投掷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二、教学内容1. 第四章:跑步训练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跑步的基本技巧,提高跑步速度和耐力。
教学内容:慢跑、快跑、接力跑等。
2. 第八章:跳远训练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跳远的基本技巧,提高跳远距离。
教学内容:单脚跳远、双脚跳远、跳远接力等。
3. 第十一章:投掷训练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投掷的基本技巧,提高投掷距离和准确性。
教学内容:投掷实心球、投掷标枪、投掷垒球等。
4. 第十五章:篮球训练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篮球的基本技巧,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运球、传球、投篮、防守等。
5. 第十八章:足球训练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足球的基本技巧,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传球、射门、控球、防守等。
三、教学方法1. 实践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
2. 小组合作教学法:通过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比赛教学法:通过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技能水平和团队合作精神。
2. 终结性评价:通过考试或比赛,评估学生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五年级体育教材2. 场地设施:操场、篮球场、足球场、跳远沙坑等3. 器材:篮球、足球、实心球、标枪、垒球等六、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进行慢跑,做简单的关节活动,如颈部、肩部、腰部、膝关节等,以预防运动损伤。
2. 技能训练:按照教学内容,进行跑步、跳远、投掷等基本技能的训练。
3. 团队合作:进行篮球、足球等团队合作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 练习比赛:组织学生进行练习比赛,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竞争意识。
2024年八年级体育与健康精彩教案全套完整版
2024年八年级体育与健康精彩教案全套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八章“球类运动”,详细内容为第三节“篮球基本技术”。
内容包括篮球基本站立姿势、运球、传球、投篮等核心技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篮球的基本站立姿势,提高动作准确性;2. 使学生熟练掌握运球、传球、投篮等篮球基本技术;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运动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篮球基本站立姿势、运球、传球、投篮技术动作要领。
难点:动作的连贯性与准确性,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篮球、篮球架、口哨、计时器;2. 学具:篮球服、运动鞋、篮球。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篮球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感受篮球运动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
2. 篮球基本站立姿势教学(5分钟)讲解并示范篮球基本站立姿势,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运球教学(10分钟)讲解并示范运球技术,强调运球时的手腕灵活性和眼睛观察力;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错误。
4. 传球教学(10分钟)讲解并示范传球技术,强调传球时的准确性及力度控制;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错误。
5. 投篮教学(10分钟)讲解并示范投篮技术,强调投篮时的手腕、腰腹力量;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错误。
6. 团队合作练习(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篮球比赛,让学生在实际比赛中运用所学技术,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学生互相评价,交流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篮球基本站立姿势2. 运球技术动作要领3. 传球技术动作要领4. 投篮技术动作要领七、作业设计2. 作业题目:拍摄一段自己在课后练习篮球的视频,展示所学技术。
答案:学生拍摄视频,至指定平台,供教师评价和同学交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参加篮球社团或校队,提高篮球技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关注国内外篮球比赛,了解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提高自己的篮球素养。
六年级新课程教案上册
六年级新课程教案上册第一章:认识新课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课程的特点和要求。
2. 培养学生积极适应新课程学习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新课程的定义和特点。
2.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三、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程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感受新课程的特点。
3. 讲解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四、作业布置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对新课程的认识。
第二章:语文学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新课程中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
2.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新课程中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
2. 阅读和写作技巧的培养。
三、教学步骤1. 讲解新课程中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2. 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教授写作技巧,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作业布置2. 根据题目要求,进行一篇命题作文的练习。
第三章:数学学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课程中数学学习的基本要求。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新课程中数学学习的基本要求。
2. 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步骤1. 讲解新课程中数学学习的基本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四、作业布置1. 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相应的课后练习题。
第四章:英语学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课程中英语学习的基本要求。
2. 培养学生流利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新课程中英语学习的基本要求。
2. 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的技巧。
三、教学步骤1. 讲解新课程中英语学习的基本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2. 进行口语表达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3. 进行听力理解训练,提升学生的听力能力。
四、作业布置1. 根据所学内容,进行英语口语练习,并录制下来进行自我评估。
2. 听英语听力材料,并完成相应的练习题。
2024年八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全套完整版
2024年八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全套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八章“球类运动”,详细内容涉及排球的基本技术及战术运用。
具体包括:排球的基本发球、接球、扣球技术,以及简单的一传、二传战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排球的基本技术,如发球、接球、扣球。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了解并运用简单排球战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排球技术的协调性与连贯性。
教学重点:排球基本技术的掌握及战术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排球、教学视频、记分牌。
2. 学具:运动服、运动鞋、护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简单的排球比赛,教师观察并指出学生在技术上的不足。
2. 理论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教学视频,讲解排球的基本技术要领及战术运用。
3. 技术训练(15分钟)学生分组练习发球、接球、扣球技术,教师逐一指导。
4.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举例讲解一传、二传战术在实际比赛中的应用。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进行实战演练,运用所学技术及战术。
六、板书设计1. 排球基本技术:发球、接球、扣球2. 排球简单战术:一传、二传3. 技术要领及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录制自己进行排球基本技术练习的视频,分享到班级群。
答案:视频展示学生的技术动作,教师进行线上指导。
2. 作业题目:课后与家人或朋友进行排球比赛,尝试运用所学战术。
答案:学生分享比赛心得,教师进行评价与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调整。
拓展延伸方面,可推荐学生观看高水平排球比赛,了解更多排球技术及战术,提高他们的运动兴趣。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排球比赛,将所学运用到实际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2. 技术训练的个别指导3. 例题讲解的实用性4. 作业设计的互动性和反馈机制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一、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参与,避免出现部分学生观看的现象。
九年级体育教案(全)
九年级体育教案(全)第一章:课程介绍与目标一、课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体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日益显著。
九年级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体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第二章:课程内容三、课程内容1. 体育基础知识:体育保健、运动生理、运动心理、运动营养等。
2. 体育运动技能:田径、球类、体操、游泳、射击等。
3. 体育欣赏:体育比赛、体育人物、体育文化等。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对体育知识、技能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
2. 示范法:教师或优秀学生进行技能示范,让学生直观学习。
3. 实践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体育技能。
4. 竞赛法: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体育比赛,培养学生的竞技精神和团队意识。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体育课程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度、进步程度等。
2. 结果性评价:对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
3. 综合性评价:结合学生的体育课程成绩、平时表现、竞赛成绩等多方面进行评价。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体育课程教材、教学指导书等。
2. 设施:操场、体育馆、游泳池、体育器材等。
3. 信息化资源:网络课程、教学视频、体育资讯等。
七、教学计划本学期共36课时,每周2课时。
按照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合理分配课时,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第三章:教学设计与实施八、教学设计1. 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
2. 编写具体课时教案,确保教学活动的实施。
3. 设计教学评价方案,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
九、教学实施1. 按照课时教案进行教学,确保教学内容、方法的落实。
2.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 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体育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十、教学反思1. 定期对教学工作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小学体育课教案《仰卧起坐》
小学体育优质课教案《仰卧起坐》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仰卧起坐的基本动作要领,提高学生的腰腹力量和协调性。
1.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比赛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重点:仰卧起坐的基本动作要领。
2.2 教学难点:腰腹力量的提高和动作的协调性。
第三章:教学资源3.1 教学场地:学校操场或体育教室。
3.2 教学器材:瑜伽垫、计时器、标志物等。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准备活动: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如跳绳、慢跑等,让学生充分活动身体。
4.2 教学讲解:向学生讲解仰卧起坐的基本动作要领,包括躺下、双手放在耳朵旁边、膝盖弯曲等。
4.3 实践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4 比赛环节:设置小组比赛,比较各小组的仰卧起坐次数和质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反思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5.2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5.3 班级评价:对整个班级的表现进行评价,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教学延伸:引导学生尝试其他腰腹训练动作,如平板支撑、俄罗斯转体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6.2 教学建议: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锻炼,定期组织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教师反思:回顾教学过程,总结教学方法的优缺点,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7.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过程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的需求,优化教学方案。
第八章:教学计划8.1 课时安排:本节课计划进行2课时,共计40分钟。
8.2 教学进度:本节课为第一课时,主要完成仰卧起坐的基本动作教学和实践练习。
第九章:教学安全9.1 安全提示:提醒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注意用力适度,避免肌肉拉伤。
体育教案-单元计划
体育教案-单元计划第一章:乒乓球基本技巧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乒乓球的基本技巧,包括发球、接球、挥拍等。
培养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1.2 教学内容乒乓球的历史和规则简介正确的握拍方法和基本姿势发球和接球技巧的演示与练习挥拍动作的要点和练习1.3 教学方法讲解与示范相结合,让学生明确技巧要点分组练习,互相观摩和交流设置小型比赛,巩固所学技巧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动作准确性评估学生在比赛中的运用能力和配合默契度第二章:篮球基本技巧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篮球的基本技巧,包括传球、投篮、防守等。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技精神。
2.2 教学内容篮球的历史和规则简介正确的持球和传球方法投篮的姿势和技巧防守动作和战术配合2.3 教学方法讲解与示范相结合,让学生明确技巧要点分组练习,互相观摩和交流组织小型比赛,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动作准确性和配合度评估学生在比赛中的战术意识和竞技水平第三章:足球基本技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熟悉足球的基本技巧,包括传球、射门、盘带等。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3.2 教学内容足球的历史和规则简介正确的踢球和传球技巧射门的姿势和技巧盘带和过人动作的要点3.3 教学方法讲解与示范相结合,让学生明确技巧要点分组练习,互相观摩和交流举行小型比赛,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动作准确性和配合度评估学生在比赛中的战术意识和竞技水平第四章:网球基本技巧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网球的基本技巧,包括发球、接球、挥拍等。
培养学生对网球运动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4.2 教学内容网球的历史和规则简介正确的握拍方法和基本姿势发球和接球技巧的演示与练习挥拍动作的要点和练习4.3 教学方法讲解与示范相结合,让学生明确技巧要点分组练习,互相观摩和交流设置小型比赛,巩固所学技巧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动作准确性评估学生在比赛中的运用能力和配合默契度第五章:羽毛球基本技巧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羽毛球的基本技巧,包括发球、接球、挥拍等。
中学体育教材教法教案
中学体育教材教法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精神。
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增强体质。
1.2 教学内容基本体育知识,包括体育的意义、作用和原则。
基本体育技能,包括跑步、跳远、投掷等。
体育比赛规则和裁判法。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2.1 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体育技能。
游戏教学法:通过体育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精神。
理论教学法: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体育知识和比赛规则。
2.2 教学手段体育器材:如跑步机、跳箱、投掷器材等。
教学挂图和视频:用于讲解和展示体育技能和比赛规则。
课堂练习和比赛:用于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第三章:教学组织与管理3.1 教学组织分组教学: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团队合作和竞技比赛。
个别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进行个别指导。
班级教学:进行全体学生的集体教学和练习。
3.2 教学管理课堂纪律管理:制定课堂纪律规定,确保教学秩序。
学生安全管理:确保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安全,避免意外伤害。
教学计划管理:制定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过程评价: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态度、努力和进步等。
成果评价:对学生在学习结束时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进行评价。
4.2 教学反馈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教师反馈:教师之间的交流和讨论,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第五章:教学案例与实践5.1 教学案例案例一:耐力跑教学案例二:跳远技巧教学案例三:篮球比赛规则讲解5.2 实践操作实践一:组织学生进行耐力跑训练实践二:指导学生进行跳远技巧练习实践三:组织学生进行篮球比赛第六章:体育课的设计与实施6.1 体育课的设计确定教学目标:根据学生水平和需求,设定具体的教学目标。
安排教学内容:合理分配各个环节的教学内容,确保知识的连贯性和技能的完整性。
幼儿园体育-翻山越岭教案
幼儿园体育-翻山越岭教案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翻山越岭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1.2 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1.3 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1.4 培养幼儿的勇敢、自信、坚持的品质。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教具:山洞、小河、石头等模拟道具。
2.2 场地:宽敞的户外场地。
2.3 音乐:翻山越岭背景音乐。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热身运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3.2 翻山越岭基本动作教学(10分钟)教师向幼儿讲解翻山越岭的基本动作和技巧,如爬、跳、跨、翻等,并示范动作要领。
引导幼儿进行实践,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3.3 翻山越岭游戏(10分钟)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有一个队长带领。
设置一个翻山越岭的障碍course,每个小组需要依次完成障碍course,最快完成的小组获胜。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3.4 放松运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如轻轻摇摆、深呼吸等,让幼儿缓解疲劳,放松身心。
4.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活动过程,让幼儿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4.2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意见。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他们的动作技巧、团队合作等方面。
5.2 收集幼儿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内容。
5.3 定期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幼儿的成长进步,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第六章:活动延伸6.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翻山越岭活动的目的和意义,鼓励家长在家陪同幼儿进行相关活动,如自制障碍物进行翻山越岭游戏等。
6.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环境中布置翻山越岭主题区域,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自主参与翻山越岭游戏,提高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第七章:安全注意事项7.1 确保活动场地安全,无障碍物,无危险隐患。
体育教学计划的课程设计
体育教学计划的课程设计一、引言体育教学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一些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团队合作意识和领导能力。
而体育教学计划的课程设计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本文将从教学主题、活动安排、教材使用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二、教学主题选择教学主题的选择是体育教学计划的关键步骤之一。
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段和兴趣爱好确定教学主题。
例如,在小学阶段可以以基本运动技能的掌握为主题,通过课堂讲解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基本动作素质;在中学阶段可以以团队合作和比赛技能的培养为主题,通过分组活动和比赛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挑战和成就。
三、活动安排活动安排是体育教学计划的核心部分。
可以将体育课程分为不同的阶段和单元,每个阶段和单元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例如,可以分为基本动作训练、团队合作训练、比赛技能训练等阶段,每个阶段分为不同的单元,如跑步、跳跃、投掷等。
活动的安排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逐步进行,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挑战和成长空间。
四、教材使用教材的选择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环节。
教材的内容要符合教学主题和活动安排,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可以选择编写的教材,也可以选择市场上已有的教材。
无论选择哪种教材,都应当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优秀作品和经典案例,通过观摩和分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五、评估与反馈评估与反馈是体育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环节。
可以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如课堂观察、项目测验、学习记录等,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在评估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鼓励他们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运动能力和素质。
同时,教师也应当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改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六、总结通过对体育教学计划的课程设计的详细论述,我们可以看到,教学主题、活动安排、教材使用以及评估与反馈等方面的合理设计和安排对于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体育教学计划的实施
(一)超学段体育教学计划
超学段的体育教学计划就是体育教学总过程的指导方案,一般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领导部门来制订,传统的《体育教学大纲》和现在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就是超学段的体育教学计划。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育教学设计与计划的概念与界定;学年、单元和课时体育教学的设计与计
划
难点:学年、单元和课时体育教学的设计与计划
六、结合教学内容选择的主要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讲解:以幻灯片展示内容纲要,讲解中展开相关内容,补充有关材料。
2、讨论:体育教学计划与设计的区别有哪些?教学计划与传统备课的区别有哪些?(时间约5分钟。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进行归纳。)
体育教学设计是对单元和课时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负荷等)进行全面分析,科学地制订体育教学策略。换句话说,体育教学设计的是一系列有序的、可组织的、有目标的设计活动,它反映了从单元教学计划到课时教学计划的过渡是一个由粗到精、由模糊到清晰、由抽象到具体的不断进化的过程。
(二)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备课的区别
总体来说,教学设计的提出是对传统备课的进一步完善。
1.教学设计以整体观和系统观作为依据,对教学做出设计和规划;而传统备课往往是以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分析设计教学。
2.现代教学设计要求把教推向学,关注学生学习领悟的建构,立足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合适的体育运动方式。而传统备课驻足于教的考虑,关注如何有效地实现教学任务,较少考虑学生学习差异性的存在。
教师应以授课班上中等水平的学生为依据,根据教学内容、场地器材条件、气候条件等,设计运动负荷,还要根据教学人数和场地器材情况设计练习密度。
6. 计划本课所需的场地器材和用具
安排场地时要相对集中以便于指导,要尽可能充分地利用学校现有的体育器材以增加学生的练习量。
7.课后小结
课后小结虽然是每节课后教师要完成的工作,但也是教案的组成部分。体育教师应在课后及时将本次课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主要优缺点及改进的方面等扼要地写在“课后小结”的栏目中,以便为今后总结教学经验的备课和教学检查提供参考和依据。
一、讲授章节名称:第八章体育教学计划与设计
四、本章节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1、通过本次课程,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体育教学计划与设计的概念与界定。
2、通过本次课程,使学生了解体育教学计划与设计的区别,以及教学设计与传
统备课的区别
3、通过本次课程,使学生了解体育教学中学年、单元和课时体育教学的设计与计划的具体案例。
主要参考书:
《学校体育教学论》,张学忠主编,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年。
《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毛振明主编,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3年。
九、教学主要内容设计及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节 体育教学计划与设计
一、体育教学计划概述
(一)体育教学计划概念
教学计划概念的基本含义:所谓的体育教学计划是指在教学工作进行之前的规划和构思。阐明对即将开展的教学工作(年级、学年、学期)的设想和安排,一个完整的计划描述包括四个方面:1.计划的指向;2.计划的作用;3.计划的结构;4.计划的要求
3.针对教学内容组织教法
排列完教学内容以后,要根据各个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考虑教法,如示范讲解、提问、讨论、演示等教法和诱导性练习、辅助性练习等。
4.安排各项教学内容、时间和练习的次数
(1)先定出授课的各部分时间。
(2)定出“各项教学内容"的时间。
(3)定出“练习次数”并算出时间。
5.设计课的生理负荷和练习密度
七、布置的作业及复习思考题:
1、简单论述体育教学计划与设计的定义与界定。
2、简述体育教学计划和体育教学设计的区别。
3、体育教学设计与计划分别包含哪些内容?
4、为什么说单元设计非常重要?单元计划有哪些类型?
八、选用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教材:
《体育教学论》毛振明主编,北京:高教出版社.2017年7月第3版。
(2)以身心发展特点为主要依据。
2.制订学段体育教学计划的要求
(1)要认真领会国家制订的体育教学指导性文件,钻研《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要认真研究本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兴趣、体育需求、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和师资等条件,以及专虑学校和地区的体育传统。
(3)要合理安排教材,考虑项目之间的逻辑性、连续性以及学生的可接受性。
1.确定课的教学目标
制订教案首先要依据单元教学目标和单元的教学设计来确定课时教学目标。目标要针对本课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课的目标要全面、明确和可检验。
2.排列教学内容
(1)考虑基本部分的教学,确定教学环节的先后顺序;(2)符合运动负荷的基本要求;(3)基本部分排列完成后,考虑准备部分的内容和结束部分的内容。
3.制订年度的考核和评价内容
4.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
二、单元体育教学计划制订及案例
(一)体育教学单元的基本理论
体育教学单元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阶段,是体育教学过程的实质性单位,单元是反映运动技术的“学理”过程,也是承载各种体育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
1.不同的单元形式
单元的本意是指一个有机的教学过程和与之配套的教学内容“集合”或“板块”。
十、教学小结及特色(包括讲授内容小结或讲授经验小结等)
体育教学计划从宏观方面保证教学的系统性,体育教学设计是从一门课程的视角研究备课的完善。通过本次课程,对体育教学计划与设计的概念及区别,以及目前体育教学计划的实施、包括学年、单元和课时体育教学的设计与计划做出完整的梳理,使学生充分了解并掌握体育教学计划与设计的学习内容。
(4)特别要关注学段之间的衔接性。。
3.学段体育教学计则制订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1)制订学段体育教学目标。
(2)选择和编排教学内容。
(3)分配各个教学内容的教学时数。
(三)学年体育教学计划
学年体育教学计划是以年级为单位,根据学段体育教学计划和本学年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以及两个学期的气候条件,将学段规定的本年度教学内容分配到两个学期中,同时确定每学期的考核项目与标准的教学文件。学年体育教学计划一般由各学校的体育部门来制订。
2.从体育教学来看,体育教学计划是指向整个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所期望的成果,表述要做什么事、做成什么样。而体育教学设计则指向具体的实施,通过哪些方法与手段去实现(教学计划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成果)。
3.从层面上看,体育教学计划在价值目的抽象层面,而体育教学设计指向结果的具体层面。因而,教学设计比教学计划更为具体,反映了观念形态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因而,教学计划是教学设计依附的载体与具体表现形式,教学计划包含教学设计。
体育教学计划的定义:
体育教学计划是根据国家颁发的体育教学指导文件,结合学校的体育教学实际情况,整体安排与制订学段、学年、学期体育教学工作,从宏观方面保证教学的系统性,而不是从微观的一门课程教学的角度去考虑学生知识和技能发生的预期变化。
(二)体育教学计划的界定
1.体育教学计划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体现,着重于“做什么”的描述,而体育教学设计则关注“如何做”的实施。
(二)学年体育教学计划制订的基本内容
1.制订学年体育教学目标
根据学段体育教学目标、本学年教材特点及学生特点、学校场地器材条件确定本学年体育教学目标,制定学年教学目标还要考虑学校年度的其他工作安排。
2.分配本学年教学时数与教学内容
全年实际授课的时数是按校历的周数分配,在选定了教学内容以后,则要根据体育教材排列理论将全年的教学内容合理地分配到两个学期中去,并确定各个教材的教学时数。这个工作是学年教学设计和计划的中心工作。
总之,体育教学计划与体育教学设计的不同之处有:两者之间的指向由“宏观—微观”;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假设—结果”;两者之间的区别为体育教学计划是理论的蓝图,而体育教学设计则是实践的方案,是一个由抽象到具体的不断进化的过程。
二、体育教学设计的概述
(一)体育教学设计的界定
目前在我国体育教学领域中,对教学设计的研究还不多,在实际的体育教学实践中,对体育教学设计研究还主要体现在教学计划的制订和备课工作中。
(二)学段体育教学计划
学段体育教学计划一般是指各个学段以年级为单位的,根据超学段的体育教学计划,参考所选用的体育教科书,结合本校的体育实际,将教学总时数合理地分配到各年级的体育教学内容中并制订相应的体育教学指导方案。
1.学段体育教学计划的特点
(1)划分学段的方法不同:按“年级”划分;按“水平”划分。
要制订好的单元计划,首先,要很好地钻研体育教材;其次,要把握住该项教材与学生发展之间的联系;再次,要把握该项教材在每次课的分配,每次课前后的联系,每次课的重点与本教材重点的联系等。
3.要努力优化教学条件
首先,要了解学生对本单元教材掌握的基础、兴趣度等;然后,收集并开发一切可利用的场地、器材和教具资源,使学习环境得到最大的优化。
4.适当增强单元模式的多样性
(三)单元体育教学计划制订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1.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明确单元的性质。
2.根据单元的性质,调整单元规模(确定的教学时数)。
3.根据某个单元教学设计原理,设计出该单元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目标和任务。
4.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补充到各节课中。
5.确定某项教材的考核方法与评价方法。
2.不同的单元规模
教学单元的大小也是单元体育教学设计与计划的重要问题。单元大小受教学目标、教材难度、学生水平、场地条件等影响。
(二)单元体育教学设计与计划的基本要求
1.要有明确的教学指导思想
用不同的教学思想去指导,就会有不同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计划,也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形成不同的单元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