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有关资料:《论语》中关于学习的主要内容

合集下载

《论语》学习篇章及译文

《论语》学习篇章及译文

《论语》学习篇章及译文论语学习篇章及译文学习篇1. 学而第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第一》)这一章主要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孔子说,学习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过程,我们应该时常温习所学的知识。

他还提到了朋友从远方来访,让人感到快乐,说明交流与分享也是学习的一部分。

最后,孔子提到了不被他人了解而不生气的态度,表明这是一个君子应有的品质。

2. 为政第二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第二》)这一章讲述了如何做一个有德行的政治家。

孔子比喻为政以德就像北辰一样,它固定在天空中,而其他星辰都围绕它而存在。

这意味着一个政治家应该有高尚的品德和道德准则,以引领并影响其他人。

3. 八佾第十一孔子曰:“八佾舞于庙,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第十一》)这一章主要讲述了孔子对仪式和礼节的看法。

孔子认为即使八佾舞在庙宇中举行,它仍然是可以忍受的。

这是因为八佾舞是一种重要的仪式活动,代表着尊重和敬意。

通过这个比喻,孔子告诫人们要重视仪式和礼节,并以此来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译文1. 学而第一孔子说:“学习并不仅仅是掌握知识,而是要不断地学以致用。

有朋友从远方来,也是一种快乐。

人们不理解你,你也不会生气,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君子。

”2. 为政第二孔子说:“做政治家要以德行为根本,就像北辰一样。

北辰固定在天空中,其他星星都围绕它而存在。

这意味着一个政治家应该有高尚的品德,以引领和影响他人。

”3. 八佾第十一孔子说:“八佾舞在庙宇中举行,我们应该能够忍受它。

如果连这个都不能忍受,那还有什么是不能忍受的呢?”。

初中课文论语十章原文

初中课文论语十章原文

初中课文论语十章原文初中课文论语十章原文论语是我国春秋时期的一部作品,入选了初中语文教材。

下面一起来看看初中课文论语十章原文吧!初中课文论语十则导读《论语》十则谈的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思想修养。

本文言简意深,富有哲理,表达了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

第一则讲了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第二则讲学习方法,讲知识的继承和创新。

第三则讲学习方法,强调学习和思考相结合的必要性,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第四则讲学习态度,强调不要不懂装懂。

第五则讲学习态度,通过对话论述了聪敏好学、虚心求教的可贵。

第六则讲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思想修养,“默而识之”既是学习方法,也包含学习态度,指要把学过的知识记住,不断积累;“学而不厌”是学习态度;“诲人不倦”是个人修养。

这一则讲孔子严于律己,谈为人师的条件。

第七则讲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

第八则讲学习态度,强调学习就要全身心的投入。

第九则讲学习态度,强调要惜时而学。

第十则讲学习方法,强调“思不如学”。

初中课文论语十章原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9、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论语》十则有关资料:关于《论语》

《论语》十则有关资料:关于《论语》

《论语》十则有关资料:关于《论语》(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诗词鉴赏、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论语》十则有关资料:关于《论语》《论语》十则有关资料:关于《论语》(精选17篇)《论语》十则有关资料:关于《论语》篇1第一则讲的学习,不限于书本。

〈论语〉十则有关资料

〈论语〉十则有关资料

《〈论语〉十则》有关资料【孔子简介】这里只从《史记· 孔子世家》中摘录几条:1、孔子“生而首上圩顶( 四边高,中低 ) ,因名曰丘,字仲尼,姓孔氏”。

2、“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 库房管理员 ) ,料量平。

”3、“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 长人 ’ 而异之。

”4、“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 效法 ) 之,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

”5、“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孔子之去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

6、“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7、“乃因史记作《春秋》”“《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

8、“孔子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

三年心丧毕,相诀而志,则哭,各复尽哀; 或复留。

唯子贡庐于冢上,凡六年,而后去。

”【《论语》简介】《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若干弟子的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构成,前后两章之间不必定有什么关系。

各章的体式也不尽同样,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一种是语录体 ( 也可称格言体 ) ,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 ( 包含说话的对象 ) ,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做事的一般原则,这篇课文中的第1至 9则都属于这类体式。

一种是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 或其余人 ) 的问题所作的回答。

这类体式的写法很灵巧:有时写出发问者的原话,有时只写某人问什么( 比方“孟武伯问孝” ); 有时写出对话的环境或背景,有时不写。

课文中的第10 则属于这类体式,它写出了发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发言的背景。

一种是叙事体,此中多罕有一点情节,但也常常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

这类体式我们此后才能学到。

《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从汉朝初年到五四运动从前的两千年间,它向来是学童们的一本必读书,影响很大,书中有许多语句都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语中。

【孔门弟子简介 ( 引号中语皆出自《史记》 ) 】1、子路:“仲由字子路,卞人也。

《论语》十则有关资料:《论语》中关于学习的主要内容优秀4篇

《论语》十则有关资料:《论语》中关于学习的主要内容优秀4篇

《论语》十则有关资料:《论语》中关于学习的主要内容优秀4篇《论语》十则有关资料:《论语》中关于学习的主要1教学目标:1.启发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言行。

2.了解《论语》一书和孔子及其思想。

3.积累成语、格言、警句等。

教学重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

教学难点:深层理解《论语》内蕴;引导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资料助读:孔子及《论语》简介(1)《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内容上以教育为主,涵盖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体现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2)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

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新知学习:1.课文朗读:①范读:教师朗读示范。

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②自渎:学生自读课文。

③感知:本文的内容包括学习的哪些方面?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本文主要包括学习的态度、方法和思想修养。

2、质疑交流:就课文字词的理解,学习小组间互相质疑,对个别词句的理解,教师要加以点拨,并加以提炼、补充。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讲解: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

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

“朋”旧注:“同门曰朋。

”跟现在说的“同学”“同班”相近。

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讲解:“三省”,多次反省。

文言文中,“三”“九”诸字皆有“多”义,不是确数。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内容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内容

一、关于学习得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就是关键。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懂得某种学问不如喜爱它,喜爱它不如把研究这种学问作为快乐。

即真正爱好学习得人,为学习而快乐得人才能真正学好。

孔子赞扬得颜渊就有这种发愤好学得乐观精神。

其次,学习要有踏踏实实得精神。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译文:把所学得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来说,还有什么遗憾呢?”即学习要默默地记住学到得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

第三,专心致志,知难而进。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文:有志于探求真理却以吃得不好穿得不好为羞耻得读书人,就是不值得跟她进行讨论得。

即读书得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世俗所累。

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译文:能力不够就是到半路才停下来,现在您就是自己给自己划了界限不想前进。

在这里孔子勉励冉求要知难而进,只有这样才能得道。

孔子自己就就是这样得人。

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译文:您为什么不样说,她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得老师。

我选择她善得方面向她学习,瞧到她不善得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得缺点。

即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她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同时,孔子提倡与赞扬“不耻下问”得学习精神。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就是以谓‘文’也。

”译文:聪敏而又爱好学习,不把向不如自己得人请教瞧作羞耻,因此称她为‘文’。

二、关于学习得方法孔子在与弟子得交谈中多处强调复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译文:学习了知识按一定时间去温习,不也高兴吗?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原文和翻译

《论语》十则原文和翻译

《论语》十则原文和翻译《论语》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它是孔子的言行录和门徒之间的对话总结,反映了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和言行。

《论语》作为一部思想高峰的经典,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会就《论语》中的十则原文和翻译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讨论。

第一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原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如果你学而不去思考,那你会一无所获;如果你去思考却不学习,那你会身处危险之中。

这一句话是《论语》中非常有名的一句话,它强调了思考与学习的重要性,并告诫人们不要轻率地去否定任何一方。

人们需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这样才能够得到更加深入的认识并使自己更加成熟智慧。

第二则:“有教无类。

”原文:有教无类。

翻译:教育之道不分贵贱贫富。

这一句话强调了教育的普及性和平等性。

无论一个人出身贵贱,都应该受到教育的同等重视,这样才能够实现全社会的共同进步。

在这个时代,教育一直是最为重要的资源,也是人们进步的基石。

第三则:“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原文: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翻译:不用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的事情,而应该担心不了解他人。

这一句话反映了一种谦虚、自省的态度。

我们应该关注并与他人沟通,尤其是那些与自己有着不同生活背景、知识背景和文化背景的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

第四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原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翻译: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要做给别人看。

这一句话强调了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倡导了一种善良、宽容和理解的态度。

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意见和兴趣,并且不要强迫别人接受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即便自己很喜欢也不要去强迫别人。

第五则:“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原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翻译:有德行的人会重视道德,而无德行的人则会追求个人利益。

这一句话告诉我们,道德和利益的选择路径之间存在着非常重要的区别。

作为一个有德行的人,我们应该重视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品德,尤其是当我们面临困难和挑战的时候,我们应该牢记这些价值观和品德。

《论语》关于“学”的论述

《论语》关于“学”的论述

《论语》关于“学”的论述之分类梳理一、学什么?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孔子以四项内容来教导学生:文化知识、履行所学之道的行动、忠诚、守信。

二、怎么学?1.学习态度(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认为,学习应该及时温习和练习,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内容,形成能力;学习要善于和朋友交流,不要闭塞自己;学习是自己的事,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是修身养性之必须,无须外人知道。

(2)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认为,学习知识不能不懂装懂,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学习知识的正确态度。

(3)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孔子认为,古代学者与今天的学者不一样,古代学者的学习是为了充实提高自己,今天学者的学习是为了装饰给别人看的,我们应该具有古代学者的学习态度。

(4)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认为,追求道之真理比生命还重要,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

(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子认为,学习应该勤勉好学,要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请教为耻,能者即可为师。

(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孔子看来,学习有三层不同的境界:有知之者,有好之者,有乐之者。

以乐之者为最高境界,爱好者次之。

(7)子曰:“学如不及,尤恐失之。

”在孔子看来,学习要有怕赶不上的态度,即使学到了,也生怕会失去它,应该要发奋地学习,经常运用巩固所学的知识。

(8)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在孔子看来,一个人求学多年,仍没有想到俸禄和名利,这是很难得的。

可见学习不是追求功名利禄,而是修身养性,成为君子。

(9)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在孔子看来,学习就是不止步,不断地努力,这样才有可能成功;哪怕是只差最后一筐土,停下来了,也是失败的。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注释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注释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注释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注释论语是一部中国古代传世的经典著作,也是我国儒家文化的思想源头,对于人们的成长道路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论语十则是论语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具体原文及翻译如下: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子曰:“学习并努力练习,这难道不是极好的吗?”2、子曰:“攻乎畏途,施诸己而不愿,施于人而不必,此之谓大丈夫。

”子曰:“勇于开拓新领域、不自私地给别人所希望的、不附和即便别人不需要的,此之谓大丈夫。

”3、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统治一个由千多个部落组成的国家,要守礼敬、可信任、勤俭持家、爱护百姓、据时应变。

”4、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子曰:“弟子,走进家门要孝顺,出去要友善,谨慎而可信任,要普爱众人又要特别爱仁义。

”5、子曰:“事父母平,可谓孝;言而有信,可谓仁;行有余力,可谓知。

”子曰:“对父母表示一致的尊重,这可谓孝顺;能够如实说话,这可谓仁德;日常行为要有余力,这可谓明智。

”6、子曰:“事君尽礼,言而有信,雅正,不失辨,可谓仁。

”子曰:“对君主尽心尽力,言语必实,雅正,不会有失败,这可谓仁义。

”7、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子曰:“审视其所做之事的目的、探究其动机、探测其情绪的安稳,然后再论断其人,人们怎会乐意这样呢?怎会乐意这样呢?”8、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子曰:“一个知识分子不可以不勇于担当,任劳任怨、路很远。

”9、子曰:“君子慎其独也。

”子曰:“君子在独处时要小心谨慎。

”10、子曰:“言必信,行必果。

”子曰:“说话要忠实,行动要有果效。

”通过论语十则,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提倡的道德准则和人生 path、values 有着深远的影响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借鉴这些道德准则,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努力做到“学而时习之”,不断改善自我;以“攻乎畏途”来开拓新领域,勇于接受挑战;孝顺父母,爱护百姓;尽心尽力辅佐君主;经常审视自己,坚持言必信,行必果,才能够走上人生的正道,真正实现“大丈夫”。

《论语》十则全文解析

《论语》十则全文解析

《论语》十则学习纲要单元回顾本单元仍以人生为主题组元,侧重于理想和信念。

选文同样兼顾诗文,兼顾古今,兼顾中外。

这一单元与上一单元相比,不但侧重点不同,而且理性的成分更多一些,可以进一步提高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本单元与上一单元有延续性。

在理解课文内容方面,要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

《〈论语〉十则》都是人生格言,有的谈求知态度,有的谈学习方法,有的谈修身做人。

课文感悟《〈论语〉十则》有三个方面的内容:1、学习方法:(1)、学而时习之。

(2)、温故而知新(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学习态度:(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思想品德修养:(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吾日三省吾身。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8)、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写作特点1.观点鲜明,思想内容深刻。

作为语录体散文《论语》中所记录的孔子的言论,主张什么,反对什么,观点很鲜明,但它只提论点,不提论据,而且立意非常深刻。

如第三则谈“学”和“思”的关系,两句话,表明孔子主张“学”和“思”相结合,反对把二者割裂开来。

这一则不仅说明一种正确的学习方法,而且充满了辩证思想。

2.篇幅简短,语言精练。

《论语》中记录孔子的话,大多很短。

课文中所选的十则,第三则只有12个字,第一则稍长,也只有30个字。

字数虽少,但格言式的语句,表达了精辟的认识和深刻的哲理。

其中很多语句已成为成语,一直流传,很多成语至今仍很有生命力,对我们仍有很大的启迪作用,熟读成诵,牢记在心,将使我们终身受益。

背景知识作者简介孔子(前559—前479),名丘,字仲尼。

论语十则文言文知识点

论语十则文言文知识点

论语十则文言文知识点1. 论语十则文言文总结理解背诵①《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④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⑥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⑦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⑧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⑨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同“悦”,愉快2、吾日三省吾身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有害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齐:相同5、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女:通“汝”,你。

是,这。

知,通“智”,聪明。

6、温故而知新故,旧的知识7、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刚强,勇毅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想做的事情。

施,施加。

二.写出这课至今还用的成语。

温故而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择善而从三.填空。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孔子说:学习知识,进而按时温习它,不也是高兴的事吗?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光读书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而无所得。

光思考而不去读书学习,就会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论语》中的学习观

《论语》中的学习观

《论语》中的学习观一、学习的态度1、爱学乐学(勤奋刻苦地学)6.20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对于任何学问和事业,]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启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6.11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⑴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译文】孔子说:“颜回多么有修养呀,一竹筐饭,一瓜瓢水,住在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苦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

颜回多么有修养呀!”【注释】⑴箪——音单,dān,古代盛饭的竹器,圆形。

孔子曾站在河岸上感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9·17),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着。

因此,他劝勉学生说“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泰伯8·17)意思是学习像追逐什么而赶不上那样,即使追赶上了还担心再失去它。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准买寸光阴,要惜时如金地、夜以继日地抓紧学习,这就要勤奋,“发愤忘食”,就要刻苦,“乐以忘忧”。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精神,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诲人不倦”,讲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导学生。

孔于的一生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他说:“对我来说,有什么呀?”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而不知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呀。

2、脚踏实地7.2 子曰:“默而识⑴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⑵?”【译文】孔子说:“[把所见所闻的]默默地记在心里,努力学习而不厌弃,教导别人而不疲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注释】⑴识——音志,zhì,记住。

⑵何有于我哉——“何有”在古代是一常用语,在不同场合表示不同意义。

像《诗·邶风·谷风》“何有何亡?黾勉求之”的“何有”便是“有什么”的意思,译文就是用的这一意义。

也有人说,《论语》的“何有”都是“不难之辞”,那么,这句话便该译为“这些事情对我有什么困难呢”。

论语十则内容简要

论语十则内容简要

论语十则内容简要论语十则是指孔子的言论和教诲,下面我将以人类的视角来描述这十则论语的内容。

1. 为人处世:孔子说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告诫人们要以善良的心态对待他人,不要做出自己不愿意接受的行为。

2. 学习与修养:孔子认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他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并鼓励人们不断地学习和修养自己。

3. 为政治国: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他认为君子应该以正义为准则来治理国家,而小人则只追求个人利益。

4. 人际关系:孔子强调:“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他认为与朋友交往是一种快乐,也是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一环。

5. 教育与培养:孔子说:“教无常师。

”他主张教育应该是一个终身的过程,不仅仅依赖于老师,而是每个人都应该主动学习。

6. 修身养性:孔子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他认为个人修身养性是治理国家和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

7. 心态与情感:孔子说:“君子不器。

”他强调一个人的品行和内在素质比外在的才华更为重要。

8. 尊重他人:孔子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他主张人们要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而不是自负自大。

9. 谦逊与谦和: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他提倡人们要虚心接受新知识,不断学习进步。

10. 勤奋与毅力:孔子强调:“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他认为人们应该勤奋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见识和能力。

以上是对论语十则的简要描述,这些言论和教诲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具有深远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我们应该以这些智慧为指引,不断提升自己,做一个有道德修养、善良宽容的人。

论语中的学而篇

论语中的学而篇

论语中的学而篇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

其中"学而"篇是全书的开篇篇章,内容涵盖了学习与修身的重要性,以及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

以下是"学而"篇的主要内容:
1.学而时习之
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温习、实践,才能真正掌握所学。

孔子认为,学习不能三日而后,否则就会忘掉所学的知识。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孔子鼓励人们要广交朋友,在与朋友的切磋交流中互相砥砺、共同进步。

他认为,朋友是难能可贵的,即使是来自远方的人,成为朋友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

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里阐述了处世待人的态度。

孔子认为,一个有修养的君子,即使遇到无知的人也不应恼怒,要有宽容、谦逊的品德,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4.礼之用,和为贵
孔子十分重视礼教,他强调礼的作用在于达到社会的和谐。

礼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行为规范,只有遵循礼法,才能使人们和睦相处,维护社会秩序。

5.有教无类
这句话意味着教育是普世的,没有贵贱、贫富之分。

孔子反对因身份、家世的不同而产生偏见,他主张教育应该公平对待每一个人,为所有人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

总的来说,"学而"篇集中体现了孔子关于学习、修身、处世、礼教等方面的基本思想,为后世树立了卓越的人格典范和生活准则。

《论语十则》的所有意思。

《论语十则》的所有意思。

《论语十则》的所有意思。

《论语十则》是指《论语》中的十个重要条文或格言,这些条文是论语孔子思想的精髓,包含了丰富的道德、教育、政治等方面的意义。

下面是《论语十则》的意思解析:
1. 为政第三:这一章述说了孔子对于政治的理念,强调了政治人物应具备的品德和能力。

2. 学而第一:这一章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从善教育的必要性,也强调了孟子的观点:“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3. 子路第五:子路追随孔子学问而问道,孔子给出了对子路的鼓励和启示。

4. 述而第十三:这一章凸显了谦虚的重要性,人们应该虚心向别人学习。

5. 弟子规第十六:这一章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长和师长应该起到榜样作用,以塑造孩子的品德和行为。

6. 先进第十五:这一章强调了人际关系与道德的重要性,诚实、宽容和正直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

7. 虚谷第十六:这一章探讨了友谊和忠诚的主题,以及诚实和忠诚对于维持良好关系的重要性。

8. 由管子第十九:这一章强调了领导者应具备的品德和领导能
力,领导者应以身作则,关心他人,服从道德。

9. 兑子第二十:这一章探讨了如何正确地实行仁义礼智诸美德,以及如何与人相处和解决问题。

10. 鲁哀公第二十二:这一章描述了鲁哀公和孔子的对话,强
调了君子应对于君主的忠诚,也强调了前期的心态调整和准备。

综上所述,《论语十则》所包含的内容涵盖了学问、政治、道德、家庭教育、人际关系、领导能力等多个领域,具有深厚的思想和哲学内涵。

论语十则文言文原文

论语十则文言文原文

论语十则文言文原文《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其中包含了许多深邃的思想和智慧。

以下是论语中的十则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一则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对待他人不了解自己时应有的态度。

学习知识并时常温习,能让人内心愉悦;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相聚,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这才是君子的风范。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诚实讲信用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这种自我反思的精神对于个人的成长和进步至关重要。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旧知识从而能有新的领悟,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这告诉我们,对于学过的知识,不能仅仅是记住,还要通过反复温习,从中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教导子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做人要诚实,对待知识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看到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就应该想着向他看齐;看到没有德行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

这是一种自我提升的方法,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不断完善自己。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加以改正。

这体现了一种谦虚好学的态度。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读书人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论语》十则赏析解读

《论语》十则赏析解读

《论语》十则赏析解读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赏析】本章重点提到对于君子的道德要求。

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

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是值得借鉴的。

【解读】自古以来,许多人沉迷于物质欲望,欲壑难填,为追求名利而不择手段,迷失自我,成为金钱的奴隶,终日处于痛苦之中,不得自由,精神受到束缚。

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知足者常乐”,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人生除了一定的物质需求外,还需要有精神追求,学习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追求真理,奉献社会。

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一代知识分子,为了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不惜舍弃国外优裕的生活、工作条件,冲破重重阻碍,毅然回国,为我国的火箭、核弹研制作出了杰出贡献,受到全国人民的尊敬。

反观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形形色色的贪官,一旦掌握某些权力,不是想着怎样为人民服务,而是投机钻营,图谋升官发财,贪得无厌,将贪污财物转移出国,稍有风吹草动,便蒙混出逃,即使暂时躲避了处罚,但已身败名裂,为人民所不齿。

所以,孔子主张人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做一个正人君子,利己利人,利社会利国家,这个思想在今天也是值得借鉴的。

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赏析】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十则有关资料:《论语》中关于学习的主要内容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这些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关于学习的态度。

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

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

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这说明学无常师,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其二,关于学习的方法。

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乎”(《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

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

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

其三,关于学习的内容。

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

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述而》),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

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