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T(多层螺旋CT)原理与后处理技术

合集下载

胸部多层螺旋CT的临床应用

胸部多层螺旋CT的临床应用

胸部多层螺旋CT的临床应用摘要】多层螺旋CT(MSCT)的技术通常可用于长时间屏气、覆盖范围较大的扫描,如胸腹联合或胸腹盆腔联合扫描、大范围的CT血管造影(全下肢CT血管或全肺动脉造影)。

其优点是节省X线球管的损耗,减少X线曝射量。

扫描速度提高。

空间分辨率提高。

本文将论述这一技术在胸部疾病检测的应用。

【关键词】胸部CT 螺旋CT 胸部疾病检测(一)多层螺旋CT(MSCT)的技术在单层螺旋CT(SSCT)中其探测器准直宽(detector collimation)等于X线束准直宽(X-ray beam col- limation)从而产生了层厚。

所以层厚是由X线束准直宽来决定的。

也即CT球管旋转一周只采集一层的原始数据。

而MSCF的层厚是由探测器列数和后重建来决定的。

它采用的是宽探测器技术。

即探测器的排列数增加,可达16~32列,采用可调节宽度的锥形X线束,根据拟采集的层厚选择锥形X线束的宽度,后者可激发不同数目的探测器,从而达到由一次采集却同时获得多层图像信息的效果。

也即 CT球管旋转一周可采集4~8层的数据。

公式为D=N×d。

其中D为X线束准直宽,d为探测器准直宽,N为探测器列数。

MSCT探测器准直宽d是1/N的X线束准直宽。

如果机内有4列探测器(N),其探测器准直宽为1.25mm 时,则X线束准直宽为5mm。

SSCT的螺距即床移动速度与层厚之比,一般选择为1~1.5:1。

若螺距增大,图像质量就可降低;MSCT的螺距概念与SSCT不同,它是床移动速度(table speed):探测器准直宽,也即1/N的X线束准直宽。

假设4列螺旋CT探测器采用1.25mm的探测器准直宽,则X线束准直宽为5mm。

若床移速度设定为7.5mm时,则螺距7.5:1.25=6:1或称螺距6,而不是7.5:5=1.5:1(螺距1.5)。

通过这样的优化采样扫描来提高z轴空间分辨率,从而提高图像质量。

当螺距为6或8时,通常可用于长时间屏气、覆盖范围较大的扫描,如胸腹联合或胸腹盆腔联合扫描、大范围的CT血管造影(全下肢CT血管或全肺动脉造影)。

第三章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

第三章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

20
20
❖容积再现技术(volume reformation,VR)
❖ ①原理:利用容积数据,根据每个体素的CT值 及其表面特征,使成像容积内所有体素均被赋 予不同颜色和不同的透明度,通过图像重组和 模拟光源照射,从而显示出具有立体视觉效果 的器官或组织结构的全貌。
❖ ②应用:VR重建应用较广,不仅可以显示被观 察物的表面形态,而且可根据观察者的需要, 显示被观察物内部任意层次的形态,帮助确定 病灶与周围重要结构间的位置关系。
13
13
❖ 多层面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
❖ 将图像上每一点的多个体素密度最高者作为该 点CT值;常用于显示和周围组织对比具有相对 较高密度的组织结构,如注射对比剂后的血管 、骨骼及肺小结节等
MIP重建示意图
MIP重建显示肺小结节
❖ 将三维数据向某方向进行投影,取投影线经过 的所有体素中最小的一个体素值,作为结果图 像的像素值。适用于低密度组织结构的显示, 因此可以使充盈空气的低密度气管、支气管成 像。
AIP重建示意图
❖表面遮盖成像(shaded surface display,SSD) :SSD最早用于骨3D成像,它是通过设定上、下 限CT阈值,舍去阈值外结构对阈值内结构进行 成像。通过阈CT值的选择,可使肺或气管、支 气管成像,而高于气管密度的纵隔大血管及胸 壁其它组织不显影。SSD技术的优点是仅需要简 单的计算机功能,费时不多即可获得最佳影像 。
亨斯菲尔德(Hounsfield, 1919~ ),英国电子工程 师,获得1979年度诺贝尔医学奖。
2
❖ 多层螺旋CT的发展,进一步的推动了CT后处理 技术的发展。CT检查不单单是查看一幅幅的黑 白切面图像,而是进入了另一个绚丽多彩的世 界。

多层螺旋CT

多层螺旋CT
多层螺旋CT对骨骼成像在肌肉骨骼方面的应用
多层螺旋 CT引入了各向同性成像的概念,它指的是使用原始断层数据生成具有相同空间分辨率的其它方位图 像 。对小范围扫描而言,各向同性成像可使用小焦点曝光和超薄切片 (0.5mm),所得到的多方位图像堪与原始断 层媲美。
覆盖更大的解剖范围
多层螺旋CT对胸部损伤研究许多 CT检查需包括胸、腹和盆部内脏器官,或者成像整个脊柱。用多层 CT的小 准值、高毫安秒值扫描可获得大范围、高空间和高对比分辨率的图像,而且在多层 CT轴位数据基础上,依据诊断 需要可更大范围地重建冠状位和矢状位图像 ,用单层螺旋 CT是难以胜任的 。
背景
背景
螺旋CT于1989年投入临床应用以来,逐步替代了以前的断层CT。螺旋CT相对于断层CT的优势在于:螺旋CT 可以不间断地采集投影数据,可以重建得到物体的体数据(volume data),扫描时间缩短,Z轴分辨率提高,减 少了运动伪迹和漏扫,可以重建出高质量的三维图像。多层螺旋CT(multisliecs helieal CT)是在单层螺旋 CT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先由Elscint公司于1991年推出双层螺旋CT。多层螺旋CT与单层螺旋CT的主要区别在 于,单层螺旋CT的检测器是单排的,一次采集一层投影数据,而多层螺旋CT的检测器是多排的,可以同时采集多 层投影数据 。多层螺旋CT的性能又比单层螺旋CT的性能上了一个台阶,扫描覆盖范围更大,扫描时间缩短,Z轴 分辨率更高,可以得到更好的三维重建图像 。1998年GE、Siemens、Toshiba、Philips公司推出了4层螺旋CT。 2001年GE公司推出了8层螺旋CT。2002年,GE、Siemens、Toshiba、Philips公司推出了16层螺旋CT.目前,多 层螺旋CT扫描一周的时间已达到亚秒级。多层螺旋CT已应用于人体三维成像、血管造影成像、心脏成像、脑灌注 成像像等领域 ,还在计算机辅助技术(虚拟内窥镜技术和放射治疗计划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多层螺旋CT的应用

多层螺旋CT的应用

多层螺旋CT的应用解放军总医院蔡祖龙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 MSCT)是现代技术的结晶,是CT技术领域里的又一重大突破,也代表着当今CT的最高水平和发展方向。

MSCT在1998年度RSNA上由部分厂家所推出。

此后,其诸多优点和发展前景已经得到国际上的公认。

短短两年多时间,MSCT的发展惊人。

我国近两年来掀起了一股引进MSCT的热潮。

其在临床上已得到了初步应用,取得了一定经验。

可以相信MSCT在我国以更快的速度推广。

一、MSCT的主要技术特点(一)多排探测器阵列多排探测器阵列是MSCT的核心构件。

MSCT中,将单层螺旋CT(Single spiral CT,SS-CT)的单排探测器(900个左右的探测器单位)改进为几排甚至几十排探测器,即MSCT在Z轴方向上有8-34排探测器,其总数达数万个,呈二维排列。

按探测器在Z轴上的排列方式主要有两类,即对称性的和非对称性的。

前者以GE公司为代表,其探测器是对称等宽的。

探测器宽度相当于层厚1.25mm(即探测器准真宽),材料为衡上陶瓷。

Toshiba公司的探测器基本上也属等宽型,只是中央部有4排宽度为0.5mm,外周30排为1m m等宽探测器。

Marconi和Siemens公司的MSCT探测器属不对称排列。

为8排,每排探测器厚度不等,分别为名1、1.5、2.5、和5mm。

多排结构的探测器可通过不同的组合来确定扫描部位的层厚,以GE公司的Lightspeed QX/I型为例,如有4排探测器可得到4层1.25mm;如用8排探测器可得到4层1.25mm,用16排可得到4层5mm层的图像,或2层10mm的图像。

(二)数据采集系统(digita ascquisition sy stem,DAS)DAS 是CT机中将穿过人体的X线信号转变为供重建图像所需的数字信号的重要部件。

传统的C T中经准直器后宽度较窄的扇型X线束经人体后被探测器接受,经DAS 转为数字信号,而MSC T采用可调宽度的锥型线束进行扫描,根据拟采集的层厚来选择锥型线束的宽度,后者则可激发不同数目的探测器,从而实现一次采集可获得多层图像,在探测器与DSA之间设有电子开关回路,开关由球管侧的裂隙同步控制,用来变换体轴方向上探测器的数目,以此来控制扫描层的厚度并进行数据的采集和传输,亦即由各排被激发的探测器所采集的不同信息组合来决定厚度(未被激发的探测器处于关闭状态),每排探测器都有各自的开关控制,并同时控制准直器的宽度来控制扫描层面厚度,因此,SSCT的层厚由X线束准直宽决定,而MSCT的层厚则经上述特殊的DAS由探测器组合数决定,公式为:D(X线束准直宽度)=N(探测器列数)×D(探测器准直宽),因而MSCT探测器的准直宽为1/N倍的X线束准直宽,例如4列探测器的宽度为1.25,则N为4,d为1.25mm,X线束宽则为5mm。

多层螺旋CT的原理、结构及临床应用

多层螺旋CT的原理、结构及临床应用

层 图像 。 每 个 通 道 都 独 立 的 直 接 与 探 测 器 相 连 。 因 此 增 加
数 据 采 集 通 道 对 于 增 加 C 成 像 速 度 同 样 重 要 一 当前 商 品 化 T 。 的 MS CT 都 是 4 1 ~ 6个 数 据 采 集 通 道 。
5 螺 距 ( i h, . pt P) c
s i y tm , io s se DAS 、 像 重 建 系 统 及 计 算 机 系 统 等 有 较 大 的 改 tn )图
进。
1 扫 描 方 式 及 驱 动 系 统 . S C 是 在 旋 转 式 扫 描 的 基 础 上 采 用 滑 环 技 术 和 连 续 进 床 S T 的 螺 旋 扫 描 成 像 系 统 。 而 MS T 有 两 种 扫 描 方 法 : 位 螺 旋 扫 C 轴
器 厚 度 的 叠 加 ; 者 单 个 探 测 器 的 宽 度 有 2 3种 或 更 多 , 厚 后 ~ 层 组 合 是 不 同 宽 度 的 探 测 器 灵 活 搭 配 ; 分 层 厚 还 有 探 测 器 准 直 部 参 与 , 两种排 列 方法 各 有优 缺 点 。探 测 器 的排 数 与 阵 列 是 以 这 扫 描 覆 盖 的 最 大 区 域 、 薄 扫 描 层 厚 以 及 最 佳 层 厚 组 合 为 中 心 最 来设 计 的 , 测器 的排 数 越 多 , 选 择 扫 描 层 厚 的 组合 越 灵 活 ; 探 它 但 由 于 探 测 器 排 数 越 多 , 测 器 之 间 的 间 隙 也 越 多 , 而 降 低 探 从 了 X 线 利 用 率 , 图 像 质 量 下 降 。 单 个 探 测 器 的 最 小 宽 度 是 决 使 定 Z轴 分 辨 率 的 基 础 , 度 越 小 , 辨 率 越 高 。 目前 各 厂 家 推 宽 分 出 的 MS T 中 , 小 层 厚 分 别 为 0 5 ~ 1 2 mm 不 等 。 C 最 .0 .5 4 数据 采 集系 统 ( S . DA ) M S T 具 有 多 个 数 据 采 集 通 道 , 过 一 个 通 道 的 数 据 产 生 C 通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扫描技术及图像质量控制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扫描技术及图像质量控制
心率≤60次/分者,有82%的图像可用于诊断;心 率61-70 次/分者,有63.4%的图像可用于诊断; 心率71-80 次/分者,有41.2%的图像可用于诊断; 心率80 次/分 以上者有31.2%的图像可用于诊断。
心率越慢,得分越高,该趋势有显著性意义
六 讨论
影响MS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因素主要有: 1.对比剂的使用 2.心率和呼吸的控制 3.延迟扫描时间与阈值触发技术 4.心电门控技术 5.重建图像的最佳时相选择 6.其它因素
LAD支架
左冠前降支钙化(患者心率不齐、冠脉不连续)
左前降支软斑块并管腔狭窄
右冠优势型
右冠状动脉显示不佳,建议进一步检查
谢谢大家聆听!
预扫描,方法是在降主动脉中段任选一个 层面,使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以3. 0 ml/s 的流率注入造影剂20ml延迟10s后在所选层 面扫描,扫描间隔为1s,然后在降主动脉 内选择一感兴趣区并画出时间)密度曲线,测
出对比剂开始注入至降主动脉内达增强峰 值的时间,加上1-2s , 作为冠状动脉扫描的 延迟时间
2 心率和呼吸的控制
适当的控制被检查者的心率有助于减轻或 消除冠状动脉的运动伪影,改善冠状动脉 的图像质量。有文献报道,MSCT冠状动脉 重建图像质量与心率呈负相关,Knez等及国 内的专家学者普遍认为要得到最佳的冠状 动脉图像,心率应控制在60~65次/分以内。 因此对于心率较快者可在检查前口服或静 脉给予β受体阻滞剂来减慢心率。
图1
图2 图3
VRT显示冠脉狭窄
图1、2为不同病例,均可见左前 降支局限性狭窄
图1 图2
VRT示左前降支中段局 限性狭窄,程度约90%
CT冠脉成像于冠脉造影的对照
由DSA证实左前降支中段程度 约90%的管腔狭窄

MSCT原理与后处理

MSCT原理与后处理
3、调节螺距可以调节扫描范围(层厚和扫描时 间不变),或者扫描时间(层厚和扫描范围不 变) 调节重建间隔既无法缩短扫描时间,也不能 增加扫描范围。 重建间隔缩小增加重建时间
重建间隔与螺距的不同
4、二者都影响MPR等后处理图像质量 重建间隔通过影响纵轴空间分辨力影
响后处理图像质量 螺距通过改变横断图像分辨力影响后
处理图象质量
图像后处理方法
❖ (一)二维图像后处理:
❖ 1、多平面重建(MPR) ❖ 2、曲面重建(CPR) ❖ 3、计算容积重建(CVR)
多平面重建(MPR)
❖ 从原始横断面图像获得人体相应组 织器官任意层面的冠状、矢状、横轴面 和斜面的二维图像后处理方法。
❖MPR适用于显示全身各个系统组织 器官的形态学改变,尤其是对判断 颅底、颈部、肺门、纵隔、腹部、 盆腔内、动静脉血管等解剖结构复 杂部位和器官的病变性质、侵及范 围、毗邻关系和小的骨折缝隙及骨 折碎片和动脉夹层破口及胆道、输 尿管结石的定位诊断。
❖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左髂骨骨折
胫骨下端骨折
曲面重建(CPR)
❖ 是MPR的一种特殊方式,适用于展示人体曲 面结构的器官的全貌
❖ 如:颌面骨、骶骨、走行迂曲的动脉血管、 支气管和胰腺等。
❖ 不足:图像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受操作者点划 曲线的准确性影响较大;特别是用该方法测 量的直径和长度等结果有一定的误差。
重要的扫描参数:
螺距(PITCH)
❖ 螺距是扫描架旋 转1周360°,进 床距离与透过探 测器的X线束厚度 之比。
❖ 单层CT的X线束厚度等于探测器准直宽,即 等于采集层厚宽度。
❖ 螺距计算公式:

P=S(mm)/D(mm)
❖ P:螺距
❖ S:扫描架旋转1周360°进床距离

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302018 年第 5 卷第 50 期2018 Vol.5 No.50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分析多层螺旋CT (MSCT )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胡振宇(江苏省无锡市康复医院,江苏 无锡 214181)【摘要】目的 讨论多层螺旋CT (MSCT )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现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并确诊为肺栓塞患者共1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实施多层螺旋CT 图像后处理技术,对照组进行CT 平扫,对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 实验组亚段动脉、肺段动脉、肺叶动脉、主动脉干、左右动脉检出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备临床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在肺栓塞诊断中可采取实施多层螺旋CT 图像后处理技术,检查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肺栓塞;MSCT ;CT 平扫【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8.50.130.02肺栓塞在临床中是较为常见的疾病[1],本病死亡率较高,在临床治疗中明确诊断以后,对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能够有效的降低死亡率,因此有效的诊断在临床治疗中起到重要的价值。

在临床诊断常用诊断方式为CT 平扫,但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医疗体系以及医疗设备的完善,检查方式的成熟,多层螺旋CT 图像后处理技术也随之成熟[2],现如今在临床检查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检查方式属于新型检查方式,检查率较高,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现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并确诊为肺栓塞患者共1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包含了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为45~78岁,平均(62.5±1.1)岁,对照组包含了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为45~78岁,平均(62.5±1.1)岁,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等没有明显差异,不存在对比价值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

多层螺旋CT基本后处理技术

多层螺旋CT基本后处理技术
多层螺旋CT基本 后处理技术
贺太平
Company Logo
一、图像显示技术
CT值 ,单位HU。 可以根据CT值选择阈值进行图像后处理 液体 -10~10HU 气体 < -300HU 肝脾肾、脑实质等软组织 20~60HU 脂肪 -50~-100 HU 钙化、骨性组织CT值 > 300HU 骨皮质CT值 > 1000HU
Company Logo
伪影
Company Logo
二、图像的特点
卷积核:B10S非常平滑 窗值:肺窗
卷积核: B10S非常平滑 窗值:纵膈窗
Company Logo
二、图像的特点
部分容积效应
Company Logo
三维重建图像遵从准则
所有的图像都必须来自一个病人并且来自同 一个检查,且具有相同的重建中心和视野。进行三 维处理时至少要装载3幅,最多可装载1024幅图 像(图像多于1024幅时,系列将被拆分)。所有 图像都必须具有相同的X/Y坐标和FOV。层厚小于 或等于3 mm, 30-50%的薄层重叠重建。一般 来说,层厚越薄,效果越好。螺旋扫描较序列扫描 要好。VRT、SSD、MIP 需要使用标准或光滑“卷 积核”算法的图像,卷积核数值越小图象越柔和。 MPR重建骨结构使用高分辨率算法,卷积核数值 越大图象越锐利。
Company Logo
例如
颅骨的VRT显示
VRT右前位
VRT左前位
车祸病人发现颅骨多发粉碎性骨折,额骨、颞骨、蝶骨、鼻骨等骨 质不连续。经VRT成像后可清楚显示骨折线走向,能够在屏幕上旋 转变化视角,全面观察。
Company Logo
六、仿真内窥镜(virtual endoscopy ,VE )
例如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你了解吗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你了解吗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你了解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为冠心病的患病,患病数量持续增长,患病群体日趋年轻化,进而引起关注。

多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越发成熟,临床使用较普遍,其作为操作简便、有效、安全的检查手段,在冠脉重要血管重度狭窄病变患者、桥血管及开口畸形患者中应用均可最大程度确保诊断的效果的准确。

通常可将其作为冠心病高危人群无创检查、冠脉支架术后随访的辅助方法,遵循各流程要求完成扫描及图像处理,以保证图像的质量。

1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方法64层螺旋CT时间分辨率较高、空间分辨率较高,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造影MSCTA作为多排探测器技术、多种重建算法、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心电门控心动周期采集容积相关数据后在R-R间期重建心脏图像,且及时传输心脏图像数据至工作站实行系统处理。

通过心脏软件容积及冠脉树重建的方式、血管分析方法,完成综合分析工作有利于全面评判病变影像学的主要特征。

选用64排螺旋CT仪器,在检查前需做好与患者的沟通工作,主要告知患者MSCTA检查过程及操作方法,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检查前测定患者的心率其中心率较快者可使用25mg 倍他乐克处理。

采取患者平卧位并做好心电门控装置连接工作,实行钙化积分平扫操作,增强扫描时使用350ml对比剂及同层动态法,对动脉循环时间测定主要需要在钙化积分序列图像确定左主干开口层,通过双通高压注射器以每秒5ml速率注射20mg的对比剂和生理盐水,这时可对患者的升主动脉密度曲线、降主动脉密度曲线测量,从而获取使用对比剂~升主动脉增强峰值所用的时间。

最后,完成冠状动脉扫描操作,对气管隆突下1.5cm~心尖下方3cm位置循环时间扫描,分别注射60ml对比剂、40ml生理盐水。

2冠状动脉CTA成像分析情况参照美国心脏病协会AHA相关冠状动脉阶段划分法完成MSCTA分析,冠状动脉共有15节段需对冠状动脉不同阶段百分比计算,目的为客观评判管腔狭窄度。

msct概念

msct概念

msct概念MSCT(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是一种医学影像技术,用于获取人体或动物内部的断层图像。

本文将介绍MSCT的概念、工作原理、应用领域、优点和局限性。

MSCT是一种计算机断层摄影技术,利用X射线的原理在多个不同角度上对人体进行扫描,从而获取人体内部的断层图像。

与传统的单层螺旋CT相比,MSCT能够同时采集多个切片,提高图像质量和准确性。

MSCT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X射线束通过人体后,探测器将入射射线的强度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计算机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生成人体内部的断层图像。

通过多个角度的扫描,MSCT能够获取更多的数据,得到更加清晰和准确的图像。

MSCT在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用于诊断和监测各种疾病,如肺部疾病、心脏病、肝脏疾病和肾脏疾病等。

它可以提供立体的图像,更好地显示组织结构和病变。

其次,MSCT可以用于导航手术,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进行手术操作。

此外,MSCT还可以用于研究和教学,深入了解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

与传统的单层螺旋CT相比,MSCT具有几个优点。

首先,它的扫描速度更快,可以在几秒钟内完成整个扫描过程。

这对于病人来说更加舒适,也可以减少图像模糊和运动伪影。

其次,MSCT可以提供更高的解剖学细节,能够显示更小的结构和更细的血管。

此外,MSCT还可以进行3D重建,提供更加立体的图像。

然而,MSCT也有一些局限性。

首先,由于需要使用X射线,所以对于敏感的人群或孕妇来说可能不太适合。

其次,MSCT的成本较高,对于一些医疗机构来说可能不太容易实施。

此外,由于扫描时间较短,有时可能无法捕捉到某些动态过程。

综上所述,MSCT是一种高级的医学影像技术,通过获取多个角度的断层图像来实现对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的观察。

它在临床诊断、手术导航和研究教学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虽然目前在成本和适用范围方面还存在一些局限性,但MSCT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医学影像工具,为医生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来诊断和治疗疾病。

msct的名词解释

msct的名词解释

msct的名词解释MSCT(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即多层螺旋CT扫描,是一种医学影像技术,属于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一种进化形式。

它采用了多层次的成像技术,能以更快的速度获取更多的图像信息,从而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CT扫描的基本原理。

CT扫描是一种医学成像技术,它通过计算机处理和重建来自不同角度的X射线图像,从而生成横断面的身体结构图像。

而MSCT则是在传统CT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

传统的CT扫描通常需要患者在扫描过程中保持静止,而MSCT则采用了多层次扫描技术,使得扫描时间大大缩短。

它通过使用多个探测器行,可以在一次旋转中获取多个切片图像,从而提高了扫描速度。

这意味着患者在进行MSCT扫描时可以更快地完成,减少了不必要的不适感和焦虑。

另外,MSCT还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更低的噪声水平,这使得医生在进行临床诊断时能够更准确地看到身体结构,并发现一些微小病变。

这对于一些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非常重要。

例如,在肺部肿瘤的筛查中,MSCT可以提供更准确的结果,从而帮助医生及早发现病变。

此外,MSCT还有一项重要的应用是血管成像。

通过MSCT的高速扫描和连续图像重建技术,医生可以观察血管的三维结构,检测血管狭窄、堵塞等病变。

这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和手术规划非常有帮助。

同时,MSCT还可以用于冠状动脉钙化评估,对患者的冠心病风险进行评估,以及评估治疗效果。

另外,MSCT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如骨骼成像、脑部扫描等。

在骨骼成像中,MSCT可以提供更精确的骨骼结构图像,帮助医生诊断骨折、骨质疏松等疾病。

在脑部扫描中,MSCT可以检测出脑血管病变、脑肿瘤等疾病,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总之,MSCT作为一种进阶的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具有更快的扫描速度、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更低的噪声水平,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更多的信息。

它在肺部肿瘤筛查、血管成像、骨骼成像和脑部扫描中的应用,使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MSCT的后处理技术对颌面部多发骨折诊断与治疗的临床意义

MSCT的后处理技术对颌面部多发骨折诊断与治疗的临床意义

MSCT的后处理技术对颌面部多发骨折诊断与治疗的临床意义颌面部多发骨折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类型,通常需要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

而多层螺旋CT(MSCT)的后处理技术在颌面部多发骨折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将从MSCT后处理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在颌面部多发骨折的诊断中的应用、以及在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MSCT后处理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多层螺旋CT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医学影像学领域。

其后处理技术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体绘制成像(VR)和三维重建(3D)等。

这些技术能够对获得的体数据进行图像处理,根据需要进行平面、角度、密度等方面的重建,从而得到更加清晰、全面的医学影像。

MSCT后处理技术在颌面部多发骨折的诊断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通过其高分辨率的成像效果,可以清晰地显示颌面部骨折的位置、数量、形态和周围组织的受累情况,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其3D重建技术能够精确展示骨折部位的立体结构,为手术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

在颌面部多发骨折的诊断中,MSCT后处理技术能够提供高质量的立体图像以及各种重建面的图像,从而可清晰地显示骨折的部位、范围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还可以通过MIP技术对血管、神经等结构进行成像,有助于发现可能存在的并发症,如颌面部骨折引起的颞下颌关节脱位等。

MSCT后处理技术在颌面部多发骨折的诊断中能够帮助医生准确判断骨折的类型、严重程度和复杂程度,为手术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对于颌面部多发骨折的治疗而言,MSCT后处理技术在手术设计和操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手术设计方面,医生可以根据MSCT后处理技术提供的高清立体图像进行精确的三维测量,测量骨折的长度、宽度、角度等参数,为手术提供准确的解剖学信息,设计出更加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手术方案。

在手术操作中,医生可以通过VR技术对骨折部位进行360度的全方位观察,并结合MIP技术显示的血管、神经等结构的情况,避免误伤重要组织,保护颌面部的功能和美观。

msct名词解释

msct名词解释

msct名词解释MSCT是多层螺旋CT的缩写,是一种医学成像技术,也是目前最常用的CT扫描技术之一。

MSCT主要应用于对人体内部器官和组织进行有无病变、异常情况的检查,如肺部、腹部、泌尿系统、骨骼等。

下面将对MSCT的原理、应用、优势等进行解释。

首先,MSCT的原理是通过螺旋扫描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扫描。

与传统的CT扫描不同,MSCT使用多排探测器,在同一时间内可以获取并记录多个层面的图像。

这样可以大大缩短扫描时间,提高图像质量,同时减少患者暴露于射线的时间。

MSCT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可以用来检查和诊断各种疾病和病变,比如肺部疾病(如肺结核、肺部感染、肺癌等)、骨骼病变(如骨折、骨质疏松等)、脑部疾病(如脑血管意外、脑肿瘤等)、腹部疾病(如胃肠道肿瘤、肝脏疾病等)等。

此外,MSCT还可以用于导航手术、放射治疗计划的制定、血管造影等。

相比于传统的CT扫描,MSCT有一些明显的优势。

首先,它的扫描速度非常快,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整个扫描过程,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尤其是对于病情较重、无法长时间保持体位的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其次,MSCT的图像质量较高,可以更清晰地显示患者体内的结构和病变,提供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此外,MSCT具备三维成像功能,可以对图像进行重建和分析,帮助医生更好地进行诊断和手术规划。

然而,MSCT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风险。

首先,由于扫描速度较快,对于一些需要逐层精细观察的病症可能会有一定的局限性。

其次,由于CT扫描使用了X射线,较高的辐射剂量会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一定的潜在风险。

因此,在使用MSCT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权衡,并遵循合理的辐射安全措施。

综上所述,MSCT是一种高效、准确的医学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通过螺旋扫描的方式,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多层面的图像,并通过重建和分析提供更详细、准确的信息,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规划。

然而,使用MSCT时也需要注意患者的辐射安全和个人适应情况。

多层螺旋CT原理及临床应用

多层螺旋CT原理及临床应用
16 X 1.5 mm 16 个数据通道
X线束
Raw data file
24 mm 准直模式
8X 3.0 mm 8 channels
X线束
Raw data file
课程内容
多层螺旋CT的技术原理
多层螺旋CT的技术改进 单层螺旋与多层螺旋CT的比较 多层螺旋CT的优势
图像后处理技术简介
多层螺旋CT的临床应用
目前多层螺旋CT Z轴的分辨率在0.50.75mm,使成像体素成为一个立方体,实 现了真正的各向同性成像,各向同性体素的 最大优点在于使多平面法(MPR)重建出的 图像,具有轴位图像一样的空间分辨率,三 维图像(SSD、MIP、VR)更加平滑细腻, 基本上消除了阶梯状伪影,有利于显示冠状 动脉及其细小分支。
左肾静脉
(扫描层厚1mm) 左肾动脉
二、临床应用扩展
1. 在高危人群普查
1) 肺癌普查:长期以来,对肺癌的普查一直采用X线平 片,近年来的研究证实胸部平片正位观察时,将有 20%~25%的肺野被遮蔽; 侧位观察时会有15%~20% 的肺野被遮蔽。多层面螺旋CT(4层~16层)可实现低 剂量扫描,国内外的研究已证实,可用20~30mA的条 件可获得与传统高mA条件相同的疾病信息,并且可 根据需要作横断、冠状、矢状及其他需要的层面的薄 层重建,消除了平片检查中的盲区。
• 射频雷达信号传输技术: • 在旋转过程中无任何
粉尘
• 不增加图象噪音
• 传输速度快 • 图象质量高
课程内容
多层螺旋CT的技术原理 多层螺旋CT的技术改进
单层螺旋与多层螺旋CT的比较 多层螺旋CT的优势及临床应用扩展 图像后处理技术简介
多层螺旋CT的临床应用
三、单层螺旋与多层螺旋CT的比较

多层螺旋CT的原理与技术

多层螺旋CT的原理与技术

第1章多层螺旋CT的道理与技巧近年来,跟着CT成像才能的敏捷成长,临床运用特别是CT血管成像技巧的临床运用不竭拓宽.只有控制CT运行的基起源基本理,才干更好地懂得CT血管成像(CTA)的潜力和限度.第一节 CT的成像道理与构造一.CT成像的基起源基本理通例X线平片或透视是运用人体内不合密度组织对于X线穿透后接收才能不合的道理成像的.当X线透过人体后,因不合部位衰减程度不合,而在胶片或荧光屏上形成响应组织或器官的图图1-1 CT的成像道理.像.CT仍然是运用X线的穿透性来成像.为懂得决通例X线成像中不合脏器的空间重叠问题,CT采取高度准直的X线束环绕身材某—厚度的特定层面进行扫描,扫描进程中由敏锐的检测器记载下X 线穿透此层面后的衰减信息.由模仿-数字转换器将此模仿信息转换成数字信息,然后输入电子盘算机(图1-1).按照物理学道理,X线穿透人体组织后会产生衰减,衰减的程度与物资的密度和厚度有关.人体组织所构成的物资不合,是以对透射的X线可产生不合程度的衰减,称为“衰减系数”不合.假设X 线的初始强度为I0,组织的厚度为d,衰减系数μ,衰减后的X线强度为I,则I=I0e-μdCT装备成像中,X线束“扫描”一个成像层面意味着从不合角度透射人体,得到可知足重建数据所请求的多个投影信息.每个偏向上投射的X线都将穿过层面内投射轨迹上的所有体素,到达检测器时,受到的衰减将是各体素衰减感化的总和,以衰减系数μ暗示,图1-2 CT投影与重建.则I=I0e-(μ1+μ2+μ3+μ4……)d扫描中,跟着不竭地转变投影角度,则得到各个投影偏向上的大量数据聚集,经由过程盘算机实行响应的重建数学运算,最终可得到层面内每个像素的X线衰减信息(图1-2).这些X线衰减数据即构成数字矩阵,为了使图像直不雅化,此数字矩阵经数字-模仿转换后,以由黑至白的不合灰阶暗示层面内不合地位组织所造成的X线衰减强度,即将每一像素的X线衰减系数转换为响应的灰度值,可经由过程图像显示器输出就得到所成像层面的图像,如许此层面内的诸剖解构造就可清楚地显示出来.二.CT的根本构造固然今朝CT装备经由30多年的成长,消失多种装备类型,但是CT的重要构造构成从功效构成上依旧分为以下四部分:扫描部分.盘算机体系.操纵控制部分以及图像的存储与显示体系.1.扫描部分包含X线产生体系.准值器.检测体系.扫描架以及检讨床等.重要构造包含:⑴X线产生体系此部分的根本功效是供给成像所需的稳固X线束,包含X线球管.高压产生器和冷却体系等.CT机的X线球管,一般采取扭转阳极球管.球管核心较小,约0.6~2mm大小.球管的热容量均较大,最新的可达500万热力单位,以顺应持续大规模扫描的须要.为包管CT机球管的正常工作,还须要帮助的高压产生器供给一个稳固的高压以及响应的球管的冷却体系.⑵准值器位于球管的X线出口处,为窄缝样设计,可依据扫描请求调剂为不合的宽度,用以对特定厚度的某部位进行成像.⑶检测体系包含位于扫描架内的检测器.检测回路和模数转换器等,其重要义务是检测人体对X线的接收量.检测器分为气体和固体两大类.较早期的装备多运用气体检测器,其采取气体电离的道理,当X线负气体产生电离时测量所产生电流的大小来反应X线强度的大小.经常运用气体为氙气.固体检测器,当接收X线能量时可将其转换电旌旗灯号,进行光电换能.包含闪耀晶体检测器等,闪耀晶体有碘化钠.碘化铯.钨酸镉和锗酸铋等,但是早期的检测器在能量转换时损掉较大;而今朝运用较多的稀土陶瓷检测器的光电转换效力大为进步.检测器.CT球管以及准值器等都位于扫描架内,合营构成了X 线-检测体系,扫描进程中X线或间断脉冲式,或持续发射;检测器不竭检测X线接收量,然后将所收集的数据经由模仿-数字转换输入盘算机体系.2.盘算机体系盘算机体系的重要义务有两方面:一是扫描的控制,包含扫描架和检讨床的活动.X线的产生.数据的收集以及各部件之间的信息交流等;二是承担数字处理和图像重建的义务,即将收集的数据经由数学盘算得到响应层面的数字矩阵.CT装备的盘算机体系少者只有一台盘算机,但因为义务量较大,常采取多台盘算机并行处理的方法,以进步收集和处理速度.按照所累赘的义务分为主盘算机和图像处理盘算机两部分.图像处理盘算机与主盘算机相衔接,负责处理多组数据,本身不克不及自力工作.3.操纵控制部分操纵控制部分重要包含操纵台,经由过程操纵台输入全部CT 操纵或控制敕令,进行扫描程序,扫描曝光前提的设定与选择,控制X线-检测体系的工作.同时检讨前经由过程此部分要输入有关图像识此外多种数据和材料(包含患者检讨号.患者根本材料.体位等),检讨后还要控制图像的显示,以及窗宽.窗位的选择等.跟着CT装备的不竭改良和进步,操纵台的机能也日趋完美.今朝的操纵台已集操控和显示于—体,运用便利.功效全.为了进步工作效力,常配备与CT相连的CT诊断和后处理工作站,便利图像的浏览和后处理.4.图像的存储与显示体系图像的存储装备包含磁盘.磁带等.扫描的原始数据最初存贮在CT装备的缓冲区,待扫描完成,原始数据经由响应处理后所得的图像数据则存入CT磁盘的图像存储区.磁盘的容量,随机械种类而不合.为了便利大量患者检讨数据的存储,CT装备常还须要别的的接口,可以将数据读取到外源的存储器,如高密度磁带或磁盘,这些外源的存储装备可大量记载图像数据.近年来,磁光盘运用也逐渐增长,存储量较大,但检索更便利.图像显示体系,CT机本身多采取显示器,早期为灰度等级较高的诟谇显示器,灰阶的显示可达16~64级.现因为后处理技巧的成长和须要,多采取黑色显示器.检讨成果今朝仍需用拍照机以胶片的情势输出图像给患者,多采取激光拍照机与CT装备相连输出胶片,直不雅便利,但成本较高.不轻易保管.今朝,跟着影像装备数字化的进展,国内已有很多病院开端为患者,检讨后供给光盘情势的图像,此种情势的图像不但可以有通例的横断面图像,并且可以包含黑色与立体的图像信息.第二节 CT装备的成长自Housfiled于1969年设计创造了第1台CT原型机至今,CT 装备先后经由不合的设计和成长,按照收集方法的不合可分为以下类型:一.层面收集CT自从CT原型机至1989年之前,CT装备采取的是层面收集方法,即每次扫描收集一个层面的信息,扫描时检讨床是静止不动的,扫描完成后检讨床移动必定距离再进行下一个层面的扫描.这种设计的原因是CT扫描架内的X线管衔接着高压电缆,受电缆的制约每次扫描管球扭转后必须复位,再开端下一次扫描.除少数不蓬勃地区运用外,层面收集方法的CT机已退出主流.二.螺旋CT螺旋CT收集方法成长的基本是滑环技巧的开辟与运用.该设计是在扫描架内置一个环形滑轨即滑环,X线球管可以从滑环上得到电源(早期为高压电源,现已成长为低压电源),如许X线球管就可以或许摆脱了传统的电缆,在滑轨上持续绕患者扭转和不竭发射X线束.检测器仍采取层面收集CT的设计模式,在滑环上与X线管同步持续扭转.螺旋CT与层面收集CT别的一点不合之处是,在X线管在滑环上持续扭转时,检讨床不再是静止不动,而是在全部图1-3 (a)层面收集扫描方法与(b)螺旋收集扫信息收集进程中做匀速的纵向移动.如许,X线束在人体上的扫描轨迹不再是垂直于身材长轴的平面,而是持续的螺旋状,此即为螺旋扫描方法(图1-3).第1台临床实用的螺旋CT装备在1989年问世,这种新的扫描方法不但大大进步了扫描速度,并且在装备的硬件(如X线管的热容量).患者检讨的方法.重建理论等方面激发了一次新的冲破性成长.螺旋CT的消失具有明显的意义:①扫描层面之间不需再做停留,可持续快速扫描,大大进步了扫描速度,每层收集时光可削减到0.75秒~1.5秒;②在层面收集CT检讨进程中,因为是逐次屏气扫描,体部,如肝胆胰脾的渺小病变很轻易在不合屏气时被漏掉,螺旋CT持续扫描可防止体部渺小病变的漏掉;③螺旋CT的扫描和重建方法有利于数据进行三维后处理,为CT后处理技巧的成长打下了基本.较早开辟的螺旋CT装备是以螺旋状扫描轨迹逐层地收集信息,和今后成长的装备比较,也称为“单层螺旋扫描”C T.三.多层螺旋CT1999年,GE.Siemens.Marconi和Toshiba四家医疗装备公司同时推出了新一代的CT设计,此次CT技巧的进步也是产生在X线-检测体系(图1-4).X线束由扇形图1-4 (a)单层CT与(b)多层CT扫描方改为锥形束,即增大Z轴偏向上X线的厚度;而检测器也由一列的设计增大在Z轴偏向上的分列数量,增长为多列,形成具有必定宽度的检测器阵列.经由过程把多列检测器检测到的信息进行不合的组合,可以同时得到4个层面的螺旋扫描的信息,称多排检测器螺旋扫描CT,简称“多层螺旋CT”.多层螺旋扫描方法大大进步了信息的收集速度,每4层的收集时光可降低到0.3秒~0.5秒.2000年后,在4层螺旋CT基本上,又先后消失了8层.16层甚至64层的多层螺旋CT.如许,CT扫描的效力又得到了更大的进步,单位时光内可扫描更大的剖解规模.跟着扫描速度的进步,多层螺旋CT对硬件的请求也响应进步.要完成如斯快速的扫描意味着机架内近一吨重的构件在几分之一秒内扭转一周,其重力速度可达13G以上.通例机械式传动装配已不实用,扫描构件在滑环上的快速扭转引入了磁浮技巧.此外,持续大规模扫描对于CT球管的热容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请求;短时光内处理几倍的数据量,对盘算机的运算才能也有更高的请求.因为多层螺旋CT技巧的消失,CT的时光分辩力有了较大程度的进步,最新的64层螺旋CT时光分辩力可缩短至几十毫秒,可以或许用于心脏和冠状动脉的成像.多层螺旋CT的消失再次促进了CT技巧的成长,其所带来的优势重要表示在:①时光分辩力大大进步,使原CT成像有艰苦的活动器官,如心脏和冠状动脉的成像成为可能;②因为装备才能的进步,可进行持续大规模扫描,如全身成像,并且可在扫描后针对不合部位进行不合层厚.不合重建与重组方法的显示;③对于腹部脏器,单次扫描时光明显缩短,如许可以进行准确的多期像扫描,有利于病变的定性和发明渺小病变.四.双源CT与能谱CT双源CT是在64层CT技巧之上,采取2个高压产生器.2个球管.2套探测器组和2套数据收集体系来收集CT图像.两个球管在X-Y平面上距离90º,也就是说,机架扭转90º即可获得180º的数据,使单扇区收集的时光分辩力达83毫秒,根本实现了冠状动脉CT的临床通例运用.双源CT装备还实现了能量CT的临床通例运用.当双源CT的2个球管分离以管电压80kV/100kV和140kV同时.同层扫描时,可同时获的低能和高能数据,实现双能量CT成像,获得统一组织在不合能量射线下所具有的不合X射线衰减特点,从而可区分不合的组织结构成分特点,辨别病变性质等.CT能量成像技巧的价值还在于可以增长本质器官与比较剂的差别,明显降低布景噪声身分影响,防止线束硬化伪影和容积效应造成的小病灶漏掉和误诊,进步小病灶和多发病灶的检出率.除了双源双能量CT之外,快速千伏切换的单源CT装备也可实现能量CT成像,除了获得基物资图像,还可获得一系列特定能量程度的CT图像,即单能量(keV)图像,用于去除硬化伪影.优化图像质量和比较噪声比.进行物资定量剖析以及经由过程能谱数据的分解剖析进行病变定性诊断等.能量CT完整转变了通例CT几十年来的传统诊断模式,在获得混杂能量图像的同时,还可以一次扫描得到单能量图像以及不合物资(水.碘.钙等)的图像.CT能谱成像对于通例CT单一密度参数成像供给了全新的解决手腕.第三节 CT的扫描参数一.准值器宽度从X线管发射出的X线束须要进行准值,以削减不须要的辐射剂量,成为成像层面所须要的形态,同时还呵护检测器不受到散射.依据不合的装备类型,准值器有多种不合的构造设计.准值器位于CT扫描架的两个地位:接近X线球管(前准值器)和接近检测器(后准值器).患者前准值器用于形成特定外形的X线束,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固定的准值器,包管X线束在横断面上呈扇形外形;第二部分是可调节的准值器,可以在纵轴偏向上变更不合的准值,以获得所需的X线束厚度.此X线束厚度就是临床运用中经常提到的准值器宽度.例如,在64×检测器构造的64层螺旋CT中,准值器宽度为32mm;而在16×1mm检测器构造的16层螺旋CT中,准值器宽度为16mm;此距离指扇形X线束经由过程扫描中间点时的距离.二.床速和螺距在螺旋扫描方法中,CT扫描床移动速度是一项亲密关系图像质量.辐射剂量.扫描时光和笼罩规模的重要参数.多层螺旋CT和宽X线束规模有助于在每次扫描架扭转时代内有更快的移床速度.螺距是重要用于定量评价CT床速的参数,其界说为X线管每扭转360ºCT扫描床移动的距离除以准值器的宽度.螺距是没有单位的参数.当床速与准值器宽度相等时,螺距为 1.当床速小于准值器宽度时,螺距小于1,扫描数据会有部分重叠.螺距越小,重叠的部分越多.对于4层螺旋CT,采取4×的准值器,床速为每转6mm的参数设置时,螺距等于6/(4×1)=6/4=1.5.对于64层螺旋CT,采取64×的准值器,床速为每转48mm的参数设置时,螺距仍等于48/(64×0.5)=1.5.螺距对于多层螺旋CT图像质量的影响要比单层螺旋CT小,但其与图像质量.伪影.辐射剂量之间的关系更为庞杂,有些也有争议.螺距的最佳选择取决于检测器的设置和CT投影数据的内插算法模式.一些厂家推举在多层螺旋CT中运用一组固定大小的螺距值,而其他厂家则建议可随意率性选择不合的螺距值.总之,采取较高的螺距时,因为层面形态增宽可致Z轴分辩力降低.采取较低的螺距时,可改良Z轴分辩力,但是要保持雷同的信噪比则会产生更高的辐射剂量.在特定临床前提下,进行扫描参数的螺距值设准时,应该卖力斟酌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之间的均衡.现实临床运用中,多层和单层螺旋CT选择螺距值规模为1~2;但在心脏CT须要低螺距的重叠扫描,以包管获得足够的持续采样扫描数据.此外,低螺距值扫描能更有用地削减多层螺旋CT的相干伪影,这在多平面重组和3D图像中更为明显.三.管电压和管电流恰当地选择CT的扫描参数对于优化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在管电流保持恒定而降低管电压时,或者管电压恒定而降低管电流时,会减低X线管的输出量和对患者的辐射剂量.但是,不恰当地降低管电压可导致组织的CT值和噪声明显增长,尤其是在肥胖患者.对于大多半CT装备,只能进行几个管电压值的选择.成人的通例体部CT采取120~140kV的管电压进行;对于儿童,绝大多半采取80kV的管电压进行扫描,以降低辐射剂量.在选择管电压值的进程中,其它需斟酌的身分还有碘,例如CT 血管成像中所运用的碘比较剂,当选择80kV时可产生CT值升高,这是因为此时光量子的能量(约为kV能量的一半)接近于碘原子的K峰(即33.2keV).如许,120kV时比较加强250HU的比较剂浓度,在80kV时可产生400HU的比较加强.然而在现实运用中,即使采取今朝最大的X线管电流,80kV在肥胖患者或诸如成人腹部和盆腔等较厚身材部位的扫描中照样不敷的.此外,较低能量的光量子的X线接收更高,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有用辐射剂量.与管电压比拟,管电流的选择加倍灵巧,罕有的规模从20mA到800mA不等.与管电压比拟,调节管电流的现实长处是它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更为直接.是以,控制管电流或扭转时光是一种比管电压更罕有和实用的削减辐射剂量的办法.例如对于胸部CT,肺部结节普查的参数可以采取20mAs,120kV,而通例临床检讨的参数为120mAs.120kV.在单层螺旋CT中,更高的螺距会导致层厚增大,如许当管电流恒准时,每个层面的噪声保持不变;而在多层螺旋CT中,增长螺距不必定会造成层厚增长.当层厚不变时,如管电流恒定,增大螺距可降低辐射剂量并增长图像噪声.为了使噪声程度保持不变,进步螺距时必须增大管电流.如许,就须要介绍新的术语——有用mAs,它的界说为mAs除以螺距的值.螺距为2时200mAs与螺距为1时100mAs扫描方法时的有用mAs值相等,这使两种扫描方法的辐射剂量和噪声雷同.四.重建方法在投影重建进程中可以采取多种不合的滤过模式.滤过是经由过程卷积核(或重建算法)来进行的,它可以就义图像的锋利度来降低布景噪声.当进行更多细节的显示时,采取高分辩力的重建方法或算法,如骨算法或肺算法,可产生更高的空间分辩力,但图像噪声会增长;而低分辩力的重建方法,如软组织或腻滑算法,可降低图像噪声,但空间分辩力也降低.在图像重建中,可依据具体临床义务对图像的请求来选择合适的重建方法.部分CT装备可通例产生不合重建方法的图像,如在胸部CT扫描后可产生软组织和肺算法的图像.五.层面和螺旋扫描方法跟着螺旋和多层螺旋CT技巧的进展,螺旋扫描已成为尺度的CT扫描方法.层面扫描方法仍然有一些临床运用,如比较剂的团注监控.CT灌注.介入运用和心电门控的冠状动脉钙化CT检讨,上述检讨或者在统一地位重复进行扫描,或者在不合的CT扫描地位间收集图像有一个延迟时光距离.层面扫描方法中所收集的图像数量,取决于开通的检测器层数(或通道数).在图像重建进程中,结合处理临近层面检测器的旌旗灯号,可以降低每次扫描的图像数量,同时增长图像的层厚.例如,对于16×的扫描方法,可供给16幅层厚的图像.8幅层厚的图像,或2幅层厚的图像.在螺旋扫描方法中,也要依据具体的运用情形处理好图像数量与层厚之间的均衡.六.层厚层厚的选择取决于具体的临床运用.定量检讨和显示的请求.薄层图像可供给清楚的剖解细节,但数据量和浏览图像的时光会增长.此外,薄层图像较厚层图像须要更长的收集时光,图像噪声也更大.临床通例诊断运用的层厚为5mm.对于3D显示.CT血管成像或筛查肺小结节的图像,平日是以1至2mm0.6mm的层厚.在单层螺旋CT中,所收集的扫描投影数据肯定了固定的层厚.与此不合的是,在多层螺旋CT中,扫描架每次扭转时代所得到的螺旋数据可产生不合层厚的图像.然而,层厚不克不及低于收集期内所运用的检测器的宽度.例如,16层螺旋CT采取16×检测器设置的扫描方法可产生0.5.1.1.5.2.3.4.5mm等不合的层厚.采取较大层厚时,所重建的图像数量会削减,而每幅图像的噪声会降低.在重建进程中采取较小的距离形成部分重叠的图像,可以进步对容积数据的3D显示才能,有更好的图像质量.重叠重建的CT图像还可经由过程增长所浏览图像的数量,获得横过病灶中间的高比较图像,从而进步对小病灶的检测率.减小层厚还可减轻重组图像的阶梯伪影.多层螺旋CT图像重建灵巧性的进步,改良了其临床运用效力.例如,采取较窄的检测器进行胸部CT扫描,起首产生层厚较大的图像用于进行浏览和诊断.假如须要薄层的图像以更好地显示结节,可以很轻易地从投影数据中再次重建得到.统一扫描的投影数据也可重建薄层图像,进行3D显示和CTA.经由过程将几个薄层的信息叠加产生较厚层的图像,此功效对于须要较窄检测器宽度来减轻部分容积效应的检讨是很有帮忙的.例如,头部检讨中部分容积效应所致的黑线或低密度区,在采取较窄检测器宽度设置时可以明显减轻.第四节 CT的辐射剂量对大部分患者而言,CT扫描是其接收辐射剂量最大的医疗检讨.跟着现代CT扫描仪数量的增多和临床运用的扩大,CT检讨时患者的辐射剂量已成为临床平常存眷的潜在问题.尽管降低辐射剂量可导致图像噪声增长和图像质量降低,但辐射剂量超出必定程度后其实不克不及改良诊断影像的质量,只能在患者体内造成更多的辐射毁伤.应细心设计和评估每次CT检讨的扫描计划,控制辐射剂量.依据具体的临床顺应证和技巧特色,选择并调剂恰当的共性化扫描计划对削减辐射剂量是至关重要的.一.根本辐射剂量的测量辐射剂量可以按不合的单位来进行权衡.辐射吐露量是定量测定辐射剂量的最根本办法,它与单位体积的空气内X线束所产生的电离量有关.它以库仑/千克(C/Kg)或伦琴(R)为单位(1R=2.58×10-4C/Kg).辐射吐露的成果是患者体内所接收的辐射接收量,它以拉德(rad)或格瑞(Gy)为单位(1rad=10mGy).辐射吐露量的概念与辐射源有关,是一个测量得到的量,而辐射接收量是与身材相干的概念,必须经由过程吐露量结合转换系数盘算得到.从辐射吐露量盘算辐射接收量的影响身分,取决于接收物资(例如空气.软组织和骨骼)和物体吐露于辐射中的地位.所接收的辐射剂量其实不克不及说冥器官对于辐射伤害的迟钝性.是以,组织的等效或有用辐射剂量是辐射接收量乘以组织类型相干的辐射权重系数.权重系数对于X线来讲大致上都是一样的,。

MSCT(多层螺旋CT)原理与后处理技术

MSCT(多层螺旋CT)原理与后处理技术

右侧大脑中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
动脉壁钙化
最小密度重建(Min-IP)
Min-IP是利用容积数据中在视线方向上密度 最小的全部像元值成像的投影技术。 主要用于显示大气道、支气管树和胃肠道等 中空器官的病变。

X-线模拟投影(X-ray Proj)



X-ray Proj是利用容积数据中在视线方向上全部像 元值成像的投影技术,重建后的图像效果类似于普 通X线摄影。 优势:1)可进行多角度、多方位投影。 2)可用 Clipping、Cutting、Seed或Segmentation等技 术去除与靶器官重叠的组织影像的干扰。3)可利 用原始数据做回顾性后处理。 主要用于骨骼的显示。

IVR图像显示支气管与肺部肿瘤之间的关系
最大密度重建(MIP)
MIP是利用容积数据中在视线方向上密度最 大的全部像元值成像的投影技术之一。 因为成像数据源自三维容积数据,因而可以 随意改变投影的方向。 广泛用于显示血管、骨骼和软组织肿瘤等病 变。


优势:较真实的反映组织的密度差异,清晰 确切的显示经对比剂强化的血管形态、走行、 异常改变和血管壁的钙化以及分布范围,对 长骨、短骨、扁骨等的正常动态和骨折、肿 瘤、骨质疏松等病变造成的骨质密度的改变 也非常敏感。此外,对体内异常的高密度异 物的显示和定位也具有特别的作用。


主要局限性:
1)其影像尚不能完全真实的表现腔内活体组 织物理特性状态。 2)不能取活检标本。 3)对腔内病变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

气管CT成像,肿瘤侵入
MPR
结肠CT,盲肠癌 (多平面重建,三维组织透明投影,三维内窥镜观察)
仿真内窥镜,乙状结肠癌

螺旋ct后处理技术的临床应用课件

螺旋ct后处理技术的临床应用课件

螺旋ct后处理技术的临床应用
41
CT进展
CT血管成像(CTA)
. 是静脉内注入对比剂后在靶血管内对比剂浓度
达到最高峰时间内进行螺旋CT容积扫描,经 计算机三维重建并加上伪彩,可立体显示血管 影像。
.目前主要用于脑血管、颈部血管、胸腹主动脉
、四肢大血管、肾动脉与肺动脉等。
.主要优点:①不需要动脉插管,损伤性小,② 可从任意角度观察,③可将血管剖开,观察血 管腔内改变,主要不足在于小的血管分支不能 显示。
螺旋ct后处理技术的临床应用
83
thank you!
螺旋ct后处理技术的临床应用
84
螺旋ct后处理技术的临床应用
42
腹主动脉瘤
双侧颈动脉体瘤
螺旋ct后处理技术的临床应用
43
MIP与SSD重建技术比较
MIP:可分辨血管
SSD:不能反
壁钙化与充盈造影
映灰阶度
剂的血管腔
螺旋ct后处理技术的临床应用
44
CT临床应用进展
•病人资料: 男性,39岁 •扫描条件: 120KV, 120mAs •扫描层厚:16x0.75mm •扫描时间: 10sec
53
螺旋ct后处理技术的临床应用
54
螺旋ct后处理技术的临床应用
55
螺旋ct后处理技术的临床应用
56
螺旋ct后处理技术的临床应用
57
螺旋ct后处理技术的临床应用
58
螺旋ct后处理技术的临床应用
59
螺旋ct后处理技术的临床应用
60
螺旋ct后处理技术的临床应用
61
螺旋ct后处理技术的临床应用
螺旋ct后处理技术的临床应用
7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遮盖容积重建(SVR)
是目前MSCT三维图像后处理中最常用的技 术之一。 主要适用于骨骼、血管系统、泌尿系统、胆 道系统及肿瘤的显示。

螺旋扫描:
数据采集后决定,可以任意选择,也可以变更 ,例如用 2mm间隔重建后再用4mm间隔重建 另一组图象。
关于重建间隔
重建间隔越小,重建图象数量越多
例如:扫描长度200mm, 层厚10mm 重建间隔10mm = 20幅图象 重建间隔 5mm = 40幅图象 重建间隔20mm = 10幅图象
关于重建间隔
(二)三维图像后处理

1、三维容积重建: (1)遮盖容积重建(SVR) (2)密度容积重建(IVR) (3)最大密度重建(MIP) (4)最小密度重建(Min-IP) (5)X-线模拟投影(X-ray Proj) (6)透明化X-线模拟投影(4D) (7)3D漫游 2、三维表面重建——遮盖表面显示(SSD):

螺距改变扫描范围
1、螺距越大,同样层厚,同样扫描时间, 扫描范围增大 5 mm层厚 扫描时间10秒 P=1 扫描范围 50 mm P=2 扫描范围 100mm P=0.5 扫描范围 25mm 实际应用:加大螺距,可以在同样的扫描时间 内增加扫描变扫描范围
螺距改变扫描时间

重要的扫描参数:
螺距(PITCH)
螺距是扫描架旋
转1周360°,进 床距离与透过探 测器的X线束厚度 之比。
单层CT的X线束厚度等于探测器准直宽,即 等于采集层厚宽度。 螺距计算公式:

P=S(mm)/D(mm)
P:螺距 S:扫描架旋转1周360°进床距离 D:X线束宽度
P=1.5 3.0/3.0
P=0.75 3.0/3.0
不同螺距图象质量不同
b. 螺距增大,后处理图像质量下降 因为: 横断图像分辨力下降 螺距增大,有效层厚增加, 纵轴空间分辨力下降。
S=3.0mm P=1.25
S=3.0mm P=0.75
重要的重建参数:
重建间隔
常规扫描:
重建间隔等于扫描间隔,数据采集后无法变更。
MSCT(多层螺旋CT) 原理与后处理技术
MSCT扫描原理

多层螺旋CT和单层螺旋CT的基本工作原理是相同 的,都是X线球管探测器围绕人体旋转,同时配合 以检查床的匀速运动,探测器接收穿过人体的 X线, 并将其变成电信号,再由数据采集系统(DAS)进 行重建处理。 二者主要不同点:多层螺旋CT的探测器是多排,而 单层螺旋CT则只有一排。
2、螺距越大,同样层厚,同样扫描范围 扫描时间越短 5 mm层厚 扫描范围100mm P=1 扫描时间 20秒 P=2 扫描时间 10秒 P=0.5 扫描时间 40秒 实际应用:加大螺距,可用更短的时间扫描完 同样的范围
加大螺距,缩短扫描时间
P=1,20秒
P=0.5,40秒
不同螺距图象质量不同
3、相同层厚的图象,由于螺距不同 ,图象分辨力不同。 a.螺距越大,横断图象质量越下降 。 因为单位容积内的光子量减少。
重建在数据采集后进行 重建图象的多少不影响扫描时间, 仅仅影响总的重建时间。
关于重建间隔
1、重建间隔的缩小并不能提高横断图象分辨 力。 2、重建间隔的缩小减少部分容积效应的 影响,有利于真实显示较小的病灶。 3、重建间隔的缩小可以提高三维重建图象在Z 轴上的空间分辨力,从而提高后处理图象的质 量。
重建间隔与螺距的不同
1、螺距为扫描参数 只能在扫描前设置一次,扫描后 无法更改
重建间隔为扫描后图象处理参数 扫描前后均可设定,扫描后可多 次设定。
重建间隔与螺距的不同
2、螺距大小影响横断图象分辨力 因为改变了单位容积光子吸收量。 重建间隔不影响横断图象分辨力 因为是扫描后的处理 但是可以减少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左髂骨骨折
胫骨下端骨折
曲面重建(CPR)
是MPR的一种特殊方式,适用于展示人体曲 面结构的器官的全貌 如:颌面骨、骶骨、走行迂曲的动脉血管、 支气管和胰腺等。 不足:图像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受操作者点划 曲线的准确性影响较大;特别是用该方法测 量的直径和长度等结果有一定的误差。

MSCT的螺距有两种不同的定义方法,一种是于球管 旋转一周,进床距离除以锥形X束宽度;另外一种是进 床距离除以探测器排束准直器宽,相当于扫描层厚. 如球管旋转一周进床3mm,扫描4层,层厚1mm,X线 束宽4mm.前一种方法,螺距是0.75,后一种方法是3. 后一种方法在MSCT刚进入临床是应用较多,现在多 倾向用前一种计算方法.国际电工协会的规定,多层 螺旋CT的螺距概念仍以单层层厚与进床速度之比为 依据,即仍为0~2.
重建间隔与螺距的不同
3、调节螺距可以调节扫描范围(层厚和扫描时 间不变),或者扫描时间(层厚和扫描范围不 变) 调节重建间隔既无法缩短扫描时间,也不能 增加扫描范围。 重建间隔缩小增加重建时间
重建间隔与螺距的不同
4、二者都影响MPR等后处理图像质量 重建间隔通过影响纵轴空间分辨力影 响后处理图像质量 螺距通过改变横断图像分辨力影响后 处理图象质量
图像后处理方法
(一)二维图像后处理: 1、多平面重建(MPR) 2、曲面重建(CPR) 3、计算容积重建(CVR)

多平面重建(MPR)

从原始横断面图像获得人体相应组 织器官任意层面的冠状、矢状、横轴面 和斜面的二维图像后处理方法。
MPR适用于显示全身各个系统组织
器官的形态学改变,尤其是对判断 颅底、颈部、肺门、纵隔、腹部、 盆腔内、动静脉血管等解剖结构复 杂部位和器官的病变性质、侵及范 围、毗邻关系和小的骨折缝隙及骨 折碎片和动脉夹层破口及胆道、输 尿管结石的定位诊断。

颌面CPR
计算容积重建(CVR)
是MPR的另一种特殊方式,通过适当增加冠 状、矢状、横轴面和斜面图像的层厚,以求 能较完整的显示与该平面平行走行的组织器 官结构的形态。 如:血管、支气管等,同时也可以增加图像 的信噪比。

分门 支脉 侧高 支压 循肠 环系 形膜 成上 静 脉
肺门及肺部肿块CV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