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观察法

合集下载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第四章 幼儿行为观察方法——评定的方法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第四章 幼儿行为观察方法——评定的方法
5.完善记录表 行为检核法通常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具有稳定性的描述项目,如
观察对象的年龄、性别、家庭情况和物理环境的特点等。这些项目可以 打破时间与情境的限制,随时做记录。另一部分是活动式检核项目,即 观察的重点——行为。如果幼儿在观察时段内出现检核表中的行为项目, 就在表中相应位置做记录。
15 第 四 章 幼 儿 行 为 观 察 方 法 — — 评 定 的 方 法
17 第 四 章 幼 儿 行 为 观 察 方 法 — — 评 定 的 方 法
第二节 等级评定法
一、行为检核法的含义
例如,教师想了解本班幼儿 的社会适应能力,于是设计了表 “幼儿社会适应能力观察记录 表”。
幼儿社会适应能力观察记录表
18 第 四 章 幼 儿 行 为 观 察 方 法 — — 评 定 的 方 法
(2)等级评定法适用范围较广泛,不管是对幼儿每日生活各个环 节行为表现的了解,还是对幼儿能力等方面的探究,都能运用此方法。
21 第 四 章 幼 儿 行 为 观 察 方 法 — — 评 定 的 方 法
第二节 等级评定法
1.等级评定法的优点 (3)等级评定法能保证个人感知与现实的一致性,它是先对幼儿
做出评定,然后再进行实际观察,因此等级评定法常配合时间取样法使 用。
第一节 行为检核法
4.根据观察目标编制记录表 每位观察者都有不同于他人的观察目标,因此在编制行为检核表时
一定要体现出观察者的观察目标。 在检核大班幼儿语言能力时,王老师有两个观察目标:一是观察幼
儿进入大班时是否具备这些能力;二是如果幼儿进入大班时不具备这些 能力,则要观察记录该能力出现的时间。
13 第 四 章 幼 儿 行 为 观 察 方 法 — — 评 定 的 方 法
9 第四章 幼儿行为观察方法——评定的方法

第四章 观察法

第四章  观察法
指标描述法是指通过陈述测量操作标准来界定一个概念,是对所解释对象的测量手段、测量指标、判 断标准做出规定。例如,“学习成绩”界定为某种标准化考试所测得的分数;“差生”界定为在标准化成就 测验中的分数低于个人智力所预测的成就分数或者两门主课不及格的学生。“幼儿意外伤害”可以界定为“伤 害后起码需要家长或老师进行简单处理;或到医疗单位诊治,诊断为某一种损伤;或需要因伤请假 0.5 天 以上(包括 0.5 天);或必须由家长、教师对受伤者进行紧急处置和陪护”。
二.观察法的类型 1.自然观察与实验观察 自然观察是在自然条件下对观察对象不加控制而进行的观察。如对幼儿饮食行为习惯的 观察,就可以选择每天的中午用餐的时间进行观察;对幼儿同伴合作与处理同伴冲突方式都 可以在幼儿游戏中的自然表现进行观察。 实验观察是在实验室有控制的条件下采用标准化手段进行的观察。如在对幼儿自我控制 能力的研究中,研究者设计一个人为的环境,在室内为幼儿提供了可爱的玩具和可口的食物, 告诉幼儿如果能在研究人员离开后不碰房间的玩具和食物,那么等研究人员回来就会给予更 大的奖励。然后研究者在双向玻璃后观察幼儿的表现。 2.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参与观察是观察者不同程度参与到被观察者的群体和组织中,共同生活并参与日常活动, 并记录观察对象的行为表现与活动过程。如 非参与观察是观察者不参与观察活动,以局外人的身份从外部观察并记录观察对象的行
边,靠近小凯,想和小凯一起玩,但小凯还是低头拼积木, 木十分感兴趣,注意力全
没理小强。
部放在了拼积木上。一点
玩了一会儿,小凯手上只剩下一件小熊衣服和小熊裤 也没注意到与周围小朋
子,他就去找小熊头,找不到,他又低下头继续拼积木。 友的交往。
12:03-12:08
小凯围着桌子拼积木,当靠近小丽时,抬头看到小丽拼的 小凯是一个比较会动脑

第四章 观察研究(1)

第四章 观察研究(1)

1894年6月的最后一天,是我一生中的重要时期。当时发生的一件事,无 异改变了我的生涯。……1894年6月下旬,我的一个哥哥患病了,诊断为癫痫。
极少有这样的疾病会如此打乱家庭生活,并使家属忧伤。我哥哥此前一直是健康的, 在我们家族体系也从来没有发生这一或类似的疾病。 ……医生们的最后诊断为脑 底肿瘤引起癫痫发作,导致死亡。 我哥哥首次发作时,我正在大学读书,因此我比家里其他成员有更多时间同他呆 在一起。尽管第一年他发病只在夜间,但我怕他白天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起病来,这 样就影响我的神经。如果说一向健康的哥哥也会得癫痫,那么能有什么办法防止我 得同样的疾病呢? ……我想着癫痫,梦着癫痫。6年里,无数的不安想法折磨着我, 这种过度紧张把我拖到发病的边缘。 ……我清楚记得我发病的时候是在1895年11月,当我用德语背诵时。那是我在教 室里所经历的最讨厌的时刻。似乎我的神经突然折断了,好像许多细小的橡皮筋拉 紧到超过弹性的限度。倘若我有勇气逃离教室,我必定会这样做;但我瘫痪似地坐 着,直到下课。
24上观看其他儿童的游戏有时凑上来与正在做游戏的儿童说话提问题出主意但自己并没有直接参加游戏单独游戏儿童独自一人游戏只专注于自己的活动根本不注意别人在干什么平行游戏儿童能在同一处玩但各自玩各自的游戏既不影响他人也不受他人影响互不干涉联合游戏儿童在一起玩同样的或类似的游戏相互追随但没有组织与分工每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合作游戏儿童为某种目的组织在一起进行游戏有领导有组织有分工每个儿童承担一定角色任务并且相互帮助
二、观察法的分类 1、自然观察与控制观察(按观察的情境条件) 自然观察(现场观察)指在现场自然的情境中,对观察对象不 加以控制的一种观察。 自然观察法的优缺点 优点:能收集到客观真实的材料。 缺点(1)费时、费力 (2) 主观选择性。只记录观察者感兴趣的东西。(3)观察到的往往 是外部行为表现 控制观察(实验室观察),指研究者控制条件的过程中,对现象 或行为进行的观察。

教育研究方法——第四章 教育观察研究

教育研究方法——第四章  教育观察研究

教育研究方法——第四章教育观察研究[考察目标]1.了解教育研究及其方法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理解教育研究方法的重要术语、基本概念,掌握教育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及主要研究方法。

2.具有进行教育研究选题及研究方案设计、查阅文献资料、收集和分析研究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等的初步能力。

3.能够运用教育研究原理分析和评论教育研究设计、成果及典型案例,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教育观察研究(一)、教育观察研究概述1.教育观察的含义: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观察的类型:广义的观察和科学观察广义的观察(日常观察):通过研究者的亲身感受或体验来获得有关研究对象的感性材料,带有一定的自发性、偶然性。

科学观察:研究者按照预定计划,对于观察对象的范围、条件和方法作明确选择,有目的地直接观察处于自然条件的研究对象的言语、行为等外部表现,搜集事实材料并加以分析研究从而获得对问题的较为深入的认识。

2.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特点:教育研究中的观察法属于科学观察,科学观察的基本特点: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对观察对象不加任何干预控制;有翔实的观察记录。

(1)目的性。

为了解决某一问题而进行的,因此,观察前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并确定了观察的范围,形式和方法。

(2)客观性。

自然状态下进行,不干预研究对象的活动,确保客观性、真实性。

(3)能动性。

作为研究手段的教育观察是按事先制定的提纲和程序进行,同时规定了观察的时间和内容,是从大量的教育现象中选择典型对象、典型条件,力求全面把握研究对象的各种属性,并用科学理论去分析、判断和理解观察结果,因此,同样具有能动性。

3.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原则(1)目的性。

要按照研究课题的目的,撇开那些无关的内容和次要的过程,排除干扰因素,使研究的主要对象以及主要过程得到充分的暴露。

(2)客观性。

为保持观察的客观性,必须注意克服先入为主的偏见、无意过失、假象与错觉。

第四章 取样观察法

第四章 取样观察法

【操作练习】
1.操作下定义 很新概念 分类定义 2.观察表格设计
婴幼儿攻击性行为操作性定义
婴幼儿攻击性行为:婴幼儿对其他人大喊 大叫,表现出愤怒的情绪,并伴随拍、推、 踢、戳及用东西打人的行为,以及破坏物 品的行为。
序号 1 2 3 4 类别 操作性定义 破坏物品 踢桌子、扔玩具、破换玩具等 攻击他人 推、拍、戳及用东西打其他人 语言辱骂 用不文明的言语辱骂其他人 乱发脾气 冲他人哭闹、尖叫、踢打、扔东西
【例如】
婴幼儿吮吸手指行为: 是指两岁以上婴幼儿经常有吸吮手指、衣 角、或是被角等行为。 幼儿同伴交往: 指幼儿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社会认知能力 的人,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系统相互交流 信息,沟通情感并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

【例如】
【练习】
社会性游戏操作性定义
游戏类型 操作定义
无所事事 没有做游戏,只是碰巧观望暂时引起他们兴趣的事情,玩弄自 己的身体,走来走去,爬上趴下,东张西望。 旁观 观看他人游戏,有时凑上来跟玩游戏的儿童说话,提问题,出 主意,但自己并未直接参与游戏。 单独游戏 独自一人游戏,只专注于自己的活动,不注意别人在干什么。 平行游戏 在同一个地方玩,各玩各的,互不影响,互不干涉。
时间取样观察法
时间取样法是以一定的时间间隔为取样标准, 间隔由两种: 规律性间隔, 随机性间隔。 时间间隔:事先确定观察时间,选定具体时段, 用一定的时间间隔来观察。 例如: 每周一、三、五下午3~4点,对大班10名幼儿 每名观察6分钟,持续6周。
使用条件


只适用于经常发生的行为; 只适用于外显行为,不宜于观察内在行为; 必须确定观察目的、被试的数量、观察的范围 和时间等; 必须对观察的行为与事件给以明确的操作定义; 应当制定时间取样观察记录表。

第四章观察法

第四章观察法

2.轶事记录法
轶事记录法与日记法同是描述性的,但 它不像日记法那样连续记载儿童的新行为 的发生、发展,而是着重随时随地记录某 种有价值的行为及研究者感兴趣的事例。 轶事记录法不受时间限制,不需要特殊 的情境,不需要特殊的步骤。这种方法无 一定框架,简单易行。
3.连续记录法
连续记录法是对自然发生的顺序事件或 行为在一定时间内作连续不断的记录,其 记录要求描述足够详细精确和有足够完整 的情节。此外连续记录法观察时间通常为 一天、半天。一般比轶事记录法更完整。
例:
②事件取样
事件取样顾名思义是以事件为单位进行 观察,是研究特定类别的完整行为事件, 它的测量单位是行为本身而不是人为的 时间间隔。
儿童的争吵行为观察
➢ 戴维在秋季和冬季4个月的时间内,观察幼儿 在自由游戏阶段中所发生的争执行为,观察对 象是2~5岁的19名女孩和21名男孩。并预先 确定所要记载有关争吵的6种类别:①争吵的 时间长度;②争吵时发生的情况;③争吵时出 现的行为;④争吵时说些什么话,做些什么; ⑤结果如何;⑥后果如何。即按争吵发展的过 程,把争吵分为6段或6类来记录。他共花了 58.75小时,观察记录了200个案例。
2.非参与观察
(二)结构式观察和无结构式观察
1.结构式观察 结构式观察是事先制定好观察计划并严格
按照规定的内容和程序实施的观察。
2.无结构式观察
无结构式观察是指对观察的内容、程序事
先不作严格规定,依现场的实际情况随机决定
的观察。
(三)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1.直接观察:直接通过感官考察各种心理 活动和行为表现,收集有关科学资料的一种方 法
1.取样观察法的操作程序
①对观察内容进行分类 ②给每种类别下操作定义 ③设计记录表单

教育研究方法:第四章 教育观察研究

教育研究方法:第四章 教育观察研究

教育研究方法:第四章教育观察研究一、教育观察研究概述(一)教育观察的含义观察,是指人们对周围存在事物的现象和过程的认识。

“观”是看,“察”是分析研究。

它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感性认识活动,它强调“自然发生”。

观察法,就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事物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分为一般日常观察和科学观察两种。

一般日常的观察,通过研究者的亲身感受或体验来获得有关研究对象的感性材料,带有一定的自发性,偶然性;科学观察,研究者按照预定的计划,对于观察对象的范围、条件和方法作明确选择,有目的地直接观察处于自然条件下的研究对象的言语、行为等外部表现,搜集事实材料并加以分析研究,从而获得对问题的较深入的认识。

教育观察则属于科学观察。

(二)教育观察的基本特点教育观察的基本特点是:1.有明确的观察目的教育观察是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为解决某一教育问题而进行的。

因此,观察前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并确定了观察的范围、形式和方法。

2.对观察对象不加任何干预控制教育观察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即不改变观察对象的自然条件和发展过程,使研究者能够考察研究对象在日常生活、学习活动中的一般的、典型的行为表现。

在观察过程中一般不需要有特殊环境或使用复杂工具,能较客观真实地搜集第一手资料。

3.有翔实的观察记录观察是在自然状态条件下,直接观察某教育现象发生发展的过程,综合运用各种途径和方式,对观察结果作明确、详细、周密的记录,力求全面地把握研究对象的各种属性并以科学理论分析、判断和理解观察结果。

(三)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原则运用教育观察研究,根本在于如何提高观察效率,保证观察结果的可靠性,使观察得到的经验事实材料与被观察研究对象的客观事实保持最大限度的一致。

1.目的性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研究者必须知道每次观察的重点和方式,特别是要按照研究的目的认真选择典型观察对象、环境条件和工具。

也就是说,要以研究课题确定的目的为标准,使研究的主要对象及其主要过程得到充分的表露。

第四章 观察法【精选文档】

第四章 观察法【精选文档】

第四章观察法第三节观察的类型(p70)本章说明了观察法的概念、特点及基本原则,介绍了观察法的几种主要类型,讲述了观察法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记录阶段的内容及方法,指出了观察误差产生的原因及纠正方法,并对观察法的优缺点做了简要的评价。

其中重点和难点是掌握观察法的类型、实施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观察误差产生的原因等.前课复习:第一节和第二节的简单回顾观察法的涵义,观察法在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中的地位,观察法的基本原则等。

观察法(Observation methods)是指研究者通过眼睛、耳朵等感官或辅助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人、物体或事件进行系统感知观察并记录、分析有关感性资料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观察法是学前教育研究的最基本方法,在学前教育研究中应用最普遍,并且对于作为学前教育研究对象的幼儿而言,也是较适宜的方法.运用观察法要遵循的原则:观察要有严密的组织计划,观察要有一定地知识准备,观察记录要系统、准确,正式观察之前要先进行预观察。

讲授新课:从不同的角度,研究者们将观察法划分为不同的类型.1、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根据观察的对象不同)直接观察:是指对当前所发生的事或人的行为的直接观察和记录.间接观察:是通过对实物的观察,来追溯和了解过去的社会情况和过去所发生过的事情。

实物是指反映过去社会现象的各种物质载体,例如写实性绘画、古迹或遗址、各种腐蚀性或积累性物质痕迹,以及反映一定社会现象的物体或环境等。

例如观察一定时期内幼儿园阅览室中哪些书籍磨损严重,由此看出这一时期幼儿的阅读倾向;间接观察法比较复杂,需要观察者有较强的分析能力,有时还需要有科学的鉴定手段和方法,而且在推论时也可能发生种种误差。

在学前教育研究中间接观察法应用很少.2、自然观察与实验室观察(根据观察的情景与条件的不同)自然观察是在一般的日常现实生活场景中,观察行为或事件的自然发生与进程。

简单举例说明:在幼儿园中观察一个班幼儿的一日活动,可以从幼儿入园至午睡或从下午起床至离园作观察。

世卫组织十日观察法原文

世卫组织十日观察法原文

世卫组织十日观察法原文
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十日观察法(The International Health Regulations,IHR)是一项国际卫生条例,旨在加强国家之间和国际社区之间的合作,以预防、控制和应对传染病。

以下是世卫组织十日观察法的主要原文内容:
第一章:总则
该章节规定了世卫组织十日观察法的目的、适用范围和定义等基本内容。

第二章:报告和通报
该章节规定了各国应如何监测和报告可能构成国际关注的传染病情况,并与世卫组织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

第三章:传染病控制措施
该章节规定了各国应采取的传染病控制措施,包括疫苗接种、隔离、个人防护等措施。

第四章:公共卫生应急事件
该章节规定了如何应对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包括协调国家和国际社区之间的资源和行动。

第五章:实施措施和资源
该章节规定了各国应采取的实施措施和提供的资源,以确保世卫组织十日观察法的有效实施。

第六章:协调与合作
该章节规定了各国应在国际合作和协调下,共同应对传染病问题,并与世卫组织及时沟通和交流。

以上是世卫组织十日观察法的主要原文内容,全文详细说明了各国在预防、控制和应对传染病方面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国际社区之间的合作机制。

第四章 教育观察法

第四章 教育观察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第四章 教育观察法
课程回顾
第三章
1、某一研究者想快速了解国内教育界对“差异教学”问题的研究动向,最好的办法是查一次文献 。 2、就某一教育问题做系统深入阐述,论述较为系统、形式较为规范的书籍是教育专著。 3、调查报告属于三次文献,而论文索引属于二次文献。 4、在教育文献检索方法中,计算机检索有在线检索和数据库检索两种。
二、教育观察法的记录方式
(1)描述记录法: 描述记录法的定义:指对观察对象的整体作全面的
或者某一方面的观察记录。 分类: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连续记录法。
二、教育观察法的记录方式
(2)取样记录法: 取样记录法的定义:指一种以行为为样本的记录方法,
较之描述观察,具有更好的客观性、可控性和有效性。 分类:时间取样法、活动取样法、事件取样法。
教育观察法的优点: (1)资料真实可靠;(2)操作简便易行;(3)不受语言限制; (4)机动性强。
教育观察法的局限: (1)缺乏控制;(2)只适用于研究外在行为,无法直接了解人的内 心活动;(3)短期的观察可能 会有疏记;(4)观察本身可能会影响 观察结果;(5)难于用数量表示;(6)不适合大规模的宏观调查, 具有偶然性和片面性。
谢谢大家!
主要内容
• 一、教育观察法概述 • 二、教育观察法的记录方式 • 三、教育观察法的实施
一、教育观察法概述
观察法的定义: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感官或辅助仪器, 对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对事物的认识和 理解的一种研究方法。
观察法分为两种:一般日常观察和科学观察。 教育观察属于科学观察。
1、教育观察法的实施
教育观察法的实施,一般按照准备工作——实际观 察——观察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形成研究结果四个步骤进行。

第四章 观察法

第四章 观察法

指标、几个主要时间和场合等等对象上,才有可能达到科学观察的目的。

3. 客观性即要使观察所获得的现象和过程能正确反映客观事实。

观察所获得的事实材料是认识事物的依据,是科学研究的基础。

但是,这里有一个前提,即获得事实材料的观察是否具有客观性的品质。

观察中获得的结果,实际上是观察者通过观察手段对观察对象的现象或过程的一种反映和描述。

科学的观察就在于观察的客观性。

首先,要确保观察在自然存在条件下进行,绝对不能影响被观察者的常态,这样才能得到自然条件下的真实情况,否则所得到的事实材料反映反常的情况,就会导致错误的结论。

也有这样一种情况,观察对象意识到自己在接受观察,这就有可能使观察对象预先考虑给予观察者以一定的反应。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观察者与被观察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消除对观察者的陌生感,以尽量控制观察对象的异常状态。

例如,某校对一名曾经失足的女学生进行观察。

尽管失足已成为过去,又从工读学校回到原校,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但是,她的心灵已受到严重的创伤,对生活失去希望。

为了唤起她的生活信心,设计了有针对性的较为系统的教育措施。

同时进行教育措施与激发自信心相关性的研究。

一方面绘制了为时一年的教育措施序列表,另一方面派两名好学生,与她生活在一起,进行一年的观察,绘制出她情绪升降变化的曲线图。

在被观察者保持自然常态的情况下,观察记录了很有价值的资料。

然而,由于观察者的不慎,被观察对象意识到自己被跟踪观察,一下子情绪变化的曲线就变得毫无意义,已经获得的教育效果也几乎化为乌有。

观察只好终止。

经过师生共同努力,好不容易,她才恢复了常态。

其次,观察要如实地反映现实情况,观察者不能带有任何感情色彩,不允许掺杂个人的偏见,否则就会掩盖了对观察对象的情况的真实反映。

观察要取纯客观的态度,不许有丝毫主观的偏见搀在心头,若有一点,所观察的便会走了样子了。

第三,观察要在重复出现的情况下进行,要对观察的现象或过程进行反复的观察。

一方面是被观察的现象或过程只有在重复出现的情况下,观察才有客观性。

第四章教育观察研究法3

第四章教育观察研究法3

连续记录法 又叫实况详录法, 又叫实况详录法,指观察者详细、完整地记录被观 察者在自然状态下所发生的行为,然后对所收集的 原始资料进行分类,并加以分析的方法。 对被试的行为进行连续的定期观察,也可定点的持 续观察。观察者的任务是尽可能对行为进行详细客 观描述,不作主观推断和分析。 传统的实况详录多采用手工的纸笔记录;现代更多 利用录音、录像等设备,将观察行为和事件全部实 录下来。
3、教育观察研究法的特点 、 教育观察的目的性 教育观察的计划性 教育观察的自然性和客观性 教育观察的直接性和能动性 教育观察的理论性
4、教育观察研究法的运用 适用范围:第一,研究目的是描述研究对象 适用范围 在自然状态下的具体表现,或者需要对正在 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做出描述;第二, 研究需要获得研究对象或事态变化过程第一 手资料;第三,对运用调查、实验等其他方 法进行教育研究获得的研究结果加以检验。
(2)明确观察目的
观察目的是根据研究任务和观察对象的 特点而确定的,即解决为什么观察。
(3)确定观察内容
确定要观察的具体项目和行为, 确定要观察的具体项目和行为,并对观 察内容进行操作性定义。 察内容进行操作性定义。界定观察内容 在具体场景中的实际表现, 在具体场景中的实际表现,包括行为表 事件发生发展的标志。 现、事件发生发展的标志。 合格的观察内容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合格的观察内容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准确地反映、体现或说明观察目的; 一是准确地反映、体现或说明观察目的; 二是能够被操作。 二是能够被操作。
第四章
教育观察研究法
主要内容
教育观察研究法 概述 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类型 教育观察研究的记录方法 教育观察的实施策略
教学目标与要求
了解:教育观察法的优点、 了解:教育观察法的优点、局限性及其适 用范围;观察法的类型、 用范围;观察法的类型、记录方式 识记:教育观察法的含义和特点; 识记:教育观察法的含义和特点;各种类 型教育观察法的含义和特点 理解:科学观察与日常观察的不同; 理解:科学观察与日常观察的不同;教育 观察法的设计步骤及要求; 观察法的设计步骤及要求;教育观察的实施 程序和要求 应用:能够结合案例, 应用:能够结合案例,分析某一研究中运 用了哪种观察类型和记录方式; 用了哪种观察类型和记录方式;学会根据某 一研究课题设计简单的观察提纲、 一研究课题设计简单的观察提纲、记录表和 代码系统, 代码系统,并进行初步的教育观察的设计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第四章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方法-取样的方法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第四章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方法-取样的方法

婴儿哭泣行为的研究(1)
第一种记录方式:选择一分钟为一个时距,观察者想知道这个 婴儿是否有哭(哭泣行为是否发生) 记录方式:记录三个1分钟。 记录结果:甲婴儿哭泣3次;乙婴儿哭泣3次。
婴儿哭泣行为的研究(2)
第二种记录方式:选择一分钟为一个时距,观察者想知道这个 婴儿是否有哭(哭泣行为是否发生),如果有哭,那么哭了 多久(行为的持续时间) 记录方式:记录三个1分钟。 记录结果:甲婴儿哭泣3次,每次4秒钟;乙婴儿哭泣3次,每 次1分钟。
和时间取样法的区别
时间取样法获取的资料重在事件行为的存在,而事件取样法则 着重行为事件的特点、性质,以此作为观察者注意的中心, 而时间在这里仅仅是说明事件持续性等特点的一个因素。 事件取样法不受时间的限制,因而可以研究的范围更广泛。
事件取样法的开放性、选择性、推断程 度
封闭性/开放性 选择性程度比较高
下午3:00 上午10:00 下午3:00 上午10:00
上午10:15
下午3:15 上午10:15 下午3:15 上午10:15
√ √ √ √ √ √
2月22日
2月23日 2月23日
下午3:00
上午10:00 下午3:00
下午3:15
上午10:15 下午3:15
蔡昌李俊张艳
李俊
紧张习惯的研究(检核的方式)
儿童社会参与性活动观察记录表
游戏类型 儿童代号
无所事事
旁观
单独
平行
联合
合作
1 2 3 4 ……
观察时,在规定时间内对每个儿童每次观察 1分钟, 同时根据操作定义判断每个儿童当时所从事的活 动类型,填入表。 帕顿通过对观察资料的分析发现:儿童的社会性行 为发展随年龄的增加而表现出顺序性,即较小的 儿童表现出单独游戏多,以后逐步发展到平行游 戏,最后才是集体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教案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教案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教材第四章“观察法的应用”,详细内容涉及观察法的定义、类型、操作步骤以及实际案例分析。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观察法在学前教育科研中的重要作用,掌握观察法的类型及操作步骤。

2. 学会运用观察法进行学前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发现与解决。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提高观察能力和研究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观察法的实际操作步骤及案例分析。

教学重点:观察法的类型、作用及其在学前教育科研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板书工具、观察记录表。

2. 学具:笔记本电脑或手机(用于观察记录)、观察记录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段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视频,让学生了解观察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2. 理论讲解:a. 简要介绍观察法的定义、类型。

b. 详细讲解观察法的操作步骤。

3. 案例分析:a. 分组讨论给定案例,让学生运用观察法分析案例中的问题。

4. 随堂练习:a. 学生观看一段幼儿园教学活动视频,运用观察法进行问题发现。

b. 学生分享观察结果,教师给予反馈。

b. 提问学生关于观察法在学前教育科研中的实际应用。

六、板书设计1. 观察法的定义、类型2. 观察法的操作步骤3. 观察法在学前教育科研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观察法分析你所熟悉的幼儿园教学活动,并提出改进措施。

2. 答案要求:结构清晰,逻辑严谨,观察法应用得当。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对观察法的掌握程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学前教育实践活动,将观察法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

组织学生进行课后讨论,分享观察心得,提高观察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观察法的实际操作步骤及案例分析。

2. 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观察法应用、问题发现与解决。

3. 作业设计:观察法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及改进措施。

一、观察法的实际操作步骤及案例分析1. 实际操作步骤:a. 明确观察目的:确定观察的主题和目标,确保观察具有针对性。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第四章 幼儿行为观察方法—评定法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第四章  幼儿行为观察方法—评定法
❖行为检核表有两种类型: l 观察记录幼儿在一段时间内的特定行为表现,记录的
方式往往是二选一 l 用来观察特定时间内,目标行为的表现情况。
(二)适用时机
1.能明确地了解或定义目标行为 2.欲了解行为在特定情境下的发生状况
(三)主 要 特 征
1.必须事先设计好行为检核表 2.观察者的选择度高 3.行为需推断的程度低 4.可提供个别行为与同类型行为出现的资料 5.通常事先设定观察时间,便于系统安排 6.多采用封闭式填答
遗漏一些数据
二、 等级评定法的运用
(一)制定等级评定量表的注意事项 1.描述的语句应尽量简单、明了,尽量使用
短而容易理解的语句 2.确定用语和提示都与被评定的项目一致 3.表述用词严谨清晰
(二)使用等级评定量表的注意事项 1.明确等级评定量表的适用范围 2.尽可能避免观察者自身的主观性错误
【本章小结】
幼儿行为观察概述 幼儿行为观察方法—描述法 幼儿行为观察方法—取样法 幼儿行为观察方法—评定法 幼儿行为观察记录 幼儿行为观察记录的整理与分析 幼儿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与指导 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观察与指导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观察与指导 幼儿园对个别儿童的观察与指导
第四章 幼儿行为观察方法 ——评定法 概述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第四章 幼儿行为观察方 法—评定法
“观察、观察、再观察” ——[前苏联]巴甫洛夫
“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 内心的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 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成长 的需要。” ——[意]蒙台梭利
全书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二、 行为检核法的运用
1.确定观察目的,列出重要项目 2.定义并列出目标行为 3.依照逻辑组织目标行为 4.拟定并完善记录表格 5.实际观察与记录 6.分析记录结果并解释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三讲--观察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三讲--观察法

事件取样观察法的前提与要求是: (1)事件取样观察一般只适用于定性资料,较 难顾及定量指标。 (2)观察者要事先确定所要研究的行为或事件, 确定其操作定义。 (3)观察者要选择最有利的时机和场合进行观 察。如道维的研究就选择了 儿童自由分散活动的时间;而要研究儿童的语言 则需选择有成人在场或其他儿童在场的情景下作 观察。 (4)观察者要事先确定所需记录的资料种类与 记录形式,象道维就编制了简便适用的记录表格。
4.学生或教师的群体氛围。包括凝聚力、离散倾向、人 际关系等。 5.学校管理。包括学校常规管理,学校办学特色,改革 举措等。 6.其他教育因素的影响。包括不同教材、教学手段、校 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等。 在具体应用中,教育观察法往往不是单独发生作用,而 是与其他研究方法一起协同作用;教育观察法的成果也 往往不是单独发挥某项作用,而可以综合发挥出多种功 能。 如“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的研究,观察法可 以验证实验成果,但必须与实验法一起协同作用。观察 的结果也不仅仅验证游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这一 实验假设,还可以检验把适度的游戏引入小学数学教学 在开发学生智力等方面的功能。
事件取样观察法的典型案例是道维对学前 儿童的争执事件的研究分析。 他于1931年10月19日至1932年2月18日对 保育学校25个月至60个月的40名幼儿(其 中男孩21名,女孩19名),在自由游戏时 间中自发发生的争执事件进行了观察,他 在事前设计了观察记录表见(表4),然后 等待争执事件发生,
四、教育观察法的设计与实施要求
(一)教育观察的领域 教育观察法在小学教育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的许多领域 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并发挥其作用。教育观察的领域 大致范围如下: 1.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等方面的情况。包括学生的 学习时间、学习习惯,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心理状况、 消费状况,学生的课外时间、空间的安排、在活动中的 表现和感受,对不同活动的选择倾向等。 2.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包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活 动情况,教师德育工作,教师作为班主任的教育活动等。 3.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涉及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民主、 严格、专横等),学生对教师的态度(亲近、疏远、钦 佩、敬畏等),教师教育行为与学生行为表现之间的关 系等。

第四章 文献调查法与实地观察法

第四章 文献调查法与实地观察法

(3)标准化观察:统一设计、 统一手段与严格按照计划实施的 观察。标准化手段包括:观察项 目清单、观察表、观察卡、观察 仪器。
4、按观察的具体形式划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4 5 10 3 9 6 10 7 8 12
(四)自杀研究
杜尔凯姆 Durkheim《自杀论》
利用当时法国和其他5个欧洲国家的 官方公布的自杀统计资料,详细分析2万 6千多个自杀事件的材料并在此基础上进 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研究。
对自杀分类:利已型、利他型、失范型

2、按观察的内容和要求 ( 1 ) 控制观察:指观察对象、观
察范围处在某种程度上人为控制的环 境中的观察,适用于因果性调查。 ( 2 )无控制观察:指观察对象处 在完全自然的环境当中的观察,适用 于机会调查或探索性调查,或有深度 的专题调查。

3、按观察的内容和要求
(1)非标准化观察:根据研究目的对观察 对象进行扩散性观察的一种方法。 ( 2 )半标准化观察:在明确观察目的、 观察对象的基础上,确定若干观察标志, 并根据详细的观察提纲进行观察的一种方 法。详细的观察提纲一般包括四项内容: 观察对象、观察时间与场合、观察程序、 实施观察的注意事项。
当代文献的最大特点,是数量急剧增加。 当代文献的另一个特点是,分布异常分散。 当代文献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质量下降,水分增多。 翻译文献增多,语言障碍增加,新陈代谢加快,发表 “时滞”拉长, 文献来源情况复杂,记录手段和载体形式更加多样, 等等
三、 文献的搜集
(一)搜集文献的要求
知识的有用性。 在内容上要尽可能丰富
(二)文献的种类
1、按不同的载体形式和记录技术 文献可分为:手工犁,印刷型、缩微 型、机读型、视听资料、卫星资料六类。

第四章有机反应机理的研究方法

第四章有机反应机理的研究方法

第四章有机反应机理的研究方法
实验观察法是最常用的研究有机反应机理的方法之一、通过对反应物和产物的实验观察,可以推断出反应的机制和反应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例如,通过X射线结构分析、质谱和核磁共振等技术对反应物和产物的结构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反应中间体的结构信息,从而推断出反应的机理。

同位素标记法是研究有机反应机理的另一个重要方法。

通过标记反应物或反应中间体中的同位素,可以追踪同位素标记物在反应过程中的转化情况,从而推断出反应的路径和机理。

常用的同位素标记方法包括氘代反应、碳-14标记反应和氢-3标记反应等。

过渡态测定法是用来研究反应活化能和反应速率常数等反应动力学参数的方法。

通过测定反应的速率常数和温度变化情况,可以计算出反应的活化能,从而推断出反应的机理。

常用的过渡态测定方法包括动态封闭体系法、曲线拟合法和线性自由能关系法等。

理论方法是利用物理与化学理论来研究有机反应机理的方法。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键能法,通过计算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键能差,可以推断出反应的路径和机理。

密度泛函理论是一种计算化学方法,通过求解系统的电子结构和能量函数,可以得到反应物和产物的结构和能量信息,从而推断出反应的机理。

量子力学方法是一种基于波函数和薛定谔方程的计算方法,通过计算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能量差和势能面,可以推断出反应的路径和机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观察法
第三节观察的类型(p70)
本章说明了观察法的概念、特点及基本原则,介绍了观察法的几种主要类型,讲述了观察法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记录阶段的内容及方法,指出了观察误差产生的原因及纠正方法,并对观察法的优缺点做了简要的评价。

其中重点和难点是掌握观察法的类型、实施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观察误差产生的原因等。

前课复习:
第一节和第二节的简单回顾
观察法的涵义,观察法在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中的地位,观察法的基本原则等。

观察法(Observation methods)是指研究者通过眼睛、耳朵等感官或辅助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人、物体或事件进行系统感知观察并记录、分析有关感性资料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观察法是学前教育研究的最基本方法,在学前教育研究中应用最普遍,并且对于作为学前教育研究对象的幼儿而言,也是较适宜的方法。

运用观察法要遵循的原则:
观察要有严密的组织计划,观察要有一定地知识准备,观察记录要系统、准确,正式观察之前要先进行预观察。

讲授新课:
从不同的角度,研究者们将观察法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1、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根据观察的对象不同)
直接观察:是指对当前所发生的事或人的行为的直接观察和记录。

间接观察:是通过对实物的观察,来追溯和了解过去的社会情况和过去所发生过的事情。

实物是指反映过去社会现象的各种物质载体,例如写实性绘画、古迹或遗址、各种腐蚀性或积累性物质痕迹,以及反映一定社会现象的物体或环境等。

例如观察一定时期内幼儿园阅览室中哪些书籍磨损严重,由此看出这一时期幼儿的阅读倾向;
间接观察法比较复杂,需要观察者有较强的分析能力,有时还需要有科学的鉴定手段和方法,而且在推论时也可能发生种种误差。

在学前教育研究中间接观察法应用很少。

2、自然观察与实验室观察(根据观察的情景与条件的不同)
自然观察是在一般的日常现实生活场景中,观察行为或事件的自然发生与进程。

简单举例说明:
在幼儿园中观察一个班幼儿的一日活动,可以从幼儿入园至午睡或从下午起床至离园作观察。

又比如在幼儿自由游戏时间观察幼儿的相互交往行为。

实验室观察是在实验室有控制的条件下的观察,需要设置特定的情景,观察特定条件下的特定行为。

在这种实验室观察中,核心的问题是不能让观察对象知道被人“监视”,否则会影响观察的真实性,所以一般是借助一种单向透镜来进行观察,里面的人看到的可能是一块不透明的黑板,而外面的人却可以对里面一览无余。

比如:研究者设计一个易引起行为冲突的游戏情景来观察在矛盾激化的情况下,儿童的行为表现。

将被试分为4-5人一组,在实验室内一张桌上放置4-5件玩具,其中只有一件是新玩具,每次请一组被试来玩,告诉他们每人可拿一件玩具玩,在玩的过程中,研究者观察被观察者对待新玩具的行为表现。

3、现场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根据观察者不同的参与身份)
现场参与性观察是观察者参与到被观察者的活动当中去,在相互接触与直接体验中倾听和观察被观察者的言行。

观察者既是研究者又是参与者。

比如,为深入了解幼儿的图书阅读活动,研究者参与到幼儿的图书阅读活动中,对幼儿的阅读活动进行指导,同时观察幼儿的阅读活动。

参与观察根据参与程度不同,又可分为完全参与观察和不完全参与观察。

完全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完全深入到被观察者的社会群体之中,作为其中一个成员参与这个群体的正常活动进行观察,在整个观察的过程中,被观察群体的成员都相信他是这个群体中的一个普通成员,并不知道他是一个观察者。

不完全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是以公开的身份参与到被观察者群体之中,即人们都知道他是一个观察者,而且他有时和被观察者共同活动并进行观察,有时又作为旁观者进行观察。

非参与性观察是研究者不介入被观察对象的活动,而是以局外人或旁观者的身份来进行观察。

简单举例说明
比如:研究者完全不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只是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从旁地观察教学活动。

图:
4、封闭式观察与开放式观察(根据观察记录方式的不同)
封闭式观察指在观察时用表格进行记录,需预先选择行为及其项目类别,观察集中于所选择的内容,在观察表格上划记号或打勾。

举例说明:
比如研究2-5岁儿童在游戏中的社会参与行为,研究者预先将这类行为分为无所事事、旁观、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协作游戏六类,并将其制成观察表格,观察时判断幼儿从事哪类社会性参与行为,在该行为后打勾。

无所事事旁观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协作游戏行为类型
幼儿姓名
幼儿游戏中社会参与行为观察表
开放式观察是随事情的自然进程作实况描述,其特点在于记录保留了较多细节和事件行为的顺序。

事后仍能通过文字记录重现所观察的事情和现场情景。

举例说明:比如为调查研究幼儿园社会领域教学活动状况,观察某个幼儿园班级中的社会领域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对该活动过程中的每个细节都作详细的描述。

5、正式观察与非正式观察(根据观察的性质、结构及观察过程控制程度的不同)
正式观察结构比较严谨,观察前要做大量准备工作,如需预先作周密的计划,且通常需要严格确定行为定义和编制记录表格,还需预先训练观察者和建立观察的信度,对观察结果可以进行数量化统计分析。

非正式观察结构比较松散,较易实施,观察前没有周密的计划,只是带着一定目的,进行观察。

通常正式观察一般建立在非正式观察基础上。

6、叙述性观察、取样观察与观察评定(根据观察记录方式和对所观察行为的选择控制程度的不同)
美国的艾温和布什纳尔在《儿童行为的观察设计与策略》一书中对观察法作了这样的分类。

简单举例说明:
(1)叙述性观察(描述性观察)(非正式观察、开放式观察)
观察者对所观察的对象或现象作详细的观察记录,然后对观察资料加以分类,进行分析研究。

叙述性观察比较适合教育这类实践性强的学科,特别对幼儿发展与教育是一种有效的研究手段。

举例说明:
皮亚杰、陈鹤琴都曾采用叙述性观察法对自己孩子和其他儿童的的研究,这为他们建立起有关儿童发展与教育的理论打下了基础。

描述性观察能观察的对象有限,多用于个别儿童或小范围群体的观察研究,并且记录和压缩分析资料需耗费大量时间。

为了方便研究儿童群体,研究者针对该方法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的观察方法——取样观察法。

(2)取样观察(正式观察、封闭式观察)
取样法不是详细地描述行为或事件,取样法是对观察的行为或事件进行分类,把复杂的事件或行为转化为可以数量化或可限制的材料来进行记录。

取样观察法是一种以行为为样本的观察法,它依据预先确定的标准,选取行为样本,确定其操作定义,确定观察的形式,及设计观察记录表格。

它可减少对每个幼儿的行为的记录所需时间,常用于对较多被试作观察。

时间取样观察:专门观察和记录在特定时间内发生的特定行为,包括行为是否出现、出现的次数、持续时间。

所观察的行为是儿童经常表现出来的外显的行为,频率较高,一般不低于每15分钟1次。

举例:在幼儿园小组活动情境中,选取一名幼儿,观察其攻击性行为,共观察3次,每次30分钟,观察的时间单位是5分钟,即每五分钟时间段内如果儿童发起攻击就在观察表格的适当位置打勾。

事件取样观察:预先选取行为或事件作为观察样本,等待所要观察的事件或行为的发生并记录下来。

举例:比如研究者在幼儿自由游戏活动中观察幼儿之间的冲突事件,有冲突事件发生就详细记录下来。

(3)、观察评定法
观察评定法也称为等级量表法,指观察者根据预定标准、不仅要观察行为,同时要对观察的行为作出评价。

观察评定法包括两种类型:核对表法与等级评定量表法。

核对表法:观察之前预先列举出观察对象在所要研究的特定情景中可能出现的行为或发生的反应的项目表格,观察者对照表中列出的项目进行记录,主要用于核查有重要意义的行为或事件是否出现。

举例:观察某个班级的室内自选游戏,可运用核对表法,先例出该班级自选游戏的所有类型,(娃娃家、超市、医院、理发店、建筑游戏区、阅读区、音乐区)然后观察者对照表格记录每位幼儿在该时间段所选择的游戏类型。

等级评定量表法:对行为或事件做出评估而不是描述,对行为事件如何呈现,及其在程度上的差别做出判断,确定等级。

举例:比如儿童分享物品这一行为,根据程度不同,可分为总是、常常、一般、较少、从不这5个不同等级。

研究者根据观察判断某个儿童属于哪个等级。

归纳小结:
本节课主要讲解了各种类型的观察法,
课后思考的问题:
问题一:今天所讲的各种观察类型之间有无联系,有什么样的联系?各种观察类型是互相联系、兼容和交叉的
问题二:在实际的教育研究中,这些观察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