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农村生态环境 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工业、城市和农业自身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严重影响了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阐明其现状,治理的重要性和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是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重要基础

1.生态农业与生态农业经济的内涵

(1)生态农业是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以系统工程的方法来指导、组织和经营管理农业生产和建设,把传统农业的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农业。生态农业绝不是回到传统农业或者回归自然,它使农业发展向生态合理的方向转化,是一种农业发展新模式。

(2)狭义的生态农业经济是指遵循发展农村经济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相协调、自然资源开发及其增值和保护与实现可持续利用相协调的原则,以生态系统承载能力为前提,充分发挥当地生态优势,在生态良

性循环的基础上开发优质、营养、安全、无公害农产品,实现高经济环境效益的现代化农业产业。

2、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是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基础。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决定于农业生态环境,农村环境的每一个变化也会影响农业经济系统的运行。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生态农业经济发展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在短期内存在矛盾,但从长期来看,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农村环境的改善有助于农业的持续发展,而农业的发展则可为农村环境保护提供资金和技术。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实行的是粗放型和非可持续发展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农村环境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环境质量不断下降,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部分地区生态破坏的程度还在加剧,影响了生态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无论何时发展农业,解决吃饭问题、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在国民经济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发展农业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农业要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同时,它也是广大农民参与生态建设的前提。

二、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尤其严重

1、人口持续增长,耕地面积持续下降,森林遭受

严重破坏,能源和水资源短缺

(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虽然实行了计划生育,但仍以平均每年1700万人的速度在增加,而我国的耕地面积却以每年30km2的速度在递减。1997年我国人均耕地仅为仅为世界人均耕地的1/4。其中广东、福建、浙江等省的人均耕地在以下,低于联合国发布的人类最低生存需要的标准。

(2)森林破坏还未得到有效控制,乱砍滥伐现象仍旧存在,对生物多样性的生态保护功能衰竭,有些物种数量在急剧减少,15-20%的动植物种类受到威胁。

(3)农村能源的短缺和水资源的不足是农村生态环境的焦点。目前我国农村有5000万人口和3000万头牲畜饮水不足,受旱农田达3亿亩。有相当数量的农村全年缺少能源1/3。

2、生活废弃物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日益突出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及城市的生活废弃物在大量增加,但限于资金、技术及其它原因,生活废弃物处理厂的建设及容量都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相当多的村镇废弃物不经任何处理就排入环境,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3、工农业生产对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1)城市工业“三废”污染向农村急剧蔓延。据统计,

目前“三废”污染农田已达亿公顷,比1983年增加了倍,约有15%的农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近几年的调查显示,我国因固体废弃物堆存而被占用和毁损的农田面积已达万公顷以上,万公顷以上的耕地遭受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全国利用污水灌溉的面积已占全国总灌溉面积的%,比80年代增加了倍。因为环境污染,粮食每年减产100亿kg以上,直接损失达125亿元。

(2)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70年代末以来,乡镇企业发展十分迅速。乡镇企业占整个工业污染的比重已由80年代的11%增加到45%,一些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经接近或超过工业企业的一半以上。另外,由于乡镇企业往往和农田镶嵌在一起,农田被迫做为消纳污染物的场地,各种“三废”直接外排,影响了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3)农业生产对农村环境也会带来污染。一是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等化学品造成的环境污染。尤其是化肥、农药引起的亚硝酸盐、重金属、农药残留的污染,已经对农田土壤、水体、农产品品质,进而对动物和人体造成了严重危害。二是集约化畜禽业废弃物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近几年来,农村的畜禽养殖业迅速发展,但其产生的废弃物,因多种原因不能及时还田,有的养殖场直接把废弃物堆放在外

面,日积月累,积少成多,污染了农村环境,影响了农民生活。

三、改进农村生态环境,发展我国生态农业经济的对策

1、转变观念,提高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1)正确处理功利问题。农业生产的出发点就是人类社会的需求,就其本质而言是功利问题,现时世界性的生态危机,无不都是人类急功近利的结果。但是,要想真正做到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兼顾并非易事。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在生态建设上曾花费了不少精力,比如植树造林、治沙治水、兴修水利等等,但建设速度赶不上破坏速度。正确的方针应该是从长远着眼,从眼前着手,寓生态效益于经济建设中。发展生态农业必须坚定不移地奠定整体原则、和谐原则、高效原则,加强人工调控原则。

(2)消除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我国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中也包含了某些负面影响。如历来认为“多子多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使得农村人口持续急剧膨胀,素质低下;饮食文化中又崇尚鲜活珍稀,这使得人们对野生动植物趋之若鹜。野生动植物需求量增大,利润丰厚,又使得捕杀滥采野生动植物的现象愈演愈烈。还有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观念使得

乱砍乱伐屡禁不止,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乱捕乱搜,“网箱养殖”等争相效仿,造成水生动植物资源锐减,水体污染严重等等。这就必须加强法制教育,使广大农民知法、懂法、守法;同时要加强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方面的科普教育;在学校开设相关课程,从小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将环保意识纳入素质教育中,切实树立环境保护百年大计的观念,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2、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方面的立法、执法及监督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目前我国颁布实施了一些有关农村环境与资源方面的法律及地方法规。但就整体而言,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还很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强,有些法律法规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出来的,其中的不少条文和规定已不再适应变化了的情况。另外,在农村环境和资源保护的不少领域,我国还存在着法律法规上的空白。因此,必须加强生态环境方面的立法工作严格执法,从法律制度上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此外,面对我国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率高,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相对薄弱,人口素质不高等状况,要坚决执行计划生育国策,控制人口增长,加强国民素质教育,做好农村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促进其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