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圆柱体积公式》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探索圆柱体积公式

教学课时:四十分钟。

教学教材: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9~31页。

教材分析及教学目标:本节是冀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三章第四节的教学内容。本节主要是想让学生先经历认识圆柱形物体,通过触摸实物、语言描述、归纳总结等探索圆柱体积计算公式及简单应用的过程。然后利用互联网中的搜索查找生活中的圆柱体及圆柱体的体积求法。从而有效的掌握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并且学会用字母表示;会用公式计算圆柱体的体积。最终让学生达到探索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挑战性,体会数学中最重要的思想和方法-转化。

课前准备:两个不易直观比较体积大小的圆柱体模型,探索圆柱体的课件,圆柱体的教学分解模型,多媒体,互联网。

教学方法:基于本节的教学目的我想让学生亲自体验学习的过程,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其价值与其说是学生发现结论,不如说更看重学生的探索过程。有效的利用互联网中的搜索验证学生自己观察、实验、猜想、推理后的结论。这样学生不仅获得了必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还对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有所了解,并且再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互联网对学习的帮助。

教学思路:首先,让学生知道什么样形状的物体是圆柱体,然后教师先拿出等底不等高的圆柱体,先估计哪个体大?再讨论比较的方法。然后教师再拿出不宜直观看出体积大小的圆柱体,先估计哪个物体大,再讨论比较的方法。引出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从而进行动手探究。提出书中的操作要求,如何把圆柱体分割成一个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然后自己上网利用百度图片搜索,在网上查找有关圆柱体体积的分解图片及公式。在黑板上归纳总结圆柱体体积公式。教师边重复上面讨论的结果,边板书公式的推导过程。最后,师生总结出公式。教师出示教材上的圆柱体,让学生总结公式的字母表达式。提出:求圆柱体的体积需要哪些条件?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最后进行课堂练习,先完成书中练一练中有代表的题,然后我想利用互联网中的搜索工具,让学生们自己寻找一些题,自己解答,目的在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利用学生对网络的好奇,引导他们利用互联网搜索找到对他们有帮助的信息。从而增强他们对科技探索的兴趣。

教学过程:

《圆柱的体积》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认识圆柱体积,探索圆柱体积计算公式及简单应用的过程。

2、探索并掌握圆柱体积公式,能计算圆柱的体积。

3、在探索圆柱体积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体验数学的探索性

和挑战性,感受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教学重点: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灵活运用

教具准备: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的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是物体的体积。

2、(出示幻灯片长方体)这是什么体?怎样计算它的体积?

同样的方法复习正方体。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可以用一个统一的公式来表示是怎样的?

[复习旧知,为后面推导圆柱体积计算公式做铺垫]

二、情境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都知道自己的生日吗?你们都喜欢过生日吗?

生:喜欢。

师:为什么?

生:有礼物,还有生日蛋糕。

师:今天是亮亮和爷爷的生日,你们观察一下书的图片,发现了什么?

生:亮亮的一家在一起过生日,亮亮和爷爷都有一个生日蛋糕,而且爷爷的生日蛋糕大,亮亮的生日蛋糕小。

生:亮亮和爷爷的生日蛋糕都是圆柱形的。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见过哪些圆柱形物体,它们有哪些特点?

/yuan/d4b2d6f9d0ce.htm

师:同学们观察得都很仔细,那么你们说说,爷爷的生日蛋糕,意味着什么?联系我们刚学过的知识来说。

生:生日蛋糕大,就意味着它的体积大,生日蛋糕小,就是它的体积小。

师:你们真棒!那么想不想知道两个生日蛋糕的具体大小吗?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个圆柱体的体积公式。

三、推导、论证:

1、拿出两个不易分辨体积大小的茶叶筒。

师:你们能说出哪个茶叶筒体积大吗?怎样比较两个茶叶筒体积的大小呢?

让学生思考和交流。

2、大家看圆柱的底面是一个圆形,在学习圆面积计算时,我们是把圆转化成哪种图形来计算的?(演示课件:圆转化成长方形)

3、引发思考:我们能否把圆柱体也转化成学过的立体图形来计算它的体积呢?如果能,猜一猜能转化成哪种立体图形?

4、师生合作。用教具把圆柱等分成16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再把圆柱等分32份同样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观察两次等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生:相同点:都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不同点:等分的份数越多,就起接近一个长方体。

5、同学们观察一下,拼成的长方体和圆柱体有什么关系?你们发现了什么?

6、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同时板书。

生:近似长方体的底面就是圆柱的底面积;近似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近似长方体的体积就是圆柱的体积。

7、根据学生的发现引导学生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V=Sh。

四、实际应用

1、要求圆柱体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生:底面积和高)

2、如果已知底面积和高,你们会求圆柱的体积吗?

出示书中的例题:一根圆柱形的钢材,底面积是50平方厘米,高是1.5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3、学生读题,特别提示统一单位。学生自主计算后全班交流。

4、反馈练习。P31页练一练1。

练一练2:理解题意,使学生理解方钢的体积与锻造后的圆柱形体积相等,再自主解答。

五、家庭作业:

测量你身边的圆柱的体积并向大家汇报你是怎样测量的?比一比看谁的方法最好?互联网搜索不规则的圆柱体想想它们的体积怎么求?

板书设计:

圆柱的体积

长方体体积 = 底面积× 高

▏▏▏▏▏▏

圆柱体体积 = 底面积× 高

V = Sh

教学反思: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在《探索圆柱体体积公式》一课的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利用互联网搜索查找,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反思这一节课,我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数学教学中注重数学专业思想方法的渗透。让学生了解或者理解一些数学

的基本思想,学会掌握一些研究数学的基本方法,从而获得独立的思考自学能力。从这节课来看,我特别重视学生思维的培养。

2、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学习方式的转变,本节课我力求通过学生的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求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只是一个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例如,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是学生利用手的触摸,语言的描述,特点的总结,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等,采用多种喜欢的方式去探究,验证自己的猜想。并通过生生、师生的交流互动,逐步归纳、总结出圆柱体体积公式。

3、利用新的教育教学工具,直观的给学生把知识点展示出来,让学生更好地理

解。增强他们对新事物的认知,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4、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的有效指导;生生、师生的互动生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