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控制系统规章制度
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管理制度范文一、概述本制度旨在明确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的管理要求,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
所有相关岗位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二、危险源辨识与评价1. 企业应组织专业人员对各岗位和工作区域进行危险源辨识与评价,并按照结果制定相应控制措施。
2. 危险源辨识与评价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 化学物质的存储和使用- 作业区域的工艺安全风险- 电气设备的安全状况- 人员活动与行为的安全风险三、危险源控制措施1. 企业应按照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的结果,针对每个危险源制定控制措施,并明确责任人和执行时间。
2. 针对机械设备的控制措施:- 确保设备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和要求- 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检修- 建立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并进行培训教育- 设置设备安全警示标识3. 针对化学物质的控制措施:- 建立化学品储存管理制度,明确分区分级存储要求- 购买符合安全标准的化学品- 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并进行培训指导- 建立化学品泄漏应急处置预案4. 针对作业区域的控制措施:- 确保作业区域通风良好- 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提供必要的安全设施,如护栏、防护网等- 建立作业区域安全规章制度,并定期进行演练5. 针对电气设备的控制措施:- 定期进行设备巡检和维护保养- 确保设备安装符合相关要求- 建立电气设备操作规程,并进行培训- 设置电气设备操作警示标识6. 针对人员活动与行为的控制措施:- 进行员工安全教育和培训- 强化安全意识和行为规范- 建立员工安全奖惩制度- 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和评估四、危险源管理责任及培训1. 企业应指定专人负责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工作,并明确其职责和权限。
2. 相关岗位员工应接受必要的危险源管理培训,了解危险源的特点和控制措施,并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
3. 危险源管理负责人应定期组织培训,并进行效果评估。
五、紧急情况处理1. 企业应建立紧急情况处理机制,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监控管理制度(5篇)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监控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加强对本公司重大、重要危险源的监督管理,预防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生产场所和储存区的重大、重要危险源的辨识和管理。
3.相关术语定义3.1危险物质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
____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公司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3临界量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为重大危险源。
3.4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3.5生产场所指危险物质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场所,包括生产、加工及使用等过程中的中间储罐存放区及半成品、成品的周转库房。
3.6储存区专门用于储存危险物质的储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
4.职责____公司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公司重大、重要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与监控工作,保证重大、重要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所需资金的投入。
4.2安全环保部4.2.1负责组织各相关单位对重大、重要危险源及一般危险源进行辨识、传递和建档。
4.2.2负责组织对重大、重要危险源及一般危险源进行定期评估,对重大、重要危险源进行定期检查、监控及监督管理,发现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及时解决;重大问题应及时向公司报告。
4.2.3负责制定重大、重要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并传递至各相关单位和员工。
4.2.4协助人力资源部对重大、重要危险源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
4.2.5负责组织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并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价,形成演练和评价记录。
4.2.6负责将重大危险源形成报告,报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____人力资源部4.3.1负责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对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告知;4.3.1负责组织对重大、重要危险源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
重大危险源识别、评价、控制管理制度(5篇)
重大危险源识别、评价、控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全面贯彻《安全生产法》,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____,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控制能力和事故预防能力,实现公司安全生产工作从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第三条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机构,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落实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责任制度,明确所属各部门和有关人员对重大危险源日常安全管理与监控职责,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实施方案。
第四条存在重大危险源的部门,其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与监控工作。
第二章重大危险源监控评估第五条各部门应对重要的设备、设施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危险物质进行定期检测,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评估监控的日常管理体系。
第六条应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重大危险源档案应包括:(一)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二)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三)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实施方案;(四)重大危险源监控检查表;(五)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和演练方案;第七条应该每两年至少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进行一次安全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
第八条安全评估工作应由注册安全评价人员或注册安全工程师主持进行,或者委托具备安全评价资格的评价机构进行。
第九条安全评估报告应包括(一)安全评估的主要依据;(二)重大危险源的基本情况;(三)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四)可能发生的事故种类及严重程度;(五)重大危险源等级;(六)防范事故的对策措施;(七)应急救援预案的评价;(八)评估结论与建议等。
第十条重大危险源的生产过程以及材料、工艺、设备、防护措施和环境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发生变化时,所属企业应当对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安全评估,并将有关情况报当地安全监管部门和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备案。
危险源辨识、评价与监控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评价与监控管理制度1. 总则1.1 为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准确辨识危险源,正确评价其风险程度,合理确定风险等级,以实现对重大危险源的预防和控制,提高对事故的防范能力和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力,有效保护员工的人身全,依据《安全生产法》和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2 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身伤亡、健康损害和职业病、财产损失并对社会产生不利影响的施工生产不安全的活动、设施(设备)、场所的不安全状态、危险物质、高风险作业等。
1.3 《重大危险源清单》是制定应急预案的重要依据。
1.4 本办法适用于中铁航空港集团济青高铁项目的施工和工作范围内危险源辨识、评价、监控。
2. 管理职责2.1 项目部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总工负责危险源的识别、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并负责因各种原因新增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2.2 项目安全总监、安质部负责项目部范围内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实施的监察。
2.3 项目工程部参与对所辖范围内危险源的调查、辨识、评价,负责组织编制重大危险源管控方案、组织实施和过程控制。
2.4 项目安质部负责项目重大危险源管理控制方案实施过程的监督检查。
2.5 项目部对危险源实行动态管理。
项目部每月更新《重大危险源清单》,经项目总工审核、项目经理审批发布,并于5日前将本月《危险源清单》和《重大危险源清单》上报公司。
2.6 项目其他各职能部门对本部门范围内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建立清单报安质部汇总并进行风险评价及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组织实施。
3. 危险源辨识3.1 项目部在施工调查结束后,根据施工调查结果、以前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等,对整个项目各项施工及管理活动中的危险源进行辨识。
3.2 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应组织具备施工技术和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方面知识以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经验的人员参加。
3.3 危险源辨识时需了解施工工艺、作业环境和人员信息。
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管理制度(四篇)
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管理制度一、前言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是现代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预防事故和保障工人健康的基本措施。
为了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危险源,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管理制度。
二、危险源辨识与评价1.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指通过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进行调查研究,确定可能产生危险的设备、工艺、材料、场所、人员等要素,并对其进行分类和记录。
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危险源辨识:(1)开展危险源辨识调查:调查企业内部各个环节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和可能引发事故的条件,包括设备、工艺、人员、作业场所等方面;(2)借鉴现有经验和数据:了解同行业内其他企业的事故经验和数据,分析其产生事故的原因和危险源,并对自己的企业进行类比和推演;(3)参考相关法律法规: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对危险源的划定和识别标准,对企业内部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逐项核查。
2.危险源评价危险源评价是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量化、定性或定量评价的过程。
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和特点,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危险源评价:(1)定性评价: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和特点,通过比较其与安全标准和要求的符合程度,判断其对人身安全和设备设施的威胁程度,从而对危险源进行分类和排序;(2)定量评价:通过测量、分析危险源的物理参数、化学成分、人体接触剂量等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
可以使用各种仪器设备和方法进行测量和分析,如测量设备的噪声、光照强度、化学品的浓度等。
三、危险源控制危险源控制是指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减少或消除危险源对安全和健康的威胁。
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危险源控制:1.技术措施(1)优化工艺和设备: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和设备,减少或消除危险源的产生。
例如,通过改进设备的设计和结构,减少安全隐患和操作错误的可能性;(2)引进先进的安全技术和设备:引进先进的安全技术和设备,提高工作环境和设备设施的安全性能。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管控制度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管控制度1 目的为了对公司范围内存在的危险源全面、正确的识别和评价,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适用于全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工作。
3职责3.1 依据风险评价准则,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定期和及时对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分析。
3.2 公司建立风险评价组织,组织成员由本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和基层班组长骨干组成。
3.2.1总经理负责组织生产活动中危险、有害因素风险识别、评价、更新和控制管理工作。
负责审批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结论。
3.2.2生产部负责编制“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指导各职能部门开展危险、有害因素风险识别、评价,负责各职能部门风险评价记录的审查与控制效果有效性验证。
3.2.3各职能部门分别负责分管区域生产活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更新和控制管理。
3.2.4 各级员工应积极参与所从事生产活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工作。
主动参加公司和部门组织的相关培训,掌握基本分析评价方法,能自行评价。
4 风险评价频次及时机风险评价的频次为每年一次,当下列情况发生时,公司应及时进行风险评价:a) 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b) 操作变化或工艺改变;c) 新建、改建、扩建、技改项目;d) 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e)采用新设备、设施前或设备技术改造后投入使用前f)采用新的物质;g)发现新的隐患时;h)组织机构发生较大变动。
5风险评价方法选择评价小组对排查辨识出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可选择风险矩阵法(L.S)或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等评估方法。
辨识分级采用风险矩阵法(L.S),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确定等级,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
5.1直接作业、岗位等风险评价方法宜采用可选择风险矩阵法(L.S)或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等评估方法。
重大危险源辨识、监控管理制度范本
重大危险源辨识、监控管理制度范本一、引言本制度旨在规范和确保企业内部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监控和管理,旨在保障员工和环境的安全。
该制度适用于所有部门和员工,包括管理层、员工和访客。
二、定义和识别重大危险源2.1 重大危险源的定义:重大危险源指可能导致重大事故或意外发生的物料、设备、气体、能源、工艺等因素。
2.2 重大危险源的识别:2.2.1 制定专门的团队进行重大危险源的识别工作,并记录所有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2.2.2 对生产、作业和工艺进行分析,识别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危险源。
2.2.3 与相关部门和机构合作,参考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对潜在的危险源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
2.2.4 定期进行危险源识别的复查,确保所有危险源都得到了充分的识别和记录。
三、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3.1 管理责任3.1.1 管理层要明确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管理责任,并分配到具体的责任人。
3.1.2 管理层要制定并完善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管理制度,并组织相关培训和宣传活动。
3.2 重大危险源的监测与检测3.2.1 建立完善的重大危险源监测措施和设备,确保及时发现和报告危险源。
3.2.2 定期进行重大危险源的检测和测试,并记录和分析监测结果。
3.2.3 对监测数据进行及时分析和处理,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改进。
3.3 紧急处理和应急预案3.3.1 制定紧急处理和应急预案,并加强相关培训和演练。
3.3.2 配备必要的紧急处理设备和物资,确保应急措施的有效性。
3.4 违规行为的处理3.4.1 对发现的违规行为,要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和处罚措施。
3.4.2 建立违规行为的处理记录,并进行定期的复查和分析。
四、培训和宣传4.1 开展重大危险源的安全培训,确保员工对危险源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
4.2 对危险源相关政策、规定和操作流程进行宣传,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4.3 定期组织教育活动和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五、监督和复查5.1 监督和复查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监控和管理工作,确保制度的有效性。
重大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6篇)
重大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加强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安全监督管理, 防止和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 充分保障员工和企业财产安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 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适用于公司内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估、登记建档、备案、核销及其监督管理。
3职责3.1总经理负责领导重大危险源管理工作, 负责领导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3.2辨识与评估小组3.对公司生产现场和储存设施进行评价, 确定重大危险源。
4.3安全科负责组织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工作, 并组织重大危险源的识别、评价、监督、档案管理等。
3.4设备科对重大危险源实施日常管理, 并对管理结果负责。
4工作内容及要求4.1重大危险源辨识工作流程公司成立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估小组组长: 总经理副组长: 副总经理组员: 各科室负责人4.1.2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估小组对公司危险源按照《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____】号)、《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和《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的要求进行辨识;4.1.3依据辨识与评估小组的辨识, 无重大危险源, 由安全科出具书面评估报告。
4.1.4如发现重大危险源, 由设备科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4.1.5设备科根据重大危险源特性, 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并制定防范工作计划;4.1.6安委会根据防范工作计划每周进行一次专项综合检查, 并详细记录检查情况;4.1.7安全科负责开展应急演练, 并详细记录演练情况;4.1.8设备科对重大危险源配备设施、监视设备, 进行日常巡检, 填写《日常巡检记录》;4.1.9设备科根据重大危险源管理情况, 编制《日常管理工作汇报》;4.1.10重大危险源小组对日常管理工作汇报进行审议, 并由安全科出具《书面评估报告》;4.1.11设备科根据评估报告, 进行回顾总结, 并制定《改进计划》;1.12重大危险源小组审定改进计划, 进行持续改进。
重大危险源辨识、监控管理制度(4篇)
重大危险源辨识、监控管理制度一、背景在任何企业和组织中,都存在着一些可能导致严重事故和伤害的危险源。
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重大危险源辨识、监控管理制度。
该制度的主要目的是明确危险源的辨识和监控流程,规范危险源的管理和控制措施,并确保相关人员能够有效地应对和处理危险源。
二、辨识重大危险源1.危险源辨识的目标(1)明确危险源的类型和性质;(2)识别危险源的可能产生的事故和伤害;(3)分析危险源的影响和后果,评估其危险程度。
2.危险源辨识的方法(1)定性分析:通过观察和研究,了解危险源的性质、特点和可能的事故后果。
(2)定量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计算,评估危险源的风险程度。
3.危险源辨识的程序(1)收集相关信息:包括企业的工艺流程、设备设施、物质使用情况、操作规程等。
(2)确定危险源:根据收集的信息,识别和确认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3)分析评估危险源: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估危险源的风险程度,并确定其对员工安全和企业发展的影响。
(4)编制危险源清单:将辨识出的重大危险源记录在危险源清单中,包括危险源的名称、位置、隐患和风险等。
三、监控重大危险源1.监控的目标(1)实时掌握危险源的状态和变化;(2)预警和及时处理危险源可能带来的风险;(3)评估和分析危险源的监控效果。
2.监控的方式(1)巡检:定期对危险源进行巡检,了解其运行状态和存在的问题。
(2)监测:安装相应的监测设备,对危险源的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报警:设置报警装置,当危险源发生异常时,及时发出警报,通知相关人员采取相应措施。
3.监控的内容(1)危险源的状态和运行情况;(2)危险源可能存在的隐患和风险;(3)危险源的安全控制措施;(4)危险源的事故应急预案。
四、管理重大危险源1.危险源管理的目标(1)确保危险源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2)建立和完善危险源的安全控制措施;(3)提供培训和教育,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制度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制度1.目的识别公司活动、产品、服务或运行条件中的影响环保和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因素,评价危险、风险因素,并确定、更新重大危险因素、重大隐患、重大危险源,以对其进行管理和控制,实现事前预防,达到消减灾害、控制风险,对风险实施风险管理的目的。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活动、服务、区域或运行条件中危险源、重大隐患、重大危险源的识别、评价、更新与管理。
3.职责3.1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负责批准公司重大风险。
3.2 各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具体工作,并根据各部门申报的重大风险,编制全公司的重大风险清单,对重大风险进行审核。
3.3 各部门负责所属范围内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对风险控制进行策划,填写《危险源辨识、评价表》。
4 风险识别与评价的时机本公司的风险评价工作分为外部委托评价和内部自行评价两种。
4.1外部委托安全评价是指根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的,在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安全行政许可审查过程中,委托具备法定资质的评价机构实施的安全评价,在下列情况出现时,应组织外部委托安全评价:●本公司新建、改建、扩建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和储存设施、设备、工艺装置的项目的立项后、设计前;●本公司新建、改建、扩建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和储存设施、设备、工艺装置项目的交工验收试产后,正式投入生产前;●本公司现有装置生产的产品品种应市场需求计划改变前;●本公司正常生产每两年评价期限到期前;●本公司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在恢复生产前;●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求时。
4.2 内部风险评价是指由本公司内部自行组织的风险评价活动,发生下列情况,应组织内部风险评价:●新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项目的投产阶段;●常规的生产活动一年一次;●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或者发现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时;●企业在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时;●企业内的重大的检维修活动、开停车方案、应急恢复前;●企业管理层认为需要时,如: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发生同行业的新事故案例、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范本(四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范本第一部分:危险源辨识一、基本原则1.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制定公司危险源管理制度。
2. 建立危险源分类建档、评估和管理的制度。
3. 加强对危险源与环境风险的研究和监测,及时更新风险评估结果。
二、危险源辨识的内容1. 建立公司危险源清单,并定期更新。
2. 对每个危险源进行详细辨识,包括可能带来的伤害类型、频率和严重后果等。
3. 定期开展危险源稳定性评估和可操作性评估。
4. 利用专业软件进行危险源的模拟和预测。
5. 将危险源辨识结果纳入公司安全风险评估。
三、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和工具1. 对现有工作流程和作业进行系统分析,识别潜在的危险源。
2. 利用专业设备和仪器检测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3. 进行人员访谈和调查,了解员工对危险源的认识和体验。
4. 依托专家评审和参考相关标准进行危险源辨识。
5. 利用信息系统和大数据分析平台进行危险源的识别和分析。
第二部分:风险评价一、基本原则1. 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潜在风险的分析和评估。
2. 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制定合理的风险管控措施。
3. 风险评价需要依据科学、客观和可重复的方法进行。
二、风险评价的方法和工具1. 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和特点进行综合评价。
2. 进行定性和定量风险评估,确定危险源的风险等级和频率。
3. 采用专业软件和模型进行风险分析和计算。
4. 结合历史数据和案例分析,评估危险源可能引发的灾害后果。
5. 制定风险评估报告,并及时更新和修订。
三、风险评价的内容1. 对危险源的可能性、严重性和风险程度进行评估。
2. 对风险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
3. 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目标和措施。
第三部分:风险控制管理制度一、风险控制的基本原则1. 风险控制是为了降低危险源的风险水平,保障员工和环境安全。
2. 采取预防、控制和应急措施实施风险控制。
3. 风险控制需要进行有效的宣教和培训,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应急能力。
2024年安全生产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
2024年安全生产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
1. 危险源辨识:对工作场所进行综合巡检,识别潜在的危险源,并将其记录在危险源清单中。
2. 危险源评估:对危险源进行评估,确定其对员工和环境的风险程度。
3. 控制措施:根据危险源评估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使用防护设备、安装防护装置、制定操作规程等,确保员工的安全。
4. 检查和监测:定期进行检查和监测,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5. 员工培训:为员工提供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危险的能力。
6. 管理责任:明确安全管理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和落实。
请注意,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管理措施,具体的管理制度可能会根据不同企业的特定需求和行业要求有所不同。
建议你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制度设计和实施。
第 1 页共 1 页。
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
是指一种组织内部所建立的一套辨识、识别和管理危险源的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防止事故和保护环境。
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辨识危险源:该制度应该明确组织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事故、损害员工健康或者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危险源。
这可以通过安全评估、风险评估、现场巡检和调查等方式进行。
2. 归类危险源:将辨识出来的危险源进行归类,根据不同危险级别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常见的危险源分类包括机械危险源、化学危险源、物理危险源和生物危险源等。
3. 评估危害与风险:对于归类的危险源,需要进行危害与风险评估。
这可以利用评估工具和方法,如风险矩阵、风险计算模型等来确定危险源对员工和环境的危害程度和潜在风险。
4. 管理措施:基于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来控制和降低危险源的风险。
这可能包括工程控制、行为控制、个体防护措施等。
5. 监控和检查:建立一套监控和检查机制,对已采取的管理措施进行跟踪和检查,确保其有效性和持续性。
6. 培训和教育:组织应该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教育,使员工了解危险源的特点、防护措施和紧急应急措施。
7. 纠正措施和改进:如果发生事故或者检查发现问题,应该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对制度进行及时修改和改进,以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对于保障员工安全和环境保护非常重要,可以帮助组织预防事故和减少损失。
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概述危险源是指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导致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的因素或者状态,包括设备、原材料、工艺、场所、人员等。
为了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必须建立和完善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对危险源进行准确识别和有效管控。
制定目的•确定危险源辨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安排专人负责危险源辨识和评估工作。
•对发现的危险源进行分类、评估和管控。
•加强对危险源的监控和控制,预防事故发生。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所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员工。
核心内容危险源识别针对企业内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逐一排查,包括但不限于设备、工艺、场所、人员等方面。
危险源的识别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历史经验有针对性地开展。
危险源评估通过对危险源的分析、评估,对危险源进行分类,并确定每种危险源的风险等级。
评估时需要考虑危险源对人身安全、环境及财产的影响,并参考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危险源管控对危险源分级后,应根据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
对于高风险的危险源,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其消除或者降低其危险等级。
对于中、低风险的危险源,需要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管控和监测。
危险源监控建立监控系统,对已识别的危险源进行实时监控,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警,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监控系统应该覆盖所有可能存在危险源的区域和设备,确保安全隐患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危险源记录管理对危险源的识别、评估、管控和监控等工作必须建立详细的记录,以备查证和追溯。
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机制,定期对危险源识别和评估的记录进行审查和更新,保证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实施措施•将本制度纳入企业内部管理规章制度,由企业领导亲自签发。
•指定专人负责危险源辨识、评估与管理工作。
•通过广泛宣传、培训等方式,加强员工对本制度的理解和对危险源辨识工作的重视程度。
•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建立完善的危险源监控系统。
•定期对危险源的识别和评估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持续进行风险管控和改进。
结语危险源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和加强法律法规遵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管理制度
一、危险源辨识
1.界定危险源:采用定义和描述法,写出危险源的具体形式、特征、
作用等。
2.运用相关危险源的定量分析方法,对存在的危险源进行分类和评价,以确定其等级。
3.对危险源进行野外调查,通过分析具体形势,研究危险源的特点,
搜集必要的资料。
4.制定分析表,将危险源分类标明,并给出其特性及危险程度,以及
对其相关的控制措施和防护要求。
二、风险评价
1.建立风险评估模型,根据现有危险源情况,建立归纳和影响评价模型,利用概率分析、影响分析等计算机支持方法,确定不同危险源之间的
相对重点和关系。
2.根据风险评估模型,实施定量和定性风险评估分析,分析危险源类
型以及级别大小,并给出防范和应急措施。
3.采用灾害趋势分析法,结合历史数据分析,预测今后危险源发展的
趋势,为制定风险管理措施提供参考。
1.制定有效的控制程序,采用综合措施,对潜在的危险源进行预防性
控制,以避免恶化。
2.设立危险源管理书,将相关规章、安全措施、监督检查等规定于书中,作为安全管理作出规范的依据。
3.设立危险源处置机制。
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管理制度模版
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管理制度模版一、概述本管理制度旨在提供有关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的相关规定,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与健康。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员工,包括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
二、危险源辨识1. 组织应当进行全面的危险源辨识工作,发现工作场所存在的各类危险源。
2. 危险源辨识主要包括对设备、工艺、环境以及人员行为等方面进行评估。
3. 组织应当建立相应的危险源辨识记录,清晰记录辨识结果和相关信息。
4. 危险源辨识应当定期进行,及时更新。
三、危险源评价1. 在辨识危险源的基础上,组织应当评价危险源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
2. 危险源评价应当基于科学依据,包括数据分析、实地调研等。
3. 危险源评价结果应当被详细记录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4. 危险源评价应当定期进行,确保准确性和有效性。
四、危险源控制1. 组织应当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降低危险源的风险。
2. 控制措施应当根据危险源评价的结果,综合考虑技术、管理和人员等因素。
3. 控制措施的实施应当在上述评价的基础上制定计划,并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进度。
4. 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应当进行监测和评估,必要时进行调整。
五、培训与教育1. 组织应当提供必要的培训与教育,使员工了解并掌握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2. 培训与教育内容应当包括危险源辨识方法、评价技术以及控制措施和应急处理等方面。
3. 员工培训与教育应当及时记录,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审核培训效果。
六、应急准备1. 组织应当制定相应的应急准备计划,包括应对各类危险源可能引发的事故和紧急事件。
2. 应急准备计划应当具体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任务。
3. 应急准备计划的执行应当定期演练,及时总结经验和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
七、监督与检查1. 主管部门应当定期进行监督与检查,确保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和执行情况。
2. 监督与检查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检查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3. 监督与检查结果应当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并制定整改措施和计划。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一、目的为加强公司风险管理,预防事故发生,对公司范围内所有危险源进行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消除事故隐患,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各类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工作。
三、职责1.安全环保委员会负责组织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工作。
2.安全环保部是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工作的归口管理。
3.各部门负责其管辖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工作,参加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工作。
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四、管理内容与要求1.风险的分级管理1)本单位的风险根据本单位风险评价准则进行评价分级。
2)各部门负责对所辖范围内所有直接作业、操作岗位、关键装置与重点部位进行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的频次一般每年一次,本单位应及时进行风险评价:3)作业风险:巨大风险作业由所在部门负责人初审签字,经安全环保部复检签字后,报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终审批准;重大风险作业由所在部门负责人初审签字后,报生产部门终审批准;中等风险、可接受风险和可忽略风险作业由所在部门负责人终审批准。
4)岗位(装置、部位等)风险:巨大风险和重大风险所在岗位(装置、部位等)由所在部门作为重点部位和关键装置按照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进行管理中等风险、可接受风险和可忽略风险所在的岗位(装置、部位等)应由所在部门采取隔离、防护、制定操作规程等措施降低风险。
2.风险评价、分析的范围及职责1)项目规划,设计前应由有资质的机构做安全预评价;2)项目的建设应由安全环保部进行风险分析并做好风险控制记录;3)项目投产运行后,常规和非常规活动(丢弃、废弃、拆除、处置与开停车等)风险,应由各部门进行分析并做好风险控制记录。
4)设备新增或拆除的风险应由设备机电部分析,并做好风险控制记录;5)事故及潜在紧急情况的风险应由所在部门进行评价,并做好控制记录;6)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风险,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风险由所在部门进行分析,并做好控制记录;7)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安全防护用品的采购、储存和使用过程的风险由安全环保部进行分析并做好风险控制记录。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危(wei)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1、目的为更好辨识项目范围内的危害因素,对其进行风险评价,判定出不可承受的风险,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程序,实现全过程安全控制。
2、合用范围本制度合用于 xx 电厂各项危害辨识、评价和控制活动。
3、职责3.1项目经理职责3.1.1 负责项目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组织领导工作,并提供重大危(wei)险控制所需的资源。
3.2项目副经理3.2.1 负责专业领域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及重大风险因素控制计划的制定。
3.2.2 对不可承受风险控制计划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3.2.3 按照“三同时”的要求,保证防止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职业安全健康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3.3安健环部3.3.1 负责组织生产部门进行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3.3.2 负责对生产部门危害辨识及风险评价进行立项管理,监督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
3.4各部门3.4.1 负责本部门作业范围内的危(wei)险辨识与风险评价。
3.4.2 负责作业范围内的不可承受风险管理项目的立项管理。
3.4.3 实施本部门评价出的风险因素的控制计划。
4、控制程序4.1.1 危害因素危(wei)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者对物造成突发性伤害的因素。
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者对物造成慢性伤害的因素。
通常情况下,二者并不加以区分而统称为危害因素,是说明事故发生的原因,即人、物、环境、管理几方面的缺陷,危害是造成事故的“根源或者状态” 。
4.1.2 危(wei)险源指可能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失的根源或者状态。
4.1.3 危害辨识指识别危害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为什么能发生,怎样发生的过程。
危害辨识的两个关键任务是辨识可能发生的特定的不期望的后果;辨识导致这些后果的材料、系统、过程和设备的特性。
4.1.4 风险评价利用系统工程方法对拟建或者已有工程、系统可能存在的危(wei)险性及其可能发生的后果进行综合评价和预测,并根据可能导致的事故风险的大小,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达到工程、系统安全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源辨识控制制度
为了辨识及评价公司在生产过程中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评价其风险程度、辨识出重大危险源,从而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科学的管理、使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正常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1、工程开工前由项目总工、安全员、施工员等组成危险源辨识小组,对个施工部位的危险源进行全面安全评价;
2、按照公司危险源评价标准评价现场危险源,做成危险源辨识调查一览表,报安技部门审核后报主管部门审批;
3、对于主管部门审批的重大危险源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并落实到施工现场中;
4、对评价出的重大危险源必须编制安全管理方案,方案的容应有针对性,并把责任落实到人。
在施工中由项目安全员负责监督执行;
5、每周由项目安全负责人检查安全管理方案落实情况,填写安全方案检查表;
6、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每月对项目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活动进行一次监督检查,填写《城建系统安全检查表》。
危险源控制案件清单
1、危险源的识别方法
(1)主要通过调查表识别危险源
(2)通过收集国家、地方、行业和有关部门公布的法律、法规、规、规程等;
(3)按照施工工序,逐个鉴别和评价;
(4)与环境因素、过程整合识别。
2、危险源识别的分类
常见的事故类别有: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触电、车辆伤害、烫伤、灼伤、物理爆破、化学爆炸、中毒和窒息及其他伤害。
3、危险源识别
在识别危险源时应包括以下围:
(1)、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含员工、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
(2)常规活动(如正常的施工生产活动)和非常规活动(如临时抢修等);
(3)所有施工设施、设备、包括相关设备;
(4)所有场所和环境
4、风险评估及评估方法
依据危险源辨识记录,定量计算每一种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确定出重大危险。
列出清单下发,有计划的进行控制。
一般的,
采用以下公式:
D=L*E*C
式中:D为风险值
L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为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为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关于L、E、C的值见表1、表2、表3。
表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 完全可以预料0.5 很不可能、可能设想6 相当可能发生0.2 及不可能
3 可能,但不经常0.1 实际不可能
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表2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分数值频繁程度分数值频繁程度
10 连续暴露 2 每月一次暴露
6 每天工作时间 1 每天几次暴露
3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0.5 非常罕见的暴露
表3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分数值后果分数值后果
100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7 严重,重伤
40 灾难,数人死亡 3 重大,致残
15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1 引人关注,不利于基
本的安全健康要求
表4 危险等级划分(D)
D值危险程度风险类
别D值危险程度风险类
比
〉320 及其危险,应
停止作业3类20-70 一般危
险,需要
注意
2类
160-320 高度危险,需
立即整改3类<20 一般危
险,需要
注意
1类
70-160 显著危险,需
要整改
2类
D值求出之后,按表4确定风险的级别,D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越大,需要增加安全设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
少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直至调整允许围。
5、风险等级
风险级别分为3类:
一类:可不控制的危险源,D<20;
二类:一般控制的危险源,D70-160;
三类:重点控制的危险源,D>160;
6、确定重大危险源
各部门根据调查表,按照上述方法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评价、讨论、确定重大危险源,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制定管理方案。
安全环境部每年组织有关人员对重大危险源及其相应的风险重新进行识别、评价,如有变化予以更新。
另外,当发生下列情况时,应及时进行危险源的识别、评价和更新:
(1)工程项目容有重大变更时;
(2)当法律、法规极其他要求发生较大变化时;
(3)生产工艺有重大变化时。
7、制定风险控制措施计划
通过风险评价、确定了风险类别后,即可按下表要求确定
风险水平措施
可承受的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需要检测来确保控制使得有效性得以控制
中度的努力降低风险,但要符合有效性原则
重大的紧急行动降低风险
相应的风险对策:
各部门要根据识别出的重大危险源,并按下列原则分别选择制定风险控制措施计划:
(1)如果可能,完全消除危险或危险源,如用安全品取代危害品;
(2)如果不可能消除,应努力降低风险,如使用低压电气;
(3)可能情况下,应使工作适合人,如考虑人的精神和体能等因素。
(4)利用技术进步,改善控制措施;
(5)保护每个工作人员的措施;
(6)将技术管理与程序控制结合起来往往十分必要;
(7)要求引入计划的维护措施,如:机械安全防护装置;
(8)在其他控制方案已考虑后,作为最终手段,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9)应急方案的需求;
(10)预防性测定指标对于检测控制措施是否符合计划要求十分必要;
(11)还应考虑编制应急和疏散计划并提供与公司的危害有关的应急设备。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的评审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的评审应按照最多不超过一年的时间进行评审,评审期限取决于:
(1)危害的性质
(2)风险的大小
(3)正常运行的变化情况
如果管理单位变化将使现有评价的有效性产生疑义,则也进行评审,这类变化包括:
(1)扩大、收缩、限制;
(2)职责的重新分配;
(3)作业方式或行为模式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