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期限一览表(2015年版)
民事诉讼时效是2年还是3年-
![民事诉讼时效是2年还是3年-](https://img.taocdn.com/s3/m/5f9c725d011ca300a6c390e6.png)
民事诉讼时效是2年还是3年?有关新的法律诉讼时效和开始执行时间可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在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中,一个案件超过了一定的时限时,即使向法院起诉,在审理过程中查明时效已过的法院就不会受理了,这也表示当事人不再有案件的诉讼权利了。
那么▲民事诉讼时效是2年还是3年?有没有特殊情况的?在下文作出解答。
所谓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就丧失了胜诉权的法律制度。
虽然起诉法院会受理,但法院查明超过诉讼时效,会判决驳回。
我国的诉讼时效,有如下四类:▲▲一、通常情况下是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的:“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特殊时效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下列时效为一年:1、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2、出售质量不合规格的商品未声明的;3、延付或拒付租金的;4、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被损坏的。
”其他还有如《担保法》中规定的“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债权人有权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等。
▲▲三、特殊时效三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二条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3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起时计算。
▲▲四、最长诉讼时效最长诉讼时效为二十年。
我国《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定“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根据这一规定,最长的诉讼时效的期间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权利享有人不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时效最长也是二十年,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
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
常用法律时限表
![常用法律时限表](https://img.taocdn.com/s3/m/979599b4998fcc22bdd10d10.png)
10日内
当事人对检验、鉴定结论有异议的,可以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送达之日起申请重新检验、鉴定
3日内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与检验、鉴定机构约定检验、鉴定完成的期限,约定的期限不得超过
20日பைடு நூலகம்
三、其他人身伤害相关法定时间
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请求权,丧失的时限是在造成损害的缺陷产品交付最初消费者满
60日内
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
1年
身体受到伤害的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受法律保护的最长期限为
1年
自权利人知道或应该知道权利受侵害之日起算。(民法通则135条)
普通2年诉讼时效
二、行政部门处理时限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处理的结案期限为
90日内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特殊情况下的结案期限为
15日内
四、赔偿数额及计算时限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
1倍
申请领取铁路旅客意外伤害保险金的时间要求是自意外事故发生之日起
1年内
旅客向铁路运输企业要求赔偿的请求期限为自事故发生之日起
1年内
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对其亲属的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
1年内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的时间要求为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
60日内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做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时限要求是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
60日内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工伤认定决定送达工伤认定申请人以及受伤害职工和用人单位的期限要求是自工伤认定决定做出之日起
2015年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全文
![2015年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43483049da38376baf1faeab.png)
2015年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全文2015年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
据介绍,《民诉法司法解释》共分23章,共552条。
《民诉法司法解释》对人民法院适用民事诉讼法的相关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明确具体的规定,是最高人民法院有史以来条文最多、篇幅最长的司法解释,是内容最为丰富、十分重要的司法解释,也是最高人民法院有史以来参加起草部门最多、参加起草人员最多的司法解释,是人民法院审判和执行工作中适用最为广泛的司法解释,是最高人民法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
以下是网为您提供的《2015年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全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法释〔2015〕5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已于2014年12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36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2月4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2015年1月30日目录一、管辖二、回避三、诉讼参加人四、证据五、期间和送达六、调解七、保全和先予执行八、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九、诉讼费用十、第一审普通程序十一、简易程序十二、简易程序中的小额诉讼十三、公益诉讼十四、第三人撤销之诉十五、执行异议之诉十六、第二审程序十七、特别程序十八、审判监督程序十九、督促程序二十、公示催告程序二十一、执行程序二十二、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二十三、附则(点击图片可下载2015年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全文)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
根据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结合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和执行工作实际,制定本解释。
一、管辖第一条民事诉讼法第十八条第一项规定的重大涉外案件,包括争议标的额大的案件、案情复杂的案件,或者一方当事人人数众多等具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法律诉讼时效期为多长
![法律诉讼时效期为多长](https://img.taocdn.com/s3/m/7186f90e6294dd88d1d26b3f.png)
法律诉讼时效期为多长一、法律诉讼时效期为多长法律诉讼时效期是三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诉讼时效的分类一般诉讼时效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该法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该法第一百八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这表明,我国民事诉讼的一般诉讼时效从2017年10月1日起为3年。
特别诉讼时效特殊时效优于普通时效,也就是说,凡有特殊时效规定的,适用特殊时效,我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短期时效短期时效指诉讼时效不满两年的时效。
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一)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二)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三)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四)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被损坏的。
”长期诉讼时效长期诉讼时效是指诉讼时效在两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诉讼时效。
《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五条“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环境保护法》第六十六条“提起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海商法》第二百六十五条“有关船舶发生油污损害的请求权,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损害发生之日起计算;但是,在任何情况下时效期间不得超过从造成损害的事故发生之日起六年。
”《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九条“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期限为四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民事诉讼法2015全文
![民事诉讼法2015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22635d15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37.png)
民事诉讼法2015全文民事诉讼法是国家规定处理民事审判程序的法律,是现代国家重要的基本法之一,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民事诉讼法2015全文,欢迎阅读。
民事诉讼法2015全文目录第一编总则第一章任务、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第二章管辖第一节级别管辖第二节地域管辖第三节移送管辖和指定管辖第三章审判组织第四章回避第五章诉讼参加人第一节当事人第二节诉讼代理人第六章证据第七章期间、送达第一节期间第二节送达第八章调解第九章保全和先予执行第十章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第十一章诉讼费用第二编审判程序第十二章第一审普通程序第一节起诉和受理第二节审理前的准备第三节开庭审理第四节诉讼中止和终结第五节判决和裁定第十三章简易程序第十四章第二审程序第十五章特别程序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选民资格案件第三节宣告失踪、宣告死亡案件第四节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第五节认定财产无主案件第六节确认调解协议案件第七节实现担保物权案件第十六章审判监督程序第十七章督促程序第十八章公示催告程序第三编执行程序第十九章一般规定第二十章执行的申请和移送第二十一章执行措施第二十二章执行中止和终结第四编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第二十三章一般原则第二十四章管辖第二十五章送达、期间第二十六章仲裁第二十七章司法协助(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根据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第一编总则第一章任务、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宪法为根据,结合我国民事审判工作的经验和实际情况制定。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最新民诉法全文2015
![最新民诉法全文2015](https://img.taocdn.com/s3/m/9e8abf0e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d1.png)
最新民诉法全文20152015年2月4日,被称为史上最长篇幅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民诉解释》)正式颁布实施。
下面是分享的新民诉法全文。
供大家参考!新民诉法全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已于2014年12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36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2月4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2015年1月30日目录一、管辖二、回避三、诉讼参加人四、证据五、期间和送达六、调解七、保全和先予执行八、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九、诉讼费用十、第一审普通程序十一、简易程序十二、简易程序中的小额诉讼十三、公益诉讼十四、第三人撤销之诉十五、执行异议之诉十六、第二审程序十七、特别程序十八、审判监督程序十九、督促程序二十、公示催告程序二十一、执行程序二十二、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二十三、附则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
根据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结合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和执行工作实际,制定本解释。
一、管辖第一条民事诉讼法第十八条第一项规定的重大涉外案件,包括争议标的额大的案件、案情复杂的案件,或者一方当事人人数众多等具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第二条专利纠纷案件由知识产权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的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海事、海商案件由海事法院管辖。
第三条公民的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户籍所在地,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住所地是指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不能确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注册地或者登记地为住所地。
第四条公民的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
第五条对没有办事机构的个人合伙、合伙型联营体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注册登记地人民法院管辖。
2015年9月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规定全文
![2015年9月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规定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6b8ebc40ad02de80d4d840d1.png)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为正确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之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本规定所称的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
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因发放贷款等相关金融业务引发的纠纷,不适用本规定。
第二条出借人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
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没有载明债权人,持有债权凭证的当事人提起民间借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被告对原告的债权人资格提出有事实依据的抗辩,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不具有债权人资格的,裁定驳回起诉。
第三条借贷双方就合同履行地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事后未达成补充协议,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仍不能确定的,以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
第四条保证人为借款人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出借人仅起诉借款人的,人民法院可以不追加保证人为共同被告;出借人仅起诉保证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借款人为共同被告。
保证人为借款人提供一般保证,出借人仅起诉保证人的,人民法院应当追加借款人为共同被告;出借人仅起诉借款人的,人民法院可以不追加保证人为共同被告。
第五条人民法院立案后,发现民间借贷行为本身涉嫌非法集资犯罪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并将涉嫌非法集资犯罪的线索、材料移送公安或者检察机关。
公安或者检察机关不予立案,或者立案侦查后撤销案件,或者检察机关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经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认定不构成非法集资犯罪,当事人又以同一事实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第六条人民法院立案后,发现与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虽有关联但不是同一事实的涉嫌非法集资等犯罪的线索、材料的,人民法院应当继续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并将涉嫌非法集资等犯罪的线索、材料移送公安或者检察机关。
民事案件追诉期是几年
![民事案件追诉期是几年](https://img.taocdn.com/s3/m/80e3f936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54.png)
民事案件追诉期是⼏年现在的⽣活环境对于劳务派遣的⽤⼯形式相信⼤家都不是很陌⽣,他是指由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订⽴劳动合同,把劳动者派往另⼀个地⽅⽤⼯的⼀种形式,那么民事案件追诉期是⼏年,有什么规定呢?下⾯由店铺⼩编详细为你进⾏解答。
⼀、民事案件追诉期是⼏年民事案件追诉期是3年,有特殊规定的,依照相应的规定。
《民法典》第⼀百⼋⼗⼋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权利⼈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之⽇起计算。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权利受到损害之⽇起超过⼆⼗年的,⼈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的申请决定延长。
⼆、民事诉讼的条件有哪些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或者其他组织。
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是指民事纠纷的⼀⽅当事⼈,争议的权利义务直接影响该公民、法⼈或者其他组织的民事权益。
间接受本案影响的⼈,⾮依法律规定,不得向纠纷的⼀⽅当事⼈提起诉讼。
⽐如,婚姻纠纷,夫或妻都可以提起离婚诉讼,但他们的⼦⼥或者⽗母不得以⾃⼰的名义对夫或妻提起离婚诉讼。
2、有明确的被告。
即原告必须指出被诉对象是谁,是某公民、某单位,还是某公司、企业。
没有明确的被告,法律关系⽆法证实,⼈民法院也⽆从开始审判活动。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诉讼请求指当事⼈通过诉讼想要达到的⽬的。
作为诉讼请求⼀般有以下⼏种类型:⼀是请求⼈民法院确认某种法律关系或者法律事实,⽐如请求确认双⽅的收养关系,请求确认某公民失踪或者死亡;⼆是请求对⽅当事⼈履⾏给付义务,⽐如请求对⽅赔偿损失,请求对⽅偿还贷款本息;三是请求变更或者消灭⼀定的民事法律关系,⽐如请求离婚,请求变更或者撤销合同。
4、属于⼈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民法院管辖。
属于⼈民法院的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指提起的是平等主体的公民、法⼈和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财产关系或者⼈⾝关系的诉讼。
2015年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全文
![2015年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dec9aa32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d8.png)
2015年最新中华⼈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全⽂2015年最新中华⼈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全⽂ ⼗⼀、简易程序 第⼆百五⼗六条民事诉讼法第⼀百五⼗七条规定的简单民事案件中的事实清楚,是指当事⼈对争议的事实陈述基本⼀致,并能提供相应的证据,⽆须⼈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即可查明事实;权利义务关系明确是指能明确区分谁是责任的承担者,谁是权利的享有者;争议不⼤是指当事⼈对案件的是⾮、责任承担以及诉讼标的争执⽆原则分歧。
第⼆百五⼗七条下列案件,不适⽤简易程序: (⼀)起诉时被告下落不明的; (⼆)发回重审的; (三)当事⼈⼀⽅⼈数众多的; (四)适⽤审判监督程序的; (五)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 (六)第三⼈起诉请求改变或者撤销⽣效判决、裁定、调解书的; (七)其他不宜适⽤简易程序的案件。
第⼆百五⼗⼋条适⽤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审理期限到期后,双⽅当事⼈同意继续适⽤简易程序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审理期限。
延长后的审理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六个⽉。
⼈民法院发现案情复杂,需要转为普通程序审理的,应当在审理期限届满前作出裁定并将合议庭组成⼈员及相关事项书⾯通知双⽅当事⼈。
案件转为普通程序审理的,审理期限⾃⼈民法院⽴案之⽇计算。
第⼆百五⼗九条当事⼈双⽅可就开庭⽅式向⼈民法院提出申请,由⼈民法院决定是否准许。
经当事⼈双⽅同意,可以采⽤视听传输技术等⽅式开庭。
第⼆百六⼗条已经按照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在开庭后不得转为简易程序审理。
第⼆百六⼗⼀条适⽤简易程序审理案件,⼈民法院可以采取捎⼝信、电话、短信、传真、电⼦邮件等简便⽅式传唤双⽅当事⼈、通知证⼈和送达裁判⽂书以外的诉讼⽂书。
以简便⽅式送达的开庭通知,未经当事⼈确认或者没有其他证据证明当事⼈已经收到的,⼈民法院不得缺席判决。
适⽤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由审判员独任审判,书记员担任记录。
第⼆百六⼗⼆条⼈民法庭制作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必须加盖基层⼈民法院印章,不得⽤⼈民法庭的印章代替基层⼈民法院的印章。
民事诉讼法时间一览表
![民事诉讼法时间一览表](https://img.taocdn.com/s3/m/57a4a708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f0.png)
民事诉讼法时间一览表一、起诉时限根据《民事诉讼法》,起诉时限是指民事诉讼的起诉阶段必须遵守的时间限制。
具体规定如下:1.普通民事案件对普通民事案件提起诉讼的时限,根据案件的性质和特殊情况而有所不同。
在一般情况下,起诉时限为两年。
但对于房屋买卖、建筑工程、医疗事故等特殊民事案件,起诉时限可以延长至三年。
2.合同纠纷涉及合同纠纷的民事诉讼,起诉时限一般为两年。
但如果合同中约定了更长或更短的起诉时限,双方应当遵守合同的约定。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在合同中约定了质量保证期或者过渡期,起诉时限从该期满之日起计算。
3.人格权纠纷涉及人格权纠纷的民事诉讼,起诉时限为一年,自侵权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
4.劳动争议涉及劳动争议的民事诉讼,起诉时限为一年。
5.知识产权纠纷对于知识产权相关纠纷的民事诉讼,起诉时限为三年。
这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的维权案件。
二、中止时限中止时限是指在民事诉讼过程中,法院内部或外部因素导致案件无法继续审理的一种时间限制。
以下是部分常见的中止时限:1.举证期限在一般的民事诉讼中,原告在起诉状中应当附上证据材料。
被告在法庭开庭前提交答辩状时,应当附上本人的证据材料。
当事人应当在开庭前告知对方当事人证据的种类和数量。
举证期限一般不超过开庭前十五日。
2.申请证人出庭的时间在需要证人出庭作证的案件中,对证人的传票应当提前五日送达。
一般情况下,证人应当在收到传票后三日内到达法院。
3.申请鉴定的时间对需要鉴定的案件,当事人应当在开庭前申请鉴定,并提供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的信息。
鉴定结果应当在开庭前五日提交法院。
三、裁判时限裁判时限是指法院在民事诉讼案件中作出判决或裁定的时间限制。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作出判决或裁定的时限为:1.一审案件对于一审案件,法院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后六个月内作出判决。
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延长至十个月。
2.二审案件对于二审案件,法院应当在收到上诉状后三个月内作出判决。
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延长至六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5年司法解释(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5年司法解释(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56e09ceb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fe.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5年司法解释(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全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已于2014年12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36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2月4日起施行。
经过历时两年的论证起草和5次审委会讨论,最高人民法院有史以来制定条文最多、篇幅最长的司法解释——《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2月4日起正式施行。
“2012年8月31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此后最高法便着手制定新民诉法司法解释,并确立了'搞批发,不搞零售’的思路,即对1992年发布实施的民诉法司法解释进行全面修订,以便于法官、律师和当事人查阅与适用。
”最高法审委会专职委员杜万华说,《民诉法司法解释》分23章,共552条,最高法在起草过程中召开各类座谈会共150多场,使得这部司法解释成为内容最为丰富、参加起草部门和人员最多的司法解释。
保障诉权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规范撤诉行为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关于改革人民法院案件受理制度的要求,依法保护起诉权,建立立案登记制,《民诉法司法解释》规定,人民法院接到当事人提交的民事起诉状时,对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的起诉条件,且不属于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情形的,应当登记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材料,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
需要补充必要相关材料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
在补齐相关材料后,应当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民诉法司法解释》还依法保护和规范当事人一审、二审、再审各个阶段申请撤诉行为,增加规定反诉构成的要件,明确规定因重复起诉不予受理的判断标准,对当事人在诉讼中变更或者增加诉讼请求作出细化规定。
”杜万华说。
法庭纪律未经许可现场传播审判信息,法院可强制删除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和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案件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个别诉讼参与人未经准许进行录音、录像、摄影和利用邮件、博客、微博客、微信等方式报道庭审活动现象;出现了个别诉讼参与人、旁听人员冲击、哄闹法庭,在法庭上公然殴打对方当事人,辱骂法官的现象,引发舆论关注。
2015【司法考试】三大诉讼法比较表格(全)
![2015【司法考试】三大诉讼法比较表格(全)](https://img.taocdn.com/s3/m/241b9f79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52.png)
注:刑诉中的近亲属往往与辩护人的资格结合在一起。如果是被告人的近亲属或者监护人,可以成为辩护人。
回避人员
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
审判人员、书记员、执行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员
回避事由
三大诉讼法比较
行政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
刑事诉讼法
级别管辖
一、中院管辖
1、对国务院或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所作行政行为;
2、专利、商标确权案件以及海关处理的案件;
3、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
4、法律规定中院管辖的;
二、其他管辖权
1、高院可以确定若干基层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
2、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
自诉:(1)属于刑诉法170条规定的案件;(2)属于本院管辖的;(3)刑事案件的被害人告诉的;(4)有明确的被告人、具体的诉讼请求和能证明被告人犯罪事实的证据。
立案
登记立案:
1、符合规定,应当登记立案;
2、当场不能判定的,应当接受起诉材料,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
3、需要补充必要相关材料的,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给予指导和释明,一次性告知需要补正的内容).补齐后7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1.最高人民法院管辖
(1)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2)认为应当由本院审理的案件。
2.高级人民法院管辖在本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3.基层人民法院:第一审民事案件原则上由基层法院管辖。
一、中院管辖
1、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案件。
2、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
3、申请没收违法所得的案件;
民事诉讼多久失效-
![民事诉讼多久失效-](https://img.taocdn.com/s3/m/09e2f12458f5f61fb73666ee.png)
Heartache? Heartache? Heart tired? Heart is dead? Do you want me to tell you? All of these have been experienced when I like you, okay.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民事诉讼多久失效?1、不同的案子,时效不同,有一年、两年、四年、最长二十年。
如果超过诉讼时效,可以起诉,但丧失胜诉权。
2、《民法通则》13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民事纠纷如果无法彻底解决最终结果就是进行民事诉讼,但是在民事诉讼期间不仅需要原被告双方提供出重要的证据,法院也会对诉讼彻底的调查,但是如果迟迟不能宣判,那民事诉讼多久失效呢?请跟随一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吧。
一、民事诉讼多久失效?1、不同的案子,时效不同,有一年、两年、四年、最长二十年。
如果超过诉讼时效,可以起诉,但丧失胜诉权。
2、《民法通则》13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3、《民法通则》136条规定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l)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2)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3)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4)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失的。
4、《民法通则》137条规定:诉讼时效的起算是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计算。
但是,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5、《民法通则》147条规定:不服地方法院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
二、民事诉讼的立案时间是多久呢?1、《民事诉讼法》中有规定,“第一百一十二条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三、《民事诉讼法》中都有什么规定?1、第一百三十五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
民事诉讼法中所有时间一览表
![民事诉讼法中所有时间一览表](https://img.taocdn.com/s3/m/b055faa1d5bbfd0a795673f0.png)
国内。法院应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转副本送达被告,被告收到之日起15日内答辩,法院收到答辩之日起5日内发送原告(但被告提交的证据何时提交给原告没有明确规定)。(民诉113条)
涉外。答辩期30日,并可申请延长。(民诉246条)
管辖权异议
应在答辩期间内提出,法院应在收到异议之日起15日内作出书面裁定。对该裁定不服的,可以向上级法院提出上诉,上级法院应在30日内审结。(民诉38条,经济审判工作中严格执行民诉的若干规定第5条)
即最迟在提交上诉状后5+15+5=25天。
二审审限
对判决上诉。审理期限为3个月,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对裁定的上诉。审理期限为30日。(审限若干规定第2条,民诉159条)
再审
再审申请期限
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在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2年内提出,2年后据以作出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变更以及发现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民诉177、184、187条、民诉意见204条)
申请延期举证
应在举证期限内提出,并可再次提出,延长的期限同样适用其他当事人。(证据规定36条,举证时限规定通知第6条)
申请证人出庭
应在举证期限届满前10日提出(证据规定54条)
简易程序的,应该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简易程度规定12条)
申请调查取证
申请法院调查取证应该在举证期限届满前7日提出,对法院决定不予取证的,应当向当事人送达通知书,当事人可在收到不予准许次日起3日内向受理法院书面申请复议,法院应在5日内作出答复。(证据规定19条)
法、检提出再审没有期限限制。
法院审查再审期限
法院应在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3个月内审查是否符合179条再审条件,如需延长,应经本院院长批准。(民诉181条)
民事诉讼流程时间表
![民事诉讼流程时间表](https://img.taocdn.com/s3/m/54a0dfa0ff00bed5b8f31d30.png)
(3)对第三人撤销之诉,应当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三十日决定是否立案;(4)对执行异议之诉,应当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十五日决定是否立案。
3.人民法院在上述法定期间不能判定起诉、自诉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先行立案。
律师提醒:1.由于法院存在案多人少的客观情况,所以对于部分应当登记立案的法院可能不予登记立案;2.各法院年底要进行结案率的考核评比,故大部分法院在年底将以各种理由不予立案。
送达送达时间及方式:1.送达时间: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5日将诉状副本送达被告;(新民诉125条)2.直接送达:送达诉讼文书,应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
受送达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该法人、组织负责收件的人签收;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签收;受送达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签收。
(新民诉85条)3.留置送达: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诉讼文书的,送达人可以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也可以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并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
(新民诉86条)4.委托送达或邮寄送达:直接送达诉讼文书有困难的,可以委托其他人民法院代为送达,或者邮寄送达。
邮寄送达的,以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新民诉88条)5.转交送达:受送达人是军人的,通过其所在部队团以上单位的政治机关转交。
受送达人被监禁的,通过其所在监所转交。
受送达人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通过其所在强制性教育机构转交。
(新民诉89、90条)6.公告送达:国公告送达:适用于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用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
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60天的,视为送达。
(新民诉84条);涉外公告送达:适用于不能用其他方式送达的。
民事诉讼法时间一览表
![民事诉讼法时间一览表](https://img.taocdn.com/s3/m/8a7366bf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fd.png)
民事诉讼法时间一览表立案普通立案符合立案条件的;登记立案;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材料;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需要补充材料的;在补充材料后7日内决定是否立案;立案期限从补正后交人民法院的次日起算..由上级人民法院转交下级人民法院立案的案件;从受诉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的次日起算..民诉解释126条、208条立案庭应当在决定立案并办妥有关诉讼收费事宜后;3日内将案卷材料移送相关审判庭..审限管理规定第14条;审理期限若干规定第7条人民法院受理公益诉讼案件后;应当在10日内书面告知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民诉解释286条第三人撤销之诉人民法院应当对第三人提交的起诉状第三人撤销之诉、证据材料以及对方当事人的书面意见进行审查..必要时;可以询问双方当事人..经审查;符合起诉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30日内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30日内裁定不予受理..民诉解释293条法院受理人数众多且无法确定案件的公告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四条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在起诉时人数尚未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发出公告;说明案件情况和诉讼请求;通知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向人民法院登记..规定受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可以发出公告;通知权利人向人民法院登记..公告期间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确定;但不得少于30日..民诉解释79条、民诉54条简易程序转普通程序后交纳诉讼费的时间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转为普通程序的;原告自接到人民法院交纳诉讼费用通知之日起7日内补交案件受理费..原告无正当理由未按期足额补交的;按撤诉处理;已经收取的诉讼费用退还一半..民诉解释199条特殊案件按撤诉处理的再立案原告撤诉或者按撤诉处理的离婚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6个月内又起诉的;比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七项的规定不予受理..民诉解释214条民诉124条宣告失踪人死亡案件的立案人民法院判决宣告公民失踪后;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失踪人死亡;自失踪之日起满4年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民诉解释345条申请财产保诉前财产保全..法院应在48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保全的;应立即执行申请人必须提供担保..申请人应该在采取保全措施后30日内起诉..民诉101条诉中财产保全..情况紧急的;法院应在48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保全的;应该立即执行..民诉100条全执行保全的解除..债权人因对方当事人转移财产等紧急情况向执行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债权人在法律文书指定的履行期间届满后5日内不申请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保全..民诉解释163条救济..当事人对保全或者先予执行裁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裁定书之日起5日内向作出裁定的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后10日内审查..裁定正确的;驳回当事人的申请;裁定不当的;变更或者撤销原裁定..民诉108条;民诉解释171条申请证据保全诉前证据保全..商标法58条规定;法院必须在接到申请后48小时内作出裁定;同意的立即执行;申请人应在采取保全措施后15日内起诉..商标法58条当事人依据民事诉讼法第百十一条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7日..证据规定23条诉讼时效普通2年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应该知道权利受侵害之日起算..民法通则135条1年诉讼时效身体收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毁损的..民法通则136条3年诉讼时效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环境保护法42条4年诉讼时效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提出诉讼或仲裁的..合同法129条最长诉讼时效从权利受侵害之日起20年..民法通则137条第三人撤销之诉6个月第三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提起撤销之诉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民事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6个月内;向作出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的人民法院提出..民诉解释292条民诉法56条对指定监护不服的起诉被指定的监护人不服指定;应当自接到通知之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异议..民诉解释351条部分特别程序的异议期限对人民法院作出的确认调解协议、准许实现担保物权的裁定;当事人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裁定之日起15日内提出;利害关系人有异议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民事权益受到侵害之日起6个月内提出..民诉解释374条选民资格案件公民不服选举委员会对选民资格的申诉所作的处理决定;可以在选举日的5日以前向选区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起诉..民诉法181条确认调解协议案件申请司法确认调解协议;由双方当事人依照人民调解法等法律;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30日内;共同向调解组织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民诉法194条公示催告案件利害关系人因正当理由不能在判决前向人民法院申报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判决公告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作出判决的人民法院起诉..民诉223条公告与送达国内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60天的;视为送达..民诉92条涉外送达..适用于不能用其他方式送达的..自公告之日期满3个月..民诉267条委托送达..受委托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委托函及相关诉讼文书之日起10日内代为送达..民诉解释134条实现担保物权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应当在5日内向被申请人送达申请书副本、异议权利告知书等文书..被申请人有异议的;应当在收到人民法院通知后的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同时说明理由并提供相应的证据材料..民诉解释368条公益诉讼案件文书的公告公益诉讼案件;当事人可以和解;人民法院可以调解..当事人达成和解或者调解协议后;人民法院应当将和解或者调解协议进行公告..公告期间不得少于30日..民诉解释289条宣告失踪、死亡案件的公告人民法院受理宣告失踪、宣告死亡案件后;应当发出寻找下落不明人的公告..宣告失踪的公告期间为3个月;宣告死亡的公告期间为1年..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经有关机关证明该公民不可能生存的;宣告死亡的公告期间为3个月..民诉185条涉外文书的公告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当事人;经用公告方式送达诉讼文书;公告期满不应诉;人民法院缺席判决后;仍应当将裁判文书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七条第八项规定公告送达..自公告送达裁判文书满3个月之日起;经过30日的上诉期当事人没有上诉的;一审判决即发生法律效力..民诉解释534条涉外邮寄送达邮寄送达时应当附有送达回证..受送达人未在送达回证上签收但在邮件回执上签收的;视为送达;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自邮寄之日起满3个月;如果未收到送达的证明文件;且根据各种情况不足以认定已经送达的;视为不能用邮寄方式送达..民诉解释536条答辩期国内..法院应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转副本送达被告;被告收到之日起15日内答辩;法院收到答辩之日起5日内发送原告但被告提交的证据何时提交给原告没有明确规定..民诉125条涉外..答辩期30日;并可申请延长..民诉268条第三人撤销之诉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和证据材料之日起5日内送交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可以自收到起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出书面意见..民诉解释293条小额诉讼答辩期被告要求书面答辩的;人民法院可以在征得其同意的基础上合理确定答辩期间;但最长不得超过15日..当事人到庭后表示不需要举证期限和答辩期间的;人民法院可立即开庭审理..民诉解释277条管辖权异议应在答辩期间内提出;法院应在收到异议之日起15日内作出书面裁定..对该裁定不服的;可以向上级法院提出上诉;上级法院应在30日内审结..民诉127条举证期限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并经人民法院准许..人民法院确定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15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10日..举证期限届满后;当事人对已经提供的证据;申请提供反驳证据或者对证据来源、形式等方面的瑕疵进行补正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再次确定举证期限;该期限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简易程序法院指定可以少于30日;当事人协商不超过15日..从收到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次日计算..民诉解释99条;证据规定33条;举证时限规定通知1、2条;简易程序22条;民诉解释266条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的;应该补足不少于30日的举证期限;但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可以少于30日..举证时限规定通知第2条小额诉讼案件的举证期限由人民法院确定;也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准许;但一般不超过7日..当事人到庭后表示不需要举证期限和答辩期间的;人民法院可立即开庭审理..民诉解释277条管辖权异议后举证期限当事人在一审答辩期内提出管辖权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在驳回当事人管辖权异议的裁定生效后;依照证据规定第三十三条第三款的规定;重新指定不少于30日的举证期限..但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人民法院可以指定少于30日的举证期限..一审审限案件的审理期限从立案次日起计算..由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民事案件的期限;从立案次日起连续计算..审理期限若干规定第8条普通程序..6个月;经本院院长批准可延长6个月;还需延长的;报上级法院批准可以再延长3个月..简易程序..3个月..审理期限到期后;双方当事人同意继续适用简易程序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审理期限..延长后的审理期限累计不得超过6个月..民诉161条;民诉解释258条特别程序..人民法院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0日内或者公告期满后30日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但审理选民资格的案件除外..民诉180条人民法院受理选民资格案件后;必须在选举日前审结..民诉182条审理第一审船舶碰撞、共同海损案件的期限为1年;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审理期限若干规定第2条不计入审限的情况因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申请重新鉴定法院决定延期审理一个月之内的期间;民事案件公告、鉴定的期间;审理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和处理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的期间;案件由有关专业机构进行审计、评估、资产清理的期间;中止诉讼审理或执行至恢复诉讼审理或执行的期间..审理期限若干规定第9条审限延长民事案件应当在审理期限届满10日前向本院院长提出申请;还需延长的;应当在审理期限届满10日前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审理期限若干规定第12条;对于下级人民法院申请延长办案期限的报告;上级人民法院应当在审理期限届满3日前作出决定;并通知提出申请延长审理期限的人民法院..需要本院院长批准延长办案期限的;院长应当在审限届满前批准或者决定..审理期限若干规定第14条笔录阅读法庭笔录应当当庭宣读;也可以告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当庭或者在5日内阅读.. 民诉147条判决书送达与结案当庭宣判的;应当在10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民诉148条人民法院判决书宣判、裁定书宣告或者调解书送达最后一名当事人的日期为结案时间..如需委托宣判、送达的;委托宣判、送达的人民法院应当在审限届满前将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送达受托人民法院..受托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委托书后七日内送达..申请期限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据以作出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变更以及发现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6个月内提出..民诉200、205条当事人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抗诉的条件符合其一:人民法院驳回再审申请的;人民法院逾期未对再审申请做出裁定的;再审判决裁定有明显错误的..检察院审查期限3个月;当事人不得再次申请..民诉209条民诉解释384条必须共同进行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第八项规定;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6个月内申请再审;但符合本解释第四百二十三条规定情形的除外..民诉解释422条案外人对驳回其执行异议的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调解书内容错误损害其民事权益的;可以自执行异议裁定送达之日起6个月内;向作出原判决、裁定、调解书的人民法院申请再审..民诉解释423条法院审查再审期限民法院应当自收到符合条件的再审申请书等材料之日起5日内向再审申请人发送受理通知书;并向被申请人及原审其他当事人发送应诉通知书、再审申请书副本等材料..民诉解释385条对方当事人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副本之日起15日内提交书面意见;民诉203条法院应在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3个月内审查是否符合200条再审条件;公告期间、当事人和解期间等不计入审查期限..如需延长;应经本院院长批准..民诉204条;民诉解释129条人民法院收到再审检察建议后;应当组成合议庭;在3个月内进行审查..民诉解释419条人民检察院依当事人的申请对生效判决、裁定提出抗诉;符合下列略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30日内裁定再审..民诉211条;民诉解释417条再审审限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抗诉案件;应当在开庭3日前通知人民检察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民诉解释421条再审案件的审限执行第一审或第二审审限规定审限管理规定第8条再审中止执行人民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依法决定再审;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六条规定;需要中止执行的;应当在再审裁定中同时写明中止原判决、裁定、调解书的执行;情况紧急的;可以将中止执行裁定口头通知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并在通知后10日内发出裁定书..民诉解释396条再审申请撤回后的再申请人民法院准许撤回再审申请或者按撤回再审申请处理后;再审申请人再次申请再审的;不予受理;但有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第一项、第三项、第十二项、第十三项规定情形;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6个月内提出的除外..民诉解释401条督促程序人民法院收到债权人的支付令申请书后;认为申请书不符合要求的;可以通知债权人限期补正..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补正材料之日起5日内通知债权人是否受理..民诉解释428条民诉215条基层人民法院受理的符合条件具体条件详见民诉解释429条的支付令申请;应在在收到支付令申请书后5日内通知债权人;不符合规定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支付令申请书后5日内通知债权人不予受理..民诉解释429条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经审查债权人提供的事实、证据;对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合法的;应当在受理之日起15日内向债务人发出支付令;申请不成立的;裁定予以驳回..债务人应当自收到支付令之日起15日内清偿债务;或者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债务人在前款规定的期间不提出异议又不履行支付令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民诉216条人民法院受理支付令申请后;发现不符合本解释规定的受理条件的;应当在受理之日起15日内裁定驳回申请..民诉解释430条人民法院发出支付令之日起30日内无法送达债务人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终结督促程序;已发出支付令的;支付令自行失效..。
诉讼时效的起算、中断、中止、延长(附:2015最新民事诉讼期限一览表)
![诉讼时效的起算、中断、中止、延长(附:2015最新民事诉讼期限一览表)](https://img.taocdn.com/s3/m/13880bce84254b35eefd34a0.png)
诉讼时效的起算、中断、中止、延长(附:2015最新民事诉讼期限一览表)2015-05-29 法务之家新朋友点击蓝字关注我们法务之家微信公众号,一个独立思考的自媒体,一个独特视角审视中国法治的平台,依托法务之家网站,我们传递向上的人生路。
您关心的话题,就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方寸之间,精彩把握。
法务之家编辑整理导读:本文将分两个部分阅读学习,第一部分是《诉讼时效的起算、中断、中止、延长》进行详解。
第二部分是《2015最新民事诉讼期限一览表》,供朋友们收藏参考使用。
一、诉讼时效的起算是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回复“延长债务诉讼时效”自动推送《实用干货:延长债务诉讼时效的十种办法》】1、对应当知道的理解:约定还款期限的,从期限届满之日起为应当知道之日。
附条件的从条件成就之日起。
2、对“知道”的另一把握:知道具体的加害人之时。
如甲被人从背后打伤,后多方打听才知道是乙所为,那从知道乙所有之日起算诉讼时效。
3、侵权行为所生之债的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事实和加害人之时开始计算。
其中,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伤势明显的,从受伤害之日起算,伤害当时未曾发现,后经检查确诊并能证明是由侵害引起的,从伤势确诊之日起算。
侵权行为持续发生的,从侵权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
4、约定履行期限的债,自履行期限届满之次日开始计算。
因为债务人到履行期限届满而不履行债务时才发生侵权事实,而且债权人依据债的内容应当知道这一侵害事实,故自此时起就能够行使请求权。
5、未约定履行期限的债,自权利人提出履行要求的次日或优惠期结束的次日开始计算。
因为在此类债权债务关系中,债权人可随时要求履行。
债务人不依债权人的要求予以履行的,即构成侵权事实,债权人得以行使请求权。
如果法律或合同规定了优惠期,则债权人请求履行只引起优惠期的起算,则当优惠期结束,债务人仍不履行时,才产生请求权。
6、以不作为为义务内容的债,诉讼时效自债权人得知或应当知道债务人作为之时开始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立案】符合立案条件的,登记立案;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材料, 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需要补充材料的,在补充材料后 7 日内决定是否立案,立案期限从补 正后交人民法院的次日起算。由上级人民法院转交下级人民法院立案的案件,从受诉人民法院收到起诉 状的次日起算。(民诉解释 126 条、208 条)
立案庭应当在决定立案并办妥有关诉讼收费事宜后,3 日内将案卷材料移送相关审判庭。(审限管 理规定第 14 条,审理期限若干规定第 7 条)
人民法院受理公益诉讼案件后,应当在 10 日内书面告知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民诉解释 286 条)
【第三人撤销之诉】人民法院应当对第三人提交的起诉状(第三人撤销之诉)、证据材料以及对方 当事人的书面意见进行审查。必要时,可以询问双方当事人。经审查,符合起诉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 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 30 日内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 30 日内裁定不予受
证
次确定举证期限,该期限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简易程序法院指定可以少于 30 日,当事人协商不超过
15 日。从收到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次日计算。(民诉解释 99 条,证据规定 33 条,举证时限规定
期
通知 1、2 条,简易程序 22 条,民诉解释 266 条)
限
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的,应该补足不少于 30 日的举证期限,但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可以少于 30
日。(举证时限规定通知第 2 条)
5
Countyciaredshxmpvf,blYkzg.w
小额诉讼案件的举证期限由人民法院确定,也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准许,但一般 不超过 7 日。当事人到庭后表示不需要举证期限和答辩期间的,人民法院可立即开庭审理。(民诉解释 277 条)
【管辖权异议后举证期限】当事人在一审答辩期内提出管辖权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在驳回当事人 管辖权异议的裁定生效后,依照《证据规定》第三十三条第三款的规定,重新指定不少于 30 日的举证 期限。但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人民法院可以指定少于 30 日的举证期限。(举证时限规定通知第 3 条)
辩
事人可以自收到起诉状之日起 10 日内提出书面意见。(民诉解释 293 条)
期
【小额诉讼答辩期】被告要求书面答辩的,人民法院可以在征得其同意的基础上合理确定答辩期
间,但最长不得超过 15 日。当事人到庭后表示不需要举证期限和答辩期间的,人民法院可立即开庭审
理。(民诉解释 277 条)
管辖权
应在答辩期间内提出,法院应在收到异议之日起 15 日内作出书面裁定。对该裁定不服的,可以向
【增加当事人举证期限】关于增加当事人时的举证期限问题。人民法院在追加当事人或者有独立请 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情况下,应当依照《证据规定》第三十三条第三款的规定,为新参加诉讼的当 事人指定举证期限。该举证期限适用于其他当事人。(举证时限规定通知第 5 条)
【申请延期举证】应在举证期限内提出,并可再次提出,延长的期限同样适用其他当事人。(证据 规定 36 条,举证时限规定通知第 6 条)
公
【公益诉讼案件文书的公告】公益诉讼案件,当事人可以和解,人民法院可以调解。当事人达成
告
和解或者调解协议后,人民法院应当将和解或者调解协议进行公告。公告期间不得少于 30 日。(民诉
与
解释 289 条)
送
【宣告失踪、死亡案件的公告】人民法院受理宣告失踪、宣告死亡案件后,应当发出寻找下落不
达
明人的公告。宣告失踪的公告期间为 3 个月,宣告死亡的公告期间为 1 年。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经
【法院调查证据反证期间】人民法院依职权调查收集的证据提出相反证据的举证期限问题。人民法 院依照《证据规定》第十五条调查收集的证据在庭审中出示后,当事人要求提供相反证据的,人民法院 可以酌情确定相应的举证期限。(举证时限规定通知第 4 条)
人民法院在必要时可以委托外地人民法院调查。受委托人民法院收到委托书后,应当在 30 日内完 成调查。因故不能完成的,应当在上述期限内函告委托人民法院。(民诉 131 条)
【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提出反诉期间】应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但在证据规定 35 条规定的情 形下,可以变更诉讼请求。35 条规定,当事人主张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或者民事行为的效力与法院根据 案件事实作出的认定不一致的,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可以变更诉讼请求。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的,人民 法院应当重新指定举证期限。(证据规定 34 条)
Countyciaredshxmpvf,blYkzg.w
【普通 2 年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应该知道权利受侵害之日起算。(民法通则 135 条)
【1 年诉讼时效】身体收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毁损的。(民法通则 136 条)
【3 年诉讼时效】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环境保护法 42 条)
【委托送达】受委托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委托函及相关诉讼文书之日起 10 日内代为送达。(民诉 解释 134 条)
【实现担保物权】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应当在 5 日内向被申请人送达申请书副本、异议权利告
知书等文书。被申请人有异议的,应当在收到人民法院通知后的 5 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同时说明理由
并提供相应的证据材料。(民诉解释 368 条)
立
理。(民诉解释 293 条)
案
【法院受理人数众多且无法确定案件的公告】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四条(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 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在起诉时人数尚未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发出公告,说明案件情况和诉讼请求,通 知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向人民法院登记。)规定受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可以发出公告,通知权利人向人民 法院登记。公告期间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确定,但不得少于 30 日。(民诉解释 79 条、民诉 54 条)
【涉外邮寄送达】邮寄送达时应当附有送达回证。受送达人未在送达回证上签收但在邮件回执上 签收的,视为送达,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自邮寄之日起满 3 个月,如果未收到送达的证明文件,且根
Countyciaredshxmpvf,blYkzg.w
据各种情况不足以认定已经送达的,视为不能用邮寄方式送达。(民诉解释 536 条)
【诉前财产保全】法院应在 48 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保全的,应立即执行(申请人必须提供担保)。
申请人应该在采取保全措施后 30 日内起诉。(民诉 101 条)
申
【诉中财产保全】情况紧急的,法院应在 48 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保全的,应该立即执行。(民
请
诉 100 条)
财
【执行保全的解除】债权人因对方当事人转移财产等紧急情况向执行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债
【4 年诉讼时效】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提出诉讼或仲裁的。(合同法 129 条)
【最长诉讼时效】从权利受侵害之日起 20 年。(民法通则 137 条)
【第三人撤销之诉 6 个月】第三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提起撤销之诉的,应
诉
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民事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 6 个月内,向作出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的人民法
国内。法院应在立案之日起 5 日内将起诉转副本送达被告,被告收到之日起 15 日内答辩,法院收 到答辩之日起 5 日内发送原告(但被告提交的证据何时提交给原告没有明确规定)。(民诉 125 条)
涉外。答辩期 30 日,并可申请延长。(民诉 268 条)
答
【第三人撤销之诉】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和证据材料之日起 5 日内送交对方当事人,对方当
产
权人在法律文书指定的履行期间届满后 5 日内不申请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保全。(民诉解释 163
条)
保
【救济】当事人对保全或者先予执行裁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裁定书之收到复议申请后 10 日内审查。裁定正确的,驳回当事人的申请;
裁定不当的,变更或者撤销原裁定。(民诉 108 条,民诉解释 171 条)
上级法院提出上诉,上级法院应在 30 日内审结。(民诉 127 条)
异议
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并经人民法院准许。人民法院确定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
不得少于 15 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 10 日。举证期限届满后,当事人对已经
举
提供的证据,申请提供反驳证据或者对证据来源、形式等方面的瑕疵进行补正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再
【公示催告案件】利害关系人因正当理由不能在判决前向人民法院申报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
3
Countyciaredshxmpvf,blYkzg.w
判决公告之日起 1 年内,可以向作出判决的人民法院起诉。(民诉 223 条)
【国内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 60 天的,视为送达。(民诉 92 条)
【涉外送达】适用于不能用其他方式送达的。自公告之日期满 3 个月。(民诉 267 条)
Countyciaredshxmpvf,blYkzg.w
个月内又起诉的,比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七项的规定不予受理。(民诉解释 214 条)(民 诉 124 条)
【宣告失踪人死亡案件的立案】人民法院判决宣告公民失踪后,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失 踪人死亡,自失踪之日起满 4 年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民诉解释 345 条)
讼
院提出。(民诉解释 292 条)(民诉法 56 条)
时
【对指定监护不服的起诉】被指定的监护人不服指定,应当自接到通知之日起 30 日内向人民法院
提出异议。(民诉解释 351 条)
效
【部分特别程序的异议期限】对人民法院作出的确认调解协议、准许实现担保物权的裁定,当事人
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裁定之日起 15 日内提出;利害关系人有异议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民事权益
【简易程序转普通程序后交纳诉讼费的时间】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转为普通程序的,原告自 接到人民法院交纳诉讼费用通知之日起 7 日内补交案件受理费。原告无正当理由未按期足额补交的,按 撤诉处理,已经收取的诉讼费用退还一半。(民诉解释 199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