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象学、心理学方法论及其蕴涵(一)
现象学及其方法论蕴涵
![现象学及其方法论蕴涵](https://img.taocdn.com/s3/m/cbcd1d14650e52ea5518989d.png)
方法 基 本 是 描 述 的 , 目的是 揭 示 意 向性 、 其 意识 和 人 的 “ 活 世 界 ” 基 本 结 构 。 生 的
整 体 动 力论 , 为人 及 其 心 理 、 为 乃 是 一 学 的 方 法 , 把 现 象 学 当 作 批 判 行 为 主 义 认 行 并 个 不 可 分 割 的 整 体 , 体 的 目标 、 值 、 个 价 动 的 武 器 。 张 心 理 学 的 研 究 应 该 重 新 回 到 主 机 等 昭 显 了其 心理 、 为 的整 体 风 格 , 整 意 识 经 验 中去 , 把 研 究 重 心 放 在 整 体 的 行 而 并
1现 象学概述
是 为 目的 服 务 的 , 意 义 为 问题 所 规 定 。 其
作 为 它 的理 论 基 础 , “直接 经 验 ” “ 象 以 或 现
现 象 学 是 一 种 哲 学 方 法 论 , 生 于 二 2 产 4 坚持整 体性 原则 十 世 纪初 的德 国 , 由胡 塞 识 流 ,
学同时并且 首先标志 着一种方 法和态度 , 特殊 的哲 学 思 维 和 特 殊 的 哲 学 方 法 。 现 象 ”
学 以 现 象 为 研 究 的 出 发 点 , 旨在 于 为 哲 主 学 家 提 供 一 个 基 础 , 之 有 可 能 成 为 一 门 使 摆 脱 任 何 先 入 之 见 的 完 全 自主 的 学 科 , 其
!
Q:!
Sci nce e and Techn ogy { noveton ol n i Her d al
学 术 论 坛
现 象 学 及 其 方 法 论 蕴 涵
( 湖南 师范大学 教 育科学研 究 院 长沙 1 李步 青 4 0 ; 2. 洲职 业技术 学 院 湖 南株洲 1 81 0 株 41 0 ) 01 2 摘 要 : 象学作 为西方心 理学的 两大方 法论之一 , 现 对西方 心理学的 发展有 着重 大影响 。 为一种 方法论 , b实证主 义的方法论截 然对 作 它- 立 , 坚 持 以 意 识 经 验 为研 究对 象 、 实 描述 , 它 如 问题 中心 、 体 性 、 质 后量 等 原 则 。 动和 促 进 了 西 方 心 理 学 方 法论 上 的 几 次 变革 , 意 动 整 先 推 为 心理 学 格 式塔心理 学 、 认知 心理 学以及人 本主 义心理 学的发展作 出了突 出贡献 。 关 键 词 : 象 学 方 法 论 蕴 涵 现 中图分 类号 : 51 B 6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7 —0 8 2 1 ) 1a一0 3 0 1 4 9 X( 0 1 () 2 - 1 6 0 2
论现象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论现象学与心理学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2302e23bb90d6c85ec3ac61b.png)
心理 学 在 1 世 纪 迅 速 崛 起 并 被 广 泛接 受 说 明 其 自身 具 9 备存 在 合 理 性 , 塞 尔 也 称 自己 的研 究是 “ 述心 理 学 ”可 见 胡 描 , 心理 学 与 现 象 学 的 产生 和发 展 是 紧密 相 关 、 此 联 系 的 ; 与 彼 但 此 同时 . 塞 尔 也 不 满 足 于心 理 学 对 经验 的判 断 。 胡 因为 任何 经
体 的 内心 , 个 内心 指 的 即是 内 在 心 理 反 应 过 程 。心 理 主 义 这
学 者 公 开 声 称 : 如 果逻 辑 学 是 一 门 科 学 . 么 它就 是 心 理 学 “ 那
的科 学 ” 应 该 找 到 现 象 背 后 普 遍 必 然 的本 质 “ 多 斯 (i , 埃 e-
了哲 学对 自然 科学 的 基 础性 地 位 , 继承 经 验是 认 识 来 源 的基 础 上 , 在 扬弃 偶 然 的现 象 , 得 必然 性 的 真理 。现 象 学 对 心理 学 的 影 响深 获 远, 对心 理 学 的健 康 发 展 具 有积 极 的 推 动意 义 。 关键 词 :现象 学 ; 理学 } 系 ; 响 心 关 影
象 学 对 近 代 心理 学 的批 判 机 理 , 确 阐述 现 象 学 对 心 理 学 哲 明 学 意 义 上 的扬 弃 与 超 越 之 处 , 表 明现 象 学 对 心 理 学 的 发 展 并 产 生 的深 远 影 响 和 意义 。
现象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心理学论文-生物学论文
![现象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心理学论文-生物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c302c170242a8956aece40e.png)
现象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心理学论文-生物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现象学是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创立的。
胡塞尔所说的现象不仅包括事物及其性质以及人对它们的直观感受而且包括人自身的主观体验。
他还认为现象与本质不能分开,现象即是本质,本质不是隐藏在现象背后的东西,一个人在直观中就能立即把握呈现在感觉印象中的本质。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 世纪50 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的新流派,被看作是继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后西方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它主要强调个体的尊严与价值,强调人具有追求真善美的高尚需要与本能,具有自我实现的潜能。
现象学作为一种哲学方法论,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影响表现在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上。
1.现象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结合缘由胡塞尔说:实证科学支配着现代人的整个世界,并带来了令人迷惑的繁荣。
这种现象意味着那些对于真正的人来说至关重要的问题却被人漫不经心的忽略了。
只见事实科学的人造成了只见事实的人。
可见,现象学一开始就以反实证主义的面目出现。
它将当时西方的危机主要归罪于实证主义。
胡塞尔所处的是一个危机四伏的时代,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的经济危机、接着就是法西斯主义崛起,人类疯狂的战争、凶残的掠夺,使千百年来形成的近代欧洲文明、人道主义传统和伦理准则顷刻间瓦解了。
胡塞尔认为西方危机的根源在于实证主义、怀疑论等哲学排除了欧洲哲学传统的理性主义精髓。
他批评实证主义看不到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统一关系,看不到客体的意义是主体赋予的。
实证主义排斥形而上学必然导致排斥事实科学本身,抛弃作为普遍科学的哲学观念必将导致丧失科学研究的最内在的动力,抛弃理性的普遍的哲学观念必然导致人性危机。
在现象学以前,像其他科学一样,心理学接受了实证主义的指导,而且将它推上了主导方法论的地位。
实证主义的确推动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但是,实证主义从一开始就不为所有心理学家所接受。
意动心理学代表人物布伦塔诺就明确深受实证主义影响的冯特的内容心理学。
现象学的方法
![现象学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dbc18f6ba0d4a7302763a51.png)
第四章本质的还原在胡塞尔的现象学中,本质的还原也称本质的直觉,指一种获得本质的认识的方法。
为了要理解本质的还原,我们必须首先弄清什么是胡塞尔所说的本质,其次要弄清胡塞尔的直觉的概念,最后要掌握本质的还原的程序。
第一节现象学的本质的概念本质的还原的目的是认识本质。
但是“本质”这一概念除了在现象学意义上的用法外,还有其它很多用法。
为了避免误解,我们需要澄清“本质”的各种意义:(1)“本质”(Wesen)在德语中经常指物体,特别是指有生命的物体,如“人是有理性的生物(Wesen)”。
(2)“本质”也常被用作与表面现象相对的隐蔽着的实质性的东西。
如“这个人表面上粗暴,但本质上是善良的”。
(3)“本质”被某些唯名论的哲学家当做是依赖于语言用法的习惯或约定的表达的意义,因而他们不承认有什么事物本身固有的自在的本质。
以上三者都不是现象学意义上的本质。
现象学意义上的本质不是指什么物体,不是指什么隐密的实质,更不是约定俗成的语词的意义。
按照胡塞尔,本质属于现象,是可以被直观到的东西,不是躲在现象背后的东西。
本质不是依赖于语词的用法的,相反语词的用法必须以本质为基准。
本质是“自在的”、“客观的”,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必然的规定性。
反过来说,如果某事物离开了它的本质,即离开了它的一组必然的规定性,它就不成其为该事物。
正如个别的对象,如一棵实在的树,是一个对象,本质也是一个对象,尽管是一种新的对象。
这种新的对象在存有方式上与实在的东西不同,是一种观念的存有者(Idealitaet)。
由此可见,胡塞尔所说的本质在某种意义上相当于殊相与共相的关系中的共相,个别与一般的关系中的一般。
我们已经谈到过胡塞尔区分三种存有者或三种(广义上的)事物。
它们是实在的存有者、观念的存有者、实有的(在内在的时间中存在的)存有者。
本质是观念的存有者。
但是按照胡塞尔存在三种不同的观念的存有者。
与这三种观念的存有者相对应,存在三种研究本质以及本质间的联系规律的科学。
现象学的含义意向与含义充实研究
![现象学的含义意向与含义充实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32879ee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18.png)
现象学的含义意向与含义充实研究现象学的含义意向与含义充实研究导言:现象学作为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旨在研究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现象及其背后的本质。
其研究方法和理论脉络为人们提供了理解和解读世界的新视角。
本文将探讨现象学的含义意向以及含义充实这一研究内容,旨在深入理解现象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论。
一、现象学的含义意向现象学前身可以追溯到德国哲学家康德,他对现象的研究有着重要影响。
然而,现象学的真正创始人被认为是法国哲学家胡塞尔。
胡塞尔强调,思维的目的是寻找现象背后的本质和意义。
因此,现象学的含义意向可以概括为追求真实的本质和思维的本质。
首先,现象学的含义意向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真实本质。
现象所展现的是事物的表象,而现象学的目的在于超越表象,揭示事物背后的真实本质。
例如,在审美学领域,现象学研究对美的感受和体验的本质,力图揭示美的本质是如何产生和感知的。
其次,现象学的含义意向体现在对思维的本质进行探究。
胡塞尔认为,思维是对现象进行理解和解释的基础。
因此,现象学的研究目标之一是揭示思维的本质和思维活动的规律。
这意味着现象学不仅研究事物的本质,还要从思维的角度来剖析现象。
总之,现象学的含义意向是对真实的本质和思维的本质进行研究。
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和解释,现象学试图揭示事物背后的内在本质和人类思维的本质。
二、含义充实的研究现象学的含义充实是指通过理论和实践,对现象的含义进行深入探索和丰富。
含义充实的研究方法和途径非常多样,以下将从现象学的不同领域进行阐述。
1. 对人类行为和经验的含义充实现象学通过研究人类的行为和经验,探索其中的内在含义和意义。
例如,现象学研究人们的情感经验,试图揭示情感背后的意义以及情感在个体及社会中的作用。
同时,现象学还关注人类行为背后的意图和目的,通过对人类行为的分析和解释,使其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类行为的含义。
2. 对语言和符号的含义充实语言和符号是人类交流和思维的重要工具,现象学通过对语言和符号的研究,丰富了它们的含义和运用。
现象学的定义和特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现象学的定义和特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456362c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3c.png)
现象学的定义和特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现象学的定义和特点这一主题下,我们首先需要概括介绍现象学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现象学是一种哲学方法,强调对现象的直接观察和描述,对事物本身的表象进行无偏见的描述和分析。
现象学要求研究者不受任何预设或理论框架的干扰,只专注于事物本身的表像和表现。
现象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哲学,由爱德华·胡塞尔和马丁·海德格尔等哲学家提出和发展。
现象学强调主观经验的重要性,认为人类的感知和认知活动是唯一的存在方式,并通过直觉和体验来捕捉事物的真实面貌。
在本文的后续部分,我们将探讨现象学的核心概念,包括意义,表现,和直觉等概念,以及现象学的方法论。
我们将深入解析现象学的定义和特点,并探讨它在当代哲学和认知科学领域的意义和影响。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现象学这一重要的哲学思潮。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现象学的定义和特点展开详细论述。
首先,通过介绍现象学的起源,我们将了解现象学在哲学思想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接着,我们将深入探讨现象学的核心概念,包括意识、表现和解释等关键概念,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现象学的基本思想。
最后,我们将分析现象学的方法论,探讨现象学在研究和探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论述,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现象学的定义和特点,进而深入思考现象学在当代的意义。
文章结构清晰,逻辑严谨,希望能够为读者带来启发和思考。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深入探讨现象学的定义和特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哲学思想流派。
通过对现象学的起源、核心概念和方法论进行解析,可以帮助读者建立起对现象学的整体认识,从而更深入地思考和探讨文本中所提到的现象学相关问题。
同时,通过总结现象学的定义和关键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把握现象学在哲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探讨现象学在当代社会中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总之,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不仅可以对现象学的定义和特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还可以深入思考现象学对我们认识世界和探索人类存在意义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为当代哲学研究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参考和启示。
现象学的基本观点
![现象学的基本观点](https://img.taocdn.com/s3/m/63cc6e22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c8.png)
现象学的基本观点
现象学不是一套内容固定的学说,而是一种通过“直接的认识”描述现象的研究方法。
它所说的现象既不是客观事物的表象,亦非客观存在的经验事实或马赫主义的“感觉材料”,而是一种不同于任何心理经验的“纯粹意识内的存有”。
其基本特点主要表现在方法论方面,即通过回到原始的意识现象,描述和分析观念的构成过程,以此获得有关观念的规定性的实在性的明证。
认为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廓清传统哲学中那些概念的真实意义,从而重新说明传统哲学中的问题,并深入开展各个领域的研究。
第一讲是现象学还原的康德之路。
首先以康德的方式提出为何进行认识批判问题。
通过对自然的思维态度和哲学的思维态度的区分,胡塞尔揭示了对认识进行自然的素朴反思存在的矛盾及其导致的消极后果,进而提出认识论或真正的认识批判的双重任务,以及认识批判作为认识现象学所独有的哲学方法,即现象学的方法。
第二讲是现象学还原的笛卡尔之路。
借助笛卡尔的怀疑方法,确立了认识批判的第一出发点,并通过对两种内在和超越的区分,分析了认识的超越问题。
第三讲初步确立了现象学的研究领域。
通过认识论的还原,排除一切超越之物,确立了现象学的地盘,即纯粹的现象——纯粹的我思,分析了纯粹的现象的客观有效性问题。
第四讲主要阐述意识的意向性和明证性问题。
现象学哲学及其心理学方法论的蕴涵
![现象学哲学及其心理学方法论的蕴涵](https://img.taocdn.com/s3/m/09da6ed880eb6294dd886cd6.png)
现象学哲学及其心理学方法论的蕴涵【摘要】本文阐述了现象学的基本含义,以及现象学与心理学的发展关联,探讨了现象学中心理学方法论的蕴涵,并对现象学方法论做了简要的评价。
【关键词】现象学;方法论;心理学一、现象学及其心理学方法论的蕴涵现象学是德国哲学家胡塞尔(edmundhusserl,1859-1938)创立的。
胡塞尔所说的现象不仅包括事物及其性质以及人对它们的直观感受,而且包括人自身的主观体验。
他还认为现象与本质不能分开,现象即是本质,本质不是隐藏在现象背后的东西,一个人在直观中就能立即把握呈现在感觉印象中的本质。
现象学哲学由胡塞尔创建,先后经历了胡塞尔及其追随者的现象学、海德格尔等人的存在主义现象学以及20世纪60年代以后与其它流派交融的综合发展时期三个阶段。
其基本主张是将现象作为研究的出发点,认为现象乃呈现在我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中的一切东西,现象即本质,而本质是被直观到的。
要把握现象学哲学研究方法,必须关注四个最基本的方面:悬置、现象学还原、意向性观念和想象变更。
现象学心理学研究方法是人本心理学家在现象学哲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心理学研究方法。
它保留了现象学哲学方法的基本要素,但在资料来源、还原的层次以及研究目的等方面实现了对后者的超越。
它体现出人本心理学家试图将心理学发展成为人文科学的努力。
1、以意识经验为研究对象胡塞尔主张以现象为现象学的对象。
他所谓的现象,实际上是人的意识经验。
受这一主张的影响,许多心理学家将个人的直接经验或意识确定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格式塔心理学主张心理学研究直接经验或“现象的经验”。
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也强调心理学要研究人的经验,包括人的价值、尊严、需要、动机等内容。
罗杰斯用现象场的概念表示个体经验,它既包括意识到的知觉,也包括意识不到的知觉,并认为正是这种主观的现实而不是自然的现实指导着人的行为。
他说,人是根据自身而并非现实的知觉来生活的,每个人都存在于以他为中心的一个不断变化的经验世界中。
什么是现象学
![什么是现象学](https://img.taocdn.com/s3/m/42574b99f5335a8103d22072.png)
什么是现象学什么是现象学?顾名思义就是以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问,这里关键是对“现象〞的理解。
现象学的口号是“回到事物本身〞。
“现象〞的本意就是显现出来的东西,“事物本身〞在传统哲学中一般理解为隐藏在现象背后或深处的本体或本质。
而现象学所理解的现象就是事物本身。
“显现〞不仅是对感官,而且也是对一时的显现,感官只能认识事物的外表或某一侧面,一是缺能认识事物本身或本质。
此外,意识的活动与事物的显现不再处于主客观的两极。
“显现〞本身已经是通过意识活动在意识之中的显现了,因此是意识的自我显现。
因此现象学就是对意识的研究,并且通过意识的自我显现解释事物本身。
不能用简单的主观或客观论来宰制现象学。
他有“万物皆备于我〞的极端主观唯心,也有“无物即无我〞的镜像主观唯心。
庞蒂说的好:现象学的收获莫过于把极端的主观主义和极端的客观注意在关于世界和合理性的概念中结合起来。
在中国,有人这样看现象学:1. 在中国哲学家,现象学几乎被视试金石。
凡自以为有哲学修养的人,必须就现象学知识做一个表态。
但凡能够对现象学说三道四的人,即使不说明他是有哲学修养的人,至少也说明他是开放的、新一代的哲学研究者。
2.究竟什么是现象学?你去问哲学界的人,人们会告诉你多种答案,比方:现象学由胡塞尔创立。
现象学的精神就是“面向事实本身〞〔也译为“面向事情本身〞、“面向实事本身〞、“面对事实本身〞、“面对事本身〞、“面对实事本身〞〕。
现象学的方法就是本质复原、本质直观……由此,究竟什么是现象学,还是没有答案。
3.现象学究竟是否由胡塞尔创立,看起来确定无疑,但在胡塞尔之前,早已经出现现象学的理论与实践。
这样看来,现象学是否由胡塞尔创立,也难说。
4.其实,所谓现象学,就是哲学。
现象学是哲学的别名。
既然现象学就是哲学,为何在哲学之外,另立新概念?原因在于:哲学这个词语虽然遗传下来,但哲学精神早已经被人丧失、遗忘、遗弃。
“现象学〞新概念抬头,不过是以新概念的名义对哲学精神的召唤和提示。
现象学的方法特征——关于现象学与人类学、心理学之间关系的思考
![现象学的方法特征——关于现象学与人类学、心理学之间关系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77283fb6f121dd36a32d8213.png)
以说 , 德是最 早 的哲学 人类 学 的倡 导者 , 的哲 学 就是 哲 学 人类 学 。我们 今 天 也 说 : 是 谁 ?这是 最 康 他 我
哲学 的 问题 。
理性批判》 在胡塞尔看来也并不纯粹 。因为康德所讨论 的纯粹理性 , , 说到底是人类理性。 如果人类 ① 不存 在 , 那么 关 于这个 理性 的认 知也 就没 有 效用 。真 理在 这里 是相 对 于人类 而 言 的 , 因此 是 相对 的而 非
绝对 的。胡塞 尔在 其 《 逻辑 研究 》 中所抵 御和 反 驳 的就 是 这 个 意义 上 的相 对 主义 和 人 类 ( ) 学 主义 。胡 塞尔 要探 讨 的是 纯粹意 识 的本质 , 一切 可 能意识 的本质 。无 论是 上帝 还是 天使 , 论是 地 球生 物还 是 是 无 外星 生物 , 论是魔 鬼 还是 女巫 , 无 只要 他们 有 意识 , 就必 定会 按 这种 意识 本质 来表象 、 判断 等等 。 就此 而言 , 胡塞 尔 不是哲 学 人类 学家 。就 像数 学家 和几 何 学家 不会 将 自己称作 人 类学 家 一样 , 柏拉
体地说 , 从现 象学与人类 学的 关系来说 明现 象学的先验还原方 法及其 必要性 ; 从现 象学与心理 学的关 系 来说 明本质还原 ( 本质直观、 念直观) 法及其 必要性 。如 果将 现 象学看作 某种 意义上 的心而上学 , 观 方 那 么它一方 面有 别于实证 心理 学 , 另一方 面也 有别于思辨心理 学和超 心理 学。 关键词 : 胡塞 尔; 象学; 现 心理 学; 人类学 ; 本质还 原 ; 而上 学 心
现象学
![现象学](https://img.taocdn.com/s3/m/9fb25fa2284ac850ad02427d.png)
现象学概述•胡塞尔开创的现象学以布伦塔诺的意向性理论和康德、笛卡尔哲学为主要思想渊源,他试图通过现象学方法来把哲学建立为一门严格的科学。
他的思想直接引起了一场现象学运动,形成一种以现象学方法为主要特征的广泛的哲学思潮,对整个现当代西方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章主要介绍胡塞尔的现象学以及它与存在主义的关系。
第一节现象学概况和胡塞尔的哲学活动•现象学是德国哲学家胡塞尔(Edmund Hussel,1859-1938)开创的一种广泛的哲学思潮。
它对整个当代西方哲学产生过重大影响。
广义的现象学包括舍勒、海德格尔、萨特、梅洛-庞蒂等人的哲学。
本章主要介绍胡塞尔的现象学。
现象学不是统一的学说,而是一场浪推浪的哲学运动。
•现象学与欧洲大陆思辨哲学传统关系比较密切,它对经验主义一般持否定态度,对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存在与意识的关系--比较关心,认为人的意识和实际的生活是比包括逻辑形式在内的语言形式更深的层次,非常重视意识分析和对生活世界的研究,认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以及人类历史的目的的问题是哲学探讨的永恒主题。
•胡塞尔生于当时属奥匈帝国的摩拉维亚,是犹太血统的德国人。
1876-1878年在莱比锡大学学习物理学、天文学和数学,接着去柏林继续学习,1881年在维也纳大学获数学博士学位。
1884-1886听过布伦塔诺心理学和哲学的讲座,并受其影响而决心献身哲学。
1887-1901任哈勒大学讲师。
后来应邀任哥廷根大学的副教授,1906年升正教授。
从1916-1928年退休止一直在弗莱堡大学任教。
主要著作有《算术哲学》()、《逻辑研究》(1900-1901)、《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1913)、《内在的时间意识的现象学的讲演》(1929)(1928)、《形式的和先验的逻辑》、《欧洲科学的危机和先验现象学》(1936)等。
•胡塞尔的哲学思想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心理主义阶段,以《算术哲学》为代表;2、作为“描述心理学”的现象学阶段,以《逻辑研究为代表》;3,先验唯心主义阶段,以《观念》I和《危机》为代表。
现象学
![现象学](https://img.taocdn.com/s3/m/7590b46ccaaedd3383c4d320.png)
• 如果按“无前提”的标准来衡量, 现象学还原并 没有达到真正的始源, 只达到了笛卡儿—康德哲学 传统认为不证自明的概念——自我意识。但是,“ 自我意识”是这一传统所设定的前提。如果真正 做到无前提, 那么需要悬置的不仅是自然态度所 认可的
客观存在, 而且应包括在历史中形成的理论、概 念,其结果是回到一个前科学时期, 不受任何理论、 传统、习惯的影响, 直接面对“ 生活经验”。
• 经过彻底的悬隔之后剩余的东西就是一个纯粹意 识的领域,这种纯粹意识具有意识活动与意识内 容的相关联系的意向性结构。在这里,纯粹自我 是作为意识活动的执行者而存在的,意识内容是 由意识活动构成的。
先验还原
• 先验还原的思路:首先肯定意识活动、意向性结 构、作为意识活动执行者的自我的自明性,然后 说明意识活动如何构成意识活动的对象。
• 本质还原要求把有关认识对象存在的信念放在括 号内存而不论,因为事物像我们显现的只是它们 是什么,并未显现它们的存在,我们可以设想它 们是由意识构造的。 • 本质还原把现实的或想象的个别对象当作例子, 并在自由想象的变更中把握多种多样的例子 的共相,即本质。
• 本质还原不要求把作为经验主体的人 的存在的信念悬臵起来,不探讨本质 如何存在的问题,也不探索认识的主 体和认识的对象的关系问题。要说明 本质的存在方式,本质与主体的关系, 以及本质还原方法的合理性,必须进 行先验还原。
和)的本源是先验的主体,世界是由先验主体构 造的。 • 先验还原就是指把那种有关世界是自在地、客观
地存在的观点还原为世界是相对于先验主体而存
在的观点。
先验还原
• 先验还原不仅要求把一切作为认识对象的东西的 存在的信念悬隔起来,而且要求把有关认识的主 体在世界中存在的信念悬隔起来,以彻底打破自 然态度。
浅析现象学方法及其意义
![浅析现象学方法及其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7fc50b85f01dc281e53af0f4.png)
浅析现象学方法及其意义现象学方法作为一种思维方法,它一方面继承了自从笛卡尔以来认为真理的标准就是“清楚和明白”的传统,另一方面又继承了康德哲学所追求的哲学作为一种科学的可能性条件,用康德的话来说就是“未来形而上学作为科学是何以可能”。
现象学独特的方法让我们看到了我们内心深处独特的意识世界,让我们加深了对自身的理解。
标签:悬置;本质还原;先验还原;意向性;科学现象学作为现代西方哲学一股重要的思潮在国内外学界已被广泛地重视,在国外研究主要有斯皮格尔柏格、斯图吕克等,其中斯皮格尔柏格的《现象学运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国内现象学的研究成果也颇多,诸如倪梁康译的《纯粹现象学和哲学的观念》、孙周兴译的《欧洲科学的危机和超越论现象学》以及张汝伦的《现象学方法的多重含义》等。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对于现象学方法历史渊源的考察与分析却很少,本文主要通过追溯现象学方法的历史渊源来阐述现象学方法的起源、内容和意义。
一、现象学方法的历史渊源自从胡塞尔开创现象学以来,现象学作为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潮就已经被广泛地关注。
然而现象学哲学家之间的思想也是迥异的,就连胡塞尔最器重的学生海德格尔也不同意胡塞尔晚期的思想,因此现象学不能说是一种流派,只能说是一种运动或者思潮。
现象学作为一股重要的哲学思潮来说最突出的特征究竟是什么,答案就是现象学的方法。
这正如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所说的那样“现象学意味的是一个方法概念,用来描述哲学研究的如何,而不是从事实的方面来描述哲学的研究对象究竟是什么。
”〔1〕现象学方法作为一种新的思维方法,它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
(一)现象学方法来源于古希腊的“逻各斯”精神古希腊哲学作为西方哲学的发源地,对整个西方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
现象学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的一次伟大变更,同样可以在古希腊哲学那里找到根源。
“理性”在古希腊是一个外延非常宽泛的名词,胡塞尔曾说:“理性的、必然的道路许可它起初只把握无限任务的一个方面,暂时不必去认识理论上完全无限的任务和存在总体。
论人本主义心理学方法论及其蕴涵
![论人本主义心理学方法论及其蕴涵](https://img.taocdn.com/s3/m/07d1af15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96.png)
论人本主义心理学方法论及其蕴涵
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于美国,以存在主义哲学为基础,以现象学为方法论.人本主义心理学方法论是人文科学的研究取向,是问题中心论的科学本质观,是整体主义的研究路线,以"道家的客观"弥补"科学的客观"的片面,从研究"物"的范式到研究"人"的范式,以层次整合的思维方式来研究不同于自然、物的人.人本主义心理学方法论的贡献在于提出以人的特*去构建心理学的方法论,使心理学对方法论的思考由原来的对心理、行为的研究,转向为如何将人真正当作人来研究,从而使心理学方法论的建构回到了合理的出发点.它的局限在于对"人"的理解上的局限,使人本心理学家所倡导的心理学整合根基不牢,范围狭窄、成就有限.。
现象学研究方法概览
![现象学研究方法概览](https://img.taocdn.com/s3/m/8dc8738c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b8.png)
现象学研究方法概览现象学研究方法概览1. 引言现象学是一种哲学方法,旨在深入探究和理解我们对世界的感知和经验。
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它可以应用于各种学科领域,包括心理学、社会学、文化研究以及自然科学等。
本文将对现象学研究方法进行概览,介绍其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领域。
2. 现象学的基本原理现象学起源于德国哲学家爱德蒙·胡塞尔(Edmund Husserl)的思想,强调“回归事物自身”的原则。
即,研究者应该摒弃任何预设和假设,纯粹地观察和描述对象的现象特征。
通过这种纯粹的观察,研究者可以揭示对象的本质和内在意义。
3. 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在现象学研究中,研究者通常采用直接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对象的各个维度和方面,尽可能地还原对象的真实面貌。
研究者还会关注观察者的角色和影响,以确保研究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4. 现象学的应用领域现象学方法在不同领域的研究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心理学领域,现象学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探究人类意识和认知的本质。
在社会学和文化研究中,现象学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人类行为和经验。
在自然科学领域,现象学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观察和描述自然现象,揭示其背后的规律和意义。
5. 现象学的优点和局限性现象学方法的优点在于它强调对事物的直接观察和描写,可以提供真实和细致的描述。
现象学方法也有一些局限性,比如主观性和相对性较高,容易受到研究者的主观意识和观察角度的影响。
现象学方法在某些复杂和抽象的主题上可能面临困难,需要与其他研究方法相结合来获得更全面的理解。
6. 总结与展望现象学研究方法通过直接观察和描写的方式,帮助研究者深入理解和揭示对象的本质和意义。
它在心理学、社会学、文化研究以及自然科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现象学方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究现象学方法与其他研究方法的结合,以拓展其应用领域和提升研究的质量。
论现象学与西方心理学的关系
![论现象学与西方心理学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4a154ad66137ee06eff9182f.png)
一
、
心 理 学 中 的 现 象 学 方 法 论 涵 义
而 不 受 逻 辑思 维 干扰 , 是 一 种 本 质 的 直 观 。如 实 描 述 是 现 象
学 方 法 的一 个 显 著 特 点 ,它 规 定 我 们 应 不 受 任 何 前 提 、 成
2 0世 纪 初 期 , 现象学 作为一 种哲学 思潮诞生 , 是 其 创 始 人 胡 塞 尔 在 继 康 德 和 斯 顿 夫 之 后 创 立 的 以 先 验 自我 意 识 为 中心 的 现 象学 . 又称为“ 先 验 现 象 学 ”. 它 要 求 人 们 应 该 以
f 一 1把 直 接 经 验 作 为 研 究 对 象
和分析 , 而 是 可 以被 主 体 直 观 、 整体 地描述 的 . 绝 不 是 若 干
部 分 的 机 械结 合 , 而 是 整 体 大 于 部 分 之 和 。格 式 塔 心 理 学 和 人 本 主 义 心 理 学 都 受 此 观 点 影 响 。格 式 塔 心 理 学 是 一 种 整 体心理学 , 而且 “ 格式塔” 一词 本 身 就 具 有 整 体 的 涵 义 . 它 是 在反对 “ 元 素主义” 理 论 中形 成 和 发 展 起 来 的 。 将 本 质 的 观 察 化 作 自然 的 观 察 , 以整体观与原子观相抗衡 : 人 本 主 义 心
( 二 )如 实 描 述 意 识 经 验
理 学 同 样 坚 持 从 动 态 的 整 体 观 点 出 发 去 研 究 人 的 心 理 现
象 。
( 四 )坚 持 以 问 题 为 中 心 原 则
实 证 主 义 认 为 研 究 对 象 应 是 可 观 察 和可 证 实 的 .因 此
将 许 多 难 以 实 证 的 问 题 排 斥 在 外 .体 现 了 明 显 的 方 法 中 心 论 的原 则 。而 作 为 反 对 实 证 主 义 而 出现 的 现 象 学 方 法 论 在 1 6 )
现象心理学
![现象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4e71a41a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04.png)
现象心理学
现象心理学(Phenomenology Psychology)是一门研究人类现
象和经验的心理学分支。
它强调对于人类思维、感知、情感和意识体验的直接观察和理解。
现象心理学的核心概念是现象学,它由法国哲学家埃德蒙·胡
塞尔(Edmund Husserl)在20世纪初发展而来。
胡塞尔认为,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不应仅仅通过科学方法和理论来解释,而是应该通过直接的观察和描述来理解人类的主观经验。
现象心理学通过研究个体的主观体验、意识流和感知过程,试图理解人类是如何构建和理解自己的经验世界。
研究者通过对个体的访谈、自述和观察来探索他们的内在体验和意义。
现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质性研究、文本分析和主题分析等。
研究者通过对个体的言语和行为进行分析,揭示出其中的意义和主题。
现象心理学对于理解人类的主观体验和意义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帮助心理学家更深入地理解个体的思维和感知过程,并从中发现更多关于人类心理活动的规律和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现象学、心理学方法论及其蕴涵(一)
摘要:现象学作为西方心理学两大主要方法论之一,对西方心理学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本文剖析了现象学心理学方法论及其主张,归纳了现象学心理学方法论的蕴涵,并作了简要的评论。
关键词:现象学,心理学,方法论,蕴涵。
纵观西方心理学产生及其发展的一百多年历史,占统治地位的方法论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实证主义,另一个是现象学。
现象学是德国哲学家胡塞尔(EdmundHusserl)开创的一种的哲学思潮,是实证主义的对立面,主张将现象作为现象学研究的出发点。
其发展先后经历了胡塞尔及其追随者的现象学,海德格尔等人的存在主义现象学以及20世纪60年代以后与其它哲学流派交融的综合发展时期三个阶段。
现象学的影响从意动心理学到现代认知心理学,持续了一个世纪。
在创立之初,胡塞尔就站在意动心理学的立场批评冯特的经验心理学,50年代,传入美国的现象学构成了人本心理学的方法论。
现象学影响着心理学的各个领域,如知觉、人格、心理治疗和社会心理。
如格式塔心理学运用现象学方法,强调知觉的能动性和有生机性。
1、现象学心理学方法论
1.1以意识经验为研究对象
胡塞尔主张以现象为现象学的对象。
他所谓的现象,实际上是人的意识经验。
受这一主张的影响,许多心理学家将个人的直接经验或意识确定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格式塔心理学主张心理学研究直接经验或"现象的经验"。
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也强调心理学要研究人的经验,包括人的价值、尊严、需要、动机等内容。
罗杰斯用现象场的概念表示个体经验,它既包括意识到的知觉,也包括意识不到的知觉,并认为正是这种主观的现实而不是自然的现实指导着人的行为。
他说,人是根据自身而并非现实的知觉来生活的,每个人都存在于以他为中心的一个不断变化的经验世界中。
正是由于罗杰斯强调个体经验的独一无二性,我们称他为现象学家。
1.2问题中心论
实证主义把自然科学的观察、实验客观的方法作为研究中心,也就是方法中心论。
他们认为"科学的本质在于它的仪器、技术、程序、设备以及方法,而并非它的疑难、问题、功能或目的。
"它强调问题必须适合于方法,不适合于方法的问题便遭排斥。
这种方法中心论限制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使它局限在某一方法或技术所能允许的范围内。
现象学主张把人的主体性问题作为研究的中心,人的主体性问题虽然不符合科学的客观性原则,我们不能因此而拒绝它。
心理学家接受了胡塞尔的这一观点,使它成为问题中心论的原则。
正确的做法是:以问题为中心,方法顺应问题,根据问题选择方法。
现象学的主体性中心为心理学的方法中心奠定了理论基础。
1.3非还原论
还原论的还原是将较高层次事物的性质看成较低层次的组分、性质机械累加的结果,将整体的性质和规律归结为低层次组分的性质和规律。
而现象学的还原主张本质的还原、现象的还原。
它的还原是排除一切先入为主的假设和成见,直接把握事物的本质。
受现象学方法论影响的心理学家认为还原无助于理解人性,相反还扼制人性,使心理学陷入危机。
因此他们提倡在心理水平上研究心理,在行为层次上研究行为。
而不是将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还原到较低级的层次上。
格式塔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就特别提倡独立地研究心理现象,即通过对心理现象本身如实、全面的描述,从而发现现象本身的结构和关系。
1.4遵循如实描述的原则
现象学方法强调对经验如实地、不加任何修饰地描述。
在此基础上通过现象还原,发现意识经验的先验结构,达到本质直观。
这一主张受到心理学家的欢迎。
屈尔佩说,"科学是经验
的,观察是它的方法。
如果你需要知道思想,那么就让人们去思维,并让他们描述他们的思维吧。
"格式塔心理学家主张先如实描述经验,然后解释经验,所以,它的内省法不排斥对象的意义和价值,是对经验的如实描述;其次是一种直接的、对即刻的当前经验的如实描述,不诉诸任何前提;最后,内省的经验首先是一个整体。
人本主义心理学也强调对个体经验的如实描述。
马斯洛的高峰体验理论就是对高峰体验如实描述的产物。
1.5坚持先质后量原则
现象学重视对本质的研究,质的把握先于量的统计,通过对质的观察,以文字来描述现象的意义。
由此引发了心理学家对质的研究。
格式塔心理学家强调质的分析,注重把质的经验变成量的数据。
既然直接经验是研究对象,那么重要的事情是抓住统摄经验的有意义的结构。
试验的目的不过是促使这一结果再现和典型表现。
马斯洛也强调先把握本质,在一步步趋向量的证实。
这样做可以更好地贯彻问题原则,更完整地把握人类心理规律,避免由于现有科学方法的缺陷而束缚自己的手脚,不断大胆探索新的领域,并且有利于创立一种同现代心理学性质更为协调一致的逻辑数学体系。
2、现象学心理学方法论蕴含
2.1直觉主义
胡塞尔认为直觉分为两类:第一类所把握的事物是经验的、个别的事物,他们是占有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处在一定的因果关系范畴内,是经验的、感性的、低级的直觉。
另一类直觉所把握的事物是概念的、抽象的,如本质、观念、表象等,他们不占空间和时间,也没有明显的因果制约特点。
是自我意识的内省活动,是一种本质的洞察。
胡塞尔认为科学思维不仅对经验事物的研究,还包括对经验事物的直觉和观念事物的直觉。
现象学是直觉的哲学,直觉就是简单地面向意识所呈现的事物,不受任何前提和逻辑、成见和假设的干扰,即"面向事物本身"。
对于心理学家来说,知觉、注意、认知、记忆、想像等都是直觉的不同表现形式。
直觉就是面向事物本身,没有任何非理性的色彩。
现象学的直觉类似于心理学的内省。
胡塞尔把直觉作为获得知识的可靠方法,为心理学家使用内省法找到了一种依据,内省法从此具有了合法性。
胡塞尔的直觉主义是认识论的直觉主义,还没发展到人性的直觉主义。
2.2整体主义
现象学主张对完整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进行分析。
胡塞尔认为现象本身是一股意识流(詹姆士的思想--意识不是一些割裂的片断,而是整体的经验,一种川流不息的状态),是能被主体直观描述的,绝非感性观察的各种属性的结合,这是现象学的整体观。
整体观的体现有对象问题(现象即本质)和方法(本质即直观:本质的还原先于量的把握)。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经验是整体性质的,即格式塔。
这种格式塔所具有的性质就存在于整体之中,整体不是各种元素的总和,它先于元素,决定着元素的性质。
了解心理现象的最恰当的途径就是通过整体描述。
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心理的如实描述就是它的主要方法。
另外,由于对现象采取整体把握,强调揭示事物的先验本质的目的,采取本质的还原与先验的还原方法,暗含对质的把握的重要性。
许多心理学家因此重视质的研究,走从质到量的道路。
2.3主观范式
与实证主义相比,由于现象学的研究对象发生了变化,导致其研究方法也相应改变。
实证主义对心理学的研究采取的是客观性和定量化的研究,这种研究多是在实验中进行的。
但现象学面对直接的经验,它采用的是主观意识经验的整体体验和描述,设定意识主体与经验对象的意向性关系。
然后再还原,寻求心理现象的本质。
这种研究方法会带来极强的模糊性和不可操作性。
特别是在对个案分析时,心理学家个人的主观因素对研究结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现象学研究的主观性,并不排斥现象学研究也采用实验,但它与经典实验是不同的。
3、简短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