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粥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2课《腊八粥》第一课时(课件)六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五四制)

第2课《腊八粥》第一课时(课件)六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五四制)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爱粥 写腊八粥深受人们的喜爱。
第二部分(第2~17自然段):等粥 详写 写八儿等待腊八粥煮好的过程。
第三部分(第18~19自然段):喝粥 略写 写八儿如愿喝到了腊八粥。
研读课文
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作者是如 何写出腊八粥深受人们喜爱的?勾画相关 语句,进行批注。
排比
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盛。在宫中,统治 者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 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 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现在,每逢腊八节,家家 户户一般会团聚在一起食用腊八粥。
走近作者
沈从文(1902—1988)
生平介绍:原名沈岳焕,字崇文,湖南凤凰县 人,现代著名作家。
材料 做法 味道 外观
抓住美食的 特点,表达出 对这一美食的 喜爱之情。
写作小贴士
可以写制作食物的材料, 可以写食物的颜色、味道, 也可以写食物受人们的欢迎,来体现它的美味。
馄饨
提起馄饨,有谁不立马咽口水呢?瞧,那些可爱 的小馄饨在滚开的水里上下翻腾,我们透过薄薄的 皮可以看到里边的肉馅,从腾腾的热气里可以闻到 浓浓的肉香……光是这样看着就令人赏心悦目,光 是这样闻着已经感受到它的美味,何况是大口大口 地吃到嘴里呢?
下节课再见!
沸腾: 液体达到一定温度时急剧转化为 气体,产生大量气泡。
造句:我们千万不能触碰沸腾的水。
搅和: 搅拌调和。
造句:他将球搅和了一下,然后 抽出了一个素色球。
学习任务三
朗读课文,学习“爱粥”
整体感知
本文围绕“腊八粥”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课文围绕“腊八粥”主要写了腊八那天 八儿“等粥”、“喝粥”这两件事情。
吃粥时的动作

《腊八粥》完美版PPT课件

《腊八粥》完美版PPT课件

心理描写
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刻画人物的形象和性格 特征,如母亲熬粥时的熟练动作、父亲品尝粥 时的满意表情等。
环境烘托
通过对家庭环境的描绘,营造出温馨和谐的氛 围,衬托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活动。
04
腊八粥文化内涵解读
腊八粥起源和历史发展
起源
腊八粥起源于中国的农历腊月初八, 是佛教节日“腊八节”的重要食品, 后来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
05
跨学科拓展:民俗学、社会学等视 角
民俗学视角下《腊八粥》解读
腊八粥的起源与传承
01
探讨腊八粥的历史渊源,以及在不同地域和民族中的传承与变
异。
腊八粥与节令文化
02
分析腊八粥在中国传统节日——腊八节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
与其他节令食品的关联。
腊八粥的民俗象征意义
03
阐述腊八粥在民俗信仰、祭祀仪式等方面的象征意义,如祈求
《腊八粥》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它传达了什么样的情 感和价值观?
2 问题2
文章中描述了哪些人物?他们各自的特点和性格是什么?
3 问题3
腊八粥在文章中具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它代表了什么?
4 问题4
文章中的哪些情节或细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分享个人阅读心得体会
1 2 3
心得1
通过阅读《腊八粥》,我更加了解了传统文化的 内涵和价值,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 识。
《腊八粥》完美版PPT课件
目录
•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人物形象塑造及其特点 • 腊八粥文化内涵解读 • 跨学科拓展:民俗学、社会学等视角 • 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
01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
沈从文生平与成就

《腊八粥》优课件

《腊八粥》优课件

2腊八粥
第一课时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腊八粥
读一读,写一写
腊là(腊月) 粥zhōu(喝粥) 腻nì(细腻) 咽yàn(咽下) 匙chí(汤匙) 搅jiǎo(搅和) 稠chóu(浓稠) 肿zhǒng(肿胀)熬áo(熬粥) 褐hè(褐色) 缸gāng(水缸) 脏zāng(脏乱)
语文2腊六八年粥级 下册
2 腊八粥
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2腊八粥
作家简介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1902 -1988), 字崇文,湖南凤凰人,中国著名作家、历史 文物研究者。他主张“美在生命”,中篇小 说《边城》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产生 了很大的影响。
沈从文的语言格调古朴,具有浓郁的地 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
谢谢观看
2腊八粥
感受美好自然,培养语文素养!
GAN SHOU MEI HAO ZI RAN PEI YANG YU WEN SU YANG
2腊八粥
天每 开个
放孩
;子
有的
的花
孩期
感受美好自然,培养语文素养!
子不 是一
菊样
GAN SHOU MEI HAO ZI RAN PEI YANG YU WEN SU YANG
2腊八粥
第一课时
搅和:混合;掺杂。 糊涂:人头脑不清楚或不明事理。也指 事物混乱不清。
2腊八粥
1. 默读课文,思考问题:围绕“腊八粥”这一线索, 作家沈从文为我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主要写了 哪两件事情,能否用小标题概括出故事情节?
2.交流讨论:文章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 略?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2腊八粥课件(共14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2腊八粥课件(共14张PPT)

2 腊八粥
大家是如何概括出这件事的呢?
对于写事的文章,可以从文章的六要素 进行概括。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以紧扣文中的 主要人物“妈妈”和“八儿”,并结合课题 来概括,这样降低了难度,概括效果会更好。
2 腊八粥
深入文本,层层剖析
作者是如何写出腊八粥的美味的?自 由读课文,思考问题并画出文中描写腊八 粥的句子。
这让小小的八儿想吃三碗半的粥, 在他的猜想中又是什么样的呢?
男生齐读第13自然段,大家思考: 八儿想象中的粥是什么样子的?
பைடு நூலகம்
看粥 2 腊八粥
读第14自然段,思考:当妈妈把八儿 抱起来,八儿终于看到了让他垂涎三尺的 腊八粥,课文中用了一个怎样的词语来表 现八儿此时的心理? 惊异
妈妈煮的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请 女生齐读第15自然段,画出相关词语。
2 腊八粥
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情, 说说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 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 腊八粥
拓展阅读
吃了一枚大枣的八儿,总算暂时堵住了小 馋嘴巴,请同学们再通读课文,谈谈自己 读了《腊八粥》之后的感受。
你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给大家读一读, 课下可以抄在你的积累本上。
名家阅读:课后阅读冰心的《腊八粥》。
2 腊八粥
2 腊八粥
2 腊八粥
初读课文,交流预习
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 音,读通句子。
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中作者环绕腊 八粥讲了一件什么事?
2 腊八粥
预习概括
这篇课文环绕腊八粥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讲述了腊八那天八儿等不及要吃 粥的嘴馋、对粥的猜想以及看到粥的惊奇, 写出了一家人的其乐融融,表现出作者对 普通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对亲情的爱恋。

部编版语文《腊八粥》课件(共14张PPT)

部编版语文《腊八粥》课件(共14张PPT)
其乐融融。 教学难点:
感受八儿的心理变化,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 分的。
课时目标
1.会写“腊、粥”等13个字,正确读写“腊 八粥、感觉”等18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农历十二月(腊月)初八, 是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 这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 腊八粥的习俗。先秦起,腊 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 灵,祈求丰收和吉祥。
你认为整个小故事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能否 用小标题概括故事情节? 第一部分(第1 自然段):熬腊八粥; 第二部分(第 2~18 自然段):等腊八粥;
第三部分(第 19 自然段):吃腊八粥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 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 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 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 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 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又称“佛成道节”。
认识作者
这篇课文是沈从文先生早年的小说《腊八粥》 的前一部分。
沈从文(1902--1988) “乡土文学之父”
中国著名作家,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他的文学 作品中有许多对于苗族风情的描述。
沈从文是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14岁时,他投身行 伍,浪迹湘川黔交界地区。1924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 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散文集《湘行 散记》。
教学目标
1.会写“腊、粥”等12个字,正确读写“腊八粥、感 觉”等18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阅读,了解本文的表达顺序,分清课文详写、 略写的内容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八儿 一家的其乐融融。
教学重点: 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八儿 一家的

腊八粥课件.ppt

腊八粥课件.ppt
2.说一说,应该怎样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我们的亲情变得更加温 暖?
作业:口头熟读课文。 书面:写有关我国其它传统节 日的文章。
谢谢观看!

第十三课 腊八粥
学习提示
腊八粥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农历12月8日这一 天,家家要做腊八粥、喝腊八粥。传说喝了腊八粥, 就可以得到神灵的保佑;每当过腊八时,人们都要怀 念逝去的亲人;腊八节让我们懂得亲情、理解亲情、 珍惜亲情。
学习本课,感悟中国传统文化——腊八粥。
课前准备
1.自主阅读。通过查阅词典、小组讨论等方式,学习 字词,理解课文。
2.了解腊八粥的习俗。
课文层次
第1~3自然段: 母亲为了纪念外婆,年年煮腊八粥给儿女们吃。
第4自然段: 为了纪念母亲,我年年给孩子们煮腊八粥吃。
第5~7自然段: 我的外孙为了纪念周总理,也在煮腊八粥。
内容总结
1. 文章结构。 “我”的母亲为了纪念冰心的外婆,年年煮腊八粥给
儿女吃。——“我”为了纪念母亲,年年给孩子们煮腊八 粥吃——“我”的第三代孩子为了纪念周总理,也在煮腊 八粥。
如: (1)妈妈做的抓饭,闻起来非常香。 (2)很多事情说起来容易,可是做起来却很难。
句型学习(可……啦)
妈妈说这腊八粥可好吃啦。
“可……啦”,“可”是副词。表示强调语气,用于感叹 句。
如 (1)姐姐写的汉字可漂亮啦。
(2)王老师读课文的声音可好听啦。
自由讨论
1.谈一谈你对亲情的认识;我们应该如何珍惜亲情。
“从……起,……”,“从”是介词。指时间。常跟“起”、 “到”、“往”、“向”等搭配使用。 如: (1)从我懂事起,我就经常帮助爸爸、妈妈干家务活。
(2)从放假那天起,我每天帮助妹妹辅导功课。

腊八粥ppt课件七彩课堂

腊八粥ppt课件七彩课堂
02
结合互动环节,如让学生亲手制 作腊八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体 验和认知。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兴趣培养
通过七彩课堂的形式,激发学生对腊 八粥及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的 文化自信心。
通过了解腊八粥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 涵,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的传承与 创新问题。
05
互动环节:制作腊八粥体验活 动
Chapter
现场制作演示及指导
展示腊八粥的传统制作工具和材料,让学生了解腊八粥 的起源和历史文化背景。
现场演示腊八粥的制作过程,包括选材、浸泡、熬煮等 步骤,让学生直观感受制作过程中的细节和技巧。
针对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指 导和解答,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制作任务。
学生动手实践制作腊八粥

佛教文化影响
随着佛教的传入,腊八粥逐渐与佛 教文化相结合,成为腊八节的重要 食品,寓意着祈福、消灾和感恩。
历史传承与发展
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和发展,腊八粥 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民间美食,不 仅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还承载着 深厚的文化内涵。
地域特色与民俗风情
01
02
03
北方地区
以大米、小米、红枣、莲 子等为主要原料,口感香 甜,寓意着五谷丰登、家 庭和睦。
01 02 03 04
拓展活动范围
将腊八节活动推广至更多学校和 社区,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这一 传统节日。
提升活动品质
注重活动的细节和品质提升,为 参与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活动体验 。
THANKS
感谢观看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每组4-6人 ,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制 作过程中。
学生按照指导步骤,依次完成 选材、浸泡、熬煮等制作环节 ,亲手制作出美味的腊八粥。

美术教学PPT 《腊八粥》教材课件

美术教学PPT 《腊八粥》教材课件
腊八粥
农历十二月初八
过了腊八就是年
八腊
CONTENTS

适合年龄:6—7

教具准备:镜面纸,水粉颜料,

PVC彩色片,水彩笔
八腊
CONTENTS
(1)知识点

A、重点:了解腊八节的文化,观察腊八粥的特点。
B、难点:小朋友们学会水粉的表现方式,并且学习

圆形构图,背景的线条装饰。
(2)技法

A、圆形构图。
改善胃肠道功能,排毒解毒。
花生
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其油脂不易在体内储存,可以改善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莲子,具有益肾涩清, 养心安神的作用,莲子心具有祛火的功效,尤其适合工作压力大的人食用。
大枣
具有补充气血的作用,同时在做腊八粥时大枣中含的糖可以为腊八粥改善口感,喝起来甜甜糯糯的。桂圆也是 一样的道理,可以改善八宝粥的口感,另外桂圆还含有维生素K,具有抗凝血的作用。
B、背景使用单色线条装饰花纹。

思维互动
腊 腊八节传说
朱元璋把腊月初八定为腊八节
腊八节是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起源于元末明初,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 在牢监里受苦时,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 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 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 美美地享受了一顿。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为了纪念 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他于是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 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信 迷 信 , 害 怕 鬼 神
专 门 出 来 惊 吓 孩 子
的 颛 顼 氏 , 三 个 儿
风 俗

《腊八粥》课件(共43张PPT)

《腊八粥》课件(共43张PPT)

文中对腊八粥有多处形象的描绘,找出 相应的语句,试着从词语选择、修辞运 用等方面进行品味?
腊八粥熬煮的过程是漫长的,在这一过程中, 各种食材相互融合,粥会越来越粘稠,越来 越香甜可口。作者在讲述腊八粥变化时,多 次描写锅内的“叹气声”,使得腊八粥有了 生命力,这样的拟人化写法也恰到好处地写 出了腊八粥熬制过程中逐渐粘稠、咕嘟冒泡 的样子,极具画面感。如:
我的咽(yān)喉发炎了,不能咽(yàn) 下这些食物。
他放下汤匙(chí)拿起钥匙(shi)就走出 家门。
我会读
腊八粥 搅和 要不然 粉碎 浪漫
感觉 资格 猜想 总之 奈何
沸腾 可靠 肿胀 染缸
何况 罢了 惊异 解释
轻声字
唾沫 搅和 嘟huo] [dū nanɡ] [nú nu]
八儿迫不及待
动作描写
②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那一 大锅正在叹气的粥,碗盏都已预备整齐, 摆到灶边好久了……
侧面描写
八儿娇憨可掬 迫不及待
③“妈妈,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说一说: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语言描写 “要到什么时候才 能 喝 粥 ? ”
妈,妈,要到什么 时候才……
要到夜里!
④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 ⑤“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八儿为什么会感到 惊异?
妈妈煮的粥 到底是什么 样子的呢?
栗子已变得粉碎√ 饭豆煮得肿胀√
花生仁儿脱了 他的红外套√
锅巴,正是围了 锅边成一圈儿√
粥的颜色是深褐
没想到!!

吃粥
靠着 斜立着
动作描写
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
比喻
半碗陈腊肉,八儿的爹同 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
侧面描写

《腊八粥》PPT课件

《腊八粥》PPT课件
以糯米、红枣、核桃、莲子等为主 要材料,口感香甜。
其他地区特色腊八粥
云南腊八粥
以糯米、紫米、红豆、花生等为主要材料,具有独特的民族风味 。
四川腊八粥
以糯米、黄豆、花生、红枣等为主要材料,口感丰富多样。
湖南腊八粥
以糯米、红豆、薏米、莲子等为主要材料,具有独特的辣味和香 味。
06
现代创新与传统传承:新式腊 八粥探索
山西腊八粥
以小米、黄豆、红豆、红 枣等为主要材料,具有浓 郁的地方特色。
东北腊八粥
以大米、小米、黄豆、红 豆、红枣等为主要材料, 口感丰富。
南方地区特色腊八粥
广东腊八粥
以糯米、花生、莲子、红枣等为 主要材料,口感细腻。
福建腊八粥
以糯米、红豆、薏米、花生等为主 要材料,具有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 值。
江苏腊八粥
继续用小火熬煮,直到所有食材都软烂熟透,粥 的质地变得绵滑。
6. 出锅享用
将煮好的腊八粥盛入碗中,稍微晾凉后即可享用。
03
腊八粥的营养价值与功效
营养价值分析
丰富的食材种类
腊八粥采用多种食材熬制,包括谷类 、豆类、坚果、干果等,富含多种营 养物质。
高质量的蛋白质
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腊八粥中的食材含有多种维生素(如 维生素B群、维生素E等)和矿物质( 如钙、铁、锌等),有助于维持人体 正常生理功能。
01
介绍腊八节的起源、历史发展以及与农历腊月的关联。
腊八节的主要习俗
02
阐述腊八节的主要习俗,如熬制腊八粥、祭祀祖先、祈求丰收
等。
腊八节的地域差异
03
探讨不同地区腊八节习俗的差异和特点,展示民俗文化的多样
性。
腊八粥在民俗中的地位

2《腊八粥》课件(共24张PPT)(2024年)

2《腊八粥》课件(共24张PPT)(2024年)

关于腊八粥有许多有趣的传说和故事,上 网查一查,和同学们分享。
读一读 分角色朗读八儿和妈妈的对话,体会八 儿急切的心情。
4 5
6 7
盼粥 自由朗读课文第9—12自然段,关注八儿
的语言,思考:八儿这么说的目的是什么?
9
10 11
狡黠、天真
自己想多吃, 又不忘表示自己 “善解人意”。
“是呀!孥孥①说得对。” ①孥孥:指小孩子,这里是妈妈对八儿的昵称。
运用语言描写,表现了妈妈对八儿的宠爱,刻画了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 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儿吃来总已是面面的了! 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 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
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 饭豆煮得肿胀,那也是往常熬粥时常见的事。 花生仁儿脱了他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 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儿。 拟人
腊八粥
课前导入
“过了腊八就是年。”在腊八(农历十二月初八) 这一天,人们不但可以吃到色如翡翠的腊八蒜,更能 喝上香甜诱人的腊八粥。今天我们就跟随八儿的脚步, 感受腊八粥带给人们的兴奋和香甜。
腊八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俗话常说过了腊 八就是年,腊八是过年的前奏曲。如今的腊八节,依然 是我国民间保存比较完好的一个传统节日,在各地都还 比较流行,也保留了不少传统的过节习俗,比较流行的 有这么5个。
思考:
课文写八儿等粥、吃粥的过程,想要为 我们展现什么?
腊八粥的美味诱人
“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罢,赤饭豆会煮得浑身透肿 了吧,花生仁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 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 会起锅巴……”
运用心理描写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了一个对新事 物好奇而充满想象,天真可爱的孩子形象。

《腊八粥》完美版PPT课件

《腊八粥》完美版PPT课件

和谐与团圆
腊八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 ,熬制和分享腊八粥体现 了家庭和谐、团结互助的 精神。
祈福与祝愿
人们在腊八节喝腊八粥, 寓意着祈福消灾、迎接祥 瑞,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 向往和祝愿。
02
腊八粥的食材与制作
主要食材介绍
糯米
腊八粥的主要原料,富含B族维生素,能温暖 脾胃,补益中气。
红豆
富含蛋白质、铁质,有利尿、消肿、补血之功 效。
西南地区
以四川、云南为代表的西南地区,腊 八粥独具特色,常加入辣椒、花椒等 调料,口味麻辣鲜香。
南方地区
以江浙沪为代表的南方地区,腊八粥 口味偏咸,常用材料有粳米、糯米、 花生、黄豆等,还会加入一些肉类或 海鲜。
节日象征意义
01
02
03
丰收与感恩
腊八粥作为岁末年初的重 要食品,象征着丰收和感 恩,人们以此来感谢大自 然的馈赠和祖先的庇佑。
美滋味。
甜润为主
南方腊八粥以甜口为主,多放糖 或蜂蜜调味,口感清甜滋润。
不同民族间的差异
汉族
藏族
汉族的腊八粥以五谷杂粮为主,搭配各种 豆类、坚果和干果,寓意丰收和吉祥。
藏族的腊八粥称为“古突”,是用牦牛肉 、羊肉、青稞等食材熬制而成,具有浓郁 的民族特色。
回族
苗族
回族的腊八粥以豆类为主,不放猪肉等禁 忌食材,同时加入红枣、葡萄干等甜味食 材。
口感浓厚
经过长时间的熬煮,豆类 煮烂,粥体浓稠,口感香 滑。
甜咸皆可
北方腊八粥既有甜口也有 咸口,甜口多放红枣、桂 圆等甜味食材,咸口则加 入肉类或蔬菜。
南方腊八粥的风格
精致细腻
南方腊八粥注重食材的精细搭配 和口感的细腻,多使用糯米、莲

腊八粥-ppt课件

腊八粥-ppt课件
——《燕京岁时记·腊八粥》
【学习目标】
1.阅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叙述特点。感知人物的对话描写。 2.会写“腊、粥”等13个生字,理解“腊八粥、感觉”等词语。
【学习重点】
朗读指导,理清结构,了解主要内容。掌握词语,积累运用。
【学习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画面,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读准字音 注意字形
动作描写 说明八儿期待已久
看粥
自主学习
自由读第14—17自然段,八儿看到粥后 有什么反应呢?八儿看到的粥是什么样子的? 八儿看到的粥和他想象的粥有什么不一样?
兴奋 14
15
合作探究
拟人 符合猜想
出乎意料
话题导入 新课初知
初读课文 梳理脉络
◇小组交流:课文围绕腊八粥写了哪些事。 这两部分内容哪部分详细,哪部分简略?
课后习题 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八儿的馋样儿。
参考答案:在朗读描写八儿的语言、动作、神态的 语句时,要边读边想象八儿的几种馋样儿——喜得 快要发疯的样子,因喝不到粥而急红眼、要哭的样 子。要抓住文中的对话,联系生活经验,揣摩人物 心理。比如,喊妈妈的时候,八儿是两声连叫, “妈,妈……”,可以推想八儿娇憨的情态和急切 的心情。
资料袋
农历十二月(腊月)初八,古代称这一 天为“腊日”,俗称“腊八节”。民间在这 一天有喝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是一种 在腊八节食用的用多种食材熬制的粥,也叫 “七宝粥”。
“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 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 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 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等粥(2-17自然段) 详写
喝粥(18-19自然段) 略写

(完整版)《腊八粥》PPT课件

(完整版)《腊八粥》PPT课件

他们彼此对看了一下,低下头去,一个孩子轻
轻地说:“妈妈和姨妈说,您母亲为了纪念她的母 亲,就每年煮腊八粥,您为了纪念您的母亲,也每 年煮腊八粥。现在我们为了纪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 周爷爷,我们也要每年煮腊八粥!这些红枣、花生、 栗子和我们能凑来的各种豆子,不是代表十八罗汉, 而是象征着我们这一代准备走上各条战线的中国少 年,大家紧紧地、融洽地、甜甜蜜蜜地团结在一 起……”他一面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张叠得很平整的 小日历纸,在一九七六年一月八日的下面,印着: “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八日”字样。他把这张小纸送 到我眼前说:“您看,这是妈妈保留下来的,周爷 爷的忌表,就是腊八!”
我没有说什么,只泫然地低下头去,和 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
1979年2月3日凌晨
语录 • 1、一个人越善于空想,也就越接近于无用。 • 2、日子没有辜负我们,我们也切莫辜负日头。 • 3、人生是一本书,内容复杂,分量沉重,值
得翻到个人所能翻到的最后一页。
七、作文小练手
母亲说:这腊八粥本来是佛教寺院煮来 供佛的——十八种干果象征着十八罗汉,后 来这风俗便在民间通行。因为借这机会,清 理厨柜,把这些剩余杂果煮给孩子吃,也是 节约的好办法。最后,她叹一口气说:“我 的母亲是腊八这一天逝世的!那时我只有十四 岁。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后,赶忙到厨房去 给父亲和哥哥做早饭,还看见灶上摆着一小 锅她昨天煮好的腊八粥。现在我每年还煮这 腊八粥,不是为了供佛,而是为了纪念我的 母亲。”
我的母亲是一九三○年一月七日逝世的, 正巧那天也是农历腊八!那时我已有了自己的 家,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也每年在这一天 煮腊八粥,虽然我凑不上十八种的干果,但 是孩子们也还是爱吃的。抗战后南北迁徙, 有时还在国外,尤其是最近的十年,我们几 乎连个“家”都没有,也就把“腊八”这个 日子淡忘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腊八粥
沈从文
1
.
你知道腊八节的来历吗?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 “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 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 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 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nuó 】(古代驱鬼避 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 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 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 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 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 又称“佛成道节”。
1.课文主要刻画了哪两个场景?用自己的语言 概括出来
“煮腊八粥”“吃腊八粥” 2.这两个部分你更喜欢哪一个?说说你的理由。
4
.
问题探究
“煮腊八粥”这个部分作者生动地描写了八儿的 语言,请找出描写八儿语言的句子读一读,从 中你能体会到八儿怎样的心理?
除了语言描写,还有哪些可以看出八儿的急切 心情?
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这锅粥人的情 感,“碗盏都已经预备的整齐”,看来这锅粥难 逃被吃的厄运了,所以“叹气”,显得别有一番 情趣。
8
3。夜饭桌边,靠着他妈斜立着的八. 儿,肚子已 经成了一面小鼓了,如在热天,总免不了又要 喂他妈的手掌麻烦一番了吧。(21段) “麻烦”这个词很有趣,究竟八儿会麻烦妈妈什
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手法,一个“跌”字表现了 仿佛是栗子自己不小心摔到锅里,正因为是 “跌”进锅里的,所以“不久”就粉碎了,看来跌 的不轻,这样写充满了趣味,其中不难体会到 作者未泯的童心。
7
.
2。一个人出出进进于灶房,看到那一大锅正在 “叹气”的粥,碗盏都已经预备的整齐摆到灶边好 久了,但他妈总说是时候还早。(2段)
2
.
沈从文(1902-1988)原名 沈岳焕,笔名休芸芸,京派小 说代表人物。生于荒僻神秘的 湖西凤凰,有苗汉土家族的血 统。20世纪30年代他开始用小 说构造他心中的“湘西世界”, 完成一系列小说《边城》《长 河》等。沈从文一生都自命为 “乡下人”。有中国“乡土文学之 父”的美誉。
3
.
整体感知
么呢?此时,八儿已经吃足,达到了吃撑的程 度,连站着都费劲,只能靠着妈妈还是斜立着, “如在热天”,喝了这么多热粥,一定大汗淋漓 了,妈妈就要为八儿扇扇子了吧,这也许就是 “麻烦”;也许撑得肚子疼,妈妈要为孩子揉揉 肚子?不管怎样,这种“麻烦”体现的一定是妈 妈对八儿的爱。
9
5
.
思考与讨论一
小说中的对话描写能够展示人物性格特点,细 读课文中的八儿与妈妈的对话描写,说说他们 的性格有哪些特点?
八儿:聪明机灵,惹人喜爱,天真活泼,受到,淳朴的人。
6
.
细节品读 沈从文文笔细腻,用词十分生动,赏析加红词
1.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 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17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