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刀具磨损检测方法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的刀具磨损检测方法比较
篇一:刀具的磨损和耐用度浅谈
刀具磨损和耐用度浅谈
刀具在切削金属的同时,本身也逐渐被磨损。当磨损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更换刀具,否则会产生降低加工表面质量等不良后果。让我们先来看看刀具的磨损过程:常用的高速钢和硬质合金钢刀具的磨损过程如图所示,它反映了切削时间和刀具磨损之间的关系。正常磨损
后刀面磨损初期磨损
切削时间/
1.初期磨损阶段
在该阶段中,由于是新刃磨的刀具,刀后面粗糙不平,后面与工件过渡表面间的实际接触面很小,压力大,磨损速度很快。初期磨损量与刀具刃磨质量有关,经过研磨的刀具初期磨损量小。
2.正常磨损阶段
刀后面经过初期的磨损后,粗糙度值降低,与工件过渡表面实际接触面积增大,压力减小,刀刃仍然比较锋利,磨损速度比较缓慢。该阶段切削过程平稳,持续时间长,是刀具的有效工作阶段。
3.急剧磨损阶段
当刀具磨损到一定程度后,刃口变钝,摩擦力增大,切削力和切削温度迅速上升,刀具材料的性能下降,引起刀具迅速磨损,直至
完全丧失切削性能。所以在切削过程中应避免刀具发生急剧磨损。
刀具的磨损过程又可看为刀具的钝化过程
从上述磨损过程可以看出,刀具在正常磨损阶段即将结束前,刀具必须及时重磨或可转位刀片转换刀刃。否则不仅会损坏刀具,而且会使工件的加工质量变坏。此时的刀具磨损量称为刀具的磨损限度。国家标准规定,把刀具磨损达到正常磨损阶段结束前的某一后面磨损量VB值作为刀具的磨损限度,即磨钝标准。因为刀具磨损后,切削力将增大,在柔性加工系统中,经常用切削力的某一数值作为刀具磨钝标准,以实现对刀具磨损状态的自动控制。
在实际生产中,采用与磨钝标准队赢得切削时间,即刀具耐用度来表示刀具已经磨钝,到了该换刀具的时候。所谓刀具耐用度,是指新磨好的刀具,由开始切削直到磨损量达到磨钝标准的总切削时间,用字母t表示,单位为min。刀具耐用度有时也可用加工同样零件的数量或切削路程长度来表示。
粗加工时,多为切削时间表示耐用度。例如,目前高速钢镗刀的耐用度为30~60min;硬质合金铣刀的耐用度为120~180min。高速钢钻头的耐用度为80~120min;成形刀具耐用度为200~300min。精加工时,常以走刀次数或加工零件个数表示刀具耐用度。
用刀具耐用度衡量磨损量的大小,比直接测量磨损量方便的多,因而在生产中广泛采用。刀具寿命则是指一把新刀从使用到报废为止的总的切削时间,它是刀具耐用度与磨刀次数的乘积。
篇二:刀具磨损原理及耐磨设计
刀具磨损的主要原因有:
1、刀具表面受到工件中硬组分的划伤,或者是刀具和切削之间瞬时焊接在一起然后又被切
削打碎等过程造成的磨损。
2、刀具和工件之间的粘着磨损。
3、在切削刃形成氧化膜然后又剥落的氧化磨损。
4、切削速度高时,由于高温,刀具软化而造成的回火磨损。对于高速钢刀具,当刀尖温度
超过550℃时特别严重。
5、刀尖温度高时,刀具材料扩散到切屑中造成的扩散磨损。
6、由于刀尖负荷过大以及刃口热裂纹造成的崩刃等。
刀具磨损主要发生在刀具表面,因此在刀具表面镀上一层硬度高、耐磨损、化学性能稳定、不易氧化、抗粘结性好、和基体附着牢固的镀层,对改善刀具的切削性能,提高刀具的耐用度效果明显。
在许多耐磨损的应用中,镀层的硬度极为重要。例如,对于磨粒磨损来说,要求镀层的硬度必须高于磨料颗粒的硬度。随着镀层硬度的增加,磨料损率明显下降,甚至硬度值稍有增加,效果就极为显著。
1
篇三:刀具磨损
刀具磨损
1、刀具磨损机理研究
刀具失效的形式可分为正常磨损和非正常磨损两大类:正常磨损是在切削过程中,刀具切削刃、前刀面、后刀面分别与加工表面、切屑和已加工表面接触,在接触区里受切削力和切削热的耦合作用,并发生强烈的摩擦作用,切削刃、前刀面和后刀面都会产生磨损。正常磨损时,刀具的磨损量随切削时间增长而均匀地增加;刀具的先期破坏或使用过程中的剥落、突然崩刃、卷刃或刀片的整个破裂都称之为非正常磨损。刀具正常磨损的原因主要是机械磨损和热、化学磨损,前者是由工件材料中硬质点的刻划作用引起的磨损,后者则是由粘结,扩散,腐蚀等引起的磨损。
高速铣削过程中刀具磨损破损形式主要有前刀面磨损、后刀面磨损、月牙洼、层片状剥落、微崩刃等。
钛合金切削加工中,硬质合金刀具低速下主要是粘结磨损,高速下主要是粘结磨损、扩散磨损和氧化磨损;PCD刀具主要是微崩刃和石墨化引起的沟槽磨损。
[1]
参考文献
[1]秦龙,董海,张弘弢,等.钛合金切削加工中刀具寿命和刀具磨损的研究[J].工具技术,2010(7):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