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谢灵运和谢跳山水诗的异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

题目(正题):论谢灵运和谢眺山水诗的异同(副题):

学院:系别:

专业:班级:

学号:学生:

指导教师

及其职称:

撰写时间:2013年12月9日至2014年4月30日

系主任

批准日期

论谢灵运和謝眺山水诗的异同

[内容提要] 谢灵运和谢眺同为山水诗的代表性的诗人,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这一流派,他是我国第一个山水诗人,谢灵运的山水诗富丽精工、典雅凝重;谢眺的山水诗语言流转圆美,呈现一种自然平秀、清新流丽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 谢灵运谢眺山水诗异同

谢灵运和谢朓是南朝著名山水诗人,灵运为元嘉之雄,谢朓为齐梁冠冕,他们对山水诗的走向成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审美心态、观览方式、审美好尚等各有不同。历代研究者都十分关注其诗风的异同,并由此出发探求山水诗发展成熟的历程。本文拟就“二谢”山水诗作一比较论析,以期深入确切把握各自的风貌神髓。

一、时代背景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诗歌史上又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传统文人士大夫向往山林隐逸生活的风气,相对安定的环境,江南明媚美丽的山水风光和士族文人游山玩水的悠闲生活,都为山水诗的兴起提供了客观条件。南朝宋初的谢灵运由于政治的失意而优游山水并创作了大量的山水诗以发泄其忧愤,于是山水诗终于独立于玄言诗进而发展为一个全新的诗歌领域,并最终取代了玄言诗。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篇说[1],“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1]对这一演变作了精到的摡括。

谢灵运与谢朓的人生有着相似的悲剧,但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谢灵运和谢眺都是作为东晋士族谢氏的一员,以家世和才华投身政治,最终又都被政治的漩涡

吞没。谢灵运出世时的谢氏家族,还是当轴士族,华丽的家族背景和自身的才华,造就了谢灵运狂傲自负的性格,在朝中不得志,却在当时的政治高压下负隅顽抗,终究未能摆脱被“诛杀”的命运。谢眺出身于没落时的谢氏家族,谢眺身陷变幻莫测的政治环境中,谢朓表现为焦虑不安,恐惧害怕,进而想到全身远祸。然而谢朓还是没有逃脱政治浊浪的裹挟, 沉浸在对家族往昔荣光的追缅中而不甘寂寞,希望以自己的才干获得高官厚禄,重建谢氏家族往昔的富贵荣华。故而谢朓亦与谢灵运一样热衷仕途竞进,有很强的功名利禄心。但谢朓性格比较软弱,处世态度苟且犹疑,惨烈的政治斗争、险恶莫测的政治环境使他产生很深的焦虑感,处处不得志,最终以悲剧结束了他年轻的生命。

谢灵运和谢眺的人生都是和谢氏家族有关系的,一个是在家族繁荣昌盛的时候诞生了,一个生活在没落时的谢氏家族,整天为重建谢氏家族往昔的富贵荣华而进行斗争!不同的时代背景成就了两位伟大的山水诗诗人!

二、同样对山水进行描写但创作技巧不同

谢灵运一生纵情山水,诗以山水为主,他的诗大部分作于他出任永嘉太守以后,谢灵运具有极为细腻的审美感受和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生动细致地刻画出永嘉、会稽、彭蠡湖等地的山水的景色,明丽优美,情调开朗,给人以清新之感。如《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昏旦变气势,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己微。林壑敛瞑色,云霞收夕霏。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2]

这首诗描写了谢灵运从始宁的石壁精舍归来时傍晚泛舟巫湖的景色。前六句叙写自己一天之内的观览历程:山中气候早晚不同,山中景色清新明媚,五彩缤纷,谢灵运乐而忘返。林峦山壑之中,开始敛聚着沉沉暮色,夜晚降临的时候,天边凝聚着淡云余霞;湖中的田田荷叶重叠掩映,密密的菖蒲稗草依偎交错;天色、湖光、荷花、水草,一切景物都在夕阳余晖的笼罩下明暗交错,清辉娱人,谢灵运的心情自是愉快欢悦。最后四句写游览以后悟出的人生哲理。这首诗结构紧密,次第井然,语言工巧,笔触细腻,特别是对巫湖晚景的细致刻画,清新自然。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是谢灵运的山水诗中的名篇,但不算佳篇,这个是因

为谢灵运的山水诗通常采取“记游—写景—说理”三段式结构,单调而板滞,特别是谢灵运借山水以说玄理,更显得隔阂而迂拙。谢灵运的代表作《登池上楼》反映了其山水诗的基本模式:

潜蛟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反穷海,卧疴对空林。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阳。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这首诗先写仕途失意的郁闷,次写春天美景,最后写归隐的愿望,虽然力图追求情景理三者和谐,但全诗毕竟不那么自然,这种“为文而造情”创作模式,也反映谢灵运创作的特点!

由于结构的单调,语言过于过分雕琢,谢灵运的山水诗难免有堆砌、冗长、晦涩的弊病,特别是诗歌最后的玄言的尾巴,更影响了其山水诗的艺术效果,也成为了和谢眺山水诗不同的地方之一!

谢灵运以游记的形式去描写山水,取景幽奇,多绝壁、连嶂、稠岭、峭岩、幽谷、孤屿等,景物与读者相当陌生,难以产生心理共鸣。他之所以选择这类奇异景象,主要是想在探险猎奇的游览中聊以慰籍那孤独苦闷的心灵。因为苦闷,他不断怀新寻异,发现山水奇境;因为孤独,取景意象陌生,远离世俗。如“亮乏伯昏分,险过吕梁壑”的富春渚,“涧委水屡迷,林迥岩逾密”的绿嶂山,“跻险筑山居,披云卧石门”的住所,即使是深受后人称道的《登池上楼》也使用了“潜虬、飞鸿”的神奇之景。

谢眺的山水诗把日常习见的景物,随时地予以诗化,取景更趋丰富多彩。景物取自身边生活,消除了接受者和景物的隔膜,景之于人亲切平易近人,如写人们熟视的黄昏之景,谢眺品味出了不同的风味,既有“余霞散成绮”的明丽,又有“日隐轻霞暮”、“日暮有重城”的苍茫,而那首闲暇之作《冬日晚郡事隙》则使黄昏之景更显平易近人。此外,《落日怅望》、《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等诗都被诗人赋予了新的审美内涵。其《落日怅望》见下:

昧旦多纷喧,日晏未遑舍。落日余清阴,高枕东窗下。

寒槐渐如束,秋菊行当把。借问此何时,凉风怀朔马。

已伤慕归客,复思离居者。情嗜幸非多,案牍偏为寡。

既乏琅琊政,方憩洛阳社。[

一般的事物,被谢眺赋予新的审美内涵,给以人新的美。这就是谢眺和谢灵运的在创作中对景色的取材不同的导致两人同为山水诗代表诗人在创作技巧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