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地壳运动及地质构造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霞山“一线 天”
玄武岩的六角柱状节理
断层(fault)
❖ 岩体破裂后沿破裂面发生明显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 ❖ 断层要素:断层面、断层线、断盘 ❖ 按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的方向,可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平
移断层等。
上盘(hanging wall)
下盘(foot wall)
正断层(normal fault)
正断层
应力的方向 断盘位移的方向
正断层是在张力 作用下形成的。
由正断层形成的新墨西哥州圣第亚山
逆断层(reverse fault)
应力的方向 断盘位移方向
逆断层
6000万年前开始形成的 美国国家冰川公园内的 古尔德峰。
逆断层是在压力作 用下形成的。
平移断层(strike-slip fault)
平移断层是由剪切力作用形 成的,两盘只发生水平移动, 几乎没有升降运动。
❖ 走向:面状构造与水平面的 交线为走向线,走向线的延 伸方向即为走向。
❖ 倾向:层面上与走向垂直, 并指向下方的直线为倾向线, 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所指 的方向为倾向。
❖ 倾角:倾向线与其水平投影 线之间的夹角。
岩层的接触关系
❖ 整合接触(conformity) ❖ 不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
❖ 地壳运动(P62) :
广义:地壳内部物质的一切物理和化学变化,包括地壳 的变形、变质、岩浆作用、地震等。
狭义:由内力作用引起的地壳隆起、拗陷以及形成各种 构造形态的运动。
❖ 构造运动:
在地球内力作用下引起岩石圈的岩石发生变形、 变位的机械作用。
❖ 地壳构造运动
第二节 地壳构造运动及地质构造
(P61——70)
加利福尼亚圣安德列斯断 层是平移断层。
断层组合—— 断块山(fault-block mountain)
两个断层面相背的 正断层形成断块山 (地垒horst)。
正断层
断盘移动方向
美国怀俄明州与爱达荷州边界的泰顿山脉。
❖ 根据断裂岩块相对位移的程度,分为:劈理、 节理和断层三类。
节理
❖ 破裂面两侧岩块未发生明显位移。 ❖ 按成因可分为:
构造节理——由构造运动而形成;风景区的“试剑 石”、“一线天”多为构造节理风化而成。
非构造节理
原生节理:岩浆冷却收缩而形成 。 风化节理:矿物的差异风化所形成。
构造节理
原生节理
❖ 地貌:高原或平原;平顶山或方山;丹霞地貌等。
凯 巴 布 高 原
源自文库
丹霞地貌
❖ 我国第三系红色砂砾岩产状平缓,遭受侵蚀后形成 顶平、坡形状奇特的丹霞地貌。
(二)倾斜构造及其地貌
❖ 岩层经构造变动后层面与水平面之间形成一定夹角。 ❖ 地貌:单面山、猪背山
单面山(青海湟源) 单面山(cuesta):两坡明显不对称,顺向坡坡面平整、坡度平缓,
发生地形倒置。 ❖ 褶曲的形态要素
核:B;两翼:EF与EG; 轴面:ABCD;轴:BC; 枢纽:EC;倾伏端:C
按照轴面的产状,可分为以下褶曲:
(
贵 州 都
直 立 褶
匀曲
(
四 川 开 江
倾 斜 褶 曲
)
)
(
广 西 桂 林
倒 转 褶 曲
(
四 川 龙 六
平 卧 褶 曲

)
)
(四)断裂构造及其地貌
❖ 当作用在岩体的地应力的强度超过岩体的强 度时,岩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所产 生的构造变形。
地质作用
❖ 地质作用——自然动力引起的地壳物质组成、内部 结构和地表形态变化与发展的作用。
❖ 外力地质作用——作用于地壳表层、能源主要来自 地球以外的地质作用。
❖ 内力地质作用——作用于整个地壳,能源来自地球 本身的地质作用。
地球的旋转能、重力能和地球内部的热能、化 学能等所引起的地壳物质成分、地壳内部构造、地 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地震作用、 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
不整合面 (unconformity)
二、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 岩石在地应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变形、变位的 形迹,称为地质构造。
❖ 地质构造在层状岩层中表现最为明显,基本 构造类型有: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 造和断裂构造。
❖ 这些地质构造所形成的地貌形态,称为构造 地貌。
(一)水平构造及其地貌
❖ 岩层虽经升降运动,但未发生褶皱,仍保持水平或 近似水平的产状,倾角<5°;岩层上新下老。
(1)升降运动的主要标志
❖ 岩相及厚度 ❖ 褶皱和断层
(2)水平运动的主要标志
❖ 挤压褶皱和逆掩断层 ❖ 引张断陷及裂谷 ❖ 平移断层
(3)岩层产状及接触关系
岩层
❖ 成层状产出的,具有层面及一定厚度的地质体。
岩层产状
❖指岩层的面状构造相对于参考水平面的空间位置,用走向、 倾向、倾角表示,称为产状三要素。
2.第四纪以来(包括人类历史时期)地壳运动的表现 人类的文物、建筑及地形地貌都保存较好,可采用 地貌地物分析方法进行研究。
3.地质历史时期中地壳构造运动的表现
地质构造的痕迹能大量表现在沉积物的特征(如岩性、 岩相、厚度、接触关系等)和构造变动上,对地质作用遗迹 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称为地质分析法。
(一)地壳构造运动的方向性
❖ 水平运动:平行于地表(即沿地球切线方向) 的运动。依地理方向(东、西、南、北)来 表明其运动方向。
❖ 升降运动:垂直于地表(即沿地球半径方向) 的运动。表现为上升运动和下降运动。
❖ 二者常相伴产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三)地壳构造运动的表现
1.现代地壳运动的表现 通过大地水准测量和大地三角测量的方法,布置观 测网,以达到了解其运动方向、运动速度、运动幅 度的目的。
坡体稳定;逆向坡坡面不平整、坡度较陡,坡体的不稳定;
猪背山(hogback):因岩层倾角一般大于40°,因而脊峰更突出,
但两坡对称。(南京钟山)
(三)褶皱构造及其地貌
❖ 岩层在压应力的作用下发生弯曲的现象。单个弯 曲叫褶曲,连续弯曲叫褶皱(fold)。
❖ 基本形态分为:背斜(anticline)和向斜(syncline)。 ❖ 地貌: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但在外力作用下会
一、地壳构造运动的一般特征 (一)地壳运动的方向性 (二)地壳运动的速度和幅度 (三)地壳运动的表现 二、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一)水平构造及其地貌 (二)倾斜构造及其地貌 (三)褶皱构造及其地貌 (四)断裂构造及其地貌
构造运动(P62)——指在地球内力作用下引起岩石圈 的岩石发生变形、变位的机械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