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科学概论-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大气科学概论-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大气科学概论-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第一章

1.地球大气是如何演变的?

原始大气:氢气、甲烷、氨气、水汽

次生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汽、甲烷

现代大气:氮气、氧气

2.何为地球系统?

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

3.何为干洁大气?它由哪些主要成分组成?

干洁大气指不含水汽和悬浮颗粒物的大气,其平均分子量为 28.966。

(1)按浓度分类:

主要成分:浓度为百分之几,如 N2,O2,Ar。

微量成分:浓度在 1ppm 到 0.1%,如 CO2, CH4, He ,Ne,Kr,H2O 。

痕量成分:浓度在 1ppm 以下,如 H2,O3,Xe,N2O,NO,NO2,NH3,SO2,CO,人为污染气体等。

(2)按生命时间分类:

定常成分:寿命在 100 年以上,如 N2,O2,和惰性气体。

可变成分:寿命在几年到十几年,如 CO2,H2,CH4 等。

快变成分:寿命在 1 年以下。如 H2O,……

4.试述二氧化碳、臭氧的源及作用。

CO2来源:有机物燃烧,腐烂和生物呼吸;作用:温室气体,植物光合作用原料;

O3来源:20-30km(臭氧层) ;作用:吸收紫外辐射,影响大气温度垂直分布,保护生物;促进大气增温。5.水汽和气溶胶的来源和作用是什么?

水汽来源:蒸发和蒸腾作用;作用:云和降水的源泉,影响地面、空气温度及大气垂直运动,水循环,联系四圈;

气溶胶来源:自然源和人为源;作用:形成云、雾,降水条件;改变辐射平衡;大气污染,能见度降低;造成光学现象。

6.说明天气和气候的定义和区别,并指出下列问题中哪些是天气性的,哪些是气候性的。

1)室外棒球赛因雨而被取消;

2)今天下午最高气温25℃;

3)我要移居昆明了,那里阳光明媚,四季如春;

4)本站历史最高气温为43 ℃;

5)南京明日天气部分有云。

天气与气候的关系

1.概念不同:a、天气:某地在某一瞬间或某一段时间内大气状态和大气现象的综合;b、气候: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的长期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不仅包括该地多年的平均天气状况,也包括某些年份偶尔出现的极端天气状况。

2.变化周期不同:a、天气:变化快,周期短;b、气候:变化慢,周期长。

7.试列出与大气相关的四个环境问题,并说明哪些是全球尺度的,哪些是区域尺度的?

8.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推导湿空气状态方程。

9.说明虚温的目的和意义。

引入虚温的目的是将大气中所含水汽对比气体常数的影响包含到温度中去,其意义在于同一压强下干空气密度等于湿空气密度时干空气所应具有的温度。

10.在同样的温压条件下,湿空气密度与干空气密度哪个最大?

e P

P 同温通压下, T v = (1+ 0.378 P )T > T ,则有= < e R T = d

所以,湿空气密度小于干空气密度。

11. 试列出表示空气湿度的七种参量,并简述其含义。 R d T(1+ 0.378 P ) d 水汽压 e 与饱和水汽压 E (水汽压 e :空气中所含水汽的分压力;饱和水汽压 E :某一温度下,空气中 的水汽达到饱和时所具有的水汽压。单位为 hPa 。)

绝对湿度 a :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的水汽的质量,即水汽的密度ρw,单位为 g·m -3

。 相对湿度 f :空气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之比,常用百分比表示。

饱和差 d :某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与实际水汽压之差。

比湿 q :湿空气中所含水汽质量与湿空气总质量之比,单位为 g/g ,g/kg 。(饱和比湿 qs )

混合比 r :湿空气中所含水汽质量和干空气质量之比,单位为 g/g ,g/kg 。

露点温度 Td :在空气中水汽含量和气压不变的条件下,当气温降低到对水面而言空气达到饱和时的那个温度,简称露点。

12. 比较 e 和 E 、q 和 qs 、T 和 Td 的区别。

13. 试说明露点温度为什么可以表示空气中湿度的大小。

在气压一定时,露点高低只与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有关,水汽含量愈多,露点愈高,所以露点也是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的物理量。

14. 风向、风速如何表示?

风向:16 方位(地面)360o方位(高空);风速:m·s -1 , km·h -1 , mile·h -1

15. 云如何分类?

三族十属二十九类

云 型

低云(<2000m ) 中云(2000—6000m) 高云(>6000m) 层状云

雨层云(Ns) 高层云(As) 卷层云(Cs)卷云(Ci) 波状云

层积云(Sc)层云(St ) 高积云(Ac)

卷积云(Cc) 积状云 积云(Cu)积雨云(Cb) 16. 什么是水平能见度?

水平能见度指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能从天空背景中看到和辨认出目标物(黑色,大小适度)的最大水平距离。单位为 km ,是判断大气浑浊程度的物理量。

17. 大气按温度结构如何垂直分层,试给出每层上下限的高度。

对流层 0-10km 、平流层 10-50km 、中层 50-90km 、热层 90-800km 、外层 800km 以上。

18. 对流层的主要特征?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垂直对流运动;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

19. 什么是气温垂直递减率?试写出它的表达式,并分别指出当γ>0 、 γ<0 和γ=0 时、气温随高度的

分布情况(在温度—高度图上画出示意图)。

气温垂直递减率:在垂直方向上每变化100 米,气温的变化值,并以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为正值。γ >0 表示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γ<0 表示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这种气层称为逆温层;γ=0 表示气温随高度不变,这种气层称为等温层。

第二章

20. 什么是辐射?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其温度在-273℃以上,都以电磁波的方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传播能量的方式称为辐射。

辐射是能量的一种形式,指物质以电磁波的形式放射的能量。

21. 什么是黑体和灰体?

Tb Tb 黑体:若物体对于投射到其上所有波长的辐射都能全部吸收的物体称为绝对黑体。故有:a=1,r=d=0; 若物体仅对某一波长辐射能全部吸收,称为相对黑体。

灰体:a 小于 1 且不随波长而变化的物体。 若物体不透明,则透射率 d=0 ,吸收率 a=1-r 。

22. 辐射通量Φ和辐射通量密度 E 的概念。

Φ: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平面的辐射能,也称为辐射功率,单位为 J/s 或 W 。 Φ = dQ dt

E : 单位面积的辐射通量, 或是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辐射能, 单位为 W· m-2。

E = d Φ = dA dQ

dA ? dt

23. 基尔霍夫定律: 在一定温度下,对某一特定波长而言,任何物体的辐出度与吸收率之比是一个普适函 F 数,该函数只与温度和波长有关,而与物体的其它性质无关。即具有选择吸收性: A ,T = E (,T )

E(λ,T)为绝对黑体的分光辐出度,即某一波长范围内的辐出度。

24. 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黑体的总放射能力 E 与它本身的绝对温度 T 的四次方成正比。 E =T 4

25. 维恩定律: 黑体单色辐射极大值所对应的波长(λm) 与其本身绝对温度(T)的乘积为一常数。

m

T = C

26.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有哪些?

1)对辐射的吸收;2)对辐射的反射;3)对辐射的散射。

27. 太阳辐射光谱穿过大气后的主要变化有哪些?

1)总辐射能有明显减弱;2)辐射能随波长分布极不规则;3)波长短的辐射能减弱显著。

28. 大气吸收的特点?

1) 大气吸收太阳能具有选择性,且位于太阳光谱能量较小的区域内。

2) 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弱,不是直接加热低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29. 为何晴朗的天空呈蓝色?

晴朗的天空中,云滴、尘埃、雨滴的含量微小,大气主要产生瑞利散射。而光的波长越短,散射能力越强,故大气主要散射蓝紫光。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蓝色。

30. 大气散射如何分类?

分子散射(瑞利散射):x<<1,a<<λ(气体分子对可见光的散射)

米散射: 0.1

几何光散射:x>50,a>>λ(大雨滴对可见光产生折射、反射现象)

31. 直接辐射的影响因子是?它们是怎样影响直接辐射的?

直接辐射的影响因子:太阳高度角、大气透明度;太阳高度角越大,等量的太阳辐射散布的面积就越小,地表单位面积上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就越大。太阳高度角越小,太阳光透过的大气层就越厚,削弱就越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越小。大气透明度用 P 表示,P 越大,对直接辐射的影响越小,直接辐射越小, 反之,影响越大。

32. 影响散射辐射的因子?

太阳高度角、大气透明度、云量等。

33. 总辐射影响因子及其日变化特征?

太阳高度角、大气透明度、云量等。总辐射日变化特点:日出以前——只有散射辐射日出以后,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逐渐增加;中午时,总辐射达到最大值;中午以后,总辐射又按相反的次序变化。云的影响可以使这种变化规律受到破坏。

,T

34.地面发射能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什么?

主要决定于:地面本身的温度,而温度的高低又决定于地面储存能量的多少。

35.什么是大气窗?大气窗存在的意义?

地面长波辐射在 8-12 μm范围中放射能力较强,而水不吸收,臭氧吸收窄,因此此波段全部透过大气层,在高空看地面在此波段开了一个“天窗”,因此此波段称为“大气窗”。大气窗存在的意义:此波段是地面辐射强区,约占 20%,可利用红外辐射观测此波段的辐射强弱,推断地表温度的变化。

36.大气中长波辐射的特点?

大气辐射是漫辐射;长波辐射在大气中传播时,不仅要考虑大气对长波辐射的吸收,还要考虑大气本身

的长波辐射;长波辐射可以不考虑散射作用。

37.影响有效辐射的主要因子?

地面温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和云况,地表面的性质。

38.有效辐射的日变化?

有效辐射的日变化具有与温度日变化相似的特征。在白天,由于低层大气中垂直温度梯度增大,所以有效辐射值也增大,中午 12-14 时达最大;而在夜间由于地面辐射冷却的缘故,有效辐射值也逐渐减小,在清晨达到最小。当天空有云时,可以破坏有效辐射的日变化规律。

39.有效辐射的年变化?

其年变化与气温的年变化相似,夏季最大,冬季最小。但由于水汽和云的影响是有效辐射的最大值不一定出现在盛夏。

40.影响地面辐射差额的因子有哪些?

太阳高度角,大气透明度,地面温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和云况,地面反射率。

41.地面辐射差额日变化、年变化特点?

1)日变化:一般夜间为负,白天为正,有正值转到负值的时刻一般出现在日出后 1h,有正值转到负

值的时刻一般在日落前 1-1.5h。

2)年变化:夏季为正,冬季为负,最大值出现于较暖的月份,最小值出现在较冷的月份。

42.地面辐射差额的地理分布特征?

年振幅随地理纬度增加而增大。同一纬度,陆地的年振幅大于海洋。全球各纬度绝大部分地区地面辐射差额为正值,只有在高纬度和某些终年积雪区才是负值。

43.气温日变化及日较差?

气温日变化最高值出现在午后 2 点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清晨日出左右。

日较差: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与纬度、季节、下垫面、地形有关。日较差最大的地区在副

热带,向两极减小。夏季>冬季,陆地>海洋,盆地、谷地日较差大,凸出地形日较差小,沙漠>潮湿地区,晴天>

阴天。

44.气温年变化及年较差?

气温年变化:中纬大陆气温以 7 月最高,1 月最低;海洋气温以 8 月最高,2 月最低;

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高纬大于低纬;同一纬度,陆地大于海洋。

第三章

45.简述影响地面气温的因子。

太阳辐射;水陆加热率差异;洋流影响;高度;地理位置。

46.简述气温的水平分布特点。1)

在全球平均气温分布图上,赤道地区气温高,向两极逐渐降低.这是一个基本持征。2)

7 月北半球等温线比 1 月稀疏,则夏季的南北温差小于冬季。

3)北半球 1 月陆地上的等温线凸向赤道,海洋则凸向极地,7 月完全相反。

4)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直,遇有陆地的地方,等温线也发生与北半球相类似的弯曲情况。

P 5) 夏季全球最高气温在 20°N ,冬季则在 5-10°N。

6) 北半球冬季最低气温位于东西伯利亚和格陵兰地区,夏季在极地;南半球冬夏都在南极。

47. 如何根据 e 判断水相变化?

当 e>E 时,空气凝结(空气过饱和)

当 e=E 时,空气平衡(空气饱和)

当 e

48. 概念:干绝热过程、湿绝热过程、假绝热过程、位温、假相当位温。

干绝热过程:气块在升降过程中无水相变化,又与外界无热量交换的过程。

湿绝热过程:饱和空气绝热上升中,因饱和而发生冷却凝结,同时释放凝结潜热,加热气块的过程。位温θ : 气块沿干绝热过程移动到一个标准高度: 1000 百帕时, 所具有的温度称为位温。 R = T ? 1000 ?C P = T ? 1000 ?

0.286 ? ? ? ? ? P ? 假绝热过程:水汽一经凝结,其凝结物便脱离原上升的气块而降落,而把潜热留在气块中来加热气团, 这种过程称假绝热过程。

假相当位温θse :气块假绝热上升至水汽全部凝结时得到的最大θ值。

49. 试用假绝热过程说明焚风形成原理。

气流越过山脉时,在迎风坡上升冷却,按干绝热直减率降温。当空气湿度达到饱和状态时,水汽凝结, 气温就按湿绝热直减率降低,大部分水分在山前落下,过山顶后,空气沿坡下降,并按干绝热增温,这样过山后,当气流到达地表时,温度高,湿度小,形成一股干热的焚风。

50. 大气稳定度的类型?

稳定:无论上升或下降,最终回到原位;不稳定:加速远离原位。中性:随欲而安。

51. 大气稳定度的判别?

1) γ越大,大气层结越不稳定;

2) γ<γm<γd 时,或γ=0(<0)时, 大气层结是等温或逆温,绝对稳定;

3) γ>γd 时,无论空气是否饱和,都是不稳定的,绝对不稳定;

4) γm<γ<γd 时,属于条件性不稳定,对饱和空气大气层结是不稳定的,未饱和湿空气大气层结是稳定的。

52. 不稳定能量的类型?

1) 不稳定型:在起始高度以上,各高度上的气块温度大于气层的温度,气块才能自由上升。

2) 稳定型:在起始高度以上,各高度上的气块温度小于气层的温度,气块只有靠外力被迫上升。 3) 潜在不稳定型

53. 影响正不稳定能量大小的因素? 1)γ

越大(降温):正不稳定能量面积增大; 2)湿度

大:凝结潜热多,γm 小,正不稳定能量面积增大。所以只有

增大正不稳定能量面积,才有利于对流的快速发展。

第四章

54. 概念:位势高度

位势高度,就是把单位质量的物体从海平面抬升到 Z 高度时,克服重力所作的功,其单位是位势米。

55. 天气图分类?

地面天气图(用于分析某大范围地区某时的地面天气系统和大气状况的图)、高空天气图(也称高空等压面图或高空图。用于分析高空天气系统和大气状况的图)、辅助天气图(热力学图表、剖面图、变量图等)。

56. 等压面的空间特点?

空间等压面不是一个平面,而是一个曲面或一个倾斜的面;等压面上凸,代表是高压的空间形状;等压面下凹,代表是低压的空间形状。

57.气压场的基本形式?

低压、低压槽、高压、高压脊、鞍形气压场。

58.气压场的空间结构?

根据气压场和温度场的配置关系,主要有以下系统。

(一)深厚的对称系统

温度场中的冷、暖中心

(二)浅薄的对称系统

温度场中的冷、暖中心

59.概念:气团、气团变性、锋、冷锋、暖锋、准静止锋、锢囚锋、寒潮、台风、雷暴、龙卷

气团:气象要素(主要指温度、湿度和大气静力稳定度)在水平分布比较均匀的大范围空气团。

气团变性:气团形成后,当它离开源地移到另一地区时,由于下垫面性质以及物理过程的改变,使气团的物理属性发生变化,这种气团物理属性改变的过程称为气团变性。

锋:冷暖两种不同性质的气团相遇时,在两气团之间存在一个过渡带,其间气象要素发生剧烈改变,称该过渡带为锋。

冷锋:锋面在移动过程中,冷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

暖锋:锋面在移动过程中,暖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面向冷气团一侧移动。

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很少移动,有时冷气团占主导地位,有时暖气团占主导地位,使锋面处于来回摆动状态。

锢囚锋:当三种冷暖性质不同的气团(如暖气团、较冷气团、更冷气团)相遇时,可以产生两个锋面,前面是暖锋,后面是冷锋,如果冷锋移动速度快,追上前方的暖锋,或两条冷锋迎面相遇,并逐渐合并起来,使地面完全被冷气团所占据,原来的暖气团被迫抬离地面,锢囚到高空,这种由两条锋相遇合并所形成的锋称为锢囚锋。

寒潮:当盘踞在高纬度地区上空的冷空气,突然离开源地,大规模南移时,所经之地产生大风、剧烈降温、霜冻等灾害性天气,这种大范围的强烈冷空气活动,称为寒潮。

台风:发生在热带海洋上,近中心最大持续风速达 12 级以上,具有暖中心结构的强烈气旋性涡旋,总是伴有狂风暴雨,常给受影响的地区造成严重的灾害。

雷暴:是由旺盛积雨云所引起的伴有闪电、雷鸣和强阵雨的局地风暴。

龙卷:从雷暴云底向下伸展并且到达地面的漏斗状涡旋云柱叫做“龙卷”。

60.气团的形成条件是什么?1)

大范围性质比较均匀的下垫面; 2)

适合的环流条件。

61.什么因子会使气团变性?

1)下垫面性质差异; 2)

离开源地时间长短; 3)

空气运动状态变化。

62.影响我国的气团是哪些气团?

影响我国的气团:变性气团

冬半年:极地大陆气团、热带海洋气团、北极气团

夏半年:西伯利亚气团与热带海洋气团交绥,热带大陆气团,赤道气团

春季:西伯利亚气团与热带海洋气团相当

秋季:变性西伯利亚气团主导

63.按锋在移动过程中冷暖气团所占的主次地位,锋可分为哪几类?

暖锋、冷锋、准静止锋、锢囚锋

64.锋面附近气象要素特征?

1)温度场:a、锋区内的水平温度梯度大 b、锋区有逆温现象;

2)气压场:锋线位于低压槽中,等压线通过地面锋线时,呈气旋式(逆时针)弯折,折角指向高压;

3)风场:锋线附近的风场具有气旋性切变。

65.锋面天气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锋面坡度大小;锋附近空气垂直运动状态;气团含水量和稳定度等因素。

66.温带气旋的天气特点是什么?

气旋前方有暖锋天气特征,有连续性降水天气。

气旋后方有冷锋后冷气团的天气特征。有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

气旋中部是暖气团天气。

67.温带反气旋的天气特点是什么?

势力强大、影响范围广泛,往往给活动地区造成降温、大风和降水,甚至寒潮。

68.寒潮的天气特点是什么?

大风:最大风速在寒潮冷锋过境 3 小时左右。

降温:气温猛降、引起霜冻、结冰。

降水:主要产生在寒潮冷锋附近。

69.副热带高压的天气特点是什么?

中心:下沉气流强,晴朗少云,风力弱,炎热。西北、西:气流来自低纬,潮湿、温暖,上升气流强,

云雨区广,有时是雷雨天气,北侧与西风带相邻,常有气旋、锋面气旋活动。西南:受东风气流影响,天

气较好,当有热带天气系统出现时,产生成片的云雨,有时出现大风、暴雨等恶劣的天气。东南、东:受

偏北、偏东气流的影响,较冷,以下沉气流为主,多晴朗少云的天气。

70.西太平洋副高的活动规律及对我国东部地区天气影响?

冬季位置最南,夏季最北,从冬到夏向北偏西移动,强度增大;夏至冬则向南偏东移动,强度减弱。

71.热带气旋分类?

热带低压—风力 6~7 级;热带风暴—风力 8~11 级;强热带风暴—风力 10~11 级;台风(飓风)—风力≥12级。

72.台风生成源地?

台风大多数发生在南、北纬 5-20 度的海水温度较高的洋面上,主要发生在 8 个海区,即北半球的北太平洋西部和东部、北大西洋西部、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 5 个海区,南半球的南太平洋西部、南印度洋西部和东部 3 个海区。

73.台风结构?

其低层按辐合气流速度大小分为三个区域:

1)外圈,又称大风区,自台风边缘到涡旋区外缘,半径约 200-300km,其主要特点是风速向中心急增,锋利可达 6 级以上。

2)中圈,又称涡旋区,从大风区边缘到台风眼壁,半径约 100km,是台风中对流和风、雨最强烈的区域,破坏力最大。

3)内圈,又称台风眼区,半径约 5-30km。多呈圆形,风速迅速减小或静风。

74.台风形成的天气?

1)外螺旋云带,由层积云或浓积云组成,云带常常被高空风吹散成“飞云”。

2)内螺旋云带,由数条积雨云或浓积云组成,直接卷入台风内部,并有降水形成。

3)云墙,由高耸的积雨云组成的围绕台风中心的同心圆状云带,形成狂风、暴雨等恶劣天气。

4)眼区,气流下沉,晴朗无云天气。

75.西太平洋台风移动路径的分类?

其移动路径大体有三条

1)西移路径:当北太平洋高压脊呈东西走向,而且强大、稳定时,或北太平洋副高不断增强西伸时,台风从菲律宾以东洋面向西移动,经过南海在我国海南岛或越南一带登陆。

2)西北路径:当北太平洋高压脊线呈西北-东南走向时,台风从菲律宾以东洋面向西北方向移动,穿过琉球群岛,在我国江浙或横穿台湾海峡在浙、闽一带登陆。这条路径对我国影响范围较大,尤其华东地区。

3)转向路径:北太平洋副高东退海上时,台风从菲律宾以东海区向西北方向移动,然后转向东北方向移去,路径呈抛物线型。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及日本影响较大。

76.天气预报按时效不同,可分为哪几类?

1)甚短期预报(1—12 小时),包括 0—2 小时的临近预报

2)短期预报(1—2 天)

3)中期预报(3—10 天)

4)长期预报(11 天—1 年)

5)超长期预报(1 年以上)

计算题

77.某湿空气的气压为1000百帕,温度为27.0℃,水汽压为20百帕,试求此气块的干空气密度和水汽

密度。

78.如果一块30℃的空气的比湿为19.6克/千克,求它的虚温;如果湿空气的总压强是1014百帕,求它

的密度是多少?

79.已知某气块的温度为25℃,气压为1080百帕,相对湿度为65%,饱和水汽压为31.77百帕,求该气

块的水汽压、绝对湿度、比湿的大小。

80.初始温度为 27℃的干空气微团,从 1000hPa 绝热上升到 500hPa 时,它具有的温度是多少摄氏度?

81.近地层空气微团的气压、温度、比湿分别是1000hP a、25℃、16.3g/k g,试计算抬升凝结高度。

(l g4.29=0.63)

82.有一未饱和湿空气及一座高 3000m 的高山,已知初始气温为 20℃,露点温度为 15℃,试问:

凝结高度等于多少?

在山顶处的温度等于多少?

在背风山脚处的气温等于多少?

(假设:γm=0.5℃/100m,凝结出的水全部降掉)。

83.未饱和气块的起始气压P0=1000hP a,温度T0=280K。该气块绝热上升了600m,比湿q=2.5g/k g,试计

算该处的水汽压。(0.286 0.98 ≈ 0.93)

大气科学概论加答案

大气科学概论复习题 ——选择题、填充题、简述题1.通常北半球各个纬度地区盛行风。 答:0°-30°低纬:东北信风; 30°-60°中纬:盛行西风(西南风); 60°-90°高纬:极地东风(东北风) 2.地球的冷热极。 答:冷极:南极乔治峰,最低气温-90° 热极:索马里境内,最高温为63° 3.干洁大气中的成份 答:干洁空气就是指大气中除去水汽、液体与固体微粒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简称干洁空气。它的主要成分就是氮、氧、氩、二氧化碳等,其容积含量占全部干洁空气的99、99%以上。其余还有少量的氢、氖、氪、氙、臭氧等。(P20) 4.一天中太阳高度角变化,最小、最大。 答:变化:0°~90°最小: 最大:正午 5、通常一天中相对湿度最值最有可能出现时间。 答:白天温度高,蒸发快,进入大气的水汽多,水汽压就大;夜间相反。

每天有一个最高值出现在午后,一个最低值出现在清晨,在海洋上,或大陆上的冬季,多属于这种情况。但就是在大陆上的夏季,水汽压有两个最大值,一个出现在9~10时,另一个出现在21~22时。在9~10时以后,对流发展旺盛,地面蒸发的水汽被上传给上层大气,使下层水汽减少;21~22时以后,对流虽然减弱,但温度已降低,蒸发也就减弱了。与这个最大值对应的就是两个最小值,一个最小值发生在清晨日出前温度最低的时候,另一个发生在午后对流最强的时候。而相对湿度的大小,不但取决于水汽压,还取决于温度。气温升高时,虽然地面蒸发加快,水汽压增大,但这时饱与水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得更多些,使相对湿度反而减小。同样的道理,在气温降低时,水汽压减小,但就是饱与水汽压随温度下降得更多些,使相对湿度反而增大。所以相对湿度在一天中有一个最大值出现在清晨,一个最小值出现在午后。 6、大冰期一般持续时间。 答:全球已出现过3次大冰期与2次大间冰期。大冰期持续时间约1,000万~2,000万年,气温与雪线下降;大间冰期持续时间约3亿年,气候变暖,冰川退缩,气温与雪线上升,中纬度温度变化幅度高达10℃。 7.我国东部的总体气候特征 答;季风性显著,大陆性强 8.地面与大气所放射的辐射类型

语言学概论中文版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语言学? 1.1定义 语言学常被定义为是对语言进行系统科学研究的学科。语言学研究的不是某一种特定的语言,而是人类所有的语言。为了揭示语言的本质,语言学家首先要对语言实际使用进行观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有关语言使用的概括性假设,这些初步形成的假设要在语言使用中进行进一步的检验,最终形成一条语言理论。 1.2语言学的研究范畴: 语言学研究有不同的侧重。对语言体系作全面研究的语言学研究称为普通语言学。语音学主要是对语言声音媒介的研究,它不只是研究某一特定的语言的声音媒介,而是所有语言的声音媒介。音系学与语音学不同,它主要研究特定语言的语音体系,即音是如何结合在一起产生有意义的单位。形态学主要研究单词的内部语义结构,及这些叫做词素的语义最小单位是如何结合构成单词。句法学主要研究构成潜在句子的句法规则。语义学以研究语义为目的,传统语义学主要研究抽象的意义,独立于语境之外的意义,语用学也是研究语义,但是它把语义研究置于语言使用语境中加以研究。 语言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一种社会现象,各种社会因素都会对语言的使用产生影响。从社会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科学被称之为社会语言学。语言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心理语言学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语言。它要研究人们在使用语言时大脑的工作机理,如人是如何习得母语的,人的大脑是如何加工和记忆语言信息等问题。把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实践中的科学形成了应用语言学。狭义上,应用语言学指把语言理论和原则运用于语言教学的科学,在广义上,它指把语言理论与原则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除此之外还有人类语言学、神经语言学、数学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等。

大气科学概论知识梳理大气基础知识

大气科学概论知识梳理(大气的基本知识)一、地球大气成分由三个部分组成Clean Air【没有水汽和悬浮物的空气称为干洁空气】①干洁大气(即干空气)Moisture 水汽(滴)② Impurity 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液态杂质③ 二、低层大气的各种主要成分N2):氮气(①存在方式:以蛋白质的形式存在于有机体中。作用:是有机体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合成氮肥的基本原料。):氧气(O2②是人类和动植物维持生命活动的极为重要的气体;积极参加大气中的许多化学过程;对有机物质的燃烧、腐败和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臭氧(O3③ 时空变化:最大值出现在春季,最小值出现在夏季。 空间变化:平:由赤道向两极增加。水 ,含量极少。~60km 垂直:55 ,达最大值,形成臭氧层;~25km 20 15km以上,含量增加特别显著;12 ~ 10km向上,逐渐增加;从 近地面,含量很少; 臭氧的作用: 对紫外线有着极其重要的调控制作用。a. 对高层大气有明显的增 b. 温作用。 CO2) 二氧化碳(④ 空间变化:水平:城市大于农村;

垂直:0~20km,含 量最高;20km 以上,含量显 著减少。 作用: a.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 b.强烈吸收长波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使地面保持较高的温度,产生“温室效应”。 三、水汽来源:主要来自江、河、湖、海、潮湿陆面的水分蒸发以及植物表面的蒸腾。① ②时空变化:时间:夏季多于冬季 空间:一般低纬多于高纬,下层多于上层。 ③作用: a.在天气气候变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b.能强烈吸收地面放射的长波辐射并向地面和周围大气放出长波辐射,对大气起着“温室效应”。 四、大气中的杂质 在大气中悬浮着的各种固体和液体微粒(包括气溶胶粒子和大气污染物质两大部分)。 气溶胶的作用: ①吸收太阳辐射,使空气温度增高,但也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②缓冲地面辐射冷却,部分补偿地面因长波有效辐射而失去的热量; ③降低大气透明度,影响大气能见度; ④充当水汽凝结核,对云、雾及降水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五、气温、 ①定义:表示大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反映一定条件下空气分子平均动能大小。 通常指距地面1.5m高处百叶箱中的空气温度。 ②单位:摄氏度(℃)温标;绝对温标,以K表示;华氏温标:℉,水的沸点为212℉ ③单位换算:

大气科学概论复习答案

选择题、填充题、简述题 1、通常北半球各个纬度地区盛行风。 单圈环流 三圈环流 2.地球得冷热极。 世界冷极在南极,为-90 ℃ (乔治峰),热极在索马里境内,为63 ℃。 3.干洁大气中得成份 P20-21 氮气,氧气,Ar,CO 2,O 3 4.一天中太阳高度角变化,最小、最大。 太阳光线与地表水平面之间得夹角。(0°≤h ≤90。 5、通常一天中相对湿度最值最有可能出现时间。 绝大多数地区 近海地区及其它大型水体得周围

6.大冰期一般持续时间。 大冰期持续时间约1,000万~2,000万年,气温与雪线下降; 7.我国东部得总体气候特征。 季风性显著、大陆性强 8.地面与大气所放射得辐射类型。 长波辐射 9.下列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小得城市 例:1 上海 2 西安 3 兰州 4 乌鲁木齐(B) A 1234 B 4321 C 1324 D 4132 10.在夏季影响我国得气团中,影响范围最广得气团就是哪个? 最广得:【热带太平洋气团】(东部地区)、热带大陆气团(西部地区)、赤道气团(长江以南地区)、西伯利亚气团(长城以北、大西北)、极地太平洋气团(东北地区) 11夏季,不同纬度城市中光照时间最长得 例:A哈尔滨B上海C成都D海口(A) 12一天中,地面最高温度出现在地面热量如何变化时间。 一天中地面最高温度、地面最低温度出现在地面热量收支相抵(平衡)得时刻。对于北半球而言,一年中地面最热月温度,一般出现在7月或8月,地面最冷月温度一般出现在1月或2月。 13一天中近地层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即日常所指得气温)出现时间。 季节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夏季14~15h 05~06h 冬季13~14h 04~05h 14饱与水汽气压与温度得关系。 温度上升,E上升 15摩擦层中,在气压场随高度不变得前提下,风速随高度得变化。 高度上升,风速增大 16北半球,高压顺时针、低压逆时针控制区内水平气流旋转方向 17在地质时期得气候变迁中,最近得一次大冰期被称为第四纪 18我国常见天气过程有那些。

大气科学概论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试卷 2012 - 2013 学年第 1 学期大气科学概论课程试卷( A 卷) 本试卷共 2 页;考试时间 120 分钟;任课教师银燕等;出卷时间2012年12 月 系专业年级班 学号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 2.0 分,共 26 分) 1、下列云中,()属于高云,()属于低云。 A、卷云、高积云 B、卷云、积雨云 C、积雨云、卷层云 D、高层云、高积云 2、在天气图上一般用带有()表示暖锋。 A、半圆的红色实线 B、半圆的蓝色实线 C、三角的蓝色实线 D、半圆的红色虚线 3、我国的气象卫星称为()系列卫星。 A、资源 B、环境 C、风云 D 东方红 4、在北半球,地面气象观测场的入口处一般在()方位。 A、东方 B、西方 C、南方 D 北方 5、雷达探测技术属于()遥感技术。 A、被动 B、主动 C、自动 D、手动 6、在弹性散射激光雷达中,当粒子尺寸远()激光波长时,属于米散射激光雷达。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7、卫星的可见光云图上,颜色越白通常表示()。 A、反照率越高 B、反照率越低 C、温度越高 D、温度越低 8、能够测量80-100 km处大气温度廓线和大气风场的激光雷达为()。 A、拉曼散射雷达 B、差分吸收激光雷达 C、共振荧光激光雷达 D、多普勒激光雷达 9、射线相对于地表的曲率为0的折射为()。 A、零折射 B、负折射 C、超折射 D、临界折射 10、当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移动很少时的锋称为()。 A、暖锋 B、冷锋 C、准静止锋 D、锢囚锋

11、我国气象行业标准根据云形态的国际分类,将云分为3族、()属、()类。 A、10、29 B、9、29 C、10、28 D、9、28 12、下面四类热带气旋中近中心地面风力最大的是()。 A、热带低压 B、热带风暴 C、强热带风暴 D、台风(飓风) 1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A、CO2 B、CH4 C、CFCs D、SO2 二、填空题(每空1.5 分,共 18 分) 1、云形成的主要途径有、和既增加水汽又降低温度。 2、表征大气的基本要素有、、和风。 3、大气中热量的传递方式包括、和。 4、多普勒激光雷达的工作原理是激光与随风运动的分子或者气溶胶相互作用,导致激光发 生;探测多普勒频移的两种技术为和直接探测。 5、激光雷达的优点主要是,波长优势,波长较 ,可以与分子或者气溶胶相互作用;能够测量气溶胶的沿激光方向的分布 ,而不是柱含量。 三、名词解释 (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气团 2、露点温度 3、气候 4、云 5、反气旋 四、问答题 (共 41 分) 1、为什么用干湿球温度表可以测量大气的湿度?(8分) 2、什么是气候变化?并简述气候变化的原因(至少列出6种原因)。(9分) 3、目前气象卫星主要有哪两种轨道?各有什么优缺点?(12分) 4、按云的外形特征、结构特点和云底高度,将云分为哪几族,哪几属,并简要回答每一族 的特征?(12分)

大气科学概论试卷-16页文档资料

《大气科学概论》试卷 姓名评分 一、名词解释(5*4=20) 1、虚温—— 2、静力平衡—— 3、大气逆辐射—— 4、位温—— 5、梯度风—— 二、填空(12*2=24) 1、地球大气经历了原始大气、次生大气和三个演化阶段。 2、大气的垂直结构分为对流层、、中层、热层和外逸层。 3、据观测,对流层大气的的温度垂直递减率(γ)约为℃/100M。 4、大气中吸收红外辐射的成分主要是和液态水。 5、太阳和大气的辐射光谱都与波长和有关。 6、常见的大气温度极值有和极端极值两种。 7、未饱和湿空气上升达到饱和的高度称为。

8、在假绝热过程中,为保守量。 9、在层结曲线位于状态曲线的侧时,大气具有不稳定能量。 10、当与地转偏向力相平衡,大气沿等压线作匀速运动。 11、三圈经向环流是指、弗雷尔环流和极地环流。 12、北半球的四个气压带是极地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 和赤道辐合带。 三、选择(8*2=16) 1、大气圈中水的更新周期大约为() A 一周 B 一个月 C 一个季度 D 一年 2、观测表明,在1.5-2km高度上,水汽含量为地面的() A 1/2 B 1/3 C 1/4 D 1/5 3、大气的降水显弱酸性,酸雨的PH值则小于() A 6.6 B 6.5 C 5.6 D 5.5 4、大气中对太阳直接辐射的紫外线吸收最多的成分是() A O 2 B O 3 C H 2 O D CO 2 5、气温日较差随季节变化最大的地区是() A 极地 B 高纬度 C 中纬度 D 低纬度 6、决定饱和湿空气稳定度的是() A γ B γ d C γ m D γ AC 7、在纬度和气压梯度相同的情况下,气旋的风速相比于反气旋要() A 较大 B 较小 C 相同 D 不确定

全国2015年10月0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国际经济法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 00246)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o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依《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由卖方订立运输合同的是 A.FOB B.EXW C.CIF D.FAS 2.CFR这种贸易术语适用于 A.水上运输方式 B.航空运输方式 C.铁路运输方式 D.各种运输方式 3.在国际航空运输中,依《华沙公约》规定,承运人对货物和行李损失的赔偿责任限于每公斤 A.100金法郎 B.150金法郎 C.200金法郎 D.250金法郎 4.依据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法,部分损失包括单独海损和 A.实际全损 B.推定全损 C.共同海损 D.意外损失 5.依照《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的规定,银行可以拒绝付款的情况为 A.货物数量与合同规定不符 B.货物质量与合同规定不符 C.货物在运输途中由于台风灭失 D.发票与提单不符 6.中国某海关在对M企业进口的葡萄酒征收关税时,按照该企业进口报关时申报单上的 价值征收关税的方法属于 A.从量税 B.从价税 C.混合税 D.价值税 7.依据《反倾销协议》,可以忽略不计的倾销幅度是指当倾销幅度小于出口价格的 A.8% B.6% C.4% D.2% 8.中国大陆的李先生通过互联网向美国亚马逊公司订购工程专业图书3本,此服务属于《服务贸易总协定》中的 A.境外消费 B.跨境提供 C.商业存在 D.自然人流动 9.《反补贴协议》中的补贴是指 A.禁止性补贴 B.非禁止性补贴 C.定向性补贴 D.非定向性补贴 10.美国M公司与中国L公司达成协议,L公司是M公司旗下驰名商标“古龙”在中国大陆的唯一代理商,除M和L公司外,对“古龙”商标任何其他人不可使用。该协议是国际许可合同中的 A.独占性许可合同 B.排他性许可合同 C.普遍性许可合同 D.垄断性许可合同11.作为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IGA)在国际投资保险业务上的创新,给予独立承保的险种是

2019南开大学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考试大纲

2019南开大学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本考试是全日制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入学资格之专业基础课考试。 二考试目的 本考试的目的是选拔全日制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三考试要求 考生应具备“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的基础知识,理解这两门课程的基本概念,能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分析简单的语音、词汇、语义和语法的事实。 考生要用汉语答题,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四考试内容 “语言学概论”部分 第一部分语言的性质,包括语言和言语、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的其他派生功能、语言是自然形成的符号系统。 第二部分语音,包括语音的物理属性和生理基础、音素、音位、音位的组合。 第三部分语法,包括语法的性质和单位、构词法、构形法、句法。 第四部分语义,包括词汇、词义、词聚、句义、歧义。 第五部分语言的发展,包括语言发展的原因和特点、语言的分化和统一、语言的接触、语言系统的发展。 题型 一名词解释(略) 二判断 示例:洋泾浜不是自然语言。 答:对。洋泾浜是两个不同民族的人在某些特定场合临时把各自的语言混合在一起而造成的交际工具,不当作母语使用,离开特定的交际场合双方都不再使用它,所以不是自然语言。 三简答 示例:两个同义词可以在哪些方面有差别? 答:同义词之间的差别:a语体色彩或风格色彩、b感情色彩、c形象色彩。 四分析 示例:指出下面每个词是单纯词还是复合词,还是派生词: 剪刀克隆taller 绳子棕色菠萝氧吧dancer 质子actually 答案:单纯词有“克隆、菠萝、taller”,复合词有“剪刀、棕色、氧吧、质子”,派生词有“绳子、dancer、actually”。

Word文字处理软件练习题及答案

Word文字处理软件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Word 2010文字编辑中,不能实现的功能是()。 A. 把文档的标题文字设置成不同的颜色 B. 把选定的英文单词翻译成相应的中文词 C. 打开一个低版本的文档 D. 把当前文档保存成一个低版本的文档 2、在Word中,打开文档是指()。 A. 为指定的文档创建一个空白文档窗口 B. 为指定的文档开辟一块硬盘空间 C. 把文档的内容从内存中读出并且显示出来 D. 将指定的文档从硬盘调入内存并且显示出来 3、在Word的文档编辑中,如果选定的文字块中含有几种不同字号的汉字,则在工具栏的“字号”下拉列 表中,显示出的字号是()。 A. 选定文字块中的第一个汉字的字号 B. 选定文字块中最后一个汉字的字号 C. 文字块中使用最多的字号 D. 空白 4、启动Word有多种方式,在下列给出的几种方式: (1)在桌面上双击Word快捷方式图标 (2)在“快速启动”栏中单击Word快捷方式图标 (3)在“开始”菜单的“所有程序”级联菜单中单击Word程序名 (4)通过“开始”菜单的“搜索程序和文件”找到Word应用程序后,单击该程序图标 正确的说法是() A. 只有(1)是正确的 B. 只有(2)、(3)是正确的 C. 只有(2)、(3)、(4)是正确的 D.(1),(2)、(3)、(4)都正确 5、在Word中,要把整个文档中的所有“电脑”一词修改成“计算机”一词,可能使用的功能是()。 A. 替换 B. 查找 C. 自动替换 D. 改写 6、Word的主要功能是()。 A. 文档的编译 B. 文档的编辑排版 C. 文档的输入输出 D. 文档的校对检查 7、在Word的“页面设置”对话框中,不能设置的选项为()。 A. 字体 B. 页边距 C. 纸张方向 D. 纸张大小 8、在Word 2010中,要在文档中加入页眉,页脚,应该使用()选项卡中的相关命令按钮。 A. “插入” B. “开始” C. “页面布局” D. “文件” 9、在Word中输入文本时,当输入满一行时会自动换到下一行,这样的换行是插入了一个()。 A. 硬回车符 B. 分页符 C. 分节符 D. 软回车符 10、在Word 2010中,在“字体”对话框的“高级”选项卡中不能实现的功能是() A.缩放 B. 间距 C. 位置 D. 字形 11、在Word中,能将剪贴板上的内容拷贝到“插入点”处的操作是() A. 单击“开始”选项卡中的“剪切”按钮 B. 单击“开始”选项卡中“复制”按钮 C. 单击“开始”选项卡中“替换”命令 D. 按Ctrl+V键 12、在Word 的“字体”对话框中,不能设置的字符格式是() A. 上标 B. 加下划线 C. 字符间距 D. 首行缩进 13、下面哪种方法可以选择一个矩形的文字块( )。 A. 按住Ctrl键,再按下鼠标左键,并拖动到矩形字块的右下角 B. 不能一次选定,只能分步来选 C. 按住Alt键,再按下鼠标左键,并拖动到矩形字块的右下角 D. 按住Shift键,再按下鼠标左键,并推动到进行字块的右下角 14、在Word主窗口中,要给一段选定的文本加上边框,应从()选项卡中选择“边框和底纹”命令。 A. “插入” B. “视图” C. “开始” D. “文件” 15、在编辑Word文档中,“Ctrl+A”表示( )。

英语语言学—中文版

单元练习......76页 英语语言学概论 —自学指导 主编: 支永碧王永祥

英语语言学概论 —自学指导 主编: 支永碧王永祥 副主编:李葆春丁后银王秀凤

前言 本书主要为参加英语专业(本科段)自学考试和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而编写,是《英语语言学概论》(王永祥、支永碧,2007)的配套辅导用书。 自2007年起,《英语语言学概论》(王永祥、支永碧,2007)被确定为英语专业(本科段)自学考试的指定教材。在此期间,许多参加自学考试的考生希望能再出一本配套的辅导教材。他们中的不少人不仅希望自学考试轻松过关,还希望和全国其他学生一样将来能参加全国统一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继续升造求学。而现有的教材内容和相关练习似乎还不能充分满足他们的需求。其一,配套练习尚不够全面,缺少问答题的参考答案;其二,和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相比,配套练习的类型也不够全面;其三,参加自学考试的学生往往很难得到老师的亲自授课和指导,而英语语言学理论和概念往往抽象难懂,再加上其它各种原因,不少考生不能轻易地掌握各章的所有重点、难点,因此,他们迫切需要有一本简单实用的自学考试指南和辅导练习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此外,在英语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英语语言学是一门必考科目。入学以后,英语语言学也是英语专业研究生的一门必修课。鉴于此,他们希望了解更全面的英语语言学基本理论,多做一些更实用的英语语言学练习和真题,以备将来需要。为了满足广大自考学生和准备参加英语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的需要,我们在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之后,精心编写了本书。本书的编写除了主要参照王永祥、支永碧主编的《英语语言学概论》以外,我们还参考了胡壮麟主编的《语言学教程》(修订版)和戴炜栋、何兆熊主编的《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和其它一些高校使用的语言学教程。 本书第一部分为英语语言学核心理论和概念,主要包括:本章主要考点,课文理解与重点内容分析;第二部分为英语语言学概论的十三章单元配套练习,和原教材中的练习稍有不同的是,在本部分,我们选编了部分自学考试真题和各个高校历年考研真题,以便考生更好地了解本章重点。这样,学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章节的学习和复习。虽然该部分略有难度,但对考研和自考的学生都很有帮助;第三部分为英语语言学综合模拟试卷, 内容紧扣《英语语言学概论》,针对性很强,适用于英语专业各类考生;第四部分为江苏省自学考试英语语言学概论部分考试样题及参考答案。本书的习题主要包括以下七种类型:问答题、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是非判断题、汉英术语互译题、操作题。另外,为便于学习者了解考试重点,本书附加了江苏省英语专业(本科段)《英语语言学概论》自学考试新大纲2007版;另外,为便于自学者查询深涩难懂的语言学词汇,我们按照汉语字母顺序编写了常见的英语语言学术语汉英对照表,以补充原教材的些许缺失。 本书力求充分满足广大考生学习和考试的需要,帮助他们了解各章的主要考点和复习要点。祝参加英语专业自学考试的考生轻松克服《英语语言学概论》的学习难题,祝参加英语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在本书的帮助下能轻松通过英语语言学这个难关,实现自己的梦想。 支永碧 2009年2月于南京师范大学随园

大气科学概论

《大气科学概论》试卷(A) 姓名评分 一、名词解释(5*4=20) 1、虚温-- 2、静力平衡-- 3、大气逆辐射-- 4、位温-- 5、梯度风-- 二、填空(12*2=24) 1、地球大气经历了原始大气、次生大气和三个演化阶段。 2、大气的垂直结构分为对流层、、中层、热层和外逸层。 3、据观测,对流层大气的的温度垂直递减率(γ)约为℃/100M。 4、大气中吸收红外辐射的成分主要是和液态水。 5、太阳和大气的辐射光谱都与波长和有关。 6、常见的大气温度极值有和极端极值两种。 7、未饱和湿空气上升达到饱和的高度称为。 8、在假绝热过程中,为保守量。 9、在层结曲线位于状态曲线的侧时,大气具有不稳定能量。 10、当与地转偏向力相平衡,大气沿等压线作匀速运动。 11、三圈经向环流是指、弗雷尔环流和极地环流。 12、北半球的四个气压带是极地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和赤道辐合带。 三、选择(8*2=16) 1、大气圈中水的更新周期大约为() A 一周 B 一个月 C 一个季度 D 一年 2、观测表明,在1.5-2km高度上,水汽含量为地面的() A 1/2 B 1/3 C 1/4 D 1/5 3、大气的降水显弱酸性,酸雨的PH值则小于() A 6.6 B 6.5 C 5.6 D 5.5 4、大气中对太阳直接辐射的紫外线吸收最多的成分是() A O2 B O3 C H2O D CO2 5、气温日较差随季节变化最大的地区是() A 极地 B 高纬度 C 中纬度 D 低纬度 6、决定饱和湿空气稳定度的是() A γ B γd C γm D γAC 7、在纬度和气压梯度相同的情况下,气旋的风速相比于反气旋要() A 较大 B 较小 C 相同 D 不确定

全国2016年04月0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国际经济法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00246) 本试卷共5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 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国家主权原则在国际经济领域表现为 A.国家对领土的永久主权B.国家对自然资源的永久主权 C.国家对国内经济事务的自主权D.国家对国际经济交往的自主权 2.下述有关《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适用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适用于供应尚待制造的货物B.适用于电力销售 C.适用于补偿贸易D.适用于来料加工 3.依《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卖方违反合同和买方违反合同,都可以采取的 补救办法是 A.减低价格B.支付价款 C.要求交付替代物D.损害赔偿 4.在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中,《海牙规则》规定货物灭失或损害的诉讼时效为 A.一年B.二年C.三年D.四年 5.在国际货物多式联运中,联运人对不同运输区段发生的货物损害,分别根据该运输区 段法律规定的归责原则和赔偿限额承担责任,这被称之为 A.统一责任制B.网状责任制C.推定过失责任制D.单一责任制 6.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保险中属于基本险的是 A.钩损险B.拒收险 C.战争险D.平安险 7.在信用证支付方式中,规定一家付款银行,该银行在受益人提交符合信用证规定的单 据时即予以付款,这种信用证是 A.迟期信用证B.即期信用证 C.承兑信用证D.议付信用证 8.在世界贸易组织协议中,把给惠国给予受惠国的待遇不低于现在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 国的待遇称为 A.最惠国待遇B.对等待遇 C.国民待遇D.互惠待遇 9.甲国进口一批标明乙国制造的“克耐”运动服,因其原产地归属发生争议。经查,该

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的题型及答题方法

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的题型及答题方法 https://www.360docs.net/doc/3b16015779.html,2011年06月16日02:46 中文考研网 第一,语言学概论主要题型及答题方法: 1、名词解释:名词解释要求写出定义,同时要求举例说明。 2、填空题:主要考查基本知识,涉及面较广,既考查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分析运用能力,即使一些比较简单的知识,也通过分析题来设置,解答必须先分析再填空。 3、选择题:本题为单项选择题,即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主要考查一些易于混淆的问题,考查对一个事物不同分类角度的认识把握情况。 4、问答题:要求列出问题的要点,并且要适当展开阐述分析,或举例说明,有关的要点要求掌握,能分别阐述,展开分析。 5、综合分析题:突出重点分析内容,主要涉及语音、语法两部分内容。语音部分的分析题主要考察:比较元音和辅音的发音特点和异同,所有比较异同都是以国际音标出现的。第二用国际音标给汉字注意,这两上方面在每套试卷中都会出现。语法部分的分析题涉及到第一词组的结构层次分析;第二语法意义分析。语法意义分析通常是拿出一个英语的句子,在某些地方有词性变化,在该词下划线,请找出它所表示的语法意义、语法范畴即可;第三个是句式变换(多义句式、同义句式)。 第二,现代汉语主要题型及答题方法: 1、填空题。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要求考生完成一个完整的句子,所填内容是该句一个必不可少的方面。一般来说,这种题目是识记类知识,如概念的定义、对象的属性、分类等;另外一种要求运用基本理论对材料进行分析后填出答案,属理解类题目,如“…他在考试。?一句中的…在?所属词类为_____”等。 2、判断题。从内容上讲,这类题大多是对基本知识点的考核,甚至是常识性的,只是在形式上与填空题不同,要求考生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若错还须改正。有的判断是整个内容错。 3、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选择题不管答案数量多少,从内容上讲,也与上述两种题

大气科学概论复习答案

选择题、填充题、简述题1.通常北半球各个纬度地区盛行风。 r r昼夜夜昼时间时间 三圈环流单圈环流 .地球的冷热极。2℃。,热极在索马里境内,为℃(乔治峰)63 90 世界冷极在南极,为-P20-213.干洁大气中的成份O氮气,氧气,Ar,CO,324.一天中太阳高度角变化,最小、最大。90。≤°≤太阳光线与地表水平面之间的夹角。(0h 5.通常一天中相对湿度最值最有可能出现时间。 绝大多数地区近海地区及其它大型水体的周围 6.大冰期一般持续时间。 大冰期持续时间约1,000万~2,000万年,气温和雪线下降; 7.我国东部的总体气候特征。 季风性显着、大陆性强 8.地面和大气所放射的辐射类型。 长波辐射 9.下列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城市 例:1 上海 2 西安 3 兰州 4 乌鲁木齐(B) A 1234 B 4321 C 1324 D 4132 10.在夏季影响我国的气团中,影响范围最广的气团是哪个 最广的:【热带太平洋气团】(东部地区)、热带大陆气团(西部地区)、赤道气团(长江以南地区)、西伯利亚气团(长城以北、大西北)、极地太平洋气团(东北地区) 11夏季,不同纬度城市中光照时间最长的 例:A哈尔滨B上海C成都D海口(A) 12一天中,地面最高温度出现在地面热量如何变化时间。 一天中地面最高温度、地面最低温度出现在地面热量收支相抵(平衡)的时刻。对于北半球而言,一年中地面最热月温度,一般出现在7月或8月,地面最冷月温度一般出现在1月或2月。 13一天中近地层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即日常所指的气温)出现时间。 季节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14~15h 05 夏季~06h 13~14h 04 冬季~05h 14饱和水汽气压和温度的关系。

最新杨忠--语言学概论-课后综合测试题及中文版答案

综合测试题(一) I. Indicate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true or false. Put T for true and F for false in the brackets:(10 points) : () 1. General linguistics is based on the view that language as a system, which is composed of three aspects: sound, structure and meaning. () 2. The total number of words stored in the brain is called morphology. () 3. The sentence “The woman can’t bear children” is structurally ambiguous. () 4. Categorization refers to the process by which people use language to classify the world around and inside them. () 5. Metaphors can create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target domain and the source domain. () 6. According to referential content, deixis can be put into person deixis, place deixis, time deixis and discourse deixis. () 7. Phrase structure rules are rules that specify the constituents of syntactic categories. () 8. Modality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probability and Usuality. () 9. Age is not the learner factor that has been an issu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 ()10. Register, as a variety of language in use, is analyzed on three dimensions: field, mode and tenor. II. Multiple choice: (10 points) 1. ____________ is the first and foremost striking feature of human language. A. creativity B. arbitrariness C. displacement D. interchangeability 2. Syntactically, Japanese is ____________ language. A. analytic B. isolating C. synthetic D. agglutinating 3. The general roles language plays are termed A. metalanguages B. metafunctions C. metadiscourses D. metagrammar 4. ____________ is a process that creates a new word by dropping a real or supposed suffix. A. Blending B. Eponyms C. Backformation D. Clipping 5. The smallest meaningful unit of language is called a ___________. A. suffix B. prefix C. morpheme D. morph 6. __________ theories are those that attempt to explain acquisition on the basis of assuming an innate biological endowment that makes learning possible. A. Environmentalist B. functionalist C. nativist D. both a and b 7. Words and phrases like now, yesterday, next week, in three day, etC. are called __________. A. person deixis B. time deixis C. place deixis D. discourse deixis 8. Every syllable has a(n) __________, which is usually a vowel. A. nucleus B. onset C. code D. rhyme 9. ___________ is defined as the study of meaning. A. linguistics B. semantics C. morphology D. pragmatics 10. A ___________ is a mixed language which has become the mother tongue of a speech community. A. pidgin B. creole C. Esperanto D. natural language III. Match the terms in column A with the phrases in column B and put a, b…j into brackets: (10

大气科学概论复习答案

选择题、填充题、简述题 1.通常北半球各个纬度地区盛行风。 单圈环流三圈环流 2.地球的冷热极。 世界冷极在南极,为-90 ℃(乔治峰),热极在索马里境内,为63 ℃。3.干洁大气中的成份 P20-21 氮气,氧气,Ar,CO2,O3 4.一天中太阳高度角变化,最小、最大。 太阳光线与地表水平面之间的夹角。(0°≤h≤90。 5.通常一天中相对湿度最值最有可能出现时间。 6.大冰期一般持续时间。 大冰期持续时间约1,000万~2,000万年,气温和雪线下降; 7.我国东部的总体气候特征。 季风性显著、大陆性强 8.地面和大气所放射的辐射类型。 长波辐射 9.下列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城市 例:1 上海 2 西安 3 兰州 4 乌鲁木齐(B) A 1234 B 4321 C 1324 D 4132 10.在夏季影响我国的气团中,影响范围最广的气团是哪个?

最广的:【热带太平洋气团】(东部地区)、热带大陆气团(西部地区)、赤道气团(长江以南地区)、西伯利亚气团(长城以北、大西北)、极地太平洋气团(东北地区) 11夏季,不同纬度城市中光照时间最长的 例:A哈尔滨B上海C成都D海口(A) 12一天中,地面最高温度出现在地面热量如何变化时间。 一天中地面最高温度、地面最低温度出现在地面热量收支相抵(平衡)的时刻。对于北半球而言,一年中地面最热月温度,一般出现在7月或8月,地面最冷月温度一般出现在1月或2月。 13一天中近地层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即日常所指的气温)出现时间。 季节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夏季14~15h 05~06h 冬季13~14h 04~05h 14饱和水汽气压和温度的关系。 温度上升,E上升 15摩擦层中,在气压场随高度不变的前提下,风速随高度的变化。 高度上升,风速增大 16北半球,高压顺时针、低压逆时针控制区内水平气流旋转方向 17在地质时期的气候变迁中,最近的一次大冰期被称为第四纪 18我国常见天气过程有那些。 寒潮天气,大型降水天气,台风天气,对流性天气,过程 19在欧亚大陆东岸暖温带盛行气候季风气候,冷温带盛行气候大陆性气候。 20在台风生命史的四个阶段中,台风强度减弱,影响范围缩小的是哪个时期。 衰亡期 21我国的梅雨发生季节的时间地点。 初夏6月中旬~7月上旬(20天)江淮地区,静止锋常常在华南和华东地区活动,形成持续的阴雨天气,春季的华南连阴雨和夏季的江淮梅雨常伴随准静止锋。 22赤道地区一年中太阳高度角随时间的变化。 春分日在每年的3月21日(或20);太阳直射点在赤道纬线上;极圈移动到南北极点上;全球昼夜长短相等;正午太阳高度角赤道上90°——直射,由赤道越往两极太阳高度越低,极点上太阳高度角为0°. 秋分日在每年的9月23日(或22);太阳直射点在赤道纬线上;极圈移动到南北极点上;全球昼夜长短相等;正午太阳高度角赤道上90°——直射,由赤道越往两极太阳高度越低,极点

(完整word版)2018年10月自考0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推荐文档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国际经济法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00246) 本试卷共5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外国合营者的投资比例一般不低于合营企业注册资本的 A.25% B.30% C.49% D.50% 2.以下关于子公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子公司依东道国法律设立 B.子公司不是独立的法律实体 C.子公司是总公司在国外设立的办事机构 D.子公司和外国母公司的关系是股东和公司的关系 3.以下国际法律规范中属于国际贸易惯例的是 A.《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B.《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 C.《华沙一牛津规则》 D.《国际商事合同通则》 4.依《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构成要约的是 A.出售100吨一级无缝钢管,850美元/吨 B.出售法国庄园红酒,价格面议 C.出售一级焦炭,随市场行情议价 D.出售进l21雅阁汽车,联系电话400.800.0000 5.《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规定的承诺生效原则是 A.投邮生效原则 B.到达生效原则 C.发出生效原则 D.接受生效原则 6.信用证交易的基石是 A.付款赎单原则 B.承兑交单原则 C.单单相符单证相符原则 D.信用证自治原则 7.以下属于共同海损的是

最新《语言学概论》期末试卷

《语言学概论》期末试卷 1. ( 单选题) 下列关于“语言”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 )(本题 2.0分) A、语言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组合而成的 B、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C、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征 D、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可以任意改变 2. ( 单选题) 下列元音音素都是后元音的一组是( B)(本题2.0分) A、[u, ε] B、[α, Λ] C、[α,y] D、[o, a] 3. ( 单选题) 下列辅音音素都是塞音的一组是( B)(本题2.0分) A、[k, 1] B、[p, k] C、[p, n] D、[t, v] 4. ( 单选题) 从语音的社会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 A)(本题2.0分) A、音位 B、音素 C、音节 D、音渡 5. ( 单选题) 汉语普通话中的“我”和助词“的”单念时发音分别为[uo]和[te],而在实际语流中,“我的”发音是[uo de],这是语流音变中的( A)(本题2.0分) A、顺同化现象 B、逆同化现象 C、弱化现象 D、异化现象 6. ( 单选题) 语音的本质属性是(C )(本题2.0分) A、物理属性 B、生理属性 C、社会属性 D、心理属性 7. ( 单选题) 英语“students”中的“-s”是( C)(本题2.0分)

A、虚词语素 B、词根语素 C、构形语素 D、构词语素 8. ( 单选题) 从词的构造方式看,下列各项中属于复合词的是( D)(本题2.0分) A、木头 B、念头 C、苦头 D、山头 9. ( 单选题) 划分词类的最本质的标准是(A )(本题2.0分) A、分布标准 B、意义标准 C、形态标准 D、逻辑标准 10. ( 单选题) 下面词组中,结构类型与其他各组不同的一组是( D)(本题2.0分) A、年轻漂亮/朴素大方 B、我们大家/首都北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