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儒道

合集下载

佛儒道三教文化的区别

佛儒道三教文化的区别

佛儒道三教文化的区别先说佛教、道教、儒教之异第一、佛家讲“超世”,道家讲“出世”,儒家讲“入世”佛教主张“无生”,认为现实对人来说都是苦海。

对现实人无能为力,所以要忍受和超脱----即“超世”。

要忍受和超脱,就要放弃各种欲望,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苦海"而进入涅磐(无苦的极乐世界)。

佛教主张舍弃对现实物质的追求,注重精神的修持和对来世的向往。

道教认为,个人修养的提升乃至成仙明道,根本在于个人的修炼,跟别人没有关系,主张远离人群到深山老林找块地方修炼。

道教的修炼方法上也充分反映了道教的“出世”思想。

道教运用内丹和外丹进行修炼。

所谓内丹就是气功,外丹就是服用长生不老药。

而修炼内丹和外丹都是个人的事,秘密的事,需要远离社会,所以,道教是主张"出世"的。

儒家是主张参与社会的,而且主张个人的自我完善是在参与社会的过程中才能实现。

比如儒家的人生目标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际上是把人自身的发展与对家庭、社会的贡献紧密联系在一起了。

所以儒家是主张"入世"的。

第二、佛家重心理,道家重生理,儒家重做人佛教对“心”的诠释,有诸多层次的分析说明,更用许多的比喻来阐释我们的心,进而教导我们如何找心、安心、净心。

“心理学”西文原意为“阐释心灵的学问”,后来引申为“研究人类自身问题的行为科学”。

这种发展演变符合佛教对宇宙人生的阐释,所谓“心能生万法”。

佛教从心的角度概括世界万物的一切,并对人的行为问题进行根本性的探讨与阐释,因此,佛教早已构建一套成熟的心理学知识体系。

佛教的教义几乎都在谈心,在诸多经论中随处可见,其中以“唯识学”对人类精神的分析,最具现代心理学色彩。

道教主张以生为真实,追求延年养生、肉体成仙。

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肉体是精神的住宅,要长生不死,必须形神并养,即有“内修”“外养”的工夫。

儒教是礼法,要求如何做人,每个人应该怎么做。

儒教崇尚的是“存天理、灭人欲”,哪怕削足适履也要人来适应宗法社会的纲常,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儒、道、佛三家文化的区别

儒、道、佛三家文化的区别

儒、道、佛三家文化的区别一、文化主旨儒家文化——进取文化。

道家文化——规律文化。

佛家文化——奉献文化。

二、做人标准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

道家文化——领悟道、修养德、求自然、守本分、淡名利。

佛家文化——诸恶莫做、众善奉行、遵守十戒、心灵安定、运用智慧。

三、人生观儒家文化——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道家文化——顺其自然、自我完善。

佛家文化——慈爱众生、无私奉献。

四、世界观儒家文化——世界是展现才华的舞台。

道家文化——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境界。

佛家文化——相由心生,世界就在自己心中;一念之差,便可创造地狱、极乐。

五、价值观儒家文化——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道家文化——以完善的自我带动和谐的社会。

佛家文化——在为他人献爱心、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

六、哲学倾向儒家文化——入世哲学。

道家文化——出世哲学。

佛家文化——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

七、物质食粮对精神食粮的比喻儒家文化——主食(如米饭、馒头等),不吃就会饿。

道家文化——副食(如各种炒菜、汤羹等),不吃没滋味。

佛家文化——水果(如:苹果、香蕉等),不吃不甜蜜。

八、健康观1、至乐活身——道家的健康观重人贵生——人文精神的核心养身以重外——以动为主养心以重内——以静为常2、君子坦荡荡——儒家的健康观心为身之本——以德促体的健康观从“人生三戒”到健康节欲论礼之用,和为贵——从心理和谐到心理健康3、境由心造、魔由心生——佛家的健康观健康层次论健康因果论健康认知论刘国清摘要:从心理学角度审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健康观,很容易发现其身心健康的思想和理论更是丰富多彩、异彩纷呈。

道家重视身体健康,儒家重视心理健康,而佛家则重视更高层次的健康境界——灵魂的提升与净化。

挖掘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身心健康观是“心理学中国化”的必然要求。

本文选取道家、儒家和佛家三派思想中的健康观念,提出“身、心、灵”和谐发展之整体健康观。

佛道儒三家的区别

佛道儒三家的区别

佛道儒三家的区别佛道儒三家的区别历史上有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儒家入世,道家隐世,佛家出世之评论,这大体上反映了儒、道、佛三家的基本特质和彼此差异。

儒、道、佛三家虽各有所重而相径庭,然仍能融合会通,相济相补,构成彼此共存共荣的文化格局,长期以来支配和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而共撑中华传统文化大厦的三大支柱,当为儒、道、佛三家。

深入研究此三家的文化传统,进一步发掘中华文化优秀、健康的精神遗产,并加以创造性的现代转化,进而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大业,是有积极意义的。

儒道佛三家鼎足之势的形成公元前六、五世纪,在东亚大陆的黄河中下游,中原地区形成了儒家和道家等学说。

儒家思想以“人”为本,侧重于从“人”的角度来观照人生、社会和自然,重视人的生命意义与价值,宣扬以道德为人生的最高价值。

道家则以“自然”为本位,侧重于从“自然”出发来观照人生、社会和宇宙,强调自然是人生的根本,主张顺应自然,回归自然。

儒家的“人”本位和道家的“自然”本位两种核心思想,奠定了中华古代文化的基础,决定了中华古代文化的走向。

约在公元一世纪,诞生于南亚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内陆。

佛教以“解脱”为本位,宣扬众生要通过修持,以求从迷惑、烦恼、痛苦和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进入大自由大自在的“涅槃”理想境界。

佛教作为外来的、与儒、道异质的文化,在经过彼此冲突、相互融合后,约在公元四、五世纪的东晋时代,融入了中华传统文化之中。

此后,中华文化形成儒、道、佛三大脉络,三家(传统说法称为三教)共同构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从文化形成根据的角度来考察,儒、道、佛三家鼎足之势的出现决非偶然。

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三家文化旨趣的共似性。

三家思想的中心关怀和根本宗旨,都在于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实现理想人格,可以说都是生命哲学学说。

二是三家文化内涵的差异性。

三家文化体系的基点、架构、内涵、思维方式等均不相同,这又不仅适应于不同人群的文化精神需求,而且也有利于彼此互补融会。

儒道佛思想总结

儒道佛思想总结

儒道佛思想总结儒道佛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

儒道佛三家思想虽然有所区别,但在一些核心价值观上有着共同点。

下面将对儒道佛思想进行总结。

儒家思想强调“仁”的核心价值观。

儒家主张以“仁”为中心,认为人的根本任务是修养身心,培养正直、善良、宽厚的品性,通过自我完善来实现社会和谐。

儒家强调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讲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顺、君臣忠信等。

儒家思想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强调教育应该培养人的品德和智慧,使人能够成为具有道德修养和良好道德品质的人。

道家思想注重“无为而治”。

道家认为人的本性应该追求自然无为而治的状态,强调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

道家主张逍遥自在、无为而治,强调返璞归真,追求内在的自由和内心的宁静。

道家思想注重身心灵的修炼,通过修炼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实现心灵的自由与升华。

佛家思想强调“解脱”的价值观。

佛家认为人生苦难的根源在于欲望的存在,解脱就是超越欲望,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解脱的境界。

佛家思想注重修行,以四谛和八正道为基本教义,强调人应该摆脱痛苦和欲望的束缚,通过修行实现解脱。

儒道佛三家思想在某些方面有着共同点。

首先,三家都注重道德修养和人伦关系,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建立在互敬互爱和道德价值基础上。

其次,三家都重视个人的内心修炼,强调个人应该追求内心的宁静和修炼的境界,以达到心身合一的境界。

最后,三家都注重人性的本善,强调人性是具有道德价值和潜力的,通过修炼和教育可以使人性得以发扬光大。

综上所述,儒道佛三家思想都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瑰宝,代表了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儒家强调仁义道德,道家强调顺应自然,佛家强调解脱痛苦。

尽管存在一些差异,但是三家思想在一些核心价值观上有着相通之处,共同致力于追求人的修养和社会和谐。

儒、道、佛三家文化的区别

儒、道、佛三家文化的区别

儒、道、佛三家文化的区别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儒、释、道三家各自发展,各有传承,衍生出众多支派,开枝散叶,并成为华夏显学,统贯着学术与文化的命脉。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三家思想始终是在矛盾斗争与融合渗透中发展,犹如三枝奇葩,各彰异彩,相互辉映。

历代也多认为三者之间有着彼此补充的作用,故有所谓“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的说法。

儒家提倡的“仁礼安邦”的修行思想,道家提倡的“无为而治”的修性思想,以及佛家提倡的“万法皆空”的修心思想,为我们在为人处世和修身立德方面提供了最经典、实用的人生哲学,我们可以从儒家修行中修炼正确的行为,道家修性中修炼良好的性格,佛家修心中修炼健康的心态。

今天咱们重点说说三家文化的区别。

儒学:以教化为核心。

道学:以治理为核心。

佛学:以大爱为核心。

一、文化主旨儒家文化——进取文化。

道家文化——规律文化。

佛家文化——奉献文化。

二、做人标准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

道家文化——领悟道、修养德、求自然、守本分、淡名利。

佛家文化——诸恶莫做、众善奉行、遵守十戒、心灵安定、运用智慧。

三、人生观儒家文化——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道家文化——顺其自然、自我完善。

佛家文化——慈爱众生、无私奉献。

四、世界观儒家文化——世界是展现才华的舞台。

道家文化——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境界。

佛家文化——相由心生,世界就在自己心中;一念之差,便可创造地狱、极乐。

五、价值观儒家文化——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道家文化——以完善的自我带动和谐的社会。

佛家文化——在为他人献爱心、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

六、哲学倾向儒家文化——入世哲学。

道家文化——出世哲学。

佛家文化——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

七、物质食粮对精神食粮的比喻儒家文化——主食(如米饭、馒头等),不吃就会饿。

道家文化——副食(如各种炒菜、汤羹等),不吃没滋味。

佛家文化——水果(如:苹果、香蕉等),不吃不甜蜜。

儒、佛、道通俗解释

儒、佛、道通俗解释

儒、佛、道通俗解释佛家:因缘和合。

因缘和合的意思是世间的任何一种现象都是由因与缘和合而成的。

世间任何一种现象全都是因缘。

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是条件决定存在,而不是自己决定自己的存在。

不过,这里所要驳斥的内容并不是我们平常所承认的有生就有死、有来就有去,而是在我们心目当中,把一切当成实有、当成真有、当成谛实有的实执。

虽然我们从道理上明白有生一定会有死,因缘而生,因缘而灭,但是在情感、感受和观念上却把我和我所当真,尤其是对自己所执爱、所在乎的东西,往往把它当成真有、实有,不能把它视为如梦如幻。

比如,当我们恨某人的时候,在内心深处认为他就是敌人,从来没有想过,今天的敌人明天可能变成朋友。

当我们贪著于某个人的时候,在内心深处认为他就是自己的亲人、朋友,从来没有想过,今天的亲人、朋友明天可能变成敌人。

对自己的物品、自己的财产、得到的权力、名声、地位等,认为这就是我的,我就是它的拥有者。

在我们的意识当中就是有这样一种自然形成的非理性的我执。

这种我执,你在推理的时候,它会隐蔽起来,根本找不着它。

但是它一直存在于你的相续当中,左右着你的整个价值观。

道家:道法自然。

语出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大意是,有一种物体混混沌沌、无边无际、无象无音、浑然一体,早在开天辟地之前它就已经存在。

它独一无二,无双无对,永远不会改变,却又周流于万物永远不会停止,它可以作为世间天地万物乃至宇宙的根本。

我不知它究竟何名,于是用“道”来作它的名,勉强的称其为“大”。

这个“大”,不停地运化,也就是说它无处不在、无远不至,穿行于古往今来、八荒六合,到达极远处(指万物生成之后)又自然返回于原初。

正因为道是如此无穷无尽,既生成宇宙万物,又使万物回归道,所以说道很大,而顺从于道的天、地、人也都很大。

儒、道、佛三家哲学的生态智慧

儒、道、佛三家哲学的生态智慧

儒、道、佛三家哲学的生态智慧儒、道、佛三家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在道德、修身养性等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

在当今社会,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借鉴儒、道、佛三家哲学的生态智慧,对于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文将从儒家的仁爱生态、道家的自然无为、佛家的因缘观念等方面,探讨三家哲学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启示和价值。

儒家强调仁爱之道,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准则。

在生态保护方面,儒家的仁爱思想体现了对自然界万物的尊重和关爱。

儒家经典中常提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强调人与自然是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的关系。

因此,儒家倡导人们要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自然界,保护环境、珍爱生态资源,体现了一种生态伦理观念。

在当代社会,我们可以借鉴儒家的仁爱之道,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的保护中去,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道家强调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

道家认为,宇宙万物皆遵循自然规律运行,人应当顺势而为,顺其自然。

在生态保护方面,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启示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势而为,不要人为破坏生态平衡。

过度的开发和消费只会破坏生态环境,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因此,我们可以借鉴道家的自然无为之道,学会顺势而为,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佛家注重因果报应,强调因缘观念。

佛家认为,一切现象都有其因缘,万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在生态保护方面,佛家的因果观念提醒我们,人类的行为会对自然界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我们的种种行为都将产生相应的果报。

如果我们对自然环境肆意破坏,最终将自食恶果。

因此,佛家的因缘观念告诫我们要善待自然、爱护环境,以善良的心行善,回报大自然的恩德。

只有尊重因果、珍爱自然,才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综上所述,儒、道、佛三家哲学都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对于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的启示和价值。

在当今社会,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的保护中去,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儒道佛三家的思想精髓

儒道佛三家的思想精髓

儒道佛三家的思想精髓
儒道佛三家的思想精髓:儒:社会之道;道:自然之道;佛:宇宙之道。

1、儒家的精髓:
以仁、恕、诚、孝为核心价值。

着重君子的品德修养,强调仁与礼相辅相成,重视五伦与家族伦理,提倡教化和仁政,轻徭薄赋,力图重建礼乐秩序,移风易俗,保国安民,富于入世理想与人文主义精神。

2、道家的精髓:
道家以“道”为核心。

认为大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刚柔并济等政治、经济、治国、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3、佛家的精髓:
无缘大慈,通体大悲。

既出世,也入世。

入世,为了挽救众生(这里不单指人类,而指一切有情生命);出世则是教一切众生,认识生命宇宙的真谛,脱离苦海,到达彼岸(没有苦难、疾病、战争、贫富差别、不生不死、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佛的境界)。

中国古代儒道佛三教的合一与冲突

中国古代儒道佛三教的合一与冲突
感谢观看
汇报人:
中国古代儒道佛三教的合一与冲突
单击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0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儒道佛三教的历史背景
03
儒道佛三教的哲学思想与理念
04
儒道佛三教在文化传承中的表现
05
儒道佛三教对社会的影响与价值
06
儒道佛三教的现代意义与启示
添加章节标题
章节副标题
01
儒道佛三教的历史背景
章节副标题
02
儒教的发展历程
道教: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等思想,对中华文化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和艺术审美等方面有重要贡献。
儒教:强调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佛教:强调慈悲、智慧和因果报应等理念,对中华文化的宗教信仰、哲学思想和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广泛影响。
三教合一:儒道佛三教的融合与创新,形成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道家强调自然无为,注重个体自由和内心平静
佛教强调因果报应,注重个人修行和心灵解脱
三教在历史上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文化特色
儒道佛三教的哲学思想与理念
章节副标题
03
儒教的仁义礼智信
仁:爱人、爱人民,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
义:正义、道义,坚持正义,维护道义
礼:礼仪、礼节,遵守礼仪,尊重他人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传入时间:西汉末年
传入途径: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传播方式:通过译经、讲经等方式传播
传播范围:从西域到中原,再到江南地区
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形成了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局面。
三教在历史上的相互关系

佛道儒三教的区别

佛道儒三教的区别

佛道儒三教的区别佛教、道教、儒教的区别佛教、道教、儒教的区别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而共撑中华传统文化大厦的三大支柱,当为儒、道、佛三家。

历史上有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以及儒家入世,道家隐世,佛家出世之评论,这大体上反映了儒、道、佛三家的基本特质和彼此差异。

儒、道、佛三家虽各有所重而相径庭,然仍能融合会通,相济相补,构成彼此共存共荣的文化格局,长期以来支配和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

第一佛家讲“超世”,道家讲“出世”,儒家讲“入世”佛教主张“无生”,认为现实对人来说都是苦海。

对现实人无能为力,所以要忍受和超脱----即“超世”。

要忍受和超脱,就要放弃各种欲望,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苦海"而进入无极乐世界。

佛教主张舍弃对现实物质的追求,注重精神的修持和对来世的向往。

道教认为,个人修养的提升乃至成仙明道,根本在于个人的修炼,跟别人没有关系,主张远离人群到深山老林找块地方修炼。

道教的修炼方法上也充分反映了道教的“出世”思想。

道教运用内丹和外丹进行修炼。

所谓内丹就是气功,外丹就是服用长生不老药。

而修炼内丹和外丹都是个人的事,秘密的事,需要远离社会,所以,道教是主张"出世"的。

儒家是主张参与社会的,而且主张个人的自我完善是在参与社会的过程中才能实现。

比如儒家的人生目标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际上是把人自身的发展与对家庭、社会的贡献紧密联系在一起了。

所以儒家是主张"入世"的。

第二佛家重心理,道家重生理,儒家重做人佛教对“心”的诠释,有诸多层次的分析说明,更用许多的比喻来阐释我们的心,进而教导我们如何找心、安心、净心。

“心理学”西文原意为“阐释心灵的学问”,后来引申为“研究人类自身问题的行为科学”。

这种发展演变符合佛教对宇宙人生的阐释,所谓“心能生万法”。

佛教从心的角度概括世界万物的一切,并对人的行为问题进行根本性的探讨与阐释,因此,佛教早已构建一套成熟的心理学知识体系。

儒、道、佛三家思想到底有何不同?

儒、道、佛三家思想到底有何不同?

儒、道、佛三家思想到底有何不同?
中国人几乎都绕不开儒、道、佛三者中的任何一个,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深受儒道佛三教所支配和影响。

儒、道、佛三家到底有何不一样呢?
一、何为儒家
儒家是入世的哲学。

儒家主张仁与礼,内圣而外王,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

可以说,儒家思想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文化基因,数千年来其影响一直处于主流。

儒家像粮店,里面卖得是生存必需品。

图解儒家二、何为道家?
道家是隐世哲学。

道家以“道”为核心,“道"随顺万物,尊重世间万物的种种差异。

道自然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道家像药店,里面是疗伤的药品,对症下药。

图解道家
三、何为佛家?
佛家是出世哲学。

佛家讲求治心,对人的各种关切指出解决的方法和途径,更具备宗教特质,为人提供一种宗教的寄托。

佛家像百货店,卖的不是必需品但可以常逛逛,要不要在自己。

图解佛教
四、儒、道、佛三家到底有何不同?
儒道佛到底有何不同?一图以蔽之:
图解儒道佛之不同。

关于儒道佛三家的评论

关于儒道佛三家的评论

关于儒道佛三家的评论儒道佛三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思想体系和价值观念,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儒道佛三家的评论。

一、儒家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它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爱”,即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这种思想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关爱,也体现了社会和谐和稳定的重要性。

儒家思想还强调了“礼”的重要性,即礼仪、礼节、礼义等。

儒家认为,礼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本准则,是社会秩序的保障。

通过遵守礼节,人们可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此外,儒家还强调了“中庸”的思想,即不偏不倚、不过分、不过度。

这种思想体现了儒家追求平衡和和谐的价值观,也体现了儒家对于人性的理解和认识。

二、道家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流派,它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宇宙的关系以及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即宇宙万物的本源和规律。

道家认为,万物都是由“道”所生,而“道”是永恒不变的。

道家还强调了“无为而治”的思想,即不干预自然、不干预社会、不干预他人。

这种思想体现了道家追求自然和谐、顺应自然的价值观。

同时,道家也强调了“柔弱胜刚强”的思想,即以柔克刚、以弱胜强。

这种思想体现了道家对于人性的理解和认识,也体现了道家对于人生的智慧和理解。

此外,道家还强调了“养生”的思想,即通过修炼身心、调节情绪、保持健康等方式来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这种思想体现了道家对于生命和健康的重视和关注。

三、佛家佛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流派之一,它强调的是解脱生死、超越轮回、达到涅槃境界的修行之路。

佛家认为,人生是无常的、痛苦的、虚幻的,只有通过修行才能解脱生死、超越轮回、达到涅槃境界。

佛家还强调了“因果报应”的思想,即认为一切事物的发生都有其原因和结果。

佛家认为,通过修行可以消除业障、减轻罪恶、积累功德,从而在未来的轮回中得到更好的果报。

佛、道、儒他们分别讲了什么

佛、道、儒他们分别讲了什么

佛、道、儒他们分别讲了什么佛的中心思想是:因果!佛陀说“万物皆空,因果不空”。

为了呈现因果,又推演出来前世今生!另外,众生是看不见来世的,所以在今生的基础上又衍生出天堂和地狱!佛家思想本质也不坏,起码是教人向善的,一生向善多造浮屠来世有好报,死了也不用下地狱,可以升天堂!反之,生时多为恶,死后下地狱。

佛家有一点不可取的是:教唆普通人剃度出家,出家受戒律约束,不可娶妻生子!这一点违背了人类生生不息繁衍后代的行为。

试问大家都出家成方外之人了,百年后是不是世上无人了?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发生,又衍生出了一个词“居士”,可以念经说佛,也可娶妻生子,称为“俗家弟子”。

看完了,你是否觉得如果世人皆盲目崇拜佛教,那也是不可取的?道家的中心思想是:炁(qi)这个字读气!一种神秘的能量。

几千年前,人类并不知道“空气”这个东西的存在,但是知道有一种看不见的神秘的力量在支配着世间万物,并且把这种力量命名为“炁”,后来用通假字“气”表示,实际上气已经很接近空气这个词的本意了。

道家认为,除了一切肉眼可见的东西之外,还有一种隐藏在世界各个角落的东西存在,这个东西就是气!人体也是由气来控制的,人活一口气,人死称为断气。

万物皆与气有关,天地山川藏风聚气的地方叫“宝地”葬死人后代易升官发财,门庭显贵。

动植物都与气有关,星转斗移,四季变化称节气,刮风下雨叫天气!道家认为只要顺应天时地理,自然规律就叫做道!道是无形的,又是有形的。

衍生到人体,五脏六腑、七经八脉皆与气有关,想要强身健体,就必须要通过引导气体在身体里的运行,打通任督二脉,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就可以延年益寿。

当然一开始的顺其自然是好的,因为不违背自然规律的现象,才会草长瓜熟。

后来为了贪欲和私心,开始炼丹乞求长生不老,这就违背了自然规律了!但是,也不能说因为追求长生不老药就是错的,起码在研究长生不老的路上,发现和发明了许多治病救人的药和方法,且演变到最后医道一家,对人类发展进步,延长个体寿命,促进生产发展是有利的。

儒道佛三家文化的本质与区别

儒道佛三家文化的本质与区别

儒道佛三家文化的本质与区别中华文化的三大传统历史上有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儒家入世,道家隐世,佛家出世之评论,这大体上反映了儒、道、佛三家的基本特质和彼此差异。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仁爱”,这也被视为人的生命的独特而崇高的意义与价值之所在。

儒家一方面肯定人具有内在的善性,一方面也主张强化外在的“纲常之礼”,强调两者的结合为人生之道:遵循纲常之礼以开显人的本然德性,进而达臻人的完善境界,成为圣人。

张载说:“为天地立志,为生民立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语录》中)这也就是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哲学。

道家创始人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而构成万物具体形态的原始物质则是“气”。

万物都是禀赋了“道”而成“德”(自然本性),又禀赋了“气”而成“形”(形态,形体)。

老子又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二十五章》)所谓“道法自然”,就是道以自然为法,作为宇宙的根本原则、最高原则的道,所遵循的就是自然无为。

释迦牟尼佛的法门的特点叫作“戒、定、慧”。

戒就是戒去常人中的一切欲望和执著,定是指人入定修行,慧是指人开悟开慧。

大藏经多少万卷,都不离这三个字。

当然,它具体的表述铺展开来相当庞杂,但其实质就是这三个字。

儒、道、佛三家虽各有所重而相径庭,然仍能融合会通,相济相补,构成彼此共存共荣的文化格局,长期以来支配和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而共撑中华传统文化大厦的三大支柱,当为儒、道、佛三家。

深入研究此三家的文化传统,进一步发掘中华文化优秀、健康的精神遗产,并加以创造性的现代转化,进而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大业,是有积极意义的。

儒、道、佛三家鼎足之势的形成公元前六、五世纪,在东亚大陆的黄河中下游,中原地区形成了儒家和道家等学说。

儒家思想以“人”为本,侧重于从“人”的角度来观照人生、社会和自然,重视人的生命意义与价值,宣扬以道德为人生的最高价值。

论儒道佛的几个基本问题

论儒道佛的几个基本问题

论儒道佛的几个基本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中,三教汇合与融会普遍存在,其中共同包括儒、道、佛三教。

儒、道、佛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思想基石,并且在东方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影响巨大。

对于这三教文化的传承,一直是中华文明有关的重要的话题。

那么,儒、道、佛三教之间有什么样的渊源和联系?儒、道、佛三教又如何再现今日?在这里,我们将探讨以下三个基本问题:首先,儒、道、佛三教之间有什么样的渊源和联系?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来讲,儒、道、佛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基石,可以说,它们构成了中华文明灿烂的大背景,其间的渊源和联系是极其紧密的。

首先,儒、道、佛三教具有同源性。

它们都起源于黄河流域的古代文化,具有着共同的根源。

儒家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六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而道家,则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六世纪的春秋时期;而佛教,则是由印度传入中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二、三世纪。

同时,儒、道、佛三教之间都有辨异性和类似性,它们可以相互补充、相互辩证。

儒家强调“仁政”和“孝悌”,强调“礼乐”和“文德”;道家强调“天人合一”,强调“自然调和”;佛教强调放下屠刀,强调“慈悲喜舍”,追求“宁静”和“智慧”。

其次,儒、道、佛三教与当今的社会发展、文化转型息息相关。

儒家的仁政思想,深深历久弥新,渗透到当代中国社会的每一层面,可以见证它实践的各种事例;道家的自然调和思想,则是贯穿传统中国文化的重要理念,今天仍然为社会发展赋予了独特的力量;佛教则是在现代社会仍然有重要实践的宗教,其理想的人文教义在中国社会中仍然被有效的实践着。

最后,儒、道、佛三教能够再现今日吗?虽然儒、道、佛三教都源于古代,但他们对2011后的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且仍然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可以在当今社会中得到有效的再现。

首先,儒、道、佛三教中体现的一些思想,如“仁政”、“自然调和”、“慈悲喜舍”等,具有普遍的人文价值,在当今社会仍然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其次,儒、道、佛三教中涵养的精神文化,如“一和”、“诚实守信”、“正义正人”等,这些修身养性的价值观仍然是当今社会的有效纲领和指导;最后,儒、道、佛三教中所传承的历史文化精神,则是当今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发展的脉络中,仍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儒道佛三家文化区别

儒道佛三家文化区别
儒道佛三家文化的区别
二、做人标准
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 道家文化——领悟道、修养德、求自然 守本分、淡名利。 佛家文化——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遵守十戒、心灵安定、运用智慧。
三、人生观 儒家文化—— 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道家文化—— 顺其自然、自我完善。
佛家文化—— 慈爱众生、无私奉献
Hale Waihona Puke 四、世界观• 儒家文化——世界是展现才华的舞台。 • 道家文化——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境 界。 • 佛家文化——相由心生,世界就在自己心中; 一念之差,便可创造地狱、极乐。
五、价值观


儒家文化—— 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 中实现自我价值。 道家文化—— 以完善的自我带动和谐 的社会。 佛家文化——在为他人献爱心、为社会 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最大 化。
六、哲学倾向
儒家文化—— 入世哲学。
道家文化—— 出世哲学。 佛家文化—— 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 业

儒道佛三家比较

儒道佛三家比较

儒家,创始人为孔子,其主要思想为“”。

无代表作,为其弟子整理。

道家,创始人为老子,其主要思想为“崇尚自然,清心寡欲,淡薄知足”。

其代表作为《道德经》。

佛家,创始人为乔达摩西达多,其主要思想为“缘起性空,性空缘起”。

无代表作,佛经为其弟子结集或杜撰。

一、文化主旨儒家文化——进取文化。

道家文化——规律文化。

佛家文化——奉献文化。

二、做人标准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

道家文化——领悟道、修养德、求自然、守本分、淡名利。

佛家文化——诸恶莫做、众善奉行、遵守十戒、心灵安定、运用智慧。

三、人生观儒家文化——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道家文化——顺其自然、自我完善。

佛家文化——慈爱众生、无私奉献。

四、世界观儒家文化——世界是展现才华的舞台。

道家文化——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境界。

佛家文化——相由心生,世界就在自己心中;一念之差,便可创造地狱、极乐。

五、价值观儒家文化——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道家文化——以完善的自我带动和谐的社会。

佛家文化——在为他人献爱心、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

六、哲学倾向儒家文化——入世哲学。

道家文化——出世哲学。

佛家文化——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

儒家入世,佛家出世,道家则在出世与入世之间。

再详细点说,儒家讲究的是立治世之志。

佛道两家讲究的是经世之用。

从社会结构而言,儒家实际上是帝王之术,为统治阶级安抚广大民众与文人阶层而使用的。

因此被各个统治阶级大力提倡,影响深远至整个社会的各个层面。

而佛道两家的思想体系——这里暂且不讨论什么帝王炼丹之类的特例,仅说思想——多局限于文人士子阶级,更多的是讲方法论。

纵观中国历史,儒家是整个民族的思想根基。

统一全国并且存在超过三代的王朝,基本都是以儒家思想作为思想基础的。

以佛道两家代替儒家的王朝不是没有,但是无一例外地社会不稳定。

例如南北朝时候的北梁,因为皇帝出家搞得鸡飞狗跳;东晋时候崇尚黄老清谈,虽然统一了全国但是紧接着就是八王之乱。

儒、道、佛三家文化的区别

儒、道、佛三家文化的区别

儒、道、佛三家文化的区别儒、道、佛三家文化的区别三教文化属于中国传统文化,涉及儒、佛、道三家。

三家的学术内涵构成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历史。

三教合一,即儒、佛、道三教相互包容和相互融合,儒家最高称圣,佛家最高称佛,道家最高称仙。

圣、佛、仙皆由人成。

成者,非天生,而是修学的成果。

儒、佛、道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精神财富,是人类对主客体认识的知识结晶。

人类文明的历史发展,以及现代、未来的文明人类的前途,都与儒、佛、道传统文化密切相关。

继承、研究、融合、发展儒、佛、道的传统文化,是对人类文明的承前启后。

所谓“三教”,指的是儒、道、佛三家。

三教概念的发展,可以分几个阶段,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阶段,唐宋是一个阶段,元明清是一个阶段。

最初的阶段里,虽然有三教的连称,不过彼此是独立的,当然相互间都有影响,儒、道、佛三者之所以相提并论,则是偏重于它们社会功能的互补。

中间的阶段是一个过渡的阶段,主要在于彼此内在意识上的流通融合,逐步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就其主流而言,依然各树一帜。

只有最后的阶段才出现真正宗教形态上的三教合一。

其中,第二阶段是在继续第一阶段三教功能互补的基础上更添新内容,第三阶段亦是在前二个阶段的底子上再演化出来“三教合一”的新成份,这也反映了三教合流的趋势越来越大。

1、儒家创始人:孔子代表人物:孟子、荀子。

作品:《论语》、《孟子》、《荀子》。

主要思想: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义利观,先义后利。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

①仁:对于缓和阶级矛盾,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的作用,对现代所提倡的人本理念也具有借鉴作用,其改良政治的主张,也体现了与时代同步的精神。

②礼:带有承认等级和阶级剥削、压制人民斗争的消极性,以后的历代统治者都把它作为进行阶级压迫的思想工具。

2、道家创始人:老子代表人物:庄子道家学说形成于先秦时期,与儒家文化互相激荡,相辅相成一起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思想脊柱,道家学说是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道是世界的最高实体,道既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存的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家的解脱主义传统
佛家从“解脱”坐标观照人生,为中华文化增添了解脱 主义传统——基于对人生“无常故苦”的价值判断,怀着对 人的迷惑、烦恼、痛苦、死亡的真诚关切,指出解脱的方法 和途径,从而为人提供了一种宗教的精神依托。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寻求解脱的修证中,总结出“四 谛”即四种真理。“四谛”以论定人生的价值是苦和分析苦 的成因为出发点,以指示解脱诸苦的途径为中心,以解脱境 界“涅槃”为归宿,构成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早期佛教强 调依“八正道”而行,即得解脱。“八正道”是八项修行实 践的德目,包括正确的见解、思维、言说、行为等。后来又 提出佛教修行者的实践总纲“三学”,即戒学、定学和慧学。
从文化形成根据的角度来考察,儒、道、佛三家鼎足之 势的出现决非偶然。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三家文化旨 趣的共似性。三家思想的中心关怀和根本宗旨,都在于教人 如何做人,如何实现理想人格,可以说都是生命哲学学说。 二是三家文化内涵的差异性。三家文化体系的基点、架构、 内涵、思维方式等均不相同,这又不仅适应于不同人群的文 化精神需求,而且也有利于彼此互补融会。尤其是从印度传 入的佛教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之中,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哲学、 伦理学、宗教学、历史学、文献学、文学艺术、天文学,乃 至医学和民俗学等内容,弥补了儒、道文化的局限。正是从 这层意义上说,中华文化体现了古代东方哲学和文化的主体 性格与最高成就。
儒家的人本主义传统
பைடு நூலகம்
儒家重视人的生命,称“死生有命”(《论语·颜渊》),“生生之 谓易”(《易传·系辞》),认为人应当感恩自然的造化而使自己拥有生命, 并得以展开人生,演绎人生。 儒家重“生”,更重“德”,把人格价值、道德价值置于生命价值之上。 孔子云:“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强调人 应当有独立的意志和人格。孟子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 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原 则,维护人格尊严。这就是说,在生命价值与道德价值发生冲突的严酷时刻, 宁可“杀身成仁”(《论语·卫灵公》),“舍生取义”(《孟子·告 子》),以成就道德价值。与重“德”价值取向相一致,儒家在物质生活与 精神生活、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的价值对比中,也认为精神高于物质,高度 赞扬精神不朽说。《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大(太)上有立德,其次 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三不朽”说强调,成就 道德典范,建立盖世功业,阐发精深言论,都必将长远地影响于后世,也即 其所蕴含的精神意义是永不消失的,这也就是说三立者的精神远远超越于死 亡而臻于不朽。 统以其巨大的作用和影响而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
儒家:值得注意的是,传统儒家对佛教的态度,从一开始就以攻击与 排斥为主。这也可以看作是上千年三教关系中,正统儒家对佛教的基本态 度。哪怕是到宋明理学,正统的儒家对佛教的思想大加吸收,但在其表面 上,居儒学中主导地位的,仍是对佛教的拒绝与排斥。当然,这也不排除 另有一些儒家学者,因受佛教较深的影响,会站在儒家的立场上,提出三 教融合、三教一体的思想。但在儒家中占主导地位的,大多总是对佛教加 以排斥与批评。其原因,最主要的,还是对佛教出家、修行方式的批评, 因为这与中国传统的孝道、和忠君孝亲的伦理精神相互违背,所以一开始 就被儒家认为违理背德。佛教的出家人,作为方外之人,抛家舍亲,看上 去即不忠又不孝。 在后来的发展中,儒家又与道家、道教站在捍卫中国文化传统的立场 上来反对与排斥佛教。从《弁子理惑论》中也可以看到不少相关的资料。 儒家一向以华厦正统自居,自先秦始,儒学中就有所谓的华夷之辨,其中 涉及中原文化与狄夷文化之间的关系。到佛教传入之后,这华夷之辨的问 题就更加突显了出来。 道教:在佛教初传时期,道教对佛教的态度看起来并不明显,这方面 的资料也比较少。佛教的传入与道教的形成,在学界,过去认为两者时间 差不多,都大约在东汉末年。
道家的自然主义传统
道家反对天命论、天意论和目的论,也排斥人的意志、欲求和情感, 排除任何加诸于一切现象的刻意有为,力主用自然性质、自然原因、自然 原理来观照、解释人生、社会和宇宙,力求人的一切作为都要合乎自然的 本来面貌和变化规律。 道家创始人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而构成万物具体形 态的原始物质则是“气”。万物都是禀赋了“道”而成“德”(自然本 性),又禀赋了“气”而成“形”(形态,形体)。老子又说:“人法地,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所谓“道法自 然”,就是道以自然为法,作为宇宙的根本原则、最高原则的道,所遵循 的就是自然无为。 在道家看来,万物无一例外地都同样根源于“道”的流转与“气”的 聚散,由此它们也就没有本质的差异,没有价值的优劣。《庄子·秋水》 云:“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 在己。”认为一个人站在“道”的高度观照万物,认识到万物并无贵贱高 下之别,就能平等地看待一切,包容一切。这里讲的“以道观之”,也就 是以“自然”的角度来审视一切。
佛教初传时的三教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三教关系,应以三教皆具而形成关系为标志,所以 完整意义上的三教关系,理应从佛教初传开始算起。 佛教:佛教的传入,现在学界已大体确定为东汉初年(汉明帝永平年 中)。在汉代佛教刚传入时,大家都看作是黄老道术的一种,这与当时社 会上流传的神仙道家思想密切相关,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人们理解佛教, 便把它当作是黄老道术的一种。具体表现,则是把佛陀看作神仙,可以飞 行变化,把佛教追求的最终境界“涅盘”,等同于老子的“无为”,而对 “轮回”转生,则理解为灵魂不死。灵魂不死,这原本不是佛教的思想, 可在当时,人们就是这样去理解轮回,认为只有灵魂不死,才有轮回转世。 这反映了佛教初传时的真实状况,同时也牵涉到与儒家、道家、以及中国 传统观念的融合与贯通,在佛教初传之时,这层关系已经表现了出来。 这还可从《弁子理惑论》中见其端倪,此文是现留存下来最早反映佛 教在中士初传状况的一篇文章,作者回述自己从学习儒道而最终转而锐志 于佛法,并遭到世人的种种责难,于是他根据自己对佛教的理解,一一作 了回答。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则是儒家、道家、尤其是道教对佛教的不 同看法,以及佛教对中土予其的不同评价所做出的回应。日本人撰写有关 三教的书,都把《弁子理惑论》定为中国三教关系的开端。
道家以“自然”观照人,肯定生命的价值,反对人为地延 续或损害自己的生命,宣扬自然主义生命观。道家认为,一个 人若能超脱于生死的执著,其心灵也就可以超脱形体的局限, 直觉体认自我的自然本性,而与“道”契合为一,进入“万物 一府,死生同状”(《庄子·天地》)的境界,在心灵上获得 极大的自由,成为精神上不受任何环境影响的“圣人”,或神 妙至真的“神人”。《庄子》又有《养生主》篇,宣扬养生之 道,以求保命全生,不受损害。这种养生理论称为“全生”说, 以后经黄老道家的养生论,进而影响道教,形成了长生论和神 仙论。 道家还主张“天人合一”说。庄子云:“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天地万物和我们同 生于“道”,天地万物的气和我们的气相通,人的生命要与天 地万物的生命合一 ,相应, 协调,并与天地同长终 。《庄 子·在宥》论天人关系说:“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 者,人道也。”提倡无为,崇拜自然;贬斥有为,鄙视人为。 道家所论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观点,构成了自然主义传统的重要 内容。
佛儒道
叶东琛、张健雄
儒家思想是传递一种人与社会的道德观,“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仁,以仁德为治”。“仁”为核心。是一种人道主义 立场。 道家是一种社会抗议思想,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宇宙的运 行之道。使人拥有精神力量来面对现在的生活。“”追求“天 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的境界。 佛教,是讲因果,讲慈悲,教你修善。为人描绘了栩栩如生的 未来。 简而言之,儒家思想是教你入世。做一个有道德,有责任 感的人;道家思想是提供给你一种哲学思维,认识论、方法论, 获得一种出世的精神;而佛教直指人性善恶,通过福祸相依, 用前世今生、来世的轮回,来教育你一定要做一个人品好(为 区别儒家思想,这里旨在强调善良,有爱心)的人。 儒教针对可见的现实,道教针对不可见的现在,而佛教则 针对的是不可见的未来。
儒道佛三家鼎足之势的形成
公元前六、五世纪,在东亚大陆的黄河中下游,中原地区形成了儒家和 道家等学说。儒家思想以“人”为本,侧重于从“人”的角度来观照人生、 社会和自然,重视人的生命意义与价值,宣扬以道德为人生的最高价值。 道家则以“自然”为本位,侧重于从“自然”出发来观照人生、社会和宇 宙,强调自然是人生的根本,主张顺应自然,回归自然。儒家的“人”本 位和道家的“自然”本位两种核心思想,奠定了中华古代文化的基础,决 定了中华古代文化的走向。 约在公元一世纪,诞生于南亚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内地。佛教以“解脱” 为本位,宣扬众生要通过修持,以求从迷惑、烦恼、痛苦和生死轮回中解 脱出来,进入大自由大自在的“涅槃”理想境界。佛教作为外来的、与儒、 道异质的文化,在经过彼此冲突、相互融合后,约在公元四、五世纪的东 晋时代,融入了中华传统文化之中。此后,中华文化形成儒、道、佛三大 脉络,三家(传统说法称为三教)共同构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仁爱”,这也被视为人的生 命的独特而崇高的意义与价值之所在。儒家一方面肯定人具有 内在的善性,一方面也主张强化外在的“纲常之礼”,强调两 者的结合为人生之道:遵循纲常之礼以开显人的本然德性,进 而达臻人的完善境界,成为圣人。张载说:“为天地立志,为 生民立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语录》中) 这也就是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哲学。 儒家以现实社会关系中的人为本位,肯定人的生命意义和 人性价值,强调在现实世界中提升道德品格,达臻理想境界, 这种思想特质可以概括为人本主义。儒家人本主义传
戒学是抑止邪恶,积习善行;定学是安定身心,集中精神; 慧学是如理思维,彻悟实相。随着小乘佛教发展为大乘佛教, 佛教的解脱之道也发生变化,这就是在理论上力图超越小乘 佛教对人生过于负面和悲观的看法,在修行上突出强调智慧 的关键作用,重在以观照真理和证取真理为解脱。为此,大 乘佛教还要求在修行上不脱离世间,积极参与世间的各种善 举,以利于众生的普度、解脱。 中国佛教继承和发展了印度佛教的解脱主义学说,特别 是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更着重转向内心 的探索、转换和提升,以求得人生的解脱。如禅宗宣扬心即 佛,佛即心,即心即佛,欲求佛,先求心,求得心,即成佛。 这实质上是把心性修养看作人生解脱的必由之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