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43群落的结构学案汇总

合集下载

4.3群落的结构学案

4.3群落的结构学案

莽张高中高二生物教学学案第3节群落的结构编制:周军时间:2017-11-3一.学习目标1.识记并理解群落的概念2.识记并辨别种间关系3.初步掌握物种丰富度的调查方法二.基本知识导学☆1.☆2.群落的特征不同的群落物种丰富度有差别。

: 群聚生活(同生共死)(你死我活)(寄生者不劳而获)。

植物类群的垂直结构表现为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性。

群落的层次性越明显,分层越多,群落中的动物种类也越多。

水平结构不同种生物分布在不同区域。

原因:☆3.种间关系的辨别曲线图例箭头图例分开后双方或一方不能生存。

如地衣、豆科植物和根瘤;人和肠道细菌、白蚁与鞭毛虫等。

分开对被捕食者有利。

捕食者种群的数量和猎物者种群的数量呈周期性的波动,且捕食者数量高峰变动滞后于被捕食者。

分开后对双方都有利。

活条件,结局有三,①两种群个体间形成平衡;②食性、活动时间上产生生态位的分离。

如:大小草履虫;水稻与稗草等。

寄生种群开后,寄生者难以单独生存,而对宿主生存有利。

寄生物一般比宿主小。

①体内寄生:人与蛔虫、猪与猪肉绦虫;②体表寄生:小麦线虫寄生在小麦籽粒中、蚜虫寄生在绿色植物体表、虱和蚤寄生在动物的体表、菟丝子与大豆。

③胞内寄生:噬菌体与大肠杆菌等。

(1).探究原理○1调查方法: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2统计方法: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

(2).方法步骤制作取样器→取样→采集小动物→观察和分类→统计和分析。

三.随堂练习1.下列属于生物群落的是()A.一座山上的所有的树B.一个池塘里全部的鲫鱼C.一片森林中全部的动物、植物及真菌D.一片草原上的各种草、昆虫、牛、羊等所有生物2.(全国卷Ⅰ)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

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B.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C.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D.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3.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B.图乙中b生物对a生物的进化有害无益C.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系D.图丙中实验初期,竞争与种内互助并存,后期X的种内斗争加剧7.(2016·武汉调研)下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要贴紧,不能留有空隙B.乙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C.甲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避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D.用乙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四.课后检查1.豚草是原产北美的植物,据调查在江苏、浙江、北京、上海等19个省市频频发现。

人教版必修三4.3群落的结构学案

人教版必修三4.3群落的结构学案

【课堂导入】下图为某温带草原上生活着的多种生物,请观察并讨论:1. 这个草原中至少有多少个种群?2. 在这个草原上生活的各个种群间是否各自独立?假如生 活在该草原中的肉食性动物大量减少,草原上其他种群的数 量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化?3•什么是群落?4. 在群落水平上,我们研究的问题有哪些?1. 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 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3. 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4•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

5. 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

【自主学习与点拨】 知识点一、群落的结构【预习完成】2、概念同一 内聚集在一定中各种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二、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有:群落的组成、群落中各生物的种间关系、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的 等,这些也就构成了群落的结构。

6 •群落的物种组成 物种的丰富度:【思考与交流】右图表示从南极( 90°S )经过赤道(0°)到北极•(90°N 纬度梯度上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趋向。

试分析说明:-1. 从极地向热带推移,群落中物种是怎样变化的?这表明某地区群落物种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一 2. ①从分子水平看,物种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

②丄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物种具有多样性,是由于的结匸 果。

一讣4一一:3. 试推断随海拔高度的增加,群落中物种数量变化的趋向是什么?4. 上述示例表明,环境因素影响种群的丰富度,什么是丰富度?5. 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主要特征,你能从物种组成上说出我国新疆北部森林和南方森林的主要差别吗?四、种间关系【预习完成】1、捕食 2 、竞争3、寄生 4 、互利共生【思考与交流】 P72提出问题:1.如何解释资料 1中出现的实验结果?种群和群落群落的结构学习 目标2. 分析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的波动情况,你能发现什么规律?3. 如何据图形判断捕食、竞争的关系?规律又有哪些?五、群落的空间结构【预习完成】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现象。

高中生物《4.3 群落的结构》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4.3 群落的结构》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

人教版必修三 4.3 群落的结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区别不同的群落。

(3)举例说出一个群落中不同生物种群间的种间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凭借概念对具体的生物学现象作出判断和推理,训练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群落动态规律的研究,懂得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群落的结构特征。

难点: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三、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见前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四、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初步把握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步骤。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在一定的区域内,由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就形成了种群,那么由不同的种群又会形成什么呢?生(一起答):群落师:对,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第3节群落的结构。

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多媒体展示“问题探讨”的图片,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在这个池塘中至少有多少个种群?2.在这个池塘中生活的各个种群间是否各自独立?假如生活在该池塘中的肉食性鱼大量减少,池塘内其他种群的数量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化?3.什么是群落?4.在群落水平上,我们研究的问题有哪些?师:通过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并展开讨论解决上述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观察图片并讨论,小组内进行探究,分析并总结问题答案。

《群落的结构》 导学案

《群落的结构》 导学案

《群落的结构》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描述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和空间结构。

3、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群落的物种组成与种间关系。

(2)群落的空间结构。

2、难点(1)种间关系的类型及特点。

(2)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方法。

三、知识梳理(一)群落的概念及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1、群落的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1)群落的物种组成。

(2)群落中各个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

(3)群落的空间结构。

(4)群落的演替。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1、意义: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衡量指标:物种丰富度,即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三)种间关系1、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

例如:狼吃羊,兔吃草。

特点:被捕食者的数量先增加先减少,捕食者的数量后增加后减少。

2、竞争(1)概念: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2)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3、寄生(1)概念: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2)例如:蛔虫与人,菟丝子与大豆。

4、互利共生(1)概念: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2)例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

(四)群落的空间结构1、垂直结构(1)概念: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2)影响因素:植物:主要受光照的影响。

动物:主要受食物和栖息空间的影响。

2、水平结构(1)概念: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常呈镶嵌分布。

(五)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1、实验原理(1)土壤不仅为植物提供水分和矿质元素,也是一些小动物的良好栖息场所。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教学案43群落的结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教学案43群落的结构

第4章第3节群落的结构班级姓名小组________第____号【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2.描述群落的物种组成3.举例说明群落中的种间关系及空间结构4.掌握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生物群落的涵义及群落的结构特征。

难点: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学情分析】群落的结构”,包括群落基本涵义、群落水平上研究问题、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和群落的空间结构等内容。

教材贯彻了种群和群落是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这一思路,群落研究的是不同物种的生物集合体,在更高层次、范围更广的角度来研究生物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既是种群问题研究的深化,也是学习生态系统的基础。

自主学习内容一回顾旧知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1.含义:条件下的种群,以为横坐标,为纵坐标画出的曲线图,大致呈“J”型。

2.数学模型(1)模型假设:a.条件:和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

b.数量变化:种群的数量每年以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

(2)建立模型:t年后种群数量表达式为N t=N0λt。

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1.含义:在的条件下,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__________的增长曲线,呈“S”型。

2.产生条件:自然资源和空间;种群密度增大—→种内斗争加剧;天敌增加—→出生率,死亡率—→死亡率 = 出生率,种群增长__________或达到平衡(稳定)3.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又称“K值”。

二、基础知识感知:㈠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1.群落的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的集合,叫做群落。

群落概念要点:①;②;③。

判断以下是否属于群落层次,若不属于请说明原因。

(1)一片草原上的全部蒲公英。

(2)一片草原上的全部动植物。

(3)某菜市场上出售的鸡鸭鱼蘑菇木耳和蔬菜等所有生物(4)一片果园中草本植物小灌木果树动物微生物等所有生物2.研究的问题:(1)群落的组成;(2)关系;(3)群落的情况;(4)群落的结构;(5)各种群占据的;(6)群落的和;基础:研究群落的基础是研究。

高中生物 4.3 群落的结构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4.3 群落的结构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4.3 群落的结构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4、3 群落的结构学案【高效导航】1、学习目标:(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区别不同的群落。

(3)举例说出一个群落中不同生物种群间的种间关系。

2、重点:群落的结构特征。

3、难点: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看”自主预习一、群落的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的集合,叫做群落。

二、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1、丰富度:群落中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2、各种种间关系的对比类型概念数量坐标图特点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等开始时A、B两种生物同时增加,此时的竞争并不激烈,但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由于空间、食物有限,两种生物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变化,导致“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甚至弱者最终被淘汰捕食一般表现为“先增者先减,后增者后减”即此消彼长,此长彼消;先增加又先减少的是被捕食者,后增加后减少的是捕食者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如果分开,则双方或一方不能独立生活,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变化。

两种生物生态位(食性及生活条件)相似程度越大,竞争越激烈寄生寄生者寄居在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来维持生活寄生生活对寄生者来说是有利的,而对寄主(被寄生者)来说则有害3、群落的空间结构垂直结构植物的分层主要与有关动物的分层主要与有关水平结构:由于、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使群落存在水平结构,不同种群呈分布三、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注意事项1、调查研究小动物时,常用进行采集与调查。

2、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

3、尽可能多收集小动物。

收集小动物时,根据土壤中生物的来收集。

4、从同样营养土壤中采集的标本,应多组同学进行统计比较。

“学”4, C C C A“思”当堂检测1、大、小鲈鱼高度混养、蚜虫与草、蝗虫与草,这些生物之间的关系依次为()A、种内斗争、捕食、捕食B、捕食、捕食、捕食C、种内斗争、寄生、捕食D、捕食、寄生、捕食2、生物群落的结构在垂直方向上()A、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B、有的有分层现象,有的没有分层现象C、森林中的生物有分层现象,草原上的没有分层现象D、植物有分层现象,动物没有分层现象3、在一片森林里,群落是指该区域内()A、所有的树木B、所有的动物和植物C、所有的生物与无机环境D、所有的生物4、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A、群落的物种组成B、群落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C、群落中生物个体的数目D、群落中物种的数目5、树林里多数鸟类在树冠筑巢、栖息,啄木鸟生活在树干中,环颈雉则在灌木层和地面活动,这种现象反映了()A、种群的密度B、适应的普遍性C、群落的垂直结构D、群落的水平结构6、对某一群落中甲、乙两个动物种群的数量进行研究后得到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种群之间的关系是。

学案2:4.3 群落的结构

学案2:4.3 群落的结构

◆展示提升取长补短(各组派学生代表上台展示上述“探究成果”,其他组学生可以就发言者的观点提问、质疑,发言者应回答质疑;确实完成不了的教师协助启发、点拨、回答)(限时:分钟)【构建知识体系】(学生自主完成)(限时)训练案(课后独立完成)1.如图,纵坐标表示甲乙的对数的比,虚线表示甲乙的对数的比相等,则()A.甲种群与乙种群为捕食关系,甲种群依赖于乙种群B.甲种群与乙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C.乙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D.乙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甲种群的制约2.如下图所示,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两个种群,一个种群主要以a为食,另一个种群主要以b为食,它们所吃的食物有些是共同的,以c表示(图B表示图A经过自然选择形成的结果)。

下列关于种群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两个种群间存在着竞争的关系B.自然选择使以c为食的种群日趋没落C.自然选择使两种群中的一种灭绝D.两种群在竞争中最终适应环境3.在当前可耕种土地减少的形势下,某地区农民改变农田单一种植玉米模式,采用玉米和大豆间作的种植方法。

下列有关玉米和大豆间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有利于加重水体富营养化B.害虫种类和数量都会减少C.充分利用了空间D.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动物丰富度参考答案训练案1.【答案】C【解析】本题通过曲线的变化来考查两个种群间的关系,分析如下:2.【答案】C【解析】由于这两个种群有共同的食物,故存在竞争关系。

自然选择不会使两种群中的一种灭绝,因为现存的生物是对环境适应的,两种群在竞争中最终适应环境。

3.【答案】C【解析】高矮秆作物间作种植,扩大了对空间的利用;大豆和玉米由于根系形态和分布上的差异及其对营养元素需求数量和时间的区别,提高了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利用率,有利于减轻水体的富营养化,害虫的种类和数量有可能增加;标志重捕法适宜调查个体较大,活动范围较广的动物,不适于调查土壤中的动物丰富度。

在调查物种丰富度时一般采用取样器取样法。

4.3《群落的结构》导学案(人教版必修三).doc

4.3《群落的结构》导学案(人教版必修三).doc

4.3《群落的结构》导学案(人教版必修三).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预习群落的结构特征,初步把握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和空间特征。

二、预习内容1.群落水平上研究问题(1)种群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种群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群落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研究群落的基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群落的物种组成(1)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______差别。

(2)丰富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种间关系种间关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3.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学习重点:群落的结构特征。

二、学习过程1.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阅读课本71页内容,思考:(1)个体、种群、群落的相互联系?(2)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与在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有什么不同?(3)研究群落有什么意义?2.群落的物种结构(1)群落的物种组成观察课本72页图4-8和图4-9,思考:这两个森林群落的主要差别?由此可得出何种结论?结论:3.种间关系阅读课本72-73页剩余内容,回答:(1)一个群落的物种是否是随机聚集在一起的?(2)种间关系包括哪几种类型?各举例说明。

高中生物《4.3 群落的结构》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4.3 群落的结构》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4.3 群落的结构》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课标扫描】一、学习目标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2、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二、学习重难点:群落的结构特征三、能力目标: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课前预习】1、群落:内聚集在中的集合体。

2、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1)群落的组成、优势种群、(2)关系、(3)群落的演替、(4)群落的结构(5)各种群的占据位置、(6)群落的和边界。

3、物种组成是区别的重要特征。

4、物种丰富度:群落中的多少称之为丰富度。

5、种间关系有:、、、6、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自我诊断】1、在一片森林里,群落是指该区域内()A、所有的树木B、所有的动物和植物C、所有的生物与无机环境D、所有的生物2、在一个池塘中,各种生物的总和叫做();其中的全部鲫鱼叫做()A、生态系统B、种群C、种群密度D、群落3、一个群落中不同物种之间关系很复杂,其中主要的是()A、共生关系B、寄生关系C、竞争关系D、食物关系4、树林里多数鸟类在树冠筑巢、栖息,啄木鸟生活在树干中,环颈雉则在灌木层和地面活动,这种现象反映了()A、种群的密度B、适应的普遍性C、群落的垂直结构D、群落的水平结构5、下列关于丰富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群落中生物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B、不同群落生物的丰富度不同C、从赤道到北极,群落的丰富度逐渐减少D、丰富度越多的群落,其结构越复杂6、下面实例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A、一片草原上的所有蒲公英B、一片森林中的所有乔木C、一棵枯树和其上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全部生物D、一片菜园中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全部生物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㈠群落的物种组成认识群落首先要认识。

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有。

群落中物种丰富度与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的。

一般来说,环境条件愈,群落发育的时间,生物物种的数目,群落的结构也愈。

㈡种间关系阅读课本72-73页种间关系内容以及资料分析,回答:1、一个群落的物种是否是随机聚集在一起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 4.3群落的结构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4.3群落的结构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3课时群落的结构1.识别群落,举例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比较群落的物种组成。

3.举例说出种间关系。

4.说出群落的空间结构。

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1.群落概念:生物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①的集合。

2.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包括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中各生物的② 、群落的空间结构和群落的演替等。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种间关系1.丰富度:群落中③的多少。

2.捕食是指一种生物以④作为食物。

如:羊吃草,狼吃鹿。

3.竞争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⑤,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4.寄生是指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在另一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如:植物和菟丝子;噬菌体和⑥;绦虫和猪。

5.互利共生是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如豆科植物和⑦。

三、群落的空间结构1.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⑧。

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⑨现象。

2.群落在结构上表现为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

四、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1.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常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2.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两种:一是法;二是法。

后者运用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

1.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有哪些?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与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有什么不同?2.两个竞争关系的物种,竞争的结果一定是一方生存一方被淘汰吗?3.成年的鲈鱼在缺少食物的情况下会以本种的幼鱼作为食物,这属于捕食吗?为什么?知识点一:群落中的种间关系名称坐标图关系图知识点二:群落的空间结构及丰富度的研究1.群落空间结构包括的内容是什么?出现的原因是什么?2.在垂直方向上,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就是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植物的分层分布及动物的分层形成的原因分别是什么?3.如何理解群落的水平结构?4.群落结构形成的原因及意义是什么?5.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1)实施计划的方法步骤有哪些?(2)如何设计数据收集和统计表?(3)本实验的注意事项有哪些?例1 寒带针叶林中两个动物种群(N1、N2)的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高中生物必修三43群落的结构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三43群落的结构教案

群落的结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2.方法与过程(1)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2)学会用目测估计法来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学会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

(2)通过小组之间的分工合作,培养协作精神。

名师课堂(一)名师说课群落不是一定空间内各种生物简单的集合,而是通过种内的斗争或互助,种间的共生、竞争、捕食等关系建立起的有机整体。

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直接影响群落中动物的垂直结构,动物种类的多少是随植物层次的多少而变化的,因此,由于森林的植物层次比草原植物层次多,所以森林群落一般比草原群落的动物种类多。

水生群落也有分层,例如一个池塘,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就是植物分层;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的分布就是动物分层的实例。

阳光、温度、水分等生态因素对动植物的分层有直接影响。

群落的水平结构往往是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造成种群密度上的差别。

此外,群落中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群落表现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

例如,林冠下光照的不均匀性,对林下植物的分布就有密切影响。

光照强的地方,生长着较多阳生植物,而光照强度弱的地方只生长着耐阴植物。

(二)精品教案导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回答。

老师提示:1.关注池塘中的生物组成及其有序性,讨论池塘中的种群组成(群落结构),具体有多少个种群并不重要。

可以从肉食性鱼、植食性鱼、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微生物等方面举例。

2.关注池塘中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池塘中的肉食性鱼大量减少,一些小鱼等小型水生动物因天敌减少,数量会大量增加,池塘中浮游动物、浮游植物以及其他一些水生植物数量会大量减少。

随时间推移,植食性鱼类等生物也因食物来源减少而数量减少。

板书:群落的结构展示案例1:下图为某温带草原上生活着的多种生物,请观察并讨论:止ffiSTO t-Alt老师提问:1 •这个草原中至少有多少个种群?2.在这个草原上生活的各个种群间是否各自独立?假如生活在该草原中的肉食性动物大量减少,草原上其他种群的数量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化?3•什么是群落?4•在群落水平上,我们研究的问题有哪些?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提示。

高中生物4.3群落的结构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1)

高中生物4.3群落的结构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1)

高中生物《4.3 群落的结构》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高效导航】1.学习目标:(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区别不同的群落。

(3)举例说出一个群落中不同生物种群间的种间关系。

2.重点:群落的结构特征。

3.难点: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看”—知识经纬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群落的物种组成及种间关系“导”—自主预习一、群落的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的集合,叫做群落。

二、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1.丰富度:群落中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2.各种种间关系的对比类型概念数量坐标图特点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等开始时A、B两种生物同时增加,此时的竞争并不激烈,但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由于空间、食物有限,两种生物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变化,导致“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甚至弱者最终被淘汰捕食一般表现为“先增者先减,后增者后减”即此消彼长,此长彼消;先增加又先减少的是被捕食者,后增加后减少的是捕食者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如果分开,则双方或一方不能独立生活,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变化。

两种生物生态位(食性及生活条件)相似程度越大,竞争越激烈寄生寄生者寄居在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来维持生活寄生生活对寄生者来说是有利的,而对寄主(被寄生者)来说则有害3.群落的空间结构垂直结构植物的分层主要与有关动物的分层主要与有关水平结构:由于、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使群落存在水平结构,不同种群呈分布三、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注意事项1.调查研究小动物时,常用进行采集与调查。

2.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

3.尽可能多收集小动物。

收集小动物时,根据土壤中生物的来收集。

4.从同样营养土壤中采集的标本,应多组同学进行统计比较。

“学”—互动探究探究一群落的概念和结构1.群落的概念是什么?提示: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即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的统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群落的结构学案4.3 种群的结构_学案班级姓名一、学习目标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重点)3.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4.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难点)二、问题探讨1.该池塘中至少有那些种群2.假如池塘中的肉食性的鱼大量减少,池塘中其他种群的将如何变化:一些小鱼等小型水生动物(),浮游动物、植物(),植食性鱼类()。

三、学习过程(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1、群落:2、研究群落的基础是。

3、研究群落要研究那些问题?(1)群落的组成、优势种群。

(2)关系。

(3)群落的演替。

(4)群落的结构(5)各种群的占据位置(6)群落的和边界。

(二)群落的结构1、群落的物种组成1)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的重要特征2)丰富度:。

3)丰富度的规律:越靠近,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

2.种间关系:1)捕食:(1)定义: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_____________.(2)举例:如______捕食_________;_________捕食_________..(3)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后增加者后”的不同步性变化。

各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下图甲.其中是捕食者,_____是被捕食者,2)竞争:(1)定义:(2)结果:竞争各物种相互______,或者一方,另一方一方处于_____甚至灭亡.(3)举例: 草原上的牛和羊、水稻和稗草。

(4)数量上呈现“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

(5)各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上图乙.3.互利共生(1)定义: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________,彼此__________.(2)举例: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白蚁及其肠内的鞭毛虫。

(3)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4)各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上图丙。

4.寄生:(1)定义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在另种生物(寄主)的_______或_______,摄取寄主的______以维持生活。

(2)举例:蛔虫与人,豆科植物与菟丝子等 .(当堂训练2〕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A.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 B.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C..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当堂训练3〕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种内斗争发生在种群内 B.种间斗争发生在群落C.种群内会发生捕食关系 D.群落内会发生共生关系〔当堂训练4〕一个群落中不同物种之间关系很复杂,其中主要的是A.共生关系 B.寄生关系 C.竞争关系 D.食物关系〔当堂训练5〕大、小鲈鱼高度混养.蚜虫与草.蝗虫与草,这些生物间的关系依次为A.种内斗争.捕食.捕食 B.捕食.捕食.捕食C.种内斗争.寄生.捕食 D.捕食.寄生.捕食关系数量坐标图能量关系图特点举例。

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

数量上两种生物,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对有害,对有利。

如果分开,则寄生生物,而寄主会数量上呈现出“”或“”。

两种生物生存能力不同,如图a;生存能力相同,如图b。

一般生态需求越接近的不同物种间竞争越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减少,后增加者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是捕食者,是被捕食者捕食:一种生物以作为食物。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2)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和等。

(3)寄生: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或,摄取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4)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相互依存,彼此。

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思考:1.大鲈鱼以小鲈鱼为食,是捕食还是竞争关系?为什么?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4)寄生、竞争、捕食是种间,而互利共生属于种间,对种群进化有 (害/利)。

(5)种间斗争最激烈的是关系。

(6)种间关系的实质是种间关系。

3.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中不同种群分别了不同的,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方面。

(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现象。

影响植物垂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影响动物的主要因素是。

森林植物从高到低依次为、、。

森林动物从高到低依次为、、。

水中植物由浅层到深层可有浮游植物、绿藻、裸藻、红藻等水中动物由浅层到深层也具有浮游动物、各水层鱼类、底层软体动物等垂直分层分布群落中的分层现象决定了的分层现象。

(2)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由于等影响因素,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常呈分布。

我国由东到西的群落分布主要受“”制约,由南到北的群落分布主要受“”制约。

(3)群落具一定空间结构的重要意义不同种群的生物,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的合理空间分布,有利于,有利于种间关系协调发展与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

三、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材料:土壤中的小动物。

这些小动物对动植物遗体的________起重要的辅助作用。

探究问题:可以调查某处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也可以通过调查来比较不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还可以考虑在不同时间(如白天与晚上)或不同空间(如不同深度土层)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探究过程:(1)准备:①制作________。

因为土壤中的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轻盈力,而且身体微小。

因此不适用于________法或________法进行调查,常采用________取样进行采集、调查的方法。

②记录。

记录调查地点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主要情况。

(2)取样:选择取样地点,将表土上的落叶轻轻拨开,用手来回旋转罐子,将其按入土中,按压制罐底与地表几乎齐平,用花铲将罐内的土连罐子一起托出,将罐子中的土倒入________中,袋上应标明取样的________和________等。

(3)采集小动物:采集体形较大的动物;①用;②法;放在瓷盆内,挑拣动物。

采集体形较小的动物:可以用______________采集。

(4)观察和分类①可借助有关的查清小动物的名称,并分类。

②观察:体型大,直接识别;体型小,。

(5)统计和分析。

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二是。

创新实验1、某生物兴趣小组准备对所处地区的花园和菜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进行研究。

假定你是其中的一员,请回答:(1)提出你们小组要探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在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________进行采集、调查的方法。

(3)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记名计算法和________,前者一般适用于_______的群落。

(4)对土样中的小动物进行采集时,在诱虫器上方通常要放置并打开40~60 W的电灯,这样做是利用了土壤动物具有__________的特性,使土壤动物从土样进入诱虫器下部的试管中,达到采集目的。

采集到的小动物可以放入__________溶液中保存,也可以放入试管中。

(5)除了进行上述问题的探究外,你还可以从另外的角度进行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请你再提出一个要探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54.3 课堂训练1.浅海中牡蛎与鱼类、节肢动物、棘皮动物等生物生活在一起。

这些生物构成了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生物圈2.下列不属于群落水平研究范畴的是A.池塘中有多少种群,哪些种群数量上占优势B.池塘中各个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C.池塘中鲫鱼种群的种群D.池塘中各个种群分别占据什么位置3.鉴别不同群落类型的基本特征是A.群落所在的地理位置 B.群落的气候条件C.群落的物种组成 D.群落的生物数量4.“种豆南山下,草盛苗木稀”,这里草与豆之间的关系是A.寄生 B.捕食C.竞争 D.互利共生5.下列各组生物之间,属于捕食关系的是A.菟丝子和大豆 B.细菌和噬菌体C.山羊和青草 D.水稻和稗草6.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

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重要因素分别是A.温度食物 B.温度光照C.湿度温度 D.光照食物7.下面的图中A、B代表两种单独生存的不同生物,C代表共同的生活条件。

下列3图中依次代表的生物之间的关系为①②③A.①寄生②捕食③互利共生B.①互利共生②捕食③竞争C.①互利共生②竞争③寄生D.①互利共生②竞争③捕食8.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

下列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它们分别呈互利共生(甲)、捕食(乙)、竞争(丙)关系B.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种群数量的消长关系如甲图所示C.噬菌体与细菌的种群数量消长关系如乙图D. 丙实验过程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竞争程度由弱到强再到弱9.森林对太阳能的利用率远大于草原,主要原因是因为森林中的植物群体A.数量多 B.植株高大C.具有水平结构 D.分层现象明显10.森林群落不包括森林中的A.所有植物 B.所有动物11、下表中有一种必要的生长因子和另一种物质是由两种微生物合成的,如果将这两种微生物培养在一起,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生物必须供应的生长因子被合成释放的物质红色酵母嘧啶噻唑毛霉噻唑嘧啶12、如下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D.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作物品种13、下图描述了一种鹿的种群增长速度的变化,在1935年大约有多少只鹿在特定的环境中生存下去而不会饿死A. 12000 B.35000C.50000 D.10000014、某海滩黄泥螺种群现存量为3000吨。

正常状况下,每年该种群最多可增加300吨,为充分利用黄泥螺资源,又不影响可持续发展,理论上每年最多捕捞黄泥螺的是为()A.3000吨B.1650吨C.1500吨D.不超过300吨15、为除去农作物的某种害虫而引入天敌蜘蛛后,一定时间后对两个种群进行调查,得出如图所示的结果(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它们的数量变化)。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a-b期问,若同时引入害虫的另一种天敌螳螂,蜘蛛的数量将增加更快B.在b-c期间,造成蜘蛛数量减少的原因是蜘蛛的食物不足C.在c-d期间两个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是发生了种间互助D.害虫数量减少可导致蜘蛛数量增加4.2 巩固练习1、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年龄组成能反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B.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该区域珍稀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C.建立人工群落可将群落的演替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调控之下D.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分别是调查群落中植物和动物丰富度的常用方法2.(2010·浙江五校联考)生态学家研究发现,植物群落中的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的比率(黄-绿比率)与群落的P(光合作用)/R(呼吸作用)比率呈现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在春暖花开的自然水域,黄-绿比率有升高趋势B.在水稻的收获季节,群落P/R值可能在a点 C.幼年植物的黄-绿比率可能在b点D.人工林的年平均黄-绿比率过高时,应进行适当采伐3.如图纵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