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公开课比赛课件-诗经《静女》
《静女》-公开课优秀课件ppt_图文
![《静女》-公开课优秀课件ppt_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ade1dc56e518964bcf847c1a.png)
(kuì tí)归通“馈”;荑,初生的茅草 归荑 洵 (xún)诚然、实在
静女
静女其姝(shū) ,俟(sì )我于城隅(yú)。 爱而不见,搔首踟躇(chí chú)。
静女其娈(luá n ),贻(yí )我彤管。
彤管有炜(wěi),说(yuè )怿( yì)女(rǔ)美。 自牧归荑(kuì tí),洵(xú n )美且异。 匪(fēi)女(rǔ)之为美,美人之贻。
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
一共收录了多少篇诗歌?
305篇
这些诗歌按体制可以分为哪几类?
风:民歌;雅:宫廷乐歌;颂:祭祀乐歌
这些诗歌的表现手法主要有哪几种?
赋;比;兴
•《邶风•静女》
敖包相会
男: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哪
•
• •
为什么旁边没有云彩
我等待着美丽的姑娘呀 你为什么还不到来哟嗬
• 女:如果没有天上的雨水呀 • 海棠花儿不会自己开
如果没有天上的雨水呀?海棠花儿不会自己开?只要哥哥你耐心地等待哟?你心上的人儿就会跑过来哟嗬?我在等待着美丽的姑娘呀你为什么还不到来哟嗬
一、听一听
请同学们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窈窕淑女,
执子之手, 一日不见,
二、考一考
考一考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是什么?
《诗经》
它收录的是从什么时期到什么时期的诗歌?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配套多媒体助教光盘
《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释: ①衿:衣领。青衿是周代学子的服装。 ②嗣:传送,给予。 ③挑、达:形容走来走去的情状。 ④阙:古代城门上的楼。
《静女》公开课完整PPT课件(ll))
![《静女》公开课完整PPT课件(ll))](https://img.taocdn.com/s3/m/e30e79e7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11.png)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这一章主要描写什么? 男女恋人约会的场景
哪些字词交待地点人物? “静女其姝,候我于城隅” (城墙上的角楼)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刻画出男女主人公怎样的 形象? 少女——天真活泼、调皮可爱
“我——憨厚、真诚(未见恋人的焦灼、忧虑)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yí,赠送) (wěi,鲜亮的光彩 )(Rǔ,通“汝”,你)
(kuì,通“馈”,赠送) (Fēi,通“非”,不是)
•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牧:野外。(tí) (洵:xún,确实)
荑(tí):白茅,茅之始生也。象征婚媾。
通假字
• 1、见:通“现”,出现。 • 2、爱:通“薆”,隐藏,遮掩。 • 3、说:通“悦”,喜爱。 • 4、女:通“汝”,你,这里代指彤管。 • 5、归:通“馈”,赠送。 • 6、匪:通“非”,不是。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词义疏通
• 邶风·静女
(Shū,美丽) (城上的角楼)(通“现”,出现)
•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
(sì,等待) (通“薆”,隐藏 )(chíchú,犹豫徘徊 )
(luán,美好) (tóng,深红色)
通“悦” (yì,喜爱)
•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释义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姝:美丽,漂亮。 俟:等待,此处指约好地方等待。 城隅:城角隐蔽处。一说城上角楼。 城:城墙。 隅:城墙上的角楼。 爱:同“薆”,隐藏。 搔首踟蹰:以手指挠头,徘徊不进。
大意:那个姑娘文静而漂亮,约我相见在城角楼上, 她故意躲藏让我找,急得我搔首弄发心彷徨 。
人教版《静女》ppt课件-2024鲜版
![人教版《静女》ppt课件-2024鲜版](https://img.taocdn.com/s3/m/68750224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bb.png)
人教版《静女》ppt课件contents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文本解读与赏析•知识拓展:古代女性形象塑造•跨文化对比:东西方爱情观念差异•教育启示与课堂实践应用•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目录01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诗经》及《国风·邶风》简介《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
《国风·邶风》是《诗经》中的一部分,共十九篇,包括《柏舟》、《绿衣》、《燕燕》等著名诗篇,反映了当时邶地(今河南汤阴境内)的社会生活和人民情感。
《诗经》以四言为主,采用赋、比、兴的手法,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和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诗人生活背景及创作风格关于《静女》的具体作者已无从考证,但可以推断出这是一位生活在《诗经》成书时期的民间采风者或者专业诗人。
诗人的创作风格朴实自然,善于运用民间口语和白描手法,通过细腻入微的刻画来展现人物形象和情感。
诗人的作品多反映当时社会生活和人民情感,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感。
诗歌内容与主题思想《静女》是一首描写青年男女幽会的诗歌,通过男子对女子等待、赠物、喜悦等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古代青年男女纯真美好的爱情。
诗歌的主题思想是歌颂纯真爱情和美好生活,表达了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诗歌中运用了双关、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情感表达更加真挚动人。
02文本解读与赏析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篇章结构采用起承转合的结构,先描绘静女的美丽和娴静,再叙述诗人的爱慕之情,最后表达诗人的愿望和追求。
写作特点运用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静女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同时,采用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意象描绘与审美体验意象描绘通过“静女其姝”、“静女其娈”等描绘,展现出静女娴静、美丽的形象;同时,借助“贻我彤管”、“自牧归荑”等动作描写,表现出静女的娇羞和可爱。
审美体验诗歌通过意象的营造和情感的抒发,给读者带来愉悦的审美体验。
2024版高一第一课《静女》PPT课件
![2024版高一第一课《静女》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0c9e1c1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ab.png)
3
诗歌中对静女形象的赞美,可以激励现代女性注 重自身美德修养,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美德。
2024/1/29
18
05
艺术手法鉴赏与创作风格分析
2024/1/29
19
《静女》艺术手法鉴赏
细腻的心理描写
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展现了女子娴静、温婉的性格特点,同时也 透露出她内心的喜悦和期待。
独特的场景设置
2024/1/29
01
《静女》是一首描绘静谧女子形象 的古代诗歌,通过细腻入微的笔触 展现女子的内心世界。
02
本课程将带领学生走进《静女》的 世界,通过文本解读、意象分析和 情感体验,领略古代诗歌的魅力。
4
教材版本及特点
2024/1/29
教材版本
本课程采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教材。
教材特点
该版本教材注重文本细读和文学鉴 赏,通过选文的经典性和时代性,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25
思考题与课堂讨论
思考题
《静女》一诗中,诗人通过哪些手法来描绘静女的形象?这些手法有何作用?
课堂讨论
结合《静女》及其他同类题材作品,谈谈你对古代爱情观的理解。同时,可以 对比现代爱情观,探讨古今爱情观的异同及其原因。
2024/1/29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9
27
03
诗歌中对静女形象的描绘,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地位的认
知和评价标准。
17
现实意义及启示
1
爱情观教育
通过诗歌中传达的爱情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 的爱情观,珍视纯真、坚贞的爱情。
2
家庭伦理建设
诗歌中体现的家庭伦理观念,对于现代社会家庭 建设仍有重要意义,可以引导人们注重家庭和谐、 维护家庭稳定。
古诗词诵读《静女》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静女》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78b6961d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18.png)
《静女》之美
目
录
壹
常识积累
版权声明
感谢您下载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 为了您 和熊猫 办公以 及原创 作者的 利益, 请勿复 制、传 播、销 售,否 则将承 担法律 责任! 熊猫办 公将对 作 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 十倍的 索取赔 偿!
1.在熊猫办公出售的PPT 模板是免版 税类(R F:Ro yalty-Fr e e ) 正版受 《中国 人民共 和国著 作法》 和《世 界版权 公约》 的保护 ,作品 的所有权、版权和著作权归熊猫办公 所有, 您下载 的是PP T模板 素材的 使用权 。 2.不得将熊猫办公的PPT模板、PPT 素材, 本身用 于再出 售,或 者出租 、出借 、转让 、分销 、发布 或者作 为礼物 供他人 使用, 不得转 授权、 出卖、转让本协议或者本协议中的权 利。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版权声明
感谢您下载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 为了您 和熊猫 办公以 及原创 作者的 利益, 请勿复 制、传 播、销 售,否 则将承 担法律 责任! 熊猫办 公将对 作 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 十倍的 索取赔 偿!
1.在熊猫办公出售的PPT 模板是免版 税类(R F:Ro yalty-Fr e e ) 正版受 《中国 人民共 和国著 作法》 和《世 界版权 公约》 的保护 ,作品 的所有权、版权和著作权归熊猫办公 所有, 您下载 的是PP T模板 素材的 使用权 。 2.不得将熊猫办公的PPT模板、PPT 素材, 本身用 于再出 售,或 者出租 、出借 、转让 、分销 、发布 或者作 为礼物 供他人 使用, 不得转 授权、 出卖、转让本协议或者本协议中的权 利。
。
4.《诗经》的歌唱形式 重章叠句,句式以四言为主。
公开课《静女》PPT
![公开课《静女》PPT](https://img.taocdn.com/s3/m/e9bf7b7e7e21af45b207a80b.png)
•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 • • • 归:通“馈”,赠送。 荑:初生的茅草。 洵:确实。 匪:通“非”。
静女
• 文雅姑娘真美丽,约我到这城头来。 故意躲藏逗人找,惹我挠头又徘徊。
• 文雅姑娘真好看,送我一支小彤管。 彤管红红闪亮光,让人越看越喜欢。 • 牧场归来送我荑,荑草美得真出奇。 不是荑草真的美,美人送我含爱意。
制作: 望城职业中专
郑满黔
诗经简介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在先秦叫做《诗》或者《诗三百》。 从汉代起,儒家学者把《诗》当作经典,尊称为 《诗经》,列入“五经”之首
诗经内容: 风:国风。指各地民间歌谣,共15国风(160篇); 雅:大、小雅。是宫廷歌曲(105篇); 颂:宗庙祭祀的乐歌(40篇)
1、自由朗读课文两遍 2、听录音朗读、跟读
3、分小组朗读
4、全班齐读
静女
☆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通读指导
yú chí chú shū sì ài xiàn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在水一方》
作业
摘抄《诗经》中 的经典诗句,品读 鉴赏其中最喜爱的 3— 5句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绿草苍苍 白雾茫茫 有位佳人 在水一方 绿草萋萋 白雾迷离 有位佳人 靠水而居 我愿逆流而上 依偎在她身旁 无奈前有险滩 道路又远又长 我愿顺流而下 找寻她的方向 却见依悉彷佛 她在水的中央 我愿逆流而上 与她轻言细语 无奈前有险滩 道路曲折无疑 我愿顺流而下 找寻她的踪迹 却见彷佛依悉 她在水中伫立 绿草苍苍 白雾茫茫 有位佳人 在水一方
2024版《静女》PPT课件
![2024版《静女》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3801d6d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21.png)
作者生平与创作背景
关于《静女》的作者,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一般认为是民间采风所得,集合了广 大劳动人民的智慧。
《静女》一诗的创作背景,大致可推断为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当时社会风气较为 开放,男女之间的自由恋爱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
诗中的“静女”形象,代表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的审美标准和道德要求,即娴静、 温婉、忠贞等品质。
含蓄蕴藉
诗歌表达含蓄蕴藉,不直 接言明情感,而是通过描 绘景物、动作等来暗示和 传达情感。
婉约柔美
整首诗歌风格婉约柔美, 以细腻入微的笔触描绘出 静女的美丽形象和温柔情 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04
文化内涵与传承价值
传统文化元素挖掘
诗经文化
《静女》作为《诗经》中的名篇,体现了古代诗歌的韵味和风格, 是了解和研究诗经文化的重要载体。
时代背景及文化特色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经历了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社会经 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
革。
在文化方面,春秋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 此外,春秋时期的音乐、舞蹈、绘画等
的局面,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涌现。其中, 艺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诗经》中
儒家思想对于后世影响最为深远,其强 的诗歌往往与音乐、舞蹈相结合,形成
《诗经》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其余305篇按 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地方民歌,有160篇;“雅”主要是朝廷乐歌, 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颂”主要是宗庙乐歌,有40篇。
《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诗歌的优良传统,中国 诗歌艺术的民族特色由此肇端而形成。
06
诗歌改编与创意应用
现代汉语翻译实践
古诗词诵读《静女》课件(共23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静女》课件(共23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428b24d3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57.png)
古诗词诵读《静女》课件(共23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共23张PPT)我国新时期诗歌的发展,虽然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但毛泽东关于诗要用形象思维,要用赋、比、兴的理论主张无疑照亮了广大诗歌创曾经不无疑虑和困惑的心灵,(),迈向了通往真正诗歌艺术的康庄大道。
昨天作业答疑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他们纷纷摒弃以往概念化标语化的创作斜路B.他们纷纷摒弃以往创作斜路上的概念化标语化C.使他们纷纷摒弃以往创作斜路上的概念化标语化D.使他们纷纷摒弃以往概念化标语化的创作斜路这题是括号补句题,本质上是考语言连贯。
语言连贯有四个原则:保持句群的话题和陈述对象(主语)一致。
如果中间硬是转换一下话题或陈述对象,往往会影响语意的连贯。
保持上下文句式的一致性。
保持语序的合乎常理。
句子的顺序遵循一定的规律:或以空间先后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由外到里(游览);或事物发展的时间前后为序;或以人的认识规律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
保持句子间的首尾衔接或呼应,不能显得突兀。
静女选自《诗经·邶风》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蝶恋花》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描写爱情的诗词初中篇目《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至春秋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
古称“诗”或“诗三百”,到汉代,儒家将之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
古诗词诵读《静女》课件(共26张PPT)+一等奖创新教案
![古诗词诵读《静女》课件(共26张PPT)+一等奖创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bfcd31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f9.png)
古诗词诵读《静女》课件(共26张PPT)+一等奖创新教案静女《诗经•邮风》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邦风•击鼓》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一一《诗经•王风•采葛》《诗经》里的爱情核心素养语言构建与运用学习《诗经》重章叠唱的手法,体味诗歌语言的凝练含蓄之美。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通过动作、心理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法;学习对比反衬手法的运用,领会其妙处。
审美鉴赏与创造揣摩凝练的诗歌语言,概括男女主人公的艺术形象。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诗歌对青年男女纯真爱情的赞美之情;了解《诗经》“赋、比、兴”表现手法。
二、走进《诗经》风:十五国风。
大多是民间歌谣,是当时人民的口头创作,反映了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喜怒哀乐。
雅:大雅、小雅。
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
大部分为贵族的作品。
颂:朝廷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曲,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
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有“周颂”、“鲁颂”、“商颂二赋“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借一个事物来比喻另一个事物或情感。
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J借助他物作为开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开端。
二、走进《诗经》诗经六义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静当读靖,谓善女,犹云淑女、硕女也J硕女:贤德之女。
娴女:文静,稳重的女孩。
《诗经•那(bei)风•静女》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邢,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汤阴东南。
《诗经》中的诗歌常以第一章开头的两个字做题目。
三、解题及评价静女:贞静娴雅之女。
1、《那风•静女》是一首爱情诗。
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
2、《毛诗序》云:“《静女》,刺时也。
高中语文《静女》课件
![高中语文《静女》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1b0ef0b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67.png)
《静女》的现代汉语译文
译文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译文
娴静姑娘真可爱,约我城角楼上来。故意躲藏让我找,急得抓耳又挠腮。
《静女》的解读与赏析
解读
该诗写的是一位女子与男子相会的喜 悦和男子离去的惆怅。通过细节描写 ,展现了女子内心的情感变化,生动 地表现了爱情的魅力。
赏析
该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通过反复 吟咏,传达出深沉的情感。同时,该 诗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 往和追求。
知识掌握情况
通过课后测试和作业,发现学生对于《静女》的知识掌 握情况良好。
能力提升情况
学生在文学鉴赏和审美能力方面有所提高,能够自主分 析诗歌。
对《静女》的教学反思
• 情感体验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情感体验和价值 观培养方面有所收获,能够深入理解诗歌的美学 价值。
对《静女》的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深度不够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讲解、讨论、示范、练习等。
教学手段
PPT演示、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与步骤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和引导,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诗歌,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静女》。
01
分析艺术手法
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静女 》的艺术手法和特点,包括修辞、表
现手法、语言特色等。
03
练习与巩固
详细讲解了《静女》的背景、主题、艺术 手法等。
本课的教学总结
• 教学方法:采用了讲解、讨论、示范等多种教学方法,确 保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诗歌。
本课的教学总结
要点一
学生参与度
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 趣。
要点二
课堂互动
2024版诗经《静女》课件[1]
![2024版诗经《静女》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967c286b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6d.png)
诗歌通过对约会场景的生动再现,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浪 漫气息的时刻。
双关语的巧妙运用
诗歌中多处运用双关语,既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又深化了诗歌 的意境。
22
创作技巧借鉴与运用
借鉴《诗经》的现实主义风格,关注 现实生活,从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
运用双关语等修辞手法,增强作品的 表现力和趣味性。同时,注意在创作 中保持语言的朴素自然,避免过度雕 琢和华丽辞藻的堆砌。
女性形象
诗歌艺术
展现了《诗经》作为中国古代诗歌源 头的艺术魅力,采用赋比兴手法,语 言简练优美。
塑造了温柔娴静、知书达理的女性形 象,成为古代女性美德的典范。
2024/1/29
17
当代社会中的《静女》价值体现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传承和弘扬《静女》等经典 诗篇,有助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引导婚恋观念
在当代社会,倡导健康、文明的 婚恋观念,《静女》中的真挚感 情和品德修养仍具有现实意义。
01
02
03
美丽娴静
诗中描绘静女“姝”、 “俟我于城隅”等,展现 出她美丽而娴静的形象。
2024/1/29
深情厚意
通过“爱而不见”、“搔 首踟蹰”等细节描写,表 现静女对爱情的渴望和深 情。
娇羞含蓄
诗中静女的行为和语言都 透露出一种娇羞含蓄的美, 如“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等。
13
诗人情感表达与传递方式
此诗通过描绘静女与男子之间的情感纠葛,表达了作者对纯真爱情的赞美和追求; 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礼教对人们情感的束缚和压抑。此外,诗中运用了大量比 喻、象征等手法,使得诗歌具有深厚的艺术魅力和思想内涵。
7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2024/1/29
《静女》-公开课优秀课件PPT
![《静女》-公开课优秀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b573007a52ea551810a687e4.png)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义
• 通假字 • 重点字
男子
赴约会 焦急 回忆 喜爱 静女
赠彤管
大再 赞忆
赠荑草
赏读诗歌
你认为这是怎样 一位小伙子呢?
你认为这是怎样一 位姑娘呢?
学法指导: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 1、明确是什么形象,概括人物形象特征。 • 2、结合诗句分析诗歌如何塑造形象的。
《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 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这些诗歌的表现手法主要有哪几种?
静女
《诗经》
美读诗歌
静女
静女其姝(shū) ,俟(sì)我于城隅(yú)。 爱而不见,搔首踟躇(chíchú)。
静女其娈(luán ),贻(yí)我彤管。 彤管有炜(wěi),说(yuè)怿( yì)女(rǔ)美。
写作特点
• 通过人、物、情的巧妙融合 表现男子纯真、热烈的爱情。
• 象征手法 把感情寄托在赠物之上。
• 重章叠句 一唱三叹,有助于淋漓尽致地表达出诗歌的思想感情。
《静女》之美
人美 情美 物美 形式美
天真、纯朴、痴情 纯真之爱慕 彤管 荑草 重章叠句
背诵诗歌 默写诗歌
考一考
我国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是什么?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 一共收录了多少篇最诗早歌?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
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 收录的是什么时期纪笙的)诗诗的 ,歌诗 即? 歌 只, 有共 标题31,1篇没,有其内中容6,篇称为
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 这些诗歌按内容体《制华可黍以》分为、哪《几由类庚?》、《崇丘》、
《静女》课件(21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静女》课件(21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22260daf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a7.png)
6、“五经”指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 诗经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_诗歌总集_,共收入从春秋到西周约五百 年间的诗歌305篇,它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荑草如雪,象征爱情质朴纯洁
电影试演结束,大家觉得该影片应 该寄寓什么思想主旨来影响观众呢? 请谈谈你的看法。
《静女》表现了男子对恋人温柔娴静的称赞以及 对她的深深情意,体现出青年男女之间纯美的爱 情,单纯天真又无邪永恒。诗歌反映了古代广大 人民对自由婚姻及美好幸福的爱情生活的追求与 向往。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郑风》: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2、《诗经》原来称为 《_____》 或 《______》 ,到西汉,儒家把 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
3、《诗经》按其体制可分为_____、_____、_____三部分,按其表 现手法可分为____、____ 、____三类,这六要素合称为《诗经》 “六义”。
4、《诗经》的句式,以______言为主,章法上的特点是: _________、反复吟唱。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应用:有感情诵读诗歌,体味诗歌语言之美。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写作手法,体味诗歌的写法之美。 审美鉴赏与创造:揣摩诗歌语言,体味诗歌人物形象之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古人对爱情的追求,体味诗歌文化之美。
学 海 拾 遗
1、《 诗经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_________,共收入从______到 ________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它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静女》公开课一等奖 ppt课件
![《静女》公开课一等奖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1bde5856bd97f192379e956.png)
《静女》公开课一等奖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静女》,掌握重章迭 句的形式特点及其赋和比的表现手 法。
情感目标: 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
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静女》公开课一等奖
注意以下字音、齐读三遍:
姝:shu 俟:sì 隅:yu 搔:sao 踟蹰: chíchu 娈:luan 贻: yí 彤:tong 炜: wei 怿:yì 荑:tí 洵:xun
《静女》公开课一等奖
现代诗歌
•
心灵之约
• 高高的城墙掩映着角楼 掩映着我美丽姑娘的身影
飞扬的裙袂藏在哪
如花的笑容藏在哪
姑娘啊
你是否看到了
我焦急等待的狼狈模样
红红的彤管红红的相思
思念的笛声在我心底
当初的欢笑藏在哪
海誓山盟藏在哪
姑娘啊
我要用彤管为你吹奏一曲
悠长缠绵的相思
水灵灵的白草芽啊
就像姑娘水灵灵的大眼睛
文学常识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2、收集了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 (公元前6世纪)500年间的诗歌。 3、共305篇。 4、又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尊崇儒家被奉为 经典,才称为《诗经》,并沿用至今。 5、《诗经》按乐曲分为“风”、“雅”、“颂”三 部分。 “风”指“十五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课文所 选的两首诗作均出自“风”; “雅” 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 “颂” 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 祀的乐歌,基本上是贵族们的歌颂祝祷之辞 。
《静女》公开课一等奖
通 假 字 ) (在书上标出
1.爱:通“薆(”ai),隐藏,遮掩。 2.见:通“现”出,现、看见。 3.说:通“悦”喜,欢。 4.女:通“汝” (rǔ):你,代彤管。 5.归荑(kuìtí) :通“馈”赠,送。 6.匪:通“非”不,是。
《静女》ppt课件
![《静女》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b001e4a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27.png)
四、我写我心谈感悟
爱情固然是美丽而令人神往的,高中阶段的我 们,又该如何看待爱情呢?
树《 》早
开 花 的 苹 果
一颗苹果树正在冬天里做梦,
一阵暖风把梦儿吹醒。
它误认为春天已经来临,
急匆匆把枝头点红。
冻僵的花瓣伴着残梦,
是你根部积蓄了过多的养分,瑟索的在寒风中飘零。
还是失去理智过于冲动? 多么得不偿失啊——
『任务一』诵读诗歌明诗意
1.在分享会上,你打开精心准备的幻灯片展示《静女》全文,
但同学们不认识其中的生僻字词,你能否为他们朗诵并解释一下。 bèi
静女《诗经·邶风》
静女其s姝hū,俟sì 我于城y隅ú 。爱而不x见iàn,搔首c踟hí蹰ch。ú
luán yí
wěi yuè yì rǔ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彤管:初生时红色管状的草。荑:初生的鲜嫩白色茅草。 彤管如火,象征爱情真挚热烈。 象征 荑草如雪,象征爱情质朴纯洁。
『任务二』细品《静女》之美
1.品意象之美: 彤管如火,象征爱情真挚热烈。 荑草如雪,象征爱情质朴纯洁。
象征
赞美礼物 双关
赞美静女
视尔如荍(qiáo),贻我握椒。——《诗经·陈风·东门之枌(fén)》
对比阅读:比较《邶风·静女》和《郑风·子 衿》,说说这两首诗的异同。
异: ①情节:《静女》写青年男女的一次约会。
《子衿》写少女在城楼上盼望情人。 ②基调:《静女》欢乐幽默,充满情趣。
《子衿》缠绵悱恻,哀婉动人。 ③写法:《静女》主要通过细节刻画人物。
《子衿》主要通过内心独白刻画人物。
三、延伸拓展探深意
也许是你羡慕春的美好, 减了春的光彩,
竟忘记遵循时令……
《邶风·静女》公开课教学PPT课件(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2)
![《邶风·静女》公开课教学PPT课件(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a4d2f9f7482fb4daa48d4b59.png)
新课学习
(二)重章叠句: “静女其姝……静女其娈……”
本诗的部分内容反复使用了相同的句式,表达的意思也很相似, 这种艺术手法叫“重章叠句”。通过反复的吟咏,能造成一唱三叹的 艺术效果,有助于淋漓尽致地表达出诗歌的思想感情。重章叠句为《 诗经》所首创,正因为它在传情达意上的巨大作用,所以广为后世诗 歌使用。即使在今天,它仍然在歌曲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单元·第1课
《邶风·静女》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学习《静女》中“赋”的表现手法,体会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 3.掌握诵读古诗文的方法,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4.感受诗中静女的形象美。
新课导入
一.真情导入 爱情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更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关于 爱情的诗句,我们大家又知道多少呢?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4.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5.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敬请各 位老 师提 出宝 贵意见 !
新课导入
《诗经》常用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关于赋、比、兴的解释, 有很多说法,在这里,我们只引用朱熹的话加以说明:赋者,铺陈其事 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 辞也。风、雅、颂、赋、比、兴文学史上合称《诗经》“六义”。
新课学习
三.学习本诗 1、初读诗文,纠正字音 姝 ( shū ) 俟 ( sì ) 娈(luán) 贻(yí) 洵(xún) 匪女(rǔ ) 归(kuì)荑(tí)
新课学习
没有直接说“我喜欢静女”或“我喜欢你”,而是先说我喜欢 “有炜”的“彤管” “洵美且异”的“荑”草,然后才含蓄委婉 地说“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因为喜欢静女,才喜欢“有炜” 的“彤管” “洵美且异”的“荑”草,爱屋及乌。这里,男主人 公先说喜欢“有炜”的“彤管” “洵美且异”的“荑”草,就是 为了后来表达喜欢静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说:“颂之声较风、雅为缓。”(《说周
鲁颂
4 颂》)这是其音乐的ຫໍສະໝຸດ 点。诗经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
赋、比、兴是前人归纳的《诗经》的三种最常见的表 现手法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也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也即“比喻”;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即借其他事物作为 诗歌的开头,兴这种手法能渲染气氛,衬托感情。
王家卫有一次让他的演员翻译 “I love you”,有的演员翻译 成······
我爱你
• 王家卫说,怎么可以讲这样的话,应该 是“我已经很久没有坐过摩托车了,也很 久未试过这么接近一个人了,虽然我知道 这条路不是很远。我知道不久我就会下车。 可是,这一分钟,我觉得好暖”
•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 就十分美好。 ——顾城《门前》
思想内容 《诗经》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的社 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 期的历史面貌 。
风
周南、召南、邶风、
鄘风、卫风、王风、 郑风、齐风、魏风、 唐风、秦风、陈风、
16 0
桧风、曹风、豳风
《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指各地的土 风歌谣。主要是各地民歌,其地域,除《周 南》、《召南》产生于江、汉、汝水一带外, 均产生于从陕西到山东的黄河流域。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在水的一旁。
桃夭 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
茂盛桃树嫩枝枒, 开着鲜艳粉红花。 这位姑娘要出嫁, 定能使家庭和顺。
宜其室家。
教学目标:
1.诵读《静女》; 2.体会、感受男女主人公
纯真的初恋;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静女其姝(shū) ,俟(sì )我于城隅 (yú )。爱而不见,搔首踟躇(chí chú )。
• 如果我爱你,而你也正巧爱我。你头发乱了的时候,我会 笑笑,替你拨一拨,然后,手还留恋地在你发上多待几秒。 但是,如果我爱你,而你不巧地不爱我,我只会轻轻地告 诉你,你头发乱了喔。 ——村上春树
“最最喜欢你,绿子。
“什么程度?”
“像喜欢春天的熊一样。”
“春天的熊?”绿子再次扬起脸,“什么春天的熊?”
著名学者余冠英先生对此诗曾作了极为达情 传神的今译,现抄录如下供参考:
幽静的姑娘撩人爱,约我城角楼上来。 暗里躲着逗人找,害我抓耳又挠腮。 幽静的姑娘长得俏,送我一把红管草。 我爱你红草颜色鲜,我爱你红草颜色好。 牧场嫩草为我采,我爱草儿美得怪。 不是你草儿美得怪,打从美人手里来。
现代诗歌
高高的城墙掩映着角楼 掩映着我美丽姑娘的身影 飞扬的裙袂藏在哪 如花的笑容藏在哪 姑娘啊 你是否看到了 我焦急等待的狼狈模样 红红的彤管红红的相思 思念的笛声在我心底 当初的欢笑藏在哪 海誓山盟藏在哪
静女其娈(luán ),贻(yí)我彤管。 彤管有炜(wěi),说(yùe)怿( yì )女 (rú)美。
自牧归荑(kuì tí ),洵(xún )美 且异。匪(fēi)女(rú)之为美,美人之贻。
邶风·静女(文雅的姑娘)
静女其姝, 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 搔首踟蹰。
美丽,美好。等待,等候。 隐藏,遮掩。 心里迟疑, 要走不走的样子。
姑娘啊 我要用彤管为你吹奏一曲 悠长缠绵的相思 水灵灵的白草芽啊 就像姑娘水灵灵的大眼睛 你采来田野的灵气 你采来世间的纯真 姑娘啊 让我拉起你的纤纤小手 相依相伴终生
六、收集爱情名作名言 (拓展)
1、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 岁兮。(《诗经 子衿》)
2、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 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 众里寻他千,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诗经》源头探爱情
静女其姝…… 静女其娈 …… 匪女之为美, 美人之贻。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是什么? 诗经收录的是哪个时代的作品?距离现在多少年? 一共收录了多少篇诗歌? 这些诗歌按体制可以分为哪几类? 这些诗歌开创了我国诗歌的什么主义传统?
我正沉浸在美好的回忆里,她悄悄地走 了出来,从我身后用双手蒙住了我的眼睛。 手指如此纤长,笑声咯咯,银铃一般。不是 她还能是谁?”
青年
赴约会 不见
急盼
爱之诚、爱之深
静女
回忆 喜爱
赠彤管
大再 赞忆
赠荑草
美丽 聪明 调皮
憨厚 诚实 痴情
三毛
记得当时年纪小 你爱谈天我爱笑 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
风儿在林梢 鸟儿在叫 我们不知怎么睡着了 梦里花落知多少
“春天的原野里,你一个人正走着,对面过来一只可爱的 小熊,浑身的毛活像天鹅绒,眼睛圆鼓鼓的。它对你说道: ‘你好,小姐,和我一块打滚玩好吗?’接着,你就和小 熊抱在一起,顺着长满三叶草的山坡‘咕噜咕噜’滚下去, 玩了整整一天。你说棒不棒?”
“太棒了。”
“我就是这么喜欢你。”
——村上春树《挪威森林》
古人如何说我爱你?
感聆 受听 公三 元千 前年 东华 方夏 文先 明民 辉吟 煌唱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 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 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 又称 “诗三百”。内容分 风、雅、颂三个部分。表现 手法为赋、比、兴。
——《诗经》“六义”
《诗 经》
后人为其中无处不在的质朴和 真诚感动,评价说: “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美丽,美好。 赠送。 红色的管箫。 喜爱。“女”通 “汝”,你。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赠送荑草。 的确,确实。 不是你(荑草)。 赠送。
静女其姝, 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 搔首踟蹰。
她早和我约好,今天黄昏时分, 在城角那个老地方等我。我按时来到, 她却不在,我想她定是悄悄藏了起来, 让我着急。我真的着急了,着急得直搔 头皮。搔头皮又有什么用?她又不露面。 罢,罢,罢,我且坐在大树下的石凳上 耐心地等待,看她出来不出来。
3、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4、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此又见欧 阳修《蝶恋花》)
5、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6、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宋·李之仪《卜算子》) 7、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 8、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南唐·李煜 《相见欢》)
生死相依, 我与你已经发过誓了, 牵着你的手, 就和你一起白头到老.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相鼠
也即“比喻”;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看那老鼠有张皮,却见有人没威仪。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却见有人没威仪,为何还活不倒毙!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 ! 看那老鼠有牙齿,却见有人无廉耻。 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却见有人无廉耻,活着不死等何时!
小雅
74 雅是“王畿”之乐,雅又有“正”的意思,
雅
当时把王畿之乐看作是正声——典范的音乐。 《大雅》、《小雅》之分,众说不同,大约
大雅
31 其音乐特点和应用场合都有些区别。
周颂
31 《颂》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毛诗
序》说:“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
颂
商颂
5 于神明者也。”这是颂的含义和用途。王国
赋 按朱熹《诗集传》中的说法,“赋 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就是说,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 的表现手法。如: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生生死死离离合合, (无论如何)我与你说过。 与你的双手交相执握,
《诗经·国风·邶风·击鼓》
伴着你一起垂垂老去。
契:合;阔:分; 与子成说:古时媒人讲的是 说和,这里是与你达成婚姻 的言语。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 看那老鼠有肢体,却见有人不懂礼。 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却见有人不懂礼,何不赶快就断气!
•注释: [1]相鼠:一种老鼠 [2]止:通“耻”。 [3]遄(chuán)
蒹葭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也 即借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 头,兴这种手法能渲染气氛,衬 托感情。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芦苇密密又苍苍,晶莹露水结 成霜,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过去的日子多么美好啊!前几 天,她曾赠给我一件红色的管乐器, 那红红的颜色好亮眼啊,代表着她 浓浓的爱意,让我喜爱得不得了!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也是一个晴朗的日子,也是现在这个地 方,她将刚采来的茅草芽赠送给我,那茅草 鲜嫩欲滴,美丽异常,其实这茅草芽并没有 什么,重要的是这是自己美丽的心上人送的。 心上人如此美丽,这些东西又怎么会不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