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规范化扫描方案
T MRI规范化扫描方案
![T MRI规范化扫描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59846ef18583d0496459e8.png)
OAx T2FSE,横断面T2图像:
扫描方法: • 在矢状面T2图像上定位横断面定位线,FOV以椎间隙后缘为
中心。 • 可以直接在病灶累及的范围连续定位,如果局限性扫描上
胸椎,建议使用线圈23,下胸椎使用线圈34;或者,定位 椎间隙一般为1-2层,保证一条定位线穿过椎间隙。按住 SHIFT键点击鼠标左键,可以增加一组扫描线。 图像参数特点: • 频率编码方向应为前后,加NPW。 • 手动加前饱和带以抑制胸腔大血管搏动伪影。 • 加上下饱和带,以减小脑脊液搏动伪影。 • 图像一般使用SCIC纠正信号均匀性而不使用PURE。 临床应用: • 胸椎退变或椎间盘突出 • 脊髓病变 • 胸椎占位
OSag T1SE,矢状面T2加权图像:
扫描方法: • 一般情况下复制矢状面T2定位线。 • 默认FOV上缘包括颈7椎体,下缘包括腰1椎体,FOV的中心
在前后方向放在椎间隙后缘。 图像参数特点: • 为了缩短扫描时间,可以去掉椎体前饱和带并调整TR时间
为一次采集。 • 频率编码方向应为前后,加NPW。图像一般使用SCIC纠正信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OCor T2FSE,冠状面T2定位方法图像:
定位线说明:
• 在矢状面T2图像上定位冠状面定位线,FOV以椎间隙后缘为中心。 • 一般情况下以病变为中心,平行于椎体或脊髓,增加层厚或层间隔来扩大扫描范围。 • 可考虑添加前饱和带减轻呼吸和血管搏动伪影。 • 如果病变累及胸腔,可考虑频率编码位于左右,并使用NPW无卷折选项。 • 图像一般使用SCIC纠正信号均匀性而不使用PURE。
课件:腰椎规范化扫描方案
![课件:腰椎规范化扫描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75143176eeaeaad0f3306e.png)
椎间盘突出
椎管内占位
OSag T1 FSE
扫描方法: • 直接复制Osag T2 FRFSE序列的定位线即可 图像参数特点: • 频率编码方向应为前后,加NPW • 无需加前饱和带 临床应用: • 观察有无椎间盘突出 • 有无椎体、椎管内病变
OSag T1 FSE,病例 椎间盘突出
椎管内占位
OSag STIR/OSag fs T2FSE
扫描方法: • 直接复制Osag T2 FRFSE序列的定位线即可 图像参数特点: • 频率编码方向应为前后,加NPW • 无需施加前饱和带 临床应用: • 腰椎的压脂完全可以用常规脂肪抑制技术,时间短信噪比
高,注意臀部受压处可能会有部分压脂不均 • 观察有无椎间盘突出;有无椎体、椎管内病变 • 椎体血管瘤和脂肪瘤鉴别诊断 • 新鲜骨折和陈旧骨折鉴别诊断
1 3-pl T2* Loc 2 OSag T2 FRFSE 3 OSag T1 FSE 4 OSag STIR/OSag fs T2FSE 5 OAx T2 FRFSE 6 OCor 3D MRM 7 OCor 3D-Fiesta-c 8 OAx/OSag/OCor T1+C
三平面定位 矢状面T2 矢状面T1 矢状面脂肪抑制STIR或脂肪抑制T2FSE 横断面T2 腰椎椎管水成像 椎管内马尾神经成像 增强扫描序列
OAx T2 FRFSE,病例
椎间盘突出
椎+C
扫描方法: • 复制平扫时定位线即可 图像参数特点: • 要充分利用饱和带,以减小血管搏动伪影 临床应用: • 有无椎体、椎管内占位性病变
3-pl Loc,三平面定位扫描
1. 定位中心点位于脐上两指 2. 三平面定位图像出来后,矢状面图像上观察信号强度,如果身高较矮,相对于解剖部位来说线圈456
磁共振(MRI)腰椎扫描技术
![磁共振(MRI)腰椎扫描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542c721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2b.png)
磁共振(MRI)腰椎扫描技术检查前准备: 检查前去除患者身上的金属异物(包括Bra),如粘贴膏药需去除。
线圈:脊柱相控阵线圈。
体位:仰卧位,头先进,身体与床体保持一致,使扫描部位尽量靠近主磁场及线圈的中心,膝部用海绵垫垫高,减轻腰椎运动。
双手置于身体两侧,头部用海绵垫固定,注意保护听力。
定位位置:肚脐上3CM。
常规扫描方位:横断位,矢状位,必要时冠状位。
横断面:BH Calibration Scan,横轴位扫描校准序列如使用相控阵线圈,所有序列需进行扫描校准序列。
中心定于扫描部位的中心位置,层厚8MM,单次采集,如范围不够,可增加层厚。
相控线圈需使用Asset或Pure针对相应的线圈进行校准。
Pure可改善多通道线圈图像的均匀性,SCIC能纠正信号均匀性,Asset可加快扫描速度。
频率编码为前后。
矢状面:SAG T2 FSE,矢状面T2加权序列在横轴位及冠状位上定位,在冠状位上调整角度,使定位线平行于脊柱(腰椎椎管)走形,在横轴位上调整层面,范围包括腰椎椎体及两侧横突,矢状位上调整FOV中心置于椎体后缘。
扫描范围上至Th11下至S2水平,需包括整个病变范围。
添加上下饱和带,可减轻血管搏动伪影,添加前饱和带减轻腹部运动伪影的干扰。
使用流动补偿(FC)、无相位卷积(NPW)、线圈纠正(SCIC、HC)技术。
频率编码为前后。
矢状面:SAG T1 FSE,矢状面T1加权序列复制SAG T2 FSE定位线。
去除上下饱和带,可缩短扫描时间,为了减少扫描时间不添加前饱和带。
使用无相位卷积(NPW)、线圈纠正(SCIC、HC)技术。
频率编码为前后。
矢状面:SAG STIR,矢状面STIR序列复制SAG T2 FSE定位线。
添加上下饱和带,可减轻血管搏动伪影,添加前饱和带减轻腹部运动伪影的干扰。
使用流动补偿(FC)、无相位卷积(NPW)、线圈纠正(SCIC、HC)技术。
频率编码为前后。
横轴位: AX T2 FSE 横轴面T2加权序列在矢状及冠状面上定位。
GE_1.5T_MR_胸椎规范化扫描方案
![GE_1.5T_MR_胸椎规范化扫描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5d43de76a20029bd642ded.png)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摆位照片: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胸椎规范化扫描方案:
1 2 3 3 4 5 6 3-pl T2* Loc OSag T2 Loc Calibration Scan OSag T2 FRFSE OSag T1 FSE OSag STIR OAx T2 FRFSE 三平面定位 大范围T2定位像 校准扫描 矢状面T2序列 矢状面T1序列 矢状面脂肪抑制STIR序列 横断面T2序列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OAx T2FSE,横断面T2定位方法图像:
定位线说明:
• 在矢状面T2图像上定位横断面定位线,FOV以椎间隙后缘为中心。 • 可以直接在病灶累及的范围连续定位,如果局限性扫描上胸椎,建议使用线圈23,下胸椎使用线 圈34;或者,定位椎间隙一般为1-2层,保证一条定位线穿过椎间隙。按住SHIFT键点击鼠标左键, 可以增加一组扫描线。使用SCIC纠正信号均匀性,而不使用PURE。 • 各组扫描线之间,在FOV之内不要交叉,避免交叉干扰伪影。 • 频率编码一般在前后方向,并且加NPW无卷折选项。 • 添加上下饱和带以减轻血管搏动伪影。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Calibration Scan,校准扫描定位方法图像:
定位线说明:
• 所有的序列若要使用ASSET或PURE,必须针对相应线圈进行校准扫描。 • FOV中心位于解剖中心,上下范围必须超过要其后矢状面序列扫描的解剖范围,定位的第一条线 一般要包括颈7,最下一条线包括腰1。 • 一般情况下使用一次采集,扫描范围不够时增加层厚。 • 频率编码方向为前后。 • 脊柱序列的图像一般使用SCIC纠正信号的均匀性,而不使用PURE。
全脊柱规范化扫描方案
![全脊柱规范化扫描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580e5d0722192e4536f6cf.png)
扫描方法:
•
图像参数特点:
•
•
•
临床应用:
•
Sag STIR MID
扫描方法:
•
图像参数特点:
•
•
•
临床应用:
• •
Sag T2 BOT
扫描方法:
•
图像参数特点:
• • •
临床应用:
•
Sag T1 BOT
扫描方法:
•
图像参数特点:
•
•
•
临床应用:
•
Sag STIR BOT
扫描方法:
•
图像参数特点:
三平面定位TOP 三平面定位MID 三平面定位BOT 矢状位T2 TOP 矢状位T1 TOP 矢状位STIR TOP 矢状位T2 MID 矢状位T1 MID 矢状位STIR MID 矢状位T2 BOT 矢状位T1 BOT 矢状位STIR BOT 横断面T2
3-pl TOP,三平面定位扫描TOP 3-pl MID,三平面定位扫描MID 3-pl BOT,三平面定位扫描BOT
1.5T ---
全脊柱
患者摆位:
摆位照片:
全脊柱常规规范化扫描方案:
1 3-pl TOP 2 3-pl MID 3 3-pl BOT 4 Sag T2 TOP 5 Sag T1 TOP 6 Sag STIR TOP 7 Sag T2 MID 8 Sag T1 MID 9 Sag STIR MID 10 Sag T2 BOT 11 Sag T1 BOT 12 Sag STIR BOT 13 OAx T2 FSE
•
•
•
临床应用:
• •
后处理:
•
OAx T2 FSE
执行并分析腰椎扫描
![执行并分析腰椎扫描](https://img.taocdn.com/s3/m/e63bb4b633d4b14e84246812.png)
第8章执行并分析AP腰椎扫描本章规定了在Discovery系列系统上执行AP腰椎扫描并进行分析的过程。
也提供了关于扫描患者的信息,该患者表现出脊柱侧曲、或脊柱侧凸以及脊柱分析低密度。
内容标题页码AP腰椎检查 8-2患者准备 8-2建立/检索患者简历 8-2选择扫描类型与扫描模式 8-2进行检查 8-7退出检查过程 8-11进行分析 8-11退出分析过程 8-26生成并打印报告 8-27备选扫描模式 8-27图像评估 8-28扫描特殊状态 8-30脊柱侧凸扫描 8-308-1AP腰椎检查AP腰椎检查包括当患者进入检查室时开始的所有操作以及当获得可接受的图像时结束的所有操作。
执行检查所涉及到的操作包括:●患者准备●建立/检索患者简历●选择扫描类型与扫描模式●患者与C-形臂定位●进行检查●退出检查过程●进行分析●退出分析过程●生成并打印报告患者准备注释:请询问患者是否已经或可能怀孕。
在未排除怀孕之前,请推迟检查。
询问检查前问题,进行患者准备,确保患者未佩带任何可能对检查造成干扰的物体。
详细说明请参阅第7章7-2页患者准备。
建立/检索患者简历如果为新患者,请建立患者简历(详细说明请参阅第6章6-8页建立患者记录。
)。
如果患者已经拥有简历,请对简历进行检索(请参阅第6章6-6页检索患者记录)。
选择扫描类型与扫描模式已建立或检索患者简历之后,显示选择扫描类型窗口。
执行并分析AP腰椎扫描8-2AP腰椎扫描的扫描类型是在扫描类型窗口中所选的AP LumbarSpine 。
Use Default Scan Mode(采用默认扫描模式)框中的勾号(√)标明需要10秒的快速模式(Wi型与Ci型为15秒)。
选择扫描模式若要选择备选扫描模式:若要在不同的模式中进行扫描,去掉勾号标志,显示一允许进行选择的窗口。
见8-27页备选扫描模式。
若要选择默认扫描模式(框中有勾号):步骤操作1 点击扫描类型清单中的AP Lumbar Spine。
GE1.5TMR腰椎规范化扫描方案
![GE1.5TMR腰椎规范化扫描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4f9013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b1.png)
腰椎MRI的重要性和应用
重要性
腰椎MRI能够清晰地显示腰椎间盘、脊髓、神经根等结构,对于腰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规 范化、标准化的扫描方案能够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可靠的诊断依据。
应用
腰椎MRI广泛应用于腰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例如,对于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椎骨折等疾 病,腰椎MRI能够提供准确的诊断信息,帮助医生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腰椎MRI还可以用于评估治疗效 果和预后情况。
层厚与间距
根据检查需求选择适当的 层厚和间距,以便获取清 晰、准确的图像。
扫描序列
根据腰椎病变的特点,选 择适当的扫描序列,如T1 加权成像、T2加权成像等。
扫描视野
根据需要检查的部位确定 扫描视野,确保覆盖整个 腰椎区域。
扫描步骤和流程
定位扫描
通过定位扫描确定腰椎 的具体位置和范围。
常规扫描
按照设定的参数和序列 进行腰椎的常规扫描。
医生还需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 检查结果,对MRI图像进行综合分析, 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解读腰椎MRI图像时,医生需注意 观察腰椎间盘是否突出、脊髓是否受 压、神经根是否受累等细节,以便做 出准确的诊断。
腰椎疾病诊断标准
腰椎疾病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症状、 体征和影像学检查三个方面。
体征主要包括腰部压痛、叩击痛、肌 肉萎缩、肌力下降等,严重时可出现 病理反射等神经系统异常表现。
病例讨论与解析
病例1解析
该患者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可能导致腰椎间盘承受过大压力,诱发椎间盘突 出。MR图像显示L4-5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是导致患者腰痛和左下肢放 射痛的主要原因。
病例2解析
椎管水成像规范化扫描方案 -优秀医学PPT课件
![椎管水成像规范化扫描方案 -优秀医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87df3ef27d3240c8447ef97.png)
OAx T2 FRFSE,病例
椎间盘突出
椎管内占位
OAx/OSag/OCor T1+C
扫描方法: • 复制平扫时定位线即可 图像参数特点: • 要充分利用饱和带,以减小血管搏动伪影 临床应用: • 有无椎体、椎管内占位性病变
OAx/OSag/OCor T1+C,病例
椎体占位
脊髓空洞症
1.5T ---
扫描方法: • 直接复制Osag T2 FRFSE序列的定位线即可 图像参数特点: • 频率编码方向应为前后,加NPW • 无需施加前饱和带 临床应用:
• 腰椎的压脂完全可以用常规脂肪抑制技术,时间短信噪比 高,注意臀部受压处可能会有部分压脂不均
• 观察有无椎间盘突出;有无椎体、椎管内病变 • 椎体血管瘤和脂肪瘤鉴别诊断 • 新鲜骨折和陈旧骨折鉴别诊断
三平面定位 矢状面T2 矢状面T1 矢状面脂肪抑制STIR或脂肪抑制T2FSE 横断面T2 腰椎椎管水成像 椎管内马尾神经成像 增强扫描序列
3-pl Loc,三平面定位扫描
2D椎管水成像定位图像: 3D椎管水成像冠状面定位图像:
马尾神经根冠状面定位图像: 椎管外神经根横断面弥散加权定位图像:
OSag T2 FRFSE
OSag STIR/OSag fs T2FSE,病例
椎间盘突出
脊髓空洞症
OAx sag T2选作定位像 • 可以针对椎间盘进行多组多层面多角度扫描,也可以直接
大范围画定位线,包全所有椎体
• 定位中心置于椎体后缘 图像参数特点: • 频率编码方向应为前后,加NPW • 加上下饱和带,以减小脑脊液搏动伪影 临床应用: • 观察有无椎间盘突出 • 有无椎体、椎管内病变
OSag T1 FSE
CT各部位常规扫描方法
![CT各部位常规扫描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96afd39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19.png)
CT各部位常规扫描方法一.常规头部1患者平躺于扫描床正中,头侧先进,内定位线与水平线交叉点在患者外耳孔上1cm;关定位灯,并用内定位回零键回零;2同时打开New patient 和Patient Schedute 在左侧显示器的左下角,在Patient Schedute中找到将要检查的患者,单击Select Patient ;3选择Rotine Head 当扫描计划出现后选择Next series→Confirm 当键盘上Move to scan和Start scan闪亮时分别按下,扫描开始;同时在右侧屏幕选择Exam Rx观察即时的图像;等扫描图像全部出完,如果合适按Exam键退出,如果颅顶不够选择One More,自动向上加扫两层,如果颅底不够选择Next series可向颅底补四层;4照相:选择图像处理Image Work找到刚完成扫描的患者并单击Viewer,再选择格式Format 中的12分格,分别调整好图像的窗宽、窗位、大小、位置,单击打开照相机Film composer,单击F2键,等图像依次照到相机上后Print选打印,最后选Brower退出;注意:1如果选Next series→Confirm后,扫描键不闪动,可能是龙门架角度不正确,在扫描条件中使入正确的角度,或把龙门架角度回零;2遇到躁动、意识模糊不能配合的患者,可用螺旋头部扫描,扫描全程只用9S,方法是:在录入患者信息后,点击左侧屏幕人体模型的头部,从中选择Helical Head 其他同常规扫描;二.鼻窦冠状位1换鼻窦冠状位头托,患者平躺于扫描床正中,头放于冠状托内并尽量后仰,内定位线与水平线交叉点在患者下颌角;关定位灯,并用内定位回零键回零;2同时打开New patient 和Patient Schedute 在左侧显示器的左下角,在Patient Schedute中找到将要检查的患者,单击Select Patient ;3点击左侧屏幕人体模型的鼻窦部,选择Sinus Prone Tilted Axial ;扫描计划出现后选择Confirm 当键盘上Move to scan和Start scan闪亮时分别按下,扫描开始,此时扫描为定位像;同时在右侧屏幕选择Exam Rx 观察即时的图像;4 选择左侧屏幕的Next series并在右侧屏幕用计划线定位,扫描范围:垂体窝后缘――额窦;定好位置后进入扫描间,同时按下龙门架上的两个角度键,将角度走到30度;选择Confirm 当键盘上Move to scan和Start scan闪亮时分别按下,扫描开始,等扫描图像全部出完,按Exam键退出;三.鼻窦轴位1患者平躺于扫描床正中,头侧先进,内定位线与水平线交叉点在患者下颌角;关定位灯,并用内定位回零键回零;2同时打开New patient 和Patient Schedute 在左侧显示器的左下角,在Patient Schedute中找到将要检查的患者,单击Select Patient ;3点击左侧屏幕人体模型的鼻窦部,选择Supine Helical 螺旋扫描4扫描计划出现后选择Confirm 当键盘上Move to scan和Start scan闪亮时分别按下,扫描开始,此时扫描为定位像;同时在右侧屏幕选择Exam Rx 观察即时的图像;4 选择左侧屏幕的Next series并在右侧屏幕用计划线定位,扫描范围:额窦上缘――上颚;定好位置后选择Confirm 当键盘上Move to scan和Start scan闪亮时分别按下,扫描开始,等扫描图像全部出完,按Exam键退出;四.眼眶1患者平躺于扫描床正中,头侧先进,内定位线与水平线交叉点在患者下颌角;关定位灯,并用内定位回零键回零;2同时打开New patient 和Patient Schedute 在左侧显示器的左下角,在Patient Schedute中找到将要检查的患者,单击Select Patient ;3点击左侧屏幕人体模型的眼眶部,选择Orbits Helical4扫描计划出现后选择Confirm 当键盘上Move to scan和Start scan闪亮时分别按下,扫描开始,此时扫描为定位像;同时在右侧屏幕选择Exam Rx 观察即时的图像;5 选择左侧屏幕的层厚Thich speed选用其中的层厚或,点击Next series并在右侧屏幕用计划线定位,扫描范围:眼眶上缘1cm—眼眶下缘1cm;定好位置后选择Confirm 当键盘上Move to scan和Start scan闪亮时分别按下,扫描开始,等扫描图像全部出完,按Exam键退出;五.颈部1患者平躺于扫描床正中,头侧先进,内定位线与水平线交叉点在患者颈部正中;关定位灯,并用内定位回零键回零;2同时打开New patient 和Patient Schedute 在左侧显示器的左下角,在Patient Schedute中找到将要检查的患者,单击Select Patient ;3点击左侧屏幕人体模型的颈部,从中选择C—Spine bone4扫描计划出现后选择Confirm 当键盘上Move to scan和Start scan闪亮时分别按下,扫描开始,此时扫描为定位像;同时在右侧屏幕选择Exam Rx 观察即时的图像;5 选择左侧屏幕的层厚Thich speed选用其中的层厚至,点击Next series并在右侧屏幕用计划线定位,扫描范围:根据具体需要;定好位置后选择Confirm 当键盘上Move to scan和Start scan闪亮时分别按下,扫描开始,等扫描图像全部出完,按Exam键退出;注意:由于颈部扫描的检查点不同,层厚范围可根据需要而定;如:甲状腺扫描层厚可选—,范围下颌骨下缘到锁骨上;颈部淋巴结的观察可选5mm—10mm,范围可从颅底到锁骨下;六.胸部常规扫描1患者平躺于扫描床正中,足侧先进,内定位线定于锁骨上,水平线定于患者腋中线;定好位后关定位灯,并用内定位回零键回零;让患者尽量向下躺,脚可伸于扫描床外;2同时打开New patient 和Patient Schedute 在左侧显示器的左下角,在Patient Schedute中找到将要检查的患者,单击Select Patient ;3选择Chest4扫描计划出现后选择Confirm 当键盘上Move to scan和Start scan闪亮时分别按下,扫描开始,此时扫描为定位像;同时在右侧屏幕选择Exam Rx 观察即时的图像;5 选择左侧屏幕的层厚Thich speed选用其中的层厚10mm,点击Next series并在右侧屏幕用计划线定位,扫描范围:上界包全肺尖,下界包全肋膈角;定好位置后选择Confirm 当键盘上Move to scan和Start scan闪亮时分别按下,扫描开始,等扫描图像全部出完,按Exam键退出; 注意:1胸部扫描时如发现小结节,依结节大小在局部做—薄扫;具体方法是:选择左侧屏幕的重复上一序列Repeat Series,层厚Thichspeed选用其中的或,点击Next series并在右侧屏幕用计划线定位,扫描范围:包全小结节;定好位置后选择Confirm 当键盘上Move to scan和Start scan闪亮时分别按下,扫描开始2胸部扫描时如需要薄层扫描,选择左侧屏幕的下一序列Next Series,定位扫描即可;3选择Chest Fast胸部快速扫描,此序列全肺扫描只需9S左右,可大大缩短患者屏气时间,用于危重患者无法配合时,扫描方法基本同上;七.胸椎常规扫描1患者平躺于扫描床正中,足侧先进,内定位线定于患者髂嵴,水平线定于患者身体中线;定好位后关定位灯,并用内定位回零键回零;让患者尽量向下躺,脚可伸于扫描床外;2同时打开New patient 和Patient Schedute 在左侧显示器的左下角,在Patient Schedute中找到将要检查的患者,单击Select Patient ;3点击左侧屏幕人体模型的胸部,从中选择T-spine bone4扫描计划出现后选择Confirm 当键盘上Move to scan和Start scan闪亮时分别按下,扫描开始,此时扫描为定位像;同时在右侧屏幕选择Exam Rx 观察即时的图像;5 选择左侧屏幕的层厚Thich speed选用其中的层厚5-10mm根据扫描锥体的数量和病变范围而定,如压缩骨折的患者只扫描3个锥体,层厚可选,看转移扫描全部锥体的患者,用10mm;点击Next series并在右侧屏幕用计划线定位,扫描范围:所需锥体上下各多扫一个锥体;定好位置后选择Confirm 当键盘上Move to scan和Start scan闪亮时分别按下,扫描开始,等扫描图像全部出完,按Exam键退出;八.腹部常规扫描1患者平躺于扫描床正中,足侧先进,内定位线定于胸骨剑突,水平线定于患者腋中线;定好位后关定位灯,并用内定位回零键回零;2同时打开New patient 和Patient Schedute 在左侧显示器的左下角,在Patient Schedute中找到将要检查的患者,单击Select Patient ;3选择4扫描计划出现后选择Confirm 当键盘上Move to scan和Start scan闪亮时分别按下,扫描开始,此时扫描为定位像;同时在右侧屏幕选择Exam Rx观察即时的图像;5 选择左侧屏幕的层厚Thich speed选用其中的层厚,点击Next series并在右侧屏幕用计划线定位,扫描范围:膈顶到肝脾扫完怀疑胰腺炎、肾脏占位等病变较低的患者,要扫全病变部位;定好位置后选择Confirm 当键盘上Move to scan和Start scan闪亮时分别按下,扫描开始,等扫描图像全部出完,按Exam键退出;注意:腹部扫描时如发现小结节,依结节大小可在局部做—薄扫;具体方法是:选择左侧屏幕的重复上一序列Repeat Series,层厚Thich speed选用其中的或,点击Next series并在右侧屏幕用计划线定位,扫描范围:包全小结节;定好位置后选择Confirm 当键盘上Move to scan和Start scan闪亮时分别按下,扫描开始;九.腰椎常规扫描1患者平躺于扫描床正中,足侧先进,内定位线定于患者髂嵴,水平线定于患者身体前后缘连线的中后1/3处;定好位后关定位灯,并用内定位回零键回零;2同时打开New patient 和Patient Schedute 在左侧显示器的左下角,在Patient Schedute中找到将要检查的患者,单击Select Patient ;3点击左侧屏幕人体模型的腰部,从中选择L-spine bone4扫描计划出现后选择Confirm 当键盘上Move to scan和Start scan闪亮时分别按下,扫描开始,此时扫描为定位像;同时在右侧屏幕选择Exam Rx观察即时的图像;5 选择左侧屏幕的层厚Thich speed选用其中的层厚根据扫描锥体的数量和病变范围而定,如压缩骨折的患者只扫描3个锥体,层厚可选,看转移扫描全部锥体的患者,用;点击Next series 并在右侧屏幕用计划线定位,扫描范围:所需锥体上下各多扫一个锥体;定好位置后选择Confirm 当键盘上Move to scan和Start scan闪亮时分别按下,扫描开始,等扫描图像全部出完,按Exam键退出;十.腰椎间盘扫描1患者平躺于扫描床正中,足侧先进,内定位线定于患者髂嵴,水平线定于患者身体前后缘连线的中后1/3处;定好位后关定位灯,并用内定位回零键回零;2同时打开New patient 和Patient Schedute 在左侧显示器的左下角,在Patient Schedute中找到将要检查的患者,单击Select Patient ;3选择L-spine4扫描计划出现后选择Confirm 当键盘上Move to scan和Start scan闪亮时分别按下,扫描开始,此时扫描为定位像;同时在右侧屏幕选择Exam Rx 观察即时的图像;5 选择左侧屏幕的层厚Thich speed选用其中的层厚5mm;点击Next series并在右侧屏幕用计划线定位,此时定位像上有三组计划线,每组4层,定位时至少有一层通过椎间盘,计划线的角度要平行于锥体;定计划时要先双击想要移动的计划线,否则所有计划线一起移动;定好位置后进入扫描间,同时按下龙门架上的两个角度键,将角度走到预定值,选择Confirm 当键盘上Move to scan和Start scan闪亮时分别按下,扫描开始,等扫描图像全部出完,按Exam键退出;十一.盆腔常规扫描1患者平躺于扫描床正中,足侧先进,内定位线定于患者髂嵴上5cm,水平线定于患者身体前后缘连线的中点;定好位后关定位灯,并用内定位回零键回零;2同时打开New patient 和Patient Schedute 在左侧显示器的左下角,在Patient Schedute中找到将要检查的患者,单击Select Patient ;3选择Pelvis4扫描计划出现后选择Confirm 当键盘上Move to scan和Start scan闪亮时分别按下,扫描开始,此时扫描为定位像;同时在右侧屏幕选择Exam Rx 观察即时的图像;5 选择左侧屏幕的层厚Thich speed选用其中的层厚,扫描范围:髂嵴上1cm到耻骨联合下缘,点击Next series并在右侧屏幕用计划线定位;选择Confirm 当键盘上Move to scan和Start scan闪亮时分别按下,扫描开始,等扫描图像全部出完,按Exam键退出;十二.上肢常规扫描1患者俯卧于扫描床正中,头侧先进,双上肢高举于头两侧,内定位线定于患处,水平线定于上肢正中;定好位后关定位灯,并用内定位回零键回零;2同时打开New patient 和Patient Schedute 在左侧显示器的左下角,在Patient Schedute中找到将要检查的患者,单击Select Patient ;3选择Upper extremity4扫描计划出现后选择Confirm 当键盘上Move to scan和Start scan闪亮时分别按下,扫描开始,此时扫描为定位像;同时在右侧屏幕选择Exam Rx 观察即时的图像;5 选择左侧屏幕的层厚Thich speed选用其中的层厚根据患处范围适当调整;点击Next series 并在右侧屏幕用计划线定位,定位时要包全患处并至少包括靠近患处的一个关节;选择Confirm 当键盘上Move to scan和Start scan闪亮时分别按下,扫描开始,等扫描图像全部出完,按Exam键退出;注意:不能俯卧的患者可采取仰卧,双手高举头两侧或放于身体两侧,患者体位改变的同时要变换扫描条件中的位置;十三.下肢常规扫描1患者平躺于扫描床正中,足侧先进,内定位线定于患处,水平线定于下肢正中;定好位后关定位灯,并用内定位回零键回零;2同时打开New patient 和Patient Schedute 在左侧显示器的左下角,在Patient Schedute中找到将要检查的患者,单击Select Patient ;3选择Routine Louer Extremity4扫描计划出现后选择Confirm 当键盘上Move to scan和Start scan闪亮时分别按下,扫描开始,此时扫描为定位像;同时在右侧屏幕选择Exam Rx 观察即时的图像;5 选择左侧屏幕的层厚Thich speed选用其中的层厚5-10mm 根据患处范围适当调整;点击Next series并在右侧屏幕用计划线定位,定位时要包全患处并至少包括靠近患处的一个关节;选择Confirm 当键盘上Move to scan和Start scan闪亮时分别按下,扫描开始,等扫描图像全部出完,按Exam键退出;十四.18个月以下婴幼儿头部扫描1患者平躺于扫描床正中,头侧先进,内定位线与水平线交叉点在患者外耳孔上1cm;关定位灯,并用内定位回零键回零;2同时打开New patient 和Patient Schedute 在左侧显示器的左下角,在Patient Schedute中找到将要检查的患者,单击Select Patient ;3点击左侧屏幕人体模型边的小儿模型,选择PED Head To 18 mouths4 当扫描计划出现后选择Next series Confirm 当键盘上Move to scan和Start scan闪亮时分别按下,扫描开始;同时在右侧屏幕选择Exam Rx观察即时的图像;等扫描图像全部出完,如果合适按Exam键退出,如果颅顶不够选择One More,自动向上加扫两层,如果颅底不够选择Next series可向颅底补四层;。
CT扫描规范——四肢关节CT检查技术
![CT扫描规范——四肢关节CT检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30850cb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63.png)
CT扫描规范——四肢关节CT检查技术1、检查前准备(1)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
(2)嘱咐病人在检查期间保持体位不动。
(3)对增强扫描者,按含碘对比剂使用要求准备。
检查前4h禁食。
(4)扫描前去除病人腰、腹部皮带及其他金属物品等。
2、检查方法(1)平扫肘关节体位和范围:俯卧位。
身体置于床面中间,两手上举,手心向上,两侧肘关节尽量靠拢以缩小扫描野。
头先进。
根据定位片,包括整个肘关节。
扫描基准线:横断面连续扫描。
层厚和层距:扫描层厚:3~5mm;层距3~5mm。
窗宽和窗位:软组织窗,窗位L:30~50HU,窗宽W:200~400HU;骨窗,窗位L:250~500HU,窗宽W:1000~1600HU。
腕关节体位和范围:俯卧位。
身体置于床面中间,两手上举平伸,手心向下,两手尽量靠拢以缩小扫描野。
头先进。
根据定位片,包括整个腕关节。
扫描基准线:横断面连续扫描。
层厚和层距:扫描层厚:3~5mm;层距3~5mm。
窗宽和窗位:软组织窗,窗位L:30~50HU,窗宽W:200~400HU;骨窗,窗位L:250~500HU,窗宽W:1000~1600HU。
髋关节体位和范围:仰卧位。
身体置于床面中间,两手臂上举,双侧大腿内旋,两足尖并拢。
头先进。
自髓臼上方1cm向下连续扫描,包括整个髋关节。
扫描基准线:横断面连续扫描。
层厚和层距:扫描层厚:3~5mm;层距3~5mm。
窗宽和窗位:软组织窗,窗位L:30~50HU,窗宽W:200~400HU;骨窗,窗位L:250~500HU,窗宽W:1000~1600HU。
骨盆体位和范围:仰卧位。
身体置于床面中间,两手臂上举,双侧大腿内旋,两足尖并拢。
头先进。
自髂嵴向下连续扫描至坐骨下支,包括整个骨盆。
扫描基准线:横断面连续扫描。
层厚和层距:扫描层厚:3~5mm;层距3~5mm。
窗宽和窗位:软组织窗,窗位L:30~50HU,窗宽W:200~400HU;骨窗,窗位L:250~500HU,窗宽W:1000~1600HU。
MRI扫描规范——MRI检查技术专家共识(脊柱及脊髓篇)
![MRI扫描规范——MRI检查技术专家共识(脊柱及脊髓篇)](https://img.taocdn.com/s3/m/50992557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45.png)
MRI扫描规范——MRI检查技术专家共识(脊柱及脊髓篇)(一)颈椎MRI技术要点及要求1、线圈:颈线圈、脊柱线圈、头颈联合线圈。
2、体位:仰卧位,头先进。
定位中心对准线圈中心及下颌角水平。
3、方位及序列:(1)平扫:矢状面T2WI、T1WI,观察椎骨及周围软组织则必须加fs-T2WI,扫描基线平行于颈髓正中矢状面,扫描范围包含C1~Th2椎体及两侧附件;轴面 T2WI序列,椎间盘病变扫描基线平行于椎间盘,每个椎间盘扫描3~5层;椎体及颈髓病变扫描基线平行于椎体横轴或垂直于颈髓纵轴,扫描范围自颅底斜坡至C7水平或覆盖病变区域;必要时加扫冠状面 T2WI、 T1WI。
(2)增强扫描:轴面、矢状面、冠状面fs-T1WI均需扫描。
4、技术参数:矢状面层厚<3.0 mm,=""><4.0 mm,="" 无间隔扫描或层间隔≤层厚×10%。
矢状面、冠状面="" fov(230~260)mm×(230~260)mm,="" 矩阵≥320×224;="" 轴面="" fov (160~200)mm×(160~200)mm,="" 矩阵≥256×224。
矢状面扫描相位编码方向设置为上下方向,="">(1)显示全部颈椎椎体、椎间盘及两侧附件、椎旁软组织等结构;(2)无明显吞咽运动伪影、血管搏动及脑脊液流动伪影。
(二)颈丛、臂丛神经根MRI技术要点及要求1.线圈:颈线圈、脊柱线圈、头颈联合线圈。
2.体位:仰卧位,头先进。
定位中心对准线圈中心及下颌角水平下3 cm。
3. 方位及序列:冠状面 fs-T2WI、 T1WI 序列,扫描基线平行于颈髓纵轴,扫描范围覆盖 C1~Th3段椎体前缘至椎管后缘;轴面 fs-T2WI,扫描基线垂直于颈髓长轴,颈神经根扫描范围为 C1~Th2水平,臂丛神经根扫描范围为C4~Th2水平;快速自旋回波三维fs-T2WI-重 T2WI 序列,冠状面扫描,范围为C1~Th2 段椎体前缘至椎管后缘。
磁共振IDEAL解读
![磁共振IDEAL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392df9aaaaea998fcd220e7c.png)
放射科
腰椎规范化扫描方案:
1
3-pl T2* Loc
2
OSag T2 FRFSE
3
OSag T1 FSE
4
OSag T2 IDEAL
5
OAx T2 FRFSE
8
OAx/OSag/OCor T1+C
厚德 精术 济世 笃行
三平面定位 矢状面T2序列 矢状面T1序列 矢状面脂肪抑制IDEAL 横断面T2序列 增强T1扫描序列
放射科
厚德 精术 济世 笃行
OSag T2FRFSE,矢状面T2加权图像
• FOV中心位于椎体后缘,中心点越靠前,进入腹部,则受呼吸运动伪 影的影响越大。 • 对于腰椎过度变曲的病例,建议平行于椎体前添加饱和带。 • 频率编码为前后方向,加NPW无卷折选项。 • 脊柱的图像一般使用SCIC纠正信号的均匀性。
放射科
敲黑板,画重点
厚德 精术 济世 笃行
➢ IDEAL与传统脂肪抑制技术:IDEAL和STIR一样实现了大 范围、偏中心均匀脂肪抑制的临床效果,但与此同时它又保 留了化学脂肪抑制所具有的更高信噪比的优点。同时, IDEAL还克服了短时翻转脂肪抑制STIR序列的一些其他缺 点,譬如有些血肿或蛋白含量高的囊肿因为其T1时间被缩短 ,而当这些病变的T1时间和脂肪组织接近时在STIR序列上 其信号就被抑制掉,这种错误的信息会对诊断带来严重干扰 。IDEAL和化学脂肪抑制一样,对脂肪信号的剔除依赖的是 化学位移,因此具有高度的选择性。
放射科
厚德 精术 济世 笃行
对于不含脂肪的组织,其MRI信号的直接来源就 是自由水;结合水和蛋白质都不能直接产生信号, 但结合水和蛋白质可以影响自由水的弛豫,也可 通过磁化传递效应,最后也会影响到组织的信号 强度。
3.《正位腰椎扫描 培训》
![3.《正位腰椎扫描 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638a1ab6d1f34693daef3e85.png)
注:不能平躺5分钟、腰椎有两个椎体及以上压缩骨折或做过内固定手术者不适合腰椎检查
正位腰椎扫描(定位)
将海绵垫放在被检者膝关节下,让被检者腰椎生理曲度变直
正位腰椎扫描(ROI感兴趣区调节)
ROI(感兴趣区)放置调整 点击ROI按钮
添加
删除
在屏幕上方工具条内点击 【ROI】按钮。图像左侧出 现调整工具条,可进行添加, 删除,旋转等操作 Tips: 在多数情况下, ROI都能够 被放置准确。除非明显需要 调整,不要对分析进行任何 调整
正位腰椎扫描操作指南
Application team
பைடு நூலகம்
GE-HCS-DGS-DXR-APP
正位腰椎扫描(基本步骤)
1. 新建被检者信息; 2. 选择“正位腰椎”部位; 3. 摆位,将海绵垫放在被检者膝关节下, 让被检者腰椎生理曲度变直; 4. 定位,点击“定位”按钮,将激光灯定 位在腰5椎体上,在肚脐下约5cm处; 5. 扫描,点击“开始”按钮; 6. 扫描结束后自动分析; 7. 根据需求,调整ROI感兴趣区的位置、 大小等; 8. 检查结束后,打印报告、保存结果及关 闭检查。
移动
旋转
标记
移除
正位腰椎扫描(ROI感兴趣区标画)
注:可通过标画工具,选择刷子类型及大小,主要用于椎体骨质增生、异物影清除等
正位腰椎扫描(骨密度结果显示)
注:可通过ROI感兴趣区调节椎体高度、重新标记等
正位腰椎扫描(骨密度趋势结果显示)
注:同一患者相同部位复查,都会有趋势结果显示,与以往检查结果对照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