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教材课件PPT
合集下载
中华书局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 明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课件

以
地
废 丞 相
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中 书 省
六 部 分 理 朝
中央
明
方
政
废行中书省 设三司
锦衣卫印
第十五课 明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片段2.“宋濂请客”——恐怖的厂卫特务机构之锦衣卫 有一天,大学士宋濂在家请客吃酒。第二天上朝时,朱元璋
问他昨天在家请了什么客?吃了什么菜?喝了什么酒?宋濂一一回 答。朱元璋高兴的说:“你没有骗我!”然后,拿出锦衣卫绘制的 宋濂家宴图。宋濂看后目瞪口呆,被吓出一身冷汗。
7、明朝的一位地方官要进京述职,参见朱元璋,他应该去的地
方是( B )
A、洛阳 B、南京 C、北京 D、西安
8、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 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错误,他的理由
最有可能是( B)
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
B、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 会误导观众
朱元璋利用元朝军队被刘福
通红巾军打的晕头转向的时机, 大力发展自己的势力。他吸收李 善长、刘基、朱升充当谋士,并 采纳朱升 “高筑墙、广积粮、缓 称王” 的建议,实力不断壮大。
堂堂大元,奸佞当权, 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 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 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 贼做官,官做贼,混愚贤,哀哉可怜!
1368年初,朱元 璋在应天(南京) 称皇帝,建明朝, 年号洪武。
朱元璋就是明太 祖。同年秋天, 攻占大都,灭元。
像朱元璋这样 参加过农民起义的 开国皇帝还有谁?
汉高祖刘邦 汉光武帝刘秀
中国的封建社会发展到明朝已经开始走向 衰落。明朝从建立起,便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社 会矛盾。朱元璋总结历史经验,采取一系列措 施加强君权,强化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课件(23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

课堂小结:
三.清朝加强边疆地区的管理
2.东北——黑龙江流域:雅克萨之战 反侵略!!!
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
军。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
相关史事 为保卫祖国疆土,康熙帝命令清军水陆 并进,围攻盘踞雅克萨的侵略军。沙俄侵略 军死伤累累,被迫投降,保证不再侵犯雅克 萨。清军撤走后,沙俄侵略军不守信用,重 新占领雅克萨。康熙帝再派军队围攻雅克萨。 经过半年战斗,侵略军头目托尔布津被击毙, 800多名入侵者仅剩60多人。
维吾尔族,回部
三.清朝加强边疆地区的管理
4.西北——新疆:
《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
康熙皇帝三次率军亲征, 在多次战役中打败噶尔 丹,平定了叛乱,稳定 了西北部边疆地区。
《平定大、小和卓得胜图》
乾隆时期,平定回 部上层贵族大、小 和卓发动叛乱
三.清朝加强边疆地区的管理
4.西北——新疆:
(1)清朝乾隆设置伊犁将军,管辖
认真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
图片中的双方分别是?
郑成功 荷兰殖民者
思考双方为了什么发生冲突?
台湾
三.清朝加强边疆地区的管理
1.东南——台湾:背景
“台湾者,中国之 土地也,久为贵国 所踞,今余既来索, 则地当归我。”
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出兵侵占了我 国宝岛台湾,在台湾实行殖民统治。
郑成功 (1624年-1662年)
顺治册封“达赖”;康熙册封“班禅”; 雍yōng正设置驻藏大臣; 乾隆颁布金瓶掣chè签制度。
康熙平定噶gá尔丹叛乱; 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1771年,乾隆时土尔扈hù特部回归祖国。
雅克萨之战(康熙帝)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人教部编版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PPT教学课件1

(2)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得民心
李自成起义1)、背景:①明朝末年,_____越发严重,朝廷不断______,民众不堪重负,阶级矛盾异常尖锐。②西北大旱,官府催征如故。2)、李自成的口号:______。3)、1643年,李自成建立政权,国号___4)、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自杀,明朝被___起义军推翻。
意义1: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时间早次数多
人数多
船只多
船只大
范围广
设备先进
1405—14337次
27800
最少60余艘,最多 200多艘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规模大
材料二:中国使臣上岸后,送上精美的金银、丝绸、瓷器、茶叶等礼物。代表明朝皇帝表达友好态度。各国国王亲自率王子、大臣以最盛大隆重的仪式欢迎来自东方的客人,回赠本国的珍贵特产。
均田:平均土地
免赋 :减免赋税
土地兼并
沉重的赋税
2、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这一口号提出具有什么进步意义?
反映了农民对土地的强烈要求和减免赋税的迫切愿望,符合广大贫苦农民的要求。
北京景山公园
1644年,李自成起义军围攻北京。起义军占领外城,崇祯出皇宫,登煤山(今景山),临死前,令周皇后等自缢,并挥剑砍伤长女,杀死幼女。在走投无路下,缢死煤山寿皇亭前的一棵槐树上。清朝入关后顺治帝给这棵古槐定为“罪槐”,并加上了一条铁锁链。
检测
政治腐败的表现:①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②皇室内部勾心斗角③大臣结党营私社会动荡表现:①朝政混乱、法纪松弛②土地兼并严重,人民流离失所。
明末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 起义原因:①人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严重②天灾—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
李自成起义1)、背景:①明朝末年,_____越发严重,朝廷不断______,民众不堪重负,阶级矛盾异常尖锐。②西北大旱,官府催征如故。2)、李自成的口号:______。3)、1643年,李自成建立政权,国号___4)、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自杀,明朝被___起义军推翻。
意义1: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时间早次数多
人数多
船只多
船只大
范围广
设备先进
1405—14337次
27800
最少60余艘,最多 200多艘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规模大
材料二:中国使臣上岸后,送上精美的金银、丝绸、瓷器、茶叶等礼物。代表明朝皇帝表达友好态度。各国国王亲自率王子、大臣以最盛大隆重的仪式欢迎来自东方的客人,回赠本国的珍贵特产。
均田:平均土地
免赋 :减免赋税
土地兼并
沉重的赋税
2、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这一口号提出具有什么进步意义?
反映了农民对土地的强烈要求和减免赋税的迫切愿望,符合广大贫苦农民的要求。
北京景山公园
1644年,李自成起义军围攻北京。起义军占领外城,崇祯出皇宫,登煤山(今景山),临死前,令周皇后等自缢,并挥剑砍伤长女,杀死幼女。在走投无路下,缢死煤山寿皇亭前的一棵槐树上。清朝入关后顺治帝给这棵古槐定为“罪槐”,并加上了一条铁锁链。
检测
政治腐败的表现:①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②皇室内部勾心斗角③大臣结党营私社会动荡表现:①朝政混乱、法纪松弛②土地兼并严重,人民流离失所。
明末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 起义原因:①人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严重②天灾—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
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共24张PPT)

你知道清朝在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上 采取了哪些措施吗?清朝的民族政策又有什 么特点呢?
学习目标
1.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基本史实,掌握 清政府在台湾建制的概况
2.掌握清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措施及其意义 3.识记清朝巩固西北边疆和维护祖国统一
的措施 4.知道清朝前期疆域的特点
新课探究
一
一
探究点:清朝对全 国的统治
的历史时期
三国 隋 元 明
夷洲
流求 琉球 台湾
相关链接 台湾自古属于中国领土
230年 三国时期,吴国卫温等一万多人到达夷洲
1294年 元朝设澎湖巡检司,加强对琉球的管理
1662年 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1684年
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台湾回归,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今日台湾
三 探究点:清廷对西藏地区有效管辖
驻藏
章程》29条,标志中央政
正
大臣
权对西藏地方行使主权达
到制度化、法律化的程度。
乾
金瓶
中央政府掌握达赖
隆
掣签
和班禅的继任者。
2.驻藏大臣: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 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3.颁布章程
事件及内容
意义
1751年,清朝在西藏地方设 授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管
立噶厦
理政教事务
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 规范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
表现一 班禅六世明确表示:整个 西藏都是在中国主权管辖 范围内的地方,西藏的一
切无不听命于朝廷
表现二 班禅六世不远万里前去承 德避暑山庄为乾隆皇帝70 岁寿辰祝寿,乾隆皇帝修
建须弥福寿庙供他居住
金瓶掣签目的是用抽签的
金
学习目标
1.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基本史实,掌握 清政府在台湾建制的概况
2.掌握清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措施及其意义 3.识记清朝巩固西北边疆和维护祖国统一
的措施 4.知道清朝前期疆域的特点
新课探究
一
一
探究点:清朝对全 国的统治
的历史时期
三国 隋 元 明
夷洲
流求 琉球 台湾
相关链接 台湾自古属于中国领土
230年 三国时期,吴国卫温等一万多人到达夷洲
1294年 元朝设澎湖巡检司,加强对琉球的管理
1662年 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1684年
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台湾回归,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今日台湾
三 探究点:清廷对西藏地区有效管辖
驻藏
章程》29条,标志中央政
正
大臣
权对西藏地方行使主权达
到制度化、法律化的程度。
乾
金瓶
中央政府掌握达赖
隆
掣签
和班禅的继任者。
2.驻藏大臣: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 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3.颁布章程
事件及内容
意义
1751年,清朝在西藏地方设 授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管
立噶厦
理政教事务
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 规范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
表现一 班禅六世明确表示:整个 西藏都是在中国主权管辖 范围内的地方,西藏的一
切无不听命于朝廷
表现二 班禅六世不远万里前去承 德避暑山庄为乾隆皇帝70 岁寿辰祝寿,乾隆皇帝修
建须弥福寿庙供他居住
金瓶掣签目的是用抽签的
金
《明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巩固与发展PPT课件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之》 • 李清照— 《如梦令》
• 柳永— 《雨霖铃》
• 马致远—《窦娥冤》 •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温故知新3
• (1)绘画 “瘦金体” • ①宋徽宗:擅长花鸟画,创 ________书 法。 风俗 画。代表作 • ②张择端:擅长_____ 《清明上河图》 _________描绘了北宋开封的繁华景象, 代表宋代社会风俗画的最高成就。 黄庭坚 • (2)书法:苏轼、________、米芾、蔡襄 号为“北宋四大家”;元代书法巨匠 赵孟兆开创“赵体”。 ______
行政机构改革
皇帝 中央
内 阁
(六部)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部 部 部 部 部 部 地方 (三司) 布 按 都 政 察 全国的军政大权,集中到 司 司 司
明朝中央行政管理体制
皇 帝
工 刑 兵 礼 户 部 部 部 部 部 唐朝中央行政管理体制 与唐朝比较:
中央
吏 部
皇帝
门下省 工 部 刑 部 尚书省 兵 部 礼 部 中书省 户 部 吏 部
史料翔实 考证谨严, 文笔简洁 ③特点:__________, ________生动。
温故知新2 • (1)宋词 词 • ①概况:宋代在文学上的突出成就是____ 的兴盛。它的句子长短不齐,因此又称 长短句 ______ 。 隋唐 • ②发展:词在______时已萌芽,经过五代 宋代 达到高峰,成为当时文学 发展,到______ 的主要形式。 • (2)、列举本文中宋代杰出的词人以及代 表作是什么? • (3)、那些人被合称为元曲四大家?
明清的科举制度——八股取士
目 为了控制人们思想。 的: (内容)命题范围:四书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课件(24张PPT)

【第18课】 抄P88
一、清朝对全国统治
1.统一 清朝统治者进入北京后,以北京为都城,逐
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2.措施
政治制度: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维护政治上的大 一统; 思想文化:推崇儒家学说,继承历代文化传统。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建制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郑成功 《复台》
③促进了 民族交融ຫໍສະໝຸດ 台湾城 赤崁城史实证明台湾自古中国领土?记P88
1、三国时孙权派卫温到夷洲。 2、隋炀帝派人三赴流求。 3、元朝设澎湖巡检司,中央首次在台建立行政机构。 4、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属福建省 5、1885年,台湾建省。
三、清廷对西藏有效管辖90
①顺治帝 册封五世达赖 为 达赖喇嘛 措 ②康熙帝 册封 班禅额尔德尼 施 ③雍正帝 1727年设置 驻藏大臣
五、抗击沙俄---雅克萨之战
康熙大帝
彼得大帝
PK
背景:17世纪中期沙俄侵入黑龙江..
1685年,沙俄被迫投降,撤离雅克萨。 1686年,沙俄被迫同意谈判解决中俄东段边界问题
胜因P93:
雅克萨之战
正义之战、准备充分、军民奋战
《尼布楚条约》作用(内容):从法律上肯定了……
黑 龙 江
六、清朝疆域 巴勒喀什池
④乾隆帝 金瓶掣签制度
意义:有效地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探究释疑
达赖和班禅继承人如何确定?
达赖或班禅圆寂同一时刻 出生的民 间婴儿(灵童)
的名字写在象牙签上,每人
一签,都投入金瓶内。喇嘛
念七天“金瓶经”之后,从金瓶中抽 出一签,签上写着谁的名字,谁就是转 金瓶掣签制 世灵童,即可上报皇帝批准。
动脑筋:须弥福寿之庙这种汉藏合壁寺院建筑的 出现说明了什么? 汉藏文化融合,体现了民族团结
历史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课明朝的统治ppt

明朝的制度和文化对于现代中国仍然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中 国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
THANKS
感谢观看
历史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 家的巩固与发展课明朝的统 治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明朝的建立和统一 • 明朝的政治体制 • 明朝的经济状况 • 明朝的文化和科技 • 明朝的民族政策 • 明朝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01
明朝的建立和统一
明朝的建立
明朝的建立背景
元朝末年的社会经济衰退和农民起义的爆发,为明朝的建立 提供了历史背景。
科技发展
农业技术
明朝的农业技术十分发达,出 现了许多农书,如《农政全书
》等。
制造业
明朝的制造业也十分发达,如 瓷器、纺织品、造船等。
建筑技术
明朝的建筑技术也十分出色, 如明长城、故宫等建筑的建造
技艺高超。
教育与学术
教育制度
明朝的教育制度十分完善,出现了许多著名书院和学府,如 东林书院等。
学术研究
明朝的学术研究也十分繁荣,出现了许多著名学者和学派, 如王阳明等。
05
明朝的民族政策
对汉族的政策
01
02
03
推行儒家思想
明朝通过科举制度等手段 ,大力推行儒家思想,强 化汉族文化认同和归属感 。
设立学校教育
在汉族地区设立学校,推 行儒学教育,培养汉族人 才。
重视汉族官员
明朝在选拔官员时,重视 汉族人才,尤其是南方地 区的汉族官员。
对少数民族的政策
设立土司制度
对于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明朝设立土司制度,任命当地首领为土司,以实现地方自治。
实施屯田制度
在边疆地区,明朝实行屯田制度,组织少数民族屯垦,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同时也促进了 民族融合。
《明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巩固与发展PPT课件4

拓展归纳
科举制度,它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又有怎 样的发展呢?
雏 形
隋文帝
分科考试
正式形成
隋炀帝
设进士科
发 展
唐太宗
僵化
明清
武则天
唐玄宗
八股取士
“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 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 ——朱元璋
“藩王势力过重,数代之后尾大不掉。 到那时恐怕会酿成汉代“七国叛乱”,西晋“八 王之乱”的悲剧。”
明成祖朱棣
生于元至正二十年 (1360年),死于明 永乐二十二年 (1424年),是明太 祖(朱元璋)第四 子。年号“永乐”
(2)明成祖迁都北京的时间、目的是什么?
时间:1421年 目的:有利于控制全国的政局,有利于抗击 北方蒙古人的南侵,有利于经营东北地区。
(3) 明成祖是如何继续加强君权的?
A 、元朝 B、明朝 C、清朝 D、宋朝 3、明朝八股取士造成的危害有 ( ) ①阻碍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②阻碍了中国思想 文化的进步 ③考中做官的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 奴仆 ④增大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 A 、① ② ③ B、 ② ③ ④ C、 ① ② ④ D、 ① ② ③ ④
想一想
• 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 民起义的开国皇帝还有 谁?
汉高祖刘邦 汉光武帝刘秀
明太祖朱元璋 (1368-1398年在位)
换位思考:
假如你是当朝皇帝朱元璋,你想采取 哪些措施让所有的臣民伏首贴耳的听 从皇帝的指令呢?
第二篇章:《集权治国》
1、明太祖朱元璋采取了哪些加强君权的措施?
(请从政治、司法、思想三个方面总结)
( 八股取士增加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是考试向标准化、 规范化的重要发展,对以后的考试制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第15课明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共23张PPT)

皇
中 央
工 部
权
刑 部
加
皇 帝
兵 部 礼 部
强
殿阁大学士 户 部 吏 部
地 方
布政司 (民政)
按察司 (刑狱)
都司 (军政)
”“ ”“ 畏 重 而 典 不 治 敢 轻 国
犯
廷杖 梳洗 枷号 凌迟 剥皮实草 。。。。。。
朱元璋利用特务机构,派出大量名为“检校”的特务人员, 遍布朝野,暗中监视。有一次,学士宋濂上朝,朱元璋问宋濂 昨天在家喝酒没有,请了哪些客人,宋濂一一照实回答。朱元 璋听后满意地说:“果未骗朕。”著名儒士钱宰被征 明朝殿 阁大学士参编《孟子节文》,一日散朝回家,随口吟诗道: “四鼓冬冬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日得遂田园乐,睡到 人间饭熟时。”结果第二天上朝,朱元璋便问钱宰:“昨天的 诗不错,不过朕没有‘嫌’迟,改作‘忧’字,如何?”钱宰一 听,吓得忙磕头请罪。 1382年,出于监控官员的需要,朱元璋将管辖皇帝禁卫 军的亲军都尉府改为锦衣卫,并授以侦察、缉捕、审判、处罚 罪犯等权力,这是一个正式的军事特务机构,由皇帝直接掌控。 它有自己的法庭和监狱,俗称“诏狱”,诏狱里采取剥皮、抽 肠、刺心等种种酷刑。朱元璋还让锦衣卫在朝廷上执行廷杖, 有很多大臣惨死杖下,工部尚书薛禄就是这样被活活打死的。
建文帝(朱元璋之孙) (1377年—?)
朱 棣
1、迁都北京 2、削藩
3、设内阁 4、设东厂
目的 :为了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明 成 祖 迁 都 北 京
有利于控制全国的局势; 作用: 有利于抗击蒙古人的南侵; 有利于经营东北地区。
《皇都积胜图》
中央: 废丞相,权分六部 君 主 专 制 统 治 的 加 强
阶级矛盾尖锐
• 元朝末年,政治极端腐败,统治阶 级荒淫无度,疯狂兼并土地,残酷 掠夺人民......当时全国税额比元朝 初年增长了20倍,出现了“饿死已 满路,生者与鬼邻”的局面。
《明朝君权的加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PPT课件6 (共33张PPT)

设厂卫 • 设厂卫,察官民,特务密布。 八股文 • 八股文,禁锢人,培养奴仆。
• 迁都城,固边疆,威慑异族。 • 削藩王,弱地方,权归一处。
明朝时期我国封建制度已渐趋衰落
我的收获
布政司
削 藩
藩王 地方
废行中书省
按察司
皇 帝
知识分子 群 臣 中央丞相
厂卫特务机构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答题观点:
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
文体特点:
只能分为八个部分。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破题] [承题] [起讲] [入手] 圣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
盖圣人之行藏,正不易规,自颜子几之,而始可与之言矣。
故特谓之曰:毕生阅历,…… 回乎,人有积生平之得力,终不自明,…… 回乎,尝试与尔仰参天时,…… 汲于行者蹶,需于行者滞,…… 一于藏者缓,果于藏者殆,…… 则尝试拟而求之,意必诗书之内有其人焉。…… 则又尝身为试之,今者辙环之际有微擅焉,…… 而吾因念夫我也,念夫我之与尔也。 惟我与尔揽事物之归,…… 惟我与尔参神明之变,…… 有是夫,惟我与尔也夫,……
[起股]
[中股] [后股] [束股]
八股取士的危害
明代著名学者顾炎武: “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 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 之郊”
对中国的思想、文化、 鲁迅:“八股原是 愚笨的产物”。 科技发展造成严重阻 碍。
孙中山曾经说过:“欧洲 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 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 制度原来是从中国学过去的, 所以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 界上最古最好的拔取真才的 制度。”这里的“中国的考 试制度”说的即是科举制。
八股取士的影响
消极方面:对中国的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 造成严重阻碍。 积极方面:是考试规范化的结果,增大了考试标准 的客观性,对于以后的考试制度也有借 鉴意义。
《明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巩固与发展ppt3

1368年初,朱元 璋在应天(南京 )称皇帝,建明 朝,年号洪武。
朱元璋就是明太 祖。同年秋天, 攻占大都,灭元 。
像朱元璋这样 参加过农民起义的 开国皇帝还有谁?
汉高祖刘邦 汉光武帝刘秀
明太祖朱元璋采取了哪些加强君权的措施?
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1、改革行政机构: 2、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 3、实行八股取士 4 完善司法制度——《大明律》和 《大诰》的颁布
燕王朱棣先发制人,打着“清君 侧”的旗号,在1399年起兵南下争夺 皇位。历史上称这次战争为“靖难之 役”。
1402年,靖难之役 以燕王朱棣的胜利而告 终。朱棣夺得帝位,即 明成祖,年号永乐。
明成祖于1421年, 从南京迁都到北京。同 时,他继续推行削藩政 策,以加强君权。
明 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有哪些?
、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 股、束股
材料二
图中人物范进将自己 的青春都押在了科举 这座“独木桥”上! 最终在“疯”中爆发 出来.正所谓“十年寒 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 下知”.
明太祖的倒退措施是什么? 导致了什么后果?
分封制度
明成祖 PK 建文帝
1、“靖难之役”:
明太祖死后,建文帝听取大 臣的建议,实行削藩政策。
1
2
秦始皇
唐太宗
3
4
宋太祖
明太祖
1、封建社会形成、初步发展,首次大一统时期 ——战国、秦汉;
2、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
3、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 ——隋唐
4、封建国家的再次分裂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五代辽宋夏金元;
5、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 ——明清(1368—1840)
朱元璋的成长之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锦衣卫组成 ——皇帝侍卫亲兵、亲信 锦衣卫职责 ——加强对官吏的监视和对人民的镇压 锦衣卫权限 ——皇帝直接指挥 ,不受司法部门管辖
明 朝 君 权 的 加 强
明代锦衣卫
锦衣卫印
太祖对科举制进行了怎样的改革?(八股取士)
• 命题范围: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 • 答题观点: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 • 文体: 必须分为八个部分:破题、承题、
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的?
朱元璋出生于安徽,家境贫困,从小
给地主放牧牛羊。17岁那年,父母、大哥都 死于灾荒和瘟疫,他只好出家到一座寺庙当 和尚。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寺庙被战火烧 毁,他就投奔起义军,由于朱元璋足智多谋, 作战勇敢,几年后成为这支起义军的首领。 他率领队伍南征北战.
朱元璋利用元朝军队被刘福
1、改革行政机构。
②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设六部 皇帝
吏 户 礼兵 刑 工
1、改革行政机构。
①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承宣布政使司(民政)
地方
提刑按察司(刑狱) 都指挥使司(军政)
锦衣卫
中央
殿 阁 大
吏户礼 兵刑 工 部部部 部部 部
学
士
地方
布政司—民政 都司—军政 按察司—刑狱
明太祖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
作为藩王的明成祖为什么继续削藩?
• 明成祖是藩王出生,他深感藩王的 势力过大对中央的威胁,为了巩固 自己的统治
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是旧皇城南端的正门,
那时叫作承天门。以后经清代改建后,改名为 天安门。
• 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有那些是前代 未曾出现过的?
• 说明了什么问题?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美术课件:/kejian/me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i/ 生物课件:/kejian/she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i/
燕王朱棣先发制人,打着“清君 侧”的旗号,在1399年起兵南下争夺 皇位。历史上称这次战争为“靖难之 役”。
1402年,靖难之役 以燕王朱棣的胜利而告 终。朱棣夺得帝位,即 明成祖,年号永乐。
明成祖于1421年, 从南京迁都到北京。同 时,他继续推行削藩政 策,以加强君权。
明 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有哪些?
朱元璋的成长之路
•
作为农民阶级的朱元璋是如何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1
2
秦始皇
唐太宗
3
4
宋太祖
明太祖
1、封建社会形成、初步发展,首次大一统时期 ——战国、秦汉;
2、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
3、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 ——隋唐
4、封建国家的再次分裂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五代辽宋夏金元;
5、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 ——明清(1368—1840)
朝 政治方面
迁都北京: 增设特务机构—东厂,加强
君 权 文化教育方面
对臣民的监察,设内阁 继续实行八股取士
的 军事方面
继续推行削藩
加
强
学习永远 不晚。 JinTai College
感谢您的阅读! 为 了 便于学习和使用, 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 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明成祖迁都北京的目的:
• 1、有利于控制全国政权。 • 2、有利于抗击蒙古。 • 3、有利于经营东北地区
通红巾军打的晕头转向的时机, 大力发展自己的势力。他吸收李 善长、刘基、朱升当谋士,并采 纳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 王”的建议,实力不断壮大。
堂堂大元,奸佞当权, 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 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 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 贼做官,官做贼,混愚贤,哀哉可怜!
1368年初,朱元 璋在应天(南京) 称皇帝,建明朝, 年号洪武。
朱元璋就是明太 祖。同年秋天, 攻占大都,灭元。
像朱元璋这样 参加过农民起义的 开国皇帝还有谁?
汉高祖刘邦 汉光武帝刘秀
明太祖朱元璋采取了哪些加强君权的措施?
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1、改革行政机构: 2、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 3、实行八股取士 4 完善司法制度——《大明律》和 《大诰》的颁布
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 束股
材料二
图中人物范进将自己 的青春都押在了科举 这座“独木桥”上! 最终在“疯”中爆发 出来.正所谓“十年寒 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 下知”.
明太祖的倒退措施是什么? 导致了什么后果?
分封制度
明成祖 PK 建文帝
1、“靖难之役”:
明太祖死后,建文帝听取大 臣的建议,实行削藩政策。
明 朝 君 权 的 加 强
明代锦衣卫
锦衣卫印
太祖对科举制进行了怎样的改革?(八股取士)
• 命题范围: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 • 答题观点: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 • 文体: 必须分为八个部分:破题、承题、
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的?
朱元璋出生于安徽,家境贫困,从小
给地主放牧牛羊。17岁那年,父母、大哥都 死于灾荒和瘟疫,他只好出家到一座寺庙当 和尚。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寺庙被战火烧 毁,他就投奔起义军,由于朱元璋足智多谋, 作战勇敢,几年后成为这支起义军的首领。 他率领队伍南征北战.
朱元璋利用元朝军队被刘福
1、改革行政机构。
②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设六部 皇帝
吏 户 礼兵 刑 工
1、改革行政机构。
①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承宣布政使司(民政)
地方
提刑按察司(刑狱) 都指挥使司(军政)
锦衣卫
中央
殿 阁 大
吏户礼 兵刑 工 部部部 部部 部
学
士
地方
布政司—民政 都司—军政 按察司—刑狱
明太祖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
作为藩王的明成祖为什么继续削藩?
• 明成祖是藩王出生,他深感藩王的 势力过大对中央的威胁,为了巩固 自己的统治
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是旧皇城南端的正门,
那时叫作承天门。以后经清代改建后,改名为 天安门。
• 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有那些是前代 未曾出现过的?
• 说明了什么问题?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美术课件:/kejian/me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i/ 生物课件:/kejian/she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i/
燕王朱棣先发制人,打着“清君 侧”的旗号,在1399年起兵南下争夺 皇位。历史上称这次战争为“靖难之 役”。
1402年,靖难之役 以燕王朱棣的胜利而告 终。朱棣夺得帝位,即 明成祖,年号永乐。
明成祖于1421年, 从南京迁都到北京。同 时,他继续推行削藩政 策,以加强君权。
明 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有哪些?
朱元璋的成长之路
•
作为农民阶级的朱元璋是如何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1
2
秦始皇
唐太宗
3
4
宋太祖
明太祖
1、封建社会形成、初步发展,首次大一统时期 ——战国、秦汉;
2、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
3、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 ——隋唐
4、封建国家的再次分裂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五代辽宋夏金元;
5、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 ——明清(1368—1840)
朝 政治方面
迁都北京: 增设特务机构—东厂,加强
君 权 文化教育方面
对臣民的监察,设内阁 继续实行八股取士
的 军事方面
继续推行削藩
加
强
学习永远 不晚。 JinTai College
感谢您的阅读! 为 了 便于学习和使用, 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 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明成祖迁都北京的目的:
• 1、有利于控制全国政权。 • 2、有利于抗击蒙古。 • 3、有利于经营东北地区
通红巾军打的晕头转向的时机, 大力发展自己的势力。他吸收李 善长、刘基、朱升当谋士,并采 纳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 王”的建议,实力不断壮大。
堂堂大元,奸佞当权, 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 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 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 贼做官,官做贼,混愚贤,哀哉可怜!
1368年初,朱元 璋在应天(南京) 称皇帝,建明朝, 年号洪武。
朱元璋就是明太 祖。同年秋天, 攻占大都,灭元。
像朱元璋这样 参加过农民起义的 开国皇帝还有谁?
汉高祖刘邦 汉光武帝刘秀
明太祖朱元璋采取了哪些加强君权的措施?
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1、改革行政机构: 2、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 3、实行八股取士 4 完善司法制度——《大明律》和 《大诰》的颁布
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 束股
材料二
图中人物范进将自己 的青春都押在了科举 这座“独木桥”上! 最终在“疯”中爆发 出来.正所谓“十年寒 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 下知”.
明太祖的倒退措施是什么? 导致了什么后果?
分封制度
明成祖 PK 建文帝
1、“靖难之役”:
明太祖死后,建文帝听取大 臣的建议,实行削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