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百喻经_共相怨害喻

合集下载

快乐百喻经_水火喻

快乐百喻经_水火喻

自相矛盾水火不容【原文】昔有一人,事须用火及以冷水。

即便宿火,以澡盥盛水,置于火上。

后欲取火而火都灭,欲取冷水而水复热。

火及冷水二:事俱失。

【译文】从前有一个人,因为有家务事需要用火和冷水,于是他便把隔夜的火种留好并用水罐装了水放在火上。

后来当他要用火时,火却已经被熄灭了;再想用冷水,因为火的余温,把水却温热了,这样一来火与冷水都没有得到。

【寓意】我在想,对于一个人来说,重要的并不是你正在做什么,而实在是你自己要清楚你要去做什么。

懂自己的选择,执著一心去完成,这才是最重要的。

正如许多皈依佛法的人,虽然出家,但却惦记家人及世俗杂事,以及名、利、色、食、邑等五欲的快乐。

由于种种原因,失去了得道进德的火和洗涤身心的净水,最终还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这则寓言使我们想到了《韩非子·难一》篇中《自相矛盾》的故事。

矛是杀身的工具,盾是防身用的武器,本来是互相矛盾的。

在人类社会中,矛与盾都是古战场上有用的武器。

没有什么东西都能够刺穿的盾和什么东西都能够刺穿的矛,似乎是不能在一个世界上存在的。

如果把它们同时放在一起用,会产生相反的作用——自相矛盾。

但是,是不是就不能把它们放在一起呢?假如我们仔细研究它们的性能,研究“矛”与“盾”统一的规律,就不会发生这则寓言中“二事俱失”的结果。

“矛”与“盾”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我们遇事首先要头脑冷静,克服盲目性,学会运用分析的方法,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世上无不陷之矛,也没有不可陷之盾,矛之锋利与盾之坚固都只是相对而言的,如果将其绝对化,便自然陷入自相矛盾的悖论之中,产生相反的结果。

快乐百喻经_治秃喻

快乐百喻经_治秃喻

正人先正己己不正焉正人【原文】昔有一人,头上无毛,冬则大寒,夏则患热,兼为蚊虻之所唼食。

昼夜受恼,甚以为苦。

有一医师,多诸方术。

时彼秃人,往至其所,语其医言:“唯愿大师,为我治之。

”时彼医师,亦复头秃,即便脱帽示之,而语之言:“我亦患之,以为痛苦。

若令我治能得差㈣者,应先自治以除其患。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

为生、老、病、死之所侵扰,欲求长生不死之处,闻有沙门、婆罗门等,世之良医,善疗众患,便往其所而与之言:“唯愿为我除此无常生死之患,常处安乐,长存不变。

”时婆罗门等即便报言:“我亦患此无常生、老、病、死,种种求觅长存之处,终不能得。

今我若能使汝得者,我亦应先自得,令汝亦得。

”如彼患秃之人,徒自疲劳,不能得差。

【译文】从前有一个人,头上没有头发,冬天感到很冷,夏天则非常灼热,还被蚊虫叮咬。

白天黑夜都很烦恼,他非常痛苦。

有一个医生会很多偏方和秘术。

这个秃头的人就去找他,对医生说:“我只希望您为我治愈秃头病。

”恰巧这位医生也是个秃头,于是便摘下帽子给那个人看他的头,并对他说:“我也患了秃头病,很是痛苦。

如果能让我治好你的病,我应该先治好自己才对。

”世上的人也是这样。

被生、老、病、死所困扰,想要找个长生不死的处所,听说有沙门、婆罗门等是世上的良医,善于治疗多种疾病,于是前往他们的所在,并对他们说:“我只希望您能为我解除人生无常、生死痛苦的忧患,使我常常处于安乐的状态中,并且保持安乐,永远不变。

”这时婆罗门告诉他:“我也会为了生、老、病、死而忧患,并且想尽办法寻求长生的处所,但始终找不到。

现在我要是能让你安乐,我也应该首先自己安乐了,然后才可能让你获得啊!”正如那个秃头的人,白让自己耗费力气。

却不能治好病。

【寓意】这则寓言以一个简单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很实际的道理:连自己的毛病都医治不了,如何能医治别人同样的毛病呢?的确,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对身:边的朋友或家人身上这样那样的毛病感到不满,也会发发牢骚,但在不满的同时,我们是否想到自己的身上其实也有相同的毛病,在埋怨别人、纠正别人之前是否应该先纠正自己身上的错误呢?古人说,以人为镜可以知不足:我们不要犯只看到别人的毛病而看不到自己毛病的错误啊。

快乐百喻经_治鞭疮喻

快乐百喻经_治鞭疮喻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原文】昔有一人,为王所鞭,既被鞭已,以马屎傅之,欲令速差。

有愚人见之,心生欢喜,便作是言:“我快得是治疮方法。

”即便归家,语其儿言:“汝鞭我背,我得好法,今欲试之。

”儿为鞭背,以马屎拊之,以为善巧。

世人亦尔。

闻有人言,修不净观,即得除去五阴身疮。

便作是言:“我欲观于女色,及以五欲。

”未见不净,返为女色之所惑乱,流转生死,堕于地狱。

世间愚人,亦复如是。

【译文】从前有一个人,被国王用鞭子打了。

打完之后,就用马粪涂在伤口上,想使它赶快长好。

有个蠢人看到之后,心里高兴,就说:“我很快就学到一个迅速治好疮伤的药方。

”赶紧回到家里,告诉他的儿子:“你用鞭子抽打我的后背,我得到一个好方法,现在想试一试。

”他儿子就用鞭子抽打他脊背,然后用马粪敷在伤口上,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子。

世间有些人也是这样,听得人说,修习不净观,就可以除去自己身心的贪着五欲之疮。

他就这样说:“我现在就来修习不净观,专观女色以及其他色、声、香、味、触五境能引起贪欲心的五欲。

”未看到不净却去修不净观,反而受到女色的蛊惑,沉沦生死,长受地狱之苦,这种做法跟自求鞭笞再用马粪敷疮的蠢人没有两样。

【寓意】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对待事物不仅要知其然,更重要的是,还要知其所以然。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做法,充其量只是治标不治本。

寓言中的人只看到用马粪可以治好伤口,却不知为何要这样做。

其实这样做只不过是想恢复健康的身体,而愚人只是盲目模仿其治疗方法,却毁坏了他原本就很健康的体质。

可谓得不偿失,多此一举。

至于未看到不净却去修不净观的人,也只是做“表面文章”,试想一个不知道自己病症所在的人,又如何能根除疾患呢?恐怕结果只会是弄巧成拙。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这种人,他们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看到别人“下海”赚钱了,自己也放弃了原本很好的工作去经商;看见有人出国风光了,自己也不顾老婆孩子一心想出去;他们只是一味盲目效仿,却不去探究原因,也不考虑是否符合自己的实际。

转述句中第三人称代词的由来

转述句中第三人称代词的由来

转述句中第三人称代词的由来摘要:考察《百喻经》中“之”、“其”、“他”的所有用例可知,“之”主要继承了上古汉语的用法,“其”的功能得到扩展,能充当主、定、宾语,成为一个成熟的第三人称代词;“他”仍然作为旁指代词或旁称代词,但出现第三人称代词的萌芽。

关键词:第三人称代词;之;其;他《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是古天竺僧伽斯那撰,南朝萧齐天竺法师求那毗地译。

《百喻经》虽名为百,其实只有九十八篇。

《百喻经》是南北朝时期一部重要的语料。

书中的譬喻故事篇幅短小精炼,通俗易懂。

鲁迅先生评价道:“佛藏中经,以譬喻名者,亦可五六种,唯《百喻经》最有条贯。

”学界对《百喻经》非常重视,但对其中的第三人称代词用法则关注不多。

本文拟对《百喻经》中“之”、“其”和“他”做详尽考察,利用穷尽式的统计,描绘《百喻经》的第三人称代词基本面貌。

对《百喻经》的第三人称代词进行系统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在此期的发展情况,认识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发展脉络。

一、第三人称代词的界定学界对第三人称代词的判定标准往往不一致,这导致人们对一些成分是否属于第三人称代词存在很大的分歧。

一般认为表示说话人、听话人以外的第三者的,即为第三人称。

有的认为如果一个代词是回指其前面出现的某个特定的指人名词,而且又充当句子的主语,那么这个成分就是第三人称代词。

[1]姚振武则认为典型的第三身范畴应该是对“我”(第一身)“你”(第二身)之外的第三者(人)的单纯的称代。

他说:“所谓第三身称代一般只限于举在叙述句或描写句中承指的位置上,称代上文刚刚出现过的人的例子,这样的称代,……其第三身称代的性质应该是无可置疑的。

”[2]专家学者们对上古有无第三人称代词这一问题看法有很大不同。

王力在《汉语史稿》一书中指出,上古第三人称代词有“其”、“之”、“厥”等。

[3]①张斌、胡裕树认为上古汉语“第三人称代词有彼、夫、其、之”等。

吕叔湘、郭锡良则认为上古汉语中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

经典百喻经故事

经典百喻经故事

经典百喻经故事《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就是指有一百篇譬喻故事,但现存的譬喻故事只有九十八篇;之所以称之为“百”,有两种说法,一就整数而言,二是加上卷首引言和卷尾侮颂共为百则。

距今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此经一经流传,就受到阅读者的欢迎。

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经典百喻经故事,欢迎大家阅读!经典百喻经故事:得金鼠狼喻昔有一人,在路而行,道中得一金鼠狼,心中喜踊,持置怀中,涉路而进。

至水欲渡,脱衣置地,寻时金鼠变为毒蛇。

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a man who found a gold weasel while traveling. He put it inside of his shirt as he leaped for joy. Traveling on, he reached a river where he took off his clothes for crossing. Subsequently, the gold weasel changed into a poisonous snake.此人深思:宁为毒蛇螫杀,要当怀去。

心至冥感,还化为金。

旁边愚人见其毒蛇变成真宝,谓为恒尔,复取毒蛇,内著怀里,即为毒蛇之所蜇螫,丧身殒命。

Nevertheless, the man did not throw it out and kept it in the shirt. Deeply grateful, the snake changed back into pure gold. A stupid man nearby who saw it with his own eyes, took it for granted that it should always turned out that way. He then put a poisonous snake inside of his shirt. He got bitten and died soon after.世间愚人,亦复如是。

快乐百喻经_五百欢喜丸喻

快乐百喻经_五百欢喜丸喻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原文】昔有一妇,荒淫无度,欲情既盛,嫉恶其夫,每思方策,频欲残害。

种种设计,不得其便。

会值㈤其夫,聘使邻国。

妇密为计,造毒药丸,欲用害夫。

诈与夫言:“尔今远使,虑有乏短。

今我造作五百欢喜丸,用为资粮,以送与尔。

尔若出国至他境界,饥困之时,乃可取食。

”夫用其言,至他界已,未及食之,于夜暗中,止宿林间,畏惧恶兽,上树避之。

其欢喜丸忘置树下,即以其夜值五百偷贼,盗彼国王五百匹马,并及宝物,来止树下。

由其逃突,尽皆饥渴,于其树下,见欢喜丸,诸贼取已,各食一丸。

药毒气盛,五百群贼一时俱死。

时树上人至天明已,见此群贼死在树下,诈以刀箭斫射死尸,收其鞍马,驱向彼国。

时彼国王,多将人众,案迹来逐。

会于中路,值于彼王。

彼王问言:“尔是何人?何处得马?”其人答言:“我是某国人,而于道路值此群贼,其相斫射。

五百群贼今皆一处死在树下。

由是之故,我得此马,乃以珍宝,来投王国。

若不见信,可遣往看贼之疮痍杀害处所。

”王时即遣亲信往看,果如:其言。

王时欣然,叹未曾有。

既还国已,厚加爵赏,大赐珍宝,封以聚落。

彼王旧臣,咸生嫉妒,而白王言:“彼是远人,未可服信。

如何卒尔宠遇过厚?至于爵赏,跨越旧臣。

”远人闻已,至作是言:“谁来勇健,能共我试?请于平原校其伎能。

”旧人愕然,无敢敌者。

后时彼国大旷野中,有恶狮子,截道杀人,断绝王路。

时彼旧臣详共议之:“彼远人者,自谓勇健,无能敌者,今复若能杀彼狮子,为国除害,真为奇特。

”作是议已,便白于王。

王闻是已,给赐刀仗,寻即遣之。

尔时远人既受敕∞已,坚强其意,向狮子所。

,狮子见之,奋激鸣吼,腾跃而前。

远人惊怖,即便上树。

狮子张口,仰头向前。

其人怖急,失所捉刀,值狮子口。

狮子寻死。

尔时远人欢喜踊跃,来自于王。

王信宠遇。

时彼国人卒尔敬服,咸皆赞叹。

其妇人欢喜丸者,喻不敬施;王遣使者,喻善知识;至他国者,喻于诸天;杀群贼者,喻得须陀洹,强断五欲,并诸烦恼;遇彼国王者,喻遭致贤圣;国旧人等生嫉妒者,喻诸外道见有智者能断烦恼,及以五欲,便生诽谤,言无此事;远人激厉而言旧臣无能与我共为敌者,喻于外道无敌抗衡;杀狮子者,喻破恶魔;既断烦恼,又伏恶魔,便得无著道果封赏;每常怖怯者,喻能以弱而制于强;其于初时虽无净心,然彼其施遇善知识便获胜报。

快乐百喻经_为熊所啮喻

快乐百喻经_为熊所啮喻

偏听偏信害己害人【原文】昔有父子,与伴共行。

其子人林,为熊所啮,爪坏身体,困急出林,:还至伴边。

父见其子,身体伤坏,怪问之言:“汝今何故,被此疮害。

”?”子报父言:“有一种物,身毛耽毵,来毁害我。

”父执弓箭,往到林间,见一仙人,毛发深长,便欲射之。

傍人语言:“何故射之?此人无害,治有过。

”世间愚人,亦复如是。

为彼虽著法服无道行者之所骂辱,而滥害良善有德之人。

喻如彼父,熊伤其子,而枉加神仙。

【译文】从前有一对父子结伴而行。

儿子进入树林被熊咬伤,熊爪还抓伤了他身体,儿子急忙逃出树林回到父亲身边。

父亲见:到他儿子的样子后奇怪地问:“你是怎么回事,遭受这样的伤害?”儿子回答道:“有一个家伙,身上长了很多毛,是它来害我的。

”于是父亲拿着弓箭来到树林中,看到一个仙人长着长长的毛发,于是想要拉弓射他。

有人评道:“为什么要射他呢?这个人没有害处,还常常帮助他人改正过错呢。

”世间的蠢人都是这样,被那些身披法服却没有道行的人骂了之后就去伤害善良有德行的人。

就好像那位父亲,熊伤了他的儿子,他却把罪过错加在神仙身上。

【寓意】这位父亲真是个糊涂虫,仅凭儿子的一面之言就差点错怪了好人!儿子也许是情况危急中只记住了伤他的东西的某部分特征,这还情有可原,怛是父亲在没有完全弄清事情真相的情况下就贸然行动,这就应该说是太鲁莽了。

其实僧道之人也是如此。

他们本该是修行的有德行的善良人,可其中不乏鱼目混珠者。

这种人干下了不耻之事,辱没了僧道的清白名声,还连累其他有德之人替他挨骂。

不过这种情形自古有之,哪一朝哪一代没有个昏庸的君主,听信小人的谗言,杀害了诸多忠臣良将。

这些昏君根本不去调查事实真相,只一味信赖无德之人,终铸成大错,悔之晚矣!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初期,革命形势极其严峻,一些立场不坚定的分子投敌之后还混迹于革命队伍中,幸而问题被及时发现,党采取了果断措施,但与此同时,有些干部却犯了一概打倒的错误,致使很多好同志受到打击,使得打击面扩大化。

《百喻经》优秀课件

《百喻经》优秀课件
我们常常面临这种类似的两难局面,由 于处理不当,结果也就两者俱失了。
比如,考试作弊,可能会侥幸过关,但人格上也 就有了一份缺憾,如果被老师发现了,就会受到 处分,影响学业。在这种两难的处境下,如果铤 而走险,选择了作弊,那么人格的完善和学业就 可能两者俱失。这样我们和那个愚人有什么分别 呢?
成语和佛教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之五 佛理禅趣
佛理禅趣
《百喻经》六则
《百喻经》简介
《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采用寓 言譬喻的方式以申教诫的一部著作。 是古天 竺高僧伽斯那撰,南朝萧齐天空三藏法师求 那毗地译。《百喻经》称“百喻”,就是指 有一百篇譬喻故事,但原经真正的譬喻故事 只有九十八篇;之所以称之为“百”,有两 种说法,一就整数而言,二是加上卷首引言 和卷尾侮颂共为百则。《百喻经》全文两万 余字,结构形式单一,每篇都采用两步式, 第一步是讲故事,是引子,第二步是比喻, 阐述一个佛学义理。它从梵文译成汉文,距 今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此经一经流 传,就受到阅读者的欢迎。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①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
愚人食盐
翻译
这故事原来说的是:修行人适当地节制饮食,
解析 少欲知足,是对于身体和修行都有好处的。
但 “外道” 矫枉过正,对修行却没有一点儿 益处。那种做法和笨人吃盐一样,是可笑而愚 蠢的举动。
入海取
昔有长者子①,入沉海取水沉水②。积有年载,方得
一车,持来归家。诣③市卖之,以④其贵故,卒⑤无 买者。经历多日,不能得售⑥,心生疲厌,以为苦恼。 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 得速售。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⑦。 世间愚人亦复如是⑧。 2注释 编辑 ①长者子:年长有声望之人的儿子。②沉水:又名沉 香。因木质坚实,入水能沉,故名。 ③方:才,刚④持:拿⑤诣:到、去。 ⑥以:因为⑦卒:最终⑧经历:经过(时间) ⑨售:卖出去。⑩即:于是,就11 诣市卖之:之,指 代前面的沉香 12如是:像这样 13.直:通“值”,价

快乐百喻经_二鸽喻

快乐百喻经_二鸽喻

透过现象方看本质【原文】昔有雄雌二鸽共同一巢,秋果熟时,取果满巢。

于其后时,果干减少,唯半巢在。

雄嗔雌言:“取果勤苦,汝独食之,唯有半在。

” 雌鸽答言:“我不独食,果自减少。

” 雄鸽不信,嗔恚而言:“非汝独食,何由减少?”即便以嚷啄雌鸽杀。

未经几日,天降大雨,果得湿润,还复如故。

雄鸽见已,方生悔恨:彼实不食,我妄杀他。

即悲鸣命唤雌鸽:“汝何处去!”凡夫之人,亦复如是。

颠倒在怀,妄取乐,不见无常,犯于重禁,悔之于后,竞何所及。

后唯悲叹,如彼愚鸽。

【译文】从前,有雌雄两只鸽子,住在一个巢里。

秋天到了,果子成熟了,它们把拾来的果子装满了整整一窝。

过了一些日子,果子逐渐干瘪,只剩下了半窝。

雄鸽开始责怪雌鸽说:“我俩辛辛苦苦弄来了一窝果子,你为什么独自享用呢?你看,现在只剩下一半了!”雌鸽回答说:“我从来没有独自食果。

果子是自己减少的。

”雄鸽不信,十分生气,说道:“如果不是你独自吃了,怎么会减少!”便用嘴啄死了雌鸽。

没隔几天,天下大雨,果子吸收了潮气,又恢复了原样,涨满了一窝。

雄鸽见此情景,才后悔了起来:“她确实没有独吃果子,我错把她杀了!”伤心地叫唤雌鸽道:“你到哪里去了!”世间凡夫也是这样。

内心里存在着颠倒妄见,追求不应贪着的五欲之药,不观想世间无常、迁流不住的道理,因此违犯了杀、盗、淫、妄等根本重大禁戒。

到产生恶果后才追悔不该这样做,可已经来不及了。

这不正像那只愚蠢的雄鸽后来徒自悲鸣一样吗?【寓意】精神是智慧的源泉,只有精神清爽,智慧才会明朗。

智慧是心志的标志,心志公正才能坚强不阿。

有些聪明的人,办一些错事,并不是因为他愚笨,而是私欲和感情用事,使他头昏脑涨,影响了他的正常思维和判断。

有时候,一些聪明人却在非常明显的是非面前,失去理智和公正,做出糊涂事。

这是为什么?主要是私欲和偏见,影响了“聪明人”的思维。

私欲主要是金钱、美女;偏见主要是喜怒哀乐、感情用事。

只有排除私欲、偏见的干扰,保持头脑冷静,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快乐百喻经_伎儿着戏罗刹服共相惊怖喻

快乐百喻经_伎儿着戏罗刹服共相惊怖喻

世间本无鬼半夜敲门心不惊【原文】昔乾陀卫国有诸伎儿,因时饥俭,逐食他土。

经婆罗斯山,而此山中,素饶恶鬼,食人罗刹刹。

时诸伎儿会宿山中,山中风寒,然火而卧。

伎人之中有患寒者,著彼戏衣罗刹之服,向火而座。

时行伴中从睡寤者,卒见火边有一罗刹,竟不谛观,舍之而走。

遂相惊动,一切伴侣悉皆逃奔。

时彼伴中著罗刹衣青,亦复寻逐,奔驰绝走。

诸同行者见其在后,谓欲加害,倍增惶怖,越度山河,投奔沟壑,身体伤破,疲极委顿,乃至天明,方知非鬼。

一切凡夫,亦复如是。

处于烦恼之著善法,而欲远求常乐我净无上法食,便于五阴之中横计于我,以我见故,流驰生死,烦恼所逐,不得自在,坠堕三途恶趣沟壑,至天明者,喻生死夜书,智慧明晓,方知五阴无有真我。

【译文】从前乾陀卫国有一帮歌舞演员,因为年岁饥荒,就到别的地方去找活路。

路过婆罗斯山,这山里一向有许多恶鬼,还有吃人的罗刹。

当时这些演员夜里住宿在山里,风大天冷,大家烧火取暖,睡起觉来。

他们这帮演员中间有一个还是感到寒冷,就起来穿上装扮罗刹的戏装,对火坐着。

一个同伴从睡梦中醒来,突然看到火旁边坐着一个罗刹,顾不得仔细看,爬起来就跑。

一下子惊动了其他伙伴,大家一起跟着跑起来。

那穿罗刹衣裳的,也不明白是什么缘故,也跟着大家争先恐后地跑起来。

逃跑的人看见他紧跟在后面,以为罗刹追着要吃人,更加恐惧,翻山渡河,有的还掉到山沟里,把身体都摔伤了。

真是狼狈疲惫极了。

一直到天亮,才知道不是罗刹。

世间凡夫就是这样。

凡夫被喧哗烦恼逼乱心神,又缺乏对佛教的理解和把握,而想要远求无上长生慧命之法,永享常、乐、我、净的妙乐。

但由于一向我见炽盛,固执色、受、想、行、识五阴之身为我,以致在生死道中流转奔驰,为各种烦恼所困扰,使心不得自在,结果坠入三途恶趣,奔走跌倒在山沟里,一直到天明。

如同人们的生死之夜已尽,迷惑已去,自己智慧明晓,才知道色、受、想、行、识五阴假合之身并无真正的实我。

【寓意】乾陀卫国的演员们被错扮罗刹的同伴吓得惊慌失措、狼狈逃跑、疲惫至极,一方面反映了他们对自然现象的不了解,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另一方面则是缺乏独立判断,身:处困境不冷静的表现。

百喻经全文及译文

百喻经全文及译文

百喻经全文及译文百喻经是一部佛教经典,包含有大量的比喻故事,旨在让人们通过比喻来理解佛陀的教义和人生的道理。

下面是百喻经的全文及译文。

第一喻:庄严应行从前,有一位富翁,他嫌自家的院子不够大,于是便在自家的院子和前街之间建了一道高墙。

外人看到这道高墙,都以为富翁家的院子很大,因为他们看不见内部。

佛陀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也应当像这位富翁一样,庄严自己的行为,让外人看到我们的内心,才能得到他人的赞许和尊重。

第二喻:十支弓箭从前,有一位王子,他喜欢射箭,于是他便让自己的仆人去打造了十支弓箭,每支箭尖都经过严格的抛光和细磨。

佛陀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在生活中也需要像这位王子一样,给自己的行为进行严格的抛光和磨砺,从而让自己成为一个高尚、强大的人,正如十支弓箭一样坚强。

第三喻:修正虔诚从前,有一位农夫,他种了麦子后,很快就看到了新苗,但这些苗子都是歪曲的,他感到非常失望。

佛陀告诉我们,我们有时候也会像这位农夫一样面对挫折,但我们也应该像他一样,修正我们的心态,用虔诚的心去改变生活。

从前,两条蛇争抢一些食物,但食物太小,结果两条蛇把自己缠住了,最后被沙漠中的鹰吃掉了。

佛陀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不谨慎地进行斗争,最后可能会徒增烦恼,带来无尽的痛苦和悲伤。

第五喻:平等观念从前,有一个人想看瓶子里的水是否清澈,就拿来了两个不同大小的瓶子。

佛陀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也应该像这个人一样摒弃个人主观意识,从而认识到世态之殊,不应该因为表面的差异而将人或事物区分出来,而应该具有平等观念。

第六喻:独立自我从前,在一个森林里,有一只小鸟被妈妈推出了窝,它开始尝试独立自我生活。

虽然起初会受到当地其他鸟儿的欺负,但它坚定不移地努力,并终于成为了基督山伯爵般的鹰。

佛陀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也应该学会独立自我,尝试去摆脱社会的文化束缚,掌握自己的人生,最终实现人生的价值。

第七喻:黑暗与光明从前,有一个人在黑暗中看到一些笼罩的东西,他并不知道那是什么。

5.2《百喻经》六则PPT课件人教版

5.2《百喻经》六则PPT课件人教版

-3-
《百喻经》六则
首页
走进新课 一起读文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1.注字音
嗤.笑(chī) 庵.婆罗果(ān)
敕.(chì)
诈.现死相(zhà)
2.识通假
不得半车炭之价直(“直”通“值”,价钱)
3.解多义
以其贵故,卒无买者(终究)
夫以疾病之卒御狐疑之众(士兵)
(1)卒 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古军队编制,一百人为卒)
译文:看见别人卖木炭,经常能够很快就卖出去,于是就产生了一
个想法:“不如把沉香烧成木炭,可以很快就卖出去。”
点评:蠢人只有蠢想法。这件事也从反面警示我们:有恒心、耐
心,不急不躁,才不至于失去理性判断。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要耐心
地等待,全面地审时度势。
-11-
《百喻经》六则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首页
-12-
《百喻经》六则
首页
走进新课 一起读文
阅读鉴赏 一起思考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阅读《驼瓮俱失》,联系现实说一说你受到了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佛教善于将生活现象上升为对人生的理解,这个故事 的用意不在于指出解决骆驼入瓮办法的笨拙,而在于通过驼瓮俱失 的事实,比喻由于违反了禁条,使自己的智慧之路和自我修养都丧 失了。骆驼的头插进了瓮中出不来,要挽救骆驼,势必要打破瓮,而 要保全瓮,势必要搭上骆驼,二者必选其一,顾此必然失彼。故事中 的人却采取了一个笨拙的办法,结果两者俱失。这样的事情,现实 生活中自然不会出现,但我们也常常面临这种类似的两难局面,由 于处理不当,结果也就两者俱失了。比如,考试作弊,可能会侥幸过 关,但人格上也就有了一处瑕疵,如果被老师发现了,就会受到处罚, 影响学业,那么人格的完善和学业就可能两者俱失。这样我们和那 个愚人有什么分别呢?

快乐百喻经_摩尼水窦喻

快乐百喻经_摩尼水窦喻

天堂地狱一念之间【原文】昔有一人与他妇通,交通未竞,夫从外来,即便觉之。

住于门外,伺其出时,便欲杀害。

妇语人言:“我夫已觉,更无出处,唯有摩尼可以得出。

”胡以水窦名为‘‘摩尼”,欲令其人从水窦出。

其人错解,谓摩尼珠,所在求觅,而不知处。

即作是言:“不见摩尼珠,我终不去。

,’须臾之间,为其所杀。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

有人语言:“生死之中,无常苦空无我,离断、常二边,处于中道.于此中过,可得解脱。

”凡夫错解,便求世界有边、无边,及以众生有我、无我,竞不能观中道之理,忽然命终,为于无常之所杀害,堕三恶道。

如彼愚人推求摩尼,为他所害。

【译文】从前有一个人和别人的老婆私通,正在幽会的时候,丈夫从外面回来了,马上就察觉了,于是就等在门外边,想等奸夫出门时,把他杀了。

这个妇人对他的情夫说:“我丈夫已经发觉了,这里没有其他地方可以出去,只有摩尼才可能出去。

”胡人把水洞叫做“摩尼”,妇人想让他从水洞里钻出去。

这个男人误解了她的意思,以为说的是如意宝珠,就到处寻找,也没有找到。

于是他就说:“找不到摩尼珠,我就不走。

”不一会儿,就被妇人刚进门的丈夫杀掉了。

世间的凡夫也是这样。

有人说:“生死的相续并非永恒不变,对于受苦的没有真实的生命主体而言更不会具有支配能力,如果能远离断、常两种偏见,一心处于中道,就可以得到解脱不被生死所缚。

凡夫误解了意思,便去追求有、无的边际,以及众生有我、无我,不能观中道之理,忽然死掉时,为无常杀害,堕于三恶道中。

就像那个蠢人去找如意宝珠,最终被别人杀掉一样。

【寓意】不知道什么是无常,什么是中道,只知道自己是凡夫,所以也就只能从俗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生活中因为误解而导致的悲剧很多,奸夫之死只是个突出的例子。

在这类事件中,尤其是我们身涉其中时,总是强调自身的逻辑而忽视对方的存在,就像寓言中的那个女人,为什么只想到摩尼是下水道而不代表别的什么,奸夫更是愚得可以,咬定摩尼非是什么佛珠不可,结果白白把性命丢掉。

百喻经(白话讲述)56-70

百喻经(白话讲述)56-70

百喻经(白话讲述)56-70百喻经(白话讲述)56-70索无物从前有两个人同行,见有人拉着一车胡麻在高坡中上不去。

这时拉车者对那两人说:「帮我推推车,走出这个高坡。

」这两人说道:「给我们什么物呢?」拉车者道:「无物给你们。

」这两人就帮他推车,到了平地上,对拉车者说:「拿物来给我。

」他说:「无物。

』那人又要求道:「就给我无物。

」另一个人含笑说道:「他不肯给,何必相逼呢?」那人说道:「无物给我们,那必定应有无物的。

」另一个人说道:「无物么,这是两个词合起来表示意思,就叫做假名,假借名称来表示而已,并非要有个实物来相应。

」世俗凡夫执着于无物这个假名,以为必有一个相应的实物,于是就追求进入无所有的境界,反而执着于这个无所有。

另一个说无物之意的人,则以为它就是无相,因为种种现象都没有自性,都是因缘和合,都是空的。

明了了这一点,在世界上对一切事物就无所愿求,若是无所愿求了,也就不造作生死之业,也就是无相、无愿、无作。

但并不是实际存在着一个无相、无愿、无作的实境可以去求取,一旦去求取的话,就如那人要求给他无物一样的荒谬,这就是另一个人说无物的意思。

蹋长者口从前有位大富翁,左右的人都想取得他的欢心,竭尽恭敬之能事。

富翁吐痰时,左右侍奉的人马上用脚蹋掉。

有一个愚人,赶不上机会去蹋,便想道:「若是吐在地上,众人即刻蹋掉了。

还是趁他想吐的时候,我抢先蹋掉他。

」于是长者正咳着要吐的时候,这愚人飞起一脚,蹋在长者口上,踢破了唇,折断了齿。

富翁问愚人道:「你为何蹋我的口?」愚人答道:「长者若是痰出口落地,左右讨好的人捷足先蹋了。

我虽是想蹋,总是赶不及。

所以,痰要出口之际,抬脚先蹋,希望得您的欢心。

」大凡事物都须时机,时机未熟,强行去做,反而得到苦恼。

因此,世人应当知晓是时机与不是时机。

二子分财从前摩罗国有一位刹帝利,得了重病,知道必定要死了,便吩咐两个儿子:「我死之后,好好地分财物。

」两位儿子依循父亲的遗教,在父亲死后,把财物分作两份。

传世名著《百喻经》:10则小故事,10种大智慧

传世名著《百喻经》:10则小故事,10种大智慧

传世名著《百喻经》:10则小故事,10种大智慧《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是古天竺僧伽斯那撰,南朝萧齐天竺三藏法师求那毗地译。

《百喻经》称“百喻”,就是指有一百篇譬喻故事,但现存的譬喻故事只有九十八篇。

《百喻经》全文两万余字,通过讲故事和比喻阐述一个个佛学道理。

它从梵文译成汉文,距今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此经一经流传,就受到广大阅读者的欢迎。

杀商主祀天过去,有一群商人,想入大海去采宝。

入大海的首要条件,是需要一个向导,然后方可去。

于是就纷纷觅求,找到了一位向导。

既已得了向导,便一起出发,至一处旷野中,前有一座天祠,须用活人作祭祀,然后才能通过。

这群商人便聚在一起商量起来:“我们这班伙伴,大家都是亲属,如何可杀?只有这位向导,可用来祭祀天神。

”于是杀了向导,用以祭祀。

祀天完毕之后,却迷失了道路,不知往哪儿走,穷途末路,都困死了。

评语:人活一世,善良就是人的向导。

有时候为了某些利益或者贪图一时的快乐而放弃善良,那么人也就迷失了道路,再也找不到人生的出路。

入海取沈水过去有位长者的儿子,入大海去采取沈水香,历经多年,方采得一车,载回家来,拿到市场上去卖。

因为昂贵的缘故,一时之间,无人来买。

多日过去了,售不出去,内心很是疲厌,苦恼不堪。

见人家卖炭,转眼即成交了,便生出一个念头:不如把它烧了作炭,便可以快快地卖掉了。

遂即将其烧成炭,推至市上卖了,却不值半车炭的价钱。

评:花费了无数心血采取的沈水香,到了收获利润的时候却沉不住气了,行百里者半九十,天下之人,莫不如此。

为妇贸鼻从前有一个人,他的妻子长得端正,只是鼻子难看。

这人外出之际,见别人的妻子面貌端正,鼻子长得很好,便说:'我现今可把她的鼻截取下来安着到我妻子面孔上去,不是很好么!' 随即将别人妻子的鼻子截下来,拿回家去,急急地叫妻子:「你快出来,给你好鼻。

」他妻子一出来,就割了她的鼻子,旋而将他人的鼻子安着在妻子面孔上。

既安不上去,又失了她原先的鼻子,白白让她受了大苦痛。

快乐百喻经_说人喜嗔喻

快乐百喻经_说人喜嗔喻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原文】过去有人,共多人坐于屋中,叹一外人德行极好,惟有二过:一者喜嗔,二者作事仓卒。

尔时此人,过在门外。

闻作是语,便生嗔恚,即人其屋,擒彼道己愚恶之人,以手打扑。

傍人问言:“何故打也?”其人答言:“我曾何时喜嗔仓卒?而此人者道我恒喜嗔恚,作事仓卒,是故打之。

”傍人语言:“汝今喜嗔仓卒之相,即时现验,云何讳之?”人说过恶,而起怨责,深为众人怪其愚惑。

譬如世间饮酒之夫,耽荒酗酒,作诸放逸,见人何责,返生尤疾。

苦引证佐,用自明白。

若此愚人,讳闻己过,见他道说,反欲扑打之。

【译文】从前有一个人,与大家一起坐在屋里闲聊时,感叹某人道德高尚,品行优良,只有两点过失:一是喜欢发脾气,另一是做事草率鲁莽。

此时,这个被议论的人恰巧打门外经过,正好听见人家在说他的缺点,很是生气,旋即推门进屋,一把抓住那个说自己短处的人,举手便打。

在一旁的人都纷纷责问:“你为何打人?”这人怒气冲冲地说:“我什么时候喜欢发脾气,做事草率欠考虑?而他却说我遇事经常发脾气,做事容易冲动,不思量,所以我要打他。

”大家马上接口说:“你现在揪住他不放,并举手打他,就证明你喜欢发火,做事鲁莽。

既然事实如此,为什么还忌讳别人说你的缺点呢?”被别人说了自己的过失和缺点,就心生不满,甚至发怒去打别人,这恰恰是最被别人视为不可理喻的愚蠢行为。

譬如生活中许多喜好喝酒的人,他们一味地酗酒,荒废了正事,还干出种种肆无忌惮的事情。

被别人批评指正,非但不思过,反而心生怨恨,迁怒于指出自己缺点错误的人,并千方百计地收集一些材料来证明自己清清白白,毫无过错。

这就像上面提到的那个冒失的人,忌讳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错误,一听见别人议论自己的过错,就对别人又揪又打。

【寓意】生活中不可理喻的事很多,其中一件就是对待批评的态度,身处世外,批评别人,头脑清晰,泾渭分明,可谓是言之凿凿。

反过来,当我们对待别人的批评时却往往头脑发热,主观先行。

轻者倒苦水,喊冤叫屈,若是重些则杀气腾腾,兴师问罪,白白辜负了朋友的一片爱心。

快乐百喻经_牧羊人喻

快乐百喻经_牧羊人喻

利令智昏为人所骗【原文】昔有一人,巧于牧羊,其羊滋多,乃有千万。

极大悭贪,不肯外用。

时有一人,善于巧诈,便作方便,往共亲友,而语之言:“我今共汝极成亲爱,便为一体,更无有异。

我知彼家有一好女,当为汝求,可用为妇。

”牧羊之人,闻之欢喜,便大与羊及诸财物。

其人复言:“汝妇今日,已生一子。

” 牧羊之人,未见于妇,闻妇已生,心大欢喜,重与彼物。

其人后复而与之言:“汝儿生已.今死矣!’’牧羊之人,闻此人语,便大啼泣,嘘唏不已。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

,既修多闻㈣,为其名利,秘惜其法,不肯为人教化演说,为此漏身之所诳惑,妄欺世乐,如己妻息,为其所欺,丧失善法,后失身命,并及财物,便大悲泣,生其忧苦。

如彼羊之人,亦复如是。

【译文】从前有一个人,很会牧羊。

他养的羊繁殖得很快,不久就繁殖得成千上万。

但他很吝啬,从来不肯杀一只羊请客或自己吃。

当时有一个非常狡猾、虚伪的人,设计了一个圈套,便去和牧羊人交朋友。

对他说:“我和你现在已经是最要好的朋友,就像一个人一样不分彼此。

我知道有户人家有一位漂亮的姑娘,我正在想办法替你介绍,把她求来给你做妻子。

”牧养人听了这话,心里十分高兴,就给了他很多的羊和各种财物。

这人叉对他说:“你那妻子今天已经生了一个孩子。

”牧羊人还没见过自己的老婆,听说已经生了孩子,更加欢喜,又给他好多东西。

这人后来又告诉牧羊人:“你的孩子已出生,现在死了!”牧羊人听了这话,大哭起来,悲痛不已。

世间之人也是这样,广泛研习了经教,却为了自己的名利,隐匿正法,保守经验,不肯将知识传给别人,不作法施,演说佛教真实义理。

这是为这具有漏身躯所迷惑,妄求世间福乐,当做自己的妻子儿女,被这些私心杂念所欺哄蒙蔽,以致一切善法都跟自己远离了。

到后来失去了身体性命以及珍爱的财物,都极为悲伤难过,处于忧愁痛苦的境地中。

这与牧羊人受人蒙哄摆布是没有什么不同的。

【寓意】初看这篇寓言,便惊异于牧羊人的昏吝与痴贪。

他太过贪婪,以致希望世间一切福禄都归自己所有,“妄欺世乐,如己妻息”,最终被这些私心杂念所欺哄蒙蔽,利令智昏,为人所骗,失去了珍爱的财物和身体性命,于是极为悲伤难过,处于忧愁痛苦的境地之中。

快乐百喻经_夫妇食饼共为要喻

快乐百喻经_夫妇食饼共为要喻

为一饼主次不分小偷入室洗劫一空【原文】昔有夫妇,有三番饼,夫妇共分,各食一饼,馀一番在,共作要言:“若有语者,要不与饼。

”既作要已,若一饼故,各不敢语。

须臾贼人家偷盗,取其财物。

一切所有,尽毕贼手。

夫妇二人以先要故,眼看不语。

贼见不语,即其夫前侵略其妇。

其夫眼见,亦复不语。

妇便唤贼,语其夫言:“云何痴人,为一饼故,见贼不唤?”其夫拍手笑言:“咄婢!我定得饼,不复与尔。

”世人闻之,无不嗤笑。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

为小名利故,诈现静默。

为虚假烦恼种种恶贼之所侵略,丧其善法,坠堕三涂,都不怖畏,求出世道,方于五欲耽著嬉戏,虽遭大苦,不以为患,如彼愚人等无有异。

【译文】从前有一对夫妇,家里只有三块饼子,夫妇俩各分了一块,还剩一块,他们就相互约定:“谁要是先讲话,这块饼就不归他了。

”既然已经有约在先,他们为了想吃到那决饼,都不敢先开口讲话。

不久,有一个小偷溜进他家偷东西,把家中所有的东西都偷到手里了。

夫妇二人因为有约在先,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家里被偷光,谁也不说话。

小偷见他们不说话就当着那丈夫的面侮辱他的妻子,丈夫见了还是不说话。

妻子便大叫抓小偷,并斥骂她的丈夫说:“你怎么这么呆傻,为了吃一块饼,眼见小偷作恶却不吭一声。

”她的丈夫却拍手笑着说:“嘿,老婆,这块饼归我了,你吃不到了。

”大家听了这个故事,没有人不嗤笑这对夫妻的。

世俗之人也是这样,为了一点小名小利,表面上装出一副平静宽容的态度,实际上心里始终遭受恶贼般种种烦恼的侵袭,即使为此丢失佛法,坠入三涂恶道,他们也毫不惧怕。

他们虽然一直追求出世的方法,但又沉溺于五欲之身的快乐中,即使未来要遭受大灾难,也不以为然,这同那对愚蠢的夫妻没有任何差异。

【寓意】事有轻重缓急之分,我们做事一定要分清主次,如果主次不分便会因小失大,那就得不偿失了。

《夫妇食饼共为要喻》中有这样一对夫妇,他们因为事先约好谁先讲话就吃不到饼,所以当小偷光临,把家中席卷一空时,二人也一声不吭,甚至小偷得寸进尺欺辱那妇人,做丈夫的仍坚定地紧闭金口。

南北朝-百喻经《共相怨害喻》原文、译文及注释

南北朝-百喻经《共相怨害喻》原文、译文及注释

南北朝-百喻经《共相怨害喻》原文、译文及注释原文:共相怨害喻南北朝-百喻经昔有一人,共他相瞋,愁忧不乐。

有人问言:汝今何故愁悴如是?即答之言:有人毁我,力不能报。

不知何方可得报之,足以愁耳。

有人语言:唯有毘陀罗咒可以害彼,但有一患,未及害彼,反自害己。

其人闻已,便大欢喜:愿但教我,虽当自害,要望伤彼。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为瞋恚故,欲求毘陀罗咒用恼于彼,竟未害他,先为瞋恚反自恼害,堕于畜生饿鬼,如彼愚人,等无差别。

翻译:昔有一人,共他相瞋,愁忧不乐。

曾有一人,与他人结了怨,愁忧不乐。

有人问言:有人问道:汝今何故愁悴如是?你什么事儿这么愁苦憔悴?即答之言:他随即答道:有人毁我,力不能报。

有人毁谤我,我无力还击。

不知何方可得报之,足以愁耳。

不知有什么方法可以报复他,就愁成这个样子了。

有人语言:这人说道:唯有毘陀罗咒可以害彼,但有一患,未及害彼,反自害己。

只有毘陀罗咒可以害他,但有一个过患,还来不及害他,却反而先害了自己。

其人闻已,便大欢喜:』他听罢,便大欢喜:愿但教我,虽当自害,要望伤彼。

希望教会我,虽是要害及自身,只要能损害他,就行。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为瞋恚故,欲求毘陀罗咒用恼于彼,竟未害他,先为瞋恚反自恼害,堕于畜生饿鬼,如彼愚人,等无差别。

世上的人也是这样,出于怨恨的缘故,想觅求毘陀罗咒来害别人,终竟还没有害成,先被这怨恨害了自己,堕于畜生饿鬼之涂中,就如那个害人反先害己的愚人,没有什么差别。

注释:①毘陀罗咒:毘陀罗,梵文Vetala意为起尸鬼。

先觅求一个全身死人,用咒语让他站起来,将刀放在他手中,叫他去杀人。

要先办好一只羊,一棵芭蕉树。

若是杀不了那个人的话,便回过来杀这羊、这树。

否则的话,就回过来杀作咒术的人。

百喻经全集《共相怨害喻》译文赏析

百喻经全集《共相怨害喻》译文赏析

百喻经全集《共相怨害喻》译文赏析共相怨害喻【原文】昔有一人,共他相嗔[1],愁忧不乐。

有人问言:“汝今何故,愁悴如是?”即答之言:“有人毁[2]我,力不能报,不知何方可得报之?是以愁耳!”有人语言:“唯有‘毗陀罗咒’[3]可以害彼。

但有一患,未及害彼,反自害己。

”其人闻已,便大欢喜:“愿但教我。

虽当自害。

要望伤彼。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

为嗔恚故,欲求“毗陀罗咒”,用恼于彼,竟未害他,先为嗔恚,反自恼害,堕于地狱、畜生、饿鬼。

如彼愚人等无差别。

【注释】[1] 共他相嗔:和别人生了气。

[2] 毁:讲别人的坏话。

[3] 毗陀罗咒:古印度的一种咒语,说是能起死尸令去杀人。

【译文】从前有一个人,与他人结了怨,整日闷闷不乐。

有人问他:“你最近为什么如此愁苦憔悴?”他随即答道:“有人毁谤我,可我没有能力报复,也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可以报复他?所以我才如此忧愁悲伤啊。

”这人说道:“你只有用‘毗陀罗咒’才可以伤害他。

但这个方法有个弊病,就是还来不及害他,却反而害了自己。

”他听罢,高兴地说:“希望你能教会我。

即使伤害自己,我也要报复他。

”世上的人也常常做这种因小失大的事。

由于怨恨,就想用“毗陀罗咒”来诅咒加害别人,还未伤害到别人,反而先被这怨恨害了自己,堕落到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中。

就如那个宁愿伤害自己也要报复他人的想法没有什么差别。

【评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最基本的做人道理。

但是故事中的这个人却不懂这个道理,只因为与别人有点隔阂不能报复而终日闷闷不乐,以致让自己变得憔悴不堪、忧愁悲伤。

更可笑的是,他居然为了报复那个人,宁愿自己受伤也在所不惜,真是因小失大。

为了芝麻大点小事,就让自己陷入仇恨之中,要知道,一个整日陷在仇恨与报复中的人是不会快乐的。

所以,我们要尽量打消一些不必要的报复念头,多多包容别人,多多谅解别人,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自己。

故事征引给别人让路,就是给自己让路一天,一个绅士要过独木桥,刚走几步便遇到一个孕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会放弃是跨越海纳百JII前途光明
【原文】
昔有一人,共他相嗔,愁忧不乐。

有人问言:“汝今何故,愁悴如是?”
即答之言:“有人毁我,力不能报,不知何方可得报之?是以愁耳!”
有人语言:“唯有《毗陀罗咒》可以害彼,但有一患,未及害彼,反自害己。


其人闻已,便大欢喜:“愿但教我,虽当自害,要望伤彼。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

为嗔恚故,欲求《毗陀罗咒》,用恼于彼,竞未害他,先为嗔恚,反自恼害,堕于地狱、畜生、饿鬼。

如彼愚人等无差别。

【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与别人结了仇,整日闷闷不乐。

有人问他:“你最近为什么这样忧愁憔悴?”
他回答说:“别人欺辱了我,可我却没有法子报复。

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才能报我的仇?为此我才天天忧愁悲伤啊。


别人就告诉他:“你只有用《毗陀罗咒》才能伤害他。

但这个方法有一个弊病,就是未及伤人,得先害己。


这人听了,高兴地说:“希望你能教我,只要能报我的仇,咒死他,即使我自己受点伤害,也心甘情愿。


世上的人其实也常常做这种因小失大的事。

因为和别人结了怨仇,就想用《毗陀罗咒》来诅咒加害对方,不仅未能害人,自己反倒因一点点怨仇受到伤害,堕落到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中。

这同那个宁愿牺牲自己也要报仇的蠢人想法是一样的。

【寓意】
林则徐有一副很有名的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是最基本的做人道理。

故事中的这个人,因为与别人结仇不能报复而终日闷闷不乐,以致自己变得憔悴不堪,既伤了身,又伤了心。

更可笑的是,他居然为了能伤害那个与他结仇的人,即使自己会受伤也在所不惜,这是怎样刻骨的仇恨啊!可是,世上又有什么仇会让人如此呢?都说“世上最广阔的
是大海,比大海更广阔的是天空,而比天空还广阔的是人的心灵”,而这个人的心胸却是多么狭小啊。

只因为一点点小事,就耿耿于怀,陷入仇恨之中,整日想着报仇、报仇,直到报了仇了,却是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因小失大。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一颗包容一切的心,你就会感到万物都是那么美好,每个人都是你的朋友。

要知道,一个整日陷在仇恨与报复中的人是不会快乐的。

谅解与宽恕是人类的美德,我们要以宽广的胸怀去包容每一个人,即使有人损害了你的利益,或做了对不起你的事,也应该给予宽容与谅解,这样,你才能获得真正的源于美好内心的快乐。

能够放弃是一种跨越,当你能够放弃一切做到简单从容地活着的时候,你生命中的低谷也就过去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