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讲:火山岩区填图方法
地质填图具体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ppt课件
地质填图具体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总结归纳
尽量垂直测区主构造线、穿过已知 异常区及矿(化)点、尽可能多的观 察到基岩或残坡积露头、目的性强、 有疏有密,不能等间距同方向机械地 布置。
地质填图具体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填图单元的确定
正式进行野外路线调查前,首先确定工 作区填图单元。
经充分收集资料、认真研究和野外实地 踏勘后,初步确定工作区基本填图单元后, 通过测制剖面最终确定填图单元。即每个填 图单元都要有1-2条剖面控制。
地质填图具体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通过测制剖面,大致查明岩石地层单位的沉积序列、 岩石组合、岩性、主要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岩相、 厚度、产状、构造特征以及接触关系和含(控)矿性质、 时空分布变化等。
矿区地质图(大比例尺):水文地质图、 地质构造图、 构造岩相图、 综合地质图等。
地质填图具体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地质填图
地质图是由地质人员经野外实地填制而成。 方法:主要是路线地质调查。 首先确定填图单元:根据区内已有地质资料,通过综合 分析、研究、对比,结合最新研究成果,经野外实地踏勘 及剖面控制划分和厘定测区填图单元,并确定各填图单元 特征、主要标志及相互接触关系等。 同时,填图人员要统一思想、统一认识。
地质填图具体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路线布置必须在充分研究前人资料的基础上, 即必须将已有资料充分收集研究:包括区域知化探异常、物探异常、矿点、矿化点基本特 征及遥感初步解译成果(环形构造、线形构造及 各类构造交汇部位)等,同时,要经野外实地踏 勘(选择主干路线,进一步了解主要地质体出露 及分布情况、主构造线方向、交通、露头分布)。
野外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
野外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地质填图是地质工作最基本的工作手段之一。
无论是区域地质调查、还是矿产地质调查、水文地质调查、环境地质调查、灾害地质调查等均离不开地质填图(调查),只是侧重面不同而已。
地质填图是地质工作最基本的工作手段之一。
无论是区域地质调查、还是矿产地质调查、水文地质调查、环境地质调查、灾害地质调查等均离不开地质填图(调查),只是侧重面不同而已。
区域地质填图也称区域地质调查。
区域地质调查的比例尺一般有1∶1000000、1∶500000、1∶250000、1∶200000、1∶50000、1∶10000、1∶5000、1∶2000等等,根据不同的比例尺,其工作方法略有差异。
由于时间关系,本次只讨论1∶50000区域地质调查方法。
一、目的任务一比五万区域地质调查,是一项基础性地质工作。
其目的任务是通过填制一比五万地质图,查明调查区内陆层、岩石(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构造以及其他各种地质体的特征,并研究其属性、形成环境和发展历史等基础地质问题,为国土规划、矿产普查、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勘查、地质科研、地质教学等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二、地质调查工作程序地质调查一般遵循立项论证、设计编审、地质填图、成果编审及出版准备五个程序。
三、地质填图方法1∶50000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行业标准(DZ001-1991)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的要求下进行。
并按批准的设计书开展地质填图工作。
填图中要取全取准第一性资料,加强综合研究,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必要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修改设计,并报审批单位核准。
不同的基岩出露区,应选择不同的填图方法。
1.沉积岩区沉积岩采用多重地层单位划分,岩石地层方法填图。
研究的主要内容是:①查明岩石地层单位的岩性、主要物质成分和地球化学特征、基本层序、化石内容、沉积特征(结构、构造及组构特征)、厚度、产状、形态、成因、含矿性、接触关系、时空分布变化。
花岗岩类区填图方法ppt课件
二、花岗岩类岩石的填图和野外信息的搜集
4.原生组构的调查
二、花岗岩类岩石的填图和野外信息的搜集
4.原生组构的调查
• 岩浆组构和固态组构真正纪录的是从低晶 体含量、低粘度的牛顿熔体向近固相线的、 高粘度的宾汉岩浆过渡的“晶粥”带的应 变,而且通常是在岩浆房形成的最后阶段 或岩浆房形成之后,整个岩体完全结晶之 前形成的。深成岩中所保存的岩浆组构通 常是在一个很短的时间间隔内形成的,仅 记录了岩浆结晶过程中最后的应变增量, 所以,近年来普遍把岩浆组构称为岩浆应 变的“的搜集 2.花岗岩类岩石中包体的调查
• 包体的研究意义 (1)探讨花岗质岩石的岩浆侵位和演化过程 是同源岩浆演化还是混浆作用形成的? 捕虏体的形态和分布可以为岩浆侵位方式
提供证据
同源包体和残留体可以提供岩浆的源岩证 据
二、花岗岩类岩石的填图和• 陶野勒外盖信花息岗的岩搜集 2.花岗岩类岩石中包(体T的3Tγ调)查 :中粗粒钾
• 近年来,岩浆混合作用理论的兴起,导致人们对 同源岩浆演化理论的质疑。
• 目前,同源岩浆演化理论、岩浆混合作用理论并 列。
花岗岩类成岩作用与时空关系分类-李永军 (2003 )
二、花岗岩类岩石的填图和野外信息的搜集
1.填图单位的确定
侵入岩按侵入体为基本的填图单位,对不同类 型的侵入岩,均按 “岩性+时代” 或 “岩性+时 代+典型命名地” 的方法进行填图单元的划分和 填绘
二、花岗岩类岩石的填图和野外信息的搜集
4.原生组构的调查
• 岩浆组构和固态组构的产出特征
• 深成岩可以呈岩基、岩株、岩席等不同的产状产出,但不论其产状如何,岩 浆组构和固态组构都表现出这样一个总体趋势,在岩体边部十分发育,向着 岩体中心,组构逐渐减弱并消失。
……火山岩地区研究与填图方法
火山岩地区研究与填图方法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陶奎元一、火山地层—岩相—构造一体化研究思路鉴于火山作用的物性,火山岩地区研究的核心问题、研究的模式思路途径,理应与火山岩地区特点适应。
地质界对近代火山喷发的研究及在新生代、中生代乃至古生代火山岩区地质实践,已逐步形成了火山岩相构造学研究的趋势,即:火山地层—岩相—构造的综合的或系列的研究。
这一研究方向的基本点为:以遥感地质为先导,以测制火山岩相构造图、恢复火山(古火山)面目与历史为主体,并与地球物理方法相结合,最终解决火山(火山构造)的模式、空间格局、演化及火山根部构造形成或火山深部构造。
这一方向的基本任务和思路是:1.以火山构造单元为范围,建立火山岩系地层层序和相应的侵入活动时序研究思路已突破传统地层学(生物和岩石地层)方法,而采用以地质—岩相地层法为主体,并与生物地层、同位素年代地层、古地磁等结合的“四统一”的综合方法。
在解决火山岩系地层问题中,这些方法各具自身的功能。
(1)地质—岩相地层法:为了有别于以往虽于以往单纯以分层的岩性描述岩石而称之为地质—岩相地层法。
其要求是查明火山岩系中的层、层次、标志性对比层(例如破火山口外流相);相类型、组合;冷却与侵位单元的岩石、矿物、化学特征的变异;层与层之间和侵出、侵入体之间相互接触关系,综合各方面特征以合理划分火山活动旋回,为研究火山构造、火山发展历史提供基础。
(2)生物地层法:其功能是查明火山岩系沉积夹层中生物群的组合面目,以确定时代和大区域地层对比的古生物准则,并提供判别沉积岩相的生物标志。
(3)同位素年代地层法:其功能是在地质研究所确定时序的基础上,测定可靠的年代数据,建立火山岩年代学地层剖面,包括火山活动时代、各旋回时限和时差、并为大区域地层对比提出年代依据。
(4)古地磁法:测定地层磁场的变化和热剩磁方向作为地层对的依据,同时可以助证侵位过程热状态和和冷却单元划分的合理性。
因此,对火山岩对层研究,特别是具有基准性剖面的研究应该采用综合方法。
火山活动的基本规律火山构造的级别划分和识别火山机构的圈定
火山构造的级别划分和识别
• 火山构造是一个广义的名词,包括单个的火山机 构和由其组成的更大、更高一级的火山构造
• 中国东部中生代中酸性火山岩的火山构造可由小 到大分以下三级:
III级火山构造: 破火山 火山穹隆 火山锥 II级火山构造:火山-构造洼地、火山构造隆起 I 级火山构造:火山喷发区或火山喷发带
三个重要手段: 1。大比例尺遥感影象解译:
识别环形构造和放射状构造 2。地层-岩相双重填图
重点是要对具相标志特征(火口相、近火口相、远火口相) 的火山岩以岩相界线标在图上 3。注意不同相火山岩厚度、火山碎屑岩粒度及熔结程度的空 间变化
火山岩相的划分
溢流相 爆发相 次火山相
侵出相 火山通道相
火山沉积相
塑性岩屑粒度一般大于2mm,内部常见斑晶,可具有气孔 、杏仁和流纹构造。在正交镜下可见梳状边、球粒等脱玻 化结构。
半塑变岩屑---火山弹
半塑变岩屑---火山弹\火山饼
塑变岩屑
刚性岩屑(火山角砾)
塑变岩屑,内部 具斑状结构
②玻屑 玻屑是气泡化的岩
浆气孔壁爆碎的产物,喷 发时一般尚未完全凝固, 只有半塑(变)性和塑性 (变)玻屑之分。
③晶屑 晶屑是矿物晶体的碎屑,大多数来源于岩浆中 析出的晶体,也有来源于早期形成的粗粒结晶的岩石。
最常见的晶屑是石英、钾长石和酸性斜长石,其次是黑 云母、角闪石。
浆源晶屑的矿物组合与火山熔岩中的斑晶一 样,是判断岩浆成分的重要依据。
• 安山质:斜长石\角闪石\黑云母 • 英安质:斜长石+石英(+黑云母) • 流纹质:透长石+石英 • 粗面质:透长石(+黑云母+角闪石)
I 级火山构造:火山喷发区或火山喷发带
8.岩浆岩与变质岩实测剖面
测制变质岩剖面的目的
确立变质岩构造一地(岩)层或构造一岩石 填图单位,划分变质相系、变质带和区 分不同的构造变形域。在剖面上应详细 研究各填图单位岩石类型及其矿物组分、 接触关系、序次、变形变质特征,并系 统采集岩矿、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等样 品,必要时采集同位素年龄样品。浅变 质沉积岩还应研究沉积位中各期次或 各单元(侵入体)出露完整(或较完 整)、露头连续新鲜、岩体内部的组构、 构造清楚、各单元之间的接触关系(脉 动、涌动或期次间的、相带间的关系) 清楚、在区内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火山岩剖面 由于火山岩具有地层和火成岩的双重性, 故其选择依据与地层剖面要求相似,同 时还应按照岩体剖面的要求来进行选择。 变质岩剖面 变质地层剖面选择要求与地层剖面要求 相似。但还应注意变质岩的岩石类型、 变质相带的发育齐全程度等。
变质岩剖面的研究内容
从地质学和岩石学的发展看,变质岩的研究任务,可概括如下: ①浅变质的沉积岩和火山堆积岩原则上按沉积岩要求进行,注意研究变质 一变形作用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浅变质的侵入岩类岩体可参照花岗岩 的内容和要求开展工作。 ②研究变质岩石(包括变质构造岩)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岩石类型及主要 变质岩的岩石化学地球化学以及变形特征,恢复原岩。 ③研究不同岩石类型的空间分布以及它们之间的接触关系并建立序次关系。 ④研究变质变形作用特征类型、划分变质相带和相系,研究其期次、时代 及其相互关系,探讨质作用发生、发展的地质环境。 ⑤研究变质岩的原岩建造类型,探讨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以及变质作 用和成矿作用的系。 ⑥根据变质作用、变形作用的特征及其复杂程度以及岩石类型,划分构 造—地层单位、构造—岩层单位、构造—岩石单位,分别建立地层层 序、变质岩层构造叠置序列并研究其新老关系和岩石单位的热动力事 件演化序列。
火山岩区填图的调查内容及工作方法共125页文档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火山岩区填图的调查内容及工作方法
1、 舟 遥 遥 以 轻飏, 风飘飘 而吹衣 。 2、 秋 菊 有 佳 色,裛 露掇其 英。 3、 日 月 掷 人 去,有 志不获 骋。 4、 未 言 心 相 醉,不 再接杯 酒。 5、 黄 发 垂 髫 ,并怡 然自乐 。
▪
谢谢!
பைடு நூலகம்
125
火山岩区地质填图中的有关问题区调班2017
美洲西部的例子:北美科迪勒 拉大岩基,西部Sr初始比低
海岸岩基; 爱达荷岩基(98-54Ma,从西向 东,年龄变新); 内华达山脉岩基 半岛山脉岩基
成分与时间极性:秦岭古生代岩浆岩成分极性
在440-450Ma左右至410Ma左右的时期,古秦岭洋(始特提斯)俯冲的方向是从北向南的
产于岛弧环境中的火山岩组合十分复杂多样,其岩 浆源区的物质组成和形成机制有所差异,但地球动 力学过程却十分相近:
热能的累积(温度升高)
地幔或地壳源区的岩石只 有当该区的热能累积到一定的 程度,温度达到岩石熔融的温 度(固相线温度)并持续热能 的累积岩浆才会发生。目前所 公认的热能来源主要有两个:
•一种是有热流(热的物质流或热流体流)进入某地区产生热 对流(Thermal — Convection),导致了热能的积累及温度 上升, •一种是源区含有不移动的放射性生热元素(如K、U、Th), 通过长期衰变产生热能导致该区温度升高。
古近纪林子宗组 钙碱性火山岩 65-~45Ma
晚白垩世 设兴组碎屑岩
65-45Ma的林子宗火山 岩如果形成在碰撞之后, 它们具有的火山弧岩浆岩 的地球化学特征(亏损 Nb,Ta等高场强元素说明 了什么?
碰撞、后碰撞和碰撞后(板内)阶段的火山作用
地幔柱观点
板内热点、地幔柱与大陆泛 流玄武岩:岩浆来自660Km的弱亏损-富集的OIB库 (Winter (2001) An Introduction to Igneous and Metamorphic Petrology)
火山岩区地质填图中的有关问题
火山岩区地质填图中的有关问题
• • • • • • 火山活动的基本规律 火山岩的喷发方式、产状 火山岩相及填图的意义 火山构造的级别划分和识别 火山机构的识别圈定-----火山岩填图的方法 火山岩剖面测量及喷发旋回、韵律的研究
区域地质填图主要手段
第九章区域地质填图主要手段区域地质填图的常规方法通常主要有剖面测制、路线填图。
带有方法研究以及专题研究任务的地质填图项目,还需要进行专题性和专门性的地质填图与研究。
第一节剖面调查一、剖面测制的目的任务地质剖面是区域地质填图的基础。
因为区域地质填图从根本上来说是填绘地质填图单位,即将各填图单位及其空间关系和相互关系按规范和技术要求并按一定比例尺填绘在某种载体上(纸质或计算机桌面系统)。
因此,地质填图单位建立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决定填图的质量,而剖面测制是建立地质填图单位的主要途径和基本方法。
无论实测或修测图幅都必须按规范要求测制地质剖面。
通过地质剖面测制,建立各类地质体(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混杂岩等)的填图单位和建造顺序(地质体内部和地质体之间的相对顺序),合理确定区域地质填图中各类地质建造体的填图单位,最大限度地提取各项区域地质填图所需指数(如时代指数、古环境指数、古气候指数、岩质指数、土质指数、水质指数、环境污染指数等)。
如沉积岩沉积层序,沉积盆地充填样式、沉积相、古地理、古生态和古气候等方面区域地质填图都是从剖面测制入手的。
剖面通常有实测剖面、修测剖面、详细路线剖面3种。
二、实测剖面方法与技术1.实测剖面的质量要求实测剖面是指在踏勘选定的某一地段内,沿一定方位实际测量和编制地质剖面图的过程。
是对剖面通过区地层时代、层序、岩性特征、厚度、古生物演化特征、含矿层位和接触关系等进行综合研究的手段。
在实测剖面工作中,凡是剖面线所经过的所有地质现象都要进行观察描述;各种地质数据和资料都要进行测量和收集;所涉及的地质问题都要详细进行研究。
包括沿剖面线的地形变化;各时代地层的岩性特征及厚度;古生物化石层位及所含化石的种属特点;地层的接触关系;系统采集岩石标本及化石标本,采集各种分析样品等。
剖面实测多用导线法,对于极短的剖面可用直线法。
为了使实测剖面顺利而有效地进行,选择好剖面线的位置是很重要的。
选择剖面线有以下几点要求:①剖面线要通过区内所有地层,即在剖面线最短的情况下,通过的地层越全越好。
国土资源调查方法——火山岩及新构造填图方法
剖面调查研究方法
• 火山岩区测剖面主要是解决两个方面的任
务,—是正确划分火山岩地层,建立火山岩 地层的填图单位;其二是详细研究火山岩岩 性、岩相和火山机构、火山构造及岩石的含 矿性,后者除实测剖面外尚需结合面上填图 工作方能完成。
特征、结构构造、岩石类型、产状、厚度、 接触关系以及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③依据 岩石特征和火山岩体的分布形态,划分火山 岩相;研究火山岩形成的地质环境;④查明 与火山活动有关的构造特征,结合岩性、岩 相资料研究古火山机构,探讨火山作用、区 域构造与成矿的关系。
古火山位置的调查研究方法
• ①火山口附近形成的火山碎屑岩,碎屑的粒
征
火山碎屑 物的物态
石屑
晶屑 玻屑
火山碎屑 物的种类
岩屑 火山弹
浮岩(浮 石)及火
山渣 塑性岩屑
晶屑
塑性玻屑
成因及形态特征
早先凝固的熔岩和火山通道围岩及火山基底岩石的碎屑,多呈棱角状和不规则 状外形
往往在火山爆发的后期,熔浆中的气体已经不多,岩浆喷出时呈塑性状态,在 飞行过程中而形成各种形态(纺缍形,椭圆形等)的火山弹和火山砾,堆积时多 半己凝固而不再变形。
往往在火山爆发的初期,由于熔浆中的气体较多,抛到空中凝固而成,是一种 多孔状或浮石状的火山玻璃碎块,多呈棱角状。
富含挥发分的中,酸性,硷性熔浆爆发时,呈可塑性,堆积肘尚未凝固,后在 上覆迅速堆积物的压力下,压扁拉长,呈透镜状,焰舌状,故称火焰石,常含 有斑晶,有时还可见到杏仁体等。
火成岩填图的野外工作内容
火成岩填图的野外工作内容侵入岩野外调查的内容火山岩区的工作内容侵入岩野外调查的内容一、侵入体大小、形态及空间分布二、岩体侵入深度的判断三、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及侵入时代的限定四、复式岩体的侵入期次及接触关系五、岩体内部构造和围岩构造的观察六、岩石包体及岩墙(脉)的观查七、侵入体内部的相带划分八、围岩蚀变特征及矿化u 岩体的大小与岩体的剥蚀深度、同期岩浆活动的强弱等有关u 岩体的形态和空间分布特征常与所处构造环境相关,也受侵位机制的影响。
一、侵入体大小、形态及空间分布u 严格说来,岩体的大小、形态和空间分布特征要在结合遥感、物探和钻探等方法,在开展详细地质填图之后才能确定。
在开展野外调查之前,要尽可能收集也有的各种资料,尤其是矿区的勘探资料。
在野外,可以从两方面着手初步分析岩体的三维形态:Ø多测量岩体与围岩接触面的产状,分析岩体向深部的变化趋势,如接触面外倾,岩体向深部变大,接触面内倾侧向深部变小;Ø其次是对岩体中的原生构造(各种面状和线状组构)和岩石包体的分布特征进行大量的测量和统计分析,细致观察岩体内部的岩石结构、岩相带的变化以及接触变质带的宽窄和变化特点。
在伸展背景下侵位的岩体常常呈圆形,并截断区域构造线方向,而在造山作用中形成的岩体,往往呈带状分布,长轴走向与造山带延伸方向一致。
因此,野外要注意观察火成岩的分布与区域上的构造线、断层和褶皱之间的关系。
北京周口店岩体构造图浅成相中深成相二、岩体侵入深度的判断1。
岩石的结晶程度及相带变化2不同深度条件下岩基和岩株的构造样式深成相。
岩体内部组构与围岩构造的关系3。
接触带的特征三、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及侵入时代的限定•除断层接触不能确定岩体时代外,侵入接触和沉积接触都具有相对的时代意义(1)在观察侵入接触关系时,尤其要注意岩体所侵入的地层时代,同一侵入体的不同部位可能与不同时代的地层接触,但最新的地层应为侵入体形成时代的下限2)沉积接触关系的确定有重要意义,其主要标志是:①侵入体与上覆地层间有不平整的古风化壳或侵蚀面;②上覆地层底部有下部侵入岩的砂砾或矿物碎屑;③沉积地层的层理与接触面平行,且无任何热接触变质等现象;④靠近接触面处,岩体无冷凝边。
造山带区域地质填图方法
物性填图意义:俯冲-增生杂岩填图为构 造与岩性双重填图法,不但要根据物质组 成差异圈定不同地质体,而且对圈定的地 质体赋予不同的属性,这对物质组成相同 而属性不同的单元尤其重要。
构造填图意义: 物质变形样式(几何学) 是俯冲-增生杂岩形成温压条件的指示,运 动学组合是岩块就位过程的反映。
俯冲-增生杂岩填图的理想:物性与构造变 形的有机结合!
×
2、围绕岩块 添加基质构 造岩花纹
1、正确勾绘 岩块的边界
显微尺度 露头尺度 旋转斑与基质的 关系,就是岩块 与基质的缩写! 写实表达 客观存在 是填图的理想
√
天山石炭纪蛇绿岩
(据徐学义,2006修改)
合理的表达方式
雪水河 增生杂 岩构造 样式及 变形变 质序列
1999板块俯冲形成的增生杂岩带板块俯冲形成的增生杂岩带就位方式不同变形样式构造组合形态变质程度不同板块俯冲形成的增生杂岩带1b3b3b6b6tw8b8b15b15gs195351231070160401757035042195601553433575101112141315101112131415162102015030190401955235050200383002535075qhdlblsmivmiv170qppal13b12b1175b5b10b1211b131b13121011104516042325453264834555sisisisisi深水细碎屑沉积岩块改造而成的细粒物及构造岩外来岩块台地相岩块斜坡相岩块基底岩块?班公湖怒江j缝合带安多县城西蛇绿岩混杂带条带状辉长岩辉长岩中基性岩墙晚期岩墙蛇绿岩混杂带中斜长花岗岩及辉长岩包体枕状熔岩岩流单元枕状熔岩蛇绿质混杂岩条带状辉长岩递变层辉长岩?变玄武岩细碧岩放射虫硅质岩辉绿岩变玄武岩变辉绿岩墙?蛇绿质构造混杂岩?蛇纹石化辉橄岩辉长岩辉绿岩混杂岩
十一讲:火山岩区填图方法39页文档
十一讲:火山岩区填图方法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火山岩区填图的调查内容及工作方法
• 溢流(effusions) • 侵出(extrusions) • 侵入(trusions)(潜火山岩(subvolcanical
rock和火山侵入岩)
• • • •
三、火山作用的特点 时间和空间上的不连续性 火山作用具多样性 火山活动的不均一性和变异性 火山作用具突发性
四、火山岩区基本地质特征
二、火山学与火山地质学
是研究深部岩浆经过火山管道喷出地表或 侵位于近地表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作用和 变化的科学。①岩浆的形成与演化;②岩浆从岩
浆房经过火山管道到达地表的火山喷发方式与过程; ③喷出物在不同环境下搬运、堆积定位方式和岩浆 近地表侵位形式; ④与火山活动有关的构造;⑤ 喷出物定位后经过冷却、熔结、固结、逸气等作用 形成各类火山岩;⑥伴随火山活动的资源(矿产、 地热、热泉和地貌景观等);⑦火山环境与灾害
(2)火成岩也是板块运动过程与大地构造 事件的记录。通过火成岩的研究,可以 恢复古板块构造格局,追溯大地构造演 化历史。 (3)确定传统大地构造环境同样离不开火 成岩的重要作用
3、岩石构造组合及岩石构造分析
• 岩石构造组合(petrotectonic assemblage)是指表示构造环境(边界或 内部)特征的岩石组合。 • 岩石构造组合分析是恢复古板块构造格局 和历史的基本手段。 • 火成岩岩石构造组合是指在一定构造环境 下所产生的具有相似岩石化学、地球化学 特征的一种或几种火山岩组合或(和)侵入 岩组合的总称。
1、火山作用研究现状
深部岩浆依照一定的方式经过火山管道喷出地表或侵位于 近地表,从而形成各类火山产物的过程,称为火山作用。
• • • •
火山作用与岩石圈结构 火山作用过程与喷发机制的研究 岩浆物理和火山喷发柱演化的动力学过程研究 火山喷发物体积、能量与大气圈、水圈相互关系, 水污染,对臭氧层的破坏,气候的影响等(火山 作用是一个系统,可影响地球的多个圈层。是地 球内部能量释放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地球内部 物质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 的典型实例)
陆相火山岩区填图方法培训和野外现场交流会会议纪要
陆相火山岩区填图方法培训和野外现场交流会会议纪要
佚名
【期刊名称】《华东地质》
【年(卷),期】2017(038)004
【摘要】中国东部以大面积出露中生代陆相火山岩为最显著的区域地质特征,因而陆相火山岩区地质填图技术方法,以及大火山岩省成因与成矿作用研究是中国东部区域地质调查的关注焦点。
【总页数】1页(P249-24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51
【相关文献】
1.青藏高原陆相火山岩区填图新进展——以松多地区新生代火山机构为例
2.陆相火山岩区填图方法的实践——以浙江嵊州新生代玄武岩为例
3.陆相火山岩区填图方法研究新进展——"火山构造-岩性岩相-火山地层"填图方法
4.陆相火山岩区填图方法培训和野外现场交流会会议纪要
5.试论陆相火山岩区火山地层单位与划分——关于火山岩区填图单元划分的讨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复式火山机构:
这类火山机构按成因可能有两种 情况: A 在一个火山喷发旋回中,主火 山通道位置发生迁移,其堆积的火 山体也相应位移,互相叠复向某一 方向扩展,但火山类型保持不变。 B 在大型破火山和层状火山的斜 坡上,于火山通道上方出现寄生火 山锥、火山穹丘 ( 岩钟 ) 等附生体, 或者在破火口内出现多个由晚期活 动产生的规模较大的岩钟等。不同 旋回产生的类型不同的火山叠置在 一起时不应认为是复式火山机构。
第六章 火山岩区填图方法
一、火山岩区区调填图的总体要求 二、火山岩区工作方法 三、确定古火山位置的标志 四、火山构造 五、火山岩区“区调”填图的几个特点
地下有火、火从山出
一、火山岩区区调填图的总体要求
1.在详细研究划分火山岩和沉积夹层的基础上,结合火山地层 的结构类型,划分岩石地层单位和火山喷发旋回及火山喷发韵律 、建立地层层序,确定火山喷发时代。 2.查明火山岩岩石主要物质成分和地球化学特征、结构构造、 岩石类型、产状、厚度、接触关系以及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
4 .火山口附近的岩石常出现热液蚀变现象,如次生石 英岩化、碳酸盐化和某些矿化现象,远离火山口时蚀变现 象逐渐减弱并直至消失; 5.火山口附近常见有环状、半环状及放射状裂隙系统 ,这些断裂多属张裂或张扭性质,多为岩墙和岩脉充填; 6.火山口附近常有稍晚期次火山岩岩体分布,如果为 裂隙喷发,这些岩体呈带状或串珠状分布; 7.多数中心式古火山机构常具有等轴状或环状分布的 航磁、重力和各种元素地球化学异常或放射性异常: 8.遥感图像常显示环状、半环状影像特征;
表:苏吉火 山活动旋回 特征
(一)实测剖面
火山岩区测剖面主要是解决两个方面的任务: ▲.正确划分火山岩地层,建立火山岩地层的填图单位; ▲.详细研究火山岩岩性、岩相和火山机构、火山构造及岩石的含矿性, 后者除实测剖面外尚需结合面上填图工作方能完成。
1 剖面线选择的原则和实测比例尺 火山岩剖面应选出火山岩岩相发育较全的地段,尽可能通过 火山机构的中心。对不同类型、不同时代的火山岩至少有1—2 条剖面控制,实测的比例尺一般不应小于 1 : 5000 ,对火山机 构的研究尚需放大比例尺。
(二)火山岩的岩相
1.火山岩相 2.次火山岩相 3.喷发相 4.侵出相 5.喷发—沉积相
• 1
1.火山岩相
充填于火山通道中的各种岩石,它们可能是结晶程度 不同的熔岩、溶岩角砾岩、集块岩,在平面上一般面 积几百——几千个平方米,多呈园形一椭圆形,如果 属裂隙喷发时则呈条带状或断续条带状,与围岩呈侵 入接触,剖面上产状很陡,围岩常有热变质现象;火 山颈周围常有放射状或环状节理(断层),它们常被脉 状岩石充填。 火山颈的上部即火山口或火山喷发中心,但古老的火 山颈常常被破坏,改造难识别。
C破火山: 在火山顶部或中心具有规模较大的圆形或近圆形 的破火山口为特征。此类型火山机构中,熔结凝灰 岩分布广泛,放射状、环状断裂发育。
火山口: 火山中部 的岩浆涌 出口
五大莲池
• 1
D 锥状火山: 主要由火山碎屑岩组成的锥状火山体,平面上呈圆形,并有 较好地对称性。岩层的原始倾角和火山自然坡度为300~400, 火山的规模(直径)几十公里—几百米;
3.依据岩石特征和火山岩体的分布形态,划分火山岩相;研究 火山岩形成的地质环境。
4.查明与火山活动有关的构造特征,结合岩性、岩相资料研究 古火山机构,探讨火山作用、区域构造与成矿的关系。
二பைடு நூலகம்火山岩区工作方法
采用“双重”地质制图方法, 火山岩具有两重性,既要采取部分沉积岩区的工作方法,也要 适当地采用岩浆侵入岩的岩石学的研究方法,而它们又不完全 和上述两者的研究方法相同。 火山岩多具成层性,像火山碎屑岩,熔岩有旋回性和韵律性, 要像沉积地层那样划分火山地层(群、组、段), 近地表的次火山岩和产于火山通道或通道附近的岩石又像侵入 岩,又有不同的喷发相和喷发类型,这些内容均应填绘在地质 图上,因此,又叫“双重”地质制图法。
(2)中心式火山机构:
火山产物由一个或多个通道喷出,并围绕其火山口或火山口堆积的火山机 构,平面上近等轴状,常见的火山机构类型(按形态和火山喷出物)有: A盾状火山: 多次喷溢的基性熔岩流,自火山外溢,平缓地覆盖在地面上,形似盾牌状 。 B层状火山: 喷发与溢流交替进行,熔岩与火山碎屑岩互层,在火山机构中围斜外倾, 自中心向边部倾角由陡变缓(300~100左右)。
1.火山口附近形成的火山碎屑岩,碎屑的粒度大,常为 集块岩、火山角砾岩,而远离火山口则碎屑物粒度则逐渐 变细,为各种粒径凝灰岩所代替。 2.熔岩或火山碎屑岩在火山口附近,一般厚度大;远 离火山口时厚度逐渐变薄,但有些易流动的基性熔岩,受 古地形的控制,厚度也会出现相反的情况, 3 .通过详细测量火山岩的产状 ( 层理,流面 ) 常发现其 走向多呈环形包围火口,而倾向一般是指向火山口外侧, 但是塌陷形成的破火山口则向火山口内侧倾斜,并在火山 口附近倾角较陡,远离火山口则逐渐变缓;
• 1
西藏羌塘地区----蛇绿岩中的枕状玄武岩
节理发育
B 酸性熔岩: 主要是英安岩和流纹岩等,它们分布面积小于中 — 基性溶 岩,岩性及厚度变化较大,在熔岩中常可见到熔岩泡和自碎 角砾状熔岩。 在实际工作中爆发相和溢流相的岩石常是过渡的,经常 可见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互层,每层的厚度又不大,在实测剖 面和填图时,难以单独地将它们分开,此时可称之为熔岩 — 火山碎屑岩相。
四火山构造
火山构造既包括火山机构本身,也包括控制火山活动 的大地构造背景。目前对火山构造的划分不统一, ■根据规模大小可划分出不同级别的火山构造单元, ■根据火山作用及其产物和构造特征,划分出不同类 型的火山构造。
1.火山岩带的级别
Ⅰ级:巨型火山活动带,如环太平洋中新生代火山活动带。 Ⅱ级;大型火山活动带,如福建、浙江中 ( 新 ) 生代火山岩带、张 家口汉诺坝火山岩区。 Ⅲ级:属火山喷发带,如福建东部晚侏罗世火山喷发带 Ⅳ级:火山岩群、火山盆地、火山洼地、火山台地,如山西大同 火山岩群。 Ⅴ级;各类火山构造
五、火山岩区“区调”填图的几个特点
(—)双重地质填图的特点:既要划分火山地层,填绘地 层界线(群、组、段); 又要圈定火山岩的岩性,岩相的界线:既要表现褶皱, 断裂,又要表现火山构造(含火山机构)要素。
(二)工作的比例尺大小相结合的特点
1 .实测剖面的比例尺,一般为1: 5000,但在研究火山 机构时,常放大到1:l000-1:2000的比例尺; 2 . 1 : 50000 填图的比例尺,在填绘火山地层时是适应 的,但在研究火山机构时则应放大到 1:25000或更大比例 尺
2.次火山岩相
与火山岩具有同源和时空分布有联系的超浅成侵入体 ( 时间上稍晚于火山岩 ),岩性多为斑岩和玢岩,产状上常为 岩墙、岩脉、岩株、岩枝等,脉体组合常为环状、放射状 .有时充填于火山通道的根部。次火山岩相的岩石中矿物 有两个特点: (1) 角闪石、黑云母,一般不具暗化边或仅在岩体边缘 个别矿物中有暗化边; (2)岩石的基质中常含有(OH)、F等挥发组分的铁镁硅酸 盐矿物,如角闪石和黑云母。
(2)岩针 在具有较大内压力的粘稠岩浆,将原先巳涌出的 或充填在火山通道口形成的熔岩、火山碎屑岩被上 升的岩浆推挤出并拔地而起,或者使先形成的岩石 将自己包围,后经差异风化剥蚀作用而矗立在地表 ,形似针锥状。岩针中经常发育直立的流动构造或 者有垂直拉长的气孔、杏仁及石泡、珍珠构造等。
5.喷发——沉积相
(2)查明火山岩的结构类型是指火山地层中在垂向上岩石组合 特征: A 以沉积岩为主,火山岩仅以夹层出现 B 以火山碎屑岩为主的类型(中酸性火山岩为主), C 以熔岩为主的玄武岩;如四川峨眉山玄武岩; D 熔岩与火山碎屑岩互层的结构类型; E 火山岩与沉积岩互层的结构类型. 火山岩的物质成分主要指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由于许多 岩石常具隐晶质和玻璃质,岩石的化学成分是划分火山岩类 及其命名的主要依据。
(2)喷溢亚相
当火山物质从火山口较平静地溢流形成的各种熔岩、 熔岩角砾岩、凝灰熔岩等,该属流相产物,由于岩浆成分 的不同,熔岩的特点也不尽相同。 A 基—中性性熔岩: 厚度不太大但分布面积较广,形成熔岩被、熔岩带,常 具柱状节理和气孔、杏仁构造,有时在它们的流经的途中 ,边流动边凝固而形成绳状或其它不同的构造. 海底喷溢的熔岩常具枕状构造。 岩浆来源较深时,尚可把上地慢物质带上来, 如张家口地区的玄武岩常含有较粗大的镁橄榄石晶体(地 幔岩包体)。
3. 喷发相
喷发相泛指各种溶岩和火山碎屑岩。
按喷发性质和喷发强度又可分为: (1) 爆发相
(2) 喷溢亚相
• 1
(1) 爆发相:
当岩浆中含大量气体,压力很大,突然喷出火山口并伴有 岩浆爆炸现象,形成不同粒级的火山碎屑堆积,它们从火 山口向四周,由近到远,碎屑颗粒由粗到细,常是由火山 集块岩+火山弹一火山角砾岩一火山凝灰岩(粗+细)。 火山岩的喷发强度,可根据火山岩的颜色来定性的确定, 火山岩的堆积速度由快到慢时,其岩石的颜色由绿色一红 色。
1:5万地质填图,所划分的火山构造带多是Ⅳ级和Ⅴ级
2.火山构造的分类
火山机构是火山构造调查的基本单元,它们可 能是较大的单体火山,也可能是包含有寄生或侧 生的火山,彼此间的活动具有相对独立性。每个 火山的类型在整个活动历史中保持不变,它们可 分为三种类型: 裂隙式 中心式 复 (合 )式
• 1
(1)裂隙式火山机构 是—种受断裂或裂隙 控制,呈长条状分布 的火山机构,基性岩 浆沿裂隙溢流可形成 大面积熔岩高原、平 原或台地。
当火山喷发物从空中降落到水域中,或者火山 喷出物降落到地表经剥蚀,搬运到水体中沉积形 成的火山沉积岩,故常有陆源物质混在其中,其 形成环境可在河口、冲沟口、破火山口湖、火山 洼地,湖盆或海盆地中。例如沉凝灰岩。
三 确定古火山位置的标志
第四纪以前的火山称为古火山。一般古火山口常表现出 下列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