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人史纲》有感

合集下载

《中国人史纲》的读后感2

《中国人史纲》的读后感2

《中国人史纲》的读后感2《中国人史纲》的读后感2提要:每每闲暇时,翻开《中国人史纲》,目随笔走、易随页转、思绪纵横,每读到有见地处就会频濒点头,读到幽默、轻快处就会呵呵出笑地产e网《中国人史纲》的读后感2中国的历史很久前就在历史课上学习过了,努力回想曾经背诵过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更多的片段竟然是于曾经红极一时的电视连续剧,以史为鉴这四个字让我时时感到很羞愧,为此,我曾多次去图书馆捧起了《资治通鉴》努力钻研,可是每次没看几页,疲倦的感觉就笼罩了过来,我不得不承认:我读不懂历史,无法感悟历史。

直到我遇到了引人入胜而又线索明晰的史书《中国人史纲》,我才从心底深处感受到读历史的那种激动人心的感觉。

就像一个孩子去了解母亲的人生经历,就像一个孤儿突然找了了兄弟姐妹,找到了亲人,大家亲密地聚在一起共同话家常、说心里话,更像一个长辈讲述族人的历史,教育我成长一般。

心内是温暖的、感激的、宽容的,不论那段历史是屈辱的还是黑暗的,无论那里的人是丑陋的还是阴险的,无论山河是分裂还是被侵略。

柏杨老先生采用快意恩仇的笔调,从我国的神话时代说起,直至20世纪结束,其历经了十年监狱的艰辛,并以自己深刻的人生经历来写作此书,自有很多深刻和独到之处。

一、有感于成书的经历。

七十年代,柏杨负责《中华日报》家庭版《大力水手漫画》专栏,因其刊出的一张漫画讽刺蒋介石父子独裁统治台湾,触怒了当局,柏杨被以“侮辱元首”、“通匪”等罪名被捕入狱,判处死刑,后改判为有期徒刑。

在狱中,柏杨为驱赶绝望,让心思有所寄托,努力把握住任何一点能读书的时间开始读书,读二十五史。

七、八个月后,他的前妻又提出离婚。

这些对柏杨无疑是双重致命打击。

绝望之余,他绝食二十余日。

之后,一个彻底的领悟,让他重新振作。

他在阅读、思考之余,开始写《中国人史纲》。

狱中随时检查,文稿随时可能被抄出来充公、烧毁,而且同囚室的人抗议他书写,有人根本就觉得他无聊、可笑……冷嘲热讽、瞠目怒视、龇牙咧嘴,不一而足。

中国人史纲

中国人史纲

谢谢! 谢谢!
洒脱自在、游刃有余的表述。作者常常开 洒脱自在、游刃有余的表述。 门见山又一针见血地进入历史中最重要的事件 和最关键的人物,分析勾勒,寥寥数笔, 和最关键的人物,分析勾勒,寥寥数笔,便使 历史中那些老朽的事件和人物神采顿生, 历史中那些老朽的事件和人物神采顿生,也使 隐藏在历史积尘下的规则与真相昭然若揭。 隐藏在历史积尘下的规则与真相昭然若揭。 每章最后的“东西方世界”一节, 每章最后的“东西方世界”一节,别具匠 心和视野。宋明之后,尤其是十六世纪开始, 心和视野。宋明之后,尤其是十六世纪开始, 西方政治文明突破性地发展起来, 西方政治文明突破性地发展起来,科技之光兴 中西方的发展遂于此分道扬镳, 起,中西方的发展遂于此分道扬镳,并终于导 致十九世纪以后中国社会的不堪收拾。 中国社会的不堪收拾 致十九世纪以后中国社会的不堪收拾。今天的 人在扼腕叹息之余,更应该明白到, 人在扼腕叹息之余,更应该明白到,不仅仅从 中国历史, 中国来看中国历史 中国来看中国历史,和不仅仅从中国历史来看 中国未来的发展,是多么必要和意义非凡。 中国未来的发展,是多么必要和意义非凡。
这是柏杨先生在前言中令我最感动的一句话。 这是柏杨先生在前言中令我最感动的一句话。
在这里, 在这里,我主要讲的是在看 中国人史纲》 完《中国人史纲》后我的个人观 点及各方的评价。 点及各方的评价。因为我并不知 道大家对历史及相关的内容是否 感兴趣。 感兴趣。
中国人共同的家族史、 中国人共同的家族史、最好读的中 国通史 柏杨名著《中国人史纲》 柏杨名著《中国人史纲》,代表的 是作家写史的一个高度, 是作家写史的一个高度,是平民治史的 一个高度。 一个高度。在将历史写得精彩好看又不 乏深刻洞见方面,至今无人可以逾越, 乏深刻洞见方面,至今无人可以逾越, 甚至可以说,连个堪称及格的竞争者都 甚至可以说, 没有。 没有。

《中国人史纲》读后感

《中国人史纲》读后感

《中国人史纲》读后感--以前,我总是洋洋得意的对人说,如果我家财万贯的话,我一定会报考历史专业的这样说的原因是一方面表明自己其实是有理想的,另一方面表明自己其实很酷历史是酷的,我却是浅薄的历史并非全是鲜衣怒马繁华似锦,它事实上如此残酷,战争和暴政将它涂抹得血迹斑斑这斑斑血迹又迷惘了众生的眼睛,在穿越历史重重迷雾之后却对狰狞的暴徒流露出顶礼膜拜的眼神原来颠倒众生的,并非只有倾国倾城的美女我一直无法理解为何明孝陵甬道上的牌匾会将朱元璋这个热爱杀人的混蛋描述成恩泽天下的圣主,就像我一直无法理解为何人们会赋予项羽这个徒有武力的莽夫以英雄的地位并崇拜了幽幽数千年项羽一把大火烧掉了咸阳,不但给后世的暴徒们开了一个以焚烧故都来章显自己盖世武功的恶劣先例,而且烧尽了保存在咸阳的记录着春秋战国以来璀璨学术思想的珍贵典籍而同样是因焚烧罗马城而闻名的尼罗,却遗臭千古相形之下的差别和痛心,我不知怎样才能言语不要说造成黄金时代学术典籍遗失的罪魁应是焚书坑儒的始皇赢政,那本是另一片迷茫的眼神焚书的原因上儒生建议赢政崇古分封子弟和功臣,这本是儒家阿谀奉承的的手段,但不幸碰上始皇这个一切都向前看的人政治硬汉法家的李斯作出细致分析之后建议"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

……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是为焚书可见焚书焚的多是民间非科学方面的书籍,而秦朝所设为数众多的博士官,仍然存有大量诸子百家的典籍事实上,按当时的条件,民间就真的能存有很多的书么?藏书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政府行为而坑儒的原因则是两个道士为赢政寻仙药不得,怕上面怪罪,便毁谤赢政后逃之夭夭始皇勃然大怒,坑杀相关四百六十于人这其中大抵是些方术之士,不过因为赢政也提到了儒生在咸阳言论蛊惑人心,大概也有一些儒家人士混迹于被坑杀之列因为这两个原因,儒者们穷尽所有能够想到的恶毒词汇加诸于始皇赢政的身上古人说三人成虎儒者们一代接一代孜孜不倦的毁谤始皇,毁了两千年,终是迷惘住了后人的眼睛,把赢政变成集天下恶毒为一身的大妖怪暴政是有的,但暴政是每个朝代都有,而赢政所做的开创性的事业却只在于秦朝不用螯述从小学课本就介绍的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光算赢政所建立的政治体制这一项,其后两千年的中国帝王便从未有能超越,统统因袭下来"始皇帝"这一称谓,真的是名副其实我到是觉得,相对于项羽,赢政到是更能担当英雄这一称号,更应该获得国人的尊敬戏剧中的霸王,演义中的关羽赵云,都只能当作文艺形象来欣赏,万不该将其与历史真实人物混为一谈只可惜大多数人眼中的世界只是建立在别人的臆想之上怎能冀望用迷茫的眼睛看见一个真实的世界?和科学一样,读史让我们接近世界本来的样子而我呢,喜欢事物本来的面貌不论它是好是丑因为啊,我总坚信,真正的完美,总是包含了残缺于其中:,柏杨著。

中国人史纲读书报告

中国人史纲读书报告

《中国人史纲》读后感闲谈时,同事推荐了台湾作家柏杨的《中国人史纲》(以下简称《史纲》)一书,说可以一读。

借来同事的书,虽不是正版,错字、别字不少,阅读不便,但每每于工作闲暇择页开卷,却也能静下心来,目随笔走、意随页转、思绪纵横。

每读到有见地处就会频濒点头,读到幽默、轻快处就会呵呵出笑,读到悲愤处就不忍继看,推书叹息。

一路下来,看得时断时续,却也一以贯之,积少成多,终于篇末。

看完回想,记不起、搞混杂的地方不少,于是重读,觉得确也有益愉快。

一、有感于叙史脉络清晰。

《史纲》全书近80万字,从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时代一直讲到清朝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的中国历史。

《史纲》以世纪分章和以问题分节,不以帝王年号而以公历纪年,每一个世纪又以十年为一个年代,避免了时间的分割和跳跃,使历史有一个整体、清晰的脉络。

作者将国家(王国)的兴衰更替,民族的分化融合,文化宗教的发展、重大历史事件的起承转合,历史人物的生平功过,前后贯串在时间的主线上,使历史流畅,让读者对未知和已知的历史有一个新的了解和整体把握,让读者知始知终,使阅读流畅。

我对达赖喇嘛怎么有如此大的影响感到不解。

读了《史纲》后,我才知道原因。

喇嘛教产生于公元7世纪。

喇嘛是西藏语,喇意思是“上”,嘛意思是“人”,喇嘛就是“上人”,就是高僧。

十三世纪时,喇嘛教主八思巴,被蒙古帝国加封为蒙古国师,喇嘛教与政治结合。

十四世纪五十年代,喇嘛教出现了马丁·路德一样的宗教改革家宗喀巴。

他有达赖和班禅两位徒弟。

他宣称达赖和班禅可以转世再生。

宗喀巴逝世后达赖以大徒弟的身份继承为喇嘛教教主,班禅以第二徒弟的身份充当副教主。

后来一个汗王将后藏土地献给达赖喇嘛,达赖则要班禅到后藏传播黄教。

达赖主持喇嘛教,成为西藏政治三巨头之一。

从喇嘛教立教时间、传播地域、达赖的教主地位和主教时间上,我知道达赖喇嘛影响大是有原因的。

二、有感于作者的敏锐。

作者在叙史的同时,对历史分析不乏精到之处,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中国人史纲读后感

中国人史纲读后感

中国人史纲读后感《中国人史纲》是一本关于中国人民的历史著作,对于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读完这本书,我对中国人民的历史和传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中国人民的奋斗和智慧充满了敬意。

首先,这本书通过梳理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人物,向读者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坚韧和勇气。

从古代的夏、商、周三代,到近代的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

而这些变革常常伴随着战乱、困苦和牺牲,但中国人民从来没有放弃过,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与时代搏斗,努力寻找自己的出路。

例如辛亥革命时期,中国人民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解放,进行了血战一年多。

不管是在壮烈的战场上,还是在艰苦的生活中,中国人民都表现出了坚毅的勇气和不屈的精神。

其次,这本书也向读者展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创造力。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思想家、文化名人和科学家,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孔子到墨子,从陆王心学到现代的科学家,他们代表了中国人民所追求的智慧和思想。

这些人的思想和努力,对中国人民的文化传统和社会进步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中国人民建设独立、民主、富强的现代化社会提供了理论基础。

最后,这本书还强调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和谐精神的重要性。

中国是一个众多民族和文化的大国,而中国人民始终注重团结和合作。

无论是在夏朝的兼并过程中,还是在近代的民族独立斗争中,中国人民一直保持着团结和和谐的精神。

这种团结和和谐不仅体现在各族人民之间,也体现在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传承中。

中国人民一直强调和谐共处,尊重个体差异,追求社会公平和正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总之,读完《中国人史纲》这本书,我对中国人民的历史和传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本书向我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坚韧和勇气,伟大的智慧和创造力,以及团结和和谐的精神。

这些特质让我对中国人民充满了敬意,也激励着我要更加努力地工作,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奋斗。

读中国人史纲有感

读中国人史纲有感

读《中国人史纲》有感——袁浩杰自参加工作以来,没完整看过几本书,但还是洗洗品读了柏杨老先生长达八十万字的《中国人史纲》。

当偶然的机会从舍友书桌上瞥见这本书时,我就决定好好细读它。

或许自幼对历史比较感兴趣,对通史之类的著作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以前也读过柏杨当时也是轰动一时的《丑陋的中国人》,深受感慨,受此影响,也从心底喜欢柏杨老先生。

《中国人史纲》是一本引人入胜而又线索明晰的史书,从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时代一直讲到清朝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的中国历史。

柏杨先生在狱中完成此著作,历经了十年监狱的艰辛,他以自己深刻的人生经历来写作此书,于是此书又有“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赞誉。

自有深刻和独到之处。

柏杨老先生素有“不为帝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著作风格,他一贯以批判的精神写历史,站在人性的角度评论历史。

《中国人史纲》就以“人”为中心,重点在“人”.这本书的特殊性还表现在它是狱中成书,因此更能透过文字感受作者对于人性的独特视角的剖析,历史是人的历史,故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人性的发展史。

通读此书,给我最多的思考就是人性的问题。

何谓人性?孔子、孟子、老子、老子、荀子等皆有不同的看法,而释迦牟尼与西方的柏拉图等亦有各自的理解。

人类社会的发展由低级而高级,于是善恶观念逐渐产生出来,但是无论善还是恶,无非都带着人的烙印,善、恶只是维护人类自身利益的工具罢了。

孔子满口的仁义道德,然而他刚刚出任了鲁国的司寇,就把他的学术上的死对头、名扬天下的大学者少正卯给杀了,看来在政治斗争中,孔子所谓的“仁”乃是具有针对性的,并非一视同仁的。

战国时期,长平之战结束,赵军40万人投降秦军,秦江白起名者40万疲惫不堪的俘虏进入长平附近一个名叫“杀谷”的深谷,秦军从高山上抛下土石,40时万人全被活埋。

秦朝末年,巨鹿大战后,20万投降的秦军被项羽全部坑杀。

南梁开国皇帝萧衍先后四次舍身同泰寺,几乎每次都要国家拿出一亿万钱来赎身,而这些巨大的舍身钱莫不是来源于对百姓的盘剥。

中国人史纲的读书心得

中国人史纲的读书心得

中国人史纲的读书心得中国人史纲的读书心得汇总5篇不同的书带给我不同的感受,书让我领略风云变化,让我看透人间的喜怒哀乐,让我领悟人生的哲理,徜徉书海中,书中也有一个“我”,品味书墨幽香。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中国人史纲的读书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人史纲的读书心得(篇1)之前一直很好奇为什么书名叫做《中国人史纲》,不知是被断句为《中国人史纲》好还是《中国人史纲》。

看了两章后觉得还是理解为《中国人史纲》的好,因为发现柏老先生的史笔和别人不同,他注重的是强调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历史其实是人的历史。

从来都觉得书写历史和做新闻对事实的态度是一样的,要客观的记录事实,轻易不能表露自己的态度,而柏老先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都持有鲜明的态度,对前朝的史学家和儒家鸿儒们的错误不留情面的一一批判。

书的开篇题目为“历史的舞台”,介绍了中国的版图和山脉河流。

不要以为这篇只是单纯的介绍自然环境,他介绍的是中华文明兴起、繁盛所发生的地点以及环境与文化的关系。

自然环境影响文化,每个民族都是如此。

柏老说,在中华文明体系中,建筑文明是最贫乏的一环。

除了万里长城纯军事工程外,古中国缺少雄伟的城市,雄伟的宫殿,更缺少雄伟的民间房舍。

原因有二,一是绝对君权思想的统治,统治者绝不允许别人的房舍建造的比他的好,哪怕接近也不行。

二是中国历史上的新兴政权对与焚烧就政权的建筑物怀有浓烈的兴趣。

比如项羽火烧阿房宫,所以至今我们也无缘再见“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的阿房宫是如何的壮观,也无缘站在吕后运筹谋杀韩信的未央宫中嗅那满是阴谋味道的空气。

柏老讲了开天辟地的故事。

这里我发现了一个问题。

在中国是盘古创造了世界,但主宰世界的却是一个叫玉皇大帝的神祉;在犹太人那里,人们认为是耶和华创造了世界,那主宰世界的也是耶和华。

以前我曾经写文章论述过中华民族并不是真正信奉神祉的民族,信神只不过是处于绝望环境中的一种无望挣扎。

我们信奉神祉的心理远没有西方世界信奉神明那样单纯。

读《中国人史纲》有感

读《中国人史纲》有感

读《中国人史纲》有感内容简介:本书共19章。

前五章分别是:历史舞台、神话时代、传说时代、半信史时代和信史时代。

后十四章以一世纪为界。

主要写的是从盘古开天辟地到20世纪初的历史。

本书是平民写诗的代表作,语言犀利,文字生动,结构紧凑。

读后感:第一阶段:前88页我目前感觉是简单粗暴啊。

以一种极其犀利的语言,讲述了从盘古开天辟地到20世纪初的历史。

初读之下十分震撼,无论是古人的史记、资治通鉴,还是现代人编写的一些史学著作,大都较为正式。

又因为很多史学家的阶级立场问题,使得一些历史观点官方化。

而此书的最大特点就是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看历史,言大众所想,书大众所观。

该书最开始描述了一些地理方面的问题,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驿马日程的图,从来没深入想过古代的交通,一看到便觉得第一次对古代交通有了直观的了解。

而且文中的语言极其的平民化,比如皇帝的名字。

文中少了对皇帝的过分尊崇和褒贬,显得更加直白。

再来就是关于本书的语言十分的吸引人,具有极强的可读性。

作者直言其所想,他认为是什么样就写成什么样,毫无矫揉造作之感。

书中的东西方世界让人耳目一新,因为大多数我们都是单独的阅读中国史,而作者却把中西方时期联系在一起,有一种全球观的感觉,不再感觉中国是孤零零一个国家在发展。

第二阶段:88---150页现在又读了一些后,有了一些新的领悟。

首先是对孔子的看法。

从前对孔子的了解,只是觉得那应该是个慈祥严厉的老师,或拿着小棍敲着懒惰的同学,或带着弟子四处游学。

可是在柏杨的描绘中,我看到了另一样的孔子。

柏杨这样写道:本世纪(前五)第一年,鲁国国君姬宋和齐国国君姜杵臼在夹谷会面,孔丘以礼仪专家身份被任命为姬宋的傧相。

于是儒家学派最津津乐道的一件事发生了,会见之后举行的娱乐节目中,齐国演出莱部落的土风舞,孔丘根据儒书,指责齐国不该使用野蛮人表演,而应使用传统的宫廷舞。

齐国再表演宫廷舞时又把男女演员都驱到台阶之下,砍断手足。

还有一段:在孔子担任代理宰相时把一位很有名望的文化人少正卯逮捕,立即处死,然后宣布了少正卯的五大罪状:居心阴险,处处迎合人的意思;行为邪恶,不肯接受劝告;说出的都是谎话,却坚持全是实话;记忆力很强,学问也很渊博,但知道的全都是丑陋的事情;自己错误却把错误润饰成一件好事。

中国的人史纲—《中国人史纲读后感》书院1404班刘天

中国的人史纲—《中国人史纲读后感》书院1404班刘天

中国的人史纲—《中国人史纲》读后感无论是上演大多中国历史话剧的炎黄文化起源地中原,还是突破了关中枷锁崛起了数多王朝的河东,抑或江淮巴蜀,富饶的江南鱼米乡。

历史之铭犹历历在目,在这个拥有千年文化的广阔而肥沃的泱泱大疆上,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

柏杨先生的文章是难得的雄文兼美文,一章一世纪,一草一天堂。

在他的笔下。

各个性格能力迥异却都带着华夏标签特色的君王们,枭雄们,英雄们,他们的生平,组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人史纲。

柏杨先生说:“历史总是轮回,无限的权力总是带来无限的灾难。

除了第一代开国皇帝中部分是真正的明君,能够自我克制和为国为民,其他年代在深宫后院的女人和太监们包围下长大的皇帝们,想成为真正人格完善,利用好这个无限权力,经得住批评和磨难的没有,基本处于荒唐无道的声色犬马和夜郎自大的自我欺骗当中,为民造福更是想都别想,一句话:人家皇帝犯不着那么辛苦。

”很多被历史赞誉的人,在柏杨先生眼中,却该遗臭万年。

就像明孝陵甬道上的牌匾会将朱元璋这个热爱杀人的混蛋描述成恩泽天下的圣主,就像人们赋予项羽这个莽夫暴徒以英雄的地位并崇拜了几乎数千年。

可是项羽一把大火烧掉了咸阳,不但给后世的暴徒们开了一个以焚烧故都来章显自己盖世武功的恶劣先例,还烧尽了保存在咸阳的记录着春秋战国以来璀璨学术思想的珍贵典籍。

而在西方同样是因焚烧罗马城而闻名的尼罗,却遗臭千古。

最典型的便是嬴政。

儒生建议赢政崇古分封子弟和功臣,这本是儒家阿谀奉承的手段,但不幸碰上始皇这个一切都向前看的人政治集权者。

法家的李斯作出细致分析之后建议"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

……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是为焚书。

所以焚书焚的多是民间非科学方面的书籍,而秦朝所设为数众多的博士官,仍然存有大量诸子百家的典籍。

事实上,按当时的条件,民间识字者寥寥无几,更何况藏书。

藏书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政府行为。

而坑儒的原因则是两个道士为赢政寻仙药不得,怕上面怪罪,便毁谤赢政后逃之夭夭。

中国人史纲观后感1000字(精选4篇)

中国人史纲观后感1000字(精选4篇)

中国人史纲观后感1000字(精选4篇)中国人史纲观后感800字篇一《中国人史纲》是我在假期里看,厚厚的一大本书,我花不少时间去读它,不过觉得蛮值得的。

《中国人史纲》是台湾作家柏杨在九年多的监狱里写下的巨作,它描述从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时代到二十世纪满清王朝末期腐败无能下的那一段不堪耻辱历史,这部着作贯穿上下五千年,纵横千万里,感时忧国,是一部使人忧天下,探世变的巨着。

它描写没有空洞乏味,但精彩好看不乏深刻的洞察力,是一部好作品。

长期艰难的狱中生活磨炼,使柏杨对历史上各种制度的优劣、政策的得失、社会的兴衰、人心的向背、人性的善恶有着超于常人的洞察力,而这恰是许多高头_式的历史教科书所缺乏的。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用既深邃又开阔的视野中国在不同时期的兴衰,东西方不同的境况,让我们了解不同的时期的中国,使我们为中国前期的鼎盛感到自豪光荣,为中国前期的先进而欢呼,为了后期的满清王朝的腐败衰落而痛心,为了后期的落后而受到的屈辱感到悲愤。

柏杨娓娓的诉说了中国人的历史,以站在中国人的角度上,梳理几千年的中国,按时间逻辑编写,对于中国人民遇到的艰辛和苦难给以深切的同情,对于那腐败的阶级统治表达谴责。

……总之,作者以人民的观点来深刻的阐述了历史,以人民的处境来判断每一个历史年代和事件,作者的历史观点是一种人性史观点。

他是以一个民主派别的史学家的形象在叙述历史的。

他用人民的眼光来考察每一个朝代的历史形态,作者对酱缸文化的批判是深刻的,这使得我们对历史文化传统中的糟粕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知道了什么是酱缸文化,我们要排除那些历史上的糟粕。

我很佩服柏杨先生,他的一生多灾多劫,从过军,坐过牢,数度企图自杀,曾经几乎被枪决……被别人称过为“一个看过地狱回来的人”。

我佩服敢勇于写出自己的话,直接的披露社会百态。

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中以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强烈批判中国人的脏、乱、吵、窝里斗、不能团结、死不认错等,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滤过性疾病使我们的子子孙孙受感染,到今天也不能痊愈。

中国人史纲读后感

中国人史纲读后感

中国人史纲读后感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中国人史纲读后感(一)寒假期间,我阅读了《中国人史纲》一书,不由得为我国近代英烈的浩然正气和爱国情怀所感动。

浩然正气来自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忠诚。

有了为国为民的责任感,就会产生舍身取义的壮举。

在这本书中,列举了很多爱国人士,如:钱学森为了祖国的科技发展,毅然放弃了美国的优越生活条件和工作待遇,冲破阻力回到当时还相对落后的中国。

为组织领导新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的研究发展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的事。

从而体现了他一心报效祖国的强烈爱国情怀。

这本书让我懂得了中国许多的历史资料。

让我们对历史的知识更加广了。

对历史这门科目的学习可以事半功倍。

中国人史纲读后感(二)最近读完了《中国人史纲》,从序言中知道了此丛书是柏杨先生在火炉般的斗室之中,或蹲在墙角,或坐在地下,膝盖上放着用纸糊成的纸版和着汗珠,一字一字的写成,感觉就像所有古贤“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司马迁饱受宫刑之苦,愤而终成《史记》”一样,大家都是源于“愤”而怒气冲天,有一种宣泄的欲望,否则就愤怒成疾了。

为什么中国古代的文人会有这么多的愤怒,还是现代好啊,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说,中国人幸福指数排在世界前20位!并且逐年上升。

事实果真这这样吗?最近央视记者走基层,国庆期间忙着问:“您幸福吗?”,就冒出个“我姓曾”这样的“神回复”,其实我们中国人一直就这样“被幸福”着呢!但还是我们普通百姓的觉悟高,遇到了苦闷之事,就只是发发口头的牢骚、喝几口闷酒也就把这愤怒化解的烟消云散了。

我们央视记者推出这样的新闻专题报道是何用意,是关心百姓生活的幸福度呢,还是在邀功表功?从央视一贯的作风——报喜不报忧,尽力粉饰太平——来看,央视的用意很显然。

其实我们中国人自己说:“我们现在很幸福,每天忙忙碌碌,赶着还房贷,赶着担心明天的工作,赶着操心小孩的学费,再担心老板是否把自己炒了,我们真幸福得像猪牛!”而第三世界的穷国家印度人偏要说,我们中国人不幸福!印度人可以安心去流浪,也不愁饿死病死,而每个中国人都似乎觉得看不起病,不敢病,心天天放不下,不知明天自己会怎样。

中国人史纲读后感(精选6篇)

中国人史纲读后感(精选6篇)

中国人史纲读后感中国人史纲读后感(精选6篇)中国人史纲读后感篇1“历史是酷的,人却是浅薄的”。

读完柏杨的旧作《中国人史纲》后,脑海里随即出现了这句话。

“爱之深,责之切”作为柏杨的写作宗旨,在此书中也得到了贯彻,尽管批评的是不太令人敏感的“史观”。

历史,并非是繁华似锦,它事实上是如此残酷,战争与暴政把它涂抹得血迹斑斑,这血迹又遮挡了后人的眼睛,让人在穿越重重历史迷雾后却开始膜拜狰狞的人。

原来颠倒众生的,不仅是倾国倾城的美人。

也许很多人也都无法理解,为何明史会把朱元璋这个疑心重重,杀人无数的暴君描述成一个仁慈的圣祖?为何后人会向项羽这个将国都一炬焚之,以显示自己盖世武功的莽汉致敬?而同样是因焚烧罗马城而成名的尼罗却遗臭万年,相比之下的差别,实在无法形容。

人们不该随意责怪焚书坑儒的始皇嬴政,那是另一片迷茫的眼神。

焚书,是由于儒生们在当时大力倡议分封皇室子孙,这种疑似夺权的行为自然让始皇恼怒,随后李斯的乘机进谗言,说什么百家俱为邪说,才导致了惨剧的发生。

坑儒,则是由于方士卢生等人为始皇寻仙不得,便诽谤皇帝后一走了之,使始皇在盛怒之下坑杀相关人等,而其中恰恰是儒生居多。

所谓“三人成虎”,千百年来,儒生们出于报复心理而孜孜不倦地给始皇抹黑,终于成功地把嬴政变成了恶毒的大妖怪。

我倒觉得,相对于项羽,嬴政更值得尊崇。

京剧中的红脸关云长,白脸曹操都只能当作文艺形象来观赏,万不可与其真实历史形象混淆,正如《三国演义》不能代表史实一样。

可惜现在大多数人的双眼都被强行或自愿地戴上了有色眼镜。

迷茫的世界中,怎能浮现出一个真实历史!和科学一样,读史,让我们更接近世界的真实。

其实,人应该习惯于接受事物的原貌,无论它是美是丑,是善或是恶。

我总坚信,真正的完美,总是包含了残缺于其中。

是否能拥有,就看人是否能包容。

中国人史纲读后感篇2读完柏杨老先生的《中国人史纲》,才发现这是一部有温度的历史,一部有人情味的历史,与以往记录时间与故事的史书不同,此书中更多的是对人,或者说对中国人创造历史的思考。

中国人史纲读后感

中国人史纲读后感

中国人史纲读后感《中国人史纲》是一部以中国人为主角,以中国历史为背景的宏大史诗。

作者通过对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的描述,展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智慧和不屈精神,同时也揭示了中国历史上的兴衰和变迁。

在阅读这部作品时,我深受感动,也对中国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这部作品让我对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气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英雄人物和伟大事件,他们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成为中国民族的骄傲和自豪。

例如,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封建王朝;岳飞保卫国家,捍卫了中国的疆土;郑和七下西洋,展示了中国古代航海技术的辉煌。

这些故事都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气,让我深受感动。

其次,通过阅读《中国人史纲》,我对中国历史的兴衰和变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经历了无数次的兴起和衰落。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生动地描述了中国历史上的各个重要时期,如春秋战国、秦汉盛世、唐宋鼎盛、明清王朝等,让我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同时,我也意识到中国历史上的兴衰变迁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每一次的衰落都会迎来新的兴起,这也让我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最后,通过阅读《中国人史纲》,我对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和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中国人历来注重家国情怀,崇尚孝道忠义,尊重师长,勤劳勇敢。

这些传统美德和精神一直贯穿于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生动地描述了中国人民在历史上的各种艰难险阻中,始终坚守着这些传统美德和精神,这让我对中国人民的品质和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总之,通过阅读《中国人史纲》,我对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这部作品不仅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气,也让我对中国历史的兴衰变迁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同时,我也对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和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这部作品让我对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让我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中国人史纲读书心得

中国人史纲读书心得

中国人史纲读书心得篇一:《中国人史纲》读后感这个假期,我读了台湾作家柏杨先生的《中国人史纲》这本书。

这本书是近代以来中国作家著史的最杰出代表作,讲述和评论了从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时代到二十世纪第一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整部中国历史。

它以中国人的特定活动为对象,让历史成为一部电影,人民成为这部电影的主角,而中国大地则是这部电影的演出场地。

柏杨的史观以“人”为中心,自称是平民著史、狱中著史,“不为帝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所以取名《中国人史纲》,重点在“人”。

柏杨一生经历坎坷,因有大苦难,所以有大愤懑与大悲悯,这种情怀始终激荡在文字里,才使得柏杨作品的魅力不因时间的流逝而稍有减衰。

本书完成于监狱之中,以世纪为经,从盘古开天地一直写到20世纪初;以事件为纬,内容涵括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篇幅浩大,文字流畅生动,结构精练紧凑。

历史是酷的,我却是浅薄的。

历史并非全是鲜衣怒马繁华似锦,它事实上如此残酷,战争和暴政将它涂抹得血迹斑斑。

这斑斑血迹又迷惘了众生的眼睛,在穿越历史重重迷雾之后却对狰狞的暴徒流露出顶礼膜拜的眼神。

原来颠倒众生的,并非只有倾国倾城的美女。

唯物史观无疑是科学的,但不能否认的是在长河迂回蜿蜒的转弯处,历史是富有戏剧性的。

某一个个体可以影响历史的走向,使它选择了其中的一个方向,而将其余诸般可能性留给了后人遐想与感叹的空间。

历史上最热闹的地方,往往是占少数的权贵们明争暗夺,而最冷清的地方,却充斥着占绝大多数的老百姓。

李唐赵宋复朱明,历史的姓氏不断更迭,历史中人声鼎沸,却不知有一双冷眼在历史的边缘静静旁观,它叫做权利。

历史只有一个,但面孔却有多种。

某个角度上它是一个慈眉善目的老者,换个角度,即是一个穷凶极恶的屠夫。

本书的内容精彩绝伦,并且很有特点。

洒脱自在、游刃有余的表述。

作者常常开门见山又一针见血地进入历史中最重要的事件和最关键的人物,分析勾勒,寥寥数笔,便使历史中那些老朽的事件和人物神采顿生,也使隐藏在历史积尘下的规则与真相昭然若揭。

《中国人史纲》读后感

《中国人史纲》读后感

《中国人史纲》读后感刚看完柏杨先生的《中国人史纲》,这部历史性质的书籍从神话时代说到了八国联军时期。

先不说内容的丰富多彩,仅语言的诙谐幽默就足够吸引人。

如在描述帝王的昏庸无能时作者往往用日常口语骂架式的风格“颟顸”,“糊涂蛋”,“像一群无头脑的野猪冲向悬崖”,“最终为自己的王朝补了最后一刀”,这种语言风格就像是一个戏迷看戏,高潮时激动兴奋地为其喝彩,低落时就在一旁幽默的挖讽嘲弄。

又如对“剧中”人物的称呼上也是极尽玩味,“那拉兰儿”,这个“儿”字不知道她本名是不是带这个,但总使人感觉加个“儿”有蔑视愤恨之意,而想到这些人给百姓带来的灾难,这些个污词儿用到他们身上太轻了,不过也解恨!在内容上,作者完全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的,就像打开了记忆的相册,每一个情景都慢慢重现,国家兴旺时让人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国破人亡时也让人悲愤怆然,好像我们的心跟随作者的笔迹重新在五千年历史的长路上不断颠簸。

看过之后,我们会发现,历史王朝总会有某些片段惊人的相似,更有一些历史片段重复童话中的寓言故事,如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多么像“狼来了”的情景。

而作者也说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不同,历史发展和化学方程式不同。

同一刺激,因人、因环境、因时代的不同,反应与结果也不一样”。

有趣儿的是作者在每章里总会有一个“东西方世界”内容,将中国当时发生的大事,同时列出西方此时所发生的大事,让人对世界历史的全局性有所把握,这个结构编写的很不错。

另外,这本书不仅仅是叙述历史事实,还有政治、文学、哲学等等丰富的内容,同我当年的历史教科书比起来,不知道好多少倍。

当然,教科书毕竟有所限制,这也不能全怪编写者。

我相信,每一个读者都会有不同的收获,不是有句话这样说嘛,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知道,五千年的历史经验教训远不是几篇文章或几本书所述的,我们应铭记历史,铭记那些为祖国、为人民做过贡献的功臣,让他们的光辉永远照耀指引着我们,永垂不朽!同样也要牢记那些祸国殃民的颟顸蛋们,吸取他们亡国误民的教训,使其遗臭万年!新时期,我们的巨轮再一次起航,然而问题依旧很多,猛兽、苍蝇时而横飞乱舞,医疗、教育依旧是议论热点……,但这些都在逐渐改观。

中国人史纲读后感

中国人史纲读后感

中国人史纲读后感《中国人史纲》是一部以中国人的历史为主线,全面展现中国人文明发展历程的著作。

作者通过对中国历史的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揭示了中国人的独特性格和文化传统。

在阅读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对中国人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自己的身份和使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首先,通过《中国人史纲》我对中国人的历史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在这部著作中,作者通过对中国历史的梳理,将中国人的历史分为了不同的时期,包括夏商周、秦汉、唐宋等。

通过对每个时期的详细描述,我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对中国人的历史演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同时,作者还通过对中国历史的分析,揭示了中国人的独特性格和文化传统,使我对中国人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其次,通过《中国人史纲》我对中国人的文化传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这部著作中,作者通过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梳理和分析,揭示了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影响。

通过对中国文化传统的了解,我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中国人的文化传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同时,作者还通过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分析,揭示了中国文化传统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影响,使我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最后,通过《中国人史纲》我对自己的身份和使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这部著作中,作者通过对中国人的历史和文化的梳理和分析,揭示了中国人的独特性格和文化传统,使我对自己的身份和使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通过对中国人的历史和文化的了解,我对自己的身份和使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同时,作者还通过对中国人的历史和文化的分析,揭示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影响,使我对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综上所述,通过《中国人史纲》我对中国人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对中国人的文化传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自己的身份和使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中国人史纲读后感

中国人史纲读后感

中国人史纲读后感《中国人史纲》是一部以中国人为主角的历史著作,作者通过对中国人的历史、文化、传统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揭示了中国人的性格特点、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内在规律。

通过阅读这部书,我对中国人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有了更深的认识。

首先,通过《中国人史纲》,我对中国人的性格特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中国人一直被认为是勤劳、勇敢、团结的民族,这些性格特点在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作者通过对中国古代历史中的各种事件和人物的描述,展现了中国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

这种精神不仅在古代历史中有所体现,在当代中国,也同样可以看到这种精神在中国人的身上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通过阅读这部书,我对中国人的性格特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加自豪和自信。

其次,通过《中国人史纲》,我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中国人一直以来都有着独特的价值观念,比如孝道、忠诚、诚信等等。

这些价值观念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成为中国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中国古代历史中的各种事件和人物的描述,作者展现了中国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

在当代中国,这些价值观念同样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通过阅读这部书,我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加珍视和尊重这些价值观念。

最后,通过《中国人史纲》,我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一直以来都是与自然和谐相处、勤俭节约、务实求真的。

这种生活方式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成为中国人民族的重要特征。

通过对中国古代历史中的各种事件和人物的描述,作者展现了中国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

在当代中国,这种生活方式同样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通过阅读这部书,我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加珍视和尊重这种生活方式。

总之,通过阅读《中国人史纲》,我对中国人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自豪和自信。

史学著作《中国人史纲》读后感

史学著作《中国人史纲》读后感

史学著作《中国人史纲》读后感史学著作《中国人史纲》读后感提要:在院里读书月活动中,我选择了柏杨先生的这本书。

在工作之余,我几乎是手不释卷的将其读完的,在每天上下班的路上,我都将其随身携带自史学著作《中国人史纲》读后感“《中国人史纲》不仅是柏杨先生史学著作的代表作,更是中国历史通俗写作中的代表作,更是中国历史通俗写作中的杰出之作、引领之作,至今无人逾越”。

“本书完成于监狱之中,以世纪为经,从盘古开天地一直写到20世纪初;以事件为纬,内容涵括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篇幅浩大,文字流畅生动,结构精简紧凑。

柏杨的史观以“人”为中心,自称是平民著史、狱中著史,“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所以取名《中国人史纲》,着眼点是“人”。

柏杨一生经历坎坷,因有大苦难,所以有大愤懑与大悲悯,这种情怀始终激荡在文字里,才使得柏杨作品得到魅力不因时间的流逝而稍有衰减。

如今,斯人已逝,我们读其书,顿觉其容,犹历历在目,其言,仍历历在耳。

”以上文字,是该书的扉页后面的编辑插话,我非常认同,便摘抄于上。

在院里读书月活动中,我选择了柏杨先生的这本书。

在工作之余,我几乎是手不释卷的将其读完的,在每天上下班的路上,我都将其随身携带,有时间便翻翻,有几次,看到晚上过了午夜,也不觉疲倦。

书中翔实的历史素材使我大开眼界,也使我震惊,甚至瞠目结舌。

叹于作者史料之翔实,也叹于以往所学历史教科书之乏善可陈,甚至于空洞和教条。

阅读的过程,也是我思考的过程。

李世民曾说过:“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古为今用,虽然已物是人非,时代早已变迁,但也不乏借鉴之意。

如今的时代,是日新月异的时代,世界各国人民的科技与思想碰撞、融合。

上世纪形成的两大社会形态阵营: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阵营风云突变,苏联巨人的倒下,多米诺骨牌效应,已使社会主义国家弹指可数。

回望零落星布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有的闭关自守,仍沿用着世袭和独裁的愚民和洗脑政策,有的邯郸学步,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已只是名称的区别。

读书心得

读书心得

读《中国人史纲》有感毛勇健中国历史最使人困扰的是年号问题,年号本是中国在文明史上一大贡献,现代的日本和古代的越南、朝鲜、南诏、渤海都是效法中国,使用年号的,但中国的年号却太过复杂了些,除了表示纪年的主要功能外,另外还表示祈福、歌颂和改朝换代。

一个新政权兴起或一个新帝王登基,或发生一件自以为很大的喜庆以及什么理由都没有而只是兴之所至,都会弄出一个新的年号。

当中国内乱时,列国林立,年号如雨后春笋般目不暇接,如386那一年,中国境内就先后出现了十六个年号。

而唐朝第三任皇帝李治,在位只三十六年,却改了十次年号;南周第一任皇帝武瞾即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武则天在位十六年,却改了十四次年号。

有些时候,甚至一年之中,一改再改,如528年,北魏王朝就一口气改了三次年号。

第一次改元的诏书刚出大门,就第二次改元,第二次改元的诏书刚出大门,接着就第三次改元,使当时的国人不胜其烦,同时也显示出这种年号制度的严重缺点,那就是在时间距离上造成严重的混乱。

假如考古学家在地下发掘出一件文物,上面刻着“建平元年制造”,恐怕世界上最权威的史学家和最权威的自然科学家都不能确定它的正确年代,因为他可能是公元前6年,可能是公元后330年,可能是386年,可能是398年,可能是400年,可能是415年,可能是454年,也可能是508年。

所以作为一个现代的中国人,置身于瞬息万变、分秒必争的时代,我们实在是没必要继续埋葬在这种纠缠不清的年号迷魂阵里。

就如柏杨先生在序中所说,我们应该大胆绕过年号,采用公元纪年,这样才能简单迅速,而又正确无讹地立即明了历史事件的时间位置。

现在我们了解历史、研究历史,不同于“奉旨修史”的官员立场,也不同于以王朝为主,以帝王将相为主,以统治阶层自居的立场—他们只是把王朝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把历史放在第二位。

我们反对那种“成王败寇”的史观,在那种史观上,很多丑恶被美化,很多可歌可泣、代表中国人磅礴刚强、澎湃活力的智慧和勇敢,却被丑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中国人史纲》有感
宁德核电项目部--黄亚平正如法国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历史学家的技艺》中所说:“历史学以人类的活动为特定对象,它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千恣百态,令人销魂,因此它比其也学科更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

”柏杨先生的《中国人史纲》,便是一部以“中国人”的活动为特定对象的“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之作。

有人在评价这部书时说:史学界大多推崇这部书的文学价值,而文学界则对这部书的历史观很是称赞。

的确,相对于传统的史学著作来说,《中国人史纲》观点新颖个性,语言活泼幽默,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很多方面,柏杨的突破和创新让我们对于历史有了一个新的角度的看法,这相对传统史书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通过《中国人史纲》,我开始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历史。

历史是残酷的,却是浅薄的。

历史并非是鲜衣怒马繁华似锦,它事实上如此残酷。

战争和暴政将它涂抹得血迹斑斑。

这斑斑血迹又迷惘了众生的眼睛,众生在历史重重迷雾之中对狰狞的暴徒流露出顶礼膜拜的眼神。

我惊觉,原来颠倒众生的,并非只有倾国倾城的美女。

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赞歌,也许我们看到的,却未必是真实的。

明孝陵甬道上的牌匾上所描述的朱元璋是恩泽天下的圣主,其实也许他只是个热爱杀人的混蛋。

就像人们赋予项羽英雄的地位并崇拜了幽幽数千年,但也许他只是个徒有武力的莽夫:项羽一把大火烧掉了咸阳,不但给后世的暴徒们开了一个以焚烧故都来章显自己盖世武功的恶劣先例,而且烧尽了保存在咸阳的记录着春秋战国以来璀璨学术思想的珍贵典籍。

而同样是因焚烧罗马城而闻名的尼罗,却遗臭千古。

相形之下的差别和痛心,不知怎样才能言语。

都说造成黄金时代学术典籍遗失的罪魁是焚书坑儒的始皇赢政,其实也许那只是另一片迷茫的眼神。

柏杨说,焚书的原因是儒生建议赢政崇古分封子弟和功臣,这本是儒家阿谀奉承的的手段,但不幸碰上始皇这个一切都向前看的人政治硬汉。

法家的李斯作出细致分析之后建议“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

……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是为焚书。

可见焚书焚的多是民间非科学方面的书籍,而秦朝所设为数众多的博士官,仍然存有大量诸子百家的典籍。

事实上,按当时的条件,民间就真的能存有很多的书么?藏书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政府行为。

而坑儒的原因则是两个道士为赢政寻仙药不得,怕上面怪罪,便毁谤赢政后逃之夭夭。

始皇勃然大怒,坑杀相关四百六十于人。

这其中大抵是些方术之士,不过因为赢政也提到了儒生在咸阳言论蛊惑人心,大概也有一些儒家人士混迹于被坑杀之列。

因为这两个原因,儒者们穷尽所有能够想到的恶毒词汇加诸于始皇赢政的身上。

古人说三人成虎。

儒者们一代接一代孜孜不倦的毁谤始皇,毁了两千年,终是迷惘住了后人的眼睛,把赢政变成集天下恶毒为一身的大妖怪.。

暴政是有的,但暴政是每个朝代都有,而赢政所做的开创性的事业却只在于秦朝。

不用螯述从小学课本就介绍的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光算赢政所建立的政治体制这一项,其后两千年的中国帝王便从未有能超越,统统因袭下来。

“始皇帝”这一称谓,真的是名副其实。

因而有觉,相对于项羽,赢政倒是更能担当英雄这一称号,更应该获得国人的尊敬。

戏剧中的霸王,演义中的关羽赵云,都只能当作文艺形象来欣赏,万不该将其与历史真实人物混为一谈。

只可惜大多数人眼中的世界只是建立在别人的臆想之上,怎能冀望用迷茫的眼睛看见一个真实的世界?
但柏杨在评判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似乎也不那么客观和公正正。

例如对中国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都作出巨大贡献创造出“乾隆盛世”的清代皇帝弘历,在柏杨看来,却是按下按钮让打黑暗时期重新来临的人物。

柏杨甚至将他与杨广、朱厚照相提并论,提出“中国历史上有三个因下江南而闻名于世的酒肉皇帝,那就是7世纪的杨广,十六世纪的朱厚照跟本世纪的弘历。

”“弘历跟和珅两个满洲肥佬密切合作,倾所有的力量把清王朝的根基凿空把打黑暗召回。

”这种看法显然是过于偏激和不公正的,柏杨只看到了乾隆皇帝时期造成的文字狱以及下江南时的奢侈就以偏概全只字不提他在其他方面的巨大贡献,这显然是缺乏历史公正性的判断。

和科学一样,读史让我们接近世界本来的样子,还原事物本来的面貌。

不论它是好是丑。

因此,总坚信,真正的完美,总是包含了残缺于其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