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导学案(全册)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设计:8.2.3-4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无答案)
(2)2(5x+3)≤x-3(1-2x)。
2、解不等式
解:去分母,得
去括号,得
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1,得
例1.解下列不等式,并将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
(2) (1-2x)>
例2、当x取何值时,代数式 的值1);
(2);
(3);
(4);
8.2.3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1)
学 习
目 标
1、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2、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
学 习
流 程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总结归纳
自 学 指 导
知 识 形 成 及 应 用
随堂笔记,同步演练
学
习
进
程
预习P55-P57
1、解下列不等式,并将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2x-1<4x+13;
6、适合条件∣x∣<5的整数x共有个,它们是
。
3、解不等式 ≤ +1
例1、求不等式 +x<5的正整数解。
例2、求不等式 的非负整数解。
例3、若a是不等式2x-5≤0的最大整数解,解关于y的方程 。
一、随堂笔记:
求不等式的特殊解的步骤:
二、同步演练:
1、求不等式1-2x<6的负整数解.
2、求10-4(x-3)≥2(x-1)的非负整数解。
(5)。
二、同步演练:
1、下面的解法对不对吗?
①由-x=5,得x=-5;
②由-x>5,得x>-5;
③由2x>-4,得x<-2;
④由- x≤3,得x≥-6。
完整word版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导学案全册
米易县第二初级中学校导学案学科:数学(华东师大版)年级:七年级(下)学生姓名:班级:学号:第1页共48页第6章一元一次6.1从实际问题到方程学习目的1.通过对多个实际问题的分析,使学生体会到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
2.使学生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
3.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某个方程的解。
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
2.难点:弄清题意,找出“相等关系”。
学习过程一、复习与预习小学里已经学过列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让我们回顾一下,如何列方程解应用题?例如:一本笔记本1.2元。
小红有6元钱,那么她最多能买到几本这样的笔记本呢?解:设小红能买到工本笔记本,那么根据题意,得1.2x=6因为1.2×5=6,所以小红能买到5本笔记本。
二、新知:我们再来看下面一个例子:问题1:某校初中一年级416名师生乘车外出春游,已有2辆校车可以乘坐64人,还需租用44座的客车多少辆? 问: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有哪些方法?算术法:列方程解应用题:设需要租用x辆客车,那么这些客车共可乘44x人,加上乘坐校车的64人,就是全体师生416人,可得(1)。
解这个方程,就能得到所求的结果。
问:你会解这个方程吗?试试看?问题2:在课外活动中,张老师发现同学们的年龄大多是13岁,就问同学:“我今年45岁,几年以后你们的年龄是我年龄的三分之一?”小敏同学很快说出了答案。
“三年”。
他是这样算的:1年后,老师46岁,同学们的年龄是14岁,不是老师的三分之一。
2年后,老师47岁,同学们的年龄是15岁,也不是老师的三分之一。
3年后,老师48岁,同学们的年龄是16岁,恰好是老师的三分之一。
你能否用方程的方法来解呢?通过分析,列出方程:(2)问:你会解这个方程吗?你能否从小敏同学的解法中得到启发?这个方程不像例l中的方程(1)那样容易求出它的解,小敏同学的方法启发了我们,可以用尝试,检验的方法找出方程(2)的解。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8.一元一次不等式复
一元一次不等式复习一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相关概念2,熟悉本章各类题型,并能选择恰当的方法解题3,能够根据数学思想将知识归纳,并举一反三重点难点:1,不等式的概念及基本解题方法2,不等式解题思想的归纳【一】自主先学:1.不等式 做不等式.常见的不等号有五种: .2.不等式的解与解集不等式的解: .不等式的解集: . 不等式的解集可以在数轴上直观的表示出来,具体表示方法是先确定边界点。
解集包含边界点,是实心圆点;不包含边界点,则是空心圆圈;再确定方向:大向右,小向左。
3.不等式的基本性质(重点)(1)不等式的两边都 .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如果a b >,那么__a c b c±± (2)不等式的两边都 ,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如果,0a bc >>,那么__a c b c (或___a b c c) (3)不等式的两边都 ,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如果a b >,0c <那么__a c b c (或___a b c c) 4.一元一次不等式(重点) 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注:其标准形式:ax+b <0或ax+b ≤0,ax+b >0或ax+b ≥0(a ≠0).5.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重难点)(1) ;(2) ;(3) ; (4) ;(5) .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7.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几个不等式解集的 部分.叫做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通常利用 来确定.8. 不等式组解集的确定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类型(设a>b )(重难点) 不等式组图示 解集 x a x b >⎧⎨>⎩ b a (同大取大)x a x b<⎧⎨<⎩ b a (同小取小) x a x b<⎧⎨>⎩ b a (大大小小中间找) x a x b >⎧⎨<⎩ b a (大小小大找不了)9.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1)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2)利用数轴求出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即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二.展示后教1.小组汇报交流,展示质疑问题引导学生根据预习先学中存在的质疑问题进行组间展示交流。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6.2解一元一次方程(
6.2解一元一次方程(5)导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去分母解方程的方法,并从中体会到转化的思想。
对于求解较复杂的方程,要注意培养学生自觉反思求解的过程和自觉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的良好习惯。
导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去分母解方程的方法。
2、 难点:求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去分母时,有时要添括号。
导学环节:一.自主先学1、创设教学情景复习提问( 1 )、去括号和添括号法则。
( 2)、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学法指导分析把方程变形成没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般要通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等步骤,把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转化”成x =a 的形式。
3.自主学习例1:解方程x-32 - 2x+13=1 分析:如何解这个方程呢?此方程可改写成 12 (x -3)- 13(2x+1)=1 所以可以去括号解这个方程,先让学生自己解。
同学们,想一想还有其他方法吗?能否把方程变形成没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已学过的方法解它了。
解法二;把方程两边都乘以6,去分母。
比较两种解法,可知解法二简便。
想一想,解一元一次方程有哪些步骤?先让学生自己总结,然后互相交流,得出结论。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般要通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等步把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转化”成x =a 的形式。
解题时,要灵活运用这些步骤。
补充例2:解方程 15 (x+15)=12 - 13(x -7) 问:如果先去分母,方程两边应同乘以一个什么数?应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5、2、3的最小公倍数。
4.组内交流质疑同学小组讨论课本P11思考问题。
二.展示后教1.小组汇报交流,展示质疑问题2.教师精讲点拨,解决质疑问题三.检测反馈1.课堂达标练习解方程。
(1)、 x 3 +12 (2x 3 -4)=2 (2)、1813612=---x x(3)、)131(372)121(2--=+-x x x (4)、5131+=-x x ;2.学习小结提升1).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2).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应注意哪些问题?3)列方程求解:k 取何值时,代数式31+k 的值比213+k 的值小1?。
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导学案(全册)
6.2解一元一次方程(习题课2)
1.请同学们课前预习练习册第7页,并预做第7页到第9页的相关题目,将不会的题目作上重点符号。
2.找出练习册第7页到第9页的相关题目中出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形式”,并试找了相对应的解方程的方法或者注意事项。
第三课时
学习目的:灵活应用解方程的一般步骤,提高综合解题能力。
问题1:某校初中一年级416名师生乘车外出春游,已有2辆校车可以乘坐64人,还需租用44座的客车多少辆?
问: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有哪些方法?
算术法:
列方程解应用题:
设需要租用x辆客车,那么这些客车共可乘44x人,加上乘坐校车的64人,就是全体师生416人,可得(1)。
解这个方程,就能得到所求的结果。
第一课时
学习目的
1.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2.掌握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难点;括号前面是负号时,去括号时忘记变号。
学习过程
一、复习与预习1.解下列方程:(1)5x-7=13 (2)10+2x=4x
2.去括号法则是什么?“移项”要注意什么?
学习过程
一、复习与预习
小学里已经学过列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让我们回顾一下,如何列方程解应用题?
例如:一本笔记本1.2元。小红有6元钱,那么她最多能买到几本这样的笔记本呢?
解:设小红能买到工本笔记本,那么根据题意,得
1.2x=6
因为1.2×5=6,所以小红能买到5本笔记本。
二、新知:
我们再来看下面一个例子:
把x=3代人方程(2),左边=13+3=16,右边= (45+3)= ×48=16,
七年级数学下册(华师版)课件-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华师大 实践与探索 导学案
《实践与探索》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能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探索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形成方程模型,解方程和运用方程解决实际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二、学习重点:
让学生实践与探索,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有关配套问题的应用题
三、自学指导:
1、回忆: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步骤是什么?关键是什么?
2、请认真看书本P31的问题1,并参考下面这些分析:
(1)本题有哪些已知量?
①共有白卡纸20张
②一张白卡纸可以做盒身2个或盒底盖3个
③1个盒身与2个盒底盖配成一套
(2)求什么
用几张白卡纸做盒身?几张白卡纸做盒底盖?
(3)若设用x张白卡纸做盒身,y张白卡纸做盒底盖,那么可以做盒身_____个,可以做盒底盖_______个?
(4)找出两个等量关系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2倍
(5)你能根据以上提示列出方程组吗?试试。
四、自学测试
一个圆凳由一个凳面和三条腿组成,如果1立方米木料可以制作300条腿或制作50个凳面,现在有9立方米木料,为充分利用木料,请你设计一下,用多少木料做凳面,用多少木料做蹬腿,正好可以都配套成圆凳?
五、加强练习:练习册P43 变式
六、课后作业书本P36 第15题。
华师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全册
导学案设计本学校初级中学——————————————————班级级1班——————————————————学科数学——————————————————教师——————————————————年3 月 5 日导学须知教师在导学活动中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宽松、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氛围的创造者,思维矛盾的挑动者,茫然无助时引路人、示范扶持者,攀登历练的加油助威者,成功进步时的喝彩者……一、导学“八认真”1. 认真搜集资料2. 认真备导学案3. 认真上高效课4. 认真辅优补差5. 认真实习实作6. 认真批改作业7. 认真考核评价8. 认真反思总结二、导学“六要素”1. 教材要让学生读2. 问题要让学生提3. 过程要让学生说4. 规律要让学生找5. 实验要让学生做6. 结论要让学生下三、导学“五原则”1. 胸中有纲2.心中有书3.脑中有题4.目中有人5.手中有法四、学习“三方式”备导学案时重点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三个维度加以设计。
自主学习:包括三个子过程,即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
自我监控是指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所进行的一种观察、审视和评价;自我指导是指学生采取那些致使学习趋向学习结果的行为,包括制定学习计划、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组织学习环境等;自我强化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结果对自己作出奖赏或惩罚,以利于积极的学习得以维持或促进的过程。
也就是说学习者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指学习者不是一个人单独地开展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而是以小组或团队的形式去完成共同的任务,开展活动时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又互相帮助。
它表现为: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全章导学案(26页)
学校班级小组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第六章一元一次方程第一课时从实际问题到方程【学习目标】1、掌握方程及方程的解的概念,会判断和检验一个数是否为方程的解。
2、学会从实际出发,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用方程进行表示。
3、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
【学习重难点】1、会用方程进行描述具体问题的数量关系。
检验方程的解的方法。
【学法指导】1、回顾小学学过的有关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等知识:的等式叫方程;叫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
2、列出下列代数式(1)一本笔记本1.2元,x本需要_______元。
(2)一支铅笔a元,一支钢笔b元,小强买2支铅笔和3支钢笔一共需要____________元。
(3)长方形的宽为a,长比宽长3,则该长方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_.(4)x辆44座的汽车加上2辆32座的汽车最多可以乘坐________人。
3、回顾小学学习的列方程解应用题一本笔记本1.2元,小红有6元钱,那么她最多能买到几本这样的笔记本?【自学互助】1、某校七年级师生共328人,乘车外出旅游,已有2辆校车可乘坐64人,如果租用客车,每辆可乘44人,那么还要租多少辆客车?分析:设需租用客车辆,共可乘坐人,加上乘坐校车的64人,就是全体328人.可得你会解这个方程吗?试一试2、在2.课外活动中,数学老师发现同学们的年龄大多是13岁.就问同学:“我今年45岁,几年以后你们的年龄是我年龄的三分之一?”设x年后同学的年龄是老师年龄的,而x年后同学的年龄是岁,老师的年龄是(45+x)岁,可得.3、如何求方程②的解.)45(3113x x +=+ ②可以用尝试、检验的方法找出方程②的解,即只要将x =1,2,3,4,5, …代入方程②的左右两边,看哪个数能使两边的值相等.这样得到 x = 是方程的解.例1 检验下列各数是不是方程2x-3=5x-15的解: (1)x=6 (2) x=4解: (1)把x=6分别代入方程的左边和右边, 得左边=2×6-3=9,右边=5×6-15=15 ∵ 左边≠右边 ∴ x=6不是方程2x-3=5x-15的解(2)把x=4分别代入 , 得左边= ,右边= , ∵ , ∴【展示互导】温馨提示:大胆地展示自己和伙伴们的想法,再听听别的同学不同的看法,取长补短。
华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4.8.1平行线导学案
【一】预习交流。
一:平(1)如果直线 a、b 有一公共点,则称直线 a、b 相交;
(2)如果直线 a、b 没有公共点,则称直线 a、b 平行。
概括: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
;
在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直线的位置关
系:
。
(3)平行线:直线 AB 与直线 CD 互相平行
图形:
A
B
C
D
记作:
(二)画平行线
1、 工具:直尺、三角板
2、 方法:一“放”;二“靠”;三“移”;四“画”。
C
3、请你根据此方法练习画平行线:
B
已知:直线 a,点 B,点 C.
a
(1)过点 B 画直线 a 的平行线
(2)过点 C 画直线 a 的平行线,它与过点 B 的平行线平行吗?
已知:直线 AB,及直线 AB 外一点 P,请过 P 点作直线 AB 的平行 线。
B
) )
一放:放三角板,把直角三角 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 合。 二靠:靠直尺,把直尺靠在直 角三角板另一条直角边上。 三移:直尺固定不动,移动三 TB:小初高题库
A
B
A
B
C
C
D
D
E
E
F
【二】展现提升。
例 1、过直线外一点画(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预习笔记
角尺使其边与直线外已知点重 合。 四画:沿着直角三角板直角边 画直线
EF 与 AB 平行吗?为什么?
E
P
D
C
·
F
A
4.思维拓展:完成下列推理,并在括号内注明理由。 ①、如图 1 所示,因为 AB // DE,BC // DE(已知)。
所以 A,B,C 三点_____( ②、如图 2 所示,因为 AB // CD,CD // EF(已知),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设计:7.5复习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7.5.1 复习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学习进程1、什么叫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什么叫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什么叫三元一次方程组,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2、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有:和两种。
3、求二元一次方程3x+y=10的正整数解.4、解下列方程组:(1)例1. 已知34)43(2=-++--yxyx,求x、y的值.例2.已知⎩⎨⎧==21yx是方程组⎩⎨⎧=+=-352nymxmxn的解,求m和n的值.例 3.方程组⎪⎩⎪⎨⎧=+=+52243ybaxyx与方程组⎪⎩⎪⎨⎧=-=-5243yxbyxa有相同的解,求a、b的值.同步演练:1、若单项式1)2(3)3(2232-++--yxxy baba与是同类项,求x和y的值.2、解下列方程组:(1)⎩⎨⎧-=-=+;1553,8.492nmym3、方程组⎩⎨⎧-=-=+2242062ymxbyax的解应为⎩⎨⎧==,108yx但是由于看错了系数m,而得到的解为⎩⎨⎧==,611yx求a+b+m的值.2x-3y+4z=33x-2y+2z=5x+2y-3z=1x+2y+2=07x-4y=-417.5.2 复习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7.2二元一次方程组
7.2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2)导学目标:会运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导学重难点:灵活运用代入法的技巧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理解“二元”向“一元”的转化。
导学环节:一.自主先学1.创设教学情景1)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有哪些步骤?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什么?2.学法指导分析3.自主学习1)、若⎩⎨⎧-=-=+⎩⎨⎧-==1by ax 7by ax 2y 1x 是方程组的解,则a=______,b=_______。
2)、已知方程组⎩⎨⎧=-=-1y 7x 45y x 3的解也是方程组⎩⎨⎧==-5by -x 34y 2ax 的解,则a=_______,b=________ , 3a+2b=___________3)、若方程y=1-x 的解也是方程3x+2y=5的解,则x=____,y=____。
4)、已知x=1和x=2都满足关于x 的方程x 2+px+q=0,则p=_____,q=_______5)、. 若∣m +n -5∣+(2m +3n -5)2=0,求(m +n )2的值6)、.已知2x 2m-3n-7-3y m+3n+6=8是关于x,y 的二元一次方程,求n 2m7)、根据市场调查,某种消毒液的大瓶装(500g )和小瓶装(250g )两种产品的销售数量(按瓶计算)比为2:5.某产每天生产这种消毒液22.5t,这种消毒液应该分装大、小瓶两种产品各多少瓶?8)、独立完成教材93页练习第3、4题4.组内交流质疑二.展示后教1.小组汇报交流,展示质疑问题2.教师精讲点拨,解决质疑问题三.检测反馈1.课堂达标练习1)、若2a y+5b 3x 与-4a 2x b 2-4y 是同类项,则a=______,b=_______。
2)、当k=______时,方程组⎩⎨⎧=-+=+3y 1k kx 1y 3x 4)(的解中x 与y 的值相等。
3)、已知二元一次方程3x+4y=6,当x 、y 互为相反数时,x=_____,y=______;当x 、y 相等时,x=______,y= _______ 。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7.4 实践与探索
第7章一次方程组7.4 实践与探索学习目标:1. 理解配套问题、几何问题的背景;2. 分清有关数量关系,能正确找出作为列方程依据的主要等量关系;3. 掌握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4. 体会列二元一次方程组与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优缺点.重点:掌握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难点: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自主学习一、知识链接1.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是什么?解法有哪些?2.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一般有哪些步骤?二、新知预习1.如何设出恰当的未知数列方程?2.如何从问题中找出相等关系?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时,应该找出几个相等关系?三、自学自测现有5元和10元的人民币共12张,共计85元,问其中5元、10元的人民币各有几张?四、我的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作探究一、要点探究探究点1:配套问题1. 某厂欲制作一些方桌和椅子,1张方桌与4把椅子刚好配成一套,为了使桌椅刚好配套,商家应制作椅子的数量是桌子数量的倍,方桌与椅子的数量之比是.2. 一个油桶由两个圆形铁片和一个长方形铁片相配套.某车间有工人42人,每个工人平均每小时可以生产圆形铁片120片或者长方形铁片80片.设安排x名工人生产圆形铁片,y名工人生产长方形铁片,可使每小时生产的圆形铁片和长方形铁片刚好配套.请完成下表,并解决问题:等量关系:(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2)生产的套数相等.你能用列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解决本题吗?方法总结:生产调配问题通常从调配后各量之间的倍、分关系寻找相等关系,建立方程.解决配套问题的一般思路:①利用配套问题中物品之间具有的数量关系作为列方程的依据;②利用配套问题中的套数相等作为列方程的依据.典例精析例一套仪器由一个A部件和三个B部件构成. 用1立方米钢材可做40个A部件或240个B部件. 现要用6立方米钢材制作这种仪器,应用多少钢材做A部件,多少钢材做B部件,才能恰好配成这种仪器?共配成多少套?针对训练某车间有30名工人生产螺栓和螺母,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栓12个或螺母18个,现有一部分工人生产螺栓,其他部分工人生产螺母,恰好使每天生产的螺栓螺母按1∶3配套.设安排x人生产螺栓,y人生产螺母,则可列方程组为.探究点2:列方程组解决几何问题例2.如图,8块相同的小长方形地砖可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大长方形的宽为60 cm,问每块小长方形地砖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60针对训练如图,点O在直线AB上,OC为射线,∠1比∠2的3倍少15°,设∠1、∠2的度数分别为x°、y°,则可列方程组为___________.二、课堂小结当堂检测1. 初一(1)班学生为了参加学校文化评比买了22张彩色的卡纸制作如下图形(每个图形由两个三角形和一个圆形组成),已知一张彩色卡纸可以剪出5个三角形,或3个圆形,要使圆形和三角形正好配套,需要剪三角形的卡纸有x张,剪圆形的卡纸有y张,则可列方程组为()A.2256,x yx y+==⎧⎨⎩B.2265,x yx y+==⎧⎨⎩C.,22310x yx y+==⎧⎨⎩D.2210,3x yx y+==⎧⎨⎩第1题图第2题图2. 图1中的小长方形长为x,宽为y,将四个同样的小长方形拼成如图2的正方形,则可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为___________.3. 某家具厂生产一种方桌,1立方米的木材可做50个桌面或300条桌腿,现有10立方米的木材,怎样分配生产桌面和桌腿使用的木材,才能使桌面、桌腿刚好配套(一张方桌有1个桌面,4条桌腿)?共可生产多少张方桌?参考答案自主学习一、知识链接1. 由两个整式方程组成,且含有两个未知数,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2. 审题、设元、列方程、解方程、检验、作答.二、新知预习1.一般从题目条件中的等量关系入手,看哪些是未知量,设哪个未知量更便于计算就设哪一个2. 需要理解题意,看题目是属于哪一类问题(如路程问题、工程问题、销售问题等等),再根据条件找寻等量关系,然后设出未知数列出等式.3. 至少两个.三.自学自测解:设其中5元的人民币有x张、10元的人民币有y张,则有12,51085.x yx y解得7,5.xy答:其中5元的人民币有7张、10元的人民币有5张.合作探究一、要点探究探究点1:根据实际问题列方程1. 4 1:42.120x 60x y80y80y(1)生产圆形铁皮的人数生产长方形铁片的人数(2)能.设安排a名工人生产圆形铁片,则(42-a)名工人生产长方形铁片,则由题意可得120a=2×180(42-a),解方程即可求解.【典例精析】解:设应用x 立方米钢材做A 部件,y 立方米钢材做B 部件,由题意可得6,340.x y x y =240解得4,.x y ==2刚好配成240×2÷3=160(套).答:应用4立方米钢材做A 部件,2立方米钢材做B 部件,刚好配成160套. 【针对训练】 30,312x y x y=18探究点2:检验方程的解解:每块长方形地砖的长为x cm ,宽为y cm ,由题意可得60,3.x y xy y =2解得,.x y =15=45答:每块长方形地砖的长为15 cm ,宽为45 cm. 【针对训练】 180,315x y x y +==-⎧⎨⎩课堂小结字母 2当堂检测1.A2. 4,2x y x y +=-=⎧⎨⎩3.解:设x 立方米做桌面,y 立方米做桌腿,由题意可得10,2.x y x y =3解得,x y =6=4.50×6=300(张).答:6立方米做桌面,4立方米做桌腿可使桌面、桌腿刚好配套,共可生产300张方桌.。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10.4.2中心对称2
10.4.2中心对称2导学目标:1. 1、使学生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以及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关系.2、使学生初步学会识别常见的中心对称图形或图案,并能用推理方式说明一个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导学重难点:【重点】中心对称图形的判断.【难点】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关系,以及中心对称的判定.导学环节:一.自主先学1.创设教学情景(或知识链接)(一)复习巩固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具有什么性质?2.作图题.A O(1)作出线段AO关于O点的对称图形,如图所示.(2)作出三角形AOB关于O点的对称图形,如上图所示.BAO(本环节要求:根据教学课题设置问题情景引入新课学习) 2.学法指导分析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常见图案或常见图形的识别,进一步理解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关系.(本环节要求:根据教学课题设置典型例题进行学法分析和引导) 3.自主学习(完成预习内容) (二)自主探究如图1,将线段AB 绕它的中点旋转180º,你有什么发现?如图2,将它绕两对角线的交点O 旋转180º,你有什么发现?思考:中心对称图形是举例说明我们学过的还有哪些是中心对称图形?21085(本环节要求:根据教学课题设置同步预习题引导学生尝试先学) 4.组内交流质疑1.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等边三角形B .等腰梯形C .平行四边形D .正六边形2.下面的图案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个数有( )个A .1B .2C .3D .4 3.下面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直角B .等边三角形C .直角梯形D .两条相交直线4.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正方形 B .矩形 C .菱形 D .平行四边形5.如图上图所示,平放在正立镜子前的桌面上的数码“21085•”在镜子中的像是( ) A .21085 B .28015 C .58012 D .51082(本环节要求:引导学生在预习先学中提出质疑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二.展示后教1.小组汇报交流,展示质疑问题1、如图,矩形ABCD 中,AB=3,BC=4,若将矩形折叠,使C 点和A 点重合,•求折痕EF 的长.OBA-1yx22、如图,直线y=2x+2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将△AOB 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A 1OB 1.(1)在图中画出△A 1OB 1;(2)设过A 、A 1、B 三点的函数解析式为y=ax 2+bx+c ,求这个解析式.(本环节要求:引导学生根据预习先学中存在的质疑问题进行组间展示交流) 2.教师精讲点拨,解决质疑问题1、 什么叫做中心对称图形?2、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的区别:中心对称是指 个 图形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成中心对称的 个图形中,其中一个图形上所有点关于对称中心的对称点都在 图形上;而中心对称图形是指 个图形 成中心对称,中心对称图形上所有点关于对称中心手对称点都在 上;中心对称图形的对称中心是图形 的点,而两个图形关于某点成中心对称,对称中心位置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Array 6.1从实际问题到方程学习目的1.通过对多个实际问题的分析,使学生体会到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
2.使学生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
3.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某个方程的解。
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
2.难点:弄清题意,找出“相等关系”。
学习过程一、复习与预习小学里已经学过列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让我们回顾一下,如何列方程解应用题?例如:一本笔记本1.2元。
小红有6元钱,那么她最多能买到几本这样的笔记本呢?解:设小红能买到工本笔记本,那么根据题意,得1.2x=6因为1.2×5=6,所以小红能买到5本笔记本。
二、新知:我们再来看下面一个例子:问题1:某校初中一年级416名师生乘车外出春游,已有2辆校车可以乘坐64人,还需租用44座的客车多少辆?问: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有哪些方法?算术法:列方程解应用题:设需要租用x辆客车,那么这些客车共可乘44x人,加上乘坐校车的64人,就是全体师生416人,可得(1)。
解这个方程,就能得到所求的结果。
问:你会解这个方程吗?试试看?问题2:在课外活动中,张老师发现同学们的年龄大多是13岁,就问同学:“我今年45岁,几年以后你们的年龄是我年龄的三分之一?”小敏同学很快说出了答案。
“三年”。
他是这样算的:1年后,老师46岁,同学们的年龄是14岁,不是老师的三分之一。
2年后,老师47岁,同学们的年龄是15岁,也不是老师的三分之一。
3年后,老师48岁,同学们的年龄是16岁,恰好是老师的三分之一。
你能否用方程的方法来解呢?通过分析,列出方程: (2)问:你会解这个方程吗?你能否从小敏同学的解法中得到启发?这个方程不像例l 中的方程(1)那样容易求出它的解,小敏同学的方法启发了我们,可以用尝试,检验的方法找出方程(2)的解。
也就是只要将x =1,2,3,4,……代人方程(2)的两边,看哪个数能使两边的值相等,这个数就是这个方程的解。
把x =3代人方程(2),左边=13+3=16,右边=13 (45+3)=13×48=16, 因为左边=右边,所以x =3就是这个方程的解。
这种通过试验的方法得出方程的解,这也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也可以据此检验一下一个数是不是方程的解。
问:若把例2中的“三分之一”改为“二分之一”,那么答案是多少?同学们动手试一试,大家发现了什么问题?同样,用检验的方法也很难得到方程的解,因为这里x 的值很大。
另外,有的方程的解不一定是整数,该从何试起?如何试验根本无法入手,又该怎么办? 这正是我们本章要解决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1.教科书第3页练习1、2。
2.补充练习:检验下列各括号内的数是不是它前面方程的解。
(1)x -3(x+2)=6+x (x =3,x =-4)(2)2y(y -1)=3 (y =-1,y = 32)(3)5(x -1)(x -2)=0 (x =0,x =1,x =2)四、知识小结:五、作业。
教科书第3页,习题6.1第1、3题。
6.1从实际问题到方程(习题课)1.请同学们课前预习练习册第1页,并预做第1页到第3页的相关题目,将不会的题目作上重点符号。
2.找出练习册第1页到第3页的相关题目中出现的“相等关系式”,并试找了相关“关键字”。
3.找出自己不懂的、做作业时产生的疑问,挑选两个你想重点问的问题写在右边,向同学或者老师请教(以后每节课都请同学们这样做)。
4.试着解决同学的疑问(以后每节课都请同学们这样做)。
5.本节课完后,想一想你是否还有疑问?有的话快点在右边记下来请教同学或者老师吧(以后每节课都请同学们这样做)。
2、解一元一次方程第一课时学习目的1.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掌握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难点;括号前面是负号时,去括号时忘记变号。
学习过程一、复习与预习 1.解下列方程:(1)5x -7=13 (2)10+2x =4x2.去括号法则是什么?“移项”要注意什么?二、新知识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前面我们遇到的一些方程,例如44x+64=416 3+x =13(45+x) y -5=2y+l 问:大家观察这些方程的未知数的个数和未知数的次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例1.判断下列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34 x =123x -2 13 x -15 =2x 3 -l 5x 2-3x+1=0 2x+y =l -3y 1x-1=5下面我们再一起来解几个一元一次方程。
例2.解方程(1)-2(x -1)=4 (2)3(x -2)+1=x -(2x -1)补充例题:解方程2x -[2(x+1)-(1+4x)]=l说明:方程中有多重括号时,一般应按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的方法去括号,每去一层括号合并同类项一次,以简便运算。
三、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6页,练习l 、2、3。
第7页,练习四、小结五、作业 .教科书第7页习题6.2,1第l 、2、3题。
6.2解一元一次方程(习题课1)1.请同学们课前预习练习册第4页,并预做第4页到第6页的相关题目,将不会的题目作上重点符号。
2.找出练习册第4页 到第6页的相关题目中出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形式”,并试找了相对应的解方程的方法或者注意事项。
6.理解“移项”和“解相同”的本质是什么?第二课时学习目的:掌握去分母解方程的方法,并从中体会到转化的思想。
对于求解较复杂的方程,要注意培养自觉反思求解的过程和自觉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点:掌握去分母解方程的方法。
学习难点:求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去分母时,有时要添括号。
学习过程一、复习与预习1.去括号和添括号法则。
2.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二、新知识: 例1:解方程x-32 - 2x+13=1 分析:如何解这个方程呢?此方程可改写成 12 (x -3)- 13(2x+1)=1 所以可以去括号解这个方程,先自己解。
同学们,想一想还有其他方法吗?能否把方程变形成没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已学过的方法解它了。
解法二;把方程两边都乘以6,去分母。
比较两种解法,可知解法二简便。
想一想,解一元一次方程有哪些步骤?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般要通过去 ,去 , ,合并 ,未知数的系数化为 等步骤,把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转化”成x =a 的形式。
解题时,要灵活运用这些步骤。
补充例2:解方程 10(x+15)=3- 13(x -7)三、巩固练习:教科书第9页,练习1、2,教科书第10页,练习1、2。
四、小结1.解一元一次方程有哪些步骤?2.同学们要灵活运用这些解法步骤,掌握移项要变号,去分母时,方程两边每一项都要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切勿漏乘不含有分母的项,另外分数线有两层意义,一方面它是除号,另一方面它又代表着括号,所以在去分母时,应该将分子用括号括上。
五、作业: 教科书第13页习题6.2,2第1、2题。
6.2解一元一次方程(习题课2)1.请同学们课前预习练习册第7页,并预做第7页到第9页的相关题目,将不会的题目作上重点符号。
2.找出练习册第7页 到第9页的相关题目中出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形式”,并试找了相对应的解方程的方法或者注意事项。
第三课时学习目的:灵活应用解方程的一般步骤,提高综合解题能力。
学习重点:灵活应用解题步骤。
学习难点:在“灵活”二字上下功夫。
学习过程:一、 复习与预习:1.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题步骤。
2.分数的基本性质。
3.解方程。
2x-13 - 10x+16 = 2x+14-1 二、新知识例1.解方程示x 0.7 -0.17-0.2x 0.03=1例2.解方程x -12 [x -12 (x -1)]=2(x-1)3例3:已知公式V =n ∏D 100中,V =628、D =50、∏=3.14,求n 的值。
三、巩固练习。
1、 根据公式V =V 0+at ,填写下列表中的空格。
x 3 +12 (2x 3 -4)=2 2(2-3x)0.01 -4.5=0.03-3x 0.03-9.5四、小结。
当方程较复习时,应灵活运用解题步骤,若方程的分母是小数,应先利用分数的性质,把分子、分母同时扩大若干倍,此时分子要作为一个整体,需要补上括号,注意不是去分母,不能把方程其余的项也扩大若干倍。
分母由小数化为整数的方法有多种,应根据题目特点寻找最佳方法。
五、作业: 教科书第12页第3题6.2解一元一次方程(习题课3)1.请同学们课前预习练习册第10页,并预做第10页到第12页的相关题目,将不会的题目作上重点符号。
2.找出练习册第10页到第12页的相关题目中出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形式”,并试找了相对应的解方程的方法或者注意事项。
第四课时学习目的:理解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并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
学习重点:弄清应用题题意列出方程。
学习难点:弄清应用题题意列出方程。
学习过程一、复习与预习:1.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论根据是什么?二、新知识。
例1、如图(课本第10页)天平的两个盘内分别盛有105克,87克食盐,问应该从盘A内拿出多少盐放到月盘内,才能两盘所盛的盐的质量相等?例2.学校团委组织70名团员为学校建花坛搬砖,初一同学每人搬8块,其他年级同学每人搬10块,总共搬了600块,问初一同学有多少人参加了搬砖?三、巩固练习:教科书第11页练习1、2、3四、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用一元一次方程解答实际问题,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在于抓住能表示问题含意的一个主要等量关系,对于这个等量关系中涉及的量,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用字母表示适当的未知数(设元),再将其余未知量用这个字母的代数式表示,最后根据等量关系,得到方程,解这个方程求得未知数的值,并检验是否合理。
最后写出答案。
五、作业:教科书第12页第4、5题6.2解一元一次方程(习题课4)1.请同学们课前预习练习册第13页,并预做第13页到第16页的相关题目,将不会的题目作上重点符号。
2.找出练习册第13页到第16页的相关题目中出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形式”,并试找了相对应的解方程的方法或者注意事项。
6.3实践与探索第一课时学习目的: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从而发现;初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的作用。
学习重点:通过分析图形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解决问题。
学习难点: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学习过程一、复习与预习: 1.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是什么? 2.长方形的周长公式、面积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