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
初中地理教案(通用14篇)
初中地理教案〔通用14篇〕初中地理教案篇1教学目的①通过对海陆变迁及大陆别离的假设干证据的分析^p ,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分析^p 、归纳、表达等认知才能;②通过对相连证据的找寻方向的探究,进步学生研究手段的科学性、指向性,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③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进步学生对探究事物本质的科研兴趣;通过魏格纳的故事,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利用大陆漂移假说解释一些现象。
难点:寻找大陆移的证据。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一、海陆是变迁的导入:歌曲<东方之珠>引出“沧海桑田”这个成语。
提问:“沧海桑田”是什么意思?生: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
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师:其实它的原意就是指海陆的变迁。
其实古人早就觉察到海陆是变迁的,因此在我国就有了“沧海桑田”的成语。
二、海陆变迁的方式师: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呢?出示海陆变迁课件。
〔可以出示喜马拉雅山、我国东部海底、荷兰围海造田图片。
〕活动:〔观察、分析^p 、讨论〕提示:1)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2〕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反映了该海域过去是状况?3〕荷兰的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为什么在不断扩大?〔总结〕生:变迁方式有三种:1.地壳变动;2.海平面升降;3.人类活动。
师:海陆是变迁的,七大洲四大洋是否就是固定不变的呢?20世纪地理科学史上发生了剧烈的争论。
时机总是垂青擅长观察、考虑的人。
正像牛顿坐在树下看到苹果落下建立了自由落体运动定律一样,这一次是一个躺在病床上的气象学家解决了这个问题。
下面我们来阅读一下《偶尔的发现,伟大的假说》。
生:阅读。
〔最好出示资料片〕三、魏格纳创立大陆漂移假说过程师:魏格纳发现非洲大陆、美洲大陆轮廓吻合后能不能直接提出它们原先是连在一起的?为什么?同学们都学过剪纸能否用这种剪纸的方法证明一下你的观点。
生:讨论,用剪刀、白纸活动。
师:巡视,指导。
师:谁能把你们讨论的方法演示一下呢?生:上前演示。
初中地理重点知识归纳
初中地理重点知识归纳一、地球和地图1. 地球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 地球大小: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3. 地球仪:地球仪是用来表示地球表面的球体模型,包括经纬网、纬线、经线等。
4. 经纬度:经度是指地球表面上从南极点到北极点的半圆线,纬度是指地球表面上与赤道平行的圆线。
5. 经纬网:经纬网是由经线和纬线交织而成的网格,用于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6. 经度和纬度的表示方法:经度用E或W表示,纬度用N或S表示。
二、世界地理1. 地理位置:世界地理分为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
2. 板块构造:地球的地壳被分为几个大的板块,包括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3. 山脉:世界上主要的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等。
4. 河流:世界上主要的河流有长江、黄河、尼罗河、亚马逊河、密西西比河等。
5. 海洋:世界上主要的海洋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冰洋等。
6. 气候:世界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等。
三、中国地理1. 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 领土范围:中国的领土南北跨越近50度,大部分位于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3. 邻国:中国的陆上邻国有14个,包括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等。
4. 海岸线:中国的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自北向南濒临黄海、东海和南海。
5. 岛屿:中国的主要岛屿有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等。
6. 地形:中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包括高山、高原、平原、丘陵、盆地等。
7. 气候:中国的气候类型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气候等。
初中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
一、地球和地图
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
2. 地球仪
- 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上面有经线、纬线、地轴、赤道等。
3. 经纬线和经纬度
-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弧,指示南北方向。
- 纬线:环绕地球并与经线垂直的圆圈,指示东西方向。
- 经纬度:以经度、纬度表示地面点的位置。
4.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 自转: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约24小时,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 公转: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约天,产生四季变化现象。
5. 地图的种类和作用
- 种类:地形图、政区图、交通图、旅游图等。
- 作用:表示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相互关系。
二、世界地理
1. 世界各国概况
- 了解世界各国的地理位置、国土面积、人口数量、首都等基本情况。
2. 世界地形地貌概况
- 了解世界各地的地形地貌特征,包括高原、山地、平原、盆地等。
3. 世界气候类型
- 了解世界各地的气候类型,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等。
4. 世界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 美国、中国、俄罗斯、日本等国的首都和重要城市。
三、中国地理
1. 中国地理位置和疆域
- 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包括国土面积、海岸线长度等。
2. 中国地形地貌概况
- 了解中国各地的地形地貌特征,包括山地、高原、平原、盆地等。
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
〔一〕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大小:表面积 =亿平方公里;半径 =6371 千米;赤道周长 =4 万千米二、纬线和经线1、与地轴垂直而且围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0 度 ~30 度为低纬度地域;30 度 ~60度为中纬度地域;60 度 ~90 度为高纬度地域。
南北半球的区分界限为赤道〔最长的纬线〕。
2、连结南、北极并与纬线垂直订交的半圆叫做经线。
东西半球的区分界限为20° W和160° E。
§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1、方向:自西向东。
2 、地理现象:日夜更替和地方时差。
二、地球的公转1、方向:自西向东。
2 、地理现象:形成四时〔春夏秋冬〕。
3、五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4、海陆散布与天气:纬度同样的地方,夏天大海气温低,陆地上气温高;冬天陆地气温低,大海气温高。
5、一般状况下,海拔每增高100 米,气温降落℃。
§地图一、地图的根本因素1、方向:有坐标:N 为北 S 为南 E 为东 W为西;无坐标:采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经〔南北〕纬 ( 东西 ) 网确立方向。
二、地形图的判读1、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少,坡度越缓。
山地五种不一样形态:山顶、山脊、山谷、鞍部、悬崖。
2、地形种类: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第二章陆地和大海§ 大洲和大洋1、大海与陆地:“七分 (71%) 大海〔四大洋〕,三分 (29%) 陆地〔七大洲〕〞2、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摆列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注意看 P29 图。
南极洲、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大洋。
大洲分界限:亚、欧:乌拉尔山脉;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交流黑海和地中海〕;黑海;里海;乌拉尔河。
亚、非:苏伊士运河〔交流地中海和红海〕。
亚、北美:白令海峡。
南、北美:巴拿马运河〔交流太平洋和大西洋〕。
3、四大洋:从大到小摆列: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初中地理教案优秀8篇
初中地理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初中地理教案优秀8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初中地理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分析其优越性。
2、记住我国领土四至点、领土面积,能够估算我国经度差、时区差、纬度差。
3、在地图上指出我国邻国、濒临海洋,提高读图、析图的能力。
4、学会分析和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的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优越性,四至点,濒临的海洋。
难点:分析评价地理位置的方法,地理名称的空间分布。
【知识链接】1、世界政治地图、温度带分布图,时区划分分布图。
2、地理位置: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温度带位置)。
【预习安排】1、仔细阅读教材第1节课正文、图片及阅读活动部分,标记重要知识点;2、通过阅读教材,课前必须独立完成教学案。
【前置作业】部分【学法指导】1、提前预习法(阅读、识图)2、自主学习法(独立完成)3、合作、讨论法(共同探究疑点、难点)【前置作业】1.在右图标出各纬度、温度带、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分界线。
2、中国的地理位置:(东、西、南、北)半球(打√);()洲的'()部,()洋的()岸,是个()的国家;大部分位于()带,少部分在()带,没有()带;3、中国陆地总面积约()平方千米,仅次于()、(),位居世界第()位。
4、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最东()最西()最南()最北()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男依次是(),()直接面临太平洋,我国领海宽度为()海里。
我国陆上邻国以朝鲜为起点,按逆时针方向14个陆上邻国为()。
7、6个临海相望的国家()。
2个与我国海岸相邻的国家()。
初中地理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
2.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交替。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地理是研究地球的科学,初中地理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
下面是初中地理知识点的总结,供参考。
一、自然地理知识点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形状比较接近一个扁球体,不是完全的圆球体。
-地球的直径约为1.276万公里,赤道周长约为4万公里。
2.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
-自转使得地球呈现白昼和黑夜的变化,公转使得地球的季节发生变化。
3.地球的层次结构-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分为陆地地壳和海洋地壳。
4.地球的板块构造-地球的陆地和海洋表面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板块。
-板块之间存在三种运动方式:边界推进、边界拖曳和边界碰撞。
5.地理勘测-制图是地理勘测的重要方法。
-制图工具包括经纬网、比例尺和图例等。
6.气候与天气-气候是地球其中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特征,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量等要素。
-天气是短期内的大气状况,包括温度、湿度、风力等要素。
7.气候带和气候类型-气候带是指地球上按照气候特点划分的带状地区。
-气候类型包括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温带气候等。
8.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气候变化指的是从长时间尺度上看的气候变动。
-全球变暖指的是地球平均气温升高的现象。
9.水资源与水循环-水资源是指人类用于生产和生活所需的水的总量。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在不同形式之间循环的过程。
10.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1.人口与人口问题-人口是指一定地区内居住和工作的人的总数。
-人口问题包括人口增长、人口老龄化、人口迁移等。
2.农业与农业问题-农业是指以农作物和畜禽养殖为主的生产活动。
-农业问题包括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等。
3.工业与工业问题-工业是指通过劳动力和机械设备进行生产的活动。
-工业问题包括工业化进程、工业结构调整等。
初中地理笔记整理大全
初中地理笔记整理大全七年级上册。
一、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 地球形状。
-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 证明地球是球体的实例:- 麦哲伦环球航行首次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
- 站得高,看得远。
- 月食时,地球的影子是弧形的。
- 海边看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
2. 地球的大小。
- 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
-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 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二)地球仪。
1. 纬线和纬度。
- 纬线:- 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 纬线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
- 纬线相互平行。
- 纬度:- 定义:为了区分纬线,人们给纬线标定了不同的度数,这就是纬度。
- 纬度划分:- 赤道为0°纬线,赤道以北称北纬(N),赤道以南称南纬(S)。
- 北纬和南纬各有90°。
- 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0° - 30°为低纬度。
- 30° - 60°为中纬度。
- 60° - 90°为高纬度。
2. 经线和经度。
- 经线:- 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 特点:-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 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 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其经度之和为180°,且东西经相反。
- 定义:为了区分经线,人们给经线标定了不同的度数,这就是经度。
- 经度划分:- 本初子午线(0°经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
- 本初子午线以东称东经(E),以西称西经(W)。
- 东经和西经各有180°。
3. 经纬网。
- 定义: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
- 用途:- 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经度和纬度)。
- 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三)地球的运动。
1. 地球的自转。
- 定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3)由赤道到两极,纬线的长度逐渐减小。
3.经度和纬度的划分方法
(1)经度的划分是以本初子午线为00经线,向东、西各分为1800。00经线以东(右)为东经划分900。赤道以南(下)为南纬,以北(上)为北纬。
4.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
第一章 地球与宇宙 (七年级上第3章)
(一) 我们居住的地球
中国人:天圆地方“盖天说”“浑天说”
1、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印度人:大地是个圆盾
巴比伦人:大地是个空心山
2 、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1)帆船的远去和返回 (2)登高望远 (3)月食时的阴影是圆形的
(1)东西半球:以西经200,东经1600为界,分为东西半球。
注:自西往东(即越往右),经度数升高的为东经;自南往北(即越往左),经度数升高的是西经; 1
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1.地球仪: 就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 。
作用:可直观地表现地球面貌和地理事物的分布,能演示地球运动等自然现象。
经纬线的特点:
(1)经线是半个地球的大圆,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约为2万千米。
(2)纬线都是一个完整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长约4万千米。
(4)麦哲伦环球航行(最早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5)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6) 天涯海角总是走不到边
(7)相同长度的杆子在地球不同地区的同一时间所形成的影子长度不同。
3 .地球概况:地球实际上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并不是正圆的。(形成的原因:地球的自转)
赤道半径:6378千米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两极半径:6357千米
地球赤道周长:约40000千米
初中地理知识点大全(中考必备)
初中地理知识点大全(中考必备)1. 世界地理知识点- 大洲:位于地球表面的七大陆,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 国家:各个国家的位置、首都、主要语言和人口数量。
- 纬度和经度:地球表面的划分方式,纬度表示南北方向,经度表示东西方向。
- 自然地理:了解各地的自然地理特征,如山脉、河流、湖泊等。
2. 中国地理知识点- 地形:中国的地貌特征,如高原、盆地、平原、山地等。
- 主要山脉和河流:长江、黄河、珠江等重要河流以及华山、泰山等著名山脉。
- 经济地理:各地区的主要经济发展特点,如沿海地区、内陆地区等。
- 地理分区:了解中国的地理区划,如华北、华东、西南等。
3. 环境与资源知识点- 气候:各地气候带的特点及分布规律,如热带、温带、寒带等。
- 生态环境:研究环境保护意识和措施,了解水资源、森林资源以及人类对环境影响的问题。
- 能源资源:了解各种能源资源的类型、分布和利用情况,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4. 经济地理知识点- 农业:了解农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如种植业、畜牧业等。
- 工业:认识各地区的主要工业发展特点,如重工业、轻工业等。
- 贸易与交通: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主要贸易方式,以及国内外的主要交通线路和交通方式。
5. 人口与城市知识点- 人口分布与迁移:了解人口分布的规律和影响因素,以及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
- 城市与城镇:了解城市和城镇的概念、发展过程和主要特点。
- 城市规划和建设:研究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和城市建设的重要性。
这份初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包括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环境与资源、经济地理以及人口与城市等方面的内容,对于中考备考非常有帮助。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点,你将对地理学科有全面的了解,提高自己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地理初中必学知识点
地理初中必学知识点1.地理概念和基本常识
-地理学的对象和内容
-地理区域和区域划分方法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理名词解释和解题方法
2.大地与地球
-地球的内部结构和构造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地表的形成和变化
-地震与火山的形成原因和分布规律
3.大气与水
-大气的组成和结构
-气候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水循环和云雨的形成过程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4.自然资源与环境
-土地资源的分类和利用
-矿产资源的分类和开发
-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的保护5.人口与城市
-人口的分布和迁移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城市规划与城市化问题
-城市生活和城市环境问题
6.区域经济与交通运输
-经济活动的区域分布
-主要农作物和工业品的分布-交通运输工具和交通网络
-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7.水文地理与农业
-水文地理的概念和内容
-中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农业生产和农业区划
-农田水利和灌溉技术
8.农业与农村发展
-农业种植与养殖业的发展
-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农业技术
-农村发展和农业产业化
-农村人口和农村问题
9.旅游与文化
-旅游资源和旅游景点的分类
-旅游的经济和文化价值
-旅游业的发展和管理
-商业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特点
10.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
-地图的类型和制图方法
-不同等高线图解读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范围和作用
-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的使用技巧
以上是初中地理必学的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地理基础概念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地理综合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
初中地理和高中地理
初中地理和高中地理摘要:一、初中地理和高中地理的定义和区别1.初中地理2.高中地理3.两者的区别和联系二、初中地理和高中地理的教学内容1.初中地理教学内容2.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三、初中地理和高中地理的学习方法1.初中地理学习方法2.高中地理学习方法四、初中地理和高中地理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1.初中地理教育的重要性2.高中地理教育的重要性3.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正文: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现象、人类活动和地球表层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我国的基础教育阶段,地理学分为初中地理和高中地理两个阶段。
初中地理主要面向初中学段的学生,教学内容主要以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包括地理概念、地理现象、地理分布、地理成因等。
初中地理的学习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的兴趣和认知,以及初步的地理思维能力。
高中地理则面向高中学段的学生,教学内容更加深入和广泛,涵盖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等多个方面。
高中地理的学习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分析、综合和应用能力,以及地理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
初中地理和高中地理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的深广度和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上。
尽管两者有一定的联系,但高中地理是在初中地理基础上进行拓展和深化,形成一个完整的地理学体系。
对于初中地理和高中地理的学习方法,初中地理更注重对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地理现象的理解,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日常生活和课外实践来辅助学习。
而高中地理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和逻辑分析能力,对地理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独立思考。
因此,高中地理学习方法更注重课堂知识点的理解和课外相关资料的阅读,以及地理实践活动的参与。
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初中地理和高中地理都具有重要地位。
初中地理教育能够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环境,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和世界观,为高中地理学习打下基础。
初中地理详细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一、地球与地图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不规则的球体。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经线与纬线的特点,经度与纬度和半球的划分。
4.地球自转、公转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5.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6.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
7.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二、海洋与陆地1.海陆分布:(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①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②四大洋:(面积从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③洲界: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2.海陆变迁:(1)改变地表的作用有来自内部(地壳运动、火山和地震)和来自外部(流水、风力、海浪和冰川)两种。
(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a)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b)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3)大陆漂移学说,魏格纳。
三、天气与气候1.多变的天气:(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天气是短时间的大气状况,是易变的;气候是长期的(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是稳定的。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2.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气温的变化:①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温度出现在午后2小时左右(14时);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会计算气温日较差)②气温的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则相反。
初中地理知识点最全汇总
初中地理知识点最全汇总地理是初中阶段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涵盖了人类居住地和地球环境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下面是初中地理知识点的全面汇总,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自然地理1. 地球与地球上的人类居住地- 地理的定义:地理研究地球上的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
- 地球的结构:地核、地幔、地壳。
- 地球的形状:椭球体。
- 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
- 七大洲和五大洋。
2. 气候和气象- 大气的组成和结构: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
- 气候:气温、降水、风向和风速的长期统计。
- 气象:研究地球上天气变化的科学。
3. 水资源和水循环- 水资源:指地球上可利用的水的总量。
- 水循环:蒸发、凝结、降水、径流等过程。
4. 土地与植被- 土地的类型:山地、平原、沙漠、盆地、高地等。
- 植被带:极地、寒带、温带、亚热带、热带。
5. 自然灾害- 地震、火山爆发、洪水、旱灾、台风、沙尘暴等。
二、人文地理1. 人口和城市- 人口:人口数量、人口密度、人口分布。
- 城市:城市的定义、城市化。
2. 农业和农村- 农业:农作物、农田、农业发展。
- 农村:农村人口、农村生活。
3. 工业和交通- 工业:工业部门、工业发展。
- 交通:陆路交通、水路交通、航空交通。
4. 旅游与文化- 旅游: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
- 文化:地域文化、民俗文化。
5. 区域合作与环境问题- 国际合作组织: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
- 环境问题:气候变化、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地退化等。
三、地理技能1. 地图阅读与制图- 地图的种类:地形图、气候图、人口密度图等。
- 地图的符号与刻度。
2. 地方调查和实地考察- 实地考察的目的和意义。
- 要点记录和数据采集。
3. 图表与数据的分析- 图表的解读和数据分析方法。
4. 天地观察与探究- 天文活动的观察和研究。
总结:初中地理知识点的全面汇总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部分,并附带地理技能的应用。
通过深入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拓宽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地理初中1知识点总结
地理初中1知识点总结一、自然地理方面1. 地球的结构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的。
地壳是地球表面的最薄的一层,由板块构成。
地幔是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层,地核则由内外两部分组成。
2.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的运动,一个自转周期为24小时。
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一个公转周期为365天。
3. 大气圈大气圈是围绕地球的气体层,由多种气体组成,其中氧气和氮气占大部分。
大气圈有不同的层次,包括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外部层。
4. 水圈水圈是指地球上水存在的各种形式,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冰川等。
水圈的循环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径流。
5. 地表特征地球表面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包括山脉、平原、高原、盆地和河流等。
这些地表特征是由地质运动、气候和水文等因素形成的。
6.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洪水等。
这些灾害是由地质运动和气象变化引起的。
人们可以通过科学手段来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的损失。
二、人文地理方面1. 人口与聚居地人口是指一定地区内的居民数量。
人口分布不均匀,一般集中在沿海地区、河流流域和平原地区。
城市是人口聚集的地方,人口数量多的城市称为大城市。
2.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是指人们在空间中进行物品和人员的运输活动。
主要交通方式包括陆路、水路和空路。
陆路交通是最常见的交通方式,主要有公路、铁路和轨道交通。
水路交通主要利用河流和海洋进行运输。
空路交通是利用飞机进行运输。
3. 工业和能源资源工业是城市的经济支柱,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河流流域。
工业需要大量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随着工业的发展,能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4. 农业资源农业是人类生活的基础,主要包括种植业和畜牧业。
种植业主要是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种植,畜牧业主要是牲畜的饲养。
农业资源主要分布在河流流域和平原地区。
5. 环境问题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退化等。
初中的地理知识
初中的地理知识地理是初中阶段一个重要的学科,它帮助学生们理解和认识我们的世界。
初中地理知识是建立在对地球的基本认知和学习中获得的。
下面将会介绍一些常见的初中地理知识。
一、大地与地壳地球是我们所居住的星球,它被划分为大陆和海洋两部分。
大陆是指陆地,它占据地球表面的约30%,包括世界上的各大洲,如亚洲、非洲和欧洲等。
海洋则是指地球表面的水域,它占据地球表面的约70%,主要由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等组成。
地壳是地球的最外围的硬壳层,它包裹着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壳主要由岩石构成,分为两种类型:洲际地壳和洋壳。
洲际地壳主要分布在大陆上,它比较厚实,主要由花岗岩和片麻岩构成。
而洋壳主要分布在海洋中,它比较薄,并且主要由玄武岩构成。
二、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内部结构一般被划分为三个层次:地核、地幔和地壳。
地核是地球内部最内部的层次,可以分为外核和内核。
外核主要由液态铁和镍构成,而内核则是由固体铁和镍构成。
地幔是地球内部的中间层次,它由固体岩石和熔融岩石构成。
地幔温度较高,这导致地幔内部的岩石呈现流动状态,这种岩石的运动也导致了板块构造的形成和地震的发生。
地壳是地球的外部硬壳层,它是我们所生活的层面。
地壳不仅由固体岩石构成,还含有大量的水、气和土壤。
三、自然地理现象1. 地震地震是地球表面的地壳发生剧烈晃动的自然现象。
地震的发生通常是由于地壳内部岩石的运动所引起的。
地震不仅会导致土地的破坏,还可能引发海啸等其他自然灾害。
2. 火山火山是地球地壳内部熔岩喷出地表的现象。
火山在发作时会喷发烟尘、熔岩和其他火山碎屑物质,这些物质被喷射到空中后会形成火山口、火山锥和火山喷发。
火山的喷发可以造成周围的环境污染,但也会让土壤更为肥沃。
3. 冰川冰川是由冰雪形成的大规模冰体,它通常存在于地球的高山地区和极地地区。
冰川的运动速度很慢,但它会改变周围地理环境,如挤压岩石形成峡谷。
四、人文地理人文地理关注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活动和影响。
初中地理教案14篇
初中地理教案14篇初中地理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亚洲的地势特点、主要的地形单元.2.亚洲的河流走向。
教学重难点亚洲地势特点,地形单元。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亚洲雄风》的MP3或动画,引出课题:第二节:自然环境二、新课讲解:(一)、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板书)1、亚洲地形区的分布:出示PPT,学生先看书,找出书中提到的地形单元,再看地图找出相应的地形单元。
学生上讲台,指出要求的地理单元:(按地势分为三组)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中西伯利亚高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问:我们是按什么顺序找的?总结:亚洲的地形复杂多样2、亚洲的.地形特点:出示PPT,问:说说亚洲主要地形区的位置并依据高度表,说说它们的大致海拔? 找出死海和珠穆朗玛峰,看看它们的海拔有多高?总结:地势起伏大点击“亚洲剖面图”总结: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地势是中部高,东西部低最后总结亚洲地势特点:地势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复杂多样点击幻灯片中的“亚洲地理集锦”,学生看书,出示亚洲地形图,总结“亚洲之最”3亚洲的主要河流:学生看书,找出书中提到的河流:学生上讲台找出河流:分为四组黄河、长江、湄公河恒河、印度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塔里木河、阿姆河、锡尔河在找的过程中,总结:总结:(1).流向流向太平洋的有:长江、黄河、湄公河流向印度洋的有:恒河、印度河。
流向北冰洋的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最终不流入海洋的有:锡尔河、阿姆河、塔里木河(2)。
看看它们的流向有何不同?向南、向北、向东、向西(3)亚洲河流分布有何特点?这种分布与地形分布之间的关系如何?亚洲河流由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
因为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使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向四周较低的平原、丘陵地区流。
(4).亚洲河流还有哪些特点?亚洲地域辽阔,中部高、四周低,使许多河流源远而流长。
初中地理重点知识归纳
初中地理重点知识归纳一、地球和地图1.地球基本概念: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是一颗棕色的、蓝色的和绿色的星球,呈略扁球形,直径约1.2万千米,自西向东转动一周约24小时,公转一周约365.24天。
2.地球的构造:地球分为内部圆心核、外核、上地幔、下地幔、地壳五大部分。
地壳最薄,约厚度5至70千米,分为洲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3.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运动的两个基本形式。
自转是指地球绕自己的轴线旋转,公转是地球围绕着太阳旋转。
4.地球经纬度和定位:地球经纬度是指以地球中心为原点,以地球的轴线为X 轴,球面上任意一点与赤道面的夹角(纬度)和该点所在的经线与起始子午线之间的夹角(经度)。
定位是指将地球上的位置用数字或文字表示。
5.地球的地理分区:根据经济、政治和自然的因素,将地球划分为不同的地理区域。
主要分为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等七个洲际。
6.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是指用平面图形表示地球表面的图像。
地图的制作需要用到比例尺、图例、坐标系等基本元素,同时也需要考虑地形、气候、交通等因素的影响。
二、自然地理1.大气和天气:大气包括共同存在于地球上的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扮演着保护、调节气候等重要作用。
天气是指某一时刻地球某一点上气象要素的状态,受到大气环流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2.水循环:水循环也称为水回归,指在地球上水的循环运动的过程,包括水的蒸发、降水、地表流入、渗透和潜水等过程。
水循环是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之一。
3.地形:地形是地球表面的物理景观,包括山脉、平原、丘陵、高原、盆地等。
地形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维护具有重要的影响。
4.岩石和矿物:岩石是地球上的石质物质,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矿物则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具有一定的元素组成和物理性质。
三、人文地理1.人口和城市:人口是指某一地区的人数,常用于描述国家、省份、城市等区域的人口规模。
初中地理知识点
初中地理知识点初中地理课程通常涵盖了地球科学、地图学、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初中地理的基础知识点:1. 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行星。
- 地球自转一周大约24小时,形成了昼夜交替。
- 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约365.25天,形成了四季变换。
2. 地图的基本知识:- 地图是地球表面特征的平面表示。
- 地图有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本要素。
- 学会使用地图,包括地形图、政区图、气候图等。
3. 气候类型:- 根据气温和降水的不同,全球气候可以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
- 气候类型影响着当地的植被、农业和人类活动。
4. 地形地貌:- 地球表面有山脉、高原、平原、盆地等不同的地形。
- 地形地貌影响气候、水文和生物多样性。
5. 水文特征:- 地球上的水体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冰川等。
- 水循环是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径流。
6.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
- 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对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7. 人口与城市化:- 人口分布不均,人口密度和人口增长速度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
- 城市化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的过程,城市化进程中需要解决环境、交通等问题。
8. 文化地理:- 不同地区的文化、宗教、语言、风俗习惯等构成了文化地理。
- 文化地理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
9. 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区域差异等是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 了解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有助于理解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联系。
10.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包括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等。
-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不损害后代满足需求的能力的前提下,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初中地理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还要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我们所居住的地球,以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初中地理知识大全
初中地理知识大全地理知识大全:一、自然地理1.地球: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星球,被划分为北半球和南半球,根据经度分为东半球和西半球。
2.大洲:地球上主要的大洲有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3.大洋:地球上主要的大洋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洲洋。
4.环境:地球上的环境可分为陆地和海洋两部分。
陆地上有高山、平原、沙漠、森林等,海洋上有海岸线、海底山脉、海沟等。
5.气候:地球上的气候分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
6.气象:研究天气现象和天气变化的科学。
7.天气:指短时间内大气的状况,如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
二、人文地理1.行政区划:国家和地区按照政治和行政管理的需要,划分为一个个较小的地理单位,如省、市、县等。
2.城市: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经济发展较快的地方。
3.人口:指某一地区所居住的人的总数。
4.农业:指人类通过种植和养殖活动获得食物和农产品。
5.工业:指人类利用机械设备和劳动力进行生产的活动。
6.交通:人类在陆地、水上、空中进行运输的活动。
7.资源:指可以满足人类需求的自然条件和物质财富。
8.旅游:指人们为了休闲、观光、学习等目的前往他乡或国外的活动。
三、地理现象1.地震:大地发生振动、晃动的自然现象。
2.火山:地底下的岩浆喷发出来形成的山。
3.台风:热带海洋上产生的强烈气旋,有较大的风力和降雨量。
4.洪水:河流、湖泊储水超过其承载力时造成的大规模水灾。
5.沙尘暴:大风将沙尘卷起形成的天气现象,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
6.干旱:指相对较长的时间内某地区缺乏水分的天气现象。
四、地理工具1.地图:用于表示地球表面的模型。
2.罗盘:用于测量方向的仪器。
3.经纬度:地理坐标系统,用于精确告诉位置。
4.卫星影像:用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可用于研究和观测地表变化。
以上是初中地理知识的一些概述,希望对你有帮助。
当然,地理是一个广阔的学科,还有很多内容等待你去探索和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初中地理试题的命制探索山东省肥城市教学研究室王文涛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如何体现新的教育理念、科学地命制新课程试题,这一点已经成为教学研究的新课题,同时也是课程改革进程中教师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
笔者就自己在教学研究实践中在试题命制方面的一些想法提出来与同行交流。
一、注重双基,强调基础性在当前的初中地理新课程中,地理基础知识的训练、基本技能的培养仍然是教学的两个基本点,也是学生提升能力的基础。
因此,命制新课程试题必须注重双基,突出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及灵活运用程度,其比例可占到60%~70%。
考查方式可以以填空、选择和读图为主,但问题设计应讲究科学,切忌引导学生死记硬背。
如,请举两个例子说明地图的作用:_______,_______。
请写出一个你熟悉的海峡的名称_______。
二、重视活动,强化实践性新课标教材在结构设计上增设了“活动”的内容,以加强探究性学习的思路训练。
所以,教师应该把“活动”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不仅是要复习巩固课堂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承担一部分新知识的教学,增强教材的探究性和实践性。
因此,新课程试题中应设计一定数量的活动题目。
如,“画一画”“读一读”“想一想”“小实验”“小探究”等,其比例可占到课堂教学的20%左右。
让学生通过“活动”改变学习方式,直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操作,学会分析问题,学会探究,培养其实践能力、探究性学习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如,1.画一画。
根据今天泰安市的天气预报的情况,画出相应的天气预报符号。
泰安市“雨加雪,东北风6级”:_______。
2.动动手。
用乒乓球制作一个简易地球仪,并标出赤道、南极、北极、0°经线、160°E和20°W经线。
3.观测总结。
请观测学校所在地秋分日的太阳升落变化,记录在下表中。
(1)填出表1。
(2)归纳总结:这一天昼夜长短的特点是_______。
表14.实践感悟。
我国山川壮丽,境内有绵延不绝的山岭,有气势磅礴的高原和一望无际的平原,还有群山环抱的盆地和起伏和缓的丘陵。
你的家乡是什么地形,是平原,是山地,还是……请根据你的考察,介绍一下家乡的地形类型或你爬过的一座山,它们有什么特点?在发展经济方面有哪些优势?你有何建议?三、联系实际,突出生活性《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据此编写的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始终贯穿着“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所以,新课程地理试题应体现这一基本理念,即要适当命制一些联系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藉此能让学生将教材中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应用到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尝试着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地理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下面试以两例进行说明。
例1.走进生活。
家住山东济南的小华同学,“十一”放假期间去海口姨妈家探亲。
临行前,妈妈从电视台的天气预报中了解到近几天要降温。
因此,她就为小华准备了几件棉衣。
爸爸说没必要,而妈妈坚持要小华带上。
你认为小华妈妈的做法有必要吗?为什么?例2.出谋划策。
国庆放假期间,李明和王岩同学来蒙山森林公园参加学校组织的野营活动,不小心与营队走失,迷失了方向,又丢失了指南针,他手里只拿着一幅《蒙山导游图》。
这时,他想起了小学科学课上学习过的定向法:①太阳定向──根据太阳东升西落确定方向;②北极星定向──在晴朗的夜空找到北极星,面对北极星的方向就是正北方;③太阳和手表定向──把手表平放,让时针对准太阳,时针和表盘上12点之间的夹角的平分线所指的方向,大致就是南方;④指南针方向──将指南针平放,磁针总是指向南、北方向。
只可惜此时是白天,又是阴天,4种定向法均用不上。
这着实急坏了李明和王岩。
你能为这两位同学想出哪些确定方向的办法,帮助他们走出大山(至少两种)。
四、强调方法,注意应用性新课程理念认为:教会知识只能让学生拥有过去,而教会学生方法才能真正地面向未来。
教师拥有多少水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教会学生取水的方法。
因此,新课程试题应引导教师教会学生方法,引导教师由“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用教材促进学生发展,教会学生学习,发展情感,培养良好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例如下面这道试题,就体现了这一命题思想:学以致用。
请你运用学习“亚洲气候”的思路和方法,仔细阅读图1,简要分析“北美”气候的特征(至少两点)。
图1五、引导发现,体现问题性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科学上的实验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以及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开始,问题问对了就相当于一半的创新完成了。
”因此,新课程试题要引导教师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学会用地理的眼光看问题,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问一问。
中东处在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
石油资源丰富,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65.4%,产量占世界的30.5%,出口量占世界的44.7%。
气候干燥,河流稀少,水资源匮乏。
多个民族在这里汇集,文化差异显著。
战争频繁,冲突不断,给本区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根据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资料,请提出两个地理问题(只提问题,不作答)。
六、关注能力,力求开放性当前,无论是要从立足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还是要面向学生长远的身心发展,都要求地理教学具有开放性。
这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
同样,地理试题命制也要适度开放,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具有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目的是给学生提供自由探索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如,诊断推测。
下面的两张卡片上,都有描述降水状况的句子。
请你用实例或推测的方法,在横线上写出可能给人们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
七、渗透新理念,注重差异性新课程理念认为,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他们的性格、气质、动机、兴趣、喜好、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
评价学生要有不同的标准,多一把尺子去衡量学生就会多一份成功。
因此,命制一套成功的试题必须考虑学生的个性和差异。
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去做,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有利于每位学生的发展和共同成长。
如,挑战自我。
请你从下面的选择中挑选一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选择问题_______,我的看法是_______。
运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参与地理教学──以《黄土高原》一课为例福建省福州市三十八中俞晖一、背景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是一所区属普通中学。
本校以体育见长,是一所传统的体育特色校。
我校充分认识到教学质量的重要性,以“质量就是生命”作为校训,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学校积极参与到新一轮的课改实验中。
二、问题的出现由于体育特长生的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加之多数学生平时只重视语、数、外等科目,认为地理是“副科”,这导致了部分学生的上课态度不积极:只有少数爱好地理的学生能积极参与,大多数学生只是听和按教师的要求做,甚至有少数学生将地理课当成了休息课。
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地理教学,就成为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解决问题的努力对于地理课,新课改的理念是: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其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根据新课改的理念,面对出现的问题,笔者对地理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如,将地理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向课前、课后扩展延伸,让学生通过收集、整理资料等途径获得知识;在课堂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地理教学,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现以《黄土高原》一课的教学为例,说明具体的做法。
(一)课前准备1.教师方面所做的准备有以下几项。
(1)分析教材,编写教案。
(2)查找有关黄土成因的资料。
(3)准备实验材料:喷壶、木板、土层、玻璃槽、草皮。
2.学生方面做的准备有以下几项。
(1)请全班同学课前收集有关“黄土成因”的资料。
(2)分组实验:水土流失与地表状况的关系。
(3)请几位学生自编自演小品《做客》,反映黄土高原的主要地貌和当地的风土人情。
(二)明确教学目标在培养三维目标的同时,主要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1.导入并自学。
第一步:播放有关黄土高原的图片,导入新课。
第二步:假设我们暑假去黄土高原旅游,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
(1)自学教材及《黄土高原地形图》,描述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并填图。
(2)我们的行囊中要准备好什么物品?(3)假设我们从福州出发,去黄土高原旅游,可选择哪几种交通工具,请设计你的旅游线路。
(4)话说黄土高原的主要地貌和当地的风土人情。
请江敏辉、刘彬、林帆同学表演自编自演的小品《做客》。
(5)自学教材,找出“风成说”的有关证据,并说明这些证据说明了什么问题?(6)据你课前收集的资料,你还能提出其他的支持“风成说”的证据吗?(7)据你课前收集的资料,你有不同的观点吗?2.播放录像:《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提问:为什么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会这么严重?先请学生做下面的分组实验,认真观察,并讨论实验结果。
3.实验:水土流失与地表状况的关系。
实验准备:把木板放在坡度为30度左右的斜坡上,在木板上均匀铺上50厘米厚的黄土层,在斜坡面下放一个玻璃槽。
实验观察:玻璃槽中水和沙各有多少。
实验1:在黄土表面铺上一薄层草皮,用喷壶(壶口漏网细而均匀)均匀地洒水。
实验2:在黄土表面间隔铺上一薄层草皮,用同样的喷壶均匀地洒水。
(洒水时间同上)实验3:在黄土表面,用同样的喷壶均匀地洒水。
(洒水时间同上)实验4:在黄土表面,用喷壶(壶口漏网较粗而均匀)均匀地洒水。
(洒水时间减少)讨论实验结果:(1)在同等降水条件下,植被覆盖率越高,水土流失_______;植被覆盖率越低,水土流失_______。
(2)在暴雨冲刷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_______。
(3)所有实验表明:黄土组成物质与水的关系_______。
4.分组讨论:请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进行分析,为什么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会这么严重?5.小结: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地表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
(2)降雨多集中在7~8月,多暴雨。
(3)黄土本身易溶于水。
(4)人们进行开垦、采矿等活动,使地表疏松。
6.拓展延伸。
(1)福建省安溪县水土流失也十分严重,请分析安溪县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当地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治理水土流失?四、教学反思整节课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学在宽松、自由的气氛中进行。
我设计了在课堂上以旅游的形式,与学生一起探讨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气候特征等,并将学生学过的交通知识联系乡土实际加以应用,让学生学习身边的地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