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与整理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59bf394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7a.png)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数学是必考科目之一,故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要认真地学习数学,认真对所学的每个知识点。
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1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认识东、南、西、北1、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方向盘”,即在一张纸上,画上“十”字,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标好(西-+-东);2、面朝南时,转动方向盘,将南对准前面,即:东-+-西,面朝东时,方向盘定为:北-+-南。
(二)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三)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大全:确定中心,找方位--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是找准以谁为中心。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先用被除数的最高位除以除数,再依次类推,用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和除数相除,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2、要将前一步计算后的余数写出来和下一步的数合起来再除。
3、每次计算后的余数都要同除数进行比较,不要忘了“余数要比除数小”.4、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比除数小,则商的位数比被除数的位数少1位。
5、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大于或等于除数,则商的位数同被除数的位数相同。
6、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A)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B)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速算绝招:(A)60 / 3=『』,可以把60看成6个十,6除以3得2,所以6个十除以3得2个十,即20.(B)240 / 4=『』,可以把240看成是由200和40组成的,百位上不够商1,就把240看成24个十,因为24除以4得6,所以24个十除以4得6个十,即60.第三单元:统计(一)简单的数据分析:在画条形图时要先利用格尺找准数量,做好标记后再画。
(二)求平均数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平均数 = 总数量 / 总份数总数量 = 平均数× 总份数总份数 = 总数量 / 平均数第四单元:年、月、日1、一年有12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是大月,有31天;四、六、九、十一月是小月,有30天;二月平年有28天,闰年有29天。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人教版)期末(1-8单元)知识点梳理总结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人教版)期末(1-8单元)知识点梳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f898400852458fb770b56ae.png)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知识点复习资料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相对的方向:南←→北,西←→东; 西北←→东南,东北←→西南2、地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实际方向:面北背南,左西右东。
3、指南针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
4、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
5、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先向哪走,再向哪走),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
6、绘制简单示意图:先确定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
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用箭头“↑”标出北方。
(描述是要注意是选取哪个物体作参照物的,选取的参照物不同,描述的结果也不一样。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只要是求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注意应用题中如果有“大约”等字,一般是要求估算的。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
被除数中间有0,商的中间不一定就有0。
4、笔算除法:(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从高位除起,一位一位地除,哪一位上除得的商就写在哪一位上,每一次除得的余数都必须比除数小,被除数最高位上不够商1,就退后一位写商;其它数位上不够商1,就用0来占位。
(2)0乘任何数都等于0。
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等于0。
0不能做除数。
(3)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
百位够除时商是三位数,百位不够除时是两位数。
(4)除法验算:→用乘法①没余数:商×除数=被除数;②有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1、复式统计表就是把几个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并在一个统计表里,它更有利于数据的观察、比较和分析。
2、根据复式统计表回答问题时,首先要看懂表头,然后找到相关内容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最后解决所求问题。
数学知识清单,三年级下册
![数学知识清单,三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89850347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b6.png)
数学知识清单,三年级下册
数学知识清单,三年级下册,主要包含以下知识点:
1. 除法: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被除数、除数和商是除法的基本部分。
除法可以用乘法进行验算。
2. 方位:方位是东、南、西、北等方向。
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与西北相对,东北与西南相对。
指南针用来指示方向,其一个指针指向南方,另一个指针指向北方。
3. 生活中的方位知识:例如,北斗星永远在北方;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早上太阳在东方,傍晚在西方;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4. 地图的绘制方向: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5. 数学基本规则:例如,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
这些知识点都是基础知识,对于后续的数学学习非常重要。
同时,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需要大量的练习和巩固。
如有需要,建议查阅三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或咨询专业教师。
三年级数学下册复习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数学下册复习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a1b1c165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92.png)
三年级数学下册复习知识点归纳三年级数学下册复习知识点归纳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年级数学下册复习知识点归纳1第一单元除法[本单元知识点]:1、整百数除以一位数;2、商中间有0的除法;3、商末尾有0的除法;4、简单应用。
1[记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
(百位够除时商是三位数,百位不够除时是两位数。
)2[记忆]商中间有0的除法。
(十位不够除时要商0)3[记忆]0乘任何数都等于0。
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等于0。
4[连除应用题]。
5[半价出售](原来的价格2=现在的价格)6、记忆数量关系式:鸡的总只数层数=每层的只数、书的总本数书架的个数=每个书架上书的本数电池的总个数每盒电池的个数=盒数、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跳绳的总个数几分钟=每分钟跳的个数、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打字的个数时间=每分钟打字的个数第二单元年月日[本单元知识点]:1、认识大月、小月、平年、闰年;2计算经过的天数;3、生日快乐1[记忆]年分为平年、闰年;月分为大月、小月和特殊的2月。
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
(大月有: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7个);小月有:4月、6月、9月、11月)(4个)平年的2月有28天,闰年的2月有29天。
2连续的大月有7月和8月,或者12月和1月。
连续两个月天数是61天,其中一个是大月,一个小月。
平年第1季度第2季度第3季度第4季度天数90919292半年上半年181天下半年184天4、平年第1季度第2季度第3季度第4季度天数91919292半年上半年182天下半年184天5、各类节日:元旦节1月1日、植树节3月12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国际儿童节6月1日、建军节8月1日、建党节7月1日、国庆节10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等。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各单元重点知识点汇总(表格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各单元重点知识点汇总(表格版)](https://img.taocdn.com/s3/m/2b9bb4ca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a0.png)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具体内容重点知识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1、确定生活中方向的方法:(1)可以借助指南针确认方向;(2)也可以借助身边的事物确认方向。
(太阳,房子,冬天刮北风)2、根据一个确定的方向找其他三个方向的方法:面东背西,左北右南;面西背东,左南右北;面南背北,左东右西;面北背南,左西右东。
3、地图上的方向:一般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
4、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1、辨别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的方法:(1)利用指南针辨别;(2)借助手边事物辨别,只要知道东、南、西、北中的一个方向,就可以确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2、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先以出发点为中心点描述行走的方向,当走到第一个位置点时,就以第一个位置点为中心点描述行走的方向,当走到第二个位置点时,就以第二个位置点为中心点描述行走的方向……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简单地说就是走到哪个位置点就以哪个位置点为中心点进行描述,然后观察哪一条路通往目的地,最后用语言描述出行走路线。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具体内容重点知识口算除法1、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1)用被除数中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2)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2、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用被除数中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3、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用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除以一位数,最后把除得的两个商相加。
笔算除法1、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一位数除十位上的数,如果有余数,要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用除数去除。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2、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那一位上,假如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的数落下来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86ede7a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68.png)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小学三年级下册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技能。
以下是对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的总结:一、整数的认识与运算1. 整数的加减法:学习整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理解进位和借位的概念。
2. 整数的乘法:掌握乘法口诀表,能够熟练地进行表内乘法运算。
3. 整数的除法:理解除法的意义,学会使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4. 整数的大小比较:能够比较不同整数的大小,理解数位和数值的关系。
二、分数的初步认识1. 分数的意义:了解分数是表示一个整体被等分后的一部分。
2. 分数的读写:学习分数的读法和写法,如1/4读作“四分之一”。
3. 分数的比较:掌握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三、小数的初步认识1. 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是十进制分数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2. 小数的读写:学习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如0.25读作“零点二五”。
3. 小数的加减法:掌握小数点对齐进行加减运算的方法。
四、面积和周长的计算1. 面积的概念:理解面积是平面图形所占空间的大小。
2. 常见图形的面积计算:学习如何计算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的面积。
3. 周长的概念:理解周长是封闭图形边界的长度。
4. 常见图形的周长计算:掌握如何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图形的周长。
五、时间的计算1. 时、分、秒的认识:了解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如1小时=60分钟。
2. 时间的加减法:学习如何进行时间的加减运算。
六、简单的几何知识1. 平面图形:认识并理解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基本平面图形。
2. 立体图形:初步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等立体图形。
七、统计与概率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学习如何收集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整理。
2. 简单的图表:了解条形图、饼图等图表的绘制方法。
3. 概率的初步认识: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八、实际应用题1. 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如购物计算、时间安排等。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1-7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让孩子牢记学习成绩不用愁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1-7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让孩子牢记学习成绩不用愁](https://img.taocdn.com/s3/m/e9e77d8b581b6bd97f19ea95.png)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①(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②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
③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
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
(例如:学校在剧场的西面,在图书馆的东面,在书店的南面,在邮局的北面。
)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
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4.、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5.、生活中的方位知识: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口算时要注意:(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2)0乘以任何数都得0;(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2、没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商×除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3、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1)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一位数除十位上的数,如果有余数,要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用除数去除。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2)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那一位上,假如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的数落下来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e24be30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3f.png)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四边形1、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三角形不容易变形)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8、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1、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1份或几份的数就是分数。
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两份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2、比较大小的方法:(1)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就大。
(2)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3、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4、分母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分子表示取其中的几份。
分数线表示平均分5、在身份证编码中,第十七位代码表示性别:单数男性,双数女性。
6、 A项 B项只会A C项只会B即会A又会B(1)求总人数: A + B - C(2)求会A或会B的一共有多少人:A + B – C – C 或 ( A – C ) + ( B – C )长方形和正方形1、用相同的小正方形拼长方形或正方形时,拼成的图形长和宽越接近(或长、宽相等)时,周长最短。
2、四边形的特点:有4条直的边,有4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有4个直角。
4、正方形的特点:4条边都相等,有4个直角。
5、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6、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7、在一个长方形中剪出一个的正方形,长方形的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边长。
倍的认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用除法计算: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36是4的几倍? 36÷4=9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A,求这个数。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3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3e86f99e45c3b3566ec8b5e.png)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3篇p①3+5=8(匹)48÷;8=6(千克)②48÷;(3+5)=6(千克)答:每匹小白马能吃到6千克草料。
注意:小括号里的总是先算,它能改变运算顺序,非常重要!3、面积的估测能用数方格的的方法估测出不规则平面图形的的面积不规则的图形我们也能进行计算它们的面积:用厘米的方格去数,当有不满一格的采用:“小于半格的可以舍去,大于等于半格的算一格”的原则去计数。
4、平方分米(1)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2)感知1平方厘米(c㎡)、1平方分米(d㎡)、1平方米(㎡)的面积大小。
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100d㎡)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d㎡=100c㎡)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1㎡=10000c㎡)练习:10dm=______m 10dm=_______cm 10cm=________dm1m=_______cm 6㎡=_________ d㎡5 d㎡=_______ c㎡400d㎡=_______㎡100 c㎡=_________ d㎡25平方米=()平方分米5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37000平方米=()平方分米5、组合图形的面积(1)面积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x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x边长(2)熟练图形的分割、组合。
①组合图形的组合关系,可以是几个图形的“和”,②也可以是几个图形的“差”,③图形的组合关系可以有不同的组合关系。
例如:注:分割的图形尽量要少,用割补的方法进行,第①②④用的较多。
二、用两位数乘除1、速度、时间、路程①我们把每分(每小时、每秒)行的路程叫做速度。
②关系: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路程=速度×时间③速度单位:千米/时千米/天千米/秒……④读法例如:小象252÷;4=63(米/分)读作:六十三米每分表示:小熊每分钟跑63米。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bdac978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77.png)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相信大家对数学的知识点不是很清楚吧,那么店铺为大家搜集了三年级数学的期末考试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提高考试成绩!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① (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② 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
③ 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 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
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
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
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4、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5、生活中的方位知识:① 北极星永远在北方。
② 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 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④ 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口算时要注意:(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2)0乘以任何数都得0;(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2、没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商×除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3、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4、基本规律:(1)从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百位上够除,商就是三位数;百位上不够除,商就是两位数;(最高位不够除,就看两位上商。
)(3)哪一位有余数,就和后面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4)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5、课外知识拓展:2、3、5倍数的特点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68144a8e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5d.png)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一、复习内容:
1. 万以内加减法的笔算、估算
2. 混合运算
3. 平均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4. 认识生活中的大数
5. 运用在生活中解决问题
6. 探索规律
二、重点知识:
1. 学会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简单推理等活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思想。
2. 学会初步应用平均数、估算等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进一步获得对生活中小数意义的初步认识。
三、复习要求:
1. 复习万以内的加减法,重点复习计算方法以及验算的方法。
2. 复习混合运算,能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3. 复习平均数的意义,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 复习大数的意义,能进行大数的读、写和单位换算。
5. 能探索一些数学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及公式概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及公式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56f9c0f5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40.png)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及公式概念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口诀要牢记: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北对西南,东南对西北)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方向转。
3、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4、判断一个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为中心点,在进行判断。
5、判断方向我们一般使用:指南针和借助身边的事物。
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就发明了指四方向的——司南。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口算时要注意:(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2)0乘以任何数都得0;(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 2、3、5倍数的特点※ 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
※ 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 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2、验算除法:(1)被除数÷除数=商(2)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3、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4、笔算除法时,那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
(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在商。
)5、除法计算时,记住每一次减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第三单元统计1.求平均数公式:总数量=每份数相加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平均数×总份数=总数量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2.通常条形统计图有纵向统计图和横向统计图两种。
3.条形统计图中,一定要看清楚一格是表示1个,2个,5个,10个,还是更多单位(数量)。
4、平均数表示的是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它与平均分不是一个概念。
第四单元年月日(一)年月日1.重要的日子: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月1日元旦节。
3月12日植树节,5月1日劳动节,6月1日儿童节,7月1日建党节,8月1日建军节,9月10日教师节,10月1日国庆节。
新人教版部编三年级小学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与复习
![新人教版部编三年级小学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与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27836234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ab.png)
新人教版部编三年级小学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与复习知识点一:位置与方向1.东西南北、东南西北是相对的方向。
2.在绘制地图时,通常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来绘制。
3.指南针指示方向,其中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北方。
4.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北斗星的位置、影子与太阳的方向、早晚太阳的位置以及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等来确定方位。
知识点二:一位数除法1.平均分可以使用除法进行计算。
2.注意:在计算时,可以使用口诀估算,例如将71看作72,或将378看作更接近准确数的40.3.被除数末尾的数字并不一定对应商的末尾数字,需要进行笔算除法来确定。
4.除法验算可以使用乘法进行验证,如果有余数,则需要将余数加上除数再进行验证。
5.除数不能为0,乘以任何数都得,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减去自身都得。
知识点三:两位数乘两位数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三位数或四位数。
2.在进行验算时,需要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来进行验证。
3.可以使用口算来计算两位数乘以整十或整百的数的积。
4.在进行估算时,可以将因数看成整十或整百的数来进行计算。
1.可以将一个因数看作近似数,也可以将两个因数同时看作近似数。
2.凡是带有“大约”字样的问题,一般需要进行估算。
3.对于涉及够不够、能不能等的问题,需要进行三个步骤:计算、比较、回答问题。
别忘了比较这一步。
4.面积是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
5.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需要使用统一的面积单位进行测量。
6.长方形的周长为(长+宽)×2,长方形的面积为长×宽。
可以通过周长和宽、面积和宽、周长和长、面积和长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
正方形的周长为边长×4,正方形的面积为边长的平方。
可以通过周长和边长、面积和边长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
7.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可以使用这些进率进行面积单位的换算。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ea8b2bc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4a.png)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知识点归纳总结知识点01:口算除法1.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1)用被除数中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2)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例题:60÷2= 800÷4= 9000÷3=易错:3000÷6= 4000÷5= 200÷4=2.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用被除数中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例题:260÷2= 840÷4= 9600÷3=易错:3500÷7= 4200÷5= 220÷4=3.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用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除以一位数,最后把除得的两个商相加。
例题:26÷2= 36÷3= 55÷5=知识点02:笔算除法1.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一位数除十位上的数,如果有余数,要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用除数去除。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2.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那一位上,假如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的数落下来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
3.除法的验算方法:(1)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被除数;(2)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例题:(笔算/列竖式计算,带※验算)226÷2= ※824÷4= ※452÷9= 402÷2= 560÷2=知识点03: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1)可以把被除数估成整百数,再口算出结果;(2)可以把被除数估成整百整十数,再口算出结果。
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梳理
![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7ad0ad51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4c.png)
一、两位数乘以两位数1.1、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和估算1、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先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两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上1个0。
2、估算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把两个乘数用“四舍五入”法看作最接近它们的整十数进行估算,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1.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l、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
先用第二个乘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分别乘第一个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就是结果。
2、可以调换两个乘数的位置对乘法进行验算,判断积的正确性。
3、两位数乘两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
先用第二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乘第一个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
哪一位上相乘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计算下一位|时,要加上进位的数。
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力日起来就是结果。
1.3、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在列坚式的时候,先把O前面的数对齐相乘,再看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Oo1.4、用两步乘法解决实际问题解决此类实际问题时,耍仔细观察图有直接关系的信息,看能求出什么,再一步步地解答。
1.5、有趣的乘法计算l、可以把乘数是11的乘法的简便计算规律浓缩为“两边拉,中间加”2、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栩加的和为10的两个数相乘,的末两位等于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积的末两位前面的数等于乘数十位上的数加I的和与乘数十位上的数的乘积。
----、千米和吨2.1、认识千米测量公路、铁路、河流的长度或计量路程时,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
千米又叫公里。
l千米=1000米,用字母表示为lkm=lOOOm.2.2、认识盹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的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
吨可以用字母%”表示。
l吨=1000千克,用字母表示为lt=lOOOkg。
三、解决问题的策略l、解决问题时,可以从问题开始想,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除法知识点归纳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除法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2fed4bfd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7c.png)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除法知识点归纳【知识点归纳】1.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法则:(1)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顺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
(如:100÷4 = 25)4.笔算除法:(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最小的余数是1;最大的余数是除数减去1;最小的除数是余数加1;最大的被除数=商×除数+最大的余数;最小的被除数=商×除数+1;(2)除法验算:→ 用乘法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验算: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0不能为除数)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 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5.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6.笔算除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商0占位。
(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再商。
)7.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判断商是几位数):用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跟除数进行比较,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被除数是几位数商就是几位数;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就是被除数的位数减去1。
8.所学除法类型:①第一位不够除,看前两位。
666÷9=74②第一位够除,就在第一位上写商,然后一位一位除。
900÷4=225③中间的数不够商1,就商0,把下一位数移下来继续除。
816÷2=408④末尾的数不够商1,就商0,把末尾的数当余数。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c9560794b35eefdc8d333a4.png)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概括四则运算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1、小数的读写:读小数时,从左往右,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即使是连续的0,也要依次读出来。
写小数时,也是从左往右,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小数点点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2、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叫做纯小数;整数部分不为0的小数叫做带小数。
3、比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比较两个小数大小的方法: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再看小数部分的十分位(角),十分位(角)上数字大的小数就大……小数的加减法1、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
①小数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②小数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2、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小数加减计算法则:小数点对齐;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计算。
从末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如果被减数的小数末尾位数不够,可以添“0”再减,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一,在本位上加十再减;得数的小数点要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
4、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同级运算,从左往右;有括号的,先里后外。
5、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减法。
第二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1、轴对称图形:①如果一个图形沿着直线对折之后,左右两边能重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aecb187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50.png)
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归纳总结【考点一】小数的认识和读写。
【方法点拨】1.小数的组成:小数是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组成。
2.小数的读法:从整数部分读起,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小数部分不管有几个0,都要一一读出来。
3.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如果整数部分是零,就直接写0;再在个位数字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最后依次写出小数部分每一位上的数字。
【考点二】生活中常见小数的认识及单位转化。
【方法点拨】生活中常用小数表示一些常见的单位换算,如3分米=0.3米,1元7角=1.7元。
1元=10角,1角=0.1元;1元=100分,1分=0.01元;1米=10分米,1分米=0.1米;1米=100厘米,1厘米=0.01米。
【考点三】小数的大小比较。
【方法点拨】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小数部分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第二位上的数……以此类推。
【考点四】小数的加减法。
【方法点拨】1.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得数的小数点要和加数的小数点对齐。
2.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先把被减数和减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得数的小数点要和被减数或减数的小数点对齐。
3.整数加、减法与小数加、减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1)相同数位对齐,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只要小数点对齐,就能保证相同数位对齐;(2)加法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减法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当10;(3)用竖式计算时都按从低位到高位的顺序进行计算。
不同点:整数减法中,最高位的计算结果为0时,0不写;小数减法中,整数部分计算结果为0时,0不可以省略,要写在个位上。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6f5a21c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ae.png)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大数数目:百以内的加减法。
2. 三位数的认识:三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3. 三位数的比较:三位数的大小比较。
4. 四位数的认识:四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5. 十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十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6. 数字间的关系:数字的前后、大小关系。
7. 百以内数的认识:数的读法和写法。
8. 百以内数的排序:百以内数的大小排序。
9. 乘法的概念:乘法的意义和运算法则。
10. 乘法口诀表:九九乘法口诀。
11. 乘法的运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运算。
12. 百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百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13. 百以内数的乘法:百以内数的乘法运算。
14. 百以内数的除法:百以内数的除法运算。
15. 百以内数的连加与连减:百以内数的连加和连减。
16. 计量单位:长度、重量和容量的计量单位。
17. 时钟和时间:小时和分钟的概念。
18. 钱币的认识:元和角的概念。
19. 钱币的计算:元和角的计算。
20. 分数的认识: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比较。
21. 分数的运算: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22. 数据分析:图形的收集和整理。
23. 图形的属性:点、线、面的概念。
24. 平行和相交:平行线和相交线的概念。
25. 圆的认识:圆的概念和相关术语。
26. 日历和日期:月份和天数的概念。
27. 数字与代数:用字母表示数。
28. 顺序数的排序:多个顺序数的大小比较。
以上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的主要内容,根据教材的不同,具体章节和内容可能会有所差异。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3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4579e54b8f67c1cfbd6b87c.png)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3篇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3篇1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一、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估算1、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两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一个0。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把乘数看作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出它们的积。
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1)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个位对齐;(2)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注意:对于乘数末尾有0的乘数,用竖式计算时,把0前面的数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几个0。
三、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1、仔细审题,找出已知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2、抓住有联系的信息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3、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答方法。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1、长度单位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千米(km)2、长度单位间的进率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千米=1000米3、质量单位克(g)、千克(kg)、吨(t)4、质量单位间的进率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5、单位换算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1、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解决问题可以从问题出发,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出什么是关键。
2、画图解决问题学会根据题中的信息与问题画出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
第四单元混合运算1、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同时含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2、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
第五单元年月日一、年、月、日1、一年有12个月。
2、一年的12个月中,有7个大月,它们是1,3,5,7,8,10,12月,每月都有31天;有4个小月,它们是4,6,9,11月,每月都有30天;2月是特殊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与整理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知识点归纳与整理【知识要点】1. 记忆方向的儿歌:早上起来,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东西南北,认清方向。
2.根据一个方向确定其它七个方向:(1)南与北相对,西与东相对;西北与东南相对,东北与西南相对。
(2)东、南、西、北按顺时针方向排列。
3. 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书:练习一第3、4题;)4.了解绘制简单示意图的方法:先确定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的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
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用箭头“↑”标出北方。
(书:习二第2题。
)5、看简单的路线图描述行走路线。
(1)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
(2)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先向哪走,再向哪走)。
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
(书:p5和p9的做一做)(3)综合性题目:给出路线图,说出去某地的走法,并根据信息求出所用时间、应该按什么速度行驶、或几时能到达、付多少钱买车票等等。
6. 可以借助太阳等身边事物辨别方向,也可以借助指南针等工具辨别方向。
7. 并能看懂地图。
(p4例2:知道建筑或地点在整个地图的什么方向,地图上两个地点之间的位置关系:谁在谁的什么方向等)8. 我国的“五岳”分别是:中岳嵩山、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
9. 生活中的方向常识:(1)面对北斗星的方向是北方(2)燕子冬天从北方迁徙到南方(3)西北风是指从西北方向刮过来的风,它吹向东南方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知识点一【知识要点】一、口算除法:1、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1)用表内除法计算:用被除数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几个0。
(2)想乘法,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2、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的口算方法:用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一位数,在得数的末尾添上与被除数末尾同样多的0。
3、三位数除以位的估算方法:(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2)拆数估算法:把三位数拆成几百几十加几或几百几十加几十(拆成的数一般都是一位数的倍数),然后再把除得的商相加。
(3)想口诀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二、笔算除法:1、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一位数去除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如果有余数,要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并,再用除数去除,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2、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如果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并且在余数右边一位写下被除数在这一位上的数,再继续除。
3、除法的验算方法:竖式计算52÷2.(1)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2)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4、熟记关于0的一些规定:(1)0不能作除数。
(2)相同的两个数相除商是1。
(既然能相除这个数就不是0)(3)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例:如右图所示特别提醒:1.口算、估算、笔算,其中中间、末尾有0的要特别注意。
2.应用题看清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口算题可以直接列式计算;估算题要注意书写格式:124÷3≈40;笔算题最好写出除法竖式。
易错警示:看两种常见的错误竖式计算:例:竖式计算32÷2.错误式子一:错误式子二:正确的算法:分析:第一个式子中要注意“笔算过程的完整”,除法式子中,一定要用除数依次去除被除数每一位上的数。
第二个式子中没有把十位上除得的余数移下来。
笔算除法中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如果有余数,一定要将余数移下来,并与下一位的数合并后再继续用除数除。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单元知识整理(二)具体内容口算除数⒈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⑴用表内除法计算:用被除数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几个0。
⑵想乘法,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⒉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的口算方法:用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一位数,在得数的末尾添上与被除数末尾同样多的0。
⒊三位数除以一位的估算方法:⑴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⑵拆数估算法:把三位数拆成几百几十加几或几百几十加几十(拆成的数一般都是一位数的倍数),然后再把除得的商相加。
⑶想口诀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笔算除法⒈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一位数去除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如果有余数,要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并,再用除数去除,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⒉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如果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并且在余数右边一位写下被除数在这一位上的数,再继续除。
⒊除法的验算方法:⑴验算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⑵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一、复式统计表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编成一个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
它可以更加清晰、明了地反映数据的情况及两个(或多个)数据变化的差异。
复式统计表由标题、制表日期、线条和表格等内容组成。
二、观察复式统计表观察、分析复式统计表要先看表头,弄清每一项的内容,横栏和竖栏一起看,再根据数据进行分析,三、求平均数公式总数÷总份数=平均数总数÷平均数=总份数平均数×总分数=总数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知识要点整理(一)一、口算。
口算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0前面的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后面添上几个0。
如:口算30×500,先算3×5 = 15,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3个0,就在所得结果15后面添上3个0,得到30×500 = 15000。
二、估算。
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四舍五入法将其中一个因数(2个因数)看成整十数,再去计算。
如:估算22×18,方法(一)22×18 ≈ 22×20 = 440,(二)22×18 ≈ 20×20 = 400三、笔算。
1、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表示“多少个一”,得数末尾与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
2、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表示“多少个十”,得数末尾与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
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四、验算。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乘一次,积不变。
五、相关公式。
因数×因数 = 积积÷一个因数 = 另一个因数六、特殊算式。
25×4 = 100,125×8 = 1000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一、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0前面的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后面添上几个0。
如:30×500=15000 可以这样想,3×5=15,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3个0,在所得结果15后面添上3个0就得到30×500=15000 二、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数,再去计算。
(可以把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
)如:22×18≈400 或 22×18≈360 或 22×18≈44020 20 20 20三、笔算乘法:①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表示“多少个一”)得数末尾与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
②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表示“多少个十”)得数末尾与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
③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四、友情提示: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2、验算: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
3、解决实际问题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估算。
4、列式计算,必须列综合算式,脱式计算。
5、几个特殊数的乘法(牢记):25×4=100 ,125×8=10006、相关公式:因数×因数 = 积积÷因数 = 另一个因数第五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知识点总结1、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填写面积单位可有三个参照物:大拇指指甲盖大约1平方厘米,成人手掌面积大约1平方分米,4个小朋友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大约1平方米。
3、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4、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已知面积求长:长=长方形面积÷宽已知周长求长:长=长方形周长÷2-宽已知面积求宽:宽=长方形面积÷长已知周长求:宽=长方形周长÷2-长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已知面积求边长:边长=正方形面积÷边长已知周长求边长:边长=正方形周长÷45、相邻的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相邻的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6、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周长不一定相等;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注:面积和周长是不能相比较的;7、能正确进行面积单位间的换算:单位换算歌单位转换仔细瞧:低化高来很简单,除以进率记心间;高化低来并不难,乘进率时想周全。
8、铺地砖问题:①先算出所铺地面的总面积;②计算出每块地砖的面积;③将这两个面积统一成相同的面积单位;④地砖的总块数=所铺地面的总面积÷每块地砖的面积.9、刷墙的(有的中间有黑板、窗户等):求要用到的面积等于大面积减去小面积10、面积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中,长方形的周长最长;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中,正方形面积最大。
第六单元年、月、日知识点总结(1)一年有12个月,其中有7个大月,是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每月有31天,是4个星期零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