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的保护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中国古建筑遗址,从城市遗址发掘后的考证可以发现,无论是建筑单体、建筑群体,还是城市,都有一条中轴线。北京城是一座完全按照传统礼制规划建造的城市,其主要特点便是城市的中轴线。北京中轴线已经启动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是一件好事。

传统的城市中轴线有悠久的历史

奴隶社会的城市轴线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8世纪)是奴隶社会鼎盛时期,各部落都在忙于封国建侯,作邑作邦,广为营都建邑,筑城的主要目的是“卫君”。建城思想的代表作是“周王城”。

据《周礼·冬官·考工记第六》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即城市是方形,每边九里,四边城堵上各设三座城门,城内有九条直街与九条横街(或三条三块板的路)。街道的宽度是车轨的九倍。城市前为朝廷,后为商市,朝市均为百步之宽,城之左方有祖庙,右方为社稷坛,这种方整有序的城市规划为历代王朝的都城建设所依循,并在以后的发展中不断得到完善。奴隶社会第一次建城高潮出现在西周初期,国君起居、上朝的宫城往往都有明确的中轴线。

西周前的二里头夏都(河南洛阳)(公元前12世纪),早期商朝都城(河南偃师尸乡沟)都表现出明显的轴线。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8世纪)最初建都长安附近的泮、镐,但因偏于西部,不利于对东方的统治,选择在伊水、洛水之滨另建新都王城(今洛阳市区)(图1)。

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奴隶制度基础开始动摇,战国时期烽火连年,周王朝开始衰微。到公元前五至六世纪,又出现了第二次建城高潮。进入封建社会建城的指导思想由“筑城以卫君”发展为“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城与廓开始有了分工,出现了手工作坊、平民聚居区。

北京中轴线的保护问题王 东

图1 西都东都洛邑、北魏洛都城市规划

图2 燕下都、赵邯郸、齐临淄平面图

管子认为“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扩大城市规模,除了保留城继续供政治活动外,更加扩建广阔的外廓,作为经济活动的场所。改造依附于“宫”的后市,发展为城市独立的集中商业区,作为外廓的主体,以供城市各阶层之需,扩大工商业者的闾里,增加民间手工作坊区。

这一时期齐国临淄、赵国邯郸、燕国下都是都城典型(图2)。

封建社会城市

封建社会初期,秦咸阳、汉长安、东汉 阳、曹魏邺城、北魏洛阳、南朝东晋建康的城市规划为封建时期城市建设高潮的到来准备了许多经验,也是这一阶段的一个总结。中轴线在城市中的作用更加明显,中轴线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图3、图4、图1、图8)。

隋唐长安、洛阳的建设以北魏洛都为里程碑,在此基础上又有了新发展(图5、图6、图7)。

辽金都城的中轴线。辽南京(公元916~1125年)、金中都(公元1115~1234年),是在原北方重镇蓟城和幽州的基础上,以莲花河水系作为依托,按照中原传统城市设计手法建设起来的城市(图9、图10、图11)。

元大都城的选址与建设。公元1206年

忽必烈即位,蒙古族铁木真(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公元1234年灭金,次年定都和林。公元1260年忽必烈即位,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定国号为元,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灭南宋,设都大都(今北京),使唐末以来(公元907)经历五代十国、北宋、辽金等朝代的中国分裂局面复归统一。有忽必烈建立统一帝国,定都大都的决心,有以刘秉忠为首的一批通晓中原文化渊源的谋士和专家,有燕蓟到幽州、辽南京到金中都的北方主镇的城市基础,有华北平原千年以来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条件。一个规模空前的东方帝国都城呼之欲出。这是在此时出现大都城的必然性。

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刘秉忠受命规划元大都城(图12、图13)。

侯仁之先生说:“从新建元都城平面图上加以分析,不难看出高粱河上的一带湖泊,在金城的规划设计中所起到的主要作用。”最突出的有下列几点。图3 曹魏邺城平面图

图4 六朝建康平面示意图

图5 唐洛阳平面图

图7 唐长安街坊及河流水系示意图图6 隋唐洛阳平面图

一是紧傍湖泊的东岸选定了全城自北而南的中轴线。中轴线的起点也就相应地定为金城平面布局的几何中心。并就地建立标志曰“中心台”,并于其东侧建中心阁。

二是在中轴线的中心部位,也就是湖泊局部的东岗,兴建大内(皇宫亦称萧墙),隔湖相望西岸,分别兴建南北两宫,南为隆福宫(皇太子宫)。北为兴圣宫(皇太后行宫)。这样三宫鼎力,琼华岛与瀛州正好位属中央,瀛州东西各建一桥,把湖泊两岸的三宫联系在一起。

三是以三宫为中心,四面修建“萧墙”(大都皇城城墙),将高粱桥上的一带湖泊分隔为二,南半部分入萧墙以内为皇家苑林,依照传统,命名为“太液池”。北半部分隔在萧墙之外,即积水潭。这就是现在的

什刹海,只是它的面积已大为缩小。

四是最后确定四面大城的城墙位置。十分明确的一点,即是以积水潭东西两岸的距离作为全城宽度的一半,因此西城墙的位置就定在积水潭的西岸,只是中间留有一条顺城街。东城墙的位置也就在同一距离上,可能是由于地基的问题而稍向内移。但是在视觉上不会感到有任何差距。至于大城南墙的位置,显然是选择在皇城南墙与中都旧城北墙中间的一条东西线上,然后以中心台至南墙的距离来确定北墙的位置。大都城南北长方形的轮廓就是这样确定的。其结果是当时水面浩瀚的积水潭,就自然落在了类似全城

心脏的部位上。这在大都城的平面图图上十分明显地显示出来(图14)。

总之,从整体布局来看,大都城的设计既继承了古代《周礼·考工记》中“匠人营国”的传统规划,又密切结合了当地河湖水系分布的特点并有所创新。设计者敢于把如此浩瀚的水面,布置在全城如此重要的部位上,其非凡的气度与恢宏的手法,是十分值得重视的,这自然应该归功于刘秉忠。(摘自《什刹海志》)

从公元1267年起大都动工,至公元1276年大都城告成,耗时九年。又过了七年,公元1283年大都城内修建基本就绪,将旧城商铺和政府衙门税务机构迁入大都,公元1285年发布诏书,规定鼓励旧城居民迁入新城。

从公元1267年至公元1285年共耗时18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