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血液、淋巴和血细胞发生解剖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件——血液(人卫版)
四、血细胞发生
胚胎期造血部位的变化: 卵黄囊→肝→→脾→→→骨髓
(3周) (6周) (4个月) (胚胎后期至生后)
骨髓位于骨髓腔中,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红骨髓是造血组织,黄骨髓为脂肪组织, 通常所说的骨髓指红骨髓。
红骨髓=造血组织+血窦
造血组织 主要由网状组织和造血细胞组成。 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构成造血组织的网架。
血像:血细胞形态、数量、百分比和血红蛋白含 量的测定称血像。
最常规的观察血细胞形态的方法: Wright或Giemsa染色法染血涂片。
血细胞分类和正常值
血细胞分类 正常值
白细胞分类
正常值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男:(4.5~5.5)×1012/L 女:(3.5~4.5) ×1012/L (4.0~10) ×109/L
功能:淋巴细胞是主要的免疫细胞,在机 体防御疾病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白细胞中数量最多
血细胞中数量最少
血细胞中体积最大
胞核呈肾形、马蹄形或 不规则形等,染色质颗 粒细而松散,故着色较 浅。胞质较多,胞质染 成深浅不匀的灰蓝色
细胞核圆形,一侧常有 浅凹,染色质致密呈块 状,着色深,胞质很少, 在核周成一窄缘,染成 蔚蓝色。
血液 Blood
红细胞
血细胞 白细胞
(blood cell) 血小板
(55%)
血液
(blood) 血浆 水(90%)
(45%)
(plasma) 血浆蛋白、脂蛋白、酶、
激素、维生素、无机盐等。
血细胞生成部位:骨髓
血清(serum):在体外,血液静止后,溶解状 态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解的纤维蛋白,将细 胞成分及大分子血浆蛋白包裹起来,形成凝血块, 并析出淡黄色清亮液体,称血清。
人体显微形态学切片课件:血液和血发生
各 种 血 细 胞
白细胞 红细胞
血涂片 (瑞氏染色, ×400)
中性粒细胞
血涂片 (瑞氏染色, ×1000)
嗜酸性粒细胞
血涂片 (瑞氏染色, ×1000)
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血涂片 (瑞氏染色, ×1000)
嗜碱性粒细胞
血涂片 (瑞氏染色, ×1000)
单核细胞
血涂片 (瑞氏染色, ×1000)
血细胞发生
淋巴细胞
血涂片 (瑞氏染色, ×1000)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血片 (瑞氏染色, ×1000)
淋巴细胞
血涂片 (瑞氏染色, ×1000)
单核细胞
血涂片 (瑞氏染色, ×1000)
血小板
血涂片 (瑞氏染色, ×1000)
中性粒细胞超微结构图
嗜酸性粒细胞超微结构图
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
透射电镜图
《组织学与胚胎学》组胚名词解释及论述题
第一章绪论参考答案3.名词解释(21)HE(hematoxylin and eosin)染色法(21)HE染色法是采用苏木精和伊红对组织切片进行染色的最常用的方法。
苏木精可使细胞核和胞质内的嗜碱性物质染成紫蓝色,伊红使细胞质基质和嗜酸性物质以及细胞间质内的胶原纤维等染成红色,以便观察组织细胞结构。
(22)组织(tissue)(22)组织是由细胞和细胞间质共同构成的群体结构。
一般可分为四种基本组织: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23)组织化学(histochemistry)术(23)组织化学术是应用化学或物理反应原理, 显示组织或细胞内某种化学成分,进行定位、定量及其与功能相关研究的方法。
(24)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术(24)免疫组织化学术是应用抗原与抗体结合的免疫学原理,检测细胞内的多肽、蛋白质及膜表面抗原和受体等大分子物质的存在与分布。
(25)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术(25)原位杂交术是一种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用来检测细胞内某种蛋白质的基因(DNA片段或mRNA片段)表达和定位与定量研究。
4.论述题(26)简述电镜下粗面内质网丰富的细胞, 在光镜下其胞质HE染色的特点。
①粗面内质网是由内质网及其外表面附着的核糖体构成。
②粗面内质网丰富的细胞质, 其核糖体的数量一般也随之增多。
③核糖体是嗜碱性物质, 易被苏木素染成紫蓝色。
因此, 光镜下其细胞质呈现嗜碱性染色。
(27)比较免疫组织化学术和原位杂交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意义。
①免疫组织化学是应用抗原与抗体结合的免疫学原理;②检测细胞内的多肽、蛋白质及膜表面抗原和受体等大分子物质的存在与分布③原位杂交是应用核酸分子互补原理, 即两条单链核酸分子的碱基序列是互补的, 用已知碱基序列并具有标记物的RNA或DNA片段, 即核酸探针(probe), 与组织切片中的细胞内待测核酸(RNA或DNA片段)进行杂交;④通过标记物的显示, 可观察到细胞内被检测的mRNA和DNA的存在和分布。
人体解剖生理学血液
成人的造血器官主要是红骨髓。此外还有脾脏和淋巴结等器 官。婴儿时期红骨髓广泛分布于各类骨髓腔内。到了成人则局 限在长骨的骨骺端,以及不规则骨和扁骨的骨松质内。红骨髓 是各种血细胞的共同祖先-多能造血干细胞所在地,在不同的 微环境下它分化成为各种单能干细胞。
红骨髓是各种细胞的共同祖先-多能造血干细 胞所在地。
人体解剖生理学——血液
(2)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组织缺 O2 是促进红细胞生成的有效刺激。缺
O2 能促进肾脏产生一种红细胞生成酶,此酶作用 于血浆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原,使它转化为促红细 胞生成素(激素),这种激素由血液运送至骨髓, 作用于原红细胞膜上的受体,促使这些细胞加速 增殖分化发育为成熟的红细胞。此外雄性激素不 但能直接刺激骨髓(成)造血组织,加速红细胞 生成,而且还能作用于肾脏使红细胞生成酶的活 性提高从而使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增多。
人体解剖生理学——血液
PO2↓ RBC↓ Hb↓
成纤维细胞 内皮细胞 (主)
雄激素 T3
生长素
肝细胞(次)
人体解剖生理学——血液
(3)红细胞的破坏 衰老的红脆性增加,衰老的红细胞主要在血液
流经脾和肝脏时被吞噬细胞吞噬或被巨噬细胞所 吞噬. (4)红细胞生成所必需的原料
合成 DNA 必需有 VB12 和叶酸作为辅酶 (5)影响红细胞成熟的因素
5、血清:如果把从血管内抽出的血液放入 部加抗凝剂的试管中,几分钟后就会凝 固成血浆块、血浆块收缩析出淡黄色透 明的液体为血清。
6、血清与血浆的区别:在于血清缺乏纤维 蛋白原和少量参与血凝的其它血浆蛋白 质,但又增加了少量血凝时由血小板释 放出来的物质。
组织胚胎学习题
第1章组织学绪论一、A型题1.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b )A. 大分子B. 细胞C. 组织D. 器官2.细胞外基质产生于( b )A.器官B.细胞C.组织D.系统3.电镜的分辨率为( c )A. 0.2µmB. 2µmC. 0.2nmD. 2nm4.光镜的分辨率为( a )A. 0.2µmB. 2µmC. 0.2nmD. 2nm5.最常用的光镜制片术是( b)A. 冰冻切片术B. 石蜡切片术C. 涂片术D. 铺片术6.石蜡切片术中用于固定的组织块大小一般为( b )A. 1.0mm左右B. 1.0cm左右C. 5.0mm左右D. 5.0cm左右二、X型题1.细胞的组成成分( )A. 细胞膜B. 细胞质C. 细胞核D. 细胞外基质2.组织学的研究水平包括( )A. 分子B. 亚细胞C. 细胞D. 组织3.能被苏木素染成紫蓝色的是( )A. 细胞质的内核糖体B. 高尔复合体C. 细胞核D. 粗面内质网4.能被伊红染成红色的是( )A. 细胞质B. 细胞外基质C. 细胞核D. 核糖体5.下列可用原位杂交术显示的结构是( )A. 蛋白质B. 肽链C. DNAD. RNA6.下列可用免疫组织化学术显示的结构是( )A. 蛋白质B. 肽链C. DNAD. mRNA三、名词解释1.组织学(histology)2.嗜酸性(acidophilia)和嗜碱性(basophilia)四、论述题1.试比较透射电镜术和扫描电镜术的主要异同2.试述免疫组织化学术和原位杂交术的主要区别【参考答案】一、A型题1.B 2.B 3.C 4.A 5.B 6.B二、X型题1.ABC 2.ABCD 3.ACD 4.AB 5.CD 6.AB三、名词解释:1.组织学(histology):是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主要在组织、细胞、亚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对机体进行研究。
2.嗜碱性(basophilia)和嗜酸性(acidophilia):细胞组织结构中易于被碱性染料或酸性染料着色的性质分别称为嗜碱性和嗜酸性,如细胞核和核糖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紫蓝色称为嗜碱性,而某些细胞的胞质则易被酸性染料染成红色则称为嗜酸性。
组织学与胚胎学习题1
组织学与胚胎学习题1组织学与胚胎学习题第一章组织学绪论一、选择题【A型题】1、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 大分子B 细胞C 组织D器官 2、细胞外基质产生于A器官B细胞C组织D系统 3、最常用的光镜制片技术是A冰冻切片术 B石蜡切片术 C涂片术D铺片术【X型题】1、细胞的组成成分是A细胞膜B细胞质C细胞核D细胞外基质 2、组织学的研究水平包括A分子B亚细胞C细胞D组织 3、能被苏木素染成紫蓝色的是A细胞质内的核糖体B高尔基复合体 C细胞核D粗面内质网二、填空题1、基本组织一般分为四大类,即、、、。
2、HE染色法的染料是和,组织切片中与前者亲和力强的着色结构具有性,与后者亲和力强的着色结构具有,与两者亲和力均不强者具有。
三、名词解释 1、H-E染色 2、免疫组织化学术四、问答题1、试述H-E染色的基本原理。
2、试述石蜡切片的制作步骤第二章上皮组织一、选择题【A型题】1、衬于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为 A 间皮 B 内皮 C 表皮 D 基膜2、分布于胃肠道的上皮组织属于 A 单层柱状上皮 B 单层立方上皮 C 单层扁平上皮 D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3、分布于呼吸道的上皮组织属于 A 单层柱状上皮 B 单层立方上皮 C 单层扁平上皮 D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4、分布于皮肤表面的上皮组织属于 A 复层扁平上皮B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C 变移上皮 D单层扁平上皮5、角化复层扁平上皮与未角化复层扁平上皮最大的区别在于 A 细胞排列紧密 B 细胞有明显的极性 C 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D 细胞形状比较规则 2、单层扁平上皮分布于 A 消化道内表面 B 心血管内表面 C 肺泡表面D 呼吸道表面3、下列哪些细胞是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的组成成分 A 柱状细胞 B 杯状细胞 C 锥形细胞 D 梭形细胞4、肠道的单层柱状上皮中可见) A 柱状细胞 B 杯状细胞 C 纹状缘 D 纤毛 5、上皮组织侧面的特化结构包括 A 紧密连接 B 中间连接 C 桥粒 D 微绒毛二、填空题1、覆于心血管和淋巴管的单层扁平上皮称为,覆于胸膜腔、腹膜腔和心包腔面的上皮称为。
《组织学与胚胎学》期末考试习题及答案
《组织学与胚胎学》期末考试习题及答案组织学绪论一、选择题【A型题】1、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 大分子B 细胞C 组织D器官2、细胞外基质产生于()A器官 B细胞C组织D系统3、最常用的光镜制片技术是()A冰冻切片术B石蜡切片术C涂片术D铺片术【X型题】1、细胞的组成成分是()A细胞膜 B细胞质C细胞核D细胞外基质2、组织学的研究水平包括()A分子 B亚细胞C细胞D组织3、能被苏木素染成紫蓝色的是()A细胞质内的核糖体 B高尔基复合体C细胞核D粗面内质网二、填空题1、基本组织一般分为四大类,即()、()、()、()。
2、HE染色法的染料是()和(),组织切片中与前者亲和力强的着色结构具有()性,与后者亲和力强的着色结构具有(),与两者亲和力均不强者具有()。
三、名词解释1、H-E染色2、免疫组织化学术四、问答题1、试述H-E染色的基本原理。
2、试述石蜡切片的制作步骤组织学绪论答案一、选择题【A型题】1 、B 2、 B 3、 B【X型题】1、ABC 2、ABCD 3、ACD二、填空题1、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2、苏木素、伊红,嗜碱性嗜酸性中性三、名词解释1、H-E染色:是光镜技术中最常用的一种染色方法,苏木素染液为碱性,主要使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与胞质内的核糖体着紫蓝色。
伊红是酸性染料,主要使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成分着红色。
2、免疫组织化学术:是根据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用带有标记物的特异性抗体与待检抗原结合,并依据标记物的特性予以显示,从而检测组织中肽和蛋白质分布部位的一种组织化学技术。
四、问答题1、试述H-E染色的基本原理。
答:即为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苏木精染液为碱性,主要使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与胞质内核糖体着紫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主要使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成分着红色。
2、试述石蜡切片的制作步骤答:①取材和固定,常用甲醛固定新鲜的组织块;②.脱水和包埋,把固定好的组织块用酒精脱尽其中的水分;由于酒精不溶于石蜡,再用二甲苯置换出组织块中的酒精;然后将组织块置于融化的石蜡中,让蜡液浸入组织细胞,待冷却后组织便具有了石蜡的硬度;③切片和染色,将组织蜡块用切片机切成5~10um的薄片,贴于载玻片上,脱蜡后进行染色,以提高组织成分的反差,以便观察。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五章:血液
血液粘稠度过高可能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而血液粘稠度 过低则可能导致出血或贫血。
血浆渗透压
渗透压定义
血浆渗透压是指血浆中溶质颗粒对水的吸引力。血浆渗透压对于维持细胞内外水 分平衡和细胞功能至关重要。
渗透压的调节
血浆渗透压主要由晶体物质和血浆蛋白共同维持。晶体物质如氯化钠、葡萄糖等 对血浆渗透压有较大贡献,而血浆蛋白则通过水合作用对渗透压进行调节。
THANKS
感谢观看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五章 :血液
• 血液的组成 • 血液的功能 • 血液的理化特性 •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 血型与输血
01
血液的组成
血浆
01
血浆是血液的液体成分,占血液总量的50%-60%。
02
血浆中含有无机盐、营养物质、激素和抗体等,具有
维持内环境稳态、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等功能。
03
血浆的渗透压和酸碱度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至关
重要。
红细胞
红细胞是血液中的主要细胞,占血液总量的30%-40%。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通过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将氧气输送 到身体各部位,同时将身体各部位的二氧化碳运输到肺部排出体外。
红细胞的生成需要足够的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等营养物质。
维持水分平衡
血液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可 以感知水分变化,通过调 节肾脏排尿来维持水分平 衡。
防御和免疫功能
抵抗感染
血液中的白细胞可以吞噬和消灭 入侵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防 止感染。
免疫反应
血液中的免疫细胞可以产生抗体 、细胞因子等物质,参与免疫反 应,对抗外来抗原的入侵。
03
血液的理化特性
血液的颜色和比重
人体组织解剖学部分电子教案-第二章上皮组织
人体组织解剖学局部电子教案前言人体组织解剖学主要介绍人体四种根本组织及各系统、器官的光学显微镜下的微细结构、电子显微镜下的超微结构及这些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胚胎学是研究个体发生的科学,主要介绍人胚早期〔受精后前8周〕发育及各器官、系统的发育过程,其内容包括:受精、卵裂、三胚层的形成和分化;胎膜、胎盘的形成;双胎、多胎、联胎、胚胎龄的推算;颜面、颈部、四肢的发生;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眼、耳的发生以及在上述发生过程中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及其临床意义。
另外,简要介绍某些胚胎分化机理及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生殖克隆等现代胚胎学的研究成就。
本门学科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关于人体这两门科学的根底理论与根本知识,并得到有关的根本技能的训练,从而为学习其它生物学课程打下良好的根底。
各章节理论与实验课学时数分配见下表:各章节理论课与实验课学时数分配表:章节名称理论课学时数实验课学时数第一章组织学绪论第二章上皮组织第三章结缔组织 2.5 2.5第四章软骨和骨 2.5 2第五章血液、淋巴和血细胞发生 3 2.5第六章肌肉组织 2.5 2第七章神经组织 3 2第八章神经系统 2 2第九章循环系统 2.5 2.5第十章免疫系统 3 3第十一章皮肤 1 1第十二章内分泌系统 2.5 2第十三章消化管 3 2第十四章消化腺 3 2第十五章呼吸系统 2 2第十六章眼和耳 2 2第十七章泌尿系统 2 2第十八章男性生殖系统 2 2第十九章女性生殖系统 3 3第二十章胚胎学绪论0.5第二十一章人胚发生和早期发育 6.5 3第二十三章颜面、颈和四肢的发生 1.5 1第二十四章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发生 2 2第二十六章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发生 2 2第二十七章心血管系统的发生 3 2.5第二十八章神经系统的发生 1.5 1第二十九章眼和耳的发生 1.5 0.5总计63 51第1章绪论一.目的要求●了解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及其在医学课程中的地位。
3 血液和软骨解析
血液(blood)
血细胞(45%):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血浆(55%)
血浆(plasma):水、血浆蛋白、脂蛋白、酶、 激素、维生素、无机盐和各种代谢产物;
血清(serum):血液凝固后析出的淡黄色、清 亮液体(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血象:血细胞形态、数量、百分比和血红蛋白 含量的测定。
嗜酸性粒细胞 (左:超微结构模式图 右:电镜图)
4 单核细胞(monocyte) 形态:直径14 - 20µm ;核呈肾形、马蹄铁形或不 规则,染色质颗粒细而松散,着色浅;胞质弱嗜碱 性呈灰蓝色,含许多嗜天青颗粒 功能:进入结缔组织后分化成巨噬细胞
细胞表面有 微绒毛和皱 褶 胞质内有许 多吞噬泡, 颗粒具有溶 酶体样结构
功能: 趋化作用; 吞噬功能(细菌、异物)
人血涂片示中性粒细胞(2叶核;油镜)
特殊颗粒
嗜天青颗粒
中性粒细胞超微结构模式图
中性粒细胞电镜图 ( ↑特殊颗粒 △嗜天青颗粒)
2 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ic
granulocyte, basophil)
嗜碱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0%~1%。 细胞呈球形,直径10~12μm。 胞核分叶或呈S型,染色浅。 胞质内含大小不等、分布 不匀的嗜碱性颗粒,可覆盖 在核上。颗粒含组胺, 肝素。胞质中还含有 白三烯。
思考题
• 试述红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与功能的 关系。 • 试述嗜酸性、嗜碱性和中性粒细胞的形态 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 • 试述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 理功能。 • 试述血小板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 试述红骨髓的微细结构和造血诱导微环境 • 简述血细胞的发生过程和形态变化规律
第5章 软骨和骨
EM
5.淋巴细胞
组织学与胚胎学习题1
组织学与胚胎学习题第一章组织学绪论一、选择题【A型题】1、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 大分子B 细胞C 组织D器官2、细胞外基质产生于()A器官B细胞C组织D系统3、最常用的光镜制片技术是()A冰冻切片术B石蜡切片术C涂片术D铺片术【X型题】1、细胞的组成成分是()A细胞膜B细胞质C细胞核D细胞外基质2、组织学的研究水平包括()A分子B亚细胞C细胞D组织3、能被木素染成紫蓝色的是()A细胞质的核糖体B高尔基复合体C细胞核D粗面质网二、填空题1、基本组织一般分为四大类,即()、()、()、()。
2、HE染色法的染料是()和(),组织切片中与前者亲和力强的着色结构具有()性,与后者亲和力强的着色结构具有(),与两者亲和力均不强者具有()。
三、名词解释1、H-E染色2、免疫组织化学术四、问答题1、试述H-E染色的基本原理。
2、试述石蜡切片的制作步骤第二章上皮组织一、选择题【A型题】1、衬于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为()A 间皮B 皮C 表皮D 基膜2、分布于胃肠道的上皮组织属于()A 单层柱状上皮B 单层立方上皮C 单层扁平上皮D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3、分布于呼吸道的上皮组织属于()A 单层柱状上皮B 单层立方上皮C 单层扁平上皮D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4、分布于皮肤表面的上皮组织属于()A 复层扁平上皮B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C 变移上皮D单层扁平上皮5、角化复层扁平上皮与未角化复层扁平上皮最大的区别在于()A 细胞数量B 细胞形态C 细胞层数D 浅表层细胞是否含细胞核【X型题】1、下列哪些是上皮组织的基本特点()A 细胞排列紧密B 细胞有明显的极性C 有丰富的毛细血管D 细胞形状比较规则2、单层扁平上皮分布于()A 消化道表面B 心血管表面C 肺泡表面D 呼吸道表面3、下列哪些细胞是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的组成成分()A 柱状细胞B 杯状细胞C 锥形细胞D 梭形细胞4、肠道的单层柱状上皮中可见()A 柱状细胞B 杯状细胞C 纹状缘D 纤毛5、上皮组织侧面的特化结构包括()A 紧密连接B 中间连接C 桥粒D 微绒毛二、填空题1、覆于心血管和淋巴管的单层扁平上皮称为(),覆于胸膜腔、腹膜腔和心包腔面的上皮称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核细胞 含肝素、组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
淋巴细胞 子等,细胞基质内有白三烯 • 功能:参与过敏反应的形成
概述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淋巴 骨髓 血细胞发生
中性粒细 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 图12~13
胞
• 直径10~15 µ m ,核多2 叶,胞质内充
嗜碱性粒 满粗大的鲜红色嗜酸性颗粒,内含组
• Hb与CO 结合更牢固,可导致煤气中毒
概述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淋巴 骨髓 血细胞发生
形态结构 • 概念:当红细胞通过毛细血管时,可
改变形状
图3
血红蛋白 • 原因:红细胞膜固定在一个能变形的
变形性 血型
圆盘状的网架结构上,称红细胞膜骨 架,其主要成分为血影蛋白和肌动蛋 白等
寿命
网织红 细胞
血型 寿命
• 临床输血意义:人类血液中有抗异型 血的天然抗体,若错配血型,首次输 血可致溶血(hemolysis)
网织红 • 蛇毒、溶血性细菌、脂溶剂等,也能
细胞
引起溶血
概述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淋巴 骨髓 血细胞发生
形态结构
血红蛋白 • 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 120 天
• 老化的红细胞被脾和肝脏的巨噬细胞
细胞
胺酶、芳基硫酸酯酶及四种阳离子蛋
嗜酸性粒 白 细胞 • 功能:
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
组胺酶分解组胺,芳基硫酸酯酶灭活 白三烯,从而抑制过敏反应 阳离子蛋白杀灭寄生虫
概述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淋巴 骨髓 血细胞发生
中性粒细 单核细胞(monocyte)
图14~15
胞
• 形态:直径14~20µ m ;核呈肾形、马
中性粒细 • 核左移(1~2叶):严重细菌感染
胞
核右移(4~5叶):骨髓造血功能障碍
嗜碱性粒
图8
细胞 • 嗜天青颗粒:浅紫色,20%,为溶酶
体,含酸性磷酸酶、髓过氧化物酶等
嗜酸性粒 细胞
酸性水解酶类
• 特殊颗粒:浅红色,80%,为分泌颗
单核细胞 粒,含溶菌酶、吞噬素等
淋巴细胞 • 功能:趋化作用,吞噬细菌和异物 大量吞噬后死亡,变为脓细胞 图9
第4章
血液、淋巴和 血细胞发生
Blood、Lymph & Hemopoiesis
概述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淋巴 骨髓 血细胞发生
血液(blood) 血细胞(45%):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血浆(55%)
概述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淋巴 骨髓 血细胞发生
• 血 涂 片 ( Wright 或 Giemsa染色):观察 血细胞形态最常用的 方法
嗜碱性粒 细胞
组织
• 根据有无特殊颗粒,分为有粒白细胞
嗜酸性粒 细胞
和无粒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ic granulocyte, 单核细胞 neutrophil):数量最多
淋巴细胞 • 形态:直径10~12 µ m,胞质含许多细小 颗粒,核呈杆状或分叶(2~5叶) 图7
概述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淋巴 骨髓 血细胞发生
概述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淋巴 骨髓
血细胞分类和计数的正常值
血细胞
正常值
• 红细胞
男:(4.0~5.5)×1012/ L
女:(3.5~5.0)×1012/ L
• 白细胞
(4.0~10)×109/L
白细胞分类
中性粒细胞
50%~70%
嗜酸性粒细胞 0.5%~3%
嗜碱性粒细胞
0%~1%
单核细胞
3%~8%
概述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淋巴 骨髓 血细胞发生
中性粒细 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ic granulocyte,
胞
basophil) 数量最少
图10~11
嗜碱性粒 • 直径10~12 µ m ,核分叶或“S”形或不
细胞
规则;胞质内含大小不等,分布不均
嗜酸性粒 的嗜碱性颗粒 细胞 • 分泌物(同肥大细胞):嗜碱性颗粒
血 型 • 无核,无细胞器,胞质内充满血红蛋 白(hemoglobin,Hb),故呈红色
寿命
网织红 细胞
概述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淋巴 骨髓 血细胞发生
形态结构
• 正常值:于男性为120~150g/L,于女 血红蛋白 性为 110~140g/L
变形性
血型
寿命
网织红 细胞
• Hb结合与运输O2和CO2,即供给全身 细胞所需的O2,并带走细胞所产生的 大部分CO2
• 正常值:占红细胞总数的0.5%~1.5%
寿 命 • 临床意义: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和贫血
网织红 细胞
疗效的评价
概述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淋巴 骨髓 血细胞发生
白细胞(leukocyte,white blood cell)
中性粒细
胞
• 从骨髓进入血液,24小时内以变形运
动穿过血管壁,进入结缔组织或淋巴
染色液含美蓝、伊 红、天青等,将各种 血细胞一次染出
概述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淋巴 骨髓 血细胞发生
• 血浆(plasma) :水、血浆蛋白、脂蛋白、酶、 激素、维生素、无机盐和各种代谢产物
• 血清(serum) :血液凝固后析出的淡黄色、 清亮液体
• 血像:血细胞形态、数量、百分比和血红蛋 白含量
嗜碱性粒 蹄铁形或不规则,染色质颗粒细而松
细胞
散,着色浅;胞质弱嗜碱性呈灰蓝色,
嗜酸性粒 细胞
含许多嗜天青颗粒
• 功能:在血中停留12~48小时后进入结
变形性
吞噬清除
图5
血型
寿命
网织红 细胞
概述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淋巴 骨髓 血细胞发生
形态结构 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
图6
• 新生的红细胞从骨髓进入血液,细胞 血红蛋白 内尚残留部分核糖体,用煌焦油蓝染
变 形 性 色呈细网状,故称网织红细胞。在血
流中1天后完全成熟,核糖体消失
血型
•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症的血影蛋白分子 结构异常,变形性差,易被脾巨噬细胞 吞噬清除,导致先天性溶血性贫血
概述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淋巴 骨髓 血细胞发生
形态结构 • 红细胞膜中有血型抗原A和/或血型抗
原B,构成ABO血型抗原系统
图4
血红蛋白 A型-有血型抗原A B型-有血型抗原B
AB型-兼有血型抗原A和B 变 形 性 O型-二种血型抗原均无
淋巴细胞
25%~30%
• 血小板
(100~300)×109/ L
血细胞发生
概述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淋巴 骨髓 血细胞发生
形态结构 红细胞
图1~2
(erythrocyte, red blood cell)
血红蛋白 • 双凹圆盘状直径约7.5 µ m;中央浅染、
变 形 性 较薄,厚约1 µ m ;周缘较厚,约2 µ m